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社会角色知识点

第四章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结果,就个体方面而言,是个人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就社会方面而言,要想使社会正常运转就必须具有的功能的被履行、被落实,换言之,也就是社会角色的被承担和扮演.社会角色是沟通和衔接个人和社会的桥梁.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所谓地位,就是个体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这个位置是非人格的,由社会结构所设定的,是先于具体个人而存在的。地位赋予占据它的个体以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来规范个人的行动以及他与占据着社会系统中其他地位的人们之间的互动。

角色就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期待的一套行为模式. 第一,它是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

第二,行为模式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

第三,行为模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二.角色的分类

(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理想角色(期望角色):社会对于角色的期待和要求,是社会

观念形态,标准形态,大众观念形态

领悟角色:扮演角色的个体对怎样扮演理想角色的理解,属个

人观念形态

实践角色:个体根据对角色的理解,实际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属于客观现实形态

(二)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

角色,如性别角色

自致角色:个体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获得的角色(三)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或正式角色和

非正式角色

规定性角色:角色规范比较严格且有明确规定的角色,

如政府官员、法官、士兵、学生等开放性角色:角色制约的规范程度相对较低,个人可

以根据自己对其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

而较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的角色,如父

亲,朋友等

(四)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利和地位关系,可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如师生关系

(五)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将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要有一番计算在里面,要有所盈利,如商

表现性角色: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如志愿者,慈善家(六)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与程度低到参与程度高分为7种(萨宾)

第二节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的概念和来源

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多种来源共同形成,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

角色理论的两种取向

对角色理论持结构性观点结构角色论

采用过程的研究策略过程角色论

结构角色论

林顿:强调围绕社会关系系统中地位的,代表社会结构因素的期望对于角色扮演者的行动起制约作用.(强调社会稳定,期待)

过程角色论

特纳:强调社会不稳定,社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角色扮演者在和别人互动当中角色不断变化,不能把角色表演看成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

评价:两种角色理论是从两个不同侧面来考察研究角色,是互补的,一个从静态一个从动态。角色定义偏向结构角色论。

第三节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的行为模式包括四个内容:角色学习、角色扮演、角色冲突、角色偏差。

一.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包括两个方面,形成角色观念和学习角色技能。

角色观念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情感的总和。角色观念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角色地位观念.

第二,角色义务观念。集中地体现了角色的社会价值。

第三,角色行为观念。个体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模式的认知。

第四,角色形象观念。

角色观念的形成过程:拒绝角色阶段,承认角色阶段,接受角色阶段。

对于角色学习,可以这样从整体上来理解,即:

首先,角色学习是综合性学习,而不是零碎片段的学习。

其次,角色学习是在互动中进行的学习,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实现的。

最后,角色学习是经常随着个人的角色的改变而进行

的学习.

二.角色扮演

社会学视角(宏观):互动与表演

米德: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1)“心灵”

(2)自我

(3)社会结构也是人们互动和角色扮演的产物

“斯坦福监狱实验”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戏剧理论”

心理学视角(微观):技术与手段

莫里诺20世纪30年代

发展社会理解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改变心理结构等。总结:从理论上和逻辑上来看,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从现实实际过程来看,角色学习和互动过程中的角色扮演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即角色学习是通过角色扮演而进行的,在角色扮演中个体逐步地形成、培养角色观念和角色技能,不管这种角色扮演是不合格的扮演、合格的扮演还是创造性的扮演。

三.角色冲突

所谓角色冲突,是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角色冲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

角色内冲突:来源于不同的角色期待。(女研究生,孩子,美籍华人)

角色间冲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角色的规范相矛盾的时候。(包公断案,包庇,严判的矛盾)

角色冲突的强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角色之间的共同性,二是角色自身的限定性.

角色之间的共同点越高,角色冲突的强度越低;

一个角色限定程度越高,和另一个角色发生冲突的强度越高。

缓解角色冲突的方法:

(1)角色规范化使模糊的界限清晰化明确化

(2)角色合并法将接近的角色合并成一个新的角色

(3)角色层次法根据价值的重要程度分出层次,首先扮演最具价值的,放前面

四.角色偏差

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理结构。

角色偏差反映了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问题,越轨行为、那些为社会所不容的行为、变态行为等可用角色偏差来解释。

解决角色偏差的方法是重新社会化,重新进行角色的塑

造.

第四节性别角色差异

性别角色差异是把性别角色也看成是角色扮演的一种。两性差异包括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

性别角色差异的三个方面

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

侵犯行为男高于女

支配行为男高于女

自信心男高于女

交际差不多

智能方面的差异

智力(一般智力) 持平

语言能力女优于男

运动技能男优于女

空间能力男优于女

数学能力男优于女

知觉速度女优于男

艺术和音乐能力女优于男差别不大

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

学业成就差别不大

职业成就男显著优于女

关于性别角色差异的解释,可以归类为两个大的方面.

从先天的跟生物学的因素上去解释这些差异精神分析(如弗洛伊德恋母恋父情结,生理的)

用后天的环境的因素来解释性别差异文化人类学理论(玛格丽特米德,性别差异是文化塑造的结果)

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提出概念“社会性别”,认为男性和女性在人格上的差异是社会所造成的,要解决男女平等问题最终是要改造这个社会。观点和文化人类学的相似. 评价:学界里强调是后天环境因素对性别角色差异的影响占主流地位。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内隐的反应”即心理,“外显的反应”即行为)。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人的社会化 2、自我 3、社会认知 4、社会态度(二)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三)群体心理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一般分为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又分为公开参与观察法和隐蔽参与观察法。 2.实验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 3.调查法:调查法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 调查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调查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准确性较弱,被调查者的回答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使用问卷调查时,这个缺点更为明显。 4.档案研究法:提示:在学习每种研究方法时,除了要明白概念之外,还应该明白每一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采用的是多元化的思路,即根据研究的问题采用适合的方法。 四、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时间和标志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所以,1908年常被认作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P23) 再社会化: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P26) 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P38)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 研究的科学。人,既指个体也包括群体。 社会心理和社会犯罪行为则所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队源自于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建议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锥果和表征反应。 变量: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效度:是指所 测结果符合该测量的目的的程度,或说在测量被测对象时所具有的真确度。 信度:指一个测量所测出分数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亦即为测出的分数的可重复性。 研究者偏向: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望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与被试者的相互作用中,并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表现,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被试者偏向: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希望可以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与被试者的相互作 用中,并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整体表现,从而并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操作性定义***实验室实验法***二、简述题: 1、详述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和有关关系a两个变量间的两种关系 b相关关系只是指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变化;当数值一同增加或一同减少时,其为正相关;当一个数值增加而另一个数值减少时,其为负相关。c因果关系则指一个变量是另一 个变量变化的原因。 d有时有关关系中存有着因果关系,但有关关系并不必然就存有因果关系。2、详述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差异 a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反映所要测量的心理差异的程度,减少或消除人为性或无关干 扰的程度。 b外在效度指研究结果的归纳程度。归纳程度低,则外在效度低。c一般来讲,实验 室研究内在效度低,外在效度高;现场实验则恰好相反。3、比较实验室实验法与现场实 验法的好坏㈠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能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很高程度的控制,能最大限度地突出重要因素,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优点:一就是实验者可以最小程度地掌控毫无关系变量的影响;二就是随机精心安排 被试消解被试间差异的影响,从而暴露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全)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1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识记)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知识点: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要点:社会行为(领会)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其意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知识点:社会心理 3.宏观的社会层面学的研究范围 1.微观的个体层面 2.中观的群体层面情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知识点: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即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及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知识点:哲学思辨阶段 知识点:经验描述阶段 知识点:实证分析阶段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

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或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尽管人们对它的定义、功能以及范围的看法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 我们可以将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的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象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 一、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 社会中的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位置上,或者说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对每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上的人有着一定的要求,我们称此为社会期望;与此相应,当个体依照社会对他的要求去履行其义务,行使其权力时,我们又称他是在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其社会行为乃是一种角色行为。 (一)社会角色的本质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 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 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 也都有上场的时候, 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威廉·莎士比亚。他在《皆大欢喜》) 在中国早就有“人生如戏”的说法,并且智慧的中国人用自己毫不逊于莎士比亚的方式表达了与后者同样深刻的看法: 尧舜生,汤武净,桓文丑末,古今来几辈角色; 云霞彩,日月灯,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大戏台。 上述比喻所以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并成为20世纪符号互动论者建构社会角色理论的基石,根本在于社会与舞台、社会中的人与舞台上的演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演员在舞台上有明确的角色,社会中的行动者也占据明确的地位;演员必须按照写好的剧本去演戏,行动者在社会中也要遵守规范;演员必须听从导演的命令,行动者也必须服从权势之人或大人物的摆布;演员在台上必须对彼此的演出作出相应的反应,社会成员也必须调整各自的反应以适应对方;演员必须与观众呼应,行动者也必须扮演各种不同的观众或…一般他人?和概念化的角色;技能不同的演员赋予角色以独特的解释意义,行动者也由于各自不同的自我概念和角色扮演技巧而拥有独特的互动方式。”(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版, 第430页。) 尽管用舞台上的角色来比喻社会中的人十分贴切,但这个概念本身却似乎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有时,角色被用来指一个社会地位,有时则指与某个地位有关的行为……角色还被用来表示个人行为或者典型行为?。”(罗森堡、特纳主编:《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101页。) 美国学者蒂博特和凯利认为,角色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 肖和康斯坦佐又进一步从以下六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概念: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重点 1、美国心理学家F. H. 奥尔波特(F. H.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F. H. 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G.W.Allport,1954)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他人的影响包括现实、想象、隐含的影响。主张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3、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社会行为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勒温(K. Lewin, 1936)的行为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公式含义:行为时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4、霍兰德(E. P. Hollander, 1976)的“三阶段理论”将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哲学思辨阶段、经验描述阶段、实证分析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的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点描述和分析。 重要学术思潮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拉扎鲁斯、谢夫勒、冯特)、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塔尔德、迪尔凯姆、列朋)、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5、个体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 6、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7、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社会角色的分类:按角色获得方式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为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按角色的功能分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表现型角色: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角色,如学者、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三个要素。 角色失调的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8、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9、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詹姆斯自尊经典公式:自尊 = 成功 / 抱负自尊取决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一些影响自尊的因素: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行动表现的反馈(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尊)。10、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称为图式。

第 4 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念 (一)社会化的内涵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社会化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2)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3)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二)社会化的内容 从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基本需求来说,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类型 (一)基本社会化 所谓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基本社会化的任务:一是生理性成熟;二是社会性成熟。 (二)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为二级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之所以必要,因为: 其一,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其二,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其三,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 其四,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

(三)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主动再社会化;二是强制性再社会化。 (四)正向社会化和负向社会化 所谓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所谓反向社会化,使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 三、社会化的有关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基于对人格结构的分析。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超我是对从社会中习得的"应该如何"和"必须如何"的内化。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自我在超我与本我之间发挥着中介和平衡的作用。 2、弗洛伊德指出,人格形成主要基于一个人的早期社会化。在青春期之前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人格塑造来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二)库利和米德的自我理论 1、库利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 再次,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 库利的理论集中于他的"镜中之我"概念,即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或者说是这个人认为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2、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和"客我"。"主我"是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客我"是个人所想象的一套组织化的他人的态度。在米德看来,"主我"首先发展起来,而"客我"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社会化过程才会出现。因此,自我的发展包含着"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系列连续交流。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孩子们在世界各地所有的文化中所接受的道德标准基本上是相同的。他认为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前常规水平。其中第一阶段为服从与惩罚阶段;第二阶段为相对功利主义阶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按章节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2、社会化: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互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3、继续社会化:成人期个体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过程 4、再社会化:有意改变原有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过程 5、社会角色: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6、角色丛:众多角色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这种情况成为角色丛 7、角色紧张:在角色丛中,每个角色都要求扮演着去按照自身的行为规范履行行为,从而出现的顾此失彼的现象 8、角色冲突: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 9、图式:关于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 10、空间距离:显示交往双方在物理上的接近程度 11、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三要素是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12、人际沟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13、假相倚沟通:沟通着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按照自己的遗愿而不顾及对方反应的沟通 14、非对称性沟通:一方只按照自己预定的计划,而另一方则根据别人的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言行 15、反应性相倚沟通: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不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沟通 16、彼此相倚沟通:沟通双方一方面以自己的计划同对方沟通,另一方面又考虑对方的反映来调节自己的言行的沟通行为 17、社会促进: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的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 18、社会抑制: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其活动的完成,抑制其活动效率的现象 19、感染:个体对某心理状态无意识、不自觉、非强制地屈从 20、暗示: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刺激和信息迅速无批判的接受,并据此做出反应 21、时尚:一定时期内在社会上某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方式。分为时髦、热、时狂三种类型 22、流言:广泛传播的有关现实社会问题的不确切消息 23、归因: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二、简答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包括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的改变等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 (3)群体心理:群体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领导人的地位和作用、领导人的领导行为方式 (4)社会应用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

社会心理学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注意理论流派 1、勒温社会行为的公式 2、社会心理学发展三阶段中个别知识点 3、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社会学习论、精神分析论)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历史学乃至哲学都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1908年两本书的先后出版: —罗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英国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关注个体) F.H.奥尔波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试图揭示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主张实验研究。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关注群体和社会) 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所处情景的状况。 勒温(K.Lewin,1936)公式:B=f(P,E) B:behaver——行为 P:pesernnal——个体 E:environment——个体所处的情境 F:fax——函数关系 勒温(1890—1947),德国心理学家,场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社会心理学之父”,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社会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霍兰德(E.P.Hollander,1976)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含义 1,感觉和直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应,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 反应或者体验。 •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 2,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知觉是人对社会群体的知觉 •社会知觉是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他影响主题的心理活动。调节主题的社会行为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对人知觉 *人际知觉 *角色知觉 *因果关系知觉 •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二,自我知觉以及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的原点 •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分为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 •自我概念又叫自我认识,或是自我图式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特征的认识结合。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1,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他人的反馈 •反射性的评价 •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测 •社会比较:与自己相似的人比较。 2,自我概念的作用 •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还影响个体的想法,情绪,行为。 •自我表达的动机,即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及自我概念。 •自我监控是一种人格特征,是指个体对于社会情境的需要及据此采取的相应行动的敏感性及灵活 性。 3,自我概念的测量 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2,自我描述问卷1,2,3

三,自尊及其测量 1,自尊的构建 •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自己的内部标准:人们对自己的评价不一定完全正确。 2,自尊心的测量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德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表 四,自我认同 1,认同的含义 •认同理论有三大取向:生物取向,心理取向,社会取向 •认同在心理学上只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经过认同,帮助形成人的自我概念。 •认同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其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为他人的情感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爱情和经验足以童话他人,彼此间产生内在默契。 2,自我认同 •心理动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社会基莫理论 •青青春期前认同发育与青春期后认同发育 3, 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4,自我认同的研究 •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研究:人的一生可以及时连续的优势各有独特发展课题的不同发展阶段。 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八个阶段 •玛西亚自我认同的研究认同发展中有两个心理社会指标:一个是危机,另外一个是承诺人的发展分为四个不同阶段 5,自我认同的形成确立•认同的形成和确立,收到个人的内在因素,团体因素以及,人际因素的影响。 •自我认同的成熟度:*认同成功 *认同延缓 *认同封闭 *认同混淆 第二节对人知觉——印象形成一,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结构 '信息要素 1, 外表 2, 非语言线索 3, 行为: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 某个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 2,印象的组织结构 '维度观学者认为,人对于他人的认识包括概括性的潜在维度,其中,评价维度是印象最重要的层面.另外还有能量以及活动水平 '类型观的学者认为,人们是以类型的方式来只觉他人•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下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依据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1. 1908年,美国社会学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4. 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5. 本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6.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

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7. 勒温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B=f,其中B是行为,P 是个体,E是个体所处的情景,f是函数关系。也就是说个体行为是个体于其所处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时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8.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是社会层面。 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②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 ③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④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社会心理学重点

第一节概述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 社会心里写诞生的标志: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杰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心理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哲学是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个体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 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强调群体行为,以及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以

及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B=f(P,E)公式张,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群体层面: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启蒙期、经验描述--形成期、实证分析--确立期; 一、哲学思辨阶段 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哲学思辨阶段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社会角色知识点

第四章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结果,就个体方面而言,是个人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就社会方面而言,要想使社会正常运转就必须具有的功能的被履行、被落实,换言之,也就是社会角色的被承担和扮演.社会角色是沟通和衔接个人和社会的桥梁.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所谓地位,就是个体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这个位置是非人格的,由社会结构所设定的,是先于具体个人而存在的。地位赋予占据它的个体以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来规范个人的行动以及他与占据着社会系统中其他地位的人们之间的互动。 角色就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期待的一套行为模式. 第一,它是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 第二,行为模式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 第三,行为模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二.角色的分类 (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理想角色(期望角色):社会对于角色的期待和要求,是社会 观念形态,标准形态,大众观念形态 领悟角色:扮演角色的个体对怎样扮演理想角色的理解,属个

人观念形态 实践角色:个体根据对角色的理解,实际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属于客观现实形态 (二)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 角色,如性别角色 自致角色:个体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获得的角色(三)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或正式角色和 非正式角色 规定性角色:角色规范比较严格且有明确规定的角色, 如政府官员、法官、士兵、学生等开放性角色:角色制约的规范程度相对较低,个人可 以根据自己对其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 而较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的角色,如父 亲,朋友等 (四)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利和地位关系,可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如师生关系 (五)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将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要有一番计算在里面,要有所盈利,如商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一、概述 二、社会化与自我 三、社会知觉与归因 四、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 五、态度 六、沟通与人际关系 七、社会影响 八、爱情、婚姻与家庭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Myers, 2002)主要研究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的或想象的人、群体或社会的影响的一门科学。 (G. W. Allport, 1954) 个人他人社会群体 第一节概述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发展简史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理论流派 本节共计9个问题(重点7个):1.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起源于两个母体的不同视角:心理学和社会学。 3.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4.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B=f(P, E)(勒温)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 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 体层面和社会层面。 6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可分为 哲学思辨(古希腊-19世纪上半 叶)、经验描述(19世纪中叶- 20世纪初)与实证分析(20世 纪20年代至今)三个阶段,即 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和 确立期。 7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 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 则和伦理原则。 8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自然观察、参 与观察)、调查法(访谈、问卷 法)和档案法(调查报告、个案 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 版物及历史文献等)。 9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 括: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 符号互动论和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 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个人(individual)心理学(阿德 勒)、 分析心理学(荣格)、 “文化因素论”(霍妮等)、 自我(ego)心理学(埃里克森)、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hip)学 派(沙利文)、 自体(self)心理学(Kohut,1972)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一、社会化 二、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三、自我、身份与自尊 本节共计19个问题(重点15 个): 1.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 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再社会化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 定人生理想; 培养社会角色。 3.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人类有 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的遗传素 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亚里士多德:人在本质上是社会 性的动物 荀子:人能群也 马克思:在一定意义上,人是一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新结婚时代:你嫁给(娶了)一 个人,就嫁给(娶了)他(她) 的所有社会关系 4.个体社会化的载体:家庭、 学校、大众传媒和参照群体。 5.社会化的分类:语言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 政治社会化。 口吃认同与中性化刑与 德慎独大人格 6.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 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 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 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 得以形成的基础。 7.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 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 的行为及其规律。 8.社会角色分类:先赋角色和 成就角色;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 角色;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 色;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9.角色扮演含有角色期待、角 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要素。 10.角色失调的四种形式:角色 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 色失败。 11.自我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始 于19世纪末美国学者詹姆斯。 12.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 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 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 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 认知。 主我与客我镜我 13.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 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 反思自我。 14.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 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 待。 15.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生理 自我(8个月到3岁)、社会自我 (3到13、14岁)和心理自我(青 春期到成年)。 16.身份: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 境决定的自我认同。与角色的关 系: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 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 的行为期待。 17.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 性、多重性、稳定性和契约性。 18.自尊: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 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19.自尊的影响因素:亲子关系; 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 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 行社会比较。 内在自尊与外在自尊认 知失调与自我设障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一、社会知觉 二、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三、归因本节共计13个问题(重 点9个): 1.社会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 所形成的知觉是社会知觉。包括 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 知觉。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和 行为原因知觉三个方面。社会认 知 2.影响因素:认知者的经验、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 情绪。 3.图式,亦称范型,是人脑中 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主要作 用:影响注意选择、记忆、自我 知觉和人际知觉。 4.印象与印象形成:印象是个 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 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 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 1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社会角色 本章学习目标 角色的含义 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学习 角色扮演 角色冲突 角色偏差 性别角色差异 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角色(role)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

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R.H.Mead)和人类学家林顿(R.Linton)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莱威(M.J.Levy)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由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 ;纽科姆(T.M.Newcomb)在其《社会心理学》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角色理论研究者彼德尔(B.J.Biddle)将角色视为行为或行为的特点,他在《角色理论:期望、同一性和行为》的著述中强调,“角色是一定背景中一个或多个人的行为特点”;森冈清美把角色分为两种,把地位分为“群体性角色”与“关系性角色”。以家庭为例,所谓“群体性角色”是观察家庭内的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概念.如户主、主妇、户成员的区别那样;所谓“关系性角色”是从家庭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位置时的概念,如妻子对于丈夫、儿子对于母亲那样。这样,如把家庭成员数作为n 的话,一个位置就会伴随(n-1)个关系性角色;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家李长贵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行动的规范、自我意识、认知世界、责任和义务等的社会行为” ;安德列耶娃把角色要素分为下面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这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特殊期待系统,也就是说,角色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的外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社会心智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社会认知的实质 一、社会心智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人对社会性客体之间的关系等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邱扶东,李凌,2021)。是个人怎样对来自他人、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社会信息进行加工的复杂过程,包括社会信息的辨别、归类、采择、判断和推理等心理成分(王沛,林崇德,2021)。29/25/2021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智的定义表征社会心智 社会认知内隐社会认知(implictsocialcognition) 内锥果社会心智就是所指在社会心智过程中虽然个体无法回忆起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的对个体的犯罪行为和推论产生影响 39/25/2021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心智的特征 社会认知具有鲜明的特征:(1)社会性; (2)沉积性;(3)瓦万特性。 49/25/2021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心智的表观方式:范畴化后和图式 人们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由于认知资源的限制,而面临的信息往往是不确定的、不完全的、复杂的。因此个体需要用范畴化和图式等捷径策略来简化、结构化知觉过程。 59/25/2021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认知的表征方式:范畴化和图式 (一)范畴化(categorize)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做单一制的个体,而总是自动地将之归入某一类社会群体当中,可以有效率的节省心智资源。 (二)图式(schema)基于个体的过去经验,在头脑中形成的的一种心理结构。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以及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认知的表征方式:范畴化和图式图式的种类:(1)个人图式(personschema) (2)自我图式(self-schema)(3)角色图式(roleschema) (4)剧本(script) 79/25/2021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四、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传统的心智理论主要就是创建在个体对物理世界意识层面心智研究的基础之上。而内锥果社会心智则从无意识的层面研究社会心智(朱崭新秤,2000)。(一)内锥果社会心智的定义基于过去经验和尚无心智结果底蕴下的一种无意识 结构的驱使,在社会认知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在意识层面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潜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如知觉、态度、判断和决策等),这一心理现象称之为内隐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9/25/2021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概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研究 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群体心理的研究 应用社会心理 三、社会心理学的三种倾向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伦理问题:(p15)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第三章 1。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 2。社会化的主体 社会中未成年的个体,严格地说,是未完成社会化的个体。 3.社会化的执行者 与社会化有关的人们。 4。社会化的内容 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5.社会化的结果 教化个人,使之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有一定个性的社会有效成员。 二、社会化的基本特性 ™ 社会强制性 ™ 个体能动性 ™ 终身持续性 _ 第二节社会化的途径 一、社会教化 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教化的途径 1、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2.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文化因素,对不同的民族成员的共同人格与社会行为起着决定作用 2、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 宠爱性、放任型、专制型、民主性 父母态度 家庭气氛

3.学校 4、同辈集体的影响作用 5.大众传播工具 6、计算机网络 二、个体内化 1.观察学习 2。认知加工 3。角色扮演 4。主观认同 5.自我奖赏 第四章社会角色 “角色”一词最先是戏剧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剧中人物及其行为模式。 所谓角色集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角色。 社会角色的定义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社会角色的分类 1从角色的获得方式上 先赋角色 自致角色(成就角色) 2从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来区分 规定性角色 开放性角色 3从社会角色所追求的目标上 功利性角色 表现性角色 4从社会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 理想角色 领悟角色 实践角色 5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 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第四节性别角色差异 生理差异:人体、基因、性激素 心理差异 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男性的侵犯性、支配性、自信心强于女性;而女性的交际能力强于男性 智能方面:智力无明显差异; 运动、空间、数学方面男性强于女性 语言、知觉速度、艺术和音乐能力方面女性强于男性 你心目中的男女两性形象 讨论1:“超级女声”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吗? 讨论2:你心目中的异性形象是怎样的? 讨论3 :你对角色定位的理解如何? 1. 第五章自我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