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财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会计实务:财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会计实务:财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财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与现金流量,都是企业的经营成果,都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相同的。但它们又有不一致的地方,具体表现为:

1.二者的计量基础不同。企业的财务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即收入与支出均要考虑其受益期,不同期间受益就将收入或支出归属于不同的时期,进而得出该期间的利润。而现金流量却不同,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即不论该笔收入与支出属于哪个会计期间,只要在这个期间实际收到或支出的现金,就作为这个期间的现金流量。

2.二者包含的内容不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净利润一般包括工农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和工农业外收支等部分。而现金流量的内容虽然主要是利润,但它还包含了其他组成部分。除包括购买和销售商品、投资或收回投资外,还包括提供或接受劳务、购建或出售固定资产、向银行借款或偿还债务等。

3.二者说明的经济含义不同。财务利润,其数额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表明企业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最终经营成果。而现金流量的多少能清楚表明企业经营周转是否顺畅、资金是否紧缺、支付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3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公司的财务报表多种多样,可分为基本财务报表和附表两大部分。基本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它们从不同角度所反映的公司财务会计信息。这三张报表之间存在者一定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这个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依据。"利润=收入-成本费用"这一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基本原理。第三个等式"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入-成本费用)",这一等式揭示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与利润表最简单的关系就是利润表的附表,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所列数字,等于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数字。除了这一简单的对等外,还有什么呢?由会计等式三可以看出,收入与成本费用之差利润并不是一个虚无的数字,它最终要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这也就是两个表之间深层次的联系。公司很多的经济业务不仅会影响到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也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表。比如公司将销售业务收入不记?quot;主营业务收入"而记入公司的往来账项,如"应收账款"贷方,这样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应收账款有贷方金额,同时隐瞒收入,使利润表净利润减少,未分配利润减少,回过来又影响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了解了简单的对应关系之后,通晓这一深层次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之中。现金流量表的一种编制方法是工作底稿法,即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与其他两个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也较为复杂而隐蔽,需要投资者在深入了解三个报表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其中的关系。 在实际分析中,光凭三个报表之间的关系就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下个结论,未免会有些唐突,在分析过程中,还必须有效地利用其他分析工具,才能形成正确的结论。对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而言,可以通过分析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有一个总体了解。 高顿财务培训财务报表相关课程推荐:《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企业财务报表阅读与信贷分析》《如何合并企业财务报表》

为什么用现金流量而不用利润指标

一.为什么用现金流量而不用利润指标? 1、有利于科学的考虑时间价值因素企业的财务筹资和财务投资都应认真考虑货币的时间 价值,这就要求在决策时一定要弄清每笔预期收入款项和支出款项的具体时间。因为不同时间的货币具有不同的价值。而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并不考虑货币收付的时间。因此,在财务决策中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就应该用现金流量而不应是会计利润 2、使财务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3、在财务决策中,应用现金流量能更科学更客观地评价财务方案的优劣,这是因为:第一 会计利润的计算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存货估价,费用摊配和折旧计提等依据不太可靠第二会计利润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应计的现金流量,而不是实际的现金流量以未时间收到的收入作为收益,具有较大风险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什么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也称企业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大的财富,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股东财富总价值达到最大。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某股利换取现金,因此股东财富必须通过股票市场价格才能表现出来。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达到最大。在一定条件下,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可以理解为实现股票市场价格最大化 优点:1、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2、可以避免短期行为倾向3、通过股票价格反映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体现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4、量化指标,便于考核和奖惩 缺点:1、过分关注股东利益,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2、不适用非上市公司3、股票价格有不可控因素控制 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法律因素:法律因素对股利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法律对企业股利的限制,主要包括:资本保全限制,资本积累限制,偿债能力限制,净利润,超额累计利润约束 企业自身因素:主要指企业在股利分配受自身投资需要与筹资能力等方面限制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盈利的稳定性,支付能力,投资机会,筹资能力与资本成本 股东因素:由于企业的理财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所以股东在控制权,税负,收益等方面的愿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股利分配,主要包括:控制权的稀释,稳定的收入,其他因素包括:债务契机约束及通货膨胀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分析及其协调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分析及其协调 企业某一时期的净利润等于企业该时期的收入减去该时期的费用,而企业某一时期的现金净流量等于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从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企业在某个时期的收人数等于现金流入数、费用数等于现金流出数,则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同步。否则,只要收入不等于现金流入、费用不等于现金流出,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二者产生差异就不可避免。实际工作中,二者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通过放宽信用政策,延长信用期限等方法扩大商品销售,增加商品销售收人和利润,但同时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债权也大量增加,这必然使企业资金被买方大量占用,增加了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了企业利润,会产生企业所得税、股东分红等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垫交所得税款和股东分红款,因此就造成企业现金短缺,此时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必然产生差异。 2、存货在企业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也是企业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项目。存货增加,一方面意味着企业由于原材料购入增加而导致企业现金流出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意味着产成品等商品滞销,从而使成品资金无法及时变现,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 3、《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有八项,而且

不同的资产减值准备计入不同的损益类账户。因此,企业如果没有按规定科学合理地计提各种资产减值准备,而是随意计提,则会使企业利润虚增或虚减,而事实上这些资产由于种种原因可收回金额已经少于其账面价值,将来的现金流入量肯定少于其账面价值,这又会造成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不一致。 4、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必须一次性支付大量现金,而根据配比原则,它们的价值却只有一部分通过计提折旧或摊销的方式计入当期损益,而且计入损益数的多少还取决于折旧方法或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这样在资本性支出发生的当期,就会使净利润大于现金净流量,而在资本性支出发生的以后时期,由于每期都要摊销费用,必然使净利润减少,但现金却不必再支付,这就使净利润少于现金净流量。因此资本性支出的支付、摊销及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等也会使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差异。 5、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如果大多数投资都是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那么在年终被投资单位有净利润时,投资单位就可:按其所持有的表决权股份的比例计算其应享有的份额,在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同时,便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而不管这部分收益是否已经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形式收回(事实上被投:资单位当年发放的股利一般都少于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这样,在:确认投资收益增加的同时,会使企业净利润增加,但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却并不是同比例增加。 6、企业不管通过什么渠道筹集资金,在筹资活动发生时,

浅谈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结合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0届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结合分析 中文摘要 从郑百文到银广夏,从亿万科技到蓝田股份,从安然公司到世界通讯公司,上市公司频频曝出丑闻,盈余管理、利润造假,利益相关者逐渐意识到以会计利润评价企业的业绩存在局限性。与此同时,现金流量不易操纵的特性,有利于评价企业的业绩。企业对业绩的关注开始从盈利能力到盈利质量过渡。盈利能力强调企业获取收益的能力,盈利质量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

入。收益质量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尽管许多中外学者分别对现金流量和会计利润进行分析、研究,进而评价和判断企业业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关于收益质量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更没有达成一套公认的收益质量的评价体系。鉴于以上原因,笔者选择了对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作为研究对象,将两者结合起来,评价企业业绩。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概述。分别对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进行了定义,详细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异同。第二章介绍了会计利润的决策有用性。第三章介绍了现金流量对决策的影响。第四章将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相结合评价企业业绩,具体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经营成果。 关键词:会计利润,现金流量,盈余质量

ABSTRACT From Zhengzhou Baiwen Co.Ltd. to Guangxia(Yinchuan) Co. Ltd, from Yi Wan Techonology to Lantian Co. Ltd, from Enron to WorldCom, accounting scandals of public companies are frequently exposed.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come manipulation have made stakeholders gradually realize the limitation of using accounting income as the indicator for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the meantime, cash flow is not easy to be manipulated, which makes it a good measure. Businesses’ focus nowadays has been moving from profitability to earnings quality. The former indicates the ability to gain profits, while the latter shows whether the realization of earnings is accompanied by simultaneous cash inflows. Researchers have also been pay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earnings quality. Although many scholars worldwide use ratio analysis, consider both cash flows and accounting income when analyzing earnings quality, there is no universally agreed evaluating system, even no universal definition for earnings quality. Therefore, the author chooses accounting income and cash flow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ry to evaluate business performance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Key word: accounting income, cash flow, earnings quality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_利润表标准格式

先看一看资产负债表,这张报表主要是告诉我们,在出报表的那一时刻,这个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如何,是穷还是富,穷的话,穷到什么地步,富得话,富得是不是流油。所以,这张报表,关键一点是看是什么时候出的,时点对这张报表的影响很大,因为,昨天穷,不一定今天就穷,今天富,不一定明天也一定也会福,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没有一个人会在一辈子总是一个状况,对吧。在这张报表时,最重要的一个“勾稽关系”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权益。如何理解呢,就是,我现在拥有的一切,不外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本来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就是借来的,自己有的,再加上借来的,当然就是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在会计上,目前我拥有的一切,就叫资产,而借来的钱,就是负债,自己的,就叫权益。这就是资产负债表最重要的内部“勾稽关系”。 再看一看利润表或损益表,这张报表主要是告诉我们,在一段时间里,这个公司损益情况如何,就是说,在一段时间里,是赚了还是赔了,如是赚了,赚多少,如果是赔了,赔多少。所以,这张报表关键一点,就是看这段时间有多长,一般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的时间。在这张表里,最重要的一个“勾稽关系”就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于利润,这个关系就太简单,就不用多解释了。 我们再看一看现金流量表,这张报表主要是告诉我们,在一段时间里,这个公司收进了多少现金,付出去了多少现金,还余下多少现金在银行里。这张报表的关键也是要看这段时间有多长了,这一点同利益表或损益表一样。在这张表里,最重要的一个“勾稽关系”就是流入的现金减去流出的现金,等于余下的现金,这个关系也十分简单,就不用多解释了。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会计报表真是太简单了,这些关系真是小学生都会东西。是的,这是从大的层面上来说,是很简单的,因为必尽是表内的关系,大多数是一些加加减减,然后汇总,只要明白各个项目内的加减关系,同时计算没有什么问题,一般不会出什么错。但也不要小看这些表内“勾稽关系”,特别是资产负债表里的那个“勾稽关系”,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权益,这个是会计的一个核心原理之一,很多会计平衡的概念,都是从这个等式引申出来的,正可谓,最简单的逻辑,涵含着最复杂的道理。所以说,不要小看看拟简单而平淡的东西,其实,细细琢磨起来,会得出很多更深层次的道理来。 好了,在了解了表内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表的表间“勾稽关系”吧。 我们先来看一看资产负债表同损益表(或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分析会计净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关系及差额形成的原因,以及前两者与经济利益的关系

分析会计净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关系及差额形成的原因,以及前两者与经济利益的关系 一、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一)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与利润均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标准,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分期确认,依据费用与收入的配比与因果关系而形成;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在企业的整个存续期间,企业的净收益和现金流量在金额上是完全相同的,但在某一个会计期间,在金额上完全相同则是一种巧合。这两者之间之所以会有差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净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在付款时是一种现金流出,但以后以折旧形式在其估计的使用年限内作为利润的冲销。因此,在任何一个会计时期,如果资本支出超过折旧,超过数额就是现金流量低于净收益的数额;反之,则相反。 2、存货的周转。存货的增加,在购入付款时是一种现金流出,只有以后在售出而取得净收益时才能冲销。因此,在一个会计时期,如果库存增加,现金流量就低于净收益,其所低的金额就是这一增加额;当然,如果库存或在制品减少,则正好相反。 3、应收、应付款的存在。应收帐款反映的赊销收入和应付帐款相对应的赊购支出在开出发票阶段就以利润计算,只有在以后用现金结算

时才是现金流量的增减。因此,如果在一个会计时期应收款增加或应付款减少现金流量就会低于净收益;反之,情况就相反。 4、其他额外资金的流动。有额外资金进入企业,或企业偿还借款,这些都是现金流量,但只对资产负债表有某些影响,而对净收益并无影响。正是以上四个方面的相互制约,才形成了净收益和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 (二)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1、净利润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是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进行的,现金预算是保证现金收支管理的重要工具。 2、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差异,可揭示净收益品质的好坏。一般而言,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表明企业的净收益品质越好;即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数量上,时间分布)越小,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收益品质越好,企业的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就越强。综上所述,净收益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而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差异程度又可揭示净收益的品质好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将不断增加。这些都会促使企业管理当局、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外部集团和个人,日益关注企业现金流量信息及创收现金的能力。 会计净现金流量与净收益差额形成的原因 净利润与现金流量是投资者分析上市公司盈利状况的主要财务指标。由于计算两个指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很难保持“同步性”。当净利润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量支撑时,上市公司的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勾稽关系 三张会计报表的概念及特点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需偿还的债务,以及投资者所拥有的净资产的情况。它是静态的时点报表。 2、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表明企业运用所拥有的资产的获利能力。它是动态的时期报表,主要目的是在于解释由于主体的经营活动而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原因。它描述了在该段时期内由于经营活动而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化情况,用来反映两个资产负债表日期间的情况。 3、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它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的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它是动态报表的时期报表。是对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重要补充。企业不可能利用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来购买商品,而只能用现金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净利润的关系 1、影响利润的事项不一定同时发生现金流入、流出。 有些收入,增加利润但未发生现金流入。例如,一家公司本期的营业收入有8亿多元,而本期新增应收帐款却有7亿多元,这种增加收入及利润但未发生现金流入的事项,是造成两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有的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未及时做好应收货款及劳务款项的催收与结算工作,也有的公司依靠关联方交易支撑其经营业绩,而关联方资金又迟迟不到位。这些情况造成的后果,都会在现金流量表中有所体现,甚至使公司经营活动几乎没有多少

现金流入,但经营总要支付费用、购买物资、交纳税金,发生大量现金流出,从而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使公司的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应收帐款迟迟不能收回,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所确认收入的风险问题。有些成本费用,减少利润但并未伴随现金流出。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只是按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要求将这些资产的取得成本,在使用它们的受益期间合理分摊,并不需要付出现金。 2、由于对现金流量分类的需要。 净利润总括反映公司经营、投资及筹资三大活动的财务成果,而现金流量表上则需要分别反映经营、投资及筹资各项活动的现金流量。例如,支付经营活动借款利息,既减少利润又发生现金流出,但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出列示,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反映。又如,转让短期债券投资取得净收益,既增加利润又发生现金流入,但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列示,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反映。 上述两点是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其实也是现金流量表附注中要求披露的内容。利润表列示了公司一定时期实现的净利润,但未揭示其与现金流量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提供了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与期初的增减变化,但未揭示其变化的原因。现金流量表如同桥梁沟通了上述两表的会计信息,使公司的对外会计报表体系进一步完善,向投资者与债权人提供更全面、有用的信息。 注意几点:三张报表相对照,看看它们是否符合应有的勾稽关系。 1、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是否等于资产负债中货币资金项目的增减额。补充资料中净利润是否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相等,由净利润调整得到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否与主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相等。 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有关数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有关数据相对照,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最后的未分配利润额是否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额相一致;本年提取的公积金数额是否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公积金增加数额相一致,如此等等。 3、若发现这些数据之间无法核对,就说明报表中的许多资料都有错误甚至是失实了,需要进一步修改。 资产负债表概念及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平衡关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表之间的平衡关系 一、表内关系。 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精确的,即各个项目之间可以构成等式。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相对于表间关系而言,表内关系是简单的。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1、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2、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而言,更为重要的另一种不太精确的勾稽关系,即报表中的某些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在某些假设前提和条件下可以构成等式。 1、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一般与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年末数年初数之差相等,前提是企业不存在现金等价物。同理的,现金流量表中的“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就分别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的年初余额、期末余额。 2、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等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可以简单估算:营业收入--应收账款=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然,还要考虑应交税费中的有关税金的变动数)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1+17%)+预收账款增加额-应收账款增加额-应收票据增加额 3、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现金流量表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等项目之间存在的勾稽关系。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存货增加额)×(1+17%)+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增加额-应付票据增加额。 4、报表分析者需要掌握,在何种情况下这些项目之间会构成等式,在何种情况下这些项目之间无法构成等式,在何种情况下这些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会被破坏。(这种破坏,是可以修复的,可以根据具体经济业务具体分析)分析者应该考察报表中这些相关项目之间的关系,并从报表及报表附注中发现相关证据,进而形成对分析对象的判断。

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

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 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是现代企业财务实务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从国内已有的文献看,学者在看待二者的关系时,更多的是集中在概念角度上。李常青、费忠新等认为,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计量基础、内容、经济含义、承载的风险和客观性。即会计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包括营业利润等内容,它代表企业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最终经营成果,其一部分可能成为呆账,存在着人为操纵的可能。而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算得出的,包括销售(购买)商品所得(付出)的现金等内容,表明企业经营周转是否顺畅,资金是否紧缺,其不存在信用上的风险,较为客观,不存在人为操纵。同时,两者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即会计利润是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通过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对比,可以揭示会计利润质量的好坏。 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已被广泛地运用在现代企业业绩评价中。那么,二者在企业业绩评价中有何区别和联系?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关系,更全面、科学地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评价。 一、基于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有关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对企业业绩的评价指标,主要表现在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成长能力分析四个方面。在此,笔者将通过涉及二者的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反映的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保持必要的偿债能力对于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等主体关注的问题。其主要衡量指标是: ①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该指标说明了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是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倍数,反映了企业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是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其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能够赚取比负债资金成本更高的利润,企业的债务偿还更加有保证;反之,表明企业无力赚取大于负债资金成本的利润,债务风险大,债务的偿还缺乏保障。 ②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了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质量,弥补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不足。

2016金融硕士公司理财要点:会计报表与现金流量

2016金融硕士公司理财要点:会计报表 与现金流量 基本知识点: V=B+S(V alue=bond+stock) A=B+S(Asset=bond+stock) (1)CF(A)=CF(B)+CF(S) CF(B)为向债权人支付的现金流,债务清偿,利息+到期本金-长期债券融资 如果钱流向了债权人那么为加,如果钱从债权人流出那么为减。 CF(S)为向股东支付的现金流,股利-股权净值 如果钱流向了股东那么为加,如果钱从股东流出那么为减。 (2)CF(A)=经营性现金流量OCF-(净)资本性支出-净营运资本的增加 CF(A),企业现金流总额,自由现金流量,或企业的总现金流量 经营性现金流量OCF=EBIT+折旧-税 (净)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的取得-固定资产的出售=期末固定资产净额-期初固定资产净额+折旧,(其中,“期末固定资产净额-期初固定资产净额”即为固定资产增加净额) 1.流动性 是非题:所有的资产在付出某种代价的情况下都具有流动性。请解释。 解:正确;所有的资产都可以以某种价格转换为现金。 2.会计与现金流量 为什么标准的利润表上列示的收入和成本不代表当期实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解:按公认会计原则中配比准则的要求,收入应与费用相配比,这样,在收入发生或应计的时候,即使没有现金流量,也要在利润表上报告。注意,这种方式是不正确的,但是会计必须这么做。 3.会计现金流量表 在会计现金流量表上,最后一栏表示什么?这个数字对于分析一家公司有何用处? 解:现金流量表最后一栏数字表明了现金流量的变化。这个数字对于分析一家公司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4.现金流量 财务现金流量与会计现金流量有何不同?哪个对于公司分析者更有用? 解:两种现金流量主要的区别在于利息费用的处理。会计现金流量将利息作为营运现金流量(会计现金流量的逻辑是,利息在利润表的营运阶段出现,因此利息是营运现金流量),而财务现金流量将利息作为财务现金流量。事实上,利息是财务费用,这是公司对负债和权益的选择的结果。财务现金流量更适合衡量公司业绩。 5.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 按照会计规定,一家公司的负债有可能超过资产,所有者权益为负,这种情况在市场价值上有没有可能发生?为什么? 解:市场价值不可能为负。根据企业和个人破产法,个人或公司的净值不能为负,这意味着负债不能超过资产的市场价值。 6.资产的现金流量 为什么说在一个特定期间内资产的现金流量为负不一定不好? 解:比如,作为一家成功并且飞速发展的公司,资本支出是巨大的,可能导致负的资产现金流量。一般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资本使用是否恰当,而不是资产的现金流量是正还是负。 7.经营性现金流量 为什么说在一个特定期间内经营性现金流量为负不一定不好? 解:对于已建立的公司出现负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可能不是好的表象,但对于刚起步的公司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 8.净营运资本和资本性支出

三大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中英文对照

英文会计报表:FINANCIAL REPORT COVER 报表所属期间之期末时间点Period Ended 所属月份Reporting Period 报出日期Submit Date 记账本位币币种Local Reporting Currency 审核人Verifier 填表人Preparer 所属月份Reporting Period 报出日期Submit Date 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 Assets Current Assets Bank and Cash Current Investment 一年内到期委托贷款Entrusted loan receivable due within one year 减:一年内到期 Less: Impairment for Entrusted loan receivable due within one year 减: Less: Impairment for current investment Net bal of current investment Notes receivable Dividend receivable 应收利息Interest receivable Account receivable 减:应收账款 Less: Bad debt provision for Account receivable Net bal of Account receivable Other receivable 减: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Less: Bad debt provision for Other receivable 其他应收款净额Net bal of Other receivable Prepayment Subsidy receivable Inventory 减: Less: Provision for Inventory 存货净额Net bal of Inventory 已完工尚未结算款Amount due from customer for contract work Deferred Expense 一年内到期的 Long-term debt investment due within one year 一年内到期的应收融资租赁款Finance lease receivables due within one year Other current assets Total current assets 长期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 委托贷款Entrusted loan receivable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 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三者之间的钩稽关系有: (1)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 (2)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 (3)禾U润表中的净销货额一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预收账款增加额=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4)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及其等价物之外的其他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 (减少)额=现金流量表中各相关项目的减少(增加)额。 一、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 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一折旧费”的合理性。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禾U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 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一般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销售商品、提供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及调整

精选文档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及调整 计算净利润与现金流量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是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会计的计量基础有两种,一是权责发生制,一是收付实现制,企业计算净利润时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计算现金流量时却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因此,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二者之间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计量基础的不一致。 企业某一时期的净利润等于企业该时期的收入减去该时期的费用,而企业某一时期的现金净流量等于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从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企业在某个时期的收人数等于现金流入数、费用数等于现金流出数,则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同步。否则,只要收入不等于现金流入、费用不等于现金流出,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二者产生差异就不可避免。 对于二者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资本性费用的摊提。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提取坏帐准备等,都能使企业当期费用增加,利润减少,但它们并不导致现金的减少。相比而言,固定资产折旧、坏帐准备等是会计规范强制处理的结果,其受控程度相对较小。而当期发生的费用递延,可认为是企业调节、操纵利润的一种手段。有的企业在巨额广告费、固定资产维修费摊销的会计处理上玩花巧,造成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巨额缺口。 2、投资收益的确认。一些上市公司在缺乏市场竞争力、真实业绩难以达到配股条件的情况下,往往借助关联交易、资产重组引入投资收益。已受罚的琼民源公司,其10 亿左右的非常收益和新增资本公积金就是通过关联交易取得的。这种投资收益往往是利润的空转,对拉大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差距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即使有真实投资关系的,股权性投资收益确认的成本法与权益法之分也使得收益的确认与现金流入之间存在差异。 3、非货币性的交易。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出现了大量资产置换、股权交换等非货币性交易。这些巨额资产的交换,没有现金流入,却能确认利润。又如通过非法渠道拆借出去的钱,虽已难以收回,仍可在帐面上确认有利息收入,使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差距拉大。 4、非常交易的发生。为“扭亏为盈”或达到配股条件,不少公司采用非常交易,如出让土地、设备、股权、无形资产,年末发生非常销售业务等,获取非常收益。在对这些交易的合法性、有效性、公允性适当关注的同时,也要分析其造成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异程度。 5、流动资产的变动。流动资产周转期限较短,变现能力较强,如应收帐款和存货等。一旦这些项目周转不畅,不能顺利变现,即成为资金的沉淀。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高挂帐”和“存货积压”现象是造成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差异的又一重要因素。在分析时,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流动资金项目的变现能力上。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经常会出现不一致,尤其在企业净利润大于现金净流入量这种差异出现时,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如何实现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同步增长,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协调工作。

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改革过程中,要求企业编制和提供的一张报表。它以现金(包括现金等价物,除非特别说明,以下所说现金均包括现金等价物)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与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相比,现金流量表更能反映企业的偿付能力。同时,现金流量表对于报表使用者正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更加容易和直观。具体来说,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流入、流出原因的分析 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并按现金的流入、流出项目分别反映,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其流动原因进行分析。例如某企业当期销售商品收回现金 1 0 0 0万元,从银行借款 2 0 0万元,当期支付原材料50 0万元,支付购建的固定资产3 0 0万元,支付股利1 0 0万元,上述各项经济业务在现金流量表中分别反映为:经营活动,销售商品 1 0 0 0万元,支付原材料50 0万元;投资活动,购建固定资产3 0 0万元;筹资活动,分配股利1 0 0万元。通过该表,报表使用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某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流出的原因,即现金从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 二、偿债能力的分析 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收入,首先要满足生产经营的一些基本支出,如购买原材料、支付职工工资、交纳税金等,然后才能用于偿付债务。所以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首先要看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在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现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在拥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基础上,可以用以下两个比率来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经营现金流量/总负债

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

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

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 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是现代企业财务实务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从国内已有的文献看,学者在看待二者的关系时,更多的是集中在概念角度上。李常青、费忠新等认为,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计量基础、内容、经济含义、承载的风险和客观性。即会计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包括营业利润等内容,它代表企业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最终经营成果,其一部分可能成为呆账,存在着人为操纵的可能。而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算得出的,包括销售(购买)商品所得(付出)的现金等内容,表明企业经营周转是否顺畅,资金是否紧缺,其不存在信用上的风险,较为客观,不存在人为操纵。同时,两者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即会计利润是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通过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对比,可以揭示会计利润质量的好坏。 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已被广泛地运用在现代企业业绩评价中。那么,二者在企业业绩评价中有何区别和联系?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关系,更全面、科学地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评价。 一、基于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有关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对企业业绩的评价指标,主要表现在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成长能力分析四个方面。在此,笔者将通过涉及二者的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反映的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保持必要的偿债能力对于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等主体关注的问题。其主要衡量指标是: ①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该指标说明了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是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倍数,反映了企业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是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其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能够赚取比负债资金成本更高的利润,企业的债务偿还更加有保证;反之,表明企业无力赚取大于负债资金成本的利润,债务风险大,债务的偿还缺乏保障。 ②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了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质量,弥补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不足。 ③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所得税付现+现金利息支出)/实际支付的利息。与已获利息倍数指标相比,该指标剔除了经营利润中的非现金项目,并将现金利息支出与非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与非所得税付现区分开来,反映了企业支付约定利息的能力。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当期现金流入对偿还到期利息的保证程度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则说明企业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运营能力分析。企业运营能力分析主要是分析评价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借以评价和判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资产周转效率。反映企业运营能力的主要指标是:

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三者之间的钩稽关系有: (1 )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 (2)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 (3)利润表中的净销货额一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 预收账款增加额=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4 )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及其等价物之外的其他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减少)额二现金流量表中各相关项目的减少(增加)额。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

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

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 般没有问题。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 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一折旧费”的合理性。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 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一般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 入)>(1+17 %)+预收账款增加额-应收账款增加额-应收票据增加额;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存货增加额)>1+17 % )+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增加额-应付票据增加额。 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 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