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共有两个单元:“我们的

地球家园”和“材料”,总共13课。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编排逻辑为整体认识(第

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第1

课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探索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探究太阳和月球的变化

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探索地球家园的

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

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The "Materials" unit consists of six lessons: "1.The World We Live In"。"XXX"。"3.The History of Books"。"4.The Magic of Paper"。"5.Chairs are Not Simple"。and "6.Making a Hat"。XXX: Lesson 1."The World We Live In"。aims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s of "natural world" and "artificial world" and XXX 2."Different Materials for Utensils"。XXX materials and help students grasp the methods of XXX 3."The History of Books"。focuses on books as a specific research object。combines the history of human n。and XXX materials used for a certain object。Lesson 4."The Magic of Paper"。uses paper as a specific example

to enable students to XXX of a material can lead to XXX 5."Chairs are Not Simple"。uses chairs as a common item in daily life to enable students to XXX study a real o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erials and recognize that many items are made of XXX 6."Making a Hat"。is a summary lesson of the unit。aiming to enable students to apply the content learned in this unit through making a hat.

The study of the "Materials" un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form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he world is material." In the "Objects Around Us" unit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grade one。students have XXX of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they will start studying the XXX three

to four。and the XXX of objects to the concept of matter。The development of this unit XXX "materials" and designs and organizes the content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s" unit based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he XXX。The aim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view XXX the study of this unit。students

can initially recognize that materials are substances with special properties。XXX that people use to design and produce us items。Students can view the natural and artificial worl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erials。use us senses or simple tools to study materials。observe and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s。and XXX.

It is XXX of these two units。teachers XXX。recording。

and n abilities。while also XXX。The "Our Earth Home" and

"Materials" units also include XXX。XXX。society。and the environment。XXX of this part of the XXX.

Analysis of Student XXX

After a year of scientific learning。XXX。they still rely on visual thinking and their abstract and language XXX。XXX" provided by textbooks。teachers should XXX recording methods。XXX.

Second-grade students have started to control their XXX。but they still XXX。with their interests XXX activities。it is XXX

and use forms they enjoy。such as games。points。and rewards。XXX.

3.Teaching Objectives

1."Our Earth Home" Unit Teaching Objectives

1) Scientific Concept Objectives

Describe the daily n changes of the sun rising in the east and setting in the west in the sky.

Describe how to use the n of the sun to XXX.

Describe seasonal changes and give examples of their impact on plants。animals。and human life.

XXX.

Understand that the sun emits light and heat.

Describe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 sun on plants。animals。and human life.

XXX。XXX。rainy。snowy。and windy.

XXX.

2) Scientific Inquiry Objectives

Use us senses or simple tools to observe the external XXX.

Use language。drawings。and other means to describe n.

XXX。and discuss and XXX.

3) Scientific Attitude Objectives

Show interest in exploring the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plants。animals。and materials。as well as XXX.

Truthfully report facts。respect facts when discovering discrepancies with preconceived ideas。and form a usness of XXX.

Willing to listen。share n with others。express oneself。and discuss XXX.

4) Objectives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and Environment

Understand that human life and n require resources from nature。while generating wasteXXX liv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around us.

Give examples of how human life depends on plants and animals and form a XXX.

2."Materials" Unit Teaching Objectives

1) Scientific Concept Objectives

Our surrounding world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natural world and the artificial world。with the XXX are made of one or more materials。and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materials around us.

物品的材料和性能是描述物品的两个重要方面。材料的性能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科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利用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并通过加工改变它们的性能。废弃的物品也可以被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在科学探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感官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并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它们的特征。我们还可以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品和材料进行描述、比较和分类。通过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我们可以将研究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最后,我们可以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在探究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发展兴趣和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这样可以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并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发展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兴趣,并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在选择材料时,我们应该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进。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进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最后,我们应该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良好惯,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研究活动。同时,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研究科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最后,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是学生研究科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老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老师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同时,教师也应该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让学生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体会研究科学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教学进度表如下: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

1 2018.9.2-9.8 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 9.9-9.15 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 9.16-9.22 1-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 9.23-9.29 国庆放假

5 9.30-10.

6 1-4.观察月相

6 10.7-10.13 1-5.各种各样的天气

7 10.14-10.20 机动

8 10.21-10.27 1-6.不同的季节

9 10.28-11.3 1-7.做大自然的孩子

10 11.4-11.10 第一单元研究梳理

11 11.11-11.17 2-1.我们生活的世界

12 11.18-11.24 2-2.不同材料的餐具

13 11.25-12.1 2-3.书的历史

14 12.2-12.8 机动

15 12.9-12.15 2-4.神奇的纸

16 12.16-12.22 2-5.椅子不简单

17 12.23-12.29 元旦放假

18 12.30-2019.1.5 2-6.做一顶帽子

19 1.6-1.12 第二单元研究梳理

20 1.13-1.19 学期总结评价

21 1.20-1.26 机动

无需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了解地球是一个球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观察说出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地球的了解。珍惜和爱护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方,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后,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提出画一张地球家园图,让学生自己想象并绘制自己心中的地球家园。各组开始绘制,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学生讨论地球家园缺少哪些元素,教师强调保护地球的完整。

五、拓展(2分钟)

学生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观察我们的树林、田野、绿地、山坡上,发现地球家园里还能找到什么。

板书设计】:无需板书设计。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包含着陆地、水和空气。陆地上有山川、动植物和人类,水包括海洋和河流,空气中有阳光等元素。

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同时,教学探究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搜集证据并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以及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科学态度目标包括对事物产生好奇心,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以及学会倾听、分享和团结合作。此外,学生还需要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在教学准备方面,需要准备土壤、水槽、放大镜、镊子、铲子和记录表等。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意识到土壤虽然熟悉但却很陌生。然后让学生观察土壤,提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细节,并记录下观察结果。最后,学生需要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研讨活动。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土壤的重要性,学会观察和记录,培养好奇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也能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北的特点和区别。

②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根据太阳位置在操场上指示方向。

③其他同学跟随代表走,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感受天气冷热的变化。

三、归纳总结:(预设5分)

1.老师让学生回到教室,展示课件中的总结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

四、拓展活动:(预设5分)

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险活动,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

2.学生自主制作太阳钟,观察太阳位置变化,了解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变化。

删除此段,因为缺乏完整的描述和指导)

四、交流总结(预设5分钟)

1.月相每个月都有规律的变化,你们都掌握了吗?

2.我们观察月相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3.月相的变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五、板书

观察月相

月相变化顺序:由缺到圆,由圆到缺

月相记录方法:用铅笔画

小幅度改写,使得每个段落更加清晰明了,同时删除了一些无用的内容)

2、介绍天气卡片

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种天气,我们准备了五套天气卡片,包括阴天、晴天、雨天、雪天和风天,让我们来看一下。(教师出示卡片)

3、观察图片,判断天气

师:现在,我会出示一些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中的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卡片来判断。(教师出示图片,同学们用卡片回答)

4、描述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师:同学们,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下雨会让地面湿滑,我们需要穿雨衣,下雪会让路面结冰,我们需要穿厚衣服,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对我们有影响呢?请举手回答。(教师引导同学们回答)

5、小组合作,描述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同学们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组展示

师:时间到了,请各小组派代表来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同学们展示)

7、班级评价

师:同学们,你们的讨论非常棒!我们来评价一下各小组的表现。(教师评价)

三、课堂练

1、课堂测验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科学活动手册,完成课堂测验。(同学们完成测验)

2、课后作业

师:同学们,今天的作业是观察家庭中的天气变化,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各种天气,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同时,通过课堂测验和课后作业的布置来检测和巩固同学们的研究成果。

主题:天气与生活

1.区分不同的天气

根据现象判断天气

分享理由和补充板书

2.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自身经历分享

图片展示不利和有利影响

适宜天气有助于生长和生存

3.知识拓展:极端天气

介绍极端天气及其后果

观看视频了解严重后果

极端天气具有破坏性

4.总结收获

5.课后作业:了解极端天气的成因和人类不良行为对天气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XXX

XXX。as well as humans。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weather。such as sunny。cloudy。rainy。snowy。windy。and foggy。Each type of weather has its own XXX.

XXX "Different Seasons"

XXX Objectives]

1.Scientific Concept Objectives: XXX。and understand their impact on plants。animals。and humans.

2.XXX: XXX.

3.Scientific Attitude Objectives: XXX to listen and share n。express one's own views truthfully。and develop the habit of speaking based on facts.

4.Objectives for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and Environment: To recognize the XXX us.

XXX and Difficulties]

1.Teaching Focus: XXX。and understand their impact on plants。animals。and humans.

2.Teaching Difficulties: To recogniz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seasons on plants。animals。and XXX different phenomena。XXX awareness.

XXX]

1.Group activities: XXX before class。words used to describe different seasons。and student activity manuals.

2.XXX's use: Courseware。record sheets。etc.

XXX]

I。Arousing Interest

1.Display the text "Four Seasons" on the courseware.

Students read the text "Four Seasons" that they learned in the first grade and talk about their XXX described in the text.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美打印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完美打印版) 目录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7、做大自然的孩子、 第二单元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内容完整)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最全教学设计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篇一 2023新教材 特别说明: 本教案为最新教科版 科学配套教学设计 〔含教学方案〕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设计 教科版 学校: 班级: 任课老师: 全册 2023-2023学年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方案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那么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

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展,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二、学情分析^p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绘才能有了明显的开展,但学生仍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才能仍然比拟弱,因此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

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老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 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拟差,且常与兴趣亲密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拟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的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的 〔1〕科学概念目的 描绘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绘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识别方向。描绘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绘月相的变化现象。知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描绘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绘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观察并描绘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的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定位是让学生对地球家园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关的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分析】 学生本就生活在地球家园上,对于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他们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在聚焦问题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另外,作为低年级学生,他们也很喜欢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然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在交流“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时能对自己所知道的地球家园中的“成员”进行有意识的分类。学生在绘图时添加的具体物体有可能是天然的,也有可能是人造的,有可能是有生命的,也有可能是没有生命的,教师在学生交流分享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来说缺一不可。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一些物体。 2.能参与地球家园中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感兴趣。 2.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地球是地球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 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大白纸(大白纸上提前画好圆圈,代表地球)、彩笔。 教师准备:比较典型的在地球家园上能够看到的景观图片或视频、班级记录表、课后观察记录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PPT出示一幅地球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看老师展示的这幅图中有什么? 2.我们这个单元要研究的就是我们的地球家园。 3.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让学生辨认,由此导入本单元的研究主题——我们的地球家园。在本单元的研究主题抛出之后,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向学生提出“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些什么呢?”这个问题,从而进入到本课的研究内容。 二、探究活动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案 科目:科学 年级:小学二年级上册 学期:全册 教学目标: 1. 了解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和社会的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2. 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科学是什么 2. 科学实验 3. 物体的性质 4. 水的性质 5. 空气的性质 6. 植物的生长 7. 动物的生长 8.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9. 风速的测量 10. 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步骤: 第一课:科学是什么 1. 通过实例解释科学是什么,科学的作用。 2. 提出科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第二课:科学实验 1.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物体的性质 1. 介绍物体的性质,如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 2. 带领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性质,并进行简单实验验证。 第四课:水的性质 1.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等。 2. 进行水的溶解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第五课:空气的性质 1. 介绍空气的性质,如无色、无味、占据空间等。 2. 进行测量空气的实验,观察气球的变化。 第六课:植物的生长 1.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植物的生长条件和过程。 2. 植物的种子实验,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第七课:动物的生长 1. 介绍动物的生长特点和方式,如靠食物和水生长等。 2. 进行观察动物的实验,比较不同动物的生长速度。 第八课: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1.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 进行磁铁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效果。 第九课:风速的测量 1. 介绍风的特点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2. 进行风速测量实验,观察不同风力对物体的影响。 第十课:测量时间和长度 1. 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2. 进行简单的时间和长度测量实验,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 教学资源: 1. 学生教材 2. 实验器具和材料 3. 图书、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评价方式: 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观察力和记忆力等。 2.考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以课堂小测验和作业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案: 科学 年级: 二年级 教材: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掌握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 2. 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材. 2.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3. 实验材料和工具(如需要). 4. 学生实验报告的模板. 教学步骤: 1. 导入: 教师拿出一本科学书,询问学生他们知道科学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并与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和发现。 2. 学习新知: 教师打开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让学生一起阅读第一课的标题和图示。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教材中的问题,并帮助他们理解相关概念。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或黑板上的示意图来说明一些概念。

3. 实验: 教师选择适合的实验或活动,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4. 总结: 实验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原因,并与他们一起总结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点。 5. 练习: 教师分发练习题或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6. 实践应用: 教师设计相关的小组或个人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或设计实验。 7. 家庭作业: 教师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内容。 8. 反馈: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提供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教学扩展: 1. 邀请专业人士或科学家到班级进行讲座或实验演示。 2. 安排参观科学实验室或科学展览。 3. 分组进行小型科学研究项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最全】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最 全】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了解土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 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观察、描述、比较土壤的颜色、质地、气味、湿度等特征。 3.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壤的兴趣和热爱,认识到 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土壤对人类生产生 活的重要性,研究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土壤资源。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特征,以及土壤对 植物生长的作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土壤的特征和 作用。 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土壤样品、显微镜、试管、滴管、酚酞溶液、醋酸铵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2.图片和视频资料:有关土壤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设5分钟) 播放一段有关土壤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土壤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土壤的兴趣。 二、了解土壤(预设10分钟) 让学生观察一些土壤样品,询问学生对土壤的认识和了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嗅闻、触摸等方式,描述土壤的特征和特点,如颜色、质地、气味、湿度等。 三、实验探究(预设25分钟) 1.探究土壤的成分 让学生取一些土壤样品,加入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了解土壤中有机物的存在。 再让学生加入醋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了解土壤中无机物的存在。 2.探究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让学生观察一些植物的生长情况,分别种植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观察植物生长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和总结。 四、小结(预设5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五、拓展(预设5分钟)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土壤,了解土壤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板书设计: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特征:颜色、质地、气味、湿度 作用:植物生长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预设8分) 1.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 2.播放课件中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3.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大自然中辨认方向。 二、探究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预设22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 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 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教学 过程】一、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 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观看后再提 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 知道么?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 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组长领取绘画 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四、交流和总结 (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 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学生交流发 言 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 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最后大家将我们的班级记录 表填写完整。五、拓展(2分钟) 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观察一下我们的树林、田野、绿地、山坡上,看看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里还能找到什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教材) 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 第二单元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定位是让学生对地球家园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关的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从“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这个问题入手,调取学生的生活记忆,启发学生的思考。在探索环节设计了一个“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的活动,提出了一个“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的问题。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可以让学生联系之前思考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的相关信息,并以形象化的方式进行表达,促进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为了让学生补充与地球家园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经常见到地球之外的景物,这个补充是为了引导学生从地球之上和地球之外两个视角去描述“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研讨环节的“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是在小结分享探索的成果。而“缺少其中一样可以吗?”这个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球家园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在联系中看待事物能力。拓展环节的“到田野、绿地、树林或山坡上,看看我们还能在家园里找到什么”是为了扩充学生对地球家园的认识。 【学生分析】 学生本就生活在地球家园上,对于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他们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在聚焦问题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另外,作为低年级学生,他们也很喜欢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然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在交流“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时能对自己所知道的地球家园中的“成员”进行有意识的分类。学生在绘图时添加的具体物体有可能是天然的,也有可能是人造的,有可能是有生命的,也有可能是没有生命的,教师在学生交流分享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3课)(2022秋)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主要指向“地球系统”、“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人类活动与环境”等学科核心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结构与功能”、“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首页展示一幅在浩渺宇宙中的地球图片,隐含着本单元的学习研究我们的地球,也要研究与地球息息相关的其他天体,包括太阳和月球等。 书本第2页聚焦“我们的地球家园都有什么?”,通过展示了草地、森林、山脉、岩石、沙漠、水、动物等图片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自己对地球家园的认识。第3页探索部分一是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知道的地球上所含有的东西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二是引导学生补充与地球家园密切相关、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地球之外的现象。两个活动分别从“地球之上”和“地球之外”的视角观察描述。第4页研讨部分一是引导整理探索部分的信息并进行适当分类,可结合班级记录表进行。二是引导认识地球家园各事物之间的关系。拓展部分活动鼓励学生到室外继续观察,扩充对地球家园的认识。 【学情分析】 新二年级学生学习科学兴趣浓,他们对于地球家园的事物是很熟悉的,能够说出很多身边的事物及自己的所见所闻过的事物,也很善于用图画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喜欢表达,控制力稍差,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交流和展示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不打断汇报,控制交流时间,不重复交流,并且在交流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类,提升科学思维,并通过交流意识到地球上各类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研讨画图活动,知道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认识到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生活离不开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资源。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对地球家园里的物体初步分类;以研讨的方式,能建立对地球家园各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 [探究实践]在交流探索中,能用画图的方式地球家园图上标注自己认识的物体,尝试推测地球家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 [态度责任]在研讨交流中,尊重同学观点,乐于合作分享,增进对地球家园事物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整理地球家园中的各种具体物体。 [难点]初步建立对地球家园各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班级记录单、板贴等。 [学生]1.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画图工具;2.活动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等。 1.提问:(出示一幅在浩渺宇宙中的地球图片)这是什么? 2.提问:关于地球我们知道些什么? 3.小结:是呀!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家园。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板书课题: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地球全貌,简要了解学生对于地球的认识,揭示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聚焦问题,引发研讨。 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

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全)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全)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

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

教科版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教科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教科书在单元首页展示了一幅在浩渺宇宙中的地球的图片,隐含着本单元的 学习重点是地球。同时,图片也暗示地球不是孤立存在的。本单元从宏观上观察 地球上的事物和现象,也关注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这里要说明的是,阳光、空气、云等属于地球家园的事物,而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属于地球家园的范围。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获得整体认识的一节课。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学 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解地球家园 的有关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为生活在地球上,所以学生对于我们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应该是很熟 悉的。在提出聚焦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 以添加什么?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添加的内容多种多样,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人造的,可能是有生命的,也可能是没有生命的,因此教师要有意 识地引导学生分类。从具体物体到组成物体的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具 体的物体抽象为几个主要的类别,如土壤、岩石、水等,从而形成地球家园中有 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缺一不可。 2.科学探究目标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我们的地球家园 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第1单元第1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度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最后大家将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填写完整。 五、拓展 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观察一下我们的树林、田野、绿地、山坡上,看看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里还能找到什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

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