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12低视力儿童视功能双眼固视技能训练个案研究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双眼固视技能训练干预的个案研究

陈训劼

摘要采用固视技能重复训练法对一名存在固视障碍的低视力儿童进行训练干预的个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增加了被试的固视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固视技能。

关键词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固视

1 引言

固视是指个体的眼睛保持对准被观察物体的一种现象,是维持视知觉的重要条件。研究发现,固视的性质以及固视的稳定性是评价视力及视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1]。正常婴儿在出生6个月后开始形成双眼固视,此后调节、集合反射逐渐形成,并通过对外界物体不断的注视,逐渐形成双眼的单视能力,而在低视力儿童中,有50%以上的低视力儿童存在不同程度以及不同性质的固视障碍(眼球震颤、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变等)。固视障碍作为一项视觉基本技能的缺陷,对于低视力人群的视力水平及视功能应用的影响较大。近年来,有相关研究发现,固视功能状态与视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指标[2-3],通过固视技能训练可以提高功能性视力。对于存在固视障碍的人群,可以通过借助一些手段以及训练方法,改善其固视功能状态,达到提高其视功能甚至是中心视力的效果,如三棱镜的应用,偏心固视训练,固视稳定性训练等。在国内外对于弱视儿童开展视功能训练的做法较为普遍,但是对于低视力儿童,相关的干预经验总结较少,而低视力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也难以采用常规的有一定样本量的干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一名伴发眼球震颤,存在固视功能障碍的低视力儿童进行为期3个月的固视技能训练的干预,来探索低视力视功能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希望能为低视力儿童的固视技能视功能训练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一名8岁的低视力儿童,经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诊断为双眼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双眼眼球震颤,鉴定为二级低视力,现于上海市盲童学校二年级就读。该儿童经眼科检查,裸眼视力为右眼0.03,左眼光感;矫正视力为右眼0.1,左眼FC/20cm,双眼水平摆动型眼球震颤。以检眼镜法检测,双眼偏心固视,固视不稳定。

2.2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单一受试实验设计中的A-B-A实验设计。单一受试法所涉及的被试通常只采用单一个体,在A-B-A实验设计有基线期、介入期、维持期。基线期记录未介入的目标行为,介入期记录训练时的目标行为,维持期记录撤去训练后的目标行为,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选取在学校环境中的休闲时间进行干预,并记录干预的效果和基线期进行比较。

2.3 干预方法

固视训练:针对近距离固视技能进行训练。具体如下:研究对象配戴其三棱远视眼镜,在照明充足地情况下,一手持眼罩遮盖一眼,另一手食指至于距另一眼部垂直距离15~20cm,单眼注视食指指腹一分钟,交换另一眼固视。一组训练轮换两次,间隔休息适当放松双眼后重复训练,每次训练持续十五分钟左右。

2.4 检查方法

近视力检查:采用近视力表,照明充足,避免反光。先左后右遮盖单眼进行双眼的分别检查,自上而下依次辨认视标至看清视标的最小视标为止。检查距离初始为30cm,但可调整距离以获得最佳视力。记录视力及距离为近视力数据。

固视性质及固视稳定性:以检眼镜法检测,以带有十字圆环标记档检测固视性质及固视稳定性。固视性质分为黄斑固视及偏心固视。固视稳定性根据圆环标记进行分档记录:1°范围内的固视偏移记为0,2°范围内的固视偏移记为1,4°范围内的固视偏移记为2,4°范围外的固视偏移记为3。

2.5 干预过程

2.5.1 基线期阶段

在实施干预前,对研究对象进行视力、固视性质、固视稳定性的检查。在此阶段不做任何形式的干预,只记录相应指标的数据。由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周的前测记录,具体方法如下:在个别训练课上先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近视力检查、固视性质、固视稳定性的检查,并分别记录数据,每周先后检查两次,前测共4次。

2.5.2 介入期阶段

干预的目标是在个别训练课上对研究对象进行训练。训练内容及方法详见“干预方法”。

2.5.3 维持期阶段

取消干预,对被试进行一周两次的检查。检查方法同前测方法。

基线期介入期维持期

图1:优势眼固视稳定性变化曲线图

不同阶段M Z值

基线期 3 0.000

介入期 2 -0.447

维持期 1 -1.000

注:*P<0.05,以下同。

表2 不同阶段间优势眼固视稳定性比较

阶段比较Z值

介入期/基线期-1.414

维持期/介入期-1.633

基线期/介入期/维持

8.000*

3 结果分析

3.1 个案固视稳定性的变化

3.1.1 基线期

由图1与表1可看出,个案在4次基线期的评量中,固视稳定性记数的中位数3,趋向呈现稳定的状态。统计结果(Z=0.000,P>0.05)也显示出基线期的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由以上的分析可看出,基线期资料呈现稳定状态,因此可以实施干预。

3.1.2 介入期

由图1与表1可看出个案干预后,固视稳定性在3到1的范围内波动,并从3逐渐下降到1,中位数为2。此阶段内趋向走势为下降的趋势,而统计结果(Z=-0.447,P>0.05)并未显示此阶段内的资料有差异。上述的资料显示,在经过干预后,个案在介入期的固视波动范围在趋势上有所缩小,固视稳定性有所增加。此外从表2可以看出,从基线期到介入期的趋向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统计结果(Z=-1.41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从基线期到介入期虽然个案的固视波动范围有缩小的趋势,固视稳定性有增加的趋势,但这样的量变尚未积累到质变的效应。

3.1.3 维持期

由图1和表1可知,个案在维持期固视稳定性的记数范围为1-2,中位数为1,趋向走势呈现稳定的趋势,而此阶段数据的统计结果(Z=-1.000,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个案在维持期的固视稳定性没有明显的改变,达到了保留的效果。另外从表2可知,介入期与维持期阶段间的趋势与效果,呈现下降趋势,维持期的中位数记数为1,与介入期的中位数记数2相比较,减少了一个记数档。由表2可以看出,维持期/介入期阶段间的资料经统计检验结果(Z=-1.633,

P>0.05)显示无统计学差异。表示介入期与维持期在效果上尚未形成本质上的差异。但由表2对基线期/介入期/维持期这三组的统计检验发现,者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Z=8.000,P<0.05),说明通过干预,虽然介入期并未与基线期或者维持期的检查结果数据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干预仍造成了三个不同阶段的固视稳定性的差异。

由以上的分析结果可知,个案在通过固视技能个别化训练后,固视稳定性有增加的趋势,并且效果不会在后续阶段衰减。

3.2 个案固视性质呈相对稳定趋势

个案在基线期、介入期、维持期的固视性质检查中显示,其固视性质表现为非黄斑注视的偏心固视,固视性质在三个阶段于描述上未显示差别,但是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随着固视稳定性的提高,固视时的偏移范围在逐渐减小,固视性质从而趋向稳定。

3.3 个案近视力变化

个案在基线期、介入期、维持期的近视力检查中显示,其双眼近视力在三个阶段于数值上未显示差别,在基线期个案的矫正近视力为右眼0.1/30cm,左眼FC/20cm,在介入期与维持期所测结果与基线期一致,个案的矫正近视力仍维持在右眼0.1/30cm,左眼FC/20cm,但是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同样对于近视力0.1的视标,个案对象的辨认速度及准确度随训练的进程均有所提高。

4 讨论与建议

4.1 关于干预的有效性

个案在干预时间内固视不稳定性呈现略有缓解的迹象,虽然固视性质仍然为偏心固视,但视力保持在相对较稳定的状态。

个案的基础疾病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虽已通过手术治疗缓解了部分症状,但是就正常婴儿在出生6个月后开始形成双眼固视而言,个案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错过了形成天然固视能力的时机,表现为眼球的病理性震颤,固视障碍,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训练治疗手段来攻克这一难题。

本个案所采取的干预手段为一种强化近距离固视技能的视功能训练方法,通常在已形成正常固视技能的对象上,可以达成较好的训练效果,固视的稳定性及固视持续的时间均能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明显的提高。而对于个案并未形成正常固视能力的情况,研究结果也显示了一定的干预有效性,在固视状态检查中,单位时间的优势眼眼球震颤幅度和次数略有下降,而固视性质虽然仍为偏心固视,但固视的不稳定性略有下降,呈现出一个固视稳定性略有增加的迹象。至于固视能力对于中心视力的贡献,虽然个案的视力保持在相对较稳定的状态,并未出现提高的结果,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同样对于近视力0.1的视标,个案对象的辨认速度及准确度随训练的进程均有所提高,也是从另一个侧面提示个案的固视技能通过训练干预有所改变,这是干预有效性的一个佐证。

4.2 关于训练方案

在本次干预中,采取的训练方案为一周一次的重复训练模式,在教室的熟悉环境中进行训练。需要指出的是,本个案的对象优势眼与非优势眼的视力差异显著,而正常的双眼固视机制为单眼固视-双眼固视-共同运动-出现辐辏反应-融像运动-调节辐辏反应,这一完整固视成像作用机制在本个案中无法实现,干预结果只能在单眼层面上进行讨论,这一点是本个案研究结果的受限因素之一。有待进一步探讨的方面为训练的频率、强度、周期等因素与干预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双眼同时固视组成的立体视觉与单眼固视的差别对干预结果的影响等方面。

4.3 建议

4.3.1 注重儿童兴趣和激发动机是关键

在本研究中,虽然训练方式采取的单一重复模式,但是在每次个别训练课上,训练前后均会设置游戏、休息调节的活动版块,使训练不至于枯燥乏味。

对于低视力儿童的视功能训练,需要研究者不断用各种游戏活动和物品来刺激个案,激发其训练兴趣,使其动机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一方面能够更专注地完成训练,另一方面也是能够更主动地进行训练。视功能训练作为低视力儿童的一类补偿性康复训练,越早进行介入干预,训练所能达到的效果越好。而在干预训练的过程中,年龄越小的儿童就越需要通过借助一些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对象对于训练的兴趣和主动训练的动机,使训练得以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强度以保证效果。因此在视功能训练的过程中,应该以儿童的兴趣为导向进行教学,同时激发儿童的动机,更主动地进行视功能训练。

4.3.2 注意环境的设置和安排

安排进行视功能训练的场所应注意环境的设置,包括室内环境的宽敞、整洁、安静、无障碍、安全,提供适应训练对象基础眼病所不同的环境光线(遮光窗帘、可调节照明工具),区分不同活动区域的大色块室内布置等。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在干预时,安排训练的场所为视功能训练专用教室。

4.3.3 强调训练的实用性以及生活化

本研究在对低视力儿童的干预过程中,在每次个别训练课上,固视训练前后均会设置游戏、休息调节的活动版块,整个个别训练课上的每一部分均是视功能训练的内容。需要指出的是,视功能训练是训练低视力人群利用视觉能力应对各种情况的补偿性康复训练项目。对于低视力儿童的训练,很重要的一点即是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寓教于乐——以游戏的形式将视功能训练的内容串联其中,一方面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将训练内容实用化。而在视功能训练的课程中强调教学及训练的实用性,做到让低视力儿童能有所学,并且有所用,从而体现本课程设置的补偿性康复训练这一真正用意。因此,一旦开始利用自己的视觉能力,便是视功能训练的开端,而个别化训练则是对于某一项视功能的强化训练,训练源于生活,最终得以回归生活,后续需要在更多生活环境和情境中设置和鼓励对于专项技能的主动应用及协调运用,以带来更优的训练效果。

5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干预,伴有固视障碍的低视力儿童可以改善提高其固视技能,在更多生活环境和情境中设置和鼓励对于技能的主动应用将带来更优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Altpeter EK, Blanke BR, Leo-Kottler B, et al. Evaluation of fixation pattern and reading 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J]. J Neuroophthalmol, 2013 Dec;33(4):344-8.

2、王旭,刘会,项剑,等. 微视野“固视稳定性”与视敏度相关性分析[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3, 28(3):181-183

3、夏德昭,吴景天,黄凯,等. 固视(视力)性质分析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树立两种视力(固视)观并以此指导临床[J]. 实用眼科杂志, 1989, 7(10): 578-588, 640

论文题目:低视力儿童视功能双眼固视技能训练个案研究

获奖奖项:2014年长宁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时间:2014.12

低视力学复习资料及答案(精心整理)

《低视力学》复习材料 一、单选题 C 1.在我国导致盲病因居首位的是 A 青光眼 B白内障 C先天性白内障 D AMD B 2.开普勒望远镜的产生的像是 A 正像 B 倒像 C 直立的像 D 倾斜的像 C 3.为了弥补视野不足可使用光学装置 A手持放大镜B立式助视器C膜状三棱镜DCCTVD 4.1987年,我国盲病主要病因之一是 A 白内障 B 眼底病变 C 青光眼 D 沙眼 B 5.用以检查色觉的方法是 A Amsler方格表 B D-15色盘 C CSFDLogMAR C 6.非视觉性助视器的是 A手持放大镜B裂口阅读器C长手杖D粗头笔 C 7.检查中心10°范围视野的方法是 A Goldmann视野计 B 自动视野计 C Amsler方格表 D 对比法D 8.适用于婴儿、文盲、聋哑人和不合作的患者的验光方法是 A插片法B云雾法C红绿试验D检影镜 B 9.世界卫生组织的低视力标准为 A 0.3≤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5 B 0.05≤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3

C 0.01≤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5 D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 C 10.目前国际上广泛用于低视力患者检查的视力表之一是 A Snellen视力表 B 标准对数视力表 C LogMAR近视力表 D 儿童图形视力表 D 11.正常人视野范围中,呈现最广的那个颜色是 A 蓝色 B 绿色 C 红色 D白色 D 12.最常用的字形视标是 A “M”型视标 B “A”型视标 C “N”型视 D Snellen “E” C 13.视残的主要病因是 A 弱势 B 视神经病变 C 先天性、遗传性眼病 D 屈光不正 B 14.眩光可分为 A 1 种 B 2 种 C 3 种 D 4种 A 15.不是视功能组成部分的是 A 视角 B 视力 C 视野 D 对比敏感度 B 16. 3岁儿童初步建立双眼视觉,眼球屈光单元的光学组织向正常发育,这个时期的视力为 A 0.2-0.4 B 0.4-0.6 C 0.6-0.8 D 0.8-1.0 B 17.立体视觉检查可以使用的是 AFM-100色彩试验B同视机 CAmsler方格表D彩色毛线试验法 B 18.手持放大镜常用的屈光度范围是

关于视力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视力调查报告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种种客观因素,是我们必须具备高素养、高学历。作为高中生,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学生的近视现象日趋严重。在班级上,几乎都是戴着眼镜的学生。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 研究目的及意义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追求越来越丰富,人们不再只局限于在室外玩,在家中,电脑,电视,等等,电子产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且有许多孩子喜欢玩电脑,看电视,长时间坐在电视机,电脑前。不注重眼睛的保护,长时间下来对视力影响较大,还有就是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学生学习压力也不断增大,家长都极度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极为迫切,于是给孩子报补习班,无形中又增大的了孩子的压力,许多孩子一天是做不完的作业,再加上有时学生学习姿势不正确,致使眼睛视力下降很快。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眼睛的重要性,我们特此展开此课题研究,让学生明白眼睛近视的一系列成因,并提供一些保护眼睛的对策与措施,供学生参考。 研究内容和方法 现在的中学生视力普遍很差,放眼望去一个班里戴眼镜的人有许多许多,我们办所在的长安一中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调查对象:对长安一中高一级1440多名学生进行有关视力请情况调查。 (2)调查形式:问卷,向同学询问,在室外观察,记录等。 (3)调查内容:在各阶段视力近视人数的比例,通过分析,对比,调查,找出其根本问题所在,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过程简述 (1)由吴玺函设计问卷。 (2)杨叶,马逍遥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3)卢朝薇,李怡倩统计问卷并作出分析。 (4)把成员讨论研究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征求老师指导。 (5)组员讨论并交谈各自心得体会。 (6)组长写论文报告。 活动步骤:上网收集资料,实地采访,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总结、写论文报告、 研究视力问题的现状

低视力和盲童在随班就读中的特殊教育需要与教学法电子讲义.

随班就读教学 低视力和盲童在随班就读中的特殊教育需要与教学法 一、低视力儿童在随班就读中的特殊教育需要与教学法 (一)低视力儿童在随班就读中的特殊教育需要 低视力儿童的学习方式与明眼儿童大致相同,都更多地用视觉感知事物,并辅以听觉和触觉,但根据不同的眼病,有不同的需要。低视力儿童的学习需要尽量看到、看清、看懂。 1.教学设施的特殊需要 (1)助视器的选配(详见本专题中“低视力儿童随班就读教学法”中的相关内容)。 (2)教材、学习资料及试卷的制作。根据低视力儿童的需要,放大尺寸,增加对比度、选择合适的颜色复印制作大字课本、学习资料、试卷。另外,纸张不要太光滑,以免产生炫目。 (3)教具、学具的配备。自制的教具、学具应适合低视力儿童的需要。可对现成的教具、学具进行着色、放大字体等加工,以便满足低视力儿童的需要。 (4)校园内的各种标识要醒目。校园内的标识要在醒目位置,且大小、颜色搭配方便低视生看到。 2.保护视力,提高用眼能力 像其他儿童一样进行视力保护。注意经常观察低视力儿童的表现,并定期作视力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与家长配合,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问题。 3.低视力儿童的识字 识字是文化学习的前提,是阅读和书写的基础。汉字量大,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对低视力儿童来说,难度较大。对低视力儿童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要以培养识字能力为中心,即培养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的能力,用构字规律分析记忆字形的能力,借助字典、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字义能力。对低视力儿童知识量的要求可略低于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允许用汉语拼音代替繁难的汉字,以弥补识字量的不足。打好书写笔画、笔顺、独体字的基本功,利用构字规律帮助儿童掌握字形,突出字中易错的笔画或部分,培养精细辨别能力。 4.低视力儿童的写字 对低视力儿童来说,写字比识字难,因为他们普遍存在手眼协调能力差、看不清老师的示范过程、分不清相近笔画间的微小差别、动作缓慢等问题。制作大字卡片,有助于低视力儿童看清字的结构。要手把手地教低视力儿童握笔姿势、运笔方法,对各种笔画的写法,特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作业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特殊儿童: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 需要的儿童。其特殊的需要包括:特殊的教育场所、特殊的教育方法、受 过特殊教育训练的教育者和教学手段等。 2、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指在生理、心理上及职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 的儿童。 3、训练中心模式:训练中心模式是指在固定的场所内有专职或兼职的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教育的一种模式。 二、选择题: 1、家庭教育模式适合( A )的学前特殊儿童。 A、0-4岁 B、0-6岁 C、3-6岁 D、2-6岁 2、我国学前教育体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D ) A、资源配置公平性不够 B、管理混乱 C、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D、以上三点都有 3、心理学的很多理论对特殊儿童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下哪种是对的?( C ) A、认知理论强调树立榜样,强化合适行为,削弱问题行为。 B、行为主义强调增强特殊儿童信息处理加工能力,改进其认知结构。 C、人本主义重点强调培养特殊儿童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利用特殊儿童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吸引特殊儿童注意,丰富直接 经验和感性知识,帮助特殊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获取知识和技能,这是(B )原则A、全面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趣味性原则 5、在特殊儿童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C) A、明确的教学原则B、教学策C、教师人格魅力D、教学目标的正确 三、简答题: 1、学前特殊儿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学前特殊儿童的主要类型:生理发展障碍儿童、智力异常、语言发展障碍儿童和广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训练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训练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训练 01060229 陈兆微 摘要:我国对于低视力儿童的视功能训练开展较晚。很多地方和家庭由于条件限制对低视力儿童发挥残余视力功能训练方面存在尴尬现象。本文针对这些尴尬总结和提出一些便于家长和非专业教师在对低视力儿童进行视功能训练时实际操作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视功能训练现状方法 一、我国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 许多父母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视力残疾后,都忙于求医问药,如何医治好“已损失了的视力”;有的父母甚至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视力残疾后,放弃了对孩子的“现有视力”的挽救,而是以“保护”为由不让其使用所剩无几的视力,就这样很多低视力儿童失去了最佳的视功能训练时期。导致这些孩子视觉经验缺乏。自卑、恐惧、抵制等消极心理特征,让孩子们失去了对周围刺激的探究主动性和兴趣。 在低视力的保健与康复中,低视力患者因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有各种不同的需求,所以常常需要一种以上的助视器,也就在无形中增加了经济投入。而中国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打击了家长对孩子进行治疗和康复的积极性。同时治疗和康复视力的设备和器材价格昂贵,让许多学校和家庭放弃了对低视力儿

童的训练,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孩子也就失去了训练、获得经验的机会。很多低视力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会使用自己的剩余视力的功能。 对于低视力儿童的视功能训练和康复应考虑到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需要,同时也要与现实、经济水平相适应。 二、基本的视功能训练过程与方法 一般来说,视功能训练应该尤专业的视功能训练师来进行训练.但是视功能训练在我国刚起步不久,所以呈现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训练师非常少,一般都是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因此给训练带来了局限性.在此我们总结一些在实际生活中除专业医生以外我们家长和教师易于操作,并且经济实用的方法,让低视力儿童的视功能提高,提高家长们的信心。 (一)手电筒亮光训练: 在视觉的最初训练是让儿童看手电筒的亮光。这是初期训练儿童视觉的最佳工具。 我们可以选择在一间暗室离打开手电筒让低视力儿童追逐手电筒光的位置移动。通过这样玩游戏的方式让我们低视力儿童视觉注视与追踪能力得到训练。(二)“找不同” 这种训练方式的素材很容易找到(网上特别多)。 如:展示两副图画,寻找出两幅画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有利于训练低视力儿童的搜寻和辨认能力。引导低视力儿童观看物体间的异同,并通过细微之处辨别物体,包括相似物体、动作、图形等的辨认。整个过程可以从易到难、从

低视力

001 解答低视力患者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能够了解低视力患者经常咨询的问题,并掌握回答这些问题的技巧。 二、低视力常见问题 1.什么叫做低视力? 低视力是指患者双眼的视觉功能减退达到一定程度,视觉功能减退泛指中心远视力和近视力低下,周边视野缩小或中心视野暗点,对比敏感度下降以及色觉、光觉、眼球运动或双眼单视异常等,且不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的屈光矫正方法提高视力,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者。 2.视觉功能减退到何种程度就算是低视力?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低视力的诊断标准为双眼中较好眼的视力在≤0.3~≥0.05范围之内者。 3.低视力怎样分级? 低视力可以分为两个级别,如表1-1-1。 表1-1-1 低视力分级 级别最佳中心远视力 低视力一级≤0.1~≥0.05 二级≤0.3~> 4.低视力与弱视的区别? 低视力与弱视同样指患眼的最佳中心远视力发生减退且不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的屈光矫正方法提高视力。但二者在程度上不同,区别见表1-1-2。 表1-1-2 低视力与弱视的标准 学龄前的弱视儿童,视其病因不同可以通过矫治恢复正常视力,而低视力患者则更多的是考虑更好地利用和发挥患者的残余的视觉功能。 5.低视力与盲眼的区别? 低视力与盲眼同样是指患眼的最佳视力减退,且不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的屈光矫正方法加以矫正,二者仅在程度上不同,区别如表1-1-3。 表1-1-3 低视力与盲眼的诊断标准 类别级别最佳中心视力 盲眼一级盲≤0.02~光感,或视野≤5° 二级盲<0.05~>0.02或视野≤10°~>5° 低视力一级低视力≤0.1~≥0.05 二级低视力≤0.3~>0.1 低视力与盲眼的区别在于可望通过更好地利用和发挥患者的残余视力的功能,使患者获得一定的生活自理和阅读能力。 6.低视力患眼目前的严重程度如何?

儿童低视力与弱视防治问答

小儿眼科医生培训专用教材儿童低视力与弱视 防治问答 主编:刘志敏

一、人眼是如何看清景物的 眼睛是光的感觉器官,是一切动物外界联系的信息接受器。眼睛很象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能够聚焦成像,眼内的视网膜相当于胶卷底片,能够接收物像。 外界景物发出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等聚集后投影到视网膜上,就显出景物的影像。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将影像变成讯息,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经过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产生视觉,人就看清了景物。 二、如何检查视力 视力检查主要指远视力,用视力表检查。 视力表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视力表悬挂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但不能让阳光直接照到视力表上,例如朝南房间的北墙上,或用均匀一致、亮度恒定的灯光照明。视力表的高度应使1.0的一行与被检眼高度相近。被检者距离视力表5米。 三、正常儿童的视力发育 视力是随着儿童的成长逐步发育完善的。儿童出生后视觉处在发育阶段,并不能马上达到正常视力。因此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正常视力是不一样的。不了解这一点就容易把正常视力的儿童误诊为弱视。也关系到弱视治疗中疗效的判断,所以我们应当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视力。 根据文献报告,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正常视力是:2岁0.5--0.6;3岁为0.9;4岁为0.9--1.0;5岁和5岁以上为1.0或1.0以上 四、弱视是怎么回事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病、多发病。它的本质是双眼视觉发育紊乱,不仅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甚至是立体视盲。 弱视的定义是: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且不能矫正者均列为弱视。 五、弱视是先天吗 在临床工作中,不少的家长这样问医生:“弱视是先天的吗?“我们认为,家长这样提问是出于对弱视儿童预后的关心,他们以为先天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不好,如果不是先天性的,治疗就有信心了。 1987年我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弱视分类标准中以及1994年卫妇幼发第17号文《儿童弱视防治技术服务规范》中,均没有“先天性弱视“,这一名称。所以可以这样理解,弱视主要是出生后视功能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是后天性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在我国弱视分类标准中,先天性弱视已不提了,所以弱视儿童的家长当理解到,真正的儿童弱视先天性是极少见的。 六、弱视有哪些危害 弱视的最大危害是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专家们认为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因为患有单纯近视的儿童,看远模糊,看近还清楚,视觉细胞和神经还能受到外界物象的刺激而不会衰退;弱视则不同,由于患眼的视觉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远视力低于0.8,如果不及时防治,患眼的视力便会永久低下,成为单眼视觉。长此以往,必然会加重健眼的负担,健眼的视力也会逐渐衰退。因此,弱视眼对于患者来说,将影响一辈子生活、学习和工作,在他们的眼里,立体视觉模糊,因面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方位,位置和远近。对于弱视儿童来说,弱视眼如果得不到及时防治,将严得影响他们的学习。 七、弱视儿童比过去增多了吗 有家长提出,弱视儿童比过去增多了。根据之一是,现在由于青少年近视眼增多了,戴眼镜的人增加了,这是事实。但是青少年近视与弱视儿童都配戴不同的眼镜,弱视儿童所配戴的眼镜一般都是远视眼镜(也有一部分是散光或近视性弱视);青少年近视者配戴眼镜后矫正视力是达到正常的,弱视儿童戴眼镜后矫正视力是达不到正常的。 综合文献资料,还没有根据说明弱视发病率比过去增加了。各地报告的弱视发病率是有差异的,这一方面由于过去对儿童弱视的重视程度或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并不能说过去弱视儿童少,发病率低。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医疗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少生优育,家长们重视儿童的健康发育,幼儿园定期检查视力,及时地去医院就诊,这样弱视儿童就容易被发现,弱视治疗也就重视了,就容易在社会上造成弱视儿童增多了的印象。 八、弱视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弱视形成的机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但是在近二十年来,国际上对弱视的发病机理方面研究进展很快,它已涉及到神经生理学、生物学、形态学、电生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等诸多的学科领域。 目前弱视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中枢发生说和外周发生说两种不同的观点。 中枢发生说认为,弱视的受损部位在大脑视皮层。视皮层中对双眼传入发生反应的细胞,即双眼驱动细胞显著减少,导致了两眼视通路传入相互作用的消失,或者为视系统直接受废用影响的结果。

先天性白内障弱视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弱视个性化治疗模块式方法临床研究 先天性白内障弱视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弱视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弱视治疗: 一、研究背景、创新之处、意义及社会经济效益 (一)背景: 先天性白内障为小儿常见致盲性眼病,由于生后即形觉障碍,并大多伴有眼球震颤,术后检查视力大多数在0·1以下而呈现重度弱视。术后如不采取有效治疗,将终身处于低视力状态而严重影响其生活学习及工作,成为严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然而,至今,尚无一种可靠而效果好的治疗方法帮助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提高弱视视力。因此,探索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严重弱视的有效方法一直是眼科界高度重视的课题。也是防盲治盲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课题旨在利用近年国内在弱视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个性化“等级阈值视标”训练法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术后重度弱视患儿。经20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试用,半年内86%患儿视力提高2行以上,因此,我们认为,此课题值得扩大病例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创新之处 与国内外现有弱视治疗方法比较,具有以下创新之处: 1、以患儿最好矫正视力为基础的高精细度(<0·01)阈值训练视标的研制; 2、适合先天性白内障弱视及其它难治性弱视的个性化治疗模块的制定:包括以下内容 (1)术后屈光不正矫正时机及原则; (2)后发障清除之后,瞳孔区的透光度及透光范围基本要求 (3)针对其严重并发症:眼球震颤的减颤措施; (4)高精度弱视治疗仪选用标准, (5)个性化阈值增视训练视标的定制标准; (6)各种增视训练功能的搭配使用原则 (7)视力康复评定标准 3、减少或确保瞳孔区2mm透光区透光度>95%的后发障预防性手术方法 (三)意义 1、该研究项目的完成将填补国内、外至今尚无专门针对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弱视康复治 疗的有效方法的空白 2、首创可帮助难治性弱视显著提高视力的具有高度针对性的个性化增视训练模块,为 治疗各种难治性或难愈性弱视提供新的高精度弱视视力训练方法。 (四)社会、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 先天性白内障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致盲性眼病,发病率为, 。传统治疗的最佳方法是手术摘障并植入人工晶体。术后处理好后发障,配镜矫正屈光不正。并进行弱视增视训练。然而,由于先天性白内障发生前不可预测性,发现时大多已形成眼球振颤而不能固视, 手术摘除并安放人工晶体虽去除了白内障,但可造成难以预见的屈光不正或残留不同程度的后发障,加之手术后因年幼不能配合检查和治疗,更重要的是术后缺乏系统、规范而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等, 导致此类病例视力几乎终身处于0、1左右的低视力状态,

研究报告的作文(优秀模板7篇)

研究报告的作文(优秀模板7篇) 研究报告的作文第1篇 电影仍是电视台凝聚观众主要手段,综艺节目市场由省级卫视主导 电影、新闻/时事及综艺位居各类型节目收视前3:这3类节目占观众收视总时间的55%,且收视比重均高于播出比重,节目资源使用效率高。电视剧省级卫视全天收视份额最高:省卫视大容量播出、多家联播和首播独播抢占资源以及高调营销宣传等增强了电视剧收视竞争力。电视剧地面频道晚间收视优势明显:地面频道占据了晚间超过一半的电视剧收视市 场;19:00~22:00贡献了60%左右的电视剧收视份额。综艺节目市场省级卫视占主导:省级卫视频道综艺节目收视份额在上市,20[某]年占有44.9%的收视份额,超过中央级频道。20[某]~20[某]年各类节目收播比重及资源使用效率 20[某]年全天及晚间各级频道电视剧收视份额 资料来源:CSM 资料来源:CSM 20[某]~20[某]年各级频道综艺节目收视份额 资料来源:CSM 资料来源:CSM 热播国产剧:题材集中于社会伦理、都市生活、近代传奇类 热播引进剧:题材集中于都市生活、言情类 1、国产剧 播出

核心播出题材集中于社会伦理和都市生活:我国电视剧的主播题材(播 出比重超过10%)集中在社会伦理和都市生活,自07年以来播出量每年都在 增长,且连续四年比重超过10%。20[某]年社会伦理题材播出比重达到 14.1%,都市生活题材达到13%。 播出增长很快的题材有近代传奇和反特/谍战题材,20[某]年分别达到 12.9%和10.1%。军事斗争题材09年有大幅提升,20[某]年依然上升。 言情、武侠题材播出量减少比较严重。收视 根据对20[某]年晚间18:00~24:00时段80个地区收视率前20名的400 余部电视剧分析: 播出量大的题材产生的高收视剧目也多,整体收视效果较好。20[某]年 社会伦理题材进入各地前20名的比例最大,在400余部剧中比例占到 15.5%;其次是近代传奇题材占15.3%,而且这两大题材20[某]年均较20[某] 年在20名内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对拉动收视作用很大。 部分题材逐步开始从数量走向质量发展。20[某]年在高收视电视剧阵营 中数量增多的题材还包括反特/谍战、言情、军事斗争、神怪/玄幻、悬疑、 公案、戏说演绎等。言情剧播出比重整体降低,但在高收视阵营中的比重上升,说明该类题材电视剧整体数量缩减但质量有所提升,竞争力有所加强。 2、引进剧 香港剧始终以都市生活题材取胜,20[某]年播出量占比3.9%最大。中国 台湾剧以言情剧见长。20[某]年播出量占所有电视剧播出总量的1.9%。韩剧 的言情剧已经成为业内标杆。20[某]年播出量占所有电视剧播出总量的3.1%。 最近热播的泰剧则以都市生活类为主。 引进剧的主要播出平台是地面频道,卫视频道约占6%的比重,但卫视 频道播出影响力更大。根据20[某]年的统计,晚间时段引进剧在湖南卫视的 播出收视效果最好,浙江卫视、安徽卫视、中央八套也都表现不错。

低视力的视力检查(高技)

低视力的视力检查(高技) 低视力的视力检查———天津万里路视光技术学校天津市眼科医院传统的视 力检查:1.0视力代表什么?1.0视力──被检者在5米处能分辨按5米设计的视标,即1.0行记录为1.0视力,它代表被检眼视角为1 ’视角。低视力的视力检查与传统的视力检查有什么区别:在低视力检查中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低视力的远视力检查采用标准远视力对数 视力表标准检查距离为5m、2.5m或1m,视力记录方法为:V=Mv×X/5V 为视力Mv为所能看到的最小视标值 X为检测距离(单位m)例:患者在2.5m处看清0.1视标,V=0. 1×2.5/5=0.05常规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标准对数视力表照明300-500LUX视力表照度均匀,无弦光, 用“E”字做视标,视标视角成调和级数,检查距离相当于5米,视力记录为等级差数或等分差数(指0.1-1.0一段)。检查结果直接用小数表达(0.1-1.0)。常规视力检查:放置前方,使表中1.0一行视标距与被检者视线平行。视力表照度要均匀无眩光。, 视力表要求照度300-500LUX。应先查右眼,再查左眼,防止被检眼眯眼、偷看,由上而下指示视标,被检者要在3秒内正确指出视标所示方向。低视力检查要求:被测眼与0.1视标行等高(1.0视标)视力表照度为200-500lx(300-500lx) 检查时,若发现眯眼,头位偏斜予以记录(头位正位,不能眯眼)辨认时间不限(3秒内)先右眼后左眼再双眼记录结果低视力检查要求:1m距离不能辨认0.1视标记录数指视力,5cm=0.001,例如30厘米数指,记录CF305cm距离不能数指,可记录手动距离,例如30厘米手动,记录HM305cm不能辨别手动,可记录光感距离,例如30厘米光感,记录PL30常规近视力检查采用标准近视力表,检查距离33cm远。自然光线或局部照明,记下能辩认的最

视障学生视觉功能评估分析报告以云南省昆明市盲哑学校低视力学生为例

视障学生视觉功能评估分析报告以云南省昆明市盲哑学校低视力学生为例 摘要:对云南省昆明市盲哑学校低视力学生和医学鉴定上的盲生(包含有光 感的)进行视觉功能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了解了我校视障学生的整体功能性视力 情况,为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教学依据;并对学校视障学生的视觉功能进 行了分析。 关键词:视觉障碍、视觉评估、分析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对视力残疾的检测,一般都是按照1987年残疾人抽样调查制定的分类 标准进行检测,此标准作为以治疗为目的的医学临床诊断标准和为了保障残疾人 合法权益而确定残疾人身份及残疾等级的法律依据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以此为 标准来筛查、确定视觉康复的对象,就会将大量有剩余视力和康复需求的视障者 排除在外,这是违背现代视障教育和康复实施理念的。在特殊教育学校特别是盲 校中,视觉障碍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影响很大,只有对学生进行视觉评估,才能 根据其功能性视力状况、现有各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和教育需要,来决定应该通过 什么形式接受什么样的特殊教育服务,为学科教学和视觉康复提供依据,并在此 基础上为视障学生创设有利的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提供适合的助视器,找到帮 助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有效办法。因此,我校盲资源中心的老师为我校低视力学生 和医学鉴定上的盲生(包含有光感的)进行视觉功能评估。 二.实验过程与方法 1、视觉功能评估方法及测试材料的确定 功能性视力评估就是对视障学生的视觉生理机能和在各种情境中的功能性视 力表现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评估主要是在各种实际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进行观察。

与常规眼科医学评估结果相比,实际生活中的评估内容更丰富、更接近学生真实 生活表现,评估结果更有意义。功能性视力评估是对视障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看”的情况做出说明,因此,其结果往往是以文字描述、解释说明的形式表现 出来,但能够量化的信息很少。 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视觉功能状况是由个体的视觉能力(包括视觉敏锐度、视野、眼球移动能力、大脑功能及辨色力)、环境线索(包括色彩、对比、时间、空间及明亮度)及个人现有的经验能力(包括认知、感觉发展与统整、知觉、心 里特征及外在身体特征)等三个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功能性视力的评估 也应该包括这三方面的内容。在评估过程中,我们以学校视功能训练教室已有的 评估工具为基础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采用由武汉市盲童学校和浙江省盲人学校 合作编写的《视觉康复校本课程指导手册》中的视觉康复需求评估方法及量表 (该评估量表评估内容完善,并且有详细的评估方法,是目前在全国运用比较多 并具备高效性的量表)为评估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定向行走、生活能力和体 育活动能力的评估。但在评估中,我们对一些评估内容也做了修改例如:在近距 离和远距离阅读评估时,并没有完全选用量表中的数字、图形和文字,而是根据 我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专门设计了大小、颜色以及在学生认知范围内 的数字、图形和文字进行评估;在远距离、近距离扫描和搜寻评估时,打印出的 评估图片根据学生的视觉特点也进行了调整。评估完成后,我们发现调整后的评 估量表对我校学生而言更为合适,老师评估后的满意度很高,也给老师们的评估 工作提供的便捷。 2、评估对象的确定 整个评估对象均来自我校视障学生。我们不仅对医学诊断是低视力的学生进 行评估,本次还把有光感、或视力小于0、01的也进行了视觉功能的评估(主要 是定向行走、生活技能、体育运动的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我们从教育的角度 出发,根据学生的眼病特点、智力水平和年龄大小对每一名学生都进行有针对性 的评估,并撰写了评估报告。目的在于让我们的科任教师对学生的视力情况有一 个较全面的了解,为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3、评估实施的过程

弱视及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常见问题及解答(FAQ)

弱视及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 常见问题及解答(FAQ) 一、什么叫弱视? 弱视是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视觉剥夺)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和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双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一般眼科检查眼内部和眼外部无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低于0.8者均为弱视。 二、弱视的危害有哪些? 弱视的最大危害是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我们认为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因为单纯近视的儿童,看远模糊,看近清楚,视觉细胞和神经还能受到外界物象的刺激而不会衰退,而弱视则不同,由于视觉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远视力低于0.8,如果不及时防治,将会产生极大危害,具体如下: 1、患眼的视力会永远低下; 2、由于大脑只能得到单侧健眼输入的视觉信号,大脑无法形成立体的像,将导致患者 没有立体视觉能力,不能准确判断物体正常空间; 3、影响生活、学习、工作,也无法体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4、弱视儿童长大后必然学习不好立体几何,也不能选择如建筑、工程设计、 医学、机 械、美工等专业;

5、弱视还可引起斜视,影响美观和身心健康; 6、近视了,只需配戴近视镜,就可以有效矫正视力,基本不影响学习和工作。 但对于 弱视,即使配戴眼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程度,视觉的大部分仍然是黑暗的,因此医学上将弱视定义为“视力残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则会造成终身“视力残障”甚至完全失明; 7、弱视对于儿童身心的危害,更不容忽视。因为视力低、注意力难以集中,不仅诱发 多动症,而且必然影响到孩子学习成绩。斜视、对眼、视力处于半盲状态,孩 子小小心灵,必然遭受极大的摧残,这种伤害使孩子变得孤僻、自闭、自卑,祸及孩子一生。 8、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期是六岁以前,十四岁后治疗就非常困难了。为了不要 造成孩子 一生的遗憾,切莫放过有效治疗时期。 三、弱视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目前,弱视的发病机制临床存在两种理论: 1、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主要由斜视等因素所致。实验发现,斜视性弱视患者视皮层中双眼驱动细胞的数量锐减,斜视眼支配的细胞几乎消失。临床资料表明,斜视患者视网膜的非对应点接受同一物象而形成复视,对应点(黄斑中心凹)接受的不同物象无法在大脑视中枢融合为单一印象,从而形成混淆视,这种双眼视网膜的异常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一侧眼黄斑物象抑制,并可能出现弱视。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 低视力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力受损的儿童。这些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无法正常看清黑板上的字、无法阅读书报、无法参与运动等。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和疗法,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残存的视觉能力,提高他们的视觉功能和生活技能。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视觉训练是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的核心。通过一系列的视觉训练活动,如眼球运动训练、视觉注意力训练、眼球协调训练等,可以帮助低视力儿童改善眼球运动和眼球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视觉注意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视觉功能训练也是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的视觉功能训练活动,如视觉辨认训练、视觉空间训练、视觉记忆训练等,可以帮助低视力儿童提高视觉辨认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辅助设备的使用也是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的重要手段。例如,放大镜、视觉辅助器具、电子助视器等可以帮助低视力儿童更好地进行阅读、写作和观看远处物体等活动。这些辅助设备的使用可以弥补他们视力受损的缺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还包括生活技能训练和心理支持。通过生活技能训练,可以帮助低视力儿童学会独立生活的基本技能,如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等。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克服困难。 在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中,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与康复师密切合作,了解孩子的康复进展,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鼓励。学校应该提供适应低视力儿童学习的环境和教学资源,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视觉功能和生活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视觉训练、视觉功能训练、辅助设备的使用、生活技能训练和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可以帮助低视力儿童克服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低视力儿童能够享有平等的教育和生活权益。

关于视力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中学生视力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班级:高一17班组长:段雅文组员:吴玺函、叶、卢朝薇、马逍遥、怡倩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剧烈,以及种种客观因素,是我们必须具备高素养、高学历。作为高中生,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学生的近视现象日趋严重。在班级上,几乎都是戴着眼镜的学生。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进展了调查。 研究目的及意义 当今社会快速开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追求越来越丰富,人们不再只局限于在室外玩,在家中,电脑,电视,等等,电子产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且有许多孩子喜欢玩电脑,看电视,长时间坐在电视机,电脑前。不注重眼睛的保护,长时间下来对视力影响较大,还有就是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学生学习压力也不断增大,家长都极度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极为迫切,于是给孩子报补习班,无形中又增大的了孩子的压力,许多孩子一天是做不完的作业,再加上有时学生学习姿势不正确,致使眼睛视力下降很快。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眼睛的重要性,我们特此展开此课题研究,让学生明白眼睛近视的一系列成因,并提供一些保护眼睛的对策与措施,供学生参考。 研究容和方法 现在的中学生视力普遍很差,放眼望去一个班里戴眼镜的人有许多许多,我们办所在的长安一中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调查的主要容如下: (1)调查对象:对长安一中高一级1440多名学生进展有关视力请情况调查。 (2)调查形式:问卷,向同学询问,在室外观察,记录等。 (3)调查容:在各阶段视力近视人数的比例,通过分析,比照,调查,找出其根本问题所在,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过程简述 〔1〕由吴玺函设计问卷。 〔2〕叶,马逍遥发放问卷进展调查。 〔3〕卢朝薇,怡倩统计问卷并作出分析。 〔4〕把成员讨论研究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征求教师指导。 〔5〕组员讨论并交谈各自心得体会。 〔6〕组长写论文报告。 活动步骤:上网收集资料,实地采访,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总结、写论文报告、 研究视力问题的现状 在如今这个竞争剧烈的社会,人人争先恐后的想要得到最好的教育,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压力下大局部中学的鼻梁上就压上了看似轻便,实那么沉甸甸的眼睛,走进一中,随便进

眼科学(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眼科学(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1.下面不属于眼屈光系统的是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E.视网膜 正确答案:E 解析:眼球主要有两部分,屈光传导系统和感光成像系统。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感光成像系统是视网膜。另外房水有一定的屈光指数,亦属屈光系统。故本题答案为E。 2.葡萄膜从前至后分为 A.睫状体—虹膜—脉络膜 B.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C.脉络膜—虹膜—睫状体 D.虹膜—脉络膜—睫状体E.脉络膜—睫状体—虹膜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记忆题,考查考生对眼部解剖结构的掌握。葡萄膜自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个相连续部分,故选B。 3.黄斑中心凹处的感光细胞组成是 A.多数视锥细胞和少量视杆细胞 B.只有视锥细胞 C.多数视杆细胞和少量视锥细胞 D.只有视杆细胞E.等量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记忆题。视杆细胞分布于周边部,司暗视觉;视锥细胞分布于后极部,司明视觉和色觉,在黄斑中心凹处只有视锥细胞。故B正确。 4.角膜组织学上从外到内分为 A.上皮细胞层—实质层—前弹力层—内皮细胞层—后弹力层 B.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实质层—内皮细胞层—后弹力层 C.上皮细胞层—实质层—前弹力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D.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实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E.前弹力层—上皮细胞层—实质层—内皮细胞层—后弹力层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题。组织学上,角膜由前向后分为5层,依次是: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实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故答案为D。 5.不星起源于表面外胚层的组织是 A.结膜上皮 B.角膜上皮 C.虹膜上皮 D.睑板腺E.晶状体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题,考查眼组织的胚胎发育。晶状体、角膜上皮、结膜上皮和睑板腺发育来源于表面外胚层;而虹膜上皮来源于神经外胚层,故答案为C。 6.以下关于光束,错误的是 A.相邻许多光线的集合束称为光束 B.从点光源发出的是发散光束 C.光束可以有发散光束、集合光束、平行光束 D.发散光束通过凸透镜,可能变为平行光束E.发散光束通过凹透镜,可能变为平行光束 正确答案:E 解析:发散光束通过凹透镜,发散程度会更大。 7.以下关于棱镜相关名称的描述,正确的是 A.棱镜的偏向角等于两个作业面的偏向角之和 B.棱镜的偏向角以棱镜度为单位 C.棱镜的偏向角等于棱镜的顶角 D.光线偏折的方向总是偏向棱镜的顶角E.棱镜没有相差 正确答案:A 解析:偏向角以度为单位,不是棱镜度,偏向角与棱镜度的关系是P=100tan θ,θ为偏向角;偏向角与顶角的关系是θ=(n-1)α,α为顶角。 8.一般认为,眼轴每增长1mm,屈光度如何改变 A.不变 B.减少-2.50~-3.00D C.增加-2.50~-3.00D D.减少-1.50~-2.00DE.增加-1.50~-2.00D 正确答案:C 解析:眼轴增长会导致近视度数增加。经过大样本的调查研究发现,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数一般增加-2.50~-3.00D。

低视力学(打印)

☐低视力学 ☐低视力的定义 ☐是指患者双眼视功能减退到一定的程度,且不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的屈光矫正方法来提高视力使其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者。 ☐诊断标准:双眼中视力较好的那只眼矫正视力小于0.3(不包括0.3),而大于0.05(包括0.05)者. ☐ ☐新的WHO视力损伤分类标准 ☐日常生活远视力:是指一个人在日常屈光状态下所测的远视力。 ☐例如: 受检者未配戴远用矫正眼镜,则检查裸眼视力; 受检者配戴远用矫正眼镜,并经常戴用,则检查戴镜后视力; 受检者配戴远用矫正眼镜,但不经常戴用,则检查裸眼视力; ☐低视力康复 ☐目的 充分发挥残余视力的作用 减少视觉损伤对工作、生活的影响 保持有成效的独立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低视力的病因 ☐全球范围内视力残疾的病因 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性、角膜混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西方国家:首位病因-黄斑变性 发展中与不发达国家:首位病因:白内障 ☐国内视力残疾的病因(2006) 白内障、视网膜色素膜病变、角膜病、屈光不正、青光眼等☐儿童低视力的病因 ☐主要是先天性/遗传性眼病 (国际与国内相同) ☐视功能评估 ☐病史 ☐视力 ☐屈光检查 ☐对比敏感度 ☐视野 ☐眩光 ☐色觉 ☐病史采集的目的 ☐了解视障情况 ☐了解患者活动受限情况 ☐评估患者的生活方式 ☐了解患者的目标及期望 ☐病史要了解的内容 ☐患者的一般情况 ☐患者家族史及遗传病史 ☐患者全身病史 ☐患者一般眼科病史和治疗过程

☐患者的康复需求及使用助视器的经验等 ☐远视力检查 ☐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中心视力,它反映功能最敏锐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视力。 ☐视力检查是测定视网膜中心凹分辨二维物体形状和位置的能力 ☐视力检查在视功能评估中尤为重要,是选择低视力助视器的主要依据 ☐远视力检查 ☐视力表是测定视力的主要工具,根据分视角原理设计。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最小距离时的视角是1’视角 ☐视力表的视标有多种,可以是字母、数字、图形 ☐常用的视力表有Snellen视力表、国际标准视力表、标准对数视力表和LogMAR视力表 ☐LogMAR 视力表 ☐远视力的检查 ☐对于低视力患者,正确且重复检查远视力是很必要的,能够让医生清楚了解患者中远距离的视力情况 ☐更重要的是,在检查的过程中,要让患者有充分的时间分辨视标的细节,而医生积极地反馈通常能够鼓励患者,从而得到最佳的检查结果 ☐近视力检查 ☐当测得最佳远视力之后,要检查近视力 ☐评价患者在近距离视物时或阅读时,其对视标或文字的识别速度和流畅程度 ☐患者近视力在0.5则一般可无困难地阅读书刊等普通印刷品 ☐近视力表 ☐LogMAR近视力表 ——设计原理与远视力表相同,检查距离为40cm ☐近用汉字阅读表 ——汉字作为视标,符合人眼分辨率检测的基本原理 ——在设计表达上与其它视力表相通,可互换分析

关于视力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视力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中学生视力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班级:高一17班组长:段雅文组员:吴玺函、杨叶、卢朝薇、马逍遥、李怡倩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种种客观因素,是我们必须具备高素养、高学历。作为高中生,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学生的近视现象日趋严重。在班级上,几乎都是戴着眼镜的学生。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 研究目的及意义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追求越来越丰富,人们不再只局限于在室外玩,在家中,电脑,电视,等等,电子产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且有许多孩子喜欢玩电脑,看电视,长时间坐在电视机,电脑前。不注重眼睛的保护,长时间下来对视力影响较大,还有就是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学生学习压力也不断增大,家长都极度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极为迫切,于是给孩子报补习班,无形中又增大的了孩子的压力,许多孩

子一天是做不完的作业,再加上有时学生学习姿势不正确,致使眼睛视力下降很快。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眼睛的重要性,我们特此展开此课题研究,让学生明白眼睛近视的一系列成因,并提供一些保护眼睛的对策与措施,供学生参考。 研究内容和方法 现在的中学生视力普遍很差,放眼望去一个班里戴眼镜的人有许多许多,我们办所在的长安一中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1)调查对象:对长安一中高一级1440多名学生进行有关视力请情况调查。 (2)调查形式:问卷,向同学询问,在室外观察,记录等。 (3)调查内容:在各阶段视力近视人数的比例,通过分析,对比,调查,找出其根本 问题所在,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过程简述 (1)由吴玺函设计问卷。 (2)杨叶,马逍遥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