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苏州纺织业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2

徐迅-苏州纺织业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2
徐迅-苏州纺织业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2

苏州纺织业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国贸81002 徐迅指导老师:杨伏英

摘要:江南纺织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纺织业龙头,江南纺织业尤以苏州纺织业为盛。本文从苏州的地理位置、民俗习惯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研究苏州纺织业繁荣昌盛的原因和发展的历史。近年来,苏州制造业迅猛发展,其中大大小小的纺织企业为苏州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入世以来,国际贸易发展迅速。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同时又拥有政策上的支持等多方面的优势,使得我国纺织行业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因此苏州纺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苏州纺织企业对外贸易竞争力、我国纺织行业总体发展趋势、对外贸易大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提升苏州纺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对外贸易,纺织业,国际竞争力

Abstract: Jiangnan textile industry was the best on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from of

old , and Suzhou textile industry was the best on Jiangnan textile industry . This paper will reach the prosperous of Suzhou textile industry and it’s history.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a rapid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Suzhou. Among them,textile enterprises in Suzhou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since the China join in the WTO.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a rapid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rich in human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also has the policy support from our government. So the foreign trade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China is growing rapidly. However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 China.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imminent is the next problem. So textile enterprises in Suzhou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encountered a variety of problems. This paper reached the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of textile enterprises in Suzhou,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in general and the

big environment of foreign trade. Based on those, this paper will present the method of develop the textil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in Suzhou.

Keywords: Foreign trade, Textile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目录

一、前言------------------------------------------------------------------1

二、苏州纺织业发展现状----------------------------------------------------1

(一)原料供应充足-----------------------------------------------------1 (二)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1 (三)人力资源相对不足-------------------------------------------------2 (四)行业标准较低-----------------------------------------------------2 三、苏州纺织业发展前景----------------------------------------------------2

(一)国际有利的发展环境-----------------------------------------------2 (二)企业内部环境的稳定-----------------------------------------------3 (三)国际竞争力状况略显不足-------------------------------------------3 四、苏州纺织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4

(一)纺织产业渠道营销能力不足-----------------------------------------4(二)纺织产品品牌市场影响力较低---------------------------------------5 (三)纺织产业内部结构比例不合理---------------------------------------5 (四)纺织行业面临转型升级---------------------------------------------5 五、苏州纺织企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5 (一)促进渠道网络建设,提高纺织企业市场营销能力-----------------------5 (二)鼓励企业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资产价值,形成较强的市场势力-------6 (三)鼓励企业实施并购和联盟战略,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6 (四)鼓励纺织服装设计创新,引导纺织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对接融合---------6 参考文献------------------------------------------------------------------7

一、前言

纺织品贸易是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纺织品贸易一直倍受各界关注。纺织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需求量大。纺织产业发达必然可以解决当地的就业率问题,所以往往是各国政府大力扶持的产业。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而英国的崛起就是从纺织业的繁荣开始的。英国之后的很多国家的进步,也都与该国纺织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普遍认为一国纺织业的繁荣是该国经济发展的标志。“全国纺织看江苏,江苏纺织看苏州”。纺织业自古以来就作为苏州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作用。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中,纺织业被定义为规模收益逐渐下降的夕阳产业,但在面对世界市场持久稳定的必要需求和企业不断的技术创新等战略下,结合苏州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纺织业在国际竞争中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也是政府扶持的重要产业。研究苏州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更好地了解苏州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也可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如何提高苏州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更好地促进苏州纺织产业的发展,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原料、生产技术和设备、人力资源、行业标准等方面入手调查苏州纺织业的发展现状;再结合国内外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分析苏州纺织业的在国际上的发展前景;另外还根据近年来的数据计算出贸易竞争力指数来分析苏州纺织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状况;最后针对影响苏州纺织业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争取把夕阳产业变为永恒产业。

二、苏州纺织业发展现状

苏州纺织业以悠远的历史底蕴铸就了苏州独特的城市名片,这个与苏州古城历史相生相伴的传统特色产业,在苏州这片土地上繁衍不息,成为苏州工业经济的重点行业之一,对苏州工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近年来,在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挤压下,纺织业的生存空间较以前大大减少,产业调整升级迫在眉睫。用一句话概括苏州纺织业发展现状就是,在压力中求生存,在调整中求发展。

(一)原料供应不足

纺织品生产所需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以棉花为例,苏州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也是生产水平最高的棉区,具有比较优势。该地区水热条件好,伏天日照充足,有利于多结伏秋桃。多春雨,常有秋季阴雨,不利于苗期生长和吐絮。基本实行粮棉两熟套种,适于栽培中熟陆地棉。但近年来,我国植棉面积大幅度减少。2012年,长江中下游棉区植棉意向面积为1952.1万亩,同比减少7.1%。其中,江苏省同比减少16.5%,附近的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省减幅分别为7.6%、7.4%、4.2%和1.3%。2013年,长江中下游棉区植棉意向面积为1650.0万亩,同比减少9.3%。其中,江苏省同比减少3.5%,附近的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四省减幅分别为6.8%、6.4%、15.2%和0.1%①。原因主要有:1、部分地区受灾,导致棉花种植收益下降。苏州地处近海地区,夏季会受台风的影响,容易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棉花的生长发育。2、与其他作物相比,棉花收益波动较大。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逐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2013年每50公斤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112元,比2012年提高10元。由于种粮补贴较高,农民收益相对稳定且有保证,而棉花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大,棉农抗风险能力较差,继续种植棉花的意愿较低。3、农村劳动力缺乏,无法满足棉花种植所需的劳动力投入。当前苏州农村留守劳动力不足,多选择种植省时省力的粮食作物。相对而言,棉花种植周期长,管理难度大,成本投入多,因而种植积极性不断下降。棉花产量减少造成了棉花价格的上涨,而作为纺织业主要原料的棉花价格上升就打压了纺织企业的生存力。

(二)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纺织技术向设备高速化、自动化、工序连续化方向发展,传统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我国纺织设备落后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比如以苏州为例,国际上自动络筒占有率91%,苏州仅有40%;无梭织机发达国家占有率80%以上,苏州只有45%;我市棉纺企业万锭用工140人左右,而国际先进水平在40人左右。另外在生产技术上,据统计,中国纺织品三大行业(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分别为61%、28%、

①高芳.《中国棉花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2012-2013)》,载《市场调研》2013年第12期.8-14。

11%。除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和服装骨干企业的缝纫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而且新产品开发不足②。纺织业与低碳、环保似乎总是挂不了钩,尤其是印染等中间环节,大部份国内的纺织及成衣生产商都耗用大量的水、能源、排放化学品、废水及气体,这都增加生产成本及添加额外的化学品、废水及气体处理费用。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民众健康及违反国家环保条例。苏州纺织企业众多,纺织生产废水和COD排放量较大,据调查,苏州排放量远高于无锡、常州、南京、镇江四市。为实现纺织印染废水污染物减排,中国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然而,环保组织在调研中发现,多个地区尚未全面执行新标准,其中也包括部分苏州企业。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就只能生产低端产品,且污染较大,环境成本较高。低端产品附加值较少,这样又缺乏足够的经费研发,面对这样的恶性循环,我们的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三)人力资源相对不足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纺织业,劳动力价格和质量关乎行业发展。而据调查,苏州纺织企业2013年平均员工工资在3500元左右,而2012年约是3100元。纺织业人工成本每年都要上浮10%—20%。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工流动性大给企业带来了麻烦。许多员工回内陆地区家乡附近打工,工资待遇差不太多。用工成本提高到4000元已很难招到熟练的技术工人。而每道环节都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把关,否则质量难保证。纺织业技术工人的工资大都差不多,要留住人得让他们工作得开心。如今,熟练技工的待遇甚至已经远超过了高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另外丝绸产业作为纺织业中的重中之重,对技术工人的要求更高。用工的紧张是核心问题。丝绸产业近年来逐渐萎缩,很少有新工人进来。虽然丝绸产业附加值还是比较大的,也可以消化劳动力上涨的成本,但是现在工人越来越少,年轻劳动力也不愿意进入这个传统产业,这就造成了现在纺织业工人的年龄普遍偏大。纺织业原本就是中国最大、最传统的外贸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还牵扯许多人的就业问题,但现在却成了最难做的行业。

(四)行业标准较低

目前纺织业仍然是苏州的传统优势产业,与机械、电子一起位列苏州工业前三强。如今,苏州纺织业已成为总量规模大、门类齐全、产业链较长和率先进军国际市场的支柱产业,拥有棉纺纱锭600多万锭、年产化纤600多万吨、毛纺1亿米、服装10亿件,工业产值占据全国的近十分之一。苏州纺织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拥有17个知名纺织产业集群,拥有江苏省千亿产业基地2个,百亿产业群9个。产业集群经济成为苏州纺织工业的重要成长力量,去年上半年苏州纺织工业总产值1676.6亿元,同比增长4.05%,主营业务收入1616亿元,同比增长5.13%。十多年前,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新兴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苏州纺织业及时更新生产技术,拓宽产品领域。经过不懈努力,苏州纺织业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和振兴,涌现了恒力集团、盛虹集团、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华芳纺织集团、江苏澳洋实业公司、江苏梦兰集团等龙头企业。而已波司登为首的苏州纺织企业已经进军国际市场。要成为一家世界知名的综合服装品牌运营商,国际化是必经之路。在国际化战略中,波司登采取的是“中国品牌、本土设计、全球采购、当地化营销”的模式,学习国外领先的技术知识,优化波司登经营管理模式。目前,在国外一线城市开旗舰店的中国本土服装企业较少。波司登以开设旗舰店为“敲门砖”,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海外经营模式,为集团下一轮国际化战略奠定良好基础。走向国际市场,就要根据国际时尚潮流动向来确立企业市场定位。中国纺织产品质量、档次、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目前在出口产品中,仍以中档为主,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针对这种现状,爱国者国际化联盟组织将中国精品品牌抱团推向国际市场,这是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平台。

三、苏州纺织业发展前景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而苏州所处的长三角是中国经济的龙头,吸引着全球商家的注意。另外后配额时代的来临也为苏州纺织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企业自身加强内部控制等措施也为苏州纺织业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但光有这些条件还远远不够。

(一)国际有利的发展环境

放眼国际市场,自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欧美等一系列进口大国相继对中国解除了出口配额和相关出口限制,例如2007年底中欧纺织品设限到期、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配额设限结束,中国纺织品无配额时代即将来临,约占全球纺织品市场60%以上份额地区全面开放,将会

②齐斌.《苏州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载《发展与规划》2010年第8期.25

给中国纺织品贸易带来巨大机遇,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然而始于2007年世界性金融危机又使得全球纺织品重新洗牌,中国纺织业在面对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机遇。而未来几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上升区间,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这将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带来有利的国际市场保障。而苏州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招商引资,吸引了许多外国企业,这也为苏州发展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苏州纺织业走向国际市场起了推动作用。另外自从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以来,苏州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也越来越频繁,苏州纺织企业也面临着走进东盟的最好机遇。原因在于中国和东盟政治关系非常好。双方经过几十年的对话合作,建立了完善的合作机制,这对中国企业进入东盟能够提供比较好的政治保障。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也为中国企业走进东盟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按照中国和东盟签署的贸易协定,到2015年,中国、柬埔寨和缅甸的税率都会降到零。中国和东盟拥有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双方正在加强互联网互通建设,这些都有利于中国企业进行转移,也便于中国纺织业将来在未来发展中,优化资源配置。每一个东盟国家,除了新加坡以外,都是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力比较合适,有利于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东盟国家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庞大的新兴市场。东盟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签署了自贸协定,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跳板,也有利于中国的纺织企业绕开西方的贸易壁垒,降低贸易风险,获得比较好的贸易环境。目前走进东盟可能是中国企业实现第二次经济起飞一个很好的时机,也为我们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前景。因此苏州企业也加快了“走出去”到东盟国家进行投资发展的步伐,2011年以来苏州在东盟地区核准45个境外投资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2.77亿美元,其中纺织业比较大的项目有江苏AB(柬埔寨)纺织有限公司、苏州(常熟)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

(二)企业内部环境的稳定

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文化等因素,也称企业内部条件。即组织内部的一种共享价值体系,包括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和工作作风。在苏州纺织企业中,大部分都是中小民营企业,同时,他们往往也是家族企业,该类企业的组织结构多采用直线制或直线职能制。在生产、流通、库存等环节存在较大浪费和低效,致使隐性成本虚高,抗风险能力弱。因此,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升级是当前急需引导和解决的方向。而建立一个良好、稳定的企业内部环境,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资源是企业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投入,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而企业能力就是企业有效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单个资源不可能产生竞争优势,企业各种资源只有有效整合并形成有机整体才能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近年来,苏州中小纺织企业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提高认识,控制成本,制定并完善企业制度,努力让管理上一个新台阶,有效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其实是一个企业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候坚守的一种行事原则。大多数的企业,其文化都产生于企业领导者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所以,企业创立的开始,也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开始。这就是一个企业能否壮大,从一开始就能看出来的原因。因此,企业必定有其文化,但文化的优劣与否,决定了企业的成败。而苏州有着悠久的纺织传统,这与苏州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为苏州纺织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只有从多方面入手,运用各种有效、可行的手段和方法稳定企业内部环境,才能达到改善企业经营、保护资产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力争重振传统企业雄风。

(三)国际竞争力略显不足

为了对苏州纺织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作详细的分析,在这里将以贸易竞争力指数为标准来衡量苏州纺织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贸易竞争力指数是衡量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竞争力指数的公式为:(出口一进口)/(出口+进口)。竞争力指数大于零,表明该产业贸易顺差,具有一定的国际比较优势;竞争力指数小于零,表明该产业贸易为逆差,国际竞争力较差。

苏州纺织品整体贸易竞争力指数如表1显示,可以看出近年来苏州纺织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6-0.7之间,最低值是2008年的0.62,说明苏州纺织品服装属于出口主导型,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表1 2008-2013年苏州纺织品及制品贸易竞争指数

纺织品服装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国际比较可以从表2的数据来看,苏州纺织品服装整体贸易竞争力指数近年来比较稳定,除了近两年都超过了国内的平均水平,在2011年之前都超过了中国香港、美国和墨西哥等国家;但从近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苏州纺织品虽然还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竞争力已经没有几年前那么强了,甚至已经低于国内的平均水平;而在国际上,已经被香港、美国、墨西哥等国家远远甩在身后,增长幅度远低于上述国家。

表2: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纺织品及制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四、苏州纺织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苏州市纺织产业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和大多数产品产量均实现了倍增。但是长期以来影响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却迟迟没有得到改善。总体来说有如下制约因素。

(一)纺织产业渠道营销能力不足

渠道营销能力对纺织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在纺织行业成长阶段的中后期,渠道对市场的影响力甚至会超过成本和品牌,出现“渠道为王”的现象。发达的外贸销售渠道、大量的代工订单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专业批发市场曾经是苏州市纺织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销售渠道优势”被企业认为是苏州市纺织企业发展第二重要的优势。但是,随着纺织产业高端化发展,其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苏州市纺织产业原有的渠道优势不断减弱。当前,多批少量逐步取代大进大出,品牌企业通过自建门店增强对市场的快速反映和终端控制能力趋势日益加强,电子商务和网品市场快速兴起,这些商业模式的变化使原先专业市场的规模经济优势、渠道交易功能不断减弱。随着企业自有品牌市场影响力的提升,企业品牌和现有专业市场品牌内涵和定位之间的失调、冲突也将显化,进一步削弱专业市场的品牌价值。关于销售渠道对企业销售额贡献的认识,纺织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但就平均水平而言,接单生产仍旧是最重要的销售渠道。其余依次为通过代理商销售、加盟店零售、自有商店零售、自建企业商务网站销售、专业批发市场销售。电子商务和网品市场在E时代纺织品营销中的作用将不断提升。苏州市部分纺织企业通过自建或与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合作,开拓电子商务平台,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总体而言其作用非常有限,并没有得到多数企业的重视。另外,专业市场和行业(或商会)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也没有得到专业机构评级或本地纺织企业的认可。按照总交易额,东方市场连续多年名列中国纺织品市场第一,常熟服装城名列中国服装市场第一名。近年来,两个市场均投入大量资源发展电子商务市场,并得到省市政府支持,也取得快速发展。但是,从其市场影响力来看,东方市场的的网络交易平台PR

(PageRank)值为5分,全球排名32万余名。常熟服装城的网络交易平台为PR4分,全球排名660万余名。苏州市多数企业认为行业(或商会)电子商务平台对交易额的贡献非常之小③。

(二)纺织产品品牌市场影响力较低

近年来,苏州市一批龙头纺织企业品牌资产运作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共计14家企业的20个产品成为“中国名牌产品”,是苏州市最集中的产业。而且,一批代工企业,在服务国际品牌的过程中,品牌运作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形成了创设自主品牌的发展远景,尝试从加工制造转型集产品研发、加工制造和品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企业。例如,群鸿服饰有限公司在OEM的基础上,反向收购了境外品牌。锦超服饰有限公司在代理博纳服饰系列品牌国内总经销多年后,在意大利注册了自有品牌澜维奥。有品牌不等于有品牌资产。品牌资产的核心是指其象征、内涵得到消费者的积极认同,由此产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目前,除了羽绒服外,苏州市纺织产业品牌的总体缺乏市场影响力。以对苏州久光百货、美罗商城、泰华商城三家知名商家网站的宣传调查为例,在70个男装品牌、109个女装品牌、21个女装品牌和24个家纺品牌中,苏州本地品牌只有金仓女装、仙合家纺和堂皇家纺三个品牌。品牌内涵的培育需要积累、沉淀,但是,品牌也面临老化的挑战。总体来说就是,新品牌尚待培育,原有品牌已初现老化迹象。

(三)纺织产业内部结构比例不合理

从形式上看,苏州市化纤、棉纺、毛纺、丝绸、服装、家纺和印染等七个行业都具有一定规模的产能,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但是,也存在产业链协同效应不显著、内在结构比例不尽合理等不足。整个纺织产业生产链缺乏有机的协作,印染产品与服装面料脱节,面料又与纺织坯布脱节,纺织坯布又与化纤原料脱节,并且化纤、织造、印染等相关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此形成的“水桶效应”为纺织企业最终产品质量档次提升带来极大困难。产品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产业内部协同效应的形成。服装业现有各行业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产品结构不合理,也导致了产业链协同效应并不显著。例如,苏州市具有一定的纱、布、毛机织物生产能力,但是,纤维改性、合成的研究与研究应用能力不足,无法满足高档服装、装饰面料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利用,多数国际品牌代工产品的面料和配饰本地自给率较低。在未来,服装档次升级加快,苏州市服装业发展对外部原料市场的依赖性将快速提升,市场竞争力将继续衰退。此外,苏州化纤生产原料自给率低,本地化纤产能的超速发展极有可能带动原料市场竞争加剧和上游产品价格的上升。

(四)纺织行业面临转型升级

全球纺织业经历了从棉——化纤——服装——服装、装饰、产业三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化纤工业阶段是指,在20世纪60年代,化纤产品凭借其产品特性和价格优势对天然纤维替代程度快速提高,推动了纺织产业规模化生产的发展④。而20世纪末材料科学的发展又推动产业用纺织品的快速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市场潜力大,成为带动全球纺织产业不断升级的主要驱动力。美国、日本、欧洲产业用纺织品产量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甚至已达40%以上。而苏州市产业用纺织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化纤行业仍旧处于替代天然纤维的发展阶段。产业用纺织品的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苏州纺织制造服务业发展比较缓慢。近年来纺织产业社会化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更加细化,“纺织制造服务业”已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是,苏州市目前尚未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机构、时尚杂志和专业媒体。也缺乏专业的渠道、品牌、物流、供应链规划咨询机构。由于纺织制造服务业发展滞后,本地企业往往需要上海、北京、深圳、厦门等地的机构外协完成相关业务,增加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和风险,并制约了苏州本地市场形象和行业影响力的提升。

五、苏州纺织企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苏州纺织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了纺织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应走品牌引领、创新驱动、绿色生态的纺织产业发展之路,实现苏州纺织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提升苏州纺织产业在全省、全国的优势产业形象与产业地位。

(一)促进渠道网络建设,提高纺织企业市场营销能力

目前服装纺织品网购正在蓬勃兴起,各种电子商务平台迅速发展,为了让纺织企业在这一大潮③王世文.《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以苏州纺织产业发展为例》,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2-13。

④徐芃.《中国纺织业在后危机时代的转型与升级》,载《商业研究》2011年第8期.65-66。

中顺势前行。首先,企业要利用电子商务创新营销模式,理顺与传统销售渠道的关系,提高产品销售的针对性和售后服务水平;其次,将电子商务与生产制造环节相衔接,支撑和带动企业业务流程优化,提高产品制造的快速响应能力。另外积极支持企业拓展电子商务平台市场,鼓励企业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企业”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或者联合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建立网上专业市场。鼓励企业通过营销模式的创新,缩短产品流通周期,降低产品营销成本,增强对终端市场的控制能力和反应速度。通过网络营销还可以塑造企业的网络品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品牌知名度的高低和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的档次与售价,以域名形式出现的网络品牌是直接指引客户进入企业的网站,吸引访问者注意力的重要因素。网络品牌的塑造一方面可以在知名专业站点上刊登广告,利用电子邮件和网络论坛散发企业的各种信息,以增加企业站点的访问量;另一方面,应积极主动地与各类相关站点,如企业的供应商、销售商,甚至竞争者的站点进行链接,以便扩大影响.增强宣传效果。

(二)鼓励企业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资产价值,形成较强的市场势力

在国内消费者的认知中,苏州并没有和时尚、潮流等代名词建立稳定的联系。城市定位的缺失,也是制约苏州纺织业品牌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升苏州在服装、家纺消费者认识中的产业形象,有助于苏州自主品牌的发展。当前苏州纺织企业需对以下几方面重点关注:

1.利用各类展会举办企业产品发布会,扩大区域品牌整体影响力;

2.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应积极组织国内外的名企、名牌、名师、名模来苏展示交流,带动苏州市服装设计界的原创品牌经营能力,通过纺织产业信息发布和流行时尚展示,提升地域品牌形象和业界知名度。

3.有选择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到苏州落户发展,用名牌引导市场,以市场带动产业,提高整个行业的档次和水平。目前苏州以大众品牌和中低端产品为主,虽然部分定位高端,但品牌影响力尚未形成。吸引世界品牌入驻,发挥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示范作用,有利于提升区域品牌的能级,进一步提高苏州纺织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鼓励企业实施并购和联盟战略,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

未来品牌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为企业资本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竞争。兼并重组是纺织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也是纺织行业进行调整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兼并重组不仅能使产业由分散无序走向集中有序,提高行业的定价能力,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兼并重组也能使优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向整合后的企业辐射,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提高行业的整体运营效果和生产效率,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扶持政策,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引导苏州本地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多种途径,加强对纺织服装大集团的引导和培育,促使资源向名牌企业集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把品牌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名牌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作用和带动作用,树立苏州纺织织造的良好形象,提高地区知名度。

(四)鼓励纺织服装设计创新,引导纺织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对接融合

设计创新是服装成衣、家用纺织品消费类时尚纺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小企业“专、精、特、优”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向。为了提升纺织企业设计驱动的产品创新能力,一方面,应积极鼓励、引导和帮助本地创意设计、品牌渠道规划、咨询策划、商业地产和纺织金融等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发展,实现服装产业链的升级。特别是对大师原创设计工作室、名师领衔设计团队进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给予纺织产品产业化服务重点立项资助。另一方面,应引导纺织制造企业和市内外纺织制造服务业的对接融合。通过强化设计业对纺织产业的服务,鼓励企业提升产品设计创新水平。支持知名设计师领衔设立原创工作室,培育设计人才,加强产品设计创新,推进设计成果产业化。强化咨询业对轻纺产业的服务,促进纺织企业在企业诊断、咨询评估、企业发展战略策划、市场调查、品牌运作、渠道规划等专业咨询领域的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此外,苏州是著名的“丝绸之府”,丝绸业是苏州最具特色的传统产业。苏绣、宋锦、缂丝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丝绸作为苏州“代名词”的作用不断衰退。未来,在应鼓励企业采用现代的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流程的同时,更要倡导企业“守旧”式“创新”,资助企业发掘、发展濒临失传的特色工艺,注入文化和艺术内涵,提升质量档次和产品形象,实现从技术密集型产品向艺术创意型产品的转型。

参考文献:

[1] 臧蒙,韩坚.基于SCP范式的苏州纺织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吴江盛泽为例[A].网络财

富.2009(09).34-35

[2] 汪开鹏.对外贸依赖型纺织行业中小企业生存的思考[A].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56-60

[3] 竹子俊.纺织业转型在即[A].中国对外贸易.2012(05).58-59

[4] 王江芳.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我国纺织业发展对策研究[C].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3

[5] 程斌.经济转型升级期苏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A].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01).37-40

[6] 胡彦蓉.苏州中小服装企业竞争力分析[A].区域经济.2012(02).229-230

[7] 吴钧.入世十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A].价格月刊.2013(02).46-48

[8] 汤华魏文斌.苏州市驰名商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以纺织服装业为研究对象

[A].改革与开放.2013(11).14-16

[9] 王永刘阳.劳动力成本对江苏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A].国际商贸.2012(10).179-181

[10] 姚蕾.我国纺织工业出口贸易环境竞争力研究[A].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09).95-98

[11] 董雯雯.我国纺织业出口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A].对外经贸.2013(07).11-12

[12] 李英,王晓雪.苏州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A].企业家天地.2010(10).21-23

[13] 魏道培.中国中小纺织企业的力量[A].中国纤检.2013(11).61

[14] 朱镇斌朱重生.中国纺织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策略[A].时代金融.2012(02).71

[15] 朱晓丽.中国纺织业在后危机时代的转型与升级[A].轻纺工业与技术.2013(08).24-25

[16] 徐晨露.中国纺织业对外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的研究[A].国际纺织导报.2013(10).4-10

[17] 郝佳.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C].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12

[18] 张风涛.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C].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2

[19] 雷伟.苏州中小刺绣企业发展战略研究[C].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1

[20] Thomas Vollrath,Mark Gehlhar,Stephen MacDonald.The Changing World Network of Trade in Textiles and Apparel.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2007

苏州对外贸易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苏州对外贸易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王倩

摘要 4000多年历史造就了苏州这样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令人传诵。苏州市对外贸易是苏州市经济发展的重点,近年来,苏州市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主要通过对苏州市对外贸易的现状出发以及对SWOT分析,发现我市苏州对外贸易目前的优势以及缺点,并找出方法如何扩大其优势,补足其劣势,以及我市苏州对外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增加苏州市经济,使苏州对外贸易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SWOT分析补足劣势扩大优势

目录 一、前言 (1) 1.1苏州市的历史发展成就 (1) 1.2苏州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1) 二、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SWOT分析 (1) 2.1苏州市对外贸易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1) 三、威胁与机会 (2) 3.1苏州市对外贸易的机会 (2) 3.2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威胁 (3) 四、贸易战略的建议 (3) 4.1完善外贸管理体制和政策 (3) 4.2积极创建本土品牌 (4) 4.3施行自主品牌战略的意义与好处 (4) 4.4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品牌建设 (5) 4.5加强外贸人才培养工作 (6) 参考文献 (7)

一、前言 1.1苏州市的历史发展成就 4000多年历史造就了苏州这样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令人传诵。苏州也是经济发达的贸易城市,古时苏州就是各大王朝经济文化的中心。古城苏州有自己的特色,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如诗如画的场景让人赞叹。苏州的旅游业也闻名中外,一座座国际文化遗产的园林,一个个吴王夫差的故事被人所熟知。 总是能成功把握住经济发展机遇的苏州,很快地便以其后来居上的发展速度,跑在了城市发展的前列。似乎只是在一夜之间,苏州市成了国内很多城市发展的学习榜样。在2015年,苏州以10500亿元的GDP总量,全国排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和深圳,稳居第六位。 1.2苏州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2015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113.1亿美元,增长0.6%,其中出口1811.8亿美元,增长3.1%。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达到29.7%,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二、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SWOT分析 2.1苏州市对外贸易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苏州是江苏省的经济、文化强市。经济基础深厚,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达,长江流域腹地深广。龙头市上海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便捷的高速公路和沪甬跨海大桥把江浙的城市群与上海衔接起来,使之起到长三角核心驱动作用。苏州作为上海的邻居,两个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上海作为老牌强市也带动这苏州的发展。 本地市政府也相当关注苏州市外贸的发展,苏州市市长周乃翔称事实上,为应对近两年低迷的外贸形势,苏州除了外贸转型、开发总部经济外,还创新贸易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

.精品文档.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一、实践调查内容 (一)引言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那么,驱动技术、、人才等的力量源泉就是企业文化的创新或优秀的灵活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建立于企业文化创新力之上的一种“合力”。它来源于企业独有的创新力(包括:管理创新力、组织创新力、制度创新力、知识创新力、技术创新力、产品创新力、营销创新力等)。从动态的经济理论来看,在经济增长

过程中,企业能够在实现利益相关者平衡发展的同时提升竞争力,其关键的解决方法是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所体现出的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一方面,在企业文化中弘扬创新精神,使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使企业各种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发挥到最强。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来改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二)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

市场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市场竞争分析 竞争是自然界和经济社会的普遍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供给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长。社会经济告别了供给短缺的现象,市场供求矛盾的主要方面由生产供应转为消费需求,生产供应转变为供给竞争。在这种环境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实际供应商,才能获得经营绩效。 消费需求是市场分析的基础和营销活动的对象,供应竞争则是市场分析的关键和取得经营绩效的唯一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重视对消费需求的研究、分析,同时也意识到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离开了实际竞争能力,任何市场机会都不可能转化为企业的经营绩效。因此,竞争分析在市场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市场竞争的概念 所谓企业竞争,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商品生 产者和经营者为了争取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并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而发生争夺、较量、对抗的经济关系。 市场竞争分析实质上是对竞争对手和自身实力的分析,分析的过程也就是—个“知己知彼”的认识过程. 1. 确认企业所处的产业竞争市场类型 市场竞争体现于各产业市场,体现于同类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过程。具有明确主营业务的企业,其市场竞争集中在以产品和服务划分的行业领域。现代经济理论把市场竞争模式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在现实的社会经济中,完全的竞争市场

模式几乎不存在,完全垄断的时常模式仅限于极少数行业,大部分产业或行业基于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模式。基于不同的市场竞争模式,各企业的竞争分析存在差别。 2. 分析识别竞争者 一个公司成为一个企业实际的和潜在的竞争者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必须认准现有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判断的标准有: (1) 当其他企业以相似的价格向相同的用户提供类似的产品与服务时,企业就可以将 它视为竞争者; (2) 如果公司或企业实力雄厚,则可以更加广义地把凡是翻造经营相同产品和同类产品的企业都看成是自己的竞争者, (3) 那些提供相同局部产品(如零部件厂)也是竞争者; (4) 与本企业可能争夺原材料、资金的企业,同样是竞争者。 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在产品质量及服务、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手段等方面,本企业和竞争对手之间进行比较,判断各自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从而可以改变自己的劣势,才能处于有利地位。 3.分析判明对手的目标 在识别出主要竞争对手和他们的竞争策略之后,要进一步探索、断定竞争对手的目标,也就是竞争者在市场上追求什么;他们的行为推动力是什么。企业在市场上追求的目标是很广泛的,尽量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利润)是一个基本目标,围绕着这个基本目标,可以

苏州市机电产品出口状况分析

苏州市机电产品出口状况分析 摘要:2006年全国机电产品出口5494.2亿美元,增长28.7%,增幅同比回落3.3 个百分点,仍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的 1.5个百分点;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上升到56.7%,提高0.7个百分点;出口净增额1226.7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增量的59.2%,拉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16.1个百分点。当年的顺差更是达到了1216.6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的69.12%。无疑成为顺差的主要力量。江苏省的机电产品出口实际额位于广东之后,位列全国第二,06年实际出口额1114.25亿美元[1],而苏州市占到了其中的65.8%。可以说在06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2006年也是苏州市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对外贸易进出口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取得较好成绩较好的一年,诸如出现了一般贸易的出口增量首次高于加工贸易,出口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变,产品科技含量有所提高等好的迹象,但同时也不得不清楚的认识到我市机电产品还存在很多诸如外商所占比例过大,加工贸易比例仍然占据主导,品牌意识不够等不足,如何正确看待我市机电产品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优化出口结构,加强品牌建设,从而使我市乃至全国的机电产品朝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问题,优势,解决方法 Abstract:The whole national’s machine and electricity products export was $54,942 million in 2006, which increase 28.7%. The amplitude decreased 3.3% comparing corresponding period, but which still was 1.5%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export of foreign trade; the proportion moved up to 56.7% of the whole national export of foreign trade; the net added-quantum of export was $12,267 million, which took up 59.2% of the total increment of the whole national export of foreign trade and made a increment of 16.1% in the whole national export of foreign trade. What’s more, the favorable balance came up to$12,166 million that year, which took up 69.12% of the total $17,747 million in the whole national trade favorable balance. It is no doubt it had become the leading power of the whole national trade favorable balance. The real quantum export of the machine and electricity products in Jiangsu took the second place in the country following the Guangdong. In 2006, the real quantum export was $11,142,5 million and Suzhou took up 65.8% of it. It was fact that Suzhou got a good achievement in 2006, and this year is the first year of the eleventh Five Year Plan of Suzhou, it was also the year that we got the good achievement in realizing the change of the increasing way of import and export in the foreign trade, taking some good phenomenon for example, the added-quantum of common trade was higher than processing trad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ructure of the export was changing in the some extent and the cont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ducts was improving. However, it cannot but to recognize clearly that there were still much lack of the machine and electricity products in Suzhou, for example, the overlarge proportion of the foreign companies, the processing trade proportion still taking the leading place and the week-consciousness of trademark. How to tre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rightly on the machine and electricity products in Suzhou, arising some corresponding ways to solve,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the trademark, sequentially leading the machine and electricity products in Suzhou or even the whole country to right way to develop. Keywords:Problem,Advantage,Resolvent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附详细解析及作文范文)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一、综合性学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太阳从东方升起,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开启新的一天。6点刚过,轨道交通就迎来了怀揣梦想与报负的年轻人,随着轨交1、2、4号线的陆续开通和高铁新城的迅速(jué)起,“一体两翼”有了新鲜的血脉,苏城焕发(àng)然的生机;正午风和,拙政园、平江路、山塘街……展开宽厚温暖的臂膀,拥抱着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书写着赞(yù)不断的传奇;夜幕降临,环护城河健身步道上走来无数勤劳(ruì)智的苏城百姓,护城河两岸流光溢彩,婉若仙境。“老苏州”“新苏州”,恰似一幅美轮美夹的“双面纷”,古韵今风,奇幻绚丽。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jué)起②(àng)然③赞(yù) ④(ruì)智 (2)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改 2.请仔细观察右面的漫画,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内容。 (2)请简要概括漫画的寓意。

二、句子默写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荡胸生曾云,________。(杜甫《望岳》) (3)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相见欢》) (4)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王安石《____》) (6)________,安居而天下熄。(《孟子)三章》 (7)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浮光跃金。(范仲淹《____》) 三、名著阅读 4.名著阅读。 (1)许多名著中的主人公身上都闪耀着令人赞赏的优秀品质:《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简·爱》中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请选择上面三个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作品的具体情节,赏析其优秀品质。 (2)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①武松经历了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火烧翠云楼,除恶蜈蚣岭等事件,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②《水浒传》中108位好汉只有三位女性,她们分别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南通纺织外贸概况

南通纺织外贸概况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南通纺织外贸概况 (一)南通纺织基本情况 到2008年,南通一定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共有2248家,实际销售收入1352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实际利润亿,其中纺织服装出口亿元,南通纺织的从业人员约40万左右。纺织产业是南通的第一支柱产业,7个中国名牌,3个中国驰名品牌,22家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17家企业进入中国纺织企业500强 (二)纺织品对外贸易概况 1.纺织品总出口额 历年南通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亿美元) 2001年-2008年是南通纺织业调整增长期。由于关税减让基本到位,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贸易权分步开放,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纺织行业取得快速发展,出口额大幅度增长,2005年,纺织品服装出口突破25元大关,2006年逼近40元,2007年达到40元。2005年开始的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给纺织品出口带来了巨大机遇。为保障美欧市场

“较为平衡”的状态,我国政府相应出台了10项重要措施,自主限制纺织品出口增幅,尽管如此,纺织品出口额仍然持续上升。 2.出口贸易方式 南通纺织品外贸中,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较高,从2002-2006年加工贸易比重一直在33%以上,但出现逐年下降趋势。一般贸易方式在不断上升,2002年一般贸易比重为%,2006年达到%,一般贸易增长了%,加工贸易只增长了%。这说明,经过结构调整和实施技术进步,南通纺织业的业整体素质和对国际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 表 2002年-2008年南通纺织品出口额占纺织品总产值比重表 (4)南通纺织外贸出口企业的局限 1,自主品牌少。南通服装制造业中缺乏自主设计研究品牌。缺少研发投入。

我国品牌竞争力分析调研报告

我国品牌竞争力分析调研报告

中国品牌竞争力分析报告 ——特劳特品牌战略咨询公司北京、上海、长沙、广州报告会— — 中国第一次系统发布有关中国企业的品牌 竞争力分析报告。报告阐述了中国一流企业 在品牌战略上面临的深重危机,同时提出了中 国品牌如何走向世界的三条路径。 主讲: 特劳特(中国)品牌战略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德隆 时间: 10月28日上午(北京) 11月1日上午(上海) 11月4日上午(长沙) 11月6日上午(广州) 录音整理:蒋宇琳王伟 刘东华: 各位朋友,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和我们的联合主办单位特劳特品牌战略咨询有限公司,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 <中国企业家>杂志做这样的活动,应该是第一次。我说” 这样的活动”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服务对

象主要是各企业的决策者、董事长、总经理,因此最早德隆跟 我说这个事的时候,我一开始也不太感兴趣。为什么呢?我觉 得一把手考虑的可能主要不见得是营销。后来和德隆吃了一 次饭,应该说折服了我。我发现世界级的大企业、大品牌之因 此陷入大麻烦,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CEO没有负责营销的 主要工作,而这正是我们中国企业在向国际公司学习时要吸取 的教训,也是特劳特此行来访讲学的主要内容。 特劳特是世界级的营销大师,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已经让美国的企业界享受了几十年的恩惠,今天中国的市场,中国的企 业界已经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到了隆而重之地要把定位理论 推荐给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时候。我自己收获就很大。 我就先说这么几句开场白。最后呢,祝愿大家成为特劳特定位理论在中国的第一批受益者,也希望大家成为最大的受益 者。 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我们有请今天上午的主讲人邓德隆先生。 一、基本的营销观念假设 大家好!正如刘社长刚才所提到的,中国的竞争环境到了企业家必须要亲自负责营销才能赢得竞争优势的时候了。杜拉克在她的<管理务实>一书中曾指出:”任何企业体都有且只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那就是营销与创新。”可见营销在管理中地位有多么重要。 特劳特最近推出了一本著作,引起了强烈反响,书中分析了一些

五大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苹果公司公司历程:苹果电脑公司由斯蒂夫·乔布斯、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和Ron Wayn和郑文轩在 1976年4月1日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核心业务是电子 科技产品,近几年,它似乎开始如同IBM一样,开始向着服务提供商转变。目前全球电脑 市场占有率为8.3%。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 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 数位音乐播放器和iTunes音乐商店,它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 苹果公司logo 1977年苹果正式注册成为公司,并启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苹果标志。同时,苹果也获得了第 一笔投资——Mike Markkula的92000美元.苹果股份有限公司(Apple Inc.,简称苹果公司,NASDAQ: AAPL,LSE:ACP),原称苹果电脑(Apple Computer)。 1976年,由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简称沃兹)创立。在当年开发并销售Apple I电脑。 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电脑。 2001年,推出iPod数位音乐随身听。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元个人电脑Apple PowerMac G5。 2005年6月6日,斯蒂夫·乔布斯宣布下一年度将采用英特尔处理器。 2007年1月9日,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推出iPhone手机,并正式更名为苹果公司。 2008年1月15日,苹果公司在MacWorld2008展会上发布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它是目前市面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苹果公司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荣登“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榜单”大奖,赢得广大消费者普遍赞誉。 2010年5月26日,超越微软,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高新科技公司。 苹果电脑主要的硬件产品有: iPod classic、iPod、iPod nano、iPod shuffle、iPod mini、iPod touch(音乐播放器) PowerBook、iBook、MacBook、MacBook Pro、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 PowerMac、eMac、Mac Pro、iMac(个人电脑) Mac mini(小型台式电脑) ipad 平板电脑 20英寸、23英寸或30英寸Apple Cinema Display(显示器) 24英寸Apple LED Cinema Display(显示器) Xserve、Xserve RAID(服务器) iSight(Webcam)(电脑摄像配件) AirPort Extreme(54Mbps 802.11g base station)(网络连接设备) iPhone(移动电话) Apple TV (家庭电视终端) 苹果新产品 iPod shuffle3: 09年秋季的iPod发布会上,苹果向世人展示了功能更强大的iPod touch 3,增加了

苏州市外贸发展的现状

1苏州市外贸发展的现状 1.1 1999-2006年的外贸进出口数据统计 从1999年到2006年,苏州的外贸发展呈现了一个快速稳定发展的局面。仅200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就达到了1742.64亿美元,增长24%,增幅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总量规模稳居第3位。从快速增长的现状和数据来看,苏州市近年来的外贸发展特点主要有: 1)一般贸易出口取得新的突破。其增幅高于加工贸易出口增幅,2006年,进料加工出口增幅明显上升,高于来料加工2.8个百分点。 2)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2006年全市外贸出口市场达到19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超亿美元市场47个。出口市场的主体主要集中于对欧盟、美国、香港、日本和东盟,占全市总额的一半以上。欧盟仍为第一大出口市场。 3)外资企业出口占比上升,内资企业出口平稳增长。2005年全省外资企业出口10强中,苏州市占7 个。外贸公司和自营企业分别出口 35.14亿美元和37.43亿美元,增长12.7%和 52%,出口额及增幅都比较平稳。江苏国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苏州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进入全省外贸公司出口10强和一般贸易出口10强之列,华芳集团有限公司为全省生产企业出口10强。 1.2 苏州市外贸发展的集中产业 苏州市外贸发展集中产业 (单位:万美元) 2004年到2006年,苏州市的外贸发展集中产业主要是在纺织原料以及纺织

制品、机器,电子产品,电气设备及零件、化工产品、光学,检验、医疗设备。其中光学,检验、医疗设备产业中仅2004到2005年的增长率就在70%以上。纺织品是苏州市传统产业,2004年,纺织纱线和服装衣着附件两大类纺织产品出口52.7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10.38%。无论是纺织品出口总量,还是对欧美的出口,都呈现了增长势头,其中对欧美的增长势头尤其强劲。但是,由于我国同欧美在纺织品贸易上的摩擦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影响企业的纺织纱线织物制品和服装衣着附件因素较多。据分析,由于纺织品出口的平均毛利仅 5—8%,人民币汇率升值10%,将导致苏州市将近三分之一的出口企业陷入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纺织、服装企业普遍不敢接出口欧美较大的定单,正常的生产经营已经受到一定影响,已经同美国进口商签订出口合同的,对方纷纷要求将海运改为空运,运输成本大大增加。纺织业是苏州市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不少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久经考验,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大多做好了心理准备和相应决策。不少企业已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如实施贸易、生产要素和资本“走出去”战略等。再如针对薄型涤纶长丝类低档产品进入欧盟将增收反倾销税,苏州市涉及的关联企业,已经采取应对办法,如:调整原料成分比例或采用色织工艺避开设限纺织品品种规格特征;通过第三国转口贸易;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向中东地区出口;与国内外贸公司人民币买断方式经销。通过贸易方式的调整,基本理顺了出口渠道。其次,还有的调整产品结构。不少企业把当前出现的贸易摩擦看作机遇,加快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拓宽品种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开发出一批新产品。 1.3苏州市外贸发展的主要形式 1.3.1利用外资状况分析 2006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51个,中方投资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到1.06亿美元,增长28.7%,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并呈现出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的态势。在投资项目上,规模型、研发型和生产型项目明显增多。到2005年9月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0.24%、90.19%和9.57%。从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2000年以前的产业基础是以轻工、化工、纺织、食品加工和建材等行业为主,投资规模不大,引进的技术装备一般,2001年以后外商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IT、IC和高新技术产业。2005年1-9月,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二产业中,电子通讯、机械设备、电气器材、医药化工和纺织服装分别占二产注册外资总额的28.6%、27.1%、11%、9.9%和7.4%。利用外资对苏州第二产业的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苏州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建设新型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和提高参与国际经济分工链条中的位置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苏州市现在实有外商投资企业6963家,其中有4369家开业投产,这两个数字均占了江苏省的“半壁江山”。这些外资企业大多数拥有高新技术,产品大部分出口,在世界上有比较稳定的市场,是苏州市外贸出口的主体。

中国手机产业竞争能力分析报告()

中国手机产业竞争能力分析报告 到2002年,我国手机生产厂商已经发展到37家,已形成年产手机1.5亿部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等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广东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相关数据,国产品牌手机在2002年取得了群体性突破,除去出口的市场占有率已近40%。究其原因,除了国内手机厂商的本土优势外,恰当的把握了国内消费者追逐的流行趋势应该说功不可末。 本次彻底调查选用的该竞争力报告从手机产品策略、品牌营销及渠道建设等几个方面详述了国内手机产业的竞争态势。(彻底调查/曹增辉) 全文如下: 作者:汤刚/世界电信 市场竞争格局 1.中国手机产业结构与生产规模 (1)中国手机产业的结构 在巨大市场需求的牵引下,在移动通信专项的推动下,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已经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仅就信息产业部组织调研的35家企业来看,总投资额达50.5亿元,其中87%为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近几年

外商对移动通信整机及配套的基础产品的投资达到170多亿美元。摩托罗拉、诺基亚进一步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计划;爱立信、西门子、飞利浦纷纷关掉本国的工厂,转移到中国。与此同时,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投资设立面向全球、高水平的移动通信技术开发中心,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在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我国已经成为移动通信产品的生产加工研发基地。 移动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内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引导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带动了企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加快国内企业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家加强了对国内通信市场的监管,国务院5号文件规定任何厂商在中国境内生产手机须经信息产业部发放许可证方可生产手机。国内手机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保护下,我国手机生产企业从1997年的5家发展到2002年的37家,已形成年产手机1.5亿部的生产能力。我国手机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等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广东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北方、南方和华东三大手机生产基地的年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44.9 %、22.6 %和23.4 %,生产总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1%。 目前已取得信息产业部GSM手机生产许可证的国产手机企业有12家,这12家企业是:中科健、康佳、中兴通讯、南方高科、厦华电子、东方通信、波导、海尔、TCL、首信、南京熊猫、厦新;生产CDMA手机的企业有19家,除了摩托罗拉外,其余18家都是国产手机生产企业。它们是波导、中科健、中兴、首信、TCL、海

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三部分宝铁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宝铁总体经营现状分析——SWOT分析 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既要全面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还要了解自身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和弱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扬长避短,趋利弊害,在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乃至挑战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一)分析方法简介 宝铁总体经营现状分析采用的是SWOT分析方法。SWOT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四个英文词的字头缩写。SWOT分析法实际上就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二)宝铁经营现状分析 ◆S:优势(Strengths) 优势,并不是指企业具有什么能力,而是指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 ....所具有的不可 匹敌、不可模仿的独特能力 ....;一个企业的优势,不仅是指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在哪些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宝铁优势分析: (1)宝铁管理比较规范。宝铁沿用宝钢集团的管理模式,一切按照标准化且在宝钢集团控制下组织生产,宝铁于2001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宝铁业务高效。宝铁拥有一支在为用户提供提货、储存、加工、发运、到达送货

一条龙服务上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队伍。 (3)仓储规模较大。在规模上,宝铁处于行业竞争者的地位,仓库规模大则仓库应变能力、机动能力强,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4)宝铁服务功能比较齐全。除仓储外,宝铁已有较为系统的加工1、运输、维修能力,能为用户提供一些辅助的服务,逐步实现钢铁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逐步 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逐步减少重复运输,为用户降低物流成本。 (5)宝铁每年的储运来源较为稳定。宝铁每年的储运来源为:宝钢股份出口钢材产成品集配40万吨,宝钢股份以及宝钢国际所属钢材供应单位定金制产成品50万吨, 外地钢厂产品40万吨。并占到宝钢股份厂外铁路发运量的90%以上。 (6)领导创新意识强。在交大欧姆龙宝铁项目组与宝铁领导的多次交谈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宝铁的领导层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进取心强、有闯劲、敢于冒险的领 导队伍,他们对自身的能力充满信心,愿意为宝铁的进一步发展承担责任和风险。 (7)设备能力较同行业的民营企业强。宝铁是国有企业,资金实力相对雄厚,它的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先进,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比民营企业要占优势。 (8)宝铁拥有良好社会信誉。宝铁是从宝钢集团中分出来的,以宝钢多年的优秀品牌,再加之宝铁十年来兢兢业业的努力,宝铁已在客户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9)宝铁是宝钢国际的子公司。宝钢国际能够给予宝铁资金、技术以及业务上的大力支持,同时宝钢国际优秀的品牌给宝铁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10)宝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于一个储运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宝铁在地理位置上紧靠宝钢股份,这一点对宝铁给宝钢股份提供便利快捷的物流服 务提供了优惠的条件。 (11)宝铁拥有部分素质的较高的员工。宝铁有136名员工来自宝钢股份,他们参加过宝钢85.9投产,十分了解宝钢股份生产工艺,非常熟悉宝钢股份产成品储运质 量要求且经过严格考核上岗。这是宝铁优良的人力资源。 ◆W: 劣势(Weakness) 所谓劣势,指的是企业较之竞争者在某些方面 ....的缺点与不足。劣势是多方面的,如规模小、产品品种少、市场面狭窄、资金不足、产品粗糙、促销不力等。 1包括冷轧、热轧和酸洗,目前宝山地区的同类型企业仅有宝铁拥有如此全面的加工能力。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学年论文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 级的影响分析 院系: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3 年5月 5 日

姓名学年论文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2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1) 2.1 基本概念 (1) 2.2 作用途径 (3) 3 苏州市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发展的状况分析 (3) 3.1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3) 4 利用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4 4.1 降低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正确引导外资流向 (4) 4.2 改善贸易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7)

中文摘要 苏州市对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探讨为主线,首先阐述了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并系统分析了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对苏州市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在该过程中发现了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产业结构,政策性建议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杨文康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011级国贸2班 1106110250 ) 指导教师:黄毅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中国自2001年入世这十年以来,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对外贸易成长空间,积极顺应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大趋势,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如今,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良好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积极促进作用。经济发展不单单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还代表着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济结构变动的核心[1]。这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有机统一,标志着产业结构质态的根本改进和整体水平的进升,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客观反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外贸易是一国产业结构与其他国家之间发生外部联系的主要方式,是推动各国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来反映国内或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 苏州市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化城市,积极大量利用外资,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十分迅速。通过引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本市的产业结构,提高了苏州市的国际竞争能力。外贸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也提升了外贸的国际竞争力,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对外贸易相关概念 (1)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也可以称为“进出口贸易”或者“国外贸易”,简称外贸。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相互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

东方之门的看法

东方之门的看法 最近江苏苏州的东方之门成为群众的讨论话题,许多人称其为秋裤,当然有些人只是无恶意的玩笑,而有些人则对这一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恶语相向。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见。 第一是城市建设问题。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愈来愈普遍,在城市建设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一就是城市建筑,布局,规划等千篇一律,有许多雷同。我觉得一个城市的建筑不仅反映该地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很大程度也体现了该地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代文化水平和群众的文化品味与追求。可以说城市是一个地区的镜子,是展现该地风貌的窗口。所以处理好城市建设问题至关重要。我年我国新闻中,建筑雷同的情况屡有报道。比如白瓷砖:全国各地尤其是小城镇的房屋差不多全用瓷砖把外墙贴满,而且多为白色,有人戏称做“厕所砖”。一样标志风格的连锁快餐店、银行网点、五星级酒店;一样的马赛克、玻璃幕墙;一样港式、欧风、新加坡模式的中不中、洋不洋的建筑到处都是。这次的东方之门,我认为是个很大的突破,东方之门由英国莫著名公司竞标设计,是一种双塔连体门式建筑,高度是法国凯旋门的六倍。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金鸡湖畔,毗邻商业繁华地带集酒店,公寓,住宅,办公楼,娱乐场所,酒窖于一体,是一幢实实在在的综合多用大楼,不仅代表苏州新大门,而且也是世界看中国的大门。设计方面也独具特设,与苏州这座历史古城相协调,古典风韵与现代美的完美结合。所以它既具有审美功能,又具有实用功能,值得肯定,值得建造。 第二我想谈谈我从中看到的群众心理,即守旧厌新。一件新事物的产生,一般人不问好坏,都难以接受。有些人不是如此,但又有着从众心理,于是在许多人持否定态度时,他们也不加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而水波逐流跟着起哄了。有时候美好的事物往往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群众的舆论影响力是双重的,它既可以导致事物的失败,也可以促进事物的成功,即可以引导人从善,也会使人从恶。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把双刃剑。要用好它,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价值体系,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教育的作用。个人也应该不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增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最后,我认为,当政府或有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团体决定做一件和群众利益相关的好事,且得到群众的认可时,就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言出必行。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否则就会失去公信力。像这次东方之门,最近报道因资金短缺多次停工,据说总投资高达45亿,且45亿还不够封顶,竣工时间屡被推迟。也难怪群众会有想法。 我看问题并不全面,也不一定正确,思想也不够深刻。我可以做到的是适当关心国事,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态度。社会和历史一样,是一本复杂的大书。

浙江纺织品出口附加值提升途径分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专业:国际经济贸易 题目:浙江纺织品出口附加值提升途径分析 摘要 国内外学者对于纺织品贸易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杨帆,田强宝,孟郭锋三位研究得出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是遭遇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社会壁垒和特保措施,要在这些重重阻力下中国的纺织品取得贸易的突破,必须要在产品本身上下功夫,而提升产品本身的附加值是唯一的途径。从纺织品贸易的国内现状,附加值理论,到附加值增加途径等,阐述了一个中心思想,要使纺织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要通过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实现,而不再是依靠数量增长。提升附加值能使生产环节不在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使得竞争力增加,使我们生产更好的产品提供资本积累。 实际生活中可以试图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可以从中把握纺织品出口贸易中的一定规律。 关键词:纺织品,文献综述,附加值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附加值的过程中,探讨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内外部因素,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一些国内学者认为,提高出口退税政策的适时出台.缓解了纺织行业一时之急,但面对纺织品出口形势变化,我国相关产业要真正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另寻他途。科学化的管理则是企业发展的起步,它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前提。但是,纺织工业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属于夕阳产业,中国的纺织业也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紧迫任务,但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缓解中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鼓励加工贸易向深加工、高增值方向发展,提升产品品质,确立“优质优价”的品牌竞争模式。

一、国内纺织品出口附加值研究进展 林卫(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在他的《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中谈到:中国的纺织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沿海发达省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产业发展总体上以中低档、劳动密集型为主。经济发展带动沿海地区生产成本逐步上升,“雁行模式”理论下国际贸易带动产业国际转移同样适用纺织产业。纺织企业可以考虑三种途径。一是选择向省内转移,苏南企业到苏北开发、粤南地区产业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向周边扩散;二是向中西部转移,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大幅节省经营成本,使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与西部资源要素互相结合,实现东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三是向东南亚国家转移,通过加快国际化布局和跨国资源配置来规避贸易壁垒和降低生产成本。 (一)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的研究方面 对于中国纺织品的出口现状,探讨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内外部因素,提出提高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政策建议方面,一些国内学者认为,提高出口退税政策的适时出台.缓解了纺织行业一时之急,但面对纺织品出口形势变化,我国相关产业要真正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另寻他途。 杨帆《新型非关税壁垒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2007)中写道:在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遭遇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社会壁垒和特保措施是最主要的形式,它们表现出以下发展特点:首先,这些措施以保护消费者,保护劳工权益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出现,成为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社会心理的一种延伸;其次,这些措施都是以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进而加深了这些措施运用的合理性;再者,这些措施往往易于被一国贸易管理当局滥用,形成贸易壁垒,从而限制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其中,通过对设置配额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表明,二者的存在不仅给进口国带来福利损失,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限制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数量,直接影响到我国进出口贸易。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探讨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实施对进口国产生的影响,进而以此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启示,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频频遭到非关税壁垒阻碍的今天,以设置非关税壁垒的方式获得国际贸易中应有的贸易得益是值得我国借鉴的。通过探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遭遇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原因发现,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出口市场相对集中,长期的贸易顺差,我国欠缺对外贸条款认识的熟悉程度,纺织品服装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