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冒泡排序教案

数据结构-冒泡排序教案
数据结构-冒泡排序教案

冒泡排序教案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排序及冒泡排序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冒泡法排序的原理;

3)掌握冒泡法排序的优化;

4)初步掌握冒泡排序的程序实现。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冒泡排序的分析过程,并初步掌握用冒泡排序算法来设计解决简单的排序问题。3.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重点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

教学难点

分析冒泡排序的实现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例法与练习法结合。

教学用具

板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什么是排序:排序是把一个无序的数据元素序列整理成有规律的按排序关键字递增(或递减)排列的有序序列的过程。

排序过程的两种基本操作:(1)比较两个关键字的大小(2)将记录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二、冒泡排序

1、冒泡排序(bubble sort)的概念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序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需要交换的数据,也就是说该序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序列的顶端。

2、冒泡排序的思想

将待排序序列中第一个记录的关键字R1.key与第二个记录的关键字R2.key作比较,如果R1.key>R2.key,则交换记录R1和R2在序列中的位置,否则不交换;然后继续对当前序列中的第二个记录和第三个记录作同样的处理,依此类推,直到序列中第n-1个和第n个记录处理完为止,我们称这样的过程为第一趟起泡排序,其结果使得关键字最大的记录被安置到最后一个记录的位置上。然后进行第二趟起泡排序对前n-1个记录进行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是使关键字次大的记录被安置到第n-1个记录的位置上。然后进行第三、四……趟起泡排序,直到排序完成。

同时用流程图的方式板书其思想,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3、课堂示例

第一题: 97 66 49 38 26 17 9 6

第一趟排序结果:66 49 38 26 17 9 6 [97]

第二趟排序结果:49 38 26 17 9 6 [66 97]

第三趟排序结果:38 26 17 9 6 [49 66 97]

第四趟排序结果:26 17 9 6 [38 49 66 97]

第五趟排序结果:17 9 6 [26 38 49 66 97]

第六趟排序结果:9 6 [17 26 38 49 66 97]

第七趟排序结果:6 [9 17 26 38 49 66 97]

最后结果序列: 6 9 17 26 38 49 66 97

第二题: 6 9 17 26 38 49 66 97

第一趟排序结果:6 9 17 26 38 49 66 [97]

第二趟排序结果:6 9 17 26 38 49 [66 97]

第三趟排序结果:6 9 17 26 38 [49 66 97]

第四趟排序结果:6 9 17 26 [38 49 66 97]

第五趟排序结果:6 9 17 [26 38 49 66 97]

第六趟排序结果:6 9 [17 26 38 49 66 97]

第七趟排序结果:6 [9 17 26 38 49 66 97]

最后结果序列: 6 9 17 26 38 49 66 97

4、由练习引出

(1)、一次冒泡排序的结果:使关键字最大的记录排在了序列的最后一个位置上。(很重要)

(2)、冒泡排序的特点:第一,.“编程复杂度”很低,很容易写出代码;第二,具有稳定性,这里的稳定性是指原序列中相同元素的相对顺序仍然保持到排序后的序列,

(3)、比较两题的题目区别和排序过程区别。

第一题是一组逆序数据,每一趟排序都进行了数据交换,共进行了8-1=7次冒泡;第二题是一组正序数据,进行完一次排序后就发现,没有任何数据交换发生,后面进行的第二次到第七次冒泡的过程完全一样。

三、冒泡排序的优化

课堂思考题:考虑任何一组序列最多进行多少次冒泡排序就可保证顺序已经排好了。

思考:如果序列初始顺序是逆序,需要进行多少次排序?如果序列初始顺序是正序,需要进行多少次排序就可以保证数据序列顺序?如何使排序过程适可而止,既排好序又不多余进行?

当计算机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之前,并不知道该组数据是什么顺序,因此,必须要进行至少一次的比较和排序,当某一比较和排序进行完之后发现没有任何数据交换发生,证明任何相邻的两数都符合目标顺序要求,因此,也不必再进行下一次比较排序了。

结论:当进行某次冒泡排序时,若没有任何两个记录交换位置,则表明序列已排好,此时排序可结束。

四、用文字描述冒泡排序算法

思考方法:

首先是对数组的相邻的两数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交换位置;这种比较进行的次数比数据列中数据个数少1;(此两步完成了一次冒泡排序)

对一个序列来说,共进行多少次冒泡排序呢?最多和上面第二步的比较次数一样,但也可提前结束,只要在某一遍冒泡中没有发生数据交换即可。如何确定是否发生数据交换,在程序中,可以考虑设置一个标志位,当发生数据交换时,更改标志位,每次重新进行冒泡排序之前可以检查标志位,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可证明上一次冒泡已经没有数据交换发生,也就是说数据序列已经排好,可以停止进行冒泡排序。

冒泡算法函数{

设置标志位;

//以下循环用来控制冒泡排序进行的次数

for循环(对n个数据的序列进行n-1次冒泡,但是如果没有交换发生则跳出该循环){

设置标志位值;

//以下循环用来对该数据序列进行一次冒泡排序

for(单次冒泡排序需要进行n-i-1次)

{

比较相邻两数的大小;

if(前大后小)

{

交换

改变标志位

}else //前小后大

{

位置不变

}

}

}

}

总结

本节课:

1.首先回顾了什么是排序;

2.然后介绍了冒泡排序的思想;(每次冒一个泡泡,把最大的冒到最后)

3.通过三道练习题对一组无序数据进行了排序;

4.通过练习题我们看出来,数据初始序列越接近目标序列,冒泡的次数越少;因此我们总

结出了冒泡排序最多进行的次数和终止的条件;

5.最后,我们根据冒泡排序的思想用文字描述了冒泡函数的构成方法。

作业

1、用冒泡排序法对数字序列进行排序(要写出6次排序步骤)

60 55 48 37 10 97 74

答 55 48 37 10 60 74 97

48 37 10 55 60 74 97

37 10 48 55 60 74 97

10 37 48 55 60 74 97

10 37 48 55 60 74 97

10 37 48 55 60 74 97

2、用C语言描述冒泡排序算法。

Void BubbleSort(int x[],int n) //传入序列和序列数字个数

{

Int i =0;

int j =0;

int flag =1;

int temp;

for(i=0;i

{

flag=0;

for(j=0;j

{

if(x[j]> x[j+1])

{

flag=1;

temp=x[j];

x[j]=x[j+1];

x[j+1]=temp;

}

}

}

}

C语言程序设计冒泡排序教学案例

C语言程序设计冒泡排序教学案例 永川职业教育中心杨进【案例背景】 排序是计算机学科中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技术,在各种软件中使用频率都很高,因此专家们研究了各种排序算法。在中职类设计课程教学中,常以冒泡排序来讲解排序的原理,它简单,但过程繁琐,传统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不易理解,也很难编写掌握冒泡排序。因此,如何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冒泡排序的思想和编程方法,又能发散思维,扩充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对编程课程的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 1、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学习使用了数组。但在学习排序算法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数组变量的变化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在排序算法中,对双重循环内外层的作用及有关循环参数的设置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合理或是错误,需要通过实践的体验进行强化使用规范。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能结合冒泡排序的原理看懂冒泡排序的主要代码;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与程序实现的关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读程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双重循环应用 难点:双重循环程序的解读,冒泡排序算法实现后对程序的理解 4、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为教学的指导方针,采用讲解法、演示法、讨论合作、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由特殊到一般,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深化对冒泡算法、循环思想和执行过程的理解。

5、课前准备 PPT课件、冒泡排序的视频文件。 【案例描述】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过了用EXCEL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请同学们说说看你是怎么对同学的成绩排次序的? 生:先选好数后,点排序就行了。 师:是的。只要用EXCEL的排序功能就可以了,点点鼠标就能完成。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解开了很多单击鼠标就可以完成某一个任务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探访一下排序的秘密。 师:先让我们来做个舞蹈视频,同时要求同学们谈谈看后的自己的想法。并要请几位同学模拟示范。 这段真人编排的排序算法的舞蹈视频,非常生动有趣,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播放完毕,老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议论并说自己的想法。(冒泡排序的过程) 由于视频播放相对较快,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与参与,老师还根据具体情况请了四位涌跃分子来作下一个游戏。 请四位同学从前到后坐好并拿好老师给你们的数字,然后从后面开始两个两个比较你们手中的数,如果后面的同学数小的话就和前面的同学换一下座位,直到拿到最小数的同学坐在第一个位子为止。 现在开始,请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议论并说自己的想法 师:我听到了同学们的发言了,你们都看到了最小数已经在最前面了,并且是经过了3次的比较。想一想,如果要让拿第二小的数的同学坐上第二个座位,还要进行几次的比较呢?(注意只能从后开始两两比较)请拿数的同学演示一下。几次? 生:两次 师:对了,是两次,比第一次少了一次。请四位同学回到座位。刚才我们通过四位

数据结构第九章排序习题与答案

习题九排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内部排序算法中: A.快速排序 B.直接插入排序 C. 二路归并排序 D.简单选择排序 E. 起泡排序 F.堆排序 (1)其比较次数与序列初态无关的算法是() (2)不稳定的排序算法是() (3)在初始序列已基本有序(除去n 个元素中的某 k 个元素后即呈有序, k<

数据结构实验五-查找与排序的实现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名称查找与排序的实现 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11 学号姓名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交换排序算法(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 (2)掌握交换排序算法(冒泡排序)的实现方法; (3)掌握折半查找算法的基本思想; (4)掌握折半查找算法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对同一组数据分别进行冒泡排序,输出排序结果。要求: 1)设计三种输入数据序列:正序、反序、无序 2)修改程序: a)将序列采用手工输入的方式输入 b)增加记录比较次数、移动次数的变量并输出其值,分析三种序列状态的算法时间复杂 性 2.对给定的有序查找集合,通过折半查找与给定值k相等的元素。 3.在冒泡算法中若设置一个变量lastExchangeIndex来标记每趟排序时经过交换的最后位置, 算法如何改进? 三、设计与编码 1.本实验用到的理论知识 2.算法设计

3.编码 package sort_search;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ort_Search { //冒泡排序算法 public void BubbleSort(int r[]){ int temp; int count=0,move=0; boolean flag=true; for(int i=1;ir[j+1]){ temp=r[j]; r[j]=r[j+1]; r[j+1]=temp; move++; flag=true; } }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的数组为:"); for(int i=0;ikey){

数据结构排序习题

07排序 【单选题】 1. 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一个元素与已排序序列中的元素依次进行比较,然后将其放在已排序序列的合适位置,该排序方法称为(A)排序法。 A、直接插入 B、简单选择 C、希尔 D、二路归并 2. 直接插入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B)。 A、O(logn) B、O(n) C、O(n*logn) D、O(n2) 3. 设有一组关键字值(46,79,56,38,40,84),则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堆为(B)。 A、79,46,56,38,40,80 B、84,79,56,38,40,46 C、84,79,56,46,40,38 D、84,56,79,40,46,38 4. 设有一组关键字值(46,79,56,38,40,84),则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C)。 A、38,40,46,56,79,84 B、40,38,46,79,56,84 C、40,38,46,56,79,84 D、40,38,46,84,56,79 5. 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最少进行(A)次比较。 A、n B、2n-1 C、2n D、n-1 6. 下列排序方法中,排序趟数与待排序列的初始状态有关的是(C)。 A、直接插入 B、简单选择 C、起泡 D、堆 7. 下列排序方法中,不稳定的是(D)。 A、直接插入 B、起泡 C、二路归并 D、堆 8. 若要在O(nlog2n)的时间复杂度上完成排序,且要求排序是稳定的,则可选择下列排序方法中的(C)。 A、快速 B、堆 C、二路归并 D、直接插入 9. 设有1000个无序的数据元素,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挑选出关键字最大的前10个元素,最好选用(C)排序法。 A、起泡 B、快速 C、堆 D、基数 10. 若待排元素已按关键字值基本有序,则下列排序方法中效率最高的是(A)。 A、直接插入 B、简单选择 C、快速 D、二路归并 11. 数据序列(8,9,10,4,5,6,20,1,2)只能是下列排序算法中的(C)的两趟排序后的结果。 A、选择排序 B、冒泡排序 C、插入排序 D、堆排序 12. (A)占用的额外空间的空间复杂性为O(1)。 A、堆排序算法 B、归并排序算法 C、快速排序算法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冒泡排序的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冒泡排序的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浙江省慈溪中学施迪央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第3节以及第五章第3节的部分教学内容。 一组不长的数据(如5个),从小到大排序,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们并不知道计算机是怎么实现排序的,同时他们也没见识过计算机对大量数据(如1000个)的排序。学习排序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认识。冒泡排序对学生来说初次接触,但前面的枚举算法和解析算法的部分内容对学习排序有一定的帮助,如数组变量的定义及使用方法、双重循环的使用方法及特点以及如何通过键盘输入一批数据(即text1_keypress()事件)在前面都已涉及,冒泡排序的学习又可以巩固前面的知识。 关于冒泡排序的算法及程序实现我安排了3个课时,本案例是在教室内完成的2节随堂课,第3课时安排学生上机实践:对键盘输入的一批数据进行冒泡排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排序及冒泡排序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 初步掌握冒泡排序的程序实现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冒泡排序的分析过程,并初步掌握用冒泡排序算法来设计解决简单的排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冒泡排序算法的分析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以及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程序兴趣。 教学重点: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 教学难点: 分析冒泡排序的实现过程 教学策略: 讲授法与探究法。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提问、学生动脑,层层深入,步步为营,一切水到渠成。 教学准备: 编写好手动输入一批的数据的冒泡排序的程序 编写好计算机自动生成数据的冒泡排序的程序 课堂中使用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问题一:什么是排序? 所谓排序,把杂乱无章的一列数据变为有序的数据,比如7,3,4,8,1这五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序,结果是1,3,4,7,8,我们很容易排出来。那么电脑是怎么进行排序的呢?问题二:一批数据在VB中如何存储的?比如如何存储六位裁判为一位运动员评出的分数? 用数组变量来存储一批类型、作用相同的数据,如分别用d(1),d(2),d(3),d(4),d(5),d(6)来存储六位裁判给出的分数。 问题三:如果运动员的最后得分是从这6个分数中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你认为

中南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第10章内部排序课后作业答案

第10章内部排序习题练习答案 1.以关键字序列(265,301,751,129,937,863,742,694,076,438)为例,分别写出执行以下排序算法的各趟排序结束时,关键字序列的状态。 (1) 直接插入排序(2)希尔排序(3)冒泡排序(4)快速排序 (5) 直接选择排序(6) 堆排序(7) 归并排序(8)基数排序 上述方法中,哪些是稳定的排序?哪些是非稳定的排序?对不稳定的排序试举出一个不稳定的实例。 答: (1)直接插入排序:(方括号表示无序区) 初始态: 265[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 第一趟:265 301[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 第二趟:265 301 751[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 第三趟:129 265 301 751[937 863 742 694 076 438] 第四趟:129 265 301 751 937[863 742 694 076 438] 第五趟:129 265 301 751 863 937[742 694 076 438] 第六趟:129 265 301 742 751 863 937[694 076 438] 第七趟:129 265 301 694 742 751 863 937[076 438] 第八趟:076 129 265 301 694 742 751 863 937[438] 第九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

(2)希尔排序(增量为5,3,1) 初始态: 265 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 第一趟:265 301 694 076 438 863 742 751 129 937 第二趟:076 301 129 265 438 694 742 751 863 937 第三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 (3)冒泡排序(方括号为无序区) 初始态[265 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 第一趟:076 [265 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438] 第二趟:076 129 [265 301 751 438 937 863 742 694] 第三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51 937 863 742] 第四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937 863] 第五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 第六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 (4)快速排序:(方括号表示无序区,层表示对应的递归树的层数)

数据结构第七章图练习及答案

1.拓扑排序的结果不是唯一的,试写出下图任意2个不同的拓扑序列。 2.写出求以下AOE网的关键路径的过程。要求:给出每一个事件和每一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晚开始时间。 【解析】解题关键是弄清拓扑排序的步骤 (1)在AOV网中,选一个没有前驱的结点且输出;(2)删除该顶点和以它为尾的弧;(3)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全部顶点均输出或不再有无前驱的顶点。 【答案】(1)0132465 (2)0123465 【解析】求关键路径首先求关键活动,关键活动ai的求解过程如下 (1)求事件的最早发生时间ve(j), 最晚发生时间vl(j); (2)最早发生时间从ve(0)开始按拓扑排序向前递推到ve(6), 最晚发生时间从vl(6)按逆拓扑排序向后递推到vl(0); (3)计算e(i),l(i):设ai由弧表示,持续时间记为dut,则有下式成立 e(i)=ve(j) l(i)=vl(k)-dut() (4)找出e(i)-l(i)=0的活动既是关键活动。 【答案】

关键路径为:a0->a4->a6->a9 7.1选择题 1.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和e条边的有向图,在用邻接表表示图时,拓扑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为(B) A)O(n) B)O(n+e) C)O(n*n) D)O(n*n*n) 2.设无向图的顶点个数为n,则该图最多有(B)条边。 A)n-1 B)n(n-1)/2 C)n(n+1)/2 D)n2 3.连通分量指的是(B) A)无向图中的极小连通子图 B)无向图中的极大连通子图 C)有向图中的极小连通子图 D)有向图中的极大连通子图 4.n个结点的完全有向图含有边的数目(D) A)n*n B)n(n+1) C)n/2 D)n*(n-1) 5.关键路径是(A) A)AOE网中从源点到汇点的最长路径 B)AOE网中从源点到汇点的最短路径 C)AOV网中从源点到汇点的最长路径 D)AOV网中从源点到汇点的最短路径 6.有向图中一个顶点的度是该顶点的(C) A)入度B)出度C)入度与出度之和D)(入度+出度)/2 7.有e条边的无向图,若用邻接表存储,表中有(B)边结点。 A) e B)2e C)e-1 D)2(e-1) 8.实现图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需使用的辅助数据结构为(B)

高中信息技术《冒泡排序算法》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一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基本路线:数组-排序-冒泡排序【冒泡排序原理--流程图-算法优化】-小结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 计》第五章第三节。本节课主要讲解冒泡排序思想。排序算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算法之一,而冒泡排序是其中一种很典型而且相对简单的方法。它的学习同时为后面的选择排序做了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掌握冒泡排序的流程图;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 进一步学习流程框图的使用。 情感目标:增强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vb 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学会利 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解决问题的算法,对排序中循环语句以有了一

定的基础。但数组变量的使用方法尚未接触,程序设计思想比较弱,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忽视运用排序算法来处理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运用冒泡排序算法来处理实际问题,并为以后学习其它排序算法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它的流程图 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遍、次等概念(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以及用流程图描述冒泡排序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用逐步求精的方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化抽象为具体,由特殊到一般,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课前准备 1.教师的教学准备:冒泡排序的课件、学案、素材 2.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平台等

五、教学过程 课前学习【设计意图】学Th能自己学会的不讲。排序数组知识点相对简单,由学生自学完成,之前的知识点学生可能会有所遗忘,通过这个方式让学生回顾。冒泡排序算法原理比较容易也由学生自学完成。 已给出的素材,完成学案关于数组、冒泡排序和循环结构的基本模式的相关部分的内容,。 请同学们学习学习网站上的课前学习,并完成学案的相关部分的内容。 上课! 对答案。 1、之前在巡视过程中拍到的学案内容传到电子白板。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完成了学案上的一部内容。来看一下同学们的成果。 我们给他掌声鼓励 2、排序的定义,请学生复述。师:如果从已排序的2 万个人中,查找一个人,用二分法查找,可以在15 步以内完成;如果把地球上的

数据结构第十章习题课

1.下列排序算法中,其中()是稳定的。 A. 堆排序,冒泡排序 B. 快速排序,堆排序 C. 直接选择排序,归并排序 D. 归并排序,冒泡排序 2.若需在O(nlog2n)的时间内完成对数组的排序,且要求排序是稳定的,则可选择的排序方法是()。 A. 快速排序 B. 堆排序 C. 归并排序 D. 直接插入排序3.排序趟数与序列的原始状态有关的排序方法是( )排序法。 A.插入 B. 选择 C. 冒泡 D. 快速4.对一组数据(84,47,25,15,21)排序,数据的排列次序在排序的过程中 的变化为(1)84 47 25 15 21 (2)15 47 25 84 21 (3)15 21 25 84 47 (4) 15 21 25 47 84 则采用的排序是( )。 A. 选择 B. 冒泡 C. 快速 D. 插入5.对序列{15,9,7,8,20,-1,4}进行排序,进行一趟后数据的排列变为{4,9,-1,8,20,7,15};则采用的是()排序。 A. 选择 B. 快速 C. 希尔 D. 冒泡6.若上题的数据经一趟排序后的排列为{9,15,7,8,20,-1,4},则采用的 是()排序。 A.选择 B. 堆 C. 直接插入 D. 冒泡 7.在文件“局部有序”或文件长度较小的情况下,最佳内部排序的方法是()A.直接插入排序B.冒泡排序C.简单选择排序 8.下列排序算法中,()算法可能会出现下面情况:在最后一趟开始之前,所有元素都不在其最终的位置上。 A. 堆排序 B. 冒泡排序 C. 快速排序 D. 插入排序 9. 下列排序算法中,占用辅助空间最多的是:( ) A. 归并排序 B. 快速排序 C. 希尔排序 D. 堆排序10.用直接插入排序方法对下面四个序列进行排序(由小到大),元素比较次数 最少的是()。 A.94,32,40,90,80,46,21,69 B.32,40,21,46,69,94,90,80 C.21,32,46,40,80,69,90,94 D.90,69,80,46,21,32,94,40 11. 若用冒泡排序方法对序列{10,14,26,29,41,52}从大到小排序,需进行()次比较。 A. 3 B. 10 C. 15 D. 25 12.对n个记录的线性表进行快速排序为减少算法的递归深度,以下叙述正确

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3.2.2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和第五章第三节。以第二章内容为主,下节课让学生进行第五章编写程序及上机实践。 《课程标准》指出《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冒泡排序的算法及程序实现就很好地较全面地体现了这点。 排序算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算法之一,而冒泡排序是其中一种很典型而且相对简单的方法。它的学习同时为后面的选择排序做了铺垫。通过冒泡实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今后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解决问题的算法,对排序中碰到的循环结构的流程图和循环语句以及数组变量的使用方法都已有基础。但由于实践比较少,对以前知识的遗忘率比较高,画流程图还不太熟练,程序设计思想比较弱。因此由浅入深,逐步引导比较适合学生的口味。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编写冒泡排序的主要代码;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程序书写习惯; 四、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它的流程图 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遍、次等概念(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 五、课前准备 教师的教学准备:冒泡排序的课件 2

数据结构之排序算法操作论文

排序算法操作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研究 论文题目:排序算法操作 院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年月日

数据结构之排序算法操作 摘要:本文通过对数据结构中排序算法深入研究,实现了排序算法中的直接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操作,进一步加深了对数据结构中排序算法的理解,得到的算法可以应用到以后的编程实践中。 关键词:排序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稳定性 1.引言 排序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其目的是将一组原本无序的数据元素(或记录)序列,按照人们所需要的顺序,排列成有规律的按关键字有序的序列。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用到排序。如:学生成绩往往需要按照成绩高低或按学号从前到后排序;在图书馆众多的图书中,需要按照各个学科将书籍归类;排队时从高到低的顺序排队等问题。同样,排序也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对排序算法中直接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三种算法的实现做一些研究。 2.算法的实现 直接插入排序算法中,第i趟进行的操作为:在含有i-1个记录的有序子序列r[1…i-1]中插入一个记录r[i]后,变成含有i个记录的有序子序列r[1….i];并且为了在查找插入位置的过程中避免数组下标出界,在r[0]处设置监视哨,在自i-1起往前搜索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后移记录。 算法1 直接插入排序算法 Step1:从第二个记录起逐个进行关键字与前面关键字的比较并判断是否把该记录作为哨兵 for ( i=2; i<=L.length; ++i ) if(LT(L.r[i].key, L.r[i-1].key))

数据结构第3阶段测试题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数据结构》第五章至第七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m阶B树中的一个分支结点最多含(C)个关键字。 A、m-1B、mC、m+1D、[m/2]-1E、[m/2]F、[m/2]+1 2、设有k个关键字互为同义词,若用线性探测法把这k个关键字存入散列表,至少要进行(B)次探测。 A、k-1B、kC、k+1D、k(k-1)/2 3、设表中含100个数据元素,用折半查找法进行查找,则所需最大比较次数为(A)。 A、50B、25C、10D、7 4、设哈希表地址范围为0~19,哈希函数H(key)=key%17,使用二次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若表中已存放有关键字值为6、22、38、55的记录,则再放入关键字值为72的记录时,其存放地址应为(D)。 A、2B、3C、4D、7E、8F、以上都不对 5、直接插入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D)。 A、O(logn)B、O(n)C、O(n*logn)D、O(n2) 6、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最少进行(E)次比较。 A、nB、2n-1C、2nD、n-1 7、设有一组关键字值(46,79,56,38,40,84),则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D)。 A、38,40,46,56,79,84B、40,38,46,79,56,84 C、40,38,46,56,79,84D、40,38,46,84,56,79 8、外部排序是指(B)。 A、在外存上进行的排序方法 B、不需要使用内存的排序方法 C、数据量很大,需要人工干预的排序方法 D、排序前后数据在外存,排序时数据调入内存的排序方法 9、下述文件中适合于磁带存储的是(C)。

《数据结构》习题汇编07 第七章 图 试题

第七章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无向图中定义顶点的度为与它相关联的()的数目。 A. 顶点 B. 边 C. 权 D. 权值 2.在无向图中定义顶点 v i与v j之间的路径为从v i到达v j的一个()。 A. 顶点序列 B. 边序列 C. 权值总和 D. 边的条数 3.图的简单路径是指()不重复的路径。 A. 权值 B. 顶点 C. 边 D. 边与顶点均 4.设无向图的顶点个数为n,则该图最多有()条边。 A. n-1 B. n(n-1)/2 C. n(n+1)/2 D. n(n-1) 5.n个顶点的连通图至少有()条边。 A. n-1 B. n C. n+1 D. 0 6.在一个无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 ( ) 倍。 A. 3 B. 2 C. 1 D. 1/2 7.若采用邻接矩阵法存储一个n个顶点的无向图,则该邻接矩阵是一个 ( )。 A. 上三角矩阵 B. 稀疏矩阵 C. 对角矩阵 D. 对称矩阵 8.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类似于树的()次序遍历。 A. 先根 B. 中根 C. 后根 D. 层次 9.图的广度优先搜索类似于树的()次序遍历。 A. 先根 B. 中根 C. 后根 D. 层次 10.在用Kruskal算法求解带权连通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通常采用一个()辅助结构, 判断一条边的两个端点是否在同一个连通分量上。 A. 位向量 B. 堆 C. 并查集 D. 生成树顶点集合 11.在用Kruskal算法求解带权连通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选择权值最小的边的原则是该边不能 在图中构成()。 A. 重边 B. 有向环 C. 回路 D. 权值重复的边 12.在用Dijkstra算法求解带权有向图的最短路径问题时,要求图中每条边所带的权值必须是 ()。 A. 非零 B. 非整 C. 非负 D. 非正 13.在一个连通图中进行深度优先搜索得到一棵深度优先生成树,树根结点是关节点的充要条件是它至少 有()子女。

基础排序总结(冒泡排序、选择排序)

1、冒泡排序 1.1、简介与原理 冒泡排序算法运行起来非常慢,但在概念上它是排序算法中最简单的,因此冒泡排序算法在刚开始研究排序技术时是一个非常好的算法。 冒泡排序原理即:从数组下标为0的位置开始,比较下标位置为0和1的数据,如果0号位置的大,则交换位置,如果1号位置大,则什么也不做,然后右移一个位置,比较1号和2号的数据,和刚才的一样,如果1号的大,则交换位置,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位置结束,到此数组中最大的元素就被排到了最后,之后再根据之前的步骤开始排前面的数据,直至全部数据都排序完成。 1.2、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Array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1, 7, 3, 9, 8, 5, 4, 6}; array = sort(array);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ay[i]); } } public static int[] sort(int[] array) { for (int i = 1; i < array.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i; j++) { if (array[j] > array[j+1]) {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1]; array[j+1] = temp; } } } return array; } } 1.3、效率

数据结构各种排序算法总结

数据结构各种排序算法总结 计算机排序与人进行排序的不同:计算机程序不能象人一样通览所有的数据,只能根据计算机的"比较"原理,在同一时间内对两个队员进行比较,这是算法的一种"短视"。 1. 冒泡排序BubbleSort 最简单的一个 public void bubbleSort() { int out, in; for(out=nElems-1; out>0; out--) // outer loop (backward) for(in=0; in a[in+1] ) // out of order? swap(in, in+1); // swap them } // end bubbleSort() 效率:O(N2) 2. 选择排序selectSort public void selectionSort() { int out, in, min; for(out=0; out

3. 插入排序insertSort 在插入排序中,一组数据在某个时刻实局部有序的,为在冒泡和选择排序中实完全有序的。public void insertionSort() { int in, out; for(out=1; out0 && a[in-1] >= temp) // until one is smaller, { a[in] = a[in-1]; // shift item to right --in; // go left one position } a[in] = temp; // insert marked item } // end for } // end insertionSort() 效率:比冒泡排序快一倍,比选择排序略快,但也是O(N2) 如果数据基本有序,几乎需要O(N)的时间 4. 归并排序mergeSort 利用递归,不断的分割数组,然后归并有序数组 效率为O(N*logN),缺点是需要在存储器中有一个大小等于被排序的数据项数目的数组。public void mergeSort() // called by main() { // provides workspace long[] workSpace = new long[nElems]; recMergeSort(workSpace, 0, nElems-1); }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排序算法总结

排序算法: (1) 直接插入排序 (2) 折半插入排序(3) 冒泡排序 (4) 简单选择排序 (5) 快速排序(6) 堆排序 (7) 归并排序 【算法分析】 (1)直接插入排序;它是一种最简单的排序方法,它的基本操作是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好的序的有序表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记录数增加1的有序表。 (2)折半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是在一个有序表中进行查找和插入,我们知道这个查找操作可以利用折半查找来实现,由此进行的插入排序称之为折半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所需附加存储空间和直接插入相同,从时间上比较,折半插入排序仅减少了关键字间的比较次数,而记录的移动次数不变。 (3)冒泡排序:比较相邻关键字,若为逆序(非递增),则交换,最终将最大的记录放到最后一个记录的位置上,此为第一趟冒泡排序;对前n-1记录重复上操作,确定倒数第二个位置记录;……以此类推,直至的到一个递增的表。 (4)简单选择排序:通过n-i次关键字间的比较,从n-i+1个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并和第i(1<=i<=n)个记录交换之。 (5)快速排序:它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的记录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 (6)堆排序: 使记录序列按关键字非递减有序排列,在堆排序的算法中先建一个“大顶堆”,即先选得一个关键字为最大的记录并与序列中最后一个记录交换,然后对序列中前n-1记录进行筛选,重新将它调整为一个“大顶堆”,如此反复直至排序结束。 (7)归并排序:归并的含义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表组合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假设初始序列含有n个记录,则可看成是n个有序的子序列,每个子序列的长度为1,然后两两归并,得到n/2个长度为2或1的有序子序列;再两两归并,……,如此重复,直至得到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序列为止,这种排序称为2-路归并排序。 【算法实现】 (1)直接插入排序: void InsertSort(SqList &L){ for(i=2;i<=L.length ;i++) if(L.elem[i]L.elem[0];j--) L.elem [j+1]=L.elem [j]; L.elem [j+1]=L.elem[0]; } } (2)折半插入排序:

数据结构严蔚敏版第十章答案

第十章内部排序 10.23 void Insert_Sort1(SqList &L)//监视哨设在高下标端的插入排序算法 { k=L.length; for(i=k-1;i;--i) //从后向前逐个插入排序 if(L.r[i].key>L.r[i+1].key) { L.r[k+1].key=L.r[i].key; //监视哨 for(j=i+1;L.r[j].key>L.r[i].key;++j) L.r[j-1].key=L.r[j].key; //前移 L.r[j-1].key=L.r[k+1].key; //插入 } }//Insert_Sort1 10.24 void BiInsert_Sort(SqList &L)//二路插入排序的算法 { int d[MAXSIZE]; //辅助存储 x=L.r.key;d=x; first=1;final=1; for(i=2;i<=L.length;i++) { if(L.r[i].key>=x) //插入前部 { for(j=final;d[j]>L.r[i].key;j--) d[j+1]=d[j]; d[j+1]=L.r[i].key; final++; } else //插入后部 { for(j=first;d[j]

数据结构作业(更新到排序)

数据结构作业 第一章绪论 1.1有下列几种用二元组表示的数据结构,画出它们分别对应的图形表示,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何种结构。 (1)A = (K,R),其中: K = {a,b,c,d,e,f,g,h} R = {r} r = {,,,,,,} (2)B = (K,R),其中: K = {a,b,c,d,e,f,g,h} R = {r} r = {,,,,,,} (3)C = (K,R),其中: K = {1,2,3,4,5,6} R = {r} r = {(1,2),(2,3),(2,4),(3,4),(3,5),(3,6),(4,5),(4,6)} 这里的圆括号对表示两结点是双向的。 (4)D = (K,R),其中: K = {48,25,64,57,82,36,75} R = {r1,r2} r1 = {<25,36>,<36,48>,<48,57>,<57,64>,<64,75>,<75,82>} r2 = {<48,25>,<48,64>,<64,57>,<64,82>,<25,36>,<82,75>} 1.2指出下列各算法的功能并求出其时间复杂度。 (1)int Prime(int n) { int i = 2; int x=(int)sqrt(n); while(i<=x){ if(n%i==0) break; i++; } if (i>x)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2)int sum1(int n) { int p=1,s=0; for(int i=1; i<=n; i++){ p*=i; s+=p; } return s; }

高中信息技术《用循环的思想解决问题—冒泡排序》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用循环的思想解决问题—冒泡排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for 循环嵌套 2理解冒泡排序的思想 3学会用程序实现排序算法 【重点】用循环嵌套的思想解决问题 【难点】冒泡排序的算法 壱、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循环案例 (1)、Sum=1!+2!+3!…+i!…+n! 3 用递归函数实现 For i=1 to n s=s+f(i) Next i

递归函数function 函数名(变量as 类型)as 类型Function f(n As Integer) As Integer If n = 0 Then f = 1 Else f = n * f(n - 1) End If End Function (2)打印字符图形

弐、循环思想在冒泡中的应用 6.8 89 16.8 72.8 120 1 7.2 63 9.8 1在这些数据中,先找出最大值 2在剩余的数中,在找出最大值 3重复2,一直到剩下一个数,即完成了排序 ——如何求n 个数最大值? a(1) a(2) a(3) a(4) ……a(n) 首先a(1) a(2)比较,最大值存放在a(2)中然 后a(2)a(3),比较,最大值放在a(3)中 以此类推,一直到a(n-1)和a(n)比较,最大值放在a(n)中推论:利用a(i)>a(i+1)为判断条件,当条件成立,两个数交换值,否则进行下一轮比较如下图所示:

课堂实践1 8 名学生分别代表a(1)……a(8),分别存储 6.8 89 16.8 72.8 120 1 7.2 63 9.8以其他学生为导演,展示两两相比,交换的过程,如图

研究第i 轮时: 总结冒泡排序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