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

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
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

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

明朝社会政治走向衰落之时,儒学却在外在刺激和内在发展的逻辑中进行着自我更新与转型,即从通经、修德、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中发展出以经世致用为中心的实学思潮。当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历经曲折终于踏上中国土地时,实学思潮中的经世致用搭建了儒学与西方科学沟通的桥梁,长达三百多年的儒学与科学的互动就此拉开历史序幕。在晚明士人对经世致用的迫切追求,以及利玛窦等制订附儒、补儒、合儒的学术传教策略的共同促动下,诸多儒士参与到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过程中,徐光启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学而优则仕的儒家,徐光启深受通经、修德、经世致用实学传统的浸染,是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主要倡导者。同时他还是西学东渐以来接触、传播、译撰西方科学著作的先行者。可以说,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亦是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的具体呈现。简要而言,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内核确立阶段。传教士本想通对《几何原本》严密的逻辑结构和其经世致用的功能吸引中国士人走向信仰上帝的道路,但徐光启却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重新解读。在他看来,《几何原本》是“度数之宗”,是“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的典范。因此,徐光启一方面注重《几何原本》经世致用的功效,另一方面则把《几何原本》中体现出的公理化体系和对求其故的重视强调为“不用为用”的“大用”。这就为此后徐光启将度数之学视为实学的内核提供了内在的支持。徐光启将度数之学确立为其实学的内核主要是通过对算学的正本清源,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核心扫除了障碍;通过对度数之学

贵义重证的阐释,为度数之学成为实学内核提供了方法保障;通过对度数之学的拓用旁通,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内核搭建内容框架三方面的努力而实现。(2)框架搭建阶段。徐光启实学思想主要是以“度数旁通十事”为框架搭建起来的。在“度数旁通十事”的思想来源上,徐光启受到了中国古代算学和西方几何之学的共同影响。徐光启对“度数之学”的定位和理解也在此基础上形成。“度数旁通十事”的构建中显现出了内容确立上的融会古今中西、展开次序上的对国情国势的关联以及在补充推广上友人门徒的支持的特点。最终徐光启的实学内容框架涵盖了测量、农业、律吕、会计、與地、医药、军事、历法等十个领域。(3)实践展开阶段。徐光启实学的实践展开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其中明线表现为基于晚明社会政治需要的急迫程度而呈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因勾股测望“广其术而以之治水、治田之为利巨,为务急也,故先之”;水利失修造成水旱灾害频发时,翻译《泰西水法》对西方水利知识和工具的介绍与引进便成为应对之举;面对后金对明朝威胁的加重,徐光启又将他的实学关注点转移到军事领域,强调西洋火炮和铳台引进和仿制。最后当历法误差已经不得不顾时,徐光启又担负起改历的重任,主持修订了《崇祯历书》。暗线则体现了徐光启对西方科学认识的逐步全面与深化的过程。《几何原本》的翻译让徐光启认识到度数之学“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的基础地位,他在勾股测望、农田水利、军事领域实学实践的开展则是对西方科学知识、方法、技术的全面运用。崇祯改历时对尽用西法的坚持则显示了徐光启对西方科学内容、方法、思维方式的深刻认同。两条线索并行不悖,互为

促进。(4)逻辑完成阶段。徐光启制订了与大统历“会通归一”的改历方案但却“尽用西法”,看似矛盾实则是晚明儒学与科学张力下徐光启的选择与应对。在科学强大张力下,徐光启在对中西历学进行了客观比较、对逻辑自洽性与一致性思维方式的深刻认同和对历学重新划界后,改历尽用西法成为他的必然选择。而“会通”为名的改历方案扫除了“分曹而治”提议的弊端且避免了议用西历所引发的南京教案类似事件的发生,显示了他应对儒学张力的智慧。这一结果不但在时间上处于最晚,徐光启对儒学与科学关系的处理也最为全面、成熟,所以崇祯改历成为徐光启实学构建的最终呈现和逻辑完结。而且徐光启在崇祯改历中“尽用西法”与“会通为名”之间的圆融应对也表明儒学与科学间的张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弱化或转化。简而言之,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是以中西相遇为时代背景,以度数之学为构建内核,以“旁通十事”为内容框架,以崇祯改历为逻辑完成,注重经世致用的同时又强调“求其故”的一种过渡型学问形态。他在儒学与西方科学的具体互动中实现了对儒学知识的更新、对诸如格物穷理等儒学核心概念的突破,也将西方科学方法、思维方式等融入到儒学传统中。从以徐光启为代表的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的一系列丰硕成果的取得和

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来看,晚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在整体上呈现良性互动态势。经世致用中的实理型致用在实学思潮中的发展也为儒学与科学提供了学理上亲和的内在依据。时至今日,中国经历了近代化的阵痛,科学已在中国扎根生长,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

发展低潮后也迎来了复兴契机。儒学与科学的张力虽然客观存在,但

通过对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过程的历史考察,有理由相信儒学与科学在现代同样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儒学、科学与文明刍议》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关于青蒿素的研究,正是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启发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最终发现了青蒿素,应用于世界特别是非洲地区,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有着“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吴文俊关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受启发于《隋书·律历志》的记载:祖冲之领先世界千年之久的圆周率π值源于刘徽《九章算术注》“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并有现代意义的。中国传统科技基因,完全可以古为今用。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儒学的开门祖师孔子,是开创“私学”的大教育家,他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培养“博学通才之士”为方针和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六艺”教育。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儒家的“六艺”教育具体付诸教材,即古代经典,这其中遍布古代科学的因子,如《易》,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力;《诗经》中包含有大量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等知识;《礼记》中有农业与季节相关的知识;《考工记》则是有关手工业技术的专门著作。 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完全符合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步骤,即获取信息、提出题目、逻辑推理、检验结果、躬身实践。作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的《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目指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格物致知”为知之始,“诚意正心”为行之始,是为本;后四目是知行观外推于家国和社会,是为末。孟子曰:“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冬至、夏至)可坐而致也。”强调的是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论语》,称,“子尽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就是说,孔子在讨论题目时不主观,不武断,不固执,不唯我独尊。“当仁不让于师”,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种科学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就。在规律和制度方面,数学讲“规矩准绳”,天文讲“天行有常”,冶铸讲“合剂模范”,建筑讲“营造法式”。中国传统科技在农业文明中领先于世界,也影响了世界,促进了世界科技文明的进步。从汉唐到宋元,中国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阿拉伯地区,同西方有频繁的科技交流。据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研究,在中世纪1000年间,中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有26项技术发明传到西方,对欧洲近代科技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 (摘编自王渝生《儒学、科学与文明刍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隋书·律历志》记载的祖冲之的圆周率π值,启发了吴文俊关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

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

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

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下面和小编一起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吧! 读《论语》感悟到儒家文化贯穿两千多年历史,辉煌古代,如今《论语》借助电视、网络、讲座向国内外传播,为建设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做出了贡献。我从养生的立场思考儒学关于人生的基本准则。 1.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的思维敏捷,会学习,学的程度在于“习”,学后会用,必然产生喜悦。“习”是深入体会、反复练习,如弹钢琴,一个指法就练许多天,体育运动每个项目都要天天拼搏。习的目的在于升华,古儒叫格物,真明白了它的意义必然“悦”之。朋友来了可切磋,可升华,可传播,其乐大矣。孔子指出:人要通过学与习去追求人生的最高极点,是内悦;朋友互访,可以从中交换、互补、提高、借鉴、增强气场,使蓬荜生辉、信誉远播;君子应该有内心中的恒定地位,人不知道你的胸襟作为,又怎能生气呢?做人不是给人家看的,而是要担负起为国为民为人类的使命。圣人的这三句话是人生指南针。 2.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语。忠、信、习三者是人永远应对照的镜子。子贡问孔子国家安定政治平稳之道。子曰:“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国家要强盛,经济要繁荣,人民要信实。三股力量齐备,才能使国安定政治平稳,当力量达不到时,先去兵,经济力达不到可去食,但必须让老百姓对国家有坚强的信仰力。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28年中,经艰苦奋斗,缺兵缺粮食,但人民对党坚信不移,终于建成了中华民族人民民主共和国。 3.天道: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无言”也是一种教育。“道法自然”,神接近天,圣接近地,人要开天辟地,一日九变。既要有理想主义,又要有现实主义。只有理想没有土地者是梦想主义者;只有土地没有天空是务实主义者,二者都不能得到开拓。上天给人自强不息、从容不迫的大气度:地给人以生生不息、温柔敦厚和谦仰的态度,加上人之理想与适应实践创新的摸索,成为伟大的力量,天人合一,与时俱进,一种完美的力量凝聚在心中,即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 4.“安贫乐道”:子曰:“贫而乐,富而好礼”。古有愿安贫乐道、寻找心灵的家园的人物如陶渊明。而今小康世界,物质极大丰富,全国老年人老有所养、有所学、有所用,更

儒学与生活考试答案

选择题(60分) 1、(2.00分) ?A.1924 ?B.1919 ?C.1943 ?D.1949 2、(2.00分) ?A.情 ?B.诚 ?C.性 ?D.和 3、 (2.00分) ?A.礼 ?B.仁爱 ?C.乐 ?D.正义 4、(2.00分) ?A.海德格尔

?B.胡塞尔 ?C.舍勒 ?D.笛卡尔 5、(2.00分) ?A.“自强” ?B.“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6、(2.00分) ?A.《诗经》 ?B.《论语》 ?C.《史记》 ?D.《中庸》 7、(2.00分) ?A.费尔巴哈 ?B.恩格斯 ?C.马克思 ?D.黑格尔 8、(2.00分)

?A.希腊 ?B.印度 ?C.美国 ?D.中国 9、(2.00分) ?A.《上经》 ?B.《易传》 ?C.《易经》 ?D.《易·乾》 10、(2.00分)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庄子 11、(2.00分) ?A.逃避 ?B.积极 ?C.散漫 ?D.无所谓

12、(2.00分) ?A.平常 ?B.需要 ?C.任用 ?D.庸者用也 13、(2.00分) ?A.顾炎武 ?B.朱熹 ?C.王阳明 ?D.严复 14、(2.00分) ?A.莱布尼茨 ?B.牛顿 ?C.休谟 ?D.欧拉 15、(2.00分) ?A.《史记·孔子世家》 ?B.《太初历》 ?C.《报任安书》

?D.《艺文类聚》 16、(2.00分) ?A.世界 ?B.上帝 ?C.存在者的存在 ?D.自我 17、(2.00分) ?A.胡塞尔 ?B.舍勒 ?C.笛卡尔 ?D.海格尔 18、(2.00分) ?A.唯物史观派 ?B.自由体派 ?C.文化保守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9、(2.00分) ?A.“感觉是最坏的见证”

1.3《宋明儒学》教案(新人教必修3)

3课宋明理学 【课前思考】 宋代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在预习中,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 【本课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4.【重难点突破】 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在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趋势的了解。 课时及教案数:一课时。第13教案 【教学过程】 导课:1、请问儒学是怎么样兴起的呢? 2、儒学是怎么样成为正统思想的? 推进新课:一、理学出现的背景 1.儒学面临的困境:汉末至唐末五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不断遭到挑战和削弱 原因:①社会动荡,军事割据和混战,冲击儒家构建的一套政治和伦理方面的统治秩序。 ②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同时又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2.唐朝中后期,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儒学的复兴和理学的创立的先声。 ①韩愈: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何渭“道统”?“道统”观念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唐代韩愈明确提出道统说以来,儒家学者在思考儒家与佛、道两家的关系时,道统一直起着明确自我归属的作用。在儒家内部,道统则起着划分学术与学派界线的作用。道统思想是儒学发展的一个内部动力,同时又对儒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②李翱: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3.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促使士大夫掀起一场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的创立奠定基础。(1)主张:①推崇尊王攘夷,认为唐朝政治的弊端是不尊重儒家的纲常伦理,把政治失败归结为思想的迷乱。②:主张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③:文化上;强调“华夷之变”,将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教。(为复兴儒学创造条件) (2)影响:①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②理学应运而生。 二、理学的产生发展 (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儒家思想对我国科技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我国科技的影响 摘要:面对科技伦理危机,科技工作者的科技伦理观需要重新审视。科技伦理观的形 成源自传统文化的累积,而中国儒家思想对其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儒学思想和中国古代科技之间的关系说明儒学思想不但对古代科技发展起到了很大的规范、导向和推动作用,而且其中的合理思想对现代科技伦理的良好发展也是不可缺少的智慧。 关键词:科技伦理;儒家思想; 古代科技;科技异化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和沉淀,在高度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虽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但是由于科技伦理的文化底蕴不足,在现实生活中,新型科技总在社会中存在很多矛盾和争议,科技伦理的规范化、自律化、自觉化程度还不很理想,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迫使许多学者把目光转向了科技伦理的思考。挖掘儒学思想对古代科技发展起到的规范、导向和推动作用,对现代科技伦理的良好发展也是不可缺少的智慧。 一、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1.儒家思想对科学研究动机的影响 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古代中国人自小都学习过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是古代文化的载体,学习文化知识,不能不学习儒家经典;同时,儒家经典是培养理想人格的教科书,要成为有道德的人,也不能不学习儒家经典。而且,儒家经典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要进入仕途,也必须学习儒家经典。古代的绝大多数科学家当然也不例外。中国古代科学家在成长的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以及学术交往中,大都处于儒家文化的氛围之中,儒家文化是他们心灵、思想、学识、情感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而影响他们的科学研究。这种影响,表现为儒家的价值观对科学研究动机的影响。其科学研究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有助于国计民生。北宋时代的沈括晚年所著《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发明发现、真知灼见,内容涵盖了天文、数学、物理、地质、医学、化学等方面; 他在做官期间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和兴修水利,主持了多项水利建设,解除水灾威胁,开垦良田,引水於田上万倾,完成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创举。论语曰: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古代科学家们研究科学的直接目的在于益国利民,为了国计民生。

儒学与生活作业答案

选择题 大学的“三纲领”中统领性的纲领是:止于至善20 世纪以来的三大哲学思想运都是什么:分析哲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大学》的三纲领不包括:格物致知致用亲民不包括以下哪一项:修身20 世纪三大哲学思想运动不包括:现代主义三纲领中具有统领性的是:止于至善我国的思想文化三足鼎立的格局是什么时候形成的:1923 年《大学》提出的与立德、爱人相对应的纲目共有几条:8 具有解构性的是:后现代主义从儒家大学之道的意义上讲大学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学做圣人自从“五四“以来,中国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下列哪种格局:三足鼎立“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可以指:以上都是就中国的自由主义来讲,今天有一部分自由主义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儒家传统明确反儒家的巨大运动发生在:1919 作为一个思想者,用其所做的观念上的构建来解决问题,它的功能和什么是一样的:宗教所谓“三纲” ,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儒学的命运是:历久弥新中国儒学未来10 年的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是什么:创教,干政我国古代第一篇自觉的文论是什么:《典论论文》现代政治对于宗教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什么:政教分离儒家所讲的教化,首先是:诗教中国文化传统中讲的“乐” ,狭义上指的是:音乐礼的本源是:爱的情感或爱儒家认为礼的前提是什么:义教育一个人其实最主要的是什么:情感教育“乾称父,坤称母”出自:《西铭》现代法律的进步性表现为:对情感的尊重和对亲情的尊重所有的社会规范,法德规范,政治规范等他们的基础是什么:道德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亚圣恻隐之心是:仁之端容隐制不是:容忍枉法“博爱”一词出自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中:韩愈下列对于语言和言语的说法,正确的是:言语遵守语言的规则孟子出生于现在的哪个省孟子所说的四端的内容不包括:尊卑之心黄玉顺教授认为最高的境界是什么:自觉回到最初的境界“仁者无敌于天下”是下面哪位名人提出的:孟子阴爻用(六)表示下列哪位人物提出了“善为易者不占”的观点:荀子雅斯贝斯所谓的轴心期的文明不包括:古埃及文明冯友兰现实认为“元亨利贞”的“贞”是:末期下列不属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到的世界文明的三大中心是:法国. 1923年,思想界分化成的三大派不包括:民主主义所谓“二希”传统,具体指的是古希腊文化传统和希伯莱文化传统。对“现象背后一无所有”是谁提出的:歌德中国自由主义的理念最早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错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在走向近代化、现代化,或者也可以说是在走向现代性:内圣和外王 下面不属于“四端学说”观点的是: 智慧之心。孟子哲学理论的核心是什么?心性论。秦朝统一全天下用的是哪一学派的学说?法家。孟子所说的四端的内容不包括:尊卑之心。孟子的老师是子思。。否。

儒学与传统科技的实用性

儒学与传统科技的实用性 医学为儒家所看重,范仲淹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历代知识分子很多兼通医术,甚至有“十儒九医”之说。 在儒家崇尚务实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强烈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以满足国家政治需要和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二者兼顾为其特征。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要使“黎民百姓不饥不寒”,国家兴旺,实施儒家的“王道”政治,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目中,农业这一行的社会地位仅次于官宦,“士农工商”,“农”排在第二位。 因此,大官研习农学者大有人在,直至明末重臣徐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不仅有《治蝗疏》、《蕃薯疏》等专业的奏文进上,甚至在上海、天津等地建立试验园地,躬耕农桑,有《农政全书》这样带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问世。至于“不仕则农”,亲自钻研农业生产技术,认真记录和总结农民生产经验的知识分子历代都有。这是中国农学取得高度成就的一个基本条件。 医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与儒学的仁义道德一致,称为“仁术”;儒家还以为医家治病的道理与治国的道理相一致。韩愈《杂说》、顾炎武《日知录》都以医学之事比附天下政事。医学为儒家所看重,范仲淹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历代知识分子很多兼通医术,甚至有“十儒九医”之说。仅以宋代儒林为例,政治家王安石、文学家苏东坡、科学家沈括、理学大师朱熹等,皆通晓医学。他们使中医药学望、闻、问、切“四诊”、脏腑学说、经络学说、针灸推拿、汤丸膏散,等等,成为中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座宝库。 至于天文算学,因“历法乃国家要务,关系匪轻”(康熙皇帝语),被视为历代王朝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天”的标志;而且“观象授时”,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所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自汉以来,历代王朝政府机构中都设有大规模的皇家天文机构进行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即使在大战乱的时代也没有中断过。所以,中国古代天象记录之丰富为世界之冠,历法也备臻精确。 数学“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汉书·律历志》)。传统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以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分类,列举246个数学应用问题求解,很有实用价值。 南宋天文历法算学家祖冲之“不虚推古人”,“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同皇帝宠臣戴法兴的廷辩中,有两句名言:“愿闻显据,以窍理实”;“浮词虚贬,窃非所惧”,体现了大无畏的科学精神。他利用极限方法计算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以逼近圆面积,得出了准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圆周率值π=3.1415926……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

浅谈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浅谈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以生命科学技术为例 12210690094 王蕾·引言 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尤 其是生产工具,的变革。第二,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 告诉我们,科学技术革命能够引领产业结构的变化。 科学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产生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的 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 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 盾运动来展开的,同时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 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主 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 控制。只有对科学技术保持清楚的认识,才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本文以生命科学技术为例,浅谈科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摘要:科学技术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既有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同时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现象、社会因素的关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文章从不同方面阐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之间的互动效应。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协同进化;互动效应 21世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从而引起了生产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而在远古时代,科学技术处于萌芽状态,人们主要利用简单的技术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并不明显;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迫切需要新的科学技术,也从而形成了电学、力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科学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生产之中,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显示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如今,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科学技术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1]。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一方面, 由于受到科学精神或生产技术的导引和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民族文化、人民教育等方方面面几乎都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另一方

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科学观念、科学政策、科学普及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又极大程度地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与前进步伐。科学技术与社会呈现出一种协同连动的势态,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总体说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同连动,既有历史的根源,也是二者长期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 一、社会构成科学技术 社会构成科学技术,即社会对科学技术能够起到某种构建作用。物质生产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古代自然科学的萌芽直接根源于物质生产,人类为了生存,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并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界简单的认识,产生了数字、文字、天文学、光学等,所以说生产决定了科学的发生和发展[2]。现代社会,虽然科学实验从物质生产实践中逐渐分离出来,但是物质生产实践仍然是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生产对自然科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受着科学理论的指导,原来生产到技术再到科学的单向性发展途径已经由生产到技术再到科学的双向性作用替代,生产中遇到的难点促使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发展又开辟了许多新的生产行业,将科学引领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人类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农业经济,近三百年的工业经济,目前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而在农业经济时期生产的核心要素是土地,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在工业经济时期,生产的核心要素是资本,属于资本密集型生产,21世纪的今天,由于大工业机器的普遍应用,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显示了知识

儒学与人生

1.(本题分值:2)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出自哪部典籍? A.《汉书》 B.《周易》 C.《孟子》 D.《论语》 标准答案:D | 本题得分:0 2.(本题分值:2) “今之学者为人”中“为人”指的是什么? A.做人 B.做给自己看 C.作为 D.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 标准答案:D | 本题得分:0 3.(本题分值:2) “古之学者为己”中“为己”指什么? A.学习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为了自己的一种完善 B.为自己名利 C.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D.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 标准答案:A 本题得分:2 4.(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什么? A.修身 B.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标准答案:A 本题得分:2 5.(本题分值:2)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出自哪部典籍? 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史记》 标准答案:A 本题得分:2 6.(本题分值:2) 根据钱逊教授所讲,五四运动爆发的第二天,谁在清华大学抄写了一张《满江红》的字报? A.巴金 B.郭沫若 C.闻一多 D.钱钟书 标准答案:C 本题得分:0 7.(本题分值:2) 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 A.周易 B.中庸 C.大学 D.论语 标准答案:A | 本题得分:0 8.(本题分值:2) 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提出()原则? A.“用力少,见功多” B.“重义轻利” C.“以义导利” D.“以义为本” 标准答案:A | 本题得分:0 9.(本题分值:2)

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 A.人生 B.理论 C.儒学 D.传统道德 标准答案:A 本题得分:0 10.(本题分值:2) “身心和谐”中“心”在儒家思想中指的是()? A.心脏 B.人的精神 C.心思 D.心情 标准答案:B 本题得分:2 11.(本题分值:2) 儒学的根本是()? A.民与君 B.三皇五帝与大同社会 C.人与仁 D.人与人 标准答案:C 本题得分:2 12.(本题分值:2)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一个是局限性,还有一个是()? A.重复性 B.时代性 C.象征性 D.历史性 标准答案:B | 本题得分:0 13.(本题分值:2)

身体之为“窍”:宋明儒学中的身体本体论建构(一)

身体之为“窍”:宋明儒学中的身体本体论建构(一) 内容摘要:在先秦儒学与医学之中,身体之“窍”(七窍/九窍)被视为“精神”的“孔窍”、“门户”与“通道”,它们内根于“五脏”,外联于天地之气。保持“孔窍”的通畅,无论对“卫生”,抑或对“修身”均意味重要。其中,耳、目、口三窍尤为儒家修身所注重。阴阳五行理论兴起后,身体之“窍”与天地万物之“窍”之间的同构关系得到彰显。 在承继前人五脏“开窍于目”、“开窍于耳”、“开窍于口”、“开窍于鼻”、“开窍于二阴”这一思想基础上,理学家一方面深刻挖掘出身体之窍的本体论向度,提出一个完整的“天地之心”的发窍路线图:“天地之心”发窍于人心(“良知”/“灵知”/“虚灵”/“灵窍”)-人心(通过五脏六腑)发窍于耳目口鼻四肢这一连续性的发窍结构,并借助于汉儒身体之“窍”与天地万物之“窍”之间的同构关系思想揭示出天地之心-人心(灵窍)-七窍一体结构的时间性(“七窍”、“灵窍”律动与天地万物律动的同步性),另一方面,呈现出丰富的“七窍”与“心窍”修身经验,这些经验极大丰富了孔孟“四勿”与“践形”功夫。 儒家强调身体之窍、心窍的“虚”、“无”性格,与萨特所代表的意识现象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儒家“通身是窍”的理念折射出儒家的“主体性”乃是扎根于生生不已、大化流行之中与他者、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相互应答的身心一如的存在,这种主体性本身就嵌在身体之中,无论是“惕然动乎中,赧然见乎色”之耻感,抑或是“恻然动乎中”之“不忍”、“悯恤”、“顾惜”之同感,乃至生意津津之一体生命的生机畅遂感、乐感,皆是深深嵌入身体之中“觉情”与“实感”。儒家身体的这种本体论向度,不仅迥异于HansJonas所批评的存在主义的虚无主义精神气质,而且为克服这种虚无主义提供了深厚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七窍;心窍;身体;宋明儒学;虚无主义 一 以“窍”指涉身体的外部器官,在先秦早已流行。《庄子》中就有“人皆有七窍”(《应帝王》)、“百骸九窍六脏”(《齐物论》)、“九窍”(《达生》、《知北游》)等说法。七窍者,耳二、目二、鼻孔二、口一,此为“阳窍”;九窍者,阳窍七与阴窍二(尿道、肛门)。“九窍”与四肢一起构成了身体轮廓:“人之身三百六十节,四肢、九窍,其大具也。”(《韩非子·解老》) 窍,空也,穴也(《说文》)。“窍”实即“窍门”、“孔窍”、“空窍”、“通道”(《管子·君臣》“四肢六道,身之体也”,直接将上四窍、下二窍称为“六道”)。那么,它又是谁的“门户”、作为“通道”又通向何处呢? 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血气者,五藏之使候。(《文子·九守》) 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韩非子·喻老》) 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而气志者,五藏之使候也。(《淮南子·精神训》) 身体之“窍”成了精神、神明往来活动的渠道。在传统中医观念里面,身体之脏腑乃是人之精神、神明之藏所,五脏亦被称为“五藏”,又谓“五神藏”。人之心理感受与思虑均离不开此生理载体: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灵枢·九针论》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灵枢·本藏》) 五脏内部的“精神”活动通过身体之窍而反映在身体的表层:“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灵枢·脉度》) 当代东西身体论说均不约而同将身体划分为双重结构:表层的身体(运动器官,如四肢)和深层的身体(内器官,如肺、心、肝、胃和肠),这种划分的理论基础是,人可通过意念控制表层身体,如活动手和脚,但无法自由地控制内器官。1]代谢活动、呼吸、内分泌、睡眠、出生、死亡等等深层身体的活动,属于隐性身体(therecessivebody)活动的领域,处于“隐性”(recessive)状态下,隐退于意识之下的“不可体验的深度”之中,它不再是现象学家津津乐道的“我能够”(Ican)的领域,这些领域的活动基本上是属于“它能够”(itcan),或者说是

《儒学与科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儒学与科学 儒学与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以来,一些学者认为,儒学排斥科学、阻碍科学,与科学和现代势同水火。对这种观点,有必要予以辨析。 对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在儒学作为中国哲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传统文华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人文科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果再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儒学与科学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儒学和科学的旨趣,当然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但从本质上说,儒学市一种追求以人为核心的善的哲学;而在科学的价值取向中,求真是基础性的。从这个角度说,儒学与科学不是互斥的,而是相容、互促的。 儒学所求之善以科学之真为前提之一。在求善的问题上,尽管儒学一巷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但也强调从求真的角度对什么是善、为什么要善以及求善的方式方法有准确深入的认知。儒学的可信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鼻血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市尊德性的前提。所以,儒家历来强调以德摄知。孔子明确主张“未知,焉得仁”“知者利仁”,把知作为得仁的手段,视利仁为知的目的。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孟子认为:“仁之实,事实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

也。”董仲舒认为:“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二者都强调知为仁和义服务。朱熹认为:“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功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功夫日益密”,强调穷理之知与居敬之德相辅相成,以及知服于德。王夫之强调见闻之知,认为“人与所谓见闻者不能生其心”。戴震则提出了“德行资于学问”的命题,明确把学问置于德行的基础地位。 儒学把明道的之善作为知的基本方向,但并没有否定和忽视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而是把自然万物之知主要限定在德兴之知的范围内,视知为实现善的手段。所以,儒学并非与求真绝缘,也绝不反科学。只不过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正因为如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譬如,敬授民时,需要天文历法;“安民富而教之”,需要农学;“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需要医学;治国安邦,需要地理学;等等。 儒学所求之善可以为科学之求真提供向导和规范。求真有端正目的、提高效率的问题,二者均需要善的导向和规范。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有;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实践儒学的忠、孝道德,扫除儒家经典所包含科技知识的阅读障碍,准确理解儒家经典的本义,等等。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科学家应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其基本价值取向不是官本位,也不是金钱

儒学与人生练习

儒学与人生练习 1.钱逊教授认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什么?A A.修身 B.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2.根据钱逊教授所讲,五四运动爆发的第二天,谁在清华大学抄写了一张《满江红》的字报?C A.巴金 B.郭沫若 C.闻一多 D.钱钟书 3.钱逊教授认为,儒学的真正本质是什么?B A.一种政治学说 B.一种关于人生的学问 C.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 D.一种伦理学说 4.“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出自哪部典籍?D A.《汉书》 B.《周易》 C.《孟子》 D.《论语》 5.道德原则不是天生的,需要()?B A.培养 B.修养和教育 C.修养和教导 D.学习 6.道德原则是()?C A.天生的 B.后天的 C.不是天生的 D.相对的 7.钱逊教授所讲的待人处世的最根本原则是什么?C A.不卑不亢 B.忠孝两全 C.推己及人 D.重义轻利 8.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是什么?B A.文化 B.历史 C.哲学 D.儒学 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哪位先贤讲的?C A.荀子

B.孟子 C.孔子 D.老子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先贤讲的?D A.孙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孔子 11.儒学讲仁,孔子讲仁学,讲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什么?C A.学习别人 B.做自己的事 C.从自己做起 D.照着别人去做 12.下面哪位是儒学的奠基人?C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13.上个世纪,中国哪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研究了周易哲学,研究基督教哲学,参与、组织翻译了许多基督教经典著作。并用信、知、行来总结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C A.杜维明 B.冯友兰 C.谢扶雅 D.熊十力 14.“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的基本精神是()?C A.中国历史 B.中国哲学 C.中国文化 D.政治 15.从历史渊源考察,中国的情、理、法中“理”的含义说法不正确?B A.天理 B.道理 C.公理 D.公共道德 16.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提出()原则?A A.“用力少,见功多” B.“重义轻利” C.“以义导利” D.“以义为本” 17.“身心和谐”中“心”在儒家思想中指的是()?B A.心脏 B.人的精神 C.心思 D.心情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山东刘秀珍 【课标要求】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备考指要】 1.因为本单元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内涵、特点,传统文化有历史遗传性、发展变异性,又有现实性,所以高考命题可以考查某朝代、某阶段、某代表人物的思想,又可以考查某种思想的现实意义,还可以中西思想比较,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需关注如下热点:(1)以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作为切入点,考查儒家思想。(2)中外同一时期思想成就的联系与比较,如孔子与苏格拉底,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 3.把握一条线索,即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特别注意的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这四个阶段的演变。 4.注意把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在具体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要与现实社会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自主学习】 考点1 宋明理学 1.三教合一 (1)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夏呈现繁盛景象。 (2)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______、______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______”又“______”。 (3)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________”,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4)唐朝: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________,儒学大师________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程朱理学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
1.阅读和写作科学内容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科学素养。( ) 正确 2.虽然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但人事一般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 不能计入专业技 术人员中。( ) 错误 3.素养的创新精神特点是指素养是一个在教育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知行合一的 有机体,是一个渐近累积的过程。( ) 错误 4.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以及把没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都是教育的失败。 () 错误 5.文学是人学,它与哲学、政治、宗教、法律等都是通常所说的上层学问,也是 社会科学的学科之一。( ) 正确 6.国学是中国文化之根,是中国民族灵魂之核。( ) 正确 7.荀子从天人关系角度提出“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 ) 正确 8.道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 以“道”为核心理念, 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 故名为道家。( ) 正确 9.在礼仪交往中,对男士头发的要求应做到前发不及额头,侧发不掩耳,后发不 及领。( ) 正确 10.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或如戒指戴在手套外面可不脱手套,而男士无 论何时都不能在握手时戴着手套。( ) 正确 11.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 ) 正确 12.民俗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起的教化作用是别的东西无法替代的。( ) 正确

13.满族在传统上是禁食狗肉的。( ) 正确 14.福建民居中的土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 正确 15.使用名片也要讲究礼仪,递名片时应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双手或者右 手将名片正面对着对方,递给对方,并说“多多关照”、“常联系”等语言,或是 先作自我介绍。( ) 正确 16.文学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作品、世界、作者和 读者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 ) 错误 17.马克思是“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 错误 18.礼仪没有限定性,在任何场合礼仪都是适用的。( ) 错误 19.戏曲脸谱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黄色脸象征威武庄严。( ) 错误 20.《神曲》是意大利著名诗人塞万提斯所作。(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 2 分)

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的“屠苏”指的是( )。? D.酒 22.中国文化的核心是( )的思想。 B.“和” 23.习近平总书记引 《论语?为政》 中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说明 ( ) 。 A.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 24.文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指文学所反映的生活对于阅读者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表现为潜移默化和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 )。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论文

题目: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 学生姓名:李潇 学号: 20100702295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摘要: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在满足人类生存、保证生存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尤其是进入20世纪,人类开始遇到了人口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的威胁。为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科技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对科技发展提出巨大需求,也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在扩大劳动就业、理顺分配关系、提供健康保障和确保国家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对其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一、21 世纪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之一,是从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到转变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并不是说,今天有了科学发现,明天就会有技术发明,后天就可以直接变成生产力。它还取决于发现和发明的性质,以及科学技术的成熟程度、市场需求、发育和发展的水平,还有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其它影响因子的制约作用,所以转化速度不完全一样。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

试题--儒学与人生

儒学与人生--试题. 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 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 1.(本题分值:2)

中国史学的一个很大特点是什么? A.做人与记人 B.记事与做人 C.做人与做事 D.记事与记人 用户答案: 2.(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什么? A.修身 B.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用户答案: 3.(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儒学的真正本质是什么? A.一种政治学说 B.一种关于人生的学问 C.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 D.一种伦理学说 用户答案: 4.(本题分值:2) “今之学者为人”中“为人”指的是什么? A.做人 B.做给自己看 C.作为 D.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 用户答案: 5.(本题分值:2) “出自哪部典籍?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汉书》A. 《周易》B. 《孟子》C.《论语》D.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6.( ”为己指什么?“古之学者为己”中“A.学习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为了自己的一种完善 B.为自己名利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C. 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D.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7.( ”是哪位先贤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孙子韩非子B. C.老子D.孔子 : 用户答案:2) 8.(本题分值 做人就是要处理什么样的关系?A.人和事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B. C.人和动物的关系D.人和自然的关系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9.( 儒学讲仁,孔子讲仁学,讲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什么? 学习别人A. 做自己的事B.从自己做起C.照着别人去做D.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10.( 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学,仁的最基本的一个内涵是什么? 爱学习A. 爱民族B. C.爱国家D.爱人 : 用户答案:2) 11.(本题分值 ”.汗青是什么?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化A.历史B.哲学C. D.儒学 用户答案: :2) 12.(本题分值 下面哪位是儒学的奠基人?孟子A. 荀子B. C.孔子老子D. : 用户答案:2) 本题分值13.( 出自哪部典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礼记》A. B.《论语》C.《孟子》D.《周易》 : 用户答案:2) 本题分值14.(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一个是局限性,还有一个是()?A.重复性时代性B. C.象征性D.历史性 用户答案: :2) 15.(本题分值 儒学的核心是()? 人与仁A. 民与君B.仁与礼C. D.人与人 用户答案: :2) 16.(本题分值 儒家形而上学哲学重点是在()学科中进行展开的?理学、心学A.自然学B.心理学C. D.科学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17.( 上个世纪,中国哪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研究了周易哲学,研究基督教哲学,参与、组织翻译了许多基督 教经典著作。并用信、知、行来总结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杜维明A. B.冯友兰C.谢扶雅D.熊十力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18.( ”在儒家思想中指的是()?“”“身心和谐中心心脏A. B.人的精神C.心思D.心情 : 用户答案:2) 19.(本题分值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说:是什么意思?凭他的能力能治理出周文王那样的盛世A. B.如果我能被用,周国一定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