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

农民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
农民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

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

论题:农民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

作者:梁恒

班级:理八

学号:111355020837

民族:壮族

籍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香河村纳青屯直升院校:钦州学院

电子邮箱:546959356@https://www.360docs.net/doc/e18465971.html,

指导老师:朱晨

农民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研究者们对于有关农民工心理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农民工的心理现状,造成农民工心理困境的原因,应对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对策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注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重要的内容。本文对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农民工,心理问题,困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的农民,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不断被社会所关注。这个庞大的群体由原来的封闭性变得更为开放了并且在不断被分流,因为富裕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形成“农民工”群体。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我国就有8800万流动人口,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到2010年,进城的农民工就有2.3亿人。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国内人士对农民工心理问题所取得的成果取其见解,作一综述。

一、对农民工群体的解析

李辉、王倩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的农民,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不断被社会所关注。这个庞大的群体由原来的封闭性变得更为开放了并且在不断被分流,因为富裕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形成“农民工”群体。[1]

曹杨认为,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第 3 次民工潮呈现出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特征。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5 亿农民工,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60%。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出生的,90 年代进入城市务工但户籍留在农村,在进入城市务工的动机和社会特征较之第1 代农民工呈现新变化的农民工。他们更渴望融入城市,他们的市民化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在2010年 1 月31 日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2]同时,宋阳、闫宏微也认为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仍有8亿多农村人口,在农村就业不充分的情况下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随着制度性的社会结构松弛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广大农民逐步获得了流动的自由而开始进城务工,“民工潮”现象就此出现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农民工已经成为了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外出农民工数量约为1. 2亿,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村劳动力合计约有农民工2亿人。从改革初期算起,农民工已经经历了两代,研究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是现今农民工群体的主体。[3]

二、农民工的现状

根据颜琴的研究,其指“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约占60%,大约1个亿。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是对于农村、农业、土地等不像其父辈那样感情浓厚,他们当中大部人没种过地,也不想种地,他们进城也不仅仅是为了谋生,其主要目标是希望融入城市,在城市安家落户成为城里人。二是新生代农民工都有文化,相当一部分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由于现代资讯传播比较发达,他们所接受的信息也较父辈丰富,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较为了解,而且认定

城市比农村强,对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十分向往。三是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和生活环境相对较好,同时他们对于权利平等观念较强,权利意识已经觉醒,对于所遭遇的

歧视和不公相对敏感。[4]

林秋红,刘移民,周静东,曹乃琼,范远玉等人认为农民工工作环境恶劣,大多从事“苦、脏、累”的活,且常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及噪声等有毒有害因素。农民工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差。随着生产技术、工艺的改进,面临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提高技能的压力,他们的心

理处于应激状态,特别是出现群体性职业中毒时,容易引起心理恐慌。[5]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张丽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依然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危险性高的工作,在收入的分配上,依然是受益较少的群体,容易产生被剥夺心理和抵触情绪,再加上远离家乡的新生代农民工业余文化娱乐生活相对单调,对城市没有归属感,孤独心理和受挫情绪普遍存在,一些人还产生了自卑、封闭心理。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城里人的偏见和歧视很容易引起新生代农民工强烈的心理反映,这种压抑心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释放,就可能发展为明显的对城里人的仇视和敌意,导致农民工采取一种异质的反抗行为。

[6]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和对策研究》中黄文霞提到,新生代农民工比起老一代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又比较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对农业机械化生产和转基因等含技术量的操作比较感兴趣。他们不像老一代农民工那样只为了进城务工赚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他们所追求的是更好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在城市中立足的机会。新生代农民工会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赚钱,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谋取劳动报酬,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知道用法律的途径来维护权益。[7]

三、农民工心理问题的现状

(一)农民工面临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1、自卑、封闭的心理

窦文博在《农民工心理状况浅析》中提到,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与城里人隔着一条人为的然而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他们在政治上得不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享受不到一个公民应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在经济上无法得到城市居民可以天然获得的一切福利待遇,工资待遇也与城里人相差甚远;在生活上只能维持很低的水平。这种因先天身份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很容易使农民工产生自卑心理。[8]胡娟霞认为自卑是一种通过不合理的方式,特别是过多的与他人进行不科学的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自惭形秽、自我否定的一种心理体验。自卑心理的成因大致可归为三类即社会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自我意识的影响。与一般的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低,生活压力大。但更重要的是制度性歧视,使农民工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都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更使农民工觉得在城市居民面前低人一等。调查发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心理隔阂并非农民工有意为之,而是阻于“觉得城里人看不起自己”的自卑心理。同时,许多城市居民对农民工怀有歧视心理,处处提防农民工,不愿与他们多打交道,这也导致了农民工自卑心理的加剧。[9]

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颜琴认为,自卑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集中体现。由于当今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普遍增加,但对农民工而言,其子女就读的

学费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相对城市而言,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不懂技术,文化素质较低,在城市里只能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苦力活,而且收入微薄。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群,受到城里人的歧视。新生代农民工大多生活在这种生存环境差、生活不稳定的农民工家庭中,总觉得低人一等,产生了极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心理反过来又使他们更加的孤立。[4]

2、失衡心理和焦虑情绪

孙菊花认为在建国后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中,城乡二元对立是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相对于城市的文明、进步,农村则是愚昧与落后的代名词。改革开放前在经济发展“过热”的时期曾有大批的农民被招工进城,但在大部分时间里农民并没有向城市流动的自由。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有了改变,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日益开放的政策,农民有了向城市流动的自由和可能性。在这种背景之下,虽然大批的农民进入了城市,并获得了一定的工作,比如建筑工人、饭店酒店的服务人员、生产车间的工人等等,但是,由于他们相对较低的经济

收入、较差的工作环境、落后的观念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低下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依然处于社会的底层,不被大部分的城市居民认可和接受。他们虽然参与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但他们在城市中却处于被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属于城市的边缘人。农民工被边缘化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导致了农民工群体的成员陷入身份认同混乱的境地,产生严重的身份焦虑。“身份是与社会位置相一致的权力、责任和社会预期等一系列要素的集合。身份认同的混乱就是指权力、责任和社会预期的模糊,结果必然是无所适从与身份认同的混乱”[2]。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身份就是处于这样一种“混乱”之中。他们既无已经内化的符合城市社区行为规范的内在信条,又无城市提供给他们正式的接收渠道和组织,现有的城市管理政策亦未将他们纳入其中。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这种境遇与身份认同的危机,必然会引起他们对自己身份的焦虑意识。这种身份焦虑在心理上的具体表现就是自卑、封闭心理和孤独受挫情绪。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与城里人隔着一条人为的然而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城市居民由于先天具有的城里人身份,不须通过后天努力就可获得许多社会公共资源,在社会生活方面也能够享受到诸多特权,在社会竞争方面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无论在现实利益和心理感受上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种由于身份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很容易使农民工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又影响了他们与自己圈子以外人的交往。他们将自己困于在乡村中已有的人际关系中,生活空间狭窄,很少参加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而正式的组织一般也不对他们开放。他们的互动主要在熟人范围内,有困难也是最先想起动用基于传统的乡村社会的血缘和地缘因素的亲戚老乡关系,这种自我隔离的状态,进一步加大了农民工与城市的隔膜。情绪上的受挫使他们不敢面直面城市,成为游离于城市的边缘人。这种自我封闭加上长年累月没有文化娱乐的生活,再加上生活的艰辛与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困境,诸如失业、疾病或者拿不到应得的薪水等等问题的发生,使得农民工在城市中很容易产生孤独受挫的情绪。这种情绪常常会引发他们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在挫折和困难面前的无助和无奈,导致他们做事容易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并且容易产生畏难、急躁、自责、消沉等不良情绪。也就是说身份焦虑已经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10]

窦文博认为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反差,使得农民工在心理上有一种政府的疏离感,感到自己过多地承受了改革的代价,是改革中的吃亏受损者,容易产生失衡心理和对政府、社会的失望、埋怨情绪。[8]

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袁浩认为“农民工群体最明显的特征是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可分为职业流动和地理空间流动。职业流动和地理空间流动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现实情况是:年龄在21-25 岁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为31.1%,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仅为36.9%。这种人才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中缺少应有的竞争优势。他们大多只能从事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非正规就业比重大,工作更换频繁。由于缺乏稳定的职业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在工作中承受的发展前景压力和安全压力大,新生代农民工经常产生职业焦虑感和无助感,这种心理状态显然不利于融入城市社会生活。[11]

3、孤独心理和受挫情绪

胡娟霞认为孤独感是指人们在缺乏社会支持与社会交往时的一种极端的心理感受。廖传景使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得出SSRS分值越高,发生心理阳性症状的概率就越低[4]。这就说明足够的社会支持是保持心理健康、避免孤独感的必要条件。然而农民工背井离乡,远离家乡和亲人,遇到的困难和烦恼都不能及时的和家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由于与城市居民的隔阂,47.3%的农民工在当地人中没有好朋友,83.9%的人平时来往最多的是自己的老乡和打工的伙伴。还有就是农民工收入低,工作时间又比较长,所以几乎没有时间和金钱来娱乐和消费,他们的生活就在干活-吃饭-睡觉之间乏味的重复。每当夜幕降临,农民工

在街头徘徊的孤独身影与城市中的霓虹闪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社会支持和社会交往的不足使农民工感到了强烈的孤独感。[9]

窦文博认为将自己定位为农村人的这部分农民工,对城市没有归属感,也没有觉得自己是城市的主人,他们大多抱着一种过客心态,认为现在只是在城市挣钱,最终归属还是自己的故土。农民工的这种过客心理使他们缺少主人翁意识,无法融入到城市文明建设中,无法真正关心城市的发展。很多农民工进城已经十多年了,却几乎没有城里人朋友。农民工基本上没有文化娱乐生活,长年累月重复干活——吃饭——睡觉的单调生活。[8]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袁浩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 岁,他们中80%的人尚未结婚。由于年龄轻,心理承受能力和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加之远离亲人和家乡,因此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经常产生孤独空虚感。调查显示,48% 的农民工跟周围的工友几乎没有交流。由于收入微薄,绝大多数人不具备文化娱乐消费能力。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处在婚恋期,渴望情感交流,这就使婚恋和情感需求成为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感情孤独”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惑。新生代农民工特有的活跃思维和叛逆精神往往会表现出与社会要求的不相适应,在缺少外力介入的前提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孤独空虚感会更加强烈。总之,“迷茫、彷徨、愤慨、无助、仇视、向往等多种思想和情绪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青春期五味杂陈的心理和思维状态。”[11]

(二)、造成农民工心理的原因

1、户籍制度及其衍生制度在造成农民工不良心理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窦文博认为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各大中城市依然维持这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不变,虽然有些大中城市为吸引人才和资金,也出台了一些进城落户政策,但是条件比较高,而且这些政策对广大农民群众来说,没有实质性的现实意义,并且从全国来看,国家爱对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仍然在发挥着负面的功效,因此,城市农民工所具有的天生自卑感、受剥削感以及失落感在这些大中型城市尤为突出。[8]

同时,洪映君也认为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里无法享受城市居民所拥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这也是造成农民工心理问题的一个原因。[12]

胡娟霞认为虽然现在有些城市在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为农民工开通了绿色通道,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性化管理。但是在更多的城市,绝大多数农民工因为自己是农村户口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待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更是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在《教育法》中规定:“学龄儿童的入学应由其户籍所在地的政府负责。”这就给农民工造成一个尴尬的局面:把孩子放在家乡使孩子成为得不到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但是如果带入城里却又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在朱考金的调查中,农民工们认为户口对找工作“影响很大”和“有一点影响”的占到53.1%[8]。制度的排斥使农民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造成农民工的心理困境以至于走向极端,导致犯罪。[9]

2、城市居民的社会排斥加重农民工的失落自卑感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曹杨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由乡村居住环境迁移到城市居住环境所带来的环境变化而引起其社会认知变化和情绪波动。他们进城务工不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更多地渴望融入城市成为市民,争取与市民同等的权益,但来自城市的制度、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社会排斥阻碍了其理想的实现,使新生代农民工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2]

窦文博的研究表明,在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城市居民的其实和排外对农民工消极心理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经常有“土包子”、“乡下人”之称,明显含有轻蔑的含义。同时在公共场合,一些城里的居民见到农民工常常避之唯恐不及,在他们的印象中农民工“肮脏、素质低下、更容易发生刑事案件”。久而久之,农民工在城市

居民这样的双重心理压力作用下,逐渐形成了“镜中边缘人”心理。[2]

同时,根据胡宏伟,王金鹏,曹杨的研究,生代农民工所遭遇的社会排斥越强,越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这是符合心理预期的。遭受社会排斥越大的新生代农民工,其心理倾诉的倾向越低;另一方面,遭受社会排斥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并没有显著较高的向心理机构求助的倾向。[13]

四、农民工心理问题的调适对策

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引发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学者们在分析农民工的心理现状的原因的同时,也相应的指出了解决的措施,其具体方法为下:

1、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心理抗挫能力。

窦文博认为加强对农民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重视农民工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修养。[8]

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颜琴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应该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技能,遵纪守法,主动适应城市文明、融入城市文化。这就要求他不仅逐步改变原来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要把城市真正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来看待,既建设她,又热爱她,更融入她,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市民的尊重,才能与市民达到真正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加快与市民的融

合速度。除此以外,新生代农民工还应该改善心智模式,学会自己调适心理。(1)明确并接受自己的身份定位。新生代农民工渴望市民化,但因为社会、经济、城乡文化差异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个渴望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即便是在社会形式上实现了,内心的“边缘人”的感觉依然会长时间相伴。这其实也不是某种文化下的特定现象,到国外的第一代移民基本上也要接受这样一种生存状态。能够认识并接受这样一种状态,反而会消除很多在城市中感受到的迷茫、孤独和疏离感。(2)制定清晰、较容易实现的职业目标。与本土市民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上有一定差距。他们在现实的基础上,可以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并通过参加继续教育、进一步的职业培训等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在不断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中取得成就感,获得更加美好的将来。(3)劳逸结合,平衡自己的身心健康。新生代农民工要学习拒绝加班的诱惑,企业在标准化高效率生产和人性化管理上要取得平衡。(4)与同事、亲朋、家人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在交流沟通中分担痛苦烦恼、分享喜悦,互相支持、互相帮助。(5)尊重自己和自己的劳动。尊重,是每个人的根本需求,既是他人给的,也是自己所赋予的。如果能更好地尊重自己,那么碰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可能就不那么容易受到伤害,甚至采取过激行为来进行反抗。(6)掌握缓解职场压力的措施,了解压力的原因,学会分散压力。(7)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把握处理问题的技巧,及时认清压力事件的性质,理性思考及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积极处理问题,当自己的心理确实不能调适时要及时

就医。[4]

包晓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城乡二元制度的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管理;政府等机构应不断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其自身能力,

从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竞争力;采取各种方式来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提供个案辅导与咨询,正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建立健全司法救助体系,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加强媒体的正面引导,消除社会的误解和偏见。[14]而李立文则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努力推进农民工群体自身的继续社会化进程,协助“新生代”农民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引导市民用宽容的态度来接纳农民工,同时还需要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整合工作落实到城市社区的建设中。[15]

孙菊花认为加快修补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大漏洞,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就业、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权益,是解决农民工心理问题的政策支持。此外,还要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农民工的思想、文化和技术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自身合法权益的实现。在他们刚进人城市时,应提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10]

2、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根除制度性歧视。

胡娟霞认为在关于农民工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中,所有的文献与资料都提到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刻不容缓。现在社会各界也已经认识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迫切性。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逐步的、有条件的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全国农民工工作座谈会提出为农民工办十件实事即清理和防止农民工工资拖欠、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职业安全等问题。相信随着这些制度的贯彻与实施,农民工因为户籍的限制而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待遇的问题最终将会得到解决,农民工的不满与怨恨心理也会随之消失。[9]

同时,窦文博也认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即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摒弃制度性歧视和排斥农民工的方式;改革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农民工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合理调整社会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转变对待农民工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接纳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即转变对农民工的观念、加强同农民工的感情交流与沟通、建立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承接平台。

[8]

五、总结

以上是针对近几年来学者们对农民工心理问题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做的一个综述。从这些总结和概括中可以发现现在对农民工心理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相当巨大。这为政府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同时也为农民工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总之,认真了解关于农民工的心理问题之后,我们方能很好的解决其所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辉、王倩.关于农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8卷第10期

[2]曹杨.社会排斥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压力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39( 14) :8757 -8759

[3]宋阳、闫宏微.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与价值观变迁研究述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3期2011年6月

[4]颜琴.新生代农民工身心健康问题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24卷第5期2010年10月

[5]林秋红,刘移民,周静东,曹乃琼,范远玉.2010年广州市农民工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11年10月第17卷第10期

[6]张丽基于.SWOT 分析的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第6卷第9期2011年9月

[7]黄文霞.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和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年2 月第31 卷第 2 期

[8]窦文博.农民工心理状况浅析[J].中国商界.2010年第七期

[9]胡娟霞.近十年来国内农民工心理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第25卷.总第113期2010年第7期.总第827页

[10]孙菊花.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农民工心理问题研究[J].社会研究

[11]袁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思想心理问题研究[J].职业时空2011年8月

[12]洪映君.农民工职业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8期总第128期

[13]胡宏伟,王金鹏,曹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与求助行为研究[J].西社人口2011年

第5 期第32 卷

[14]包晓.“80后”农民工的心理障碍及调适对策[J].经济师, 2008(6): 54-55.

[15]李立文,余冲.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06(4): 12-14.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化研究方法述评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化研究方法述评 我们知道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是高举实验的旗帜屹立于科学之林的。一百多年来心理学在实证主义的指引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争取其科学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实证主义的量化方法路径并不能解决人类心理行为的所有问题,近年来与量化研究相对应的质化研究正在悄然兴起,本文力图对这一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的评述,并介绍它在心理学中的运用前景。 一、质化研究的蕴含及兴起的背景 质化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通常被人们译为“定性研究”,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地被译为“质化研究”“质的研究”等。陈向明认为定性研究的译名容易被误解为我国学术界目前通行的“定性研究”概念;国内学术界对定性研究所下的定义比较抽象、宽泛,通常将所有非定量的研究包括思辨、思考、解释等都划入定性研究的范畴。国内的研究方法论著中,定性研究有其特殊的含义,多指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思考、看法、构思,为了避免歧义,这里采用“质化研究”称谓。 那么国外的质化研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这里列举几种定义:“质化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加以度量”;“质化研究的渊源同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科相关联……是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文化、人及群体行为特征”;“质化研究是一种一致的质化范式设计,是在自然情境中以复杂的、独特的、细致叙述来理解社会和人的过程”;“质化研究是理解人的现场研究,一般以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或深度访谈来收集资料”;“质化研究是从非普遍性的陈述、个案中获得印象和概括的过程,是文化心理方法学的基石”。陈向明总结了质化研究的主要特点:“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分析方式以归纳法为主,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通过证伪法和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以及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研究过程是研究结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1)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申请学位: 学士学位 院 系: 专 姓 学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3]。徐加杰也认为高校、公共、科研三大系统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实践了多年,因始终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进行组织或协调,实施起来障碍重重[2]。而“现行的一些条例、法规,都是按系统颁布的,客观上加深了各自为政,强化了条块壁垒,往往会给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和网络建设带来了障碍”[4]。同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概况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发展心理学 1、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 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生命全程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2、发展的原因 ?成熟:指个体按照遗传基因中预先设定的生物程序的发展。?学习:学习过程使我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相对持久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家追求的目标 描述 解释 使发展最优化。 4、人类发展的历史观 ○1近代儿童:人类早期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权力,甚至连生命都不被当回事。 ○2现代社会的儿童观:在17、18世纪,对待儿童及养育儿童的态度开始改变,儿童需要保护。 5、心理发展:广义:种系、种族、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

二、个体发展与种系发展 1、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 人类心理的特点:意识、社会性、语言功能 2、个体心理发展:社会化 3、两者关系:复演说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本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 ?儿童成为被试: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观察自己的孩子,传记研究法。 ?诞生标志:普莱尔,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系统观察自己的孩子(0—3岁)。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包括三部分:感知发展,动作(意志)发展,语言(理智)发展。 2、从儿童发展到生命全程发展研究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 ?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 –荣格最早对成人期进行研究,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 展。重视潜意识

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范文 篇一:开题报告范例 天津师范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 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

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 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 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 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 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宽恕,当代,心理学]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 宽恕(forgiveness)一直被看作为是一个宗教而不是科学研究的课题,直到20世纪后期 这种看法才开始发生改变[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种对于宽恕研究的兴趣在西方的学 术界中正在迅速增加,尤其在哲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它的理论和应用前景正日益凸显出来。 一、宽恕的哲学解读 有关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与其在哲学上的研究紧密相关,因此,要想了解宽恕的心理学含义,首先必须对它的哲学渊源做一番探讨。哲学之所以对于宽恕产生兴趣,主要就是因为看到它在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道德影响意义[2]。对于宽恕的哲学研究通常涉及有关宽恕是否 应该被看作为是一种美德,以及如何利用宽恕来消除相互间的怨恨这样的问题[3][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倾向于强调道德原则的主导位置和轻视道德体验和道德态度的争论。换言之,这种哲学倾向更多关心对道德“存在”的研究,而不太重视道德“行动”。不过,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争论的结果,在客观上它最终却导致了一种更看重宽恕行动的“德行理论”的兴起[5]。 其实,大部分的研究者都相信人际间的宽恕与和解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其中,道德到底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论,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看法。 决定与自主之间的冲突是哲学界在看待宽恕问题上的重要论争之一。传统的决定论相信过去的状态决定了一个特定的未来。任何现在的真实与合理必定是由于过去的真实与合理所决定,逻辑的与自然的法则是最为重要的法则。按照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去推论,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去控制任何事情,因此,也没有任何人需要在任何事情上承担道德的责任。如果这种决定论的思想是合理的,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不存在对错之分,人们也无须要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6]。与此同时,自主论的倡导者们则强调虽然宽恕是一种自然现实, 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现实世界。尽管决定论在现实世界中有它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它否认个人的责任,一个具有绝对自主的人意味着它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里选择做出任何相应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自由地去判断一定行为的道德意义[7]。由此也不 难看出,从本原上讲,宽恕作为一种道德媒介,本身即具有道德意义。 当同时有一个受害者和一个冒犯者存在时,而且这个冒犯者的冒犯行为显然不合理的情况下,宽恕完全有可能被看作为是一种道德媒介。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指向冒犯者的感受一定是消极的,因为冒犯者给他带来了伤害。受害者同时也很想努力把这种消极体验去除掉,这些失败的体验给个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当个体体验到了自尊的丧失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个体忘记这种不快的体验,才有可能做到宽恕别人。但如果在不依赖任何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受害者想要放弃这种不愉快的经验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到。Haber相信“宽恕是单方面的”[8],在宽恕中只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倾向,那就是由宽恕者做出宽恕。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个体是因为一个错误的理由而做出宽恕的话,他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撰写论文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其中思维是核心。个性指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心理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其中性格是核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①观察法(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行为的外在表现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根据观察者的身份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②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的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③测验法(是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④调查法(分为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和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过程 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院 系: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姓名 职称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 。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 。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 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 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 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篇一:可行性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日期 XXXX 院、系(部)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 专业及班级工程管理专业XX级 01 班 姓名及学号 XX XXXXXXX 工程管理系 XX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审查表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推荐)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宽恕(forgiveness)长期以来都是东西方哲学和神学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只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心理学家才开始研究宽恕这种心理现象。虽然宽恕的定义、宽恕的过程及宽恕的合理性尚存在着争论,但临床心理学家已出版了不少个案研究,表明宽恕的干预在临床上是很有助益的——它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抑郁、自责、后悔、内疚、愤怒、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问题,治疗那些在未成年时受过性虐待及无法接受父母或亲人的死亡的求治者,也有助于解决人格障碍、酗酒者家庭、婚姻关系破裂等问题。本文拟对宽恕的界定、与道德的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作一初步的阐述。 1.何谓宽恕 1.1.宽恕的界定 在汉语中,“宽恕”与“恕道”同义,它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忠恕之道”的思想,把“忠”与“恕”相联系。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以仁》)。在孔子看来,忠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对待别人;恕是推己及人,把他人与自己看成是同等的、平等的,把他人当作和自己一样对待,是自我与他人间的一种善意的共存意识。同时,孔子认为恕道的代表人物是“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伯夷与叔齐(《理伦》),所以其弟子曾子也用“犯而不校”来概括恕道的内涵与特点(《泰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宽恕指宽容饶恕,宽容指宽大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指免予责备或惩罚。 在西方,最早阐释宽恕的文献可能是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希伯来圣经中的宽恕包含 nasa、calacb 和kapbar,意为神的宽恕,指上帝对罪人的罪恶的监视、保密、净化或消除。新约中的宽恕来源于希腊文 apbiemi、apoluo、cbarizomai 和agape,意为上帝消除、放弃、赦免对罪人的惩罚,同时恢复罪人同自己的和谐关系及满足自己对罪人的无条件的爱。 心理学文献一般将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 要对宽恕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就必须给宽恕下操作性定义。Pingleton把宽恕定义为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和惩罚侵犯者的需求。Hargrave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North认为宽恕是受害者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她的过程。这些定义关注受害者受到伤害后对待侵犯者的态度及情绪的变化。Enright及其同事扩展了North的定义,认为宽恕应包含受害者对侵犯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三方面,而 North 的定义中只涉及宽恕的情绪反应方面。因此,他们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的伤害后,其对侵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McCullough等的定义以共情、利他和迁就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促使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共情的一系列的动机变化过程,该过程降低了受害者报复和疏远侵犯者的动机,增强了受害者善待侵犯者的动机,并促使受害者与侵犯者和解。他们同时指出宽恕并不是动机,而是一个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上述定义中,后两个定义较可操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苟勇 摘要:厌恶是人类六种情绪之一,可能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情绪。然而,厌恶和其他情绪相比又有些奇特,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强烈遗传特性。本文通过对厌恶基本概念的认识,分析了厌恶心理研究的现状,并对厌恶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的最新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厌恶习得性脑岛 厌恶是什么?厌恶是一种情绪,也是最神秘的一种情绪。厌恶来自于习得性,并最终成为我们关于自身脆弱和有限的生命的独有认识。任何触发厌恶的事物,从各种物质、人体结构,再到我们世界观被粉碎,都可以引发我们的厌恶。所有厌恶都会引起回避,但特定的、转瞬即逝的厌恶感是不能被制约的。厌恶可以是明显的、内在的和简单的,或者是抽象的、哲学的和复杂的。﹝1﹞1厌恶的定义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厌恶(disgust)是远古人类在疾病、资源缺乏等适应性压力下,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进化心理机制。也有学者认为,厌恶是一种内脏情绪,有特定的面部表情,生理体验和行为倾向。厌恶是有同情心和文明的人的副产品,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鲜明的个体特征,厌恶也具有强烈的遗传性,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家庭的厌恶对象可能代代相传。 2研究现状

2.1厌恶的研究方法 2.1.1观察法。观察法为行为假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例如,通过观察2~3岁儿童群体对厌恶的人或物的反应,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区分儿童厌恶情绪表现方式。观察被试者的日常行为和饮食习惯,记录厌恶对象名称。分析出厌恶的事物往往没有普遍性,但是每个事物可以划分成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基本无素,每个元素都构成了厌恶情绪的一个层面。 2.1.2实验法。厌恶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厌恶量表研究和厌恶认知干预的研究。厌恶量表由心理学家(Jonathan Haidt)在读博士期间开发的,它被应用于实验及临床测验,量表中可以回答你的忍耐恶心事物程度。同时也可以让你知道哪些具体的事物,对被试者有多大“杀伤力”。厌恶的认知干预研究主要是确定精确描述各影响因素与厌恶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整合法则,该方法旨在确定影响厌恶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 2.2厌恶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不同学者对引起厌恶心理的因素有不同看法,角度也是多方面的,大体上认为厌恶从一种简单的机制进化而来,它帮助我们避免吞咽毒药,警告我们远离一些危害。厌恶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情感。它取决于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和在社会群体中理解互惠的重要性,同样地,我们对于疾病感到厌恶并回避它,因为这会有损我们的健康。 2.2.1厌恶心理受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研究综述

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研究综述 韩佳宏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昆明 6500092 ) 摘要: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总结与评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该问题研究的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排斥;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639 (2008) 02-0054-04 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和破解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协调与处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关系,促进城镇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总结与评析,以促进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 1.研究现状 1.1.社会排斥概念的界定 学界目前对农民工社会排斥研究中的社会排斥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王刚认为:社会排斥是部分社会成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以及其他原因,使其被排除在主流群体之外的一种系统性过程,其结果是这一部分群体丧失参与主流社会的基本权利和社会机会,从而处于一种被孤立、被隔离的状态。 周奎君认为:社会排斥是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的排斥。 杨冬明和张卉认为:社会排斥由游戏规则造成,研究社会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修订游戏规则,使其尽可能惠及下一个社会成员而趋于更合理更公平。 景小芬认为:社会排斥是个人、团体和地方由于国家、企业(市场)和利益集团等施动者的作用而使全部或部分社会成员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及国家福利制度的过程。 张家伶指出:社会排斥是指由于制度机制系统化地拒绝向某些社会群体提供资源,使之不能完全参与社会生活,因社会制度安排等原因而被推至社会结构的边缘地位的机制过程,国家在一些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政策上没有给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对待。而往往给予了很不公平的待遇,使之处于边缘化状态。 成华威和崔永军认为:社会排斥指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并且这种排挤如何通过社会的“再造”而又累积与传递。 李景治和熊光清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社会主流关系网络之外,不能获取正当的各种资源的过程或者状态。 学者章娟认为:社会排斥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产物,是社会弱势群体因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而被主流群体排斥及边缘化为劣势群体的机制、状态和过程,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单指物质层面,而且拓展到政治、社会关系、文化和福利制度,以及个人、群体、空间、精神、理与符号等层面;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综合性状态和过程。 1.2.农民工社会排斥的形式 农民工社会排斥的形式是学术界研究中讨论比较多的领域,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九种形式: 1.2.1.经济排斥。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差别对待、消费市场的拒入和经济收入困乏即贫困三个方面。 第2卷第2期铜仁学院学报 2008年 3 月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收稿日期:2007-04-10 基金项目:本文系笔者参加的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边疆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农民参与机制研究——社会政策的视角”(批准号:07BSH025)的子课题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韩佳宏(1983-),男,云南禄丰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07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科学研究的特征:目的性、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①研究对象特殊性; A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人,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及特殊的气质、性格与学习能力;既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心理具有发展性和个体差异性。 B涉及的各种变量多且复杂,难以精确地解释和预测;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精确控制与操纵。C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即主体与客体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②研究过程特殊性; A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对象控制与操纵欠精确;变量多且设计复杂、精细;易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③研究方法特殊性; A需要符合伦理性原则。 B“黑箱方法”,难以准确描述脑内心理活动的具体过程与变化。 C难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较难确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心理研究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①按数据形式分: A量化研究:研究涉及到可量化的变量,并且研究结果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一种数量化的方式来呈现。 B质化研究:研究涉及的是难以进行量化的材料,研究的结论也常常是描述性的。 ②按研究目的分: 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 ③按对变量的干预情况分: A真实验研究B准实验研究C非实验研究 心理学研究设计方法: 变量数据获得方法:

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标志:费希纳1860年《心理物理学纲要》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威廉冯特1879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理论研究:它主要通过理论论证、列举材料、总结分析等方式对心理现象或规律提出新的见解。如青少年早恋心理分析、教师心理健康及调适、试论心理健康教育运作模式等。 描述研究:它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个案)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证据)以表明或证明关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看法。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观察研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访谈研究、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的个案研究等。 实证研究:它主要通过测评、实验等方式获得数据材料以表明或证明有关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看法。如不同类型学校学生自信心状况研究、教师期望改变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等。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多样共存 新特点: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方式的多分支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结果的数学化、研究过程的计算机化 心理学研究基本环节: 1、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定 2、文献的查阅与综述 3、研究类型的选择 4、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5、被试的取样 6、研究的实施 7、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8、结论的获得及其适用性 理论:一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肯定陈述,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间 的关系及其论证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即对一系列抽象变量之间可能关系的描述。 归纳:由事例出发形成理论 演绎:由理论出发形成假设 研究就是检验假设,修改理论的过程

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基础建设也迅猛发展,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我国有 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并且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收入水平极低,不能满足生活 上和子女的上学需要,于是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 政治体制,在从传统社会像现代社会转变的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职业流动和社会身 份转变不一致、不协调,从而产生了我国特有的在城市从事劳动的农民即农民工。 因此关于农民工的医疗保险的研究涉及到各个方面。本文要介绍的文章是以下几个 方面:一、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研究;二、农民工医疗保障的障碍问题研究;三、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对策研究;四、国外关于农民工研究现状。 一、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研究 邵念、陈爱云指出“这一群体患病后不就诊、应住院不住院、住院后提前出院、选择低廉自我医疗措施的比例相当高。同时,他们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在城市中几 乎享受不到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障,在面临较大疾病风险时,就会陷入‘吃饭还是吃药’的两难境地”①。 王芳在《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分析》中提出,现阶段我国城市中的农民工基本 没有医疗保险,大多数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单位的医疗保险待遇,而是完全依靠自 己有限的个人积蓄,这种依靠自身的保障是一种十分脆弱的保障,不利于促进社会 公平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②。 针对农民工目前这种无保障的现状,不少城市尤其是外来农民工比较多的经济 发达的地区,对农民工医疗保障模式进行了探索。杨艳、陈立坤、唐荣分析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个城市为农民工提供医疗保障政策和措施后指出“这些政策都将农民 工当成可长期在同一个城市居住的人来对待,所实施的保障模式大致和城镇职工的 医疗模式相似。但是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不适合这些具有很强地区性 的保障政策③。 ①邵念、陈爱云.浅析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J].农民工医保,2010(10). ②王芳、卢祖洵、王红、肖峥山.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分析[J].中国社会保障,2009(10). ③杨艳、陈立坤、唐荣.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探讨[J].北京市计划经济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

宽恕心理学的研究综述调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18465971.html, 宽恕心理学的研究综述调查分析 作者:吴守义 来源:《新疆预防医学》2013年第03期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65(2013)-09-0221-03 【摘要】目的对宽恕心理研究的介绍有利于反省目前宽恕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探讨其拓展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结论文章回顾近年来的有关文献,报告了宽恕的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宽恕与心理健康及群际关系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宽恕;心理健康;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有关宽恕心理的研究论文报告逐渐大量涌现,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在对宽恕概念的界定、影响因素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国内研究者傅宏[1-2]、罗春明[3]等对宽恕心理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宽恕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也对人们日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宽恕的概念、研究方法、相关因素、宽恕与心理健康及群际关系等方面进行介绍。 1宽恕的概念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宽恕的含义也有着不同的理解。Enright[4]及其同事从受害者对侵 犯者的知、情、行三个方面分析,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受到不公正伤害后,受害者对侵犯者的负性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过程。Pingleton[5]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侵犯者的念头。Hargrave[6]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North[7]认为宽恕是受害者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她的过程。Mocullough[8]等人对宽恕的界定与Enright相似,他们认为宽恕是一种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共情,与此同时,受害者就逐渐减弱了对侵犯者报复和惩罚的动机。心理学文献对宽恕的定义:宽恕涉及两个人,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要把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放弃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心理过程[9]。对于宽恕的解 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研究者普遍都强调它的宽容、饶恕、积极情绪的特征[4-9]。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学范畴中,“宽恕”如同“恕道”,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及其弟子在《论语.以任》、《理伦》、《泰伯》中都曾提及宽容、忠恕的思想[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恕道”侧重于从“修身”的角度解释宽恕,把宽恕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观和方法,强调宽恕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因此它还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forgiveness"。在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对宽恕的定义,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有研究者将其定义为:受到伤害的个体通常会与他人反抗,而宽恕就是停止抵抗,并且无条件地把作为“人”加以认同和接纳[10]。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实况详录法: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小时或半天)持续地、尽可能地详细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表现,包括与环境及他人的相互作用或互动 2.时间取样法:观察者根据事先确定的观察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方面特定行为或事件,并将结果记录到规定的表格上 3.系统观察: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试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事件和行为表现 4.结构化访谈:又称专业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访谈 5.抽样观察: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记录 6.可证伪:一个理论或假说应该可能被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所否定,或者证明是错的 7.研究设计:为了能够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获取客观明确可靠的研究结论而指定出的周密的,科学的整个研究工作的计划和安排。简言之,就是为开展研究所做的方法学准备和计划 8.纵向研究:也称追踪研究,是在较长时间内,对一个或若干个被试反复地、系统地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研究,并随时间的进程记录他们心理的发展变化9.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个体的某些方面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研究,探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0.外部效度:实验和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其他总体、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即可推广性和可概括性 11.实验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操纵和控制来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12.自变量:也称刺激变量,它是由研究者操纵的,有意加以改变以影响因变量

的刺激物或刺激条件

13.因变量:亦称反应变量。有刺激变量引起或改变的心理或行为方面的反应,是从属而发生改变的 14.无关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在实验中除自变量之外所有可能对被试行为发生影响的变量 15.测验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二.简答 1.心理科学的研究任务P11 心理学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旨在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①描述,主要回答“是什么”问题 ②解释,回答“为什么问题” ③预测,预知未来,对事件发生概率进行预测 ④控制,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或实际结果,操作某种现象本身或改变其发生条件,使研究对象朝着预期方向改变或发展 2.以人为被试的心理学实验,必须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P16 ①保证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②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 ③保护被试免受伤害 ④为被试保密 3.选题的原则P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