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复习题

法医学复习题
法医学复习题

法医学复习题

问答题

1、法医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及对象是什么?

●任务:为刑事案件侦查、审判提供科学证据;为民事案件伤害赔偿提供科学依据;为灾

害、事故处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立法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医学发展;

●研究内容: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临床学;

●研究对象:法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活体、尸体和物(生物性检材)。

2、详述晚期尸体现象有哪些?

晚期尸体现象根据尸体保存是否完整分为毁坏型尸体现象和保存型尸体现象两类。

●毁坏型尸体现象包括腐败、霉尸及白骨化等,其中腐败又包含尸臭;腐败气体、气泡

和水泡;尸绿;死后循环;腐败静脉网;泡沫器官;巨人观;死后呕吐和口、鼻血性液体流出;肛门、子宫、阴道脱垂和死后分娩等;

●保存型尸体现象包括干尸(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特殊型古尸等。

3、电击死如何判断?电流斑的形态学特点有哪些?

●鉴定电击死亡主要依据现场勘验与尸体检查,尤其详细检查电流斑(包括组织学检

查及特殊检验),确认电击死通常要具备的三个条件:①现场要有带电的电源或用

电器②要有确实的触电经过③体表应能见到电流斑或者其他电损伤。

●典型的电流斑如帽针头至豌豆大,圆形或者卵圆形,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或黑褐色

炭化(与产生的焦耳热有关),质硬而干燥,中央凹陷,边缘隆起,似火山口样。

4、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尸体征象有哪些?

机械性窒息尸体征象分为尸体外表征象及尸体内部征象,具体如下:

尸体外表征象:①颜面肿胀、发绀

②尸斑显著、出现早,呈现紫红色

③面部皮肤及眼结膜点状出血

④尸冷缓慢

⑤牙齿的石竹色变

⑥其他

尸体内部征象:①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

②内脏淤血

③浆膜及粘膜下点状出血

④急性肺气肿和肺水肿

⑤脾脏贫血

⑥中枢神经系统

5、机械性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机械损伤按致伤物形态可分为钝器伤、锐器伤和火器伤。

●钝器伤可分为擦伤、挫伤、创、骨折、骨脏破裂、肢体离断等

●锐器伤常分为切创、砍创、刺创、剪创四种类型

●火器伤包括一切火器所形成的损伤,如枪弹创、霰弹创、爆炸伤等

6、猝死的诱因有哪些?猝死的概念如何表述?

猝死的诱因主要有:精神因素、外伤、剧烈运动或者过度疲劳、疾病、其他

猝死:又称为急死,是指外边看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疾病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而发生的突然性死亡。对猝死完整的名词解释应是急速、意外的自然性死亡。

7、如何描述机械性损伤创口的基本形态?

钝器伤

●擦伤:表现为点灶状、片状或线条状,新鲜时呈红色或暗红色,皮革样化后呈浅棕

色或暗棕色

●挫伤:形态不一,多为圆形、椭圆形或片状

●挫裂伤:创口不规则,创角较钝,创缘和创壁不光滑,创底不平,创腔内常有组织

间桥,即韧性强、未离断的神经血管和结缔组织纤维。

锐器伤

●切创:创口无擦伤和挫伤,创口的形态与切断的纤维排列有关,如果创口走行与组

织纤维方向一致,则创口哆开程度不大,成呈裂隙状;如创口走行与组织纤维方向

成直角,则创口哆开比较显著,成纺锤形

●砍创:砍创较深,创壁光滑,创缘平整,创角尖锐或较钝,无组织间桥,创缘亦可

无表皮剥脱形成

●刺创:刺创口虽小,但因能刺入深部组织,伤及重要器官或大血管而危及生命

8、什么是个人识别?个人识别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个人识别指对尸体或活体进行同一认定。(个体识别:是对不明身份的尸体、活体和生物学物证所作的识别判断)

要解决的问题:

①刑事案件中对无名尸、碎尸、白骨化尸、高度腐蚀难以辨认的尸体等的个人识别

②在灾难事故中遇难尸体的个人识别

③交通事故的逃逸案件中现场尸体的个人识别

④对昏迷意识丧失的患者、失去记忆的人、精神障碍的弃儿、整形后进行各种犯罪的人

的个人识别

⑤青少年犯罪中年龄大小的个人识别对定罪量刑非常重要

9、烧死的法医学鉴定是什么?

对烧死的鉴定需解决以下问题:

①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的鉴别

②烧死的死亡机制

③鉴别火场尸体有无其他暴力损伤

④区别自杀、他杀、灾害

⑤多人遇难及严重烧伤尸体炭化、面容毁损、肢体离断者,辨认发生困难,需进行个人

识别

10、列表详述生前溺死与死后抛尸入水的鉴别?

11、脑死亡的基本概念、判断标准及其医学意义是什么?

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在内的全脑功能活动不可逆地永久性丧失,也可称为全脑死亡。

判断标准:①深度昏迷②无自主呼吸③无反射④平直脑电图⑤脑循环停止

意义:可以免除对原发性脑死亡不必要的抢救、复苏措施;明确可供移植器官的时间;明确具体死亡时间;用于法医学鉴定或解决某些法律纠纷等。

12、生物性检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血痕检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主要特点:①容易变性②环境对检材的影响,环境的作用使检材具有不确定性

血痕检验:肉眼观察→预实验→确认实验→种属实验→个人识别

①肉眼观察:可疑血痕的大小、形状、颜色、部位及范围

②预实验:常做可疑血痕联苯胺实验、酚酞实验来初步断定是否为血痕

③确认实验:常做可疑血痕的凝集反应来确认是否为血液

④种属实验:常做血色原结晶实验或者氯化血红素实验确定是否为人血

⑤个人识别:血液测定和STR+TCR实验来进行DNA识别,判断是甲血还是乙血

13、缢死与死后悬尸的区别要点是什么?

答:主要区别在于缢沟及颈部组织是否有生活反应。生前缢沟有表皮剥落,缢沟间皮肤有出血点,颈部肌肉可见挫压伤出血,舌骨大角有骨折等生活反应,而死后悬尸无上述现象

14、简述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的鉴别。

15、简述硬膜外热血肿与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区别要点。

16、诈病、造作病(伤)的特点有哪些?如何鉴别?

诈病特点:①目的性强②检查困难③模仿性强④并称反复⑤过分扩大⑥体检不配合

诈病鉴别:诈病的法医鉴定中应了解案情、慎重对待医学文件并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对被检查人进行检查,必要时聘请有关专家会诊,同时应注意诈病与癔症的鉴别。

(要点:案情与病史的检查、询问病情、体检、专家会诊、慎重结论)

造作伤特点:①有目的性②多为机械伤③损伤多较轻,不损及要害部位,不毁容,不致命④损伤易诊断⑤损伤部位多在自己的双手可及部位⑥授意他人形成的造作伤,则损伤可在身体任意部位。

造作伤鉴别:确认被检查者有无损伤,有损伤的必须详细记载损伤部位、大小、数目、形态、方向等;反复询问致伤经过;现场勘查;损伤检验;衣物检查

名词解释

1. 法医学:法医学是应用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P2

2. 毒物: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机体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的化学物质。P165

3. 电流斑:为电源导体作用于皮肤(电流机械作用与电热作用)在电流入口与出口形成的损伤,是电击伤的特征性变化,多发生在电极接触面较小的情况下。P111

4. 尸僵:人死后出现肌肉松弛之后,各肌群逐渐僵硬并将关节固定,称为尸僵。P26

5. 尸体现象:人死后,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并受到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特殊征象的死后变化,称为尸体现象。P24

6. 八字不交:缢死多为滑动型索套,结扣位于悬吊上方,当体重下垂时可迅速滑动,使绳套收紧,形成闭锁式索沟,由于重力作用,索套悬吊处被提起,而不与皮肤接触,形成从索套着力处向后上逐渐变浅的,在兜住弧对侧形成索沟中断不交的所谓“提空现象”,故缢沟形状为开放式U形或马蹄状“八字不交”。P64

7.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死者多为青壮年(20~40岁);多为男性;多死于睡眠中;生前身体健康,发育营养良好死亡过程迅速,多为即时死亡;死前多无明显诱因;尸检不能发现足以说明死因的病理变化,其他检查(毒物分析、微生物学或化学检查)也不能证明确切的死亡原因,共同改变为急性心力衰竭。P97

8. 中毒:机体由于毒物的作用,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遭受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P165

9. 尸斑:尸体血液因重力作用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并在该处皮肤呈现边缘不清的有色瘢痕称为尸斑。P25

10. 法医鉴定人:是指具有法医学知识和经验并受司法机关的指派、委托或聘用,就所交付的事物进行检查、研究和认定并作出具有法律证据效力的鉴定结论的人;是指受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用,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的法医学问题进行鉴定活动的人。P10

11. 自溶:人死后,组织、细胞因细胞自身固有的各种酶的作用而发生结构破坏、溶解,使组织变软、液化,称为自溶。P27

12. 猝死:又称为急死,是指外边看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疾病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而发生的突然性死亡。对猝死完整的名词解释应是急速、意外的自然性死亡。P80

13. 致死量:引起中毒死亡的最小剂量称致死量。P165

14. 致死血浓度:引起死亡的血中毒物浓度称为致死血浓度。P165

15. 挫伤:身体组织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钝力碰撞或挤压后所形成的闭合性损伤。P37

16. PCR:是体外酶促合成一段特异性DNA的方法,即在引物介导下反复进行“变性—复性—延伸”而扩增模板DNA的过程。P214

17. 刑事责任能力:简称责任能力,其核心的意义就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能力,亦即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并自觉的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P141 18. 颅相重合(貌似是颅像重合):是将失踪人生前照片的负片与颅骨负片进行影像重叠,判定重叠照片的解剖学关系是否一致,从而确定该死者与失踪人员是否为同一人。P258

19. 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是生前烧死的确证,表现为咽喉、气管及支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坏死,形成灰白色、易剥离的假膜,假膜主要由纤维蛋白、坏死的黏膜、黏液及以中心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等组成。黏膜上可见水疱。P103

20. 保险杠损伤:是指车辆保险杠撞击人体时,在距地面50~60cm高处地人体下肢形成横带状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和骨折。P313

21.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P153

22.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极金属蒸发,金属微粒沉着于皮肤呈金属化。P112

23. 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暴力作用于人体,即物体与人体相对运动时的力的作用造成组织器官的结构破坏、位移或功能障碍称为机械性损伤。P35

24. 亲子鉴定: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遗传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对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和分析,判定有争议的父母与孩子间是否具有亲生关系的法医学鉴定,它是法医物证学检验的主要任务之一。P228

25. 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在内的全脑功能活动不可逆地永久性丧失,也可称为全脑死亡。P18

26. 机械性窒息:机械性暴力因素导致的窒息,如颈、胸、腹部受压,异物阻塞呼吸道等。

27. 白骨化: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而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的现象,称为白骨化。P30

28. 溺死:由于液体阻塞呼吸道及肺泡,阻碍气体交换,体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发生窒息死亡称为溺死,俗称淹死。P70

29. 生物性检材:包括人体组织与器官、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由它们形成的瘢痕。P197

30. 中毒量:引起中毒的最小剂量称中毒量。P165

31. 中毒血浓度:出现中毒时,血中毒物的浓度称为中毒血浓度。P165

32. 水性肺气肿:是确定溺死的重要证据之一。肺表面有肋骨压迹,边缘钝圆,触之有揉面感,指压凹陷,肺表面湿润,光泽感强,颜色较淡…………镜下扩张的肺泡腔内可见到充满淡伊红着色的絮状溺液,同时在此水脓液的基础上还可见到大小不等、数量不定的气泡。

33. 表皮剥脱:机械性暴力引起皮肤表皮层与部分真皮层的缺损称为擦伤,又称表皮剥脱。

34. 基因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P209

35. 婴幼儿猝死综合征:是指婴儿突然死亡。特点:发生于睡眠中;发生于健康婴儿,发育良好,多为男婴,死亡过程迅速,少数死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法医学经典小抄加复习题目

1、法医学的研究的对象(内容):死亡或伤害发生的现场、尸体、活体、物证和文证审查。 2、脑死亡:是指脑的功能全部停止,而且是不可恢复地停止,不管心跳呼吸是否存在。 3、肺呼吸是否存在的确定方法:玻片法;纤毛法;泡沫法;观水法。 4、心跳是否存在的确定方法:听诊法;压迫止血法;x光透视法;心电图法。 5、暴力死亡:除病死和老死其它都是。6.早期尸体现象:肌肉松弛、尸僵、尸冷、尸斑、尸体痉挛、皮革样变、角膜混浊、自溶等7、晚期尸体现象包括:尸臭;尸绿;腐败静脉网;腐败气小泡;腐败巨人观;白骨化。8、死亡时间的判断:利用尸体现象;利用蝇蛆生活史;死后尸体化学变化;胃肠道食物的消化及移位情况;植物生长规律;其它方法。9、损伤:机体受到外界因素作用引起人体组织结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10、机械性损伤:机械性外力与人体作相对运动所造成的损伤。11、机械性损伤形成三要素:造痕体;承痕体;作用力。12、钝器创特点:创口裂开不规则,创缘不整齐多伴有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创角钝,创壁粗糙,创底不平有时大于裂开创口,创腔有组织间桥。 13、常见钝器创:表皮剥脱、皮下出血、骨折、内脏破裂挫伤。14、高坠伤:躯体从高处坠落撞击地面或者其它物体上造成的损伤。特点:广泛而严重多种损伤并成;体表损伤相对较轻内脏损伤重; 损伤多集中在躯体的一侧;人体震荡伤显着;15、射击伤:远距离:组织缺损、挫伤轮、污垢轮、近距离:加火药烟晕、枪口印痕、火药颗粒附着物。 16.爆炸损伤特征:炸碎伤,烧灼伤,抛出物及弹片射入伤,冲击波伤。17、烧死的特征:尸体外表特征:局部烧伤;闭眼特征;高温作用。尸体内部特征: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血液内有碳氧血红蛋白;胃十二指肠内有烟灰炭末;硬脑膜外热血肿。18、烧伤与死后焚尸鉴别:生前:皮肤有烧伤的生活反应;呼吸道内有烟灰炭末;呼吸道有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其他致命伤无 19、机械性窒息的特征;尸体外表特征:尸斑出现早且显着;颜面肿胀发绀;面部皮肤及粘膜下出血点;尸冷缓慢;流涎,流涕。尸体内部特征:血液呈暗红色;内脏淤血;浆膜及粘膜下点状出血;肺气肿和肺水肿;20、扼死要注意的问题:警惕加害人扼颈时的辅助手段;扼痕的形成显现时间有时需经12-24小时;在勘验扼死案件现场时,需要发现和提取(微量物证)。21、溺死的尸体特征:外:尸斑出现缓慢,颜色较浅;手中抓有异物;口鼻围部有白色泡沫;皮肤肿胀皱缩;皮肤呈鸡皮样改变;尸体沉浮及腐败;水中尸体多见损伤。内:呼吸系统的改变;心血管的改变;消化道有溺液;内脏有浮游生物;肌肉出血;尸体器官内溺液外渗。 22、毒物的吸收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注射。 23、一氧化碳中毒检材提取:检材采取心血,防止心色液或胸腔积液混入,盛器内不留空隙,无法取心血液时取骨髓。 一。判断题是非题 1、临床医师可以受人民政府或公安、司法机关委托而担任检验、鉴定刑事或民事案件工作。( 2 ) 2、急死或突然死亡,有自杀或他杀嫌疑者,应当进行法医学解剖。( 1 ) 3、心跳呼吸停止,意味着机体死亡。(2 ) 4、辅助死因多指引起体内潜在疾病发作而致死的损伤或情况。(1 ) 5、尸蜡和蜡质化学成分类似,由饱和脂肪酸等构成。( 2 ) 6、创系指皮肤真皮层破裂的损伤。( 2 ) 7、窒息时,肺胸膜、心外膜和胸腺被膜点状出血称为塔雕氏斑。(1 )

同济大学测量学 测量学试题

测量学试卷三 一、填空题 1.通过平均海洋面的水准面称为。 2.由已知点A测量并计算未知点B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 其计算公式是;二是;其计算公式是。 3.竖直角的定义是,观测竖直角时, 望远镜的视准轴绕仪器竖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面。 4.在精密距离丈量中,一般对丈量结果应加、和三 项改正。 5.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78°,另一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15°,则两直线之间最小 的水平夹角为。 6.已知正方形边长为a,若用钢尺丈量一条边,其中误差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 误差为,若丈量正方形的每条边,其中误差均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7.地形测量的任务是。 8.测定碎部点的方法有、、、、。 9.中线测设的常用方法有和。 10.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和地形状况,建筑基线可布置成、、 、等多种形式。 二、选择题 1.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A)距离 B)方位角 C)角度 D)高程 2.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40.000m,后视读数为1.125m,前视读数为2.571m, 则前视点B的高程应为()。 A)43.696m B)38.554m C)41.446m D)36.304m 3.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与目标在同一水平面的其它点,则所测竖直角的 结果与实际上的角值相比()。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m+0.008m+1.2×10-5×30×(t-20℃)m,则用其在26.8℃ 的条件下丈量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时,其温度改正值为()。 A)–2.45mm B)+2.45mm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五)

期考试试题(A) 课程号:课序号:课程名称《法医学》任课教师:成绩: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3务必用A4纸打印一

法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命题人]:温永启 [所属单位]:刑事科学技术系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表皮剥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发生在钝器打击、坠落、交通事故等情况 B.剥脱处呈点、片状,露出湿润的真皮 C.剥脱处亦可形成皮革样化 D.剥脱处皮屑翻卷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背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擦伤 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有关挫裂创叙述错误的是() A.常伴有表皮剥脱、皮下出血 B.创壁光滑、整齐 C.创腔常见组织间桥 D.常伴有骨折 答案:B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创 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对挫伤的法医学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外力作用

B.可推断致伤物的种类 C.可判明生前伤 D.可认定致伤物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皮下出血的特点() A.可发生在任何受损部位 B.范围边界模糊 C.颜色较浅呈淡紫红色 D.表面无异常 答案:A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挫伤的定义为钝器打击造成的() A.皮内出血 B.皮下出血 C.皮肤完整性破坏 D.皮内或皮下出血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测量学试题精选-_附答案

测 量 学 试 题 库 一、填空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38题) 1. 地面点到 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 通过 海水面的 称为大地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 、 。 4.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 5. 测 量 工 作 的 基 本 原 则 是 、 、 。 6.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 、 。 7. 由 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8. 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 9.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 10.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 角,并要标注所在象 限。 11.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 12. 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 和 。 13. 闭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和差的计算公式为 。 14.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 、 、 、 。 15. 一般工程水准测量高程差允许闭和差为 或 。 16. 一测站的高差 ab h 为负值时,表示 高, 低。 17. 水准测量高差闭合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其符号,按各测段的__________成比例分配 或按_________成比例分配。 18. 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一般用______法或______法。 19. 支水准路线,既不是附合路线,也不是闭合路线,要求进行_______测量,才能求出高差闭 合差。 20. 使用测量成果时,对未经_______的成果,不能使用。 21. 从A 到B 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3.625m;返测-3.631m,则A 、B 之间的高差 AB h ___. 22. 已知B点高程为m 000.241,A、B点间的高差m h AB 000.1+=,则A点高程为__ _.

法医临床学模拟试题12答案

模拟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开放性颅脑损伤:指脑组织与外界相通,包括外开放性(头皮裂伤、颅盖骨折和硬膜破裂)和内开放性(颅底骨折和硬脑膜破裂)两类。 2.容貌毁损: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中定义毁人容貌是指毁损他人面容,致使容貌显著变形,丑陋或者功能障碍。 3.脑震荡:一般指头部受外力作用后,即刻发生的枢神经系统一过性功能障碍,形态学上无肉眼可见的异常改变,神经系统检查无器质性体征的一种情况。 4.造作伤: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凡运用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故意损害自己,或授意他人损害自己身体,造成自身损伤者称为造作伤。 5.男子违反妇女的意愿,采用暴力、胁迫、利诱、欺骗、药物或其它手段,使其不感或不能抵抗,强行与之发生婚姻以外的性交行为称为强奸。 6.临床法医学:是指运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和解决法律上有关活体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7.矫正视力:采用带镜(远视、近视或散光)方式,去除屈光不正对视力的影响,所测得的视力。 8.呼吸困难:伤者的空气的需要量超过通气器官的通气能力,伤者自觉呼吸费力等,同时必须出现呼吸衰竭的体征,如发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并有引起呼吸困难的病理基础。 9.劳动能力:指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的能力,包括脑力和体力两方面。 10.重伤:是指危及生命、造成重要器官破坏或严重功能障碍的损伤。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分) 1.原发性、继发性、迟发性 2. RT左(骨导>气导),右(气导>骨导),WT左(←)右,ST左(延长),右(缩短)。 3.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 4.轻度(2-3cm/能伸入两横指)、中度(1-2cm/能伸入一横指)、重度(<1cm/能伸入不到一横指。 5.虹膜根部离断,白内障早期,晶体半脱位,眼球位置异常,眼外肌麻痹。 6.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7.有明确的目的,同一人群中常伪装相同的疾病,多选择用一般方法不易检查出来的病进行伪装,症状与体征不符,不正常的病程,诈病常与损伤联系在一起,检查不合作。 8.浅表瘢痕,增殖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凹陷性瘢痕。 9.直接因果关系,间接因果关系,诱因,条件。 10.重伤,轻伤,轻微伤。 三、选择题(共10分,每题0.5分) 1.D 2.C 3.D 4.C 5.A 6.D 7.C 8.B 9.D 10.E 11.B 12.C 13.A 14.E 15.D 16.D 17.B 18.C 19.C 20.E 四、简答题(共35分,每题5分) 1.外伤性鼓膜穿孔与中耳炎性穿孔的鉴别要点? 外伤性鼓膜穿孔中耳炎性穿孔 外伤史有,耳部可见有挫伤无

同济大学法医学复习题

法医学(统编教材第三版) 复习资料 A型题: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答案 1、下列关于法医学定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研究并解决医学实践中有关法律问题一门医学科学。 B 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一门医学科学 C 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一门法律科学 D 是研究并解决医学实践中有关法律问题一门法律科学 E 以上都错 2、关于法医学的研究领域,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和检验对象主要是尸体 B 临床法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 C 法医物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性检材 D 法医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性检材 E 法医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 3、现存最早的古代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是: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4、中国古代法医学家宋慈所撰的法医学著作是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5、张举以猪为实验,鉴定烧死和焚尸,记录在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6、下列哪些是诊断脑死亡最可靠的指征: A 深度昏迷 B 脑反射消失 C 无自主呼吸 D 出现平波或等电位脑电图 E 脑循环停止 7、下列关于脑死亡的概念正确的是: A 脑死亡作为死亡的标准是最为准确的 B 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的最主要目的是器官移植 C 假死即脑死亡,但心跳、呼吸存在 D 深度昏迷的病人只要有自主心跳、呼吸的存在就可以复苏 E 脑死亡的基本概念是大脑功能不可逆的完全丧失 8、下列哪项是非暴力死: A 服大量安眠药中毒自杀死 B 意外猝死 C 安乐死 D 医疗事故致死 E 交通事故致死 9、下列关于尸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与ATP耗竭有关 B 尸僵顺序以上行性多见 C 尸体痉孪属于尸僵 D 可作为推测死因的参数 E 可作为推测死亡时间的参数 10、关于临床死亡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又称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 B 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由大脑皮质波及到皮质下,延髓极度抑制 C 无复苏的可能 D 瞳孔放大,各种反射消失 E 血液循环停止 11、下列关于尸斑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尸斑一般在死后6小时开始出现 B 坠积期形成的尸斑可消失 C 扩散期可见新尸斑的扩展 D 浸润期尸斑固定,但指压尚可退色 E 切开扩散期尸斑处皮肤,无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

法医毒理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毒物 2、中毒 3、速发毒性效应 4、迟发毒性效应 5、死后毒物再分布 6、蛋白黄色反应 7、酚尿 8、雨点样色素沉着 9、毒品 10、药物依赖性 11、毒蕈碱样症状 12、烟碱样症状 二、选择题 1、法医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那些。() A、中毒现场勘查 B、法医病理学检查 C、法医毒物分析化学检查 D、中毒案情调查 2、在许多智能化投毒犯罪中,哪些是常用的手段。()

A、一次大量投毒 B、小剂量多次投毒 C、肌肉或胸、腹腔注射投毒 D、阴道填塞投毒 3、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呼吸功能障碍性毒物。() A、氰化物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亚硝酸盐 4、河豚的那些组织成分是有毒的。() A、卵巢 B、血液 C、眼球 D、肝脏 5、下列哪些毒物属于终毒物。() A、氰化物 B、盐酸 C、蛇毒 D、三氧化二砷 6、下列哪些人群常常在低于一般中毒致死量的情况下发生中毒死亡。() A、老人 B、儿童 C、女性 D、营养状况差 7、下列哪些人群常常在低于一般中毒致死量的情况下发生中毒死亡。() A、老人 B、体重较小者 C、有潜在性疾病者 D、长期使用同一种毒物者 8、在法医学中毒案件中,以下哪些绝大多数为急性中毒。() A、自杀 B、他杀 C、意外灾害 D、职业中毒

9、职业性中毒主要通过下列哪些方式接触毒物。() A、消化道 B、皮肤 C、呼吸道 D、粘膜 10、毒物通过何种途径进入机体引起的毒性反应最快,影响程度最严重。 () A、吸入 B、腹腔内注射 C、静脉注射 D、口服 11、铅、钡、砷等毒物在体内的蓄积器官有哪些。() A、肝脏 B、肺 C、毛发 D、骨骼 12、下列哪些检材是毒物分析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检材。() A、肝脏 B、肾脏 C、尿液 D、胆汁 13、自杀中毒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A、口服方式为主 B、毒物用量大 C、同时使用几种毒物 D、为易获得、众所周知的毒物 14、他杀中毒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A、多选择无色、无臭、无味的毒物 B、多选择毒性高的毒物 C、胃肠道途径投毒为主 D、一次给以大剂量毒物 15、下列哪些情况应考虑急性中毒的可能。() A、平常健康者突然出现消化道症状 B、平常健康者突然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

法医学题库

//课程名称:法医学(此题注解表示以下试题内容所属的课程) //说明1:试题分类是指对试题进行归类管理,其格式可采用:XXX章/XXX节//说明2:“所属知识点”是指一个试题所考核的知识点 //说明3:其他格式编排说明详见“技术规范文档” //说明4:以下试题的内容描述仅表示其编排格式。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命题人]:温永启 [所属单位]:刑事科学技术系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表皮剥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发生在钝器打击、坠落、交通事故等情况 B.剥脱处呈点、片状,露出湿润的真皮 C.剥脱处亦可形成皮革样化 D.剥脱处皮屑翻卷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背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擦伤 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有关挫裂创叙述错误的是() A.常伴有表皮剥脱、皮下出血 B.创壁光滑、整齐 C.创腔常见组织间桥 D.常伴有骨折 答案:B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创 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对挫伤的法医学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外力作用 B.可推断致伤物的种类 C.可判明生前伤 D.可认定致伤物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皮下出血的特点() A.可发生在任何受损部位 B.范围边界模糊 C.颜色较浅呈淡紫红色 D.表面无异常 答案:A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试题分析:{ <在此编写对该题的解题过程> } [试题分类]: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 挫伤的定义为钝器打击造成的() A.皮内出血 B.皮下出血 C.皮肤完整性破坏 D.皮内或皮下出血 答案:D 分数:2 难度:2 所属知识点:第四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基本形态/挫伤认知层次:理解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体: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法医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医学 一。判断题是非题 1、临床医师可以受人民政府或公安、司法机关委托而担任检验、鉴定刑事或民事案件工作。() 2、急死或突然死亡,有自杀或他杀嫌疑者,应当进行法医学解剖。() 3、心跳呼吸停止,意味着机体死亡。() 4、辅助死因多指引起体内潜在疾病发作而致死的损伤或情况。() 5、尸蜡和蜡质化学成分类似,由饱和脂肪酸等构成。() 6、创系指皮肤真皮层破裂的损伤。() 7、窒息时,肺胸膜、心外膜和胸腺被膜点状出血称为塔雕氏斑。() 8、电流通过皮肤产生热能,在皮肤局部造成特殊的损伤称为电流斑。() 9、青霉素皮试是将青霉素规定的稀释液注射在手腕部的皮下。() 10、宫外孕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 11、皮内出血系是真皮内血管破裂出血。() 12、挥鞭样损伤常见于车祸。() 13、凡能引起死亡的损伤,均为致命伤。()

14、裂伤一定系锐器所致。() 15、热血肿与外伤后硬脑膜外血肿是一样的。() 16、烫死和火烧死是一样的。() 17、组织间桥断裂常见于切创。() 18、伸展创是一种挫裂创。() 19、超生反应就是生活反应。() 20、竹打中空也叫中空性皮下出血。() 21、磨擦力指致伤物垂直于接触组织平面运动而作用于组织的机械力。() 22、缢死一定不可逆转的。() 23、强奸一定是用暴力手段强迫妇女进行性行为。() 24、尸斑不仅可在体表形成,而且在内脏也能形成。() 25、把射入口和射出口连起来表明子弹进入机体方向。() 26、法医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就是尸体、活体和物证。() 27、现场勘验不属于法医学鉴定的范围。() 28、脑、心、肺是人体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其中最重要的器官是心。() 29、按心跳、呼吸停止先后顺序,分别称心脏死亡和肺脏死亡。() 30、皮肤受伤称之为创。()

法医

1、现存世界最早的系统法医学著作是( C )1.2.1 A、《医生关系论》 B、《疑狱集》 C、《洗冤集录》 D、《封珍式》 2、各种尸体现象所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早期尸体现象于死后发展起来的时间是( C )2.2.0 A、二昼夜 B、30小时 C、一昼夜以内 D、72小时 3、扩散期尸斑,死后大约经过( B )2.2.3 A、2~12小时之内 B、24~48小时 C、3~4天 D、12~24小时 4尸体痉挛是一种特殊的( C )现象2.2.4 A、尸僵 B、生物学 C、腐败 D、局部干燥 5、超生反应是( C )现象2.1.2 A、生活反应 B、生理 C、死后 D、判断死亡 6、塔雕(Tardieu)氏斑是确定( C )的重要依据4.1.3 A、死亡 B、机械性损伤 C、机械性窒息 D、中毒 7、“中空性皮下出血”是( D )类致伤物形成。3.2.2 A、砖石 B、锐器 C、交通工具 D、棍棒 8、扼死是( B )4.4.3 A自杀死 B、他杀死 C、非暴力死 D、猝死 9、射入口呈现圆形,周围无烟晕,判断射击距离为( D )3.5.1 A、零距离 B、近距离 C、远距离 D、50厘米以内 10、中毒后出现流诞,震颤,瞳孔缩小等征象,毒物可能是( D )6.2.11 A、一氧化碳 B、磷化锌 C、氰化物 D、有机磷杀虫剂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选出全部正确答案) 1、机械性损伤形成的基本因素是()3.2.0 A、作用力 B、作用方式 C、致伤物 D、受伤机体( E、受力时间) 2、法医签定书一般包括()1.3.0 A、绪言 B、案情摘要 C、检验( D、分析说明) E、结论 3、临床死亡的诊断征象是:()2.1.2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意识障碍 D、神经反射消失 E、昏迷 4、毛发的大体结构包括:()11.6.1 A、皮质 B、毛干 C、毛尖( D、毛根) E、髓质 5、根据损伤程度与对人体的危害将机械性损伤分类为:()3.2.0 A、致命伤 B、他杀伤 C、非致命伤 D、挫伤( E、烧伤) 6、骨折的形态有()3.2.4 A、线性( B、孔状) C、粉碎性 D、凹陷性 E、脱臼 7、生活反应表现出:()3.7.2 (A、出血) B、凝血 C、收缩 D、栓塞 E、喷溅 8、电击伤的征象有()5.3.2 (A、电流斑) B、灼伤骨珍珠 C、皮肤金属化 D、电流性昏睡 E、出血 9、强奸后生殖器官的解剖改变()10.4.2 A、阴道壁破裂 B、处女膜破裂 C、阴道口出血( D、盆骨骨折) E、阴道口肿胀 10、有特殊气味的尸体,提示死因可能为:()6.1.4 A、冻死 B、一氧化碳中毒 C、有机磷农药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机械性室息)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法医学单选题试题(答案)

1、扩散期尸斑,死后大约经过()D A、2~12小时之内 B、24~48小时 C、3~4天 D、12~24小时 2、各种尸体现象所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晚期尸体现象于死后发展起来的时间是()D A、2~4小时 B、>24小时 C、12~24小时 D、2~12小时 3、中毒后发出尖叫声,抽搐,胸闷等症状,毒物可能是()C A、一氧化碳 B、敌鼠钠 C、氰化物 D、有机磷杀虫剂 4、角膜轻度混浊A A、死后6-12小时 B、死后12-24小时 C、死后24-36小时 D、死后 1-3小时 5、血痕确证试验的代表试验是:()C A、联苯胺试验 B、沉淀反应 C、血色原结晶试验 D、吸收试验 6、有以下征象不能认定生前伤的是()B A、凝血块 B、充血 C、肿胀 D、骨折 7、中国现代法医学的奠基人是()B A、宋慈 B、林几 C、和凝 D、郑克 8、检验某尸体,其尸斑指压稍有退色,分析死亡时间大约有:()C A、1小时以内 B、4~6小时 C、10~12小时 D、24小时以上 9、钝器所致人体损伤的主要形态学改变为:()D A、切创 B、砍创 C、刺创 D、挫裂创 10、解剖某尸体发现其胃内尚有较多米饭和青菜,其大部分米粒形态基本完整,推断该人在餐后约几小时发生死亡?()A A、1小时 B、3小时 C、5小时 D、7小时

11、蝇蛆对尸体的毁坏是相当严重的,如在夏季,在尸体旁发现蛹壳,分析死亡时间大约在:()C A、1-3天 B、5-7天 C、半月 D、1月 12、有一亲子鉴定案,其母亲的血型为A、MN,孩子的血型为O、N,请判断下列哪一位男性可能是孩子的生父?()C A、AB型、MN型 B、O型、M型 C、A型、MN型 D、B型、M型 13、颈部的索沟呈“八”字不相交状是:()D A、开放性前位缢死 B、闭锁性前位缢死 C、侧位缢死 D、后位缢死 14、尸斑发展到指压不褪色,改变体位也不能消失时为:()A A、浸润期 B、坠积期 C、扩散期 D、红斑期 15、联苯胺试验结果是阳性,说明:()C A、肯定是血 B、肯定是人血 C、可能是血 D、无实际意义 16、有一女性,指控某男为其子的生父,某男断然否定,查其“ABO”和“MN”系其母(A、MN)、其子(O、N)、某男(B、MN),请问其子与某男的关系:()B A、肯定是父子 B、可能是父子 C、肯定不是父子 D、无法判断 17、认定挫裂创的最典型特征为:()D A、伴有大量出血 B、创缘欠规整 C、创角不锐利 D、创腔有组织间桥 18、血液中氧化碳的含量测定必须:()D A、采耳血 B、采肘正中静脉血 C、采毛细血管血 D、采心脏内大血管血 19、形成机械性损伤的“三要素”是:()A A、致伤物、受伤人体、作用力 B、作用力、作用方式、致伤物 C、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D、受伤机体、作用方式、作用力 20、电击死最典型的尸体现象是:()C A、烧伤 B、内脏退行性改变 C、电流斑 D、皮肤金属化 21、造成猝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B A、损伤 B、疾病 C、衰老 D、诱因

(同济大学)应用统计往届试题(-7-10共五套真题)

11-12年 一、填空题(24分,每空3分) 1、 设()19,,X X 是从总体()1,2N 中抽取的样本,记9119i i X X ===∑则()9211i i X =?? E - ? ?? ∑= ,()2 9211i i X =?? E - ??? ∑= ,设 0.1P k ? ? ? ?>=???? ,则k = (结果可用分位数表示). 2、 设第一组样本观测值()()14,,3,3,1.5,4x x =- ,则其经验分布函数观测值() 4 F x = .第二组样本观测值()()1234,,,0,2,1,2y y y y =--,则第二组样本在两组混合样本中的秩和是 . 其中01λ<<未知,设 ()14,,X X 是从中抽取的样本,其观测值 ()()1234, ,,0,1,1,2x x x x =,则λ的极大似然估计值是 . 4、 设()19,,X X ,()19,,Y Y 分别是取自正态总体()2 1,N μσ,() 22,N μσ的两 个简单随机样本,其中1μ、2μ、2σ均未知,且两总体独立,则在置信水平0.95下,12μμ-的单测置信上限为 ;若对如下的检验问题0H :12μμ≥,1H :12μμ<,当显著性水平0.05α=时,样本()1919,x x y y 落在拒绝域内,则当0.1α=时,对该检验问题应作 .(填接受0H 或拒绝0H 或不能确定).

二、(10分)设某高校高等数学课程考试的不及格率为0.2,现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并加强了学风建设,一学期结束时进行了高数课程考试,从参加的考试学生中抽取了400个,发现有60个学生不及格,试用大样本方法检验教学改革后是否显著降低了学生的不及格率,取0.05α=(已知0.95 1.645μ=,0.975 1.96μ=) 三、(10分)根据某市公路交通部门某年中前6个月交通事故记录,统计得星期一至星期日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如下: 问交通事故发生是否与星期几无关?取0.05α=,已知()2 0.95612.592χ=. 四、(10分)在一条河附近有一家化工厂,为调查河水被污染的情况,调查人员在河的4个位置取样,分别是:①紧靠化工厂,②距化工厂10km ,③距化工厂20km ,④距化工厂30km.在每个位置取4个水样,测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溶解氧含量越低说明污染越严重),得到如下数据: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各取样位置的水中溶解氧含量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已知 ()0.953,128.74F =,()0.954,12 5.91F =). 五、(10分)比较用两种不同的饲料(低蛋白与高蛋白)喂养大白鼠对体重增加的影响,结果如下: 试用秩和检验法检验高蛋白饲料是否比低蛋白饲料能显著的增加小白鼠的体重(取

法医学基础知识测试题《一》汇总

法医学基础知识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女婴的血型是A型、MN型,她可能是哪对夫妇的亲生女?() A、丈夫的血型为A型、M型;妻子的血型为B型、M型的。 B、丈夫的血型为AB型、MN型;妻子的血型为A型、N型的。 C、丈夫的血型为O型、N型;妻子的血型为AB型、N型的。 D、丈夫的血型为A型、N型;妻子的血型为O型、N型的。 2、血痕预试验的代表试验是() A、环状沉淀素试验 B、吸收试验 C、联苯胺试验 D、血色原结晶试验

3、某男有心脏病,夜暴死,妻诉说丈夫夜服中药后,突感胸闷,很快断气。检见流有多量口水,嗅到蒜臭味,瞳孔极度缩小,阴囊皮革样化(无出血),死因可能是() A、心脏病突然发作,免检; B、阴囊扭伤,休克死; C、有机磷制剂中毒; D、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4、锐器所致损伤的主要形态特征是() A、皮下出血 B、挫伤 C、创 D、充血水肿 5、引起机械性窒息的原因是() A、肺脏广泛性病变 B、血液携氧不足 C、组织细胞利用氧不足 D、机械力作用后的外呼吸障碍 6、实验室检验毒物的结果为阴性,正确的分析应该是() A、未查出毒物 B、否定中毒

C、检验不准确 D、检验没必要 7、法医在判定射出距离时,常依据() A、射入口及射出口的形态 B、射入口及射创管的形态 C、射入口形态及入口附近皮肤上附加成分的有无 D、射创管形态及射入口附近有无烟灰 8、遗体的器官移植应严格地选择在() A、生物学死亡期 B、濒死期 C、临床死亡期 D、休克期 9、中毒尸体剖验后,检材提取的正确做法是() A、检材中添加适当的防腐剂,以防腐败损坏 B、各种检材装于一个广口瓶中备验 C、先用清水洗净腹腔,然后提取检材 D、一氧化碳中毒的尸体剖验所采取的血液以装满至瓶口,加盖

工程测量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工程测量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和()。 2、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和()。 3、水平面、()和()是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4、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踏勘进点、()、()、()和()。 5、闭合导线计算步骤有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和()。 6、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图、()和()。 7、水准路线分为闭合水准路线、()和()。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水准面: 2、地形图: 3、水平角: 4、方位角: 5、相对误差: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测量工作必须遵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2、平面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 3、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相同。() 4、观测竖直角时经纬仪不需要对中。() 5、水准仪能测出高差和平距。() 6、等高线可以通过各种地物。()

7、地形图是采用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表示的。() 8、视距测量不能测定仪器至立尺点间的平距和高差。() 9、直线定线和直线定向方法是不相同。() 10、采用经纬仪重转法(正倒镜取中法)来延长直线可以消除仪器的竖轴倾斜误差和横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经纬测图法的方法步骤。 2、简述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点: 五、计算题(共50分) 1、已知XA=300.000m,YA=300.000m;AB 边方位向91°06' 16”,AP 边长为 D=85.365m,β=42°32' 26”, 求P 点的坐标。(10分) 2、见下图所示,已知BM 点高程80。368m ,需要测设P 的高程为79。80m ,求出前视应读数b 应,并说明测设方法。 3、试完成下表水平角测量计算(10分) 4用钢尺往、返丈量A、B 两点的水平距离,其结果为179.965米和180.025米,计算AB两点的水平距离DAB 和丈量结果的精度(相对误差)K 。(10分) 5.下图为一条等外闭合水准路线,已知数据和观测结果注于图上,试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10分)

《测量学》试题库 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或仪器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19、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对中和敕平两方面。 20、三角高程测量中所讲的“两差”改正指球差和气差两项改正。 21、通常把外界环境、测量仪器和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2、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3、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24、测量上所讲的精度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 25、测量上将阐述观测值中误差与函数中误差之间数学关系的定律,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26、对某量进行了n次同精度观测,其算术平均值的精度比各观测值的精度提高 了倍。 、在测区内,选取若干个控制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形成测区的骨架,称为控制网。 28、国家测量控制网可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9、国家平面控制网按其精度可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 30、在小地区控制测量时,导线的常见布设形式有闭全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等。

法医临床学模拟试题5、6

模拟试题5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开放性颅脑损伤 2.容貌毁损 3.脑震荡 4.造作伤 5.强奸 6.临床法医学 7.矫正视力 8.呼吸困难 9.劳动能力10.重伤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脑损伤按病理生理过程可分为①、②、③。 2.某患者左耳为传音性聋,右耳为感音性聋,音叉试验结果为RT左①,右②,WT左③右, A.VEP B.EOG C.ERG D.电子客观视力检测仪 E.雾视法 6.能引起白内障的眼损伤: A.角膜挫伤 B.前房出血 C.虹膜根部离断 D.晶体挫伤 E.玻璃体出血 7.诊断肾损伤最准确的方法为: A.彩色超声 B.CT C.MRI D.肾静脉造影 E.尿常规 8.对血管性阳痿诊断有价值的检查: A.血清睾丸酮 B.注射前列腺素E C.诱发电位 D.CT E.MRI 9.最常见的处女膜类型为: A.半月状 B.叶状 C.锯齿状 D.环状 E.筛状 10.可引起外伤性青光眼的原因:

A.眼睑挫伤 B.眼外肌损伤 C.瞳孔散大 D.玻璃体积血 E.前房积血 11.外伤性癫痫的原因不包括: A.脑挫裂伤 B.脑积水 C.脑水肿 D.颅内血肿 E.颅骨凹陷性骨折 12.颅脑损伤的并发症不包括: A.颅内积气 B.脑脊液漏 C.脑积水 D.脑水肿 E.脑神经损伤 13.骨折的并发症包括: A.神经损伤 B.血栓形成 C.脂肪栓塞 D.感染 E.〉以上均是 14.临床法医学鉴定主要涉及的内容有: A.个人识别 B.伤害情况 C.生理状态 D.病理状态 E.以上均是 15.脊髓损伤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A.X线 B.CT C.B超 D.MRI E.以上均不是 16. A. 17. A. A. 20. A. 1 2. 3. 4. 5.如何鉴别功能性阳萎与器质性阳萎? 6.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的X线特点? 7.上位神经元瘫痪与下位神经元瘫痪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共15分,每题5分) 1.伤者,女,38岁,因工作上的矛盾被同事拳打脚踢头面部,当时摔倒,倒地后抱住加害人的腿不放,后被在场的人拉开,并将伤者送到医院。病志中记载:头部外伤半小时,伤当时有一过性昏迷,现自觉头痛、头迷、恶心;右眼睑皮下淤血。前额部肿胀。神经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部CT 扫描未见异常。伤后第二天出现全身抽搐,抽时双目紧闭,牙关紧咬,持续约十余分钟,此后多次抽搐,为此而到多家医院就诊,曾诊断为癫痫,外伤性癫痫及癫痫原因待查等,并服抗癫痫药物,服药后抽搐次数明显减少。半年后进行损伤程度鉴定,鉴定时检查未见任何异常。试就鉴定

法医学综合测试题

一、是非题(一题一分,答错一题扣一分) 1.呼吸心跳停止即为死亡。( A.对 B.错 ) 2.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以呼吸道吸入时速度最快。( A.对 B.错 ) 3.在任何情况下,氧气和水都不是毒物。( A.对 B.错 ) 4.当发现颈部有勒沟而无勒索时应判断为他杀。( A.对 B.错 ) 5.当尸体后背部存在尸斑而发现尸体完全悬空缢吊时,应判断为死后悬尸。 ( A.对 B.错 ) 6.当尸体口鼻部存在少量蕈状泡沫即可判断为生前溺死。( A.对 B.错 ) 7.只有人体完全悬空缢吊才能造成缢死。( A.对 B.错 ) 8.仅肺内发现硅藻即可判断为溺死。( A.对 B.错 ) 9.干性溺死的尸体,呼吸道和肺泡内不见溺液存在。( A.对 B.错 ) 10.当测得死者胃内容物中含有致死量的某种毒物,即可确定为中毒死。 ( A.对 B.错 ) 11.扼死皆为他杀。( A.对 B.错 ) 12.儿童对吗啡等毒品极为敏感。( A.对 B.错 ) 13.猝死的死亡性质属于非暴力死。( A.对 B.错 ) 14.猝死的发生率中以冠心病猝死的发生率为最高。( A.对 B.错 ) 15.送检毒物化验时,样品中应添加适量的福尔马林防腐。( A.对 B.错 ) 16.当人体对某种毒物出现耐受性时,即使服用中毒量的毒物也不会引起中毒发生。( A.对 B.错 ) 17.在临床实践中,传统的死亡标志是简单有效的诊断死亡方法。( A.对 B.错 ) 18.立位尸体,尸斑分布在四肢远端、裤带下缘等部位。( A.对 B.错 ) 19.在发生致命性脑组织损伤或疾病时,才适用脑死亡这一死亡标志。 ( A.对 B.错 ) 20.溺死尸体,尸斑位置不恒定,常在颜面、颈等部位。( A.对 B.错 ) 21.尸体痉挛对推断死因及案件性质颇有参考价值。( A.对 B.错 ) 22.仰卧尸体,尸斑分布在枕、项、背、臀等部位。( A.对 B.错 ) 23.擦伤代表暴力作用点。( A.对 B.错 ) 24.中空性皮下出血说明致伤物系棍棒。( A.对 B.错 ) 25.拳击由于力较小,不会引起死亡。( A.对 B.错 ) 26.高坠伤只与高度有关,与地面情况无关。( A.对 B.错 ) 27.颈部看到试切创,可以大致推断系自杀。( A.对 B.错 ) 28.“熊猫眼”指眼及眼眶周围皮下出血,由于出血范围大,说明暴力也大。 ( A.对 B.错 ) 29.枪弹创必须由射入口、射创管及射出口构成。( A.对 B.错 ) 30.擦伤部位检测出纤维蛋白网说明该擦伤系生前形成。( A.对 B.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