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企业所有权属性与融资约束

社会资本、企业所有权属性与融资约束
社会资本、企业所有权属性与融资约束

社会资本、企业所有权属性与融资约束

摘要: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年至201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融资约束方面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企业的融资约束有明显影响,良好的银企关系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但政企关系在本次研究中对融资约束没有显著影响;良好的政企关系有利于缓解民企的融资约束,但对国企无显著影响。银企关系对国企和民企的融资约束有缓解作用;在不同货币政策下社会资本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社会资本融资约束政企关系银企关系

一、引言

融资难是众多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企业难以从外部正规渠道获得资金的融资难现象在经典文献中被称为融资约束,许多研究分析了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原因,比较集中的问题归结为信用不足和信息不对称。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融资约束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从纯粹的经济因素分析转向经济与社会因素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许多学者引入了社会资本的概念。本文将政企关系与银企关系作为企业社会资本的一种度量,通过实证研究考察社会资本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融资约束方面的影响差异。

二、文献综述

(一)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公司存在“政治关系”是一个全球普遍现象(Faccio,2006),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也同样如此(吴文峰、吴冲锋,2009)。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均由国企转制而来,众多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及董事会成员均由政府或国有控股股东委派,且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国有股份与政治关系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同时我国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产权保护机制。企业有动机利用其与政府的密切联系来保护企业产权免受侵犯(Johnson,McMillan,and Woodruff,2002)。在我国的特殊制度背景下,公司政治关系是否会影响融资约束进而左右公司的投资决策最终对公司

经营业绩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孙铮、刘凤伟和李增泉(2005)以1999年至2003年正常经营的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不同地区的市场化发展水平对当地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发现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对长期贷款的需求就越低,而政治关系可以降低贷款方的违约成本。吴冲锋、刘晓薇(2008)在对我国民营企业的政府背景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地方政府背景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力要明显大于中央政府背景,并且地方政

府背景可以给公司在融资便利性上带来更多好处。银企关系也是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影响因子。在以往的研究文献中,银企关系也被称为金融关联,就金融关联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作用机制的研究而言,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展开了一些有益的探索。Diamond(1984)、Fama(1985)、Berlin和Loeys (1988)认为银行在与企业的业务联系过程中,可以掌握更多的企业信息,密切的银企关系可以降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将增强企业获取银行资金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由于拥有密切金融关联的企业具备更强的外部融资能力,其现金持有量会更低。与此类似的研究还有Cesare Fracassi(2008)以现在的工作关系(两个人在同一家公司的董事会或高管层任职)、过去的工作关系(两个人过去在同一家公司的董事会或高管层任职)、教育关系(两个人在同一年之内从同一所学校毕业或取得同一所学校的硕士、博士学位)、其他社会关系(两个人是同一个俱乐部、组织或协会的成员)为要素构建了社会资本指数,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具有负的影响,即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越强大,其获得银行贷款等外源融资更为便捷,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小。国内学者也尝试了这方面的研究,但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杨兴全和孙杰(2007)、向凯(2009)、聂丽洁和胡芙蓉(2011)以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之和占总负债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银行性债务,研究结果显示其与企业现

金持有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胡国柳等(2006)、胡国柳和王化成(2007)的实证检验却发现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比较这些研究后,发现这种结论上的差异主要源于数据观察期的不同。

(二)社会资本对民企和国企在融资约束影响的差异国内外现有研究尚没有社会资本对民企和国企在融资约束方面的影响差异的直接研究,仅有从社会资本的某个角度对国企和民企的融资约束进行研究。郑江淮(2001)从股权结构的角度,运用最小二乘法,分年度对上市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国家股比重越低的上市公司没有明显受到外源融资约束,而国家股比重越高的上市公司受到了外源融资约束。饶华春(2009)运用欧拉方程考察了中国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认为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较国有上市公司得到更明显的缓解。

基于以上文献梳理,目前该个领域的研究仅单独对政治关联或金融关联的研究,并没有将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网络来考察其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同时社会资本对民企和国企融资约束的影响差异的研究也是凤毛麟角。基于此本文展开相关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企业高管政府背景可能伴随的政治资

源优势。尽管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但政府对资源分配、企业经营等经济活动的干预仍然比较多。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管熟悉政府的运作规则,了解政府的政策动向,与政府官员的沟通更为有效,这可能为企业在政府采购、开发权、用地审批、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了便利。而且政府工作人员凭借在政府机关的特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在政府任职期间积累了“人脉关系”,可能拥有大量的社会资源。这种社会资源在我国市场规则和“关系”规则都起作用的商业环境中也可能给企业增加了商业机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依然处在新兴加转轨的经济时期,利率仍受管制,仍未实现利率市场化,信贷配给依然存在,但企业社会化水平已有显著提高,企业和银行已经有了长久的合作,在长久的合作中银企关系自然形成,央行也建立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库。密切的银企关系有助于减少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良好的银企关系有助于增进银行对企业的信任,最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社会资本和企业所有制对企业的融资约束存在影响

本文采用政企关系和银企关系作为社会资本的度量。企业的高管如果在政府或者人大任职,假设这个企业将能更容易获取到银行的外源融资从而减少其现金持有水平。如果企业和银行有着频繁的交往,即拥有紧密的银企关系,企业亦面临更小的融资约束,从而减少银行的现金持有水平。所以,

社会资本的丰富程度会减少企业的融资约束。

假设2:社会资本对民企和国企融资约束存在差异

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相对较大。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自身的规模小、经营时间短,所以贷款风险高,银行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会倾向于规避这种高风险的贷款。另外,民营企业受歧视的“政治名分”也影响银行的贷款积极性。在国有银行占据我国企业贷款主要来源的情况下,国有银行受地方政府的干预还比较多。国有企业凭借与政府的密切关系更容易获得贷款,而且银行也更容易把政府认定为国有企业的最后担保人而贷款给国有企业。而高管的地方政府背景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获取当地银行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管也更有可能在其任职政府部门期间就与银行建立了一定的

关系,这种关系也方便其就职的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而高管政治资源优势的发挥与当地的市场化程度和政府的干

预程度有关。政府干预越厉害的地区,高管的地方政府背景越能体现出这种融资便利性。可以认为社会资本对民企和国企融资约束是存在差异的。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不同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条件下,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亦不同

2007年至2011年,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很大变化。从危机之初的2008年至

2009年,极度的货币扩张和充足的信贷供给,为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提供了宽松的货币资金和政策条件。然而,伴随着通货膨胀的显现,2010年至2011年,信贷配给的减少,又使得企业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这样的宏观经济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提供了得天独

厚的制度环境。2008年至2009年,由于资本市场资金充裕,银行政策宽松,假设,社会资本并未起到决定性的支配地位和作用;对于2010年至2011年急剧紧缩的货币供给和信贷配给,社会资本的影响力有可能得到凸显。所以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信贷宽松时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较小,而信贷紧缩时,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较大。

(二)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本文选择的样本为2007年至2011年沪深交易所的所有正常上市公司。在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有缺失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政府背景披露不详的样本后,一共得到1193 个公司样本。银行贷款数据、财务和股权结构的数据来源于CSMAR 数据库。高管信息和最终控制人类型的数据则通过手工收集而成,共收集到278家具有政治联系的数据,方式主要是查找上市公司的公司年报和招股说明书等资料。企业最终控制人的经济属性数据来自锐思(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

(三)模型建立和变量定义研究假设1的回归方程如

下:研究假设2、3的回归方程如下:其中,为回归系数。变量说明如下:(1)因变量。本文的研究基于已有研究的梳理,最终选用企业现金持有量作为企业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入手,企业所持有的现金是为了应对日常支付、防范财务风险,如果企业能够便利的、迅速的获得外源融资,即企业面临较低的融资约束,企业将持有较少的现金,反之亦然。本文采用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作为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并用总资产进行标准化。故有Cash=(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资产。(2)解释变量。政企关系(pol),企业的政企关系由高管的政府背景来定义。具体计算方法和鉴定方法为:公司的董事长、董事或总经理是否在中央或地方各级政府、政协、人大委员或者常委等部门任职。设置为虚拟变量,企业高管如有政治背景则为1,如果没有,则为0。以企业获得银行的贷款作为银企关系的度量,并且用总资产标准化。所有制(ownership)指的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的经济性质,在本次研究中,设置为虚拟变量。如果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国有法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则认定该企业为国企,将owner设为1;如果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或民营资本,则将owner设为0。变量如表(1)所示。

为了验证假设1,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如果2为负并且显著,则支持假设1,如果其中一个显著而另一个不显著,则部分支持假设1。为了验证假设2,通过查询企

业的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来区分国企和民企,分别对国企和民企进行回归分析,考察相应系数的正负和显著性。如果国企数据的回归较民企数据回归绝对值大并且为负,则说明国企的社会资本影响强于民企。为了验证假设3,分别对2007年至2011年的数据带入以上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观察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和正负性,判断宏观货币政策对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影响。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本文样本为2007年至2011年,分别收集了1193-1181个数据(样本数逐年有略微变化主要由于上市公司的ST处理和数据空白缺失),通过手动收集,共收集278个企业的高管有政府任职背景。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2)发现如下特征:在融资约束方面:国企的现金持有量为0.162,小于民企这一指标(0.189),从描述性统计上,可以看出国企总体上面临的融资约束小于民企。在社会资本方面:国企的银企关系均值为0.27略小于民企的0.31,但民企的政治关系略高于国企。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均符合预期。

(二)回归分析本文进行如下回归分析:

(1)社会资本对企业的融资约束存在影响。从表(3)的回归结果看:融资约束对政企关系的回归系数时正时负而且非常不显著,仅有2011年,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负,表

明政企关系对企业融资约束并无显著影响。银企关系的高低对企业的现金持有量总是为负,并且全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银企关系的密切与否,会显著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银企关系越密切,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企业是所有制虚拟变量都在显著性水平10%以内显著,且大多数年限,显著性水平高于5%。说明了国企的融资约束也要显著小于民企。控制变量如资产规模对数、净资产收益率、杠杆比率、非流动资产比率、常数项都表现出稳定的,并且均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符号均符合模型设定时的推理假设。(2)社会资本对民企和国企融资约束影响差异。从表(4)的回归结果来看,对于民营企业的分析呈现出如下特点:政企关系的回归系数2007年至2009年均不显著,但2010年至2011年分别在10%和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回归系数符号为负;然而银企关系的高低对企业的现金持有量总是为负,并且总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除2010年);其他的控制变量都表现出稳定的并且均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并且符号均符合模型设定时的推理假设。从表(5)的回归结果来看,对于国有企业的分析呈现出如下特点:政企关系的回归系数时正时负而且非常不显著;然而银企关系的高低对企业的融资约束总是为负,并且总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其他的控制变量都表现出稳定的并且均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并且符号均符合模型设定时的推理假设。这样的

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国企和民企的融资约束影响在两个方面表现不同:在政企关系方面,政企关系对民企融资约束的影响要大于对国企融资约束的影响;在银企关系方面,银企关系对民企融资约束的影响与对国企融资约束的影响并无

显著差别。回归结果显示,国企作为地方政府控股、国有资产控股的“先天优势”是不可小觑的,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国企即使没有高管直接在政府任职,他们也能获得较好的外源融资。所以,是否有密切的政企关系对民企的融资约束至关重要,但由于国企的国资属性,政企关系的密切程度对国企的融资约束并无显著影响。

(3)不同货币政策下社会资本对民企融资约束的影响。继续对表(5)和表(6)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对于民企,2007年至2009货币政策宽松的情况下,政企关系并未对民企的融资约束起到促进作用,此时良好的银企关系却会对民企的融资约束起到促进。有趣的发现可以从回归分析结果中得出,当“货币吃紧,银根紧缩”的2010年至2011年,政企关系的回归系数开始显著,这一统计规律表明,政企关系作为社会资本的一个度量在“紧要关头”为民营企业融资起到作用,而银企关系作为社会资本的另一个度量角度,在“紧要关头”,银行迫于政策压力,出于自保,却对民企的融资约束无显著关系。

(三)稳健性检验对于研究假设1和假设2,在影响公

司价值的控制变量中,如果采用ROE(净资产收益率)来替代ROA 表示公司盈利能力,本文结论没有变化。在研究假设3中,如果贷款融资便利性,扩充到把发行债券情况包括在内,即用[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发行债券]/总资产来度量贷款融资便利性,结论也一样。

五、结论

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1 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社会资本对民企和国企融资约束的影响差异。结论如下:政企关系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不显著而银企关系对融资约束有

显著促进作用。社会资本对民企和国企的融资约束影响在两个方面表现不同:在政企关系方面,政企关系对民企融资约束的影响要大于对国企融资约束的影响;在银企关系方面,银企关系对民企融资约束的影响与对国企融资约束的影响

并无显著差别。不同货币政策下社会资本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有所不同:货币紧缩时,民企的政治关联更能发挥作用,银企关系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企关系对民企融资约束的影响大于政企关系。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企业投融资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2YJA630012)、福建省自然基金“企业社会资本度量、演化及其对投融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1J0138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JB-SK1103)

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文锋、吴冲锋、芮萌:《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税收优惠》,《管理世界》2009年第3期。

[2]孙铮、刘凤伟、李增泉:《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3]吴文锋、吴冲锋、刘晓薇:《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公司价值》,《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4]杨兴全、孙杰:《企业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第6期。

[5]向凯:《盈余质量与公司现金持有――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7期。

[6]聂丽洁、胡芙蓉:《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动态调整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7]胡国柳、刘宝劲、马庆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7期。

[8]胡国柳、王化成:《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2期。

[9]郑江淮:《上市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从股权结构角度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1年第11期。

[10]饶华春:《中国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

[11]Johnson,McMillan and Woodruff.The Central Role of Entrepreneur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2.

[12]Diamond D. W..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4.

[13]Fama E.. What’s different about bank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5.

[14]Jarlin M. and Loeys J. Bond covenants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Journal of Finance,1988.

[15]Cesare Fracassi. Corporate finance policies and social networks. SSRN working paper,2008.

(编辑虹云)

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缓解

中国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地缓解Post By:2009-12-16 10:28:48 ——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地动态面板数据分析 摘要: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7年地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考察了中国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企业地融资约束水平,民营上市公司地融资约束比国有上市公司得到了更为明显地缓解;金融中介地发展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中地作用远比证券市场地作用大. 关键词:金融发展,融资约束,欧拉方程,GMM估计 融资约束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地问题.Fazzari等(简称FHP)将融资约束定义为:在资本市场不完善地情况下,企业由于内外部融资成本存在较大差异,无法支付过高地外部融资成本而出现融资不足,从而导致投资低于最优水平,投资决策过于依赖企业内部资金.融资约束地出现是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地结果,表现为企业内源资金积累不足、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不能发行股票或债券等.金融发展水平,如金融业、信贷资金分配地市场化程度等,是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地重要因素.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金融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融资约束具有一定地转轨经济特殊性.那么,融资约束在中国企业地投资实践中是否存在?金融发展能否降低企业地融资约束水平?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7年地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GMM)估计方法,分析金融发展能否缓解中国企业地融资约束水平,进一步从公司财务层面研究金融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地微 观机理.

一、文献回顾 Modigliani和Miller(1958)认为,在完美地资本市场中,企业地投资完全取决于技术偏好和产量需求,投资决策与其财务结构、融资渠道无关.然而,现实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地完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会提高外部资金地使用成本,使得留存收益、负债和发行股票等作为投资资金地来源并不等价,企业地融资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投资行为.Stigliz和Weiss(1984)、Mye rs和Mailuf(1984)以及Myers(1984)等发现,非对称信息所导致地市场不完全以及在此市场中融资决策所具有地信号传递作用,会导致企业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Bemanke和Gertler(1989)以及Gertler(1992)等从代理问题出发,认为代理问题同样会使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当企业面临地内、外融资成本存在差异时,企业地投资决策将受到内部融资可得性地影响,即企业地投资数量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地内部融资能力,外部融资越困难、成本越高,企业地投资对其内部融资能力地依赖程度就越高. 为了证明融资约束地存在及其对企业投资地影响,FHP选择1970—1984年421家美国制造业企业地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根据股息支付高低来估计企业融资约束地程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投资与内部现金流地关系.他们发现,如果交易成本、信息成本使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则对于一个具有较好投资机会地企业来说,支付大量股息是不符合价值最大化原则地;如果融资约束问题很重要,则对一个具有相当好地投资机会地企业来说,投资对现金流将非常敏感.其后一些学者采用不同样本和方法进行地研究,如Hoshi等(1991)、Calomiris(1994)以及Lamont(1997),也证实了FHP地结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地研究者开始关注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地因素.一些研究者从企业自身地角度,考察了融资约束地影响因素.Pagano等(1998)发现,企业地融资约束与其信贷记录有密切地关系,良好地信贷记录可以提高企业地声誉,降低企业地融资约束,从而帮助企业以较低地成本进行直接或间接地外部融资.Cull和Xu(2003)认为,企业良好地经营表现可以使银行对其未来地现金流有

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案例分析报告二

江西理工大学MBA案例分析报告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课程 飞鹤退市之谜

1企业重组的基本程序? 公司重组的法定程序如下: 1、申请公司重组:一般可由债务企业向法院主动提出,同样可以由债权人提出; 2、如果有债权人提出,应组成债权人委员会,召开债权人会议; 3、由债权人会议制定出重组计划,重组计划通常对以下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1) 债务人对公司财产的保留; (2) 财产向其他主体的转移; (3) 债务人与其他主体的合并; (4) 财产的出售或分配; (5) 发行有价证券以取得现金或更换现有证券。 2、企业重组的动因是什么? 首先,从资本的属性看。企业的价值表现为资本。资本是能够增值的价值, 资本可以在运动中增值。为满足于增值性和流动性要求,资本在不同的产业、企业组织、技术条件、时空状态等方面,表现为一定的资本要素间的比例、布局和运行结构。在变化组合中,如果资本增值,则企业获利。这是企业重组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生产力的发展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和科技进步紧密相关的。技术的进步必然反映在劳动力使用驾驭物质资源是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上,直至产业结构的变化上。这种由生产技术进步引致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

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表现。自觉运用和把握经济规律,反过来会促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自然给人们提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的问题,从而出现企业的重组问题。 第三,从社会运行的机制看。社会的发展是朝着公平、公正、效益的方向前进的。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误配置”情况。纠正资源的 “误配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势必要求存量资产中的相当一部分产生实物的转移和价值的易主,即资产的重组,从而产生企业的重组。 第四,从市场行为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由于内外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企业处在不同的市场位置上,劣势的企业被强势的企业兼并、收购以避免破产、倒闭,势必导致企业重组的发生。竞争,是企业重组的根源,也是催化剂。 第五,从企业家行为看。企业家的优秀品质之一是创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面对竞争,创新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只有作为创新者,通过对技术创新、分配方式创新以及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才能给企业以新的活力。这样,就给企业重组提供了可能。 3、企业重组的方式有哪些?模式有哪些? 企业重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我国企业重组实践中通常存在两个问 题:一是片面理解企业重组为企业兼并或企业扩张,而忽视其售卖、剥离等企业资本收缩经营方式;二是混淆合并与兼并、剥离与分立等方式。进行企业重组价值来源分析,首先界定企业重组方式内涵是必要的。 1合并 (Con solidati on )。指两个或更多企业组合在一起,原有所有企业都不以法律实体形式存在,而建立一个新的公司。如将A公司与B公司合并成为C公司。但根据1 994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 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 并,合并各方解散。吸收合并类似于“ Merger ” ,而新设合并则类似于

公司投资融资约束理论研究综述

公司投资融资约束理论研究综述 Modigliani与Miller教授所提出的MM资本结构理论指出,由于不同资金的来源而产生的融资结构与公司的投资决策是无关的。即在均衡、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公司的融资结构不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这一理论依赖于完全市场的假设,即在完全市场上,外部与内部资金彼此是完全可以替代的。自从这篇学术论文诞生以后,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内部与外部资本的可替代性提出质疑,基本的根据是资本市场存在显著的不完善。例如,存在市场参与各方的非对称信息、管理层的代理问题、交易成本因素等,这样研究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问题逐渐成了西方最近20 年来的热门话题之一。Stiglizt和Weiss首先提出融资约束的理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筹集外部资金的成本要高于使用内部资金的成本,这种由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公司内外融资成本的差异,使公司的融资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 一、国外关于投资融资约束理论 关于融资约束和企业投资的全面研究开始于Fazzari、Hubbard、Petersen的经典文献,这些实证研究验证了内外部融资约束对公司资本投资的影响。这些研究使用的方法是设定一个代理或分类变量来解释融资约束,然后使用这个变量使融资约束和非融资约束的公司相分离。实证分析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代理来表示融资约束的程度。Fazzari、Hubbard和Petersen首先提出使用股利支付率作为代理,其理由是股利支付率可以作为衡量剩余内部资金的指标。如果公司内外部融资成本的差别不大,则公司会支付较高的股利而只保留较少的留存收益,当内部资金不足时,公司采用外部融资即可满足投资需求;如果外部融资成本明显高于内部融资成本,则公司会减少股利发放,保留大部分现金流以备新投资之需。因此,股利支付比率越高(低),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程度就越低(高)。他们的实证结果表明,对于股利支付比率较低的公司,投资与内部现金流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说明投资与内部现金流之间的敏感程度可以作为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的一个衡量指标,融资受限的公司(低股息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要高于非融资受限的公司(高股息公司)。Bo、Lensink和Sterken的实证结果表明,如果以成本不确定性作为分类标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作为融资约束的度量变量是有意义的,即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呈正向关系。 Palani-Rajan在Fazzari et al得出的低股息公司(融资约束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要高于高股息公司(非融资约束公司)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公司规模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提出大规模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最高,而小规模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最低,并且这种结果与划分公司规模的标准无关,这与人们的预期大不相同。因为小规模的公司较难进入外部资本市场,因而应该表现出较强的投资—现金流量敏感性。他们对这种结果的解释是由于大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作途径及模式选择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运作途径及模式选择 一、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现实条件下资本运作的主要途径 国有投资公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控股公司,它既不同于产业控股公司,也不同于金融控股公司。在现实条件下,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不具备在某一产业做大做强的优势,也与单纯开展资本经营的一般意义上的投资公司有本质区别。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从实业入手开展资本经营的运营模式同时具备了这两类公司的 某些优势,既在实业项目投资开发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可以在开展资本经营上有所作为。但在资本市场诸多种运作手段及运作工具的使用上,国有投资公司要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使用。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在现实条件下开展资本经营的主要途径是: 1、首次公开发行证券(“IPO”) 作为企业开始进行资本运作的第一步,IPO的操作形式也越发多样。根据企业战略定位的不同,在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形式选择上也各有不同,包括:发行A股股票(主板上市、中小板上市、创业板上市),发行H股股票(大红筹模式),同时发行“A+H”股票。 2、依托上市公司平台进行资本运作

依托上市公司平台进行资本运作募集资金的形式主要有: A.增发(向不特定对象/特定对象) B.配股 C.可转换公司债券 D.可分离债券 E.可交换债券 3、对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A.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B.换股吸收合并 C.重大资产置换(洗壳) D.重大资产出售 4、发行企业债券 债券发行是发行人以借贷资金为目的,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投资人要约发行代表一定债权和兑付条件的债券的法律行为,债券发行是证券发行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以债券形式筹措资金的行为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发行者以最终债务人的身份将债券转移到它的最初投资者手中。在成熟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当债券融资不足时再发行股票证券作为企业融资补充。 按照债券的发行对象,债券可分为私募发行和公募发行两种方式。 5、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文献越来越多,这充分说明了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方面 融资是资金融通的简称,是资金从剩余(超前储蓄)部门流向不足(超前投资)部门——购买力转移——的现象。企业融资,即企业从各种渠道融入资金,实质上是资金优化配置的过程,包括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 1、企业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企业融资成本是指企业使用资金的代价,即指企业为获得各种渠道的资金所必须支付的价格,也是企业为资金供给者支付的资金报酬率。企业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它等同于企业在具备承受一定风险的能力时,寻求投入成本最小化的融资结构。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是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 2、企业融资结构的契约理论。企业的融资结构,又称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状况,即资产负债表右边各组成部分的构成。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戴兰德于1952年提出,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按照下列三种方法建立的,即净收入法、净营运收入法和传统法,这是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现代企业融资理论是由Franco Modigliani和

Merton Miller于1958年所创立,即著名的MM理论。后来的学者对MM理论的假设条件不断发展完善,引进了诸如激励理论、信息传递理论、控制权理论。张维迎认为,“一个企业的融资结构至少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该企业所在经济的制度环境,二是该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特征,三是该企业自身的特点”。 3、金融制度方面的理论——金融深化论、金融抑制论。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指出:“金融领域中,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果不是唯一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金融深化论认为:金融机制会促进被抑制的经济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加速经济的增长,但是,如果金融本身被抑制或扭曲的话,那么它就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发展。金融抑制,即一国的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发挥作用,经济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压制的金融反过来又阻碍经济的发展。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共同特征。 4、银企信贷博弈分析。主要运用博弈论,通过对银行与企业在信贷过程中的博弈分析,来说明降低银企交易成本的重要性。徐洪水认为,企业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不是一次性的,实际是一种动态博弈的过程,通过分析发现,在有良好的政治信贷支持系统(担保抵押体系)或高效的司法制度下,能有效降低银企交易成本,获得银企双赢,反之,昂贵的交易费用和低效的司法制度将增加银企交易成本,加剧中小企业金融缺口。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方面

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公司投资

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公司投资 企业投资行为是公司金融领域研究的三大课题之一。企业将融入资金配置到不同项目中,以期从中获得最大收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的投资决策是否合理决定了其能否生存与发展。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在其整个投资链上,对实物资产的投资,即西方经济学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制造类企业以生产实物产品为主,固定资产存量决定了其未来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而从宏观上来说,所有企业的投资构成了整个社会总投资的主要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因此从微观层面入手,探讨企业投资的决定因素,既能对企业投资产生指导意义,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与预测短期经济波动与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传统公司投资理论基于一系列严格假设而将企业投资行为与融资行为割裂开来进行单独研究。 而在现实经济运行中,融资来源却是企业投资决策的关键性因素。随着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等市场不完美理论的发展,理论界对企业受到融资约束的问题越来越关注。融资约束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限制了公司投资行为,从而会从整体上对经济体带来冲击。Fazzari、 Hubbard和Petersen(1988)最早研究了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认为受到融资约束的企业会表现出强烈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从而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作为企业受到融资约束的证据。但是这一结论的得出有赖于对企业所受融资约束程度先验的划分。而且模型中变量托宾Q能否完全度量企业未来成长机会也饱受争议。此后关于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和融资约束关系的研究因划分融资约束标准的不同、样本选取的差异以及计量方法的不同而众说纷纭。 争论的焦点则集中于融资约束划分标准和托宾Q的度量。针对这两个争论的焦点,本文基于FHP的Q投资模型,在做文献考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营运资本投资,来绕开这两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营运资本管理的认识已经突破简单的财务安排、流动性管理的范畴。营运资本被视为企业进行的一项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并列,对企业来说具有战略意义。 传统公司投资理论假设资本存量的调整是无成本的。而实际上调整成本对企业固定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营运资本与固定资本显著不同,由于前者具有较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在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其中,融资问题成了困扰中国中小企业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最难突破的“瓶颈”。 一、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及影响 (一)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1.中小企业自身积累较少。由于中国中小企业采用低折旧计算方法,在生产经营中只计算有形折旧,而忽视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带来的无形损失,所以造成中小企业在设备更新时缺乏足够的资金,而为了正常的生产经营,会导致自有资金更少,负债过重。中小企业自身积累少,很难为融资作出贡献。 2.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渠道狭窄。目前,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贷款,而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主要是用于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更新,银行很少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的信贷。 3.中小企业有价证券融资比例小。中国资本市场目前没有为中小企业作出安排,主要还是针对国有企业。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自身难以达到上市标准,所以,直接融资渠道缺乏。 4.其他融资渠道杯水车薪。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一些非正式的金融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职工内部筹集资金、企业领导人向亲友借贷以及各种民间借贷行为。但是这些非正式融资活动由于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等诸多原因,虽然能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却不能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实行。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所带来的影响 1.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延缓经济的整体增长。目前,各国经济发展表明,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技术进步、发展国际贸易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融资困难,缺乏资金,周转不良,致使中小企业效益低,发展缓慢,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应有的动力与支持,延缓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2.中小企业融资难,滋长了非正规金融市场。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筹集到资金,致使一些中小企业被迫将目光投向非正规的地下金融机构。这些非正规的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提高收益,设置了很高的借贷利率。这样既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投资效益,又由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高利率而增加了成本,这些都对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及产业政策发展不利。

企业投融资与资本运作专题讲座

企业投融资与资本运作 专题讲座 内容提纲 1.企业融资策略略综述与资本市场概览 1.1.企业财报框架体系与投融资逻辑分析:如何发现融资意图和规划融资策略略? 1.2. 企业融资平台选择与发展战略略契合性分析:如何选择融资渠道? 1.3. 股权融资策略略与上市平台选择问题: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海?外市场,哪?一款更更 适合你? 2.企业上市典型模式与典型案例例分享 2.1. 企业禀赋分析与上市可能性评估:你的企业适合上市融资吗? 2.2. 国内外主要上市平台上市主体资质概览:你的企业能上哪?儿上市去? 2.3. 国内外主要市场上市典型案例例分享:跟别?人学学你的企业应该如何上市? 3.拟上市企业财务准备与合规性改造 3.1. 标准企业财务管理理典型规定分析:你的企业正规吗? 3.2. 上市公司必须财务管理理框架体系介绍:你的企业距离上市公司标准架构还差多远? 3.3. 拟上市企业合规性审核与财务准备?工作梳理理:你要为上市做些什什么? 3.4. 拟上市企业合规性改造与股改?方案设计:“削?足适履履”对你是否很痛苦? 4.拟上市企业商业模式提炼与估值管理理问题研究 4.1. 企业商业模式凝练与盈利利模式提炼技巧:你的企业如何运作如何赚钱/你真的必须要上市 吗? 4.2. IPO估值策略略与企业商业价值评估:从IPO视?角看看你的企业价值?几何? 4.3. 拟上市企业市值管理理的财务报表优化策略略分析:?手把?手教你如何提升企业价值! 4.4. 上市历程上的资本运作策略略灵活选择与科学搭配问题:剥离还是并购只是?手段你知道吗? 5.企业上市的成本分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5.1.企业上市后持续督导要求与上市公司规范介绍:上市公司所受到的这些约束你能忍受吗? 5.2.IPO后企业运营额外成本费?用负担介绍与IPO的收益-成本权衡:准备上市前你必须想清楚的 这个残酷的现实! 5.3.IPO后企业的再学习压?力力介绍:资本运作、财务投资、市值管理理、监管要求,这些你必须额 外掌握的全新知识与技能解析

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 FHP_88 简介与分析

PART 1. Outline MM theory founded the benchmark in corporate finance that firms’financing decision is irrelevant to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which relies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market is efficient and frictionless.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reality of financial market, external financing doesn’t provide a perfect substitute for internal capital. In 1970s, Joseph E. Stiglitz first proved the tax structure has an impact on firms’ financing structure1and came up with the concept of financial constraint. In 1988’s classic paper, Fazzari, Hubbard and Petersen discussed extra costs of equity financing and debt which caused by capital market imperfections, especiall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Via studying the investment behaviours in groups of firms categorised by a ratio of dividends to income, authors attempted to create links between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investment varies. Their results supported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investment to cash flow is a reliable indicator of corporates’ financial constraints. FHP’s researches provided several important perspectives on the topic. Kaplan and Zingales’s research challenged FHP’s conclusion. Basically, their study shows that high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y does not necessarily suggest firms are more financially constrained. Theoretically, even in a one-period model, examining the sensitivities of investment to W (internal funds) and to k (wedge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sts of funds), authors could conclude that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y do not necessarily accord with the extent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Empirical evidence confirms the nonmonoton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factors. KZ analysed the 49 firms with abnormally high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y; by deeply exploring the fundamentals of sample firms (including operating efficiency, liquidity,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notes to annual reports for each fiscal-year), authors found that almost 40% of them were capable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every year of the observing period. According to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in the annual reports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notes, KZ classified the 49 observations into five groups (NFC, LNFC, PFC, LFC and FC). Classifications result shows that cash stocks, cash flow, Q, unused lines of credit and interest coverage are monotonically declining from NFC to FC, which supports the validation of classification scheme. Critically, regressions reveal that the NFC firms exhibit the highest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is statistically greater than that of other firms). Reexamine validity of the finding: when splitting data into subperiods, the results still hold; 1Stiglitz, Joseph E. "Taxation, 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1 (1973): 1-34.

风险投资、社会资本与企业融资约束

风险投资、社会资本与企业融资约束 中小企业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GDP增长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久以来,融资难阻滞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问题被视为其瓶颈问题。在解决高新企业融资困境上,各国渐渐将风险投资视为重要主体。随着风险投资承担作用的突出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探究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现有研究,多聚焦于风险投资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有关于风险投资持股效果,大部分学者表明,有助于增加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绩效以及治理水平,增加了企业价值。有关于风险投资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既有文献大多间接得出风险投资在被投企业融资方面所起的作用,而对此进行直接研究的较少,更未就风险投资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进行过研究。这为论文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风险投资被视为“增值者”,因其不仅会向企业提供资金,更关键的是非资本增值服务。 有关于风险投资后续管理增值服务,学者们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现有研究并未对这些增值效果进行归纳,论文基于被投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将风险投资的增值效果归纳为对被投资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风险投资对企业融资具有一定作用,并能增强被投资企业社会资本,既有研究表明了包含企业内外部关系集合体的企业社会资本能缓解融资约束,论文基于风险投资、企业社会资本、融资约束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揭示了企业社会资本在风险投资缓解被投资企业融资约束中的中介作用。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风险投资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选取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用主成份分析法计算企业社会资本,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衡量融资约束。然后进行实证检验,首先将样本企业分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一组与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一组,分组检验融资约束程度并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证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并实证检验风险投资的退出对被投资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然后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资本对融资约束的作用,第三在控制了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后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风险投资作为被投资企业的“增值者”,增强了被投资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资本,也就是

政府补助、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

政府补助、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且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会产生诸多的“溢出效应”,导致企业研发支出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而政府的研发资助对提高企业研发的积极性、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和提升研发活动的效率方面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除政府补贴外,外部融资是企业研发资金的重要来源,但外部融资受到融资环境和企业自身状况的限制,故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是解决企业R&D投入不足的关键。 因此,考察政府补助和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政府补助与研发投资和融资约束与研发投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政府补助和融资约束是影响企业研发活动的两个重要因素。从融资优序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三个理论方面阐述了企业研发面临融资约束的原因,并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研究假设。其次,以2011-2015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选取财务松弛、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销售净利率、和流动比率五个指标以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融了资约束指数。 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从整个样本、不同区域样本和不同产业样本分别研究了政府补助、融资约束和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政府R&D资助不仅对企业R&D投入不存在“挤出效应”,相反其还会促进企业增加对研发活动的支出,即存在“诱导效应”,且在东部区域和高技术产业企业中更为明显。(2)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融资约束会显著抑制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在中西部和非高技术产业企业中抑制作用更为显著。(3)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会受到政府补助的影响,即政府补助对融资约束和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在东部地区和高技术产业企业中较为明显。

投融资学习心得

通过徐洪才教授主讲的《公司投融资与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投融资新理念和经营管理新思路,认识了我国近年来金融市场成长和发展的内外因素,分享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投资经验和教训,感受到资本市场对于市场经济强劲的影响力,增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专注于对所在区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本人有以下几方面学习心得: 正确认识资本市场,树立产业经营与资本运作并举新理念 1、一个企业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施资本运作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显着特征。资本运作应该成为企业获得超常发展的有力手段和推力器。在未来的竞争中,资本运作将是决定企业市场成败的关键。 2、“产业经营是加法,资本运作是乘法”。产业经营是滚雪球的做法,表现为一加一等于或大于二,能迅速扩张规模,占领市场空间;而产业经营的同时搞资本运作,可以以一变百,迅速增强企业的实力。资本运作是手段,产业经营是目的。产业经营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及企业如果不能给社会提供优良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良好的信誉体系,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没有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及实践经验的经营领导,没有一群勤奋苦干的员工队伍,资本运作将成为空中楼阁,企业终究必然失败。只有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同时并举,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3、资本市场规范着企业运营机制。企业要紧贴市场,遵循规则,健全信用体系,规范内部运营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加强监管。 借助资本市场,实施资本运作,促进企业持续健康有效发展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学会借助资本市场的丰富资源,科学经营现有企业,抓住适合公司发展的新机遇,壮大主营业务,拓展科技创新、环保节能项目,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公司的上市步伐,为企业经济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公司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应使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企业才得以持续稳定发展,这是企业中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面对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从企业内部健全和优化发展机制,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一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公司董事会、经理层机构。没有正常运作的董事会运行机制和得到充分授权的经理层团队,就没有企业高效的决策管理,瞬息万变的商机、持续经营的战略、人才梯队的建设就难以实施。二是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健全与资本市场匹配的内部决策、预算、管理、控制和激励机制。同时,作为民营的企业,还未达到上市条件,还要花大力气做好适应资本市场的企业法律规范工作,同时从思想上、概念上做好会计准则国际化衔接。 2、横向收缩,确立企业主营方向。首先,积极主动地调整企业内部产业结构,把原来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效益不好、资本累积速度不快的子公司及参股公司,通过调整主业方向和内部清算等办法进行收缩与改革。重新配置资源,支持公司核心业务的发展。 3、主导产业与多元化发展并举。同时,针对一些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或业务积极加快产业多元化发展步伐。继续加强对资源开发的力度,增加对外语教育产业的投入。同时,要加强与国有大型企业的联合,利用公司自身的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上各类项目竞争,积极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也能为支持国内民族工业在国际上尽一份微薄之力。应提高企业效率,做到人员少而精,技术高而新,行业优而强。 4、有效开展资本运作,培植高科技创新项目并积极上市。进一步加强公司高新项目的调研、论证和开发建设,培植高新项目,对确认的项目进行参股、控股风险投资。

混合所有制并购与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

混合所有制并购与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 资金的融通对公司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受到融资约束的企业可能会遭遇融资渠道受限的困境,同时也需要在经营中承担更多的机会成本,进而影响其内部研发和外部扩张的投资决策。现有研究已经注意到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并表明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是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进程的桎梏之一。为了发挥国有与民营两种经济主体的特有优势、消除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发展桎梏,党的“十五大”以来,国家着力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并在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上,将混合所有制发展作为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并不断深化改革,从而让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两种经济主体的活力。因此,本文探究了民营企业通过跨所有制并购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其面临的融资约束所产生的影响,即对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带来的有关公司融资情况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这一影响的作用路径。 为了实现研究目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2007年-2015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实证的方法检验了是否跨所有制并购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随后通过检验跨所有制并购对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外部政治关联水平的影响作用,及通过检验分别加入两种因素后混合所有制并购对融资约束改善程度的变化,来验证其是否为该作用的中介变量,从而明确这一作用路径。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民营上市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并购后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能够得到缓解。同时,参与混合所有制并购的民营上市公司并购后一年相比并购当年而言内部控制质量有所提高,并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证明了内部控制质量是混合所有制并购与融资约束改善之间的中介变量之一;民营上市公司并购后一年相比并购当年而言政治关联水平也有所提高,并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证明了政治关联水平是混合所有制并购与融资约束改善之间的中介变量之二,并且两者均为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一方面验证了民营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并购能够缓解其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因此表明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民营企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探索了这一经济后果产生的理论路径和依据,从而为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借鉴意义,也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支持。

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随着国际次贷危机蔓延加深,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出现周期性波动,面对经济 增速不断下滑的发展形势,国家先后推出4万亿计划、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宏观调控政策,以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这必然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约束状况。而作为国家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并购重组,是宏观、微观领域协同共生的产物,不仅受融资约束的影响,也会在宏观经济周期不同阶段随着宏观 经济环境变化呈现不同的特征。尽管学术界认识到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相关研究并不充分,忽略了外部经济环境的重要作用。从宏观经济周期视角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活动的影响,对于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拓展融资约束与并购战略选择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对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宏观经济周期的研究视角,以“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基本思路,运用并购动因理论、融资约束相关理论及金融加速器理论分析了在宏观经济周期背景下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倾向匹配得分法、二元逻辑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内容如下:第一、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梳理了融资约束、企业并购、经济周期等方面已有研究文献,指出已有研究文献的贡献和不足,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第二、在理论分析和作用机理方面,本文运用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融资优序理论和金融加速器理论,针对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三、在实证研究方面,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倾向匹配得分法、二元逻辑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了在宏观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融资约束对样本企业并购的 影响,并验证了市场化程度和股权性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得出本文的实证结论,最后采用更换样本和主要研究变量的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稳健性检验。 第四、最后给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指出本文的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及发现如下:(1)我国企业并购交易具有顺周期性的特点,

融资约束与风险投资论文

融资约束与风险投资论文 一、研究设计与变量选择 (一)研究设计 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领域文献的实证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内生性的把握。简单的OLS回归只能证明金融发展水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既可以被解释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同样可以解释为金融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步提升,也就是说存有反向因果的可能性。研究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性同样存有反向因果造成的内生性问题,一方面,融资约束较松的企业因为更容易获取用于投资和生产经营的资金,从而能够实现更快速的企业成长;另一方面,企业的快速成长向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了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良好信息,这会有助于企业获取外部融资、缓解融资约束。为了控制该内生性问题,作者参照Rajan和Zingales11采用DID方法,设立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与银行业发展水平、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与风险投资发展水平的交叉项,通过考察该交叉项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来考察融资约束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若交叉项在对企业成长性的回归中系数为正,则说明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企业在银行业发展水平(或风险投资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成长性越高,从而说明银行业发展(或风险投资发展)能够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促进企业的成长。 (二)样本数据 作者数据选取2002—2013年A股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剔除掉ST、金融行业,同时删除了所有者权益为负和数据不完整的公司,最终得到的研究样本共有2193家公司,12184个观测值。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主要来自于Wind数据库,托宾Q指标源于Resset数据库。借鉴吴超鹏等12所采用的方法对于上市公司有无风险投资背景进行识别。第一,若上市公司十大股东的名称中含相关键词“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创业资本投资”,则该公司被认定为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第二,若上市公司十大股东的名称中含相关键词“高科技投

企业的投融资与资本运营

第一部分:课程大纲 《企业投融资与资本运营》 讲师:吴瑕 课程时间:1天 培训地点:客户自定 课程对象: 1、中小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经理、财务总监、项目负责人; 2、中小企业局、乡镇企业局等管理机构相关负责人员; 3、财务顾问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 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相关人员; 4、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信贷人员、银行的分(支)行行长等与中小企业信 贷相关的人士。 课程收益: 1、全面了解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2、深入学习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和国家政策; 3、熟练掌握融资运作技巧; 4、融会贯通融资八大渠道三十种方法; 5、正确制定融资策略; 6、防范融资运作风险。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4350177.html,/

?课程大纲: 第一篇理念篇 一、如何看待融资难? 二、融资是不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三、您的企业是如何积累资本的? 四、中小企业如何做大做强? 五、企业如何正确融资? 六、如何把握融资策略? 案例一:红顶商人—胡雪岩 案例二:新中国首富—陈天桥 案例三:乳业明星—牛根生 第二篇渠道篇 渠道一:债权融资 (一)国内银行贷款 1.国内银行贷款特点 2.企业贷款条件 3.国内银行贷款期限 4.浙商银行推出小企业贷款“套餐” 5.案例:金得利集团以无形资产担保贷款

(二)国外银行贷款 1.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的特点 2.国外商业银行贷款期限 3.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种类 4.国外商业银行的贷款程序 (三)发行债券融资 1.企业债券融资的种类与特点 2.企业发行债券的必备条件 3.企业发行债券的运作程序 4.企业发行债券策划与运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5.案例:阳光集团债券融资 (四)金融租赁融资 1.金融租赁融资的特点 2.金融租赁融资的优点 3.金融租赁融资的程序 4.案例:多赢的租赁融资 5.首批试点5家银行系统金融租赁公司介绍(五)民间借贷融资 1.民间借贷融资的特点 2.民间借贷模式创新—个人委托贷款业务 3.个人委托银行贷款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