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力和机械

6.1 怎样认识力

1、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或者运动方向)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6、实验室测量力的大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7、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第一步:校零

第二步: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第三步:使弹簧的伸长和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四步:读数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画法:第一:找作用点,第二:画箭头(力越大线越长),第三:标出字母和大小

6.3 重力

10、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2、重力作用点叫重心。

13、重力大小叫物重。重力大小和物体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公式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N,m表示质量,单位是Kg)

g=9.8N/Kg,含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有时取10N/kg)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4、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15、滑动摩擦力(f):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16、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粗糙表面、物体要接触,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滑动),或者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17、滑动摩擦力方向: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18、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的大小

拉弹簧测力计要水平、匀速直线

用增加砝码来增大压力,在木板上铺毛巾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9、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①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0、增大摩擦方法:①增大压力②使接触面更粗糙。

21、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光滑③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④用滚动代替滑动。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2、杠杆:能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3、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4、力臂(L):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25、杠杆上有二个力,分别是动力(F1)和阻力(F2)

二个力臂,分别是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26、杠杆平衡: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杠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转动叫杠杆的平衡。

27、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公式中:F的单位是N,L 的单位是m)。

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杠杆的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

28、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杠杆要保持水平静止。

钩码的重作为作为动力(F1)或者阻力(F2)

29、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如:撬杠,起子,铡刀,手动抽水机)

特点:省力但是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长度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如:钓鱼竿,筷子,手前臂)

特点:费力但是可以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长度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如:天平)

特点为:不省力也不费力,也不省距离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30、滑轮分类: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31、定滑轮:

(1)使用时滑轮轴位置固定

(2)特点:不省力,拉力F=G物,可改变拉力方向

(3)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32、动滑轮:

(1)使用时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

(2)特点:省一半的力,拉力F=(G物+G动)/2

但不能改变拉力方向

(3)使用动滑轮时,拉力要匀速竖直向上。

(4)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

33、滑轮组

(1)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

(2)滑轮组省力判断: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公式:F=(G物+G动)/n

(3)根据要求绕滑轮组,先确定绳子拴在哪一个滑轮:奇动偶定。

第七章运动和力

7.1 怎样描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判断物体否运动时被选作参照的物体,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一般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

(3)运动: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

(4)静止: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改变

3、运动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4、运动的普遍性: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

5、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6、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①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②相同的时间比较所走的路程

7、速度(v)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3)速度公式:

(4)公式中:S表示路程,单位:m(Km)

t表示时间,单位:s(h)

v表示速度,单位:m/s(Km/h)

(5)1m/s=3.6Km/h

(6)速度公式应用:求速度:v=s/t

求路程:

求时间:t=s/v

(7)测量速度实验:测量路程s和时间t,用公式v=s/t算出速度。

(8)人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的速度:5m/s

8、机械运动分类

(1)按路线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按速度分: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9、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0、伽利略观点: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摩擦阻力。

11、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

(1)小车要从斜面同一高度放下:使小车在水平面上的速度相同(2)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

(3)推理: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12、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一切物体如果不受外力,都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科学推理得出—理想实验。不能用实验验证。

(4)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要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3、惯性

(1)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普遍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4)惯性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5)惯性的利用和防止现象:汽车启动—向后倒;汽车刹车—向前倾;安全带;安全气囊。

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14、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

15、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16、物体受平衡力,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17、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

18、力和运动关系

(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8.1 认识压强

1、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1)压力方向:与支持面垂直

(2)压力大小:在水平面或者地面上时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F=G)(3)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p)

(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

(3)压强公式:

(4)压强单位:Pa(帕)1Pa=1N/m2

3、压强公式应用

求压强:

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

注意:在水平面或者地面上时:F=G;

S表示受力面积(接触面积—最小的面积)

4、增大压强方法:

根据公式p=F/s可知:增大压力F或者减小受力面积S,可以增大压强。例:刀口锋利、啄木鸟嘴尖、老虎牙齿尖、钉子尖

5、减小压强方法:

根据公式p=F/s可知:减小压力F,或者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例:书包带很宽、重卡车很多宽大轮胎、铁轨下铺枕木、雪撬很宽、坦克用履带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6、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

7、液体内部有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

8、压强计:测量液体内是否有压强,和测量液体内压强的大小----U型压强计。

9、液体内压强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

10、液体内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3)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有关,深度增加,压强增大

(4)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1、液体内压强计算公式:

12、液体内压强公式应用:

(1)比较压强大小:比较深度h、比较液体密度ρ

(2)计算液体内压强:

计算深度:

计算液体密度:

(3)计算液体内压力:先用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用公式F =PS算出压力

13、连通器

(1)连通器结构: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特点:当连通器内装有同种液体,并且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3)连通器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自动喂水器、下水道弯管、自来水系统、水平计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4、大气压:大气中存在着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15、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水杯倒立实验、吸盘实验)

16、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17、标准大气压的值(1atm):760mm汞柱、1.013×105Pa (1.01×105Pa)

18、测大气压值的方法:测出注射器活塞的底面积S(S=V/L)测出钩码的重力G

大气压的值p:(

19、测大气压工具:气压计

20、大气压的大小和天气有关:晴天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气压比夏天高。

2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高度越高气压越低(2Km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11Pa)。

22、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高压锅原理:增大锅内气压,提高锅内水的沸点)

23、生活与大气压

人体内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平衡。

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离心式水泵(抽水机)、喝(吸)液体、塑料挂衣钩(吸盘)、高压氧舱、输液、茶壶盖上的小孔。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

9.1 认识浮力

1、浮力:浸在任何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F浮=F向上-F向下)

4、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大小:

F浮=G物-F

5、浮力大小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液体密度有关,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9.2、探究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6、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7、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G排: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F浮=ρ液V排g (ρ液: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V排: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是m3)

8、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9、浮沉条件:F浮>G物(ρ液>ρ物)物体上浮(静止时漂浮)

F浮<G物(ρ液<ρ物)物体下沉

F浮=G物(ρ液=ρ物)物体悬浮

F浮=G物(ρ液>ρ物)物体漂浮

10、轮船、密度计:利用漂浮,F浮=G物

潜水艇、浮筒打捞沉船: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气象台的探测气球、鱼:靠改变(自身体积)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9.4、神奇的升力

11、流体:具有流动性的物体(气体和液体)

1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13、飞机升力产生原因: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大,机翼上方的压强比下方的压强小,产生了使飞机上升的力。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10.1 认识分子

1、德谟克里特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原子-不可再分割的颗粒)。

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阿伏加德罗命名)。

3、分子很小:分子直径尺度(10-10m),分子质量小。

10.2 分子动理论

4、分子动理论:

①物体由分子组成

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③分子间有间隙

④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5、扩散现象:

(1)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液体、固体之间

(3)扩散现象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6、热运动

(1)物体中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7、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8、固体分子间距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只能振动;

液体分子间距较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分子可以振动和移动;

气体分子间距大,分子间作用力小(可以忽略),分子可以自由移动。

10.3 解剖原子

9、分子由原子组成。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双原子分子。

10、电子是由英国、汤姆孙通过真空管放电实验发现的,电子带负电。

11、原子

(1)原子结构:卢瑟福发现(核式结构)—行星模型

(2)

(3)中子:英国查得威克发现,不带电

(4)质子:带正电

(5)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原子核)

(6)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

10.4 飞出地球

12、天文学家的二样法宝:数学和观察。

13、古希腊托勒玫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波兰哥白尼日心说(太阳是宇宙中心)

14、太阳依靠万有引力吸引各种行星,万有引力大小和物体质量、物体间距离有关。

15、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7.9km/s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16.7km/s

10.5 宇宙深处

16、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7、尺度(从大到小):

宇宙(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一、力和运动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是指多个力的合力,分力是指一个力的分解。 4.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6.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 力的单位:牛顿(N)。 8.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引力常数有关。 9. 重力的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 10. 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11. 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的粗糙程度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12.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13.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滑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即将开始运动时的摩擦力。 14. 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发生形变时所具有的能量。 15. 弹簧的弹性系数:表示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机械能 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3. 动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4.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5.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重力势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的一半。 6.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7.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当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物体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三、压强和浮力 1. 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3. 液体的压强特点: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液体的压强传递规律:液体的压强通过连通器传递。 5. 浮力的概念:液体对物体的向上托起的力。 6. 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等于液体密度乘以排开液体体积乘以重力加速度。 7. 浮力的应用:船、气球等利用浮力的原理设计而成。 四、热学 1. 温度的概念:物体分子平均运动速度的快慢程度。 2.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和开尔文(K)。 3.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传递的过程。 4. 热传导的影响因素:物质的性质、温度差、导热面积和导热介质等。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全)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全) 和特点 1、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2、重力的特点:(1)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2)方向始终指向地心。(3)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4)是万有引力的一种特例。 知识点2:重力的计算 1、重力的计算公式:Fg=mg,其中Fg表示重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g≈9.8m/s²。 2、重力的单位:牛顿(N)。 3、重力的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注意要减去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四、摩擦力 知识点1:摩擦力的概念和种类 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知识点2: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和物体间的粗糙程 度有关,与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 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者相对静止的方向。 知识点3: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1、物体间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 2、物体间的粗糙程度: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越大。 3、物体间的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物体间的材质:不同材质的物体间摩擦力大小不同。 知识点4:降低摩擦力的方法 1、涂油或涂蜡:可以减少物体间的摩擦力。 2、滑动或滚动:改变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式,减小摩擦力。 3、减小物体间的压力:减小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或减小物 体的重量,可以减小摩擦力。 4、改变物体间的材质:使用低摩擦系数的材质,可以减 小摩擦力。 万有引力是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的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是指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其符号为G,单位为N。 重力区别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有三点: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重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通常把重力的大小称为重量,其计算公式为G=mg,其中g=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稳度是指物体的稳定程度,提高稳度的方法包括增大支持面和降低重心。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定律是指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物体的形状、所处的空间、是否受力无关。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1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四、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

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五、二力平衡 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六、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产生的条件: ①两物接触并挤压; ②接触面粗糙; 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4、(1)增大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少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滑动为滚动; ④加润滑油。 七、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许多同学想要了解初二物理的知识点,那么初二物理下册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小编为 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 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 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全)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6、力的测量:测力计 7、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9、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知识点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弹力的基本特征: ⑴.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⑵。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物体的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换算关系为: 1t=1000㎏1㎏=1000g1g=1000mg 测量工具:天平托盘天平使用说明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值。向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 2、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有2种方法:一种是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另一种是指针在相对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当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发生改变,但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改变,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测量方法: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这种“测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三、物质的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 质量体积 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则密度的公式可以写做: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⑴_改变物体运动状态_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 运动快慢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⑵_使物体形状改变 形变_.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_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 ,在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首先要校零,然后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测力时要使 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方向在一直线上. 4.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 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重力的公式是G=mg . 5.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地球上质量为1㎏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6.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 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比如:在结冰的路面上开车,司机往往要给车轮胎 挂上铁链,这是为了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 擦防止车轮打滑的;鞋底下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旅行箱 装有四个小轮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7.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省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8.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叫做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时,动 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 1×L 1=F 2×L 2;或杠杆 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用公式表示为:1 221L L F F . 9.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可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1 浮力 一、浮力 1.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其的压力差,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3.称重法测量浮力:浮力=物体重力-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即F浮=G-F′ 4.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二、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公式:F浮=G排。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 (2)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2.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⑴阿基米德原理阐明了浮力的三要素:浮力作用点在浸在液体(或气体)的物体上,其方向是竖直向上,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 ⑵“浸在”既包括物体全部体积都没入液体里,也包括物体的一部分体积在液体里面而另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的情况;“浸没”指全部体积都在液体里,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和部分体积浸在液体中都适用。

⑶“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和物体的体积V物,它们在数值上不一定相等。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此时,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浮力最大。 如果物体只有一部分体积浸在液体里,则V排 ⑷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即F浮的大小只跟ρ液、V排有关,而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体积、密度、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⑸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F浮=ρ气gV排,浸在大气里的物体,V排=V物。例如:热气球受到大气的浮力会上升。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2.应用 (1)轮船 ①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来增大它所受的浮力,故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m排=m船+m满载时的货物 (2)潜水艇 原理:潜水艇体积一定,靠水舱充水或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浮力来实现上浮、下潜或悬浮的。 (3)气球和气艇 原理: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氨气、热空气),

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力和运动、电和磁、光的传播、声的传播、地球与太阳系和化学与能量转化。本文将对这六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便学生们系统地复习与掌握。 一、力和运动 1. 力的概念 - 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变形的物理量。 -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直线运动 - 平均速度的计算:速度 = 位移 ÷时间。 - 加速度的计算: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始速度)÷时间。 3. 牛顿运动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作用在另 一个物体上的力,另一个物体都会以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 第一个物体上。 4. 摩擦力 - 静摩擦力:物体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前,阻止物体开始运动的力。 - 滑动摩擦力:物体在表面上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 5. 弹力 - 弹性力是使物体发生弹性变形时产生的力。 二、电和磁 1. 电流和电压 -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 电压是单位电荷通过两点间时所做的总功。 2. 电路中的电阻 -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3. 测量电流和电压 - 测量电流的仪器是安培表,测量电压的仪器是伏特表。 4. 磁场 - 磁场是磁物质(如铁石)周围的一种特殊的物理场。

5. 电磁铁 - 电磁铁是将通电导线绕在铁芯上,通过电流生成磁场。 三、光的传播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遵循折射定律。 2. 光的反射 - 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 3. 镜子和成像 - 平面镜成像遵循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规律。 - 凸透镜使平行光线汇聚到焦点上,成像规律为1/f = 1/v + 1/u。 4. 光的色散 - 光在穿过棱镜等介质时会发生折射,而不同波长的光折射角不同,从而形成七彩光谱。 四、声的传播 1.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来传播。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1 第十章浮力 10.1浮力(F浮)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 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排=G3-G2。 2.内容: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其它因素无关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F浮=G物 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2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功 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4、功的计算公式:W=Fs 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用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1 J=1 N?m。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下学期,即将升初三,面对这紧缺的学习时间,怎么将物理学好呢?请看下文,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一 1.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 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 4.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 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 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 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 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 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 弹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 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⑥记(+单位)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12.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G=m 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13.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大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化学知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1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物体的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换算关系为: 1t=1000㎏1㎏=1000g1g=1000mg 测量工具:天平托盘天平使用说明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值。向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 2、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有2种方法:一种是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另一种是指针在相对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当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发生改变,但它们所含物质的

多少并没有改变,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测量方法: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这种“测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三、物质的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 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则密度的公式可以写做:mρ=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则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符号为㎏/m,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符号为g/cm。 2、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m)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可以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 除了用于鉴别物质外,还可以在已知密度和体积的情况下,利用密度公式计算该物体的质量;或者在已知密度和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质量、密度、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弹性、磁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一、分子世界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2、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二、静电现象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物理初二下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二下册知识点总结 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物理初二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物理初二下册知识总结1 一、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 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二、弹力 1.弹性和塑性:(1)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2.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物理初二下册知识总结2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通用14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 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②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B、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3种类:A、滑动摩擦 B静摩擦、C滚动摩擦 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6测量摩擦力方法: 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