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及风格定稿版

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及风格定稿版
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及风格定稿版

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及风格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及风格

欧式家具发展史:一讲到欧式家具,人们一般就会想到“金碧辉煌”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的内涵是很深的,他不仅是指家具产品外观的华贵、用料的考究,还有内在工艺的细致、制作水准的高超和严谨,更重要的是他包含了厚重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经久不衰的传奇。

武汉美克斯顿家具,30年专业制造标准工艺的欧美家具,设计独特,与众不同,精湛的工艺,地道的设备,东阳木雕,闻名全国,均属当地雕刻师手工雕刻,主要以出口产品为主,现面向国内市场,打造属于中国贵族的欧美家具,彰显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

欧式风格的家具一般都有历史渊源。首先,这个产品是给谁用的其次,这个产品的使用者有什么嗜好,有什么价值倾向、信仰这个时代推崇和欣赏什么等等,这都是产品设计师首先要了解清楚的问题。很简单,早期的欧式家具是贵族有产阶级们的专有奢侈品,他们与生俱来地享有奢华、特权。既然欧式家具早期的使用者、后期的追崇者、拥有者都是一斑有权有势的人物,因此,欧式家具肯定会金碧辉煌。就像盛开的玫瑰园中弥漫着花香一样自然。

欧式家具的设计风格直接的受欧洲建筑、文学、绘画甚至音乐艺术的影响。

欧洲古典家具,一般是指11世纪到19世纪这一历史时期改变日常生活风格、内涵和标准的家具及装饰的仿古复制品。这种家具有其精益求精的特点:以实木为材料,既有很好的硬度,又具相当的柔韧性。可雕刻出细腻的图案,又不至于开裂,使用期可达几十年以上。采用手工生产,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其超越了“流行”的概念,而成为一种品位的象征。

古典的含义:

古有两个解释:1.代表着已知和未知的遥远,代表着历史;2.代表着一种深度,表示事物有丰富的内涵。

典也有两种解释:1.代表典雅、优美;2。经典。那么、欧式古典家具就可以理解为:在欧洲家具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被历史无数次证实的、有保存价值的可以作为典范的作品。

这对欧式家具设计影响最深的首推欧式建筑根据相关记载,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分为以下阶段。

1、罗马风格,源自11-13世纪

这个时期是一个以柱式结构为主的时代,讲究从教堂圆形弓顶得来的启示,雕刻、镶嵌等艺术手法处于次要地位,用料粗大,线条简单。罗马柱式结构可以归纳为五种基本柱式。五种柱式中又以克林斯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组合式柱式三种在家具及家具展厅装饰中的运用最为普遍。

2、哥特式风格,源自14世纪

以精雕细琢与华丽的镂花构成的新式家具,盛行于法国,以尖顶、拱卷和垂直线为主,高耸、轻盈、富丽而精致,对其影响很深的古建筑代表有:英国的西敏寺、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对“哥特式”建筑的形容,人们用了这样一句话:“它如火焰般蹿向天际,刚直、挺拔”。而这一时期的家具制作,是以模仿建筑外形为主的,现存于世的这一风格家具以西班牙最多和最原汁原味。

3、文艺复兴时期,源自15-16世纪

这一时期的家具清一色地成了仿古艺术的产品,而且绝对是温室里的花朵。但这个时期的绘画艺术对家具的影响巨大,家具制造工匠们开始讲究木材饰面材料的花纹和颜色,开始用天然有色木材来拼接精美的画面。人们这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作品:平衡、含蓄、节制,且富于理性和逻辑性。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家具没有形成自己传世的风格,这样就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淹没。

家具图案:主要表现在扭索(麻花纹)、蛋形、短矛、串珠线脚及叶饰、花饰等。

装饰题材:宗教、历史、寓言故事。家具主要用材:胡桃木、椴木、橡木、紫檀木等。

镶嵌用材:早期是骨、象牙和色泽不一的木料,盛行期发展到用抛光的大理石、玛瑙、玳瑁和金银等珍贵材料镶嵌成有阿拉伯风格的花饰。特点:对称形。

蒙面料:采用染有鲜艳色彩的皮革。

4、巴洛克时期,源自17-18世纪

巴洛克一词是葡萄牙文,意为畸形的珍珠,含不整齐、扭曲、怪诞之意,巴洛克风格家具产品宏伟、生动、热情、奔放,在技法上则大量采用雕刻、贴金铂、描金等手法。

主要特色是强调富有戏剧性、争奇斗艳、力度、变化和动感,沙发华丽的布面与精致的雕刻互相配合,把高贵的造型与地面铺饰融为一体,气质雍容。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打破均衡,平面多变,强调层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原则。

雕饰图案:不规则的珍珠壳、美人鱼、半人鱼、海神、海马、花环、涡卷纹等。

运用:常常运用人体雕像作为桌面的支撑腿,或桌面下的横托装饰。

特点:除了精致的雕刻外,金箔贴面、描金添彩涂漆及薄木拼花装饰亦很盛行。

5、洛可可时期,源自18世纪

讲到洛可可风格就不能不讲到一个人,他就是英国的家具设计大师奇朋代尔(1718-1779年)。他是将中国的塔、苏州园林技术等东方元素与西方家具制作技艺相融合的第一人。他同时是英国家具界最有成就的家具设计师,也是第一个以设计师的名字命名家具风格的家具师。洛可可风格是法文“岩石”、“贝壳”的复合词,词义为洛可可,洛可可艺术家具注重体现曲线特色。沙发*背、扶手、椅腿与画框大都采用细致典雅的雕花,椅背的顶梁都有玲珑起伏的“C”形和“S”形的涡卷纹的精巧结合,椅腿采用弧弯式并配有兽爪抓球时的椅脚,椅背顶梁和画框的前梁上都有贝壳纹雕花。

特征:柔美、回旋的曲折线条和精良、纤巧。

特点:是以白色为基调,在白色基调上镂以优美的曲线雕刻,通过金色涂饰或彩绘贴金,最后再以高级硝基来显示美丽纹理的本色涂饰。

装饰图案:主要有狮子、羊、花叶边饰、叶蔓与矛形图案等。

6、新古典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期,

新古典的设计灵感是来自于结构的古希腊罗马。新古典家具的特点是克制的,对称的设计和往往是长方形。建筑细节和图案是经常被用来装饰。腿常常转过身槽在提到古典建筑栏。新古典家具是一个独特的汇编独特几何形状;轮,拱门,矩形和曲线。

特征:做工考究,造型精炼而朴素

特点:以直线为基调不作过密的细部装饰,以直角为主体,追求整体比例的和谐与呼应。

装饰图案:主要以玫瑰花饰,花束和丝带、杯形等相结合的物品被系上美丽的花结。

7、维多利亚时期

特征:是19世纪混乱风格的代表,不加区别地综合历史上的家具形式。设计趋于退化。构件厚重,家具有舒适的曲线及圆角。

特点:1880年后,家具由机器制作,采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如金属管材、铸铁、弯曲木、层压木板。椅子装有螺旋弹簧,装饰包括镶嵌、油漆、镀金、雕刻等。采用红木、橡木,青龙木、乌木等。

图案花纹:包括古典、洛可可、哥特式、文艺复兴、东方的土耳其等十分混杂。

19到20世纪以后,家具形式开始出现多样性,新古典、现代写意等等百花齐放,人们根据生活和个人喜好随意地去创造,不一定非要局限于某一风格。但欧式古典家具在家具的舞台上,已经稳稳地占有了它不可取代的位置。

欧式家具发展史

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及风格;欧式家具发展史:一讲到欧式家具,人们一般就会想到;欧式风格的家具一般都有历史渊源;欧式家具的设计风格直接的受欧洲建筑、文学、绘画甚;欧洲古典家具,一般是指11世纪到19世纪这一历史;古有两个解释:1.代表着已知和未知的遥远,代表着;典也有两种解释:1.代表典雅、优美;2;这对欧式家具设计影响最深的首推欧式建筑根据相关记;1、罗马风 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及风格 欧式家具发展史:一讲到欧式家具,人们一般就会想到“金碧辉煌”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的内涵是很深的,他不仅是指家具产品外观的华贵、用料的考究,还有内在工艺的细致、制作水准的高超和严谨,更重要的是他包含了厚重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经久不衰的传奇。武汉美克斯顿家具,30年专业制造标准工艺的欧美家具,设计独特,与众不同,精湛的工艺,地道的设备,东阳木雕,闻名全国,均属当地雕刻师手工雕刻,主要以出口产品为主,现面向国内市场,打造属于中国贵族的欧美家具,彰显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 欧式风格的家具一般都有历史渊源。首先,这个产品是给谁用的?其次,这个产品的使用者有什么嗜好,有什么价值倾向、信仰?这个时代推崇和欣赏什么?等等,这都是产品设计师首先要了解清楚的问题。很简单,早期的欧式家具是贵族有产阶级们的专有奢侈品,他们与生俱来地享有奢华、特权。既然欧式家具早期的使用者、后期的追崇者、拥有者都是一斑有权有势的人物,因此,欧式家具肯定会金碧辉煌。就像盛开的玫瑰园中弥漫着花香一样自然。 欧式家具的设计风格直接的受欧洲建筑、文学、绘画甚至音乐艺术的影响。 欧洲古典家具,一般是指11世纪到19世纪这一历史时期改变日常生活风格、内涵和标准的家具及装饰的仿古复制品。这种家具有其精益求精的特点:以实木为材料,既有很好的硬度,又具相当的柔韧性。可雕刻出细腻的图案,又不至于开裂,使用期可达几十年以上。采用手工生产,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其超越了“流行”的概念,而成为一种品位的象征。古典的含义: 古有两个解释:1.代表着已知和未知的遥远,代表着历史;2.代表着一种深度,表示事物有丰富的内涵。

欧洲家具发展史 全面图文解析

欧洲家具发展史全面图文解析 2011-07-19 14:51:20 说品天地 在家具市场上,特别是欧美家具,豪华、精细、披金戴银,看上去似乎都差不多,细究却大不相同,或用料、或雕刻、或喷涂、或油漆、或描金、或做旧,风格千姿百态;硬朗如武士、秀气如淑女,威严如国王、富贵如皇后,风趣迥然。很多家具爱好者、消费者往往很喜欢这些欧美家具的风情或细节,却弄不明白她们的由来、传承。说品天地去繁就简,提纲挈领的按照欧美家具的发展时间,浅谈一下欧美家具的因缘、风格。 (一) 古代家具(公元5世纪之前) 首次记载制造家具的是埃及人。古埃及人较矮(人均约1.52m),并有蹲坐的习惯,因此座椅较低。 古代家具风格:以古埃及家具为开端,亚述和希腊早期家具都曾受到埃及的影响。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家具随其文化的高度发展而出现了新的形式,进而影响到罗马家具的发展。

古埃及家具:家具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埃及第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686~前2613)。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图坦阿蒙法老(约公元前1358~前1348)的陵墓中,已有了十分精致的床、椅和宝石箱等家具。其造型严谨工整,脚部采用模仿牛蹄、狮爪等兽腿形式的雕刻装饰,家具表面经过油漆和彩绘,或用彩釉陶片、石片、螺钿和象牙作镶嵌装饰,纹样以植物和几何图案为主。古埃及家具的用料多为硬木,座面用皮革和亚麻绳等材料,结构方式有燕尾榫和竹钉。古埃及家具的特点是:由直线组成,直线占优势;动物腿脚(双腿静止时的自然姿势,放在圆柱形支座上)椅和床(延长的椅子),矮的方形或长方形靠背和宽低的座面,侧面成内凹或曲线形;采用几何或螺旋形植物图案装饰,用贵重的涂层和各种材料镶嵌;用色鲜明、富有象征

西方古典家具的特点要点

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特点 文艺复兴式家具装饰纹样图案形象精美、构图匀称,装饰纹样呈现出高贵华美的风格,文艺复兴式家具装饰以华贵著称,重在写实,那些刻画得栩栩如生的纹样装饰表明了使用者对富足、华美的追求。外形厚重端庄,线条简洁严谨,立面比例和谐,采用古典建筑装饰等。 文艺复兴是历史上继仿罗马式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对古代希腊文化艺术的复兴运动,在欧洲各国按地域的不同而相互传承,各国在吸收古代文化艺术的精华时均结合了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形成了地域性较强的文艺复兴家具形式。如意大利的严谨、华丽、结实和永恒;法国的精湛、华美;英国的刚劲、严肃;西班牙的简洁、纯朴。 文艺复兴式家具装饰强调实用与美观相结合,强调以人为本的功能主义,赋予家具更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人性味,具有华美、庄重、结实、永恒、雄伟的风格特征。 巴洛克风格家具特点 在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风格都为建筑风格的缩形,尽管文艺复兴时期已经 以“人性”主张作为艺术设计的原则,但真正为了生活功 能需要而作为设计原则的应首推巴洛克风格。巴洛克家具 摒弃了对建筑装饰的直接模仿,舍弃了将家具表面分割成 许多小框架的方法以及复杂、华丽的表面装饰,而是将富 有表现力的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成重点区 分,加强整体装饰的和谐效果,彻底摆脱了家具设计一向 从属于建筑设计的局面。 巴洛克风格以浪漫主义的精神作为形式设计的出发点,一反古典主义的严

肃、拘谨、偏重于理性的形式,而赋予了更为亲切 和柔软的效果。巴洛克风格虽然脱胎于文艺复兴时 代的艺术形式,但却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它摒弃 了古典主义造型艺术上的刚劲、挺拔、肃穆、古板 的遗风,追求宏伟、生动、热性、奔放的艺术效果。洛可可风格家具特点 构成特征 1.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 形的装饰效果。 2.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 感。 3.把截为弧形发展到平面的拱形。圆角、斜棱和富 于想像力的细线纹饰使得家具显得不笨重。 4.色泽柔和﹑艳丽、轻快,给人轻松舒适感。 5.崇尚经过人工修饰的“自然”。 6.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 爱,如浪漫的爱、情爱、母爱等。 7.呆板的栏杆柱式桌腿演变成了“牝鹿腿”。 雕刻装饰图案 1.主要有:植物类,如小花叶、球花、系有丝带的 小花束、花形优雅的花篮、棕榈树、月桂树、芦苇和棕榈盘绕的花叶和花环玫瑰花和苣荬菜 2.古典乐器类,如小提琴、方孔竖笛和窄长形鼓 3.打猎和捕鱼等生活题材,如弓、箭、火炬和牧羊人的弯柄杖和女牧羊人的草帽以及神话故事题材等。 装饰材料 1.青铜镀金、雕刻描金、线条着色或镶嵌花线与雕刻相结合等装饰手法, 2.吸收中国的风格特征。 3.特点是以青白色为基调,模仿上流社会妇女的洁白肤色,以示高贵。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一简述古代西亚和北非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并举例分析它们对古代欧洲服装产了怎样的影响答 1、古代西亚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有 1苏美尔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男女同质同形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2巴比伦服装是缠绕式衣长至膝下的卷衣。 3亚述服饰流苏穗饰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征。 4波斯服饰一种是坎迪斯长衣,袖子呈现喇叭状在后肘处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另一种是合身的齐膝上衣和齐足的长裤。 2、北非服装1腰衣罗印克里斯用一块布围裹于腰臂上的简单装束以长短、褶饰的变化来区分 阶段平民较为简单贵者复杂衣前加三角形饰纹用糨糊把布固定出直线褶。 2筒形 衣裙合体简单呈筒形紧身,从胸下直到踝骨用腰带或背带固定图纹丰富。 3褶纹衣式样有两种: 套头式卡拉西里斯一种套头的简单长袍短袖,无纽扣;包缠式的多莱帕里是以长布缠绕披挂在身上形成垂褶装束 4组合装束是上衣和下裙或裙衣和 围巾的构成。欧洲服装的源头来自亚非的文明古国经数千年演变最后形成西方服装的本土风格.这一文化脉络清晰可见埃及女子的筒形衣、波斯人的坎迪斯、克里特岛女子的紧身上衣与钟形裙、希腊的希顿和希玛纯、罗马的托加和丘尼卡都是代表性服装而且彼此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希腊的希顿、罗马的托加和埃及的多莱帕里、巴比伦的卷衣可说是一脉相承。 2、举例说明古代希腊的服装样式及其特点,并比较希顿的两种样式的形制与审美特点。多里克式希顿没有袖子,造型单纯、粗犷。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毛织物长边等于伸平两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 2 倍,短边等于从脖口到脚踩的长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穿着时,先把长方形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这段折返叫“阿波太革玛”。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地布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

西方服装发展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简述古代西亚和北非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并举例分析它们对古代欧洲服装产了怎样的影响? 答 1、古代西亚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有 (1)苏美尔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男女同质同形,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2)巴比伦服装是缠绕式,衣长至膝下的卷衣。 (3)亚述服饰流苏穗饰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征。 (4)波斯服饰一种是坎迪斯长衣,袖子呈现喇叭状,在后肘处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另一种是合身的齐膝上衣和齐足的长裤。 2、北非服装 (1)腰衣罗印克里斯用一块布围裹于腰臂上的简单装束,以长短、褶饰的变化来区分阶段,平民较为简单,贵者复杂,衣前加三角形饰纹,用糨糊把布固定出直线褶。 (2)筒形衣裙合体简单呈筒形紧身,从胸下直到踝骨,用腰带或背带固定,图纹丰富。 (3)褶纹衣式样有两种: 套头式卡拉西里斯,一种套头的简单长袍,短袖,无纽扣;包缠式的多莱帕里是以长布缠绕披挂在身上形成垂褶装束 (4)组合装束是上衣和下裙或裙衣和围巾的构成。 欧洲服装的源头来自亚非的文明古国,经数千年演变最后形成西方服装的本土风格.这一文化脉络清晰可见,埃及女子的筒形衣、波斯人的坎迪斯、克里特岛女子的紧身上衣与钟形裙、希腊的希顿和希玛纯、罗马的托加和丘尼卡都是代表性服装,而且彼此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希腊的希顿、罗马的托加和埃及的多莱帕里、巴比伦的卷衣可说是一脉相承。 2、举例说明古代希腊的服装样式及其特点,并比较希顿的两种样式的形制与审美特点。 多里克式希顿没有袖子,造型单纯、粗犷。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毛织物,长边等于伸平两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于从脖口到脚踩的长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穿着时,先把长方形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这段折返叫“阿波太革玛”。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地布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提起布,在前面用大约10cm长的别针固定起来。多余的布料自然地垂挂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 爱奥尼克式希顿是一块长方形,其长边等于两手平伸时两手腕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于脖口到脚踝的距离再加上系腰带时向上提的用量,两短边对折,侧缝除留出伸手的一段一段固定起来,约需用8--12个别针。 希玛纯: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广义上也泛指矩形布料。一般为方形的毛织物,大体上长约3至5.5米,宽约1至2米。穿着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多里克式希顿和爱奥尼克式希顿相比,有如下区别: (1)多里克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爱奥尼克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 (2)多里克式有折返下来的阿波太革玛;而爱奥尼克式没有。 (3)多里克式只用两个别针在双肩固定;而爱奥尼克式用安全别针自肩到两臂固定多处。 (4)多里克式侧缝一般不缝合;而爱奥尼克式的侧缝必须缝合。 (5)多里克式没有袖子的构成;爱奥尼克式有袖子的构成。

中外家具发展史

桌子用途最广,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人人必需,所以桌子的种类也比较多,有长有短,短者为方桌,长者为油桌。油桌是桌子的基本形式,是最普遍的长方桌(图4—38),常与灯挂椅配置使用。方桌就是正方形的桌子,一般有大小两种尺寸,大的叫“八仙”,约三尺三寸见方,适宜坐八个人;小的叫“六仙”,约二尺六寸见方。还有一种叫“一脚三牙方桌”(图4-39)它虽然是案形结体,但由于尺寸较小,人们习惯称之为桌。这种案形结体的家具,一般把较大的称为案,较小的称为桌。炕桌(图4—40)是一种矮桌,一般为长方形。另外,还有书桌、琴桌、条桌、半圆桌(图4—41)和抽屉桌。 (三)橱柜类 橱柜类家具的式样有方角柜(图4—42)、圆角柜、四件柜、亮角柜、闷户橱、矮柜以及用来收藏书籍、古董的博古柜或架类。 圆角柜(图4—43)俗称面条柜,形式简捷,方中带圆,仅有的一点点装饰便是柜锁上的扣环;两件柜(图4—44)由一件顶柜与一件竖柜合成,为明代遗物中常见式样,均用做贮存衣物。 矮柜主要有三屉矮柜(图4—45)和四屉矮柜,式样整洁,为存贮衣服之家具,白铜饰件,纹样美雅。闷户橱(图4—46)较矮柜略长,进深略窄。橱面两端横木为翘头,是明式家具中具有案类和柜类两种功能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家具。另外,衣箱、官皮箱和百宝箱更以简捷实惠著称于世。 (四)床榻类 床榻类的式样在明代也达到了极大的丰富,主要有榻和架子床。 榻(图4—47),又称罗汉床,即床面之上三面有矮围子。榻的差异除床身有宽有窄、式样有束腰或无束腰外,主要变化表现在围子的作法上。最简捷朴质的只有三块光素的整板,正中的一块稍高,或有的整板加一些浮雕花纹,图案或简或繁;另一种是围子四周有边框,中部用短材攒接出各种各样的花纹。架子床(图4—48),床四角有立柱,柱间有矮围子,柱上端承床顶,下有底座。有的架子床有门围,就是正面两侧多加两立柱,故称为“六柱床”(图4—49)。没有门围的架子床,帐子挂在外面,即把床顶罩在帐子里;有门围的架子床,把帐子挂在架子里面,使围子的花纹露出来,被浅色的帐子一衬托,显得格外美观。 (五)台架类 有面盆架、巾架、衣架、镜架和灯台等。 面盆架(图4—50)有高低花素之分;巾架、衣架(图4—51)也有花素之别;而灯架(图4—52)则品种繁多,形式多样。明代衣架至今还保留在民间。 (六)屏座类 主要有座屏和折屏两大类。座屏就是下有底坐、不能折叠的屏风,有单扇、两扇、三扇,也称之为插屏;折屏就是可以折叠的屏风,也称作围屏,有六扇、八扇、十二扇等。 木制屏风中,有的屏身镶以各种石材,有的裱糊锦帛,并加以书法、绘画、雕刻和镶嵌。屏是士宦和文人家庭的常备之家具。屏风在布置方面也是灵活多样的,有的设在宫殿厅堂之中,造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有的设在床榻之后;也有的放在过厅书斋之内,用屏风起隔断作用。另外,屏风也可移动,将它移至庭院组成一个聚会、下棋、聚宴的临时环境。屏风之前设一方桌,周围放四个绣墩,在宽阔的庭院里有一个屏风就可起到集中的作用。 四、陈设与布置 明、清两代室内家具布置多以对称手法为主,常以堂屋后檐窗为背景,临窗置案,前放方桌,两旁为椅子。卧室以炕桌为中心,配以炕桌、茶几、椅子和方凳、圆凳。 书橱、书架、竖柜、大柜等也都成对摆置。分隔室内空间常采取博古架与各式门置的综合利用,使室内变化灵活,晚期有穿衣镜出现。

西方家具发展史

西方古典家具 由于受不同社会时期的文化艺术、生产技术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西方古典家具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发展,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传统特点。西方古典家具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奴隶社会的古代家具、封建社会的中世纪家具和文艺复兴以后的近世纪家具。 第一章古代时期家具 奴隶制度的建立,使得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所分工,同时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出现了专业性的建筑者和以制作木器为主的手工业者。 古代时期家具(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5世纪)主要包括古埃及家具、古西亚家具、古希腊家具以及古罗马家具。 第一节古埃及家具 一、历史背景(约前15世纪)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的下游,公元前40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形成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丰富的物产以及温暖而肥沃的土地使得古埃及人民早在公元前2650年就建造了宏伟的宫殿、庙宇和堪称世界奇迹的“金字塔”。在公元前1500年的极盛时期,古埃及创建了灿烂的尼罗河流域文化。 埃及气候干燥,使得许多古代家具得到完好无损的保存。从法老、贵族的墓中挖掘出各种随葬家具,为我们研究埃及家具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古代埃及人认为:“人是由物质的躯体和护身灵组成。”相信人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存活,就像植物在冬季死去来年可以再生一样。出于对“死后复生”的信念,埃及人死后尸体必须保护好,不让它腐烂,以便护身灵能辨认出来。因此他们对建造陵墓的重视程度胜过了建造住宅。由于陵墓是为死者继续过人间生活而准备的,因此必须布置得与死者生前的生活情景一样,需放上必要的家具、食品、饮料、兵器、首饰和化妆品。 古代埃及的历史按王朝来划分总计为31个王朝。这31个王朝又可划分为: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及新王国时期。早在古王国时代,贵族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椅子和凳子,在室内过着垂足式的生活方式,而一般平民则居住在用粘土造成的箱形房屋里,连一条凳子也没有,过着平坐式的生活,几乎看不到一件可以称之为家具的东西。 椅子是家具种类中最重要的品种。一般认为,所有的椅子都是从象征统治者地位的宝座发展而来的。从古王国时代起,椅子就被看成是宫廷权威的象征。 二、风格特点 古埃及家具的造型遵循着严格的对称规则,华贵中呈威仪,拘谨中有动感,充分体现了使用者权势的大小和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强调家具的装饰性超过了实用性。常用金银、宝石、象牙、乌木作为装饰材料,进行镶嵌和雕刻。特别是宫廷家具,常施以金箔装饰,即先把灰泥涂在丝柏之类木器的表面,再涂以有粘着性的兽油或树脂,然后贴上金箔。古代埃及家具的木工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能够加工较完善的裁口榫接合和精致的雕刻,并运用涂料进行绘饰。 三、代表作品 (一)黄金扶手椅和黄金床 现存最早的椅子是从第四王朝王后赫特菲尔斯(Hetepheres,公元前2600年)陵墓中发掘的黄金扶手椅(图5—1),木质部全部贴上金箔。这把椅子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这个时代开始,经过一千九百多年到十八王朝时代,椅子的整体造型和比例都在不断改进,坐面的功能更加完备。 赫特菲尔斯王后的黄金床如图5—1所示,展示了床类家具中最古老的代表形式。狮子状的四条腿支撑着框架,前脚比后脚高。为防止下滑,装有用绘画或雕刻装饰的木制踏板。供国王使用的踏板上常画有敌人的图案,象征法老在睡觉时踏着敌人。

现代家具发展史.

第四节外国现代家具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现代家具 (一曲木家具 托耐特(1796~1871生于莱茵河畔伯帕特的工匠之家,1842年6月,托耐特的“用化学、机械法弯曲木技术”在维也纳获取了专利。1852年,托耐特经过研究以后发明了加金属带使中性层外移的曲木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些原理现在仍用在很多曲木机上,并将其称为“托耐特法”。从1895年开始生产的14号椅子(也称维也纳椅,是托耐特家具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到1903年已累计生产5000万件,目前仍在继续生产。1860年开始生产的7027号曲木摇椅,生产期年产量达10万件以上。这种椅子打破了千百年来椅子设计原则,将“动”的观念融合到作品中。 (二手工艺运动 手工艺运动主要是英国的艺术运动,1888年由莫里斯(1834~1896倡导。这一运动的基本思想在于改革过去的装饰艺术,并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廉价产品来满足人民的需要,因而它标志着家具从古典装饰走向工业设计的第一步。 (三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1895年由法国兴起,1905年结束。新艺术运动是以装饰为重点的个人浪漫主义艺术,它以表现自然形态的美作为自己的装饰风格,从而使家具像生物一样也富于活力。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海格尤马特和比利时的饭·德·菲尔德等。他们的作品虽然有些过于罗曼蒂克,而且因不适于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最终被淘汰,但他们使人们懂得应当从对古典的模仿中解放出来,这是欧洲古典主义艺术传统向现代主义运动的过渡阶段。 (四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意志制造联盟是一个由德国建筑师穆特修斯倡议的,与1907年10月在慕尼黑成立的协会,成员包括艺术家、设计师、评论家和制造厂商等。穆特修斯曾经到

欧洲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工业革命前的服饰艺术 摘要:服装从遮羞布走向时尚大舞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纵观欧洲历史,服装的发展与其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文化可以说是其社会文化的直观表现。 关键词:服饰文明西方 西方服装作为世界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受到了西方文明传播的直接影响。从西方服装发展的轨迹来看,大致经历了两次转折,其一是从古代南方型的宽衣形式想北方型的窄衣形式演进;其二是从农业文明的服装形态向工业文明的服装形态转型1。 中世纪之前的欧洲古代服装: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因此其服装文化也受到这两地的影响。古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爱琴海事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希腊的城邦国家形式早就了它的民主政治,着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文化艺术多样发展,百家争鸣。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塑和神庙建筑,体现了人们对神的赞美,实际上也是对人类自己的赞美。希腊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和谐,规律,庄严与肃穆。古希腊人的服装也表现了这种艺术精神,其服装以自然、质朴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健康、自由、充实的美2。 希腊人的特色服装整体被称作“基同”。根据不同民族的基同与穿着方法差异,又分为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多利亚式用一整块布料构成,其长度往往多于着装者的一倍长度,宽度则是着装者的两臂想两侧平身时左右两手之间的长度。这种服装对折后形成的前后两个衣片,在对接触不用缝合,而只在腋下缝合,形成自然下垂的垂坠感,女性在走动时,从衣片的开口部位可隐约看见他们身体的1《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三篇序言

曲线,产生朦胧之美。爱奥尼亚式基同的上身没有向外大的翻折,只是凭腰带将宽松的长衣随意系扎即可,两肩系结处不止一个别针,而是多少不等,形成自然的袖状。两种基同流行有先有后,后在许多地区并用,一般年轻人喜爱多利亚式,老年人喜爱爱奥尼亚式。 希玛顿:这是一种希腊男女都穿的披身式长外衣。它没有固定的造型,有单衣和夹衣两种。穿着方式多种,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从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公元一世纪基督时代初,古希腊进入了希腊化时代。这一时代出现了追求时尚与华丽的风格,人们生活也趋向奢侈和开放。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种服装,一种是迪普罗伊斯,是在希玛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增加了裥褶,在胸部和腰间加上一层有深褶的衣料,出现明显的双层效果。另一种是迪普罗伊丁,衣身增长,用两块方形衣料为前后衣襟,右肩用别针固定,左肩不缝合,下垂至肋下缝合,腰部系腰带。 与希腊相比,罗马是靠武力征服世界的国家,其文化发展较落后,崇尚武力。他们缺乏浪漫气质和想象力。此外,罗马史最有秩序的阶级社会,等级差别强烈,因此服装中也有明显的贵族等级化倾向。 男子的主要服装有托加和丘尼卡。这两种衣物多用羊毛织物,整体外观显得更厚重,着衣后显得威武神气。 女子主要服装有斯托拉、帕拉。这两种服饰为外衣,而此时也出现了女子内衣——胸带和三角裤,这种装束体现出罗马人对服装的务实思想。 中世纪时期服装:中世纪西欧以建立起封建制度,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作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动摇了罗马帝国的基础,而与王权分庭抗礼。在基督教的统治下,欧洲服装也受到影响。由于基督教教义鄙视钱财,反对豪华,因此中世纪的服饰大多表现出结构上的封闭性,造型的宽大特征,颜色上也以素色为主。拜占庭时期服装和其三种异质文化想融合的特殊性想联系的,希腊罗马的古典风格,东方文化的神秘色彩,送交文化的禁欲精神在服装中得以体现3。拜占庭发达的染织业以及中国丝绸的传入为服饰衣料增添了绚烂多彩的奢华。拜占庭早

世界家具发展史

世界家具发展史 世界各国的家具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受时代和地域、艺术流派和建筑风格的影响,在造型、色彩、材料和制作技术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别,从而形成了各自特殊的风格。中国传统家具(见中国家具史)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在世界家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7~18世纪的欧洲古典家具曾受中国风格的影响而发生过巨大的变化。 古代家具以古埃及家具为开端,亚述和希腊早期家具都曾受到埃及的影响。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家具随其文化的高度发展而出现了新的形式,进而影响到罗马家具的发展。 古埃及家具家具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埃及第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686~前2613)。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图坦阿蒙法老(约公元前1358~前1348)的陵墓中,已有了十分精致的床、椅和宝石箱等家具。其造型严谨工整,脚部采用模仿牛蹄、狮爪等兽腿形式的雕刻装饰,家具表面经过油漆和彩绘,或用彩釉陶片、石片、螺钿和象牙作镶嵌装饰,纹样以植物和几何图案为主。古埃及家具的用料多为硬木,座面用皮革和亚麻绳等材料,结构方式有燕尾榫和竹钉。 亚述家具在西亚建筑遗迹的浮雕上,记载着公元前7世纪亚述家具的形象,其品种、造型和装饰与古埃及家具十分相似。较具特色的是旋木椅脚的出现,以及在榻、椅和凳上都铺设有穗子镶边的软垫,显示出华丽的东方色彩。 古希腊家具公元前5世纪以后,古希腊家具出现了新的形式。典型的是被称为“克里斯莫斯”的希腊椅子,采用优美的曲线形椅背和椅腿,结构简单、轻巧舒适。家具的表面多施以精美的油漆,装饰图案以在蓝底上漆画的棕榈带饰的卍字花纹最具特色。 罗马家具罗马的木家具常用名贵的木材或金属作贴面和镶嵌装饰。除木制家具外,罗马的铜质和大理石家具(图1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家具多

新古典家具西方发展史

(1)最早古埃及的战役是用一些木头加石头做成的标枪之类的,随着战争,出现了一些领导者,也开始了古埃及的文化,人们在此期间创造出了家具,据史书所载,最早记录出现家具的西方城市为古埃及(公元前3100~前311年) 家具特征:家具腿脚为动物腿脚,主要家具为,凳和椅为主要部分,也体现西方人类文明的开始,图案一般采用几何或者螺旋植物图案为背景用色鲜明、富有象征性;主用使用的一些贵重的涂层以及一些材料镶嵌,在亚时期及法国帝国时期影响显著。 古埃及也被称为古埃及文明,可见古埃及对于人类的贡献。 (2)古希腊(公元前650~前30年)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家具步入又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家具简单朴素,比例优美,装饰简朴,已经涌现出丰富的织物装饰,其中著名的“克利奈”椅(Klisn1os),是最早的形式, 在家具演变中,人们已经学会木材上打蜡,。从图中依稀可以看到现代新古典家具的影子,圆桌,长塌等 在这个时期的文明,希腊战争在进行着着,如:特洛伊战争、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在真正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明。 (3)

(公元前753~公元365年)在希腊复兴的时期,出现了一些罗马系列的家具,这些源自壁画、雕刻和拉丁文中偶然有关家具的记载、而罗马家庭的家具片段,保存在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的遗址中。 古罗马家具设计是希腊式样的变体,在家具中结合了建筑特征,采用了建筑处理手法,三腿桌和基座很普遍,使用珍贵的织物和垫层,也体现了人类的进步。 2.中世纪(1~15世纪)高直和文艺复兴时期(800~1150年) 家具在中世纪,西欧处于动乱时期,罗马帝国崩溃后,古代社会的家具也随之消失。拜占庭时期(323~1453年),此时已经出现家具嵌金和象牙的椅子,但是整体家具类型也不多。 (1)高直时期(l150~1500年) 这个时期,相对来说比较平稳,各方面的经济,技术能力,都得到了普遍提高,就家具来讲,家具特征:采用哥特式建筑形式和厚墙的细部设计,采用建筑的装饰主题,如拱、花窗格、

外国服装史

参考书籍: 《西洋服装史》李当岐 《外国服装史》张乃仁 杨霭琪 《中西服装史》叶立诚 文化概述: 地理环境(海洋) 文化特征服装跳跃式发展 内容概述: 克里特岛体形式 古希腊平面(人体自然美) 中世纪追求服装与人体的关系 西方服装概略 根据西方服饰发展的特点,不按时间分,按风格分: 古代服装:古埃及、古代西亚、古希腊、古罗马 中世纪(5~15)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 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 早期基督禁欲思想 罗马式10~12 由宽衣向窄衣过渡 哥特式 13~15 古今、东西的交叉点 近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中~17初 (意大利风时代、德意志风时代、西班牙风时代)巴洛克 17 (荷兰风时代、法国风时代) 洛可可 18 (男装开始走向稳定的发展,到19世纪末逐渐形成模式) 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代 (1789~1885) 浪漫主义时代 (1825~1850) 新洛可可时代 (1850~1870) 巴斯尔时代 (1870~1890) S形时代 (1890~1914) 第一章古代服装 第一节古埃及 一、男子服装 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 卡拉西里斯(Kalasiris)贯头衣 丘尼克(Tunic)连衣裙 多莱帕里(Drapery)卷衣 二、女子服装 绳衣其他同男子

假发、假胡子 多配饰(彩陶、宝石….) 化妆品 鹰、蛇王权睡莲富饶 第二节古代西亚 一、苏美尔人 B.C. 3500 卡吾那凯斯(kaunakes)缠腰布 特点:面料 二、巴比伦人 B.C.2000 卷衣 三、亚述人 B.C. 1400 华美流苏、刺绣、宝石装饰 内衣:棉织物外衣:毛织物 男子丘尼克+卡夫坦型、丘尼克+乓乔型、丘尼克+卷衣 女子卷衣 四、波斯人 B.C. 600 原为山岳民族服装:北方型(鞣制皮草、紧身合体、裤、帽) 初:丘尼克*长裤 统治两河流域后,受卷衣影响 亢迪斯(宽松)喇叭袖、提花图案 古代服装中,古代波斯人对袖子进行造型。 第三节古希腊 一、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B.C.2000~B.C.1000) 克里特岛 B.C.3000 小亚细亚迁入许多居民 B.C.2600 青铜 B.C.2000 宫殿建筑象形文字 B.C.1600~1500 米诺斯王朝鼎盛时期 B.C.1400 开始衰退 B.C.1200 希腊多利安人入侵 迈锡尼 B.C.1600~1200 一、克里特人的服装 二、古希腊( B.C.800~B.C.146) B.C.3000~B.C.1200 爱琴文明 B.C.2000~B.C.1200 北方迁入:亚加亚、爱奥尼亚人、多利安人、伊奥利亚人毁灭爱琴文明B.C.800~600 建立许多奴隶制城邦 B.C.500中~400中

欧式风格及家具发展史

欧式风格及家居发展史 欧式风格历史时期: 风格是什么:意味着一件作品是按照种特定的组合方式而构成的,他有着内在的和皆一致;又有明显区别于其他的风格,能给人比较深刻的印象。 1、古埃及:建筑特点:1、庞大规模、简洁稳定的几何形体、明确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墓室四壁、天花布满壁画; 2、家具特点:多用镶嵌金银和象牙做装饰; 2、古希腊(浪漫向往自由):(1)柱子——(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多立克柱式;(2)克里斯莫斯椅——(军刀状椅腿、靠背弯曲); 3、古罗马:1、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2、穹窿;3、罗马帘(罗马帘按形状可分为折叠式、扇形式、波浪式。罗马帘朴实流畅,自然清新,具有遮阳、隔热、防尘、透风、舒适、凉爽等优点,挂在室内,产生一种古朴和谐之感,令人心情舒畅,是夏季家居良品。色泽款式多样,其内敛冷峻的装饰效果,将空间的品位释绎到极致。); 4、中世纪:1、拜占庭式:建筑特点:穹顶与帆拱;2、仿罗马式:湿壁画(在墙面做抹灰8成干,有蛋清破物质);3、哥特式称做为(英伦风格):特点——出现在家具上面:1、尖眷(教皇椅)——家具。2、玖瑰花窗; 5、文艺复兴:(1)建筑——1、帕拉第奥三段式:指处于两个壁之间的三个窗洞的处理——即当中的呈券形,高而且宽;两旁的竖向矩形,低而且狭。此又称为帕拉第奥式窗。(2)家具样式——环形、球型,南瓜型,扭索型,半珠,钉饰; 6、巴洛克(男性化X型)——(1)时期:17世纪中期——18世纪30年代;(2)建筑特征——.装饰纹样夸大;2.粗壮柱体,墙面和顶面有复杂的壁画,有气势;3.追求动感,追求体量感;家具特征——体量大、表现复杂木雕、宝石、金粉漆、青铜、拉扣、布艺;

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及风格

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 及风格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及风格 欧式家具发展史:一讲到欧式家具,人们一般就会想到“金碧辉煌”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的内涵是很深的,他不仅是指家具产品外观的华贵、用料的考究,还有内在工艺的细致、制作水准的高超和严谨,更重要的是他包含了厚重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经久不衰的传奇。 武汉美克斯顿家具,30年专业制造标准工艺的欧美家具,设计独特,与众不同,精湛的工艺,地道的设备,东阳木雕,闻名全国,均属当地雕刻师手工雕刻,主要以出口产品为主,现面向国内市场,打造属于中国贵族的欧美家具,彰显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 欧式风格的家具一般都有历史渊源。首先,这个产品是给谁用的其次,这个产品的使用者有什么嗜好,有什么价值倾向、信仰这个时代推崇和欣赏什么等等,这都是产品设计师首先要了解清楚的问题。很简单,早期的欧式家具是贵族有产阶级们的专有奢侈品,他们与生俱来地享有奢华、特权。既然欧式家具早期的使用者、后期的追崇者、拥有者都是一斑有权有势的人物,因此,欧式家具肯定会金碧辉煌。就像盛开的玫瑰园中弥漫着花香一样自然。 欧式家具的设计风格直接的受欧洲建筑、文学、绘画甚至音乐艺术的影响。 欧洲古典家具,一般是指11世纪到19世纪这一历史时期改变日常生活风格、内涵和标准的家具及装饰的仿古复制品。这种家具有其精益求精的特点:以实木为材料,既有很好的硬度,又具相当的柔韧性。可雕刻出细腻的图案,又不至于开裂,使用期可达几十年以上。采用手工生产,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其超越了“流行”的概念,而成为一种品位的象征。 古典的含义: 古有两个解释:1.代表着已知和未知的遥远,代表着历史;2.代表着一种深度,表示事物有丰富的内涵。 典也有两种解释:1.代表典雅、优美;2。经典。那么、欧式古典家具就可以理解为:在欧洲家具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被历史无数次证实的、有保存价值的可以作为典范的作品。

欧美服装发展史

拜占庭艺术风格与服饰:由于罗马帝国的东迁,使得有机会出现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艺术。在艺术的成就上,此时所强调的是镶贴艺术,追求缤纷多变的装饰性。 同样,这种特色也反映在服装上。例如:在男女宫廷服的大斗篷、帽饰以及鞋饰上都出现了镶贴、光彩夺目的珠宝和充斥着华丽图案的刺绣。这些情形有别于同时期在欧洲地区的服饰,营造出一种既融合东西方又充满华丽感的服饰装饰美。 国际哥特艺术风格与服饰:“哥特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很快这种风格便影响到整个欧洲,而且反映在绘画、雕刻、装饰艺术上,形成一种被誉为国际哥特风格的艺术形态。这种风格主要的表现是建筑上的“锐角三角形”,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当时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例如:在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形态。 巴洛克艺术风格与服饰: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巴洛克虽然承袭矫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服饰:“洛可可”一词源自法国字汇“Rocaille”,由此演变而来,其意思是指岩状的装饰,基本是一种强调C型的漩涡状花纹及反曲线的装饰风格。这种风格源自1715年法国路易十四过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上的反叛。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最显着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更趋向一种精制而幽雅,具装饰性的特色。这种特色当然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这种强调自然、淡雅、节制的艺术风格,与古希腊罗马的题材形式结合所发展出来的服饰,也随即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跃升为服装款式的代表。 特别是在女装方面。例如,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又如,排除受约束、非自然的“裙撑架”,等等。因此从1790年到1820年之间,所追寻的淡雅、自然之美,在服装史上被称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前拉斐尔派艺术风格与服饰:“前拉斐尔艺术风格”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其艺术精神主要是追寻一种自然但是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 这种艺术风格是对冷淡、生硬的艺术的一种反驳。痛斥“人与自然的疏离感”,希望透过艺术将“人性化”、“自然化”、“理想美”的特质结合表现出来。因此,当时的服装被誉为“理性美感式”的服饰。这种服饰风格与当时“维多利亚风格”极端的相对,成为英国社会追寻服饰改革的代表款式。 20世纪初期苏联艺术风格与服饰:20世纪初期苏联艺术风格是指“绝对主义”、“构成主义”以及“塔特林派”的艺术主张,这些艺术风格都源自20世纪初期的10年代,由苏联的艺术家所引导而成的。这些艺术家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将之表现在几何式的抽象艺术之中。 这种艺术风格也深刻的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特别是在当时的苏联,将这种“几何抽象的艺术风格”与“充满浓厚政治意味”的主张相互结合,表现在服装的款式以及面料的花色设计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服装审美特色。 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是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潜意识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而发展出来的。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主张"精神的自动性",提倡不接受任何逻辑的束缚,非自然合理的存在,梦境与现实的混乱,甚至是一种矛盾冲突的组合。这种任由想象的模式深深影响到服装领域,带动出一种史无前例、强调创意性的设计理念。 波普艺术风格与服饰:这种艺术风格源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美国,但确鼎盛于50年代中期的美国。“POP”是“Popular”的缩写,意为“通俗性的、流行性的”。至于“POPArt”所指的正是一种“大众化的”、“便宜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趣味性的”、“商品化的”、“即时性的”、“片刻性的”形态与精神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影响到服装领域中,体现在服装面料以及图案的创新,改变了过去服饰装饰图案的特点,在欧洲服装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欧普艺术风格与服饰:欧普艺术风格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OP”是“Optical”的缩写形式,意思是视觉上的光学。“欧普艺术”所指代的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错视所绘制而成的绘画艺术。因此“欧普艺术”又被称作“视觉效应艺术”或者“光效应艺术”。 欧普艺术影响下的服装服饰,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视觉上的动感,服饰图案的设计上以欧普艺术的视觉感为最大的特点。极限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极限主义艺术风格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强调的是一种“理性、冷峻、简约”的艺术风格。这种强调“单纯、简单”的观念,逐渐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时装界所追求表现的一种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影响下的服饰以简单的设计理念影响到国际时装的流行趋势,成为20世纪末的一项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的变革。

西方家具的主要风格

西洋家具的主要风格与流派 中国汉民族家具的型制和结构在宋代得到基本确定和规范,发展到了明代,出现了堪称典范的明式家具。而在欧洲家具史上,经过了拜占庭家具、罗曼式家具和哥特式家具等因为贵族审美情趣占主导地位而显得繁复无比并明显带有宗教色彩的几个时期之后,进入了丰富多彩的新时代。 15世纪,新兴的反封建力量开始壮大,这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萌芽和发展。神学至上的基督教会对现实生活的控制受到了当时由个人探究得出的新的道德准则和社会准则的挑战,并最终为后者所取代。人本主义思想强调的对人权的尊重,对人的基本生存权与价值的充分肯定,大大鼓励了个性张扬,激发了人的创造力和自信心。新的世界观促使新兴资产阶级中的艺术家重新认识古典文化的价值,并掀起了狂热的搜集、研究古典文化的高潮。古代希腊、罗马艺术再次被审读并进行价值肯定,展现其无比灿烂的光辉。这一时期欧洲的艺术出现了以体现知识阶层和普通民众的精神诉求及审美意趣为主导的繁荣局面,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它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轫,转而传播到了法国、西班牙。但是越过英吉利海峡,传到英国则用了将近一个世纪,这倒不光是地理的原因,而是它遭到了哥特式艺术的顽强阻击。北欧的德语国家,同样是哥特式艺术的重要阵地,故而受文艺复兴思潮辐射的过程也比较缓慢。 文艺复兴运动从绘画到雕塑、再到建筑、再到戏剧等艺术形态的辉煌展现,也推动了欧洲的家具设计和制作,使得这个过去只强调体现封建贵族趣味的艺术门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 上海,作为160年前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不管自觉与否,最早、也最放松地吸纳了欧洲的艺术思想。这一意识形态的吸收与消解,在家具制造业上的反映,就是在引进了欧洲19世纪家具的同时,也引进了近代家具的设计理念和机械制造的规模化生产方式,并对海派家具的设汁与制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西洋家具对文化传播的承当,应该给予肯定。 今天,我们在一些文化娱乐消费场所偶尔看到萍踪无定的西洋老家具,总会感到一种与上海人集体意识相吻合的亲切感,并悄悄唤醒大脑深处的记忆。虽然这个审美过程可能得到一些阅读经验的支持,但家具的式样与纹饰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总能使我们朦胧地梳理出一条欧洲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脉络。 正因如此,从文化的角度观照,西洋家具的概念就突破了“可供室内起居使用的木质生活资料”这样一种辞典式界定,而上升为一种可与人亲密接触的文化遗存。哪怕你说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也是历史的忠实记录吧。从这个层面上来认识,如果你想选购一些西洋古典家具装点新居,那么就不能不对西洋家具的各个时期与风格有一个大致了解。 哥特式 流行于12至15世纪,特点是引进了当时教堂的一些装饰元素,其装饰图案模拟建筑上的廊檐、尖顶、尖拱、细柱、垂饰罩、玫瑰窗等,椅子一般以高背为主,立柜多半是柜架式的。结构制作复杂、雕刻精致,象征着权势及威严,整体稳重、厚实是它的主要特征。在宗教势力占统治地位的那个年代里,哥特式家具体现了贵族和僧侣的思想,所以这一风格在民间家具中很少见。

欧洲服装史

一、巴罗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1~5) 二、洛可可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6~17) 三、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18~46). M0 k' 四、浪漫主义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47-83)6 W* s! 五、新洛可可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84~104)- z- d8 六、巴斯尔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105~138) 七、S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139~197)0 f ]6 W- 八、20世纪...7 s% v( c+ c7 c) p 一、巴罗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

所谓“巴罗克”(baroque),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各种外形有瑕疵的珍珠。最初是一种艺术批评用语,指那些违反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做法。到19世纪末才用来表示17世纪出现的气势雄伟、生气勃勃、富有动感、注重光和色彩效果的艺术样式。在服装史上,也把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这一个世纪间服装文化的奇异变迁称作“巴罗克时期”。 17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期,各王权和大小贵族。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君主势力、民众和资产阶级、代表旧宗教的天主教和代表革新派的新教之间,在这个世纪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举世闻名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就发生在这个世纪的前半叶;荷兰在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之后,率先建立了欧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经过一个世纪的反复斗争,也终于步人资本主义社会。与其相对,法国则在这个世纪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政体。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王公贵族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追求豪华,讲究排场,成了表现权势的社会性和政治性需求。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和花园,举办大型的游园会、宴会,听音乐、观歌剧、赞助艺术创作,权贵们要么玩弄权术,搞政治阴谋,要么去追时髦的贵夫人,在这样一个男性社会中,必然出现新奇怪异的艺术风格,这就是巴罗克风格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F7 G. ^4 V/ y& K* f0 w' K% z 就服装文化来讲,17世纪的前半叶,新兴强国荷兰领导着欧洲的潮流,而到了17世纪后半叶,法国的路易十四亲政(1661-1715),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竭力鼓励对外贸易,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