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璋-享誉世界的西南联大

吴宝璋-享誉世界的西南联大
吴宝璋-享誉世界的西南联大

享誉世界的西南联大

吴宝璋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吴宝璋,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云南地方史、旅游文化等。代表作品有《云南抗日战争史》、《云南旅游必备手册》、《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云南卷》等。现任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会长、云南省文物局专家组成员、昆明市政协文史委员会顾问。

车水马龙的一二一大街上名校林立,使得这条繁华的都市大道充满了人文书卷的信息。行走过云南师范大学的正门,一定会被门两侧醒目的烫金大字所吸引,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昆明人对于西南联大是极富感情、引以为傲的,不过我们对这段历史了解吗?在这个校园中曾经发生过些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西南联大的来龙去脉

(一)西南联大的成立背景

1. 三所大学的情况

西南联大是由中国著名的三所大学联合组成,这三所大学就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关于这三所大学简单的介绍几点。

北京大学,在清朝末年发生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唯一的一项成果保留了下来,就是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在中华民国诞生的1912年就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最有名的一个校风、一个传统就是民主自由。

清华大学最初是一个中国留美的预备学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以后,最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要承担巨额的赔款。结果在交涉的过程当中,当时美国的国务卿说漏了嘴,说是我们美国得到的赔款原本也是多的,超过了这个数量,多了希望还是能够赔给中国,当然还是经过漫长的、困难的、复杂的交涉,到最后双方达成一个共识,这个钱可以赔,但是今后就专门用来美国为中国人培养人才,只能用于留学教育,达成了“庚子赔款”,正因为这样就办了一个中国留美预备学堂,这个学堂后来就叫清华学堂。在1911年的时候正式创办了大学。

南开大学是中国高等学校私立大学的典范,北大、清华都是国立的,南开大学是私立的,它的创建者叫做张伯苓,这个人是北洋水师学校毕业的,在海军干过几天,最后感觉到只是打仗不行,所以张伯苓就开始办学。到1919年的时候,开设了第一班大学班。周恩来就是1919年南开大学第一次招生的时候,他是第一批学生。

三个学校各有特点,各有自己的校风,整个历史也是不一样的。这三个学校在抗战爆发以后南迁,当然直接的原因就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因此三个学校的领导包括国民政府的一些领导人就在庐山商量研究到底怎么办。最初就决定这三个学校,北大、清华、南开联合以后先迁到湖南的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湖南的省主席张治中,1937年在湖南省担任省主席,他非常欢迎,这样三个学校就到了长沙,组建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11月1日开学上课,一个多月以后,也就是在12月13日,日军攻陷了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这样一来长沙就朝不保夕了,再搬就要考虑得长远一点,安全是一个要素,肯定要讲究安全;交通的便利是安全之后第二个最重要的因素。经过研究之后,最后决定搬到云南。

2. 迁滇原因

第一、离战区较远,相对安全;第二、交通便利。

当时非常重要的是我们有滇越铁路。当时研究的时候,云南的第二条交通线滇缅公路已经开始动工。就决定从长沙迁移到昆明,具体行动的时候是从1938年的2月开始搬迁。具体有三条路线:海路是从长沙出发,乘坐粤汉铁路到广州,从广州又到香港,香港坐轮船到越南的海港城市海防,在海防坐上滇越铁路的火车到昆明。这一条路线是整个搬迁的大队,包括教职工、家属、全部的女同学和身体差一点的男生,加在一起有900多人;第二条路线是沿公路坐汽车,这一部分人比较少,只有十几位教授,是当时西南联大著名的教授冯友兰、朱自清、陈岱孙等,专门包了一个汽车,到桂林、南宁,最后从镇南关出来进入了越南,然后到河内,从河内坐上滇越铁路的火车到昆明。冯友兰先生等十多个教授专门有一项使命,校方当局给这十几个老先生一项任务,你们专程到广西,要向广西省政府第一表示感谢,为什么?广西省政府邀请三个学校去办学;第二、最后我们决定搬到云南去,为什么不到广西,要把这个道理给人家讲一下,要做得很有礼貌才行;第三条路线就是湘黔滇旅行团,这个就是步行团,全部的成员都是男同学。经过体检之后,有200多名身体比较好的男同学入选,同时还派了11名教师,其中有闻一多,这些先生在里面作为辅导团,还有一个带队的是南开大学的的秘书长黄钰生,经过湖南、贵州、云南,沿路行程3500里,历时68天。也就是说从1938年2月开始,到1938年4月下旬,全部到达昆明。

这样的行动在当时是非常不得了,引起轰动的,被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这一批学生经过步行之后身体上受到了极大的锻炼,晒黑了,能走路,栉风沐雨、晓行夜宿,出身比较贫寒的当然也有,但是像这样第一次能够接触到中国社会最底层,这是以前没有过的。当时是半壁江山沦陷,他们通过步行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师生们更增添了一种一定要抗战到底,把侵略者赶出去的决心。

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南相对远离主战场,比较安全。再加上滇越铁路的修通,使得进出云南交通便利,因而,云南昆明被最终选定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后搬迁的最终校址,从各自独立走向联合这中间的过程可谓历尽曲折。山高水长,路途艰险,师生们众志成城,绝不在无情的战火前轻言放弃,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那么来到昆明后,学校是如何维持正常运作,开展教学的呢?

(二)西南联大的组成

来到了昆明之后,在1938年4月,教育部正式通知学校的名称就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 领导机构

西南联大组成之后,第一个就是领导机构,这个领导机构不设校长,把三个学校的校长在一起叫做常委会。这三个常委,北大的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的校长张伯苓,三个组成西南联大的常委会。这个常委会又推选一人作为常委会主席来主持工作,经过推选,最后由梅贻琦担任常委会主席,这三位常委中的张伯苓实际上不在昆明,八年间到过昆明一次,他基本上就是在重庆,当时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而且后来他还担任国民参政会的副议长,议长是蒋介石。蒋梦麟还有其他的一些社会兼职,实际上在学校里坚守主持的就是梅贻琦。应该说西南联大从1938年4月份开始,到1946年7月最后结束,在云南的历史就是整整八年。在这八年当中,中国有许多大学也实行联合,但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联合到最后。

2. 院系设置

到了昆明之后,五个学院26个系,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这四个学院是在长沙临时大学的时候就是四个,后来来到了昆明增加了一个师范学院。当时省政府龙云、教育厅长龚自之,他们非常明确的就希望西南联大能对云南给予更大的帮助。五院26系在抗战时期的全国大学当中也算是规模比较大的,当然过去有的书、有的专家在说这个问题的时候说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这个话不准确,应该说是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因为抗战时期规模最大的大学是在重庆的中央大学,中央大学有7个学院30多个系,学生人数也比西南联大多。西南联大在昆明常年保持在2000—3000人的规模,西南联大在云南的八年间受教育的一共有8000人,最后毕业的本科生有3800多人,如果加上专科生和研究生将近4000人,4000人比起8000人就是大概将近一半人正式的毕业,这说明它的淘汰率还是比较高的。

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是著名的哲学家;理学院院长吴有训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工学院院长施嘉炀在物理学方面是非常有造诣的;法商学院院长陈序经是在商方面很有造诣;师范学院院长是黄钰生,他是南开大学的秘书长,实际上因为张伯苓在重庆,整个南开大学在西南联大里面的事情主要就是委托他来负责,他就出任了新组建的师范学院院长。这五个院长都是当时学术地位非常高的一些大师。

(三)西南联大结束

西南联大1938年4月到达昆明,5月4日就开始上课。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到了第二年的5月4日,三个学校经过反复的研究讨论,认为三校抗战使命已经完成,于是宣告结束,在1946年5月4日举行了结束的典礼。宣告结束之后,就在当时西南联大的校本部,也就是新校舍图书馆后面的一个小山包上,举行了西南联大纪念碑的揭幕典礼,这个纪念碑被西南联大的校友称之为三绝碑。具体来讲,冯友兰撰文1100多字,中国文学系教授闻一多篆额,第三就是纪念碑的碑文书法是由当时中国文学系的系主任罗庸教授书丹。这个是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柱,就是西南联大要宣告结束之前,梅贻琦、蒋

梦麟包括远在重庆的张伯苓他们感觉到西南联大结束,依依不舍,抗战八年,承蒙云南的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三个学校才得以在云南联合坚持办学,现在完成历史使命了,要回北方去了,临别之际怎么办?于是根据云南省的希望,报经教育部批准,就把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成建制的留下来,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馈赠给云南人民。留下来的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就更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之际,树立了一个纪念柱,这根柱子的形状像一个火炬,位置就在纪念碑的旁边,纪念柱正面就写着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然后梅贻琦签名。到了新中国建立的时候,我们解放以后不太强调国立两个字,就称为昆明师范学院,这个名字一直用到1984年改革开放以后,省政府决定把昆明师范学院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如果不是吴教授细致的讲解,我们恐怕无法想象西南联大师生是在何其艰苦的条件下教学、求学的,居无定所、缺衣短食,不知何时会飞来敌军的轰炸机,令人提心吊胆,终日惶惶而不能安睡。然而,西南联大的师生用坚定的信念告诉人们,所有这些困难都不会阻挡知识文化的传承,那么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在鼓舞着西南联大人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听一听吴教授是如何剖析西南联大精神的。

二、艰苦的办学条件

(一)教学条件

1. 校舍

西南联大来到了昆明之后,校舍是租用,完全是租房子,而且分散在四处。

第一、昆华农校,就是昆明西站十四冶金公司里面,有一栋很壮观的办公大楼,就是当年的昆华农校主要的教学大楼。西南联大来了之后,理学院最先进入了昆华农校,昆华农校是当时昆明地区最好的一幢建筑;

第二、迤西会馆,一共有三个会馆,在拓东路上,这三个会馆是西南联大的工学院租借在那个地方办学。现在这三个会馆还剩下了一个遗址,就在今天拓东一小。

然后再要找相当的宿舍、房屋把文学院和法商学院也容纳下来就很困难了。结果在这个情况之下,有人就说蒙自有一些空的房子,最后就租用了蒙自海关,哥胪士洋行等一片房屋,作为文学院和法商学院的校舍;

第四处是昆华工校,当时它的校舍在文林街,靠街的南边叫做昆华工校南院,北边的叫做昆华工校北院,简称为昆南院和昆北院,这两处地方就是由新建立的师范学院租用。在租用的过程当中,同时西南联大的校方就跟省政府提出来,看样子这个战争一时半会不会结束,原来是打着临时的主意,现在恐怕要有一点长远的打算,因此不能光是靠租房子,我们想建盖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校舍。省政府说这个很好,表示支持,于是就划拨了一块土地在大西门外,城墙外面,于是就在这个地方建盖房子,叫做新校舍。搞下来的房子全部是平房,没有一栋楼房。然后又分开,办公用房和教室叫做铁皮顶、土基墙、泥巴地;学生的宿舍茅草顶、土基墙、泥巴地;最好的一栋建筑也是体量最大的是学校的图书馆,图书放进去要防潮,

所以房子在里面算是规格最高的了,瓦顶、砖墙,地面三合土,把它很好的锤了一下。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生了两个事情,一个就是在蒙自海关的文学院和法商学院,1938年5月4日开学上课,大概2、3个月以后,中央航空学校说是要办学,培养空军,这个校舍原来说好了在蒙自那边租借那些校舍,西南联大先用着,现在我们是要用了,有点催的意思。西南联大一听,战争年代是以军事、国防为重,于是说可以,我们这个学期上完课就腾出来,因此实际上蒙自分校在蒙自就是4个月的时间,从1938年4月下旬到1938年的8月,就是4个月的时间,完了以后就迁回昆明。结果迁回昆明的时候,才1938年8月,师范学院也建立起来,这个时候新校舍还没有盖好,怎么办?于是又挤到昆华农校里面,本来理学院在里面还是比较拥挤的,现在另外两个学院也挤进去了,因此西南联大5个学院就有3个学院在昆华农校里面。这个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师范学院是在文林街的昆华工校的南院和北院办学,但是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就把这个校舍炸掉了。没有办法,于是往西搬家,就是到凤翥街,原来部队干休所的位置,过去是昆华工校,于是请昆华工校又挤一挤,这个校舍里面师范学院搬进去,等于说两个学校在里面办学。所以当时校舍是非常紧张的。

2. 设备简陋、图书稀少

图书尽管很少,但是每天图书馆一开门,同学们在旁边等着拥挤进图书馆,找位置复习功课,最后不行了就到附近的茶馆。当然日本飞机对昆明的轰炸,因此跑警报也是一个家常便饭。早上一起来看看天气不错,就开始准备了。当时西南联大上课也是从7点到10点就上了,然后下午到5、6点以后又再上,中间这段时间敌人飞机不来就自学,来了以后就是跑警报的时间。

在今天云南师范大学校园里面,图书馆前面有一个池塘叫做梅园,是当年日本飞机的两个炸弹坑,后来梅贻琦在西南联大结束之前,用自己的薪水把这个炸弹坑修葺之后,成为一个学习和复习功课的地方,为了纪念他,就叫梅园,当时种了一些梅树梅花。

到了昆明以后有两个分校,第一个分校就是蒙自分校,然后还有一个叙永分校,叙永是在四川的西南一个非常偏僻的一个县,跟云南昭通接壤。在1940年的时候,日军占领了越南,只是在1940年新招的学生全部到四川叙永去上课。后来去了一年,最后看看整个形势缓解,我们把河口大桥也炸了,他也进不来了,一年之后,叙永分校又搬回昆明,就撤销了。

(二)生活条件

1. 衣

男生当时比较好的就是长衫子,有一个校友回顾,他说一个宿舍里面有一个男生有一件新做的大褂,大家都借着穿。要去打工,在外面找工作,就借着穿去见面跟人家谈,还有谈恋爱的时候也借来装装门面。说有一次这个长衫子两个同学都来借,前面那个同学借着穿出去找工作跟人家单位去谈,后面这个就等着要见女朋友,结果等到见女朋友的时间到了,去谈工作的人还没有回来,就耽误了这个去谈朋友的事

情,就吹掉了。

2. 食

吃的就叫八宝饭,里面有沙粒、有稗子、有老鼠屎等等。新同学来了以后,老同学要给他们先辅导一下,吃饭你要注意,有窍门的,你这一口饭吃进嘴里面,不能马上就嚼,要慢慢的试探性的,为什么?他说我第一次一猛嚼就嚼了一颗石头,把我的牙齿崩掉了一块,所以你要慢慢的,试探了这一嘴饭里没有这些硬东西,才能够大胆的去咀嚼。

3. 住

教师是租借郊区农民的房子,为什么要租借郊区农民的房子?本来都在城里面,因为日本飞机的轰炸。所以后来西南联大校方做了一个决定,所有的教授必须疏散到城郊的农村,因为有几次差一点就出人命了。日本飞机1938年9月28日第一次轰炸昆明的时候,闻一多就负伤了,他在武成路的一条巷子里租借了房子,结果日本飞机来轰炸的时候,他走在人行道上,有一栋房子炸塌了之后砖头就砸在他的头上,满面流血。后来搬了一个地方,搬到现在的节孝巷,华山东路和青年路之间的节孝巷,这个院子也是有好几位教授住在里面,结果有一次日本飞机又来轰炸,来不及去躲,到最后一颗炸弹就落在这个院子里面,非常凑巧是颗哑弹,没有爆炸。于是几个教授就出来看这个炸弹,正在庆幸幸好没有炸,但是正在庆幸的时候一个警察就过来了,你们不要高兴太早,说不定是定时炸弹,赶快搬家,不要老是有侥幸思想,最后陆陆续续都搬到昆明城郊的农民那里租用房子。当时东南西北到处都有,比如普吉这一带,龙头街这一带,岗头村这一带,最远的是在宜良,当时历史系的教授钱穆就住在宜良的岩泉寺里面,他的一本重要的历史著作《国史大纲》就是在这里面写的。住的情况当然很危险了,比如像华罗庚先生,有一次搬到了黄土坡,他出了点钱请农民挖了一个简易的防空洞,结果有一天日本飞机来轰炸了,他在家里面坐着,刚好有一个数学题很长时间想不出一个思路,突然那天灵感一来想起来了,想起来以后他就要赶快找他年轻的助手,告诉他这个思路、这个方法,那个助手也正在找他,为什么呢?日本飞机已经来到头顶上了,两个人一见面,华罗庚要讲他的思路,那个年轻助手说赶快进防空洞。就连推带拉把他搞到了临时防空洞里,刚刚进去,炸弹落下来,防空洞就炸塌了,华罗庚就埋在里面。等到警报解除之后,华师母出来说老头子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不见了,最后一看防空洞塌了,可能在这个里面,赶快叫农民,帮助把他刨出来,这几个农民十指都刨出鲜血,当然最后刨出来了,一摸鼻孔还有气,赶快抢救,算是逃过一劫。当然最后有一段时间华罗庚的耳朵失聪,听不见,后来慢慢的又才恢复。所以像这类的情况非常多。学生们住的茅草顶,窗子就是用几根棍子表示窗棂支在那个地方,然后大通铺,一下雨床底下都淹起水来,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鞋子飘到别人的床下面去了。

校训往往是对一所学府气质的最佳概括,刚、毅、坚、卓,刚是刚强,不被恶劣的环境所压服;毅是有毅力,立志后不动摇;坚是坚定、坚决、坚强;卓是超乎寻常、卓而不凡。西南联大常务委员会主席梅

贻琦先生在1931年就职清华大学校长的演讲中,曾说过一句至今广为流传的话: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校舍拥挤破烂,却云集了当时全中国各学科领域中最顶尖的大师,我们耳熟能详者数不胜数,正应此言,名师大家汇聚一堂,会有哪些令人难忘的故事呢?

4. 行

教师从乡间到学校上课,步行、骑马、乘车。骑马有一个惊险的故事,周培源先生,著名的物理学家,后来解放以后北京大学的校长,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他住在西山龙门的下面山邑村,租借了一个还是不错的房子。从那个地方到学校上课他就骑马,这个马还取了一个名字叫华龙。周培源先生因为是留美的,他整了件皮夹克穿着,骑在马上是威风凛凛,那些女同学一见到说周大将军来了。结果有一天他骑马上课的时候,在半路上马就受惊了,一家伙就把周培源掀在地上。但是这个脚套在马镫子上松不开,于是这个马就把周培源拖了几十公尺,简直是奄奄一息。这个时候刚好有一个农民从那个地方过,拦住了这个惊马才把周培源救下来。所以当时这些故事是非常多的。

5. 用

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抗战之前一般的教授300大洋,到了抗战初期的时候,只相当于9块6,因此教师兼课。像闻一多一家有八口人,吃饭的嘴比较多,所以他在西南联大教书就不敷家用了,于是又到昆华中学兼了课,但是也还不够养家糊口,最后就挂牌刻图章。另外还有一些家属做糕点,像梅贻琦的夫人他们几个做米糕,起了名字叫做定胜糕,有时候请客吃饭,最后一道上来,吃定胜糕,抗战一定要胜利。有时候钱实在拮据的时候,还摆地摊,梅贻琦校长的夫人就摆地摊,在当时说清华的校长、联大的常委会主席摆地摊,这个也是整个昆明市市民都知道。学生兼差,就是今天的话叫打工。

这一幅图片是华罗庚一家六口,后来他跟闻一多一家八口在梨园村的陈家营这个地方,十多平米的一间房子挤在一起。

三、卓著的联大精神

西南联大当时有一个校训,这个校训就叫做“刚、毅、坚、卓”。

这是西南联大的校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贞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第三个学校精神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碑文,今天来看,仿佛是冯友兰针对我们今天的状况来写的,他这样说的“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本来应该

继承着汉唐盛世的传统,不断的发展,“作并世之先进”,和谁作并世之先进?就是和这些先进发达的国家并驾齐驱。“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我们现在的中国在世界历史上就是处在一个独特的地位。然后他紧接着说“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从1988年以后,北大、清华和南开这三个学校先后都复制了这一块纪念碑,立在它们的校园里面。

四、名家荟萃、大师云集

陈寅恪,他在西南联大被称之为教授之教授,他是文学系和历史系两个系共聘的教授。为什么叫教授之教授?他上课的时候,西南联大的其他教授,金岳霖那些,都去听课。理工科的教授,叶企孙物理学家、曾昭抡化学家、陈省身数学家、李继侗生物学家。

下面就是学生这一辈的。第一个方面是科技大师,西南联大师生当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172人。这172人当中老师82人,学生有90人。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振道;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赵九章是一位老师,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这几个是学生。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黄昆,这是一个半导体专家,中国半导体的开创者。刘东生是地质学黄土高原风尘说的研究者,叶笃正是气象学专家,在世界上气象学他是地位很高的;吴征镒是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第一任所长;郑哲敏是一个爆炸学的专家。

纵然白驹过隙,西南联大的故事已经在时光的沉淀中成为历史的书页,但每每回顾这段岁月依然会令人心情激荡。西南联大学子著名文学家汪曾褀先生曾饱含深情的说: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薪火相传,如今的云南师范大学师生们不仅恪守着当年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更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西南联大的精神在中国教育界、在云南人民心中熠熠生辉、岁岁常青。

人民英雄纪念碑

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我国建国以后所建成的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也是清华大学建筑系有幸参与贡献我国的第一座重要建筑物。 1949年9月3O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在首都建立纪念碑的决议。就在会议闭幕以后,毛主席和全体政协委员由中南海怀仁堂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挥锹铲土。庄重地为纪念碑奠了基,宣告了几年之后,在这里将建立起一座纪念物来。但在这以前,对这纪念物该用什么主题,采取什么形式尚无定论,还有多种不同意见。例如在形式上,有人主张建纪念堂。或纪念亭,有人主张用塔,当然也有人主张用碑。甚至在建筑地点上,以前也酝酿过,有人主张建在东单广场,有人主张建在前门楼上或代替中华门的位置;还有主张建在八宝山上的。是在奠基之后,地点才最后肯定下来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领导、群众和专家相结合的产物。和普通建筑相比,它的体量可以说是小之又小,但有一个长达六、七年的设计周期。多次反复比较,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地多次修改。可说是一个“智慧密集型”的设计。工程奠基之后,设计工作由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领导(主任彭真,副主任梁思成)。1952年起成立了“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主任彭真、副主任梁思成、郑振铎),具体领导纪念碑的设计和施工工作。但是最丰富多样的原始构思,则是来自社会:广大的建筑界、美术界、工程界。曾有过数次公开征求方案。归纳集中起来,再向上向下征求意见。再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提高。如此反复多次。 在最初阶段,征得的方案类型是比较多的。其中一类是矮形的设计(见图1),高度不超过数米,有的甚至完全铺在地上。它们的提案人大概非常重视原来的北京中轴线不被打断,因而也有以门的形式来做纪念物的(见图2)。另一类是高耸形的设计。其中,有不少是单体高,但也有四根柱或四块板形成一群或一束的。这明显是受到国旗中四颗小星代表四个阶级构思的影响。当然多数人仍然赞成高而集中的方案,以为这才能体现人民英雄伟大崇高的精神。 第一阶段的成果集中在一碑、一塔两个方案上。当时北京基本上没有高建筑,人们很有登高一望的愿望,因此产生了内设电梯的“纪念塔”的想法(见图3)。这时一些方案的风格大部属于西方3O年代“新古典”主义一类同时加上中国式的细节装饰,上面是四角微翘的挑檐平顶。这也是当时相当多数的人对新中国建筑的理念。 那时每年两次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上的集会和游行是人们一年中最大的心愿。这是群众和领袖直接见面,互相祝贺节日的机会。但是一种普遍的意见是天安门城台太高了,群众离领袖太远,看不清,人们很羡慕莫斯科红场上的列宁墓。那上面的检阅台距地不过五米。既然在广场上建纪念碑,是否能一次把这个问题也一并解决了呢? 1951年国庆时,在广场中心建碑的位置上,展出了一座很大的(l/5)模型,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这是一个放大了的传统形式的石碑,安放在一个有门洞的红台上(见图4)。这个红台的高度使它成为理想的检阅台,而红台的形式、色彩又和广场周围的建筑,和北京人所熟悉的风格完全一致。这是一个完全“中国式”的纪念碑。从上到下差不多都是用的中国传统的语言。它标志着纪念碑的设计向着“中国风格”方面大大迈进了一步。

西南联合大学碑文及白话文

西南联合大学碑文及白话文 公元2008年,时值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成立70周年校庆。为缅怀联大精神,纪念70校庆,兹翻译62年前冯友兰先生所撰联大纪念碑碑文,与师大校友并所有缅怀西南联大及关心中国高等教育者共勉。 国立西南联大纪念碑碑 文冯友兰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上课。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日开始上课。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二十七年,增设师范学校。二十九年,设分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河山既复,日月重光,联合大学之战时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原有三校,即将返故居,复旧业。缅维八年支持之苦辛,与夫三校合作之协和,可纪念者,盖有四焉: 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干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一也。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纪念者二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也。

西南联大著名教授

西南联大著名教授 △陈寅恪 在为父亲守灵的那些晚上,陈寅恪常常斜躺在走廊的藤椅上,一句话不说,两眼怒睁,看着茫茫黑夜。 每次亲友来吊唁,陈寅恪必一一还礼,或鞠躬,或叩首,虽极度疲倦,礼数不减分毫。 陈寅恪原本就有眼疾,丧礼上频繁的弯腰和低头,诱发了视网膜脱落,导致右眼视力急剧下降。经同仁医院大夫检查,确诊为右眼视网膜剥离,急需手术治疗,不可延误,但手术后,要相当一段时间来休养。 得知情况后,陈寅恪选择不做手术,宁可失明,也要离开沦陷区。 11月3日,背负国仇家恨的陈寅恪,隐瞒教授身份,携妻带女,离开北平。 有人奉日军之命,开出优厚条件,请陈寅恪到已沦陷的上海教书,被他严词拒绝。他说,我和父亲一样,同日寇不两立。 为躲避日寇迫害,陈寅恪出走香港,不久,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陈寅恪一家,被困在九龙。 在困居九龙的日子里,陈寅恪一家,几无下锅之米。 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君葆,指派了两名职工,携米十六斤、肉罐头七罐,前往陈宅救济。两位职工回来报告,陈寅恪先生一家,已经挨饿三天了。 为了买到一点食物,陈寅恪典衣卖物,最后竟然到了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程度。 有个叫松荣的日本学者,因仰慕陈寅恪的学问,遂写信给日本军部,求

他们照顾一下。 随后,日本宪兵来到陈家,送去好多袋面粉。宪兵们拼命往屋里搬,陈寅恪和夫人,就拼命往屋外拖,誓死不吃日军的面粉。 陈家两父子,秉持的是同一种骨气。这种骨气,自古及今,一以贯之,每到民族危难时,便在中华大地驰骋纵横,乃至聚沙成塔,众志成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南开学生胡淑珍,清华教授陈寅恪,以及和他们相似的一众师生,终将于这个大时代,汇聚在四季如春的昆明,上演震撼世界的传奇。 按下启动按钮的人,是三位校长:清华梅贻琦,北大蒋梦麟,南开张伯苓。 △ 梅贻琦卢沟桥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高校合并,在长沙组建临时大学。1938年春,又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的成就,源自三位校长的团结。梅贻琦毕业于张伯苓创办的敬业中学堂,这个敬业中学堂,就是南开的前身,也就是说,梅、张二人,原本就有师生之谊。 △ 张伯苓联大成立之初,张伯苓拍拍蒋梦麟的肩膀,对他说,我的表,你戴 着。意思就是,哥们儿,你做我的代表 北大校长蒋梦麟,办事能力很强。 △蒋梦麟 傅斯年曾对胡适说,论学问,蒋梦麟不如蔡元培,但办事能力,比蔡元培

人民英雄纪念碑

授课人:彭修慧 授课班级:义龙中学初一(10)班 义龙中学初一(13)班 授课时间:义龙中学初一(10)班3月31日上午第1、2节 义龙中学初一(10)班3月31日上午第3、4节 授课地点:海口市义龙中学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概说】 建筑是科学,建筑也是艺术。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巍峨、雄伟、庄严地人民英雄纪念碑,钟山南麓巍巍的中山陵,气势宏伟、金碧辉煌的法国凡尔赛宫,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的黄鹤楼和于园,从这些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印记和社会发展的足迹,可以领悟到人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十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任命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生字词; (2)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3)依据方位词语,把握说明对象的空间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饱含感情的语句,体会内容介绍与情感表达水乳交融的写作方 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和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激发爱国 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难点:1、说明的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 2、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到今天我们已经结束前两个单元课文的学习,但是课下大家不要忘记巩固学过的知识,迎接月考。 今天我们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这一单元是些什么的?(建筑艺术)对,这一单元的问题不同于前两单元,这一单元是说明文。那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又有什么特征?现在

我们就带着问题来看本单元的第一课。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 (一)解题 看标题,由正副标题(歌颂的对象,文章的主题;说明的对象) (二)感知课文 1、通过预习,你觉得本课的写作线索什么? 点题————介绍碑身、浮雕————瞻仰后的感受 思路很清晰,从这思路中我们自然而然就能把本文划分成几大部分? (三大部分,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第一部分( 1 ):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纪念碑的总体特征。 第二部分( 2~10 ):具体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碑的 构造、题字、碑文以及十幅浮雕。板书框架 第三部分( 11 ):抒写瞻仰后的深切感受。) 三、研读课文: (一)朗读第1、11自然段,感悟作者情感,奠定情感基调 1、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瞻仰纪念碑的心情怎样?纪念碑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读罢学生回答:万分崇敬的心情;整体特征————巍峨、雄伟、庄严;作用————点题、统领全文) 2、朗读11段,思考文段内容和作用: (内容——抒写瞻仰后的感受;作用——首尾呼应,点扣主题 (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作者是怀着敬仰之情来写纪念碑的,我们也怀着同样的情感来看一下他是怎样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文中主题部分是2——10自然段,为了结构更加清晰,我们可以将这部分在分成三个小层次,大家思考一下,如何划分这小层次才是合理的?同桌前后互相讨论。 2~3 碑前 学生讨论结果 4~5 碑身板书 6~10 浮雕 (三) 1、研读2—3段, (1)文章怎样具体说明总体特征的? “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 (2)理清作者的行踪,在文中画出标志性词语:

西南联大作业

西南联大精神之我见 摘要:有人说,在一个民族历经生死存亡的时刻,总有一些人愿意用自己的背, 承受住整个民族的苦难,鼓舞引导着迷茫绝望的同胞坚定信念,不懈奋斗,这些人被称为“民族的脊梁”。他们并不仅仅局限于冲锋在战场前线以血肉之躯抵御敌人的士兵,还包括那群致力于用文化的力量激发民族觉醒的文化人。大学就是文人的战场,同时也是诞生文人的摇篮,处于民族危难时刻的中国大学责无旁贷,不可避免的被历史赋予振新民族的艰巨使命,西南联大就是这一时期杰出的学校代表,而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好好的传承。 关键:西南联大精神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的。西南联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西方现代大学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晶,既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爱国、民主、科学的主流意识,又承接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光荣历史传统,更突出了抗战烽火中联大自身的精神特质,堪称大学精神之典范。接下来,我将着重讲解西南联大精神。 一、淑世为公,敬业乐群精神。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日本侵略者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历史的沧桑中也涌现了大批的爱国志士,劫难的年代终究不能动摇科学教育救国的至奉,艰难的生活也动摇不了联大人治学求学的执着与追求。打开西南联合大学教师的名册,其阵容之豪华叫人瞠目结舌。他们不惜摒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不辞辛苦,不畏牺牲,跋山涉水来到云南,致力于学校人才的培养。当时的中国,生活之艰苦让人无法想象,但他们毅然坚持了下来,用智慧和顽强引领联大学子探寻救国救民之道路,将毕生的心血挥洒在了这充满传奇的黄土高原。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华罗庚的身上可以看到。1938年,华罗庚结束在剑桥大学的进修,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在抗战中,华罗庚一直在西南联大教学系任教,过着及其贫穷的教授生活。我们看到一个爱国人士为自己的祖国所做出的决定,毅然绝然的回到祖国的怀抱,在艰苦的环境中,把自己的知识全数交给西南联大的师生。 二、自强不息,务实苦干精神。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在滇的八年时间里,正处于抗战的艰苦时期,因此生活环境异常艰辛,每个班没有固定教室,而且教室里只有椅子,没有桌子,根本无法摊开书本写字。教室里夏天犹如蒸笼,冬天则寒风穿堂入室,照明也只有煤油灯。而且对于联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来自战区,断绝了经济来源,只能靠少许的贷金度日,为了继续维持生计和学习,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做兼职,以此来弥补生活来源的不足。生活如此艰辛,然而他们却从未沮丧,心怀祖国,以民族独立与复兴为己任。他们深知男儿当自强,天将降大任

西南联大的传奇故事

自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教育史掀开了惊心动魄的一页。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撤出的一千六百多名师生经过千里跋涉到达长沙,在拼凑而成的长沙临时大学继续他们的学业;可仅仅三个月,眼看长沙不保,一大批知名教授、学者又克服无数困难,带领学生辗转来到昆明。在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他们咬紧牙关,养育人才,创造了伟大的奇迹。《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一书向人们展现了这段非凡的史实,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闻一多步行入滇 1938年2月19日,长沙临时大学的师生,在韭菜园圣经书院临时大学召开出发誓师大会,会后即告别了三湘大地。临时大学师生入滇的路线有三条:大多数教师、家眷及部分女同学从长沙乘火车到香港,然后由香港渡海到越南海防,乘火车入滇;经济条件较好的男同学和少数女同学,由长沙乘火车到广西桂林,再由桂林乘汽车途经柳州、南宁、镇南关进入越南,转乘火车入滇——这一路人数最多;而最艰苦的一路,便是由湖南出发,徒步行走到昆明的"湘黔滇旅行团"了。旅行团由267名家庭贫困的男同学和11位中青年教师组成,配有4名军事教官及队医等。他们

将跨越湘、黔、滇三省,翻过雪峰山、武陵山、苗岭、乌蒙山等崇山峻岭,步行3600里。 出发之前,每人发给军装一套,绑腿、草鞋各一双,油布伞一把,限带行李八公斤——主要是路上必须的生活用品。步行团的最高军事领导,是由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推荐的原东北军少将师长黄师岳。闻一多、曾昭抡、李继侗、袁复礼四位教授与学校派出的指导员黄钰生共同组成辅导委员会。 初春阴雨绵绵,二百多名中国学子,脚踏草鞋,行进在泥泞的湘北大地。头几天还有人打伞,可细雨似乎永无停止地下着,为了行走方便,大家将油布伞往背后一搁,不撑了。棉衣湿透了,到宿营地拢一堆火烘干,第二天再穿。走到桃源县小丘陵地带时,淡淡的薄雾在一望无际的山丘、桃林间飘忽。学生们不由问道:"闻先生,当年陶渊明写的那个《桃花源记》,是不是就是这里?"闻一多莞尔一笑:"那是一个古代的传说故事,不一定真的是作者所见所闻。不过,在陶渊明时代,这里已经是相当偏僻的地方了;可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比这个世外桃源还远十万八千里呢!"在这二百多人的行军队伍中,闻一多始终是极其独特的一员——他不穿军装,不穿短袄,一路上总是套着那件灰布长衫。无论队伍走到什么地方,人们始终看

《西南联大》观后感

10D班观后感 西南联大与我们 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有幸观看西南联大不平凡的历史,感到无比欣慰。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看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深刻感悟到师大“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重温西南联大精神,忽然之间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未来不再渺茫,我不再彷徨。明白了今日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造就专业人才的地方,也是塑造完美人格,全方位拓展素质技能的地方,更是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培育先进理念的地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重温西南联大之优良传统,而且需要知行合一,广开新时代之新风气,敢于直言,勇于创造,自强不息,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学院 10D 杨慧敏 观《西南联大启示录》有感 西南联大,是一个汇聚人才的大学,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作家都曾是这所大学的子弟。随着这些人的回忆,我们一起来到了那个承载着无数梦想,经历着多少风雨洗礼的胜地。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可谓是简陋不堪的杂房。但艰苦的环境造就非凡的人才。在当时那样的学习环境,学生都不畏艰辛,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学术。而如今发达的社会,为现时代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及住所,许多学生却不能珍惜,还不时埋怨。真的,有时候要想想,到底良好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条件,还是在增加他们的懒性。 其实不用觉得这很难感触到,有时候我们的父母也会谈起他们以前生活的艰辛,感叹现在生活改善了许多,但人却没有以前的勤奋。 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很重要,当时西南联大的学子,有一个习惯,就是当没有学习场所时,就在茶馆那学习,泡上一壶清茶,一边品味茶香,一边细读书语。良好的学习氛围感动着昆明的大街小巷,有时候老百姓也会给这些莘莘学者腾出一个地方,为他们泡上茶,让他们学习。学校,无非就是一个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在乎这个学校的大小,优势,只在乎它用好的学习气氛、好的校风,能带动学生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学生,更看重的学校的名气,而非校风,追求的更多是物质的,而非精神上的享受。 观看了这短短的片子,让我们感触很多,想到同为一个大学学子,我们对自己能够做些什么,要为什么而来感到很茫然。但是现在,我们不再为学校的种种缺陷而不乐,而为学校有良好的氛围而庆幸。我想我们会珍惜这几年时光,为自己、为家人做出一定的贡献! 观西南联大回忆录之感. 信息学院 10D 高晓金

西南联大校歌及注释

满江红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逐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简注: 1、五朝宫阙……指北京。辽、金、元、明、清5个朝代都以北京为都城,辽代称上京,金代称中都,明、清两代都称北京,宫阙,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见宫阙甚壮,怒。”阙,宫门两边的望楼。 2、衡山湘水……衡山即南岳(今衡阳),湘水指长沙,都是长沙的临时大学所在之地。 3、绝徼……绝,远;徼(音叫),边界,边陲。绝徼指遥远的边疆云南。 4、桢干(或干桢)……桢(音真),坚硬的木头;干(音赣),树干。桢干,古时筑墙所用的木板和立柱,喻具有真才实学,能胜重任的人才,比栋梁更优。 5、九州……《尚书、禹贡》称冀、兖、青、徐、扬、荆、豫、粱、

雍为九州。这里的九州泛指中国。 6、黎元……黎,众多的;元,人类;黎元即黎民百姓。 7、尽笳吹,弦诵……尽(音紧),纵然,尽管;笳,即胡笳,古代塞北和西域流行的管乐器,笳吹,泛指音乐活动或文化生活;弦诵,古代学校里用弦乐器和歌唱配合学生朗诵诗词,泛指学校的教学活动。 8、山城……当时系指昆明。解放后才称昆明为“春城”,称重庆为“山城”。 9、情弥切……弥,更加;指联大师生虽然生活在环境安定的昆明,但报国之情更加迫切。 10、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便,即使。成,古时称方十里之地为一成。三户,犹言只有几户人家。此句的意思是:即使战斗到只剩几里土地,几户人家,我们打败日寇的雄心壮志仍不折服动摇。 11、多难殷忧新国运……殷,深切的、深情的;殷忧,即深忧。新,更新(动词)。此句含义是:祖国灾难无穷,忧患深重,我们一定要更新祖国的命运。 12、动心忍性希前哲……动,打动,激励,振奋;动心,激发理想,振奋精神。忍,克制;忍性,行事时能控制情绪,不任性,喻目标坚定。动心忍性,精神振奋而行事坚定。希,通睎,仰慕,崇敬;哲,志士仁人,才能识见超常之人。此句含义是:值此国家危亡,人民多难之秋,必须振奋精神,坚定方向;学习前辈志士仁人,踏着他们的足迹,跟敌人斗争到底。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一二、一”四烈士墓西侧,有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座呈圆拱形,高约5米,宽约2.7米,中嵌石碑。碑文约1000余字,记述了联大创办的始末及其特点,是联大在昆明的重要遗迹。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南侵,平津危急。原在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的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于当年11月1日上课。继而上海、南京陷落,武汉震动,1938年1月20日,临大正式宣布迁云南。数百名师生徒步3000余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4月26日抵昆明,设理工学院于昆明,设文法学院于蒙自,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上课。同年冬,增设师范学院。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回昆明。直到1946年“五四”,联大结束,三校分别迁回平津,历时整整8年。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

上课。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日开始上课。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二十七年,增设师范学院。二十九年,设分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 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河山既复,日月重光,联合大学之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原有三校,即将返故居,复旧业。 缅维八年支持之苦辛,与夫三校合作之协和,可纪念者,盖有四焉: 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者一也。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读后感

我不是个喜欢在历史中寻根究底的人,但却更厌恶无知和被蒙蔽。 联大话题近年升温,所阅资料中印象最深的偏偏是两册讲故事的读物:吴讷孙的《未央歌》像是一出披着抗战和联大背景的青春剧,而何兆武的《上学记》则近乎以个人视角拍摄的纪录片。然而易社强这本看似严肃的大部头却更像——打个极不恰当的比喻——一部全景式的“商业大片”。这一比喻绝非贬义,而是指它既有着“传奇故事”般的叙述,又有着至为精良的制作。当然,三十年选材,慢火精熬的耐心是任何一部大片都无法比拟的。虽然此书问世逾十载方才有中文译本正式出版,但对于追逐传奇故事和渴望深究史实的两类人群,仍属必选。 联大史难写之因起码有三:一是涉及人物众多,写来有琐话之嫌;二是与当时抗战大势相校,偏处西南一隅之大学其实并无太多惊骇事件可写;三是联大八年于学术史甚至家国发展史究竟有何影响未有定论。 此书读毕,三个问题一并得到解决。“长征”和编年部分利用史料步步推进,而分学院介绍教学状况之部分则大有“清明上河图”的感觉,环境铺陈完全,人物多而不乱,不知学术著作中是否多见此种“传奇故事”笔法,反正作为读者完全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甄选史料时的精心——当然,有时的确有引述过多的问题存在。然而它最终成为一部“严谨的传奇故事”的原因不仅在于这种不故作高深的态度,还在于作者从不盲目拔高事件和颂扬所谓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史料摆脱臆测的假语村言,毫不避讳地宣扬着自由精神可贵之观点,——这自由包括学术的,意识形态的和人身的——并且简洁有力地指出这种精神被后来者抛弃,污染,甚至利用,直至和平年代完全失去生存的土壤。 虽然作者在书末给“联大精神”在未来的历史中留了一方位置,并且善意地认为“学者别无选择,只能做出驯顺的姿态”,可事实上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眼中所见之多数“学者”已经完全没有了选择的意愿和能力,虽然他们仍然对“政治学习感到厌倦”,但不再认为这种无聊无趣的东西“无关紧要”,他们生存和爬升的资本不再是独立的人格、思想和成果,他们不配被称为学者或者没有定语修饰的知识分子。 生于乱世虽然多了几分家国流离甚至人间失格的可能,但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乱世却意味着夹缝求存和追逐学术自由的无限可能性。 我悲观地等待着明天也许会有更多人被这类曾经光辉的校史唤醒,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时代里,醒来的人无处可去。

重庆的南开

重庆的“南开” 作者:澳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茅海建 2016-08-29 09:11:57来源:往事 ?标签 ?重庆 ?南开中学 图左为张伯苓(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去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去了重庆。由于重庆到澳门的航班是隔日飞的,我也有了一点走一走的时间。朋友带我去看看重庆的“南开中学”。 算是我孤陋寡闻,以前还真不知道重庆也有一个“南开”。著名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都在天津,难道在重庆还有一个比山寨更大一点的“山城版”? 重庆的南开中学位于沙坪坝,1936年由天津南开掌门人张伯苓设立,并自兼校长。最初的名称是“南渝中学”,即南开与重庆的合名。张伯苓之所以要跑到重庆设校,是因为当时的华北局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没有停止其侵华的脚步。1933年,日军攻占热河,继攻长城各口,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后不

支,被迫与日军签订了《塘沽协定》。华北由此已处于险境,天津由此已成为前线,日本在天津也有驻军,一旦形势有变,天津南开各校将有可能不保。 这一步先着,张伯苓还真下对了。 重庆的南渝中学开学还不到一年,“七七事变”爆发了。七月二十八至三十日,天津南开各校遭到了日军的野蛮轰炸,建筑几乎全部被毁,校园成了一片焦土。天津南开各校开始其流亡生活。张伯苓逃了出来,住到重庆的南渝。南京的报纸上也刊出广告,宣布有条件离开天津的南开男、女中学生,可以到重庆去继续学业。“南渝中学”随后亦改名“南开中学”,以示其生命之延续。 今天的重庆,修了许多沿江、跨山的高架路,不到一小时的车程,便从曾家岩到了沙坪坝。南开中学的大门,应当是新修的,与重庆一中相对面,入门即见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是南开各校共同的校训。重庆南开的校歌,也沿用了天津南开的校歌: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 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 大江之滨,嘉陵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只是在后面一段咏唱时,宣示其新生命的地点,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边上。今天的沙坪坝,商业繁荣,人口密集,与市中心无异;而在当年,却属于重庆的远郊区,进城的交通很不方便。南开中学的老师与学生只能都住校,吃饭也都在食堂,成了全宿制的学校。师生之间,交流很多。 1937年底,重庆被定为战时陪都,一下子发展起来。教育的需求量很大,重庆南开中学在校学生1938年秋达到1472人(至1945年秋达1900人)。这在当时是相当大的规模。战前天津的南开各校(大学、中学、女中、小学)学生加起来约三千人。学校的各种建筑不断修建起来,我们在校区内漫步,可以感到当年规划者的心思,房屋建在靠山一边,中间的洼地是规模极大的操场。学校后来遭到日军飞机的多次轰炸,因地形与设计的安排,损失较小。学校也在山上建了据说能藏两千人的防空洞。现在的校园里,老的建筑不多,但留存下来的,我觉得都有保护的意义。 张伯苓真是个大教育家,出手果然不凡,一下子就办出个名校。重庆南开中学很早就建有科学馆,旧楼似已不存。我在现在的科学馆中,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幅照片,都是院士,约有三十多位。我看着各位的介绍,大多是陪都时期的学生:马杏垣、钱宁、朱光亚、郭可信、楼南泉、邹承鲁、何曼德、周光召、杨士莪……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重庆南开中学的学生是了不起的,除了理工科外,文科的学子有吴敬琏、茅于轼、汤一介、张岂之、郑必坚等等,在政界有邹家华、阎明复等等,在企业界还有一个张忠谋。一所新学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培养出了这么多的人才。我离开科学馆时,想到的是“允公允能”的校训,却迎面看到橱窗中的展示,标明最近几年重庆南开中学毕业生的高考分数…… 陪都时期,国难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然文明不可绝,教育尤不可偏废。最有远见的教育家、政治家为这个国家保存读书的种子,留待日后的复兴。南开大学在流亡过程中,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在这么差的条件下,从1938-1946年,九届才毕业了3343名学生(最少的两届只有二百余人),数量不多,差不多快到了“楚虽三户”境

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一)今年八月,我来到了北京,来到了我一直向往的天安门广场。怀着敬仰的心情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远远望去,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地矗立在广场中心,它可高了,总高37.94米真像一个大巨人,庄严宏伟的雄姿,看起来十分壮观。爸爸带我从广场正面石道缓缓地走向纪念碑,当我快走进石碑的台阶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好像一只只雄鹰在高空飞翔,显得十分庄严、肃穆,我走向台阶来到了平台,在石碑正面,看到了浮雕上,看到了浮雕中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的情景,浮雕上的号兵吹着冲锋号,指挥员右手挥举,我们的队伍勇往直前,感受到了新中国诞生时那沸腾的画面,在其他几块浮雕都展现了生动而概括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历史,四周刻着中国人民英雄在跟敌人战斗时的画面。我汹涌澎拜仿佛也置身于那段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在这里阳光将为你们带来祖国的温暖;月光将为你们带来宁静;鲜花将永远为你们装扮胜利的花环;大树,为你们遮荫;人民将永远向你们致敬!我静静地默哀,此时我想起来我在加入少先队时的誓言,五星红旗是我的骄傲,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鲜血染红的。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我感受到岁月的厚重,我感受到使命的神圣。在无数先烈为我们打下的美好生活,我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二)远远望去,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地矗立在公园的一角,看起来十分壮观。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碑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显得十分庄严、肃穆,四周长满了青松,在微风的吹拂下,翠绿的青松随风飘拂,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静静地默哀了一分钟,深深地缅怀着我们的哀思。这些英雄是为了建设攀枝花面牺牲的,在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中,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把攀枝花建设得更美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我们又来到了盆花园休息。那里十分凉爽,而且景色十分美丽。()这里有奇形怪状的假山;翠绿色的苏铁在给我们打招呼;粉红色的荷花在给点头;可爱的同学在尽情地玩耍,树上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又来到了阿署达度假村,导游说:“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一个拔河比赛。”同学们都纷纷举手,踊跃报名,胡老师挑选了二十名同学代表我们班去参加拔河比赛,同学们双手攒足了劲握紧绳子,奋力往后拉,旁边的啦啦队使劲的为他们加油,展示了我们班的团队精神,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终于不负众望,最终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下午,我们踏着金色的阳光,愉快的回家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三)4月15日,西兴实验小学组织6年级的一部分同学,来到北干山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旁,纪念我们伟大英雄们的英灵。火辣辣的太阳烤着皮肤,黑色长袖的校服也很吸热,虽然汗水顺着发丝流了下来,但是同学们都咬牙坚持着,现场是一片肃静。首先,面对着雄伟的纪念碑,同学们深深鞠躬。接着大家步入“历史博物馆”,由老师起了个头:“大家知道哪些烈士光荣牺牲了?”同学们积极地举手发言,有的说黄继光,有的说董存瑞,还有的说柯占军……然后,同学们再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些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诗歌朗诵、讲故事、书法…… “你在眺望谁?高耸的纪念碑,多少宣言喊出你的壮美。大家踊跃举手,个个都表现的很积极。 你在思念谁?沉静的纪念碑,多少热血凝成你的雄伟。”慷慨激昂的、悲伤低沉的,方式不同,却满怀着那一种深深、深深的怀念、崇敬!接着同学们秩序井然的走上楼(纪念馆第二层)然后,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又一次来到纪念碑下,敬一个整齐的队礼后,满腔深情的喊出大家的口号:“你是我永远的信仰,跟着你走千里万里我都有力量,你的形象让我勇敢坚强,我愿为你燃烧生命的光芒!”铿锵有力的声音久久回荡,而在场所有人也轻轻鼓起了掌……在最后,同学们纷纷把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放在树枝上,随着一朵朵洁白的小菊花绽开笑容,我们的缅怀也结束了。通过这次到烈士陵园的纪念、缅怀,同学们不仅仅锻炼了自己的毅力,还了解了我国烈士们的丰功伟绩,加深了印象。

作文素材:西南联大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作文素材积累:西南联大(1938-1946年,西南联大像一颗流星,在中国历史上划过灿烂的一笔。) 1937 年 7 月 7 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 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很快, 北平、天津失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奉命南迁, 先暂驻于“衡山湘水”的长沙。随着日本的侵略加剧, 形势危急, 1938 年三校又迁到云南, 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把清华、南开严谨教学的精神与北大传统的自由研究的精神结合了起来,把北大的自由与民主、清华的生动活泼与事业心、南开的实干与严格整合起来, 以培养学生成为勤奋努力、事业心强、学习严谨、具有自主能力和主动性的人才。西南联大精神的形成, 是为抗战的现实需要,在继承三校传统和精神的基础上, 结合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加以整合、提炼的结果。 首先, 西南联大对三校原来的传统精神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继承的基础上, 而是在原有传统精神的基础上, 进行了调整整合, 进而形成了使三校原有精神互补的西南联大精神。【比如北大具有自由的精神,西南联大继承了它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精神, 但对于北大自由到看似无序的状态, 西南联大并不赞成。而是选择了以清华讲秩序、守纪律和严谨的精神状态来纠正北大学生自由的无度。】北大的学生可以逃课, “你爱上课, 可以; 你不爱上课, 也可以; 你爱上你爱上的课而不爱上你不爱上的课, 更是天经地义的准可以! 总之, 一切随意”。而清华则有严格的纪律, 没有自由散漫的习气。西南联大《教务通则》第四十五条规定: “学生一学期内, 无故缺课( 体育及军事训练在内) 满十小时者, 由注册组予以警告; 满二十小时者, 酌以训诫; 训诫后而仍无故缺课者, 由教务长酌令休学一年或一学期”。第四十六条规定:“学生一学期中因任何事故于某课程缺课愈三分之一者, 不得参该课程之学期考试, 该课程以零分计”。 其次, 西南联大没有满足于对三校传统精神的继承, 【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 又根据西南联大所处的抗战时代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了新的精神。】根据抗战建国的需要, 西南联大在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培育和形成了西南联大的爱国精神; 根据三校联合办学的现实, 西南联大又突出了学校自身团结精神的培养。西南联大精神是大学的普遍精神与西南联大个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普遍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使西南联大精神能够传之久远、弥久弥珍; 能够浸透代代学人的心灵, 成为西南联大人的团体意识; 能够至今让人击节赞叹、感怀不已。 一、“刚毅坚卓” “刚毅”语出《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于仁”, 注云: “刚: 无欲; 毅: 果敢”。“卓”为“超绝出众”意。“刚毅坚卓”即为坚强果敢、坚忍不拔、超绝出众、卓尔不群之意。 “刚毅坚卓”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对三校精神传统的最具时代性的继承和弘扬。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首先体现了以西南联大人在抗战的艰苦条件下, 为成就学术救国、以文化振兴民族的大业而克服一切困难、脚踏实地、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这正是在抗战时期对苦干、实干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这一精神最能反映在整个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精神风貌。【凭着刚毅坚卓的精神, 无论是距“七七”事变爆发仅3 个月后长沙临时大学即完成提议、筹建、组建到开课的所有工作, 还是从长沙到昆明, 实现了1671 公里的远距离整体搬迁, 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无论是在抗战的八年间, 顶着日寇的空袭,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弦歌不辍”,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 还是克服一切困难坚持科学研究, 始终执当时中国学术之牛耳】, 在西南联大所取得的成就中无不贯穿着“刚毅坚卓”的精神。 “刚毅坚卓”成为西南联大精神的基础, 支撑着西南联大的其他精神。因为有了“刚毅坚卓”的精神,所以西南联大人能够在抗战爆发之初, 就抱定抗战必胜的信念, 如校歌所唱“千秋耻, 终当雪”, “便一成三户, 壮怀难折”,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 还燕碣”; 凭着这种精神, 西南联大教师能够始终以弘扬、建设民族文化进而挽救和振兴民族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介绍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介绍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落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立”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第二次国共战争; “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

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 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 纪念碑全景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政协各单位首席代表一一执锨,奠下纪念碑的基石。后经全国广泛讨论,确定碑型。到1952年,全国优秀的建筑师和专家们共设计了一百多种图案,经有关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征求各界人民的意见,归纳、修正成最后的图样。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由北京市长彭真任主任委员,郑振铎、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员。委员会下设工程处,分设计、施工、采石、美术工作等7个组进行工作。纪念碑的设计工作由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主持。此外,专设一个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下,研究浮雕画片所需的史料题材。 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修建,1958年4月22日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纪念碑总高37.94米,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8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高2米,

西南联合大学

中国教育史最璀璨的明珠 -----------西南联合大学 自清末民初引入现代大学制度以来,中国大学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现如今并没有一所中国大学在世界上有足够的影响力,但是在中国曾经的某一个时期,某一个地方,却有一个培养出获诺贝尔获得者的好大学。至今人们提起它,都在国内和国际上有极高的声誉,这所学校就是西南联合大学。在上这门课程之前我只知道在中国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所学校,但通过课程的学习加上对于资料的整理让我的内心对这样一所学校所取得的成绩为之一振。这样一所学校及其所取得的旷世成就深深的吸引了我。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JohnIsrael说过:“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以下是我对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的一些看法,及对其成功原因的一些分析。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均学有成就,有的成为举世闻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满9年,就读学生不过八千,而且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但却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三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朱光亚、邓稼先、王希季,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科学、教育、新闻、出版、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不少西南联大校友成为业务和政治骨干。在台湾和海外,有重大成就的联大校友,也不乏其人。 这所在抗战期间临时组建的大学.为什么能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培育出超过北大、清华、南开30年里培养的人才,取得了堪比牛津、哈佛、耶鲁的辉煌成就?西南联大培养杰出人才的秘诀何在?西南联大的教育成功应该给我们今天的教育人以怎样的启示? 西南联合大学培养出这么多的优秀人才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办学理念的相融相契——西南联大成功联合的根本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