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课后习题10(含答案)

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课后习题10(含答案)
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课后习题10(含答案)

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课后习题10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多选)下列对于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将细铁丝放入氧气中,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热

D.点燃羊毛纤维时会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2.(多选)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夹没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C.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是()

A.N2、O2B.N2、CO2C.O2、H2O D.CO2、H2O 4.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即使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使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时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

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刻收集

6.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用另一个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是()

A.H2B.H2和CO C.CH4D.CO

7.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反应前后MnO2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正确图示是()

A.A B.B C.C D.D

8.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10.除去密闭在集气瓶中空气里的氧气,且又不准其他气体混入空气,那么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物质应选用()

A.木炭B.硫磺C.磷D.蜡烛

11.有关稀有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六种气体

B.稀有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各种有色光

D.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12.除去密封空气中的氧气最好用下列哪种物质()

A.木炭B.铁丝C.红磷D.蜡烛

13.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14.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时,加入的少量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A.质量减少B.质量增加C.化学性质改变D.化学性质不变15.如图所示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02的体积分数相同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N2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02的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故常用作保护气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了分解反应

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8.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

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

C.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D.集气瓶底没有铺一薄层细沙

19.如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20.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A.各种燃料的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D.以上都是

21.小王想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尝试直接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O2。你认为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A.选择C、B装置,连接dc B.选择A、B装置,连接ac

C.选择C、B装置,连接db D.选择A、B装置,连接ab

二、探究题

22.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她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

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操作和现象)。(预期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汁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书籍和棉被等久放在房间中容易长霉菌,为了除湿、杀菌,人们经常将它们放在太阳下晒。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此产生兴趣。小明提出了“研究阳光中哪种辐射可以杀菌”的课题。并制定以下实验步骤:

(1)查阅资料:知道阳光主要由红外线、__________________和紫外线组成。紫外线具有杀死细菌、霉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2)提出假设:红外线也可能有杀菌功能

(3)实验过程:

(4)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A、B、C是三种常见的元素,甲、乙、丙、丁为四种常见的单质。已知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甲、乙都是由A元素组成的单质,且乙的相对分子量大于甲。B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含有7个质子,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丙常温下是气体,性质较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元素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由C组成的单质丁呈淡黄色,是黑火药的成分之一。

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乙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物质的一点作用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丙物质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3)写出丁在甲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__________

A.蜡烛B.红磷C.硫粉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右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___。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

26.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 的试管作

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实验装置,活塞前沿稳定在20mL 刻度处(如图所示)。

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该同学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

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先检查气密性,其方法是: 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2)实验中,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

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移动情况及最后定位情况应该

是 ;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

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移动情况及最后定位情况应该是 。

3)若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

如:

2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

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2)粗略测定加热2g 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1)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____________________)→d

问题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试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②_______________

28.某同学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并进行了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填“是”或“否”)。

(2)集气瓶中氧气分数约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大约_______℃.

某同学改用如下图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

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9.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二氧化锰外,还有氯化铁溶液、氯化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土豆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等。他通过如下实验进行相关研究。(1)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A.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总质量增加

B.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变大,但是产生氧气总质量不变

C.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变大,产生的氧气总质量变大

(2)研究催化剂的某些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一:分别取2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3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向其中两个

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分别连接传感器测体系压强(如图所示)。

测定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s

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该步操作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根据上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实验二:从一块土豆的同一部位取2个质量均为1.7 g的正方体土豆块,将其中一块切成若干片,片与片相连不断开,将两份土豆同时分别放入盛30 mL 5%过氧化氢溶液的50 mL量筒中。观察到两量筒内均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后,只有土豆片不断上升,而土豆块不能上浮。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0.下图中的甲、乙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________性。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丙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向上)一瓶氧气,气体从_____端(填字母“a”或“b”)通入。若把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里,盛氧气的集气瓶预先加少量水,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原

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5)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用发生装置丁或戊制取氧气时,丁与戊相比,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31.某学习小组将“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方案:

(1)图1中装置B的作用是。

(2)若将空气通过图1中A、B装置后,收集于图2的广口瓶中,用图2装置代替装置C进行实验。图2装置的实验中用红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

是。

(3)该方案得到的氮气不纯,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2.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装备氧气再生装置,以下几种制氧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水→氧气+氢气);③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⑴写出③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内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条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并做好标记。

第一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为什么会被吸入集气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占的体积成分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改进后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

34.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在仪器A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钟罩内的水面起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若仪器A中物质的质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 或“无变化”)

35.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

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

四、填空题

36.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3)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反应完毕后振荡集气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色。

37.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氧气。

(1)实验中,若产生氧气的速率太大,不利于收集。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以进行的合理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需要一瓶干燥的氧气,应该将装置A产生的氧气通过干燥装置后再与______(填“B”、“C”或“D”)相连。

(3)若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A.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小

B.开始收集时,侧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未装满水

C.导管口一出现气泡就立即收集

38.质量相等的四份氯酸钾固体(性质与过氧化氢类似),第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第二份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第三份加入少量玻璃细粉,第四份不加其他物质.使它们受热完全分解,反应迅速且放出氧气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如图A仪器的名称是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该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究其中的奥妙: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_ (写出一点即可)。

40.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火箭燃料的是____________;可用于舞台上产生云雾缭绕的幻景的是___________;可用于制霓虹灯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E:稀有气体)

41.小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点燃铁丝。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需要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入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

集气瓶内,铁丝并不能燃烧(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将发红的铁丝移至集气瓶内时,______;

(3)改用火柴引燃铁丝,铁丝在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课堂上周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导致

_______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写出编号①②③④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2)双氧水(H 2O 2)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实验室也可用它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2MnO 2H 2O +O 2↑。

若用此方法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下题同)

(3)如果改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在实验室中用MnO 2做为KClO 3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想知道CuO 、Fe 2O 3等氧化物是否也能对KClO 3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且它们的催化能力是否相同。于是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为。

(2)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小明如何能知道各种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强

弱?。

(3)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为。

45.科学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重大的科学历史事件。如:(填人名)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很大。

46.在探究氧气性质如图: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②硫粉在氧气的燃烧。

(1)这两个实验中在集气瓶的底部都加了少量的水,作用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这两个瓶中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①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47.现有人设计用下图的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和收集氧气。

(1)图中有多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两处。

①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包括以下操作:①点燃酒精灯;②收集气体;③检查气密性;④装入高锰酸钾;⑤将导管从水中移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8.小明按上图甲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关闭止水夹并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然后用放大镜聚集太阳光点燃燃烧匙内的白磷。

(1)图甲集气瓶内白磷燃烧一会儿后会慢慢熄灭,其原因是。(2)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次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发现质量将

(选填“减小”、“保持不变”或“增大”)。相比课本上的类似实验,小明这样做的好处是。

49.在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小明利用老师提供的以下实验仪器(序号A~F)组装一套氧气发生装置,则他应当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选填仪器的序号),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_________。

50.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编

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在加入药品前,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填字母),这种收集方法怎样判断氧气收集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精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大气层知识点练习第三十三篇

2019年精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知识点练习 第三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 ) A、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B、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C、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但,但不会影响飞机的飞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如果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被破坏,下列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 B、地面失去保护层,全球气温变暖 C、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 D、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超期服役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将于2017年下半年在大气层中坠落烧毁,走完了它辉煌的一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坠毁时将依次通过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B、“天宫一号”坠落时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且机械能守恒 C、“天宫一号”燃烧所得产物的总质量和“天宫一号”的总质量相同 D、下半年是指7-12月,此时浙江地区均是昼短夜长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及作用,以下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 A、气温变化——地表到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B、垂直分层——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C、物质组成——原始大气层里含有氧气 D、保护作用——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臭氧不吸收太阳辐射 B、水汽和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备条件 C、对流层上暖下冷,有利于空气对流 D、中间层由于上冷下暖,因而对流强烈,雨雪等天气变化复杂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空碧蓝碧蓝的,自云都在她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小明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是描述当地的气候特征 B、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不舒服,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减小的缘故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第四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2、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月球 3、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4、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5、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 有岩石和碎屑。 6、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7、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 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南顺北逆)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 4、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出现昼夜现象 1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一个圆圈),它由晨线(半圆)和昏线(半圆)构成。 ①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由黑夜进入白天);②昏线:太阳落下的地方(由白天进入黑夜) 1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昼夜交替;③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注:①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②东边先过晨线,故东边先天亮(如:杭州天亮了,拉萨天黑还在睡觉)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32、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夹角)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 33、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由于地球公转) ③同一时间,中高纬度地区,纬度越大,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④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两边递减,即: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19、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20、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②北半球其他地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内发生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昼);从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太 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发生极夜现象(冬至日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 ③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极圈内无极昼极夜现象 ④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⑤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 第四节、月相 2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习题1(含答案)

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习题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多选)下列对于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将细铁丝放入氧气中,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热 D.点燃羊毛纤维时会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2.(多选)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夹没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C.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是() A.N2、O2B.N2、CO2C.O2、H2O D.CO2、H2O 4.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即使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使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时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 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刻收集 6.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用另一个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是() A.H2B.H2和CO C.CH4D.CO 7.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反应前后MnO2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正确图示是() A.A B.B C.C D.D 8.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10.除去密闭在集气瓶中空气里的氧气,且又不准其他气体混入空气,那么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物质应选用()

(完整版)浙教版八上科学知识点,推荐文档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儿童身上4/5是水分 5.水的循环: 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l)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 (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 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 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 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 水面上 第三节.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l)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 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m =ρ/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 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 (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 (3)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3 = 1×10-6m3 1吨=1000千克=1×106克 1毫升 = 1×10-3升 1升=10 -3 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完整版)初一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2、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3、蝌蚪与成蛙的比较 4、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完全变态发 育。 5、昆虫的发育类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如:蚕、蝶、蛾、蚊、蝇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臭虫) 6、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7、动物的生命周期:由生长时期构成。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 第二节:走向成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⑸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⑷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卵细胞,子宫是胚胎 发育的场所。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3.1空气和氧气 同步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3.1节练习以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C. 氧气在压强为101千帕时,在-183 ℃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 D. 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2.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③它们由不同种分子构成④他们是不同物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 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 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D. 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满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为100毫升,则其中氧气的体积约为() A. 20毫升 B. 35毫升 C. 40毫升 D. 25毫升 6.空气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 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 空气中分离出的氧气可以用作燃料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7.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 A. 事先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 B. 燃烧匙内加足量红磷 C.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 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八年级科学 上 大气压强 专题练习

第二章大气压强大成教育柳老师 一、填空题 1.著名的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合________帕,约________帕. 2.把钢笔水吸入笔囊中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__;水银柱的高度 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标准大气压(1.0l×l05Pa)下,面积为20m2的房顶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N.5.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读出水银气压计的示数为74cm,,由此可知,当地位置比海平面________选填"高"或"低")。 6.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_________100℃。而人在该地区吸气困难,与在平原相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张得更 ______些,肺内的气压要变得更 _______ 些。 7.高压锅是人们喜欢的节能、节时的炊具。再使用时,由于锅内气体的压强比外界大气压高,所以水的_ ________提高,食物可以很快煮熟。 8.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酒精的沸点是78.5℃,如果测出酒精的沸点是78℃,则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于76cmHg. 10.注射器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在温度一定时,注射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将_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1.如图所示,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这两张纸将相互___________(填" 靠近"或"分开"),这说明流速越大,气体压强越____________. 12.有航海中,船只向前进,船上的人看见自已的船没有动,而水在向船只航行相反的方 向流动.因此,如果两艘船靠得很近并肩行驶,如图所示,两艘船将会_________,这是因 为两船内侧水的流速__________于两船外侧水的流速, 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__________于外侧水的压强的原因. 13.如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时,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 较大,压强__________,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_____________,液体就沿着细管上 升,从管口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14.打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 是________处,压强较小的是________处. 二、单项选择题 15.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1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的存在经典例题

考点 1:大气压强的存在 1)大气压的定义 :空气受到重力作用 , 而且空气能流动 , 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 有压强 , 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 2) 产生的原因 :包围地球的空气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对 浸 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 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且空气中某一点向各个 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 大气压存在的证明 :马德堡半球实验,覆被实验,瓶吞蛋,吸饮料,吸盘挂钩等 A 、把空可乐罐用橡皮塞塞住罐口,用抽气机抽出罐中的空气,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 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可乐罐变瘪了,因为用抽气机抽出罐中的空气后,罐内 的压强减少,罐外的大气压作用,使可乐罐变瘪了 B 、在空可乐瓶里灌些热水,然后倒掉,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出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 么? 可乐瓶被压瘪,热空气温度降低,压强减少,但瓶外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 对瓶有一个向内的压力。 C 、将剥了壳的熟鸡蛋塞住刚烧过酒精棉球的广口瓶口,观察现象。 鸡蛋压进广口瓶, 瓶内气体温度下降,压强减少,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向下压进瓶内。 4)马德堡半球实验 实验现象:两个半球需用很大的力才能拉开 提出疑问:是什么力使两 个半球合得那么拢? 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到地球的吸引, 即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 所以大气对浸在其 内的物体就有压力、压强。如果半球内为真空,那么要拉开半球需要的力约为 7065 牛。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思考:学生做实验不成功或者测出的大气压偏小 半 球表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大气压力小 .或者 是半球内的空气没有排尽 例 题:在德 国马德 堡市的广 场上,1654 年曾经做过一个 著名的 马德堡 半球 实验,如图 1所示,把 两个半径约 20cm 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 去里 (1)总共用了 16 匹 马把两个 半球拉 开,则 平均一 对(左 右各一匹)马产 生的拉力是多少 ?(大气 压的值 约为 10 5Pa ,计 算时把 半球看 成一个 圆盘.) ( 2 )某 实 验 室 供 教 学 用 的 半 球 ,在 正 常 气 压 下 抽 成 真 空 后 ,只 需 四 个 人 便 可拉开.其原因是半球表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大 气压力 小 . ( 3 )如 图 2 是 同 学 们 用 高 压 锅 模 拟 马 德 堡 半 球 实 验 ,如 果 他 们 没 有 抽 气 机 , 应怎样将高压锅里的空气尽量排除呢?请说出你的办法.在高压锅里放少 量的水加热至沸 腾赶走 里 面的 空气,然后盖 严锅盖 ,让其冷 却 . 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 瓶中取袋 B. 筷子提米 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图甲所示,将杯子里装满水, 用纸片把杯口盖严, 用手 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 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表明 _________ ;如图乙、 丙 所示位置,纸片将 _______ 掉下来(填“会”、“不会”).说 明大气向 _____ 都有压强. 考点 :大气压的大小 C. 牛奶盒的变化 () 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D. 吸饮料

七年级下科学试卷答案

七年级(下)《科学》教学目标检测题(一)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出生 生长发育 生殖 寿命 生殖 22、有性生殖 分裂 出芽 无性 23、①④⑦⑧ ②③⑤⑥ 24、输卵管 输卵管 卵黄 母体 分娩 肚脐 25、没有 胎盘和脐带 26、女性骨盆宽大 第二 27、(1)十分缓慢 (2)青春 迅速发育 (3)睾丸 卵巢 女性进入青春期比男性早 (4)月经 遗精 (5)胚胎发育场所 分泌黏液 (6)a c 成年 (7)身体 心理 28、(1)受精卵 蛹 (2)B→A→C→B (3)B→A→D→C→B (4)蛹期 29、(1)1 (2) 4 3 2 (3)输送卵细胞,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 三、阅读型探究题 30、(1)无性 (2)染色体 31、(1)第二性征 (2)C (3)小明家没有公鸡,不能完成受精

32、⑴ 受精卵 ⑵ ⑤ ③ ④ ②→⑤ ⑶ 引入天敌 七年级(下)《科学》教学目标检测题(二)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1)E J (2)B I (3)胚中子叶的片数不同 22、(1)花粉管 果皮 (2)7 果实 (3)6 6 23、嫁接 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贴 24、雄花 人工授粉 25、胚根 茎和叶 连接根与茎的部位 三、实验探究题 26、(1)甲 (2)甲、丙 (3)有日光组的种子要萌发,而黑暗组的种子不萌发 27、光照 马铃薯块茎需在黑暗条件下生长 28、(1)蓝 碘遇淀粉变蓝 (2)蓝 玉米种子内有淀粉 29、为了确保玉米不授同种植株的花粉 甲 植物体要结种子一定要授同种植物的花粉 七年级(下)《科学》教学目标检测题(三) 一、选择题

七年级科学氧气教案.docx

第三节氧气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实验室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了解 MnO 2在过氧化氢制氧气中是催化剂、起 催化作用,能说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说出氧气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掌握检验氧气的方法 4)了解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和灭火的一般方法,知道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培养安全 防火意识,了解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5)初步体验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学会记录简单的实验现象。 6)初步练习排水集气的操作方法、燃烧匙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仪器的连接方法。 7)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 1 ) H2O2制 O2的方法 2 )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3 )燃烧的三个条件教 学难点:实验室制氧气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可以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分离 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但需要加压和降低到很低的温度,这在实验室是很难作到的。因而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演示:一、实验室制氧气: 1) H 2O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MnO 2、 猪肝促使 H2O2分解, 1. 首先做好对比实验2)H2O2加 MnO 2( 少量 )引出催化剂概念、催化作用、 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 3)H 2O2加入小块猪肝 在反应中,二氧化锰和猪肝的加入,促使了H2O2的分解,它们改变了反应的速度,这种物 质我们称为催化剂。 2.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 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资料:催化剂 P52 注意 1).“改变”——包括催化剂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两种情况。一般指 的是“加快” 2).“没有改变”——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包括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包括反应进行时)都没有改变。 3).不能说某物质是催化剂。要讲明某物质在某具体化学反应中是催化剂。 3. 制取装置(作图)介绍仪器 4.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氧气+水条件(催化剂) 5.气体收集:排水法(适用于难溶或微溶于水的气体) 6.注意:过氧化氢有腐蚀性,使用要小心些。另外反应要放热,一次性不要加得太多 介绍:除了可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以外,我们在实验室还可以用其他的试剂来得到高锰酸钾→氧气+锰酸钾 +二氧化锰(条件:加热) 氯酸钾→氧气+氯化钾(条件:加热、催化剂)如:告诉白色固体氯酸钾在 MnO 2催化作用下,加热能迅速产生氧气,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装置用氯酸钾制氧气。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的存在经典例题.

考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 1)大气压的定义: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 2)产生的原因:包围地球的空气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大气压存在的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被实验,瓶吞蛋,吸饮料,吸盘挂钩等 A 、把空可乐罐用橡皮塞塞住罐口,用抽气机抽出罐中的空气,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可乐罐变瘪了,因为用抽气机抽出罐中的空气后,罐内的压强减少,罐外的大气压作用,使可乐罐变瘪了 B 、在空可乐瓶里灌些热水,然后倒掉,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可乐瓶被压瘪,热空气温度降低,压强减少,但瓶外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对瓶有一个向内的压力。 C 、将剥了壳的熟鸡蛋塞住刚烧过酒精棉球的广口瓶口,观察现象。鸡蛋压进广口瓶,瓶内气体温度下降,压强减少,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向下压进瓶内。 4)马德堡半球实验 实验现象:两个半球需用很大的力才能拉开 提出疑问:是什么力使两个半球合得那么拢? 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到地球的吸引,即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大气对浸在其内的物体就有压力、压强。如果半球内为真空,那么要拉开半球需要的力约为7065牛。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思考:学生做实验不成功或者测出的大气压偏小 半球表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大气压力小 .或者是半球内的空气没有排尽 例题: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 实验,如图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 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 方向拉两个半球. (1)总共用了16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 生的拉力是多少?(大气压的值约为105 Pa ,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2)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半球表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大气压力小 . (3)如图2是同学们用高压锅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如果他们没有抽气机,应怎样将高压锅里的空气尽量排除呢?请说出你的办法.在高压锅里放少量的水加热至沸腾赶走里面的空气,然后盖严锅盖,让其冷却 . 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 A.瓶中取袋 B.筷子提米 C.牛奶盒的变化 D.吸饮料 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图甲所示,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用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表明______;如图乙、 丙 所示位置, 纸片将______掉下来(填“会”、“不会”).说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基础知识素材(浙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单元《大气》基础知识测试 一、大气层: 1、大气层的作用、、、等。 2、根据大气的,大气从地面到高空依次分为、、 、、。其中与人类最密切的是,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最显著的特点是。 二、天气和气温; 1、内近地面的大气的综合状况叫天气。组成的要素有: 等。其中是最基本的要素。 2、气温是空气的,表示空气的。测量的仪器是,单位是 。一天中最高气温在,最低气温在。 三、大气的压强: 1、大气的压强称。实验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大气压的测量可用。单位有、。 3、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或,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 压。 4、气压的大小跟空气的有直接关系。气体和液体的压强跟空气跟流速有关:气体 和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气体和液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 四、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其中心的空气向运动,天气状况以

为主。气压低的区域叫,其中心的空气向 运动,天气状况以为主。 2、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 会。 五、风: 1、风的形成是空气的运动。风的二要素是、。 2、风向是风的方向。可用来测出。北风是从吹向的风。 3、我们通常用来表示风的大。 六、为什么会降水: 1、湿度表示空气中的多少。空气湿度一般用来表示,常用 来测量,其原理是:空气中水汽越多,湿球温度计上的水蒸发就越, 与干球温度计温差就越。 2、空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1),(2)。 (3)。 3、降水包括。其单位是。 七、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冷锋:向气团一侧移动的锋面,常会带来等天气。 2、暖锋:向气团一侧移动的锋面,常会带来等天气。 八、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 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 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P81)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 质上是种有性生殖)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 养,还含有抗病物质。 羊水的作用?新生儿出生为何会哭? 第二节:走向成熟 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P83)。 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1〉地球上的水 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陆地水占总水量的;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以及内。 4)水一般以、、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和。(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和。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物质。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 g。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法提取淡水。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其中大约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它主要包括、、。 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 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 13)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从哪些生活实际可以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 15)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生命活动旺盛不分比不旺盛部分含水量,如根尖、嫩梢、幼苗的含水量可达。 16)水母的含水量高达,人体中含水量约占体重的,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含水量不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2.1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 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 护作用。 2.2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炎热;35℃寒冷:0℃ 2.3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 B、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C、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D、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3.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 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就会有个向上的升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 大气压强练习题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2?自贡)小华制成如图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是用一 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其瓶中水 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主要是由于( ) A .瓶的支持力的作用 B .瓶的重力作用 C .水的浮力作用 D .大气压的作用 2.(2012?梧州)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水往低处流 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用吸管吸饮料 D .塑料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壁上能挂东西 3.(2012?茂名)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m ,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 B .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 .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一定为76 厘米汞柱高 D .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汞液面高度差减小 4.(2012?乐山)由于长期的河道淤塞,黄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沿河农民通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引黄河水来灌溉农田.有关这种引水灌溉方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这种取水灌溉方式是利用了大气压把水压入管内流向 B 处的 B . 使用时B 端管口必须低于A 处水面 C . 使用时先将管道中灌满水 D . 高度差H 越大,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 5.(2012?嘉兴)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 .唾液把瓶粘住了 B .瓶内气压减小了 第1题 第3题 第4题

C . 瓶外气压增大了 D .瓶子质量减小了 6.(2012?哈尔滨)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 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 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 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 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7.(2012?赤峰)如图所示是课本中展示的自制实验器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气压计,乙是温度计 B .甲是气压计,乙是气压计 C .甲是温度计,乙是温度计 D .甲是温度计,乙是气压计 8.(2011?营口)下列现象中能用大气压解释的是( ) A . 用吸管吸饮料 B . 铁桶内放一些水,烧开后把开口堵住,再浇下冷水,铁桶扁了 C . 将两块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重物就不会落下来 D . 用注射器给人体注射药液 第6题 第7题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测试卷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外界的冷、热、触、痛的刺激产生感觉的是( ) A. 皮肤 B. 舌 C. 脊髓 D. 大脑 2.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3.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 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 B.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 C.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D.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 4.如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 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6.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7.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相同时间里() A.人移动的距离大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B.人移动的距离小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C.人移动的距离等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种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 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8题图A.AO可能是入射光线B.OB可能是折射光线

浙教课标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浙教课标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 案1 ( 教学目标 1、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 2、知道日界限两侧的日期变化。 3、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重点难点分析 了解地方时和区时,会计算世界各地的区时。 日界限通过讨论一些有趣的事例来认识。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地方时和区时 电视台、电台播报“北京时间”,为什么不说是“北京的时间”,“宁波时间”呢?【在黑板上把这三个时间写下来】 地球自西向东转,宁波比北京要在东边,要先看到日出,所以,北京的时间和宁波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读图P123】 PS:人站在地球上,东边要比西边更先看到日出。地方时:同一瞬间,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同一经度的时间相同) 【讨论P123】生活实际中,在一定区域内应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作为该区域的标准时间,而又很难避免大范围(如全球)共同使用某一时间。 所以,要分,但又不要分得太细。 =>>时区:全球分为24个150经度宽的地区。 一天24小时,一圈3600 =>>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 =>>区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一般用到的都是区时) 【强调】时区是指一个地区,区时,指的是那个地区的时间! 引出上面概念后,就可以对黑板上写的三个时间进行分析。 北京的时间=>>地方时≠宁波的时间

北京时间=>>区时,是以东经1200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中的标准时间。因为宁波、北京都在这个时区中,所以,宁波、北京都用北京时间。【阅读P124】时区的灵活性(简单了解,学生自己分析为主) 1、中国地跨五个时区,为了方便,把全国分成两个时区。有便于国家各种事情的统一。 2、看电脑上的“日期和时间”,可以发现,一个时区覆盖很多国家,而很多国家的区时名称都不一样。 二、世界各地的区时 【问题】宾馆大堂里的钟准不准?帮助校准(学生按步骤进行) 1、确定当前时间——“北京时间“(东八区)(14点) 2、找出各城市所在的时区——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伦敦(中时区:0度经线) 3、计算北京与各城市的时区差——东京(+1)、纽约(-13)、伦敦(-8) 4、根据东早西晚原理,运用区时差计算各城市区时!——东京(15点)、纽约(1点)、伦敦(6点) 【PS】(1)不要把重复的时区(如东西十二区)数两遍。 (2)计算区时的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边,加时区差;反之,减时区差。 (3)钟表上的时间有两个可以算,都算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