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中的渗透现象及渗透压这一概念

浅析生活中的渗透现象及渗透压这一概念
浅析生活中的渗透现象及渗透压这一概念

浅析生活中的渗透现象及渗透压这一概念

摘要:从化学的角度详细解释分析渗透现象,并对大学化学中的“渗透压” 的概念进行剖析和讨论,分析已出现的各种“渗透压”定义的不准确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渗透现象;半透膜;渗透压

引言

渗透现象在生活中极为常见。正如教材中所说,生命的存在与渗透平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动植物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细胞膜均具有奇妙的半透膜功能,是一种很容易透水而几乎不能透过溶解于细胞液中物质的薄膜。例如,人们在游泳池或河水中游泳时,睁开眼睛很快就会感到涩痛,

这是因为眼睛组织的细胞由于渗透而扩张引起的;而在海水中游泳却没有不适之感,这是因为海水的浓度很接近眼睛组织的细胞液浓度。正是因为海水和淡水的渗透压不同,海水鱼和淡水鱼不能调换生活环境,否则将会引起的肿胀或萎缩使其难以生存。除此之外,人体组织内的许多膜,如红血球膜、毛细血管壁等也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因而人体的体液(如血液、细胞液、组织液等)也具有一定的渗透压。因此对人体静脉输液或注射时,必须使用与人体体液渗透压相同的等渗溶液,这就是临床常用0.9%生理盐水或5%葡

萄糖溶液以免由渗透导致的红血球肿胀或萎缩的原因。同样,渗透压与植物也是息息相关的。进入糖溶液或盐溶液的花卉,将因渗透压的作用而脱水枯萎,若再将它插入纯水,花卉将因水重返细而恢复原有的鲜艳和美丽。由此可见,渗透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有机体的细胞膜大部分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无疑渗透压便是引起水在生物体中运动的重要推动力。而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对于渗透压这一概念解释各有不同,下面就从化学的角度分析渗透现象以及渗透压。

正文

渗透现象

当我们用一种仅让溶剂分子通过而不让溶质分子通过的半透膜把一种溶液和它的纯溶剂隔开时,纯溶剂将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溶液中而将其稀释,这种现象称为渗透实际上,溶剂是同时沿着两个方向通过半透膜的。由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比溶液的蒸气压大,所以纯溶剂向溶液的渗透速率要比相反方向的渗透速率大,即若被半透膜隔开的两边溶液的浓度不等(即单位体积内溶剂的分子数不等),则可发生渗透现象。

因此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除半透膜外,膜两侧溶液渗透浓度的不同是一个必要条件。一定温度下,不论是电解质溶液还是非电解质溶液,也不论是用质量浓度还是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只要溶液的渗透浓度相同,即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总的颗粒数相同,就不会有渗透现象发生;只有溶液渗透浓度不相同时,即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总的颗粒数不相同,才会有渗透现象发生。

那么渗透现象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先看溶解情况,由于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故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简称分子势能)比较强,不能像理想气体那样可以忽略。在溶解(包括纯溶剂与溶液混合形成较稀的溶液)过程中,溶剂和溶质分子的分布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距离、位置都改变

了,因而整个渗透系统的分子势能就随之发生变化。由实验可知,溶液是均匀而平衡的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而由能量最小原理可知,稳定的平衡系统的势能处于最小值,故溶液的分子势能必处于最小值状态,溶解过程就是系统的分子势能降低至最小值,以达到稳定的平衡态的过程。

再看渗透过程,把两个彼此独立、各自分别处于平衡态的溶剂和溶液系统以半透膜分隔,构成

一个渗透系统(包括A、B),两部分的分子发生互相作用,破坏了平衡系统的分子势能就不处于最小值,这就产生了溶剂A和溶液B混合形成单一均匀的溶液的倾向,以使系统的分子势能达到最小值, 系统得以实现新的平衡, 但由于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故混合只能由溶剂分子从A透过半透膜进入B来进行,这就形成了渗透。渗透过程所减少的分子势能,一部分

转化为系统的重力势能,另一部分转化为从A流入B的溶剂分子的定向运动动能。

可见,渗透的本质是系统要通过溶剂分子的迁移达到分子势能最小的稳定平衡态,系统的重力势

能并不是凭空增加,而是由系统的分子势能转化而来,这符合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至于转化为定

向运动动能的另一部分能量.由于液体有粘滞性,最终将转化为热能。

渗透压的定义

工科大学化学中定义渗透压是为维持被半透膜所隔开的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需要的额外

压力。

任何溶液都有渗透压,但是如果没有半透膜将溶液与纯溶剂隔开,渗透压即无法体现。显然,造

成渗透现象的原因是半透膜两边溶液的渗透压的差异,而对每一讨论的对象而言,渗透压是通过半透

膜的界面指向对象溶液的,是造成渗透现象的原始驱动力,是溶液的一种性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之

一)。不管是否外加压力,也不管半透膜间隔的对象溶液的另一边溶液的浓度是多少,它都始终存

在,且为定值。那么,用“为维持只允许溶剂通过的膜所隔开的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

的超额压力” 作为“渗透压” 的定义显然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为维持只允许溶剂通过的膜所隔开

的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仅仅是用来测定“渗透压” 的方法,是不能作

为“渗透压” 定义的;二是方法中的“超额压力”力的方向是与对象溶液的“渗透压”产生的力的

方向是相反的。

另外,“将溶液的外压从p增加到p+n,使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等于压力p下纯溶剂的化学势时,达到渗透平衡后,溶剂液面和同一水平面的溶液截面上所受的压力为p及p+p g h(h 为两液面高度差),后者与前者之差称为渗透压,以n表示”。这类叙述同样是不严格的。因为,此时p gh等于通过渗透过程后的对象溶液的“ n”,但这一“ n”并不与渗透过程进行前的“ n”相同,因为此时对象溶液的浓度比开始时要小。浓度n的这一变化是不能随

便予以忽略的,我们讨论的本身就是稀溶液,通过对溶液渗透压的测定,也能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

质量的大小。

除此之外,还有定义如:(1)渗透压是渗透压强的简称,引起渗透发生的压强。在数值

上等于在原溶液上加以恰好阻止溶剂进入溶液的机械压强。也就是等于渗透作用停止进行时半透膜两

边溶液和溶剂上的压力差。(2) 用半透膜将溶液与溶剂隔开,二液面相平时,阻止溶剂通过半透膜流

入溶液所施加于溶液的最小额外压力就是渗透压②。这两种说法均不正确,(1) 说的不足在于对渗透

压没有指定参比标准。这样一来,不仅有溶液和溶剂间的渗透压,还有较浓溶液和较稀溶液问的渗透

压,无谓增加了复杂性。对于后者,计算渗透压的范

氏公式n =CRT也无法应用。因为半透膜两侧有两个浓度c左和c右,另外,这段话共提出

的三个“相等的”压强,并不完全相等。(2) 将渗透压定义成对溶液液面的一个外来压强,是不够妥

当的。这会给渗透后溶液液面上升的解释带来困难,因为液面上升与所定义的渗透压”的方向恰好相反。这个外来压强与其说是“渗透压”,不如说是“反渗透压”更合适(这个外来压强稍微再增大就会引起“反渗透”进行) .下面的说法显然更易为人们所理解、

接受。即:体系自身产生“渗透压”引起渗透进行。外加的“反渗透压”引起反渗进行,二者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差别只是一个无穷小量而巳(忽略流体运动阻力) 。

综上所述,我认为渗透压应这样定义:溶液本身固有的,导致只允许溶剂通过的膜所隔开的溶液与纯溶剂之间渗透现象发生的,通过膜指向溶液的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渗透压。渗透压用“ n”表示。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n x V=n B X R X T

即n =C B X R X T⑴

(1)式中,n是溶液的渗透压,单位为Pa; C B是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 ? L-1; R是气体常数,为& 31kPa ? L ? mol-1? K-1 ;T是体系的温度,单位为K。

另外,有人认为,渗透压的定义可描述为: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进入溶液的扩散动力。

这种说法我认为也是正确的。其中包含了一下几层意思:(1) 有半透膜存在,膜两

侧溶液浓度不相等时,才有渗透现象表现出来; (2) 产生的原因是溶液蒸气压下降,即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形成的溶剂分子的扩散; (3) 渗透的方向与溶剂分子运动的方

向一致; (4) 半透膜两侧溶液渗透压的方向是相反的,这两个相反方向上力的合力的方向就是观察到的溶剂分子运动的方向。

结论

渗透现象发生条件:一是要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要存在渗透浓度差。

只有这2个条件同时具备,渗透现象才会发生,且渗透方向指向渗透浓度大的一方,也就是由低渗溶液向高渗溶液渗透。这正是渗透定律的实质所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稀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内溶质的总颗粒数成正比。

而渗透压这一概念应如此理解:一定温度下,某溶液与其纯溶剂以半透膜隔开(两液面相平且与大气相通) 时,引起渗透进行的压强为渗透压,其方向从半透膜指向溶液内部,而其大小近似等于为阻止渗透进行而对溶液施加的额外压强。即准确定义为溶液本身固有的,导致只允许溶剂通过的膜所隔

开的溶液与纯溶剂之间渗透现象发生的,通过膜指向溶液的单

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渗透压。

参考文献:

谢吉民医学化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7 ;154页

秦子平渗透现象发生条件探析;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5 ;142页

刘昌年、胡一飞普通物理学;第二分册: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34页

唐郁生渗透现象浅析兼论化学势的性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2 ;21-22页

浙江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页

黄荣斌大学化学中“渗透压”概念的讨论理医药学杂志2005-18-5 ;510-511 页

王志强关于渗透压定义的讨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4-4 ;95页

隐喻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09732397.html, 隐喻的应用 作者:王昱之 来源:《祖国》2017年第09期 摘要:隐喻是一种常用的语言现象。本文对隐喻进行了举例、研讨和分析。主要包括隐喻的概述和研究历史、生活中的隐喻使用和隐喻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关键词:隐喻应用产生原因 语言学家理查兹(I.A.Richards)曾说,人们时刻都在运用隐喻,不使用隐喻,就不可能流畅连贯地说上三句话。由此可见,隐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甚至许多时候人们在运用时都不自知。同时,隐喻作为当下语言学最热门的研究话题之一,也体现了不同民族所具备的不同文化,包含了认知上的区别,对于隐喻的研究有利于开发第二语言教学。本文就隐喻的使用方面做了阐述,并提出了可能的产生原因。 一、隐喻的概述与研究历史 隐喻的英文单词为“metaphor”,它来自希腊语“metaphora”,其意义为从此到彼,以一个事物来说另外一个事物。汉语修辞中,分别将两个事物称为“喻体”和“本体”;还有其他人称它们为“载体”和“话题”等等。隐喻的研究起源于西方,从古至今,人们对隐喻的探究已经从纯粹的诗文层面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语言方面,从将隐喻看成单纯的修辞层次到思维运转的层次。国内对隐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处处可见的隐喻 隐喻并不单单仅限于文学,而是存在于我们的整个生活中,在我们不知不觉时占领了我们的语言。 (一)文学 人们最早认识的隐喻就是文学领域中的隐喻。好的隐喻会让人眼前一亮,使得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或是让情感更甚,深富感染力,比如: 1.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 2.上了白漆的腿,电杆木的腿,一切静物的腿……REVUE似地,把擦满了粉的大腿交叉地伸出来的姑娘们……(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 3. On any person who desires such queer prizes, New York will bestow the gift of loneliness and the gift of privacy.( Here is New York, by E.B.White)

关于生活的隐喻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人生在有志者眼里是登山的运动。这诚然说明,人总在努力,总在攀登,但卢梭更想说的是,这种攀登是没有终点的,当人们到达一座山峰的顶点,那时才会发现,更高的山更远的路还在前边。这还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按照李宗盛《山丘》里的意思,就算越過一座又一座山丘,才发现,当初为了谁去登山,那谁已经不再等候。总是在攀登。总是望不到边,好不容易越过山丘,见到别样的风景,也没有谁懂得分享。 但是根据另一种看法,不管人怎么折腾,其实走的都是下坡路。斯威夫特有言:“人活一世。不过一柄长把扫帚而已。”原本生机勃勃的一棵树,枝叶蓬勃在上,树干支撑在下,及至被制成长把扫帚,便失去了青叶,颠倒了上下,杆在上,枝在下。他好像想说,人之初生,本来完整,活过人世一遭,没有得到,只有失去。失去了什么呢?除了青翠、性灵,还有秩序。 在西方文明中,人生被看作一系列的克服和战斗。17世纪德国诗人格羽菲乌斯在《夜晚》中写道:“这生活在我面前展开,犹如一条跑道。”只有在浪漫主义那里,事情才颠倒过来。人生的最高形式成为佛教式的无所作为。于是,最高贵的生命是植物一般静止的。施莱格尔在《卢琴德》中说:“最高、最完善的生活无非是一种纯粹的植物化。”一切对立都被遗忘,一切奋争都得到了止息。 最后一组可以对比的感觉是钩子和坑的不同。它们表达的都是一种人生的不平整感,不是凸出来,就是凹下去。据说塞尚后来把自己身边的人称作“钩子”,好像活着的基本感觉就是被牵扯住。这是一种古老的感觉,在佛经里会经常见到,比如被欲念牵扯住。现在我们经常见到的“嗨”和“坑”,也都有典可依。在明代冯惟敏《河西六娘子·笑园六咏》中的第二咏写有“每日笑胎嗨”,其六写过“处处赚人坑,只落得山翁笑了一生”。

隐喻的发展

1、传统隐喻理论 隐喻是什么?修辞学家说,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辞话语的手段。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范畴错置。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认知科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隐喻本质的认识较之传统的隐喻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和《诗学》中的多处,他从隐喻的活动方式角度描述其特征。亚氏对隐喻的定义是:“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另一个事物,要么从种转向类或由类转向种,要么根据模拟关系从种转向种”(《诗学》)。根据这个定义,亚里斯多德又将隐喻的本质概括为词汇的替代:“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他说的替代的几种情况是:(1)以属代种,或以上代下,即用上义词代下义词。如There lies my ship (我的船躺在那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lie是属,lie at anchor是种(抛锚停泊),前者所指范围更广,其语义涵盖后者,但在这个句子里前者的语义等于后者。(2)以种代属,或以下代上,以下义词代上义词。如Truly ten thousand noble deeds hath Odysseus done(Odysseus做了足足一万个伟大业绩)。ten thousand (一万)这个数字在语义上属于“a large number ”,因为“大量”可以是上百、上千,也可以是数十万、数百万。因此,前者是种,后者是属,但前者实际上要表述的是大量的意思,因而是以种代属。(3)以种代种,或互代,是一个分类学上同一级的词代替另一个词。如With blade of bronze drew away the life /Cutting off the water with unwearied bronze/To draw aw ay(从中抽出)用来代替“to cleave”(裂开),cutting off 则用来指“to draw away”之意,两者都是“taking away”之意,在同一层次,可谓以种代种。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四类隐喻中,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比例关系所作的“类推”(analogy),也可叫“proportional metaphor”(比例性比喻)。他也为此举了例子。 亚氏提到了明喻,认为是隐喻的一种。明喻指对两个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较,特别是这种比较因使用了引导词like或as使语义清晰显现,实质是替代或比较。 束定芳认为,亚氏定义的最大优点是发现了隐喻是一种意义转换的形式,隐喻涉及至少两个词或事物,其中一个在构成隐喻的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其定义的最大局限是将隐喻限制在名词上,排斥了其它词用作隐喻的可能性,因此也排斥了揭示隐喻的话语特性的可能性。因为承认动词和形容词等也可以用作隐喻,就必须承认只有在词语的组合过程中才可能生成隐喻的事实,同时,这一定义也无法将隐喻与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如换喻、提喻等区别开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对亚氏的隐喻观作了总结:我们把隐喻定义为名词意义的转换,其特点有:第一,隐喻是一种借用;第二,借用的意义与本义相对应,也就是说,它原本属于其它单词;第三,我们求助于隐喻来填充语义的空白;第四,借用词取代了并未出现的本义词,如果这种词存在的话。 传统修辞学中另一个对传统隐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法国修辞学家方达尼尔。在《话语的辞格》中,他把隐喻作为一种典型的辞格来分析。他指出,喻格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一种理据。比喻发生的关系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借词的原始意义,另一方面是它被新赋予的意义。在他看来,喻格虽然由一个词组成,但发生在两个概念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转移构成。因此,喻格建立在一种双重性的基础上。他还指出,由于相似与事物的特征有关,因此可以把这一特征转移到具有这种特征的事物的领域。隐喻可以取自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真实的或想象的、思想的、道德的以及物理的实体,而且它们都可以用于所有的思想的实体。方达尼尔以“有生命的”(inanimate)为标准,把隐喻分成五类:属于某一有生命事物的特征向另一有生命的事物转移的隐喻;某一无生命但具物理性的事物的特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兴湘学院 2009级汉语言文学班王洪浩学号:2009960101 最近看了李亚伟写的一首诗:《中文系》,其中用了许多隐喻的修辞手法,比如 “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网住的鱼儿上岸就当助教,然后当屈 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当儿童们的故事大王,然后,再去撒网”其中将中文系的学生比喻成鱼儿,用的是隐喻的修辞手法。这是在诗歌中用到隐喻的修辞的例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许多的有关隐喻的修辞,现在我就日常生活的一些例子来 谈谈我的看法。 一、校园文化的隐喻现象 每个寝室都有各自的寝室文化,文化和语言是相通的,伴随而来的就是寝室语 言。 我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喜欢在寝室里讨论的话语,其中就用到过不少隐喻的修辞:1、兄弟们,生命不息。(意思是晚上坚持奋战。)2、今天有没有抽水?(意思是今天有没有点名?)3、甲:你快起床,要迟到了!乙:我今天不去了,给我顶上。(意思是代 我点到啊,写张请假条也行。)4、谁借我点钱呀?江湖救急。(形容情况紧急)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就不全部列出来了。现在仅就几个例子来讨论,比如“兄弟们,生命不息。”这一句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即深层隐喻。正如朱军教授所说的: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创造新的意义;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兄弟们,生命不息。”就给我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因为根据日常习惯我们认为生命不息是一种向上的进去行为,但这一句表现的仅仅是一种活动的延续,这属于临时性隐喻,同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对语境具有一定的的依赖性。再如“今天有没有抽水?” ,这里将人比喻成水,本来意 图是说抽查人的意思,但“抽水”是日常惯用语,有与抽查在语音上有类似关联,故产生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兴湘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班王洪浩学号:2009960101 最近看了李亚伟写的一首诗:《中文系》,其中用了许多隐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 网住的鱼儿 上岸就当助教,然后 当屈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 当儿童们的故事大王,然后,再去撒网 ”其中将中文系的学生比喻成鱼儿,用的是隐喻的修辞手法。这是在诗歌中用到隐喻的修辞的例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许多的有关隐喻的修辞,现在我就日常生活的一些例子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校园文化的隐喻现象 每个寝室都有各自的寝室文化,文化和语言是相通的,伴随而来的就是寝室语言。我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喜欢在寝室里讨论的话语,其中就用到过不少隐喻的修辞:1、兄弟们,生命不息。(意思是晚上坚持奋战。)2、今天有没有抽水?(意思是今天有没有点名?)3、甲:你快起床,要迟到了!乙:我今天不去了,给我顶上。(意思是代我点到啊,写张请假条也行。)4、谁借我点钱呀?江湖救急。(形容情况紧急)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就不全部列出来了。现在仅就几个例子来讨论,比如“兄弟们,生命不息。”这一句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即深层隐喻。正如朱军教授所说的: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创造新的意义;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兄弟们,生命不息。”就给我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因为根据日常习惯我们认为生命不息是一种向上的进去行为,但这一句表现的仅仅是一种活动的延续,这属于临时性隐喻,同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对语境具有一定的的依赖性。再如“今天有没有抽水?”,这里将人比喻成水,本来意图是说抽查人的意思,但“抽水”是日常惯用语,有与抽查在语音上有类似关联,故产生了隐喻的意象与思维。这些新出现的事物以及相关的一套术语常会被借用到一般

论心理学中的_隐喻_

收稿日期:20050517 作者简介:孟维杰(1973—),男,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吉林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马甜语(1970—),女,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2005年9月第5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 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Sep.,2005No .5 论心理学中的“隐喻” 孟维杰1 ,马甜语 2 (1.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心理学科学化以来,精致性、确定性和中立性的科技理性和逻辑思维一直拥有着绝对的 话语权,剥夺、放逐了心理学语言中另一种权力———隐喻权力。在心理科学领域,隐喻的存在总有 它的道理。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对逻辑演绎和科技理性的一种超越,对事物另外视角的深层次理解和求索。其创造、代替、表达及模式等作用,越来越以一种丰富性、内隐性及不可穷尽性等特征,使心理学流溢出民族文化品性。 关键词:心理学;隐喻;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5)05010106 心理科学发展一百余年来,一直秉持着自然科学研究精神旨趣,其语言表述必须“尽可能接近数 学语言的明确性”[1](p.458) ,才能合法、合理地存在,由此,确定了精致性、客观性和确定性的逻辑语言在心理学领域的绝对话语权,而剥夺、放逐了语言中另一种权力———隐喻权力———修饰性、形象性及比喻性语言,原因只有一个,赋予隐喻语言存在空间,就会丧失心理学作为一门事实表述学科的特征,隐喻语言必须被逻辑语言关在理性王国之外。事实上,“逻辑权力”或许能成功地征服外在事物,却难于独立而有效地阐释内在事情。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隐喻权力不是一种需要逻辑征服和能够被征服的权力,而是一种必须得到充分尊重、恰当运用和表达的权力。在人文知识系统中,它是一种永恒的本 源性权力[2](p.31) ,一种折射人类诗性光辉的智慧,人类认知自身、理解自身的奇妙路径,它已经成为表达人类精神世界,体验人类存在的实在方式。尽管一直以来被主流心理学所排斥、拒绝,但它却一直顽强地存在着、传承着、演化着。从1894年到1975年,心理学家日用而不知地已经使用近265个心理学隐喻,心理学发展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心理隐喻变迁的历史,心理隐喻变迁成为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见证 [3](pp.181192) 。或者也可以说,一个个隐喻,犹如 散落于浩瀚的心理学海洋中一颗颗散发着灿烂光彩的珍珠,把它们串起来,就是一个博大深远的人文精神世界。透过这个世界,我们尽可以解读人类心理奥秘,走进科学逻辑语言所无法企及的“生活世界”。在我们承认由逻辑语言所构建心理学科学世界伟大的同时,我们也深感心理科学离弃隐喻的失落,因为,心理学所遗失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权力的诉求,更重要的是丢弃了一个世界———人文世界,消解了理解人类心灵的平台,也弃绝了一种视野,关闭了通往人性世界的大门。 一、隐喻界说 (一)什么是隐喻 “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的metaphor,其字源 meta 意为“超越”,而phor 意为“传送”,它的基本词义是把一个对象的诸方面“传送”或“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以便使第二个对象可以被说成是第一个对象,更好地理解第一个对象。在1997版牛津简明语言学辞典中,隐喻作为词格定义中增加了新的内容:“隐喻是雷克夫在80年代所谈到的一种普遍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一种语域可以系统地用另一种语域中的词汇来谈或表达”。亚里士多德是谈论隐喻第一人,他为隐喻定义可谓言简意赅:“为一事物 — 101—

浅谈隐喻和比喻

浅谈隐喻和比喻 隐喻,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概所有文化财富都与隐喻有关。新疆岩画中极为夸张的生殖器官,是否隐喻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呢?埃及金字塔是否隐喻着一种数学、物理、生物、几何以至天文、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深奥的思想呢?《圣经》里的“屋顶在上,地板在下”、《周易》里的“天尊地卑”和太极图阴阳小鱼、原子结构、宇宙天体等等,不必一一列举,我们完全可以说,越是高深的文化,越和隐喻休戚相关,没有隐喻思维,就没有这些文化成就,没有隐喻思维,就不能掌握这些成就。 越是伟大的思想家,越善于隐喻。 《论语》中的隐喻比比皆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涂也”——因材施教原理的愤激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学问要精益求精。“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指玉加工由粗到细的几道工序,所隐喻的基本原理是“循序渐进、不断上进”。 诸子百家善于取譬,多有寓言,人所共知。 毛泽东善用隐喻。“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反动派你不打他就不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的革命力量可以迅速发展壮大。“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主观主义都缺乏实际基础,缺乏内在思想,只会空喊。 艺术家运用隐喻,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绚丽的色彩,生动无比。 诗人用隐喻把心意写的含蓄有味。“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再如陶渊明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景依依以将入,鸟倦飞而知还。”更有《桃花源记》。左思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白的《蜀道难》,这些都是隐喻的杰作。“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又能激起人们多么复杂、多么丰富的联想。 几位画家聚会,有人提议用“万绿丛中一点红”为题作画,多为青山红花,直接表达,尽用技法,而其中夺魁的一幅为春水靓女,巧妙运用了隐喻思维,使画面韵味十足,意韵显然高出一筹。中国书法艺术的真谛大概就是其中隐喻着社会社会、人生、文化等丰富而深邃的意义吧。美术、雕塑等重在“神”似,这个“神”多是隐喻的结晶。 音乐电影是更具有隐喻性的艺术品。如《高山流水》、《阳春白雪》、《蓝色多瑙河》、《命运》,随便举出一支什么曲子,大约很难见到不用隐喻就能表达,不用隐喻就能理解的。 善于运用隐喻思维是一种层次极高的表现。 战国时期的邹忌就因此而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以私房中的儿女情话联想到治国大略,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明白,一年功夫使齐国威服四方。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