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三章第三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三章第三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三节皮肤给药

软膏剂、硬膏剂、搽剂、霜剂等皮肤外用制剂主要用于皮肤表面,一般起保护皮肤和局部治疗的作用,主要用于局部治疗表皮和皮下组织疾病。本节涉及的皮肤给药是指通过皮肤给药吸收进入体循环发挥全身作用。这类制剂通常称为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

TDDS多为贴剂或贴片,也有少数软膏剂。目前,已有多种TDDS上市,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一、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

1.皮肤的结构皮肤是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3部分组成,此外还有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中表皮层又是由角质层(又称死亡表皮层)和活性表皮层组成,见图3-2。

(1)表皮:皮肤最外与体外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为角质层,角质层由10~20层死亡的扁平角质细胞组成,厚度依人及身体不同部位而异,约15μm~20 μm。角质细胞由大量蛋白质、非纤维蛋白和少量脂质相互镶嵌组成致密细胞膜,类脂质和水构成细胞间质。角质层细胞大约以每30天1层的速度被下层表皮组织形成的新角质细胞所代替,最外层的角质细胞自然脱落。由于角质层含水少,细胞膜致密,这是药物透过的主要屏障。

图3-2 皮肤的结构

活性表皮层位于角质层和真皮之间,厚度约为50 μm~100 μm,是由活细胞组成,细胞膜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结构,其转运功能与其它部位细胞基本相同。

(2)真皮:表皮下方为真皮,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平均厚度为l mm~2 mm。其中分布着毛发、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皮肤附属器,毛细血管和神经丰富。药物进入真皮后可以迅速被转运到体循环。

(3)皮下组织:真皮下方的皮下组织是一种脂肪组织,分布有血管、汗腺和毛囊。与真皮组织类似,皮下组织不是吸收屏障。

(4)皮肤附属器官:毛囊、汗腺和皮脂腺被称为皮肤附属器官。

1)毛囊:遍布整个身体表面,开口于皮肤表面。毛发包埋于真皮中的毛囊内,包括毛球、毛根和毛干。身体各部位毛发的密度不同,不同种族的人毛发数目也有明显差别。

2)汗腺:亦广泛分布于皮肤,通过导管从真皮深部向表皮延伸,穿越表皮开口于皮肤表面的汗孔。汗腺的分布亦因部位和遗传而有差异,汗液的pH为4.5~5.5。

3)皮脂腺:皮脂腺位于真皮上部,开口于毛囊漏斗部的下段。皮脂腺的分泌物

含皮脂,是皮肤表面类脂层的主要成分,它们的分泌受激素调节。

2.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药物经皮肤给药吸收的过程是,首先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出来,与表皮层接触,通过表皮层经真皮进入皮下组织,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有些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附属器直接进入皮下组织,进入体循环。药物经皮渗透的主要屏障来自角质层。

药物可经以下三种途径扩散通过角质层:

(1)通过细胞间隙扩散:虽然细胞间隙总面积仅占角质层面积的0.01%~1%,但其结构比较疏松,总容积为整个角质层的30%左右。但是,通过细胞间隙扩散仍是通过角质层的主要途径。细胞间隙的基本骨架是纤维蛋白成分,占70%以上,骨架中镶嵌着大量类脂质,形成多层脂质双分子层排列,这是通过细胞间隙扩散的主要阻力。在制剂过程中,如采用有机溶剂作为促吸收剂,可以将皮肤角质层中的类脂质提取出来后,药物的扩散显著增加。透皮促进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作用于细胞间隙类脂质双分子层,改变脂质双分子层的空间结构,提高流动性。

(2)通过细胞膜扩散:角质层细胞膜不是类脂双分子层结构,而是一种致密的交联的蛋白网状结构,细胞内则是大量微丝角蛋白和丝蛋白的规整排列结构,两者均不利于药物的扩散。一般情况下,药物很难通过这一途径扩散到皮下组织,但由于其占有巨大的扩散面积,如果采用适当的吸收促进剂,则可以作用于其中的一些蛋白质,改变蛋白的排列,增加药物的扩散速度。所以此途径对药物渗透的作用仍然不能忽视。

(3)通过皮肤的附属器官:即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药物由毛囊及皮脂腺的开口进入囊内或腺体内,再通过囊壁细胞到达真皮与皮下组织内。皮脂腺分泌物是油性的,有利于脂溶性药物的穿透,若在制品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则有助于药物与毛囊紧密接触,有利于药物吸收。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官的渗透速率要比表皮途径快,但皮肤附属器官在皮肤表面所占的面积只有0.1%左右,因此不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

二、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

(1)皮肤的渗透性:皮肤的渗透性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皮肤的渗透性存在着种属、个体及部位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皮肤的角质化程度的差异。人体不同部位,角质层的厚度不同,皮肤附属器官的多少也不同,这是导致渗透性不同的主要原因。人体各部位皮肤渗透性大小顺序一般为阴囊>耳后>腋窝区>头皮>手臂>腿部>胸部。角质层厚度与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也是导致渗透性年龄差异及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使角质层受损而削弱其屏障功能的任何因素均能加速药物的渗透。溃疡、破损或烧伤等创面上的渗透性可能增加数倍至数十倍。湿疹及一些皮肤炎症也会引起皮肤渗透性改变。反之,某些皮肤病如硬皮病、老年角化病等使皮肤角质层致密,可降低药物的渗透性。

药物经皮吸收过程中可能会在皮肤角质层内产生一定的蓄积,可能的原因是药物与角质层中的角蛋白发生结合或吸附,使亲脂性药物溶解在角质层中形成较高的浓度。药物在皮肤内的蓄积作用是导致药物经皮吸收起效慢,但作用时间长的原因之一。

(2)皮肤的水合作用:皮肤外层角蛋白及其降解产物具有与水结合的能力称为皮肤的水合作用。皮肤的水合作用能够改变皮肤的渗透性。当给药系统外层密封保水时,水分和汗液在皮肤内蓄积,使角质层水合软化。细胞自身发生膨胀,结构的致密程度降低,药物渗透性增加,对水溶性药物的促渗作用较脂溶性药物显著。皮肤水合作用对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与水合的程度和药物的性质有关。

(3)微生物的降解作用: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可能会使某些药物和基质发生降解,特别是当药物被密封涂敷于皮肤表面时这种降解作用更明显,长时间给药时这种降解作用也会更加明显,制剂研究时应当考虑这种降解作用对药物作用及毒性的影响。

(4)皮肤的代谢作用:皮肤内药物代谢酶含量很低,主要存在于活性表皮,且皮肤用药面积一般很小,所以皮肤内代谢对多数药物的经皮吸收不产生明显的首过效应。

(5)温度的影响:皮肤温度的升高,皮下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加快,对药物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血液循环过程不是经皮给药吸收的限速步骤,因此推测这种

影响可能与温度升高对角质层的影响有关。

2.药物因素

(1)药物的分子量:通过角质层细胞的扩散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小分子药物相对容易通过细胞间扩散,分子量大于600的物质几乎不能通过角质层。

(2)药物的熔点:药物的熔点对药物渗透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熔点较低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

(3)药物的溶解性:一般而言,脂溶性药物,即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较水溶性药物或亲水性药物容易通过含水少的角质层屏障,但是脂溶性太强的药物进入角质层后难以透过亲水性的活性表皮层和真皮层,主要在角质层中蓄积。药物的透皮速率与分配系数不成正比关系,一般呈抛物线关系,即透皮速率随分配系数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分配系数继续增大,透皮速率反而下降。在水相及油相中均有较大溶解度的药物皮肤渗透性较高。

(4)药物的解离形式:对于弱酸或弱碱性药物,药物的解离状态也会影响药物的透皮速率。与其它生物膜一样,药物以分子型存在时容易透过,而当药物以离子型存在时一般不易透过。

3.剂型因素

(1)药物从剂型中的释放:药物从给药系统中释放也是影响透皮吸收的重要因素。常用的经皮给药剂型为贴剂,药物从制剂中的释放主要与制剂的处方及制剂工艺有关。选择处方基质时,要考虑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不应太大,否则将影响药物的释放,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脂质体能够较好地包裹亲水性及亲脂性药物,是经皮给药制剂较好的载体。

(2)分散介质的影响:溶解与分散药物的介质不但能影响药物的释放,还可能会影响皮肤的渗透性。不同介质对药物的亲和力不同,首先会影响药物在给药系统与皮肤之间的分配。如果药物在介质中的溶解度大,即药物与介质的亲和力大,使药物在皮肤中分配得少,即在皮肤与介质之间的分配系数降低,因而会降低药物的透皮速率。有些介质与角质层有较高的亲和力,可以直接把药物带入到角质层内,有利于药物的的吸收。

(3)pH的影响:皮肤表面和给药系统内的pH能通过影响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度,进而影响药物的渗透率。药物的解离程度由介质的pH和药物的pKa决定。

皮肤可耐受pH5~9的介质。制剂设计时,根据药物的pKa值调节给药系统中介质的pH,可以提高药物分子型的比例,有利于提高药物的渗透性。

由于药物通过皮肤的渗透是被动扩散过程,随着皮肤表面药物浓度的增加,药物的渗透速率也增大。同一给药系统,药物释放速率相同,药物透皮吸收的量与给药系统的表面积成正比,表面积越大,透皮吸收的量越多,故常用给药系统的面积大小来调节给药剂量。

(4)吸收促进剂的影响:相对于其他给药途径,经皮给药吸收慢,吸收总量小。一般情况下,只有少数剂量小、活性强且具有适宜溶解特性的小分子药物能通过皮肤吸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制剂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药物的皮肤渗透率是经皮给药系统研究中的重要工作。在制剂研究时常用的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主要有药剂学、化学和物理学方法,其中渗透促进剂是增加渗透率最常用的方法。

4.离子导入技术的应用

离子导入技术是利用直流电流将离子型药物经由电极定位通过皮肤附属器导入皮肤和黏膜、肌肉局部组织或血液循环的一种生物物理方法。

(1)发展:离子导入技术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临床上主要用于一些局部疾病的治疗,如肌肉疼痛、局部麻醉、多汗症等。将其用于全身性疾病治疗药物的透皮促进方法,是近20年的发展趋势。近几年,这种技术开始作为多肽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药物的经皮吸收促进方法。如胰岛素离子导入系统采用脉冲电流,连续使用40 min,对小鼠的降血糖效果可维持12 h。

(2)对药物的要求:离子型药物或能够在溶液中形成带电胶体粒子的药物可采用离子导入技术给药。一些情况下,离子导入技术亦可改善不荷电药物的渗透性,这主要是在电场作用下,增加了水对皮肤的渗透,增强皮肤的水合作用,而非电流对药物的直接作用。

(3)影响离子导入有效性的因素:①药物与介质因素,如药物的解离度、药物的浓度、介质的pH等;②物理因素,如电流的强度、通电时间、脉冲电流及离子电极等。

三、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

1.经皮扩散的体外研究

使用体外实验装置研究经皮给药系统是常用的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可以考察药物的经皮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透皮吸收促进剂、制剂材料、处方和工艺等,可以对经皮给药系统的吸收特征进行评价。角质层是大部分药物经皮扩散的主要屏障,由于角质层是由死亡的角化细胞组成,故可以用离体皮肤进行经皮扩散研究。

经皮扩散的体外研究的基本操作是将皮肤夹在扩散池的供给室与接受室之间,药物涂敷于皮肤的角质层表面,按一定时间间隔测定皮肤另一面接受介质中药物的浓度,计算药物通过单位面积皮肤的速率。常用的扩散池有单室扩散池、双室扩散池(如图3-3与3-4所示)和流通扩散池。

图3-3 经皮扩散的体外研究装置-单室扩散池图3-4 经皮扩散的体外研究装置-双室扩散池影响经皮扩散试验结果的因素有实验用皮肤、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和实验操作等。最理想的实验用皮肤是人体皮肤,但人体皮肤不易获得。经皮扩散试验主要是对处方进行选择而不是考察经皮给药制剂在人体的真实透过量。因此,在平行条件下用无毛小鼠、无毛大鼠、无毛猪和猴等动物皮肤代替人体皮肤是较合理的选择。动物皮肤在去毛时应注意不损伤角质层,同时皮肤的保存条件也不应对皮肤的渗透性产生影响。选择接受介质,应注意保证药物扩散的漏槽条件,通常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2.经皮吸收的体内研究

经皮吸收的体内研究通常在大鼠及beagle犬体内进行,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后可以在人体内进行。通常采用药动学方法进行研究,即动物给药后在不同时间抽取血样,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必要时与静脉注射等剂量药物进行比较,计算绝对生物利用度。值得注意的是,经皮吸收进入血液的药物量非常少,浓度很低,一般在10-9 g·ml-1~10-12g·ml-1范围内,所以体内研究通常采用高灵敏度的分析检测方法,常

用的检测手段如HPLC、LC-MS、GC-MS及放射性免疫分析法等。

第三章第三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三节皮肤给药 软膏剂、硬膏剂、搽剂、霜剂等皮肤外用制剂主要用于皮肤表面,一般起保护皮肤和局部治疗的作用,主要用于局部治疗表皮和皮下组织疾病。本节涉及的皮肤给药是指通过皮肤给药吸收进入体循环发挥全身作用。这类制剂通常称为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 TDDS多为贴剂或贴片,也有少数软膏剂。目前,已有多种TDDS上市,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一、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 1.皮肤的结构皮肤是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3部分组成,此外还有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中表皮层又是由角质层(又称死亡表皮层)和活性表皮层组成,见图3-2。 (1)表皮:皮肤最外与体外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为角质层,角质层由10~20层死亡的扁平角质细胞组成,厚度依人及身体不同部位而异,约15μm~20 μm。角质细胞由大量蛋白质、非纤维蛋白和少量脂质相互镶嵌组成致密细胞膜,类脂质和水构成细胞间质。角质层细胞大约以每30天1层的速度被下层表皮组织形成的新角质细胞所代替,最外层的角质细胞自然脱落。由于角质层含水少,细胞膜致密,这是药物透过的主要屏障。

图3-2 皮肤的结构 活性表皮层位于角质层和真皮之间,厚度约为50 μm~100 μm,是由活细胞组成,细胞膜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结构,其转运功能与其它部位细胞基本相同。 (2)真皮:表皮下方为真皮,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平均厚度为l mm~2 mm。其中分布着毛发、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皮肤附属器,毛细血管和神经丰富。药物进入真皮后可以迅速被转运到体循环。 (3)皮下组织:真皮下方的皮下组织是一种脂肪组织,分布有血管、汗腺和毛囊。与真皮组织类似,皮下组织不是吸收屏障。 (4)皮肤附属器官:毛囊、汗腺和皮脂腺被称为皮肤附属器官。 1)毛囊:遍布整个身体表面,开口于皮肤表面。毛发包埋于真皮中的毛囊内,包括毛球、毛根和毛干。身体各部位毛发的密度不同,不同种族的人毛发数目也有明显差别。 2)汗腺:亦广泛分布于皮肤,通过导管从真皮深部向表皮延伸,穿越表皮开口于皮肤表面的汗孔。汗腺的分布亦因部位和遗传而有差异,汗液的pH为4.5~5.5。 3)皮脂腺:皮脂腺位于真皮上部,开口于毛囊漏斗部的下段。皮脂腺的分泌物 含皮脂,是皮肤表面类脂层的主要成分,它们的分泌受激素调节。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流程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沟通(案例)要点说明

口服给药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工号:成绩: 监考人:考核时间:年月日

相关知识 一、护理目标: 协助患者遵照医嘱安全、正确的服下药物,以达到减轻症状,治疗疾病、协助诊断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注意要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检查药品质量,不得使用变质或失效的药物 3发药前:护士应了解病人的有关病情,若患者不在或因故(如做手术、特殊检查,或禁食者)等暂不能服药者,应将药物带回保管不发药,并做好交接班 4发药时:每一患者的所用药物应一次取离药盘,以减少错漏。如患者对服药提出疑问,应重新核查,确认无误后再耐心解释,协助病人服药 5、需吞服的药物通常用40°-60°C温开水送下,避免用茶水送服药物 6、确保病人服药到口 7、对于呕吐患者应在呕吐间歇期给药,服药后如病人发生呕吐,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剧烈呕吐者不宜口服给药 8、婴幼儿、管饲或吞咽困难等患者需将药片研碎;管饲患者须将碾碎的药物溶解后注入,再用少量温开水冲净胃管 9、婴幼儿服药要抱起取半坐卧位;管饲患者要抬高床头等;吞咽困难患者服药时应防误吸 10、口服降糖药、降压药前先评估血糖、血压,必要时通报医生 11、强心甙药物应在服用前测量病人的脉率:强心甙类药物如洋地黄、地高辛服前应先测脉率、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果脉率低于60次/分或脉律不齐,应停服药并报告医生 12、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应准时服药,抗排斥药、抗凝药、精神镇静类等特殊药物,服药时间要精确 13、服药时机: a健胃药饭前服用,助消化药及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饭后服,催眠药睡前服,驱虫药空腹或半空腹服等 b、服用磺胺类药物后宜多饮水,以免因尿液不足而致磺胺结晶析出,引起肾小管堵塞 c对呼吸道有安抚作用的,服用后不宜立即饮水 d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效。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则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e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染色的药物,如酸剂、铁剂可用吸水管吸服,服药后及时漱口 f有拮抗作用的药物应分时服用,服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14、给药后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有异常时及时与医生沟通,酌情处理,必要时记录 15、告知病人服药后,如有不适,应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第二章第五节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五节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 一、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概述 (一)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是药物研发过程的一个工具,它依据药物的渗透性(permeability)和溶解度(solubility),将药物分成四大类,并可根据这两个特征参数预测药物在体内-体外的相关性。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概念自从1995年被提出后,人们对其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药品管理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工具。美国FDA在2000年8月颁布了《依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对口服速释型固体给药制剂采用免做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实验》的指导原则。欧洲药品审评机构在2001年也将BCS写进简明新药申请中的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F/BE)研究指导原则[16]。 1.分类依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的溶解度和膜通透性将药物分成溶解大渗透性好、溶解度小渗透性好、溶解度大渗透性差和溶解度小渗透性差四类。通过BCS 试验对制剂中药物的释放和吸收过程的影响研究,可指导剂型的设计,评价上市后产品,使制剂达到最大生物利用度及良好的质量保证,从而降低研发和生产的风险(表2- 10)。 表2-10 药物的BCS分类与体内外相关性预测 类型溶解度渗透性体内外相关性预测 Ⅰ高高药物胃排空速度比溶出速度快,存在体内外相关性,反之则无 Ⅱ低高如果药物在体内、体外的溶出速度相似,具有相关性 Ⅲ高低透膜是吸收的限速过程,溶出速率没有体内外相关性 Ⅳ低低溶出和透膜都限制药物吸收,不能预测其体内外相关性根据BCS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目录中的130种口服药物进行分类,

第三章第八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八节眼部给药 眼部给药(ophthalmic administration)主要用于抗感染、降低眼压、缩瞳、散瞳等眼科疾病的局部治疗或检查,很少用于全身给药。传统眼用制剂有各类灭菌的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油混悬液、眼膏剂、眼用膜剂等。近年来对胶粒系统、微粒系统、凝胶系统、眼部植入剂和插入剂等给药途径的研究也有较大进展。眼科制剂中最常用的是甾体激素类抗炎药和抗感染药物,使用后必须使药物达到作用部位并能保持有效浓度,而眼部吸收则是指药物在眼内各部位的透过性。近二十年来,眼部给药系统研究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活跃领域,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改善眼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和更好的持续、控释给药方面。 一、眼的结构与生理 眼包括眼球、眼睑、眼附属器官等部分。 1.眼球眼球由球壁及其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可分为三层同心膜(图3-6)。 (1)外层:眼球外层为纤维膜,可分为角膜和巩膜。角膜位于纤维层前约1/5,

主要由透明状、无血管的结缔组织组成,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外层后4/5部分为白色坚韧、不透明的巩膜,含有少量血管。角膜与巩膜对眼球起保护和支持作用,是阻止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 图3-6 眼的结构 (2)中层:眼球中层为血管膜,位于巩膜内面,富有血管和色素,由后向前可分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三部分。睫状体前方连接虹膜根,后方与脉络膜相连,内有睫状肌,其收缩和舒张与眼部调节有关。虹膜中央有一圆孔,是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称为瞳孔。虹膜与角膜间的夹角称为前房角。 (3)内层:视网膜是眼球的最内层,由感光细胞与神经细胞组成。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折光装置。光线由角膜进入眼球后,经折光装置折射落于视网膜上成像。此外,房水对晶状体、玻璃体及角膜有营养和运走代谢产物的作用。 2.眼睑位于眼球前方,保护眼球及其最外部的角膜,并具有将泪液散布到整个结膜和角膜的作用。 3.眼附属器 (1)结膜:结膜为透明黏膜,与眼睑内表面相连,覆盖在眼球前部除角膜以外的外表面。其中,附在眼睑内的称睑结膜,衬在眼球表面的称球结膜。滴眼液即滴于其上下翻转处构成结膜囊中,并通过结膜内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 (2)泪腺:泪腺位于眼眶上外侧,其分泌的泪液含有溶菌酶,具有湿润角膜、清除尘埃和杀菌的作用,并有一定缓冲能力。病理状态时泪液质和量均可改变,引起眼部干燥、烧灼和不适感。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一、注射给药 1.iv: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100%。 2.im:2-5ml,油溶液、混悬液可长效。 3.皮下:吸收慢,植入剂、胰岛素。 4.皮内:吸收差,诊断、过敏试验。 5.动脉:直接注入动脉血管,无吸收过程和肺首关效应。 6.腹腔内:通过门静脉吸收,存在首关效应。 7.药物释放速率: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W/O>油混悬液。 二、皮肤给药 1.皮肤给药的特点 ①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灭活及肝的首过效应; ②使血药浓度平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 ③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④提高安全性,患者可随时停止用药。 2.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

3.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①皮肤状况 应用部位、病变、温度、湿度、清洁程度。 ②药物性质 油、水分配系数适宜,既有一定脂溶性又有一定水溶性; 宜选择分子质量较小、药理作用强药物。 ③基质性质 乳剂型释药最快,油脂性基质水合作用最强。 基质pH:影响药物的解离状态而影响吸收 ③透皮吸收促进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尿素、挥发油、表面活性剂等。 三、肺部给药 1.脂溶性、分子量<1000的药物吸收快。 2.气雾剂或吸入剂给药时,药物粒子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10μm的粒子沉积于气管中,2~10

μm的粒子到达支气管与细支气管,2~3μm的粒子可到达肺部,太小的粒子可随呼吸排出,不能停留在肺部。 四、黏膜给药 1.口腔 有利于首过作用大或胃肠中不稳定的药物,如甲睾酮、异丙肾上腺素等。此外,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在舌下有良好的吸收。 2.鼻腔 ①为蛋白多肽类药物提供一条非注射的给药途径 ②避免肝脏首关效应 ③增加药物的脑内递送 ④鼻腔免疫。 五、眼部给药 眼吸收途径: ①渗入角膜,经前房到达虹膜和睫状肌,角膜吸收主要用于眼局部疾病的治疗; ②结膜吸收,经巩膜转运至眼球后部,结膜吸收可以治疗全身性疾病。 六、直肠给药 药物吸收途径 ①直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②直肠下静脉+肛门静脉→髂内静脉(绕过肝脏)→下腔大静脉→大循环

第二章 第二节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二节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消化道的解剖学特征、生理学因素、解剖方面的物理化学特征等都可以对药物的吸收过程产生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进行,胃肠道生理情况的变化对药物的吸收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掌握和熟悉各种影响吸收的生理因素有助于药物的剂型设计和临床合理用药。 一、消化系统因素 人的胃内pH在空腹时大约在1~3左右,进食后胃内pH可以上升至3~5,口服给与药物后也可导致胃内pH的变化,如口服抗胆碱药、胃酸分泌抑制剂及氢氧化镁等制酸剂可使胃内pH上升;小肠的pH在7.2~7.8之间,进食后对小肠内pH影响较小;十二指肠的pH在6左右。消化系统pH的变化可对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溶解速度和解离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一)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 正常人每日分泌胃液的量为1.5 L~2.5 L,其中主要成分为胃酸。由于胃液的pH呈酸性,使弱酸性药物解离少,分子型比例高,脂溶性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解离多,分子型比例小,脂溶性低,吸收少。疾病、进食或药物可影响胃液的pH。主动转运的药物是在特定部位受载体或酶系统作用下吸收,不受消化道pH 变化的影响。 因为胃液的表面张力较低,有利于湿润药物粒子及水化片剂的包衣层,促进体液渗透进入固体制剂。 小肠自身分泌液是一种弱碱性液体,pH约为7.6,成人每天分泌量约1 L~3 L。小肠较高的pH环境有利于弱碱性药物的吸收。 胃蛋白酶、胰酶等可以消化食物,也能分解多肽及蛋白质物质,因此,多肽类和与蛋白质类药物口服后可因胃蛋白酶和胰酶的消化作用而分解失效。胆汁中含有胆酸盐,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这类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胃肠道黏膜表面覆盖一层黏性多糖-蛋白质复合物(glycocalyx),具有保护黏膜的作用,有利于药物的吸附吸收;但是也有些药物可与其结合,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在复合物表面还存在一层不流动水层(stagnant layer),是高脂溶性药物跨膜吸收的屏障,因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口服给药法 口服给药法(oral administration)是将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起到局部或全身作用,以达到防治和诊断疾病目的的方法。为最常用、最方便而且较安全的给药法,但口服给药吸收慢,故不适用于急救,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病人也不适用此法给药。 【学习目标】 1.掌握取药、配药程序 2.能正确实施发口服药,并会按药物性能指导病人服药 3.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关心、同情病人 【目的】 达到减轻症状、防治疾病、协助诊断、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评估】 1、评估病历:估病人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院原因、有药物无过敏史、既往史;各项化验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近几天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2、评估病人:反核对患者姓名!评估病情、意识状态、是否留置鼻饲管、有无口腔、食道疾患,有无吞咽困难、呕吐及禁食等。告知患者服药目的,服用的是何种药物使患者能积极配合 3、病人对服药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嘱患者准备温开水 4、评估病房环境:环境清洁、光线适宜、用物放置整齐 【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发药车、药物、发药清单、药盘、药杯、(必要时准备药匙、量杯、滴管、研钵、湿纱布、包药纸)、饮水管、治疗巾、水壶(内盛温开水)、弯盘、冷开水 3、如需护士自行配药,应遵循以下原则(现一般都是从药房取回的药品) ①固体药——用药匙取药,或者二人查对已经从药房取回的口服药. ②液体药——用量杯量取,摇匀药液,取量杯,一手拇指置于所需刻度上并使之与护士视线平齐,另一手持药瓶,瓶签向上,倒出所需药液 ③油剂或不足1ml按滴计算的药液,可先加入少量温开水,再用滴管吸取药液(1ml以15滴计算) 4、二人核对发药清单和药物(注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发药】 1、携用物至病人旁,核对床号、姓名,询问是否已准备温水,如没有,护士应主动为患者到水,并保证水可以入口,再发药,看着患者将要咽下。

第三章第四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四节鼻黏膜给药 鼻黏膜给药(nasal mucosa administration)过去大多用于治疗局部疾病,近年随着新给药途径和新剂型的发展以及新辅料和新技术的应用,鼻腔给药已成为目前研究最活跃、应用最多的全身疾病治疗的新型给药途径之一。一些药物通过鼻黏膜吸收后,可获得比口服给药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如甾体激素类、抗高血压药、镇痛药、抗生素以及抗病毒药物等。鼻腔黏膜给药系统(nasal drug deliver system,NDDS)有望成为注射给药的替代途径之一。 鼻黏膜给药的优点主要有[9]:①给药方便;②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药物吸收迅速,加之给药方便,很适合急救及自救;③药物通过鼻腔黏膜吸收后直接进入血循环,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另外,鼻腔酶的种类和数量少于胃肠道,也利于药物的吸收;④鼻腔黏膜免疫治疗可诱导局部及系统免疫应答,免疫效果与皮下注射免疫相仿,优于口服免疫,尤适合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 ⑤可减少通过呼吸道感染的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目前制成鼻黏膜吸收的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虽有口服剂型,但口服给药个体差异大、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另一类是口服易破坏或不吸收、只能注射给药的

药物,可考虑鼻黏膜给药。药物可制成溶液剂滴入鼻腔,也可以气雾剂给药。临床上最早采用鼻腔给药的肽类药物为垂体激素,如缩宫素、血管紧张素胺及其类似物、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uteinising-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 LHRH)激动剂类似物,其鼻腔给药是仅次于注射的有效给药方式。目前甾体激素类、多肽类和疫苗类等药物已有鼻黏膜吸收制剂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如鲑鱼降钙素喷雾剂、去氨加压素鼻腔喷雾剂和胰岛素鼻用制剂等。胰岛素鼻腔给药5 min~l0 min就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可以作为皮下注射胰岛素的辅助方法。 1. 鼻腔和鼻黏膜的结构[10]鼻腔从鼻孔开始到鼻咽,其长度为12 cm~14 cm,鼻中隔将鼻腔分为结构相同的两部分(图3-5)。图中近鼻孔一端虚线标志着鼻前庭的起点,斜线区域为嗅区,而近鼻咽管一端的虚线为鼻中隔的后端点。鼻前庭和呈皱褶状的上、中、下鼻甲使鼻腔的空气通道呈弯曲状,空气流进入鼻腔即会受到阻挡并改变方向。外界随气流进入鼻腔的粒子大部分沉积在鼻前庭前部,很难直接通过鼻腔到达气管。 图3-5 鼻腔的结构 鼻腔总容积约为15 ml,鼻黏膜总表面积约为150 cm2。鼻腔黏膜的主要吸收部位是鼻中隔和鼻甲黏膜,黏膜表面覆盖着一层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微纤毛结构大大增加了鼻腔的有效吸收面积。黏膜内有许多黏液腺和可产生黏液的杯状细胞,分泌浆液和黏液到鼻腔表面,鼻黏液覆盖在鼻黏膜上。鼻腔黏液主要成分是95%~97%的水分和2%~3%的蛋白质,蛋白质主要包括糖蛋白、氧化和结合酶、肽酶、蛋白水解 一、鼻腔的结构与生理特点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

口服给药法 目的 1、经口服给药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起到局部或全身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协助诊断。 2、达到减轻症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学习目标 1.掌握取药、配药程序 2.能正确实施发口服药,并会按药物性能指导病人服药 3.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关心、同情病人 口服给药优点:为最常用、最方便而且较安全的给药法。 口服给药缺点:口服给药吸收慢,故不适用于急救,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病人。 评估 1、评估病历:估病人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院原因、有药物无过敏史、既往史;各项化验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近几天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2、评估病人:反核对患者姓名!评估病情、意识状态、是否留置鼻饲管、有无口腔、食道疾患,有无吞咽困难、呕吐及禁食等。告知患者服药目的,服用的是何种药物使患者能积极配合 3、病人对服药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准备温开水 4、评估病房环境:环境清洁、光线适宜、用物放置整齐 用物准备:发药车、药物、发药清单、药盘、药杯、(必要时准备药匙、量杯、滴管、研钵、湿纱布、包药纸)、饮水管、治疗巾、水壶(内盛温开水)、弯盘、冷开水 发药流程 洗手→戴口罩→查对→用物准备→携用物至病人旁→核对床号、姓名、腕带→解释→到水→摆体位(合适的服药时机体位)→查对→服药→协助喝水→再发药→协助喝水→看着患者将要咽→查对→签名(在发药清单上签时间、全名,并注意字迹清晰)。→取舒适卧位休息→交代(告知患者若有不舒服要及时地按呼叫器,护士也会随时巡视病房,我们会及时与医生联系)→示意→擦手→回处置室分类处置→洗手→取口罩→记录。 注意事项 服药前 护士应了解病人的有关情况,如做手术、特殊检查等必须禁食者暂时

第三章第五节-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五节肺部给药 吨*案例3-7 —A 道中下部位的给药方式。常用的剂型有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等。肺部给药吸收迅速、起效快、首过效应小、病人服用方便,可有效实现肺靶向给药、全身给药和大分子给药,极具发展和应用前景。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与生理 人体的呼吸器官主要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囊组成。从气管到肺泡,气道的管径越来越小,但数量却大大增加。呼吸道表面覆盖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细胞间夹有杯状细胞,柱状细胞游离面可见纤毛。上皮覆盖着含有糖蛋白、磷脂等成分的黏液,有保护呼吸道和湿润吸入空气的作用。 药物在肺部主要的吸收部位是肺泡。正常成人大约有几亿个肺泡,总表面积约为 200 m2,与小肠粘膜的微绒毛总面积大致相当。肺泡是半球状的囊泡,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厚度仅0.1 um?0.5卩,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为肺泡隔。肺泡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间的厚度仅约1是气体交换和药物吸收的良好场所。由于肺泡吸收表面积大、毛细血管网丰富、转运距离极小,因此肺部给药吸收迅速。另外肺部给药相对胃肠道给药来说,对药物 的代谢作用较小,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 肺泡内表面还存在一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它能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此外,在肺泡隔内常可见到一种体 积大的圆形细胞为肺巨噬细胞(进入肺泡腔的巨噬细胞称为肺泡巨噬细胞),它可清除外来异物或将其转运至淋巴系统。

二、影响药物肺部吸收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 ?呼吸道的防御作用呼吸道气管壁上的纤毛运动能够使停留在该部位的异物在几小时内被排出。呼吸道越往下,纤毛运动就越弱,而在肺泡,由于没有纤毛,异物停留可达24 h以上。有时不被纤毛运动清除的微粒可被肺泡内的巨噬细胞通过吞噬 作用有效转移。通常被纤毛运动清除的量越少,药物能到达肺深部的比例就越高。使用干粉吸 入器或雾化器给药时,药物经患者主动吸入比使用抛射装置给药,药物到达 肺深部的量多,损失的药量相对较少。临床上,不同的药物要求到达不同的作用部位。 例如治疗哮喘的药物沙丁胺醇、茶碱、色甘酸钠等,要求到达下呼吸道。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及头抱类抗生素,则要求停留在上呼吸道感染部位。 2.呼吸道的管径随着支气管分支增多、呼吸道管径逐渐变小及气道方向发生改变,药物粒子在向肺深部运动过程中,容易因受到碰撞等原因而被截留。支气管病变的患者,腔道通常比正常人窄,药物更容易被截留,故肺部给药之前,先应用支气管扩张药,使支气管管径扩大,减少药物截留。 3?呼吸量、呼吸频率和类型患者的呼吸量、呼吸频率和类型与药物粒子到达肺的部位有关。通常药物粒子进入肺的量与呼吸量成正比,与呼吸频率成反比。短而快的吸气使药物粒子停留在气管部位,而细而长的吸气可使药物到达肺深部如肺泡等 部位。在两次呼吸之间短暂屏气能够推迟药物粒子沉积的时间,一般屏气 5 S,粒子可在呼吸道内向前推进几毫米。为了达到最大的肺部给药效果,可在吸入药物后屏气 5 S ?10 s[13]。 4 ?黏液层覆盖在呼吸道黏膜上的黏液层是药物的吸收屏障之一。粉末吸入剂 中的药物需首先溶解在黏液中,才能进一步被吸收。粘稠的黏液层可能成为粉末状药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

口服给药法 口服给药法(oral administration)是将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起到局部或全身作用,以达到防治和诊断疾病目的的方法。为最常用、最方便而且较安全的给药法,但口服给药吸收慢,故不适用于急救,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病人也不适用此法给药。 【学习目标】 1.掌握取药、配药程序 2.能正确实施发口服药,并会按药物性能指导病人服药 3.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关心、同情病人 【目的】 达到减轻症状、防治疾病、协助诊断、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评估】 1、评估病历:估病人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院原因、有药物无过敏史、既往史;各项化验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近几天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2、评估病人:反核对患者姓名!评估病情、意识状态、是否留置鼻饲管、有无口腔、食道疾患,有无吞咽困难、呕吐及禁食等。告知患者服药目的,服用的是何种药物使患者能积极配合 3、病人对服药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嘱患者准备温开水 4、评估病房环境:环境清洁、光线适宜、用物放置整齐 【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发药车、药物、发药清单、药盘、药杯、(必要时准备药匙、量杯、滴管、研钵、湿纱布、包药纸)、饮水管、治疗巾、水壶(内盛温开水)、弯盘、冷开水 3、如需护士自行配药,应遵循以下原则(现一般都是从药房取回的药品) ①固体药——用药匙取药,或者二人查对已经从药房取回的口服药. ②液体药——用量杯量取,摇匀药液,取量杯,一手拇指置于所需刻度上并使之与护士视线平齐,另一手持药瓶,瓶签向上,倒出所需药液 ③油剂或不足1ml按滴计算的药液,可先加入少量温开水,再用滴管吸取药液(1ml以15滴计算) 4、二人核对发药清单和药物(注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发药】 1、携用物至病人旁,核对床号、姓名,询问是否已准备温水,如没有,

非口服给药的不同给药途径

第一节注射给药(parenteral drug delivery 注射剂的定义、特点 注射剂类型: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无菌粉末浓溶液 一、吸收部位与吸收途径 1.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V): 1 to 1000 ml 药物以注射的形式几乎可以对任意器官给药,但最常见的注射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动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关节腔内注射和脊髓腔注射等 注射速度要求:医疗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 刺激性要求:渗透压,pH, 药物 注射容量要求:小于50ml,静脉滴注>100ml 一般为水溶液,也可以是乳剂(体积限制)。 静脉注射其生物利用度可看作为100%,实际上在注射结束的同时,血药浓度已达最高,但是存在“肺首过效应” 2.动脉注射: Intra-arterial (IA) 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血管内,不存在吸收过程和肺首过效应。可使药物靶向特殊组织或器官。较少使用。 3. Intramuscular (IM): 是将药物注射到骨骼肌中。肌内注射存在吸收过程,药物先经注射部位的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所以药物的起效比静脉注射稍慢。 肌肉注射(im.)具有吸收过程,吸收迅速 丰富的毛细血管(1mm2 1000根毛细管),血流量丰富具有肺首过效应 吸收转运方式:被动转运,毛细血管壁具有微孔的脂质膜,药物以扩散和滤过方式转运吸收: 水溶性药物<脂溶性药物,孔隙只占毛细血管总面积1%;分子量很大的药物只能以淋巴系统为主要吸收途径。 注射容量要求:2~5ml 注射溶媒:水、油、复合溶媒、乳浊液或混悬液 肌内注射部位与疗效有关,注射部位血流量愈大,吸收愈多 药物吸收程度与静脉注射相当 4.皮下注射(s.c.)

2019主管药师 专业知识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第三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第三节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一、注射给药 (一)注射给药的途径 静脉注射(iv)、动脉注射(ia)、皮内注射(ic或id)、皮下注射(sc)、肌内注射(im)、关节腔内注射和脊髓腔注射。除了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他途径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过程。 1.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静脉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不存在吸收过程,注射结束时的血药浓度最高,作用迅速。静脉注射分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 2.肌内注射肌内注射存在吸收过程,药物先经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难溶性药物采用非水溶剂、药物混悬液等,注射后在局部组织形成贮库,缓慢释放。肌内注射容量一般为2~5ml。 3.皮下注射与皮内注射皮下与皮内注射时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内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4.其他部位注射 (1)动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血管,不存在吸收过程和肝首过效应。 (2)鞘内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脊椎腔内,可以避免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提高脑内的药物浓度,有利于脑部疾病的治疗。 (3)腹腔内注射药物通过门静脉吸收进入肝脏,因此存在首关效应。由于腹腔注射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故仅用于动物试验。 (二)影响注射药物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的影响注射部位血流状态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如血流量是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吸收速度也是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淋巴流速则影响水溶性大分子药物或油性注射液的吸收。局部热敷、运动等可使血流加快,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2.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子量小的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吸收,分子量大的主要通过淋巴吸收,淋巴流速缓慢,吸收速度也比血液系统慢。 3.剂型因素的影响药物从注射剂中的释放速率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排序为水溶液>水混悬液>O/W乳剂>W/O乳剂>油混悬液。 二、皮肤给药 (一)概念与特点 1.定义经皮吸收,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中释放,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系统的一种给药剂型,通常称为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治疗系统。 2.主要特点①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灭活及肝的首关效应;②使血药浓度平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③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④提高安全性,患者可随时停止用药。 (二)皮肤的构造与吸收途径 1.皮肤的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构成。真皮及皮下组织对药物穿透的阻力很小,且微血管发达,药物由此吸收进入体循环。 2.皮肤的吸收途径①经完整皮肤吸收,即通过角质层等表皮结构进入真皮组织,完整的表皮具有类脂膜特性,主要允许脂溶性和非解离型药物透过;②经细胞间隙途径;③经附属器途径吸收,即通过汗腺、毛孔和皮脂腺进入真皮和皮下。 (三)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与提高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1.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1)药物性质:同时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的药物穿透性更强;分子量>1000时吸收很困难。 (2)基质性质:一般药物在乳剂基质中释放最快,水溶性基质次之,油脂性基质特别是烃类基质中释放最慢,基质促进皮肤水合作用的能力为油脂性基质>W/O型基质>O/W型基质>水溶性基质;基质的pH 通过影响药物的解离状态而影响吸收。

第三章第六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六节

1、熟悉注射给药、肺部给药、皮肤给药、直肠与阴道给药、鼻黏膜给药、口腔 黏膜给药、眼部给药的吸收过程、吸收特征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2、熟悉肌肉、肺部、皮肤、直肠、鼻腔、口腔黏膜和眼的结构和生理特征。 3、了解各种非口服给药的特点。 第一节注射给药 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相继问世,它们组成强有力的“四联”治疗方案,使控制结核病流行成为可能。1944年发明的链霉素(streptomycin, SM)是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细胞外的结核菌有快速杀灭作用,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善,是WHO建议的标准短程治疗结核病方案中的适用药物。给药途径和剂量为:治疗强化期成人每日肌内注射0.75 g,巩固期采用间歇疗法,每周3次,每次肌内注射0.75 g。 问题: 1.应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时能否用口服给药方式? 2.链霉素能否静脉推注? 注射给药(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是指由注射器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组织、血管或体腔中,达到预防、治疗、诊断、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减轻痛苦不适等目的的给药方式。对于危重病人不能进食口服用药的病人和胃肠道吸收障碍的病人等,常以注射给药的方式保证药物的疗效,及时控制病情。注射给药法可避免有些药物在胃肠道中被降解或不吸收等问题,如胰岛素可被消化液破坏,异丙肾上腺素在肠

直肠黏膜给药(rectal mucosa administration)和阴道黏膜给药(vaginal mucosa administration)多用于起局部作用,如杀菌、消炎等。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药物经直肠或阴道给药,通过黏膜吸收可以获得比口服更好的生物利用度。 一、直肠黏膜给药 直肠粘膜给药剂型主要包括直肠栓剂和直肠保留灌肠液。其中作为局部应用的栓剂制剂,具有悠久历史,如将润滑剂、收敛剂、局部麻醉剂、甾体、激素以及抗菌药物制成的栓剂,可用于通便、止痛、止痒、抗菌消炎等。近年来,全身作用的栓剂是国内外发展较快的直肠吸收剂型,如出现了以速释为目的的中空栓剂和泡腾栓剂,以缓释为目的的渗透泵栓剂、微囊栓剂和凝胶栓剂,既有速释又有缓释的双层栓剂,或加入渗透剂或阻滞剂的多种形式的栓剂。溶液剂灌肠给药一般比栓剂吸收更快更完全,但很不规则,比较少用。因此直肠黏膜用药主要以栓剂为主。 (一)直肠的解剖生理与吸收特点 人体直肠长度约为10 cm~15 cm,表面覆盖单层柱状上皮,无绒毛,皱褶少,表面积有0.02 m2~0.04 m2,直肠分泌液pH值为7~8,体积仅有1 ml~3 ml,分泌液缓冲容积小[17]。直肠黏膜内有丰富的血管,与上直肠静脉、中直肠静脉和下直肠静脉相连。药物经直肠上皮细胞吸收后,通过两条途径进入体循环。一条是经过下直肠静脉和肛门静脉、骼内静脉进入体循环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另一条则经过上直肠静脉、肛门

第三章第五节-非口服药物的吸收教学内容

第五节肺部给药 肺部给药(pulmonary drug delivery)是指药物经口腔或鼻腔吸入,通过咽喉,进入呼吸道中下部位的给药方式。常用的剂型有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等。肺部给药吸收迅速、起效快、首过效应小、病人服用方便,可有效实现肺靶向给药、全身给药和大分子给药,极具发展和应用前景。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与生理 人体的呼吸器官主要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囊组成。从气管到肺泡,气道的管径越来越小,但数量却大大增加。呼吸道表面覆盖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细胞间夹有杯状细胞,柱状细胞游离面可见纤毛。上皮覆盖着含有糖蛋白、磷脂等成分的黏液,有保护呼吸道和湿润吸入空气的作用。 药物在肺部主要的吸收部位是肺泡。正常成人大约有几亿个肺泡,总表面积约为200 m2,与小肠粘膜的微绒毛总面积大致相当。肺泡是半球状的囊泡,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厚度仅0.1 μm~0.5 μm,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为肺泡隔。肺泡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间的厚度仅约 1μm,是气体交换和药物吸收的良好场所。由于肺泡吸收表面积大、毛细血管网丰富、转运距离极小,因此肺部给药吸收迅速。另外肺部给药相对胃肠道给药来说,对药物

的代谢作用较小,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 肺泡内表面还存在一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它能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此外,在肺泡隔内常可见到一种体积大的圆形细胞为肺巨噬细胞(进入肺泡腔的巨噬细胞称为肺泡巨噬细胞),它可清除外来异物或将其转运至淋巴系统。 二、影响药物肺部吸收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呼吸道的防御作用呼吸道气管壁上的纤毛运动能够使停留在该部位的异物在几小时内被排出。呼吸道越往下,纤毛运动就越弱,而在肺泡,由于没有纤毛,异物停留可达24 h以上。有时不被纤毛运动清除的微粒可被肺泡内的巨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有效转移。通常被纤毛运动清除的量越少,药物能到达肺深部的比例就越高。使用干粉吸入器或雾化器给药时,药物经患者主动吸入比使用抛射装置给药,药物到达肺深部的量多,损失的药量相对较少。临床上,不同的药物要求到达不同的作用部位。例如治疗哮喘的药物沙丁胺醇、茶碱、色甘酸钠等,要求到达下呼吸道。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则要求停留在上呼吸道感染部位。 2.呼吸道的管径随着支气管分支增多、呼吸道管径逐渐变小及气道方向发生改变,药物粒子在向肺深部运动过程中,容易因受到碰撞等原因而被截留。支气管病变的患者,腔道通常比正常人窄,药物更容易被截留,故肺部给药之前,先应用支气管扩张药,使支气管管径扩大,减少药物截留。 3.呼吸量、呼吸频率和类型患者的呼吸量、呼吸频率和类型与药物粒子到达肺的部位有关。通常药物粒子进入肺的量与呼吸量成正比,与呼吸频率成反比。短而快的吸气使药物粒子停留在气管部位,而细而长的吸气可使药物到达肺深部如肺泡等部位。在两次呼吸之间短暂屏气能够推迟药物粒子沉积的时间,一般屏气5 s,粒子可在呼吸道内向前推进几毫米。为了达到最大的肺部给药效果,可在吸入药物后屏气5 s~10 s[13]。 4.黏液层覆盖在呼吸道黏膜上的黏液层是药物的吸收屏障之一。粉末吸入剂中的药物需首先溶解在黏液中,才能进一步被吸收。粘稠的黏液层可能成为粉末状药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程

口服给药操作规程 【目的】 按医嘱安全、正确地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以达到减轻症状、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目的,并观察药物作用。 【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药物过敏史及药物使用情况。 2.了解药物性质、服药的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3.患者口咽部是否有溃疡、糜烂等情况,有无口腔、食道疾患、吞咽困难及呕吐等情况。 【沟通位点】 1.操作前:告知药物名称、用量及服药方法、时间,根据不同的药物性质告知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需在血液内保持有效浓度,应准时服药;键胃药宜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服用止咳药对呼吸道有安抚作用的药物后,不宜立即饮水;某些磺胺类药物经肾脏排出,服药后要多饮水,以免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堵塞肾小管;服用强心甙类药物时,需加强对心率、节律的监测,脉搏< 60次/分或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用吸管吸服、服后漱口,避免药物与牙齿直接接触等; 2.操作中:观察患者服药方法是否正确; 3.操作后:观察患者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做健康教育,指导慢性病和出院后患者按时、正确、安全服药。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发药盘、所用药物、小药卡、服药本、药杯、小药瓶、小水壶、按需要备乳钵、研锤、量杯.、滴管,必要时备吸管、鼻饲患者备一次性20-50ml注射器。环境:安静、舒适、整洁、光线适宜。 体位:确定患者服药:时的安全性,取坐位、平卧位、半卧位。

【操作流程】 处理医嘱→核对医嘱→核对药物质量、有效期→查对服药本、小药卡→三查八对→按床号顺序摆放→特殊药物进行配制如大剂量药片分解成应服的剂量,小剂量液体药物应精确量取→配药完需再次查对服药本、小药卡无误后方可按时发药(鼻饲者将药研碎)→携药车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床卡、手腕带,药物八对,所有药物应→次取离药盘→告知并评估患者,根据药物性质告知服药注意事项→将药片倒入患者的药杯中→倒适量温开水在患者水杯中→再次核对→协助患者正确服药(危重患者应协助喂药,鼻饲患者将研碎的药溶解后注入,灌注药物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灌注药物后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鼻饲管)→再次核对告知注意事项→手消→给另一位患者进行发药→发药完毕→回治疗室→整理用物(收回药杯,清洗、消毒、擦净药杯、药盘)→洗手→在发药单相应时间格内签全名。 【评价】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按需帮助患者按时、正确服药。 3.详细告知服药目的、注意事项。 4.关心体贴患者,与患者沟通语言文明,态度和蔼,患者及家属知晓服药知识。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即三查:处置前查、处置中查、处置后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时间、剂量、用法、药物的有效期。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若患者不在病房或因故哲不能服药,应将药物带回保管,适时再发或交班。 3.不同患者的药物不可同时取出发放。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一、A1 1、下列关于药物注射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的注射给药都没有吸收过程 B、水溶液型注射液药物释放最快 C、注射部位血流状态影响吸收 D、大分子药物主要经淋巴吸收 E、分子小的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吸收 2、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从片剂改成静脉注射剂,其剂量应 A、增加,因为生物有效性降低 B、增加,因为肝肠循环减低 C、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 D、减少,因为组织分布更多 E、维持不变 3、药物经皮吸收是指 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真皮层起效 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 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 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人体内的过程 4、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最慢的是 A、水溶液 B、油混悬液 C、水混悬液 D、O/W乳剂 E、W/O乳剂 5、下列给药方式安全性高,可随时停止用药的是 A、静脉注射 B、口服给药 C、肺部给药 D、肌肉注射 E、皮肤给药 6、下列关于直肠给药叙述错误的是 A、避免胃肠道刺激 B、减少肌肉注射的耐受性 C、吸收比口服慢 D、距肛门口6cm时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E、直肠药物吸收有两条途径 7、关于药物肺部吸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脂溶性的药物易吸收

B、肺部吸收不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 C、不同粒径的药物粒子停留的位置不同 D、药物的分子量大小与药物吸收情况无关 E、药物从呼吸道吸收主要为被动扩散过程 8、不涉及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肌内注射 C、静脉注射 D、皮下注射 E、皮内注射 9、关于影响皮肤吸收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质促进皮肤水合作用的能力为油脂性基质>W/O型基质>O/W型基质>水溶性基质 B、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可做透皮吸收促进剂 C、不同部位皮肤的渗透性是一样的 D、皮肤的含水量不同渗透性不同 E、脂溶性和非解离型药物更易透过表皮细胞膜 10、阿司匹林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导致抗凝作用增强而引起出血因为 A、阿司匹林抑制香豆素类药物代谢 B、阿司匹林抑制香豆素类药物排泄 C、阿司匹林与香豆素类药物产生协同作用 D、阿司匹林影响香豆素类药物竞争性结合血浆蛋白,增加抗凝药血药浓度 E、阿司匹林降低了香豆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B 1、A.气管 B.支气管与细支气管 C.肺部 D.口腔 E.心脏 关于不同大小药物粒子的到达部位 <1> 、2~10μm的粒子 A B C D E <2> 、大于10μm的粒子 A B C D E <3> 、2~3μm的粒子 A B C D E 2、A.口服给药 B.肺部吸入给药 C.经皮全身给药 D.静脉注射给药 E.A、B和C选项 <1> 、有首过效应的是 A B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