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是研究现代主义电影之后的电影美学思潮和倾向的批评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经历了危机和动荡的时代,嬉皮士、反文化和性解放思潮的泛滥,反映了青年一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懑、反抗和精神上的混乱。后现代主义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美国波普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概括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的特点是:流行性、短暂性、可消费性、低成本、批量生产、青春性、诙谐、性感、炫奇弄巧、魅惑力和商业化。尽管电影中的“后现代”概念与“现代”概念的界线十分难以确定,因为电影艺术自身就是现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但是,与现代主义电影迥然不同的另类电影为后现代主义电影批评提供了研究的对象。以反文化的立场颠覆传统艺术电影的深度思考,以消费主义姿态拼贴五花八门的艺术技巧和手段,从蒙太奇转向拼贴的电影语言,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标志。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认为,1968年后的法国电影,尤其是戈达尔的影片和德国导演让—玛丽·斯特劳布的若干影片,已经包含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反叛精神和若干形式因素,如拼贴、随意插入引文和照片、再现拍摄现场、加入电视采访、直接面对观众宣讲等颠覆传统电影语言的手段。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阿仑·雷乃的《生活是部小说》、费里尼的《八部半》、安东尼奥尼的《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也可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先声。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电影来势汹涌,后现代电影理论批评方兴未艾。西班牙的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法国“新新浪潮”代表吕克·贝松、新巴洛克派雅克·贝内克斯和“新流行派”扬·库南,美国的大卫·林奇、昆廷·塔伦蒂诺和科恩兄弟,英国的丹尼·波勒等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采用反常的情节结构、漫画式的叙事基调、混杂的拼贴方式、电视广告式的美学语言、黑色幽默的暴力诗学、反讽和滑稽模仿手法,所有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电影批评极力推崇的手段。

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中列举了现代和后现代的若干对立表现,可以作为认识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参照:

现代与后现代;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达达主义;形式——联结封闭反形式,分裂开放;理念游戏;秩序无序;再现滑稽模仿;艺术品——完成作品行为艺术/即兴表演;审美距离互动参与;整体解构;中心去中心;文本互文本;语义学修辞学;深层表层;诠释反诠释;叙事——恢弘历史反叙事/具细历史;大师法则个人语型;症候欲望;类型变化;超验反讽;确定性不确定性?碎片化;零乱化;经典性非经典性-种类混杂;狂欢;生殖的——两性/同性关系;超越性;内在性;历史性与非历史性。

后现代电影批评的几个关键词

内容阐释/能指/新感受力

关于后现代电影批评所涉及的这几个关键词:内容阐释、能指、新感受力,源于1964年苏珊·桑塔格所提出的在艺术批评中“反对阐释”思想。她由此进一步引申说,最突出的“逃避阐释”的是电影(注:[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40页。)。此后,她又以“新感受力”这一概念来应对正在兴起的一种新文化形象(注:[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40页。)。在这种新文化形象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融新技术和它种艺术于一炉的电影成为大众最为惯常流行的精神消费形式。与此同时,德国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也看到了这种“新感觉和新意识”的出现,从而“要求一种新语言(广义的语言,包括:文字、图画、手势和声音),以便给新…价值?下定义和传播新…价值?”(注:[德]马尔库塞:《新感性》第2卷,《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5页。)。这个讨论直接关系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走进电影”这个问题。

这种新观念是建立在打破雅俗界限的基础上的,它是当时正在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艺术批评中的反映。凯尔纳和贝斯特在《后现代理论》中说:“60年代是通俗艺术、电影文化、即兴剧、多媒体声光节

目、摇滚音乐以及其他新文化形式的时代。在桑塔格、费德勒及其他一些人看来,这些发展超越了诗、小说等先前艺术形式的局限。在许多领域内,艺术家们开始混合各种媒介手段,并把庸俗作品和大众文化溶入到他们的美学创作当中。如此一来,同现代主义相比较,这种新感受就更具多元性而缺少严肃性与说教性。”(注:[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和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凯尔纳和贝斯特实际上认定了被命名为后现代思潮的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综合症状,“新感受”只是回应了这一时代综合症,但它与艺术、特别是电影审美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呢?“新感受”与早在无声片时代就强调的形式主义“体验”是否有所区别呢?也就是说,“新感受”的历史联系何在呢?

后现代主义观念首先在60年代的建筑学和文学批评中逐渐被人熟悉,同一时期的美国影片《邦妮和克莱德》、《逍遥骑士》、《陆军野战医院》等表现出了一种新的美学因素,但是在英美电影批评界所说的后现代电影往往特指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好莱坞出现的“高概念”影片(注:Edward Buscombe, Cinema T oday, Phaidon Press Inc. 2003.p.32.)。所谓“高概念”影片自然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它所反映出来的观赏问题则是同我们今天更为宽泛地理解的后现代电影的特性是相同的。这就是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提出的对“内容不作阐释”的观点是否有效、是否可能的历史背景。

桑塔格并不反对所有阐释,她在这里用了一个单数名词interpretation,即表示了她有所保留的态度,她首先表示不反对尼采所说的“没有事实,只有阐释”这种更广泛意义上的阐释。这里,尼采所指的是“自在之物”的事实,即没有“植入一种意义”,就不能“造成事实”。所谓意义是在“联系的意义”或“权力意志”层面上说的,因此,尼采所指的“阐释”就是对事实的“因与果”、“目的与手段”、“主体与客体”、“行动与受动”这些关系而作的“阐述”。换句话说,所谓“阐述”,就是在关系或联系中,建立“自在之事实”。尼采说:“一物的特性是对他…物?的结果……脱离他物的物是不存在的,即没有…自在之物?。”(注:[德]尼采:《权力意志》,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56、557、589、590节。)我们将在后面的分析中看到,尼采的“联系”、“在他物中看到此物”的思想是极具启示性的,特别是对海德格尔关于真理的敞开过程的论述而言。

桑塔格所反对的“是指一种阐明某种阐释符码、某些…规则?的有意的心理行为”(注:[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第6页。),那种对作品内容的重述、转换,即阐明甲其实是A,乙其实是B的批评方式。为内容寻找一个对应物的批评方法就如圣·伯夫所竭力提倡的“在文字的背后寻找真正的动因”(注:转引自陈鸣树《文艺学方法论》,复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那样,即为一个世界再造一个世界。桑塔格历数了这种批评历史中的意义冗余的事实,明确指出这种传统的对所谓经典的、高级艺术的阐释,已经使智力贫瘠和枯竭了。显然,所谓阐释,是一个假定的、虚构的过程。比如《卡萨布兰卡》中男女主人公在旅馆里再次见面后的那“三秒半”暗场的内容,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见,这种对内容的阐释是无意义、无结果的(当然,该片中这一场景的如此设计另有商业用途,这是题外话了)。同样,我们看到这种寻找对应物的方法,是“将被观察到的现象作为表面内容”而搁置起来,是将对象(内容)确定在一种静止的状态下,孤立地还原。比如,《红楼梦》是封建时代的阶级斗争的反映,是青年个性解放的心声,是诲淫诲盗的教唆者……所有这些看似合理的解释,都抽取了被观察到的现象的自身联系而变得概念化了。更重要的是,如果说这些阐释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话,那么这种阐释的结果则是放逐了对艺术(电影)的体验和感受,因为体验和感受是建立在作品的形式的基础上的。当内容淹没了形式之后,感受就成了被驱逐的对象,对概念性的东西来说,逻辑,或者说阐释就成了动力源。

桑塔格很清楚,阐释的结果最终被放逐的就是艺术本身。因此她以电影为例,指出阐释在今天是无意义的。比如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在如此浅显的层面上无须阐释;而抽象的、先锋的作品,只有形式,也无须阐释。至于对像卡夫卡这样艺术家的作品的阐释,其实只是一种消减行为,在阐释中作品的丰富性变得抽象、僵化、平庸。因此,“现在重要的是恢复我们的感觉,……我们自身的体验——对我们来说更真实,而不是更不真实。批评的功能应该是显示它如何是这样,甚至是它本来就是这样,而不是显示它意味着什么”(注:[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第17、15、13页。)。

当我们谈论体验和感受这些术语的时候,其实是在追问它们的对象:艺术。这就使我们回到了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所讨论的命题上来了。什么是艺术?艺术存在于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是一种物质产品,那么它就有其物的因素。比如一部电影,我们说它是光与影的艺术。但如果我们只谈论它的光与

影,那么这只是影片的物的因素。但我们所讨论的是光与影在影片内容中的联系,即构成艺术特性的作品因素。我们在光和影中看到了画面所展示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可见的,是外部世界的实在性的显现,具有客观性。我们假设内容中蕴含着本质的东西,但如何证明呢?用一个它者,一个替代物来重述内容,那么所谓本质的东西就是一个共同性的东西,既然是共同性的东西,又怎么能证明这个内容是“这一个”呢?所以,这个本质只是内容的一个对应物,或者说是一种同义反复的东西。同时,这个被认定为“本质”的东西是一个抽象物,而内容则是在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展开的,内容存在于过程之中,因此内容是运动着、变化着的。就像鱼干不是鱼一样,被滤干了水份的孤独的文字也不是内容的“本质”。内容的这种联系、变化、运动表现为形式,但形式则是不可见的,形式是被感受的,而不是被抽象的;是被体验的,而不是被再现的。比如一位电影的技术人员,他直接与影片的物(胶片、摄影机、灯光、道具等等)遭遇,如果他的工作仅此而已,那么他只接触到影片这个物的器具性,即它的有用性,但观众与影片遭遇的,则不是它的实用性,而是它的审美价值,也即是在形式的展开过程中显现自身的内容,两者之间对影片的认识是不同的。对观众来说,重要的是在遭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形式。桑塔格将“透明”作为这个过程的最高、最具解放性的价值。那么,把握这种“透明”的唯一出路就在于恢复感受与体验的能力。

桑塔格将电影看作是最突出的逃避阐释的艺术,这同她对电影特性的认识有关。她认为同标题音乐式的先锋主义舍弃内容的形式实验一样,电影具有特别突出的形式意义,“它拥有一套形式语汇——即电影制作过程中有关摄影机的运动、剪辑和画面的构成那一套详尽、复杂并且大可商榷的技术”。而且这些语汇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注:[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第17、15、13页。),这就涉及到电影的画面特性在语言学上的意义。

电影与其他艺术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影像画面是具象的、直观的、整体的、多义的、运动的。桑塔格这样解释,“电影之所以是当今最活跃、最激动人、最重要的艺术形式的原因”,“在原则上,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即创作一些其外表如此统一和明晰、其来势如此快疾、其所指如此直截了当以至只能是……其自身的艺术作品,来躲开阐释者。”(注:[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第17、15、13页。)这里,“其所指直截了当的自身的艺术作品”极为精辟地点出了电影的特性,那就是与日常语言不同,在电影里,影像画面的能指与所指是同一的,它的无中介性决定了电影的语言特性,电影是“自身的艺术作品”,是以能指的充分展开实现其美学价值的。因此,从诞生之日起,能指化就成为电影艺术的审美追求,直至好莱坞“高概念”影片的极度能指化而成为后现代文化的突出现象(注: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弗·杰姆逊(参见其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但杰姆逊将这一问题与拉康的精神分裂理论联系在一起,笔者认为这似乎太过狭隘一点,还是从海德格尔关于艺术本性的思路出发,将它看作是电影影像画面特性在后现代的扩张更为妥贴、更为宽泛。当然,杰姆逊的分析确实揭示了后现代艺术高度能指化的一个侧面。)。

我们知道,电影最早是作为一项科技成果、街头杂耍、文化商品流行起来的,但正是影像画面的能指与所指的直接性吸引了最早一批美术大师的目光。1912年,达达主义画家杜尚创作《下楼梯的裸女》,试图通过裸女重叠的身影表现其移步下楼时的动态,但他躲不开模特的中介。于是,早期的艺术大师们看到了同为视觉文化的电影所蕴藏着的新艺术的内在动因,可以说,正是电影无中介的自身性质使它区别于绘画而成为一种艺术。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自德国表现主义而下的欧洲早期先锋电影运动的大师们是最为自觉的一批人。《贝壳与僧侣》、《车轮》、《阿拉伯的花饰》、《幕间休息》、《一条安达鲁狗》……一大批先锋电影为影像画面能指的拓展和丰富做出了最为可贵的探索:路易·德吕克提出了“上镜头性”的概念,阿培尔·冈斯说,“画面的时代到来了”,俄国的埃亨鲍姆认为:“作为一种时代的标志,电影文化与支配了上个世纪的书面和戏剧语言的文化相对峙,电影观众寻求语言的缺席,他们只想观看与揣测。”(注:[俄]埃亨鲍姆:《电影修辞问题》,《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95、206页。)而鲁道夫·爱因汉姆则从视知觉角度探讨了电影的艺术特性。他对无声片成就的总结,集中体现在《电影作为艺术》一书,所以事隔20年之后的1957年,他仍然认为,“并没有在原则问题上值得对此书进行增补的东西”(注:[俄]埃亨鲍姆:《电影修辞问题》,《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95、206页。)。

从影像画面的能指意义上,我们有理由对无声片时期的先锋电影运动提供新的认识。显然,这些无声片是以影像的高度能指化作为它们的创作方向的。这些影片通过画面的形式表现联想、幻想、梦境、无意识,而日常语言在这种情景下往往捉襟见肘、词不达意。对这些先锋影片来说,拒绝阐释是毫无疑义的,事实上,迄今为止对此类影片的任何一种阐释都是失败的、徒劳的。因此,我们可以将有声影片的出现看作是对早期先锋电影运动的致命打击。声音的引诱取代了影像的热情,声音充实了内容,声音也带来了故事和概念,因此,声音的出现事实上改变了电影的创作方向。这其实是电影发展中的一个悖论,其成也败也?利耶弊耶?一直到以“高概念”为标志的后现代影片重新突出影像的极度能指化,似乎历史又回到了起点,这就是桑塔格所回应的历史使命。

在后现代主义的文本中,人们发现,现代主义文本中有“同样的”词汇。尽管桑塔格“反对阐释”不是针对早期无声影片说的,但她确实触及到了作为电影本性的某些方面,这其实也是我们在研究后现代电影时常常会碰到的问题,即有些命题似乎是早已有之。

在讨论桑塔格的后现代使命前,我们需要先讨论海德格尔对艺术的看法。在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的过程中,作为过渡性思想家的海德格尔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正是他对艺术、艺术本质的探讨,才为我们“走进电影”开启了通道,也使我们将桑塔格的“反对阐释”、提倡“新感受力”看作是一种审美指南,而不仅仅是一个假设。

海德格尔是从“艺术何为”的角度出发探讨艺术本质的。就如何把握物这一问题,海德格尔认为物是不能被抽象的,也就是说它根本不能被概念化。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物的因素,物的概念最多只能达到的是物的因素,但人与物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存在关系”,尔后才是一种“认识关系”。海德格尔说:“物本身要比所有感觉更切近我们。”(注:《海德格尔选集》(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46、256、259、261、276、281、302、292页。)比如我们听到了汽车的声音,却说“听到汽车来了”。那是因为我们首先是与物本身(整体)建立的存在关系,人的感觉是对人与物的存在关系的反应。所以这是一种存在论层面上的思考,而对“声音”的认识,则是建立在知识论层面上的认识。因此,任何从知识论层面上的阐释都使我们远离作为作品的“物”,此种解释的夸大或疏离,都使物消失了,所以在概念中无法达到物。对艺术作品的态度也是如此,以为从物的角度出发来阐释作品的内容,“根据流行的物的概念将其把握为作品的最切近的现实性的那个东西,即物性的根基……”(注:《海德格尔选集》(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46、256、259、261、276、281、302、292页。),这样只能达到物的器具的特征,即物的因素,但这不是艺术作品的作品因素。相反,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只有不再含有物的器具特征、有用性、制作过程这些物的因素之后,才能达到“一纯然物”,即艺术作品自身。所以,对艺术作品的把握,不是从物的现实性角度出发思考它,而是相反,从作品的角度去思考物的现实性。因为只有作品的“纯粹自立”充分清楚地显示出来,作品的物的因素(即作品因素)才能揭示出来。“不是从物到作品,而是从作品到物。”(注:《海德格尔选集》(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46、256、259、261、276、281、302、292页。)既然在概念中无法达到物,无法从阐释内容中达到真理,那只有从艺术作品中才能达到物。这是海德格尔后期力图“解构”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思想,他从“诗—思合一”关系出发,认为“诗”(艺术作品)更具开端性和创建性,更接近真理和美,就如他所说的“诗意地栖居”,就是人类在技术时代的生存态度。

那么,真理和美及其本质在哪里呢?海德格尔说:“作品之为作品,唯属于作品本身开启出来的领域。因为作品的作品存在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而且仅只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注:《海德格尔选集》(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46、256、259、261、276、281、302、292页。)我们注意到,“开启中成其本质”这几个词是海德格尔思想的精髓,其一是“开启中”,即是自身的展开,而不是来自外部的“阐释”;其二,“成其本质”,本质一词作动词用,同样是指展开过程的意思,因此是“进行式”。在这段话之后,他接着说,“真理之生发在作品中起作用”,“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注:《海德格尔选集》(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46、256、259、261、276、281、302、292页。),生发是一种运动,过程也是着意于运动,所以运动是他的真理观的生命动因,也是我们接近真理的、

接近本质的生命动因。换言之,静止的、孤独的存在是一种遮蔽,一种向物的疏离。他说:“真理是非真理,因为在遮蔽意义上的尚未被解蔽的东西的渊源范围就属于真理。”(注:《海德格尔选集》(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46、256、259、261、276、281、302、292页。)这里“非”不作“不是”解,原意为“un-”,作动词解,意即将被遮蔽的真理“解开”,就是“无蔽”,是真理的敞开。因此,真理不能只作“正确性”理解,所谓“正确性”的理解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概念论层面上的理解,真理是一种原始的生发过程,是在争执中自我敞开的过程,在这种开启、敞开中,“成其本质”,本质何在?本质在原初中、运动中、生发的过程中,“当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它便显现出来。这种显现——作为在作品中的真理的这一存在并且作为作品——就是美。因此,美属于真理的自行发生”(注:《海德格尔选集》(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46、256、259、261、276、281、302、292页。)。他认为达到真理的境界的最好出路在艺术,即诗中。他以凡·高的画《一双鞋》和迈耶尔的诗《罗马喷泉》为例,证明艺术才是一种真理的生成和发生的展开过程,而不是概念化的理性归纳。在这一敞开中,美获得了生命,“由于艺术的诗意创造本质,艺术就在存在者中间打开了一方敞开之地,在此敞开之地的敞开性中,一切存在遂有迥然不同之仪态”(注:《海德格尔选集》(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46、256、259、261、276、281、302、292页。)。美的仪态既包含着存在的整体性、丰富性,又包含着它的形式多样性。

至此,我们已经可以非常接近电影自身了。如果说,海德格尔在这里还只是从诗和绘画中超越形而上学的束缚,从而接近真理的话,那么,消减了中介物的、运动着的电影影像的特性更能体现海德格尔所理想的“存在者的无蔽状态”。

海德格尔摆脱了传统形而上学对物的本质的探讨,德国前辈思想家西美尔说:“现代性现象之本质是它根本就没有本质。”(注:均引自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页。)所以我国思想家刘小枫说:“取消本质,若是现代现象的实质性标识,恰恰显明,现象本身成为了本质。”(注:均引自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页。)艺术的表达过程就是真理的展现过程,海德格尔在对艺术的感性把握中找到了接近现象、把握世界的出路。他的话并不是针对后现代现象而言的,但他完成了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过渡,为后现代主义思潮铺就一条通道,提高了感性认识在把握世界中的作用和价值,也为“新感受力”说提供了理论根据。

正如我们在上文所提到的,他们碰到的似乎是相同的命题,但历史往往是以貌似的方式出现,对相同的“词汇”常常有不同的用法,或者有时是新的东西只是对旧东西的再发现。比如同样是面对影像画面的高度能指的现象,早期先锋电影运动中出现的作品与后现代电影到底有何不同?在表象上,它们有太多的相似性,但早期先锋电影主要集中在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上,而后现代电影则是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前者只是少数的、边缘的现象,而后者则是普遍的、最常见的现象;最主要的,前者是精英秩序、贵族文化,而后者则是常态秩序、大众文化;前者体现了现代主义的艺术纯性,后者则表现为后现代的商品杂性。

所以,就当下的艺术景观来说,作为正统的、高尚的、具有某种永恒不变的普遍功用的艺术文化正在逐步消亡,科学技术的内容和工具逐渐渗入到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创造中去了,人类审美活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我们理解后现代电影的商品杂性。用桑塔格的话说,就是“一切为传统所认可的界限因而都受到了挑战:不仅是…科学?文化与…文学—艺术?之间的界限,或…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而且也是文化领域本身之中众多的已经确立的区分——如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区分,浅薄与严肃之间的区分,以及…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之间的区分(这一区分,最为文学知识分子所看重)”(注:[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第344、343页。)。所有这些区分,由于对艺术的传统定义的被颠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被取消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需要在泛文化的层面上重新获得界定。当内容浮现为一目了然的现象,当“意义”成为一种或有或无的摆设,艺术的深层性又是什么呢?所谓“本质”又在哪里呢?更重要的是,当对现象的“快感”成为消费品的时候,“审美”不就成为一种沉重负担了吗?

桑塔格所反对的是向内容寻求本质,从他者中寻求现象的替代物的阐释,海德格尔则是指出本质就在艺术的自身展开的过程中,他们所着眼的都是现象自身,都是艺术。对海德格尔来说,西方艺术的本质的历史与真理本质的转换是相对应的(注:《海德格尔选集》(上),第281页。),其获得的途径是从体验出

发的;桑塔格说,新感受力必须根植于人类历史上新出现的那些体验(注:[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第344、343页。)。海德格尔致力于从诗中寻找适宜于技术时代的人类的生存状态,而桑塔格则如本文开头所引述的凯尔纳和贝斯特的说法,在后现代所出现的新的文化形态面前,特别是面对今天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影现象,开启了我们所应有的全新姿态——新感受力,提出了对后现代电影的新的进入方式。

后现代电影的暧昧身世

重要导演: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迪奥·安哲罗普罗斯(Stheo Angelopoulos)

重要电影:《公民凯恩》、《罗生门》、《筋疲力尽》、《邦尼和克莱德》、《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一百年来,电影就在光影明灭处制造种种真实的“谎言”。不管银幕上展现的是哪个年代的故事,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在黑暗之中被眼前的幻象所蛊惑,为它愤怒,为它感动,为它流泪,为它爆笑,为它沉默,也为它“惊声尖叫”。

后现代电影从哪里来,它是谁?它要干什么?它要到哪里去?有关后现代的争吵从后现代这个词被提出来的时候就开始了。希腊导演安哲罗普罗斯在1995年拍出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借着一个电影导演去找寻一部电影诞生之初遗留下来的胶片的故事,回顾了电影和希腊的历史。有人将安哲罗普罗斯视为20世纪最后的现代主义电影大师,其实非常的不准确,安哲罗普罗斯的电影是很难概括的,他的每一部电影无不来自希腊神话的原型,漂流、寻找、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对抗的题旨,他也不过是不停地“摹写”史诗罢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中有一个经典场面:导演A在火车上遇见儿时印象中的母亲,母亲带他回家,他带着90年代的身体,加入了1945、1948、1976……的新年舞会,每个人都如记忆船年轻,只有他带着衰老的皮囊。安哲罗普罗斯用电影拼贴了自己的后现代之梦。

对于生命来源的追寻几乎从人类落地的那一瞬间就开始了。电影仅仅诞生一百年,这样的问题也在不断地经由电影中的主人公们提出。《雾中风景》(导演:安哲罗普罗斯)中的姐弟俩则认为只要越过希腊边境,就能找到从未谋面远在德国的父亲。殊不知他们和父亲早就在天上人间,生死两茫茫。姐弟俩穿过雾中的车站、城镇和边境,期待能找寻到自己生命的来源。可是,影片并没有给出他们答案,父亲始终如同雾中风景,依稀难寻,幼小的他们却在这样的旅行中遭到了成人世界的伤害,姐姐在路上被让他们搭顺风车的司机强奸。英国导演阿伦·帕克(Alan Park)惊世骇俗的MTV故事片《迷墙》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自幼失去父亲的男童,对着镜子穿上比他的身躯要大好几号的父亲的军服,寻父的渴望在他稚嫩的脸上泄漏无遗。这些寻找自己身世的父亲的电影,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后现代电影;可是,什么又是后现代电影呢?后现代是一种类型,一种策略,还是一种眼光?

电影似乎是唯一可以考证到诞生日期的“艺术”门类,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的首批电影观众看到《火车进站》的时候,他们纷纷压路而逃。电影的诞生被归结为人类的“木乃伊情结”,渴望在影像中获得永恒,留住灵魂的刹那间光芒。其实,用木乃伊情结来形容远古的岩画或者照相术要更为确切。电影最初是作为一个游戏而诞生的。生命实在是需要消耗,电影成了成类游戏时间的一个巨大魔镜。

20世纪之初,电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管是从技术还是艺术方面。意大利电影理论家卡努杜在1919年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宣称电影既不是情节戏,也不是戏剧。电影也许是形式不同的照片游戏。但就其本质来说,是用光的笔描写,以影像创作的视觉戏剧。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法国的诗意现实主义电影,都推动和丰富了电影语言的发展。苏联的爱森斯坦、普多夫金更是给电影带来了崭新的语汇,以蒙太奇电影学派闻名于世。这一时期,电影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开始了自己的民族电影生产,也使得电影开始成为真正的“第七艺术语言”,一种新的可以跨越国族界限和意识形态的“世界语”。

二战当中,除了受到战争影响最小的美国电影正在经历它的黄金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电影都是一片荒芜。美国8大影业公司生产的电影就像现在的“美国大片”(这是一个并不准确的提法,不过,已经被大家习惯)一样在世界各地的电影院上映。好莱坞不仅仅推出大量类型电影,比如西部片、爱情片、歌舞片,还推出大量的类型化明星,神秘女星嘉宝、性感女星丽塔·海华思等等。但是,类型片的繁荣带来的却是电影原创力的消退,电影变得比起文学、戏剧、建筑、雕塑、绘画等姊妹艺术要保守和不思进取得多。1941年,《公民凯恩》的出现,才使得好莱坞出现了它的第一位“作者”,一位可以超越制片人的电影作者。奥逊·威尔斯在《公民凯恩》中将一个传媒大亨的人生经历由不同的见证者来讲述,使得我们无法看到一个透明清晰的凯恩,他的遗言是一句“玫瑰花蕾”,可就是他生命中最亲近他的人也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公民凯恩》的叙事无疑是具有革命性的,先前电影中那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被彻底驱逐。这部堪称电影史上第一部现代电影的影片,向全知全能的古典电影发起了挑战。

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的《罗生门》面对的不是一个复杂的凯恩,而是一起单纯的强奸案件。可是,每个目击者和当事人都出于自身利害的关系,在叙述中改变了事实的真相,将这起案件变得复杂化。反观电影自身,无论你是利用镜头的分切来传达自己的理念,还是用长镜头来尽量维持事物的“本来面貌”,但是,电影是否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很值得怀疑。如同法国画家塞尚(1839—1906)发现景观包含观看者,再现必须明示观看与客体之间的互动效果,视点的各种变异以及怀疑的各种可能性。塞尚并不单单想复制一种零碎的、主观的现实景观,他在寻求一个基本的基础,一个必定隐藏的感知之易变性底下的“统一场”理论;他从基本的几何立体获得此一基础。在1904年一封著名的信件里,他提议:“……以圆柱体、球体、圆锥体看待自然。”

古典电影把镜头对准万事万物,充满野心地扮演着全知的上帝,“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现代电影则改变视点,将镜头对准人类自己,并对世界进行怀疑,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奥斯威辛集中营上空飞扬的焚尸灰烬更是将人类钉上耻辱柱。人类头一次这般痛苦地目击了自己内心的黑暗和时代的混乱。《公民凯恩》的怀疑主义与《罗生门》的悲观主义,对将来的后现代电影的产生有着深远的意义。有没有一个乌托邦的世界出现?有没有颠扑不破的终极真理?现代电影在这样的困惑中初露端倪。

法国“新浪潮”从战后文化的蜕变和震荡中诞生,成为20世纪后半期文化变迁和潮流的旗帜,是电影史上无可辩驳的光彩的一页。“新浪潮电影”作品不单是研究的对象、青年学生模仿的样本、部分电影人进行创作的参照,也是收藏回味的对象、录像租售店货架上的经典。特吕弗、戈达尔、阿伦·雷乃甚至包括新小说派的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都是新浪潮得力干将。人们喜欢新浪潮早期影片的主要原因是“故事略显无序,题材日常化,场景异常真实,拍摄手法随心所欲,男主角颓废、重感情、没有经济基础,女主角随便、水性杨花、经常上当受骗又酷爱背叛男主角,节奏更快,剪辑更加自由,表演更加生活化,不求观众理解”。让-吕克·戈达尔是新浪潮的标志人物,他跟特吕弗一样,曾是《电影手册》的影评家,也是“作者电影”的倡导者,“新浪潮”狂飙突起时,他一鸣惊人,以其长片处女作《筋疲力尽》(1959年)轰动了法国影坛。尤其是戈达尔在电影语言上的“离经叛道”,更是令人侧目。戈达尔大胆地破坏传统电影的规范,采用了灵活的叙事方法、画面格式以及跳接等划时代的剪辑技巧影响了后来的MTV和广告片。

戈达尔并非一个一蹴而就的人,他在电影语言上的探索一直就没有停歇,在《中国姑娘》、《真理》等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独白、旁白、标语、口号、引文、照片,加上拍摄现场、电视采访,导演也不时出现在画面之中,甚至亲自发问。现在看来,这些影片已经十分的后现代!这也难怪几乎所有的后现代电影大师都称自己受到过戈达尔的影响。王家卫和昆汀·塔兰蒂诺都自称是他的“学徒”。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在美国好莱坞,它的类型电影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痛苦挣扎。西部片是出现得最早的美国类型电影。从1903年的第一部西部片《火车大劫案》开始,到40年代,

西部片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类型片。广阔而未经驯服的西部荒原成为人们自由和潜能的展示;绵延而来的大篷车队和英姿勃勃的骑警代表了文明对野蛮的进军;警察对歹徒的消灭和骑兵队对印第安人的驱逐则意味着秩序与文明的胜利。最引人注目的则可算那些枪法超群、骑术精湛的“牛仔”们了。他们以除暴安良的侠举和独来独往的个人主义精神奠定着一种“社会秩序与个人自由相并存”的标准的“美国式的神话”。不过,当西部片在不断地重复这些神话的时候,也开始进入自己的风雪黄昏。解构和反思西部神话的影片出现在“西部片”当中,萨姆·佩金帕(Sam Peckinpah)的《碧血黄沙》描绘了牛仔们英雄末路式的绝望和残杀;阿瑟·佩恩(Arthur Penn)的《小伟人》则将西部片的历史由貌不起眼的达斯汀·霍夫曼进行了一番带有嘲讽意味的回顾,有关西部的神话也在西部片中瓦解。后现代的因子开始出现在曾经最为类型化和保守的西部片当中。同时,法国新浪潮电影也给美国电影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新好莱坞”开始取代“旧好莱坞”。其中,最让人震惊的当然是阿瑟·佩恩1967年拍摄的《邦尼和克莱德》(又名《雌雄大盗》)。它被美国电影史学家称为一个电影事件。不过,这次,阿瑟·佩恩却是拿强盗片开刀,邦尼和克莱德并非传统强盗片中的那种杀人不眨眼的匪徒,而是一对以暴力来对抗社会和证实自价价值的“愤怒的青年”,属于以前银幕上没有出现过的“新人类”。影片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的讽刺手法和对暴力的自然主义的表现,邦尼和克莱德几次抢劫都以喜剧方式结束,尽管他们一路上杀人无数,可是每次动手都是迫不得已。克莱德虽然外表强悍,但到做爱时就阳痿。结尾邦尼和克莱德被机枪打得浑身是洞的场面被佩恩用慢动作加以表现,堪称“暴力美学”的开始,80年代香港的《喋血双雄》、90年代的《天生杀人狂》都能看到这部影片的影响。

不过,现代电影在质疑世界是否“尽收眼底”、人性是否泾渭分明的同时,对隐含于自身“叙事的危机”却没有达到自觉。作者是否能代替电影成为新的上帝呢?就是《公民凯恩》这部堪称电影史上第一部现代电影的影片,也并非无懈可击。在貌似公正的叙事背后却隐含了一个上帝:作者/导演本人。现代电影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作者/导演的意志,却跟全知全能视点的古典电影殊途同归,它们和电影观众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不平等的。

无疑,后现代是属于现代的一个组成,那些尽管在昨天才被我们接受的……必须受到怀疑。塞尚向何种空间领地发起挑战呢?是印象主义的空间观念!毕加索和波洛克所抨击的对象是谁呢?是塞尚。而杜尚在1912年所突破的对象是什么呢?他所突破的是艺术即绘画,而且绘画就是立体主义这种执妄。布伦(Bunen)却对另一倾向质疑,他坚信作品的展出地点问题尚未被杜尚触及到。一代代画家以惊人的速度嬗替崛起,要想成为现代作品,必须具有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并不是现代主义的末期,而是现代主义的初始状态,而这种状态是川流不息的。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以电影《巴别塔》为践 张伟杰黄河科技学院 摘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中比较摩尔根和德鲁兹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时,作者举到了《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突然让我联想到了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奖的电影《巴别塔》。又想到单纯地复述原文,阐发理解不免生涩。因此,我想以这部电影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巴别塔超符码化解符码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是由唐小兵先生将美国杜克大学弗·杰姆逊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专题课讲稿进行翻译整理拟定的。 杰姆逊教授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他这次在北大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化不仅表现于一切物质产品,而且渗透到各个精神领域,甚至“理论”本身也成为—种商品。人们生活在无边无际的由“商品化”了的广告、电视、录相、电影所构成的形象的汪洋大海中,生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这些形象的模仿和复制。在这样的社会,上层建筑起看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正是对于这些特征的概括。 因为是讲稿整理作品,这本书的语言都是由浅入深,条分缕析,以文化概念为线索贯穿各章节,间以理论阐释和概念引入。由“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研究与叙事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五章组成,附录“意识形态诸理论”。下面我以电影《巴别塔》为例,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1、“知识即控制别人”——西方殖民主义 在阐释生产方式的结构时,杰姆逊谈到关于东西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而指出福柯、萨伊关于“西方殖民主义”的理论。萨伊写的《东方主义》极有影响.他认为美国大学中的各东方研究所或系的来源是西方殖民主义,那一整套现在已极富学术成果的系统首先是由英国人建立的(这原因可想而知),然后是由法国人和美国人通过对东方的扩张而充实的。杰姆逊对此也表示赞同,“西方学者的成果是巨大的,而且确实对了解东方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把东方人或东方的现象无一例外地看成一件物才有可能的,比如把他人叫做阿拉伯或穆斯林,只是在这种把他人物化的基础上,东方研究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建立起来,这无疑是统治相权力的一种形式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巴别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眼中的摩洛哥人、非洲人,甚至是他们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对他们永远怀有无尽的仇恨、嫉妒,和他们的关系只能是对抗关系;但这种文化对美国人来说又是异质的,他们有着强大的好奇和向往,希望有机会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美国夫妇为挽救婚姻到北非旅游,而他们表现地完全排斥异质的世界。美国人对这种边缘文化从来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强大、自由、民主、文明,而边缘文化则落后、 1

试论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

试论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 试论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字数:4045 字号:大中小 【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迅速地蔓延到各种文艺形式的领域之中,电影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既有后现代主义的一般特征又有电影这种特殊文艺形式的独有特征,本文简要分析了一些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以及后现代主义手法受到欢迎的原因。 【关键词】电影;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电影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然而它并非一产生就是世界性的,后现代主义的正式出现是20世纪50年代前期,其声势浩大并震撼思想界是在70年代至80年代,这一阶段,在欧美学术界引起一场世界性的“后现代主义论争”,到了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开始由欧美向亚洲地区“播撒”。使后现代主义成为一个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吸收了现代主义的因素同时对现实主义又有了超越和突破,尽管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还存在诸多争议,但它作为一场文艺思潮确实对文艺创作和评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谈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美国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杰姆逊向我们这样描述到:“后现代主义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紧紧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以及大批生产的录像带、录音带等等,在19世纪,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被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文学创作中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可谓比比皆是,但此种艺术思潮对文艺活动的影响却不仅限于文学,它对电影艺术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电影理论家尼克?布朗说:“电影理论目前似乎正处于我们称之为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的一组研究课题的发展史的终点和我们认作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的一组课题与主题的起始阶

论“后现代电影”与电影后现代性

论“后现代电影”与电影后现代性 摘要:电影在艺术形态上具有科技性、复制性、综合性、商业性、拟象性、现象学色彩等后现代艺术特性。所以,电影天然地具有后现代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说,电影就是后现代艺术。我们在讨论电影与后现代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弄清的不是“后现代电影”问题,而是“电影后现代性”问题,即电影具有怎样的后现代性。所有后现代电影的讨论都必须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关健词:“后现代电影”电影后现代性拟象 关于“后现代电影”( postmodern film),国内影评界所提已经甚多。在谈论电影问题时,无论是在学院研究还是在大众传播中,“后现代电影”都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语汇。然而相反的是,在众多谈论“后现代电影”的话语中,却很难见到对这一概念有清晰的界定,众说纷纭的解释往往都只是谈及问题的一面,未曾指出后现代电影确切的后现代性(postmodemity )。所以,这一称呼反而成为一个流行却暖昧的词汇。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后现代性”这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此的界定仍在讨论之中,所以要论清电影的后现代性就相当困难。由于对“后现代性”的说法众多,在讨论电影问题时,论者往往就执其一种,而忽略其他,以至于产生偏误认识。其次,很多谈论“后现代电影”的文章,其论说重点多是放于电影的叙述层面之上,无论是谈及叙述结构的碎片化,还是谈论人物语言的无厘头风格,或者分析故事内容的互文性,或者强调主题精神的反英雄主义等,都是把电影当做了文学,往往是从文学后现代性视角人手,去揭示电影的后现代性。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包括了文学性的一面,因此从这样的文学性角度去分析是必要的。但是,太多文章只关注到这一方面,而忽略电影本身的艺术形态特点以及美学风格特征,所谓的“后现代电影”往往只是“后现代文学”的翻版,对电影后现代性的理解上,就有着明显的偏误。 后现代思潮在20世纪初期开始萌芽,在20世纪后期忽然爆发,其影响遍布于所有文化领域。电影艺术产生于19世纪即将终结时,在整个20世纪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它正是伴随着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它天然地与后现代文化紧密在一起。它既是后现代文化的推动力,又成为后现代文化的突出表现与重要组成。从而电影天然地具有了后现代性。文化产品的后现代性就是指其所具有的后现代文化个性。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其科技性、复制性、综合性、商业性、拟象性、现象学色彩等特性,

后现代主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评价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整个西方以反传统哲学为特征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在欧洲,以德里达、福柯、马尔特等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者企图由批判早期结构主义的一些基本观念出发来消解和否定整个传统西方体系哲学的基本观念;在美国,奎因、罗蒂等哲学家企图通过重新构建实用主义来批判、超越近现代西方哲学。他们既否定笛卡耳以来的西方哲学,又否定尼采以来的现代哲学。正是60年代兴起的后结构主义和新实用主义标志着后现代主义的建构。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历史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进步的过程。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中对后现代主义的总体特征进行了一些概述,认为零乱性或片断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后现代主义者只是割断联系,他们自称要持存的全部就是断片”。 后现代主义的核心主张就是反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思潮的产生有其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从思想文化背景上看,当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尤其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等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使传统理性主义对理性的绝对性、先验性的信念受到巨大冲击。这些新的科学理论为强调“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等为核心内容的后现代主义所吸取和利用。从社会历史背景上看,传统理性主义者深信人类理性的力量,深信历史进步的必然,但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经过理性启蒙的世界并没有实现理性的许诺,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深重的灾难,正如霍克海默与阿尔多诺在1947年写就的《启蒙辩证法》中所指出的那样:“从进步思想最广泛的意义来看,历来启蒙的目的都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成为主人。但是完全受到启蒙的世界却充满着巨大的不幸”。后现代作为一种西方思潮,带有许多消极因素,如否定主义、虚无主义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是极为有害的,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挑衅。我们不仅要看到后现代思潮对我们的冲击,还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给我们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 导致这种教育冲击的成因 1、思想的迷茫

现代主义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异同

姓名:陈碧梅 院系:海峡动漫系 年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媒体创意方向)学号:

摘要: 现代主义选入电影,要比它选入诗歌、绘画、音乐等晚一、二十年。1907至1914年,立体主义流行一时,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则还处在幼年时期:无声的长故事片刚刚出现,蒙太奇技巧还在萌芽阶段。但电影毕竟是一种“二十世纪的艺术”,它对其他艺术的影响有着极强的接受力,所以在不多几年之后,在现代主义艺术革生的欧洲便开始了一场电影先锋运动,这是现代主义在西方电影中的第一次兴起。 现代主义电影是由表现传统的戏剧化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深入到表现人物内心更细微、更隐秘的情绪变化,探索人性中最本原的东西(张扬个人直觉和情绪),横向再现社会生活、任务情绪,注重任务情绪的自然流动(意识流)、使电影由视觉艺术升华为内心感受的艺术影片。 后现代电影并不把原叙事所追求的共时(即通过同一性的中心维系作用实现整体思想的一致,如电影“梦幻般完美的故事”、“逻辑缜密的对白”、“封闭的结构”以及“完满的结局”等)看作是自己的终极目的。后现代作品更倾向于打破求同的稳定模式,而强调差异的不稳定模式,或者说提倡语言游戏的异质多重本质,即多元式的话语异质。具体地说,就是从影片的“文本叙事”、“话语传达”到“受众接受”的各个层面都引入多元化的概念,不再强求故事、结构与电影文本内在表达的至全至美和接受共鸣,转而更宽容地面对影片各层面的断裂、局限、矛盾与不稳定性。 Modernism in the film, than it selected poetry, painting, music, twenty years later. From 1907 to 1914, cubism, popular, and the film as an ar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long story silent just appeared, montage technique in bud stage. But the film is a kind of " Twentieth Century art ", its effect on other art has a strong capacity, so after a few years, in the modern art leather raw Europe began a movie avant-garde movement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e rise of modernism in western movies. Modern movie is displayed by the traditional dramatic storyline and characters to depict the inner emotional changes more subtle, more intimate, explore the most primitive nature of things ( publicity personal intuition and emotion), lateral

低俗小说后现代主义电影

从电影《低俗小说》看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叙事模式与 主题思想 摘要: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电影研究概况出发,从电影《低俗小说》分析了后现代主义电影分段独立叙事、时空错乱的美感、首尾呼应圆形叙事等叙事模式特点,并分析了后现代主义电影对历史深度的消解以及对通俗性、日常性的关注,并分写后现代主义影响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关键词:低俗小说;叙事模式;主题思想

目录 一、后现代主义电影的概况 (3) 二、从《低俗小说》看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叙事模式和方法 (3) ㈠后现代主义电影叙事模式之来由 (3) ㈡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叙事模式 (4) 1.分段独立叙事 (4) 2. 时空乱序的美感 (5) 3. 首尾呼应圆形叙事 (5) 三、从《低俗小说》看后现代主义的主题思想 (6) ㈠后现代主义电影对历史深度的消解 (6) 1.对美国历史文化的大量戏仿 (6) 2.对表现影片主题思想的作用 (7) ㈡后现代主义电影对通俗性与日常性的关注 (7) ⒈暴力事件与人物功能在故事情节中的淡化 (7) ⒉偶然性事件在故事发展中的作用 (8) ㈢后现代主义影像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9) 四,后现代主义电影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 (9) 参考文献 (10)

一、后现代主义电影的概况 “后现代主义”一词首先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的文学与艺术领域,杰姆逊把后现代主义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1“英国学者阿兰·洛德威对后现代有一段评价:“后现代初出茅庐但又颓废苍老;它颇富才华,同时又十分邪恶;它沉醉消解分析,同时又异想天开;它的面貌似曾相识,同时又是最新时髦。后现代主义是个悖论的结晶,一个大杂烩的合成体”2 后现代主义电影既不是一种电影类型,也不是一个电影流派,它是电影发展到某个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具有某些后现代特征的电影。英国导演阿伦派克1981年执导的电影《迷墙》被后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开山之作,而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电影在美国、欧洲和香港等地才逐步发展成熟,后现代主义电影在主题上热衷于战争、暴力、毒品和性,表达了高科技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与精神摧残,如《天生杀人狂》(1994年)、《猜火车》(1996)、《两杆大烟枪》(1998年)、《楚门的世界》(1999年),在电影叙事结构上开创了时空交错、分段叙事、游戏解构的方式,如《罗拉快跑》(1998年),语言表达则彰显着无逻辑以及偶然的拼贴、剪贴的方式,《低俗小说》(1994)。 在我国香港,以王家卫与周星驰电影为代表的一系列电影也彰显了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特征,王家卫的阿飞正传》(1991年)、《重庆森林》(1994年)、《东邪西毒》(1994年)等,打破了传统电影叙事的常规,以随意剪贴的方式展现了意识流式的片段,而周星驰的电影则以无厘头的故事情节与人物语言表现了后现代主义的通俗性与商业性,近些年来,中国第六代导演的电影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但是由于中国大陆的审查制度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几乎是不存在的。 二、从《低俗小说》看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叙事模式和方法 ㈠后现代主义电影叙事模式之来由 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一种拼贴文化,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把拼贴和蒙太奇看成是后现代话语的主要形式。美国的波林·玛丽·罗斯诺认为“拼贴”是:“一种关于观念或意识的自由流动、有碎片组成、互不相干的大杂烩式的拼接物,它包容了新与旧之类的对应环节。它否认整体性、条理性和对称性;它以矛盾和混沌而沾沾自喜。”3 所以,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叙事模式就来自于拼贴文化,后现代电影的叙事改变了传统电影叙事的线性结构以及完整感,倾向于将割裂的碎片进行重新组合与拼凑,以重新结构的碎片以及部分来代替整体,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模式反映了艺 1【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自序》P7 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P317 3【美】波林·玛丽·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4页。

中西方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解读

中西方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解读 1995年,鬼才导演昆丁·塔伦蒂诺一部《低俗小说》技惊四座,当之无愧夺得当年金棕榈,并以800万成本换来2亿美元的总票房,可谓是名利双收。“低俗小说”指的是那种内容、装帧简陋通俗的小说。他把所有严肃的东西,暴力、性、政治、国家的战争都变得像快餐一样容易吞咽,赋予了独立电影新的生命力,使之逐渐被主流电影所接受。他凭借《低俗小说》这部电影将自己造就成一个后现代电影英雄。 后现代主义究竟在电影和生活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者说,后现代主义的笃信者如何将对现代生活的叛逆融入到电影中的呢? 解读里程碑之作《低俗小说》,不难发现,昆丁的后现代主义作风是彻底地将暴力美化或风格化。它让观众意识到,这一时刻,你看电影是在娱乐,原来杀人越货的勾当也可以如此轻描淡写。塔伦蒂诺化暴力为玩笑,化性为玩笑,化政治为玩笑,化历史为玩笑。通过约翰·屈夫塔和乌玛·瑟曼在夜总会跳摇摆舞的一场戏,塔兰蒂诺轻松地回顾了美国的电影史、音乐史和舞蹈史,加上黑色电影和硬汉小说中对待暴力和罪恶的冷漠态度、强盗片的人物设计格局、香港警匪电影的激烈动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奇迹与现实的混淆,使得《低俗小说》的后现代大拼接达到了狂欢的程度。说起跳舞,我突然想到了周星驰早期电影《百变星君》中也有一段摇摆舞,同样的发型,同样的服饰,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吸毒过量(主角换位了而已),不难看出,是周星驰在向昆丁的经典致敬。作为港产喜剧电影的重量级人物,在我看来,周星驰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黑色幽默和后现代主义大师。他的早期电影多半饰演的都只是一些市井小人物和看似无关痛痒的“跑龙套”,但结局往往是小人物拯救了大家,“跑龙套”才是真正的主角,再次,也是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生存的定位。说他是香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大师,不为过。贯穿他电影的小人物拯救危机的思想,不就是一种对当代理性社会的反叛吗?那些电影中衰的不能再衰的小角色,却从来都不是一无是处,总有能招来观众喜爱的一面,从中透出的是一种草根文化无序混乱却真实地特点,与那些衣冠楚楚却内心肮脏的“假正经”相比,观众爱憎立现,这不就是一种形象的后现代主义解读吗? 举一例分析,《大话西游》是周星驰的巅峰之作,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其无厘头风格达到了巅峰:无厘头而搞笑至极的台词,清晰却无序的剧情发展,小角色到英雄的蜕变……并且它也走了一条经典独立电影(虽然它的外壳是主流商业电影的包装)的经典路线,上映时票房惨淡,下映

浅论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

浅论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迅速地蔓延到各种文艺形式的领域之中,电影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既有后现代主义的一般特征又有电影这种特殊文艺形式的独有特征,本文简要分析了一些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以及后现代主义手法受到欢迎的原因。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然而它并非一产生就是世界性的,后现代主义的正式出现是20世纪50年代前期,其声势浩大并震撼思想界是在70年代至80年代,这一阶段,在欧美学术界引起一场世界性的“后现代主义论争”,到了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开始由欧美向亚洲地区“播撒”。使后现代主义成为一个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吸收了现代主义的因素同时对现实主义又有了超越和突破,尽管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还存在诸多争议,但它作为一场文艺思潮确实对文艺创作和评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谈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美国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杰姆逊向我们这样描述到:“后现代主义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紧紧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以及大批生产的录像带、录音带等等,在19世纪,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被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文学创作中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可谓比比皆是,但此种艺术思潮对文艺活动的影响却不仅限于文学,它对电影艺术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电影理论家尼克·布朗说:“电影理论目前似乎正处于我们称之为后结构主义的一组研究课题的发展史的终点和我们认作后现代主义的一组课题与主题的起始阶段”表明理论工作者已经注意到后现代主义对电影理论及创作的影响,他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探讨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因素和手法。那么什么是后现代电影呢?若想了解后现代主义电影,必须要了解其一般特征:只注意表面,不涉及任何意义,没有深度、内涵;历史意识消失,使影片自身与历史处于断裂状态;主体已消失,人不再处于中心地位,一切都是碎片;世界都以物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热情和主题思想需要表现,只做客观地陈述和展现;对象距离感消失,审美距离不复存在。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电影所呈现的共同特征。 一、传统叙事方法的颠覆 观众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似乎是与日俱增的,时至今日,传统的叙事手法和结构已不能满足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审美要求了。必然要求在叙事手法上有所突破,而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则一改传统,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后现代主义电影在叙事结构上是反对过去那种从头至尾有始有终的叙述顺序的,它惯于拆分叙事结构,甚至消解叙事结构。如《拯救大兵瑞恩》并不是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来讲述一个营救行动,而是通过主人公的回忆采取了一种倒叙的手法讲述了整个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情节的真实性。影片一开始描述了瑞恩领着自己的家人去祭奠那次参与营救而伤亡的队友,瑞恩沉湎与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之中,镜头逐渐聚焦于瑞恩的脸部,最后拉到主人公的眼前,给他的眼睛来一个特写。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整个镜头穿入了瑞恩的眼中,将观众带向战场,影片由此才真正展开,随着主人公回忆的结束整个影片也就结束了,镜头再从瑞恩的眼中拉出来,此种手法在《泰坦尼克号》中也有运用。两部影片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它们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或许不仅在于此,但是少了这样独具匠心的情节安排,影片也会失色不少。后现代影片情节表现为破碎化、凌乱话、意识流化。若不认真留心电影中的细节并且仔细地加以推理,是很难理解影片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的。莱昂纳多领衔主演的两部影片《禁闭岛》、《盗梦空间》尤为代表,片中的镜头切换非常之迅速,情节是随着人的意识流动而不断推进。 二、开方式的结尾 与传统的闭合式的结尾相比,后现代主义电影更多的是采用一种开放式的结尾。闭合式结局是指故事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答:“激发了所有情感都得到了满足,观众得到了一种完满的体验而离开,没有疑虑。充分满足而开放式的结局是指电影留下一个开放式的尾巴,故事中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答而且这个问题一直会延伸到影片之外,让观众在看完影片之后自己去补充思考”传统的大团圆式的结局符合传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迎合了观众的期待视野,之后的评论家对此种结局方式提出了责难,影视作品中又出现了以悲剧收场的手法,打破了人们既定的审美心理和思维模式,于是观众们便有了一种期待受挫的

从《罗拉快跑》看后现代主义

从《罗拉快跑》看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迅速地蔓延到各种文艺形式的领域之中,电影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既有后现代主义的一般特征又有电影这种特殊文艺形式的独有特征,本文简要分析了一些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以及后现代主义手法受到欢迎的原因。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然而它并非一产生就是世界性的,后现代主义的正式出现是20世纪50年代前期,其声势浩大并震撼思想界是在70年代至80年代,这一阶段,在欧美学术界引起一场世界性的“后现代主义论争”,到了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开始由欧美向亚洲地区“播撒”。使后现代主义成为一个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吸收了现代主义的因素同时对现实主义又有了超越和突破,尽管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还存在诸多争议,但它作为一场文艺思潮确实对文艺创作和评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谈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美国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杰姆逊向我们这样描述到:“后现代主义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紧紧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以及大批生产的录像带、录音带等等,在19世纪,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被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文学创作中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可谓比比皆是,但此种艺术思潮对文艺活动的影响却不仅限于文学,它对电影艺术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电影理论家尼克·布朗说:“电影理论目前似乎正处于我们称之为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的一组研究课题的发展史的终点和我们认作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的一组课题与主题的起始阶段”表明理论工作者已经注意到后现代主义对电影理论及创作的影响,他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探讨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因素和手法。那么什么是后现代电影呢?若想了解后现代主义电影,必须要了解其一般特征:只注意表面,不涉及任何意义,没有深度、内涵;历史意识消失,使影片自身与历史处于断裂状态;主体已消失,人不再处于中心地位,一切都是碎片;世界都以物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热情和主题思想需要表现,只做客观地陈述和展现;对象距离感消失,审美距离不复存在。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电影所呈现的共同特征。 一、传统叙事方法的颠覆 观众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似乎是与日俱增的,时至今日,传统的叙事手法和结构已不能满足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审美要求了。必然要求在叙事手法上有所突破,而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则一改传统,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后现代主义电影在叙事结构上是反对过去那种从头至尾有始有终的叙述顺序的,它惯于拆分叙事结构,甚至消解叙事结构。如《拯救大兵瑞恩》并不是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来讲述一个营救行动,而是通过主人公的回忆采取了一种倒叙的手法讲述了整个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情节的真实性。影片一开始描述了瑞恩领着自己的家人去祭奠那次参与营救而伤亡的队友,瑞恩沉湎与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之中,镜头逐渐聚焦于瑞恩的脸部,最后拉到主人公的眼前,给他的眼睛来一个特写。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整个镜头穿入了瑞恩的眼中,将观众带向战场,影片由此才真正展开,随着主人公回忆的结束整个影片也就结束了,镜头再从瑞恩的眼中拉出来,此种手法在《泰坦尼克号》中也有运用。两部影片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它们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或许不仅在于此,但是少了这样独具匠心的情节安排,影片也会失色不少。后现代影片情节表现为破碎化、凌乱话、意识流化。若不认真留心电影中的细节并且仔细地加以推理,是很难理解影片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的。莱昂纳多领衔主演的两部影片《禁闭岛》、《盗梦空间》尤为代表,片中的镜头切换非常之迅速,情节是随着人的意识流动而不断推进。 二、开方式的结尾

电影影像中的后现代性

电影影像中的后现代性 前言 后现代对于西方传统文化有着批判与反动性,并试图颠覆西方文化现代性之精神和基础核心。但是,基本上后现代主义仍称不上是一种严谨的主义,自身没有建构一套自证的思想理论体系,只表现出欲表达的意识形态,此种现象与其它文学、艺术、音乐、影、建筑、政治一样?对目前社会的现代性的批判,对近代科技知识内容合理性的质疑,也对各种既定的规则、条例、权力加以否定。然而,后现代带着批判与反动精神的发展,却是来自于现代主义的缺失。并依附现代性的腐植中成长。后现代现象中最基本的主题即是「复制」。从影像作品「电影」谈起,其在艺术领域上的定位,具有非个人化的集体创作性格,但却也有领导统驭的作者表现论述。不管它的性格如何,它依然需要工具的手段所「复制」出的电影作品。 「复制」这样的主题无不充斥现今整部影片的表达与呈现,透过平面的电影屏幕,观众就可以获得充满想像的立体空间的满足,视觉亦是感受空间最主要的感官媒介因素,身处于黑暗中所能体验到的空间感是模糊、不确定的,甚至是不知。相反地,从对空间的可辨识性经验当中,试图以后现代观点厘清与界定后现代设计产物中(尤其是空间),藉由电影空间中视觉感官解读影像空间意涵相对于真实空间所造成的差异性。前提为视空间(不管是电影中所营造出的空间或者是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真实空间)为文本,独立于创作者和大众。 后现代的叙述性 李欧塔(Jean Francois Lyotard)在「后现代情状」一书中提到叙事(narrative)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叙述故事」,故事包括了神话、寓言、小说等等不同的类型。亦概念为思考推理之前须有一个物象依据为基础的指涉,并建立在多重意义上的思维模式。 而所谓的「物象」是指一事物的形象反映,例如在有颜色表达语词出现前,对红色、绿色之类的表达概念可能以「像血那般的」、「像草坪那样的」。现在人的思维模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修正与改变之后,才逐渐到达较高层次的思考形式。然而,物象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也往往简化了很多丰富意义的可能性。对李欧塔而言,「后现代」并非指历史上的一段时间或一个阶段,而是一个观念或意识,其价值与意义在于提出一种反省,用来批评「现代性」因偏失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一般而言,后现代与现代主义是延续而断裂的关系,后现代是在现代主义的架构中队现代主义进行颠覆、批判。因此后现代抗拒中心的存在,对于不同的声音、文化,采取开放、接纳的态度。 后现代影像空间论述

后现代主义

①以拉康为代表的结构精神分析学 拉康对于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研究的重读,使得精神分析再入观者视野。在这种哲学氛围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艺术观念呈现出某种看似无意义、无中心、无原则,却与人们内心更为贴近的形态。如依托拉康的镜像理论,辛迪·舍曼进行的自恋式摄影、波普艺术出现重复排列的肖像画等,实践拉康所谓“自我是一种想象性投射,自我是在主体与自己的身体之间所建立的想象性关系之上形成的”观念。麦茨延伸拉康的理论,提出“想象的能指”概念,电影像一面缺少观者映像的镜子,但观者可以在电影中获得等同的心理感受。 ②以索绪尔等人为代表的语言学,以及由此发展的符号学。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 苏珊·朗格从情感的角度,把艺术定义为“人类感情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罗兰·巴特在索绪尔的启发下,延伸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范围,作用于文学、摄影、电影等流行文化和艺术领域。 彼得·沃伦则提出机构作者论,对《电影手册》主观随意的作者论予以更加科学的解释,他还提出好莱坞电影属于“肖似性符号”,超现实主义影片属于“象征性符号”,纪录片属于“指示性符号”的说法。 20世纪60年代,德里达基于对语言学中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解构主义的理论。 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相继出现,为艺术创作提供思维灵感。诸多女性艺术家的觉醒与女性主义不无关系,她们刻意用于男性审美相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某种思维和权力的解构。这种思维似乎一直发展延续至今。 后现代主义时代,与科学技术、大众文化的发展同步,媒介形态发生着巨大变化。后现代观念逐渐得到延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供新的语境。第二,新媒介的影响。第三,体验与感知的未来。2、后现代观念有哪些延伸?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后现代主义时代,与科学技术、大众文化的发展同步,媒介形态发生着巨大变化。后现代观念逐渐得到延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供新的语境 在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期间,语境的转变与之前的艺术之间的跨界尝试相似,但表现为更加注重感知、体验和互动的特质。如白南淮的装置艺术,强调行为驱动力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而非直接表明艺术观念。20世纪90年代之后,计算机开始变得无处不在,连接性概念进入艺术创作视野,甚至有人把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作为新的场域,在三个VR1(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验证现实Validated Reality,植物现实Vegetal Reality)中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广泛结合。当然,新的语境随之产生,从现实到虚拟的转变是后现代主义无意识核心的延续,它一直延续至今。 ②新媒介的影响 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英国新媒体研究者阿斯科特提出了湿媒体的概念。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

后现代主义电影

以《爱情呼叫转移》中为例分析 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特点 任鹏炜摘要:随着电影艺术发展和后工业时代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和大众文化的合谋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电影后现代主义电影在题材内容上反叛传统,在叙事结构上具有非线性结构、偶然性,在表现手法上运用复制、挪用和戏仿,在深度模式上消解现实深度和历史深度。它抛弃了精英文化, 走向大众文化, 追求通俗、易懂、直观、感性的理解,后现代主义电影走在时代的前端,引领电影的发展,浅近的平面模式的文化消费,《爱情呼叫转移》使男主人公徐峥与12位美女发生了12个外表美丽的实则深思的爱情故事,使观众在忍俊不禁之后,又感到一丝悲凉。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反传统;非线性结构;复制;平面模式; 引言 电影是一门艺术,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下,己经先后经历了古典电影与现代电影两个阶段。在当下后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后现代主义电影作为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合流的产物应运而生,它往往与消费社会的商业和高度发达的科技媒介联系在一起,秉承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平面化,无深度感,商品化,复制化的特点,模糊了高雅与世俗、艺术与生活经验的界限,从题材内容、叙事结构、表现手法和深度模式方面进行着解构。《爱情呼叫转移》在内容题材上打破传统爱情故事的单恋、暗恋、三角恋等创造

一个每个男人梦寐以求的故事;叙事结构采用串联非线性结构,以一部手机,联系起多个独立故事;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许多复制、模仿;深度模式上浅显易懂,通俗化、世俗化;充分地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电影岁所具备的特性,因此以《爱情呼叫转移》为例进行分析 一、后现代主义电影特征 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同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一种文化思潮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大众文化的合谋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电影,然而正如对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含混不明,对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界定也难以统一。后现代主义电影不是一种电影类型,也不是一个电影流派,后现代主义电影是指电影发展到某一个历史阶段才出现的具有某种后现代特征的电影。 二、电影中后现代主义特征体现 (一)内容题材发传统 作为贺岁档影片,喜剧在贺岁档中占据较大比重。电影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担着经济功能的同时又承载着艺术审美的要求,还要受到一些公共性限制,政治、政策、道德、传统、习惯的制约。后现代主义电影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对敏感的社会问题有着言说的勇气。后现代主义电影题材选择上具有敏感性、前卫性和娱乐性。《爱情》不同于以往守候爱情平淡走向死亡的作品。

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影的叙事策略的论文

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影的叙事策略的论文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影的叙事策略的论文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影的叙事 策略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电影叙事策略边缘性画外音独白解构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电影是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在电影界的延伸,其以反传统的情节结构、漫画式的叙事基调、混杂的拼贴方式为特征。王家卫的影片力图表现后工业时代都市人的无力感、渺小感、孤寂不安以及游离于主流之外的边缘感。其电影塑造小人物、运用画外音独白、以及拼盘式的、插页式的情节结构等叙事策略都带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特质。“后现代主义”是一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西方的文艺思潮。围绕它产生的理论争鸣是近年中国学界的一个重要现象。在电影界则是对“后现代电影”的评说。问题正如程青松先生所指出的,由于对“后现代电影”在概念外延上界定过于宽泛,以至于把许多与后现代无关的影片也包括其中,因此对“后现代主义电影”的概念界定显得尤为必要。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性”是有区别,对此 国内外的学者都有研究。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在《后现代主义的幻象》一书中认为,后现代性是一种与启蒙主义规范相对立的一种思想风格,“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衷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https://www.360docs.net/doc/fd13689231.html, 二者的关系是,后现代主义正是作为哲学思想风格的后现代性在文化艺术上的具体体现。中国学者尹鸿对“后现代性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区分更具有实践操作层面的意义。他提出:“如果说后现代性文化是一种大众性的世俗文化的

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思潮 ——学习西方社会思潮有感后现代主义思潮是我在学习了西方社会思潮当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分,西方社会思潮在课上是对于西方流行思潮的分门别类,再做一个对于特征,代表,影响的具体概括,现代和后现代成为这一学期的重点,让我们对于西方社会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之在课下通过网络对于后现代的学习与了解,于是更加惊奇的发现,后现代主义就在我们身边,接下来就由我来介绍一下我理解中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西方哲学的一种认识论,其主要观点是反理性和反传统,,与现代主义是完全相悖的 1.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第一,注重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的主导地位,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第二,注重体现个性,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第三,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 第四,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统一。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单一性。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等手段,以模棱两可的紧张感取代陈直不误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2.后现代主义的代表 对于绘画美术方面,杜尚《L.H.O.O.Q》是这批“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中最为有名的一幅。他在著名的画家达芬奇的著作《蒙娜丽莎》的作品里充满美感的蒙娜丽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是研究现代主义电影之后的电影美学思潮和倾向的批评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经历了危机和动荡的时代,嬉皮士、反文化和性解放思潮的泛滥,反映了青年一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懑、反抗和精神上的混乱。后现代主义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美国波普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概括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的特点是:流行性、短暂性、可消费性、低成本、批量生产、青春性、诙谐、性感、炫奇弄巧、魅惑力和商业化。尽管电影中的“后现代”概念与“现代”概念的界线十分难以确定,因为电影艺术自身就是现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但是,与现代主义电影迥然不同的另类电影为后现代主义电影批评提供了研究的对象。以反文化的立场颠覆传统艺术电影的深度思考,以消费主义姿态拼贴五花八门的艺术技巧和手段,从蒙太奇转向拼贴的电影语言,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标志。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认为,1968年后的法国电影,尤其是戈达尔的影片和德国导演让—玛丽·斯特劳布的若干影片,已经包含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反叛精神和若干形式因素,如拼贴、随意插入引文和照片、再现拍摄现场、加入电视采访、直接面对观众宣讲等颠覆传统电影语言的手段。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阿仑·雷乃的《生活是部小说》、费里尼的《八部半》、安东尼奥尼的《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也可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先声。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电影来势汹涌,后现代电影理论批评方兴未艾。西班牙的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法国“新新浪潮”代表吕克·贝松、新巴洛克派雅克·贝内克斯和“新流行派”扬·库南,美国的大卫·林奇、昆廷·塔伦蒂诺和科恩兄弟,英国的丹尼·波勒等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采用反常的情节结构、漫画式的叙事基调、混杂的拼贴方式、电视广告式的美学语言、黑色幽默的暴力诗学、反讽和滑稽模仿手法,所有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电影批评极力推崇的手段。 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中列举了现代和后现代的若干对立表现,可以作为认识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参照: 现代与后现代;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达达主义;形式——联结封闭反形式,分裂开放;理念游戏;秩序无序;再现滑稽模仿;艺术品——完成作品行为艺术/即兴表演;审美距离互动参与;整体解构;中心去中心;文本互文本;语义学修辞学;深层表层;诠释反诠释;叙事——恢弘历史反叙事/具细历史;大师法则个人语型;症候欲望;类型变化;超验反讽;确定性不确定性?碎片化;零乱化;经典性非经典性-种类混杂;狂欢;生殖的——两性/同性关系;超越性;内在性;历史性与非历史性。 后现代电影批评的几个关键词 内容阐释/能指/新感受力 一 关于后现代电影批评所涉及的这几个关键词:内容阐释、能指、新感受力,源于1964年苏珊·桑塔格所提出的在艺术批评中“反对阐释”思想。她由此进一步引申说,最突出的“逃避阐释”的是电影(注:[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40页。)。此后,她又以“新感受力”这一概念来应对正在兴起的一种新文化形象(注:[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40页。)。在这种新文化形象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融新技术和它种艺术于一炉的电影成为大众最为惯常流行的精神消费形式。与此同时,德国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也看到了这种“新感觉和新意识”的出现,从而“要求一种新语言(广义的语言,包括:文字、图画、手势和声音),以便给新…价值?下定义和传播新…价值?”(注:[德]马尔库塞:《新感性》第2卷,《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5页。)。这个讨论直接关系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走进电影”这个问题。 这种新观念是建立在打破雅俗界限的基础上的,它是当时正在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艺术批评中的反映。凯尔纳和贝斯特在《后现代理论》中说:“60年代是通俗艺术、电影文化、即兴剧、多媒体声光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