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完整版)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引言

水泥稳定土基层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结构,通过混合水泥和土壤来提高土壤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前准备

在开始施工之前,有几项准备工作是必要的:

1. 土壤测试:通过对现场土壤进行测试,确定土壤的性质和力学特性,以便优化配比和施工方案。

2. 设计方案: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工程要求,制定水泥稳定土基层的设计方案,包括水泥掺量、施工层厚度等参数。

3. 材料采购:采购所需的水泥、土壤和其他辅助材料。

施工步骤

基于设计方案,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 土壤准备:清除施工区域的杂物和不良土壤,并将土壤挖掘至设计要求的深度。

2. 水泥掺和:按照设计方案中的水泥掺量比例,将水泥和土壤进行混合,确保混合均匀。

3. 摊铺和压实:将混合好的水泥稳定土进行摊铺到设计厚度,使用压路机进行均匀压实。

4. 养护: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稳定土基层进行湿润养护,以促进水泥的开展反应和土壤的稳定。

5. 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注意事项,以备后续参考和质量控制。

施工注意事项

在施工水泥稳定土基层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施工期间避免降雨,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2. 施工过程中要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避免过度干燥。

3. 确保水泥和土壤的充分混合,均匀分布。

4. 在摊铺和压实过程中,要保证厚度的一致性和均匀度。

5.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旨在帮助施工人员进行顺利的施工过程。在施工前准备和施工步骤中,注意事项的合理遵守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的关键。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是一种以水泥作为固化材料的土壤改良材料,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机场跑道等工程中。水泥稳定土的施工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原材料、调制混合料、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本文将介绍一个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方案。 一、原材料选择 1.土壤:选用质量较好的黏土、粉质土或者砂性土,土壤塑性指数应控制在15以下,含泥量和含砂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常用的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 3.掺合料:可适量添加矿粉、矿渣粉等,以提高混合料的性能。 二、混合料调制 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用量和掺合料用量,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掺量比例。 2.将土壤和水泥进行充分混合,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的方式。加水量应根据含水率试验结果来确定,确保混合料均匀湿润。 三、施工工艺 1.底基层平整:先清理基层杂物,然后进行平整,确保基层边坡、挡墙等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稳定土铺设:将调制好的混合料均匀铺设在基层上,厚度一般为20-30cm,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修正。可以使用推土机进行均匀压实。

3.均匀浇水: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进行均匀浇水,以保持混合料湿润,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开裂。 4.压实:翻转铺设层两次以上,每次铺设厚度不大于10cm,进行轻 度的机械压实,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5.养护: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覆盖防护层以保持水泥稳定土 面层的湿润状态,防止裂缝的产生。 四、质量控制 1.原材料检验:对土壤、水泥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保证符合施工 要求。 2.混合料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混合料配比比例,包括水泥用量、掺合料用量等。 3.现场质量检验:对施工过程中的土壤含水率、压实度进行现场检验,并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4.验收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验收,包括厚度、压 实度、含水率等指标的检测。 总结: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原材料选择、混合料调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确保水泥稳 定土底基层的质量,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一、背景和目的 二、施工前准备 1.设计和方案审查: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仔细审查水泥稳 定土基层的设计要求,包括材料配比、工程质量要求等。 2.原材料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采购优质的水泥、天然土壤和其他辅 助材料。 3.试验和验证:进行试验和验证工作,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包括水泥活性试验、土壤含水率试验等。 三、施工工艺 1.土壤处理:将原始土壤进行平整和挖填,移除杂物和不符合要求的 土壤,确保基底平整和均匀。 2.水泥搅拌:按照设计的水泥含量和配比要求,在搅拌站进行水泥和 土壤的混合搅拌,以确保水泥充分与土壤混合均匀。 3.铺设与压实:将混合好的水泥稳定土铺设在基底上,并采用机械设 备进行压实,以提高稳定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4.养护与固化:水泥稳定土铺设完成后,进行养护和固化处理,常用 的方法包括喷洒水和覆盖防尘布等。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避免违规施工造 成质量问题。

2.注意施工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避免在极端天气下施工。 3.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防止杂物和垃圾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4.采用合适的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施工质量控制 1.水泥活性试验:对原材料中的水泥进行活性试验,确保水泥的活性符合要求。 2.稳定度试验:对混合后的水泥稳定土进行稳定度试验,确保稳定土的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 3.压实试验:采用压实试验方法对压实后的水泥稳定土进行密实度检测,确保压实质量符合要求。 六、安全防护措施 1.工地周边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2.工人必须穿戴合格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3.施工现场应设备安全围栏和安全网,确保工人的安全。 七、施工验收标准 1.施工结束后,进行验收工作,包括目视检查、试验验证和取样检测等。 2.检查水泥稳定土的压实密实度,确保压实质量符合要求。 3.进行稳定度试验,确保稳定土的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

5%水泥稳定土基层路拌法施工专项方案 1、材料要求 土采用塑性指数为15-27的粘性土,不用膨胀土,粉碎后土块粒径基本上小于15mm。并对大于5cm粒径的土块人工打碎。石灰采用淮南产的生石灰,各项技术指标能满足规范要求。在施工中作出如下控制: (1)石灰符合Ⅲ级以上标准,石灰在使用前10天充分消解并过筛(10mm筛孔); (2)消石灰存放时间控制在2个月以内; (3)一个作业段内采用土质相同的土(击实标准和灰剂量相同),以便对压实度进行准确控制。 2、准备下承层 (1)石灰土施工前,对路槽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内容除包括压实度、弯沉、宽度、标高、横坡度、平整度等项目外,还必须进行碾压检验,即在各项指标都合格的路槽上,用18-21T压路机连续碾压2遍,碾压过程中,若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继续碾压;如土过湿、发生翻浆、软弹现象,则采用挖开晾晒、换土、外掺剂等措施处理。路基必须达到表面平整、坚实,没有松散和软弱点,边沿顺直,路肩平整、整齐。 (2)按设计要求设置路面施工控制桩。 3、备土、铺土 用于石灰土的土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含树皮、草根等杂物。备土前要用土培好路肩,路肩应同结构层等厚。 备、铺土方法: 用汽车直接堆方备土:按照每平米的松土用量及每车的运

土量,用石灰粉标出每车的卸土位置(划出方格),直接整齐地 卸土于路槽上。备土时纵向成行,每车的运土量要准确,同一作 业段内土质基本均匀一致。铺土时,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土,然后 放样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4、备灰、铺灰 备灰前,用压路机对铺开的松土碾压1~2遍,保证备灰时不 产生大的车辙,严禁重车在作业段内调头。 备灰前根据10%的灰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石灰松方干密 度及10%石灰土最大干密度计算出每延米的石灰用量。并根据计算 出的每延米石灰的松方用量,分两条成梯形状均匀地码条备灰,并 用卡尺逐段验收数量,不准用汽车直接大堆备灰。 备灰前在灰条位置标出两条灰线,以确保灰条顺直。 铺灰前在灰土的边沿打出标线,然后将石灰均匀地铺撒在标线 范围内,铺灰用人工撒铺。 5、拌和 采用灰土拌和机拌和,铧犁作为附助设备配合拌和。 (1)土的含水量小,首先用铧犁翻拌一遍,使石灰置于中、下层, 然后洒水补充水份,并用铧犁继续翻拌,使水份分布均匀。考虑 拌和、整平过程中的水份损失,含水量适当大些(根据气候及拌 和整平时间长短确定),如土的含水量过大,用铧犁进行翻拌晾晒。 (2)含水量适中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用灰土拌和机拌和第一遍。 拌和时派专人跟机进行挖验,每间隔5~10米挖验一处,检查拌和 是否到底。对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路面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一、路面底基层施工 (一)、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对路基表面进行清理,使表面清洁密实,无松散,遇有局部发软或松散的表层应将其挖除,然后填以混合料并压实,对所需各类机械设备进行调试,以满足工程需要。 (二)、备料 (1)计算材料用量 a、采用未筛分砂砾,按规范的要求,计算未筛分砂砾的使用量。 b、根据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砂砾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2)、砂砾的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宜大1%左右。 (三)、施工 底基层按以下工序进行: (1)铺筑试验路 在监理工程师指定路段内并在其监督下,铺筑不少于200延米的实验路段。铺筑实验路的主要目的检验设计配合比的可行性,各种机械设备、人员的合理配置,确定松铺系数、碾压方法等。 (2)、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每10 米准确放出路线中桩及边桩,并标出下基层的设计高程。 (3)、运输、摊铺集料和整形 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卸置集料。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先用推土机再用平地机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并使表面平整,具有规定的路拱。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必要时

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4)、碾压 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 遍,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用2.0~2.5km/h。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 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5)、横缝的处理 两作业段的衔接处,第一段留5~8m 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整平后进行碾压。 (6)、纵缝的处理 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和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30xxm 搭接,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7)交工验收 下基层施工结束后根据验收标准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交工验收。 二、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 (一)、准备下承层 在底基层沉降速率连续两个月小于5mm/月时开始检测底基层的顶面高程,以确定基层摊铺时的松铺厚度,在底基层上测量放样出基层宽度。 (二)、施工放样

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施工前的调查和设计 在进行水泥稳定土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的调查和设计工作。调查需要确定土壤的类型、含水量、含沙量等指标,设计需要结合工程要求和土壤特性来确定施工方案。 2.设备准备 3.施工方案编制 根据前期调查和设计的结果,编制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方案需要包括施工的步骤、流程、施工设备和材料的使用等内容。 二、施工步骤 1.土壤处理 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土壤进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清除表层杂物、挖掘松土、拆除障碍物等。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和清洁。 2.水泥稳定土搅拌 将水泥和土壤按比例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和速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水泥和土壤可以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3.施工层厚度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在土壤上进行分层施工。每层施工的厚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不超过20cm。对于厚度较大的层,需要分段施工。 4.压实 在每层施工完成后,使用压路机对其进行压实。压实次数和力度需要根据土壤特性和施工要求进行调整。确保土层的密实度达到要求,提高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5.养护 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水泥稳定土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和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需要保持地表湿润,避免快速干燥和冻融。 三、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检验 对水泥和填充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包括水泥的强度、填充材料的颗粒分布、含水量等指标。 2.搅拌过程控制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对搅拌机的参数进行控制,如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确保水泥和土壤可以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3.压实质量控制 在压实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的特性和工程要求,对压路机的参数进行控制,如压实次数、行进速度等。确保土层的密实度达到要求。 4.养护控制

水泥稳定土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确定施工工期和施工场地,清理场地上的杂物和障碍物。 2.调配水泥、砂石、碎石等材料,并确保质量合格。 3.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4.安排施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二、基层处理 1.如果基层存在高差、凹凸不平的情况,需进行打磨或填补修复。 2.对于基层较松散的部分,可采用碎石等材料进行加固,提高基层承载力和稳定性。 3.基层处理完成后,进行平整,确保基层表面平整、无积水。 三、材料配制 1.根据设计要求,按一定比例将水泥、砂石、碎石等材料进行拌和。 2.选用适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如粉煤灰、矿渣粉、减水剂等,提高水泥稳定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四、施工工艺 1.混合拌和:将配制好的材料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确保材料充分均匀混合。 2.铺设:采用铺设机械或人工进行铺设,铺设宽度一般为车道宽度的2倍,厚度一般为设计厚度的1.2倍。

3.压实: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分层进行,每层压实不得超过5cm厚度。 4.养护: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稳定土基层进行适当的养护,如喷水养护、遮阳养护等。 五、工艺控制和质量验收 1.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保证材料质量达标。 2.通过现场密实试验来调整水泥稳定土的配合比例,确保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进行基层平整度和密实度的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定期对已铺设的水泥稳定土基层进行质量验收,如强度检测、平整度检测等。 六、安全防护 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牌,指示危险区域和施工区域。 2.施工人员应佩戴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3.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4.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并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故。

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完整版

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 1)准备工作 ? ? (1)准备下承层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要准备底基层;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要准备土基。无论底基层还是土基,都必须按规范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层。如底基层或土基已遭破坏,则必须作如下处理:①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②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 ③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达到平整。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车辙,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④逐一断面检查土基或底基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压实度、路拱是否符合规定,且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应注意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5~10m)应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以便排出路基积水。

(2)测量首先是在底基层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路肩外侧设指示桩。其次是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3)确定合理的作业长度确定路拌法施工每一作业段的合理长度时,应考虑如下因素:水泥的终凝时间;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实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效率和数量;操作的熟练程度;尽量减少接缝;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一般宽7~8m的稳定层,每一流水作业段以200m为宜。但每天的第一个作业段宜稍短些,可为150m。如稳定层较宽,则作业段应该再缩短。 (4)备料在采备集料前,应先将料场的树木、草皮和杂土和杂土清除干净。采集集料时,应在预定采料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进行,不应分层采集,不应将不合格的集料采集一起。在集料中超尺寸颗粒应予筛除。对于粘性土,可视土质和机械性能确定土是否需要过筛。(5)计算材料用量方法同石灰稳定土。 1)集料运输与摊铺方法与石灰稳定土施工基本相同。 2)拌和 (1)摊铺水泥在人工摊铺的集料上,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一遍,使其表面平整,然后按计算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用石灰或水泥在集料层上做安放每袋水泥的标记,同时划出摊铺水泥的边线。水泥应当日用

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定义:在经过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和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视所用的土类而定,可简称为水泥土、水泥砂或水泥石屑等。用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而定,可简称为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1、准备工作 (1)准备下承层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要准备底基层;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要准备土基。无论底基层还是土基,都必须按规范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层。如底基层或土基已遭破坏,则必须作如下处理:a、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b、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 c、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达到平整。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车辙,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d、逐一断面检查土基或底基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压实度、路拱是否符合规定,且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应注意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5~10m)应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以便排出路基积水。(2)测量首先是在底基层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路肩外侧设指示桩。其次是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3)确定合理的作业长度确定路拌法施工每一作业段的合理长度时,应考虑如下因素:水泥的终凝时间;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实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效率和数量;操作的熟练程度;尽量减少接缝;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一般宽7~8m的稳定层,每一流水作业段以200m为宜。但每天的第一个作业段宜稍短些,可为150m。如稳定层较宽,则作业段应该再缩短。(4)备料在采备集料前,应先将料场的树木、草皮和杂土和杂土清除干净。采集集料时,应在预定采料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进行,不应分层采集,不应将不合格的集料采集一起。在集料中超尺寸颗粒应予筛除。对于粘性土,可视土质和机械性能确定土是否需要过筛。(5)计算材料用量方法同石灰稳定土。 2、对土质的要求对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型。高速公路工程上用于水泥稳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砂颗粒,不包括土块和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0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沙砾石、碎石土、级配沙砾、级配碎石等)。粗粒土:

公路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公路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所以在施工时应做延迟时间对强度影响的试验,以确定合适的延迟时间,并使此时水泥稳定土的强度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方法主要有路拌法和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两种。 1.路拌法施工 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要准备底基层;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要准备土基。无论底基层还是土基,都必须按规范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层。 如底基层或土基已遭破坏,则必须作如下处理: ①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②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 ③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达到平整。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车辙,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④逐一断面检查土基或底基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压实度、路拱是否符合规定,且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应注意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5~10m)应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以便排出路基积水。 (2)测量 首先是在底基层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路肩外侧设指示桩。 其次是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3)确定合理的作业长度 确定路拌法施工每一作业段的合理长度时,应考虑如下因素:水泥的终凝时间;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实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效率和数量;操作的熟练程度;尽量减少接缝;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 一般宽7~8m的稳定层,每一流水作业段以200m为宜。但每天的第一个作业段宜稍短些,可为150m。如稳定层较宽,则作业段应该再缩短。 (4)备料 在采备集料前,应先将料场的树木、草皮和杂土和杂土清除干净。采集

水泥稳定土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层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1.确定施工区域,并进行地质勘察,确定土层性质和含水量等参数。 2.提前进场,搭建临时工地设施,并对工地进行平整处理,清除障碍物。 3.准备施工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水泥、砂石、碎石、水等。 二、施工工艺流程 1.地表处理: a.清除表层杂物和积水,并进行必要的回填与夯实。 b.如有软基,进行软基处理,如加固等。 c.将土层进行按要求的平整处理,并确保表面湿润。 2.水泥稳定土配合比设计: a.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土壤工程性质,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 b.配合比中应确定水泥、砂石、碎石的比例,并确定合适的掺水量。 3.施工过程: a.在配合比中的水泥、砂石、碎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合,并进 行充分搅拌,确保材料的均匀混合。 b. 将混合后的水泥稳定土铺设到施工区域上,厚度根据设计要求进 行调整,通常为15-30cm。

c.在铺设水泥稳定土的同时,进行压实处理,使用压路机进行辊压,以确保土层的密实度。 d.检查均匀性和密实度,如有不足或不合格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正和处理。 e.施工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养护措施,如保湿、覆盖等。 4.质量检验与验收: a.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验和抽样检测,测试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抗渗性能等。 b.完工后,进行综合验收,包括现场测量、物理试验和非破坏性检测等。 5.施工后维护: a.完工后应及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后环境整洁。 b.对已施工的水泥稳定土层进行养护,避免破损和泄漏问题。 c.如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或修补等维护工作。 三、安全措施 1.施工期间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2.积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工具,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3.严禁无相关人员非法进入施工区域,并做好相应的警示标识和防护措施。 4.定期检查和清理施工现场的危险物品和隐患,并及时消除。

水泥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一、石灰的消解 为防止成型后的基层出现“蘑菇”现象,石灰必须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且把消解后的石灰过1cm筛子,并尽快使用。如果石灰的堆放时间过长应该采取覆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以防它的风化。 二、水泥 水泥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 三、土、砂砾 土应选则塑性指数大于12的粘性土,天然砂砾的最大粒径小于4cm,对其不做压碎值、级配要求。 四、配合比的控制 通过试验段确定施工方法、各种材料的虚铺厚度,在施工时对四种材料的虚铺厚度进行准确控制,在计量每一种材料时,都要多考虑一些增加量:一是要考虑施工时的各种损耗;二是要注意水泥石灰土综合稳定砂砾的表面修整时宜刮不宜填,最好要保证压实前比正常虚铺值高1cm~2cm,以利整平压实。配合比一般不宜调整,如遇特殊原因必须调整的则必须重新进行试验、验算,以保证基层强度质量。 五、拌和与整理 在拌和时一定要注意拌和的深度及搭接部位,既要控制好不能把下承层的土拌上来,也不能出现素土夹层,更不能出现拌和不匀的死角,特别是在拌和机的转弯调头部位,作业段落的新旧接茬部位,要错环搭接,容易发生漏拌的隐患部位,多遍拌和以拌好拌匀为度。

整理是控制结构层厚度、顶面高程、横坡度、平整度等几何尺寸的关键。在整理过程中要一次找够,宁多勿少,宁高勿低。 六、含水量的控制 含水量对水泥、石灰、土综合稳定基层能达到的密实度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最佳含水量由试验室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得出,而粒料及混合料的含水量可在工地按酒精燃烧称重法快速测定,以确定现场所加水量,混给料含水量现场检查标志一般以能用手握成团,但不帽浆沾手,落地能散为宜,在经过拌和后的混合料现场应检查其含水量。如遇雨天应晾晒,并检查含水量的变化。工地应有专人抽查混合料含水量变化情况中,一般情况下控制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大23%. 七、成型时间的控制 因水泥遇水发生水化作用,故在摊铺水泥后,开始计时,并使各工序衔接紧密,尽量缩短成型时间,以使水泥石灰土综合稳定砂砾基层在水泥终凝时间之前完成碾压。 八、平整度的检查 基层平整是路面使用性能及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的成败。这样就把平整度提到一个不可忽视的高度,因而在施工中采用3m直尺进行大面积的检测并控制其平整度尤为重要。对于超范围的进行人工处理,必须达到要求。 九、养生 综合稳定砂砾早期强度高,碾压成型后一定要注意养生,不能以一天洒几遍水就算养生了,一定要根据天气情况,保持综合稳定砂砾

水泥稳定土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 1.前期准备 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所有杂物、杂草、积水等。 2.施工材料准备 (1)水泥: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并确保其质量合格。 (2)稳定剂:通常使用石灰、石粉等作为稳定剂,需要保证其质量合格。 (3)骨料:选择质量合格的骨料,通常使用碎石、砂石等。 (4)水: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水。 3.施工设备准备 (1)挖土机:用于开挖基层土壤。 (2)压路机:用于压实土壤。 (3)水泥搅拌机:用于搅拌水泥稳定土材料。 (4)水泵:用于供水。 4.施工人员组织 组织合适的施工人员,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监督人员等。二、施工流程

1.开挖基层土壤 (1)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基层开挖的深度,通常为土层的厚 度加10-20cm。 (2)使用挖土机进行开挖,并确保开挖的面平整,边坡与坑底均需 修整。 2.压实基层土壤 (1)用压路机对基层土壤进行压实,分层逐级进行。 (2)压实时,需确保压路机的轮胎干净,且轮胎与土壤接触良好, 压力均匀。 (3)压实层数通常为3-5层,每层厚度为15-20cm,达到要求后, 进行充实压实。 3.准备水泥稳定土材料 (1)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所使用材料的比例。 (2)根据设计配比,在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泥、稳定剂和骨料, 搅拌均匀。 4.分层铺设水泥稳定土 (1)将搅拌均匀的水泥稳定土材料从搅拌机中取出,分层铺设在基 层上。 (2)每层厚度通常为10-15cm,使用抹光机进行表面的平整与充实。 (3)确保每层之间的粘结牢固,无明显的裂缝和孔隙。

5.湿养护 (1)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湿养护。 (2)用水进行浇灌,保持水泥稳定土湿润。 (3)湿养护时间通常为7-10天。 三、质量控制 1.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工艺和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2.进行现场质量检查,检查施工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3.依据规范要求,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包括强度检测、密实度检测等。 4.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四、安全措施 1.遵守相关施工安全规范,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2.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 3.配备灭火器和急救箱,应急情况下进行处理。 4.监测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五、清理与收尾工作 1.完工后,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所有垃圾和杂物。 2.对施工设备进行清洗。 3.进行工程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完整版)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炳三区道路工程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文件。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 二、开工准备 本分项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07年12月20日,完工日期为2008年2月5日,工期为47天。(注:该计划是在路基施工于2007年12月31日前全部完成,且交付我公司使用的情况下,而制定的。) 1、做好施工测量和施工放样工作;施工放样内容包括现场放出 路基中线、标高等,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和批准。 2、做好材料的取样试验工作。 3、做好施工机械的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 4、针对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三、所需试验资料(附后) (1)颗粒分析; (2)液限和塑性指数; (3)相对密度; (4)击实试验; (5)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 四、导线点、水准点布设和测量放样

根据《路基断面图》用全站仪放出中、边桩,用水准仪测量出中 桩、边桩标高。 五、试验段人员组织机构 为加强施工指导和总结,我们专门成立了试验段施工小组,具体 人员是: 组 长: 陈裕利 副组长:王体 试验负责人:李银付 质检负责人:王 体 施工负责人: 测量负责人: 机务负责人: 六、施工机械配置 杨小强 杨小强 冯勇 普 工: 60人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下机械设备及试验和测量仪器: 1、试验段机械设备配置表 主要性能 指标 机械种类 运输机械 拌和机械 碾压机械 碾压机械 设备名称 自卸车 拌合机 压路机 压路机 数量 型号规格 东风 15T JS500 7 2 1 1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胶轮 XP261 LG — 20 洒水机械 封层 洒水车 2 1 东风 5T 良好 良好 乳化沥青撒布车 2、测量仪器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第1章编制说明 编制目的 为指导()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 编制依据 1.3.1()施工平面图。 1.3.2 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 国标GB/T19000族标准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T004-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J10436-2004 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及天津市技术标准、法规文件等。

编制原则 1.4.1 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1.4.2 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管理目标。 1.4.3 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1.4.4 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4.5 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第2章工程综合说明 工程简介 ()位于()。工程主要内容()。本分部分项工程为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计划开竣工日期为()工期()天。 工程项目环境 2.2.1 地形、地貌、地质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枕燕山,与河北省、北京市为邻。本项目位于天津市()区,所站施工区域主要地貌类型有渠堤及渠道等。地表沉积物以砂土、砂粘土为主;含水量较大,工程性质较差。 2.2.2交通运输 本工程建设地区县乡公路网发达;筑路材料以现有的国道为主干线,县

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专项施工方案(完整常用版)

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专项施工方案(完整常用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施工 1.施工方法 1。1施工准备 1。1.1准备下承层 用12~15吨的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一般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则采取挖干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措施进行处理。对底基层还要进行弯沉测定,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符合平整度要求和具有规定的路拱。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施工放样 在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米设一桩,平面曲线每10~15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1。1.3备料 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及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等试验,必要时进行有机质含量、硫酸盐含量试验,土样经试验证明符合要求后才能采用。选用不同的水泥剂量制成混合料试件,养生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后选出合适的水泥剂量。 1。2施工工艺及要求 1。2。1路拌法 1。2。1。1铺土:用平地机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摊料过程中,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拣除。 1。2.1。2洒水闷料:如土过干,则事先洒水闷料,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 1。2.1。3整平和轻压:在人工摊铺的集料层上,整平后用6~8吨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密实度。 1.2.1。4摆放和摊铺水泥:按计算好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卸置水泥,打开水泥袋,将水泥倒在集料层上,并用刮将水泥均匀摊开。

水泥稳定土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层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及工艺措施 (1)施工方法 ①下承层准备 a.水泥稳定土基层的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b.对于底基层进行压实度检查,对于柔性底基层还进行弯沉值测定。一般情况下,每50延米为一断面,每个断面至少测两个点(内外双轮间隙各一个点)。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之达到有关规范的规定标准。 c.底基层或老路面上的低洼和坑洞,仔细填补及压实,搓板或辙槽,刮除;松散处,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 d.新完成的底基层,按相关规范的规定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基层。 e.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如5~10m)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f.在集料摊铺前下承层表面洒水湿润. ②施工放样 在底基层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

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然后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施工过程中,标桩如有丢失或移动,及时补桩抄平. ③备料 a.料场选择 将沿线所有料场的土料,用肉眼鉴别,初步选定一些备用料场。从每个料场取有代表性的土料,送试验室进行原土料及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定准备开采使用的料场(同时确定水泥剂量)。 b.料场采集 如料层上有覆盖土、树木、草皮等杂物,则首先使用推土机将其清除干净.在采集集料的过程中,在预定采料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不分层开采。避免不合格的土料推入选料堆中。采集如发现土料有明显变化,则及时将有代表性的样品送试验室进行规定的各项试验。 c.计算材料用量 根据各路段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燥集料数量。 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和所有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根据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厚度和预定的干密度及水泥剂量,计算每一平方米(m2)水泥稳定土需用的水泥用量,并并计算每袋(通常重50kg)水泥的摊铺面积。 d.集料的运输和堆放 集料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装车时,注意每车的装载数量基本相等。根据各路段需要的集料数量按计算距离卸料.在料场供应的路段范围内,由远到近将集料堆放在路的一侧。严格掌握卸料的距离,避免集料不够或过多.同时避免集料长时间堆放,造成水分大量蒸发,或遭雨而使含水量过大,甚至造成弹簧现象。如选料中超尺寸的石料颗粒

水泥稳定土层施工组织方案

水泥稳定土层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法 ①下承重层准备 一个。水泥稳定土基的下承载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有规定的路冠,无松散材料和薄弱点。下承载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湾。对底基进行压实检查,并对柔性底基进行挠度值确定。一般每50延米为一个段,每段至少测两点(外双轮间隙各测一个点)。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补碾、更换填料、开挖烘干等措施,使其达到有关规定的标准。 C。底基层或旧路面上的低洼坑洼,应认真填平压实,刮去搓板或凹槽;松动的部位应耙平,洒水,重新轧制,以达到平整、密实。 d。新建成的底基层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应采取措施使其达标后再铺设水泥稳定土基层。 e.在有槽段的路段,在路肩两侧以一定距离(如5-10m)进行排水沟(或盲沟)错开开挖。 F。在铺设骨料之前,用水润湿次承重层的表面。 ②施工放样 基层中线的恢复。直线段每隔15-20m设置1个桩,平曲线段

每隔10-15m设置1个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设置指示桩。然后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的指示桩上用明显的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度。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桩子丢失或移动,应及时填平桩子。 ③准备 一个。院子选择 对沿线所有堆场的土料进行肉眼识别,初步筛选出部分备用堆场。从每个堆场抽取有代表性的土料送实验室进行土料和混合物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待开采和使用的堆场(同时确定水泥用量)。 湾。院子里的集合 若料层上有覆盖土、树木、草皮等杂物,应先用推土机铲除。在收集骨料的过程中,从上到下进行开采,在预定的开采深度不分层。避免将不合格的土壤推入堆场。如发现土壤发生明显变化,应及时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送实验室进行规定的试验。 C。计算材料量 根据各路段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和预定干密度,计算出各路段所需干骨料量。 根据堆场骨料的含水量和所有卡车的吨位,计算出每辆卡车的堆码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