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和中国古诗的意象分析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和中国古诗的意象分析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和中国古诗的意象分析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和中国古诗的意象分析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f416052166.html,

摘要: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是国外学者用心理学方法分析文艺作品的一种美学理论,本文试图把这种文艺批评方式和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分析方法联系起来,找到二种理论可以互阐互释的结合点,作一些比较。

关键词:格式塔;异质同构;顿悟;意象

1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当代西方从心理的角度研究文学、美学等的一个重要流派。“格式塔”是德文(Gastalt),意译为“完形”。所以格式塔派,也称“完形派”。其早期代表人物为韦特默(Max Warthaimer,1880~1943)、考夫卡( Kurf Koffka , 1886 ~ 1941 )和苛勒(WalfgangKohler,1887~1967)。他们提出文艺心理学的整体论观点,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确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如果作家不能把握事物整体,不了解全貌,就不能创造或欣赏创作。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认为,艺术作品只是冰山的一角,但是,经过作者准确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与暗示,却能与读者的心理结构形成某种微妙的联系,从而让读者看到整座冰山的真实面目。以后还有格式塔派的信徒和支派的创始人勒温(Kurt Lewin,1890~1947)提出“场”的理论。他认为人的生活空间有纵有横的范围,有历史和社会的情境,人生活中的整个情境就是由自我和他的心理环境构成的。环境中的人也就是含有相互作用的部分的场,也就是影响创作的情境。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两大基本要义:“异质同构(同型)论”和“整体论”,对我们进行中国古代诗歌之意象分析是有帮助的。

2 “异质同构”与意象选择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意象选择的准恰与否直接关系到一首诗歌的写作,并将影响到它的成功。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抒情诗当中包含了无数意象,而不少意象又在历代诗人中间不断重复使用,沿袭旧意,另出新意,显示出意象的递相沿袭性和歧解多变性。那么,就一些相当有代表性的诗歌意象来说,它受到长久不衰的青睐的根由何在呢?格式塔心理学独具匠心的“异质同构”说或可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异质同构”,字面义就是不同内含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结构式样。最初,它在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韦特默、考夫卡、苛勒等人那里不过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标指客观物理性的结构力场、大脑中的生物电力场与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场之间相互对照、感应和转化的关系。

这种说法初步指出心、物之间相互沟通的可能以及创造力的发端,但是却未能更进一步,尤其是没有就文学艺术间题深人,仅仅限于一般心理的研究。在后继者阿恩海姆那里,他着重强调心灵的作用和事物的表现性,发展“异质同构”为外部事物、艺术式样、人的生理知觉(尤其是视知觉)以及心理情感之间存在着某种根本的统一(如前引文所述)。阿氏以此来解释审美经验的形成,他在《艺术与视知觉》当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谈“表现性”,认为“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才可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事

物的表现性,是艺术家传达意义时所依赖的主要媒介,他总是密切地注意着这些表现性质,并通过这些性质来理解和解释自己的经验,最终还要通过它们去确定自己所要创造的作品的形式。”[1]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艺术知觉过程是知觉对象与知觉主体互动的结果,在对象的刺激和主体的能动感知相互作用达到契合交融时,表现性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大门也就徐徐打开了。

我们知道,中国古人特有的文化心态决定了他们不同于西方擅用逻辑理性思维达到认识事物目的的外向性特质,而倾向于认同主客同一,天地万物圆融不分,物各有性,也即万物于人的感受之外自有其生香活意。此一生香活意显然与阿氏的“表现性”不谋而合,这就为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选择、共鸣的产生提供了必然性的前提。审美心态由是生发,在实际创作中,意象的选择又充满了偶然性,即诗人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即景会心”、“遭际兴会”、的结果,而并不是理性分析、比较后的谨慎选取。另外,意象一经使用成范例以后,又往往具有沿袭性、继承性,从而在历史发展中积淀为某种思维定势和心理习惯,于是出现同一意象在文学史上屡用不倦的情况。

诗以“梧桐”这个典型意象为例分析,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是离忧、乡愁、相思和闺怨的寄托物。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还有更熟悉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写尽了作者生活的孤独。

可以说梧桐树的自然生长过程,尤其是落叶的场景,与人世间的孤独、离散在人心中引起的心理力的延伸与收缩显然是可以相互沟通、吻合、同一,所以特别容易勾起文人对孤独的处境抒发相思、愁怨的情绪来。类似的意象像月、黄昏、落日、晚钟、夜雨等等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感伤美学的柱石,皆可拿来作为“异质同构”的佐证。

需要指出的是,意象的选择笼统说来虽然是由于相同力的结构图式在特定情景下的心物契合,但是意象是具有偏义性的,外部世界的多样性、主观心灵的限时性和文化自身的制约性决定了诗人对意象的发掘往往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兼及一面而不及其余,也就是说意象具有感受局限性、思维定向性和历史积淀性。我国古代诗歌中大量以松、竹、梅为中心意象的诗篇偏于用来表达伦理志向、胸襟抱负而缺乏纯审美体验的现象就不能仅用“异质同构”来说明,恐怕还有更为重要的民族文化心理因子。

3 “顿悟”、“直觉”与意象生成

如果说以表现为基础的“异质同构”只是对美感的产生提出了一种比校有说服力的假设的话,那么有必要对意象生成的深层心理机制作进一步探讨。结合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实践,我们把眼光停留在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考夫卡所提出的“顿悟”理论上,这一理论从思维方法着眼解释人(包括动物)的创造性的起源,却不料与中国传统的文学思维方法狭路相逢。苛勒的“情景一顿悟”理论建立在大量人猿实验的基础之上,最早见于他的《人猿的智力测验》(1927 年)一书。他认为,客观的条件与主观的愿望之间的差距与障碍构成了充满张力的“紧张”情势的格局,主体的心理趋向因此被激发,并急于释放。在对整个情景做直接考察和审视之后,“突然,一种新的完形过程完成了,在大脑的电火光石中,一切关系被重新调整和改组,一幅新的图景闪现出来,一种合目的的新的格局被创造出来。主体的心理能量在这重建过程中得到了释放。”[2]这里的“突然”之根据即在于“顿悟”。顿悟乃是相同或相似的力的结构图式急于去适合所产生的迫切要求,在诗人那里表现为思维的高度紧张与情感的高度激活。苛勒的思想在阿恩海姆那儿得到进一步发挥,他的《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讨论中心即在此。他将人在特定情景中的思维称作“直觉认识”:“直觉认识发生在一个各种‘力’之间发生自由相互作用的知觉领域内。”[3]阿恩海姆还从苛勒“心理行为”概念引导出“心理意象”这个概念,强调知觉形象并不是对物理对象的机械复制,而是对

其整体结构特征的携带着强烈情感和个别性的把握,这种把握又是通过意象表现的。从阿氏《视觉思维》的章节标题上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思维的意象”、“以纯形状进行的思维”等等。

在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禅宗的“顿悟”公案,像什么“春来草自青”、“云在天水在瓶”之类,明确宣扬一种以意象媒介来透过现象直接获取本质的思维方法。文艺研究中也常常运用这种方法,形成了汉民族重质轻文、重体榨轻概念、重整体直感轻逻辑分析的传统精神。

总起来说无论是宗教的“顿悟”还是文艺的“直觉”,都提倡一种“瞬间的、全方位的、整体的、偶发性的、自由的思维方式。”[4]这正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它将所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界限抹杀掉,企图重建一种新的更为接近文艺创造本质的思维方式。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钟嵘《诗品》、王夫之《姜斋诗话》等古代有名的文论着作不仅盛赞诗人创作中意象天成的情形,定名为“神思”、“直寻”、“即景会心”,而且把它们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之一。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之所以成为千古佳话正在于他们实现了情与景、心与物、观察与体验在瞬时刻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意象的生成与“顿悟”“直觉”有着亲密的连体关系。

4 “格式塔”与意象升华

在意象的生成过程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细究,那就是每一位诗人在情与景的互动中产生创作激情,但他的完成诗歌却并不是把对象大卸八块,再随意拼凑成为一个什么意象。相反,他是用一种混融不分的模糊、直觉等方法来看待对象,视对象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力求把握其全景和深层意蕴。单个意象如此,多个意象的组合更不例外。意象的组合首先建立在“同构”的基础之上,合力获取诗歌的整体美和意境,马致远的《秋思》就是最好的例证,多个单独的意象,构成了一幅肃杀的景象,正是整体才能体现出来的。这种思维方式恰巧正是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倡并作为依据的一种思维方法。格式塔心理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是它的整体论,韦特默指出:“格式塔的基本公式可以这样表述:有些整体的行为不是由个别元素的行为决定的。确定这种整体的性质就是格式塔理论所期望的。”[5]阿恩海姆接着说:“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一切知觉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6]

整体性思维方法的运用还不仅仅止于意象的创造上,它将直接导致诗歌美的诞生,也就是我国古代诗论所谓的“气”、“韵”、“神”、“境”、“味”。我国古人讲“得意而忘象”(王弼),也就是说意象乃是得意之条件,最终境界是意或者道,“意象的存在并不是自在的自为的,而是为了尽意。”[7]诗歌由字、词、句组成,但诗歌的本质却绝不是字词句的相加;诗歌的美来自于意象与声律,但诗歌的动人之处却绝不仅仅是选择了某种新异的形象或音律。

诗歌是这一切的总和。诗歌无法只停留在象的层次,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摆脱、超越语言、形象的束缚,追求一种象外、言外、意外的一种统领全诗的新质。也就是说,优秀的诗歌要求意象能够从它们本身游离出来、升华起来,较大程度地实现对心与物、形与神的合二为一。

童庆炳先生在他的《美的极致与“格式塔质”》一文中分析了古代文论中“气”、“韵”、“神”、“境”、“味”(另有“真”“灵”“趣”等)这些美学范畴的历史演变以及与格式塔学派倡扬的“格式塔质”的贯通之处,即超越事物实体性的美的极致的追求。他说“不难发现,我们古人所说的‘气’是一种‘总而持之’、‘条而贯之’的东西;‘神生象外’,‘传神在远望中出’,‘韵’在‘笔墨之外’,是‘声外之音’;‘境生于象外’,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在酸咸之外’,实际上都不是着眼于诗中可见可解的象、意、言这些元素,而是着眼于情境的整体组织。即可通过情境整体的创造,使诗在象、意、言之外获得诗的‘格式塔质’——深远绵长的美的极致。”[8]实乃精彩之论。不过,需要补充的是,古人还讲求“味外之味”和“韵外之致”,即意境本身还有一个层次性的问题,他们并不以单一的意境创

造为满足。

以上我们分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从最初的选择到生成到升华的简略过程,并努力找寻心理学意义上的依据。事实上,诗歌意象的分析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所谓意象的选择、生成与升华也只是大而概之便于说明,而“格式塔”理论也不仅止于上面几大要义,这里取其勾联之处,以期有所发现和启示而已。

本论文网专业从事代写研究论文网业务!如需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法学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1][6](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鲁枢元.文艺心理阐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3]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4]王夫之.姜斋诗话.

[5]韦特默,格式塔理论.现代心理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7]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北京:中华书局,1990

二、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1912年诞生在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心理学家惠特曼、考夫卡、柯勒,特别是原籍德国后来移居美国的著名美学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1904-1994)等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既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又特别重视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审美心理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尤其是阿恩海姆关于电影艺术与造型艺术的审美心理研究,更是具有广泛的影响,奠定了这一流派在国际美学界的重要地位。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形”。“完形”在格式塔审美心理学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形”是指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一种意象组织和结构。“完形”是指心理活动中的“形”的整体性。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又被称为完形心理学。它吸收了20世纪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把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系统论,以及关于“场”的概念引入了心理学研究之中。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完形”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的特点,他们尤其强调,“完形”不是一种纯客观的性质,而是在人的知觉中呈现出来的式样。它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原有的,而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当然,完形也不是单纯的主体创造,而是在客观的刺激下人的知觉进行积极组织或构建的结果。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一般公认为是鲁道夫·阿恩海姆(1904-1994)。他早在1932年就在德国出版了《电影》一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论证了电影艺术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和艺术创造方式,尤其是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电影的视觉画面,紧紧抓住了电影审美心理的特点。他还著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艺术与视知觉》等,它的这些著作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

要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完形”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是整体性,即完形的整体性是现代科学系统论意义上的“整体性”。其意义是完形的整体性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比如对一首五言绝句的整体感受和理解,绝不是20个字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个意义远远大于部分意义之和。其二是独立性,即每一个完形一经形成,就具有了不为外界因素变更的相对独立性。如人们欣赏过一首乐曲之后,无论再换用什么乐器演奏这首乐曲,都不会破坏、改变乐曲给人的整体心理感受。其三是主客体的统一性。即完形不是完全指客体本身的形式,而是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完形。也就是说,完形是在人感知客体的基础上在大脑中形成的,是在知觉中呈现的。所以,对完形的研究主要是对知觉的研究。

完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完形是一种力的样式。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大脑力场”说,解释了在审美知觉中力的样式。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有两种力:一种是外在世界的物理的力;一种是内在世界的心理的力。这两种力如果在结构样式上相同,则是“同形同构”,相异则是“异质同构”。这就是说,虽然是质料不同,但力的结构样式是相同的,在大脑中所激起的电脉冲是相同的,与情感活动所具有的力的样式也是相同。因此,表面上极不相同的质料,因为力的样式相同,在艺术家眼里就有了相同的情感表现。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可以把有意识的人与无意识的事物合并为一类。虽然人和无意识的事物在常人看来是截然不同的,但在艺术家的眼里则有相同的表现。如人有高风亮节,树也有直立挺拔的表现。所谓物我同一,所谓主客观协调,外在对象与内在情感合拍一致,都是这种“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结果。有了“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才能产生心理体验和审美快感。另一方面,完形是自发地追求着一种平衡。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平衡是人的一种自发的心理需要。人的身体处于静态的平衡对称中,世界也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同时,宇宙万物都在运动中保持平衡状态。因此,人在心理上也自发地追求平衡。在美的事物中,要体现一种力的平衡,一种在运动状态的平衡。

视知觉的完形有两大原则。第一个原则是简化。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那些能够给人最愉快的感觉的完形,是那些采取了最大限度的简化形式的完形。简化的实质是以尽量少的结构特征,把最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而整个整体的简化是由表现力的需要决定的。如剪影艺术、绘画中的素描都要求最大程度的简化形式,简化到突出形象的最突出的特征,保留的特征是表现“力的样式”。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凡是好的完形,都一定符合视觉组织活动的简化原则。“观赏电影作品的视觉心理学认为:观众的大脑领域里存在着一种向最简单结构发展的趋势,即眼睛尽可能使观看的对象变得简单,视知觉倾向于把任何刺激样式以一种尽可能简单的结构组织起来,当刺激样式确实呈简化状态时,观赏的感觉是愉快的”。简化不是简单,简化是通过主体的心理需要和记忆图式来对画面图式进行改造,忽视对象的某些特征,突出对象的另一些特征,从而取得离形得似、遗貌取神的审美效果。简化是以走向平衡为核心进行简化,是以变的趋势去获得美的完形。

视知觉完形的另一个原则是“张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艺术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上,而知觉又是对于力的式样和结构的感知。艺术作品中的“张力”,主要是由位置、色彩、形状、运动、题材等各种因素引起,但是,产生张力的根本原因却在于人的视知觉。造型艺术本来是静态的,但人们从这些静态的艺术作品里却感受到一种运动。阿恩海姆认为,这种不动之动是艺术极其重要的性质,使得静态的造型艺术能够表现运动。艺术中这种不动之动的关键,就在于它包含着“张力”。造型运动的这种“张力”,在事物运动变化即将到达高潮或顶点之前的那一瞬间,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竞技者正在弯腰扭身,全身的重量落在右脚上,执铁饼的右手也向后猛伸,全身肌肉蕴藏着巨大的爆发力,这座雕像的“张力”典型地体现了铁饼掷出前最紧张、最有力的瞬间。东汉青铜雕塑《马踏飞燕》,这匹骏马的四肢动势也极其富有“张力”,举足腾越、风驰电掣,造型既有强劲的力量,又有律动的节奏,踏在脚下的一只飞燕,更体现出匠心独运的构思。在阿恩海姆看来,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存在这种“张力”,存在着各种力的相互作用与相互抵消,从而使艺术品生动起来。阿恩海姆甚至认为:“艺术家的目的就是让观赏者体验到…力?的作用式样所具有的那类表现性质。”

格式塔学派对于审美心理的研究,集中表现在它采用“同形同构”理论来解释审美经验的形成。格式塔学派认为,在外部事务和艺术作品,与人的知觉(主要是视知觉),组织功能(主要在大脑皮层)以及内在感情之间,存在者根本的统一,它们都是力的作用模式。而一旦这几个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同形同构),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既然世间万物都可以归结为“力的图式”,那么,对他们的观看就不仅仅是看到形状、色彩、空间或运动,一个有审美能力的人,会透过这些表面的东西,感受到其中活生生的力的作用。例如人们在篝火晚会上,看到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时,为什么会产生美感,感到一种青春活力呢?就是由于火焰那种生机勃勃的运动本身,传达出一种在结构上与人的欢乐情感相似的力的模式。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也同样是如此,例如在画家描绘悬崖峭壁、老虎鹰隼这些充满活力的事物时,在运笔之前也总是先要唤起一种力量的感受,并且通过画笔把这种力量的感受输送到所画的形象中去。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当外界审美客体的“完形”或“整体”在视域中出现时,其中发生的作用,并不类似照相机式的简单感光,而是由外部事务中“力的式样”,在人的大脑皮层中激起某一种特定的电化学力的式样,使得这种基本结构相同的“力的式样”,出现在两种不同的物质中,这就叫做“同形同构”。正是在这种“同形同构”作用下,人们才在外部事物和艺术品中,直接感受到某种“活力”、“生命”和“运动”等性质。这些性质不是来自联想、想象或推理,而是一种直接感知的结果。

在审美心理的早期流派中,关于知觉事物为什么会有表现性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移情说”,就是认为人把自己的感情或力量外射或移注到事物中,从而使静止的物体仿佛也在运动,也有了生命;另一种解释是强调联想作用,使原本静止不动的物体通过丰富的联想也获得了生命力,如黄山著名的九龙瀑,汹涌的飞瀑使人联想到白龙,腾空起舞,气势磅礴,遂得此名。但是,在格式塔心理学派看来,这些解释全都没有击中要

害。格式塔心理学认为,造成表现性的基础就是力的结构。人能从自然事物或艺术作品中领会到表现性,就是因为外在世界的力与人体生理心理的力具有同一性,存在着“同形同构”的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艺术品中存在的活力的结构可以在人的大脑皮层中找到生理的对应场,因此,艺术表现性的最终原因就在于艺术品的力的结构与人类感情与生理心理力之间,存在着“同形同构”的同一性。阿恩海姆指出:“造成表现性的基础是一种力的结构。”正是由于在外世界的“力的结构”与人生理心理的“力的结构”具有统一性,使得艺术品的表现性内容集中存在于它的视觉式样的力的结构之中,加之外在世界之物理力与内心世界的心理力同形同构,从而使得表现性成为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阿恩海姆强调指出:“那诉诸于人的知觉的表现性,想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能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感情的共鸣。我们必须意识到,那推动我们自己感情活动起来的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性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阿恩海姆“力的结构”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了艺术表现的奥秘,而在过去的理论中,往往只是把知觉事物的表现性归因于联想或移情。在阿恩海姆看来,表现性的基础就是“力的结构”,表现性是知觉样式固有的特征,人能从中领会或感受到表现性,在于“力的结构”不仅对物质世界并且对精神世界均有普遍意义,而简化与张力就是以宇宙人生的动态平衡为基础的两种完形模式,也可以说是视知觉的两种组织方式。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揭示了艺术表现的奥秘,此外,它也论证了为何自然美与艺术美都同样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归根结蒂,都在于自然事物中与艺术作品中这种“力的结构”。阿恩海姆为了说明力的结构与美的表现之间的关系,分别举了垂柳的“悲哀”和舞蹈的“悲哀”这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阿恩海姆认为:“一棵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像是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与此同时,阿恩海姆又考察了舞蹈演员表演“悲哀”这一主题时,“所有演员的舞蹈动作看上去都是缓慢的,每一种动作的幅度都很小,每一个舞蹈动作的造型也大都是呈曲线形式,呈现出来的张力也都比较小。……应该承认,…悲哀?这种心理情绪,其本身的结构式样在性质上与上述舞蹈动作的结构式样是相似的。”因此,阿恩海姆认为,自然事物中的垂柳的“悲哀”和艺术作品舞蹈中的“悲哀”一样,造成这种“悲哀”表现性的基础都是一种力的结构,与此同时,自然美与艺术美中的这种力的结构又与主题的物理力与内在世界的心理力同一,“在观赏者的头脑中活跃起来,并使观赏者处于一种激动的参与状态,而这种参与状态,才是真正的艺术经验。”

格式塔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几位代表人物都对审美心理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尤其是其中的阿恩海姆对电影艺术与造型艺术的研究,在世界电影史上与世界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格式塔心理学派将一系列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审美心理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视知觉的研究,对于形的整体性与力的表现性的研究,以及对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对象力的结构之间的关系,都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从

而使得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在西方现代美学中,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独树一帜的重要流派。但是,格式塔心理学也有严重的片面性,如过分强调知觉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心理因素的作用;又如过分强调人的生理心理结构,忽视了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等。尤其是借助物理学中力的结构来解释审美心理现象,尚带有猜测的性质,是否真正具有科学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些缺陷都使得其美学体系中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范文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范文 自我心理状况分析报告 如今,这么一句话常挂在人们的嘴边: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有心理问题。可我在想:究竟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 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总是不大一样的,在这里,我想谈谈我自己眼中的自己,其实我也算比较自卑的那种。在上大学之前,有好多事我都不愿意主动去做,怕出风头,怕出丑,总是怕这怕那、畏手畏脚的,很多事都觉得自己干不好的样子,觉得有些事天生就不是我能做的。上了大学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了,或许我还是不自信的,但是有很多事我会积极、主动点儿去做,而且心里面很想把它们做好的。很多人常说:自信点儿好。但是谁知道这句话的背后需要怎样的支撑。很多时候,我会感到十分地无力,一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种是心无余而力足。各种莫名其妙的心塞、纠结不断地扰动我的心弦。有时候很容易想多了,想多了往往心里便难受,但又不想表现出来给别人看,夹杂着不自信、无奈、愤慨……种种消极情绪,自己便陷入一种迷茫、烦心状态,深深不能自拔。我知道这样是很不好的,但有些事是真的无法避免的。有些话,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我大多数扮演的是聆听者的角色,有些人有些事我一点儿也不在意,有些人有些事我在意的要命。总而言之,我觉得我的心理状况处于警戒线附近。我受不了别人的过分夸奖,但是可以受得了一些误

会,因为习惯了这样。有时候,确实是宁愿自己受些苦,也不愿意太麻烦别人,不愿意看到我在意的人受苦受累。在心里,我在意与无意很分明,表现出来也是如此。旧时光或美好或不堪,只是回忆,把握当下才是真。快乐或忧伤的时刻总是短暂的,再珍惜或者感叹都是没什么用的,只是在时间轨道上留下了印记,当然,这也挺重要的。我是个感性重于理性的人,恻隐之心挺重的。看不惯很多事情,可是都是那么接受了。对于感情之事,我想自己要怀着一颗真挚的心,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有时候我还是会对家里人发脾气,有时候__善待朋友……这些时候都是一种遗憾,自己要不断地去正视,发现问题。我并不是一个很单纯的人,但我会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面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真如雪,尘落肤表仍可拭。完美是个传说中的名词,对于自己的心灵,我只想尽善尽美吧,我顾不了每个方面,但我希望自己是真诚的。自身的问题时时存在,排除杂念,认真对待。加油吧!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 学院: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姓名:韩阳学号:xx130002 摘要:主要是谈论一下本人的成长经历、兴趣、性格、能力、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职业思想等方面进行自我分析,提出完善自我的方案。关键词:自我分析报导、心理学、职业

格式塔_心理学

格式塔_百度百科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U24u1 初级编辑三级(994) | 我的百科 | 我的知道 | 我的消息(0/38) | 我的空间 | 百度首页 | 退出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 MP3 图片视频百科帮助设置 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学体育春节编辑词条 格式塔通俗地说格式塔就是知觉的最终结果。是我们在心不在焉与没有引入反思的现象学状态时的知觉。 【格式塔】 系德文“Gestalt”的音译,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将这种整体特性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产生了格式塔心理学,其创始人是韦特墨、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质,部分依从于整体。他们通过实验的方式证明感知运动不等于实际运动,也不等于若干的单一刺激,而是与交互作用的刺激网络相关,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简单相加之和。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主张格式塔效应的普遍有效性,认为可以被应用于心理学、哲学、美学和科学的任何领域。主张研究应从整体出发,考察以便理解部分。 20世纪30年代后,他们把格式塔方法具体应用到美学中,与心理的各个过程结合,促进了具有格式塔倾向的美学研究。如把对视觉的研究与对艺术形式的研究结合,视觉成为对视觉对象结构样式整体把握的感觉能力。 格式塔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曾在西方心理学界引起很大的轰动。如今格式塔方法已渗入许多领域的研究方法,但学说内部仍有很多关于结构的基本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因此学说现仍在不断修正改进之中,格式塔对西方文艺界、美学界的影响延续至今,如美国美学家安海姆曾将格式塔方法应用到艺术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奥地利理论家埃伦茨韦格和美国音乐家迈耶也成功地应用了这一方法。 “格式塔”(Gestalt)一词具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例如,用“有角的”或“对称的”这样一些术语来表示物体的一般性质,以示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或时间序列(在曲调中)的一些特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意即“形式”。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例如,“有角的”或“对称的”是指具体的三角形或曲调,而非第一种涵义那样意指三角形或时间序列的概念,它涉及物体本身,而不是物体的特殊形式,形式只是物体的属性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即任何分离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这一流派不像机能主义或行为主义那样明确地表示出它的性质。综合上述两种涵义,它似乎意指物体及其形式和特征,但是,它不能译为“structure”(结构或构造)。考夫卡曾指出:“这个名词不得译为英文structure,因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争论的结果,structure在英美心理学界已得到了很明确而很不同的含义了。”因此,考夫卡采用了E.B.铁钦纳(E.B.Titchener)对structure的译文“configuration”,中文译为“完形”。所以,在我国,格式塔心理学又译为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苛勒认为,形状意义上的“格式塔”已不再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的注意中心;根据这个概念的功能定义,它可以包括学习、回忆、志向、

心理健康的自我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的自我分析报告 摘要: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门专业化要求很高的职业,心理健康辅导员对自己的了解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结合心理辅导的学习过程,从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几个角度来进行个人分析,从而树立做心理健康辅导员的信心。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成长分析 教师,这是一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无论我们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动机是什么。如今,我们已经站在了这个讲台上,我们已经肩负了“育人”这个神圣的职责。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犹如蝴蝶效应一般,甚至影响其整个一生。 心理健康辅导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交流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情感释放过程,它是生命与生命的沟通,所以心理健康辅导员既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也要有较高的人格心理品质。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个人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人格类型

我属于略倾向内向型性格,善于抽象和逻辑思维。情绪稳定而成熟,能理智面对现实,勤奋,对工作有很强的责任感!有很强进取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善于挑战自我。我不认为我比其他人都强,但我有自信做到比其他人强。做事当机立断,不瞻前顾后。 同事评价:性格随和易相处,为人热情善良,工作认真负责,要求上进,事业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强。 这些个性特征的形成与我的心理成长史是密不可分的。 (二)个性心理发展史 我出生在农村,父亲是个老民师。我的家庭基本上算是中国农民家庭,以农业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父亲是位高中生。母亲只有小学二年级水平。所以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中国最传统的教育了。我有一个姐姐,在家排行老二。我父亲的教育方式是严格的。对我们的要求是不求能上多高的学,但是一定要学会做人,父亲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爸妈在空闲的时间能够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姐姐都让着我,使我的基本生存需要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由此形成了我对人的基本信任感。 我在小学和初中的读书时间里,对以后的人生是谈不上什么规划的,一切基本上都是听从父母的建议。当时他们的心愿就是想叫我跳出农门,想让我上中专。那时的中专也只有师范类的才包分配,于是 我与1996 年9 月去上漯河师范,读小学教育专业,开始了我的准教师生涯。

心理学个人分析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感恩一切—生命的动力 个人分析报告 一例应激障碍的严重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ccc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南京市 所在单位: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类型:个人分析报告 论文题目:感恩一切—生命的动力 姓名:cccc 身份证号:ccc 所在省市:ccc 所在单位:

感恩一切—生命的动力 Ccc 摘要:在我的人生中,童年,青少,到中年,就象一个个的阶梯, 在人格的成长过程中,在认识人生的意义层面,在对人生的体悟方面,每一个人生阶段都给了我带来不同的心灵财富。我成长于cc 农村。有多年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当我接触到心理学时被它吸引, 意识到这是助人助己的工具。并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实践,我感到生 命更加丰富。为此我感恩一切。当我获得这一切时,我想到更多的 是反哺社会。通过对自己性格的分析也意识到自己适合这份职业。 儿时的理想,社会的需要,使我向往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生命的 意义要靠自己去创造。 关键词:心理学性格 一、我的成长经历 (一)人生经历 回首以往,给我最多的感觉是感恩。感恩于我的亲人朋友,感恩于我所经历的一切。正是这所有,成就了今天一个快乐随和完整的我。 我于1cccc年cc月出生于cccc一个农村家庭。当时还是在合作社阶段。村里吃大锅饭。家里生活条件不好,据说我会吃饭时吃的是玉米面糊糊。父母的管教也是严厉的,不喜欢让我们到大街上和同龄的孩子疯玩,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然而也是这样的幼年生活,打造了一个自立自强的我。 父亲祖籍xx,母亲祖籍xx。因为十年动乱。父母都没有读过多少书。父亲家为贫苦农民出身,母亲家庭出身我已不知晓。我有两个弟弟,在上小学以前我记得因为父母经常要去村上田里工作,所以看护两个弟弟的责任自然地落在我的肩上。我想那时是我意识到责任两个字的启蒙时期吧。父母当时很年青,所以经常会有些冲突,这也使得我很想好好地表现以让他们能少些冲突。这也种下了我善解人意的潜质。 记得上小学是村里的杨姓姐姐带着我去的。我很喜欢我的启蒙老

格式塔理论(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理论(完形心理学) 上个世纪初,奥地利及德国的心理学家创立了格式塔(德语:Gestalttheorie)理论,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中文名 格式塔外文名 Gestalt国家 奥地利及德国强调 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意义 知觉的最终结果创始人 韦特墨、考夫卡和苛勒1简介 通俗地说格式塔就是知觉的最终结果。是我们在心不在焉与没有引入反思的现象学状态时的知觉。 2产生 格式塔 格式塔系德文“Gestalt”的音译,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将这种整体特性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产生了格式塔心理学,其创始人是韦特墨、考夫卡和苛

勒。 20世纪30年代后,他们把格式塔方法具体应用到美学中,与心理的各个过程结合,促进了具有格式塔倾向的美学研究。如把对视觉的研究与对艺术形式的研究结合,视觉成为对视觉对象结构样式整体把握的感觉能力。 “格式塔”(Gestalt)一词具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例如,用“有角的”或“对称的”这样一些术语来 表示物体的一般性质;以示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或时间序列(在曲调中)的一些特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意即“形式”。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 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例如,“有角的”或“对称的”是指具体的三角形或曲调,而非第一种涵义那样意指三角形或时间序列的概念,它涉及物体本 身,而不是物体的特殊形式,形式只是物体的属性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即任何分离的整体。 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苛勒认为,形状意义上的“格式塔”已不再是格

2000字的自我分析报告

2000字的自我分析报告 自我分析的目的在于以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所有事物的利弊,从而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和方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xx字的自我分析报告,以供大家阅读。 20xx字的自我分析报告篇一 【摘要】 通过半个学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对自己有了一些认识,下面我就主要就本人的兴趣,性格,能力,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职业理想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自我的方案。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分析报告心理学职业 【正文】 通过半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

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的全面。*是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自我进行的分析。 一、自我分析 (一)兴趣 我的优势职业类型为企业型。精力充沛、自信、善于交际、热情洋溢、富于冒险、支配欲强; 通常具有领导才能,能够影响、说服他人共同达到组织或个人的目标;为人务实,通常追求权力、财富和地位,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二)性格 16PF报告显示,在乐群性,聪慧性等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在情感性,忧郁性,独立性等方面表现为低分,其他的均比较正常。在MBTI测评报告中显示人格类型为ESTJ(外向感觉思考判断)。 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在集体中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智力水平很高,思维非常敏捷,头脑特别灵活,学习理解能力很强。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

完形心理学美学

第二十章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如果说,注重心理学研究是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中的一个鲜明特点的话,那么,这一特点在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中尤为引人注目。这不仅是因为该派美学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都是著名心理学家,而且更因为他们都十分自觉地运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一系列美学基本问题,并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第一节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 自从上世纪下半叶费希纳开创了心理学实验的研究方法以来,效法者蜂起。影响之大,至今不绝。现代西方美学对审美经验的重视,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心理学美学构成了现代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异军突起,直接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分析美学和艺术问题,成为本世纪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美学流派中的一个(另一个是精神分析学美学)。 格式塔心理学于1912年诞生在德国,作为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诞生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即针对以冯德(Wilhehn Wundt.1832--1920)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从心理化学的观点出发,认为心理学的唯一任务就是分析研究各种心理复合体的构造,即分析研究构成各种心理复合体的元素以及各种心理原素构成心理复合体的方式和规律。格式塔心理学坚决反对这种把整体肢解开来的元素主义心理学,嘲笑构造主义心理学是“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是和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相联系的。本世纪初,在物理学中,“场”这一概念的发展和“相对论”的创立,给予传统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观念以沉重打击,构造主义心理学也就更显得陈腐落后了。在这一具体历史条件下,以维台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柯勒(耐蛾Kohler,1887一1967)、考夫卡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就以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引进现代物理学的“场”概念,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最重要的特点是坚决反对元素分析,高度强调整体组织。它的一个核心论点便是“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另一个基本特点则是引用现代物理学中的“场”、“力”等重要概念来说明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问题。格式塔心理学的这些基本特点在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在格式塔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中,它的含义“乃是指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而言的”①。实际上,格式塔现象的基本特征是有机整体性。首先提出“格式塔性”(Gestal叩al菇t)概念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艾伦费尔斯(Qlristi锄咖Ehrenfels,1859---1932)①,他在1890年所写的<论格式塔性>一文中,根据康德的“知觉动作的完整性”概念和马赫的“客体的位移不会使知觉改变”的思想,通过对一组旋律的分析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旋律在知觉上的特性,不能由各个别音调的知觉特性在理论上相加而成。他强调指出,格式塔的知觉并不决定于具体的感觉元素,而是决定于感觉元素所组成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全面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研究美学问题,建立起一个别具一格的心理学美学流派。它的创始人是维台默、柯勒和考夫卡。在这三位心理学家中,只有考夫卡较为系统地研究过艺术心理学问题。而维台默在论述自己的心理学理论时,对于电影、音乐等艺术中包含的格式塔性问题略有涉及,柯勒也只是在问世于1938年的<价值在实际世界中的地位>一文中,在论及价值理论时谈到审美价值问题。我们之所以称他们为格式塔心

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的长大。在此整理了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篇1 一、个人成长感言: 做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天真无暇的孩子,始终在思索着,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追求是什么?做为社会的人,不断探索着事物的真谛,对于我来说,更是不断探究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生的求证。在每一个人生的阶段,都力求完美,可总是有令自己遗憾的地方,也正是这些零碎的片断连接起来,才构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一生。 一个人至于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成长的经历,社会环境,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家庭教育、氛围影响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个人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时刻把握自己的情绪波动,时刻关注别人的情绪变化,我认为对于心理调控对人际交往很有帮助。在成长过程中,我体味到了心理由幼稚趋于成熟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己心理调节能力的欠缺,同时我还面临着一个困惑: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多少,该如何解决?渐渐地,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了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急需获得接受一次心理学专业辅导的机会,而这次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恰恰提供了这一平台。 在培训中我尽量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各位心理专家及心理专任教师的成长经历为我的学习增加了动

力,也促成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地向老师们取经,并查阅相关资料,从中学到了不少极为宝贵的心理学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历史与发展,例如:西方最早研究心理学的著作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心理学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系统性……也不乏一些科学有趣的心理测试题;挑战人生极限的拓展训练,既有通过“马加爵事件”举出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贯穿了“如何实现角色转化适应新环境”等解决方法。还提供了十几条经典建议:比如说:不管什么事情,要勇敢地讲出来;情绪中不要与别人沟通等,要学会等待转机等等。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这些知识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没有宗教信仰,学习佛学,懂得生命;学习儒学,懂得入世;学习道学,懂得超脱;学习技术,掌握生存。接纳一个人做朋友,不以个性张扬和个性内敛为标准,真诚为要,孝道为先。认同别人不是委屈自己,是被别人接纳,并非没有自己的观点,求同存异,乃生存处世之道。对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不以否为怒,不以肯为张,善纳人言,多自反省。我认为这样可以说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准。看事微观,做事宏观,处事达观,生活乐观。可以说是我的人生观,我也在努力的践行着。三、自我改变与成长 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某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都是今天的财富。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理解,深刻地体会生活,才知道那些痛苦、无助的心灵多么需要真诚的心灵抚慰他们。今天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怀,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如果说能用三个词形容自己的话,那就是:豁达,接纳,宽容。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1500字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1500字 导读:本文心理自我分析报告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通过半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的全面。本文是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自我进行的分析。 一、自我分析 (一)兴趣 我的优势职业类型为企业型。精力充沛、自信、善于交际、热情洋溢、富于冒险、支配欲强;通常具有领导才能,能够影响、说服他人共同达到组织或个人的目标;为人务实,通常追求权力、财富和地位,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二)性格 16PF报告显示,在乐群性,聪慧性等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在情感性,忧郁性,独立性等方面表现为低分,其他的均比较正常。在MBTI测评报告中显示人格类型为ESTJ(外向感觉思考判断)。 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

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在集体中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智力水平很高,思维非常敏捷,头脑特别灵活,学习理解能力很强。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通常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中比较引人注目、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一般情况下,遵纪守法,对人对事您都会负起自己的责任。交际性处于中等水平。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得比较轻松,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情况下,也可能保持沉默。非常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如果过分可能会冷漠无情。一般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但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和信任他们。能较好地平衡理想和现实,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会考虑现实可能性。一般情况下能够脚踏实地,有时也会陷入幻想。待人比较真诚坦率,但也不会过于轻信或感情用事,比较认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乐观自信,心平气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知足常乐。有时可能过于自负,自命不凡,也可能缺乏同情而引起别人的反感。既不过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格式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格式 通过整整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的学习,我从“健康之路,从心起步”中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的全面,。本文是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自我进行的分析。 一、我的成长经历和影响 (一)简单的自我介绍 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非常外向的女孩,妈妈甚至还说我是一个男人婆,嘿嘿,其实她是在逗我啦,在大家的印象中我都是一个头发短短的,衣服永远都是很黑黑的一套的形象,特别和班级里的男生混的好,这就是我,一个生活非常快乐幸福,学习非常快乐的女孩. (二)出生到学前班阶段 我出生在农村,一个非常平凡的家庭,爸爸身体不好,妈妈承受家里的主要重担.可是一直到现在我都不会去羡慕那些有钱的人家,我清楚的知道我自己虽然没有别人那么好的经济条件,但是我享受着爸爸妈妈给与我的特殊精神财富。 我虽然很外向,可以说是很野蛮,对人对事很直白,甚

至有时候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把朋友弄生气咯!嘻嘻,可是我还是个爱哭的娃,小时候的记忆不是很清晰了,但是我还是清楚的记得一件事情,我和村里一个比我小点的女孩闹闹,就是对现在人来说是一件很幼稚的行为,我老是会说“我不要和你做朋友 咯!”那时候为了一件.嘿嘿..人长大了,还真不好说出口,只能告诉你们那时候我哭到晕倒,发高烧,挂盐水.这就是我的幼稚、天真的童年,真的是很怀念也很想时间倒流回到小时候什么都不懂的我。 (三)小学阶段 当我7岁了,我兴奋的快乐的升入小学,那时候我还不清楚读书是什么概念,就屁颠屁颠的背着书包上学咯!偷偷的告诉你们,小学的我还是挺聪明的,很快就能看懂老师所讲的,还总是得奖状回家,最开心的就是胸前贴个大红花,手上拿着奖状飞奔回家给爸爸妈妈看,他们会夸奖我,把我的奖状贴在墙上可以说没有过多久我家的墙上都贴满了奖状,那时的我真的很开心。直到5年级我有点不想读书了,感觉读书累,村子里的人要比成绩,老师也要看成绩..大家评价你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是以成绩为参考,这时我会感觉小时候真好,无忧无虑的,而读书生活就像那世界末日来到一样,我的眼前一片黑 暗。幸好妈妈是一个讲明理的人,一天辛苦下来妈妈还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以下是关于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一) 一、一般资料 L 某,女,18 岁,高三学生,成绩优异,休学一年,未参加高考,现已返校。 咨询已有五次,陆续一年,主要解决情绪爆发问题和与母亲的亲子关系问题,成效显著。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近一个月没有办法睡觉,每天晚上躺下看着天花板,凌晨三四点会准时醒来,没有办法拥有完整的睡眠,所有的生活都被这混乱打乱,也不能学习,食欲也不佳。有时候会出现思维云集,尤其是上课看着窗外发呆的时候,会各种的杂念在头脑闪现。讨厌为了别人设置好的轨道前行,但又明白不能再一个人独处,应该去学校。现在是自身的状态还未调整到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这个中心任务中去。 和父母的关系有所改善,尤其是看到父母的关系融洽,有种成就感。在改善亲子关系和缓解情绪冲突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

求助者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思维敏捷,表述条理清晰。求助者的睡眠问题是情绪影响所致,而情绪的波动终究是事件引发。最近求助者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下载高考倒计时软件,高考动机过强,随之焦虑抑郁情绪引发了躯体的某些症状。 四、评估与诊断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五、主要咨询方法 认知- 行为疗法。 六、咨询的过程 1、针对求助者动机过强问题,用故事、案例来予以引导。首先,德国曼联队,球星云集,几乎都是最好的运动员,但是经过艰苦训练却总是拿不到冠军。易主后,新教练只让球员读哲学书,闲暇之余快乐地玩足球,结果却轻而易举夺冠。有的时候,心理动机过强,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古语说,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是这个道理。另一个森田疗法治疗睡眠案例,睡不着,强迫自己不睡,结果失去睡眠动机,反而睡着了。高考倒计时软件是对人生迷茫的人有作用,需要激励、督促。但,对于求助者而言,不适用,不用扬鞭自奋蹄。高考固然重要,在目标锁定后,顺其自然,进步自如,能接受失败,坦然面对。平常心乃道。人生的竞争是漫长的,未必只有高考一次竞技。 2、找到引发事件后,知道自己心里紧张担心什么,接下 ·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6篇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 6 篇 自我分析,实际上就是知己和自我认识的过程,它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只有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后,规划中的定向,定位,定点才能比较准确。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心理自我分析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范文篇一:如今,这么一句话常挂在人们的嘴边: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有心理问题。可我在想:究竟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 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总是不大一样的,在这里,我想谈谈我自己眼中的自己,其实我也算比较自卑的那种。在上大学之前,有好多事我都不愿意主动去做,怕出风头,怕出丑,总是怕这怕那、畏手畏脚的,很多事都觉得自己干不好的样子,觉得有些事天生就不是我能做的。上了大学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了,或许我还是不自信的,但是有很多事我会积极、主动点儿去做,而且心里面很想把它们做好的。很多人常说:自信点儿好。但是谁知道这句话的背后需要怎样的支撑。很多时候,我会感到十分地无力,一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种是心无余而力足。 各种莫名其妙的心塞、纠结不断地扰动我的心弦。有时候很容易想多了,想多了往往心里便难受,但又不想表现出来给别人看,夹杂着不自信、无奈、愤慨……种种消极情绪,自己便陷入一种迷茫、烦心状态,深深不能自拔。我知道这样是很不好的,但有些事是真的无法避免的。有些话,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我大多数扮演的是聆听者的角色,有些人有些事我一点儿也不在意,有些人有些事我在意的要命。总而言之,我觉得我的心理状况

处于警戒线附近。我受不了别人的过分夸奖,但是可以受得了一些误会,因为习惯了这样。有时候,确实是宁愿自己受些苦,也不愿意太麻烦别人,不愿意看到我在意的人受苦受累。在心里,我在意与无意很分明,表现出来也是如此。旧时光或美好或不堪,只是回忆,把握当下才是真。快乐或忧伤的时刻总是短暂的,再珍惜或者感叹都是没什么用的,只是在时间轨道上留下了印记,当然,这也挺重要的。我是个感性重于理性的人,恻隐之心挺重的。看不惯很多事情,可是都是那么接受了。 对于感情之事,我想自己要怀着一颗真挚的心,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有时候我还是会对家里人发脾气,有时候我没有善待朋友……这些时候都是一种遗憾,自己要不断地去正视,发现问题。我并不是一个很单纯的人,但我会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面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真如雪,尘落肤表仍可拭。完美是个传说中的名词,对于自己的心灵,我只想尽善尽美吧,我顾不了每个方面,但我希望自己是真诚的。自身的问题时时存在,排除杂念,认真对待。加油吧!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范文篇二: 序言:我是一个天平座的女生,但我自我感觉我是处女座和天平座结合,像处女座追求完美主义但又是天平座中典型的中庸主义者。这导致我做事总是想尽善尽美,但由于缺乏进取心和恒心,总是没法坚持到最后。当然我的缺点远不止这一项,比如固执、懒惰、不思进取之类。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评价就是: 优点几乎没有,缺点一大堆。经过一学期关于心理课程的学习,我学会了从心理学角度科学地分析自己性格上的优缺点,这让我更加客观地认识并了解自己。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一、一般资料 L 某,女,18 岁,高三学生,成绩优异,休学一年,未参加高考,现已返校。 咨询已有五次,陆续一年,主要解决情绪爆发问题和与母亲的亲子关系问题,成效显著。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近一个月没有办法睡觉,每天晚上躺下看着天花板,凌晨三四点会准时醒来,没有办法拥有完整的睡眠,所有的生活都被这混乱打乱,也不能学习,食欲也不佳。有时候会出现思维云集,尤其是上课看着窗外发呆的时候,会各种的杂念在头脑闪现。讨厌为了别人设置好的轨道前行,但又明白不能再一个人

独处,应该去学校。现在是自身的状态还未调整到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这个中心任务中去。 和父母的关系有所改善,尤其是看到父母的关系融洽,有种成就感。在改善亲子关系和缓解情绪冲突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思维敏捷,表述条理清晰。求助者的睡眠问题是情绪影响所致,而情绪的波动终究是事件引发。最近求助者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下载高考倒计时软件,高考动机过强,随之焦虑抑郁情绪引发了躯体的某些症状。 四、评估与诊断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五、主要咨询方法 认知- 行为疗法。 六、咨询的过程 1、针对求助者动机过强问题,用故事、案例来予以引导。首先,德国曼联

队,球星云集,几乎都是最好的运动员,但是经过艰苦训练却总是拿不到冠军。易主后,新教练只让球员读哲学书,闲暇之余快乐地玩足球,结果却轻而易举夺冠。有的时候,心理动机过强,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古语说,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是这个道理。另一个森田疗法治疗睡眠案例,睡不着,强迫自己不睡,结果失去睡眠动机,反而睡着了。高考倒计时软件是对人生迷茫的人有作用,需要激励、督促。但,对于求助者而言,不适用,不用扬鞭自奋蹄。高考固然重要,在目标锁定后,顺其自然,进步自如,能接受失败,坦然面对。平常心乃道。人生的竞争是漫长的,未必只有高考一次竞技。 2、找到引发事件后,知道自己心里紧张担心什么,接下来的主要任务便是调整焦虑抑郁情绪。对求助者而言,调节情绪的关键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暗示疗法,即接受一种信念,不加批判的接受服从。一般年轻、女性、无

现代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完形审美心理学派)

现代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完形审美心理学派) 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立及其历史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于20世纪初的德国,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当今德籍美国著名美学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他在30年代从事电影理论的研究,著书立说,由于不满希特勒的统治,于1939年移居美国,从此转向对审美中的知觉进行研究。他著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艺术与视知觉》等,成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格式塔心理学是内容较为复杂,立论较为严整,在当今有着广泛影响的心理学的美学流派。 2、“格式塔”的含义与特征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形”。“完形”在格式塔审美心理学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形”是指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一种意象组织和结构。“完形”是指心理活动中“形”的整体性,这“形”的整体性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原有的,而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是知觉进行积极组织或构建的结果。 完形具有三个特点: (1)整体性。完形的整体性是现代科学系统论意义上的“整体性”。其意义是:完形的整体性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比如对一首五言绝句的整体感受和理解,绝不是20个字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个意义远远大于部分意义之和。 (2)独立性。即每一个完形一经形成,就具有了不为外界因素变更的相对独立性。如人们欣赏过一首乐曲之后,无论再换用什么乐器演奏这首乐曲,都不会破坏、改变乐曲给人的整体心理感受。 (3)主客体的统一性。即完形不是完全指客体本身的形式,而是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完形。也就是说,完形是在人感知客体的基础上的大脑中形成的,是在知觉中呈现的。所以,对完形的研究主要是对知觉的研究。 3、完形的特征 完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点: (1)完形是一种力的样式。 (2)完形是自发地追求着一种平衡 4、完形的两大原则 (1)简化。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那些能够给人最愉快的感觉的完形,就是那些采取了最大限度的简化形式的完形。简化的实质是以尽量少的结构特征,把最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而整个整体的简化是由表现力的需要决定的。如剪影艺术、绘画中的素描,要求最大限度地简化形式,简化到突出形象的最突出特征。简化的特征是表现“力的样式”。 (2)张力。张力就是力处于最有表现性时的一种样式。张力体现在运动状态中,是力量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一刹那的状态,最具有表现性和运动性。所以,简化的核心是动态平衡,动态平衡的基础在于张力,简化本身就是一种张力的样式。 5、完形审美心理学派的理论核心——表现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完形的目的是表现。表现就是人们通过知觉的方式获得某种经验,这种表现得以实现,是因为人与客观事物具有“同形同构”关系。即审美欣赏的目的,是借助审美对象与人的同形同构关系使自己的情感愿望得以表现。他们认为,表现是人的知觉样式固有的特征。比如杨丽萍的孔雀舞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不是因为舞蹈中对孔雀的形态、动态的表演,使人联想美丽的孔雀而感到美,而是因为表演中体现的孔雀的“力的样式”传达给人脑皮层,受“同形同构”的影响产生快乐的知觉共鸣。再如柳树被动下垂的样子会引起人的悲哀情感,也是由于柳树的样子与人的“悲哀情感的力”具有“同形同构”的关系。所以柳树这一形象可以表现人的悲哀情感。总而言之,外在世界的力与人的内在的力具有同形同构性,同形同构引起的共鸣产生人的美感。 6、对“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简要分析评价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形的整体性、力的表现性和运动性等方面的研究有独到之处,但它一方面缺乏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另一方面忽视了社会实践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具有的决定性作用,只从生理和心理方面解释事物和情感的力的关系,从而忽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忽视了社会和历史对人的心理结构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具有片面性。 (五)心理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 1、弗洛伊德和他的心理分析学的主要内容 精神分析学是本世纪初发端于奥地利的一个新兴的心理学派。它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并不是一个美学家,但是他所创立的心理学对西方美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五大支柱:无意识、婴儿性欲、恋母情结、抑制和转移。与美学关系最大的是“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位精神病学医生。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病人精神失常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某种冲动得不到满足,某种愿望得不到实现,受到压抑,形成创伤造成的。这种创伤逐渐沉积到意识深处,形成无意识而潜伏着,一旦受到激发就爆发出来导致精神病。据此他建立了一整套“无意识”的心理理论。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在他生活的前期和后期略有区别。前期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两大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范文6篇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范文6篇 自我分析,实际上就是知己和自我认识的过程,它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只有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后,规划中的定向,定位,定点才能比较准确。*是为大家整理的心理自我分析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心理自我分析报告范文篇一: 如今,这么一句话常挂在人们的嘴边: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有心理问题。可我在想:究竟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 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总是不大一样的,在这里,我想谈谈我自己眼中的自己,其实我也算比较自卑的那种。在上大学之前,有好多事我都不愿意主动去做,怕出风头,怕出丑,总是怕这怕那、畏手畏脚的,很多事都觉得自己干不好的样子,觉得有些事天生就不是我能做的。上了大学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了,或许我还是不自信的,但是有很多事我会积极、主动点儿去做,而且心里面很想把它们做好的。很多人常说:自信点儿好。但是谁知道这句话的背后需要怎样的支撑。很多时候,我会感到十分地无力,一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种是心无余而力足。

各种莫名其妙的心塞、纠结不断地扰动我的心弦。有时候很容易想多了,想多了往往心里便难受,但又不想表现出来给别人看,夹杂着不自信、无奈、愤慨……种种消极情绪,自己便陷入一种迷茫、烦心状态,深深不能自拔。我知道这样是很不好的,但有些事是真的无法避免的。有些话,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我大多数扮演的是聆听者的角色,有些人有些事我一点儿也不在意,有些人有些事我在意的要命。总而言之,我觉得我的心理状况处于警戒线附近。我受不了别人的过分夸奖,但是可以受得了一些误会,因为习惯了这样。有时候,确实是宁愿自己受些苦,也不愿意太麻烦别人,不愿意看到我在意的人受苦受累。在心里,我在意与无意很分明,表现出来也是如此。旧时光或美好或不堪,只是回忆,把握当下才是真。快乐或忧伤的时刻总是短暂的,再珍惜或者感叹都是没什么用的,只是在时间轨道上留下了印记,当然,这也挺重要的。我是个感性重于理性的人,恻隐之心挺重的。看不惯很多事情,可是都是那么接受了。 对于感情之事,我想自己要怀着一颗真挚的心,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有时候我还是会对家里人发脾气,有时候我没有善待朋友……这些时候都是一种遗憾,自己要不断地去正视,发现问题。我并不是一个很单纯的人,但我会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面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真如雪,尘落肤表仍可拭。完美是个传说中的名词,对于自己的心灵,我只想尽善尽美吧,我顾不

谈谈“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谈谈“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谈谈“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谈谈“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2011年05月21日 谈谈"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现代西方美学》讲稿节选,供参考~】 西方美学到了现代,审美经验(中国称审美心理)占据了主导地位,自从费希纳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之后,力图取代黑格尔等的"自上而下"的美学,从佛洛依德到荣格,从克罗齐到科林伍德,等等,均把审美心理作为美学研究的十分重要的方面,而在审美心理研究方面,最令人关注的学派之一就是"格式塔"心理学对美与艺术的探索,它演述了审美心理的感受,相当有趣,值得注意。 还得从一八九?年说起,当年,奥国哲学家艾伦费尔斯(Christian von Ehrenfels)在刚过三十岁时,提出了一个词--"格式塔",这个词的德文是"Gestalt",其基本含义整体性的形、完型、完形等,这不太好翻译,各国一般是用德文原词音译,中文就译为是"格式塔"。"格式塔"后来成为一个心理学说的学派名称,这个学派在心理学方作出了重要的探索。在二十世纪初期(一九一二年起)的那几年,在柏林大学实验室有三位德国心理学家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这三位心理学家是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当是这一学派也被称为是柏林学派。接着,纳粹当政时,他们流亡到美国,于是这一学派就在美国发展起来了。后来,"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已经延伸到其他很多科学。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戏剧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符号学、诠释学(解说学)等,而在美学(特别是艺术心理学)方面,其贡献也是引人注目的。 "格式塔"心理学的最基本的原则是:知觉不是由感觉的简单相加而得来的,知觉有其整体性,整体认识并不是有感觉的各部分相加而成的。整体直

心理学的自我分析报告三篇

心理学的自我分析报告三篇篇一:心理学个人分析报告我的心理发展史 我1980年10月出生在一个农民教师家庭。祖上种地,父亲是民办教师,后通过考试转正,母亲在家务农。我在家是老大,还有个弟弟。自幼家境贫寒,印象中,父亲一直向我们弟兄俩灌输的思想就是要好好读书,脱离在农村种地的命运。母亲一直教育我们要节省,因为我们是弟兄俩个,家庭负担较重。从小我在父母眼里,就是一个非常听话懂事的孩子。亲戚邻居们都夸我聪明,勤奋,踏实能干,成绩优秀。我也一直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基本上按照父母的要求生活,成长……初中中考时,我16岁,面临人生第一个重大选择:是继续升学读高中,还是考中专,将来早点就业?当时,我特想读高中,因为我一直就是不服输的性格,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要能做到。我很想读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考上我梦寐以求的大学。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1996年填报志愿的情景:当时我已经填了高中志愿,但是我们副校长把我喊进办公室,让我重新考虑。因为之前我爸爸就已经和校长打过招呼了,让我填报中专。记得那天下午,我课没上,骑车回去问我妈妈。我母亲向我讲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让我填师范,如果考上,尽快就业,下面我还有个弟弟也要读书,负担重。我虽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由于我一直比较听话,是父母眼里的好孩子,最终我还是顺从了父母的意愿。不出

所料,我顺利考上了师范,在当时等于拿到铁饭碗。在我们农村人眼里,很是羡慕。可说实话,我并没有觉得很高兴。到了师范,我积极参加自考,希望通过自学,实现自己大学梦想。因为我不甘心,每当我走到天中校园门口时,我还总觉得有点遗憾,没进入高中读书。 三年后,我顺利毕业回到家乡小学当了一名小学教师。等我毕业了,教育形势发生了变化。刚毕业,政府工资发不出,当时的乡镇府领导说我们生不逢时。听了这话,我更后悔当初不应该读中专。一边教书,一边自考拿到了大专文凭。小学最初几年,工作上感到并不顺心。虽然我起早贪黑,刻苦努力,但是,始终觉得教书不够自如。我音乐,体育,美术,一样不精通。我感到自己教书枯燥乏味。我这时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只会读死书,我觉得小学老师要棋琴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我一度认为自己并不适合教小学。当时我很苦恼,彷徨,甚至怨天尤人。我尽心尽力,三年的小学工作,还是得到了大家认可。后来我又调到中学任教。一进中学,我带了两个班语文,一个班班主任,课务很重。工作上,我处处争强好胜,很想表现自己,结果有的人际关系又没有处理好。繁重的课务负担把我压得喘不过起来,再加上由于自己平时说话比较直,只会教个死书,得罪了中学部分领导。最后,三年初中教学下来,我又被调回原来任教的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