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第三节地球的公转

【导学目标】

1、通过地球的公转示意图,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对比分析地

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2、通过自主学习,在黄赤交角示意图中标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

及其度数。

3、通过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归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并绘制太阳直射点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进而阐述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原因及移动规律。

4、通过观察不同纬度和不同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归纳总结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

1、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的变化

2、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对太阳直射点移动成因。

3、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基础知识梳理】

1.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①。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②。

2.方向:沿公转轨道自③向④。

3.速度:每天向东移动约⑤。

4.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为⑥年,约为⑦日⑧时⑨分。

5.黄赤交角: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⑩。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的夹角。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原因:由于?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位置不同。

2.表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以及

?的更替、?的划分。

3.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一年之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称为热带。

?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南、北温带。

4.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5.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日不落的极昼现象;在南半球则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在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6.四季变化:地球公转造成地球中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要点突破】

★「要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改正。

(2)A为______星,B为________面;C为________面。

α、β二角中,________为黄赤交角,度数是____。

(3)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度数的关系是________。

(4)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基本不变。

(5)由于____________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纬线)和____________(纬线)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

答案(1)上图中的地球自转方向画反了。

(2)北极黄道赤道α23.5°

(3)数值相等

(4)地轴空间指向黄赤交角大小

(5)黄赤交角(或α)北回归线(23.5°)南回归线(23.5°S)

★「要点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读地球公转运动图,完成下表:

字母时间太阳直射点节气

A

B

C

D

★「要点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

(一)昼夜长短的判读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

(2)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

(3)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4)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地方昼长、夜长刚好相反。★「要点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正午12点时的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

随季节

变化

??

?

??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达到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达到最小值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但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所求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若直射点与所求地在同一半球,用-号;若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则用+号。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

(2)计算楼间距(以北半球为例)

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

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

度,并计算影长。

公式:L=H·cotα,α=90°-(φ±23.5°)其中φ为当地的地理纬度。

(3)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

能热水器的效率。即a+h=90°(如图乙)时效果最佳。太阳能热

水器的安装倾角=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

值)。

(4)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正午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

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5)确定房屋的朝向

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相反.

★「要点五」四季的更替:

(一)四季的形成

1、地球公自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o夹角

2、地球在公自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3、一年中太阳的直射光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二)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北半球: 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要点五」五带的划分:

【当堂检测】

1、一年中每天正午有日影且都是朝北的地方是:()

A:南极点B: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各地

C:北半球各地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各地区。

2、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3、9月22日时下列地点:北京(39°54′N),新加坡(1°N),汕头(23°26′N),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

B.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

C.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

D.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标出2011年国庆节时地球公转的位置,此时地球公转速度变。

(3)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二中的哪个区域并向哪个方向移动()

A.直射点位于a~b之间,并向北移动

B.直射点位于b~c之间,并向北移动

C.直射点位于c~d之间,并向南移动

D.直射点位于d~a之间,并向南移动

5.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恒星①是________星;角②的角度是______;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节气是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B.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4)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以一年为周期绕日运转,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之间往返移动,引起各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周年变化,从而在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课堂小结】将你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疑问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和解决吧!

收获:

疑问:

【课后自测】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

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

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19时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材料,回答下题。

3.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 )

A.菲律宾B.巴西 C.新西兰D.英国

4.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 A.23.5°N~90°N B.0°~90°N

C.23.5°S~23°26′N D.0°~23.5°N

5.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右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α为( )

A.23.5° B.36.5°

C.53.5° D.66.5°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

6.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8.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_____,南极圈内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上,并开始向__________移动。

(3)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B点昼长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落。

(4)此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__________值,过三个月后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

(5)此时(双选) ( )

A.太阳入射光线与地轴垂直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晨昏线与地轴重合

D.太阳直射点上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且与赤道平面有23°26′的夹角

10、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表示的是_______半球,节气是______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晨线是_________。

(2)在所有字母代表的地区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______ ,

可达到_______,昼最长的是_______,可达到________小时。

(3)A.属于__________(温度带),B的季节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梳理】

①黄道面②焦点上③西④东⑤59′⑥1 ⑦365 ⑧6 ⑨9 ⑩23.5°?66.5°?黄赤交角?纬度?昼夜长短?四季?五带?南、北极圈?地平面的高度角?90°?12

【当堂自测】

1.B

2.C

3.A

4.(1)逆时针(2)B右侧快(3)C

5.(1)北极6

6.5°黄道平面 (2)6月22日前后冬至日 (3)D

(4)南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课后检测】

1.B 2.B 3.D 4.A 5.C 6.D 7.B 8.D

9.(1)冬至极昼 (2)23.5°S(南回归线) 北

(3)66.5°8 16 (4)小昼夜等长 (5)BD

10.(1)西,夏至,(23.50N、700E)6月22日15:20,OQ

(2) G,900,O点,24 (3)热带,冬季。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公转》导学案(含答案)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中图版必修1 【导学目标】 1、通过地球的公转示意图,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对比分析地 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2、通过自主学习,在黄赤交角示意图中标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 及其度数。 3、通过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归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并绘制太阳直射点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进而阐述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原因及移动规律。 4、通过观察不同纬度和不同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归纳总结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 1、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的变化 2、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对太阳直射点移动成因。 3、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基础知识梳理】 1.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①。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②。 2.方向:沿公转轨道自③向④。 3.速度:每天向东移动约⑤。 4.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为⑥年,约为⑦日⑧时⑨分。 5.黄赤交角: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⑩。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的夹角。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原因:由于?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位置不同。 2.表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以及 ?的更替、?的划分。 3.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一年之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称为热带。 ?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南、北温带。4.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5.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日不落的极昼现象;在南半球则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在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6.四季变化:地球公转造成地球中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要点突破】 ★「要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 地球在公转吗教案 教科版

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 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 ok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 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 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 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

(完整版)《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课标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方面内容,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球的运动要求是:一是“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公转”;二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三是观测不同季节太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教材围绕“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这一主线而展开,图文并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公转轨道、方向、周期,并解释产生的季节变化。 2.例举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说明是由地球公转而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演示、合作探究、动手实验、地理观测等方式理解地球公 转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地球公转运动的探究,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地理学习兴趣;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体会地理学科的价值。 重点难点 1.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2.四季的形成。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最近早晨上学天亮的迟了还是早了?为什么?(学生议论纷纷,表现出极强求知欲)。这就需要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地球的公转。 (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对照“图1.18 地球公转示意”预习课文,完成下面的内容。 (1)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叫________. (2)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______,方向是_______,周期为______.

(3)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是:地轴是______的,且_______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_________. (学习预习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下面略图) (检查预习)分别请四位学生上台完成下列活动,其他学生帮助纠错,教师指导。 1,在图中指出太阳、地球,用手指画公转轨道并说出轨道形状。 2,标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3,在公转的四个位置上画出赤道、回归线、极圈,并说出纬度。 4,指图描述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轨道、方向及周期。(此环节先不涉及公转特征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承转)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活动探究)教师用地球仪围绕光源(桌上蜡烛)演示公转。事先用纸带在地球仪上明显标出赤道、回归线和极圈,让蜡烛火焰对准北回归线,从夏至位置(学生观察在讲桌左侧)开始演示,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比一比谁观察的仔细,谁发现的多。 (1)第一次演示,观察公转的轨道、方向、并说出公转一周的时间。 (2)第二次演示,观察地轴的倾斜和空间指向特点,归纳出公转的重要特征: (3)第三次演示,观察公转到四个特殊位置时阳光直射的纬度(蜡烛火焰依次对准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请一位学生在黑板略图上画出阳光直射的位置,(此处点明回归线的含义).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公转示意图,由学生说出阳光直射点移到四个位置时的节气、日期,教师在黑板略图上填写,完成公转示意图的绘制。 (4)结合自已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提纲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自转运动 定义 旋转中心 特点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运动方向平视:;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 周期1恒星日—小时分秒(真正周期,自转3600);1太阳日—小时(昼夜交替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活动:如图,AB两地,适宜建港口的是, B 可能淘到砂金的是 2赤道地区为什么少台风?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 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等特点。 2、 观察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特点,认识黄赤交角的存在,探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的规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3、 绘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总结四季更替的成因 和五带划分的方法。 4、 识别几种常见的光照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算,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学习过程】 活动1:阅读课本“地球的公转”图,借助三球仪或Flash 动画课件,认识地球公转的规律, 填写表1-3-1中的空白部分: 表1-3-1 地球公转的特点 的轨道- 面与地球公转轨道- 面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夹角,即黄赤交角,目前角 度为 。 (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纬 度之间往返移动。阅读课本 “黄赤交角”图和“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然后在图1-3-1中绘制“太阳直射点周年 回归运动”曲线,注明A 、B 、C 三点处的日期,并在各点间画箭头表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 向。 (2)在图1-3-1中标出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并画箭头表明其移动方向。 (3)如果黄赤交角为0o 或30o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将会有什么变化? 活动3: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随 和 作有规律的变化。 (1)阅读课本“春分日和秋分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图,借助数学知识,推算正午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图1-3-1

(2)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 ,从直射点 向 递减。所以: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 午太阳高度达最 值;反之,达最 值。阅读课本“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阳 高度的变化”图,可知: ①夏至日时: 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地区达最小值; ②冬至日时: 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地区达最小值; ③二分日时: 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4)思考:扬州(约31°N )一年中在 (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节 气)达最小;假设9月某天太阳直射点位于1°N ,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应为 , 此后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 (大、小)。 活动4:阅读课本“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图,可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 (长、 短)于夜,且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所以: (1)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 ; (2)自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 昼长(大、小) 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其中,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 值,而且 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反之。 (3)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 各纬度夜长(大、小) 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 昼越 ,北极附近出 现 现象;其中,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 值,而 且 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则反之。 (4) 上终年昼夜平分。 活动5:一年中,随着地球上各地 和 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 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1)哪个纬度带四季更替最为明显?原因是什么? (2)四季的划分方法有多种,比较图1-3-2中的三种划分四季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典型例题】 读 “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 (1)图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图1-3-2

(湘教版)必修一《地球的公转》导学案(含答案)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演示,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2.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大小,理解其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状况的影响。3.绘图分析说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四季更替的原因。 一、地球的公转 1.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①__________。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②________上。 2.方向:沿公转轨道自③____向④____。 3.速度:每天向东移动约⑤____。 4.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为⑥____年,约为⑦____日⑧____时⑨____分。 5.黄赤交角: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⑩_____。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____的夹角。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原因:由于?____________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________位置不同。 2.表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____________的变化以及?________的更替、?________的划分。 3.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一年之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称为热带。?____________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南、北温带。 4.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____。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____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21____,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5.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22____夜○23____,纬度越高,昼越○24____,夜越○25____,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日不落的○26________现象;在南半球则昼○27____夜○28____,纬度越高,昼越○29____,夜越○30____,在南极圈内,出现○31________现象;○32______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6.四季变化:地球公转造成地球○33____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34____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35____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36________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地球的公转 教学设计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点时,受太阳直射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会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了解地球公转时二分二至点,总结太阳直射点周年回归运动规律。 ⑵通过头脑构建地理运动图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⑶由地理现象反过来分析起本质,学会分析、推理的方法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三、教学重难点 1.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情况的差异。 2.太阳直射点周年回归运动的规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准备 地球仪、50cm长棒手电筒 六、教学过程 教学情 景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回顾上节课一些知识: 1.地球公转的轨道是?(黑板画出椭 圆轨道) 2.地球公转的方向?(教鞭比划自 西向东) 3.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还 是竖直的?地轴指向是否发生变化? 板图 学生依次回 答:椭圆、自 西向东、倾 斜、没有。 拿出草稿纸 跟着画图 让学生回忆太 阳的公转,方便 下面新知识的 理解。 板图加深学生 已学知识 让学生产生对 四季划分作为 二分二至的背

1)、一天当中,早晚和中午什么时候气温高?你认为与什么有关? 2)、一年当中,最热的是什么季节?最冷的是哪个季节?哪个季节正午时分太阳升得高一些,那个季节低一些?与冷热有什么关系? 3)、一年当中,不同时间白天时间长短一样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教师总结:地球表面的冷热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有关。 教师讲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用手电筒演示直射和斜射,让学生讨论哪种情况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下面,我们运用地球仪进行地球公转的模拟演示。讨论回答 做笔记 目光由黑板 转向教师手 中的地球仪, 观察起来 景知识的理解 理解并记忆 通过地球仪进 行地球公转的 模拟,加深学生 对地球公转的 理解。 二、新课教学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所 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 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 我们通过地球仪模拟地球公转到A、 B、C、D四个特殊位置时,用长棒模 拟光线,分别找出其对应的直射点。 我们先来观察D点,其太阳直射点在 南回归线,此时南半球受热比北半球 多,北半球处于冬季,D点在12月 22日前后,为冬至日。 再来观察A点,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此时南半球与北半球受热同样多,北 半球处于春季,A点在3月21日前后, 为春分日。 然后是B点,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 线,此时北半球受热比南半球多,北 半球处于夏季,B点在6月22日前后, 为夏至日。 最后是C点,与A点相似,其太阳直 学生积极思 考,并认真听 讲,在书中分 别对A、B、C、 D四个特殊位 置做相应的 笔记。 通过地球仪模 拟地球公转,长 棒模拟光线的 直观演示,使学 生正确理解二 分二至日太阳 直射情况的差 异。培养学生的 空间想象能力。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公转》教案人教版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地球公转的运动特点以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的知识基础,因而对于本部分内容的处理,一是有意识地对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简化处理,回避了一些难懂的概念。二是教师尽量运用直观的教具演示、动画演示地球公转等,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体验,归纳总结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标要求】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说出地球公转在方向、周期,并能解释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地球运行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过程,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并能解释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季节变化与热量差异现象。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地球公转在方向、周期公转运动所产生的一些现象。 2、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二分二至点太阳照射情况,四季变化现象。 【教学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亲自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 2、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每天我们的地球在自己运动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进行转动,这就叫做公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另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公转。 二、展示交流,质疑 三、精讲点拨 1、首先,我们还是要来了解一下这种运动的方向。大家知道地球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吗?(教师演示) 学生回答:自西向东。 教师追问:大家还记得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吗? 学生回答:也是自西向东。 2、教师提问: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那么大家凭着我们日常经验,觉得公转一周会需要多少时间呢? 教师演示三球仪,学生观察并回答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doc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滦县第二中学蔡红艳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与口常生活紧密相关,是地理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本课内容与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这节课又是前边所讲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 (-)教学对象分析 前面学生己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但还存在空间感和动态感不强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再加上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乂比较弱,所以我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由于黄赤交角引起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2.理解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地球仪,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及相应的地理现象,

师生互动讨论、辨析疑点和难点。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夭体都在不断地运动;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 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一)Flash演示法 地球的公转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不去研究它的过程,学起来会觉得很困难。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就成为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之一。 (二)图解法 图解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观看动画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学生与教师一起观看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三)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掌握。如解释学校作息时间表进行调整:下午上课和晚自习的时间推迟了,为什么呢?暗示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激发求知欲。 五、教学流程图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地球的运动(1)

2017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等现象 3.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4.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二分二至的时间、昼夜长短等特征。5.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和五带等现象。 二、预习要点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三、预习内容 考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公转概况 2.地球公转及四季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考点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探究案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1.自转的方向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如下图在北极用箭头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即逆时针方向)。 【规律总结】 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如图所示: 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 2.公转的方向 地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旋转。一般的表示公转方向是在地球的公转运行轨迹上用箭头表示。如图所示: 例1:图示意地球仪表面南北极点及经纬线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a B.b

C.c D.d (2)读图可知,纬线的特点是( ) A.形状为圆形 B.形状为直线 C.各条纬线长度均相等 D.指示南北方向 (3)M点的经纬度是( ) A.(60°W,30°N) B.(30°E,40°N) C.(60°E,23.5°N) D.(30°W,45°N) 例2: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你观察到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探究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自转的时候,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日出,所以形成了时间的差异。 【易错分析】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而致,和地球的自转无关;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致。 例3:下列事实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宜昌的小刚同学清晨起床,观看欧洲足球赛的现场直播节目 B.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季节变化 C.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D.山顶气温比山麓地带低 探究点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四季的变化 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最南界线是23.5°S。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教案 湘教版 必修1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 2.方向:自西向东。 ???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顺时 针转动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逆 3.轨道 ①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两焦点之一。 ②近日点和远日点 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4.周期:为1年,约为365日5时48分。 5.速度 (1)平均速度?? ?'秒千米约线速度日角速度/39: /:59 (2)速度变化 地球的公转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遵循开普勒三定律(见图):日地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在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慢。这就是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长,冬半年短,为什么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的原因。 地球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 注意:(1)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有时距太阳近,有时距太阳远,地球公转到距太阳最近的地

方叫近日点,大致是每年的1月初;公转到距太阳最远的地方叫远日点,大约是每年的7月初。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为每年的6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为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由此可知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2)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在近日点都是最大,在远日点都是最小。 (3)可总结如下规律:“近1远7,近快远慢。” 6.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是指赤道平面与地球轨道面(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度数约为23.5°。 (1)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收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下图: (2)黄赤交角与五带 ∠α为黄赤交角等于23°26′ ∠β为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66°34′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余角。 黄亦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大小,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范围的变化、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 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则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doc

§ 1. 3地球的运动学案 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记住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计算一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学习重难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学习过程] 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移动导致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1、读图填空,在横线上填出各点所代表的节气、日期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日落时间 (-)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正午太阳 高度的变化 2、读教材P19图1.23,结合上图,完成下表 时间 太阳直射点纬度 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 春分-夏至 从 _______ 向北移。 昼—夜 ______ 并且 _____ 渐长, _____ 渐短 夏至 ______ 最长 _____ 最短,北极 圈 以及以北地区出现 ___ 现象 夏至-秋分 从 ______ 向南移。 昼渐—,夜渐—,但仍昼—夜 秋分 秋分-冬至 从 _______ 向南移。 昼—夜 ______ 并且 ____ 渐长, ____ 渐短 冬至 ______ 最长 _____ 最短,北极 圈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____ 现象 冬至-次年 春分 从 ________ 向北移。 昼 ____ 夜 ____ 并且 ____ 渐 长, _____ 渐短 ★应该记住: ①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二 %1 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圈(极昼/极夜的最小纬线圈)的纬度二 %1 计算某地点某日昼(夜)长: 昼长二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12-日出时间)X2/ (24-日落时间)X2 夜长=24-H 长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各12小时,6:00 H 出,00 H 落 极昼区昼长24小时,极夜区昼长0小时 %1 某地点某日昼长2x 小时,则该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尺为: 日出时间 12:00-x 12:00 12:00+x 上午x 小时 下午x 小时 1、读图总结(右图):同一时刻,正 午太 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9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 知识回顾 为什么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北半球反而是冬季,而位于远日点时北半球是冬季?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为什么会变化? 学习知识 1、阅读教材P16内容,明确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并图示说明。太阳光线与地 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________________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叫做。 2、读如下表格,你能否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如下关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0-|当地地理纬度土太阳直射点所在纬 度|(同半球相加,不同半球则减)。 1、结合前面所学,借助于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讨论分析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由于___________ 的存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作______________ 运动,所以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点其正午太阳高度也不断在随之变化。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与当地所在纬线距离越 ______________ ,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直射点所在 纬线与当地所在纬线距离越 _,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运用知识 1、 下列现象不属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 昼夜交替 B.地方时 C.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 某南极科学考察队于冬至日测得一天中的太阳高度如下图,且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 间为0点,则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 A. (43 ° 26'N, 60 ° E) B. (63 C. (43 ° 26'S, 60 ° E) D. (63 ?自主探究二: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如何变化? 学习知识 1、 阅读教材 P16 1 — 3-6 “春分日和秋分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图,分析这两天的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 度变化的规律。 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 ____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由 ________ 向_递减。 2、 阅读探究一所给表格,讨论分析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夏至日,太阳直射 _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递减。 冬至日,太阳直射 _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由 _ 向_递减。 小结: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南北两侧递减。地球上,同一纬线上正午 太阳高度 ______ 。 ______________ 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 90°。 运用知识 1、6月22日,有关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均达最大值 26'S , 60° W) 26'N, 60° W)

专题4 地球运动-公转导学案2

年级班级姓名(中英文) 西外国际高中部文科组地理学科 专题4 地球运动-自公转导学案2(第2课时共100分) 【学习目标】 1)能运用示意图说出太阳直射点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分析四季的形成原因; 2)用图或者通过实践活动,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理解季节、节气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3)进一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关,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习重点】 1)理解地方时和区时以及地转偏向力规律实际运用。 【自主预习】(30分) 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度)。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日期为;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日期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其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决定一个地方的。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哪一半球就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地球上全年昼夜平分的地区是,全球昼夜平分的日期是;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昼夜,南半球昼夜,有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是,有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昼夜,南半球昼夜,有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是,有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日出越日落越),如北京﹥上海﹥广州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日出越日落越)。如海口﹥广州﹥上海,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 若5点日出,则日落时间是,昼长为,若7点日出,则日落时间是,昼长为, 2.天文意义的四季:夏季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白昼最的季节,为,, 月。冬季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白昼最的季节。为,,月。【合作探究】(10分)

第1章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第一节地球的自传和公转》教案 一、学习与导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重难点)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重点)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重难点) 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重点) 二、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下面请看---------(教师演示地球活动) (二)、阅读书本,自主学习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3 (三)、合作学习,分析成因 1、教师演示投影片,讲解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图中的虚线是昼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且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提问:观察投影片,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度,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请学生上来用投影片来演示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4、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过多少时间?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多少时间? 5、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教师总结: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计算一下伦敦、北京、新加坡、东京、莫斯科等几个城市之间的时差各相差多少小时?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的方法) 1、教师提问: (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教师用投影片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 教师演示地球的公转投影片,让学生完成表格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转)[学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转) 【学考要求】 1.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形成。【自主学习】 二、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 1、绕转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转轨道: ⑴形状: 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太阳位置: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地球位置: _________ 月初位于近日点,__________ 月初位于远日点 3、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北极上空看,呈 _____________ 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行,从南 极上空看,呈_____________ 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行 4、周期:1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过角度为360 ° 5、速度:角速度约59' /天,线速度大约为30千米/秒,近日点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远日点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___ (二八黄赤交角 1、概念: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为__________ ° 2、地理意义: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不同, 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⑴纬度变化规律 ①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从_______________ 日到__________日),北半球 _________ 长夜_______ , 纬度越高,昼越__________ ,夜越 _______ ,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日不落的______________ 现象;在南 半球则昼________ 夜______ ,纬度越高,昼越 __________ ,夜越_______ ,在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 现象。赤道上各地的全年昼夜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当太阳光直射南半球时,昼夜状况与上述相反。 ⑵季节变化规律: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日,全球昼夜; ⑵二至日,各地昼夜长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⑴概念: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 ____________________ ,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______________ 时最大, 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 °。 ⑵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纬度变化规律

(完整版)地球公转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 3、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了解五带的划分及各带日照情况。 4、能够准确画出两分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学法指导】 1、独学(15分钟) (1)读课本及相关资料用黑色笔做相关标记。 (2)填写导学案。 2、对学(5分钟)相互检查预习结果,提出预习疑问。 3、群学、小组展示(20分钟)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老师补充指导(5分钟)。 【自学导航】梳理主干知识 一、地球公转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地球公转。 二、地球公转的特征 1、方向:_______________ (在图中用箭头标出) 2、旋转中心:___________ 3、周期:一恒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速度 5、沿着地球公转的方向,从远日点——近日点——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____再变_____.(选:快慢)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过地心且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______________;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黄赤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____________。 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称____________)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_________ ,最南到达______________。北半球__________(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____________;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到了__________(9月23 日前后),太阳直射__________;冬至日(__________)太阳直射_________;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_____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___________; 到了__________,太阳再次直射23°26′N。 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纬23°26′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北回归线。 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 2、昼夜长短 1)昼夜长短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是北半球的夏半年,也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_________的季节;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________________,纬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北极四周出现____________,其中夏至日北半 球昼______,夜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 3)自________至__________,是北半球的冬半年,也是也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_________的季节;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________________,纬度越高___________,北极四周出现___________,其中冬至日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 4)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____________,获得日照时间_______,都是_____小时。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规律:从所在纬度向递减。 2)随季节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_____ 夏至日一年中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___及其以北各纬度 一年中的最小值出现在___________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_____ 冬至日一年中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___及其以北各纬度 一年中的最小值出现在___________各纬度 春、秋分日: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4、四季更替和五带 1) 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________ 2) 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_________,据此可划分为________。 3) 天文含义上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_________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_________的季节;________和_______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4) 在北温带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把_________划分为春季,_________划分为夏季,_________划分为秋季,_________划分为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_______。(你知道吗?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②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③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最明显。) 5)仔细阅读教材,在图中标出五带、及特殊的纬度线和南北极圈。 北极 南极 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 A点近日点___________ 最_________ B点________ ___________ 最_________ 我展示我精彩我快乐我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