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社会上还有需要协助的人,明白每个人都应协助有困难的人,知道怎么去协助他们,并积极地行动起来,从中体会助人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别人的痛苦和帮助人的快乐。

从实际行动到思想境界的提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爱心。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增强氛围。

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二、创设情境。

(1)出现下列情景。

情景一:遭遇特大洪灾的地区,房屋倒塌,庄稼损毁。小朋友们没有了学校,没有了书包,甚至

没有了亲人,惊恐、无助的双眸望着远方。

情景二:家在贫困山区的小凡,父亲因故去世,母亲重病卧床。小凡不但无钱上学,每天还要照顾母亲。他拿着借来的旧书蹲在墙根边,望着小伙伴们上学去的身影,只能深深地叹息。

(2)学生谈感受。

(3)师:面对这些生活困难的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协助他们。在你的身边有需要协助的人吗?假如有,你准备怎么做?

三、成立爱心小分队。

1、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同学讨论班级应该成立的爱心小队。可以成立如下小队:

(1)助残小队;

(2)帮困小队;

(3)敬老小队;

(4)爱心宣传小队(学校附近是繁华的步行街,可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宣传、募捐)。

2、同学自愿报名,根据自身的特长与喜好选择不同的爱心小分队,选出各小队的队长。

四、制定爱心行动计划。(包括个人的和集体的计划)

1、讨论爱心小队的目标、原则以和具体的行动

计划。

2、以“帮困小队”为例,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我们的爱心行动计划:

协助对象:×××(低保户成员之一,父母离异,妈妈终年卧床不起)

协助内容:

(1)把募集的资金捐给他,帮他缴学费、买文具。

(2)给他补习功课,提高成果。

(3)经常派小志愿者去照顾他生病的妈妈,帮他做家务。

五、小论坛。

师: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行乞的人,他们有的是残疾青年,有的是青丝苍苍的老人。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协助他们吗?为什么?

(通过此环节的活动让同学明白,协助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平安,谨防上当受骗)

六、实践活动准备。

1、各小队上交活动计划,包括队员的具体工作布置。

2、教师向同学强调几个问题:

(1)以小队的形式开展活动,小队长负责,强调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体现团队精神。

(2)活动过程中和往返学校途中要注意平安。

(3)妥善保管各小队携带的工具,如:摄像机、照相机(拍摄精彩画面)、小塑料桶、扫帚等。

(4)如遇到突发意外情况,请带队老师处置。

(5)活动后,将根据队员的表示,评选“爱心小天使”。

(6)回家后做好活动记录,通过日记记录下自身的心得体会,班级建立“爱心档案”。

(7)爱心活动将经常化、制度化,每月二至四次。期末将评选“爱心小队”和“爱心人物”。

七、积极行动,奉献爱心。

师:同学们,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把爱传送到每个需要爱的地方。相信大家在爱心行动中一定会有很多收获,你们在协助他人的同时,自身也会得到快乐与幸福!

《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社会上还有需要协助的人,明白每

个人都应协助有困难的人,知道怎么去协助他们,并积极地行动起来,从中体会助人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别人的痛苦和帮助人的快乐。

从实际行动到思想境界的提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爱心。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增强氛围。

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二、创设情境。

(1)出现下列情景。

情景一:遭遇特大洪灾的地区,房屋倒塌,庄稼损毁。小朋友们没有了学校,没有了书包,甚至没有了亲人,惊恐、无助的双眸望着远方。

情景二:家在贫困山区的小凡,父亲因故去世,母亲重病卧床。小凡不但无钱上学,每天还要照顾母亲。他拿着借来的旧书蹲在墙根边,望着小伙伴们上学去的身影,只能深深地叹息。

(2)学生谈感受。

(3)师:面对这些生活困难的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协助他们。在你的身边有需要协助的人吗?假如有,你准备怎么做?

三、成立爱心小分队。

1、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同学讨论班级应该成立的爱心小队。可以成立如下小队:

(1)助残小队;

(2)帮困小队;

(3)敬老小队;

(4)爱心宣传小队(学校附近是繁华的步行街,可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宣传、募捐)。

2、同学自愿报名,根据自身的特长与喜好选择不同的爱心小分队,选出各小队的队长。

四、制定爱心行动计划。(包括个人的和集体的计划)

1、讨论爱心小队的目标、原则以和具体的行动计划。

2、以“帮困小队”为例,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我们的爱心行动计划:

协助对象:×××(低保户成员之一,父母离异,妈妈终年卧床不起)

协助内容:

(1)把募集的资金捐给他,帮他缴学费、买文具。

(2)给他补习功课,提高成果。

(3)经常派小志愿者去照顾他生病的妈妈,帮他做家务。

五、小论坛。

师: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行乞的人,他们有的是残疾青年,有的是青丝苍苍的老人。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协助他们吗?为什么?

(通过此环节的活动让同学明白,协助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平安,谨防上当受骗)

六、实践活动准备。

1、各小队上交活动计划,包括队员的具体工作布置。

2、教师向同学强调几个问题:

(1)以小队的形式开展活动,小队长负责,强调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体现团队精神。

(2)活动过程中和往返学校途中要注意平安。

(3)妥善保管各小队携带的工具,如:摄像机、照相机(拍摄精彩画面)、小塑料桶、扫帚等。

(4)如遇到突发意外情况,请带队老师处置。

(5)活动后,将根据队员的表示,评选“爱心小天使”。

(6)回家后做好活动记录,通过日记记录下自身的心得体会,班级建立“爱心档案”。

(7)爱心活动将经常化、制度化,每月二至四次。期末将评选“爱心小队”和“爱心人物”。

七、积极行动,奉献爱心。

师:同学们,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把爱传送到每个需要爱的地方。相信大家在爱心行动中一定会有很多收获,你们在协助他人的同时,自身也会得到快乐与幸福!

《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社会上还有需要协助的人,明白每个人都应协助有困难的人,知道怎么去协助他们,并积极地行动起来,从中体会助人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别人的痛苦和帮助人的快乐。

从实际行动到思想境界的提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爱心。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增强氛围。

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二、创设情境。

(1)出现下列情景。

情景一:遭遇特大洪灾的地区,房屋倒塌,庄稼损毁。小朋友们没有了学校,没有了书包,甚至没有了亲人,惊恐、无助的双眸望着远方。

情景二:家在贫困山区的小凡,父亲因故去世,母亲重病卧床。小凡不但无钱上学,每天还要照顾母亲。他拿着借来的旧书蹲在墙根边,望着小伙伴们上学去的身影,只能深深地叹息。

(2)学生谈感受。

(3)师:面对这些生活困难的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协助他们。在你的身边有需要协助的人吗?假如有,你准备怎么做?

三、成立爱心小分队。

1、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同学讨论班级应该成立的爱心小队。可以成立如下小队:

(1)助残小队;

(2)帮困小队;

(3)敬老小队;

(4)爱心宣传小队(学校附近是繁华的步行街,可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宣传、募捐)。

2、同学自愿报名,根据自身的特长与喜好选择不同的爱心小分队,选出各小队的队长。

四、制定爱心行动计划。(包括个人的和集体的计划)

1、讨论爱心小队的目标、原则以和具体的行动计划。

2、以“帮困小队”为例,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我们的爱心行动计划:

协助对象:×××(低保户成员之一,父母离异,妈妈终年卧床不起)

协助内容:

(1)把募集的资金捐给他,帮他缴学费、买文具。

(2)给他补习功课,提高成果。

(3)经常派小志愿者去照顾他生病的妈妈,帮他做家务。

五、小论坛。

师: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行乞的人,他们有的是残疾青年,有的是青丝苍苍的老人。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协助他们吗?为什么?

(通过此环节的活动让同学明白,协助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平安,谨防上当受骗)

六、实践活动准备。

1、各小队上交活动计划,包括队员的具体工作布置。

2、教师向同学强调几个问题:

(1)以小队的形式开展活动,小队长负责,强调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体现团队精神。

(2)活动过程中和往返学校途中要注意平安。

(3)妥善保管各小队携带的工具,如:摄像机、照相机(拍摄精彩画面)、小塑料桶、扫帚等。

(4)如遇到突发意外情况,请带队老师处置。

(5)活动后,将根据队员的表示,评选“爱心小天使”。

(6)回家后做好活动记录,通过日记记录下自身的心得体会,班级建立“爱心档案”。

(7)爱心活动将经常化、制度化,每月二至四次。期末将评选“爱心小队”和“爱心人物”。

七、积极行动,奉献爱心。

师:同学们,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把爱传送到每个需要爱的地方。相信大家在爱心行动中一定会有很多收获,你们在协助他人的同时,自身也会得到快乐与幸福!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爱心大行动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爱心大行动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草墩一物多玩,学习滚草墩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在玩草墩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增进友爱的情感 二、重难点:初步尝试用草墩一物多玩,学习滚草墩 三、活动准备: 灾区受难幻灯片、草墩若干、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启发谈话: ①听音乐带幼儿入场,就座。放图片(你们看四川发生了大地震) ②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自由讲述 ③教师总结:那里的房子倒塌了,弟弟妹妹没有家了,现在他们只住在帐篷里,你们想去帮助他们造房子吗?(想)那我们用什么造房子呢?(水泥、砖头……)我们今天来用草墩造房子,可是运草墩要用很大力气,首先要把身体练好了 2、热身运动(音乐) 准备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 体转运动复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二)、幼儿自由探索,尝试用草墩一物多玩

师:宝宝们,你们想怎么运草墩?看谁想的方法多,而且能注意安全,找个空地方练起来吧。 1、自由玩草墩,探索不同的玩法,满足玩的欲望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引导幼儿:滚、转、走、跳、夹物跳, 3、请幼儿演示新的玩法,并集体练习 你是怎么运草墩的? 4、教师引导幼儿重点练习:滚草墩 教师讲解要领:要求幼儿两脚分开,弯下腰,两手扶草墩,轻轻推,向前滚 5、幼儿集体练习,教师引导幼儿滚得直,滚得快 (三)游戏:帮弟妹妹造新房 1、宝宝们的本领练的真棒,我们可以去帮助弟弟妹妹造新房了,我们来帮他们把草墩运过去,好吗? 2、教师提要求: ①我们分3组进行,向前滚,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运得快 ②第一个小朋友滚到后,放好草墩,站在那里,第二个小朋友马上出发 3、幼儿第二次运砖 那里还有很多的草墩,我们一起再把草墩运过来,刚才我们小朋友还想出了很多的办法(用头顶、手推、夹物跳……)这回请你们用刚才想出的办法运草墩 要求:幼儿想一个不同的方法运砖 4、造新房 草墩都运完了,我们要造房子了,第一组造在*里,第二组造在*里,第三组造在*里,和自己组上的朋友商量一下怎么造?我们来造房子吧! 学习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 主题一这点困难算什么 教学内容: 1、困难是什么; 2、我也失败过。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只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2、懂得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教训,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3、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和积极生活态度的诱导和便是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懂得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教学准备: 类似战胜困难的故事,写有名言的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困难是什么 一、谈话导入。 二、看图讲故事,认识困难

1、学生自学: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每图讲什么 2、和同桌讲讲图片,互相补充。 3、全班交流每幅图片,说说困难是什么。 4、引发学生思考:?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的的含义。 5、教师小结。 三、讲故事,悟道理 1、请学生观看第二组图片,并讲故事。 2、学生听完故事,请学生谈谈对于?勇士?战胜?困难?的办法很简单的看法。 3、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困难? 4、交流看法。 5、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 6、学生填写课文的空白框。 7、教师讲类似的故事,进一步帮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开展活动,启发学生 1、观看课文的最下面的图片。 2、帮那个小姑娘想想其它的办法。 3、联系自己,启发学生找出自己?可以做又最怕做的事?来尝试。 4、小组讨论怎样克服困难。 五、布置作业

回家去尝试找一件自己可以做又怕做的事来尝试。 [教学后记]: 第二课我也失败过 一、谈话导入 二、结合名人档案理解第一段主题文字。 1、事先布置学生了解这些名人的故事。 2、引导思考:这些人都曾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为什么还能取得成功呢? 3、对比自己的行为讨论: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愿意当众说,也可以用小纸条的形式告诉老师,让大家来帮他分析,应该是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 三、看图听故事,探讨问题 1、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2、学生分析小雪的心理,探讨她该如何面对一进的失意。 3、学生续编故事:小雪会成功吗? 4、教师小结。 四、读名人名言,学道理 1、读爱迪生的名言,想爱迪生的故事,并交流。 2、学生在讲其他名人类似的故事 3、交流:有人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失败了无所谓,根本不要放在心上。?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最新-精选爱心捐款倡议书锦集6篇

最新-精选爱心捐款倡议书锦集6篇 精选爱心捐款倡议书锦集6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需要使用倡议书的场合越来越多,倡议书具有响应者不确定性的特征。你所见过的倡议书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本人收集整理的爱心捐款倡议书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心捐款倡议书篇1 各位同事: 大家好! 人间四月芳菲尽,又是耕耘好时节,在这美丽的春日里,我们大家都在为了更大的目标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却未曾知晓就在汇都物业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中,有人在接受命运极大的考验,他便是安防部主管周兴金。 周兴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于1998年2月进入XX,成家至今,先后育有三个儿女,由妻子在湖北老家抚育,此外,家中还有一双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家庭重担便落到了他一人头上,生活本就清苦,可幸运之神并没有因此而更加眷顾他,反而给了他重重磨难。 20xx年9月15日,其母(72岁)因患脑中风及股骨头坏死而入住湖北省郧县中医院,不到一个月,年逾76岁、一直患有冠心病的父亲又因脑溢血而入院进行手术治疗,就在他因高昂的医疗费用而焦头烂额、四处筹措的时候,其岳母又被湖北省十堰市中心人民医院确诊为鼻咽癌。福无双至,祸却不单行,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多年辛苦得来的积蓄瞬间付诸东流,且尽管他将家中之物竟相变卖,对于三位老人每天所需的医疗费用而言也不过是杯水车薪,面对病榻上白发苍苍却仍被病痛折磨的父母和怀中膝下尚且不谙世事的幼子,堂堂男儿也不禁潸然泪下。但他知道,他必须坚强,作为这个家庭的主心骨、顶梁柱,不管多难他都要撑下去,否则三位老人晚景堪忧,三个幼儿也必得失学,所以,他一直在努力在坚持。 可是一己之力又如何能够改变现状?于是,他想到了XX,这个他生活了14年的大集体。的确,在XX工作的十几年,他一直兢兢业业,努力尽责,而这片生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教 学 设 计 千金小学施小红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的传播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

《爱心行动》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爱心行动 设计意图: 每当清扫地板,看到孩子们丢掉的橡皮、铅笔和撕烂的书本时; 每当饭后书桌里、暖气罩边,孩子们人扔的蔬菜,鸡肝和半个小花卷时; 每当看到应经穿的花枝招展、帅气十足的孩子们,互相攀比自己的服装; 每当看到孩子们问让家长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而哭闹时﹍﹍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自责起来,同事也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重大,是我们平时的教育工作做的不够吗?还是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富裕了,孩子们衣食无忧而忘记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呢?他们是否了解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情况呢? 因此,我设计本次活动“爱心行动”,让孩子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深刻体会袋自己与贫困儿童生活的差距,从而改变自己平时不良的行为,使心灵深处得到洗礼,发自内心地开展“爱心活动”。 有益学习经验: 1、帮助幼儿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 2、展开救助爱心行动;

3、知道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体会到自己与贫困儿童生 活的差距,从而改变自己平时不良的行为。 教学流程: 回放参观实录→家庭环境片段→不良行为对照→引发爱心行动 教学准备:1、参观活动,让幼儿体验农村幼儿园的状况; 2、投影、影碟、磁带等; 3、爱心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回放参观“巨源中心幼儿园“实录,引发幼儿把看到的、 感受到的积极地表达出来: 1、回放参观实录,回忆当时情景; 2、引发幼儿积极地表达:看待此时此景,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的学习游戏环境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3、教师小结 二、请幼儿观看农村家庭环境片段: 1、观看农村家庭环境片段实录,教师充满情感的介绍; 2、引发幼儿体验:我们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状况?面对这样的家庭感受到了什么? 3、鼓励幼儿积极地表达。 三、观看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录像: 1、观看录像,引发幼儿强烈的不眠情绪;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有困难我不怕 1.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生活中常有困难和不如意,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强面对。 2.困难是个大懒虫;困难是只拦路虎;困难是个娇气包;困难是我的好朋友,它能帮助 我进步。 3.每个人都曾失败过。面对失败,有的人灰心丧气,有的人却能把它当做一次成长和锻 炼的机会。 4.失败是成功的阶梯。如果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 做法,就能走向成功。 5.自信是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自信是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自信是面对困难百折不 挠……自信就是成功的起点。 6.如果事情本身难以改变,那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呢? 7.只要心中有梦想,明天就充满希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为自己喝 彩! 8.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放弃”;这条河上有一座桥,它的名字叫 “坚持”。 9.克服一次困难、实现一个目标,都是一次小小的成功。 10.“牙齿碰舌头,锅碗碰着勺”,生活中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千万别生气,这些真的不 要紧。 11.多小的一点事,别忘了——让我先说“对不起”。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希望别人怎样对你,就不要这样对别人。我们要多站 在他人的立场想想问题。 13.快乐和忧伤其实都在自己的心里。用快乐的心情去看每一件事,你的心中就会开出一 朵多美丽的小花。 14.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冠军的,我也有我的快乐。 15.做了傻事,我会和大家一块儿笑,这样就不难为情了。 16.只要真的努力了,我就对自己很满意,下次我会更努力。 17.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有点烦恼也是正常的。如果我们能做情绪的主人,学会开导 自己,就能经常保持一份好心情。 18.不开心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好办法让自己高兴一点呢? 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可以忘掉不开心的事; 找出自己不开心的原因,想办法解决问题; 特别难过的时候,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就好受多了; 找个好朋友聊聊天……我们的快乐大本营 1.学习的快乐可以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可以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可以一起分享…… 2.我们的集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一块儿开心地成长。 3.走在前面的,拉后面的一把;走在后面的,勇敢地追上去。让我们肩并肩往前走。 4.有你有我也有他,人人都爱班集体。 5.每一个“我”,都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在分享大家庭的快乐的时候,别忘了为 她多出点力。 6.同学们取长补短,互相合作,才能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 务。 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都来出主意,我们一定可以成为最棒的! 8.了解了自己班级的优点和不足后,我们就会进步得更快。 9.教室卫生要大家一起来爱护。 10.同学们发言要积极,但有时也要把机会让给别人。 做聪明的消费者 1.百货商店里有各种不同的商品。专卖店里的商品式样多、号码全,可以尽情地挑选! 到我家附近的便民店买东西最方便。菜市场的蔬菜和水果又多又新鲜。 2.我们的学习用品、食品、衣服等日用品,几乎都要从商店都买。各种各样的商店,给 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3.如果有些东西不知道该上哪儿去买怎么办? 可以去百货商店找找看,那里东西比较齐全;问问家人和朋友;网上购物…… 4.购物场所不同,价格就可能不同。每当过节,很多商场都会打折;名牌产品价格高些。 5.价格是变化的,如果你了解了其中的秘密,就能买到比较实惠的商品,体会到购物的 乐趣。 6.价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货。 7.购物的学问很多。我们买东西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才能买到又实用又便宜的商品。 8.学会选择,学会比较,买自己需要的,你就是聪明的消费者。 9.“三无”产品:(1)无质量检验合格证,(2)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 (3)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10.发票是一种购物凭据,正规的商场都应该给顾客开具发票。有了这个凭据,我们才能 够享受商家提供的售后服务。 11.爸爸妈妈辛勤的劳动,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12.买东西前想一想:我真的非要它不可吗?如果回答是“不”,那就别浪费金钱了。 13.有些东西我们自己用不上了,扔掉了又可惜。我们可以找一个合适又被允许的地方来 交换或出售,比如社区或校园等。这就是一个小小的“跳蚤市场”啦。别看它小,它可是又环保又能让大家得到方便哦!

献出我们的爱心之天天都是助残日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课题:献出我们的爱心之 天天都是助残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单位: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四季镇麦溪小学 姓名:李玉萍 2012年3月14日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三年级学生。 2、学科:品德与社会。 3、课时:第二课时。 4、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索和残疾人相关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以 及表演道具。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特点和需求;了解社会公益设施和福利机构,知道”中国助残日”和”国际残疾人日的日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体验和表演、资料整理、观看视频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从而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的关心。 情感与态度: 教育学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并能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使学生的思想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3、三、教材分析 《献出我们的爱心》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们已经知道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特点,知道要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本节课继续引进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让学生尊重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教学重点:了解和重视残疾人,帮助他们。 教学难点:理解尊重残疾人。 课前利用时间上网或者通过书籍来了解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通过观看《牵手》,在情境中感受残疾人身残志不残。 2、活动体验:通过实际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从而知道残疾人需要帮助。 五、教学过程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育教案及其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

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12课爱心在行动

课题:第12课爱心在行动 周次:第十周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对他们表示同情和尊重,并愿意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 2、知道每个儿童也能为慈善事业献一份力,并了解各种献爱心的方法。 3、能采取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重点: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 教学难点:做到公正、互助、诚信、利他。 教具与学具准备: 事先做好调查记录,了解残疾小伙伴的情况。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师: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 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残疾小伙 伴,他们生活在或无声或无色或无言的世界里,无 法和我们一起享受欢乐,体验幸福!但他们努力着, 拼搏着,创造着引人注目的成绩。 2、引出课题并板书:爱心天使在行动 二、交流调查结果 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分组成立“爱心天使 队”1、2、3、4组,走访困难家庭或福利院等,了 解残疾人的情况,做好调查记录。现在,让我们一 起来交流下。 2、交流调查的结果 3、师:你知道残疾小伙伴是怎样学习、生活的吗? 把你想到的情况写下来。 4、生写情况 5、小组交流 三、体验困难 1、师:残疾小伙伴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呢?请你用塞耳、蒙眼、绑手、捆足等方式来体验 一下! 2、听师口令,全班进行游戏 3、大家交流体验到的感受 4、师:残疾小伙伴需要帮助,需要关爱。通过体验, 你知道他们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你能为残疾小伙 伴做些什么呢?(板书:帮助、关爱) 5、指名生说

6、写一份倡议书,让更多的小伙伴加入到爱心天使 的行动中来。 7、播放视频,了解残疾人的成长故事 师:听了她的故事,你有什么话要说吗?或者你想 对他说些什么吗? 8、交流感想 9、师:让我们为身边有困难的人或残疾人,献上自 己祝福的话吧! 10、生祝福、祈祷 四、拓展延伸 1、总结 2、引导学生可以自发捐款捐物,为身边有困难的人 送温暖。(板书:送温暖)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二次备课 面对贫困的爱心行动。 1、播放图片:当你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你可曾 想到:有的孩子只能坐在围墙的一角的石头上听课; 当你穿着又轻又软的羽绒袄、戴着又暖和又漂亮的 手套数着雪花时,你可知道,有的孩子手已冻得满 是疮疤却仍在学习,看到他们,你想给他们以怎样 的帮助? 生说一说自己能给他们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帮 助。 2、相机介绍“扶贫超市”、“手拉手”活动。 3、思考:在帮助别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阅读文章《小小的善》在交流中认识到: 要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施爱于人。 三、校园里的爱心行动。 师:同学们心里都有一个大大的爱字,面对远在 千里素不相识的同学,你们愿伸出援助之手,那么 面对我们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你们一定也会充满 热情吧!请同学们说一说,身边有哪些人,需要我 们的帮助,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 1、面对特困生,你想怎样帮助他们? (物质帮助,精神鼓励) 2、面对学困生,你能怎样帮助他们? 师:这样同学身边一定有。他们因为各方面原因 在学习的路上走的比较吃力,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 们提高学习成绩吗? (不厌其烦、尽心尽力)

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复习资料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1、诚实?就是,实事求是,?说的和做的一个样,诚实就是敢做敢当?不隐瞒事情的, 真相, ?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 品质, 。诚实?就是说出, 自己真实的想法, 。 诚实就要敢于说,“不知道”,。 2、,乔治〃华盛顿,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用,真诚,赢得了人民的尊重 和敬仰。 3、没有什么比(说谎)更让人羞愧的?也没有什么比(诚实)更让人愉快的。诚实是一种勇敢的行为?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敢于,批评,自己。 4、俗话说:(纸包不住火)。当你说了第一个慌?为了,圆谎, ?往往就得说第二个慌。一个经常说谎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 5、诚实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只有这样?你心理才会觉得,轻松, 、,坦荡,。 6、有句话说得好:“美好的心灵像水一样透明纯洁?像玉一样洁白无暇。” 个,真正诚实的人,?就应该拥有这样的心灵。,例子:宋朝诗人宴殊, 7、遵守,诺言,, 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一个人只有,守信用,?人 们才会信赖他?尊重他?愿意和他交往。 8、一个人的(信誉)是慢慢的建立起来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并尽力,做到,。 9、,不守时,是不守信的表现?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10、对别人做出, 承诺, 前?我们要先想想自己该不该做?能不能做到。 11、对朋友的解释很多:, 真诚, 、, 理解, 、, 宽容, 在和朋友的交往中?在和同 伴的合作中?我们需要,相互信赖,。

1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播种,真诚,?才能收获友谊?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朋友。 13、相信别人?也得到别人的, 信任, ?这就是快乐的, 密码, 。 14、一个讲信誉的人?面容上有(自尊), 目光里有, 自信, ?行动时有(把握), 生活中有, 朋友, 。诚信就是一张使你受欢迎的名片。 15、现代生活给我们带来种种方便?如果没有, 诚信, ?我们还能享受到这一切吗, 无人售报箱需要, 人人自觉, 、售后服务需要, 兑现承诺, 。 16、, 医生, 与, 病人, ?, 商家, 与, 顾客,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获得相互的, 尊重与信任, 。, 诚信, 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开始。 17、同仁堂?中国民族药业的金字招牌?300多年长盛不衰?奥秘是, 诚信, 。 18 、 一诺值千金”?良好的信誉比金子还宝贵?各行各业都要以(诚信)来赢得信誉。可以说?, 诚信, 是成功的保证。 19、宋濂是个, 诚实守信, 的人。 20、我们应该为朋友保守秘密?可是?如果朋友犯了错误?我们不能替他, 隐 21、敢于面对, 真实的自己, ?坚持不断地自我反省、, 自我改进, ?也是诚实的表现。 22、曾子是我国古代教育家, 孔子, 的学生。他牢记孔子的教导“ , 言必信?行必果, ”?每天临睡前都会问自己: 给人家办事儿?我做到, 诚心尽力, 了吗, 对待朋友?我有没有, 不诚实, 、, 不守信, 的地方, 他坚持这样要求自己?确实成为了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 第二单元 1、在我们的社会大家庭中?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人:, 残疾,人?,老年,人,, 特别贫困,的人、孤儿等。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举步维艰?特别需要人们的理解, 和, 尊重, 。 2、据我国2000年的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现有残疾人,6000, 多万?每年因家庭贫 、填空题。

关爱贫困山区儿童 ,献出我们的爱心!

关爱贫困山区儿童·中山IN2在行动 一、活动背景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游弋在知识的海洋里时;当我们在餐桌上分享着美味佳肴,将吃不完的食物随意倒入垃圾桶时;当我们和朋友们一起在商场购物,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时。我们可知,还有一群孩子,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缺衣少食,坐在黄泥巴垒成的教室里,夏季暴雨来临时,不得不坐在浸满雨水的地面上认真听着老师上课;冬季来临的时候,寒风凛冽,孩子们光着脚丫,颤抖着身体坐在没有窗户的教室里学习着。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大山里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二、贫困儿童的期盼与需求 同在蓝天下,处处都充满阳光。但是对生长在山区的孩子来说,生活的贫困,交通的不便,学校设备设施的简陋,在孩子的幼小心灵里,是多么的惆怅与无奈。为此,我们向热心人士及团体发出内心的呼吁:恳请大力支持,帮帮我们的学校!帮帮在校读书的孩子! 三、活动目的 关爱贫困山区儿童,为山区儿童奉献出我们的一片爱心,在八甲镇途垌小学开展助学活动

四、活动主题 生命手拉手?让梦想起航 四、活动时间 2015年8月10号-8月15号 五、活动地点 阳春市八甲镇途垌小学 六、活动对象 阳春市八甲镇途垌小学 七、活动单位 中山IN2:我/我们承诺创造一个绿色、和平、有爱的世界。 八、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期准备: 1、资金筹措: 24万 2、嘉宾邀请: 由于此次活动属于中山IN2大型社区服务活动,不受任何官方机构管辖,所以

活动期间的人员筛选均由活动组织方自行安排决定,大家可以邀请朋友、家人、同事来参加。 3、活动分组: 由于活动期间涉及到诸多问题,为保证整个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特将对全体队员进行分组。分组情况见表1; 4、助学物资筹备 (一)需完善各类设备设施的项目与资金 1、教学楼教室的门窗400平方米 2、教师办公室的布置(含办公室及电脑) 3、阅览室的图书,需购置2000册 4、添置新的课桌椅100套 5、添置教室的风扇44台 6、运动场的平整与布置(含单双杠、篮球架等) (二)需帮扶的贫困学生 由于该教学点地处山区,需帮扶的贫困学生有40人,具体名单另附。 5、交通方式及路线: 大巴:中山市石岐区中山二路星汇湾大门口(2015.8.15日早上6:30点集合7:00出发) 自驾导航:阳春市八甲镇联合村委会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学期教学大纲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本学期,四年级有六个班级,本人承担了其中两个班级的教学。班级学生数基本在35个,合理的人数也为科学学习的顺利组织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具体内容见单元目标) 四、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1

【行动】品德与社会我们的爱心行动优秀教案

【关键字】行动 品德与社会《我们的爱心行动》优秀 教案 活动主题:爱心见真情,春暖满人间——爱心行动启动仪式 活动目标: 让同学了解社会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协助的人,明确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去协助有困难的人,知道怎么去协助他们并积极地行动起来从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教学准备: 课件,同学对身边需要协助的东西的调查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看课件导入激发爱心 1.放课件。 镜头一:遭遇特大洪水灾害的人们,房屋倒塌,庄稼损毁,生命被吞噬,小朋友们没有了学校,没有了书包,甚至没有了亲人,惊恐,害怕,无助的双眸望着远方。 镜头二:贫困山区未满十岁的小凡,父亲因故去世,母亲重病卧床,小凡不但无钱上学,还要每天照顾母亲的生活,他拿着借来的旧书蹲在墙根边,望着小伙伴门上学去的身影他多么地羡慕然而又只能深深地叹息。让同学看后谈感受,激发同学对他们的同情与关心。 2.引导:面对这些生活困难的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协助他们。在你们身边有没有需要关心协助的人啊?你们准备怎么办?将成立爱心别动队。 二、自主行动,体验爱心 活动一:“爱心大搜索”。每个同学把自身曾经关心协助过有困难人献过爱心的两件事以和自身的感受写在准备好的纸上(还可以配上插图)然后局部同学汇报并要求四人小组交流,最后将这些“爱心”纸贴在教室墙上。营造一个爱的氛围。体验对他人无私的协助,就是有爱心的人。 活动二:“成立爱心小分队” 1.交流:怎样才干更好的协助有困难的人?同学交流后汇报 2.成立仪式: ⑴同学根据自身的情况自愿组合8人小组,推举小队长1人,根据个小分队的任务而各自命名:爱心基金募捐小分队,助残小分队,帮困小分队,护绿小分队; ⑴每队举上队旗,排好队伍班长宣布:四⑴班爱心小分队正式成立。一分爱的情感能激起一种高尚的责任。 活动三:爱心筹划 小队员门交流讨论确定本小队的爱心行动计划:确定协助东西,协助内容,协助时

科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科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教案 提供者: 单位:长沙岳麓区军营小学 姓名:龚湘华 1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活动主题一:诚实不需要理由 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的含义; 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 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感受。 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 2)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书写建议和想法,排练小品。 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 3)写建议: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 4)排练小品: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 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

三、辩论理解 1、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 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活动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是守信的表现;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为自己不守时或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时,会有羞耻感,并努力做到。 3、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这样,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学生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这个歌谣。 2、你们说过这样的话吗?当时指的是一件什么事?你做到了没有?

献出你的爱心

《献出你的爱心》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教授人:马静 教学目标 1、了解“希望工程”的产生和意义,通过给山区或偏远贫困农村小朋友制作礼品,有目的地实施综合探索活动。 2、通过礼物的制作学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收获实践的快乐。 3、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及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心。 教学重点 了解希望工程的社会意义,通过动手制作表达爱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 有目的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小礼物做的有创意、巧妙、美观、动人。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卡纸、双面胶、彩笔等。教师:贺卡、笔筒等作品和相关的工具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纪律情况和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谈话:你都对谁献出过爱心?对别人献出爱心的同时,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图片《大眼睛》,提问:你见过这张照片吗?在那见过?你知道他的来历吗? 2、教师小结:照片中的小女孩叫苏明娟,这是一张希望工程的宣传画。在我们国家有许多孩子和她一样,因为贫穷不能上学,他们贫穷、落后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我们一样。我们再看几张贫困学生的图片。 3、出示图片。 师:这些孩子的生活很艰苦,可能为了家庭过早的参加了劳动,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献出我们的爱心 今天就让我们用灵巧双手表达我们对他们的一份真挚的情意。 4、板书课题:献出你的爱心 三、讲授新课: 1、了解“希望工程”:安排学生根据书中小资料介绍一下。 师:这位同学读的不错,希望工程共收到全国各地的捐款20多亿元,建希望小学近一万所,使二三百万青少年受益,这是史无前例的。 2、了解远方的“贫困” 师:同学们,我们的巴林左旗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马路,众多的车辆,有迷人的百货大楼和超市,有豪华的宾馆饭店;有些家庭还有私家汽车,有很高的工资收入;我们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学校: 教师: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tect a host of attractions and historical sites, as well as to maintain the economic vitality of the downtown area. Figure 5.1-5 figure 5.1.4 Washington mass transit network to support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transport demand management policies to reduc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public transport priority was in the early 1960 of the 20th century by the planners first proposed in Paris, France, and in Europe and other major cities to operate has been the formation of the rich content system. Public transport priority consists of two aspects: one is on the bus to help. ... 5.1-7 Park and ride systems 5.1.5 typical case Hong Kong-Japan Sapporo, Sapporo is a Japan Hokkaido central parts of cities, Japan's fifth largest city. Area of 1121km2 in the city, a population of 1.921 million. In addition is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Hokkaido, Sapporo is Hokkaido'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enter, in 1972, hosted the 11th Winter Olympic Games. 3 JR Sapporo rail transit line 3 metro and 3 tram lines, Sapporo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combined with Center of construction of subway construction and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Prior to 1971, Sapporo, Japan Hokkaido local Centre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in response to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city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我们的爱心行动》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社会上还有需要协助的人,明白每个人都应协助有困难的人,知道怎么去协助他们,并积极地行动起来,从中体会助人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别人的痛苦和帮助人的快乐。 从实际行动到思想境界的提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爱心。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增强氛围。 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二、创设情境。 (1)出现下列情景。 情景一:遭遇特大洪灾的地区,房屋倒塌,庄稼损毁。小朋友们没有了学校,没有了书包,甚至

没有了亲人,惊恐、无助的双眸望着远方。 情景二:家在贫困山区的小凡,父亲因故去世,母亲重病卧床。小凡不但无钱上学,每天还要照顾母亲。他拿着借来的旧书蹲在墙根边,望着小伙伴们上学去的身影,只能深深地叹息。 (2)学生谈感受。 (3)师:面对这些生活困难的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协助他们。在你的身边有需要协助的人吗?假如有,你准备怎么做? 三、成立爱心小分队。 1、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同学讨论班级应该成立的爱心小队。可以成立如下小队: (1)助残小队; (2)帮困小队; (3)敬老小队; (4)爱心宣传小队(学校附近是繁华的步行街,可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宣传、募捐)。 2、同学自愿报名,根据自身的特长与喜好选择不同的爱心小分队,选出各小队的队长。 四、制定爱心行动计划。(包括个人的和集体的计划) 1、讨论爱心小队的目标、原则以和具体的行动

计划。 2、以“帮困小队”为例,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我们的爱心行动计划: 协助对象:×××(低保户成员之一,父母离异,妈妈终年卧床不起) 协助内容: (1)把募集的资金捐给他,帮他缴学费、买文具。 (2)给他补习功课,提高成果。 (3)经常派小志愿者去照顾他生病的妈妈,帮他做家务。 五、小论坛。 师: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行乞的人,他们有的是残疾青年,有的是青丝苍苍的老人。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协助他们吗?为什么? (通过此环节的活动让同学明白,协助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平安,谨防上当受骗) 六、实践活动准备。 1、各小队上交活动计划,包括队员的具体工作布置。 2、教师向同学强调几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