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实现旅游业与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了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流。云南迪庆作为滇、川、藏联手创建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中心,有着其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大发展的今天,具有极高的旅游市场需求。迪庆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迪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能够改善迪庆藏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给藏区人民带来就业岗位,促进迪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和谐。但迪庆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加深了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生态环境保护变得极为重要,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问题应得到正视和有效解决。本文通过调查梳理迪庆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分析发展现状,应用SWOT 分析法对迪庆藏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挑战与机遇,进行探讨分析,并基于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SWOT的分析结果,针对目前迪庆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客观、可行的对策与措施,能够为迪庆生态旅游业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时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助于实现生态旅游的有效开发与保护,促进迪庆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growth of tourism and economy, ecology and society,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oday. Diqing of Yunnan is the center of “China Shangri-La eco-tourism area” jointly established by Yunnan, Sichuan and Tibet, possessed of unique eco-tourism resources, which can satisfy the extremely high demand of tourism market in the major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t present. Fo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Diqing, it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the protection of local eco-environment,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and human resources, improve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ibet area and increase of jobs for Tibetan, but also helpful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of Diqing,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 as well as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Howeve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also deepens the reliance on eco-environment and makes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come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tourism expan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solved effectively. In the paper, eco-tourism recourses of Diqing in Tibet area was investigated and sorted out 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was studied and analyzed and SWOT was applied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as well as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Besides, based on eco-tourism status in Diqing and SWOT analysis result, its regional and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were also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weakness and challenge in current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Diqing, objective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eco-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 Diqing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relative polic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qing’s eco-tourism.

Key words: Diqing; Eco-tourism; Development; Study

目录

一、迪庆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1)

(一)迪庆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2)

(二)迪庆生态旅游发展情况简介 (3)

二、迪庆生态旅游SWOT分析法 (4)

(一)优势 (4)

(二)劣势 (6)

(三)机遇 (7)

(四)挑战 (8)

三、迪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8)

(一)完善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法 (8)

(二)科学规划,保护与开发并重 (9)

(三)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设施建设 (9)

(四)加强生态旅游管理人才和导游队伍建设 (9)

(五)鼓励社区参与,扶持农牧民增收,增强民众生态意识 (10)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各地旅游资源得到了不断开发。但传统旅游发展模式所引发的问题不断突出,已成为了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发展主题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愈来愈重视,生态旅游已成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内容。

生态旅游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前提,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性、生态性的旅游,更是一种通过旅游活动来加强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责任感的旅游活动①。迪庆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为了使迪庆生态旅游得到更好的发展,认真分析其在发展中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及其发展机遇,并能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对自身的诸多劣势和挑战得到正视并能有效解决是十分必要的。

一、迪庆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图1-1:迪庆地理位置图

“迪庆”为藏语音译,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之意,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同时也是云南省仅有的藏族聚居区。其地理位置为东经90°35′-100°19′、北纬26°52′-29°16′之间。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川、藏三省

①胡碧源:《稻城亚丁生态旅游发展研究》,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1页。

区交界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自然奇观腹心地带①。东连四川省,西接缅甸与怒江州,南与丽江市毗邻,北与西藏接壤。全州辖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总面积达2.39万平方公里,境内气候属温带——寒温带气候。

(一)迪庆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迪庆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迪庆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民族文化都蕴藏着独特而诱人的魅力,是世人向往的香格里拉。迪庆生态旅游资源可分为如下两大类型: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迪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悬殊的海拔高度,复杂的自然环境,使该地拥有了多样的气候带,造就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在雪域高原迪庆分布着气势磅礴的低纬雪山冰川群,屹立着白雪皑皑的梅里、白茫、哈巴、巴拉格宗等雪山,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的山峰,被藏族人民尊奉为“藏地八大神山之首”。拥有着以世界上水位落差最大的虎跳峡为代表的众多神秘险峻的峡谷和迷人的高原湖泊。迪庆境内有野生动物1400多种,仅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就达60余种,有众多的原始树林,丰富的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其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是迪庆优良生态环境的缩影。

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迪庆共有26个民族,其中千人以上有藏、傈僳、纳西、汉、白、彝、普米、苗、回等9个世居民族,此外还有怒、独龙、蒙古、壮、满、土、哈尼、傣、黎等17个民族,并以藏、傈僳、纳西等三个民族为主,分别占全迪庆总人口的35.59%、30.06%、12.87%。这些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藏传佛教的寺庙以松赞林寺和东竹林寺最具代表性。民族节日主要有藏历新年、神山节、赛马节、火把节等。迪庆也是歌舞之乡,被国际音乐界视为“圣地”。有极具藏族特色的锅庄舞、维西塔城热巴舞、德钦弦舞等。此外,独特的藏民建筑是迪庆文化的一大亮点,她以实体的形式记录下了藏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解。

①钱斯亮,邓乐,肖永刚:《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经济能值分析》,《环境科学导刊》,2008年第6期。

表1-1:迪庆生态旅游资源一览表①

(二)迪庆生态旅游发展情况简介

①资料来源:笔者于2016年12月6日至12日实地调查并整理。

迪庆旅游业位居迪庆“四大支柱产业”之首。在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迪庆旅游硬件和软件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基本建成与“吃、住、行、游、购、娱”相匹配的旅游产业体系,开通了北京、上海、拉萨等多条航线,近几年来迪庆年旅游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具体情况如(图2-1)可见,其中包括1

家5A级景区在内的A级景区18家、星级饭店70家、旅行社37家、购物场所18家、藏民家访24家。迪庆将在“十三五”期间,不断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力争“十三五”期间精品酒店投资达到25亿元以上,景区基础设施投入达到50亿元以上。

图2-1:迪庆旅游业年收入①

二、迪庆生态旅游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即态分析法,是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等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由国际知名的管理学者史提勒提出,常被用于战略制定和竞争对手分析场合。本文运用SWOT 分析法对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不仅有利于如实探讨迪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核心竞争力所在,明确迪庆生态旅游发展可利用的机会和可能遇到的风险,并将机会和风险与迪庆的优势和缺点结合起来,从而提出适合于当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策略,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

1、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迪庆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迪庆生态旅游资源覆盖面宽,类型丰富,品位极高。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享有“动植物王国”和“天然高山花园”等众多美誉,是云南旅游王国皇冠上耀眼的明珠。

2、品牌形象优势

1997年云南省政府发布消息,詹姆斯?希尔顿的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描写的“香格里拉”就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便声名鹊起,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香格里拉”现已成为了迪庆享誉全球的旅游金字招牌。迪庆旅游发展委员会2015年发表《保护香格里拉世界品牌宣言》,期望通过保护香格里拉品牌,让其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3、客源市场优势

迪庆的客源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迪庆旅游客源市场日益巨大。这一点在迪庆近几年游客接待数量的增长图表中可见一斑:

图2-1:迪庆游客接待人数情况

图2-1:迪庆游客接待人数情况

图2-1:迪庆游客接待人数情况①

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迪庆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2-2:迪庆游客接待人数增长率情况①

此外,据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全州共接待游客1617.04万人次,比2014年同期增长19%;其中海外游客99.73万人次,同比下降2%;接待国内游客1517.32万人次,比2014年同期增长20.6%②。

(二)劣势

1、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历史原因和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迪庆经济文化开发较晚,农村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人口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极大的限制了迪庆生态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其交通、食宿、商业、信息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不充分等现象已成为制约当地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生态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迪庆旅游人才不足制约着迪庆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迪庆生态旅游人才匮乏的表现是多方面:旅游经营管理、规划设计和商品开发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足,使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离生态旅游产业经营工作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生态旅游从业人员中几乎很少接受过生态

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迪庆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李洁:《迪庆倾力打造世界级精品生态旅游区今年前10个月接待游客1617万人》2015年12月12日,https://www.360docs.net/doc/0111000912.html,/html/2015-12/12/content_4063360.htm,2016年3月23日。

旅游专业的理论训练,因此很难把景区的生态环境、动植物种类及设立保护区的意义等知识讲解给游客,导致游客进一步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难度大。此外,随着国外游客的增多,在从业人员中掌握高水平英语翻译能力的人员极少,不能满足国外游客的需要。总之,迪庆现有的旅游人才队伍的规模与质量还不能较好地满足迪庆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要求,还需要不断加强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3、生态旅游资源季节性强,难以形成持久效应

迪庆作为地处寒温带的高寒山区,其旅游存在着季节性较强的问题,这种季节性无论是从旅游资源本身来说,还是从游客本身来说都很明显。由于受气候的影响,迪庆春夏两季温度适宜,游客较多,成为旅游旺季;而冬季气温偏低,游客相对较少,成了旅游淡季。冬季的有些独特景观难以让游客体验,失去了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而客源的季节性会造成旺季旅游基础设施承受能力严重不足,而淡季,大量的旅游基础设施则处于闲置状态。客源和资源的季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使相关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机遇

1、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的稳步増长所带来的机遇

如前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潮流。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作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中心的迪庆必然迎来了其生态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迪庆拥有极富特色的、深藏文化底蕴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成为许多生态旅游者心目中的理想目的地。

2、国家及政府的高度重视

国家对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态旅游作为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产业必将得到扶持和发展,特别是旅游业作为迪庆的支柱产业必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定能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2015年8月7日在香格里拉市召开的“迪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要把迪庆建设成为“生态最好、环境最优、和谐发展、永久品牌”的中国藏区最具特色的国际旅游胜地和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轴心区。迪庆生态旅游政策环境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不断完善,这必将为迪庆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交通网络的改善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2016年全州综合交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按照“122358”的发展思路谋划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45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高速公路通州。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可大大提高旅客的可进入性,发挥迪庆的区位优势。

(四)挑战

1、旅游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生态旅游对环境要求高,同时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迪庆在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威胁。在具体开发过程中,一些生态旅游开发商由于受利益驱使,其行为倾向于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严重破坏了景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此外,生态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未能在真正意义上达到让游客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因此,如何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好迪庆生态环境是迪庆政府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2、周围环境竞争激烈

周边同类旅游地的竞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极具藏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是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但迪庆的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并不具有垄断性。与周边许多旅游地,在生物、水文等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方面同迪庆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加上周边旅游地开发时间早、旅游设施完善、服务和管理水平高、产品特色鲜明等原因,受近邻生态旅游地替代性竞争的挑战非常大。

3、当地民众的参与程度不高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途径,还应当兼顾当地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迪庆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民众参与度不高的实际问题,一方面生态旅游的发展未能真正带动当地民众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未能发挥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了解到保护的价值,增强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迪庆接下来进一步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怎样把当地民众纳入经营者范畴,尽力保证当地民众的利益,促进环境保护是迪庆生态旅游需要迎接的一个挑战。

三、迪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贯彻执行现有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

条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草原管理条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始终把“生态立州”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首位,致力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制定与迪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相配套的政策,修订现存在不完善或与生态旅游发展不相适应的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实现迪庆生态旅游发展法制化、规范化,使整个生态旅游行业的各个环节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生态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社区居民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二)科学规划,保护与开发并重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是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只有首先制定出科学的旅游规划才能指导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减少盲目性,真正使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必须符合迪庆社会经济发展,在对旅游业发展进行具体规划的过程中,要明确重点,理清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各项关系,做到重点开发,同时要突出迪庆特色,凸显生态旅游的独特性。总之,迪庆生态旅游规划应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严禁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

(三)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设施建设

首先,旅游交通不便和景区配套服务设施落后是长期以来制约迪庆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主要“瓶颈”。由于受地理地貌的限制,目前迪庆现有的交通仍存在道路等级偏低、路况差、道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迪庆发展交通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工程技术手段;景区酒店宾馆很少,吃、住、购等方面无法为广大游客提供便捷、舒适、文明的旅游大环境,政府应加大对生态旅游风景地的扶持力度,提高本地旅游接待能力。其次,迪庆在生态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方面还较薄弱,政府应通过招商引资、提供贷款等行为,推动景区生态设施的不断完善,实现低耗能、可循环的生态旅游配套设施的建立,如景区垃圾处理设施、景区垃圾筐布局合理性等,切实贯彻生态发展理念。

(四)加强生态旅游管理人才和导游队伍建设

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业发展的“门面”。迪庆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现旅游人才匮乏的实际问题,对迪庆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提高对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意识。一方面,要抓好旅游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健全员工持证上岗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大

高素质旅游管理、经营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严把进入门槛,对其学历层次提出较高要求。只有提高迪庆生态旅游的服务质量,才能实现迪庆旅游业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五)鼓励社区参与,扶持农牧民增收,增强民众生态意识

社区居民是生态旅游景区内和周边与生态旅游紧密关联且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群,他们是自然生态资源的维护者,人文生态资源的组成部分和旅游消极影响的承受者,其行为构成生态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的一部分①。在对迪庆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过程中,应鼓励当地居民全程参与,以社区为集体参与到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的全部活动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扶持当地农牧民增加收入,减少与政府、企业之间的矛盾,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着积极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旅游地的资源保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社区居民通过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了解到保护的价值,使生态保护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结语

迪庆发展生态旅游不仅适应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而且改变了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对旅游区的保护和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当然,其发展有其自身存在的优势及劣势,也存在着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需要当地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对迪庆生态旅游作一些初浅的探讨,并提出不成熟的一些对策,希望能为迪庆生态旅游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①杜成材:《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探究》,《安顺学院党报》,2012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杜成材.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探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2,(06).

[2] 闫红瑛.西藏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咸阳:西藏民族学院,2008.

[3]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迪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01).

[4] 金莲芳.迪庆生态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初探[N].云南经济日报.2005-01-29:2.

[5] 唐智.西藏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4.

[6] 杨桂华,杨弘.香格里拉:旅游金字品牌[N].云南经济日报.2007-05-08:1.

[7] 胡碧源.稻城亚丁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雅安市:四川农业大学,2012.

[8] 和兴华.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现状的评价及对策探讨[J].云南科技管理,2010,(03).

[9] 张成.烟台市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烟台:湖南农业大学,2012.

[10] 李光明.迪庆州生态旅游休闲农业与农业环境保护[J].云南农业科技,2012年增刊.

[11] 李萍.云南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12] 张洁.基于SWOT分析的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策略[J].江西农业学报,2010,(05).

贵州省旅游新条例

贵州省旅游新条例 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提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下文是贵州省旅游条例,欢迎阅读! 贵州省旅游条例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旅游促进、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经营与权益保护、旅游安全与保险,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发展旅游业应当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突出多彩贵州山地公园特色,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推进全域旅游,坚持与多元文化保护传承、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进程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发展旅游业应当为创业就业、脱贫致富、改善民生服务;鼓励逐步通过减免门票、免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的组织协调、行业指导、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旅游业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旅游促进 第五条推进旅游业与建设、交通、文化、商务、体育、农业、林业、水利、地质、工业、食品药品、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气象等相

关产业和行业融合联动发展,促进旅游大数据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和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 第六条省、市州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旅游发展的需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促进旅游业发展。 拓展和创新旅游企业投资融资渠道,加大对小型微型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积极发展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推进旅游项目产权与经营权交易平台的建设。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旅游规划,合理预留旅游建设用地指标。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前景的旅游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在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内优先解决。 鼓励依法利用废弃矿山和工厂闲置土地、石漠化土地、农村荒地建设旅游项目。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重要旅游城镇和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的供水、排水、供电、电信、邮政、环保、环卫、林业绿化、消防、水利等与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设施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推动‘互联网+旅游’跨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智慧旅游平台建设,重要旅游集散地、旅游景区应当逐步提供免费安全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服务。 重要旅游城镇和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的区域开发、市政设施、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当兼顾景观效果、旅游功能和相关旅游设施建设。 重要旅游城镇和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由省级旅游发展规划确定。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旅游发展的需要优先安排通往旅游景区的交通建设项目,完善旅游公共交通停车场(站)、旅游标识、防护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为散客和自备车旅游者服务的旅游交通体系。 公共客运相关规划的制定,应当听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查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查报告 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切实抢抓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凤凰谷、菌子山精品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一)发展优势 **位于滇桂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 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丹凤、雄壁、彩云、葵山)4乡(五龙、竹基、龙庆、高良),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8.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86%,是曲靖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东与罗平县接壌,南与文山州的丘北县毗邻,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 区的西林县一水相依,西南和红河州的泸西县连接,北倚陆良县。在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中,**处于滇中与滇东南两大旅游片区的结合部,是滇东南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连接环。 1、交通区位优势。**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昆明174公里,距曲靖120公里,国道324线(高速化)穿越 **境内,省道以(且)马(关)线连通文山、凤凰谷、菌子山两大景区和五龙旅游集镇,师(宗)弥(勒)公路贯通红河州周边县市,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县4镇4 乡的乡村公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旅游资源优势。境内群峰叠翠,溪流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菌子山景区享有?天然奇石园、天 然大花园、天然野果园、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菌 子园?等美誉;凤凰谷景区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 生命之门,传说中凤凰涅磐的地方,中国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 园?。随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营销力度的

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实现旅游业与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了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流。云南迪庆作为滇、川、藏联手创建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中心,有着其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大发展的今天,具有极高的旅游市场需求。迪庆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迪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能够改善迪庆藏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给藏区人民带来就业岗位,促进迪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和谐。但迪庆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加深了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生态环境保护变得极为重要,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问题应得到正视和有效解决。本文通过调查梳理迪庆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分析发展现状,应用SWOT 分析法对迪庆藏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挑战与机遇,进行探讨分析,并基于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SWOT的分析结果,针对目前迪庆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客观、可行的对策与措施,能够为迪庆生态旅游业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时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助于实现生态旅游的有效开发与保护,促进迪庆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growth of tourism and economy, ecology and society,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oday. Diqing of Yunnan is the center of “China Shangri-La eco-tourism area” jointly established by Yunnan, Sichuan and Tibet, possessed of unique eco-tourism resources, which can satisfy the extremely high demand of tourism market in the major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t present. Fo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Diqing, it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the protection of local eco-environment,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and human resources, improve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ibet area and increase of jobs for Tibetan, but also helpful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of Diqing,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 as well as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Howeve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also deepens the reliance on eco-environment and makes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come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tourism expan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solved effectively. In the paper, eco-tourism recourses of Diqing in Tibet area was investigated and sorted out 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was studied and analyzed and SWOT was applied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as well as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Besides, based on eco-tourism status in Diqing and SWOT analysis result, its regional and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were also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weakness and challenge in current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Diqing, objective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eco-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 Diqing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relative polic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qing’s eco-tourism.

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近年来,生态旅游以其对坏境的关注,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多重维护得到了广泛地认同,被看做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最佳形式。本人通过旅游实践及相应的专业学习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浅析。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具备许多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就目前我国大众旅游的发展态势而言,其对生态坏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比大众旅游更注重对当地自然和文化的保护、更注重对旅游者的教育,消费高于国内大众旅游的消费水平,是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所以从目前我国的形势来看,生态旅游应该是特殊专项化的,但特殊专项化能带来保护资源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吗?就目前来说我国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开展还受到诸多限制,其接待人数、经济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标,恐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难以担此重任。所以这就造成了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这方面的案例依据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为了经济利益进行无节制、超容量的开发。(二)生态旅游地差别迥异,认证标准难以统一 在生态旅游泛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推动下,不少专家学者投身于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通行,通过此认证标准的就是生态旅游景区,打造生态旅游的示范基地,统一规范“混乱”的生态旅游市场。但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但只有少数的国际性标准正在形成和推广。还有很多认证体系是建立在国外经典的认证体系基础上的,但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利于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引导规范。各个生态旅游地的资源特色不同,所认证的重点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标准。 (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政府、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者,构成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国政府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保障、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尚未建立;企业无论是对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还是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没有优化的模式;社区是被动的承受对象,教育培训和参与旅游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自然保护区的设施设备、环境评价、容量控制等问题尚未解决;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还有待提高,对其行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班级: 学号:20 姓名:黄松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摘要: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自然区域和一些特定的文化地域为旅游对象,旅游者在欣赏自然景观和了解生态现象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以保护自然和人文旅游环境为宗旨,并能使当地居民受益的一种可持续的旅游。 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近年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年增长率达到25%~30%,生态旅游俨然已成为世界性旅游的潮流,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以下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进行前景分析。 内容: 一、风景名胜观光旅游 风景名胜资源,系指富集着以独特自然景物和悠久历史文物古迹取胜,以景物环境为载体,人类实践创造的,有普遍社会价值的优秀财富。我国山河壮丽,景观奇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 依托丰富的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以下几种主要模式适合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开发:(1)科学考察为主导的风景名胜旅游。可以开展此类旅游的有黄龙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等。(2)历史古迹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古长城、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等。(3)文化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的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等风景名胜区。属古石窟艺术文化的,如我国的麦积山、龙门、云冈、敦煌等风景名胜区。(4)自然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桂林漓江山水、庐山、秦皇岛北戴河、承德避暑山庄、海南三亚等。(5)民族风情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内蒙古草原风光、海南黎族村寨等。(6)现代工程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长江三峡大坝、南京长江大桥等。 二、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地域范围上,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这就形成了井冈山、瑞金、韶山、遵义、延安、西柏坡一条“红色”主线。国家大力培育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等。围绕着“红色旅游”线路开发与挖掘沿线的旅游资源,可以形成上下一线的旅游链条,形成当地旅游资源的整体联动,进而促进本地旅游经济上档次、上水平,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三、民俗旅游 民族旅游以观赏、理解以及参与地域性风土人情为目的,特别适合于较短时段、较短路途的乡村旅游。它主要是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及支系,都有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性,各地区、各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宗教、节庆、婚丧、礼仪、集市等都具有特色,并富有极为强烈的可视性和独有的观光魅力。 根据资源的特点,民俗旅游开发方式应该采取多种模式:(1)集锦荟萃式,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的中华民族园等;(2)复古再现式,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均属于此类;(3)原地浓缩式,如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集中呈现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寨风情园均属此类;(4)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典型、交通也

浅析西宁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2011届毕业生:存档号: 毕业论文题目 浅析青海乡村旅游的发展 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 班级:景区09(01)班 学生姓名:布音白力格 指导教师:张晓兰 完成时间: 2012年5月

浅析西宁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摘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物、文化传统、风情风俗、体育娱乐等四大类型。生态旅游资源是:以生态美吸引游客,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具有较高观光,欣赏价值的生态旅游活动对物,可供生态旅游者感知、享受、体验自然生态功能与价值的资源。 Abstract: tourism resources is the prerequisit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tourism. Tourism resources mainly include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and tourist resources of the human landscape.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including mountains, canyons, lakes, rivers, forests, volcano, beach, hot spring, wildlife, climate, landform, hydrolog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biological climate. Tourist resources of the human landscape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chievements, eating, shopping, arts and culture,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can be summarized as humanitarian scenery, cultural traditions, customs,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in four categories.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 taking ecological beauty attracts tourists, tourism industry by. I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on, can produce sustainable ecological tourism integrated benefit, have a high appreciation of the value of tourism, ecological tourism activities on the matter, for ecological tourist perception, experience, enjoy the natural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the resources.(把底纹去掉)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resources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未来的思考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中国前景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全世界广泛的重视。为了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生态旅游概念顺势而生。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迟,但基础雄厚,发展快,我们应加大投入和策划,让生态旅游在我国普及起来。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中国旅游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业化却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面临下降的威胁。虽然这些年旅游业价格一再下跌,广大百姓也可以享受的起旅游花费,但是普通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现在人旅游的目的更多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所以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无法满足。 然而同时,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十分严重,过度的人工开发,过度的谋取暴利,环境已经不堪重负,旅游业的能否进一步发展成了问号。所以只有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让旅游和保护均有收益时,旅游业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生态旅游现状 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

关于发展休闲生态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关于发展休闲生态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休闲生态旅游是以县域环境为载体、以自然为背景、以文化为基础、以发展为前提的一种全新旅游方式。休闲生态旅游不仅是人们追求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还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中具体体现。我们将以我县获得了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契机,围绕国家旅游局确定的“2018中国生态旅游年”为主题,充分整合和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这对于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响“名山湿地古镇、生态休闲江左”品牌,促进江左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一、江左休闲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生态资源独特 江左五山一水四分田,地形独特。从西到东呈现明显的三个台阶,西部属天目山余脉,群山逶迤,竹林葱茂,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代表是黄山风景区。中部丘陵湖泊相互交汇,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河水清澈,野鸟群栖,主要代表有南湖湿地风景区。东部水乡平原,河网密集,鱼塘

棋布,阡陌纵横,主要代表是邵洋水乡古镇。江左拥有山、河、湖、泊,这种地形在周边地区较为罕见。 (二)景区布局初步形成 2016年初,编制完成《江左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并相继编制完成了《湿地风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江左县西部生态旅游规划》等23个规划,基本上形成全县旅游规划体系。目前全县已形成南湖湿地风景区、邵洋古镇景区、防风古国文化园、碧坞龙潭景区及黄山风景名胜区等5个景区。其中南湖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外海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景区之一和湖州市十大风景区之一,防风古国文化园景区是我县首家国家3A级景区。邵洋古镇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三)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初具特色 充分利用和开发我县特色优势资源,特别是田园景观资源,“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了江左农家乐休闲生态旅游业鲜明的特色。目前全县有休闲农业园(景区)13个,农家乐经营户进入统计范围达85户,床位407张,餐位5100多席,直接从业人员682人,全县现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杨墩休闲农庄)、省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特色点各2个,市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3家、特色点1个,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星级农家乐38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5家,二星级21家。

关于当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当前生态旅游现状情况 (一)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二)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三)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湘区武陵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3,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我国水污染的范围也在扩大,全国135条受污染的城市河段中,52条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更谈不上饮用标准了。如饮用滇池水源的地区,已成为昆明市传染病和许多疾病的高发区。黄河断流达266天,87%的河段水质达四级污染,尤其是近几个月来,黄河干流中游河段遭到严重污染,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下面呈酱色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鱼已死光,连浇地都不能用,对河南省沿黄河各城市饮用水造成危胁。这是黄河历年来发生的最严重污染。而且是一次流域性污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致使那里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主要措施: (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赵红 联系方式: 准考证号:9 专业:旅游管理 2011年8月15日

<论文摘要> 生态旅游已经被确定为世界旅游业中迅速发展的领域。该文针对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十大领域,即风景名胜观光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考察/探险旅游、观光农业旅游、湖泊湿地旅游、山(岳)地旅游、草原旅游和森林旅游等的发展前景做了分析,以期为提高我国生态旅游业得竞争力提供借鉴。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踢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生态旅游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生态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生态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对策

目录: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二、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 (2)生态旅游是一种借助与外部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 (3)生态旅游是一种带责任感的旅游…………………………………………. 三、我国生态旅游地的类型……………………………………………………… (1)森林休憩生态游………………………………………………………………… (2)草原风情生态游………………………………………………………………… (3)湿地观鸟生态游………………………………………………………………… (4)沙漠探险生态游…………………………………………………………………. (5)农业体验生态游…………………………………………………………………. (6)海洋度假生态游………………………………………………………………… 四、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二)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三)风景区环境污染严重………………………………………………………… 五、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三)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六、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民生态意识淡薄………………………………………………………………… 2、缺乏必备的景区规划和监管机制………………………………………………… 3、生态法制的有待完善和健全……………………………………………………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改完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地区经济的一大支柱,乡村旅游对带动山区、郊区发展,尤其是对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发展来说,不可或缺。作为“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2016年是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所有贫困人口要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从而全面同步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由此,乡村旅游的发展自然成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迫在眉睫。所以,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对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这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十分有必要。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在乡村地区开展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特有的居住环境、农业生产、乡村民俗文化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休闲度假活动,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旅游,国外专家有不同的表述,比如,西班牙的乡村经济研究学者Gilbert and Tung持有这样的观点:乡村旅游在农户提供的乡村环境中进行休闲活动的旅游方。而来自世界经合组织的官方定义,则指出乡村经济是以乡村田园风光为中心和卖点的旅游形式。英国学者Bramwell and Lane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则是:乡村旅游是基于农业的包括自然旅游、生态旅游、探险、运动和健康等多层面的旅游形式。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比较晚,可搜索到的文献大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查阅不同文献可以了解到,国内研究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从基本内涵上来看是一致的,尽管其表述上略有不同,李立华和何景明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乡村旅游是这样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地点定位在乡村地区,其旅游吸引物是人文和自然客体要别具乡村性,乡村旅游包含的发生地为乡村地区和旅游吸引物是乡村性这两者缺一不可。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都在不断的加快,乡村旅游在我国也开始步入飞速发展阶段。到了21世纪,乡村旅游则步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各地区先后建设农家乐、观光园、休闲度假村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基地,旅游景点在不断的增加,功能在不断的拓宽,分布范围日益扩大,规模也与日俱增,乡村旅游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乡村旅游为乡村经济收入带来很大福利。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占总体旅游市场的1/3。全国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200亿元,接待景点200万家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全国有10%以上的人口脱贫是有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的,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互渗透,相互带动,在激励乡村产业转型的同时,把乡村文化的传播、乡村生活风貌的宣传运转起来。极大地加快了乡村经济发展、优化了乡村的产业结构、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精品源自中考试题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

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上进行,在充分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为了促使贵州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贵州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文章首先要对贵州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生态旅游的相关理念基础上,提出贵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旅游发展 一、研究综述 生态旅游思路的产生是在全球环境危机、人们"生态觉醒"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的思路对旅游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国外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是以研究大型动物在生态旅游中作为游客观看的对象开 始的,后来学者们在研究生态旅游的时发现,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居民越来越注重保护其居住的环境。如Lindberg, Enriquez & Sproule 1996年以洪都拉斯伯利兹地区为例,发现随着社区居民从公园生态旅游中获取收入的增加,社区居民则更加积极地支持保护区的发展。同时,学者们也在对生态旅游的各种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Stefan Gossling (1999)运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法(CBA)对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的各种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和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保护成本、旅游环境危害成本)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旅游经济价值超过常规利益(如砍伐、放牧等)的经济价值。 我国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开始重视始于1995年,起初学者们主要是将生态旅游的一些思想应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进行研究。而关于对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生态旅游评价指标和标准等方面进行,同时从多角度去考虑有关生态旅游对于各种相关群体的影响进行研究。如阎传海(1997、1998)对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张崎等(1999)从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稳定性等方面对湿地生态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省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的省份,但是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中国依然处于落后的地位,就算与其周边的其他省份相比,的旅游发展也是落后的,与他们有较大差距。所以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抓住发展旅游业的机会,主要解决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使的旅游成为全国旅游业中的亮点和热点,合理利用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旅游优势,从而促进省的旅游健康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 一、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一)省旅游业的优势 1、旅游资源的种类多样 省在旅游方面的资源很多,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有大量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保护公园、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主要旅游资源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云雾山、黔灵山、石林、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荔波小七孔、威宁草海、清镇红枫湖、织金洞、万峰林等。同时这些旅游

资源也是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多彩神秘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世世代代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白族、仡佬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多种多样精彩纷呈,各民族的文物美丽多样,民族村寨里面山清水秀,各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的习俗,民族服饰款式多样,民族节日热闹丰富,比如的黔东南州被称为百节之乡。民族节日有彝族七月火把节、苗族花山节、苗族龙舟节、侗族的赶歌节、回族的开斋节等。这些都是最古老质朴、纯洁美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2、温暖舒适的气候特征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由于纬度较低,许多地区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是一个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观光的地方,春季游客可以来赏花,比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夏季游客可以来避暑,比如凉都六盘水;秋季游客可以来探险考察,比如高原明珠威宁草海;冬季游客可以来旅游过年参观少数民族的过年活动,比如西江千户苗寨等。 3、广泛分布的水资源 省的水资源众多,省河流和瀑布分布广泛,比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