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第一章卫生检验综合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1985.9.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八号主席令公布的,自1986.7.1起施行。

计量法中有关的条文有:第五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第二十二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国家计量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其中:

第三十二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

计量认证:本规范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0年7月20日批准,并自1990年11月1日起施行。

卫生部于1981年发布的《卫生标准管理办法》第一条规定:卫生标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法规,是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重要依据。

卫生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以“GB”表示,国家推荐性标准以“GB/T”表示;卫生部发布的卫生行业标准以“WS”表示,推荐性标准表示为“WS /T”。卫生标准制定状况:建国后最早颁发的卫生标准是在1953年;正式列入国家标准编号的第一个卫生标准是1956年颁发的“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到1996年底,我国已有卫生国家标准1200项,到2004年止,与劳动卫生标准配套的标准方法已有249多个;与环境卫生

标准配套的居民区大气标准方法已有20多个;与食品卫生标准配套的标准方法,其中理化检验方法已有70多个,微生物学检验方

法已有30多项。

我国的卫生标准由“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及其专业委员会负责制定和评审,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共79条本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传染性非典性肺炎:(简称为非典性肺炎,AP)是指2002年11月起,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主要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4月16日,在13个WHO网络会议上宣布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是DNASARS的病毒,从而为SARS防止提供了依据。

第三章医学分子生物学

(一)、病毒的概念: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具有严格的寄生于活细胞的微小生物,它们具有下列几种基本特征:

1、病毒的基本结构是由核酸(基因组)与蛋白质组成,由DNA或RNA组成核心,外有一蛋白外壳(核壳),有些病毒在核壳外

面另有一层脂蛋白组成的包膜包围着。

2、病毒只在活细胞中增殖,因为病毒缺乏完整细胞器等必要装置,所以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提供高分子合成装置和能量。

3、病毒非常微小,无细胞结构,绝大多数不能用光学显微镜检查,而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察见。

第一节核酸基本知识:一、核酸化学: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RNA与DNA差别在核糖2,位带有一个羟基。

DNA ①DNA起储存遗传信息作用,并以核苷酸排列顺序形式储存遗传信息。②由4种核苷酸组成DNA分子,由碱基互补维持DNA双螺旋结构。

③在动植物、细菌、真菌中都含有DNA,但在病毒中(非细胞型微生物)不一定含DNA。④DNA为长丝状分子互相纠缠(jiuchan),

其溶液十分粘稠。⑤它对紫外线有最强的吸收,通常用260nm波长测DNA溶液浓度,它在近中性环境中带负电核,DNA变性后OD值会升高。⑥因DNA 不溶于乙醇,常用二倍量沉淀DNA ⑦在变性温度时,它的粘性突然降低。

⑧淬火是为了保持DNA单链状态。DNA变性后溶液慢慢冷却,DNA会自动恢复双螺旋结构。

说法错误的:(1)DNA和RNA的化学结构碱基G与C通过2对氢键配对构成DNA分子说法错误的。

(2)与DNA分子相比,RNA分子难水解的看法也不对。(3)许多质粒可在宿主之间进行转移的说法是不对的。(注意)形状:(1)tRNA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2)在细胞内RNA分子中rRNA占比例最大。(3)DNA二级结构中呈左手双螺旋的是Z构象。

DNA结构、性质:在真菌中网崎片段一般为100~200核苷酸。噬菌体核酸最常见的是双链线状DNA。

反式作用因子具有的DNA识别或DNA结合域,主要有螺旋/转折/螺旋(T/H/T),锌指结构,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

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真核生物中的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一般真核生物染色体上有5种主要的组蛋白,

其中亲和力最强的两种是H

3 H

4

二、DNA的复制和修复:(1)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DNA就合成一次,新DNA是按原DNA分子合成。

(2)DNA分子拆(ca)开成两条链,依每一条单链合成一条新单链,成为半保留复制。

(3)在合成DNA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是合成DNA的必要条件。

(4)DNA多聚酶只能结合在一长段DNA单链的一小段局部双链结构上,才能顺利开始DNA合成。

(5)在DNA合成中单核苷酸分子必须顺序以共价链连接在已形成核酸链3,末端的羟基上。

(6)在合成发生错误时,DNA多聚酶会切除错误核苷酸,在那个位置上重新加一个正确核苷酸。

(7)在人工合成DNA时,只加一种或两种三磷酸单核苷酸,那么合成就会停止在缺失的核苷酸位置上。

在大肠菌DNA损伤修复时填补缺口最重要的酶是DNA聚合酶Ⅰ。DNA三个终止密码子分别是UAA、UAG、UGA。

在大肠菌中DNA复制最主要的DNA聚合酶是DNA聚合酶Ⅲ。该酶的核心聚合酶中,具有3, - 5,外切酶活性的亚基是ε亚基。

在体内染色DNA复制时必须有RNA引物。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负责合成线粒体DNA是DNA聚合酶r。

RNA酶Tl可特异地作用于嘌呤核苷酸3,端磷酸并切割与相邻核苷酸相连的磷酸二酯键。

体内DNA复制与体外PCR不同的是引发酶参与。与体内DNA复制不相关酶是反转录酶。

在细胞内DNA合成正常进行是RecA蛋白,而RecA蛋白不具有蛋白酶活性。

在大肠菌DNA聚合酶Ⅰ klenow片段没有5, - 3,外切酶活性。

DNA修复过程中尿嘧啶糖基酶系统不包括Sl核酸酶。

在逆转录酶的RNAaseH活性是一般DNA聚合酶所不具备的。在逆转录酶的最终产物双链DNA的长度较正链RNA稍长。

三、转录:在生物体内,RNA合成过程称为转录。它(RNA)是按照储存在DNA上遗传信息合成。合成RNA时DNA双链也要解旋,解旋部位称启动子。

去掉RNA分子5,末端的磷酸,不起合成酶功能的作用。在刺激点突变,改变某些基因功能与DNA向RNA转移无直接关系(?)

(1)大肠菌的RNA聚合酶由5个亚基,其σ亚基有启动子作用。

(2)利福平作用该酶(聚合酶)β亚基上。

(3)RNA聚合酶Ⅰ主要是转录rRNA(构成核糖体骨架的是rRNA)。 Prt-mRNA内含子的5,- 末端一般是GU。

(4)RNA聚合酶Ⅱ主要是转录hnRNA。在真核基因启动子近侧序列元件中,对转录起点定位起关键作用的是TATA盒。

(5)放线菌素D能抑制DNA转录。编码核糖体RNA的基因是一种中度重复序列的DNA序列。

四、翻译:在合成各种不同RNA中:

(1) tRNA具有搬运氨基酸功能。构成核糖体骨架的是rRNA。 mRNA直接决定蛋白质的结构。

(2)合成蛋白质需4种核苷酸,排列组成遗传信息,然后转换成20种氨基酸,组成遗传信息称为翻译。

(3) 3个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一种氨基酸密码,表示蛋白质合成开始的密码有一种。

(4)在细菌里,依靠rRNA和mRNA之间一段互补序列能发现蛋白质合成开始的位置。

(5)在核糖体上,有两个位置上暴露出mRNA(直接决定蛋白质的结构)分子相邻的两个密码子,当蛋白质合成进行到没有携带任何一种氨基酸tRNA(具有搬运功能)与其对应,这说明合成蛋白质结束,并已开始同一种蛋白质分子的合成。

(6)合成蛋白质后,决定其空间结构的是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确定后,就能自动折叠卷曲成一定的空间形状。

(7)在原核生物核糖体是由16 SrRNA、23 SrRNA、5 SrRNA 组成,在真核生物核糖体的五种主要的组蛋白中,H1在进化中最不保守。五、基因表达调空:(1)氯霉素可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并抑制蛋白质合成。

(2)在基因5,上游基因内或其3,下游序列中存在,能提高同一条DNA链上靶基因转录速率的遗传控制元件是增强子。

(3)乳糖操纵子中结构基因是LacA、LacY、LacZ。

六、遗传重组:转座子的功能有(1)促进染色体重排,(2)促进基因重复,(3)促进基因扩增,(4)造成缺失突变。

在大肠遗传重组中,同源重组需RecA蛋白质。

第二节实验技术:一、核酸提取、纯化、浓缩

○1用煮沸法从表达内切酶A的大肠菌小量制备质粒时不能省略酚-氯仿抽提。○2用煮沸法制备质粒所用溶菌酶液是用TrisCL配制的。

○3用乙醇沉淀溶于SDS中RNA时,要避免用乙酸钾。○4小量制备DNA时不被限制酶切开,应用酚-氯仿抽提。

○5用异丙醇沉淀核酸与用乙醇相比,最明显优点是可减少溶液体积。

1、质粒DNA提取:在用碱裂解法少量提取质粒DNA时,在缓冲液(Ⅰ液)中不含SDS。多数质粒在自然状态下是环状链DNA。

质粒DNA纯化方法有:○1离子交换层析;○2聚乙二醇分级沉淀;○3二凝胶过滤层析;○4氯化铯(se)- 溴化乙锭梯度平衡离心。

质粒具备有复制起点、抗生素抗性基因、有多种限制酶的单一切点、有较高的拷贝数。

2、NA凝胶电泳:要使大于2Kb的DNA片段在凝胶电泳中分辨率达最大,其电压不应超过5V/cm。

在电泳中不同构象DNA泳动率通常是:超螺旋>线性>切口环状。

二、PCR扩增技术:PCR反应中变性、延伸温度通常是:95℃、72℃。引物的Tm值估算每个A或T加2℃。

在PCR反应中每一种dNTP的浓度通常是200umol/L,在PCR反应中经n次循环后理论上,DNA链的扩增数目是2n倍。

在PCR反应中引物只与靶序列的相应部分结合的说法是错误的。

再此(PCR扩增技术)反应中矿物油不是必需的,用于扩增未知序列的PCR是反向PCR。

不对称PCR法专用于制备单链DNA的扩增。

在PCR反应DNA碱基错配率较高,原因是TaqDNA聚合酶缺乏3, - 5,外切酶活性。

PCR反应中的引物是DNA。反应体系中Taq酶过多及引物过多都可引起非靶序列扩增。

三、寡核苷酸探针合成、放射标记、杂交

标记合成寡核苷酸时dNTP的浓度不应低于1umol/L。

探针是一段带标记的单链DNA,双链DNA,cDNA,单链RNA。

杂交液的成分与杂交温度间的关系正确的是甲酰胺42℃,水68℃。

标记探针的最有效简单方法是体外转录法。

标记双链DNA的3,端时,常用T4噬菌体DNA聚合酶,而不是大肠菌DNA聚合酶Ⅰklenow片段,主要是因为3,- 5,外切酶活性高。

Western blotting所用探针一般是Ab。Southen blotting一般是用于DNA分子的杂交技术。

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基础之上又发展了一系列检测DNA和RNA的技术,

如Southen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Dot blotting和菌落杂交。

大肠菌的DNA聚合酶Ⅰ用在切口平移法标记DNA。在20℃~25℃下探针与靶序列退火速率最大,比解链温度低情况下进行杂交。

将外源性质粒导入细菌中称为转化。外源性重组质粒与感受态细菌混在一起,一般在42℃作短暂的热刺激。cDNA基因克隆以mRNA为模板。

四、基因克隆载体:柯(ke)斯质粒载体具有噬菌体特性,能通过溶菌周期,形成子代噬菌体颗粒的说法是不对的。

五、DNA序列测定:与Sanger双脱氧链终止DNA测序法相比,Maxam-Gilbert法所测序列为原DNA分子,这是其特点。

六、克隆子DNA定点诱变:Mu噬菌体DNA转座成分不含末端反向重复序列。

改变蛋白质密码序列的个别密码子最好采用寡核苷酸介导诱变。

七、研究DNA与蛋白质的方法:(1)凝胶阻滞试验(2)DhAsel足迹试验、(3)甲基化干扰试验、(4)体内足迹试验都是研究DNA与蛋白质作用的方法。

第四章免疫血清学知识

第一节:血清学:一、基础知识:

1、Ag-Ab反应结合力:有4种力致使Ag-Ab结合,其中一以静电引力为最重要。

2、Ag-Ab反应特点(1)特异性、(2)阶段性(两个阶段)、(3)可逆性、(5)比例性(Ag与Ab结合比例以3:2为最佳)(Ag=3,Ab=2)。

3、影响Ag-Ab反应的因素:(1)温度(多数情况下反应适宜温度为37℃)、(2)PH值(一般反应适宜PH值6~8)、

(3)电解质(多用0.85%盐水)。

当温度升高反应加快,电解质浓度加大时反应敏感性升高,无电解质时Ag与Ab基本上不反应。

参加反应的Ag也有影响,Ag浓度超出适宜量使反应的敏感性下降,过量的Ab会使反应出现前滞现象。

(4)血清交叉反应:出现血清交叉反应是说明有共同抗原存在。

二、血清检验技术:

1、血清凝集反应:采用颗粒状Ag(死菌或活菌,多用死菌)进行的血清反应。

①玻片凝集是其中一种,有许多优点,最重要的优点是报告结果快,多用于快速诊断。

②试管凝集是最多用的一种方法,从温箱中放24小时后取出反应管在室温放2个少时再判定为宜,判定凝集滴度以凝集

程度为(+ + )而定。

③协同凝集用SPA(葡萄球菌A蛋白)与IgG的Fc结合后进行的凝集反应。SPA与IgG结合具有种属性,(容)易与兔血

清中的IgG结合。用此试验主要查Ag。

2、抗球蛋白试验:是用检查不完全Ab(半Ab),在试验中所用第二Ab是双价抗体。基本方法是以试管凝集试验为基础。

3、沉淀反应:其中包括①环状反应、②絮状反应、③琼脂扩散反应等。沉淀反应是用可溶性Ag。Ag-Ab沉淀反应用的电泳是琼脂电泳和对流电泳。

环状沉淀反应的沉淀环是在Ag与Ab两液面交界处形成,判定时间是3~7分钟(环状沉淀反应)。

用琼脂扩散反应做Ag分析时,其反应温度在4℃~6℃下进行为宜,一般是72小时后判定结果。(琼脂扩散反应)

用其进行诊断时多在18℃~22℃下进行,琼脂浓度多在1%~2%。

4、电泳:用电泳做诊断多为琼脂电泳和对流电泳。这类电泳反应本质属于Ag-Ab沉淀反应。

5、CFT(补体):参与CFT有两个反应系统5种成分参加。其中补体(CFT用的补体是豚tun鼠血清中补体)是此反应的纽带。

它(CFT)与两个系统的结合是非特异性的。在CFT中用豚鼠血清中补体,常用灭活温度是56℃ 30分钟,不同动物的血清补体

灭活温度是不同的。

CFT又分为①温CFT、②冷CFT。

温CFT:是指反应温度37℃ 30分钟,主要是查IgG类Ab。反应管出现不溶血现象是阳性反应。补体是多为1:15-1:20稀释度。

冷CFT:是在4℃~6℃(琼脂扩散反应做Ag分析时温度也是4℃~6℃)进行此反应多用于查Ag。

此外,补体(CFT)还参与溶血反应和溶菌反应。

第二节免疫学基础:

一、抗原(Ag):Ag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Ab、细胞免疫等)物质。

完全Ag是指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而只有反应原性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决定Ag特异性的最小化学亚单位称为决定基(蔟cu),又称为表位。依其与胸腺的关系又分Ti抗原和TD抗原。

Ti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M抗体,TD抗原产生需有T细胞辅助。

蛋白质是抗原性最强的物质,其次是多糖、核酸、类脂是抗原性最弱物质。

人类血型抗原有A和B抗原,它们(A抗原和B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A和抗B抗体。

人类血型抗原是同种异型抗原(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遗传标记不同)。器官移植所产生的排异反应。也是因同种异型抗原所致。

佐剂在免疫中常常采用,它主要的机制是增强机体对Ag的免疫应答。

二、抗体(Ab):Ag物质刺激机体产生Ab,Ab本质是Ig(免疫球蛋白)。Ig(免疫球蛋白)分为五大类:IgG、IgM、IgA、IgE、IgD。

Ig(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四条肽链(2条轻链-L链,2条重链-H链),由二硫键连接。

L链(轻链):可分为可变部分(V)和恒定部分(C),即 V(可变部分)L(轻链)+ C(恒定部分)L(轻链)即VL + CL。

H链(重链):也分可变部分(V)和恒定部分(C),即VH + CH,但CH(恒定部分、重链)部分又分为CH

1、CH

2

、CH

3

IgM和IgE还有CH

4部分。CH

1

与CH

2

区之间为绞链区。

如果用木瓜酶水解后,将IgG水解2Fab和Fc。Fab是Ig与Ag结合部位,Fc是可结晶部分。

用胃蛋白酶水解IgG,可分为F(ab,)

2和Fc部分,F(ab,)

2

是2个Fab连在一起的部分。

Ig(免疫球蛋白)的分类是根据H链(重链)结构特点,主要依Fc部分(CH)。Ig同种型是指H链所具有的特性。

Ig(免疫球蛋白)分型是依据L链(轻链)结构特点,可分为κ和λ型。Ig的Fc段部分可与某些细胞的Fc受体结合,如巨噬细胞。

F(ab,)

2部分是与Ag结合部,VH (重链)+ VL(V可变部分L轻链)是F(ab,)

2

中的高变区,直接与Ag能结合的部位。

人类5种Ig(免疫球蛋白)各具特色:IgG-血清中含量最高;IgM-分子量最大;

IgG:①在血清中含量最高;②它还是唯一能通过人类胎盘的;③IgG是抗感染的主要Ig(IgG抗病毒抗体);○4结合补体;

○5起到条理作用;○6结合SPA(葡萄球菌A蛋白);○7起到沉淀反应;○8中和反应;○9溶解细菌。

○10H抗原主要刺激机体产生IgG类抗体;○11肥达试验IgG类H抗体出现较晚;○12IgG是人血清中的主要抗体○13IgG是固定补体IgM、①分子量最大;②早期多为IgM(IgM早期诊断);③IgM是种属发育过程中最原始的Ig(早期出现抗体的是IgM);

④IgM有很高的结合价和凝集能力。⑤IgM是动物机体在受到初次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一种抗体球蛋白。

○6Ti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M类抗体。○8肥达试验IgM类抗体出现较早。○9IgM是感染早期出现的抗体

IgA、①有分泌型存在;②局部Ab;③IgA抗蛋白酶的水解作用。④IgA对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⑤其含量仅次于IgG。

⑥呼吸系统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机械物理性防御富含IgA

IgE、①与肥大细胞膜上Fc受体结合(结合肥大细胞);②是血清中含量最少的一类Ig;

IgD。①在血清中含量很少;②因其性质很不稳定、半衰期很短,所以对其了解尚少。

三、补体(C):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中,即可参加特异免疫又可参与非特异免疫作用的大分子物质。它有9种成分,11种蛋白组成。

9种成分是:C

1(q.r.s)、C

2

C

3

C

4

C

5

C

6

C

7

C

8

C

9

。它们对温度很敏感,易破坏。

补体系统包括补体及D、P、B等因子组成,约有20种成分。补体的激活有两个途径:(1)传统途径(第一途径)和旁路(第二途径)。

(1)传统途径(第一途径):可被Ag-Ab免疫复合物(IC)活化。活化顺序是:C

1、C

4

、C

2

、C

3

、C

5

C

6

C

7

C

8

C

9

四、免疫系统:1、免疫组织器官:(1)中枢:骨髓、胸腺、法氏囊(禽类);(2)周围器官:脾脏、淋巴结、皮肤免疫系统、黏膜免疫系统。

2、免疫细胞:干细胞系、淋巴细胞系(T

H、T

C、

T

S、

T

DH、

B

C、

浆细胞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NK细胞等。

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产生IL-l。3、免疫分子:T

CR、B

CR

、CD、MHC、Ig、补体、细胞因子(IL-l、IL-2)

五、各免疫细胞特点:1、T细胞:是由一群细胞组成。T细胞定位于淋巴结副皮质区。

可分几群,其中T

H

细胞是很重要的免疫细胞,

CD+

4

可被PHA、ConA、PWM、花生凝集素刺激活化进行有丝分裂,帮助产生Ab,司管细胞免疫。

T S 细胞是抑制细胞,CD+

8

参加免疫调节。T

C

是细胞毒细胞。T

H

是成熟需要胸腺加工处理。

2、B细胞:B淋巴细胞主管体液免疫细胞。表面有抗原抗体受体(SmIg)。B细胞成熟骨髓中(相当于禽类法氏囊)。

未成熟的B细胞最初可查到Ig的u链,活化B细胞可衍(yan)变成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Ab和分泌Ab。

PWM是可以刺激B细胞有丝分裂。人类外周血中T细胞和B细胞之比为2:1。

3、单核类细胞:无Ag受体,但能处理Ag,加工Ag,并向T细胞递呈Ag。

六、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国际公认的过敏反应(变态反应)是四个型:

Ⅰ型(速发型)、Ⅱ型(溶细胞型)、Ⅲ型(免疫复合物或血管炎型)Ⅳ型(迟发型)。

Ⅰ型(速发型):是由IgE抗体所致,IgE与肥大细胞的IgE的Fc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变化,出现Ⅰ型过敏。

如青霉素过敏(皮内注射过敏原),患有慢性寄生虫感染患者。IgE抗体升高显著。

Ⅱ型(溶细胞型)、Ⅲ型(免疫复合物或血管炎型):过敏系由IgM、IgG抗体及补体等参与介导。

Ⅳ型(迟发型):过敏反应是由T细胞中T

DTH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所致。如结核菌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过敏原)

七、毒素变成类毒素:使毒素的毒力减弱,病理作用减弱,但免疫原性仍保留。

第五章病毒及立克次体检验

第一节:病毒检验:

一、病毒学总论:

(一)、病毒的特点:病毒属于微生物界,其不同于其他微生物的特性如下:

1、病毒一般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而其它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则都同时含有两种核酸。

2、病毒通过基因组复制和表达产生子代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随后装配完整的病毒粒子。

3、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不具备其他生物“产能”所需的遗传信息,因此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类和产能机构,并借助宿主细

胞的生物合成机构复制其核酸以及合成由其核酸编码的蛋白质,乃至直接利用细胞成分。

4、某些RNA病毒的RNA经反转录合成互补DNA(cDNA),与细胞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胞DNA复制而增殖,即所谓的DNA前病毒。

5、病毒没有细胞壁,也不进行蛋白质、糖和脂类的代谢活动,因此对于干扰微生物的这些代谢过程而影响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抗

生素,具有明显的抵抗力。

一个简单的病毒粒子,实质上只是一团遗传物质(DNA或RNA)和它外围的一层蛋白外壳。这层蛋白外壳就是衣壳,

衣壳和核酸一起总称为核衣壳。病毒不含氨基酸,这是病毒与其他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又一明显区别。(二)、病毒的分类和命名:病毒的分类系统采用目、科、亚科、属和种的等级制度。

属名应是一个以“virus”结尾的单词;亚科“virinae”;科“viridae”;目“virales”结尾的单词。

动物病毒“种”的名称大多引用其所引起疾病的名称,后加“病毒”,

兽医学上则常再加上宿主(动物的名称)种类,也有的在病名前再加最初发现该病毒的地名。

毒珠名称至少应能反映该毒珠的分离地点和时间以及该毒珠的类别。

根据其病毒核酸组成还可以将病毒分成DNA病毒和RNA病毒。

RNA病毒可分为(1)正链RNA病毒;(2)负链RNA病毒,

正链RNA病毒可以直接呈现mRNA的作用,同时又是合成互补链的模板;

一般情况下,正链RNA病毒的基因组RNA具有感染性。

负链RNA病毒不能直接呈现mRNA的作用,即不能直接指导合成互补链。

(三)、病毒的增殖:病毒缺乏自身增殖所需的完整酶系统,增殖时必须依靠宿主细胞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甚至直接利用宿主细胞的某些成分,这就决定了病毒在细胞内专性寄生的特性。

病毒的增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1)吸附与侵入、(2)脱壳、(3)病毒成分的合成及装配、(4)释放等4个主要阶段。

二、病毒学技术:

(一)病毒的培养:(1)实验动物、(2)鸡胚、(3)体外培养的器官、(4)细胞,这4种都可以作为人工增殖病毒的基本工具。

而大量病毒的,又是病毒学实验研究以及制备疫苗和特异性诊断试剂的先决条件。

1、组织培养: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及其对细胞的作用,可以根据细胞病变、细胞培养物内出现血凝素或其他病毒抗原、红细胞吸附现象

以及通过“指示病毒”的干扰等方法加以识别。组织培养用的玻璃器皿要用(硫酸、重铬酸钾)清洗。

常用于组织培养的人工综合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维生素、辅助生长因子等。

常用的人工综合营养液为:MEM和RPM1640。

用人工综合营养液配制细胞生长液时需要加入○1适量血清和谷氨酰胺溶液,○2还需要加入规定量的抗生素溶液防止细菌污染,

○3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修正PH,○4根据情况还可加入HEPES溶液可使生长液具有较强的PH缓冲能力。

能使组织和成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的化学制剂为胰蛋白酶和EDTA,

EDTA使用液又可称之为Versen溶液,其分散细胞的作用原理是EDTA可以结合钙、镁离子,使组织细胞分散。

动物血清中具有细胞生长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因子,它能促进细胞的贴壁和生长,且有很强的酸碱缓冲能力。

细胞培养液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可分为(1)细胞生长液(2)细胞维持液两种。

细胞生长液:是使细胞发育增殖的液体,因此要求营养条件丰厚;

细胞维持液:用于延缓细胞代谢,从而延长细胞的存活时间,以利于实验的进行。这两种液体成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含量不同。

细胞生长适宜的PH范围是PH 7.2~7.6。细胞培养技术全过程的关键是防止污染。

2、细胞株的保存是组织培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二甲基亚砜是细胞低温保存的良好的保护剂,

含10%二甲基亚砜的血清可以作为悬浮细胞的液体在液氮中保存细胞。

3、病毒学上常用的细胞类型可分为(1)原代细胞、(2)二倍体细胞、(3)传代细胞,三大类,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细胞培养的根本区别在于细胞是否能在体外无限传代。

4、细胞的纯化:细胞的纯化可以用细胞克隆技术。

克隆是指用无性繁殖方法产生的一组遗传上相同的细胞和生物群体的过程。

(二)、病毒病的常规实验室诊断:

)病毒对细胞的感染性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因此用组织培养细胞接种病毒必须首先选择敏感细胞。

1、病毒的分离和鉴定:(P

219

(1)病毒增殖的判定:(略)(2)细胞病变(CPE):大部分病毒在敏感细胞系均可出现CPE(细胞病变),CPE(细胞病变)可以表现为严重的细胞破坏、细胞肿大、颗粒增多、细胞融合成合胞体或无明显的细胞变化等。CPE(细胞病变)经常具有病毒“种”的特性,因此常常作为病毒坚定依据。

(3)病毒蚀(shi)斑技术(又称空斑):病毒蚀(shi)斑是指病毒在已长成的单层细胞上形成的局限性病灶,主要用于病毒的纯化或病毒悬液中感染病毒含量的测定。(用病毒蚀斑技术测定含量-病毒纯化或病毒悬液中感染的病毒)

(4)病毒感染力的滴定: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用实验动物测定LD

50(半数致死量);另一种方法是在组织细胞上测定TCID

50

(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

(5)病毒的保存:分离或鉴定后的病毒经过冷冻干燥后可以长期保存。

2、免疫-血清学实验:免疫-血清学实验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进行的,主要用于两个目的:

①从病料获得病毒株后,应用已知的抗病毒血清或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血清学试验,鉴定病毒的种类乃至型别;

②由发病动物采集血清标本,应用全病毒或特异性病毒抗原,测定发病动物体液中的特异性抗体,或进一步比较发病

动物的急性发病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的抗体效价,了解病毒性抗体是否有明显的增长,从而判定病毒感染的存在。(1)中和试验:动物在受到病毒感染后,在体内产生抗体,如果该抗体能与相应的病毒粒子特异性地结合,使后者丧失感染力,这种抗体就成为中和抗体。

应用已知的病毒或病毒抗原,可以测知患者体内中和抗体的存在及其效价;

用已知的抗病毒血清或中和性单克隆抗体,也可以进行病毒的鉴定,因此中和试验也常用于新分离病毒株的鉴定。

(2)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许多病毒能够凝集某些种类动物的红细胞,病毒凝集的红细胞种类随病毒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血凝反应可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因此血凝抑制试验可以应用于:

①应用于标准病毒悬液测定血清中的相应抗体;②应用于特异性抗体鉴定新分离的病毒。

用枸橼酸钠配置的阿氏液具有抗红细胞凝集作用,用于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中配置红细胞悬掖。

同一患者急性发病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相距2~3周)的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说明本次发病是由所测抗体相应病毒引起的。(3)补体结合试验:一个抗体分子与抗原结合后,可以导致数百个补体分子的激活,呈现一定程度的放大作用,所以补体结合试验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方法,一般用于人及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定量检测(补体结合试验),也常用于新分离病毒的鉴定。

(4)免疫荧光技术:将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再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出现荧光就说明标记物的存在,同时也反映了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免疫荧光技术具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染色技术的快速性,并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抗原定位,故在病毒学研究和病毒病的诊断中都是一种应用很广的方法。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包括(1)直接法、(2)间接法、(3)补体法、(4)SPA (葡萄球菌A蛋白)免疫荧光法。(5)酶免疫技术:以酶作为标记物,通过化学方法将其与抗原或抗体共价结合,形成酶标记物,可与被检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形成酶标记免疫复合物。制备酶结合物的方法很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有过碘酸盐法和戊二醛法。

酶免疫测定试验包括:①间接法(测抗体)、②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③IgM捕获ELISA(酶链免疫吸附实验)、④竞争法。IgM是动物机体在受到初次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一种抗体球蛋白,因此IgM捕获ELISA常应用于多种病毒病的早期诊断。抗u链抗体特异性结合IgM,可以应用于IgM捕获ELISA。

IgG是主要的抗病毒抗体,在第二次抗原刺激时,由于免疫回忆,发生迅速的加强反应IgG量显著增高(分子量大)。在病毒病的诊断中,也常将这一原理用于判断病毒病的感染状况,但常常需要采集恢复期和急性期双份血清进行抗体效价的比较如IgG水平4倍或4倍以上增加具有血清学诊断意义。(6)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是以胶体金为载体吸附抗体和抗原,完成检测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的。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优于ELISA (酶链免疫吸附实验)法和免疫荧光法的最主要一点是肉眼直接判定结果。(总结: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就是直接用肉眼可以观察结果)。

3、病毒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的特异性取决于核酸序列的特异性,病毒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包括对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测定。

PCR(全称是聚合酶链反应),是在引物、摸板DNA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

由于引物是按照与扩增区段两端序列彼此互补的原则设计的,因此每一条新生链的合成都是从引物的退火结合位点开始,并沿着相反链延伸。

因此,PCR(聚合酶链反应)的特异性是由人工合成的一对寡核苷酸引物所决定的。PCR(聚合酶链反应)可以在数小时内对仅有的几个拷贝的基因放大数百万倍,使PCR(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结果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形成明显可见的DNA带。

溴化乙锭(EB)可以插入核酸分子之间并在紫外线下放射荧光,因此可以作为核酸分子电泳的指示剂。(核酸分子电泳的指示剂用溴化乙锭- EB)。(1)RT-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由于DNA聚合酶不能以RNA为摸板合成cDNA,所以不能对RNA病毒核酸进行直接PCR(聚合酶链反应)。

首先必须提取病毒RNA。提取病毒RNA时,要注意避免RNA酶对病毒RNA的降解作用。为此,所用的试剂和用品均需要进行无Rnase处理,(Rnas 必须使用无热原质水制备)如加入RNA酶抑制剂或高压灭菌。加入反转录酶经过逆转录反应合成与病毒RNA互补的DNA(cDNA),然后才能进行PCR(聚合酶链反应),这就是所谓的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目前常用的逆转录酶(RT-PCR)包括MMV和AMV。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反应的特异性取决于模板和引物,引物序列必须是被检病毒特异的,原则上要求引物3,端碱基与模板一定要配对,对引物5,末端的碱基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只要与模板DNA结合的引物长度足够,其5,末端碱基可以不与模板DNA匹配而呈游离状态,因此对引物5,末端可以进行自由修饰。PCR(聚合酶链反应)反应中,引物1又称Watson引物,是与模板正链互补的寡核苷酸链。

(2)核酸杂交检测技术:杂交的基本原理是带互补序列的单链核苷酸相遇时,会退火形成双链。

“用于诊断目的”杂交双方是已知序列的病毒探针和待测样品中的病毒核酸,如果是阳性结果说明病毒感染的存在。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基础之上又发展了一系列检测DNA和RNA的技术,如Southrn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Dit blotting和菌落杂交。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也可简称为PAGE(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杂交)

DNA限制性内切酶可以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

利用不同的内切酶切割病毒DNA,依据切割后的片段在凝胶电泳中泳动速率不同所形成的电泳带型做出诊断。

(3)病毒病的免疫预防:决定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因素是疫苗本身的质量。

目前普遍应用的病毒疫苗主要分为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类。弱毒(活)疫苗分解成(弱毒疫苗、弱活疫苗)。

近年来随着分子病毒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继研究出了(1)亚单位疫苗、(2)基因工程疫苗、(3)活载体疫苗、(4)分子疫苗。

三、病毒学各论:

(一)、虫媒病毒:

虫媒病毒是由媒介昆虫作为病毒的传递者的一类病毒,由虫媒病毒引起的疾病即为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新疆出血热、登革热、黑热病等。(二)、亚病毒:(类病毒和阮病毒等总称)

类病毒没有外壳蛋白,对各种有机溶剂有抵抗力,说明也没有脂质外膜,只是一个裸luo露的RNA分子,类病毒只出现于植物。

在人和动物中存在着一类被称为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疯牛病。疯牛病能够通过食物链传染给人。研究证明,这种奇特疾病的病原,即不是病毒,也不是类病毒,大体上是由蛋白质组成,目前称之为阮病毒。(总结:病毒-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疯牛病)(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属于虫媒病毒)

1、病原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科能够致人疾病的病毒有登革热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由于1924年乙

型脑炎病毒首先证实于日本,故也称其为日本乙型脑炎。C6/36细胞适合于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和培养。

2、流行病学:(1)宿主动物与传染原:由蚊为媒介而传播,引起人畜感染的主要媒介可能是三带啄库蚊,其他库蚊也有可能。

(2)传染途径: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猪是传播乙型脑炎病毒(乙脑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

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猪-蚊的循环维持自身的存在。

(3)人群易感性:除人、马和猪外,通常不呈现临床症状。

3、临床表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以高热和狂暴或沉郁等神经症状为特征。

4、预防:疫苗预防注射。

(四)、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病毒:(登革热—DH、登革出血热病毒—DHF)DH/DHF(属于虫媒病毒)

1、病原学: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含单股正链RNA。登革热(DH)和登革出血热(DHF)是由4个血清型病毒引起的两种不同临床

类型的急性传染病。C6/36细胞可用于登革病毒分离和培养。

2、流行病学:(1)宿主动物与传染原:中国DH/DHF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些蚊种主要生活在家庭储水容器中。

(2)传染途径:登革热存在城市型(人-蚊-人循环)、丛林型(猴-蚊-猴循环)两种疫源地。中国主要为人-蚊-人循环。

(3)人群易感性:DH/DHF主要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从婴儿到老人均可发病,以儿童和青壮年患病率较高。

3、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5~8天。

登革热主要以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为主,登革出血热与登革热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严重出血。

DSS(登革休克综合征)是DH/DHF的严重形式,其含义是登革休克综合征。主要诊断依据为出血、休克、口唇发绀和血压低或

测不到。(这些症状是登革休克综合征临床表现)世界卫生组织(WHO)对DHF/ DSS的诊断限定了严格的标准。

有四种主要的临床表现:高热、出血、肝肿大和循环衰竭。WHO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把DHF/ DSS(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分为四个等级:Ⅰ级和Ⅱ级表现为DHF(登革出血热)轻型,Ⅲ级和Ⅳ级表现为更严重的形式—DSS的(登革休克综合征)

4、预防:防蚊灭蚊。传染源的管理。

(五)、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于虫媒病毒)

1、病原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基因为负链分节段RNA。中国目前发现的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有2种类型:

HTNV型(野鼠型)和SEOV型(家鼠型)。Vero-E6细胞适合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分离和培养。

2、流行病学:(1)宿主动物与传染原:在我国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染源和病毒宿主为啮nie齿动物(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啮nie-咬如虫咬啮。

(2)传染途径:接触带病毒的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可以造成感染。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3、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7~14天。

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三大特征:发热、出血和肾损害。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以肾脏损害为特征,故又称之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4、预防:(1)防鼠灭鼠。(2)接种疫苗: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流行性出血热的疫苗是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可以分为3种类型(家鼠型、野鼠型、

家鼠、野鼠双价混合苗)经过近几年的应用已证明在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方面有效。(3)讲究卫生。

5、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对于明确疫源地类型、选择所用疫苗的种类、指导防治策略等都非常重要。目前流行性出血热的分型诊断方法有多种,

包括(1)免疫荧光法、(2)单抗分型、(3)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4)ELISA(酶链免疫吸附实验)法。鼠带毒率调查是常用的监测手段之一,用于流行性出血热鼠带毒率调查标本制备的主要方法为鼠肺冰冻切片,鼠带毒率调查的常用方法为免疫荧光法。(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故又称为新疆出血热)

1、病原学: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是布尼亚病毒科、内罗病毒属的病毒,故又称为新疆出血热。病毒基因组为负链分节段RNA。

2、流行病学:(1)宿主动物与传染原:30多种蜱,特别璃眼蜱属既是该病毒的储存宿主又是传播媒介;多种不同的脊椎动物既是蜱的宿主,也

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2)传染途径:人的感染是因为蜱的叮咬或密切接触感染动物或患者。(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3、临床表现:潜伏期:蜱叮咬至疾病发作之间的时间为潜伏期,一般为3~6天。

临床表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神经系统的症状出现于血管异常造成的显著的出血综合征之前。

常常为突发和急性,发热(39℃~41℃)、寒战、头痛、风湿痛、腰痛和上腹部痛等。随后迅速发展到短暂的、最严重的

出血期,一般4天后在疾病高峰期导致死亡。

4、预防:目前尚无特异性疫苗进行接触前的主动预防。有效的预防首先应避免与传染源及媒介的接触。

(七)、肝炎病毒:

1、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 V)可以引起甲型肝炎。在病毒分类上甲肝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

甲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HA V(甲型肝炎病毒)的IgM。

2、乙型肝炎病毒:(HBV)

(1)、病原学: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是传染性肝炎的一个重要病因。

(2)流行病学:HBV(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是人。嗜肝DNA病毒可以存活于那些与感染者粘膜或皮肤创口接触的物品表面。

(3)诊断:HBV(乙型肝炎病毒)侵入机体后进入血液循环,主要在白细胞中进行繁殖。HBV(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有3种抗原,分别为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c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eAg(乙肝e抗原)。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1)HBsAg可诱导机体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具有抗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

作用、(2)HBsAg与病毒的中和性作用有关。

HBc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为病毒核心的主要抗原,是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是检测到抗HbcAgM。

HBeAg(乙肝e抗原):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并且HBeAg的存在表示HBV(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HBeAg是在病毒复制活跃时的宿主血清中检测到的一种可溶性抗原,HBeAg成分的消失和出现相应的抗体,预示着乙型肝炎病毒的繁殖减弱

和疾病有可能向好的方面转化。血清中HBV(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的存在,表明HBV的感染处于病毒活动复制期。

(4)预防:疫苗接种:

目前用于预防接种的乙型肝炎疫苗主要有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佐剂疫苗。防止血源性污染和传播。

3、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1)病原学:丙型肝炎病毒(HCV)属于黄病毒科、类丙型肝炎病毒属。病毒粒子含有一单股正链RNA。丙型肝炎又可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传播方式,可以将其分为(1)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2)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

(2)流行病学:①宿主动物与传染源:人是丙型肝炎的自然宿主和贮存者。尚未确认别的自然宿主和非脊椎动物传播媒介。

②传染途径:约60%的丙型肝炎病例都是由血液接触引起的,而非肠道感染。③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4、丁型肝炎病毒(HDV):丁型肝炎病毒(HDV)为缺陷型RNA病毒,必须借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包裹才能成为感染性病毒颗粒,

常与HBV(乙型肝炎)同时或重叠感染。HDV(丁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非肠道传播途径传播。

HDV感染的指标是血液和体液中可测得HDV抗原。抗HDV抗体检测可以反映HDV感染状况。

慢性HDV感染与多种肝脏疾病密切相关,包括重症肝炎、肝硬化、丁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八)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呼吸道病毒)

1、病原学: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按流感病毒核蛋白与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又可分为甲、乙、丙3型。

流感病毒基因组为单股RNA,由8个阶段组成。流感病毒基因组片段具有共同的特点:所有的RNA阶段具有相同的5,端。

1980年WHO公布的流感病毒命名方法,一株流感病毒名称中包括下面几项内容: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序号/分离年代(亚型)。

流感病毒血凝素变异性很强是造成流感病毒易发生抗原变异的主要原因。

2、流行病学:(1)宿主动物与传染源:

人的绝大多数甲型流感病毒能自然感染家禽、家畜,并进一步支持人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可能来源于动物的观点。

乙型流感病毒能引起人的呼吸道感染,丙型流感病毒也是感染人的病毒。

(2)传播途径: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

(3)人群易感性:3个型流感病毒没有共同抗原,都能感染人;但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范围很广,容易引起大规模流行。

3、免疫预防:由于流感病毒变异频繁,因此疫苗注射必须有针对性,即必须针对当前的流行株,才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4、诊断:用于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的标本应取自患者鼻咽分必物。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主要依赖于检查抗病毒血凝素抗体。

(九)埃博拉病毒:

1、病原学: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属包括两种病毒,即①埃博拉病毒和②马尔堡病毒。

研究丝状病毒的重要意义在于:(1)这两种病毒均具极高的传染性,对人类的危害极大;(2)室温下非常稳定;(3)埃博拉病毒

60℃1小时仍不能被完全灭活,由于特有的生物学性质和致病力,WHO将其列为潜在的生物战剂之一。

(4)埃博拉病毒最初流行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域而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2、流行病学: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尚末确定。自然条件下,人和猴都能发生严重感染并死亡。

埃博拉病毒感染后可以引起出血的临床表现,因此常将其归为出血热病毒。根据埃博拉病毒的抗原性的差异,又可将埃博拉病毒分

为3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埃博拉病毒其致病型有很大的差异。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疫源地主要在非洲大陆,但1989年自

菲律宾运往美国的猕猴发生了感染,泰国也有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提示东南亚地区也可能是疫源地之一。

马尔堡病毒也可引起人的严重出血热,在人-人或猴-人之间传播。

(十八)鼻病毒:鼻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鼻病毒属,是与人类普遍感冒有关的病毒。

(十九)腮腺炎病毒:(属于呼吸道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腮腺炎病毒引起。流行性腮腺炎最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传染源是亚临床型者。

(二十)天花病毒:(属于痘类病毒)

天花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的烈性传染病。由于使用痘苗病毒疫苗预防,1977年天花在全世界流行终止。(十)狂犬病毒:

1、病原学: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因其特有的临床表现,狂犬病又可称为“恐水病”。

从感染动物或患者中发现的狂犬病毒又可称之为野毒株或街毒;狂犬病毒街毒经过系列传代适应特定宿主后即为固定毒。

根据对不同毒株的血清反应和单克隆抗体分析,将狂犬病毒分成5个血清型:血清1型、血清2型、血清3型、血清4型、血清5型。

血清2、3、4、5型又称为狂犬病相关病毒,野外分布的主要为血清2、3、4型。

在血清分型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狂犬病毒也进行了遗传学分型,即将狂犬病毒属分为6种基因型:

基因型1(血清1型)、基因型2(血清2型)、基因型3(血清3型)、基因型4(血清4型)、基因型5和基因型6(血清5型)相对应。

2、流行病学:(1)宿主动物与传染源:狂犬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温血动物,但造成人类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带病毒犬。

(2)传播途径:因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感染性唾液污染伤口发生感染。

(3)人群易感性:人及所有温血动物皆能感染。

3、预防: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即控制传染源(2)暴露后应用免疫制剂。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的免疫。

狂犬病免疫制剂包括被动免疫与主动免疫两种。狂犬病的被动免疫制剂有动物源抗狂犬病病毒的精制血清和人源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主动免疫即注射狂犬疫苗。我国于1981年开始用地鼠肾细胞疫苗,近几年又开始应用Vero(非洲绿猴肾)细胞狂犬病疫苗。

4、诊断:狂犬病病毒或病毒抗原可以在患者身体多个部位,如角膜压片、脑脊髓液、唾液和咬伤处皮肤组织检测到。

实验室诊断狂犬病最具特性的诊断依据是—感染神经原内的Negri小体(内基氏小体),最常见于海马及小脑普尔金耶组织的神经细胞内,

是狂犬病病毒的集落。WHO推荐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取代了传统的小鼠中和实验检测狂犬疫苗免疫后中和抗体水平。

(十一)轮状病毒:(属于肠道病毒)

1、病原学: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是各种幼龄动物非细胞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病毒由11个节段的双链RNA组成。根据

轮状病毒RNA11个节段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图形不同,可以将轮状病毒进行分型和鉴定。绝大多数哺乳动物轮状病毒,具有一种相同的

群抗原,这些轮状病毒被命名为A群轮状病毒,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2、流行病学:轮状病毒宿主范围甚广,已知的有人及多种动物。据初步统计,全世界幼儿发生的肠炎至少有5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

3、预防:人用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可使儿童获得保护。

4、诊断:轮状病毒感染的可靠的实验室诊断依赖于检出轮状病毒或抗原,进行该项诊断应收集粪便。

培养轮状病毒使用最普遍的是MA-104传代细胞系。

轮状病毒复制方式不同于其他呼肠孤病毒,它不是通过吞饮作用进入细胞,而是通过胞浆膜直接进入胞浆,胰蛋白酶对病毒进行处理可以使病毒变为有感染性。因此为了在细胞培养中复制轮状病毒和连续传代通常需要用胰蛋白酶对病毒进行处理,从而促进轮状病毒的感染性。(十二)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是一群较大的有囊膜的双链DNA病毒。根据进行该项诊断疱疹病毒的感染性质,又可将疱疹病毒分为A群和B群两个亚群。

A群:凡在体外培养时,容易从细胞内释放到营养液中的病毒为A群;B群:病毒同细胞紧密结合很难释放到营养液中为B群,又名细胞结合性病毒。疱疹病毒基因组结构由末端重复序列和内部重复序列所组成,重复序列的数量和长度在不同的疱疹病毒有较大的差异。

疱疹病毒的基因可以整合于细胞的基因组内,成为细胞DNA的一部分,长远地复制下去,形成长期潜伏感染状态。

疱疹病毒与肿瘤发生关系的机制目前已经证明与疱疹病毒隐性感染有关。

人疱疹病毒共有5型,疱疹病毒4型,即EB病毒(EBV),EBV除引起人类皮肤和黏膜的疱疹样病变外,还与人类鼻咽癌有密切关系。

(十三)逆转录病毒:——前病毒——RNA肿瘤病毒——白血病病毒

逆转录病毒科最基本的特征是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有RNA到DNA的复制过程。

逆转录病毒病毒的基因组是单股、正链、线性RNA的二聚体,病毒粒子中的RNA不具备感染性。逆转录病毒RNA反转录成为DNA后,病毒DNA可以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中,这是逆转录病毒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称之为前病毒。

能够引起肿瘤的逆转录病毒在文献中被称之为RNA肿瘤病毒。

致瘤性逆转录病毒中可以引起恶性疾患,潜伏期长,并且不引起靶细胞培养物产生明显的变化的病毒为白血病病毒。

逆转录病毒独特的基因组结构和生命周期使逆转录病毒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基因治疗中其到了基因转移载体的重要作用。

(十四)艾滋病(AIDS)病毒:人Ⅰ型免疫缺陷病毒(HIV-1)和人Ⅱ型免疫缺陷病毒(HIV-2)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1、、病原学:人Ⅰ型免疫缺陷病毒(HIV-1)和人Ⅱ型免疫缺陷病毒(HIV-2)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AIDS)。

艾滋病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

2、致病机制:HIV对CD+4细胞有选择性的亲嗜性。病毒侵入细胞后,借助反转录酶合成DNA,与细胞DNA整合,并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

统进行生物合成,产生病毒产物,致使宿主细胞死亡,释放出大量新病毒,攻击新的靶细胞,从而使T4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

正常的T4细胞,通过CD+4细胞结合病毒与病毒表面蛋白,而被细胞毒作用T细胞(T8)识别,进而被杀伤。

T4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调节作用,与○1单核-巨噬细胞、○2细胞毒性T细胞、○3NK细胞、○4B细胞等均有密切关系,

所以T4细胞耗竭、功能下降,必将使免疫系统的多种功能发生缺陷。

3、传播途径:性接触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经注射途径、孕妇胎盘以及破损皮肤等均可造成感染。

4、诊断:测定HIV感染的最简便方法是测定HIV抗体。

5、预防:切断各种传播途径。

(十五)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肠道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病毒,主要经过粪-口途径传播。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机体后,

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目前脊髓灰质炎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已经消失。

(十六)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是一种主要感染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人和非偶蹄动物也可感染,但症状相对较轻。

口蹄疫一旦发生则呈暴发性流行,可以跳跃式传播,在适合的气候条件下还可通过风媒的途径传播。

人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只在口腔黏膜、手、足处皮肤出现水疱,可自愈,个别严重病例见于儿童。

动物患口蹄疫后其生产性能急剧下降;对疫区要进行封锁,封锁期间疫区内正常的畜产品交易和生产活动都不能进行;对确诊为口蹄疫的动物要立即捕杀、销毁。所以口蹄疫暴发后对畜、牧、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十七)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因在组织培养繁殖时能引起细胞融合而定为现在的名称。

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引起婴幼儿产生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微生物学检验常用的技术方法

微生物学检验常用的技术方法 分离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检验中最基本的技术方法之一、它是指通过将微生物样本分离到无菌培养基上进行单菌落培养,通过观察和研究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菌落形态、产生的代谢产物等来判断其特性。分离培养技术能够从复杂的微生物样品中鉴定和分离出单一微生物种类,为后续的鉴定和分析提供基础。 形态学观察技术是对微生物外形结构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技术方法。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细胞壁结构、鞭毛、纤毛等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形态学观察技术能够直接观察到微生物的细胞形态、大小、形状等特征,为微生物的鉴定和分类提供重要依据。 生化鉴定技术是通过对微生物的生化代谢过程进行分析和检测,从而对微生物进行鉴定的方法。生化鉴定技术主要包括对微生物的生长能力、代谢产物、酶活性等进行测试和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微生物种类之间的差异和特征,识别和区分微生物的种类和品系。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学检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是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它能够从微生物样品中扩增出特定的DNA片段,通过测序等方法进行分析和鉴定。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和种类,并且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免疫学技术主要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其中包括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电泳等。这些技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来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和种类,对于特定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除了上述常用的技术方法外,微生物学检验还可以使用质谱技术、流式细胞术、蛋白质组学等高级技术方法来进行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这些技术方法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为微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实验室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可能性。

现代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

现代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已深入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准确、快速检验和鉴定临床标本中的微生物,并对引起感染的微生物进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节微生物形态学检查 细菌形态学检查是细菌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基础,可根据其形态、结构和染色反应性等,为进一步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一、显微镜检查 由于细菌个体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的放大才能看到。一般形态和结构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的超微结构则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常用显微镜有如下几种。 1.普通光学显微镜 采用自然光或灯光为光源,其波长约为0.4μm。显微镜的分辨率为波长的二分之一,即0.2μm,而肉眼可见的最小形象为0.2mm。故用油(浸)镜放大1 000倍,能将0.2μm的微粒放大成肉眼可见的0.2mm。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用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的观察。 2.暗视野显微镜 常用于观察不染色微生物形态和运动。在普通显微镜安装暗视野聚光器后,光线不能从中间直接透入,视野呈暗色,当标本接受从聚光器边缘斜射光后可发生散射,因此可在暗视野背景下观察到光亮的微生物如细菌或螺旋体等。 3.相差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利用相差板的光珊作用,改变直射光的光位相和振幅,将光相的差异转换为光强度差。在相差显微镜下,当光线透过不染色标本时,由于标本不同部位的密度不一致而引起光相的差异,可观察到微生物形态、内部结构和运动方式等。 4.荧光显微镜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一、无菌操作技术 1、定义 是指在执行实验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无菌操作技术是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是保证微生物实验准确和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2、内容 无菌操作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 1)创造无菌的培养环境。包括提供密闭的培养容器、培养容器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等; 2)在操作和培养过程中防止一切其它微生物的侵入的措施。包括紫外线杀菌、甲醛熏蒸、超净台的消毒与检测、操作工具、器皿灭菌、操作方法等。 3、无菌操作原则 1)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接种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2)在操作前20~30分钟要先启动超净台和紫外灯,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3次后使用。严禁用手直接拿无菌物品,如瓶塞等,而必须用消毒的钳、镊子等; 3)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能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4)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5)接种环或接种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须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 6)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倾倒平板应在超净台内操作,并且在开启和加盖瓶塞时需反复用酒精灯烧。 二、无菌操作的环境要求 1、无菌室 (1)无菌室的结构:更衣间、缓冲间、操作间;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标准1

一、课程概述(黑体四号加粗) (一)课程性质(宋体小四号加粗)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主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修的核心能力课程,是培养医院等企业微生物检验能力的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技术、临床微生物学导论、临床细菌学、临床真菌学、临床病毒学、各种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医院感染及其监测、药物敏感试验、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等。该课程主要介绍从事微生物检验工作必备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能够正确采集各种临床标本,能运用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技术,选择正确检验方法,做出方法学评价,及时、准确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检验科胜任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常用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及实验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基本上独立完成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工作。 (二)课程定位 1、课程地位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是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通过对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以及对人类的致病性、用药及预后观察,细菌的分离鉴定等。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适合医学检验科、卫生防疫机构和血站等方向职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该课程的内容也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

2、课程任务 课程以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微生物检验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医学检验技术领域相关职业岗位(微生物标本采集、选择正确检验方法,做出方法学评价等)的任职要求,以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为依据,将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学科型课程,按照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进行课程重构,强化微生物检验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对学生完成医学检验技术职业资格考试或从事相关工作起主要支撑作用,同时也为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必需、够用"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前后续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后续课程:仪器分析、顶岗(跟岗)实习。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医学微生物检验技能为载体,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一一学校与医院合作开发的课程。 我们依据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与职业岗位需求,针对课程目标与特点,从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开始,全程学院附属医院及各教学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室以及检验检疫等单位密切合作,与临床一线技术人员、检验专家反复研讨确定设计理念,以检验能力为主线,以检验项目为载体,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以真实环境为依托,认真细致地分析、归纳医学微生物检验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分析了在不同微生物检验岗位的工作任务,确立典型工作任务。将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学科性课程内容进行梳理,选择医学微生物检验“基本技能/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载体,以项目来构建《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 (1)首先进行医学检验的工作岗位分析和各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分析将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整合后的工作任务即学习项目按照病人准备与标本采集、标本处理、标本检测、结果分析与报告序化为四大项目;每项目依据实际工作情景和实践特性,设计典型的学习任务,按照从单项到综合检测排序。 (2)分析微生物检验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确定具体的学习任务编写教材、学习指南、实训项目指导教学图片、技术视频、操作流程等学习资源。将医院真实检验项目、真实典型案例作为实训项目内容,实训教学流程对应医院工作流程,体现工学结合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四位一体”技能综合训练体系,充分体现项目化,凸显职业技能培养。在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中,灵活采用教学资源中的技术示范、网上虚拟训练及校内仿真训练、微生物检验岗位真实训练等形式多样的综合训练方式。 (3)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对课程的内容、形式、教学方法等均进行颠覆性重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是指对食品样品进行微生物检验和检测的技术方法。微生 物的污染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验和检测,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1. 菌落计数法: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通过将食品样品接 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菌落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计数。 菌落计数法可以测定食品中的总菌落数、霉菌数、大肠菌群数等指标,对于评估食品的卫 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PCR法:PCR法是一种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食品中微生物进行检测的方法。该 方法通过寻找并扩增微生物DNA片段,利用特定的引物和聚合酶,在经过多次扩增反应后,可以检测到微生物DNA的存在与数量。PCR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效性的优点, 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 3. ELISA法:ELISA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检测食品样品中微生 物所产生的抗原或抗体来确定微生物的存在与数量。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简便快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中。 4. 快速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法,结合微生物 的快速培养和检测手段,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快速检测的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Butterfield法、PETRIfilm法、ATP生物发光法等,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高、准确性强等特点,可以大大缩短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时间。 1. 食品卫生监督: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能够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进行监督与控制,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3. 疾病防控: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及时检测,发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隔离与处理,防止疾病的传播与流行。 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测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质量稳定以及疾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第一章卫生检验综合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1985.9.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八号主席令公布的,自1986.7.1起施行。 计量法中有关的条文有:第五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第二十二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国家计量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其中: 第三十二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 计量认证:本规范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0年7月20日批准,并自1990年11月1日起施行。 卫生部于1981年发布的《卫生标准管理办法》第一条规定:卫生标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法规,是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重要依据。 卫生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以“GB”表示,国家推荐性标准以“GB/T”表示;卫生部发布的卫生行业标准以“WS”表示,推荐性标准表示为“WS /T”。卫生标准制定状况:建国后最早颁发的卫生标准是在1953年;正式列入国家标准编号的第一个卫生标准是1956年颁发的“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到1996年底,我国已有卫生国家标准1200项,到2004年止,与劳动卫生标准配套的标准方法已有249多个;与环境卫生 标准配套的居民区大气标准方法已有20多个;与食品卫生标准配套的标准方法,其中理化检验方法已有70多个,微生物学检验方 法已有30多项。 我国的卫生标准由“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及其专业委员会负责制定和评审,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共79条本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传染性非典性肺炎:(简称为非典性肺炎,AP)是指2002年11月起,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主要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4月16日,在13个WHO网络会议上宣布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是DNASARS的病毒,从而为SARS防止提供了依据。

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

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 微生物检验技术是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前沿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观察、测定和分析,为疾病诊断、病原体鉴定、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以下是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传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建立在经典微生物学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快速等优点,但易受主观因素和经验限制,且无法对某些微生物进行准确鉴定。 1、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是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该方法主要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观察。 2、培养基培养 培养基培养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接种

微生物,观察其生长情况,进行分离、鉴定和计数。该方法可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培养。 3、生化鉴定 生化鉴定是通过测定微生物对各种生化试剂的反应,了解其生理生化特性,从而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该方法可用于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鉴定。 二、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快速化和高精度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1、免疫学检测技术 免疫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制备特异性抗体,对样本中的抗原进行检测。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等领域。 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DNA或RNA等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核酸分子的序列、结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微生物四大基本技术

微生物四大基本技术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主要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微生物的生理、生态、遗传、进化及其应用等方面。微生物学中的四大基本技术是鉴定、分离、培养和纯化,下面将详细介绍四个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一、鉴定技术 鉴别和分类微生物的目的是确定微生物种属的名称和系统学位置,并集成有关微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生化学与人类学等知识。鉴定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和研究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确定食品污染中的病原菌、确定土壤中的益生菌、确定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群等。 二、分离技术 分离技术是将混合物中的微生物单元分开,主要包括单菌分离和纯菌培养两个步骤。单菌分离利用对微生物的生长特点,通过变形培养、酶切和物理分离等手段提取单个菌单元;纯菌培养是将分离出的单个微生物菌单元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培育,从而获得单一的纯菌培养物。 分离技术是微生物学中最基础、最原始的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分离和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采用分离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可以排除影响微生物研究的干扰因素,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更准确地刻画微生物的特性和生态功能。 三、培养技术 培养技术是指将微生物体系移植至特定的培养基中进行培育的过程,可分为常规培养和特殊培养两种。常规培养主要是将微生物体系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进行培育,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特殊培养则是指使用特定的培养基和条件对某些微生物进行培养。培养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微生物样品,便于研究微生物的特性和生态功能。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需要在不同的营养基上进行培养,通过调整培养条件,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而研究微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响应机制。 四、纯化技术 纯化技术是指将杂质和其它污染物从分离出的微生物单元或培养物中去除,使其成为单一的微生物纯种。纯化技术主要包括精细过滤、免疫沉淀、离心沉淀、磁珠分离和柱层析等,其中柱层析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纯化技术对于微生物研究至关重要,可大幅提高微生物的纯度和活性,从而更好地揭示微生物的功能和代谢途径。微生物学的发展与应用十分广泛,涉及食品科学、农业、医

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方案

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方案 1. 培训目的 本培训方案旨在提供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帮助参与培训的人员能够熟练进行微生物检验工作,确保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结果准确性。 2. 培训内容 2.1 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 - 微生物学基础概念 - 常见微生物检验方法和技术 -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介绍 2.2 微生物检验操作技能 - 样品采集和处理技巧 -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 - 微生物菌落计数方法和技巧 - 微生物鉴定技术和方法 2.3 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 参与者将进行实际的微生物检验操作,熟悉操作流程和注意 事项 - 分析真实案例,讨论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判断和解读 3. 培训形式 3.1 培训时间 本培训计划为期两天,每天共计6小时。 3.2 培训地点 培训将在公司内部的培训室或实验室进行,确保参与者能够熟 悉实际工作环境。 3.3 培训方法 - 讲授:通过讲座方式传授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 - 示范:讲师将操作示范,参与者在讲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 - 练:参与者将进行实践操作,熟悉检验方法和技巧。 -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讨论结果的判断和解读。 4. 培训评估 4.1 考试

在培训结束后进行一次笔试考试,测试参与者对微生物检验知识和操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4.2 实操评估 评估参与者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准确性。 4.3 反馈和改进 根据考试和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参与者反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5. 培训证书 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参与者将获得由公司颁发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证书,证明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6. 培训成果应用 参与者通过本培训所获得的微生物检验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可以应用于实验室的微生物检验工作,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结果准确性。

微生物检验技术

微生物检验技术 引言 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微生物体的方法,用于确定和鉴定微生 物的种类和数量。微生物检验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食品安全、医学诊断、环境监测等。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及其应用。 常见微生物检验技术 1. 培养法 培养法是最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技术之一。它通过将微生物样本放置在培养基上,提供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从而使微生物繁殖增殖。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可以鉴定和计数微生物。 优点: •简单、经济; •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微生物种类。 缺点: •需要较长时间,一般需要24小时以上,甚至几天; •只能检测可培养的微生物。 2. PCR法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法是一种利用DNA聚合酶扩增特定DNA 片段的技术。通过添加引物和DNA聚合酶,可以使目标DNA片段在一系列的温 度变化下进行反复复制,最终得到大量特定DNA片段的复制产物。PCR法可以快速、精确地检测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优点: •高灵敏度,可以检测微生物的数量; •高特异性,可以准确鉴定微生物的种类; •快速,可以在几小时内得到结果。 缺点: •受到样本中的抑制物质的干扰; •需要高质量的PCR试剂。

3.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将微生物单个细胞分离、计数和鉴定的技术。通过将微生物 样本在流式细胞术仪中进行染色和流式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微生物的数量和特征信息。 优点: •高通量,可以同时检测大量微生物; •可以获取微生物的详细特征信息。 缺点: •仪器和试剂比较昂贵; •对样本的处理要求较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检验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食品安全 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微生 物检验,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2. 医学诊断 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学诊断中也占据重要位置。通过对临床样品(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进行微生物检验,可以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3. 环境监测 微生物检验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环境样品(如水、土壤、空气等)进行微生物检验,可以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一种用于确定和鉴定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重要方法。培养法、PCR法和流式细胞术是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它们各自具有优点和局限性。微 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医学诊断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检验技术将会越来越准确、快速和便捷。

微生物学学习总结微生物培养和检测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学学习总结微生物培养和检测技术的 应用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分支学科,对于人类和环境的生物学及工 业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微生物的培养和检测技术是微生物学研究和 应用的基础。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培养和检测技术的应用,并总结学习 的重要内容。 一、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培养是将微生物菌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繁殖和生长的 过程。微生物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环境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在医学方面,微生物培养技术被广泛用于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临床医学中,通过培养病原微生物,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导致感染疾 病的微生物种类,为治疗提供依据。另外,对于抗菌药物研究和开发,微生物培养技术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培养技术用于食品的质量控制。通过培养微 生物,可以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腐败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 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指标的合格。 在环境科学领域,微生物培养技术应用广泛。常用的环境微生物指 标菌包括大肠杆菌、耐热大肠杆菌等。通过培养这些指标菌,可以评 估水质、土壤质量以及环境污染程度。

在生物工程领域,微生物培养是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基础。通过培养 微生物,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产物,如抗生素、酶、有机酸等。同时, 通过改良培养条件,提高产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生产效率。 二、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检测技术是检测和鉴定微生物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为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目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包括传统培养法、生物化学方法和分 子生物学方法等。传统培养法是最早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 是将微生物在培养基上培养,并通过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进行鉴定。虽然传统培养法可靠且成熟,但其时间较长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生物化学方法是基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检测,如氧化酶反应和呼吸 酶反应等。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识别鉴定,如氧化发酵试验和TYM培养的鉴别微生物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 是通过检测微生物的DNA或RNA,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子 生物学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等优势,并在微生物学研 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学习总结 通过对微生物培养和检测技术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微生物学在 医学、食品、环境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重要性。微生物培养技术和检

初级检验士考试微生物学检验讲义微生物检验概述

微生物检验概述 考点: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与要求 标本采集与运送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措施和质量保证 内容讲解 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 1.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 2.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用药的信息; 3.为医院感染提供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药性动态信息; 4.改进或更新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 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要求 1.快速、准确地提出检验报告; 2.检验人员必须有较丰富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熟练、正确的操作技能,必须养成有菌观点和无菌操作的习惯; 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必须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参加和接受质量控制考核; 4.重视实验室消毒灭菌工作; 三、诊断试验的选择原则 1.选择有鉴定价值的试验 要对两种细菌进行鉴定,须选择一项两种菌呈现截然不同结果的试验,即一种菌呈现阳性阳性反应的菌株阳性率须大于90%,另一种菌为阴性阴性反应的菌株阳性率应小于10%,这项试验才有鉴定价值;否则,就没有鉴定价值; 2.选择简易、快速、方便的试验 1鉴定一种细菌可能有多种特异的方法,没有必要逐一进行试验,只选择其中一或两种达到目的即可,多选无意义;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耐热DNA酶试验、甘露醇分解试验均阳性,只选较简单的凝固酶试验就足够了; 2选择操作简便、快速的方法; 3选用复合培养基,一次操作可同时看几个生化反应,如克氏双糖铁KIA,动力靛基质脲酶MIU等; 3.综合考虑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敏感性=所有阳性结果数/所有感染病人数,试验敏感性越高,假阴性结果就越少;特异性=阴性结果总 数/未感染病人数,特异性越高,假阳性结果越少;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相互联系的,试验的敏感性增加,会使特异性下降,反之亦然; 四、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正误,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早期采集: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而且必须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2.无菌采集:应无外源性污染;

微生物检验技术知识点

1微生物:是一群形体细小、结构简单、人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看到的 生物。 2 微生物的种类: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 •真核细胞型:酵母菌、霉菌、微藻类等; •非细胞型: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 病源微生物:感染人、动植物,导致疾病发生的有害微生物,称之为病原微生物。 4、微生物对产品的污染:对产品造成污染的微生物来源:土壤、空气、水、人和动植物、生产原料、生产器械及包装材料等 5 微生物检验的意义: 1)是衡量动植物性产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产品能否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 2)通过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产品加工环境及产品卫生环境,能够对产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供传染病和人类、动物和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 3)微生物检验是以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中毒、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它对提高产品质量,避免经济损失,保证出口等方面具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意义。 6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和对象: •微生物检验<>范围 1.生产环境的检验:车间用水、空气、地面、墙壁等。 2.各种产品的原、辅料检验:包括食用动物、谷物、添加剂等一切原辅材料。 3.各类产品加工、储藏、销售诸环节的检验:包括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检验、加工工具、运输车辆、包装材料的检验等。 4.产品的检验:重要的是对出厂产品、可疑产品及食物中有毒食品的检验. 微生物检验<>对象7类 (1)食品(2)化妆品(3)药品(4)一次性用品及其他生活用品(5)应施检疫的出口动物产品(6)环境(7)有关国际条约或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性卫生检验的进出口商品 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三项 大肠菌群是指示水质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细菌总数指示水体受污染物污染的情况。 微生物检验常规技术包括显微技术,染色技术,灭菌和消毒技术,培养基制备技术,接种,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无菌取样技术,微生物的计数技术,菌种保藏技术,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等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涂在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菌落形成单位cfu,colony-forming unit 。 疏水网膜法(HGMF):采用疏水网膜过滤样品,将捕获了被检微生物的疏水网膜上倾入适当的琼脂,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即可计数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一、微生物的分类: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非细胞型微生物。 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特点:(1)只有原始核物质(DNA);(2)不具有膜界定的细胞核,也无核仁;③遗传物质为环状裸露的双股DNA。 2.例子: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三、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1.特点:(1)细胞核分化程度高;(2)有核膜和核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3)胞浆内有多种完整的细胞器。 2.例子:真菌、海藻。 四、非细胞型微生物 1.特点: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例子:病毒。 第一章 一、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1.检测:不染色标本一般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及运动情况,但不能清楚地看到细菌的形态及结构特征。有动力的细菌在镜下呈活泼有方向性的运动,有明显位移;无动力的细菌则在原位颤动,呈不规则的布朗运动。常用的方法有压滴法和悬滴法,以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日用暗视野显微镜,效果更好。 2.初步鉴定:在临床上,有时通过不染色标本的动力检查可对某些病原菌作出初步鉴定。如疑似霍乱患者,可取米泔样便,制成压滴或悬滴标本,高倍镜或暗视野下观察细菌动力,若见穿梭样运动的细菌,则同法再制备一标本片并加入O1群霍乱弧菌抗血清,若细菌的活跃运动现象消失,称之为制动试验阳性,可初步推断为“疑似O1群霍乱弧菌”。另外螺旋体由于不易着色并有特征性的形态特点,亦可用不染色标本作暗视野显微镜观察。 二、穿刺接种法 1.用于半固体培养基或双糖铁、明胶等具有高层的培养基接种,以保存菌种或观察细菌的动力和生化反应。 2.方法:用接种针挑取细菌纯培养物,于半固体培养基的中心处向下垂直穿刺接种,直至试管底部上方5mm左右(不能穿至试管底),接种后的接种针沿原穿刺线退出;或在双糖铁琼脂斜面中心穿刺,沿原路退出,并用接种针在斜面划曲线。 三、氧化酶试验 (1)原理:氧化酶也称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终末呼吸酶。具有氧化酶的细菌首先氧化细胞色素C,然后氧化型细胞色素C再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颜色的醌类化合物。使用盐酸甲基对苯一胺时,产物早紫红色:使用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肢时,产物呈蓝色。 (2)试剂: 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或1%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 (3)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的鉴定,前者名为阴性,弧菌科、非发酵菌多。为阳性。此外奈瑟菌属、莫拉菌属也星阳性。 四、过氧化氢酶(触酶)试验 (1)原理:有些细菌具有过氧化氢酶,可把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新生态氧,进而形成分。子氧出现气泡。 (2)试剂: 3%过氧化氢溶液。 (3)应用:主要用于革兰阳性球菌的初步鉴定。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触酶试验阻性,链球菌属触酶试验阴性。金氏杆菌属细菌的触酶试验也阴性。 五、凝固酶试验

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

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已深入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准确、快速检验和鉴定临床标本中的微生物,并对引起感染的微生物进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节微生物形态学检查 细菌形态学检查是细菌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基础,可根据其形态、结构和染色反应性等,为进一步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一、显微镜检查 由于细菌个体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的放大才能看到。一般形态和结构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的超微结构则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常用显微镜有如下几种。 1.普通光学显微镜 采用自然光或灯光为光源,其波长约为0.4μm。显微镜的分辨率为波长的二分之一,即0.2μm,而肉眼可见的最小形象为0.2mm。故用油(浸)镜放大1 000倍,能将0.2μm的微粒放大成肉眼可见的0.2mm。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用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的观察。2.暗视野显微镜 常用于观察不染色微生物形态和运动。在普通显微镜安装暗视野聚光器后,光线不能从中间直接透入,视野呈暗色,当标本接受从聚光器边缘斜射光后可发生散射,因此可在暗视野背景下观察到光亮的微生物如细菌或螺旋体等。 3.相差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利用相差板的光珊作用,改变直射光的光位相和振幅,将光相的差异转换为光强度差。在相差显微镜下,当光线透过不染色标本时,由于标本不同部位的密度不一致而引起光相的差异,可观察到微生物形态、内部结构和运动方式等。 4.荧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光源、滤光片和聚光器。目前大多数使用的是落射光装置,常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可发出紫外光或蓝紫光。滤光片有激发滤光片和吸收滤光片二种。用蓝光的荧光显微镜除可用一般明视野聚光器外,也可用暗视野聚光器,以加强荧光与背景的对比。本法适用于对荧光色素染色或与荧光抗体结合的细菌的检测或鉴定。 5.电子显微镜 用电子流作为光源,波长与可见光相比差几万倍,大大提高了分辨力,并用磁性电圈作为光学放大系统,放大倍数可达数万倍或几十万倍,常用于病毒颗粒和细菌超微结构的观察。 二、不染色标本检查 不染色标本一般可用于观察细菌形态、动力及运动情况。细菌未染色时无色透明,在显微镜下主要靠细菌的折光率与周围环境的不同来进行观察。有鞭毛的细菌运动活泼,无鞭毛的细菌则呈不规则布朗运动。梅毒苍白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弯曲杆菌等的活菌各有特征鲜明的形态和运动方式,具有诊断意义。常用的方法有压滴法、悬滴法和毛细管法等。 1.悬滴法 在洁净凹玻片的凹孔四周涂上凡士林,用接种环取一环菌悬液放在盖玻片中央,再将凹玻片的凹孔对准盖玻片中央的液滴并盖上,然后迅速翻转,轻压盖玻片,使其与凹孔边缘的凡士林粘紧封闭后置高倍镜下(或暗视野)观察。 2.压滴法 用接种环取一环菌悬液置于洁净玻片的中央,在菌悬液上轻轻盖上一盖玻片,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并防止菌悬液外溢,静止数秒钟后置高倍镜下明视野(或暗视野)观察。 3.毛细管法 主要用于厌养菌动力的检查。通常选用60~70mm长。0.5~1.0mm孔径的毛细管虹吸厌养菌悬液后,用火焰将毛细管两端熔封。并用塑胶纸将毛细管固定在载玻片上,置高倍镜下暗视野观察。 三、染色标本检查 细菌标本经染色后,由于细菌与周围环境间在颜色上形成鲜明对比,故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特征(如细菌的大小、形状、排列等)和某些特殊结构(如荚膜、鞭毛、芽孢等),并可根据染色反应性对细菌加以分类鉴定。 (一)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 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是:涂片(干燥)—固定—染色(媒染)—(脱色)—(复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