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东北大学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东北大学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编译原理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表达式语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姓名:学号:

实验目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设计一个表达式的语法分析器实验内容:

① LL(1) 分析法

LL (1)文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语法分析方法,它是从文法的识别符号出发,生成句子的最左推导,从左到右扫描源程序,每次向前查看 1 个字符,便能确定当前应该选择的产生式。

LL ( 1)分析需要用到一个分析表M和一个符号栈S,分析表M是一个矩阵,它的元素可以存放一个非终结符的产生式,表明当符号栈S的栈顶元素非终结符遇到当前输入字符时,所应选择的产生式;M的元素还可以是存放一个出错标志,说明符号栈S的栈顶元素非终结符不应该遇到当前输入字符(终结符)。

重复调用LL (1)分析方法对每一个输入字符进行分析,直到输入栈为空为止。

②递归下降子程序

递归下降分析法,在判断一个表达式时首先进入E然后调用T在调用F,判断是否为“(”或字符或常数,如果不是报错,是“(”的话再进入E,是字符或常数的话跳出递归。然后进入T 中下一步,判断是否为“ *”,是的话进入T 子递归,不是的话跳出,进入 E 的下一步判断是否为“ +”,是的话进入 E 的子递归,不是的话跳出回到主程序。当ch 标识符为#时结束。

入口

源程序代码:(加入注释)

LL ⑴分析算法: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STACKSIZE 50 主程宇 子甩宇E : 开始 ?入口 I 子程宇F :

子理呼T :

#define STACKINCREMENT 1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1

typedef char SElemType;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struct

{

SElemType *base;

SElemType *top;

Int stacksize;

}SqStack;

Status InitStack(SqStack &S)

{

S.base = (SElemType * )malloc(STACKSIZE * sizeof(SElemType)); if (!S.base) exit(overflow);

S.top=S.base;

S.stacksize=STACKSIZE;

return OK;

}

Status Push(SqStack &S, SElemType e)

{

if (S.top - S.base >= S.stacksize)

{

S.base = (SElemType * )realloc(S.base, (S.stacksize + STACKINCREMENT) * sizeof(SElemType)); if (!S.base)

exit(overflow);

S.top = S.base + S.stacksize;

S.stacksize += STACKINCREMENT;

}

(S.top)++;

*(S.top) = e;

return OK;

}

Status Pop(SqStack &S, SElemType &e)

{

if (S.top == S.base)

return error;

e = *(S.top);

S.top--;

return OK;

}

Status GrammerAnalysis(SqStack &S, char *ch, char c)

{

SElemType e;

Push(S, '#');

Push(S, 'E');

while (!((*(S.top) == '#') && (c == '#'))){

Pop(S, e);

if ((e == 'E') && (((c >= '0') && (c <= '9')) ||(c>='a'&&c<='z')|| (c == '('))) {

Push(S , 'T');

}

else if ((e == 'A') && (c == '+'))

{

Push(S , 'A');

Push(S , 'T');

ch++;

c = *ch;

}

else if ((e == 'A') && ((c == ')')||(c == '#')));

else if ((e == 'T') && (((c >= '0') && (c <= '9')) ||(c>='a'&&c<='z')|| (c == '('))) Push(S , 'B'); Push(S , 'F');

}

else if ((e == 'B') && (c == '*'))

{ Push(S , 'B');

Push(S , 'F');

ch++;

c = *ch;

}

else if ((e == 'B') && ((c == '+')||(c == ')')||(c == '#')));

else if ((e == 'F') && ((c>='0'&&c<='9')||(c>='a'&&c<='z'))) {

ch++;

while (((c = *ch) >= '0') && (c <= '9')||(c>='a'&&c<='z'))

ch++;

}

else if ((e == 'F') && (c == '('))

{ Push(S, ')');

Push(S, 'E');

ch++;

c = *ch;

}

else if ((e == ')') && (c == ')')) {ch++;

c = *ch;

}

else return error;

}

return OK;

}

int main()

{

char str[50];

char c;

system("color 0B");

SqStack S;

InitStack(S);

printf("| ----------------------------------------------- |\n");

printf("| 请输入表达式,以#键结束: |\n");

printf("| ----------------------------------------------- |\n");

c = *str;

if (GrammerAnalysis(S,str,c))

{

printf(" 语法分析通过\n"); printf(" 表达式正确\n");

}

else{

printf(" 语法分析未通过\n"); printf(" 表达式错误\n");} main(); return 0;

}

递归下降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1; char ch;

int i=0;

char str[80];

void T(void);

void F(void);

void E(void);

void Error(void);

if(ch==')') { i++;

ch=str[i];

} else {Error();a=0;}

}

else if((ch>='0'&&ch<='9')||(ch>='a'&&ch<='z')) {

i++;

ch=str[i];

}

else

{

Error();

a=0;

}

}

void E(void){ // 子程序 E T();

if(ch=='+')

{

i++; ch=str[i];

void Error() //

{ cout<<" 语法错误 "<

void T(void) { F(); if(ch=='*')

{ i++; ch=str[i]; T();}

} // // void F(void) { if(ch=='(') { i++; // // ch=str[i]; E();

// 出错函数 子程序 T 进入子程序 F 递归子程序 T 子程序 F

回到子程序 E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编译原理》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级10班 学号:XXXXXXX 姓名:X X 指导教师:刘铭 报告日期:2014年6月16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目录 (2) 1 实验一词法分析 (3) 1.1实验目的 (3) 1.2实验要求 (3) 1.3算法思想 (4) 1.4实验程序设计说明 (5) 1.5词法分析实现 (6) 1.6词法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12) 2 实验二语法分析 (13) 2.1 实验目的 (13) 2.2 实验要求 (13) 2.3 算法思想 (13) 2.4 实验程序设计说明 (15) 2.5 语法分析实现 (15) 4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22) 参考资料 (23)

1 实验一词法分析 1.1 实验目的 设计、编制并调试一个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 1.2 实验要求 1、待分析的简单的词法 (1)关键字: begin if then while do end 所有的关键字都是小写。 (2)运算符和界符 := + - * / < <= <> > >= = ; ( ) # (3)其他单词是标识符(ID)和整型常数(SUM),通过以下正规式定义: ID = letter (letter | digit)* NUM = digit digit* (4)空格有空白、制表符和换行符组成。空格一般用来分隔ID、SUM、运算符、界符和关键字,词法分析阶段通常被忽略。 2、各种单词符号对应的种别码: 表1 各种单词符号对应的种别码 3、词法分析程序的功能: 输入:所给文法的源程序字符串。 输出:二元组(syn,token或sum)构成的序列。 其中:syn为单词种别码; token为存放的单词自身字符串;

东北大学C++实验报告6

东北大学C++实验报告6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实验六 1.实验要求 (1)定义Point类,有坐标_x,_y两个成员变量;对Point类重载“++”(自增)、“――”(自减)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 (2)定义一个车(vehie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观察虚函数的作用。 2. 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 编写程序定义Point类,在类中定义整型的私有成员变量_x_y,定义成员函数Point& operator++();Point operator++(int);以实现对Point类重载“++”(自增)运算符,定义成员函数Point&operator--();Point operator--(int);以实现对Point类重载“--”(自减)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程序名:1ab8_1.cpp。 (2) 编写程序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在main()函数中定义vehicle、bicycle、motorcar、motorcycle的对象,调用其Run()、Stop()函数,观察其执行情况。再分别用vehicle类型的指针来调用这几个对象的成员函数,看看能否成功;把Run、Stop定义为虚函数,再试试看。程序名:lab8_2.cpp。 3. 源程序 Lab8_1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oint{ public: Point(int X,int Y): _x(X),_y(Y){} Point operator++(); Point operator++(int); Point operator--(); Point operator--(int); void Putout() const; private: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2014年6月

目录 实验一 (3) 实验二 (8) 实验三 (15)

实验1 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掌握计算机语言的词法分析程序的开发方法。 二、实验内容 编制一个能够分析三种整数、标识符、主要运算符和主要关键字的词法分析程序。 三、实验要求 1、根据以下的正规式,编制正规文法,画出状态图; 标识符<字母>(<字母>|<数字字符>)* 十进制整数0 |(1|2|3|4|5|6|7|8|9)(0|1|2|3|4|5|6|7|8|9)* 如有余力,则进一步分析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整数,其正规式如下: 八进制整数0(1|2|3|4|5|6|7)(0|1|2|3|4|5|6|7)* 十六进制整数0x(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 运算符和界符+ - * / > < =<= >=( ) ;{ } 关键字main if then else while do int (可根据需要添加) 2、根据状态图,设计词法分析函数int scan( ),完成以下功能: 1)从文本文件中读入测试源代码,根据状态转换图,分析出一个单词, 2)以二元式形式输出单词<单词种类,单词属性> 其中单词种类用整数表示: 0:标识符 1:十进制整数 2:八进制整数 3:十六进制整数 运算符和界符,关键字采用一字一符,不编码 其中单词属性表示如下: 标识符,整数由于采用一类一符,属性用单词表示 运算符和界符,关键字采用一字一符,属性为空 3、编写测试程序,反复调用函数scan( ),输出单词种别和属性。 四、实验环境 PC微机 DOS操作系统或Windows 操作系统 Turbo C 程序集成环境或Visual C++ 程序集成环境

东北大学操作系统第一次实验报告

实验1:熟悉Linux系统 一、题目:熟悉Linux系统 二、目的: 熟悉和掌握Linux系统基本命令,熟悉Linux编程环境,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1、启动、退出、ls(显示目录内容)、cp(文件或目录的复制)、mv(文件、目录更名或移动)、rm(删除文件或目录)、mkdir(创建目录)、rmdir(删除空目录)、cd(改变工作目录)… 2、C语言编辑、编译 三、内容及要求: 1、熟练掌握Linux基本文件命令; 2、掌握Linux编辑程序、对源代码进行编译、连接、运行及调试的过程; 3、认真做好预习,书写预习报告; 4、实验完成后要认真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四、内容及要求: 在Linux环境下编制、调试源程序的实际过程(每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验2:进程状态 一、题目:进程状态

二、目的: 自行编制模拟程序,通过形象化的状态显示,使学生理解进程的概念、进程之间的状态转换及其所带来的PCB内容、组织的变化,理解进程与其PCB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内容及要求 1、设计并实现一个模拟进程状态转换及其相应PCB组织结构变化的程序; 2、独立设计、编写、调试程序; 3、程序界面应能反映出在模拟条件下,进程之间状态转换及其对应的PCB 组织的变化。 4、进程的状态模型(三状态、五状态、七状态或其它)可自行选择, 5、代码书写要规范,要适当地加入注释; 6、鼓励在实验中加入新的观点或想法,并加以实现; 7、认真进行预习,完成预习报告; 8、实验完成后,要认真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四、程序流程图

图4.1 进程转换流程五、使用的数据结构及其说明 struct PCB //进程控制块PCB { char name; //名字标识 string state; //状态 int time; //执行时间 }; typedefstruct PCB ElemType; structQNode { ElemType data; structQNode *next; }; //链式队列结点 typedefstructQNodeQNode; //结点 typedefstructQNode *PNode; typedefstruct { PNodefrnt; PNode rear;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LL(1)语法分析器构造》

《LL(1)分析器的构造》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LL(1)分析器的构造 二、实验目的 设计、编制、调试一个LL(1)语法分析器,利用语法分析器对符号串的识别,加深对语法分析原理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设计并实现一个LL(1)语法分析器,实现对算术文法: G[E]:E->E+T|T T->T*F|F F->(E)|i 所定义的符号串进行识别,例如符号串i+i*i为文法所定义的句子,符号串ii+++*i+不是文法所定义的句子。 实验要求: 1、检测左递归,如果有则进行消除; 2、求解FIRST集和FOLLOW集; 3、构建LL(1)分析表; 4、构建LL分析程序,对于用户输入的句子,能够利用所构造的分析程序进行分析,并显示出分析过程。 四、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微型计算机。 软件: Code blocks(也可以是其它集成开发环境)。 五、实验过程描述 1、程序主要框架 程序中编写了以下函数,各个函数实现的作用如下: void input_grammer(string *G);//输入文法G

//将文法G预处理得到产生式集合P,非终结符、终结符集合U、u, int eliminate_1(string *G,string *P,string U,string *GG);//消除文法G中所有直接左递归得到文法GG int* ifempty(string* P,string U,int k,int n);//判断各非终结符是否能推导为空 string* FIRST_X(string* P,string U,string u,int* empty,int k,int n);求所有非终结符的FIRST集 string FIRST(string U,string u,string* first,string s);//求符号串s=X1X2...Xn的FIRST集 string** create_table(string *P,string U,string u,int n,int t,int k,string* first);//构造分析表 void analyse(string **table,string U,string u,int t,string s);//分析符号串s 2、编写的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input_grammer(string *G)//输入文法G,n个非终结符 { int i=0;//计数 char ch='y'; while(ch=='y'){ cin>>G[i++]; cout<<"继续输入?(y/n)\n"; cin>>ch; } } void preprocess(string *G,string *P,string &U,string &u,int &n,int &t,int &k)//将文法G预处理产生式集合P,非终结符、终结符集合U、u, { int i,j,r,temp;//计数 char C;//记录规则中()后的符号 int flag;//检测到() n=t=k=0; for( i=0;i<50;i++) P[i]=" ";//字符串如果不初始化,在使用P[i][j]=a时将不能改变,可以用P[i].append(1,a) U=u=" ";//字符串如果不初始化,无法使用U[i]=a赋值,可以用U.append(1,a) for(n=0;!G[n].empty();n++) { U[n]=G[n][0]; }//非终结符集合,n为非终结符个数 for(i=0;i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自我评定:

实验一词法分析程序实现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编写和调试一个词法分析程序,掌握在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源程序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将字符形式的源程序流转化为一个由各类单词符号组成的流的词法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根据教学要求并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具体情况,从具有代表性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各类典型单词中,选取一个适当大小的子集。例如,可以完成无符号常数这一类典型单词的识别后,再完成一个尽可能兼顾到各种常数、关键字、标识符和各种运算符的扫描器的设计和实现。 输入:由符合或不符合所规定的单词类别结构的各类单词组成的源程序。 输出:把单词的字符形式的表示翻译成编译器的内部表示,即确定单词串的输出形式。例如,所输出的每一单词均按形如(CLASS,VALUE)的二元式编码。对于变量和常数,CLASS字段为相应的类别码;VALUE字段则是该标识符、常数的具体值或在其符号表中登记项的序号(要求在变量名表登记项中存放该标识符的字符串;常数表登记项中则存放该常数的二进制形式)。对于关键字和运算符,采用一词一类的编码形式;由于采用一词一类的编码方式,所以仅需在二元式的CLASS字段上放置相应的单词的类别码,VALUE字段则为“空”。另外,为便于查看由词法分析程序所输出的单词串,要求在CLASS字段上放置单词类别的助记符。 三、实现方法与环境 词法分析是编译程序的第一个处理阶段,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构造词法分析程序。其一是根据对语言中各类单词的某种描述或定义(如BNF),用手工的方式(例如可用C语言)构造词法分析程序。一般地,可以根据文法或状态转换图构造相应的状态矩阵,该状态矩阵同控制程序便组成了编译器的词法分析程序;也可以根据文法或状态转换图直接编写词法分析程序。构造词法分析程序的另外一种途径是所谓的词法分析程序的自动生成,即首先用正规式对语言中的各类单词符号进行词型描述,并分别指出在识别单词时,词法分析程序所应进行的语义处理工作,然后由一个所谓词法分析程序的构造程序对上述信息进行加工。如美国BELL实验室研制的LEX就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法分析程序的自动生成工具。 总的来说,开发一种新语言时,由于它的单词符号在不停地修改,采用LEX等工具生成的词法分析程序比较易于修改和维护。一旦一种语言确定了,则采用手工编写词法分析程序效率更高。 四、实验设计 1)题目1:试用手工编码方式构造识别以下给定单词的某一语言的词法分析程序。 语言中具有的单词包括五个有代表性的关键字begin、end、if、then、else;标识符;整型常数;六种关系运算符;一个赋值符和四个算术运算符。参考实现方法简述如下。 单词的分类:构造上述语言中的各类单词符号及其分类码表。 表I 语言中的各类单词符号及其分类码表 单词符号类别编码类别码的助记符单词值

东北大学c++实验报告

实验六 1?实验要求 (1)定义Point类,有坐标_x, _y两个成员变量;对Point类重载牛+ ”(自增)、“一-(自减)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 (2)定义一个车(vehie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观察虚函数的作用。 2.实验容及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定义Point类,在类中定义整型的私有成员变量_x_y,定义成员函数Point& operato叶+() ; Point operato叶+(int);以实现对Point 类重载++ ”(自增)运算符,定义成员函数Point& operator ------------------------------ ();Point operator -------- (int);以实现对Point类重载(自减)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程序名:1ab8_1. cpp。 ⑵编写程序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 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在main()函数中定义vehicle、bicycle、motorcar、motorcycle 的对象,调用其Run()、Stop()函数,观察其执行情况。再分别用vehicle类型的指针来调用这几个对象的成员函数,看看能否成功;把Run、Stop定义为虚函数,再试试看。程序名:lab8_2. cpp。 3.源程序 Lab8 1 #in clude using n amespace std;

东北大学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哈哈哈哈哈哈实验台31 1.应用MATLAB语言编写显示一幅灰度图像、二值图像、索引图像及 彩色图像的程序,并进行相互之间的转换 1)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索引图像、二值图像 A=imread('F:\colorful.jpg'); subplot(221);imshow(A);title('彩色图像'); I1=rgb2gray(A); subplot(222);imshow(I1);title('灰度图像'); [X1,map]=rgb2ind(A,256); subplot(223);imshow(X1);title('索引图像'); BW=im2bw(A); subplot(224);imshow(BW);title('二值图像'); 彩色图像灰度图像 索引图像二值图像

2)灰度图像转换为索引图像、二值图像 clear A=imread('F:\colorful.jpg'); B=rgb2gray(A); subplot(131);imshow(B);title('灰度图像'); [X2,map]=gray2ind(B,128); subplot(132);imshow(X2);title('索引图像'); BW2=im2bw(B); subplot(133);imshow(BW2);title('二值图像'); 灰度图像索引图像二值图像 3)索引图像转为灰度图像、二值图像、彩色图像 clear A=imread('F:\colorful.jpg'); [X,map]=rgb2ind(A,256); subplot(221);imshow(X);title('索引图像'); I3=ind2gray(X,map); subplot(222);imshow(I3);title('灰度图像'); BW3=im2bw(X,map,0.5); subplot(223);imshow(BW3);title('二值图像'); RGB=ind2rgb(X,map); subplot(24);imshow(RGB);title('还原彩色图像'); 索引图像灰度图像 二值图像还原彩色图像

编 译 原 理 实 验 报 告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课程:编译原理 系别:计算机系 班级:11网络 姓名:王佳明 学号:110912049 教师:刘老师 实验小组:第二组 1

实验一熟悉C程序开发环境、进行简单程序的调试 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vc++6.0环境; 2、熟悉掌握调试c程序的步骤: 实验内容: 1、输入下列程序,练习Turbo C 程序的编辑、编译、运行。 #include main() { printf(“Programming is fun.\n”); } 2、分析程序,预测其运行结果,并上机检测你的预测。 #include main() { printf(“*\n”); printf(“* * *\n”); printf(“* * * * *\n”); printf(“* * * * * * *\n”); } 3、下面是一个加法程序,程序运行时等待用户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然后求出它们的和并输出。观察运行结果(程序输出),上机验证该程序。 #include main() { int a,b,c; printf(“Please input a,b:”); scanf(“%d,%d”,&a,&b); c=a+b; printf(“%d+%d=%d\n”,a,b,c); } 2

实验二词法分析器 一、实验目的: 设计、编制、调试一个词法分析子程序-识别单词,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1.对给定的程序通过词法分析器弄够识别一个个单词符号,并以二元式(单词种别码,单词符号的属性值)显示。而本程序则是通过对给定路径的文件的分析后以单词符号和文字提示显示。 2.本程序自行规定: (1)关键字"begin","end","if","then","else","while","write","read", "do", "call","const","char","until","procedure","repeat" (2)运算符:"+","-","*","/","=" (3)界符:"{","}","[","]",";",",",".","(",")",":" (4)其他标记如字符串,表示以字母开头的标识符。 (5)空格、回车、换行符跳过。 在屏幕上显示如下: ( 1 , 无符号整数) ( begin , 关键字) ( if , 关键字) ( +, 运算符) ( ;, 界符) ( a , 普通标识符) 三、使用环境: Windows下的visual c++6.0; 四、调试程序: 1.举例说明文件位置:f:、、11.txt目标程序如下: begin x:=9 if x>0 then x:=x+1; while a:=0 do 3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总结

学年第学期《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11303070A 学号:11303070*** 姓名:无名氏 指导教师:保密式 时间:2016 年7 月

目录 1.实验目的 (1) 2.实验内容及要求 (1) 3.实验方案设计 (1) 3.1 编译系统原理介绍 (1) 3.1.1 编译程序介绍 (2) 3.1.2 对所写编译程序的源语言的描述 (2) 3.2 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 (3) 3.3 语法分析程序设计 (4) 3.4 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程序的设计 (4) 4. 结果及测试分析 (4) 4.1软件运行环境及限制 (4) 4.2测试数据说明 (5) 4.3运行结果及功能说明 (5) 5.总结及心得体会 (7)

1.实验目的 根据Sample语言或者自定义的某种语言,设计该语言的编译前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及中间代码生成部分。 2.实验内容及要求 (1)词法分析器 输入源程序,输出对应的token表,符号表和词法错误信息。按规则拼单词,并转换成二元形式;滤掉空白符,跳过注释、换行符及一些无用的符号;进行行列计数,用于指出出错的行列号,并复制出错部分;列表打印源程序;发现并定位词法错误; (2)语法分析器 输入token串,通过语法分析,寻找其中的语法错误。要求能实现Sample 语言或自定义语言中几种最常见的、基本的语法单位的分析:算术表达式、布尔表达式、赋值语句、if语句、for语句、while语句、do while语句等。 (3)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输入token串,进行语义分析,修改符号表,寻找其中的语义错误,并生 成中间代码。要求能实现Sample语言或自定义语言中几种最常见的、基本的语法单位的分析:算术表达式、布尔表达式、赋值语句、if语句、for语句、while 语句、do while语句等。 实验要求:功能相对完善,有输入、输出描述,有测试数据,并介绍不足。3.实验方案设计 3.1 编译系统原理介绍 编译器逐行扫描高级语言程序源程序,编译的过程如下: (1).词法分析 识别关键字、字面量、标识符(变量名、数据名)、运算符、注释行(给人看的,一般不处理)、特殊符号(续行、语句结束、数组)等六类符号,分别归类等待处理。 (2).语法分析 一个语句看作一串记号(Token)流,由语法分析器进行处理。按照语言的文法检查判定是否是合乎语法的句子。如果是合法句子就以内部格式保存,否则报错。直至检查完整个程序。 (3).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器对各句子的语法做检查:运算符两边类型是否相兼容;该做哪些类型转换(例如,实数向整数赋值要"取整");控制转移是否到不该去的地方;是

东北大学C++实验报告6

实验六 1.实验要求 (1)定义Point类,有坐标_x,_y两个成员变量;对Point类重载“++”(自增)、“――”(自减)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 (2)定义一个车(vehie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观察虚函数的作用。 2. 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 编写程序定义Point类,在类中定义整型的私有成员变量_x_y,定义成员函数Point& operator++();Point operator++(int);以实现对Point类重载“++”(自增)运算符,定义成员函数Point&operator--();Point operator--(int);以实现对Point类重载“--”(自减)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程序名:1ab8_1.cpp。 (2) 编写程序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在main()函数中定义vehicle、bicycle、motorcar、motorcycle的对象,调用其Run()、Stop()函数,观察其执行情况。再分别用vehicle类型的指针来调用这几个对象的成员函数,看看能否成功;把Run、Stop定义为虚函数,再试试看。程序名:lab8_2.cpp。 3. 源程序 Lab8_1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oint{ public: Point(int X,int Y): _x(X),_y(Y){} Point operator++(); Point operator++(int); Point operator--(); Point operator--(int); void Putout() const; private: int _x,_y; };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0120810680316 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编译原理》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何九周 学生姓名刘洋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工程0803 2010 —2011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编译原理 实验项目名称单词的词法分析程序设计实验成绩实验者刘洋专业班级软件0803 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 2011 年 5 月 17日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实验目的: 设计,编制并调试一个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 实验要求: 在上机前应认真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熟悉机器的操作系统和语言的集成环境,独立完成算法编制和程序代码的编写;上机时应随带有关的高级语言教材或参考书;要学会程序调试与纠错;每次实验后要交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对于给定的源程序(如C语言或Pascal等),要求从组成源程序的字符行中寻找出单词,并给出它们的种别和属性——输出二元组序列。以便提供给语法分析的时候使用。要求能识别所有的关键字,标志符等,并且能够对出先的一些词法规则的错误进行必要的处理。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 者算法描述) 实验原理: 由于这是一个用高级语言编写一个词法分析器,使之能识别输入串,并把分析结果(单词符号,标识符,关键字等等)输出.输入源程序,输入单词符号,本词法分析器可以辨别关键字,标识符,常数,运算符号和某些界符,运用了文件读入来获取源程序代码,再对该源程序代码进行词法分析,这就是词法分析器的基本功能.当词法分析器调用预处理子程序处理出一串输入字符放进扫描缓冲区之后,分析器就从此缓冲区中逐一识别单词符号.当缓冲区里的字符串被处理完之后,它又调用预处理子程序来处理新串. 编写的时候,使用了文件的输入和输出,以便于词法分析的通用型,同时在文件输出时,并保存在输出文件output文件中。 从左到右扫描程序,通过初始化:1为关键字;2为标志符; 3为常数;4为运算符或界符。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计算机

编译原理实验题目及报告要求

编译原理上机实验试题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原理及相关的设计技术, 如何针对确定的有限状态自动机进行编程序;熟悉和 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分析程序的设计原理、熟悉 和掌握算符优先分析方法。 二、实验要求 本实验要求:①要求能熟练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程;②在上机之前要有详细的设计报告(预习报告); ③要编写出完成相应任务的程序并在计算机上准确 地运行;④实验结束后要写出上机实验报告。 三、实验题目 针对下面文法G(S): S→v = E E→E+E│E-E│E*E│E/E│(E)│v │i 其中,v为标识符,i为整型或实型数。要求完成 ①使用自动机技术实现一个词法分析程序; ②使用算符优先分析方法实现其语法分析程序,在 语法分析过程中同时完成常量表达式的计算。

1、题目(见“编译原理---实验题目.doc,“实验题目”中的第一项) 2、目的与要求(见“编译原理---实验题目.doc”) 3、设计原理: (1)单词分类:标识符,保留字,常数,运算符,分隔符等等 (2)单词类型编码 (3)自动机 4、程序流程框图 5、函数原型(参数,返回值) 6、关键代码(可打印,只打印关键代码) 7、调试: (1)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错误,如何改进的; (2)需要准备测试用例(至少3个,包含输入和输出)——(可打印) 8、思考: (1)你编写的程序有哪些要求是没有完成的,你觉得该采用什么方法去完成; (2)或者是你觉得程序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简述你的完善方案。

1、题目(见“编译原理---实验题目.doc,“实验题目”中的第二项) 2、目的与要求(见“编译原理---实验题目.doc”) 3、设计原理:构造出算法优先关系表 4、程序流程框图 5、函数原型(参数,返回值) 6、关键代码(可打印,只打印关键代码) 7、调试: (1)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错误,如何改进的; (2)需要准备测试用例(至少3个,包含输入和输出)——(可打印) 8、思考: (1)你编写的程序有哪些要求是没有完成的,你觉得该采用什么方法去完成; (2)或者是你觉得程序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简述你的完善方案。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词法分析程序实现 一、实验目得与要求 通过编写与调试一个词法分析程序,掌握在对程序设计语言得源程序进行扫描得过程中,将字符流形式得源程序转化为一个由各类单词符号组成得流得词法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基本实验题目:若某一程序设计语言中得单词包括五个关键字begin、end、if、then、else;标识符;无符号常数;六种关系运算符;一个赋值符与四个算术运算符,试构造能识别这些单词得词法分析程序(各类单词得分类码参见表I)。 表I语言中得各类单词符号及其分类码表 输入:由符合与不符合所规定得单词类别结构得各类单词组成得源程序文件。 输出:把所识别出得每一单词均按形如(CLASS,VALUE)得二元式形式输出,并将结果放到某个文件中。对于标识符与无符号常数,CLASS字段为相应得类别码得助记符;V AL UE字段则就是该标识符、常数得具体值;对于关键字与运算符,采用一词一类得编码形式,仅需在二元式得CLASS字段上放置相应单词得类别码得助记符,V ALUE字段则为“空". 三、实现方法与环境 词法分析就是编译程序得第一个处理阶段,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构造词法分析程序.其一就是根据对语言中各类单词得某种描述或定义(如BNF),用手工得方式(例如可用C语言)构造词法分析程序。一般地,可以根据文法或状态转换图构造相应得状态矩阵,该状态矩阵连同控制程序一起便组成了编译器得词法分析程序;也可以根据文法或状态转换图直接编写词法分析程序。构造词法分析程序得另外一种途径就是所谓得词法分析程序得自动生成,即首先用正规式对语言中得各类单词符号进行词型描述,并分别指出在识别单词时,词法分析程

东北大学DSP实验

.title "io" ;title伪指令。双引号括起来的源程序名。伪指令小写。 .global _c_int00 ;global伪指令,将变量_c_int00说明为外部符号。 ;外部符号:在一个模块中定义而在另一模块中引用的符号称为外部符号。 .mmregs ;将TMS320各寄存器名定义为全局符号,这样就可以直接引用寄存器(符号)。 ;mmregs 定义存储器映射寄存器的符号名称。 FG_ADDR .set 1002H ;set伪指令。将一个值分配给一个符号。1002HI/O口地址定义。 DA TA .set 60h ;double ram data .sect ".vectors" ;sect定义初始化命名段。段名必须用双引号括起,建立包含代码和数据的自定义断。 ;".vectors"定义向量表,紧跟其后的是复位向量和中断向量。 reset: B _c_int00 ; B 无条件跳转指令。将变量_c_int00说明为外部变量,程序入口地址1000。 NOP ;空指令。等待一个机器周期。 NOP .space 31*4*16 ;space 伪指令。在当前段内保留一个指定数目的位数,并用0填充, 保留31*4个字单元。 DELAY .macro sec_tenth ;macro 宏指令开始。DELAY宏名。sec_tenth形式参数。延时sec_tenth/10 秒 STM sec_tenth-1,AR5 ;STM存储指令。AR0~AR7 寄存器辅助。 loop1? STM #09h,AR6 loop0? STM #19999,AR7 ;STM存储指令。AR0~AR7 辅助寄存器。 BANZ $,*AR7- BANZ loop0?,*AR6- ;AR6-不为0时转移。 BANZ loop1?,*AR5- .endm ;Endm 宏指令结束。 .text ;text 段是源程序正文。经汇编后,紧跟.text 后的是可执行程序代码。 _c_int00: ; LD #0h,DP ;LD装入指令。设置数据页指针,DP=0H,则数据存储器地址为0000H~007FH。 STM #3000h,SP ;STM存储指令。把累加器的低端存放到存储器映射寄存器中。SP设置堆栈指针 RSBX INTM ;RSBX清除指令。INTM中断方式位=0,允许可屏蔽中断。INTM中断方式位=1,禁止可屏蔽中断。 STM #07FFFh,SWWSR ;SWWSR可编程软件等待状态寄存器。作用:高速内存与

编译原理标准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实验时间: 一、实验室名称: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词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三、实验学时:4学时 四、实验原理 1.编译程序要求对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进行分析和合成,生成目标程序。词法分析是对源程序进行的首次分析,实现词法分析的程序为词法分析程序。 2.词法分析的功能是从左到右逐个地扫描源程序字符串,按照词法规则识别出单词符号作为输出,对识别过程中发现的词法错误,输出相关信息。 3.状态转换图是有限有向图,是设计词法分析器的有效工具。 五、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词法分析器的实验,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词法分析程序设计的原理及相应的程序设计方法,同时提高编程能力。 六、实验内容 实现求n!的极小语言的词法分析程序,返回二元式作为输出。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1.操作系统:Windows XP

2.开发工具:VC6.0 3.普通PC即可 八、实验步骤 (1)启动VC6.0,创建空白工程项目。选择菜单中的“文件”->“新建”->“项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左边的“项目类型”框中,选择“Visual C++ 项目”,在右边框中,选择“空项目(.Net)”,在对话框下边,选择工程文件存放目录及输入名称,如Example1,单击“确定”。 (2)建立相应的单词符号与种别对照表; (3)根据状态转换图编写相应的处理函数; (4)完成词法分析器; (5)编译与调试以上程序; (6)生成相应的*.dyd文件,作为后面语法分析的输入文件。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可以对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如果有错给出出错信息和所在行数,如果无错则生成二元式文件。 十、实验结论 本实验程序较好地完成了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能够对所给文法的程序进行词法分析,在没有词法错误的时候生成相应的二元式文件。该实验程序可一次性给出源程序中的词法错误。 十一、总结及心得体会 通过该实验,对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以及运用C语言进行编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加深了自己对词法分析程序的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程序设计合理,代码可进一步优化。 报告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软件131 陈万全132852

一、需求分析 通过对一个常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简单语言子集编译系统中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处理模块的设计、开发,掌握实际编译系统的核心结构、工作流程及其实现技术,获得分析、设计、实现编译程序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设计、编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通过开源编译器分析、编译过程可视化等扩展实验,促进学生增强复杂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1、词法分析程序设计与实现 假定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单词主要包括五个关键字begin、end、if、then、else;标识符;无符号常数;六种关系运算符;一个赋值符和四个算术运算符,试构造能识别这些单词的词法分析程序。 输入:由符合和不符合所规定的单词类别结构的各类单词组成的源程序文件。 输出:把所识别出的每一单词均按形如(CLASS,VALUE)的二元式形式输出,并将结果放到某个文件中。对于标识符和无符号常数,CLASS字段为相应的类别码的助记符;VALUE字段则是该标识符、常数的具体值;对于关键字和运算符,采用一词一类的编码形式,仅需在二元式的CLASS字段上放置相应单词的类别码的助记符,VALUE字段则为“空”。 2、语法分析程序设计与实现 选择对各种常见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都较为通用的语法结构——算术表达式的

一个简化子集——作为分析对象,根据如下描述其语法结构的BNF定义G2[<算术表达式>],任选一种学过的语法分析方法,针对运算对象为无符号常数和变量的四则运算,设计并实现一个语法分析程序。 G2[<算术表达式>]: <算术表达式>→<项> | <算术表达式>+<项> | <算术表达式>-<项> <项>→<因式>|<项>*<因式>|<项>/<因式> <因式>→<运算对象> | (<算术表达式>) 若将语法范畴<算术表达式>、<项>、<因式>和<运算对象>分别用E、T、F和i 代表,则G2可写成: G2[E]:E → T | E+T | E-T T → F | T*F | T/F F → i | (E) 输入:由实验一输出的单词串,例如:UCON,PL,UCON,MU,ID······输出:若输入源程序中的符号串是给定文法的句子,则输出“RIGHT”,并且给出每一步分析过程;若不是句子,即输入串有错误,则输出“ERROR”,并且显示分析至此所得的中间结果,如分析栈、符号栈中的信息等,以及必要的出错说明信息。 3、语义分析程序设计与实现 对文法G2[<算术表达式>]中的产生式添加语义处理子程序,完成运算对象是简单变量(标识符)和无符号数的四则运算的计值处理,将输入的四则运算转换为四元式形式的中间代码。 输入:包含测试用例(由标识符、无符号数和+、?、*、/、(、)构成的算术表达式)的源程序文件。 输出:将源程序转换为中间代码形式表示,并将中间代码序列输出到文件中。 若源程序中有错误,应指出错误信息 二、设计思路 1、词法分析程序设计与实现 1)单词分类 为了编程的实现。我们假定要编译的语言中,全部关键字都是保留字,程序员不得将它们作为源程序中的标识符;作了这些限制以后,就可以把关键字和标识符的识别统一进行处理。即每当开始识别一个单词时,若扫视到的第一个字符为字母,则把后续输入的字母或数字字符依次进行拼接,直至扫视到非字母、数字字符为止,以期获得一个尽可能长的字母数字字符串,然后以此字符串查所谓保留字表(此保留字表要事先造好),若查到此字符串,则取出相应的类别码;反之,则表明该字符串应为一标识符。

东北大学数据结构实践实验报告

课程编号:B080109010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

第一章需求分析 1.1建立主程序应用菜单选项 主程序应用菜单选项包含所实现的所有功能,并且对选项采用数字标识进行选择,对其他错误输入可以进行判别,提示输入错误。 1.2导游线路图的创建级景区分布图的输出 用邻接链表存储景点分布图的信息,(带权无向)图的邻接链表。输出景区景点分布图(邻接矩阵)。图中边的权值∞用32767表示。 1.3输出导游线路图 景区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中制订旅游景点导游线路策略,首先通过遍历景点,给出一个入口景点,建立一个导游线路图,导游线路图用有向图表示。 1.4输出导游线路图中是否有回路 景区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中,创建好导游路线图后,判断该图中是否存在回路。 1.5查找及排序 ●查找功能: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进行景点的查找,关键字可以在景点名称也 可以在景点介绍中。查找成功则返回景点的相关简介,如果查找不成功请给予正确 提示。 ●排序功能:按景点欢迎度,景点的岔路数对景点进行排序并打印出来排序顺序。 1.6输出两个景点之间最短路径和最短距离 求出两个景点间的最短路径和最短距离,并且输出道路修建规划图。算法采用迪杰斯特拉算法。 1.7输出道路修建规划图 道路建设首先要保证能连通所有景点,但又要花最小的代价。 1.8输出车辆的进出信息 1.8.1具体需求: 停车场是一个可以停放n辆汽车,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按车辆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若车场内已停满n辆车,后来的车只能在门外的便道上等候,一旦有车开走,则排在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即可开入;当停车场内某辆车要离开时,在它之后进入的车辆必须先退出车场为它让路,待该辆车开出大门外,其它车辆再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