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空间叙事研究及其反思

国内空间叙事研究及其反思
国内空间叙事研究及其反思

电影叙事中空间的建构与意义

电影叙事中空间的建构与意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从卢米埃兄弟的第一部电影放映开始,人们即开始臣服于电影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之中。在早期卢米埃兄弟(Lumière Brothers)出品的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世界各地,用底片捕捉了真实生活中自然流动的影像,电影就像是一扇世界之窗,向人们展示了那些他们从未到访的地方:在城市的人们得以浏览乡村风光,乡村的人们也可以目睹未曾到访过的繁华都市,人们仿若跟随着电影远至世界各地旅游。至于与卢米埃兄弟同时期的乔治?梅里叶(Georges Mélières)则发展出风格回异、充满想象的奇幻影片。在著名的《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中,以舞台式的手法打造出一个不存在于现实的魔幻空间,有别于卢米埃兄弟影片中的真实空间。然而不论是卢米埃兄弟纪录片式的电影,或是梅里叶具高度风格化的电影,都让人们能够透过视觉触及身体所无法到达的空间。「每个故事都是一部游记,一场空间之旅。」(de Certeau,1984:115;引自Bruno,1997;简伯如译:2004) 当我们在观影的时候,也总是可以发觉电影导演不断地在创造与电影故事相符的真实。而这样的真实通常无可避免地必须透过与故事相符的空间的真实感来完成。观众也总是会期待对特定的类型电影有特定的场景期待,如科幻电影中总是不可少的太空景象、或是为各式充满科技感的新奇设施所包围的环境。

以黑色电影(film noir)这一类的类型电影来说,故事发生的场景多在城市。《霹雳神探》(The French Connection,1971)以纽约为背景,而影片里,我们看到的纽约不同于旅游手册里到处都是光鲜的高楼大厦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属于夹缝中的暗巷、酒吧。而片中最精采刺激的飞车追逐场面里,主角穿梭在大小巷弄,潜于高架铁下追逐坏人,城市在此是破碎的、被分割的,意谓着各式的所谓的都市之瘤潜伏其中,总是会等待适当的机会浮于其上。最后警察包围坏人所聚集的大型仓库,也是一个类似废弃的大型仓库。阴暗的纽约市,与明媚充满阳光的马赛成一对比,纽约似乎更显得污秽不堪。 在黑色电影中故事所发生的城市,多半不会选择象征城市进步繁华光明的一面,而会刻意选择其扭曲、阴暗的角落来作为主要的场景,城市所展现的不是其进步繁荣等现代性的表征,相反地城市所代表的是一个在光鲜外表下,交杂了对于权力的欲望以及人性贪婪面的展现。电影叙事中的空间同时成为了具有意指性的元素,人物活动的空间和人物心理的空间以及和影片意义成形成某种对称的关系。空间在故事中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素,空间决定了故事的真实性,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戏剧张力。而由这一类的电影中,我们发现空间已经不仅仅只是故事发生的场景,如黑色电影中的城市一般,空间同时也可以是各类文体与电影中叙事产生的核心所在(Konstantarakos,2000)。 叙事需要一个接纳产生行动的空间环境,电影叙事也是。空间在电影叙事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故事发生的空间(地点)、

叙事性色彩活力研究

叙事性色彩活力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空间叙事性和色彩的空间知觉特性理论,提出空间叙事性色彩活力的概念。从色彩空间效果和色彩心理感知的角度,对空间、功能和使用者的叙事性体验的一致性进行重新审视。力求为城市色彩规划和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色彩空间;色彩活力;叙事性; 中图分类号:j206.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research on narrative color dynamics /lou haiwen,xu hao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ace narrative and colorific space consciousness characteristics, it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treet space narrative color dynamics. this paper makes the color landscape analysis from two aspects:color space effect and color percep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pace,function, color,user’s narrative experience, and trying to making every effort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 for urban color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keywords]: colorspace;colour dynamics;narrative 1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国内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在对色彩研究主要停留在城市设计导则和建筑单体的色彩运用两个层次。前者多运用于城市历

理解空间_文学空间叙事研究的前提_方英

第37卷第2期2013年3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37No.2 Mar.,2013 理解空间:文学空间叙事研究的前提* 方英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00,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理论界出现了“空间转向”,与此契合的是,文学叙事的空间维度日益受到叙事学界的关注。如何理解空间是开展空间叙事研究的前提,也是需要进一步梳理的问题。理解空间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了解历史上空间意义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脉络,这是理解空间的起点。第二,在“空间转向”的视阈下理解空间———空间的凸显、空间意义的多维性与复杂性、对二元对立的超越,这是理解空间的重点。第三,在文学叙事的层面把握空间的意义,这是理解空间的落脚点。文学叙事空间是由作者、读者、文本共同建构的想象性、艺术化空间,既是表达层面的空间形式,又是内容层面的具象空间。 关键词:空间;“空间转向”;文学叙事 中图分类号:I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3)02-0102-04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由于认识到历史决定论对空间的遮蔽[1]31,西方理论界“通过对空间的强调、对时间意识的批判性反思以及对一种新的空间思维的呼唤”[2]15,出现了哲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整体性“空间转向”(spatial turn)。与此“空间热”相契合的是,文学叙事的空间维度日益受到叙事学界的关注。甚至某些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认为,“无视空间向度紧迫性的任何当代叙事,都是不完整的”[1]37。西方不仅出现了相关专著与论文集,而且权威的《劳特里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中也收录了与空间叙事相关的词条:叙事空间、空间表现形态、空间形式。国内的文学空间叙事研究主要兴起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并迅速升温,在理论研究与文本批评方面不断有所突破。 在空间叙事研究越来越引人注目的同时,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其中,如何理解空间是开展空间叙事研究的前提,也是需要进一步梳理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概念和物理的事实,空间这一术语还没有普遍公认的唯一的定义。”[3]164空间的意义是多维的、复杂的、动态的、辩证的,我们无法对其做出本质主义的定义,只能试图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空间的意义加以理解和把握。 一、西方历史上空间意义的基本内涵和大致发展脉络 西方历史上对空间概念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古希腊、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古希腊哲学关注的是本体论的问题,始终在存在的层面思考空间。近代哲学关注的是认识论的问题,主要将空间作为客体的认识对象。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兴起,空间成为实证性的问题。20世纪,时间与空间成为哲学、美学、政治学、物理学等学科的核心概念。20世纪上半期“多数学科聚焦于时间性范畴”,后半期“哲学社会科学则呈现出整体性的‘空间转向’”。[4]导言1空间成为理论界的核心概念,空间的意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古希腊时期主要探究了“虚空”和“处所”这两个空间概念,并已触及近代笛卡尔提出的“广延”概念。当然,作为经验的虚空、处所和广延,古希腊人已经具有,只不过这三种经验未能综合成一个统一的空间概念,这种统一是近代的事情。[5]57-61虚空、处所、广延这三个概念涵盖了空间的基本内涵:容纳性、范围性、方位性、参照性、秩序、层级、关系、三维等。这是我们把握空间的起点,也是理解文学空间的基础。 以笛卡尔、牛顿、康德为代表的近代空间观开始将空间背景化和几何化,视空间为静态永恒的背景、框架和容器[5]3-4。近代空间观要么是理智主义的,要么是经验主义的,却都受到形而上学的束缚,对于空间的理解也始终限于实在与属性、实体与虚空、精神与物质、绝对与相对、主体与客体、超验与经验等问题的二元分裂。[6]76-77黑格尔之后的哲学研究开始转向身体,并对形而上学展开清算。但20世纪前半期主要重视时间概念,空间曾一度淡出哲学的视野。即使是柏格森关于空间的心理学观照也未能脱离二元对立的割裂,更因其对时间的偏好而贬低空间,令空间的意义遭 201*收稿日期:2012-09-10 作者简介:方英(1977-),女,江西乐平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英美文 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宁波市哲学社会规划课题“理解空间:文学空间叙事研究的前提”(G12—ZX21)的最终成果。

浅谈叙事性空间在展示设计方面的运用

浅谈荣誉奖堂之叙事性展示空间的运用 【摘要】本文结合我的毕业设计——荣誉奖堂,就叙事性展示空间入手,阐述了个人对叙事性展示空间的理解, 试列举展示空间作品,对叙事性展示空间中时间、空间布局、多媒体技术、互动展示、情感设计等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叙事性;展示空间;时间;互动展示;多媒体技术;情感设计 一.对叙事性展示空间的定义理解及分类 1. 对叙事性展示空间的定义理解 照字面意思理解,叙事就是我们以一种说话的方式方法,以说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设计主题的阐释,叙事性设计既是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设计思维,好比通过“故事”引导参观者进行体验旅程。我想,就像一个好的故事会吸引观众一样,设想一个叙事性空间也被认为是在展示设计中进行传播和体会的有效方式。 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叙事展示空间可以将物体融入背景。叙事空间是单个展品与其放置的位置之间的简单关系,讲述关于灯光和投影、反射和物体外形的关系,使展品能激发视觉吸引力和视觉传达力。叙事空间的创造,更多地涉及展品的解读以及展示设计的解读,即要建立一个放置展品的故事情节背景。近来,无论是文化展示中还是商业展示中,都强调创造一个故事情节以激发一种情感回应,使之作为观展体验的核心成分。 2.叙事性展示空间的分类 叙事性展示空间避免了大百科式的展示方式,而选择各种重点和素材构成综合的背景,形成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强度层面。其实,许多展示设计都可以看作叙事性空间。这里,我可以看到这些当代展示设计方法,创造了一个故事情节和一个潜在的情感内容,目的在于吸引观众。 这个主题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小的领域: 2.1格式化:是根据年表和传记的最简单的叙事形式 2.2故事讲述:包含了更多样化的诠释,讲述既可以围绕个体的展品展开,也可能是在展示的过程中进行。(如图一、图二为中国香港博物馆)它通过一个由展示和实物构成的叙事进程,讲述常规的生活故事,展示设计以故事性的叙述手法展示香港的历史,传播香港

文化建筑的空间尺度与叙事性解读

文化建筑的空间尺度与叙事性 Space-scale & Narrative of Cultural Architecture ■ 艾侠■ Ai Xia [摘要] 营造具有叙事感的场所与空间,是当代文化建筑最为重要的设计倾向之一。在建筑创作中,从空间尺度与体验的互动角度来理解建筑的叙事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思维方式。本文以四个设计作品为例,从空间尺度与叙事空间关系的视角来进行学术探讨。 [关键词] 文化建筑叙事性空间尺度现象学[Abstract] One of the main trends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architecture is to create narrative space in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f the building. Narrative can also be comprehended as the conversa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scale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 CCDI, one of the bigg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s on china, researched on this topic and reveals some design-philosophy through four different works. [Key words] Cultural architecture, Narrative, Space-scale, Phenomenology 一、叙事性:对现代建筑的反思 叙事性空间可以理解为一种与体验密切关联的建筑空间。虽然建筑叙事性是近年流行的学术语汇,但关于叙事空间的存在,自古以来不乏先例。仅就中国建筑而言,不论北京故宫的宏大空间序列,或是江南园林的曲径通幽,皆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一种叙事的可能—“在环境空间中,人的移动及其。路径和场知觉经验可以赋予其更多的环境意义①” 地也由此超越了单纯的功能流线的设定,转而上升到“叙事化”的境界。 然而,回顾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变迁,建筑体验曾一度被置于极其边缘化的位置。建筑师和学者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一种近于“二元论”的哲学所牵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处在一种相互博弈的“二元”状态—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甚至更为古老的亚里士多德学派,可以追溯出这样一种哲学的思想渊源。工业革命之后的“技术”情结,使许多建筑师和工程师的身心置于征服自然的自信之上,大量具备直接功能目的的建筑类型(如工业建筑、交通建筑、办公建筑)成为那个时代的宠儿,而相对含混多义的建筑(如宗教和文化建筑)风光不再。 经过20世纪下半叶的阵痛和反思之后,当代建筑思想呈现出从“二元”到“多元”的回归,判断文化建筑的优劣标准也不再是纯粹理性的演绎,而逐渐增加“置身其中”的实地感受—不论是建筑师还是文化学者,都意识到功能与理性并不能代替模糊的感性表达。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建筑现象学的反反复复的讨论,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一种反思的延续。从现象学意义上说,强调空间体验成为建筑设计最为本质的东西,只有体验才能产生场所精神②,这对文化建筑尤其重要。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是享誉世界的、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高产作家,共有18部长篇小说、近70部短篇和大量诗歌、戏剧、散文、传记、翻译与文论问世。 他多才多艺,兼小说家、蝶类学家、大学教授、诗人、翻译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于一身,能熟练地用英俄法三种语言进行文学创作,还精通象棋、绘画与网球。夏皮洛(Gavriel Shapiro)认为,纳博科夫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已知的最后一位最多才多艺的人。 当然,纳博科夫之所以广为人知,主要源于其小说创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洛丽塔》、《微暗的火》、《阿达》、《普宁》、《防守》等已成为美国许多大学文学课的必读书目。 数不清的现当代作家,包括厄普代克(John Updike)、品钦(Thomas Pynchon)、巴斯(JohnBarth)、阿尔比(Edward Albee)、怀特(Edmund White)、德里罗(Don DeLillo)、拉什迪(Salman Rushide)等都受其影响。本文将在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研究纳博科夫小说的空间特征。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学术界经历了一场引人注目的“空间转向”,这一转向波及文学,便产生了空间叙事理论。从其发展脉络看,首先“空间”是一种认识论范式转向,与时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它强调脱离传统时空观,旨在探索新的凸显空间重要性的文学再现方式。其次,空间叙事探讨的范围既包括书写等传统上重时间的文本,也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重空间的文本,还包括电影、电视、动画等既重时间又重空间的叙事媒体。

论电影叙事中的画格空间与叙事性

论电影叙事中的画格空间与叙事性 李显杰 1 电影叙事虽然如其他叙事体艺术一样遵循因果关系规律,并以时间链的延展、伸长过程作为叙事动力,但电影叙事还有一个强大的、非同凡响的叙事序列,即它的空间性。 这里所说的“空间”或“空间性”,主要是从电影构成的叙事学意义而谈论的。论电影叙事中的空间,也就是要探寻电影叙事空间与叙事性(故事性)的关系及其功能,阐释电影叙事中的空间性元素和不同的空间层次,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电影叙事方式的独特个性与特定风貌。 探讨电影叙事中的空间特征,首先须明确的一点是,电影叙事空间整体上属于艺术意义上的人为再造空间(尽管我们在下文中会谈到,电影叙事空间的最小基本单位--画格(frame)的构成,恰恰与电影作为艺术的叙事性功能存在着非常深刻的矛盾),它源生于现实的、物理的、生存的空间,却并非就是现实性的“存在(实存)”空间。譬如一部影片的电影叙事空间在现实外在的意义上,仅仅占有几个乃至十几个片盒那么大的“空间位置”,这当然不是存在于观众眼目中的电影叙事空间的真正面貌。 在人与物体、物象的相互作用(刺激--感知)的知觉过程中,视觉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外界信息主要经视觉系统为人所感知,……视觉是一种距离感觉,所以在空间知觉中占主导地位”①,这一点似乎无须作更多的论证。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不难发现,出现在自己视野中的对象(在感知的正常状态下),必然是一个外在于人自身的,占据着一定空间的外部物体。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才可能发展衍化出以作用于人的视觉为特征的再造空间--空间艺术。相对时间

艺术的媒介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讲,空间艺术并不“诉说”含义,而只呈现形体。这并非说时间艺术无须呈现形象,但时间艺术由于凭藉媒介符号的线性排列与组合(一维性)来刻画形象,而且这种形象的接受又必然有赖于接受者对符号含义与编码规则的一定基础上的了解和把握才能最终完成,因而时间艺术所塑造的,只能是一种想象(而不是直观)性空间,它的形象也只能存活于创作者与接受者的想象活动中(而不是他们的眼目中)。这种基本差异,决定了空间艺术多追求具象,表现形体、物象之美感,而时间艺术则善于讲述故事,描述事件,刻画情感心理之轨迹。自然,二者之间的划分与不同取向,只能是相对而言的。从人类艺术的整个发展历史来看,各门类艺术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乃至冲破樊篱,兼容并蓄。比如,20世纪以来的现代小说就更关注小说的空间表现形式,“二十世纪强调的是与早期变化的艺术相对立的并置的艺术”(罗杰·夏塔克语②),力图从多重空间叠合并置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刻画形象;而康定斯基所倡导的“伟大的抽象--伟大的现实性”的绘画艺术,则提出:对于旨在体现艺术精神、内在的音响的抽象画家来讲,“寻找一个对于他最合适的表达形式,这就是:‘无物象的’表达形式。抽象的绘画是比有物象的更广阔,更自由,更富内容。”③(其实,康定斯基所强调的这种艺术精神的追求,在中国写意画派的理论与实践中早就有所阐释与表现,通过夸张、变形,甚至抽象的空白表现形式来表现一种意象之神韵,是中国写意画的基本风格。)由此可以推论,各门类艺术之间虽然受媒介语言和媒介物的制约有着固有的差别,但在艺术精神的追求上,在艺术创造的不断发明与创新的意义上,却共同体现出追求完美,力求完善的整体走向。

叙事性研究

叙事性研究 学习散文《小种子》的思考语言作为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纲要》中说:“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尝试说明、描绘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材料不仅是幼儿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教师教育意图的自然传递者,幼儿可以借用不同的语言材料进行表达和交流。通过各种关于材料投放的学习:“材料投放要充足,种类尽可能全面,尽量满足每位幼儿的需求,根据活动安排及时更新添置新的材料”,我对自己投放的语言活动材料过程进行了思考:提供的材料为什么不能吸引幼儿?怎样去开发利用新的语言材料? 困惑一:提供的材料为什么不能吸引幼儿? 学习散文《小种子》一文时,我最初投放了各种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向日葵、蚕豆、黄豆等。刚开始孩子们兴趣很高,拿着种类繁多的种子左一看,右一看,“我们家平时做饭外婆就加进了这种种子在米饭里,我还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过这样的种子……”孩子们开始议论纷纷。幼儿在第一次观察种子时积极性很高,但在欣赏、学习散文时兴趣一下就没了。第一次投放的材料,并没有达到我预设的目标。 反思一:

我仔细审视了投放的材料,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散文中主要讲的是种子发芽的过程及需要什么?而我投放的种子只是为了让他们观察种子的外形、及名称,与学习散文的目标不一致,材料的投放不够准确,所以吸引不了幼儿进一步学习、理解散文。 第一次调整: 根据此次活动的反思,我将对活动的材料进行了第一次调整:将各种种子种入装有泥土的花盆和透明的玻璃杯子,让幼儿对种子发芽的过程进行认真的观察记录,并用语言讲述种子的生长变化情况。刚开始他们有一定的兴趣,随着时间的变长,虽然种子发芽后的豆苗在一天天变化,但去观察的孩子却越来越少。 反思二: 投放的第二次材料是为学习散文服务的,但为什么孩子的兴趣还是没有被激发呢?难道投放的材料太被动了?这些材料完全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来投放呀! 第二次调整: 第二次反思后,我将对活动材料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在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我们带着全班的孩子,拿着铲子,带着小花盆、来到了一片空地里,让孩子们将少量的泥土装入花盆,并将自己从家里带的各种种子种入花盆,他们都把自己种好的种子小

空间维度的叙事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0月/19日/第B01版 文学 空间维度的叙事学研究 龙迪勇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 作为一种基本的精神文化活动,叙事与时间、空间的关系均十分密切、但在既往研究中,有着重时间而轻空间的倾向。伴随着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叙事学应致力于由时间维度的研究向空间维度的研究的转向。 空间意识与叙事活动 任何的个人思考和群体行为,只有在一个具体的空间中才得以进行。空间是我们行动和意识的定位之所;反之,空间也必须被感知和使用,由此才能成为活的空间,进入意义和情感的领域。人类的叙事活动与自身所处空间、空间意识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人们之所以要“叙事”,是因为想把某些发生在特定空间中的事件在“记忆”中保存下来,以抗拒遗忘并赋予意义。 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兹说:“人之对空间感兴趣,其根源在于存在。它是由于人抓住了在环境中生活的关系,要为充满事件和行为的世界提出意义或秩序的要求而产生的。”与诺伯格?舒尔兹的“存在空间”说类似,日本学者奥野健男提出“原风景”概念。他认为,“原风景”是“作家固有的、自己形成的空间”,它们不仅是真实的风景,更是文学母体的“原风景”。它们在作家幼年期形成,是作家“灵魂的故乡”。 不止一个作家在回忆录或创作论中谈到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一个熟悉的、具体的空间,他们就无法进行创作。当然,由于每位作家“存在空间”所构成的“原风景”不同,他们的创作特色也就各异。在此意义上,作家的“存在空间”或“原风景”构成了他们创作的“底色”或“无意识”。 创作心理具备空间特性 叙事作品的空间特性可在作家的创作心理中找到深层根源。作家创作时的主要心理活动是记忆和想象。记忆和想象均具有明显的空间特性,而这种空间特性必然会给创作活动带来深刻影响。 以记忆为例,它不仅与时间有关,而且空间特性也非常明显。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发现记忆的空间特性,并依此发展出一种影响深远的“记忆的艺术”。最早发现记忆之空间特性的是古希腊著名诗人西蒙尼戴斯,他提出著名的“位置记忆理论”或“地点记忆法”:“将需要记忆的东西与一些特殊的位置,如房屋的房间餐桌旁的椅子等联系起来,再将其按逻辑顺序组织起来,使它们更利于记忆。”古罗马人对空间记忆术也是情有独钟。他们不仅依靠位置来记忆,而且创建了一些有利于记忆的“建筑物”(这种“建筑物”仅在心理和想象中存在),从而推进了空间记忆术的发展。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空间记忆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既然记忆具有某种空间性特征,那么以其来选择、组织事件而写成的叙事虚构作品,也就必然会具有相关特征。而记忆的空间性特征对叙事活动的影响,既表现在内容或主题层面,也表现在结构或形式层面。 空间元素具有重要叙事功能 在许多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中,空间元素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小说家不仅将空间视为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而且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安排小说结构,甚至推动整个叙事进程。在现代小说中,“空间叙事”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技巧。 如蒲宁的中篇小说《故园》存在一种“神圣空间”。苏霍多尔是娜塔莉娅生命中的“神圣空间”,是她个人世界的中心。小说紧紧围绕苏霍多尔而展开叙述,苏霍多尔是娜塔莉娅所有故事的滋生地,也只有它才赋予这些故事以形式。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表现出现代小说叙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空间已成为一种时间的标识物。爱米丽所住的那幢屋子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其实也就是她与镇上其他人的关系,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卡森?麦卡勒斯的

当代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叙事性艺术特征

Art Research Letters 艺术研究快报, 2015, 4(4), 65-70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0356109.html,/journal/arl https://www.360docs.net/doc/d0356109.html,/10.12677/arl.2015.44011 The Narrativ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of Contemporary Museum Display Design Haixin Jin, Shizhong Wu, Yijun Che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rt &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Nov. 1st, 2015; accepted: Nov. 16th, 2015; published: Nov. 19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d035610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museum exhibit displays different narrative art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w style, new features of the Contemporary Museum exhibition design from three parts: the narrative design innovation, narrativ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narrative space struc-ture. With specific case for the support, 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three narrative features in the display design of specific application. Keywords The Narrative Design Innovation, The Narrativ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The Narrative Space Structure 当代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叙事性艺术特征 金海鑫,吴诗中,陈奕君 清华大学信息艺术设计系,北京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1日;录用日期:2015年11月16日;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9日 摘要 当代博物馆展示陈列显现出了和以往不同的叙事性艺术特征,本文从叙事设计创新、叙事心理引导、叙

空间叙事与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专题名称】影视艺术 【专题号】J8 【复印期号】2012年03期 【原文出处】《华中学术》(武汉)2011年第4辑期第203~212页 【英文标题】Spatial Narrative and Contemporary Film Studies 【作者简介】孟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内容提要】电影空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尽管其意蕴十分丰富,但在电影实践和电影批评中却被普遍轻慢和忽视,往往被时间、情节、人物、主题等相形更为“重要”的元素遮蔽。在辨析电影空间概念的三种界定方式的基础上,本文详述了从文化研究 语境和叙事学视角研究电影空间的意义所在,并提出将电影空间叙事作为精神领域和社会领域而非物质领域来研究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本文还重点论证了从空间叙事的角度研究中国当代电影的现状、意义及内容,意在说明电影空间叙事具有丰 富的研究内容和宽广的研究前景,有必要在这一领域展开深入的后续研究。 电影空间作为一种叙事元素和文化符号,尽管具有丰富的意蕴,但在电影实践和电影批评中却被普遍轻慢和忽视。正如 后现代社会学家戴维·哈维所说,时间和空间在我们知识传统中具有“较为使人吃惊的一种分裂的情形。各种社会理论(我在这 里想到了发源于马克思、韦伯、亚当·斯密和马歇尔的各种传统)一般都在各自的阐述中赋予时间以优先于空间的特权。它们一 般都是,要么设想有时间过程在其中运行的某种优先于空间秩序的存在,要么以为各种空间障碍已经大为减少,以至于把空间表 现成一种有关人类行动的附带方面而不是根本方面”①。空间不仅滞后于时间,在电影中它还往往被情节、人物、主题等相形更 为“重要”的元素遮蔽,在电影创作和电影批评中沦为“配角”,即或谈到它,也是作为构图、场面调度或蒙太奇的构成要素被 予以关注。 在电影研究中,空间滞后于时间和其他元素,显然与空间在电影创作和电影接受上的重要性不相匹配,电影空间应被作 为戴维·哈维所说的“根本”范畴而非“附带”范畴的叙事元素来看待,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 一、作为“根本范畴”的电影空间 (一)多维度的电影空间 电影空间是一种文化实践的“想象空间”,具有丰富和多义的内涵,这里首先要廓清电影空间这一基本概念。关于电影 空间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界定。有学者从物理技术角度进行的界定是:“所谓电影的空间,无外是胶片的画面空间, 借助于放映机的运动和光的照明,在银幕空间的光学投影,而胶片的画面空间,则是客观世界形形色色的物理空间在感光物质材 料上的光学聚焦,一种记录式或复写式的仿真性再现。”②也有学者从电影结构层面进行的界定是:“一般地讲,当我们想到电 影空间时,我们想到的是(一)银幕表面所占据的二维视觉空间,即银幕空间和(二)这个表面的影像(动作空间)所创造出的三维视 觉空间。”③还有学者从叙事学角度进行的界定是:“不能把电影空间仅仅看作外在的视觉构图。我们可以把空间看作一种抽象 的物体,分析它的视觉构成设计和听觉形式及其结构问题。某些影片一如那些抽象化的作品,怂恿我们限定自己对图像外貌的领 悟。然而,这里我所关心的是透视图的空间故事的虚构空间,即叙述所暗示的虚构事件在其中发生的那个‘世界’。”④由于本 文主张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电影的空间叙事,因此这里所说的电影空间,主要依据上述第三种界定方式,即指电影中故事 开展和人物行动的环境空间,或者说就是电影中的环境和场景。 对于社会和文化视角中的电影空间,应强调其审美和文化属性,而非其物质属性,这有利于通过电影文本“还原物质空 间和理解社会空间”。有学者认为:“电影空间,不仅具有客观纪实性,并且具有主观表现性,不仅是客观空间的再现,并且还 是人类心理空间、情感空间和思维运动的体现。其结论是,‘空间的性质’已起‘根本变化’,实现了从客观空间、物质空间到 人为空间、美学空间的转化。”⑤因此,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看电影空间,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艺术空间和美学空间来进行分 析,在客观空间和物质空间的基础上研究空间在叙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学价值。因此,本文进行的研 究在理论上回应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列斐伏尔、索亚等后现代空间理论家进行的“空间转向”,是将空间问题放置在精神领域 和社会领域而非物质领域来研究的一次文化实践。 (二)文化研究语境中的电影空间 事实上,将电影空间置于一个宏观的视野中加以研究,更能体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已有学 者认识到:“电影被作为文化产品和社会实践来研究,不仅对其本身有价值,而且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文化系统及其运作过 程。”⑥因此,电影空间的研究价值不仅体现在电影系统内部的读解价值和美学价值,更体现在宏观的文化研究和社会实践意义 方面。 从70年代文化研究兴起开始,“电影理论已经成为‘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这个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和理论 方法的组成部分”⑦。作为将文化现象和社会批判紧密联系起来的著名学术流派,文化研究将电影视作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实 践,旨在揭秘“社会意义是如何通过文化产生的”。正如文化研究的代表学者雷蒙·威廉斯所说:“大写字母开头的‘艺术’终 于成为代表一种特殊的‘真实’——‘想象的真实’(imaginative truth),‘艺术家’则终于代表一种特殊的人。”⑧可见,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电影艺术是一种“想象的真实”,电影作者则是表现这种“真实”的“艺术家”。 在电影的各种叙事元素里,电影空间是用于理解电影艺术和社会实践之间关系最好的中介之一。 一方面,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电影空间叙事与电影文本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有关。德国学者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提供 了过去某个时期社会内部运作的精确反映。”⑨譬如在好莱坞的类型电影里有一种重要类型是西部电影,这是美国独有的一种电 影类型,美国西部广袤、荒凉的空间特点与西部电影所体现的美国文化中开拓、进取、狂野、浪漫的特性吻合,西部电影的空间

空间叙事的身体性思考

空间叙事的身体性思考 空间理论的兴起与完善,让文学叙事走出时间的桎梏,让创作的空间性尝试与叙事的空间化表达得以实现。空间的身体化与空间叙事的身体性成为空间重构与叙事转向的内在要求与必然结果。空间叙事的根本在于,它可以通过恰当的文字为身体建构存在的空间,运用独特的叙事为空间唤回身体的本源。空间叙事的身体性营构预示着文学空间已经进入身体的时代,它不仅让空间与身体在文学叙事中实现融通,而且让文学回归自身更加自然、更为原始的起点即空间与身体上来。 标签:空间;空间叙事;身体 一、空间与文学叙事 思维方式决定叙事理路。传统思维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始源形态是空间,空间叙事是中国传统文学主要的叙事方法与路径,比如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与之相对,西方传统叙事学因受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影响,沿袭以时间为主的线性叙事模式与逻辑,时间性成为理解和把握西方文学叙事的根本视角与核心参照。莱辛对文学艺术时间性和造型艺术空间性的规定,正是西方文学观念由时间主宰的最好例证。西方文学不谈空间只谈时间的传统,以及叙事学的西方源头,造成空间叙事研究在中国的隐匿。因而,谈及西方文学叙事的空间转向,不可越过中国传统文学叙事理路而不顾。 凸显时间的叙事功能与艺术价值,表明时间已经固化为文学叙事的主要模式,情节已经内化为文学作品的重要因素,由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等内容所构成的情节自然而然地成为西方文学经典叙事模式的格式化推进路径与存在形态。作为标示人类客观存在和现实体验方式的空间,则因此遭受遮蔽、遭遇冷落,尽管空间表面上看起来一直非常自然地存在着。与时间相比,空间明显地处在西方文学叙事的边缘,无论是定位与地位,还是认可度与接受度,均与前者相差甚远。严格来讲,空间只是作为时间的附属物而隐性地存在着,无法真正独立承担属于自身的文学使命与叙事担当。时间的在场和空间的缺席,这样的不对等地位与不平衡局面几乎构成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叙事的整体格局与普遍观念。 时间的必然性与空间的偶然性,使得西方文学叙事的话语体系牢牢地由时间所建构和把持。但是,空间的缺失并不意味着空间的消失。20世纪以降,尤其是90年代以来,受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空间转向的深刻影响,时间在叙事学中的绝对话语地位开始出现松动,文学叙事的时间一统观念逐步瓦解。空间理论的兴起与完善,为空间进入作家视野和文学世界打下了基础,做好了铺垫。文学创作的空间性尝试与文学叙事的空间化表达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迅速崛起,并导致西方“文学研究观念和批评方法的空间化,空间批评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范式之一”①。与之相契合,空间叙事正在成为当下西方文学叙事研究的热门与焦点,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均取得相当的研究成果。但是,文学叙事确实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双重特征,二者缺一不可,并且往往以时间作为叙事的基

从空间叙事学角度解析《变形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0356109.html, 从空间叙事学角度解析《变形记》 作者:张若朴 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20年第01期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由人变成大甲虫的荒诞开头,让不少读者印象深刻,也使小说的多种版本都以一只大甲虫从床上惊醒的画面作为封面或插图。实际上,在最初设计《变形记》封面时,卡夫卡惊恐地致信出版商说:“这个甲虫本身是不可画的,即使作为远景也不行。”可见,化身大甲虫强调的是在某一时刻的突然的非现实感,“醒来时把自己当成虫子与醒来时把自己当成拿破仑或乔治-华盛顿之间并无太大差别”。囿于大甲虫这个意象,甚至考证这个大甲虫究竟是什么种类,无疑只是把《变形记》当成昆虫学上的一个奇想而非20世纪最为异类的一部经典作品。 那么,卡夫卡本人到底想为《变形记》设计什么样的封面呢?他在信中如实写道:“或者更好的是,父母和妹妹在灯光明亮的房间里,而通向一片黑暗的旁边那个决意的门敞开着。”于是,“门”又成为研究的重点。然而“门”只是一个交流、阻隔的媒介。回到初版的封面上,这些年来格里高尔所处的卧室空间因为处于“一片黑暗”,所以一直被研究者忽略,大量研究集中在“门”“窗”“锁”几个单独意象上,小说的整体空间环境没有构建起来,如戴春雷的《从“敲榨”到“敲碎”——由“敲门”细节透视卡夫卡(变形记)“吃人”主题》等。需要注意的是,主人公格里高尔始终被镶嵌在自己的房间中,作者卡夫卡正是通过对格里高尔所处空间的书写,构造了清晰又隐喻重重的世界,把控着主人公命运的走向。因此,本篇小说独特的“空间性”绝不能被遮蔽,不能仅仅强调局部的单独意象,而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空间。 一、从人到虫——被挤压的个人空間 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指出:“一个男人的住所是他本人的延伸,描写了这个处所也就描写了他。”《变形记》中,对于格里高尔而言,有两个空间自始至终都存在。一个是“房屋”,作为物理空间,稳定不变,提供的是容器的作用;另一个才是格里高尔延伸出的个人 空间,融合了过去及现在的一切自我元素,相对固定。前者“房屋”可以属于任何一个租客或者买家,且在物质层面不增不灭;后者“个人空间”只忠于格里高尔一人,因为房间内家具的样 式、数目、摆放位置,门、窗的开关等皆由格里高尔控制,任意调动,完全是他的自我表征,是超物质的存在。在小说的开头,我们就可以看到房间里摊开的衣料样品、围着金色镜框的装饰画等极具个人色彩的物品,从而了解到格里高尔的旅行推销员身份和他平时做木工活儿的小爱好。 在变成甲虫的那个早晨,格里高尔卧室的门是锁住的,“他暗自庆幸自己由于时常旅行,养成了晚上锁住所有门的习惯,即使回到家里也是这样”,有人将其理解为对家人的戒备。考虑到开始格里高尔对家庭无条件的奉献,笔者认为“锁门”与其说是戒备,不如说是对个人空间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空间叙事结构研究

yuwenjianshe001@https://www.360docs.net/doc/d0356109.html, 41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空间叙事结构研究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崔艳霞 摘要:作为后现代文学经典,《看不见的城市》是卡尔维诺代表作之一,作家将“空间”概念引入文学叙事结构中,使小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文本意义。本文从《看不见的城市》呈现的时间、空间叙事特点角度,对《看不见的城市》叙事结构进行解析,卡尔维诺对后现代文学发展的贡献值得我们挖掘与探讨。 关键词:后现代文学 卡尔维诺 叙事空间 跨时空 引言 伊塔洛?卡尔维诺被认为是意大利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可以说是欧洲所有文学家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虽然从1984年开始我国逐渐引进一些卡尔维诺小说,但是小说出版数量不多并且引进数量仅为三分之一。卡尔维诺在七十年代总共创作了三本小说,《看不见的城市》《交叉命运的城堡》和发行量最高的《寒冬夜行人》,这段时期小说包含了许多作家前期创作思想并被同时期文学家效仿。小说《看不见的城市》是卡尔维诺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小说内容架构以马可?波罗给忽必烈汗(即元世祖)陈述城市故事为蓝本,引用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行纪并在引用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加工创作。小说中包括了马可波罗对当代城市构思并进行详细描述,展望了未来世界城市发展趋势,从而体现出卡尔维诺对当代城市格局的关注与探索。《看不见的城市》中的叙事内容反映了时间与空间对城市迁徙与构造的影响,其中还穿插了卡尔维诺对城市的独特构想。 一、空间叙事理论发展 文学作为一个被人们关注的重要表达载体,通常被认为是记录时间和空间 的复刻版,传统文学作品模式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撰,这种时间顺序不是简单地时间流转,往往是在作家个人表现手法下循序渐进推进情节发展。与传统文学叙事比较而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对情节进行颠覆性编撰,后两者通常是作家对全篇进行整体结构重组的结果。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从空间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了时间的严谨性,并将二者相结合,这种宏观创作视角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多维空间。 从1960年开始,许多学科领域逐渐出现了“空间转向”理念,这成为许多艺术、哲学等领域的重要发展时期。“空间”对当代社会和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此拓宽了空间研究范畴。发展至今,小说《看不见的城市》在我国文学和社会学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引起很多专家学者对小说进行扩展研究,从而推进了城市空间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转向”概念最初由爱德华?索亚在《后现代地理学?重述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空间》中提出,随后在《第三空间》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空间转向”理念主要在20世纪以后流行,以法国为代表。此外,作家卡斯特的《城市问题》,学者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以及福柯的《他者的空间》等作品都对城市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随后,美国学者哈维在作品中基于城市空间角度提出了对城市空间的看法,对于城市空间问题的研究有诸多帮助,他的研究对列斐伏尔“第三空间”理论研究起到了辅助意义。从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空间研究在越来越多领域有所涉及,逐渐影响到文学创作领域涉及到空间转向问题。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被当作所有城市规划范本的城市是威尼斯,这是一个将 时间与空间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之地,城市特殊的构造特点被许多文学家呈现在小说中。卡尔维诺在小说里将时间与空间融合,使每一个城市“看不见”的特征在时间的衬托下显得不是那么突兀。 二、《看不见的城市》空间叙事 《看不见的城市》是卡尔维诺被人们传播广泛的经典作品,也正是因为研究学者颇多,整个小说内容颇受文学界重视,小说叙事手法也被许多人所称颂,能够成为经典也是和马可?波罗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密不可分。《看不见的城市》中有很多创作手法带有开创性和特殊性,比如“互文”结构表达了卡尔维诺对现代城市设计和发展的反思。《看不见的城市》作为后现代的文学中最经典的一部成功作品,其中也有对时间、历史的追寻与期待,这部作品中涵盖了对城市空间的思索,不管是“城市与眼睛”还是“连绵的城市”,每个章节都体现了我们身为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对城市规划空间与时间的深思,这种艺术特点在许多文学中都不是有很多体现,这也是本书的独特之处。 《看不见的城市》的创作模式对当代文学实践具有重要契合性,成为第一部能给城市实际规划带来先进理念的作品,可以让人们清晰感受到卡尔维诺对都市概念的领悟。小说每一章开篇对马可?波罗探险的经历都有着深刻描述,这样使小说不仅有科学探讨的价值,还对文学创作具有启示作用。不仅有世界城市游历经历,还有许多作者大脑虚构的美丽空间。这种虚实结合手法也是小说重要的文学特点之一,我们可以从小说中看出卡尔维诺是一个具有多维想象力的作家,他还能对马可?波罗的理念进行加工与传承,并且形成独特的文学 DOI:10.16412/https://www.360docs.net/doc/d0356109.html,ki.1001-8476.2016.26.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