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与中共夺取东北的战略

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与中共夺取东北的战略
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与中共夺取东北的战略

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与中共夺取东北的战略

王钦双

[摘要]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源于战前美苏英三国召开的雅尔塔会议。这一政策从内容上看,对中共是不利的。但是,由于战后美苏冷战对抗的逐步加剧,苏蒋之间矛盾的加深,苏联不断调整对华政策尤其是在东北的政策并对中共在东北的军事行动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援助,为中共夺取东北战略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共审时度势,利用美苏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制定了夺取东北、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和策略方针,并迅速展开,建立了稳固的东北根据地。

[关键词]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变动;中共夺取东北战略;评价

[中图分类号]K2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8(2003)02—0037—05

夺取东北,背靠苏、蒙、朝,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这是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战略设想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夺取东北,建立巩固根据地的任务迅速提上全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利用美、苏、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制定了正确的夺取东北,创建根据地战略和策略方针,从而建立了稳固的东北根据地,为打败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在我党创建东北根据地的过程中,苏联对华政策对我党夺取东北,创建根据地起了十分微妙而又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尤其是东北政策的演变及其作用的分析,旨在说明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及其变动,对中共夺取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发生了怎样的影响,并进而作一评价。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华政策的制定

战后苏联的对华政策可以追溯到战前美苏英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关于远东问题的秘密协定。“雅尔塔会议的实质内容就是东西欧的划分和关于远东的秘密协定。两者都体现了美苏势力的划分。”根据这个协定,战后中国实际上被划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①。但是,由于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为推动苏联早日对日作战,美苏相互妥协并达成秘密交易,允诺苏联在蒙古和东北的大量权益,保持“中国在满洲的全部主权”。同时,斯大林承诺战后将支持蒋介石,并根据雅尔塔协定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签订双边协定。雅尔塔协定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苏联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

抗战胜利后,为了实施雅尔塔协定,防止战后苏联与中共的接触,美国极力推动中苏签订条约。在此之前,也就是1945年5月,杜鲁门总统派霍普金斯到莫斯科与斯大林、莫洛托夫会谈。在中国问题上,斯大林明确表示:他将尽一切努力促进在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这种领导在战后还应保持下去,因为没有人象蒋介石那样强有力。他特别提到,没有哪个共产党领袖拥有足够的力量统一中国②。他的谈话说明了他对共产党力量的轻视、对蒋介石的重视及对蒋政权的支持,这就阐明了苏联对华政策的基点。1945年6月30日,中苏开始关于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斯大林又当面向宋子文表示无意支持中共,对华援助也只给“中央政府”,并说:中国只应有一个政府,由国民党领导;只有一支军队,共产党军队编入国军是当然之事③。当时,苏联和蒋介石政权为了各自的目的,经过双方艰难谈判于8月14日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条

约》以及《关于大连之协定》、《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并就外蒙古问题等进行换文。条约和协定的一些内容,是有损中国主权的。根据中苏条约及双方换文时苏联方面的声明,苏联政府表示只支持和援助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不支持共产党,答允将东北主权统统交给国民党政府接收。这样,战后苏联对华政策最终形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联对华政策的基调是一个中心两个方面。一个中心是争取全面和充分实现雅尔塔体制,谋求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殊权益,确立苏联在亚洲的战略地位,争取在远东实现和平。两个方面:一是承认国民党政府在全中国的统治地位,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以换取蒋介石承认雅尔塔体制,并在苏美之间采取中间立场;二是要求中国共产党放弃武装斗争,参加国民党政府,以避免中国发生内战,引起美国的直接干涉,危及苏联的安全。

二、苏联对华政策特别是东北政策的变动与中共夺取东北战略的展开

苏联在战后实行支持蒋介石而不支持中共的对华政策。在东北问题上,苏蒋达成的协议是:蒋介石保证苏联在东北享有优越权益,苏联答应在战后把东北交给国民党接收。这其中并没有给中共保留一席之地,而是将中共彻底排斥在外。由于美国企图染指东北,以及苏美冷战形势的进一步加剧,蒋介石完全投靠美国,苏联逐步调整对华政策特别是东北政策。这种政策的变动有利于中共夺取东北战略的展开。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变动与中共夺取东北战略的展开,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5年8月到11月上旬,在中共独立自主政策的冲击下,苏联对中共进军东北给予了有限的支持。中共依据变化的形势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全国战略方针。

1945年8月,苏联外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一、二方面军总共150万人从东西南三面向满洲日军发动了进攻,很快就攻入了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毛泽东立刻意识到:抗战胜利就要到来,夺取东北,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时机已经到来。就在苏军进军东北的当天,毛泽东即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抗日军民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苏军作战,并命令原东北军吕正操张学思部、万毅各部及冀热辽军区李运昌部立即向热河、辽宁及吉林进发。考虑到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苏联不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事实,中共中央最初不能不对来自苏联的帮助抱以十分谨慎的态度。因此,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④,同时力争苏军不干涉和少限制自己的行动。就当时苏军对中共部队的态度而言,因无莫斯科的明确指示,虽一般表示友好,并且同情中共而厌恶国民党,但碍于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条约,尚不敢公开承认和帮助中共武装。由于当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制定了正确处理同东北苏军关系的基本原则,如一切苏军只要不反对者,即可放手进行;进入东北部队不要用八路军的名义,不勉强与苏联建立联系;苏联坚决反对者,必须予以照顾,不使苏军在外交法律上为难等⑤和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进入东北的部队基本站稳了脚跟,并得到苏军在某种程度上的支持和配合。

9月中旬,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苏军开始要求已进入东北的部分中共地方武装改换名义,协助维持地方秩序。苏军代表亲飞延安,说明希望中共中央派负责同志前往东北,以便就近具体协商双方行动。考虑到外交上的承诺,苏方强调原则上中共的八路军和国民党的军队一样,都不应进入东北,但私下应允,如果不用八路军的名义,不公开与苏军接洽,苏军将取放任态度⑥。而这时进入到察哈尔、绥远地区的苏军,更是主动派出代表与八路军接洽,要求八路军准备解放苏军即将撤出的地区,并全力加以控制,战略重心千万不要南移,以免国民党占领这些地区以后再度割断双方的联系。如果八路军需要,他们可以秘密提供武器援助,即使将来八路军在抵抗国民党进攻受挫,也可以靠近外蒙边界,甚至撤到外蒙去。苏联驻重庆大使彼得罗夫也向还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明确指出:中共当前的战略重心,应当是集中兵力,“确保张家口、古北口、山海关之线,防蒋进攻”⑦。很显然,这一系列的变动都是来自莫斯科的指示。也正是基于这一重要的情况变化,中共中央才提出和制定了对此后军事发展极具战略意义的“向北发展,向南

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与中共夺取东北的战略

防御”的方针,决心放弃南方的部分根据地,将兵力北移,努力控制热河、察哈尔及河北东部,同时在东北沿海配置数万兵力,争取占据东北⑧。正是从这时起,中共中央派遣了占总数1 4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各4名,其中包括4名中央政治局委员,率领2万名干部和11万大军挺进东北。国共争夺东北的斗争由此揭开序幕。

中共迅速进军东北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极大恐慌。自9月下旬,美国便大规模运送国民党军队赶往华北和东北,并公开在天津登陆,帮助蒋军占领平津等地。针对这一情况,苏军对中共的支持也变得积极起来。10月初,苏军劝告中共东北局和中共中央,应抽调25万至30万部队,部署在山海关及沈阳一带,守住东北大门。为了增强中共方面的信心,4日苏方就通知中共东北局说,苏军准备把缴获的所有保存在沈阳、本溪、四平街、吉林、长春、安东、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的日本关东军的武器弹药和军事装备,如数转交给中共接收,并说明这些武器弹药可以装备几十万人。这次会谈后不过两周时间,已知中共方面所得到的武器就有三批,足够装备十几万人的部队。其中步枪约10万支,轻重机枪约3400挺,投弹筒约500个,大炮100余门,各种弹药将近2000万发⑨。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毛泽东刚从重庆回到延安,就当机立断,决定依目前部队调动情况确保山海关一线虽暂时做不到,但仍可按苏方建议,“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于庄河、安东一线,坚决拒止蒋军登陆及歼灭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βκ。

为协助中共夺取东北,苏军这时也可以说是尽其所能。它先是不顾美蒋方面的外交交涉,拒绝美舰运送国民党军在大连登陆;然后把美舰可能登陆的东北营口、葫芦岛两地转交中共军队接收,宣称苏军对两处可能发生的任何冲突将概不负责;同时把南满的大批兵工厂、武器弹药仓库,甚至一些重型武器和飞机统统交给中共;还将中共武装引入长春市郊和机场附近布防,要其严防国民党通过空降进入东北。苏军代表10月25日甚至通知中共东北局说:“如果说过去需要谨慎些,现在应该以主人自居,放手些干”。如果国民党军在11月15日苏军正式撤退之前敢于进入东北,苏军将协助中共打击国民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关内作战的军事形势也明显对中共有利,毛泽东提出了“华北、东北、苏北、皖北及边区全部归人民自治”这一十分强硬的政治主张,主张公开宣布:“东北由东北人民自治军保护,中央军不得开入”βλ。

以上事实说明,苏联受中苏条约的限制,不能不同意蒋介石政府接收东北主权,对中共进入东北在形式上加以限制。但是,苏联不允许美国势力随着国民党军队的开进而渗入东北。因此,苏联希望通过支持中共军队进入东北并发展势力,在东北形成一种遏制力量来阻止美蒋在苏军撤离后把东北变成反苏基地。这就为中共军队抢在国民党军队之前先期进入东北,并取得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阶段,从1945年11月中旬到12月底。苏联调整对华政策,限制中共力量发展。中共根据形势的变化制定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新方针。

由于苏军当局的限制和不合作,国民党政府“外交接收”东北受挫。蒋介石以退为进,发动外交攻势,中断在长春进行的接收谈判,并改外交接收为军事接收,大举进攻东北。蒋介石还致电杜鲁门,声称苏联政府支援中共军队抢占东北,“实已构成东亚和平与秩序之重大威胁”βμ,故请美国给予“积极的协调动作,以防止其继续恶化”。企图使东北问题进一步成为国际问题而招致美国的干预,这是苏联最不希望看到的。于是,莫斯科的态度马上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并立刻采取了行动,调整对华政策,缓和中苏关系。

苏联对华政策的变动主要表现为: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态度发生变化,对国民党极力表示友好,对中共则采取抑制政策。苏联政府声称:“一切政府接收工作皆可依靠友好同盟进行,而无不可协商之事”。根据条约,日本投降以后,苏联军队在3个月内完成撤军计划,12月3日应为苏联撤军之时。为了配合国民党对东北的接收,11月9日苏联政府表示:“愿将其军队撤退延缓一个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3年第2期 (总第171期)

月至两个月。”苏联政府态度的变化,蒋介石非常欢迎,并向苏军提出:如果苏军按规定的期限撤出满洲,国民政府将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因为届时还不能在撤出的地区组成民政机关。要求等到国民党军队进入东北时再行撤退,以便苏联“将东北九省交与中国政府,而不交与非中央军队”。苏联答应了国民党政府的要求。苏态度变化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改善同蒋介石的关系防止蒋介石国民政府与苏联公开对抗,甚至促使蒋介石趋于中立,达到遏制美国的作用,这也是苏联对华政策不断变化的重要原因。苏联方面曾多次对国民政府表示过:“不能让美国有一个兵到中国来,只要美国有一个兵到中国来,东北问题就很难解决了”βν。

苏联对华政策变动对中共夺取东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面对变化了的形势,中共中央不得不改变刚刚确立的夺取全东北的战略方针,明确告诉东北局:现在的方针必须顾及苏联的国际信用,因为“这是严重的世界斗争”。据此,中共中央放弃了独占东北的计划,提出了“让开大陆,占领两厢”的新方针,主张部队多占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准备背靠苏联、外蒙和朝鲜,长期坚持,建立巩固的根据地βο。

第三阶段,从1946年1月至5月,美蒋公开合流,苏联加紧支持中共在东北的发展。中共夺取东北的战略初步实现。

1946年初苏蒋关系因美军帮助蒋军进入东北,甚至公然出动军队替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再度紧张。苏蒋关系的恶化,使苏联再次调整对华政策:为进入东北的国民党军设置障碍,延缓甚至阻挡其行动;对共产党军队则予以支援,以实现中共争夺东北的方针。

从1946年1月中旬开始,苏联便在撤军问题上大做文章,借口天气寒冷和燃料缺乏,难以按原计划于2月1日撤军完毕,以此来阻挡蒋军的继续前进;3月2日,苏军在没有通知国民党的情况下,突然撤离沈阳,使国民党接收工作难以进行。3月21日,苏军拒绝了国民党方面提出的苏军撤退时预先通知并对其接收提供便利的请求。同时,苏军还以沈阳至四平间发生鼠疫为借口,要求北上的国民党军到公主岭时停留十日接受检查,然后方可继续北上。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拖延国民党军进入东北的时间,使其丧失与中共争夺东北的有利时机。3月26日,苏军发表声明:苏军在长春以南不能等待蒋军“有充分之实力,始能接替防务”时再撤;在长春以北亦“不能等待中国正式国军接防,而只能将吾人之责任交付现有之武力”βπ。

随着苏联政策的变化,形势再一次向着有利于中共的方向发展,这也促使中共对一些大中城市及交通要道的争夺。3月24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我党方针是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中东全线,不惜任何牺牲,反对蒋军进占长、哈及中东路”βθ。对此,苏军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在苏军的协助下,从1946年开始,中共不仅接连控制了苏军撤出的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大城市,而且占领了黑龙江至松花江广大地区,实现了中共提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全面内战爆发时,蒋介石顿时捉襟见肘,在东北被迫转入守势。这一局势导致此后东北根据地由此得以奠定巩固的基础。

三、简评

纵观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我们可以看到:苏联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出发,竭力维护雅尔塔体制所确立的在远东特别是在中国东北的特殊权益,绝不允许美国势力染指东北。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和苏蒋矛盾的逐步加深,苏联不断调整对华政策尤其是在东北的政策,这为中共实现夺取东北的战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中共夺取东北的战略展开的过程中,苏联曾给与中共大力的支持和援助(在不违背外交条约的情况下,不限制中共军队进入东北;阻挡美国插足东北;使蒋介石无法依据条约的规定接收东北全部地区;给予中共东北部队大量的武器装备和一定的经济援助),这对于中共夺取东北,创建稳固的东北根据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苏联对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苏联自身的国家利益,维护它在远东的特殊利益,苏联对中共在东北的支持其目的也是为了利用中共的武装力量阻止美国势力渗入东北。因此我们在评价苏

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与中共夺取东北的战略

联对华政策时,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的消极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其对中国革命的积极作用要大于其消极作用,这对于中共夺取东北乃至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总结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时,陈云曾说: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打败了日本关东军,这就为我们的大部队能抢在国民党前面,迅速进入这个地区,为改善我们的装备,创造了重要的条件”βρ。

同时还应看到,在中共夺取东北,创建东北根据地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英明决策、远见卓识、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善于驾驭矛盾的斗争艺术以及广大军民的英勇奋战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苏联对华政策及其对中共的支持和援助只是为中共夺取东北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没有这些条件,这一战略的实现可能要困难得多,甚至要经历更长的历史过程、付出更大牺牲……。但是,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中国军民的艰苦奋斗,中国革命的胜利更是不可能的。

注释:

①杨奎松:《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第5页。

②《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考验和希望的年代,1953—1965),李石译,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184~185页。

③(美)赫伯特?费斯:《中国的纠葛——从珍珠港到马歇尔调停期间美国在华的作为》,普林斯顿大学1953年版,第286~287页;(美)迈可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郭济祖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21页。

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2页。

⑤《中共中央关于迅速进入东北控制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的指示》,1945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下同),第257~258页。

⑥《中央致重庆代表团电》,1945年9月14日。

⑦《中央致重庆代表团电》,1945年9月17日;《重庆代表致中央电》,1945年9月20日。

⑧《中央关于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致重庆代表团电》,1945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卷,第278~279页。《中央致重庆代表团电》,1945年9月18日。

⑨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高树桥:《东北抗日斗争史论丛》第2集,吉林社会科学院编,1984年版,第228页。

βκ《中央关于目前东北发展方针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卷,第364页。

βλ《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下我方条件致周恩来等电》,1945年11月3日。

βμ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七编,战后中国(一),台北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149页。

βν蒋经国:《风雨中的宁静》,台北幼狮书店1973年版,第149页。

βο《中央关于东北工作方针等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年11月9日;《中央关于让出大城市及长春铁路线后开展东满、北满工作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卷,第426~432页。

βπ董彦平:《苏俄据东北》,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第7页。

βθ《中央关于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中东路全线致东北局》,1946年3月24日。

βρ陈云:《关于辽沈战役一书的谈话》,《中共党史资料》第10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10月版,第2页。

(本文作者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1)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作者:安.哈扎诺夫网站编辑:安艳燕来源:《中共党史研究》日期:2013-04-13 斯大林继任者对亚太地区的政策,也许只有从苏联50年代中期整个对外政策的前后变化上才能看清。斯大林的去世,是减少苏联集权制度内外政策中最不受欢迎的方面的信号;苏联在核武器及运载工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缩短了它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并造成这样一种形势:避免世界核战争的唯一可能性是寻求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相互谅解。 对于世界格局中这些根本的变化,苏联领导人的回应是:提出了“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赫鲁晓夫将这一思想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基础。应当说,还是列宁论证了两个体系共存的必然性,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必然要求有一个两种制度暂时共存的时期。 斯大林作为列宁的追随者,他没有对列宁的这个推论提出反对意见。斯大林去世以后,赫鲁晓夫的理论顾问们尝试改变国际关系的性质,建议用“和平共处”这个词来代替在列宁的著作中可以看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敌对共存”的表述。事实上,正是这一点,是赫鲁晓夫在发展苏维埃国家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方面作出的主要的创造性的贡献。“和平共处”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实际上是对“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国家和平共处思想”的简单发展。这一思想是由列宁提出,由斯大林付诸实践的。而赫鲁晓夫则进一步将“和平共处”规定为苏维埃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由于赫鲁晓夫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政策有自己的目的,这首先是为了避免能够导致人类毁灭的核灾难。赫鲁晓夫认为,苏联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是同资本主义作斗争,另一方面是防止新的世界大战。为了统一这两个明显互相矛盾的任务,赫鲁晓夫的理论顾问们试图论证“和平共处”是国际间阶级斗争的特殊形式。赫鲁晓夫希望:苏维埃国家令人神往甚至是热爱,而不是害怕它。同时他也想把经费从军事领域转到农业和消费品的生产方面。总之,他的主要外交思想表明他希望冷战解冻。 斯大林逝世的时候,苏联的国际地位,客气一点说,是不高的。当时朝鲜战争持续了3年,战争陷入了困境,各参战国都认识到,这场战争不可能由某一方取得胜利。因此,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谈判达成停战协定。这个停战协定是斯大林逝世后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定的。关于朝鲜半岛停战的消息使世界各国松了一口气。这无疑提高了苏联新任领导的威望。结束印度支那8年战争的1954年日内瓦协议,可以说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至于苏中关系,其法律基础是《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个条约是于1950年2月在莫斯科签定的。为阐释这个条约,还签定了许多协定,规定苏联给予中国巨大物质援助。然而,50年代的后半期,苏中关系出现了困难和问题,赫鲁晓夫和毛泽东两个人角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地位是关系冷漠的主要原因。苏中关系的恶化发端于1956年,而其后的两年又进一步发展。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米高扬和其他一些苏联领导人对斯大林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毛泽东对苏联领导人事先不同他商量,并自认为可以单独决定这样重大的问题非常生气。赫鲁晓夫还是一个新的、缺乏经验的领导人,毛泽东认为,在作出关乎世界革命运动命运的决定之前,应该同他这样老的、比较有经验的领导人商量一下。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课程的考试100分

一、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分) 1.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 B.经济问题 C. 人口问题 D. 社会问题 2.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 A.9 倍 B. 10 倍 C. 7倍 D. 8倍 3.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 0.1 B. 0.07 * C.0.05 D.0.08 4.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 19世纪60年代 * B.19世纪50年代 C. 19世纪70年代 D. 19世纪40年代 5.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 A.1918 年 B. 1917 年 C. 1916 年 D. 1919 年 6.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 威尔逊 B. 杜鲁门 * C.罗斯福 D.肯尼迪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 A.华盛顿 B. 里根 C. 罗斯福 D. 杜鲁门 8.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 它的陆军力量 * B.它的海军力量 C. 它的经济实力 D. 它的军事实力 9.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 联合国家宣言

B. 14条计划 C. 门罗宣言 * D.租界法案 10.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 日本 B. 德国 C. 法国 * D.英国 二、多选(共5小题,总分:20分) 1.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代表了 A.美国正式建立世界霸权 ’ B.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 C.美国已经不满足于西方霸权,从而转向建立世界霸权 ’ D.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 2. 威尔逊的14条计划都有哪些内容? ’ A.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 “ B.维护公海航海自由 “ C.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 “ D.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9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九)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时间:月日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模式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故选D项。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论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的历史教训

论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的历史教训 摘要:众多学者研究认为,苏东剧变中人民抛弃的并不是共产党本身,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僵化了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任何重大历史事变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外因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内因在于苏联和东欧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和矛盾。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虽然最终都失败,但都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留下了一个成功的经验和值得深思的教训。 关键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科学社会主义和平演变斯大林模式 回首百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人们无不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遭受的严重挫折感到痛惜,也无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欢欣鼓舞。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的挫折。有少数同志在挫折面前怀疑社会主义的前途,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他们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既然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那么为什么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会演变成资本主义制度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科学的分析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 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概况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统治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①,它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过巨大作用。但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传统的政治经济结构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迫使苏联不得不在理论上突破禁区,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改革。苏联的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赫鲁晓夫改革。②1953年9月,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冲破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政治改革。在经济领域,赫鲁晓夫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图扭转农业严重滞后的局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生活状况和促进了农业发展,但并未根本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同时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一些局部性的改革,而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改革未达预定效果。在政治领域,主要是反对个人崇拜,加强法制和党的集体领导,使苏联政治生活开始发生一定变化。赫鲁晓夫改革虽然成就不大,但毕竟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 第二个时期是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经济领域主要推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新体制”,其内容涉及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目的是要解决企业缺乏主权,过多使用行政手段管理企业、企业职工不关心经济效益等问题。新经济体制在试行和推广初期,职得了显成果,苏联经济实力翻了一番。当然,新经济体制也未完全克服经济管理体制所固有的探刻矛盾,它所规定的两个基本措施即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利用经济杠杆都没有很好贯彻 ①陈振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0 ②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兴衰[M].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抗战结束后美苏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国民党政权的影响

抗战结束后美苏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国民党政权的影响 摘要: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国际背景之下,外部因素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共两党的决策。国民党过分迷信和依靠美国,以致在解放战争后期,当美国政府放弃国民政府后,国民党陷入了外交绝望之中。同时,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判断失误直接影响了国民政府的对苏政策,实行彻底的反共反苏政策,对苏断交导致了在东北的失利。 关键词: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外交政策;美苏对华政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民党政权在抗战结束后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土崩瓦解,看似偶然,其实必然。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此问题偏重从国民政府内部进行考察分析。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处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国际背景之下,美苏对华政策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共两党的决策。本文试图要阐述的就是美苏对华政策变化对国民党政权丧失的影响。 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决策的影响 二战结束,伴随着日本战败,中国一跃成为远东唯一的大国。因此,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的政府,并使之成为维护美国在远东利益的工具,成为美国战后对华政策的必然选择。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布:“保卫中国即是保卫美国的关键。”①而要想真正保卫中国,首先必须使中国从战争中恢复过来,成为远东的强国。正如美国国务卿赫力在他的《回忆录》中所说的:“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援助中国,使他强大和稳定……如果远东要保持稳定的话,那么在做任何安排时都要保证中国处于舞台的中心。”②其实,从波斯坦会议开始,美国就在全球积极谋求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的命运因此一度被美国所左右。战后美国对国民党的援助立场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为本国国家利益服务的,这就决定了美国的援助底线是决不在中国大陆上使用美国地面部队执行战斗任务。换言之,尽量避免内战,实行国共谈判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首要内容。美国作出如此选择也是经过通盘考虑的: 第一,美国的在华利益不值得为之一战。马歇尔上台后,他努力达成国共停战,督促建立联合政府,限制美国军事顾问团的活动范围,拒绝扩大军事援助的计划。所有这一切都基于一种广泛、共同的看法:美国的在华利益不值得诉诸武力。美国的战略重点自始至终在欧洲。马歇尔曾私底下跟顾维钧说“美国并不是非帮助中国不可”③。 第二,美国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介入。二战结束后,美国面临大批军队复员的压力。1945年,美国陆军只有400多万人,1946年陆军只剩100多万,其中只有12000名士兵驻在中国。④即使美国愿意全力支持蒋介石,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课程的考试 满分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课程的考试 一、单选( 共8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2.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3.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4.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5.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6.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8.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二、多选(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美国的战略历程包含几个主要阶段,分别是: A.霸权准备期 B.霸权确立期 C.霸权护持期 D.霸权扩展期 2.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如何确定新时期美国大战略,成为美国各界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国内激烈的战略讨论凸现了美国的各种战略选择,这几种战略选择分别是: A.新孤立主义战略 B.选择性接触战略 C.合作安全战略 D.单极霸权战略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精品教案 一、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 1.背景: 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 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⑶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P98历史纵横,了解) ▲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⑴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 P98 第一段) ⑵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2.内容: 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主要内容:P98第二段①②③ ⑵工业:P99第一段①②③ 3.评价 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 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 4.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 具体原因: 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 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 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 1.内容: ①②③见P99第3段 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 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 ①②③见P99第4段 ▲注意: 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⑵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当年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始末

当年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始末 2013-11-17 12:29:43 归档在《不屈的意志》 | 浏览88834 次 | 评论36 条 当年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始末 1 早在1939年,日本陆军部实施“北进政策”,由占领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挑衅苏联,在荒凉的蒙古草原诺门罕,日军与苏联红军干上一仗,苏军在朱可夫元帅指挥下,日军关东军碰上了强硬对手,苏联红军的机械化和指挥官的现代战术,让18000多名日军葬身草原。 1941年,德国对苏联不宣而战,进行突然袭击,苏联为在西线专门与德国作战,安定东线迫在眉睫,于是又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45年,德国在盟军的打击下,覆灭在即;同年2月,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度假胜地雅尔塔,为尽快促使日本投降,结束太平洋战争,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联合打击日本的时候已到,他请求斯大林出兵东北,以实现对日致命一击。这个时候的斯大林坐地要价,认为需要给苏联一个出兵的理由,罗斯福答应了斯大林的要求,在涉及当时中国政府核心利益之下,在没有中国政府在场、甚至毫不知道情况下,罗斯福与斯大林达成了协议,即《雅尔塔协定》,其内容主要为:维持外蒙古独立现状,租借中国旅顺港做军事基地,保证战后,苏联替代日本在中国东北独享商业利益等等。 2 事件发生几个月之后,蒋介石才私下从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嘴中得知密约的部分内容,认为不能指望美国人,于是派宋子文直接与苏联接触,同斯大林签订一项条约。1945年6月30日,宋子文一行抵达莫斯科,7月2日,斯大林亲自与宋子文等会谈,会谈时,斯大林拿一张纸往宋面前一掷,说,谈你的问题是可以的,但只能拿这个东西做根据,这是罗斯福签过字的,宋一看,知道是《雅尔塔协定》。 7月9日,蒋介石致电斯大林:中国政府今愿以最大牺牲与诚意,寻求中苏关系根本之解决;这也表明蒋介石默许了1945年2月罗斯福答应的斯大林所谓“给苏联一个出兵的理由”而开出的条件即: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现状,苏联承认中国对东三省的主权,旅顺港采取“共同使用”而不是“租借”30年,苏联承诺不向中共提供武器。 1945年8月14日,宋子文代表国民政府在莫斯科与苏联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3 随即,苏军迅速集结,将在西线攻克柏林的部队第1、2白俄罗斯方面军和第1乌克兰方面军,调到远东战场。苏联红军战士尼古拉自参加卫国战争后,已6年没有回过家,他后来这样回忆:我们到了西线战场,在那里,8月7日的时候,柏林已被解放了,我们从那里又回到了东方,当时我们也不清楚还会不会有战争,在广播里才听到要和日本作战。 当时中国东北,还盘踞着近100万日本关东军,仍然拥有雄厚实力和强大攻击能力。1945年8月9日,凌晨,苏联远东军区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发出进军远东的总攻击令,150万苏联红军,越过4千多公里中苏、中蒙边境,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日本关东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强大攻势。 许多年以后,黑龙江绥芬河市民崔风成依然记得,他说:那晚,我们全家趴在炕沿下,听着外面炕沿下听着外面炒豆般的枪炮声,头不敢抬起,母亲毕竟有经验,她说可能是“老毛子”打过来了;到天亮出去一看,满街都是苏联红军,“老毛子”真过来打日本了。 4 一些苏联老兵,也对当时情景终生难忘。苏军老兵尤里这样回忆:等待命令的时候,也许是一瞬间的害怕的,我当时候的心情就是整个生活都在我的脑子里过一遍,但是当战争开始以后,就没有恐惧的心理了。 苏军女兵伊万诺夫娜这样回忆:那是我第一次上前线,我旁边有一个军官,他打日本人的时候,脖子突然受了很重的伤,一下子就倒下了,我当时吓得腿都软下了,那应该不是害怕,而是一种惊吓的感觉,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88分)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88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2.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3.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4.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5.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6.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7.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8.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9.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10.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它的陆军力量 B.它的海军力量 C.它的经济实力 D.它的军事实力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1. 关于美国世界霸权的确立表述正确的有: A.美国利用联合国等全球性政治组织,确立了全球的政治霸权地位 B.美国利用世界经济的重建,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C.美国通过与苏联的意识形态斗争,获得了西方精神领袖地位 D.美国通过与苏联的军事对话,确保了军事霸权地位 12. 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短短的四年之内,将几个地区3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迅速成为两洋国家。这几个地区是指? A.德克萨斯 B.纽约 C.新墨西哥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课程的考试 100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2.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3.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4.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5.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6.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8.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它的陆军力量 B.它的海军力量 C.它的经济实力 D.它的军事实力 9.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10.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代表了 A.美国正式建立世界霸权 B.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 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 C.美国已经不满足于西方霸权,从而转向建立世界霸权 D.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 2. 威尔逊的14条计划都有哪些内容? A.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 B.维护公海航海自由 C.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 D.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 2012年12月04日17:46 作者:知远 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的战略,平衡国家实力要素的目的、途径和手段,以实现国家安全并保护、维护和促进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成功的话,这个过程最终将导致大战略或统一的战略的发展,这个大战略将把价值观和利益与产生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战略评估结合在一起,而这些政策将在一个统一的战略中加以表述。然后,这个战略将作为政府的一份统一文件。1 本文将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起源和发展。本文还将分析,美国总统根据1986年《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的规定,编制并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的要求和内容。本文随后将介绍和分析1987年、1988年、1994年、1998年和2002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以上这些报告是否实现了《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为美国提供一个统一的战略或大战略的意图。选择这五份报告的原因是,在笔者看来,这些报告代表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维和方向的新的或重大的变化。 背景:美国国家安全结构发展的历史回顾。 实现国家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是提供所需的政府机构和机制,组织国防机构,统一武装部队,将科学用于军事目的,动员军队的人力,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分摊国防的费用。2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孤立主义的黄金时代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那一天结束的。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们认识到,美国和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意识形态竞争的新时代。对美国来说,努力界定和完善国家安全结构和战略的过程始于二战期间,并在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案》中第一次正式阐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将两种根本不同的政治理念引入了关于美国未来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这个问题的辩论之中。第一种理念与旧的保守政治文化有关,担心发展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机制,会危及与美国民主有关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制度。他们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结构会浪费资源,严格地管制这个国家的青年,将权力过于集中在联邦政府,尤其是军队。这些人还担心,建立一个强大的行政部门会破坏国会和行政部门之间符合宪法的基本平衡。4 第二种理念是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念,希望在世界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这种理念强调,美国已经进入全面战争的时代,这种新的威胁需要更高程度的军事警惕和战备,可以为美国的国防动员国家所有的资源。此外,他们还认为,保卫美国的自由与保卫其他地方的自由是不可能分割的。5 “和平与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美国领导人别无选择,只有通过捍卫整个自由世界的安全来保卫美国的安全”。6 最后,正如民主社会的所有政治进程一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之间的辩论以妥协告终。在国防问题上产生一个多数人的共识,这是不可避免的必要妥协。制订战略不是一个理性的和系统性的过程。事实上,这是一个紧张的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和妥协,才产生了国家战略。7 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行动的准备与实施,行政与立法之间的斗争,陆军部内部的斗争以及陆军部和海军部之间的斗争。8 主要的不足在于:陆军和海军之间关于空中力量的作用之争;关于国家的安全结构不能再基于一种适用于平时的组织结构,又基于一种适用于战争的不同组织结构的认识;陆军和海军关于战后的作用和任务的分歧;和平时期的国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B ) A.日本 B.俄国 C.英国 D.美国 2.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B )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洪仁玕 3.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B )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严复 4.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C ) A.西征失利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故 5.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C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6.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7.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的反对袁世凯的斗争是( A )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 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战争 8.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B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D ) A.戊戌变法运动 B.保路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0.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B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毛泽东 11.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指(B )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12.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C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 1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A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4.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A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5.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 B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16.抗战初期,八路军取得的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著名战役是( A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战役 命题教师:于桂兰马宁李秀英满晓晶教研室主任:系主任:

抗日战争后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抗日战争后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摘要抗日战争后期,由于欧洲形势的日益紧张,苏联对华政策迅速发生逆转。1945年2月苏联与美国秘密签订《雅尔塔协定》,为了兑现它在《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所取得的在华利益,以及不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全国胜利,采取了支持国民党统一中国的政策,在客观上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关键词苏联对华政策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形势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政治形势。1937年前后,由于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步步紧逼苏联,苏联面临东西两面作战的危险性逐渐增大,为此,苏联确定了援华抗日的对外政策。但随着欧洲形势的更加紧张,特别是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对华政策发生逆转,与此同时,罗斯福与斯大林在维持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方面取得了一致。1945年签订的《雅尔塔协定》是美苏互相妥协而产生的重建世界秩序的全盘方案,划分了两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范围,为了进一步落实其协议,1945年8月14日又与中国国民党签订了《中苏有好同盟条约》,不顾中国的民族利益与领土主权完整,支持蒋介石压制共产党,客观上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一、秘密签订侵犯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随着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发展,苏、美两国各自勾画着世界格局的蓝图,中国是他们蓝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苏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既有争夺,又有妥协,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全局地位。 美国根据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策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确定了一个近期的军事目标,即利用中国拖住日本南进的力量,减少美军在对日作战中的牺牲;一个长远的政治目标,即在战后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亲美的中国,成为美国可以用来抗衡亚洲共产主义和反美势力的主要力量。对此,美国政要们是直言不讳的。然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还必须得到苏联的支持与承诺,否则是办不到的。赫尔利在给美国政府的一份报告中说:“我们相信,苏联的影响将支配中国共产党的行动”,他认为只要“苏联应允支持国民党政府”,中国共产党则“将与国民政府达成协议”,“如无苏联支持,则中国共产党终将以一个政党的地位参加国民政府”。 美国在军事上、政治上都依赖于苏联的支持,使苏联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鉴于美国需要苏联出兵对日作战,苏联借此提出条件,谋取在中国和远东的“优越权益”。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与斯大林就远东问题单独会谈。罗斯福允诺了斯大林提出的对日作战条件,并写成书面形式。这样,1945年2月一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在没有中国人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_王勇辉

文章编号:1673-5161(2006)04-0014-07 中图分类号:D371 文献标识码:A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王勇辉 内容提要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小布什时期,美国的大 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对手和可能导致重大对抗发生的地点和方式,并且寻求 以何种全球性战略安排来应对。同时,小布什时代的安全观念所衍生的全新内涵促发了美国大战略的一再整合, 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直接反映了美国新保守主义关于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帝国统治理念。在美国大战略中,“选择 性介入”,既是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大特点。作为“选择性介入”重点的中东地区,小布什政府奉行的是一 种既沿承又重塑的双重原则。 关 键 词 地缘政治学;小布什政府;大战略;美国中东政策 作者简介 王勇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04级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Abstract In a historical viewpoint, the rise of America somehow lies in its peculiar geo-strategic status. During the term of George W. Bush administration,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is designed to make out the faultage liner, find out America’s globally potential rival, the way and the spot where may break out serious confrontation, and seek for some arrangement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Meanwhile,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of Bush administration conform the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which reflects America’s neo-conservatism about the world order of post cold war. In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selective engagement is both a component and a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Middle East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selective engagement towards where Bush administration will pursue a dual principle: heritage and reshaping. Key Words Geo-Politics; G.W. Bush Administration; Grand Strategy; US Middle East Policy 从历史实践看,地缘政治学对国际关系产生了诸多重大影响。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把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引入地缘政治学,成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扩张的战略理论;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1904年)从地理空间来分析整个世界形势,其中的“心脏地带论”使得亚欧大陆成为世界列强关注的战略地区,斯派克曼(Nicolas Spykman)在《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战略》(1942年)与《和平地理学》(1944年)两部著作中提出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论”相对应的“边缘地带论”,对凯南的“遏制理论”起了重要的启发作用,从而对冷战期间美国对外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马汉(A.T.Mahan)提出与“陆权论”相对应的“海权论”,把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和取得制海权视为强国的必经之路,对一战后美国加强海军军备、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海洋霸权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美国的大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力量和可能导致重大战争发生的地点和方式。挑战不仅在于判定这些断层线所在的位置,还要找到克服断层线的方法——至少要找到降低断层线的破坏力的方法。① 从地缘政治的现实看,中东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控制着苏伊士运河、黑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三大重要国际水道,航运往来十分繁忙。斯派克曼在其“边缘地带说”中曾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支配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他所说的“边缘地带”就包括中东地区。鉴于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美国把控制中东作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的支撑点。但长期以来,中东并没有建立起某种覆盖整个地区的控制机制,现有的只是一 ———————— ①Charles A Kupchan,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Era: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Geopolitic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lfred A. Knopf inc, 2002, p.26.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人教课标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江阴二中杨晓峰 一、本单元、本课内容 1、课程标准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2009年考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3、教学要求建议 1.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去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推动学生体会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 2.选用能够反映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部分史料,做一些叙事性的描述,使学生能够通过感知而认识转向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积极成效,从而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具有必要性”这一认识。 3.指导学生从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列表呈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基于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特征与结果的了解,初步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这是一个有具体到概括的思维过程,因为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用谈话的方法和史论结合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思想等方面理性地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再从历史条件、功绩与弊端等方面引导学生评价“斯大林模式”,为认识经验教训做一必要的铺垫。 3.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形式,组织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师要准备一些史料和教材上的一些宣传画、漫画等材料,要注意联系专题三“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必修Ⅰ专题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相关内容,以丰富学生的讨论和认识。 1.需要帮助学生纵向地把握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苏联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用表格或箭头图示的方式来呈现历程、勾勒其曲折性。 2.大体可以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改革的结果等方面去列表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有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