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植物--教案

菊科植物--教案
菊科植物--教案

教案--菊科植物.

菊科植物――项目教学教案

花坛设计――项目教学实施

花坛设计――项目教学实施

花坛设计――项目教学实施

常见菊科植物

图文简介常见菊科植物[图文50P] 孔雀草 (2) 白晶菊 (4) 金光菊 (6) 蟛蜞菊 (7) 山莴苣 (8) 孔雀草 (10) 绿铃 (12) 百日草 (14) 春黄菊chamomile (16) 榰草 (18) 一支黄花 (19) 松果菊 (21) 重瓣金鸡菊 (23) 霍香蓟 (25) 波斯菊 (26) 大丽花 (28) 蓟 (30) 芙蓉菊 (32) 荷兰菊 (34) 皇帝菊 (35) 野菊 (36) 蒲公英 (38) 秋菊 (39) 矢车菊(德国国花) (41) 鼠菊草 (43) 西洋滨菊 (44) 抱茎苦卖菜 (45) 旋覆花 (47) 宿根天人菊 (49) 蒲棒菊 (52)

黄晶菊 (53) 大吴风草 (55) 黑心菊 (56) 蛇目菊 (57) 亚菊 (60) 小蓟 (62) 翠菊 (63) 麦秆菊 (66) 瓜叶菊 (68) 万寿菊 (70) 勋章菊 (71) 雪叶莲 (72) 雏菊 (74) 金盏菊 (76) 孔雀草 学名:Tagetes patula 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畏寒草本花卉。 花语:总是兴高采烈 种类:菊科 原产地:北美 花色:白

花期:夏 株高30至40厘米。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褐、黄褐、谈黄、杂紫红色斑点等。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叶缘有明显的油腺点。头状花序顶生,花外轮为暗红色,内部为黄色,故又名红黄草。因为种间反复杂交,除红黄色外,还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品种,还有单瓣、复瓣等品种。花期从―五一‖一直开到―十一‖。

植物资源学(复习)

资源植物学习内容 概述 一、植物资源的概念 二、我国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概况 4.开发研究动态: 药用野生植物: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收集区,对主要资源进行药理和疗效试验;防癌抗癌植物资源筛选;治疗疑难疾病获得显著效果。 保健品开发:苦丁茶、青草药制品、 野生果用资源方面:探明其含有特殊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食疗效果 植物农药: 杀虫植物:苦参、毛茛等植物所含的生物碱盐、皂甙,黄酮及挥发性物质; 杀菌植物:菊科、松科等植物中提取挥发性油,亦可直接用于病害防治。 食用植物色素:越桔红、玫瑰茄红、栀子的多种制品,紫胶色素等也研制成功。 5.我国植物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源破坏严重:砍树、砍枝、摘果、采叶,甚至、挖根、剥皮等杀鸡取卵的采集办法。 未完善加工工艺技术:多为半成品或低品位的产品,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缺乏应有的竞争力。盲目开发:在未探明社会需要量、社会购买力水平和资源生产量的情况下,一哄而起。 忽视综合开发与利用:忽视植物多功能综合利用,许多植物含有几种特殊的有效成分,只利用其中的1、2种,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野生植物资源普查:评价资源利用价值,制定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野生植物产品的深、精加工:加工工艺,要提高测试手段和有效成分的分析技术。 良种选育、配套的生产技术。 开发重点: 地方特色的名、特、优野生药用、果用。 植物农药的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蔬菜栽培与开发利用。 三、国外对植物资源研究的概况 1.基础研究 欧洲:对芳香植物的研究较深入。 日本:野生植物的染色体、化学成分研究较多,特别对抗癌植物的筛选研究。 美国:筛选出与地中海地区野生的长角豆中所含半乳甘露聚糖胶相同成分的瓜尔豆,保证了美国在二战期间造纸工业的正常生产,促进了美国石油工业和糖业工业的发展。 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在食用菌研究上成果突出。 第一章植物资源的分类 六、参考华东师范大学马炜梁的《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的分类,将野生植物资源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饲料植物;有毒及毒品植物.后面我将按照这一分类系统介绍野生植物资源。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资料重点总结.doc

石河子大学2012 级中药学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 科学。 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加工 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3.民族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 其加工品。 4.蕴藏量: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 和可利用蕴藏量 5.年允许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6.最大持续产量: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即在正常自 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7.3S 技术:是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三种技术的简称。其中,遥感 技术是基础,地理。。。起辅助信息处理作用,全球。。。用于辅助空间定位。 8.就地保护:是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 植物资源的目的。 9.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病危药用动植物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 区,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10.道地药材 11.外业调查:实地调查是取得中药资源蕴藏量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要在充分掌握被 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一切可行的调查路线和 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12.内业整理: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 的历史资料和数据。 13.维药:维药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 医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 贡献。 二、简答题 1.中药资源九大区域(关怀南海,浙川藏蒙维) 2.主要民族药种类:藏蒙维傣壮药五大类 3.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划分为:我国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将濒危植物分为三个 保护等级:即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二 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种类;三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 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4.植物类中药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 5.中药资源学研究内容: a 中药资源调查技术; b 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 c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 d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 究; e 积极寻找和扩大要用动植物新资源; f 濒危用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与监测。 中药资源的地位与价值: a 中药资源是人类健康事业的物质保障; b 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

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一切有用的植物总和(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 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种质 植物资源:在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的总和。 时间性:指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利用途径和价值的差异 空间性:指植物的分布区域,由环境条件不同导致利用价值差异 人文背景:指不同民族、地域的人,由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积累,在用植物的种类、经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差异。紫锥菊 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红豆杉 林业植物资源与识别 4.2.1 油脂植物资源的概念 油脂:油和脂肪的总称 植物油脂: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他部位提出来的,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的组成: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的,其脂肪酸多为不饱和的;称为脂肪的,其脂肪酸多为饱和的 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天然的植物油脂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 植物油脂经高温处理后(250度,2小时),易生成反式脂肪酸 常见于烘烤及油炸食品。 油脂植物资源:指处于野生状态或半野生状态有一定含油量的植物,其体内含油脂8%以上或在现有条件下出油率达80%以上的植物的总称。 通常油脂多存在于植物的果实、种子、花粉、孢子、根、茎、叶等器官,含油脂的部位以种子(仁)为主。 4.2.2 我国油脂植物资源 我国油脂植物资源近千种,隶属于100多个科,其中以樟科、山茶科、芸香科、卫矛科、大戟科、豆科、蔷薇科、忍冬科和十字花科为主。 木本油料植物400多种,含油量15-60%的有 200多种,50-60%的有50多种,多于草本植物(3:1左右)。 果实含油量在30%以上,且资源丰富的树种均具有开发价值,目前广泛栽培的约30多种。 4.2.3 几种重要的油脂植物资源 (1)油茶 Camellia oleiferaAbel. :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又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等。种子含油量36.6%,种仁含油量55.9%,是我国产油量最高的植物之一。 茶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含有油酸83.3%,亚油酸7.4%,易被消化。另含有山茶苷、磷脂质、皂苷、维生素E、鞣质等。 (2)麻疯树 Jatropha carcas L. :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别名小桐子,臭油桐等。种子含油量40%左右,种仁含油量60%左右。 种子油中含有毒素(毒蛋白),不能食用,适合生产生物柴油,也可以生产生物农药、杀虫剂等。 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 (3)乌桕 Sapium sebiferum (L.) Roxb. :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种子能榨取两种不同性状的油脂。 外种皮榨取的固体桕脂,俗称皮油,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制造汽车轮胎,电影胶卷、塑料薄膜、肥皂、高级蜡纸、日用化妆品的原料或辅料。 种仁榨取的液体油脂,俗称梓油,含有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属干性油,是制作油漆,油墨等产品的主要原料 (4)黄樟 Cinnamomum porrectum (Roxb.) Kosterm. :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果实核仁含油率60%,可供制肥皂。 根、树皮、叶全年均可采,经过蒸馏提取樟脑油,并精制成颗粒状结晶(粗樟脑)。

菊目 菊科

(界、門、綱、目、科、屬、種) 菊目菊科(內容參考改寫自網路資料) 菊目只有一科,就是菊科;在雙子葉植物群中,菊科植物是個大宗,居於最高等的地位。全世界大約有一千屬,二萬種以上,台灣約有七十屬,一百八十種。菊科植物適應力很強,它們多數喜歡日照充足,開闊向陽的大地,海濱、平地、高山,甚至從赤道到極地,處處皆可見它們的蹤跡。生命力旺盛,繁殖迅速,若有新墾地或火燒地,它們常是其中的先驅植物。 菊科常見到的草本或藤本植物,葉子都成互生狀態.菊科的頭狀花序中的小花,有兩種型態:一種是同形的,也就是不管內緣或外緣都是屬於一種花形,另一種則是異形的,則是外緣花朵呈現舌狀花,內緣卻是管狀花的構造,當我們觀賞菊科植物時,花的構造與組成有必要詳加辨認。 菊科植物最直接的辨認特徵就是它的「頭狀花序」,頭狀花序是指其花朵的排列方式,形容所有的花朵集中在一個平面的狀況。也有可能發生數個頭狀花序形成總狀花序。 菊科植物的花序如由舌狀花與管狀花兩型組成(異形),則舌狀花在外為排成花瓣狀,且為雌性花,管狀花聚集於中央且為兩性花,如菊花外圍每一單位是一舌狀花、其構造有花瓣似舌狀,有花蕊是雌蕊,所以舌狀花是一朵花(單性花), 多為不孕花。中央是筒狀花,有花瓣及花蕊包括雌蕊及雄蕊,所以每一個筒狀花也是一朵花,是為兩性花,授粉後可結瘦果;,所以我們平常所指的「一朵花」,其實是由成百上千的花卉所組成。 再如: 以向日葵來說,中間黑色普遍稱為花心的部分,就是管狀花所在,外圍黃花一般稱為花瓣的部分,就是「舌狀花」了。了解向日葵的構造之後,就不難猜出葵花瓜子到底是由何處生產:向日葵擁有成千朵管狀花,這些管狀花經由授粉結果之後,就是我們吃的葵花瓜子了。 並不是所有的菊科植物都有兩種花,有些只有「舌狀花」,例如蒲公英,只有「管狀花」的,最常見的就是藿香薊、紫背草、鼠麴草、昭和草;黃鵪菜、兔兒菜則全為舌狀花所組成,此時的舌狀花則是兩性花; 菊科的果實為各種形式的瘦果,在成熟時,其花萼通常會變態成白色的「冠毛」而展開,只要藉由微風輕輕一吹,便四處飛散傳播,作為傳播時的飛行工具。 天人菊木春菊別名:瑪格麗特;茼蒿菊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

被子植物科类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介绍如下: 菊科(Compositae ): [主要特征]: 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质藤本或灌木,稀为乔木; 叶通常互生,亦有对生或轮生,单叶式复叶,全缘、具齿或分裂花两性或单性,具舌状或管状花冠,密集成头状花序,头状花序中有全为营状花,亦有全为舌状花,有中央为两性或无性管状花(盘花),外围为雌性或无性舌状花(放射花)或雌性管状花,为一个具1至多层的总苞片所围绕,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 花序托凸、扁或圆柱状,平滑或有多数窝孔,裸露或被各样片; 雄蕊4-5,花药合生成一管,极稀离生,药基钝或具尾,花丝分离; 子房下位,1室,具1胚珠,花柱分为2枝,枝的内侧具柱头面,顶端有各种附器; 果为菊果(Cypsela),习称瘦果,顶端冠以糙毛、鳞片、刺状冠毛。 [分布及作用]:Compositae菊科,双子叶植物,约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于全球,主要产温带地区,我国有23O属,2300多种,各地均产,有些供观赏,有些入药,也有些供食用,还有产橡胶的。 显微特点:本科植物普遍含菊糖;常具各种腺毛、分泌道、油室;具各种草酸钙晶体。 [分类]:分为2个亚科 管状花亚科(Liguliflorae,Cichorioicleae):[主要特征]:植物体无乳汁;头状花全由管状花组成,或由舌状的边花和管状盘花组成;花柱圆柱状,具附器。 本亚科代表植物如下: 1.苍术 [形态特征]:

[分布]苍术为多年生草本,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力强,忌强光和高温,生于丘陵岗地杂草丛或树林之中,主要分布于江苏省茅山山脉,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为山地阳坡、半阳坡灌丛群落中的常见植物。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2 0多个省区。苍术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茅苍术野生资源已渐稀少,药用多收购北苍术。 [功用及主治]苍术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辛、苦。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能。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萎痹、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 2.祁州漏芦 [形态特征]:高30-60厘米,主根粗壮, 茎直立,不分枝,密生白色绒毛;基生叶大,有 长柄,叶片椭圆形,茎生叶较小,互生;头状花 序单生于茎顶,淡红紫色;瘦果似圆锥形,黑褐 色。根部外表棕黑色,粗糙有明显纵沟,质轻, 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黄白色,中心多空, 呈棕色。臭特异,味微苦,以根条粗长、整齐不 破碎、表皮棕黑色、质坚者为佳。 [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生于向阳地、干燥山坡。 [功用和主治]味苦、咸,性寒。具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生肌、下乳之功效,治痈疽发背,疔疮肿毒,瘰疠,乳疮,乳汗不通等症。根(药材名:漏芦)为清热解毒药,能清热解毒、消肿通乳. 3.禹州漏芦(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菊科药用植物概述

菊科药用植物概述 万雅莉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3级中药学) 菊科 [主要特征]: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质藤本或灌木,稀为乔木;叶通常互生,亦有对生或轮生,单叶式复叶,全缘、具齿或分裂:花两性或单性,具舌状或管状花冠,密集成头状花序,头状花序中有全为营状花,亦有全为舌状花,有中央为两性或无性管状花(盘花),外围为雌性或无性舌状花(放射花)或雌性管状花,为一个具1至多层的总苞片所围绕,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托凸、扁或圆柱状,平滑或有多数窝孔,裸露或被各样的托片;雄蕊4-5,花药合生成一管,极稀离生,药基钝或具尾,花丝分离;子房下位,1室,具1胚珠,花柱分为2枝,枝的内侧具柱头面,顶端有各种附器;果为菊果(Cypsela),习称瘦果,顶端冠以糙毛、鳞片、刺芒状冠毛。 [分布及作用]:Compositae菊科,双子叶 植物,约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于全 球,主要产温带地区,我国有23O属,2300多

种,各地均产,有些供观赏,有些入药,也有些供食用,还有产橡胶的。 显微特点:本科植物普遍含菊糖;常具各种腺毛、分泌道、油室;具各种草酸钙晶体。如奇蒿含簇晶,艾叶、苍术含方晶。 [分类]:分为2个亚科,即舌状花亚科(Liguliflorae,Cichorioicleae)和管状花亚科(Asteroideae,Tubuliflorae,Curduoideae),其构造如图所示。 一、管状花亚科 [主要特征]:植物体无乳汁;头状花全由管状花组成,或由舌状的边花和管状盘花组成;花柱圆柱状,具附器。 本亚科代表植物如下: 1、菊花 弘景曰:菊有两种:一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 作羹食者,为真菊;一种表茎而大,作蒿艾气, 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时珍曰:本 经言菊花味苦,别录言菊花味甘。诸家以者为菊, 苦者为苦薏,惟取甘者入药。甘菊始于山野,今 则人皆栽植之。其花细碎,品不甚高。蕊如蜂窠, 中有细子,亦可捺种。 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全体被白色绒毛。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四川。 [功用和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主要化学成分]花和全草含挥发油,成分菊油环酮、单龙脑酞酸酯、菊醇、

007菊科植物门

七、菊科植物门 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 描述: 菊科,双子叶植物,约1000属,25000-300种广布于全球,主要产温带地区,我国有230属,2300多种,各地均产,有些供观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质藤本或灌木,稀为乔木;叶通常互生,亦有对生或轮生,单叶或复叶,全缘、具齿或分裂;花两性或单性,具舌状或管状花冠,密集成头状花序,头状花序中有全为管状花,亦有全为舌状花,有中央为两性或无性管状花(盘花),外围为雌性或无性舌状花(放射花)或雌性管状花,为一个具1至多层的总苞片所围绕,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托凸、扁或圆柱状,平滑或有多数窝孔,裸露或被各样的托片;雄蕊4-5,花药合生成一管,极稀离生,药基钝或具尾,花丝分离;子房下位,1室,具1胚珠,花柱分为2枝,枝的内侧具柱头面,顶端有各种附器;果为菊果,习称瘦果,顶端冠以糙毛、鳞片、刺芒状冠毛。 01,Acanthospermum.刺苞果属物种: 刺苞果 描述: 刺苞果属,菊科,约8种,产美洲,其中刺苞菊在我国云南已归化呈野生状态。一年生草木;叶对生,近全缘或具缺刻;头状花序小,单生叶腋;总苞片2层,外层5-6枚,草质,椭圆形至卵形,内层苞片较大,具刺,花序托凸起,有托片;缘花舌状,雌性,结实,舌瓣小,黄色,盘花管状,不育;瘦果藏于增厚变硬、具刺的内层苞片中。 02,Achillea.......蓍属物种: xx蓍(羽衣草,蚰蜒草,锯齿草)、蓍 描述:

蓍属,菊科,约20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15种(狭义者归并为5种),广布,大部产北部,其中蓍可入药。多年生草本,稀为亚灌木;叶常为1-3回羽状深裂,有时仅有齿;头状花序异形,小,有短梗,排成稠密的伞房状花序;总苞片数列;花序托有托片;缘花舌状,雌性而结实,黄色、白色或粉红色;盘花黄色,两性,结实;瘦果长圆形,强压扁,有明显边缘,顶端有冠毛。该属中舌状花大型,盘花花冠扁筒状及瘦果无冠毛的种类,常另立为长舌蓍属;天山蓍属也是自蓍属中分出,主要特征在于头状花序仅有两性花,总苞片1层。 03,Ageratum.......藿香蓟属物种: 藿香xx 04,Ajania.........亚菊属物种: xx、疏齿xx 05,Ambrosia.......豚草属物种: 豚草 描述: 豚草属,菊科,近40种,主要分布于美洲,我国有豚草等1-2种,栽植或逸为野生。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互生或对生,全缘至掌状或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单性,雌雄异株;雄头状花序多花,通常复排成总状花序;总苞合生成半球形或碟状,顶端开口,具5-12齿;花冠整齐,花冠管极短,顶端5齿裂;花药近离生。基部钝而全缘;雌头状花序单生或2-3聚生于雄花序下方或枝的上部叶腋内,通常仅1朵雌花;总苞合生,卵形或近球形,顶端闭锁;花冠通常不存在;花柱枝顶部自总苞的喙中伸出;瘦果倒卵形或卵形,埋藏于总苞中。 06,Anaphalis......香青属物种: xx、珠光xx、黄腺xx、xxxx 描述:

菊科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摘要]分析了菊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化学成分, 综述了近年来菊科植物在医疗、保健、农药及其他方面的研究现状, 并针对此项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菊科植物资源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菊科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化学成分多且复杂几乎含有所有的生物活性物质, 开发利用菊科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自世纪年代以来天然植物药在全球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世界上已有13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中医药, 有80%的发展中国家依靠中草药防治疾病。欧美国家也出现了“中药热”美国人已有30% 服用植物药。一时间人们对中草药及其保健品、绿色食品、中草药化妆品及添加剂、植物源农药等天然产物的需求越来越多。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宝库, 研究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活性不仅能得到有实用价值的化合物而且能为新药的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思路。本文试图从菊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化学成分, 以及其在医疗、保健、农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扼要的阐述, 旨在为菊科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菊科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化学成分 1.1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最大的一科。有一致的小花结构。小花管状,辐射对称,或舌状 而两侧对称,或花冠管状而花冠裂片二唇形。多数小花密集排列,外覆以总苞片而形成一致的头状花序。 1.2菊科共13族1300余属,近 25000~30000种,除南极外,全球分布。中国约有220属近 3000种,全国各地分布,其中异裂菊属、复芒菊属、太行菊属、画笔菊属、重羽菊属、黄缨菊属、川木香属、球菊属、葶菊属、栌菊木属、蚂蚱腿子属、花佩属、华蟹甲草、华千里光属、紫菊属、君范菊属等15属为中国特有。 1.3菊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菊糖完全代替了淀粉作为多聚糖贮存。一些族含生物碱。大约有 1000种以上的菊科植物含有不同类型的乙烯化合物,特别是含10、13和14~18个碳原子的乙烯化合物。这是菊科化学分类学中有价值的分类特征。菊科所含有的倍半萜内酯类具有强心、抗癌、驱虫、镇痛等作用。 刘佳斌;苏炜;王金胜;;万寿菊根部生物碱类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王文桥;刘金朵;张文渊;王红刚;张小风;马志强;韩秀英;康立娟;李红霞;;植物抗生活性及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是菊科中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菊科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秋播作2年生栽培(高寒地区春播作—年生栽培)。株高15—20厘米。叶基部簇生,匙形。头状花序单生,花径3—5厘米,舌状花为条形。有白、粉、红等色。通常每株抽花10朵左右。花期3—6月。雏菊耐寒,宜冷凉气候。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可在8月中旬或9月初于露地苗床播种繁殖。播种后,宜用苇帘遮荫,不可用薄膜覆盖。幼苗出齐,撤去帘子。长出二、三片叶时第一次分植,裸根不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待幼苗生出3一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止徒长。畦内施适量基肥。来年株形矮壮,抗逆性强,花大丰满色艳。10月底浇一次透水,当畦土不粘不散时,起坨囤人阳畦越冬,晚间盖蒲席防寒。雏菊越冬耐冷凉,但怕严霜和风干。蒲席的薄厚和盖撤时间早晚,视花苗长势和天气冷暖灵活掌握,以防徒长和有效地控制花期。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定植时,施腐叶肥或厩作底肥。定植后,宜每7一10天浇水一次。雏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雏菊秋播促壮后,如果没有分苗移植,可在10月底将苗起出,分开,根丛稍带一点宿土,然后抓—把事先准备好的含腐殖质多而稍粘的湿润肥沃土壤,把—两株苗放在壤土中心攥紧成坨,依次囤入阳畦,喷雾保湿,以促须根旺发,株小茁壮,来春直接定植花坛或上市出售不易萎蔫。 雏菊原产欧洲又名延命菊。它的叶为匙形丛生呈莲座状,密集矮生,颜色碧翠。从叶间抽出花葶,葶一花,错落排列,外观古朴,花朵娇小玲珑,色彩和谐。早春开花,生气盎然,具有君子的风度和天真烂漫的风采,深得意大利人的喜爱,因而推举为国花。也有说意大利的国花是玫瑰(月季)。罗马贵族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玫瑰花,居住的房间里,用餐的餐桌上,各种仪式典礼上都要摆放各色的玫瑰花,生活奢侈的人,甚至用玫瑰花浸液来洗浴。不同颜色的玫瑰花,还代表了不同的身份。紫罗兰和香石竹在意大利也非常受欢迎,据说是民间公认的国花。 雏菊(Daisy): 种类—菊科 花色—白、桃红、红 别名—春菊,马兰头花,玛格丽特,延命菊,幸福花(俗称) 花期—春~初夏 产地—欧洲西部 无论是遥远的北欧,还是中国,到处都可见这种植物,它的中文名是因为它和菊花很象,是线条花瓣的,区别在于菊花花瓣长而卷曲油亮,雏菊则短小笔直,就像是未成形的菊花。它的叶为匙形丛生呈莲座状,密集矮生,颜色碧翠。从叶间抽出花葶,葶一花,错落排列,外观古朴,花朵娇小玲珑,色彩和谐。早春开花,生气盎然,具有君子的风度和天真烂漫的

身边的中药——菊科植物(一)

身边的中药——菊科植物(一) 身边的中药——菊科植物(一)本次给大家讲的是头状花序呈紫(蓝)色的几种菊科药用植物。【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100~150cm,上部有分枝,枝有纵条纹,密被白软毛。叶互生,羽状深裂或几全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有针刺及刺齿,茎生叶向上逐渐变小。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两面沿脉有稀疏的节毛或几无毛。头状花序直立,单生于枝端;总苞钟状,直径3cm,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有刺。全部为管状花,紫红色。瘦果压扁,偏斜楔状倒披针状。冠毛浅褐色。花果期5-11月。【药用】地上部分入药,称“大蓟”,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之功效。主治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大蓟消痈力强,止血作用广泛,对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为适宜。煎服,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图1:蓟【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 (L.)DC.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100cm,不分枝,全株被灰白色绵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羽状全裂呈琴形,裂片再羽状深裂。全部叶质地柔软,两面被稠蛛丝状毛或粗糙毛茸。全部叶质地柔软,两面灰白色,被稠密的或稀疏的蛛丝毛。头状花序单生茎顶,花序梗粗壮;总苞半球形,苞片

约9层,覆瓦状排列,苞片顶端有膜质附属物,褐色。管状花紫红色或淡紫色。瘦果楔状,棕褐色。冠毛褐色,多层。花果期4-9月。【药用】根入药,称“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的功效。主治乳痈肿痛,瘰疬疮毒,乳汁不下等,为治乳痈之良药。煎服,5~9g。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图2:祁州漏芦【植物】蓝刺头(驴欺口)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60cm,上部分枝长或短,有棱线,被稠密的长节毛和稀疏的蛛丝状薄毛。叶互生,基生叶与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有长叶柄,二回羽状分裂,边缘具刺齿;中上部茎叶羽状半裂或浅裂,无柄。全部茎叶质地薄,纸质,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或被稀疏蛛丝毛,下面灰白色,被密厚的蛛丝状绵毛。复头状花序生枝顶端,呈圆球形,直径~4cm;小头状花序具一花,花冠管状,5深裂,蓝色或白色。瘦果圆柱形,密被黄褐色柔毛。花果期6—8月。【药用】根入药,称“禹州漏芦”,作用功效同漏芦。头状花序入蒙药,称“乌尔格斯图-呼和”,可强筋接骨,愈伤,清热止痛,治疗筋骨折伤,骨伤热,金创,刺痛症。多入丸散。图3:蓝刺头以上三种植物的主要区别(见图4): a. 枝 b. 叶 c. 苞片 d. 花图4:器官形态图(左:蓟,中:祁州漏芦,右:蓝刺头)编者解读:此3种植物为仅具管状花,且花呈现(蓝)紫色的菊科植物。

菊科植物提取物抑菌研究

菊科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现状 摘要:菊科植物的药用性已得到充分的研究,蓬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是菊科茼蒿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植物体中含有樟脑、a-蒎烯和p-蒎烯,对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黄曲霉和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的菌丝体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本项研究以灰葡萄孢菌(Botrytis 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黑根霉菌(Rhizopus spp.)、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这4种果蔬常见致病病菌为对象,研究菊科植物蓬蒿提取物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分析确定提取物对不同病菌的抑制效果。关键词:菊科植物;蓬蒿;提取物;抑菌活性 1 植物提取物研究现状 在植物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或直接开发植物源农药,是当今农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发展快,植物提取物是现代植物药先进技术的载体,是植物药制剂的主要原料。相对来说,化学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植物提取物作为天然药物,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1]。张国珍等从植物中筛选出一批对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挥发油[2]。孟昭礼等对银杏的研究较为深入,成功地开发出了农用杀菌剂“银泰”和“绿帝”系列[3-5]。吴恭谦等研究表明,白头翁素对禾谷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强烈[6]。冯俊涛对来自西北地区的187种植物样品抑制活性做了较为系统的初步筛选[7]。总之,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杂草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没有见过对蓬蒿研究的报道,为此,对蓬蒿提取物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研究其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链格孢菌、黑根霉菌、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8]。 2 菊科植物研究 2.1菊科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菊科(Compositae)是世界、也是中国种子植物最大和最进化的科之一[9]。约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全世界,热带较少[10]。在我国,包括归化及栽培年代已久的菊科植物有240属,约2300种之多,隶属于2亚科、5超族、11族中。其中我国特有属29属,占分布于我国菊科野生属总数的13.43%[11]。 2.2 菊科植物的化学成分 菊科植物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均居植物界之首,总计约30余类,几乎包括了所有天然化合物类型,其中以倍半萜内酯、聚炔类及菊糖为其突出特点[17]。目前菊科植物在农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杀虫剂上,关于菊科杀虫植物的介绍,据Grainge等(1985)的杀虫植物数据库统计,在有杀虫活性的1600种杀虫植物中,有160种是菊科植物[18]。菊科植物在农药方面的应用当首推除虫菊。 3 蓬蒿的研究 蓬蒿是菊科茼蒿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存在于温带地区,茼蒿花的精油中含有樟脑、α-蒎烯和β-蒎烯,对交链孢属(Alternariasp.)、黄曲霉和终极腐霉(Pythiumultimum)的菌丝体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4]。 4 研究展望 植物提取物具有技术含量高、开发投入少、附加值大、国际市场应用广泛、市场发展空间大等诸多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的日益加深,低毒、高效、绿色、无公害的生物农药成为农业中的宠儿。 参考文献 [1]高蓉.鬼臼毒素类似物结构与杀虫活性关系初探[D].陕西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8 [2]刘艳菊, 等. 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与城市绿化. 植物学通报[J], 2001,18(5): 577~586. [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控制[M]. 北京: 中国科学出版社,

菊科植物及形态功能

菊科植物及形态功能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最大的1科。有一致的小花结构。小花管状,辐射对称,或舌状而两侧对称,或花冠管状而花冠裂片二唇形。多数小花密集排列,外覆以总苞片而形成一致的头状花序。共13族1300余属,近22万种,除南极外,全球分布。中国约有220属近3000种,全国各地分布,其中异裂菊属、复芒菊属、太行菊属(见图长裂太行菊(中国特有,分布太行山地区))、画笔菊属、重羽菊属、黄缨菊属、川木香属、球菊属(Bolocephalus)、葶菊属、栌菊木属、蚂蚱腿子属、花佩属、华蟹甲草、华千里光属、紫菊属、君范菊属等15属为中国特有。斑鸠菊族集中于南美北部和中部,非洲有较大的发展。泽兰族集中分布于中美洲。紫菀族全球分布。春黄菊族主要是东半球的类群,北美种类甚少。旋覆花族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大洋洲。菊苣族主要分布欧洲,北美地区也有极大的种属多样性。菊科13个族中,向日葵族最大,有221属,主要分布在南美和北美;最小的一族是万寿菊族,仅有11属,主要分布南美洲;这两个族在中国全部为引种栽培或归化。菊科各族属数见表菊科各族的属数统计。 形态功能头状花序或单生茎顶而成葶状草本(如蒲公英、雏菊属),或多数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如亚菊属)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如蒿属),或多数头状花序密集排列成复头状花序(如蓝刺头属、地胆草属)。总苞片各色各样,或叶质或膜质,或绿或红或黄或黑或白色。总苞片组成的总苞,主要有:①保护头状花序中的小花;②吸引传粉昆虫;③保护果实或兼起传播果实的作用,如苍耳属的内层总苞片具有钩刺。菊科植物有一致的1室1基生胚珠的下位子房(蒲公英属和菊苣属中某些植株,偶见子房上位),聚药雄蕊,5枚,极少花药离生,花柱上端2裂,果实为瘦果,种子无胚乳。萼檐转变为膜片状、毛状或刚毛状的冠毛。在某些菊科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偶见个别植株的冠毛有返祖性畸形发育的现象,如草地婆罗门参和蒲公英的毛状冠毛转变为绿色的叶片等。冠毛有助于传播瘦果。总体来说,平原或草原地区具毛状冠毛结构的种比落叶林中少;荒漠地区的种常有粘质结构而没有借风力传播果实的冠毛;中生生境、海岸或河岸生境中,冠毛不明显的种的比例加大;从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到灌木的种中,具毛状冠毛或羽毛状冠毛的种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具粘质结构的种的比例则逐渐下降。 绝大多数的花是虫媒,异花传粉。头状花序向心发育,雄蕊先熟或雌蕊先熟或花柱伸出于花冠筒之上。只有少数属是风媒,如豚草属、画笔菊属、蕲艾属和蒿属。头状花序下垂、花无蜜腺、花粉表面具微弱、退化小刺的通常是风媒菊科植物的特征,而头状花序直立而明显、花有蜜腺、花粉粒表面有刺则与虫媒相联系。虫媒传粉的适应倾向在于:①菊科植物的多数小花密集排列成头状花序,为吸引昆虫传粉提供了有利的基础,而边缘舌状花和中央两性盘状花的异色性对昆虫增加了吸引力;但非辐射状的头状花序的属中,是通过头状花序加大、花柱着色或花柱伸长而超出花冠,小型头状花序大量集中,总苞片着色或植株强烈芳香等来吸引昆虫;②头状花序的中央盘花密集排列形成一个平面,采蜜的昆虫在平面往返爬行,为传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③蜜腺深藏于管状花的基部并围绕花柱成一轮排列,长吻类或短吻类昆虫在任何情况下皆能采到花蜜,同时也就保证了传授作用。

菊科花草

菊科花草 黑心菊 黑心菊,菊科,金光菊属,一二年生草本。花心隆起,紫褐色,周边瓣状小花金黄色。花期自初夏至降霜。栽培变种边花有桐棕、栗褐色,重瓣和半重瓣类型。花心有橄榄绿的“爱尔兰眼睛”,及花序径大至15厘米的四倍体,花色除黄色外,有各季红花和双色。原产美国东部地区。耐寒性不强,华中地区尚可秋播, 露地越冬。亦可作切花。 黑心菊Rudbeckia hybrida 〔科属〕菊利金光菊属 〔产地与习性〕主产北美,为多年生草本植 物,多作—二年生栽培。既耐寒、又耐旱。喜向 阳通风环境。有自播习性。一般土壤均可栽培。 花期5~9月。 〔形态特征〕枝叶粗糙,全株被毛。近根出 叶,上部叶互生,叶匙形及阔披针形,叶缘具粗齿。头状花序。舌状花单轮,金黄色;筒状花深褐色,呈半球形。〔繁殖与栽培〕用播种、扦插和分株法繁殖。9月播种于露地苗床,待苗长至4~5片真叶时移植,11月定植,露地越冬 〔应用〕多用作庭园布置,可作花坛、花境材料,或布置草地边缘,亦可作切花。 栽培要点: 发芽适温:21℃-30℃ 生长适温:10℃-30℃播种期:春至秋 开花期:夏至秋 种植:春、夏、秋气温在21℃-30℃均可播种,土质以排水良好。约15天发芽。肥沃壤土,日照充足, 半日照也能正常生长。 8片叶移植,成活后适当施肥,浇水,开花期,炎夏应适当遮阴, 以利保持花艳丽。花后剪除残枝叶可促再生。注意 防止排水不良,产生根腐病。 紫松果菊 学名:Echinacea purpurea 原产美国中部地区。多年生草本。头状花序盘心花黑紫色,盘边(瓣状)舌状花玫瑰紫色。花期夏秋季,栽培变种有大花种、红花种、白花橙心和白花绿心种。耐寒,耐热,生长粗健。 一般可播种繁殖。栽培变种须分株繁殖,也可根插。 紫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又称紫锥菊、紫锥花,为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生长在阳光充足干燥的 地方,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 紫松果菊品种‘普莱姆多纳(Primadonna)’是近年出 现于欧美市场的新品种,既可作为切花,也是良好的大型盆 花植物,同时其花朵很大,直径可达15厘米,是制作干花 的好材料。近年来,人们还发现,紫松果菊具有增强及刺激 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有助消炎杀菌,抵抗病毒。 在栽培上,如生产穴盘苗,应在1-5月播种,若要对幼苗进行春化处理,则应提前至前一年的8-10月。‘普莱姆多纳’种子可以不进行春化处理,但经过春化处理的种子可提前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