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在杭州的建筑

王澍在杭州的建筑

王澍在杭州的建筑作品包括富春山馆和杭州国家版本馆。

富春山馆是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在获得普利兹克奖之后创作的最大规模的作品,坐落于富阳区鹿山南麓,由公望美术馆、博物馆、档案馆组成,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该馆以《富春山居图》为背景和主题设计,融合现实的城市山水环境,将建筑以主山、次山、远山的方式布局,打造成建筑版富春山居图。

杭州国家版本馆位于杭州良渚,原址为一处矿坑,通过修复矿坑,协调周边生态并且保留了原有的生态结构,矿坑峭壁部分打造成了山体库房,自然龙井茶田景观。整体建筑布局山水环绕群组布局,使建筑和山体连为一体,并且还保留了原有的山体植被。

以上是王澍在杭州的两处建筑作品,仅供参考。更多有关王澍建筑设计作品的信息可以查询建筑专业书籍或者访问相关论坛。

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及作品

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及作品 一、贝聿铭与北京国家大剧院 贝聿铭是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设计了许多标志性建筑。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位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也被称为“鸟巢”。这座建筑独特的外形酷似一只巨大的鸟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贝聿铭通过巧妙地运用钢结构和玻璃幕墙,打造了这座具有现代感的建筑。国家大剧院不仅成为了北京的地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创意和壮丽的建筑之一。 二、伊.米.佩伦与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伊.米.佩伦是20世纪最具创造力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座高度达到468米的塔楼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全球最高的电视塔之一。佩伦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使得东方明珠电视塔成为了上海的地标之一。塔楼上设有观光层,游客可以从塔顶俯瞰整个上海的美景,令人印象深刻。 三、王澍与中国杭州的“竹屋” 王澍是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他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他设计的“竹屋”项目位于中国杭州,是一处集居住、办公和展览为一体的建筑群。这里的建筑外观以竹子为灵感,利用竹子的韧性和轻巧感,打造出了独特的建筑造型。通过巧妙的布局

和设计,王澍将现代建筑与传统材料相结合,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 四、张纪中与中国北京的水立方 张纪中是中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设计的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创意而闻名,外观酷似一个巨大的水泡。水立方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如同一座透明的水晶宫殿。水立方内部设有多个室内游泳馆和水上项目设施,为奥运会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比赛场地。 五、马岩松与中国深圳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马岩松是中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设计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是深圳的一处著名景点。这个园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创意而吸引了无数游客。马岩松在设计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园区内有各种创意展览和艺术表演,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场所。 通过介绍这些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及其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建筑设计上的创新和突破。他们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打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成为了城市的地标,也代表了中国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这些建筑师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建筑艺术,也为世界建筑界带来了新的启示和灵感。无论是贝

建筑师王澍的困扰

建筑师王澍的困扰: 从来没有这么多机构想颁奖给王澍——当他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后,他们蜂拥而来。能推掉的,王澍尽量推掉,只是偶尔配合。 2012年10月,王澍去美国接受《华尔街日报》颁给他的“2012年全球创新人物奖”。 领奖的时候,他顺便去了一趟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那地方他已去过多次,每次都有新收获。这回正在展览绘画上的中国园林,他看到了三十一幅文徵明画的拙政园中的八幅,和一张北宋时期佚名的园林大画,“难得一见”。 “每回出去旅行,心里都在滴血。”王澍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好东西都留在国外了。”他自诩“后锋建筑师”想从这些传统绘画里探索未来。 王澍对“先锋”的定义是“跟着国外最新的潮流跑”:“但面对传统这个问题,包括国外有探索性的建筑师,都无从下手。我觉得后锋比先锋更有挑战性。" 别人忙着接项目、建地标的时候,王澍在工地上和工人们打了十年交道。 “找不到潮流的方向时,他们就要来看一看王澍在干什么。”王澍习惯了不着急,他清楚自己“在中国建筑界一直有个特殊的位置”,“当所有人都忙完了,想安安静静讨论点深度的东西时,就会找到我。” 普利兹克奖让他终于从各类质疑中抽离,转而身价倍增,不少地产商都希望能找来王澍设计,至少是“挂个名字”。 “这并不等于他不要钱,也不等于他抗拒商业设计。”许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王澍也做过商业建筑——杭州的“钱江时代”公寓。但大多数时候,王澍还是会像以前那样推掉那些地产商:“我做不到像有些人,既能在赚钱的圈子里头混一圈,又跑回非赚钱的圈子里混一会儿。我没有这么高的智商。” 除了土特产,还有什么是纯中国的? 南方周末:你曾说北京、上海不是你心目中的中国,它们什么时候开始不是的? 王澍:我们整个一百年的变革,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变成另外一个我们想象中的国家。 这个国家不管是资本主义的版本,还是共产主义的版本,都是西方模式。打造到现在,我觉得很成功,它基本上可以不叫中国了。当一个国家失去文化属性的时候,你就失去了扎根在文化里的基本的感觉和尊严。 南方周末:在寻找“中国”的过程中,有没有可借鉴的例子?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一. 材料方面 以旧材料纪念过去,同时又采用现代形式 1.【砖瓦】回收,循环,利用,象征城市的变迁 1.1“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中国民间早就有对材料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传统。”王澍说。 王澍和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800平方米),在一片建筑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6万片旧城拆迁回收的青瓦、3000根竹子,王澍团队和3名来自浙江乡村的泥工、瓦工和竹工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几乎在全手工的状态下造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建筑。

1.2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王澍设计的宁波滕头馆,是一栋由回收旧砖瓦做成的建筑。为了表达他的生态理念,王澍用“瓦爿墙”(用青砖碎瓦甚至破碎的缸片垒加起来的墙壁)来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瓦爿墙”是用回收的50多万块旧砖瓦做的,这些旧砖瓦都是从宁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来的,其中的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都有着超过百年的沧桑。 1.3王澎对瓦片的情结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2004年,王澍完成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一期工程。为了发挥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他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

1.4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你仔细看看,可以发现如果是直壁,采用的是浙东地区的『瓦爿墙』,如果是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戴宗品道出了细微处的奥秘。 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有其传统根基,历史上,以慈城地区为代表的瓦爿墙随处可见,是宁波地域乡土建造的特有形式。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旧物。其中,青砖的数量最多,它们的「出生」年代也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不等,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代的古砖。不少青砖上,还镌有「福寿」等铭文;龙骨砖是传统建筑中用来压脊的较大的砖,带拱,与青砖拼砌,形成错落。龙骨砖与零碎的瓦片和缸片一起,都成为了外墙的「装饰图案」。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大概测算了一下,每平方米需要100块左右的旧砖旧瓦,整个博物馆的瓦爿墙的面积是1.3万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宁波博物馆所用的旧砖瓦在百万块以上。」宁波博物馆在全 国建筑界是第一个如此大规模运用废旧材料。

王澍 南宋御街旧改模式

在2007年到来,杭州市政府找上门来,希望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

当时的御街,已经非常破败。这条据说南宋皇帝走过的6公里长街,已经很长时间不维护了,商店很少,就剩下一些卖便宜货的,墙上的灰一块儿一块儿的,街上的人稀稀拉拉,晚上只有几个像鬼火一样的路灯。 这条承载了很多杭州人回忆的老街,成为了杭州老百姓的一块心病。 从2001年开始,各方就已经围绕着怎么改造这条街道展开了讨论和探索,但一直没有找到特别理想的方案。 最初,王澍并不想接下这个项目,“触及的利益太复杂。” 面对找上门来的政府,王澍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 王澍了解政府的心情:“我知道你们很急,希望我们马上就做设计。可能7月份开始做设计,年底就动工,这是中国的政府项目一贯的作风。” 本以为这六条苛刻的条件提出来,对方就知难而退了,可出乎他的预料,政府竟然全部答应了。 带着美术学院的两百多名师生,经过半年的调研,王澍拿出了方案:完全停止拆迁,在不动迁任何一户居民的前提下,原地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包括历史悠久的木构民居、民国建筑和近50年的砖混民居,原住民也是维系本地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王澍眼里,历史街区的保护是要有延续性的。他认为,历史或者传统,是指一直到今天为止的连续发生的所有东西,不是说明朝是历史,清朝就不是,或者清朝是历史,民国就不是。“我们面对的是城市,而不是一个建筑,是需要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梳理。中国现在很多打着‘保护’的名义做的设计,形同于破坏,就是‘保护性破坏’。”他说。 针对王澍提出的保护老房子,一个处长直接问他:这个东西怎么做?在我眼里,它就是一堆破烂! “在他的整个意识里,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观就像磁带被洗掉一样,他的脑子是被洗过的,完全是没有感情的。”对于持“破烂论”的人,王澍只能这样理解。 有一次市政府开会,王澍用非常激烈的口气,对市委书记说,整个杭州城你看一下,不是说这条街是一条破烂儿,过去20年杭州市中心区的建设,就是整个一堆的大破烂,恰恰这条街看上去破,但它还保持着一个美好城市的远远的一种影子,我们能看到有可能使得我们恢复对城市的美好感觉。 “这条街,并不只是说有一条老街要保护,这是杭州城市复兴的开端。”末了,王澍撂下这一句话。市委书记接受了王澍的说法。从2007年到2009年,王澍带着团队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了中山路御街的改造。开街前一天,王澍对市委书记说:“你和我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这个事情成功不成功,明天我们来看结果。”第二天开街,国庆节一个礼拜,1公里的一条街有超过100万的市民来参观,国内各大媒体不请自来全部做了正面报道。现在,南宋御街已经成为杭州城市文化的标签。可在王澍眼中,南宋御街只是个孤独的个案。“我们的政府太像一个公司,既希望至少达到收支平衡,又希望能快速完工,而不是以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为前提,而这恰好又是政府的职责。”带着美术学院两百多名师生,集合国内其他三四家美院的老师,怀着理想主义精神,用超常的劳动量来弥补时间上的紧迫,在王澍看来,南宋御街的改造方式,

中国新建筑师——王澍

中国新建筑师——王澍 1963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 1985年,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 1988年,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毕业 1997年,在杭州创办"业余建筑工作室" 2000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并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及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营造研究中心主任 王澍作品 1989年海宁青少年宫 1991年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 1997年自宅 1997年陈默工作室 2000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2000年上海顶层画廊 2000年墙门(雕塑) 2001年垂直院宅(钱江时代) 2001年一分为二(雕塑) 2002-2003年宁波当代美术馆 2002-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 2002-2003年东莞理工学院艺术系馆 2002-2003年浙江台州路桥古镇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 2003年拆筑间 2003年 HZ093—728 2003年三合宅/南京 2004年三合宅/杭州 2003-2004年浙江宁波慈城古建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 理解象山校园,先要理解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感情。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幻灯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一个外来者对象山校园的惊奇,一定是从大门开始的。象山校园的大门不是“门”,而是“墙”。是没有围合的墙的自然延伸,墙身矮得经常让人有翻过去的冲动。但这是一堵砖砌的墙,那砖也不是普通的砖,而是从乡下拆房现场收上来的老砖。 在象山校园的空地上,这样的砖瓦堆成一座小山。事实上,整个象山校园就是建立在这些旧砖瓦上面的。在整个中国都在“拆”的时候,王澍的象山校园却使用了大量的旧建筑材料,所有的砖头、瓦片、石头都来自浙江省的拆房现场。到第一期工程开工前,王澍和中国美术学院在浙江省内收了330万件砖瓦。 “循环建造是中国建筑的特点。”王澍解释说,“一个是资源上的节约,也有经济上的考虑,旧的价钱比新的要便宜一半。另一方面,我们用很具体的形式继承了传统。”“我的校园一建造起来就有时间,带着50年甚至100年的时间。”这座带着时间的象山校园,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10座已完工的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断裂。王澍说,“这首先在于一座

怦然心动之王澍的瓦园

怦然心动之王澍的瓦园 Breathtaking for Wang Shu’s Tile Garden 摘要瓦园是中国国家馆在国际建筑展上首次展出的建筑艺术品。与以往以图版模型展现的方式不同,瓦园采用现场营造的方式展现建筑师王澍的思考,在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简要概述了瓦园,并从三个视角对瓦园这件艺术作品进行评析,阐述了自己所理解的瓦园的优缺点,最后做出评价并阐述了自己的心得,即材料景观。 Abstract Tile Garden is China Pavilion?s first architecture work displayed on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s Exhibition.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it showed the architect?s thinking by building at site rather than boards and models, which aroused high attention from architects. This paper i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Tile Garden. I will also analyze the artwork of Tile Garden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discuss it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in my understanding, make a comment and explain my idea about materials landscape in the end. 关键词建筑;艺术;瓦园;材料景观 Key words architecture artwork tile garden materials landscape 前沿: 在网上偶然看到瓦园图片的时候,便立即被它吸引,竟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想象一下,行走在这片瓦海之上,四周氤氲着柔软的海风,空气中弥漫着咸咸的海水味,独自感受美妙淳朴的自然,突然之间,却发觉自己早已泪流满面。或许这源于我身在异乡,成片的瓦拉长了我的思绪,看到了我魂牵梦萦的村庄,忙碌的乡邻,长满青苔的门檐...... Foreword I saw pictures of Tile Garden quite accidentally on line. I was attracted by it immediately. What a great artwork! Imagine you are walking in the sea of tiles, with gentle wind caressing and salty taste of sea water in the

浅析王澍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语言 朱路路

浅析王澍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语言朱路路 摘要:通过解读王澍的建筑作品,了解其设计思想及建筑语言,及其背后蕴含 的文化与气韵,从而得到一些可以指导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的指南。 关键词:建筑设计思想建筑语言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城市建设呈现千城一面的局面,在喧嚣的城市里 很难找到城市的记忆,以致我们分不清自己到底身处哪座城市、国内还是国外。 城市建筑缺乏文化特色,丧失了历史感。 2012年王澍获得了第34届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普利兹克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 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且有世界性的建筑。”本文希望通过研究王澍的建筑作品和设计思想,找出他是如何做到传统性与时代性的交融,民族 性与时代性的辉映,得到一些可以指导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的指南。而要想深 入了解王澍的建筑思想和语言,我们必须从其作品入手,细细品味和探寻。 二、对王澍建筑作品的思考 1: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做为其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 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加工中心、基础教学部使用。共五千多名师生在这 里教学、学习与生活。 校区建筑呈散点状分布,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 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建筑群。“造园”一词正如校区的建 造过程,设计师取象山之景围合院落,空间上起承转合,连绵蜿蜒,首尾相衔, 给人一种质朴静谧、回味无穷的视觉效果,颇具宋代山水绘画的气息。象山二期 建筑群像极《千里江山图》,绵延、起伏、回转,走廊从建筑内部延伸到外部, 从建筑外部向建筑内部穿梭,宛如江山图中的盘山路,而构成建筑主题的S形, 像是山脉的远景推拉,构成连续的运动。而为了让这种运动更有节奏,如蛟龙卧 于丘陵,王澍用人工方式在原本的平地上顺着山水之势做出坡度。 整个校园建筑的结构形式,选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加砖砌填 充墙的体系,采用当地的瓦爿墙工艺,形成一种隔热的厚墙体系;屋顶选用中空 的混凝土现浇厚板,和瓦屋面做法结合,形成隔热的屋顶体系,这两种体系可有 效减少空调的使用。整个校区共使用了700多万片回收的旧砖瓦,既节约了资源,也使建筑陡增了历史感,既是追忆正在逝去的建造传统,也是应对剧变现实的批 判性策略。 2: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建筑面积约8.1万平米,分为会议中心、接待中心 和展览中心三个区块。整个会展中心以水为媒,三座主要建筑围绕中心水池而建。池边柱廊林立,廊内可漫步通行。走进会展中心,像是进入古色古香的江南园林。白墙灰瓦、小桥流水,古拙的外立面让这座现代化建筑完美地融入了江南风景。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会展中心体量庞大,与乌镇的整体环境相 冲突。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藏”进江南小镇,王澍采用了消解的手法: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替换原有的玻璃墙面,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

解读本土建筑师王澍的建筑观

解读本土建筑师王澍的建筑观 摘要:王澍作为本土建筑师,一直坚持中国传统营造的文化观,在他十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扎根于研究中国民间的传统营造技术,在建筑与环境之间试图营造出带有中国文人气质的建筑内涵,他对于建筑如何适应于环境以及营造所传达的空间感受有他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王澍,文化观,环境观,技术观,教育观 Abstract: as a local architect wang shu, insis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his more than ten years working career, rooted in the Chinese folk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between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 with Chinese try to build their quality building connotation about him, how to adapt to the build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and create convey sense of space has his unique cultural values. Keywords: wang shu, culture, view of environment, technology view, education 一.背景 二. 2012年对于王澍来说无疑是丰收的一年,他获得了2012年度建筑普利策奖,这也是继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之后第二位中国建筑师能够获此殊荣。这不仅是中国建筑师经过半个多世纪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今天,经济文化大繁荣的体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给中国的建筑师带来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王澍也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一个艺术家庭,不能不说王澍的成长和他的家庭背景有着一定的关系,父亲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母亲是一名老师兼图书管理员,从小王澍就饱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较早的接触了一些西方的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这也为他的文人气质打下了厚实的基础,王澍也自诩自己首先是一个文人,其次是一个带有艺术气息的建筑艺术家。 王澍曾先后毕业于中国两所著名的建筑系院校,分别为东南大学建筑系和同济大学建筑系,取得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从一般意义上说可以顺利成章的成为一名具有现代主义思想的建筑师,但对于王澍来说却没有这样选择自己的从业方向,不同于国内的大多数崇尚现代技术和西方思潮影响的建筑师们,王澍选择了一条根植于传统文化,着眼于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营造哲学,潜心研究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营造手法,在中国这样一个浮躁的大兴土木的时代背景下坚持着自

王澍建筑里的画意美学

王澍建筑里的画意美学 王澍建筑里的画意美学 王澍不是唯一探究营造建筑画意的建筑师,在他之前,中国已有许多学者和建筑家对于建筑画意进展了长期探究。从吉尔平到城镇景观运动,从新粗野主义到拼贴城市,西方画意美学所追求的种种特质与王澍的建筑语言不谋而合,虽然西方画意美学思想对王澍的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建筑设计语言更多来自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理解。普利兹克奖的获得也正是世界建筑界对其思想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一、画法之美传统绘画线条语言的转化 中国传统绘画向来重视线条表现,线条不仅作为画面表现的元素,更是作画的技法与手段。它不仅用来标志事物的模样和外形,其笔墨变化也表达了中国传统文人丰富的内心情感。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中也讲求用线,亭台楼阁往往以优美线条的造型展如今我们面前,建筑根本格局的构造线条,犹如绘画中富有韵律的轮廓线一样。不过,总体而言,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表达得最为充分。王澍在象山校区设计中将中国画的线条美感加以提炼,赋予其现代特质。校区建筑在线条的贯穿运用下大气统一。单体校舍的立体造型表达了传统绘画的线条语言,从反曲面屋顶的曲线到立面网柱造型,再到蜿蜒曲折的廊道,整个象山校区的校舍建筑中均运用了线条。而线条并不是在琐碎地拼接,是将整体校园的规划考虑其中,让线性的步道贯穿于建筑中,让其建筑更具时代感。而线条同时也彰显了南方建筑的特色,更表达了对传统绘画技法的理解。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平面的、二维的,但在王澍的建筑设计中,它变成了三维空间中的理论形态。传统绘画线条的美感在王澍建筑语言中的转换成为其建筑创作的一大特色。 二、画式之美传统绘画程式化的运用 程式,即程序、式样、法那么。大凡要求分开生活的自然形态远一点,即加工美化比拟多,形式感较强的艺术,都会有某种程式性〔龚和德?戏曲人物造型论?〕。换言之,越是如实描写,这种程式越觉无味,从而陷入繁琐细节的堆砌,窒息了作品的艺术生命。因此好的程式特别强调主观感受,但又不是脱离现实形象的臆本文由论文联盟搜集整理造,难在似而不俗。?芥子园山水卷?的创作提醒了中国山水画程式化语

王澍 一个建筑师的理想与现实

王澍:一个建筑师的理想与现实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这里是杭州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叫做钱江时代,他的设计师给他的名字叫做垂直的院宅,而当地人给他的名字叫做钱塘江边的那几栋怪房子,这个小区在开盘的时候销售的状况并不好,因为设计师独特的理念还有它不一样的长相,它的设计师名字叫王澍,最近刚刚得了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奖,由于这样的一个奖项,使得人们对于王澍和他设计的这一堆古怪的房子刮目相看。 导语:这里是杭州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叫做钱江时代,它的设计师给它起的名字叫做垂直的院宅,而当地人给了它一个更加有趣的名字,叫钱塘江边的那几栋怪房子,这个小区在刚刚开盘的时候卖得并不好,因为设计师独特的理念,还有它不一样的长相。它的设计师名字叫王澍,最近刚刚得了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由于这样的一个奖项,使得人们对于王澍和他设计的这一堆古怪的房子刮目相看。 人物介绍:王澍,49岁,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解说1】2012年2月28日,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普利兹克建筑奖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被誉为全球建筑界“诺贝尔奖”。在历届获奖者中,有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设计师约翰·伍重,鸟巢的设计者瑞士设计师皮尔·德·梅隆,以及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者美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等等。作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王澍引来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记者:您好像一直走过来是比较,用别人给您的评价是比较狂妄,比较清高的,但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去参加一系列的国际的评奖? 王澍:我从来没参加过评奖,我觉得比较高兴的是我从来不参加中国国内的评奖,那才叫评奖,每次评的时候会要求你提交资料,层层地让你填东西,完了之后有人要审你,评奖。国外的奖都很简单,都是某一天某人给我电话,说你拿这个奖,事先我不知道任何事情。 记者:就是说按照我们的逻辑,你没有参评。 王澍:从来没有。 记者:人家就给你。 王澍:到现在为止我从来没有参评过任何奖。 记者:你这次得奖是用什么得的这个奖? 王澍:两块吧我觉得,一块儿可能是大家讲的代表作,当然他们有国外的评委那种角度,他们会认为我的这么大面积的整体设计在全世界都罕见的项目,剩下我做的宁波的博物馆,在公众的心目当中用大量的旧的回收材料来建造,既包含了对历史的讨论,也包含了对这种生态或者可持续发展的讨论,这是代表作。另外一个就是他们讲给我的是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动摇不妥协,保持高质量的设计。 【解说2】在此之前,王澍的名字并不被人们所熟知,那么他是何许人物,为什么一位青年设计师能够走上最高荣誉的领奖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杭州市首先找到了王澍设计过的唯一一个商业住宅项目“钱江时代”,开始了对他的采访。 【钱江时代小区动态采访】 记者:咱们上几层?

“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分析

“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分析 “钱江时代”是由建筑师王澍设计的位于杭州东南部钱塘江畔的一个住宅小区,基地为不规则条状,呈东西走向,东西向最长处355m,南北向最宽处160m,基地面积为31941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由6幢近100m 高的集合住宅组成,2座板式,4座25-28层的点式,结构宛如编织的主席。 设计理念:其建筑形象与尺度突破了传统,以钱塘江和过江大桥这样的地理尺度去重新定义。板式与点式结合,强调体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与钱江三桥相对平行形成有敛有收、逐渐叉开的态势,与桥上大流量的交通以及周边环境想呼应,富有动感向市区活动伸展。一.“钱江时代”中的传统元素 1.院落:“钱江时代”清晰呈现出竖向尺度上的盒子叠加的意象,它以一个3M*7.2M的大开间,两层高的“盒子”为基本构造单位,居住2~6户。这些“盒子”通过咬合、穿插形成的簇群极具城市意味,使传统民居中的院落以新的形态——垂直院落出现在现代住宅建筑

中,使传统院落由平面转化成了立面形象。垂直院落的三维立体形式使得其立面层次更加丰富,顶部遮挡有阴影,私密性良好,且具有视野开阔、采光通风良好、干燥卫生少蚊虫的特点。并且保留了传统院落最基本的生活感受——安全感、舒适感、群体感。“钱江时代”小区除一层住户拥有小型的私家花园外,所有住户均可共享一块公共交往空间,以期重建邻里关系,并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群体提供在高层住宅中缺乏的活动与游戏空间。传统的院落形式及其作为情感联系的空间功能得以在现代高层住宅建筑中得以重现。 “盒子”意向分析:二层高的单元空间处理.使建筑可以实现较大进深,同时满足均衡的南向日照和通风。双层“盒子”扭转的作用: a.增加景观视野的多样性。 b.增加各住户单元间的交流。 c.扭转后上部分单元增加了下部分单元的遮挡面积,使建筑外立面采用大量的落地玻璃成为可能。 d.扭转后上部分单元增加了下部分单元的遮挡面积,使建筑外立面采用大量的落地玻璃成为可能。

对于王澍富春山馆的建筑考察心得

对于王澍富春山馆的建筑考察心得富春山馆,位于中国杭州的龙井茶村附近,是一座由国际知名建筑师王澍设计的建筑杰作。我有幸参观了富春山馆,并且从建筑考察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 首先,富春山馆的建筑风格独特而生动。王澍将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富春山馆的外观仿佛一座山峦,建筑物的形状、色彩和质感与周围的大自然相得益彰。在进入馆内后,我被精心设计的空间布局和充满创意的建筑元素所打动。各个区域之间的过渡流畅自然,给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 其次,富春山馆的设计注重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王澍在建筑中运用了许多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使馆内的节能指标达到了国际标准。同时,富春山馆还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例如通过调整建筑朝向、采用日光照明等方式,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了对人工灯光和空调的依赖。这种环保意识和绿色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激发了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最后,富春山馆的设计充满了人性化的考量。在馆内,我观察到建筑中处处考虑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例如,王澍在设计中避免了过多的框架和壁板,扩大了空间感,使游客可以更加自由自在地流动。此外,馆内还设有休息区、观景台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憩环境。这种人性化的设计让人感到非常贴心,使我们感受到了建筑与人的契合。

总的来说,富春山馆的建筑考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澍以 他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对建筑的深刻理解,创造出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艺术空间。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经验,无论是在建筑 设计中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还是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方面的意识。富春山馆是一座令人难以忘怀的建筑杰作,也是对于未来建筑发展的 一种指导与启示。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

我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 一、引言 我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我国美术学院的一个分校区,位于杭州市西 湖区的西湖景区附近。该校区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而闻名,这些 建筑都是由著名建筑师王澍先生所设计。王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 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对我国现代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浅谈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 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包括简约、生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及对场地、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他在设计我国美院象山校区时,深度挖掘了 校区所在地的历史文化特点,并结合了现代建筑技术,将简约与生态 融为一体,构建出独具特色的建筑群。他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了对我 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尊重和创新。 三、深入探讨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 1. 简约 王澍先生的建筑作品以简约著称,他善于用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 表达建筑的美感。在我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他运用了简洁而不 失美感的设计语言,让建筑更加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简约而不简单,给人一种平和、和谐的感觉。 2. 生态

王澍先生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与共生,他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校区 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尊重了原生植被和地形地貌,力求保 持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他也倡导使 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使建筑更加环保、节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于 生态环境的需求。 3.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王澍先生善于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他在我国 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从建筑的外观形态到内部 空间的布局,都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建筑既具有现代感, 又不失传统特色,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4. 场地、文化和历史的尊重 王澍先生在设计建筑时,始终保持对场地、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他充 分挖掘场地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特点,将这些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使 建筑更具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在我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王澍 先生尊重和保护了校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同时将其融入 到建筑设计中,使校区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四、总结与回顾 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是我国美院象山校区建筑之美的灵魂所在。简约、生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及对场地、文化和历史的尊重,构成了 我国现代建筑的一道独特风景线。通过对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的深入

建筑师王澍与他的文村

建筑师王澍与他的文村 建筑师王澍说,自己正在挑战建筑界最难的领域:农居房。 当然,“最难”两个字是王澍自己加的。在全国范围内,每 天都出产着各种类型的农居设计图,每一天都涌现出各种农居房,从规划到落地,整整花了3 年。 风格的乡村民居,但他在富阳洞桥镇文村设计建造的14 幢这是王澍主持设计的第一片农居群落。从2012 年开始,他和同是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一趟趟地奔向这个名不见经 传的小村庄,用灰、黄、白的三色基调,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的外立面设计,呈现他理想中的美 丽宜居乡村。 今年,我省提出在2017 年底前,完成4000 个中心村村庄设计、1000 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建成一大批“浙派民居建筑群落。屡获国际建筑大奖殊荣的王澍坦言,为村 民设计农居并获得他们认可并不容易,因为这是在新型城 市化的大背景下,寻回乡村传统和意义的过程。 王澍在文村的3 年,为将来的乡村规划探出了怎样的路 径?等等,我来想办法 11 月中旬,在富阳召开的全省推进村庄规划暨农工作房设计落地现场会上,洞桥文村无疑是个最受瞩目的焦点。两三

百位来自省和各市县区的领导、专家、设计师都好奇地来到 这里,不仅因为它是省住建厅和中国美院推出的省级“美丽 宜居村庄” 试点项目,他们更想看看王澍究竟在村里 “折腾 出了什么名堂。 王澍带着来访者穿梭在文村,对他们不无深情地絮叨: 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几乎没有希望了,仅剩的一点种子就在 乡村,我希望它还能发芽。”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着相 机,拍王澍,拍王澍设计的民居,拍王澍现场讲解他的作品。 在许多人的眼中,王澍代表了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但更 多人忘记了一个场景2012 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后,大家都关心中国第一位获得“建筑界最高奖项”的建筑师接 去要做什么,王澍说,未来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在乡村。 此话并非是王澍一时的心血来潮。早在2002 年,王澍就和 妻子陆文宇决定要对浙江的乡村做初步的调研,作为建筑 师,城市化的大潮让他们企图转身回望被时间淹没但却不能 被忘记的东西,2010 年,两人在中国美院的学生们也加入 了对浙江乡村的观察和理解,让王澍这位出生于新疆的西北汉子有惊喜有遗憾:“浙江的古村落里,有一大批代表很高建筑水平的江南民居,但城市的建造风气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乡村,大家向往高楼洋房,这些民居也难逃被拆的命运。 调研的队伍,浙江农村几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多年王澍说,“老房子就是活着的历史,历史都没了,还有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