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重点总结

新闻学概论重点总结

第一篇:新闻学概论重点总结

1.新闻学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从内容看新闻学分为:理论,历史,应用

3.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原则是: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休整”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

4.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1)对每日的事件给以真实、全面,理智的报道,并将他们至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关系之中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4)报刊要提出和澄清社会目标和价值观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5.新闻要素:是构成新闻的必须材料,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因五要素的英文开头字母都是w,故也称“五个w”。

6.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7.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8.宣传与新闻的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具体区别1 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2 归宿点不同:宣传者的目的是要人们理解一定的观念并接受它、支持它;新闻发布者是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3 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需要新,宣传需要不断地重复4 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材料和观点的统一。

9.新闻媒介对舆论导向的作用?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构成了一种天然,密切的关系。

1)反映并代表舆论: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

最经常的承载作用;新闻媒介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2)引发舆论:舆论形成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

来自于媒体;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

3)引导舆论: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通过直

接或间接的额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10.媒体融合:概念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

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广义的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11.报纸定义及特点: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特点: 1)记录性好,便于思考;

2)选择性强,读者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和内容来读;3)材料运用自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深度报道;

4)制作程序多而繁杂,新闻时效差;5)受文化水平限制大,受众基础不如广播、电视广泛; 6)不如图像和声音逼真有感染力。

12.广播定义及特点: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特点:1)迅速及时,时效性强;2)无远弗届,渗透性强;3)对象广泛,群众性强;4)一瞬即过,不易保存;5)顺序接受,选择性差

13.电视定义及特点: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特点: 1)现场

感2)亲切感; 3)简洁明了;4)长于动态新闻,短于深度报道; 5)电视新闻的采访、制作、传播、接收有较高的物质技术要求。

14.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的共性可以说是新闻媒介的一般性质。新闻媒介的共性指的是包括各个时

代、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所有新闻媒介的共同特点。包括:1)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它仅仅是舆论机构,没有立法、司法、行政那样的强制性和指挥权。2)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的区别在于:1新闻媒介是反映现实变动的,区别于历史

作品和教科书。2是用真实的事实反映现实变动的,区别于文学作品。3是迅速及时反映现实变动的,区别于书籍、杂志和文学4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区别于书信、内容简报、军事情报

15.新闻事业一般功能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人们接触新闻媒体,第一个目的便是获知信息。没有信息,新闻媒介就没有作用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新闻媒介强大的宣传作用是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来实施的3实施舆论监督:新闻媒介是“第四势力” 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16.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1新闻媒介提供了世界所需要的信息,但是新闻失实、信息污染也干扰

误导了受众2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也淡漠了人际关系。

3、丰富了知识,却也降低了思考能力

4、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也诱发了人们无限的欲望

5、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17.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主要任务?江泽民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

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具体是:1)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法律、法令;3)监督党和国家工作人员;4)成为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5)提供各方面有

关信息6)传播知识,做好服务工作⑺做好对外报道和国际宣传。

18.新闻自由:或称新闻自由权,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

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

19.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1以美国为代表的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行体制。以赢利作

为最终目标,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垄断竞争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2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它是公私兼顾的双轨制,主要在西欧和日本3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电视台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电视台的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都由政府直接拨款。

20.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普遍服务原则,编营分离原则,受众中心原则

21.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影响: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3决定着新闻媒

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22.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变化:1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得尤为强烈2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与性信息的需求增加3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信息需求的多元与分化

23.我国新闻工作五项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战斗性原则、党性原则。

24.新闻真实性: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经的起核对。

25.新闻失实表现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

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⑤因果不符。

26.“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含义:1各级党委重视党报工作,加强对党报的领导;②办好党报是新闻事

业的关键,要自觉主动接受党的领导;③组织广大党员、群众为新闻媒介提供情况、材料和稿件;④倾听群众意见,改进报纸工作。

27.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

28.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公众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新奇性,接近性,趣味性。一个事件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其他任意一性,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一个事实具备的素质越多,新闻价值就越高。

29.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1)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在新闻岗位上为

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献身的精神2)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水平,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3)乐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4)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5)有熟练的新闻业务才能

30.30年的四次跨越:第一次跨越: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第二次跨越:引进信息概念。第三次跨越:

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第四次跨越:从单一走向多元

31.中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1)从自发走向自觉—中央掌控改革主导权2)从观念创新走向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成为新闻改革的主动力3)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新闻报道成为新闻改革的主攻目标4)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中国党报打造主流媒体。

32.新闻事业的战斗性

A新闻事业的战斗性含义:为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而无所畏惧的斗争,为传播真理而不倦的探讨。在我国,就是新闻媒介的揭露、批评报道,实行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

B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性质: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维护国家和人民地利益,重点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C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特点:权威性,典型性,紧迫性,重视社会效应性

D开展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1)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的揭露批评2)实事求是是保证揭露批评报道成功的基础3)适时、适量、适宜是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4)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保留批评者的申诉权利5)独立负责同时,又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争取各级党委组织的支持和帮助。E运用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1新闻的舆论监督能够产生强大的威慑力;2能够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3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的关系。密切干群关系,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的一个尺度。F舆论监督的范围:1监督法律条文的制定和政府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符合法定的程序;2监督国家发令和政府纲领的执行、实施;3监督国家所有遵纪守法、勤政廉政;4监督市场运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5监督社会的正常秩序,扶正祛邪,惩恶扬善。

33.两种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这两个定义对于新闻互为

表里,在不同场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功能。

34.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

35.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的要求:迅速及时。这也是新闻最基本最核

心的规律。

36.明确新闻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什么作用:1)有助于记者采访时迅速弄清每一个新闻事实的要点,以保

证新闻来源不失实。2)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写作中。

37.新闻类别:按新闻内容分:政法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文教卫新闻、社会新闻。按新闻发生地

点分: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按新闻时间性分: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按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硬新闻、软新闻

38.信息的基本特点和一般特点:最基本的特点:必须包含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一般特点:

1)共享性或使用不灭性。2)扩展性3)组合性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5)相对性

39.决定宣传效应的因素:1)宣传者2)宣传对象3)宣传内容4)宣传场合5)宣传时机6)宣传动机7)

宣传方法

40.舆论的特点:1)公共性 2)公开性3)急迫性4)评价性5广泛性

41.舆论控制作用的表现:

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二、对于公众行为的鼓励和制约

42.媒体融合的影响:1带来媒体结构的转变2对新闻从业者提出新要求,也给新闻教育带来新课题3对

整个新闻产业链产生深刻影响

43.新闻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世界各国新闻体制差异很大,都是从

各国国情出发,由它们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也受文化传统影响。

2、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新闻事业随生产力水平发展而发展,生产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

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报纸、广播、电视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无法互相取代。

4、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群不断扩大,读者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多样。这促进了报纸的多样化发展。不断适应读者需要,这是

报纸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条规律。

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随着新闻事业

的发展,新闻体裁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由模仿到独立的发展过程

6、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44.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

制等。

45.新闻媒介所有制有三种:1)私营媒介2)公营媒介3)国营媒介:

46.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我国新闻

事业之所以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责任感。具体来说有四方面:①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②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报道才会有力量③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④只有坚持真实,新闻事业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5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47.新闻指导性概念及具体表现: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

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来说,新闻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辨是非,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四化大业。具体表现为①鼓舞②示范③论证④启发⑤解释⑥预测

⑦警戒

48.指导性要建立在新闻特点之上具体做法:①寓新闻指导性于知识、趣味性之中②寓指导性于可读性之

中③寓指导性于服务性之中。

49.新闻指导性的不恰当做法:①图解政策的做法②公告式和命令式的做法③片面化和简单化的做法

50.新闻事业的群众性的三层含义:内容上:新闻事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

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形式上:新闻和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喜闻乐见。

51.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党的任何新闻媒介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领导,无条件的执

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议、决定。

52.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性:是使党的新闻事业永不变质的保证;使党的新闻事业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

立场;推动、指导我国各项改革沿着健康道路发展。划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界限;充分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

53.坚持党性原则要处理的关系1)坚持鲜明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统一;

2)坚持维护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统一;

3)坚持宣传党的原则和掌握灵活的宣传策略的统一;4)坚持严肃的态度和生动活泼的文风统一。

54.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素质内容包括:

①一致性②针对性③普遍性④典型性⑤时宜性

第二篇:新闻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变动越剧烈,越需要新闻;关系越密切,越需要新闻。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1)新闻内容已事实为依据事实特点: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 2)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1、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决定了新闻的选择性。

2、媒体有自己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的领域。

3、新闻事实的选择性绝不意味着可以和背离歪曲事实,而是要按照事实本来面目全面准确地反映事实。

4、实践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准。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的新闻定义)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

2、事实需要经过报道才能成为新闻。

3、新闻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新闻真实的三层含义:

1、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2、新闻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

3、新闻不仅要求对具体事实的报道真实准确,而且在事实的整体和相互联系上也要客观全面,符合实际,力求在整体上真实客观地展现社会生活的面貌。新闻真实的本质

1、新闻真实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

2、新闻真实是符合论意义上的真实

3、新闻真实是“质”“量”统一的真实性

第二章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观在中国的演变: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规避法律风险和舆论指责,报界流行“有闻必录”说的新闻真实观;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为树立新闻专业精神和提升记者社会地位,学界提出了“客观主义”说新闻真实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战时舆论动员,新闻界提出了“存大信,失小信”说的新闻真实观;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为划清与资产阶级新闻真实观的区别,建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本质真实”说的新闻真实观新新闻主义的真实观:

新新闻主义指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用文学手法报道新闻,写作“读起来像小说的新闻”;新新闻主义反对价值中立,主张把报道内容建立在对自我感受的描写上,试图改变新闻界过分依赖新闻源的传统;新新闻主义主张展示场景变化,充分记录人物对话,以细节刻画人物,常常出现第三者的观点。

互联网时代新闻真实的新变化:“有机真实” 进入新的有机方式;“前瞻真实”成为新的真实类型;“整体真实”获得新的实现可能;“真实确证” 面临新的方法困境第一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1)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

1、构成新闻的要素“五个W”要准确无误。

2、事实的细节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

3、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

4、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2)从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 3)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 4)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第三节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前提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提供以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包括广告)能够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和程度。

第三章新闻价值第一节新闻价值的内涵 1)新闻价值产生的前提

1、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第一个前提。除此以外,还应包括传受双方的信息势能的位差、接受者的“不知”、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等。

2、新闻价值的理念,揭示的是一种实用意义的社会关系,要有传者和受众共同来完成。

3、以受众对信息的使用价值的判断为出发点。

2)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它对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3)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

新鲜性:事实在时间上的新近;事实在内容上的新鲜。

重要性:事实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大多数人关注的重要程度,即事实具有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性质。

显著性:事实能引起大多数人关注的程度。4)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1、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

2、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求是客观的。

3、社会与公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接近性: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受众接近的程度。第二节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1)新闻价值的发现

1、取决于客观存在的事实。

2、依赖记者的新闻敏感。2)新闻价值的呈现

1、准确判断各种价值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制成新闻文本

3、寻求恰当的传播方式,展示新闻文本第三节新闻价值取向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

阶级立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新闻政策、新闻宣传价值和新闻媒体定位。

第四章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现代新闻事业包括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新闻图片社、新闻杂志社、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互联网新闻网站等新闻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广义的新闻事业还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出近代新闻事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信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功能;新闻事业是提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新闻事业并不一定带有阶级性的:总体上看,新闻媒介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该国政治制度带来的意识形态的印记。但这种总体认识不能直接用于说明具体的微观问题。在微观层面,并不是所有具体的新闻都反

映国家或阶级的意识形态;观点对立的新闻也并不一定就有阶级性,也可能是同一个阶级、集团内部的不同观点,但可以说具有政治性。

报纸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以一致而坚定的复杂方法来施教,即使是最大的谎言,经过不断的重复叙述,亦可成为真理。因为群众对大谎话比对小谎话更容易相信。社会属性:新闻事业作为一种信息媒介和社会文化事业的特征。政治属性:新闻事业作为一种阶级舆论工具的特征。经济属性:新闻事业中剥离出来的经营部分作为信息与文化经营机构的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动员和组织群众的重要舆论工具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任务: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

第五章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新闻工作的党性指的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阶级属性和政党立场。

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指的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必须遵守所属阶级或政党所规定的各项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组织上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坚持为人民服务(根本立场):新闻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呼吸,共命运,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

为社会主义服务(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引导人民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自觉意识)

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贴近”的内涵:贴近实际的内涵;贴近生活的内涵;贴近群众的内涵新闻工作坚持“三贴近”的意义:“三贴近”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闻工作的必然要求;“三贴近”是用新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三贴近”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新闻工作贯彻“三贴近”的基本要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立足于基本国情‘体现社会生活主流和本质;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

正面宣传:正面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指新闻报道要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实事求是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造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要求: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动员和鼓舞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正面宣传为主的本义与实质,是要求新闻工作者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实事求是地报道社会主义中国的真实面貌;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还应当讲求宣传的艺术性。

第六章新闻宣传

宣传的含义:宣传是行为主体借助媒体传播特定内容,旨在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的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宣传的要素:主体、内容、媒体、形式、对象

宣传的特点:宣传的本质是劝服;以单向传播为主,宣传者处于主动地位;宣传的对象有两大类,同道者和未被卷入宣传的人群,而以后者为主要对象;宣传者的素养直接影响宣传的效果;宣传不是万能的,纯粹的技巧必须与环境背景相契合。

宣传的重要作用:个人宣传有利于塑造自身形象,有利于沟通和被人理解,有利于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生存条件;国家、政党通过宣传可以表达和阐明自己的政策、主张、观点和要求,进而使人们接

受这些政策和主张,并为之行动。

新闻宣传:形式多样的宣传的一种,力图以报道新闻而收宣传之效,常采用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两种基本形式。两者的紧密联系体现在:新闻宣传包含在广义宣传之中,具备广义宣传的一部分特质,属于社会传播活动,旨在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控;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新闻宣传的特点:新闻宣传必须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说话”;新闻宣传要求所报道的事实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新闻宣传是一定阶级、政党和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新闻宣传是通过报道和评述事实进行的宣传;宣传是一种有目的地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的社会传播活动

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新闻宣传的主要使命是动员和组织群众;新闻宣传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

新闻宣传效果要以人民群众是否接受和满意作为检测标准;新闻宣传要讲求艺术,端正文风;新闻宣传要力戒虚夸,防止片面性对外新闻宣传的定义:对外新闻宣传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向国际社会传播有关中国的信息和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认识、观点和态度。

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基本任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增进了解,消除误解

第七章新闻舆论导向

舆论:社会生活中公众对某一事态所持的意见和看法。舆论三要素:公众;事实;意见新闻舆论的概念:新闻舆论是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和表达公众意见,是一种特定的舆论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公众:新闻舆论的主体;事实:新闻舆论的客体;媒体表达:新闻舆论的表达形式

新闻舆论形成的条件:诱发新闻舆论的新闻事件;利于表达舆情的社会环境;有助舆论传播的新闻媒体

新闻舆论的基本特征:新闻舆论的现实性:新闻舆论的现实性是指新闻舆论反映对象的时新性和传播效果的现实指导作用;新闻舆论的导向性:新闻舆论的导向性是指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新闻舆论的影响力:新闻舆论的影响力是指新闻舆论对公众精神和道义上的感染力与感召力。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因: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大意义;政治导向是新闻舆论导向的核心;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做好典型宣传;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大意义: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系党和人民的福与祸;坚持正确导向是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政治导向是新闻舆论导向的核心:舆论导向最根本、最重要的导向是政治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把理论导向放在首位。新闻媒体理论导向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坚持正确政治导向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政治导向,不应忽视其他方面的导向。

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新特点:传媒体制改革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影响;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增大了舆论引导的难度;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多样化改变了舆论引导的格局;统筹国内国际宣传两个大局的要求,使舆论引导工作更为复杂艰巨。

第八章新闻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含义新闻舆论监督,即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机关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公开性

2、群众性

3、广泛性

4、及时性

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监测功能约束功能警示功能反馈功能

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1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2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3新闻舆论监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4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闻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新闻舆论监督的客体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是公共权力、公共事务和公众人物。新闻舆论监督的任务

1、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

2、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

3、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

4、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

5、对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社会风气的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

(一)准确监督

(二)科学监督

(三)依法监督

(四)建设性监督八,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1.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2.遵守纪律和法律,恪守新闻道德。3.接受党、政府和人民的监督

媒介审判:“媒介审判”(trial by media)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它会带来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1、影响案件的独立审判;

2、给案件当事人带来,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第九章新闻出版自由新闻出版自由的基本含义:新闻出版自由:新闻出版自由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和运用。

2、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按照

自己的意愿通过语言形式自由发表意见和交流信息的权利。

3、出版自由:出版自由是公民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创办印刷媒体或电子媒体并通过它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发表意见。

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

(一)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

(二)新闻出版自由的相对性

1、新闻出版自由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

2.新闻出版自由受到国家利益的制约

3、新闻出版自由受到社会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制约。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

1、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最广大人民共同享有的自由。

2、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以剥夺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的新闻出版自由为前提。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特点

1、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摆脱了资本的奴役。

2、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强调充分自由和正确导向的统一。

3、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坚持民主和法制、自由和纪律的统一。

第十章新闻法治

新闻法治的法律依据

(一)宪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规;

(四)地方性法规;

(五)行政规章;

(六)其他法律依

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包括公民和法人。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义务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四类法人: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

团法人。

“法治”:Ruled of law。法治是与“人治”相对应的概念,意指依法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状态和手段,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具有普遍遵守的法和保证法得以正确运用与遵守的国家权力机关与司法体系。

“法制”:Ruled by law。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第十一章新闻事业管理

新闻事业管理:新闻事业管理是指对新闻传播活动所实施的领导、调控、规范等职能行为,包括对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职业行为所制作传播的精神产品等进行管理

新闻事业管理的对象

1、新闻产品;

2、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传播活动;

3、从新闻媒体剥离出来的单独经营的部分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坚持党管媒体

(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

(三)坚持依法管理

(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五)坚持群众参与管理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体制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中央宣传部负责宏观指导,外宣办负责对外宣传管理和协调。十九大后,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广播电视的行政管理职能。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特点

(一)党委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二)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三)法律法规管理与政策管理相结合;

(四)社会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五)新闻行业行为规范管理与道德准则学习教育管理相结合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改革创新

(一)要大力推动管理观念的创新;

(二)深化新闻事业宏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三)深化新闻事业微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第三篇:新闻学概论考试重点

新闻学概论

1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理论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总结了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领导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吸收了世界其他国家新闻事业的有益成果,并经过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的。

2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工作者,不仅传播新闻,同时也传播真理;不仅报道事实,而且表达观点;不仅给人以信息,而且向人揭示事件的本质,展示事件发展的趋势。

3新闻的定义陆定一1943年9月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问中提出,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4新闻舆论的基本特征:现实性、导向性和影响力

5舆论导向最根本、最重要的导向是政治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键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6社会舆论引导工作要把握好两个重点:社会热点引导和重大突发事件引导

7对待各种新闻理论,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新闻工作实践,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和借鉴,汲取一切有意成果,但决不能全盘照搬。

8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任务:

a推动经济发展b引导人民思想c培育社会风尚d促进社会和谐e 新闻事业作为中国认识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祖国统一,树立国家形象,不断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方面也担负着重要职责。

9新闻的基本特征a真实准确b内容新鲜c报道及时d传播公开10.新闻五要素,以及如何变为六要素,哪六要素?

五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

新闻学概论教案

[ 新闻工作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以及自然科学等等。对于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本系学生来说,除了学好新闻学外,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由于《新闻学概论》是所有新闻专业课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它的理论性很强,讲授时必须从其它学科吸引最新的观点、资料、信息加以论证;另一方面它又需要有大量活生生的具体新闻事

本次课教学难点: 新闻学学科涉及的研究领域。新闻活动的主要渠道。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 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它既提 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新闻学给了我们一种从事新闻工作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善于去发现新闻、发掘新闻,给了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技巧。但是,在新闻学里并没有一个观察、理解现实和评价事实的是非曲直、 第三节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新闻学概论是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新闻的性质、特征、发生、发展、传播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既是对新闻学基本原理的理论阐述,也是对人类新闻实践活动的高

有部分专职人员,多用于军事、政治、经济上。 1、新闻活动规模越来越大,从几十人的传播到整个国家内进行。有脱产的专职人员。 2、新闻内容越来越丰富复杂,从了解自然界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 一、亲身传播 个人对个人的传播。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针对性强,反馈快,但传播面窄, 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属于无定向传播。传播速度快,面广,保真度好,但反馈慢,互动性差。中国有五种媒体、国外有七种(书、杂志、电影)

00633自考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汇总

00633自考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汇总第一章新闻的定义 本章阐述新闻的起源,新闻的词源意义、新闻的定义,阐释新闻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介绍新闻的分类。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的起源 (二)新闻的词源 (三)新闻的定义 (四)新闻与信息 (五)新闻的类型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的起源 领会:新闻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社会交往 (二)新闻的词源 领会:新闻一词的含义在古代的演变 (三)新闻的定义 识记:各种关于新闻的定义。 (四)新闻与信息 识记:信息的一般含义 领会:对信息的不同理解 应用:新闻与信息的比较 (五)新闻的类型

领会:新闻不同的分类标准 应用:辨析软新闻与硬新闻 第二章新闻的特性 本章阐述新闻的真实性、新鲜性和公开性等特性,分析了新闻失实的类型和原因。真实性是新闻基本的特性,新鲜性是新闻的存在形式,公开性是新闻的目的。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的真实性 (二)新闻失真失实的类型及原因 (三)新闻的新鲜性 (四)新闻的公开性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的真实性 领会:认识新闻真实性的意义; 新闻传播者如何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革命导师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有关言论 (二)新闻失真失实的类型及原因 识记:新闻失真失实的定义 领会:新闻失真失实的类型及原因 应用:如何防止和杜绝新闻失真失实 (三)新闻的新鲜性 领会:新闻新鲜性的含义

领会:新闻时效性和时宜性 应用:辩证对待新闻的新鲜性 (四)新闻公开性 识记:新闻公开性的含义 领会:认识新闻公开性的意义; 正确认识新闻公开性与情报、个人隐私等的关系。 应用:新闻公开的限度 第三章新闻的选择 本章阐述新闻选择的两项重要的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法规)。分析了新闻价值概念的起源含义及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与实现过程;分析新闻法规、政策的作用,概述我国新闻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价值的定义 (二)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 (三)新闻价值的实现 (四)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价值的定义 识记:新闻价值的定义 领会: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新闻价值是客观性 新闻价值的相对性

2021上海师范大学新传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上海师范大学考研 ——新闻与传播

个人考研感悟 终于拿到上海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这一路走来实在不易,每一个考研er都是勇士,在这里向我自己,也向考上研究生的和那些没考上研究生的你们致敬。不管成功与否,能够参与到其中,并付出所有努力的,都是好样的。考上的。继续学习之路,没考上的也不用气馁,整理好自己准备再战!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在这里,首先必须感谢high研当初的陪伴与支持,如果没有它,可能就不会成就现在的我。在我最迷茫最无措的时候,是high研给我指明了方向,才会让我成功上岸。所以,我想把我的考研之路写下来,给学弟学妹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得偿所愿,去到自己理想的院校。(论坛还给了非常优厚的稿费,两全其美。嘿嘿),希望你们也能像我当初一样,迷茫了就来这里看看,或许我的些许经验真的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呢。下面,言归正传。 在我决定开始准备考研之后,我想了好几件事情: 首先就是我的考研目的是什么?(这很重要!你的目的清楚的话,你的动力会很足。我的考研目的之一是对新闻学的热爱) 其次就是我选择什么学校?这很重要!举三个例子: ⑴我选择上海师范大学是因为如果我十分认真、非常努力、始终坚持,是有机会考上的!是跳一跳能够到的!我备考准备的比较充分,今年正好压线进上师大复试,后来在复试被刷的情况下被破格录取。 ⑵我在调剂时遇到一个女生,她一志愿报考某985大学应用心理,总成绩380+,但是没有进一志愿复试,她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完全在我之上,但现实很残酷,她调剂到了一个不如上师大的新传院校。 ⑶我女朋友今年报考的是本地一所普通二本大学,进了复试的她以为能妥妥的被录取,而且她还很认真的准备复试,但是她报考的学校不保护一志愿,她得和一些名校调剂生竞争,结果是复试被刷! 由此可见,没有什么理所当然,在没收到确切的录取通知之前,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 确定好自己想学的专业后,我在研招网的“硕士目录”中找到全国所有有该专业的学校,然后通过

新闻学硕士

北京大学新闻史论(614)+新闻实务(847)<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 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1-2003年新闻学基础知识,2002年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2001-2006年新闻学,暂无答案。(本项不单卖,购买全套赠送此项) 注: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考研论坛,真题会随时在网站更新,大家下载即可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 2-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笔记。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7页¥40 2-2《外国新闻史》笔记。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50页¥50 2-3《新闻事业简史》笔记。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8页¥40 2-4中国新闻史辅导笔记。手写版,共56页¥60 注:报名辅导班请登录跨考网进行详细咨询。 全套资料包含以上所有资料,套餐优惠价:¥168 指定参考书目 此科目没有提供参考书目 适用学院/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05030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612)<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 1-12000年-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由于出题老师固定,历年真题参考价值很大。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论坛,只要收集到我们即会在网站更新,大家可下载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 2-1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本科生笔记。出题老师授课,非常全面和清晰。手写版,共29页¥40 2-2新闻传播考点精要汇集。内部参考资料,介绍了传播理论考点、外新史考点等众多考试点。打印版,共39页¥40 2-3外国新闻史复习要点。陈立丹版《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要点,条理性好,重点突出。打印版,共17页¥30

爱他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资料历年真题参考书目

2014 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精品辅导资料 1、《新闻学概论》学习笔记《新闻学概论》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答案详解 2、《传播学教程》学习笔记《传播学教程》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答案详解 3、《中国新闻史》学习笔记《中国新闻史》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答案详解 4、《外国新闻史》学习笔记《外国新闻史》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答案详解 5、《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学习辅导与重点归纳 6、近年新闻热点、网络事件汇总及深度解析 7、新闻传播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2006-2011) 新闻史论2000,2002-2005年 新闻综合知识2002-2005年 传播史论2003-2005年 传播实务2002-2005年 8、2012独家更新资料优秀新闻传播学考研精品套餐笔记 2012 年独家更新资料,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传播学专业考研精品笔记套餐(165页):资料总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部信息,包括新闻传播学院新 闻传播学专业介绍,新闻传播学专业课导师信息,联系方式,我们提供导师邮箱,方便同学联系导师,师兄考研的时候,也是给自己的导师发过邮件,在考研过程中就给自己想考的导师发过邮件,在考研的过程中得到了导师的悉心教导。学长认为,电子邮件是联系导师的最理想方式。大家要坚持给导师发邮件,不能问完问题,就间断了。斤三年来新闻学传播学的考研招生人数和参考书目变化情况,近三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复试上线人数,近三年新闻传播学保送名单,近三年南师大新闻传播复试线,已经考上的经验,第二部分为考研精品笔记,主要是按照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和考点进行总结,考上的研究生学长已经将考点在后面注明,比如某个考点是名词解释,后面就有表明名词解释考点,第二部分是初试五本参考书的经典笔记。 9、独家辅导班讲义(温馨提示:我校没有任何官方专业课辅导班,本辅导班为恩波*翔高针对南师大新闻传播考研开办) 1、新闻学概论国庆辅导班讲义 2、传播学教程国庆辅导班讲义 3、中国新闻史国庆辅导班讲义 4、外国新闻传播史国庆辅导班讲义

自考新闻学概论总结资料

? 自考“新闻学概论”串讲资料 ? 一、选择 1. 政论家约翰。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小册子《论出版自由》,首次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新闻自由的口号和思想,其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2. 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新闻学开始超越单纯业务研究的微观视野,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揭示新闻活动的客观规律。其意义在于从业务角度转向理论角度。 3. 到了20世纪20年代,系统化的新闻理论创立于世,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李普曼的《舆论学》第一次揭示了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舆论过程。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第一次对新闻理论范畴体系做了较为完整深刻的表述。 4. 被称为创立传播学的“四大先驱”的是: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及他的“两级传播理论”,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及他的“五W模式”,心理学家卢因及他的“团体动力说”,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及他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和劝服艺术的理论。 5. 中国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三部代表性著作是:1918年,蔡元培决定在他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开设新闻课程,同年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次年4月20年,研究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新闻周刊》,它标志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新闻学作为一门专门学说在中国开始形成。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至此,标志着中国新闻学达到了成熟程度。 6. 萌芽状态的新闻学,最初孕含在他的母体——政治学之中。 7.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现象就是新闻传播行为的存在形态,包括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和新闻带来。新闻传播活动就是新闻传播行为的运行过程,包括新闻的采写编播过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过程。 8. 新闻学研究的任务,用最简要的话来说,就是提示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新闻活动的规律。 9.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一般把新闻学划为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这样三个层次,也有的主张加上管理新闻学作为第四个层次。 10. 为什么说获取新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信息需求?有关事态和时局的信息即新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信息需求,是人类社会最初的信息交往。 11. 新闻起源于人类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 12. 在古代,新闻信息与历史、情报信息处于混一状态之中。如古老的传播方式——“烽火报警”。 13. 事实的发展的质变和量变,有突变和渐变。一般来说,事物的质变和突变,容易成为新闻的直接来源。 14. 《纽约太阳报》是30年代由本杰明?戴创办,是商业化经营获得成功的第一家大众化报纸。其特点是售价低廉,追求刺激性。 15. 1911年普利策去世时,用他留有的遗产,在死后设立了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鼓励人们实践资产阶级的新闻价值理论。 16. 世界上最早研究新闻理论的人有:庞德在他的《新闻学概论》,甘斯在他的《美国新闻学评论》中,对新闻价值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理论概括。 17. 在中国,第一个将新闻价值理论引入中国的是徐宝璜。 18.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有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络等,其基

新闻学概论问答题汇总

1,新闻价值规律的三个基本点是什么? 1,事实的新近,是新闻价值的前提条件,事实陈旧新闻价值就消失了。2,信息量的大小,是新闻价值的核心部分3,重要程度的高低 2,简述“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的含义?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是先有事实然后才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和写真 3简述“错误舆论”的分类 按其程度不同可分为片面舆论,极端舆论和反动舆论三种 4,新闻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新闻事实是客观的,它能满足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新闻需求的性能,也是一种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2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新闻需求也是客观的 5 实行新闻工作的群体性方式有哪些? 1,充分重视群众来信来访2坚持发表读者来信3经常开展受众调查 6新闻是怎样的一种信息?新闻信息有哪些特性? 新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它的本源是客观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这样的自然信息特征:1新鲜,时新性和知新性的兼有和统一2真实,纪实性与选择性的兼有和统一3及时公开的传播 33为什么说新闻原本是一种信息? 因为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加以认识,并用文字等符号表达出来,即是人工信息,显然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即是自然信息,是包括新闻在内的一切信息的本源,对接受者即受众具有未知性和需知性的双重属性,新闻可以测度信息含量,这就是新闻的本质,凡新闻必然也是信息 7新闻自由的实际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有哪些要点? 实际是通过传播和接受新闻而实现的一种民主权利,它是政治自由的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点1,没有抽象的新闻自由,只有具体的新闻自由,在阶级社会里只有统治阶级的新闻自由2,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和无产阶级新闻自由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不是永恒的东西3新闻自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8 简述陆定一新闻定义的内容、特点及不足. 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来的新闻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特点:1,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明确事实是新闻是新闻的本源和实体。2.突出了“新近发生”这是新闻的主要特性3,文字简明扼要,易记易传。不足:1,主要是注意了事实和报道者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另一个传播要素—受众地位。2,只注重事实的时新性,忽略了受众是否未知,是否具有知新性,只注重新近事实的及时报道,忽略了事实是否重要,受众是否需要知道。 9 简述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在历史上的正面作用。 1,早期的资本主义新闻事业,曾经对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它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思想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之后,也为推进工业化进程和普及科学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2,为新闻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感性知识,也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新闻学概论重点总结

新闻——老易重点提到的内容 待定——待定还要问的内容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 一、新闻学的内容构成: 历史新闻学,研究新闻活动历史,为理论研究和新闻工作提供历史材料和历史借鉴 理论新闻学(狭义新闻学),研究新闻活动一般规律,为新闻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应用新闻学(包括新闻业务和媒介经营与管理) 研究新闻工作和媒介机构经营管理的具体原则、方法和技巧。 二、新闻活动的起源:关于新闻的起源,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观点。 历史唯物论认为:新闻传播行为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 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这种活动直接产生 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求; 唯心论的代表观点是“群居说”与“好奇说”。 群居说认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要产生了群居,而群居又必须相互沟通与交流。 好奇说认为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注,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推动着新闻欲。 (两者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科学,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新闻的分类 ?以新闻内容来分类,可分为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 ?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一般分为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一般分为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 闻。 ?以新闻与受众的关系分,可分为硬新闻、软新闻。 四、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五、信息的特点 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 2、可利用性:扩充+压缩 3、组合性指信息的组合形式,特别是以从未有的方式进行创新组合,再生信息,体现了信息的可发性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角度越多,信息的价值越大,全方位的认同越难 5、相对性信息效用随时间递减,体现了相对真理和相对正确性 待定六、新闻媒介的特点(P95) 七、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党报的党性原则是贯穿于他们新闻宣传思想的一条红线。明确地、正式地提出党报党性原则的是列宁。列宁在强调党报党性原则的同时提出了党内“行动一致,批评自由”的著名原则。

新闻学概论重点总结

1. 新闻学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 从内容看新闻学分为:理论,历史,应用 3.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原则是:1)报刊独立自 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休整”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 4. 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1)对每日的事件给以真实、全面,理智的报道,并将他们至于能显 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关系之中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4)报刊要提出和澄清社会目标和价值观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5. 新闻要素:是构成新闻的必须材料,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因五要素的英文开头字母都 是w,故也称“五个w”。 6.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 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7.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 时间的紧迫性。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8. 宣传与新闻的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具体区别1 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 宣传自身的需要,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2 归宿点不同:宣传者的目的是要人们理解一定的观念并接受它、支持它;新闻发布者是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3 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需要新,宣传需要不断地重复4 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材料和观点的统一。 9. 新闻媒介对舆论导向的作用?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构成了一种天然,密切的关系。 1)反映并代表舆论: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新闻媒介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2)引发舆论:舆论形成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 3)引导舆论: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额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10. 媒体融合:概念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 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广义的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11. 报纸定义及特点: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特点:1) 记录性好,便于思考; 2) 选择性强,读者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和内容来读;3) 材料运用自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深度报道; 4) 制作程序多而繁杂,新闻时效差;5) 受文化水平限制大,受众基础不如广播、电视广泛;6) 不 如图像和声音逼真有感染力。 12. 广播定义及特点: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特点:1) 迅速及时, 时效性强;2) 无远弗届,渗透性强;3) 对象广泛,群众性强;4) 一瞬即过,不易保存;5) 顺序接受,选择性差 13. 电视定义及特点: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特点:1) 现场 感2) 亲切感;3) 简洁明了;4) 长于动态新闻,短于深度报道;5) 电视新闻的采访、制作、传播、接收有较高的物质技术要求。 14. 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的共性可以说是新闻媒介的一般性质。新闻媒介的共性指的是包括各个时 代、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所有新闻媒介的共同特点。包括:1) 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它仅仅是舆论机构,没有立法、司法、行政那样的强制性和指挥权。2) 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的区别在于:1新闻媒介是反映现实变动的,区别于历史

新闻学概论 编写组整理

(5)如何增强新闻传播中的守法意识? ①新闻工作者要防止在新闻采访活动中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就需要学法、懂法和守法,增强守法意识,并善于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要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规约下进行采访活动。②增强新闻写作中记者的自觉守法意识。记者在写作新闻时首先要熟悉《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熟悉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在采访素材的使用上,要注意新闻事实的准确,防止张冠李戴;消息来源要交代清楚,这既是新闻报道的要求,也是对当事人、目击者和消息提供者的尊重,同时也表明他们对新闻来源应承担责任。新闻报道中涉及的重要观点和意见要与当事人“见面”,防止曲解当事人的本意。 ③增强新闻编排工作中编辑的自觉守法意识。新闻编辑在修改作品时,要注意保护作品的完整性,避免发生歪曲、篡改作品的侵权行为。新闻报道属于揭露批评性质的,编辑要与记者一起核实事实的准确性,注意措辞、用语的分寸,防止情绪化或过激的用语。同时要向媒体的法律顾问咨询,防止发生侵权行为。 第十一章新闻事业管理 (1)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及其作用是什么? ①新闻事业管理是指新闻传播活动所实施的领导、调控、规范等职能行为,包括对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职业行为和所制作传播的精神产品等进行管理。 ②新闻事业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党和政府的新闻主管部门、机构以及相关团体,依据法律法规、政策纪律、道德规范,从外部对新闻事业所进行的管理;二是各新闻媒体管理层对本媒体的内部管理。 ③新闻事业管理的对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新闻产品;二是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传播活动;三是从新闻媒体剥离出来单独经营的部分。 ④新闻事业管理机制与一般企事业的管理机制有所区别。一方面,党报、党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刊物,实行的是事业体制。另一方面,这些媒体要面向市场,其产品最终要通过市场提供给消费者(受众),新闻媒体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 ⑤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管理,一般通过政府行政、法律法规和行业内部管理等方式来实现。 ⑥意义:第一,加强新闻事业管理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有力保障。第二,加强新闻事业管理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需要。第三,加强新闻事业管理有利于保护媒体之间的有序竞争。第四,加强新闻事业管理有利于保障和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及职业准则。 (2)我国的新闻事业管理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①坚持党管媒体。②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③坚持依法管理。④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⑤坚持群众参与管理。 主要内容:①新闻事业宏观管理的基本内容:舆论导向管理。媒体领导班子和新闻队伍管理。媒体布局与规模结构管理。法制建设和监管执法管理。产业政策制定与产业政策调整管理。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新闻资源配置管理。与新闻事业密切相关领域的管理。 ②新闻事业微观管理的主要内容:新闻业务管理。媒体经营管理(报纸发行管理、广播电视节目推广管理、通讯社的稿件营销管理、媒体广告的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③实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协调统一。一方面,宏观管理的要求对于微观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和约束作用,微观管理的行为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宏观管理的各项要求。另一方面,微观管理是实现宏观管理要求和目标的坚实基础没有微观管理的艰苦努力就没有宏观管理的巨大成功。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总结笔记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知识点精要 绪论 ◎1新闻学:定义、中心议题、研究内容 ◎2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极其相关涉及内容 ◎3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3、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二、简答 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 第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第二、其主要内涵是: 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措施是保护新闻自由。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休整"理论。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4)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第三、本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理想的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 3、社会责任论报刊理论的内涵和评价(注意自由注意报刊理论发展到社会责任论的过程和新的特点)。 第一、20世纪40年代由一批美国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所接受。其基础仍然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第二、"报刊自由委员会"(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五项基本要求: 1)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报道必须理智;新闻报道要作出合理真实的解释。 2)新闻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报刊应负责起社会成员间思想观点交流的责任。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对各个集体给予正确描述。避免因误解而引起冲突。 4)报刊要提出和澄清社会目标和价值观。大众穿报媒介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 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这是对新闻时间性的要求。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并不能看不能真正实行自律,公众对此有无能为力,社会责任论者只能求助于政府来管束和制约新闻媒介。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之间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 4、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特征,本理论认为新闻媒介有那些功能? 第一、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市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 第二、特征: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 第三、守望: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冲破落后观念,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建设项目,使传统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 整合: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强调交易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技术。 5、学习新闻学理论的意义 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进行正确的改革。 3)知道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个和实践经验。 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奇特科学成果。 第一章新闻活动 ◎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新闻事业(大众传媒)、广义新闻活动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村图发展的需要:新闻活动的历史、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笔记整理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笔记整理 新闻学概论是研究新闻传播的一门学科,它研究新闻的产生、传播和 接受过程,以及新闻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 是新闻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经过多年的修订和更新,已经发展到 第七版。本文将对这本教材进行深入的评估和总结,以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概述 《新闻学概论》是一本系统介绍新闻学的教材,它从多个角度探讨了 新闻的定义、特征、功能、价值以及新闻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通过 对新闻学的深入研究,读者可以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 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内容概述 1. 新闻的定义和特征 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中首先对新闻进行了定义和界定。他指出, 新闻是指那些关于突发事件、重要事实、社会问题以及人们关心的话 题的报道。新闻的特征包括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等。通 过对这些特征的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新闻的本质和意义。

2. 新闻的传播和接受 新闻的传播和接受是新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李良荣通过对传播 理论和接受理论的介绍,帮助读者了解新闻传播和接受的基本原理和 模式。他强调了传播媒介和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以及新闻传播中 的价值观、权力和利益的角色。通过对传播和接受的分析,读者可以 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新闻编辑和报道技巧 新闻编辑和报道技巧是新闻从业者必备的基本能力。李良荣在《新闻 学概论》中详细介绍了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新闻标题的 撰写、新闻写作的结构和语言风格等。通过学习这些技巧,读者可以 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更好地传达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4. 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 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循的准则。李良荣在《新闻 学概论》中倡导了新闻伦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新闻从业者应该遵守 的职业道德标准。他强调了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并提出了应对伦理困境的方法和原则。 三、个人观点 《新闻学概论》作为新闻学的经典教材,对于初学者和专业人士都具

新闻学重点

新闻学概论重点整理 (按老师划的重点从ppt里整理出来的可能会有漏大家最好结合ppt 看ppt红色的字)(注重看整理出来的这些内容希望大家都过啦~) 第一讲 新闻学研究对象:新闻学以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属社会科学范畴。 新闻学的定义: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规律的科学 狭义新闻学和广义新闻学:狭义的新闻学专指新闻理论或理论新闻学。 广义的新闻学指的是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文学等并列的一门独立学科。 *新闻学三大分支: 理论新闻学: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出发,重点考察新闻事业,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系统总结和阐明人类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对当前和今后的新闻实践作理论指导。 历史新闻学:通过对人类社会既往新闻活动,特别是新闻事业的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一方面可为当前和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历史材料,另一方面又可为当前和今后的新闻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应用新闻学:通过对具体新闻业务工作和新闻传播技能的研究,概括总结出从事新闻工作的具体原则、方法和技巧,以直接指导实际的新闻业务活动。它涵盖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等全部新闻业务领域。 *徐宝璜:(留意称号)(四个第一) 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和教育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办者之一, 中国第一份新闻学刊物《新闻周刊》的创办者; 中国人自撰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的著述者; 中国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新闻学课程的教授; 因此,他成为五四时期中国新闻学界的泰斗、“新闻教育第一位的大师”和“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可谓名至实归! 中国新闻学三本奠基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可以视为中国新闻学的三部奠基著作 第二讲 新闻最早出处:“新闻”一词最早出现于南朝宋泰始三年(公元467年)左右朱昭之撰写的《难顾道士夷夏论》一文之中,始见于南朝梁代佛教文集《弘明集》卷七,比孙处玄“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的初唐神龙年间(公元705年前后)提前了二百多年。 多义的“新闻”:(中国汉语大词典)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新闻学概论 绪论 新闻学的含义:新闻学是研究一切新闻现象,新闻活动及其基本特点和客观规律的科学。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1.理论新闻学: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 2.实用新闻学:新闻业务、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 编辑学、新闻摄像学。 3.历史新闻学: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演变、著名新闻工作者的 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 新闻事业的三个基本因素:相当数量的专职人员 专门的新闻传播工具 新闻管理机构与媒介组织 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17世纪近代报纸(视觉通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近代报纸 20世纪20年代广播开始发展(听觉通讯) 20世纪30年代电视问世(视听并用) 20世纪90年代国际互联网热潮 《报刊的四种理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社会 责任理论。(划分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 对的新闻思想) 中国新闻学的开山之作:徐宝璜《新闻学》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 第一章 新闻的起源:新闻的起源于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的实践。 坚持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坚持事实是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 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第二性的。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特征: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及时:新闻是“易碎品”。 新鲜:反映、捕捉生活中的种种变化。 新闻传播者:新闻管理者、媒介组织、新闻工作者三者统称为“把关人” 传播效果:1.传播效果是新闻传播的唯一和最终目的。 2.传播效果可分为显在价值和潜在价值。 (1)显在价值的体现所需时间较短。 (2)潜在价值的体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新闻学概论》整理版讲课讲稿

绪论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与发展。 运用新闻理论,观察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业界动态、媒体转型…… 例如:分析新闻报道(单篇报道、系列报道、同题报道等),分析媒体事件(限娱令等)……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事实 新闻事实——经过选择的事实 如何选择事实?21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务实派定义: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即“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是大众化报纸(便士报)兴起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务实派新闻定义的特点:注重新闻内容的新奇、异常、变态、刺激、色情。 务实派的定义具体形象,但比较随意,不科学 理论派定义 1.强调事实 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强调活动(结果)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强调手段——手段说的是新闻的功能而不是新闻本身。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手段,即意味着新闻媒体是工具.(1980) 4.强调信息 如: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包含了新闻“真实、新鲜、公开”的特征。 信息源于事实,又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无法传布,只有变成信息才能传布。 新闻的定义 请比较几则新闻定义,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 (目前古今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可以首先对定义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定义的渊源、辨析、对实践的作用等。) 除了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如“事实说”、“报说”、“功能说”、“信息说”、等。首先,它们都肯定了事实的重要性;其次,它们都强调新闻要新,事实要近,陈年旧事不能成为新闻。这些定义是人们对新闻长期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新闻的认识。 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如“性质说”与“兴趣说”,们片面强调事实的个别特征,迎合受众的某种需求,诱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金钱、色情、暴力、怪异、刺激等消极现象上,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五要素(5W)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第二版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第二版 简介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是一本介绍马工程新闻学的 教材。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马工程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实践应用。本文档将对《马工程新闻学概论第二版》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内容概述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第二版》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 是引言,介绍了马工程新闻学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是基本概念,概述了马工程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第三部分是历史发展,追溯了马工程新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第四部分是研究方法,介绍了马工程新闻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和技巧。第五部分是实践应用,探讨了马工程新闻学的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最后一部分是展望与总结,展望了马工程新闻学的未来发展,并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总结。

章节详细内容 第一部分:引言 第一部分共分为三章,介绍了马工程新闻学的背景、定义和意义。第一章概述了新闻学和工程学的相关背景以及两者的结合所产生的马工程新闻学的意义。第二章详细定义了马工程新闻学的概念,并解释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第三章探讨了马工程新闻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引出了接下来章节的主题。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共分为四章,介绍了马工程新闻学的基本概念。第四章解释了信息传播和新闻传播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第五章详细介绍了信息需求和信息满足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在马工程新闻学中的应用。第六章探讨了媒介和受众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在马工程新闻学研究中的作用。第七章介绍了新闻价值和新闻框架的概念,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概念来分析和解读新闻报道。 第三部分:历史发展 第三部分共分为五章,追溯了马工程新闻学的历史发展。第八章介绍了马工程新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新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