直读光谱使用说明

直读光谱使用说明
直读光谱使用说明

光电直读使用说明

一基本原理

光电直读光谱仪就是利用光电测量方法直接测定光谱线强度的光谱仪(又称为光量计)

一、直读光谱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光源、色散系统、检测系统。

1、光源电火花光源:通常气压下两极间加上高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在两极尖端

迅速放电产生电火花。

2、散系统色散元件用凹面光栅并有一个入射狭缝与多个出射狭缝组成罗兰圆Rouland(罗兰)发现在曲率半径为R的凹面反射光栅上存在一个直径为R的圆。光栅中心点与圆相切,入射狭缝S在圆上,测不同波长的光都成像在这个圆上,即光谱在这个圆上,这个圆叫罗兰圆。这个凹面光栅既起色散作用,又起聚焦作用。聚焦作用就是由于凹面反射镜的作用,能将色散后的光聚焦。

将出射狭缝安装在罗兰圆上,在出射狭缝后安装光电倍增管,一一进行检测。凹面光栅不需借助成像系统形成光谱,因此它不存在色差,由于减少了光学部件而使得光的吸收与反射损失大大减小。

1、测系统利用光电方法直接测定谱线强度。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检测元件主要就是光

增管,它既可将光电转换又可将电流放大。

综上,从光原发出的光经透镜聚焦后,在入射狭缝上成像并进入狭缝。进入狭缝的光投射到凹面光栅上,凹面光栅将光色散、聚焦在焦面上,在焦面上安装了一个出射狭缝,每一狭缝使用任何一条固定波长的光通过,然后投射到到狭缝后的光电倍增管进行检测。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后,打印出数据与显示显示,全部经过除进样外,都就是微型计算机程序控制,自动运行。

一、分析原理

每一个光电倍增管连接一个积分电容器,由光电倍增管输出的电流向电容器充电,通

过测定积分电容器上的电压来测定谱线强度I。光电流与谱线强度I成正比。即i=KI。(K为比例常数)

在曝光时间t内积分谱线强度,也就就是接收到的总能量为:E=∫0t Id t=1/k∫0t id t

由光电倍增管输出的光电流向积分电容器充电,在t时间内,积累的电荷Q为:

Q=∫0t id t,电容器的电压u为:u=Q/C=1/t∫0t id t=KE/C (电容器电容量C固定)K与C之比

为常数,则u=KE,在一定的曝光时间t内,谱线强度就是不变的,则:E=It,u=Kit,表明

积分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与谱线强度成正比。

作为光谱定量分析,特征光谱强度与样品中该元素浓度满足:I=KC a向积分电容器充

电路元素同时进行的,测量按预定顺序打印出来,显示器同时显示。一般先将各元素的校准曲线输入计算机,可直接得出含量。一次样品分析仅用几分钟即可得出欲测的十或数十种元素的含量值。

二、技术指标

电性要求:供电电压V=230V AC±10%

供电频率F=50HZ

功率P=1、2KV A 最大值

=0、16KV A 标准状态

断路器/保险丝I=16A

氩气供给:质量4、8/4、8±2%Hz

流量最大约300L/h 20L/h 10L/h

环境条件:温度6~40℃

湿度20~80℃

空间尺寸:1420×755×1300mm

重量:400Kg

三、仪器的安装

仪器必须容易维护。仪器后面距离墙0、5m,空间面积约1、5×0、8m2。氩气与打印机要接近光量计。样品准备装置应在附近。最小实验室空间,除去样品准备装置大约5m2,电源与氩气连接在仪器背面。

室内不用控制温度,设计的光电器尺寸可以消除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但不规则加热一侧,像阳照射与室内加热必须避免。

四、仪器的组成

仪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气体光学,紫外光学,火花台,试样夹,火花源

一、Air optics(气体光学)

打开侧面金属板, Air optic安装在仪器底部。所有部件用特殊螺丝固定,不易受损害。(不动量在20g)。罗兰圆的直径为750nm,允许有效的增加,光栅每mm可容纳1800到3600条线,色散率平均在0、37/0、78nm/mm、有用的波长范围在2120~800nm,采用石英纤维。由于石英吸收短波长光,所以更短的线不能通过光学纤维。

光学系统框架(A-fram),包括入射狭缝,凹面光栅,出射狭缝与光电倍增管。从光源发出的光经透镜聚焦后,在入射狭缝上成像并进入狭缝,进入狭缝的光投射到凹面光栅上,凹面光栅将光色散聚焦在焦面上,出射狭缝安装在焦面上的罗兰圆上,每一狭缝可使一条固定波长的光通过。每各出射狭缝后安装一个光电倍增管,对投射的光进行检测。

二、uv optics(紫外光学)

uv optics在仪器内的上部,与火花台(spark stand)直接连接。它的构成类似于air optic。然而为了测定波长低于200nm的光,像C、P、S、B,通风环境就是必要的,因此uv optic安装氮气。

氮气在光学附件与薄膜汞气体过滤器中循环流动,这个泵安装在仪器右侧,气体过滤器将氧气与水蒸汽与氮气分离。由于渗漏或安装uv-tank可以造成污染。纯净氮气没有氧气与水蒸汽。

三、park stand(火花台)

火花台用来保证样品的测量,内部由氩气冲洗,还有冷却水。氩气冲洗提供一个无氧环境,可以获得纯净的火花激发与传送低于200nm波长光。连续的氩气流量可防止火花台空气的污染。有三种分开的氩气流量。

1、低氩流量:当发生器关掉时,使用低流量氩,保证无氧环境与随时重启系统,即便在系统工作时间不长时。

2、连续氩流量:当仪器已开但测量还未开始时,使用保证火花台无氧以及光量计处于待命状态。

3、分析氩流量:当测量进行时自动启动,也可已通过菜单人为启动。

在火花台的盘中间有一个小孔,必须有样品分析时才能打开,为了安全关掉电路,样品压板必须有样品,在孔下安装有电极,在点火中原料中原子被气化并激发。发射的光进入光学系统的同时,直接进入,uv optics穿过纤维管进入air optics

四、ample Clamp (试样夹)

在火花台上面用来将样品合适的放在火花台上并保持水平,安全关掉电路。电路装置保存样品在只有被恰当安装在火花台上时才能被点火。可以通过螺丝调节样品高度。

当测量开始时,试样夹要关闭,否则会得到一个错误信息。压下试样夹,确认信息,再开始测量。如果样品覆盖绝缘层,(像搪瓷)错误(提示)信息也会显示,为此要移走绝缘层重新开始测量。

如果电路关掉超过50分钟,计算机开始检查程序。此程序阻止进一步点火并提示移走试样夹,确认信息,移走试样夹,可以继续测量。

五、Spark source (火花源)

激发原子发射谱线,这就是含量分析的基础。两极间加上高电压,达到击穿电压,两极尖端能迅速放电产生电火花。

电火花通常做高含量分析,可得到较高灵敏度,直流电弧灵敏度高,适用痕量分析。

电离原子发射谱线用电火花激发,原子发射谱线用电弧激发。

五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对自动化仪器的正常运行与确保分析结果的正确,就是至关重要的,需按以下要求加以精心维护:

一、每天的维护

1、检查Ar供应量

在按下仪器后面主开关准备开启仪器前,就要检查Ar气,如果没有足够的Ar气供应量,火花源就会出现问题。

检查Ar气的调节阀,Ar气瓶至少显示10bar压力,如果低就要更换。换瓶后,要在measure 窗口中的instument菜单选项。Argon flow按钮,冲洗系统2分钟。

氧气或水蒸气混合在Ar中会导致不好的光源,一定要校正分析结果。Ar气污染归于以下几个方面:

a、已被污染的Ar气

b、在样品与spark stand间Ar气系统泄漏

c、在点火过程中样品污染

2、检查燃烧头

点火过程包括预点火与点火阶段,预点火包括达到燃点时间与样品均一化时间。在Ar气氛下,高能预热火花使样品均一。

在均一化阶段发生集中发射,样品表面样品表面逐渐熔化可以从类似火山喷发的闪光的金属表面瞧出。黑色的沉积物在燃烧头析出,均一化后样品即要点火也达稳定状态,测量可开始。

Ar气系统中含有氧气会产生氧化物,导致白色燃烧头火花四射,最适宜的燃烧头依赖几个因素,包括激发光源频率,激发参数频率,积分参数,样品类型。当使用不好的burn spots,检查以下方面:样品处理/样品成分/Ar气质量/Ar气系统的可能泄漏。

3、标准化

标准化程度及频率依赖于样品及系统本身,就像维护工作一样,标准化随着系统变化而进行,控制样品可用于阻止不必要的标准化。

4、样品点火过程中,黑色沉积物会在火花台上形成,这个金属沉积物会在电极与火花台间导电,为此,电极、要定期清洗、(用电极刷)

请先遵循以下步骤:

1)关掉Ar气

拉曼光谱的原理及应用.doc

拉曼光谱的原理及应用 拉曼光谱由于近几年来以下几项技术的集中发展而有了更广泛的应用。这些技术是:CCD检测系统在近红外区域的高灵敏性,体积小而功率大的二极管激光器,与激发激光及信号过滤整合的光纤探头。这些产品连同高口径短焦距的分光光度计,提供了低荧光本底而高质量的拉曼光谱以及体积小、容易使用的拉曼光谱仪。 (一)含义 光照射到物质上发生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的散射光是与激发光波长相同的成分.非弹性散射的散射光有比激发光波长长的和短的成分, 统称为拉曼效应 当用波长比试样粒径小得多的单色光照射气体、液体或透明试样时,大部分的光会按原来的方向透射,而一小部分则按不同的角度散射开来,产生散射光。在垂直方向观察时,除了与原入射光有相同频率的瑞利散射外,还有一系列对称分布着若干条很弱的与入射光频率发生位移的拉曼谱线,这种现象称为拉曼效应。由于拉曼谱线的数目,位移的大小,谱线的长度直接与试样分子振动或转动能级有关。因此,与红外吸收光谱类似,对拉曼光谱的研究,也可以得到有关分子振动或转动的信息。目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质的鉴定,分子结构的研究谱线特征 (二)拉曼散射光谱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a.拉曼散射谱线的波数虽然随入射光的波数而不同,但对同一样品,同一拉曼谱线的位移与入射光的波长无关,只和样品的振动转动能级有关; b. 在以波数为变量的拉曼光谱图上,斯托克斯线和反斯托克斯线对称地分布在瑞利散射线两侧, 这是由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分别相应于得到或失去了一个振动量子的能量。 c. 一般情况下,斯托克斯线比反斯托克斯线的强度大。这是由于Boltzmann分布,处于振动基态上的粒子数远大于处于振动激发态上的粒子数。 (三)拉曼光谱技术的优越性 提供快速、简单、可重复、且更重要的是无损伤的定性定量分析,它无需样品准备,样品可直接通过光纤探头或者通过玻璃、石英、和光纤测量。此外 1 由于水的拉曼散射很微弱,拉曼光谱是研究水溶液中的生物样品和化学化合物的理想工具。 2 拉曼一次可以同时覆盖50-4000波数的区间,可对有机物及无机物进行分析。相反,若让红外光谱覆盖相同的区间则必须改变光栅、光束分离器、滤波器和检测器 3 拉曼光谱谱峰清晰尖锐,更适合定量研究、数据库搜索、以及运用差异分析进行定性研究。在化学结构分析中,独立的拉曼区间的强度可以和功能集团的数量相关。 4 因为激光束的直径在它的聚焦部位通常只有0.2-2毫米,常规拉曼光谱只需要少量的样品就可以得到。这是拉曼光谱相对常规红外光谱一个很大的优势。而且,拉曼显微镜物镜可将激光束进一步聚焦至20微米甚至更小,可分析更小面积的样品。 5 共振拉曼效应可以用来有选择性地增强大生物分子特个发色基团的振动,这些发色基团的拉曼光强能被选择性地增强1000到10000倍。(四)几种重要的拉曼光谱分析技术 1、单道检测的拉曼光谱分析技术 2、以CCD为代表的多通道探测器用于拉曼光谱的检测仪的分析技术 3、采用傅立叶变换技术的FT-Raman光谱分析技术 4、共振拉曼光谱分析技术 5、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分析技术 (五) 拉曼频移,拉曼光谱与分子极化率的关系 1、拉曼频移:散射光频与激发光频之差,取决于分子振动能级的改变,所以它是特征的,与入射光的波长无关,适应于分子结构的分析 2、拉曼光谱与分子极化率的关系 分子在静电场E中,极化感应偶极矩P为静电场E与极化率的乘积 诱导偶极矩与外电场的强度之比为分子的极化率 分子中两原子距离最大时,极化率也最大 拉曼散射强度与极化率成正比例 (六)应用激光光源的拉曼光谱法 应用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相干性好等特性,与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相结合,便产生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其灵敏度比常规拉曼光谱可提高104~107倍,加之活性载体表面选择吸附分子对荧光发射的抑制,使分析的信噪比大大提高。已应用于生物、药物及环境分析中痕量物质的检测。共振拉曼光谱是建立在共振拉曼效应基础上的另一种激光拉曼光谱法。共振拉曼效应产生于激发光频率与待测分子的某个电子吸收峰接近或重合时,这一分子的某个或几个特征拉曼谱带强度可达到正常拉曼谱带的104~106倍,有利于低浓度和微量样品的检测。已用于无机、有

光谱仪操作规程

光谱仪操作规程 一、实验室条件: 1、实验室要求温度控制在16--30摄氏度之间;开启设备 之前应首先将实验室温度升起。 2、实验室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30—70%。 3、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无灰尘、震动。 4、试样要求厚度超过1mm,覆盖面积控制在15-50mm,测 试面必须光滑。用40-80目砂轮或铣床制作,制作后不能用手或水清理,可以用钢丝刷进行清理。 二、开关机、操作注意事项:(操作必须顺序进行) 1、先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 (1)、检查循环水位是否正常,控制在总高度的1/3处,最高不超过总高度4/5. (2)、检查真空泵油位是否正常。 (3)、检查氩气是否充足。 2、开机: (1)、打开稳压器电源开关 (2)、打开光谱仪主电源开关即MAINS 16A.(1#) (3)、打开真空泵电源开关即VACUUMPUMP(2) (4)、打开水泵电源开关即 WATERPUMP(3) (5)、打开电子板电源开关即ELECTRONICS(4) (6)、打开负高压电源开关即HVPS(5)

(7)、打开电脑,用户名输入ARL回车进入,选择程序进入即可,再点登陆用户名输入U(一般操作)或M(管理员,可以更改程序)回车进入;查看设备状态,看数据是否控制在范围内。(所有数据必须没有大于或小于号)一般开机后4至5小时后才能使用。 (8)、打开氩气,压力表控制在0.35MPA,如果氩气净化机需再生时将压力表调至0.5MPA。(现在的表指针+0.35)先用净化机的II塔(按净化机的指示旋转手柄到指定位置) 3、关机: (1)、正常关机按开机的反顺序操作,必须按步骤关机。(2)、遇到突然停电时应先关闭光谱仪主电源开关,防止突然来电损坏设备。(禁忌设备用电急停急送) 4、程序操作: (1)、每天第一次应先做标准样测试:先登录程序OX SAS,选择管理员用户名进入界面。点‘测量类型标准样’点‘任务’再点‘TS’,点‘方法’再点‘FELAST’,‘类型标准’点方法中以创建的方法,再创建名称即可。将标准样放于‘激发台’开始打样,连续打三点点击完成。(如45#、35#类型标准样)看测试的数据相对数据小于5%即可。 (2)、点‘定量分析’开始对工作中试样进行打样,打样后点击完成。 三、维护与保养:

拉曼光谱原理及应用简介

拉曼光谱原理及应用简介 当用波长比试样粒径小得多的单色光照射气体、液体或透明试样时,大部分的光会按原来的发现透射,而一小部分则按不同的角度散射开来,产生散射光。在垂直方向观察时,除了与原入射光有相同频率的瑞利散射外,还有一系列对称分布着若干条很弱的与入射光频率发生位移的拉曼谱线,这种现象称为拉曼效应。由于拉曼谱线的数目,位移的大小,谱线的长度直接与试样分子振动或转动能级有关。因此,与红外吸收光谱类似,对拉曼光谱的研究,也可以得到有关分子振动或转动的信息。目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质的鉴定,分子结构的研究。 应用激光光源的拉曼光谱法。应用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相干性好等特性,与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相结合,便产生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其灵敏度比常规拉曼光谱可提高104~107倍,加之活性载体表面选择吸附分子对荧光发射的抑制,使分析的信噪比大大提高。已应用于生物、药物及环境分析中痕量物质的检测。共振拉曼光谱是建立在共振拉曼效应基础上的另一种激光拉曼光谱法。共振拉曼效应产生于激发光频率与待测分子的某个电子吸收峰接近或重合时,这一分子的某个或几个特征拉曼谱带强度可达到正常拉曼谱带的104~106倍,有利于低浓度和微量样品的检测。已用于无机、有机、生物大分子、离子乃至活体组成的测定和研究。激光拉曼光谱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相配合,已成为分子结构研究的主要手段。

1. 激光拉曼光谱法的原理是拉曼散射效应 拉曼散射:当激发光的光子与作为散射中心的分子相互作用时,大部分光子只是发生改变方向的散射,而光的频率并没有改变,大约有占总散射光的10-10-10-6的散射,不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也改变了频率。这种频率变化了的散射就称为拉曼散射。对于拉曼散射来说,分子由基态E0被激发至振动激发态E1,光子失去的能量与分子得到的能量相等为△E反映了指定能级的变化。因此,与之相对应的光子频率也是具有特征性的,根据光子频率变化就可以判断出分子中所含有的化学键或基团。这就是拉曼光谱可以作为分子结构的分析工具的理论工具。 2. 拉曼光谱仪的主要部件有: 激光光源、样品室、分光系统、光电检测器、记录仪和计算机。 3. 应用 激光拉曼光谱法的应用有以下几种:在有机化学上的应用,在高聚物上的应用,在生物方面上的应用,在表面和薄膜方面的应用。 有机化学:拉曼光谱在有机化学方面主要是用作结构鉴定的手段,拉曼位移的大小、强度及拉曼峰形状是判断化学键、官能团的重要依据。利用偏振特性,拉曼光谱还可以作为顺反式结构判断的依据。 高聚物:拉曼光谱可以提供关于碳链或环的结构信息。在确定异构体(单休异构、位置异构、几何异构和空间立现异构等)的研究中

光电直读光谱仪原理与结构图

光电直读光谱仪为发射光谱仪,主要通过测量样品被激发时发出代表各元素的特征光谱光(发射光谱)的强度而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 一、原理简介: 直读光谱仪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学的分析原理,样品经过电弧或火花放电激发成原子蒸汽,蒸汽中原子或离子被激发后产生发射光谱,发射光谱经光导纤维进入光谱仪分光室色散成各光谱波段,根据每个元素发射波长范围,通过光电管测量每个元素的最佳谱线,每种元素发射光谱谱线强度正比于样品中该元素含量,通过内部预制校正曲线可以测定含量,直接以百分比浓度显示。 主要领域几乎涵盖所有金属行业。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光电直读光谱仪,基本可按照功能分为4个模块,即: 1、激发系统:任务是通过各种方式使固态样品充分原子化,并放出各元素的发射光谱光。 2、光学系统:对激发系统产生出的复杂光信号进行处理(整理、分离、筛选、捕捉)。 3、测控系统:测量代表各元素的特征谱线强度,通过各种手段,将谱线的光强信号转化为电脑能够识别的数字电信号。控制整个仪器正常运作

4、计算机中的软件数据处理系统:对电脑接收到的各通道的光强数据,进行各种算法运算,得到稳定,准确的样品含量。 二、光电直读光谱仪4个模块的种类和特点: 1、激发系统: (1)高能预燃低压火花激发光源+高纯氩气激发气氛:采用高能预燃,大幅降低了样品组织结构对原子化结果的影响 (2)高压火花激发光源+高纯氩气激发气氛:采集光强不稳定 (3)低压火花激发光源+高纯氩气激发气氛:对同一样品光强稳定,但是对于样品组织结构对原子化的影响无能为力 (4)直流电弧激发光源+高纯氩气激发气氛:对样品中的痕量元素光谱分辨率和检出限有好效果。 5)数控激发光源+高纯氩气激发气氛:按照样品中各元素的光谱特性,把激发过程分为灵活可调的几个时间段,每段时间只针对某几个情况相近的元素给出最佳的激发状态进行激发,并仅采集这几个元素。把各元素的激发状态按照试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2、光学系统: (1)帕邢-龙格光学系统(固定光路,凹面光栅及排列在罗兰轨道上的固定出射狭缝阵列):光学系统结构稳定,笨重,体积大。 (2)中阶梯光栅交叉色散光学系统(采用双单色器交叉色散技术,达到了高级次同级的高分辨率,同时又用二次色散解决了光谱的级次重叠问题):体积小,分辨率高,一般采集接固体成像系统。 3、测控系统: (一)测量系统:

光电直读光谱仪项目审查申请书参考模板

光电直读光谱仪项目审查申请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光电直读光谱仪项目 (二)项目背景 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提升并举,优化城市功能配置和空间布局, 形成中心、次中心、卫星城以及重点镇、一般镇梯次分布、互相衔接、功能完善的一体化发展布局。 打造城市中心。集聚资源、增强活力、提升能级,形成城市发展 新中心,推动城市发展品质化、业态高端化,强化对全市发展的引领 带动作用,打造全市发展的主引擎。加大棚改旧改工作力度,着力破 解拆迁难题,统筹推进以泉城特色标志区、百年商埠区等为重点的老 城区优化升级,疏解人口、完善功能、凸显特色。 建设城市次中心。依据现有基础与发展潜力,规划布局济南西客站、东客站和黄河北、长清、章丘等城市次中心,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推进产城融合、职住一体,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配置, 吸引老城区产业及人口转移集聚,分担城市功能。建立中心、次中心 之间的大运量交通联系,加强城市快速交通体系衔接,强化城市边界

设定和生态隔离,着力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济南西客站次中心, 强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快济南知识产业园、非遗园等片区建设,打造以高端商务、文化旅游等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新区。济南东 客站次中心,加快济南东客站规划建设,推进东部老工业区工业企业 搬迁改造,打造以交通集散、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主的城市 综合功能区。黄河北次中心,以新材料产业园、鹊山龙湖片区为核心,加快发展休闲旅游、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建设黄河北产业新城。长清次中心,结合城市轨道交通R1线建设,以 济南创新谷为核心,带动大学科技园、长清城区等片区,建设成为以 科研孵化、高技术服务、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章丘次中心,推进章丘市撤市设区,以城区为核心,带动明水经济技 术开发区、绣源河等片区,推动交通、能源、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与 老城区高效对接,形成东西互动发展格局。 培育省会卫星城。支持济阳、平阴、商河三县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步伐,以县城驻地及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突出优势产业培育,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功能完善、富有特色、繁荣 宜居的现代化卫星城,增强对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纽带作用。加强济 阳与中心城区的对接,推动撤县设区,支持平阴、商河壮大经济实力,

直读光谱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

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简要阐述 在化学成分分析检测中,精密度和准确度是评价和表述分析检测方法与结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术语。这两个术语有着不同的概念,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面将结合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和实际工作的应用,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定义、关系、影响因素和应用做简要的阐述。 一、几个术语的解释 在阐述之前,首先对几个术语的定义和关系做一下必要的解释。 1、(测量)误差、偏差、公差、超差 误差——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偏差——测量值与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间的差。 公差——生产部门对允许误差的一种表示方法,公差范围的大小是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可能确定的。 (1)误差和偏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差是以真实值作标准,偏差是以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为标准。 (2)真实值是无法准确知道的,故通常以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进行计算。显然,这样算出来的还是偏差。正因为如此,在生产部门就不再强调误差与偏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一般笼统地称为误差,并且用公差范围来表示允许误差的大小。 (3)对于每一类物质的具体分析工作,各主管部门都规定了具体的公差范围。如果测试结果超出允许的公差范围,就叫做超差。 2、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

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称为随机误差。 (1)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对测量理论认识不足引起的误差、测量方法误差、测量器具误差、环境条件影响引起的误差和操作人员引起的误差等。 (2)由于无限多次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人们认为系统误差是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以预知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系统误差确定后可以进行修正。系统误差与测量次数无关,不能通过增加测量次数的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小。 (3)同样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无限多次是不可能实现的,一般认为,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称为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未被认识和掌握的规律或因素导致的,无法修正或消除,但可以根据其自身的规律用增加测量次数的方法加以限制和减小。 随机误差最常用表示方法是标准差。标准差用贝塞尔公式来计算。 对同一量(X )进行有限(n )次测量,其测得值(x i )间的离散性可用标准差(s )来表示: ∑=--= n i i x x n x s 1 2 1 1 ) ()( 式中:n —独立重复测量次数; x i —测量值(i =1,2,…n ); x —n 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一组测量结果平均值x 的标准差:n s s x = 若测量次数足够大,则该组测量的总体标准差σ为:∑=-= N i i x x N σ1 2 1 ) ( 标准差是每个测得值的函数,对一系列测得值中大小误差的反映都很灵敏,是表示测量随机误差的较好方式。 3、(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 比较明确和常用的提法是: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测量方法或一组重复测量数据的精密度、测量方法或测量仪器的灵敏度。 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常使用的定义:

便携式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为保证光谱仪的正常操作,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操作人员、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一、连接设备与激发枪探头,连接氩气调节氩气减压阀 (0.35-0.4Mpa), 接上外接电源。 二、启动设备(按下设备绿色按钮变亮松手),打开软件(点击桌面Waslab3)。 三、设备预热,选择对应分析曲线,进入软件点击模式功能下吹扫UV-Pro, 等待半个小时,开启光源激发开关(按下设备上红色按钮)。 四、设备工作曲线标准化校准,点击重新校准下全部,激发对应校准标样,激发三次以上,软件自动计算出RSD值,选取数据稳定激发值,RSD<10,结束之后检查标准化系数(0.5-2),越接近1表示设备越稳定。 五、类型标准化校准,在重新校准下选择分析的材质名称,点击类型,激发三次以上,删除偏差大的数据,留下三组点击接受。注意(1)样品表面要求平整,光洁无砂眼气孔,处理后纹理一致,无玷污,样品要求激发分析时,样品表面必须要与激发枪头平面贴合紧密。 六、分析样品,点击新样品,输入名称点击OK,在样品不同位置激发3-5次,删除偏差大的数据,点击存储,进行下一个样品分析。 七、如需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查看,在模式功能菜单下,点击调用分析数据,双击需调用的分析文件名,可打开分析数据。 八、检测结束后,退出Waslab3软件,关闭激发源开关,关闭电脑,关闭氩气,取下外接电源。

一、设备使用外接电源充电时,使用的电压220V,要有良好接地。 二、设备使用最佳温度0-40℃,移动设备到温差变化较大的地方时,让设备等待一定时间,防止设备因温度变化,造成冷凝现象。 三、设备所处环境避免电磁干扰、剧烈震动、大量粉尘或金属粉尘。 四、设备使用氩气纯度≥99.999%,气瓶余量为2MPa,更换氩气瓶。 五、样品表面处理要均匀,无气孔,裂纹,夹渣等。 六、样品处理表面不要过热,防止过热变色,处理完表面不能沾油污或冷却液等,处理纹路方向要一致。 七、针对有色金属需要用车床处理表面针对硬质金属选择 40-60目砂纸。

拉曼光谱原理及应用简介

拉曼光谱由于近几年来以下几项技术的集中发展而有了更广泛的应用。这些技术是:CCD检测系统在近红外区域的高灵敏性,体积小而功率大的二极管激光器,与激发激光及信号过滤整合的光纤探头。这些产品连同高口径短焦距的分光光度计,提供了低荧光本底而高质量的拉曼光谱以及体积小、容易使用的拉曼光谱仪。(一)含义 光照射到物质上发生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弹性散射的散射光是与激发光波长相 同的成分.非弹性散射的散射光有比激发光波长长的和短的成分,统称为拉曼效应 当用波长比试样粒径小得多的单色光照射气体、液体或透明试样时,大部分的光会按原来的方向透射,而一小部分则按不同的角度散射开来,产生散射光。在垂直方向观察时,除了与原入射光有相同频率的瑞利散射外,还有一系列对称分布着若干条很弱的与入射光频率发生位移的拉曼谱线,这种现象称为拉曼效应。由于拉曼谱线的数目,位移的大小,谱线的长度直接与试样分子振动或转动能级有关。因此,与红外吸收光谱类似,对拉曼光谱的研究,也可以得到有关分子振动或转动的信息。目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质的鉴定,分子结构的研究谱线特征 (二)拉曼散射光谱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a.拉曼散射谱线的波数虽然随入射光的波数而不同,但对同一样品,同一拉曼谱线的位移与入射光的波长无关,只和样品的振动转动能级有关; b.在以波数为变量的拉曼光谱图上,斯托克斯线和反斯托克斯线对称地分布在瑞利散射线两侧,这是由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分别相应于得到或失去了一个振动量子的 能量。

c.一般情况下,斯托克斯线比反斯托克斯线的强度大。这是由于Boltzmann分布,处于振动基态上的粒子数远大于处于振动激发态上的粒子数。 (三)拉曼光谱技术的优越性 提供快速、简单、可重复、且更重要的是无损伤的定性定量分析,它无需样品准备,样品可直接通过光纤探头或者通过玻璃、石英、和光纤测量。此外 1由于水的拉曼散射很微弱,拉曼光谱是研究水溶液中的生物样品和化学化合物的理想工具。 2拉曼一次可以同时覆盖50-4000波数的区间,可对有机物及无机物进行分析。相反,若让红外光谱覆盖相同的区间则必须改变光栅、光束分离器、滤波器和检测器3拉曼光谱谱峰清晰尖锐,更适合定量研究、数据库搜索、以及运用差异分析进行定性研究。在化学结构分析中,独立的拉曼区间的强度可以和功能集团的数量相关。4因为激光束的直径在它的聚焦部位通常只有0.2-2毫米,常规拉曼光谱只需要少量的样品就可以得到。这是拉曼光谱相对常规红外光谱一个很大的优势。而且,拉曼显微镜物镜可将激光束进一步聚焦至20微米甚至更小,可分析更小面积的样品。5共振拉曼效应可以用来有选择性地增强大生物分子特个发色基团的振动,这些发色基团的拉曼光强能被选择性地增强1000到10000倍。 (四)几种重要的拉曼光谱分析技术 1、单道检测的拉曼光谱分析技术

光电直读光谱仪原理

光电直读光谱仪原理、简介分类、维护及故障排除: 一、原理简介: 光电直读光谱仪为发射光谱仪,主要通过测量样品被激发时发出代表各元素的特征光谱光(发射光谱)的强度而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光电直读光谱仪,基本可按照功能分为4个模块,即: 1、激发系统:任务是通过各种方式使固态样品充分原子化,并放出各元素的发射光谱光。 2、光学系统:对激发系统产生出的复杂光信号进行处理(整理、分离、筛选、捕捉)。 3、测控系统:测量代表各元素的特征谱线强度,通过各种手段,将谱线的光强信号转化为电脑能够识别的数字电信号。控制整个仪器正常运作 4、计算机中的软件数据处理系统:对电脑接收到的各通道的光强数据,进行各种算法运算,得到稳定,准确的样品含量。 二、光电直读光谱仪4个模块的种类和特点: 1、激发系统: (1)高能预燃低压火花激发光源+高纯氩气激发气氛:采用高能预燃,大幅降低了样品组织结构对原子化结果的影响 (2)高压火花激发光源+高纯氩气激发气氛:采集光强不稳定 (3)低压火花激发光源+高纯氩气激发气氛:对同一样品光强稳定,但是对于样品组织结构对原子化的影响无能为力 (4)直流电弧激发光源+高纯氩气激发气氛:对样品中的痕量元素光谱分辨率和检出限有好效果。 (5)数控激发光源+高纯氩气激发气氛:按照样品中各元素的光谱特性,把激发过程分为灵活可调的几个时间段,每段时间只针对某几个情况相近的元素给出最佳的激发状态进行激发,并仅采集这几个元素。把各元素的激发状态按照试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2、光学系统: (1)帕邢-龙格光学系统(固定光路,凹面光栅及排列在罗兰轨道上的固定出射狭缝阵列):光学系统结构稳定,笨重,体积大。 (2)中阶梯光栅交叉色散光学系统(采用双单色器交叉色散技术,达到了高级次同级的高

ARL3460火花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编号:ZH-TX-ZY-02-17-06 第 1 版第 0 次修订 ARL3460火花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第 1 页共 6 页实施日期:2011年9月16日 ARL3460火花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1 操作步骤 1.1开机(开机顺序不能颠倒,必须按顺序进行,否则可能损伤仪器): 1.1.1打开稳压器开关; 1.1.2打开光谱仪主电源开关即 MAINS 16A; 1.1.3打开真空泵电源开关即 VACUUM PUMP; 1.1.4打开水泵电源开关即 WATER PUMP; 1.1.5打开电子板电源开关即 ELECTRONICS; 1.1.6打开负高压电源开关即 HVPS。 1.2打开氩气,控制0.3MPa>低压表压力>0.2MPa; 1.3分析步骤: 1.3.1运行 WinOE,进入分析程序; 1.3.2选择产品分析即单击 Production/Analysis; 1.3.3选择分析项目中的浓度分析或直接按F2键即单击 Analysis 中的Concentration Analysis; 1.3.4选择相应分析任务即单击 Change Task; 1.3.5把样品放在激发台上,车过的一面盖住激发孔,关上激发台门; 1.3.6输入样品编号,开始样品分析即单击 Sample Details Ok; 1.3.7等待分析结果出来以后,换上另一个样品,继续一下一个样品分析即单击 Analyse Again; 1.3.8分析过程中要经常用电极刷清理电极,用软布擦去激发台上的金属粉尘,以保证分析的准确性;

作业指导书编号:ZH-TX-ZY-02-17-06 第 1 版第 0 次修订 ARL3460火花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第 2 页共 6 页实施日期:2011年9月16日 1.3.9一类样品分析结束,打印或存贮结果即单击 Analysis complete; 1.3.10切换分析任务,或退出分析程序即 Change Task 或 Exit。 1.4关机(关机顺序同样也不能颠倒,它与开机顺序相反,即遵循“先开后关, 后开先关”的原则): 1.4.1关闭计算机; 1.4.2关闭负高压电源开关即 HVPS; 1.4.3关闭电子板电源开关即 ELECTRONICS; 1.4.4关闭水泵电源开关即 WATER PUMP; 1.4.5关闭真空泵电源开关即 VACUUM PUMP; 1.4.6关闭光谱仪主电源开关即 MAINS 16A; 1.4.7关闭稳压器开关; 1.4.8关闭气源。 1.5打扫现场卫生。 说明:若无特殊情况(雷雨天或停电),光谱仪严禁频繁开关,在正常情况下光谱仪处于常开状态。计算机可以关闭。 1.6仪器参数环境参数控制。 1.温度,16~30℃,变化率≤±5℃/小时; 2.湿度,20~80%相对湿度(不冷凝); 3.仪器相关参数用F7键读出: 1)真空度,1~30毫托; 2)主电压,200~245V; 3)真空室温度,37~39℃; 4)负高压,-1005~995V; 5)电子板温度,15~50℃。

直读光谱仪常见问题

电直读光谱仪用氩气净化机使用总结与故障处理 一、氩气净化机的再生总结 1、电源电压为220V,电压要稳,可通过单独供电或加稳压电源即可,但稳压电源也必须是稳压效果较好的,电压波动在规定的范围内 2、送电前一定要确保电流调节旋钮处于零位置,并将温度设定旋钮旋到设定的350度, 3、准备一瓶高纯氩气,减压阀,2个再生阀,熟料管等,并将减压阀与氩气瓶连接好,再将管子与减压阀接好,根据需要选择1#或2#再生端口,此时,应打开气瓶将管子内部的空气排尽,注意:此时不要关掉气瓶,应保持气瓶微开。将再生排气堵头快速拆下,并快速按上再生阀,此时应对气瓶到再生阀处进行检漏操作,同时将再生进气堵头快速拆下,快速按上再生阀,最后,将再生排气阀调到微开状态。 4、送电,将再生万能转换开关打到要再生的塔上,对于塔的红灯亮,温度表的绿灯亮。 5、手动缓慢调节电流调节旋钮至5-6A,再生开始,当温度升到150度时,开始放气,每隔15分钟瞬时将阀门旋到最大放气大约30秒后再调到原来的状态。 6、当温度升到350度时,自动保持恒温4小时后,手动将电流调节旋钮旋到最小,此时将氩气钢瓶阀门关掉,将再生进气阀关掉,开启工作进气阀,将再生出气阀的流量控制的低一点,直到降到100度时,此时停止放气,但根据经验应继续放气最好,且降到室温再停止放气效果最佳,关闭再生出气阀,2分钟后,关闭工作出气阀以保证再生设备充以正压留作备用。同时关掉电源,将再生转换开关旋至零位。 7、再生完毕后,光谱仪要进行打点试验,如发现点不圆较大有毛刺时,应对仪器进行放气操作。之后,仪器要进行标准化。 一般氩气净化机的进气压力为,计为3公斤压力。 二、氩气净化机的故障处理 故障1:电炉丝烧断故障 处理:更换炉丝 故障2:热电偶烧坏 处理:用万用表量,一般热电偶在欧姆左右时为正常,当远大于欧姆时,热电偶烧坏。

冶金光电直读光谱分析的进展

冶金光电直读光谱分析的进展 九十年代以来,移动式光谱仪分析技术发展迅速.现在碳、磷、硫均可在移动式光谱仪上得到正确分析.它是通过两种不同技术实现的.早期的光导纤维对低于200nm的谱线有明显的吸收,因此不能分析碳、磷、硫.现代的特殊光导纤维已可以将碳(193.09nm)谱线吸收率大大降低,碳含量在0.02%以上浓度均可正常鉴别和区分.但这种方法仍不能分析磷、硫.另一种方法是专门为碳、磷、硫制作一个小光室,将其固定到激发枪上,光室为氢气气氛,这样激发枪激发的光通过两路传播:一路通过光纤传至5m外的主光学系统,另一路直接传给激发枪上的小光室,小光室有氮气保护不吸收紫外光,因此,可以测定碳、磷、硫.这样就大大拓展了移动式光谱仪的使用领域.目前,在我国移动式光谱仪的应用技术发展很快,各行业使用的移动式光谱仪估计在100台以上.为适应生产的需要,市场上又推出了全自动光谱检测车.我国宝钢就有两套全自动光谱检测车应用在钢管生产线上并实现了在线分析.它的工作流程是:钢管在生产线上经过光谱检测车的指定测量区域时,磨样装置自动从下而上打磨钢管表面,激发枪从下而上顶住钢管激发测量,两次测定取平均值,合格的钢管通过,不合格的便用吊臂将其吊至生产线外指定地点. 6小试样分析 光电直读光谱分析对试样有基本要求,试样与激发台的接触面应为大于激发孔的平面(激发孔直径10一15mm).因此许多小尺寸的试样不能直接在光电直读光谱仪上测定.为解决小试样的测量,国内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分析中。 (l)氮化硼片法:这是一项成熟技术,已应用多年.基本方法是用氮化硼作成一圆环,一般厚度为1mm刁外径与光电光谱仪激发孔相同,内径为5mm刀。或8mm,将氮化翻片放在激发孔上,由于有效的激发孔径减小,有些小试样可以进行测量. (2)夹具法:国内外开发出各种夹具解决了线、棒试样的分析问题.夹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竖直夹具,可分析直径大于3mm的棒材.具体方法是用夹具夹住试样并置于与电极相对位置(用定位器定位)进行激发测量.另一类是卧式夹具,可分析0.5~3mm的线材.

直读光谱仪讲义 第一章 直读光谱仪的概况

第一章直读光谱仪的概况 国内外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发展 光谱起源于17世纪,1666年物理学家牛顿第一次进行了光的色散实验。他在暗室中引入一束太阳光,让它通过棱镜,在棱镜后面的自屏上,看到了红、橙、黄、绿、兰、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分散在不同位置上——即形成一道彩虹。这种现象叫作光谱.这个实验就是光谱的起源,自牛顿以后,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到1802年英国化学家沃拉斯顿发现太阳光谱不是一道完美无缺的彩虹,而是被一些黑线所割裂。 1814年德国光学仪器专家夫琅和费研究太阳光谱中的黑斑的相对位置时.把那些主要黑线绘出光谱图。 1826年泰尔博特研究钠盐、钾盐在酒精灯上光谱时指出,发射光谱是化学分析的基础、钾盐的红色光谱和钠盐的黄色光谱都是这个元素的特性。 到1859年克希霍夫和本生为了研究金属的光谱自己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完善的分光装置,这个装置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光谱仪器,研究火焰、电火花中各种金属的谱线,从而建立了光谱分析的初步基础。 从1860年到1907年之间、用火焰和电火花放电发现碱金属元素铯Cs、1861年又发现铷Rb和铊Tl,1868年又发现铟In和氦He。1869年又发现氮N。1875~1907年又相继发现镓Ga,钾K,铥Tm,镨Pr,钋Pe,钐Sm,钇y,镥Lu等。 1882年,罗兰发明了凹面光栅,即是把划痕直接刻在凹球面上。凹面光栅实际上是光学仪器成象系统元件的合为一体的高效元件,它解决了当时棱镜光谱仪所遇到的不可克服的困难。凹面光栅的问世不仅简化了光谱仪器的结构,而且还提高了它的性能。 波耳的理论在光谱分析中起了作用,其对光谱的激发过程、光谱线强度等提出比较满意的解释。 从测定光谱线的绝对强度转到测量谱线的相对强度的应用,使光谱分析方法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创造基础。从而使光谱分析方法逐渐走出实验室,在工业部门中应用了。 1928年以后,由于光谱分析成了工业的分析方法,光谱仪器得到迅速的发展,一方面改善激发光源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光谱仪器本身性能。 最早的光源是火焰激发光谱;后来又发展应用简单的电弧和电火花为激发光源,在上世纪的三十、四十年代改进采用控制的电弧和电火花为激发光源,提高了光谱分析的稳定性。工业生产的发晨,光谱学的进步,促使光学仪器进一步得到改善,而后者又反作用于前者,促进了光谱学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六十年代光电直读光谱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迅速发展。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小型化及微处理机的出现和普及,成本降低等原因、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光谱仪器几乎100%地采用计算机控制,这不仅提高了分析精度和速度,而且对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解放后,我国的光谱仪器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得到飞跃的发展,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与世界先进技术竞争中求生存,社会商品竞赛中得到发展。 1958年开始试制光谱仪器,生产了我国第一台中型石英摄谱仪,大型摄谱仪,单色仪等。中科院光机所开始研究刻制光栅,59年上海光学仪器厂,63年北京光学仪器厂开始研究刻制光栅,63年研制光刻成功。1966—1968年北京光学仪器厂和上海光学仪器厂先后研制成功中型平面光栅摄谱仪和一米平面光栅摄谱仪及光电直读头。1971—1972年由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研究成功国内第一台WZG—200平面光栅光量计,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历史。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铸造行业开始引进光电直读光谱仪作为熔炼过程中化学成份控制的分析手段,并逐步取代了我国传统的湿法化学分析法,至今已发展到中小企业也逐步采用光谱法配合作炉前分析。

直读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直读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本机须由熟悉直读光谱仪的性能、操作和安全要求的持证操作者操作。 1.开机步骤 1.1首先打开UPS电源开关:接通市电,持续按面板上的开/关机键1秒以上。 1.2打开稳压电源开关。 1.3打开真空泵抽真空:开启真空泵开关等待两分钟后,再打开球阀阀门。 1.4开启仪器主电源开关。 1.5打开高纯氩气供应,调整输出压力为0.3~0.4MPa。 1.6开启计算机主机、显示器等其它附属设备,启动仪器操作软件,等待真空状态显示为绿色(表示真空正常),开启仪器高压开关,仪器开始进入待机稳定状态,仪器稳定后(高压开启两小时以上),即可进行分析操作。 2.关机步骤 2.1退出仪器操作软件,关闭计算机主机及显示器等其它附属设备。 2.2关闭仪器高压开关,关闭仪器主电源开关。 2.3关闭真空球阀阀门,关闭真空泵电源开关。 2.4关闭氩气供应。 2.5关闭稳压电源开关。 2.6关闭UPS电源开关,持续按面板上的开/关机键1秒以上。 3.光谱仪特别注意事项: 3.1在仪器较短时间内不工作的情况下(如过夜),保持主机电源及真空系统常开,以保持仪器的稳定状态。 3.2如果要进行仪器维修或保养,请将高压开关关闭,维修维护操作结束后再开启。 3.3如遇节假日等仪器较长时间不需使用的情况下可关闭仪器(当仪器长期关闭再开启时,抽真空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禁止在不明情况下,松动或拆卸真空通路连接头等。

3.4仪器没有满足真空条件情况下,禁止开启高压开关,以免损坏相关元器件。 4.样品检测 4.1点击“方法”菜单,从展开的下拉式菜单中选中“打开”选项。 4.2窗口将弹出分析程序对话框,根据你的样品类型选择相应方法程序,你所选择的方法名称将在状态栏显示(软件启动时,将自动载入前次使用的分析程序)。 4.3用电极刷清扫电极。 4.4将制备好的样块置于火花台上,确保样块表面能完全覆盖激发孔。 4.5样品测量: 4.5.1按下开始按钮进行测量,也可以通过点击键盘上的功能键F2或软件的绿色图标来开始测量,将听到火花激发的声音,测量结束后,分析结果自动显示在屏幕上。 4.5.2将样块拿开,用电极刷将电极清理干净,重复进行第二次测量,将两次结果进行比对,如果重复性不好,再进行第三次测量。 4.5.3假如重复性结果满足分析要求,点击软件工具栏的蓝色图标或F4功能键结束此次分析。 4.6检查激发点: 4.6.1理想的激发点应该具有清晰的轮廓,外围有一圈黑色的金属边缘,中间是激发坑。 4.6.2假如样块出现激发白点的话,请检查以下几项: a.样块是否有包容物; b.氩气质量是否有保障; c.是否有外界气体混入; d.样块制备是否理想。 4.7将分析结果保存、打印或输出等其它操作。 4.8未知样品分析之前,可以对标准样品进行分析,考察标样的分析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类型校准(灵活使用类型校准,可以使样品分析数据更可靠,更准确)。 4.9类型校准 4.9.1测量控样:在火花台上放好相应的控制样品,单击F2或按F2键,激发样

SPECTRO MAX直读光谱仪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 AGAHER-979-2015 A/0 SPECTRO MAX直读光谱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年月日批准年月日实施

******************作业指导书 AGAGRE-979-2015 SPECTRO MAX直读光谱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通过对SPECTRO MAX直读光谱仪的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的规定确保该设备正常运转。 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SPECTRO MAX直读光谱仪的操作。 3. 职责 3.1 设备科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3.2 制造科内各员工遵照执行。 4. 程序 4.1 技术操作规程 4.1.1 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4.1.2 对照交接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未经处理不得擅自开机。 4.1.3 设备操作员必须持证上岗。 4.1.4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光源、高压、连接电脑等是否正常;; 4.1.5 开机后,激发含金量较高的样品,检查氩气的纯度、压力应大于0.5MPA,可以通过刁杰氩气“调节阀”调整气压; 4.1.6 在激发标准样品或其他样品之前,激发点范围应保持光洁,平整,无气孔、砂眼、裂纹;4.1.7 光谱仪出现较大故障时,应请专业人员修理,不准擅自拆开光谱仪; 4.1.8 检查激发点是否正常,一般中心要亮晶晶的,周围一圈黑,如不符要求,执行回路清洗命令;每班后清理一次火花台,打扫工作间。 4.1.9 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10~30℃,无冷凝; 4.1.10根据点检情况认真填写点检表。 4.1.11 由指定并经过培训的人员操作。 4.1.12 紧急停车:紧急停车是在仪器发生异常情况,如设备继续运行势必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时采取的紧急措施,能不作紧急停车的,应尽量避免,紧急停车步骤如下: ①按下控制箱上的停机按钮,切断总电源; ②确认没有危险后,按规定关闭所有开关,检查故障原因; ③作好故障记录; 4.1.13用软纸布将各部分擦一遍(擦铜板、橡皮圈、环状玻璃片),吹干净。清洁过程中不能用溶剂

拉曼光谱的原理

1. 拉曼光谱的原理 .喇曼效应 喇曼效应起源于分子振动(和点阵振动)与转动,因此从喇曼光谱中可以得到分子(点阵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结构的知识。用虚的上能级概念可以说明了喇曼效应: 设散射物分子原来处于基电子态,振动能级如图所示。当受到入射光照射时,激发光与此分子的作用引起的极化可以看作为虚的吸收,表述为到虚态(Virtual state),虚能级上的电子立即跃迁到下能级而发光,即为散射光。设仍回到初始的电子态,则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因而散射光中既有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谱线,也有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谱线,前者称为瑞利线,后者称为喇曼线。在喇曼线中,又把频率小于入射光频率的谱线称为斯托克斯线,而把频率大于入射光频率的谱线称为反斯托克斯线。 . 瑞利散射与拉曼散射 当一束激发光的光子与作为散射中心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大部分光子仅是改变了方向,发生散射,而光的频率仍与激发光源一致,这种散射称为瑞利散射。但也存在很微量的光子不仅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而且也改变了光波的频率,这种散射称为拉曼散射。其散射光的强度约占总散射光强度的10-6~10-10。拉曼散射的产生原因是光子与分子之间发生了能量交换改变了光子的能量。 . 拉曼散射的产生 光子和样品分子之间的作用可以从能级之间的跃迁来分析。样品分子处于电子能级和振动能级的基态,入射光子的能量远大于振动能级跃迁所需要的能量,但又不足以将分子激发到电子能级激发态。这样,样品分子吸收光子后到达一种准激发状态,又称为虚能态。样品分子在准激发态时是不稳定的,它将回到电子能级的基态。若分子回到电子能级基态中的振动能级基态,则光子的能量未发生改变,发生瑞利散射。如果样品分子回到电子能级基态中的较高振动能级即某些振动激发态,则散射的光子能量小于入射光子的能量,其波长大于入射光。这时散射光谱的瑞利散射谱线较低频率侧将出现一根拉曼散射光的谱线,称为Stokes 线。如果样品分子在与入射光子作用前的瞬间不是处于电子能级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而是处于电子能级基态中的某个振动能级激发态,则入射光光子作用使之

OBLF直读光谱仪安全操作及养护规程

OBLF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目的 为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和运行,规范检测人员的操作程序,降低检测的出错率和设备故障率,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程。 二、操作规程 1、仪器的开机 1.1、开机前必须先检查环境条件是否满足仪器要求,温度23±2℃,湿度≤60%,确认满足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1.2、合上主电源开关,开启稳压电源开关,再将主机左侧开关旋至ON,即打开主机和电脑。 1.3、调节输入仪器的氩气压力和流量,一般氩气瓶减压器出口压力调节至0.35MPa,流量600L/min,且保证氩气达到检测要求所需的纯度99.999%以上。气瓶内剩余氩气不得低于1.5Mpa,以备充气前洗瓶使用。 1.4、待计算机完全开启后,在Windows目录下用鼠标双击OBLF Win图标启动程序。在主菜单中点System Values(系统评价)检查仪器状态。正常情况下,(1)Vacuum Value(真空度)应大于0.8,真空泵工作时间显示应小于5% 。(2)Temperature(温度)32±0.1℃。(3)高压值,一般情况下在真空值达到0.8以后光电倍增管上会加上950V高压。(4)Profiling(仿形),即描迹后狭缝的位置。 1.5、一般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系统值即可达到光谱分析仪特定的范围内,如果没有问题在系统达到真空度后即可进行常规分析,但仪器校正必须在仪器达到高度热稳定后才能进行。 2、试样分析 2.1、供分析的样品,要求均匀,无气孔、砂眼等,样品的高度10-30mm,直径不小于30mm 。制备后的样品应该能代表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