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

高中地理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
高中地理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1—2题。

1.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加强城市涝灾②缓解城市缺水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

的资源化

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⑥恶化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2.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

【答案】1.B 2.A

2.把雨水引入地下有利于增加雨水的下渗。故本题选A。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水利措施

(1)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蒸发量加大。

(2)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农林措施

“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但是,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城市内涝,合理排放雨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新模式。读下图,完成1—2题。

1.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B.地下水位上升

C.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的优点包括

①解决城市洪灾②补充地下水③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④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1.C 2.D

(山东专用)2018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试题 必修1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1~2题: 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2.图中显示冬季b很少,其原因是( )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解析:1.C 2.B 第1题,a是一年中补给量最多的类型,应为雨水补给;b冬季补给很少,是冰雪融水补给;c在四季中都有且补给量稳定,应为地下水补给。第2题,由上题可知,b为冰雪融水,冬季气温低,冰雪不会融化。 2017年7月10日晚的一场暴雨,让北京再次上演了“看海、观瀑、车成潜水艇、人变美人鱼”的情景。图示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环节中,人类能够直接干预的是( ) A.a B.b C.c D.d 4.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解析:3.A 4.B 第3题,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人类能够直接干预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即图中的a环节。第4题,“可呼吸地面”的最大作用是能透水,故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同时也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2015年1月3日,江西九江星子县,受上游来水减少和久旱少雨的影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湖泊中央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据此回答5~6题: 5.导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汇入的地表径流大量减少 B.湖水大量下渗 C.地下径流大量流出 D.湖水大量蒸发 6.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A.水汽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解析:5.A 6.C 第5题,据材料“上游来水减少”,说明汇入的地表径流大量减少是导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第6题,目前,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如三峡水库、南水北调等工程。 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 7.我国夏季风主要参与图中( ) A.①环节 B.②环节 C.③环节 D.④环节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过程③和⑤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 B.海陆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即由④环节完成 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 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再生 解析:7.B 8.B 第7题,我国夏季风主要参与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第8题,海陆间循环是由图中①②③④环节共同完成的,发生在陆地、海洋之间。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专业资料】高中地理训练:课练9水循环及其意义含答案

课练9水循环及其意义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某区域河流和湖泊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 A.高山冰雪融水B.大气降水 C.地下水D.冰川融水 2.图中所示的湖泊,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上内循环B.陆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D.大气循环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河流补给形式判读。从图中经纬度和城市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安 徽省中部,所以该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B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类型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安徽省中部,属于我国季风区,该湖泊为巢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 地表水分蒸发与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统称为蒸散,潜在蒸散量是实际蒸散量的理论上限。读全国及十大流域全年和四季潜在蒸散量多年平均直方图,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潜在蒸散量自南向北递减 B.我国的潜在蒸散量自东向西递减 C.西南诸河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D.西北诸河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4.各流域潜在蒸散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 C.河流径流量D.植被类型 5.西北诸河的潜在蒸散量远大于实际蒸散量,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低B.均为内流河 C.河流结冰期长D.地表水缺乏 答案:3.C 4.A 5.D 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潜在蒸散量自南向 北呈增加趋势,自东向西呈增加趋势,西南诸河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较小,西北诸河潜在蒸散 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所以C正确。第4题,潜在蒸散量是实际蒸散量的理论上限,故各流域潜在 蒸散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所以A正确。第5题,地表水分蒸发与植物体内水分的 蒸腾统称为蒸散,潜在蒸散量是实际蒸散量的理论上限,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导 致地表缺乏,因此西北诸河在潜在蒸散量远大于实际蒸散量,所以D正确。 (2018·湖北黄冈中学调研)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 河流径流变化幅度过大易造成洪涝灾害。下图分别为某城市附近水系分布(Ⅰ),该流域内一次局 部暴雨后甲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Ⅱ)以及城市的水循环分布(Ⅲ)。读图完成6~8题。

水循环教学文档

水循环和洋流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3)影响降水的因素: 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成正相关 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 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

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2.水循环的意义 (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 (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3)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 (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 例1:(2011·银川二中一模)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完成(1)~(2)题。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 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 地形平坦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 (2)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水源涵养功能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B.降水量增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强 C.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解析】分析试题情境可知径流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降水量、蒸发量、下渗量。第(1)题,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远小于浙江丘陵,说明华北地区蒸发量大,A选项错误。根据径流系数的定义可知B选项错误。云贵高原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其喀斯特地貌发育,下渗严重,C选项错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山区较平原坡度大,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故径流系数较大,D选项正确。第(2)题,在影响径流系数的三个因素中,降水量、蒸发量相对稳定,只有下渗量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森林破坏,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径流系数受短期降水量影响大,故不稳定径流 增大,A选项符合事实。同理,当径流系数增大,意味着下渗减少,对河流的(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季节变化增大,C选项符合事实。影响径流系数的因素有三个,故无法确定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的原因是降水量增大,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整体性原理可知D选项正确。D B 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期内不会自生自灭。下图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31~32题。 31.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 32.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大气环流B.大洋环流 C.水循环D.岩石圈物质循环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描述 1.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 (1)径流量;(2)流量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 (3)结冰期;(4)凌汛; (5)含沙量;(6)航运价值;

再生水处理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探讨

再生水处理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7-06-16T10:03:29.3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5期作者:钟逵邱建中 [导读] 本文中结合“双膜法”处理工艺展开相关的探讨,分别对系统构成、功能、配置等方面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应用注意事项。 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51 摘要:再生水处理是解决工业化时代水资源污染、匮乏的重要技术,尤其在城市化背景下,包括生活污水处理在内的各项需求,都离不开再生水处理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再生水处理工程涉及到复杂的技术、设备、原料,其中控制过程的自动化是系统应用的核心部分。本文中结合“双膜法”处理工艺展开相关的探讨,分别对系统构成、功能、配置等方面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应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再生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双膜法;应用 1、我国再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客观上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就越多,水资源既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形成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过度开采,尤其是针对地下水的不合理应用,导致人口聚集规模较大的城市缺水严重,其二是水源污染,以江河湖海等地表水较为严重,如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淮河污染至今尚未彻底解决。为了应对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供给短缺的现象,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发展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如“南水北调”;但相对于区域化的水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层面,再生水循环利用是一种更符合环保理念的方法。 “十三五”是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口不断增加,水资源供应成为了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准,相应的,再生水处理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的程度(或应用的比例)和工艺水平,直接影响着再生水的生产效率。“双膜法”是目前效率及质量均较突出的一种工艺,基于该工艺构建的再生水处理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有效回收率可达到75%以上,针对无机离子(城市生活废水的主要成分类型)的去处理可达到98%,是一种发展前景、市场空间较优秀的技术应用。 2、双膜法工艺再生水处理流程概述 “双膜法”本质上是一种以新型膜材料为主体的污水脱盐工艺,配合自动化技术、在线监测技术、集成计算机控制技术、仪表技术等形成一套完善的“再生体系”,目前也是我国城市污水治理中主要的途径之一,其经济性、实用性和环保性十分优越,所获取的再生水资源完全可以满足低端用途和工业需求。 顾名思义,双膜法包括了两种膜材料组合,其一是UF膜组系列,其二是RO膜组系列,从工艺流程角度分析,当污水(预处理后的一级A出水)进入再生水处理系统之后,一部分进入处理系统,充当“配水”角色,其他的进入双膜法工艺的过滤系统。UF膜组包括五组超滤膜,它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微生物、杂质以及其他大分子化合物,其中一部分仍然作为配水使用,其他进入RO膜组进行无机盐离子的清除,最后通过管网配送给用户。 显而易见的是,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双膜法工艺再生水处理流程中不包括过度复杂的流程和化学产品应用,当然与该处理工艺相匹配的系统部分中,也包括了反渗透化学清洗、反渗透冲洗系统、在线水质检测系统等,其主要是用来膜杀菌和污染去除。 3、再生水处理系统的核心构成、配置和功能 3.1 系统核心构成 根据国内广泛建设的再生水处理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结构分析,其核心部分是“监控系统”,主要负责再生水处理过程的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整个系统可以分成三层,分别是生产管理监控、现场监控和可编程监控。其中,生产管理监控是核心中的核心,一般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心控制室;现场监控本身是计算机设备和可编程控制器的运行机制,在设备上包括I/O控制机柜、触摸屏、电控柜以及大量智能仪表设备,其构建方式需要符合在线控制的基本要求,一般国内的控制系统建设利用了C/S架构来保障完整性。 3.2 系统配置概述 基于双膜法工艺实现的再生水处理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配置可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央控制室,一方面是现场控制架构。 第一,中央控制室配置。以二、三线城市中等规模污水处理长建立的再生水处理系统来说,基本已经实现了工业级以太网和光纤冗余网的无缝对接,便于不同地区的系统资源共享,其中以再生水调配为主。在中央控制室的配置上,除了必要的工业级计算机之外,终端计算机配置可搭载windowsXP以上的系统,目前来说计算机搭载工业软件产品的应用主要以32位软件为主,因此配置过高并不存在绝对性优势;配置光纤以太网监控系统,以满足各车间再生水工况运转情况,此外包括报警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等。 第二,现场控制架构配置。现场控制架构的主要设备场所是再生水控制室,除工业计算机意外,还需要配置以太网设备、UPS电源设备、PLC控制柜设备、电脑外设等,总体上,配置内容应该满足生产的自动化需求,并实现自动保护和调节,以及对各类参数的接受、处理、分析和打印。 3.3 系统功能分析 首先,系统设备控制。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前提,系统设备的控制方式基本上存在两种人工干预模式,其一是本地手动操作,即管理人员在设备当前位置上进行参数、工况的改变。其二是远程控制,最常见的如开关控制、离合控制,以及通过系统实现的传感机械臂控制等。实践中,中等规模再生水处理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由较多的人工变量参与,这样可以减少设备维修的比例,提高无故障运营周期,确保再生水的产量;远程控制中较为重要的功能是定时启动、运行。 其次,工艺控制功能。利用工艺设备进行工艺控制,客观上要求与监测设备形成连锁形态,如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等可采取液位控制的方式,并根据原水池液位控制超滤系统的停开状态,实现水泵及系统的安全运行。此外,超滤进水泵的自动化控制实现依赖变频技术,减少水泵调节的人工成本支出,这与反渗透高压泵所采取的闭环控制策略是一直的,所不同的是,前者调节水泵转速,后者调节水泵压力,依次实现反渗透膜的恒压进水要求。 再次,保护控制功能。双膜法工艺下的再生水处理存在一定的压力状态,尤其是高压泵容易出现异常,压力过高、过低都会导致联锁停车,导致整个生产陷入停顿状态。保护控制的终端可以安装压力传感器,通过预定参数的设置来确保膜组件不被破坏。 总体上说,积极发展再生水处理技术是我国目前应对城市化发展中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本文中基于再生水处理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主要涉及了功能、配置、架构等。此外,国内外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侧重新型膜材料技术开发,膜性能的提升可以极大地简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流程、降低难度、节约成本,这也是我国水处理产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项训练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项训练 1.图甲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乙是湖区各月降水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答案】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 2.读图,(其中图乙为图甲中虚线方框区域)完成下列问题。 试比较A、B两湖的矿化度(水的矿化度通常以1升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克数来表示)高低;并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原因。(4分) 【答案】A矿化度较B湖高(1分)。 理由:该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B湖面积小,水分收入为F河淡水的注入(1分),水分支出为蒸发和径流流入进入A湖(1分),矿化度较低。(或者,A湖面积大,水分收入主要从B湖流入的湖水(1分),水分支出绝大部分为蒸发(1分),故矿化度较高。)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材料二2013年1月,我国东北平原的三江湿地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界保护区行列。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三江湿地的成因。 【答案】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不利

于地表水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答案】中上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河干流出现了许多峡谷;中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下游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5.(10分)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2分);大量渗入地下(2分);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成众多泉水(2分)。 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水循环知识点

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圈的概念:指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的三种存在形式:液态水、气态水、固态水 3.水体分类(课本P54) 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陆地水分类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生物水、冰川水(地球上淡水主体是冰川) 4.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补给类型★补给 季节 补给 特点 ★我国分 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我国为例) 雨水补给我国以 夏秋两 季为主 ①水量变化 大②时间集 中③不连续 普遍,尤 以东部季 风区最典 型 径流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 变化和年际变化。 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给春季①季节性 ②水量稳定 ③连续性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 春汛和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 封冻 冰川融 水补给夏季①有明显的 季节、日变 化②水量较 稳定 西北地区、 青藏高原 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1、2月份径流 出现断流的原因:气温低于0℃,冰川无融水。 湖泊水补给全年①较稳定 ②对径流有 调节作用 普遍①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枯水期湖 泊水补给河流水,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②河流水、湖泊水与地下水间的相互补给关 系:当河流、湖泊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河流 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补给河 流水、湖泊水。 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 ②一般与河 流有互补作 普遍

用★特例: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河水补给 地下水。 5、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补关系 ①陆地的各种水体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 ②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存在着相互补给关系。相互补给关系主 要看各种水位的高低,水位较高的水体可以补给给水位较低的水体。 ③三种水体的变化速度: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④洪水期水位: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洪水期的补给关系: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和地下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 ⑤枯水期水位:地下水>湖泊水>河流水 枯水期的补给关系:地下水补给湖泊水和河流水;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6.河流的特征 项目描述方法影响因素对航运的影响 水 文 特 征 流量流量的大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 主要取决于河流补给 量与流域面积的大 小。一般来讲,补给 量与流域面积越大, 河流流量越大;河流 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 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 式。 水量大,流量平稳, 丰水期长,无结冰期, 含沙量少,对航运有 利 水位汛期水位高低和季节变 化,汛期的时间及长 短 包括丰水期、枯水期 时间,汛期长短等, 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 道特征有关。河流主 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 期,水位高。河流流 量相同的情况下,河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1水循环练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水循环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一滴水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这段话涉及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D ) ①径流②蒸发③降水④水汽输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汇入大海”是径流,“化为彩虹”需要蒸发,“变为积雪”为降水。 2.这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D )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大气圈④软流层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大海”为水圈,“彩虹”为大气圈,“高山”和“地面”为岩石圈。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属于大循环的是( B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⑦⑧ D.②③ 解析:大循环是指海陆间的循环,图中的环节是①③④⑤⑥⑨。 4.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C ) A.① B.④ C.⑤ D.⑥ 解析: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南水北调工程调节了径流量的空间分布,图中⑤表示地表径流。

5.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水循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联系调节作用;迁移交换作用;平衡更新作用;影响塑造作用。 6.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B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基本过程,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图中各环节中,a表示地表径流,b表示地表水的下渗,c表示地下径流,d为水汽蒸发。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原先的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以后,地表水的下渗明显会增多,因此地表径流应该减少,地下径流增多,而随着地下水的增多,蒸发量也会增大。 读下图,回答7~8题。 7.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B ) A.蒸发 B.地表径流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知识梳理与真题跟踪练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知识梳理与真题跟踪练 一、知识讲解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洋上空的水汽―――――――――――――――→风带(信风带、西风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 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跟踪训练 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①增加 B.②减少 C.③减少 D.④增加 2.“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城市用水量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③增强城市排水能力④缓解城市内涝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全球陆地、海洋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多年平均值的数量关 系。读图回答3~5题。 3.表示海洋降水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箭头①的含义是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5.参与箭头①环节的水量为[来源:学.科.网] A.甲、乙的差额 B.甲、丙的差额 C.乙、丙的差额 D.乙、丁的差额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量和当地气温的年内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6~7题。

彻底根治循环冷却水系统四大难题

彻底根治循环冷却水系统四大难题 一、方案特点 在工业冷却循环水方面,均采用水为能量的传递介质,在循环使用时,水质会浓缩、恶化,产生水垢、污垢、腐蚀、菌藻等,严重影响系统的效率,加大能耗,减少设备使用寿命。 以往通用的化学水处理方式不仅每年需要经费,而且会造成大量含有化学药剂的污水,加大 环境污染,同时会腐蚀管道,甚至造成冷却器穿孔报废。例如,一个保有水量100T的冷冻、冷 却、采暖循环水为例,如果采用传统化学处理方法,一年要用化学药剂10吨、每吨药剂会形成500 立方米的污染水。 针对以上问题,罗德斯尔?循环水水质深度净化方案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变频磁场技术,采用“以水治水、物理吸垢”方式,不仅解决了循环水净化、除垢、杀菌、灭藻、去锈等一系列难题,而且每年保养经费很少,不会产生污染,节电节水,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循环水水质深度净化方案。 循环水优化设备图片 二、罗德斯尔?循环水水质深度净化方案的优势 除垢防垢,使热交换表面始终无垢状态,提高热交换效率 除锈防腐,解决水体红锈问题,延长管道和热交换器使用年限 杀菌灭藻,尤其对军团菌的杀灭,提高安全性能,提高冷却效率 无需停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连续性 保留原管,即无需改变原有循环水管道 节水环保,大幅减少循环水排放,节省用水,没有污染,保养经费很少 三、设备构成和原理 概述 罗德斯尔?循环水系统优化方案体现的是一种综合性、多功能、环保、节水节能的循环水处理理念和技术,具有补水净化、去垢、灭藻、除锈、杀菌、环保、节能、节水等多重功效,本方案的主要设备为LT系列循环水系统优化设备。 LT系列循环水系统优化设备工作原理 LT 系列循环水系统优化设备是罗德斯尔?循环水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设备,该装置由高频发

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D1水循环

D1 水循环 【文综地理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201410)】D1 L537.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6分)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6分) (3)据右图分析该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12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循环、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位变化及原因分析。 【答案解析】(1)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6分)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水循环在陆地与海洋之间进行,为海陆间水循环。C海区的渔业资源主要受入海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形成的,与水循环地表径流密切相关。 (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6分) 解析: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沉、地下水水位下降,因B地靠近海洋,过度开采地下水也会造成海水入侵。 (3)河水补给地下水(2分)地下水水位变化:升高;原因:气候逐步趋向湿润;植被覆盖率提高、合理开采地下水、及时对地下水回灌。地理意义:有利于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10分) 解析: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此时河水补给地下水。与10年前相比,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升高,其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气候逐步趋向湿润;人为原因:植被覆盖率提高、合理开采地下水、及时对地下水回灌。地理意义主要为有利于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 【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区域水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文、图/胡洪营1 许春华2 李锋民3 石磊1 区域水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及意义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北方尤甚。北方地区不仅存在资源禀赋意义上的水资源短缺,而且水环境生态功能退化而导致的“水质性”缺水问题也日益严峻。以海河流域为例,2012年海河区水质为劣, “水质性”缺水威胁人类身体健康,ⅰ~ⅲ类水河长比例为34.6%,劣ⅴ类水河长比例为46.1%。 增加了处理费用并带来了新的水质安全威胁。为破解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矛盾,同时平衡工业、市政和生态环境用水三者需求,我们需要构建新型的区域水循环经济体系。所谓区域水循环经济体系是建立在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下的一种水资源利用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开展生产与消费环节的节水减排、污水再生处理以及再生水生态利用,构建区域经济尺度上水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的有机衔接和耦合体系,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及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安全。区域水循环经济体系区别于传统体系的重要之处在于强化了水的生态再生利用。传统水循环体系中,再生水的不同用途相互独立,利用效率不高,其社会循环利用和生态利用难以兼顾,同时忽视了再生水的自然属性,导致水质安全难以保障且公众难以接受。区域水循环经济体系强化了水生态再生环节,主要措施包括建设人工湿地、河道工程等,将工程处理后的再生水通过这些生态工程进一步实现区域生态再生,从而促进再生水的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利用与水质净化和水质安全保障。区域再生水的利用体系的构建可以充分结合该流域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以及结合湿地形成的近自然生态系统,发挥它们在水质净化过程中的作用和生态储存的功能。再生水在近自然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处理与储存可以提高再生水的生态安全性能,形成提升城市景观生态形象的生态景观带,增加再生水在自然界中停留时间,实现了再生水的生态安全回用以及与城市景观的有机结合。以此理念构建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可以实现多目标多层次再生水的回用,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以及开采率过高问题,减少了入河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了水生态、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的协调统一及有机融合。山东徒骇河、马颊河流域水循环经济体系实践山东省自“十一五”期间就倡导推行“治、用、保”治污体系来进行水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如图1所示。徒骇河、马颊河流域主要城市聊城市、德州市“十二五”期间积极完善“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把污染源治理、废水集中深度处理、再生水区域循环利用体系构建和人工湿地等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以污水处理工程的保障废水收集和再生,以再生水区域循环体系的构建保障水资源的节约和污染物的减排,以湿地等生态工程的建设作为生态环境改善、景观效果提高的有效途径,实现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2013年、2014年聊城市和德州市分别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年度实施情况考核》,取得了海河流域第一名,也是全国9大流域第一名的好成绩。2012年徒骇河、马颊河流域直接或间接排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共17座,该年度污水处理厂处理量约为70.5万m3/天,再生水回用量约为13.6%,其中4.7%为工业回用,8.9%为景观回用。流域内再生水利用模式单一,流域内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主要集中在景观环境、工业用水的再生利用,没有形成区域层面上再生水利用的模式。2012年流域内再生水管线较少,仅少数的工业再生水大用户铺设了再生水管线。基础设施的滞后更加制约了再生水的进一步利用。除此以外,流域内再生水的使用缺少政策激励以及政府引导。徒骇河、马颊河流域实现再生水的区域循环利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流域内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具备了再生水回用的条件;其次,每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均建有人工湿地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这既可以进一步提升水质,又可以和当地景观建设相结合,起到保障水质安全的屏障作用。针对徒骇河、马颊河流域再生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流域发展现状,构建高效、安全、经济的区域再生水利用体系是流域再生水利用发展的方向。茌平县城区再生水循环利用构建案例茌平县位于聊城,位居百强县第75位,工业经济发达(2014年数据)。2011年,茌平县污水再生利用率很低,其次工业用水地下水取用比例较高(达75%),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4%。;城区

高一地理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测试题

第三章第一节练习题 庖丁解牛 1.左图为 1950-2019 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 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 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上中游水库数量的增加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2.左图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 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3.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海陆间大循环B.陆上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地下水补给湖水 4.若左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 A.①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蒸发 B.人类活动对①②③④中的①产生的影响最大 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与②的作用密切相关 D.①环节的形成必要条件是气流下沉 5.若左图表示环流则气压顺序() A A>B>C>D B B>A>C> D C C>D>A>B DD>A>B>C 6.若上图图表示环流则气温顺序() A A>B>C>D B B>A>C>D C C>D>A>B DD>A>B>C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5-6 题。 7.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 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8.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 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9.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正确 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 )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下列河湖,没有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 A.塔里木河 B.闽江 C.长江 D.黑龙江 11.下列四地淡水资源最多的是() A 北纬51°29′一 55°46′,东经103°41′-109°57′ B 北纬 36°24′25″—38°0′32″,东经115°45′—117°36′ C 北纬37°27′~38°25′,东经111°30′~113°09′ D 20°N, 20°E 2019 年 5 月 10 日,“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青岛五四广场举行。目前岛城正创建海绵型城市,用渗水砖铺设地面,“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状况将得到改善。下图中a~g 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城市用渗水砖铺设地面,水循环的部分环节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增加B. b 减少C. f 增加D. e 增加 13.下列关于水循环各环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环节c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②环节d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无关 ③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环节g④环节b将由夏季风来完成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中央空调水循环系统简介

中央空调系统简介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央空调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城市的宾馆、饭店、大型商场、娱乐场所、大型写字楼、办公楼、现代化生产车间都相继安装了中央空调设备,它不仅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同时也被用来调节工业生产所需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和采暖水系统。冷却水系统是由热交换器、冷却水泵、管道、冷却塔、贮水池组成。冷却水在冷冻机里冷却受热受压的制冷剂,温度上升至37℃左右,经水泵送至冷却塔,冷却后返回至冷冻机中循环使用。冷冻水系统是由热交换器、冷冻水泵、管道、风机盘管、膨胀水箱组成。冷冻水在冷冻机中被制冷剂冷却至7℃左右后送往风机盘管,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升温至12℃左右后,再返回到冷冻机中被冷却。热媒水在热水锅炉中被加热至60℃左右后送往风机盘管,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降至55℃左右后,再返回到锅炉中加热。热水和冷冻水共用一套管道系统。1.中央空调系统特点 中央空调一般承担着夏季供冷、冬季供热的任务,春季和秋季停机检修或保养,即使在正常运行期间也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工作环境的需要停机。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由于编制上的限制不设专门水处理技术管理人员,实行粗放式管理,因此,水处理技术和方案对这一情况应有较强的适应性,既要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又要管理简单方便,水处理成本低廉。 2.冷冻水系统特点 冷冻水系统是以水做冷媒介质和空气进行能量交换的密闭式体系,虽然与外界接触较少,但在整个体系的最高处设有膨胀水箱,这样冷冻水介质还是和空气有所接触,使溶解氧和一些营养物进入冷冻水系统,导致粘泥沉积,不仅影响传热,还可能形成氧浓差引起设备的腐蚀,经常出现黄褐色水质或黑灰色水质。因此,对于冷冻水系统水处理 的重点是控制设备的腐蚀及粘泥的产生。 3.冷却水系统特点 冷却水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不断蒸发浓缩,含盐量不断上升,为了不使含盐量无限制的升高,必须排放掉一部分冷却水,同时补入新鲜水,前者称之为排污,后者称之为补水。含盐量上升后极易在热交换器的水侧形成水垢,垢的形成不仅使传热效率下降、制冷负荷增大,还会形成垢下腐蚀,造成水电浪费和缩短机组使用寿命。冷却水系统的另一特点是保有水量小,极易浓缩,如掌握不好排污量和补水量,浓缩倍数波动较大,难以保证水处理效果。因此,对于冷却水系统水处理的重点是控制结垢兼顾缓蚀。 中央空调系统为什么会有上面所讲的问题呢,主要是由于其媒介——水所造成的。 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的? 水在自然界中大量的存在,比较容易取得,价格便宜。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水的潜热大,这是水成为工业首选作为冷却介质或热载体的重要原因。但自然界中的水并非纯净的物质,因为水是很好的溶剂,当它流过岩石、矿床和土壤时,就会有很多的盐类溶入其中。空气中带入尘埃、有机物及其它们的分解产物,水中生长的物质,都将成为各种各样的杂质,溶入水中。那么,溶入水中的盐类和杂质以离子形态存在的有阳离子:Ca2+、Mg2+、Na+、Fe2+、Zn2+、 Cu2+、Mn2+、H+、NH4+等;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有:CO 32-、HCO 3 -、Cl-、SO 4 2-、NO 3 -、HSiO 3 -、F-、 H 2PO 4 -、OH-、H 2 BO 3 -、HPO 4 2-、HCO 3 -、NO 2 -、HS-等;以气态存在于水中的有:CO 2 、O 2 、N 2 、HN 3 、 SO 2、H 2 S、CH 4 、H 2 等;以悬浮物形式存在于水中的有粘土、无机的土壤污物、有机污物、有 机废水、各种微生物;还有以胶体形式存在于水中的SiO 2、Fe 2 O 3 、Al 2 O 3 、MnO 2 、植物色素、 生长在水中的各种细菌和藻类。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地表水(江河水、湖水)和地下水(井水),不同水源、不同地区、周围的不同环境和不同季节,自然界水中的各类杂质的品种和量有很大的差别。

(完整版)水循环试题及答案

水循环测试题 1.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冰川和地下水 B.河流水和湖泊水 C.河流水和地下水 D.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和河流水 2.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资源处于不断地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 C.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D.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并塑造着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3.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A、B表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ABCD 四点气压由大到小排序是() A.A>B>C>D B.B>A>C>D C.B>A>D>C D.D>C>B>A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且A、B表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均为动力型气压带 B.A为动力型气压带,B为热力型气压带 C.A为热力型气压带,B为动力型气压带 D.A、B均为热力型气压带 5.若此图表示的是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且B表示的是岩浆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指外力作用 B.C的最典型特征是层理构造 C.A可能是大理岩 D.④指重熔再生 6.若此图表示太平洋某海域洋流运动模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均为寒流 B.①为寒流,③为暖流 C.②为暖流,④为寒流 D.C地可能形成渔场 7.若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且A、B表示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人类最难影响的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球的重力能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太阳辐射能 9.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10.图中⑤产生的地质作用表现为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地壳的水平运动 D.变质作用

高一地理必修1《水循环》精彩试题

实用文档 1.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回答4~6题。 2.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A.高出很多B.高出少许 C.高度相同D.高度较低

5.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A.黄土塬B.沙滩地 C.沼泽地D.自流盆地 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实用文档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右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该区域降水增加B.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D.地下径流增加 5.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 A.封山育林B.退耕还林 C.修建梯田D.修建小型水库 右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9~10题。 6.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 ) A.雨水、雨水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实用文档 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7.该河流沿岸植被很可能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