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⑴请从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钠、盐酸、硫酸、氢氧化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②参与光合作用的氧化物_____

③一种不易挥发的无机酸_____④常用于食品调味的盐_____

⑵铁缺乏被认为是全球三大“隐性饥饿”之首(微量营养元素缺乏),全球约有1/5的人患缺铁性贫血。食物铁强化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经济、有效和可持续的给人群补铁的方法。中国疾控中心研制的新型铁强化剂(EDTA钠铁)在人体内的铁吸收、利用率高于其他铁剂,是传统补铁剂硫酸亚铁的2倍至3倍。它在酱油中的溶解性较好,不影响食品口感,不改变酱油的原有口味。此外,EDTA钠铁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性质稳定,它在酱油中可稳定保持两年以上。研究表明,应用铁强化酱油补铁效果显著。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

C10H12FeN2NaO8,它是一种淡土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pH在3.5~5.5之间。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EDTA钠铁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或“氧化物”之一)

②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EDTA钠铁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元素。

④EDTA钠铁的化学性质有_____(至少答一条)。

⑤若经常使用铁锅炒菜做饭,也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胃液中含有盐酸)_____。

【答案】O2 CO2 H2SO4 NaCl 有机物 5:4 H 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显酸性

Fe+2HCl=FeCl+H

22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

②参与光合作用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③盐酸有挥发性,硫酸没有挥发性,故填H2SO4;

④常用于食品调味的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①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C10H12FeN2NaO8,EDTA钠铁属于有机物;

②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C10H12FeN2NaO8,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0:8=5:4。

③EDTA钠铁中,碳、氢、铁、氮、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0×12):12:56:(14×2):23:(16×8)=120:12:56:28:23:128,故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元素。

④EDTA钠铁的化学性质有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pH在3.5~5.5之间。

⑤若经常使用铁锅炒菜做饭,也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H 。

22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青铜古称“吉金”,多为金黄色,主要是铜、锡、铅的合金。因其铜锈呈青绿色, 故名青铜。运用现代仪器分析青铜器及其锈蚀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对青铜器文物进行研究和保护。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能谱仪对我国西周晚期某墓地出土的青铜容器、兵器、乐器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如图。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镇国之宝”后母戊鼎西南足部位的锈蚀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Cu2Cl(OH)3Cu2O Cu2CO3(OH)2SnO2其他198%2%000

25%95%000

329%34%12%025% 461%04%9%26%

上述成分中,碱式氯化铜[Cu2Cl(OH)3]对青铜文物的危害极大,器物一旦沾染上这种物质,在环境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像患上瘟疫一样传染和蔓延,将会造成溃烂、穿孔,直至彻底瓦解。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名称的由来是_________。

(2)由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图推断,某件青铜兵器的锡含量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4%

B 10%

C 18%

D 26%

(3)后母戊鼎西南足上的锈蚀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4)碱式氯化铜[Cu2Cl(OH)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密切相关。

A 氯化物

B 二氧化碳

C 水

D 氮气

(5)下列说法不合理

...的是__________。

A.青铜器的锡含量可能与用途有关

B.珍贵的青铜器应保存在绝氧、干燥的环境中

C.保护青铜器时,无须关注环境中的氯化物

D.后母戊鼎西南足的锈蚀样品中都含有Cu2Cl(OH)3和Cu2CO3(OH)2

【答案】其铜锈呈青绿色C Cu2O、SnO2A CD

【解析】

【详解】

(1)因其铜锈呈青绿色,故名青铜;故填:其铜锈呈青绿色;

(2)由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图推断,青铜兵器的含锡量在14%~22%之间,某件青铜兵器的锡含量可能是18%;故填:C;

(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氧化物有

Cu2O、SnO2;故填:Cu2O、SnO2;

(4)碱式氯化铜[Cu2Cl(OH)3]是由铜、氯、氢、氧四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碱式氯化铜[Cu2Cl(OH)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氯化物密切相关;故填:A;(5)A.物质的组成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所以青铜器的锡含量可能与用途有关,故选项正确;

B.碱式氯化铜[Cu2Cl(OH)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氯化物密切相关,所以珍贵的青铜器保存在绝氧、干燥的环境中正确,故选项正确;

C.碱式氯化铜[Cu2Cl(OH)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氯化物有关,所以保护青铜器时,需要关注环境中的氯化物,故选项错误;

D.由锈蚀样品分析图可知,后母戊鼎西南足的锈蚀样品中都含有Cu2Cl(OH)3,并不都含有Cu2CO3(OH)2,故选项错误。

故填:CD。

【点睛】

本题是一个信息题,解题时根据题干信息、所需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

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演员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演员上场前,需先对服饰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石墨烯发热膜防-?的环境中工作4小时,确保演员穿着舒适和演出成功。

寒服可在20C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如图1所示。英国两位物理学家因从石墨中成功分离出石墨烯,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mm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

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薄且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结构稳定等特点。根据其层数不同,石墨烯可以分为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层数不同,石墨烯的性能也不同,如图2所示。

通过石墨烯与氢气反应可得到石墨烷,其中所有的碳原子形成六角网状结构,氢原子以交替的形式从石墨烯表面的两端与碳原子相连,石墨烷表现出半导体性质。

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依据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厚1mm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反映出的微粒特性是__________。

(3)给防寒服内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由图可知,石墨烯的层数对其导热性的影响是__________。

(4)由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烷是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填元素名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石墨烯属于单质 B.以石墨烯为原料可以合成其它化合物

C.石墨烯只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备 D.石墨烯与石墨材料性能完全相同

【答案】坚硬(或透光性好或导热性强或导电率高)体积很小热一定层数内,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而减弱;到一定层数以后,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变化不大碳、氢 A、B

【解析】

【分析】

【详解】

(1)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薄且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等。

(2)“厚lmm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反映出的微粒特性是很小。

(3)给防寒服内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由图可知,石墨烯的层数对其导热性的影响是一定层数内,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而减弱;到一定层数后,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变化不大。

(4)由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

(5)A.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B.以石墨烯为原料可以合成其它化合物,例如可以合成石墨烷等;

C.石墨烯不只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

D.石墨烯与石墨材料性能不完全相同。

故填:AB。

4.某地屠宰厂发生液氨泄漏事故,经环保监测人员对现场空气进行监测,发现空气中氨气浓度远高于国家标准参考值35mg/m3。所幸救援及时,没有造成燃爆和中毒事件。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查阅)

①氨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黏膜和皮肤有强刺激、腐蚀性;

②液氨是由氨气加压降温液化而成极易液化成的,液氨泄漏后极易挥发出氨气;无色的液氨常用于冷库制冷;

③人一旦吸入氨气易中毒,而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极易发生爆炸。

(1)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和防止明火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2)消防队员迅速组织转移事故周边的居民,则要求的正确处置方法是_________;已知氨气的化学式为NH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有人认为只要逃离到地势高的地带,就能保障人员安全,你对此的看法和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迅速使用水枪稀释泄露中心周边,利用氨气与水溶解后转化为没有危害的氨水的特性。取少量氨水,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的现象为_________,则说明氨水呈___(选填“酸”、“中”或“碱”)性,因此还对氨水需要进一步中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答案】具有可燃性、极易溶于水用湿毛巾堵往口鼻、佩戴防毒面具、迅速远离事故中心等 17 不对,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碱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和防止明火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具有可燃性,能燃烧;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2)消防队员迅速组织转移事故周边的居民,则要求的正确处置方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佩戴防毒面具、迅速远离事故中心等;已知氨气的化学式为NH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1×3=17。有人认为只要逃离到地势高的地带,就能保障人员安全,此看法是不对的,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以飘到较高的地带,吸入后会引起

身体不适;

(3)迅速使用水枪稀释泄露中心周边,利用氨气与水溶解后转化为没有危害的氨水的特性。取少量氨水,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的现象为: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氨水呈碱性,因此还对氨水需要进一步中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5.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其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其中“白石”即石灰石,同时生成CO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CO2越来越多…….当大气中CO2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将CO2分离回收、循环利用和再生转化成资源,化学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与CO2发生化学反应来吸收分离CO2的方法,常见的吸收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钾溶液以及各类胺溶液等。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发生生成甲醇、一氧化碳和甲烷等的一系列反应,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分别合成出了ZnGa2O4介孔光催化材料和单晶纳米带,并将其用于CO2的光还原,成功地实现了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

请回答:

(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2)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3)ZnGa2O4中G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用碳酸钾溶液吸收CO2时,产物是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CH4和H2O.请在以下框图中将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____

K CO+CO+H O=2KHCO

【答案】CaO 全球气候变暖 +3 23223

【解析】

【分析】

(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2)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3)有关化合价的计算要准确;

(4)碳酸钾溶液吸收CO2生成KHCO3,配平即可;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作图。

【详解】

(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故答案为:CaO;

(2)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故答案为:全球气候变暖(合理即可);

(3)设ZnGa2O4中Ga元素的化合价为x,+2+2x+(-2)×4=0,x=+3,故答案为:+3;(4)碳酸钾溶液吸收CO2生成KHCO3,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K CO+CO+H O=2KHCO;

23223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査的是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空气中各个成分的作用等,有关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问题,不仅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而且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问题。本题中还有一点要注意要用化学符号表示,不能用名称。

6.阅读下列科普文章。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主要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相对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导致了能源供需结构的失衡,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影响。2016年,我国石油产量为1.997亿吨,消费量却达到5.787亿吨。因此,把煤制成油,一直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决策。

煤制油被称为煤的液化。一种工艺是先将煤送入汽化炉内,转化成粗煤气,再进一步处理后得到仅含CO和H2的合成气,然后以合成气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甲醇(CH3OH),再利用甲醇合成燃料油。

我国在煤制油工业生产上的优势之一是用非常廉价的原材料做成催化剂,这一技术为我国能源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的弊端是_____。

(2)在2016年能源消费结构图中,能代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是_____(填“A”或“B”)

(3)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4)将煤转化成煤气的反应为,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我国的能源消费主要是化石燃料

B 我国在2016年的石油消费量远大于产量

C “煤制油”技术有助于解决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

D “煤制油”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答案】导致能源供需结构失衡,并带来严重的环境影响 A 3:1 H2O和CO ABC 【解析】

【详解】

(1)由材料可知,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的弊端是导致能源供需结构失衡,并带来严重的环境影响;

(2)由材料信息: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主要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可知,在2016年能源消费结构图中,能代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是A;(3)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

(4)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的是H2O和CO;

(5)A、我国的能源消费主要是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

B、2016年,我国石油产量为1.997亿吨,消费量却达到5.787亿吨。我国在2016年的石油消费量远大于产量,故选项正确;

C、“煤制油”技术有助于解决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故选项正确;

D、“煤制油”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BC。

7.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锡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伏特电堆。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制成了如图1所示的Zn -Cu电池。

Zn-Cu电池几经变化,演变成现在的多种电池。其中用量最大的是普通干电池,其结构如

图2所示。普通干电池电压随使用时间而下降,直至报废,所以也称为一次性电池。

给电池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能反复使用的电池为“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2242PbSO 2H O PbO Pb 2H SO +=++。 纯电动汽车使用的就是各种蓄电池,其使用寿命与充电次数相关, 2-6年不等,靠充电桩直接供电。2018年,我国的电力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火电主要以燃煤为主。

燃料电池又称“连续电池”,即只要活性物质连续地注入,就能不断地进行放电的一类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如图4)。 氢燃料电池就是其中的一种,它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电能。电池的生产原料中含有汞、铅、镍等重金属,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 (1)普通干电池使用的合成材料是_____。

(2)铅酸蓄电池在充电时能量的转化是_____。

(3) Zn- Cu 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关于这一举措,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

B 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C 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 要想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还必须减少火力发电

【答案】密封塑料 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Zn+H 2SO 4=ZnSO 4+H 2↑ A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普通干电池中,密封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答案为:密封塑料;

(2)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3)由题干信息可知,Zn-Cu 电池中发生反应的是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答案为:Zn+H 2SO 4=ZnSO 4+H 2↑;

(4)A 、氢燃料燃烧只生成水,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A 正确;

B 、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B 正确;

C 、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 正确;

D 、要想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还必须减少火力发电。D 正确。

故答案为:ABCD 。

8.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在离地面约25 km高空处有一层厚度极薄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臭氧(O3),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层。与O2不同,通常状况下O3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O3不太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O3比O2活泼的多,它能跟很多物质(SO2、CO、NO、氟利昂等)发生反应。如除去工业废气中的SO2,一种方法是在微热条件下,O3与SO2化合成SO3,SO3再跟H2O化合就得到了硫酸。臭氧发生器可以制得O3,其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气体中含O3约3%。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NO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O3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

(2)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O2转变为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O3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你认为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

【答案】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分子构成不同3O2放电

2O3

O3+3SO2微热

3SO3禁止使用氟利昂

【解析】

【详解】

(1)O3的物理性质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

故答案为: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

(2)由于O3与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故答案为:分子构成不同;

(3)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故O2转变为O3的化学方程式为:3O2放电

2O3;

故答案为:3O2放电

2O3;

(4)在微热条件下,O3与SO2化合成SO3,故O3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3+3SO2微热

3SO3;

故答案为:O3+3SO2微热

3SO3;

(5)由于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所以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禁止使用氟利昂;

故答案为:禁止使用氟利昂。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从题目中获得信息并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

9.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 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 2,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 2)强得多。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 2)、一氧化氮(NO )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写出臭氧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2)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应采取____________的方法保护臭氧层;

(4)二氧化硫(SO 2)遇到O 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 3),SO 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 2的理想方法。写出SO 2与O 3反应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该反应属于的基本类型是____反应。

【答案】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一点即可) 化学 使用“无氟冰箱”、减少使用“氟利昂”等制冷剂(一点即可) 23

3SO +O SO u u u u u r 微热 化合反应 【解析】

【分析】

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1)臭氧的物理性质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

(2)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中生成新物质臭氧,故属于化学变化。

(3)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故应采取使用“无氟冰箱”、减少使用“氟利昂”等制冷剂的方法保护臭氧层。 (4)二氧化硫(SO 2)遇到O 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 3),SO 2与O 3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23

3

SO +O SO u u u u u r 微热,反应符合多变一,故该反应属于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点睛】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10.阅读下列材料。

美丽富饶的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其中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是国家重要的锡、铜生产基地。

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钢”“火法炼钢”。“湿法炼铜”的原理是“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

为铜”;“火法炼钢”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炼钢的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会导致酸雨的气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

在河南安阳、湖北荆州,湖南宁乡、云南江川等地分别出土了后(司)母戊鼎、越王勾践剑、四羊方尊、牛虎铜案等青铜文物,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高超熔铸技艺。青铜是铜锡合金,锡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铜的强度,抗腐蚀性增强,因此锡青铜常用于制造齿轮等耐磨零件和耐蚀配件。

虽然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是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刻不容缓。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物的是_____(填标号)

A 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

B 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

C 锡石(主要成分SnO2)

D 黄铜矿(玉要成分CuFeS2)

(2)青铜的抗腐蚀性比纯铜的_____(填“强”或“弱”)。

(3)本材料中,“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火法炼铜”产生的能造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

Fe+CuSO=Cu+FeSO SO2

【答案】BC 强44

【解析】

【详解】

(1)

A FeCO3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Al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 Sn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D CuFeS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C;

(2)根据“青铜是铜锡合金,锡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铜的强度,抗腐蚀性增强”可知,青铜的抗腐蚀性比纯铜的强;

(3)本材料中,“湿法炼铜”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Fe+CuSO=Cu+FeSO,根据“‘火法炼钢’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炼钢程式是44

的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会导致酸雨的气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硫(SO2)。

【点睛】

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

中考化学易错题(含答案)

1、(10%)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2、(12%)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50g高锰酸钾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 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 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 D、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 3、(15%)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之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过滤。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所得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共2分) 4、(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5.(23.1%)现有Fe、CuO、MgCl2、Ca(OH)2、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6.(23.1%)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 7.(25%)实验室里将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据此对白磷性质作出如下推测,不准确的是 A.它易与氧气反应 B.它遇水不反应 C.它难溶于水 D.它比水重 8、(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9、(3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37.5%)(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 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A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及答案解析

2015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 (1)生成NaOH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 (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 g. ? 主要成分: NaCl、H2O 体积:500mL 含量:0.9% 密度:1g/cm3 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 滴加Na 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列短文: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A.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 B.它极易溶解于水; C.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 D.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E)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 (1)从上面的短文中得知,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填序号) 。 (2)写出上面短文中涉及到的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 【答案】(1)A、B、C (2)2KOH+CO2=K2CO3+H2O;2KOH+CuSO4=Cu(OH)2↓+K2SO4 (3)密封保存 【解析】 (1)氢氧化钾的颜色、状态、水溶性、吸水性等方面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BC.(2)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KOH+CO2═K2CO3+H2O; 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OH+CuSO4═Cu (OH)2↓+K2SO4. (3)因为氢氧化钾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应该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 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2015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 (1)生成NaOH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 (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g. “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 5.(2014?厦门)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1中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月 日 化学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70 分,与物理共用 12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 A .燃放烟花 B .食物腐烂 C .剪贴窗花 D .钢铁生锈 2.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 3)属于(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3.“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种成分的含量?(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4.下列燃料中发球清洁燃料的是( ) A .煤炭 B .汽油 C .氢气 D .柴油 5.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 A .扇闻气体的气味 B .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 .把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6.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8.今年四冰岛火山爆发迫使欧洲的民航飞机停飞,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CaSiO 3),硅酸钙 中 Si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4 9.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B .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C .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D .甲醛溶液可用于水产品保鲜 10.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1.下列叙述与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A .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B .酸雨主要是由于农村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 C .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塑料是天然有机材料,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12.右图是实验室抽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13.有关铝、铁、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三种金属中最活泼的是铁 C .铝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铜可以用来做电线 14.化学无处不在,右图是物质间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其 中 X 是( )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硫酸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经典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活性氧化锌(ZnO )粒径介于1~100nm ,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某科研小组利用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主要成分为CuO 和ZnO ,其余成分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回收铜,并制备活性氧化锌。 (查阅资料)()()4324422Z ZnSO +n +2NH H O OH NH SO ?↓; ()4323424ZnSO +4NH H O Zn NH SO +4H O ?????;()22Zn OH ZnO+H O △ 常温下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的pH 见下表: 氢氧化物 ()3Fe OH ()2Fe OH ()2Zn OH ()2Cu OH 开始沉淀时的 pH 1.9 7.0 6.0 4.7 沉淀完全时的 pH 3.2 9.0 8.0 6.7 (实验设计)设计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请根据上述资料和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在氧化铜锌矿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3)加过量铁粉后,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得到滤渣1的成分为__________。 (4)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不选用高锰酸钾,而选用双氧水的优点是_______。 (5)完成操作2的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②_______;③灼烧。 (交流反思)(6)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上述实验流程,除了能回收金属单质和活性氧化锌外,还可以获取的有用副产品是(写出化学式,并指明其用途)________。

中考化学综合题-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下列A→D的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组合,即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也可制取氧气。 (1)写出标注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在分液漏斗中添加的药品是_________(填化学式),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到_______时,再将注满水的集气瓶倒扣住导气管,收集氧气。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标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用A、D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填“b”或“c”)。若在D中装半瓶氢氧化钠溶液,将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其中一会儿,肉眼观察不到什么可见现象。实验小组将进行如下三个实验探究活动。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并验证产物碳酸钠。 实验一: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实验二: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加几滴稀盐酸,未观察到气泡的产生。 实验三: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 (4)研究表明,实验一不能证明化学反应是否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5)请判断实验二能否证明变化中无碳酸钠生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实验三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溶剂形成溶液,而碳酸钠难溶于酒精溶剂。 (7)请你根据“资料”信息,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以上方案有人用75%的医用酒精来配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酒精灯H2O2气泡连续均匀放出B2KMnO4△ K2MnO4+ MnO2+O2↑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不能,反应后D中溶液氢氧化钠过量,会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能观察到有不溶性物质生成75%的酒精溶液中含有水,碳酸钠会溶于水 【解析】(1)由图可知,①是酒精灯;(2)A装置属固液在常温下反应的装置,故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从锥形瓶中加入,过氧化氢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否则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属固固加热型,选B装置;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MnO4△

2019年中考化学易错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易错题冲刺过关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一、单项选择简易题(共20分) 1.以下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氢氧化钠的潮解性 B、浓盐酸的挥发性 C、碳铵的不稳定性 D、木炭的吸附性 2.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 A、蒸馏水 B、液态氮 C、矿泉水 D、大理石 3、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闻香识茶——微粒不断运动B.煤磨成粉——微粒体积变小 C.热胀冷缩——微粒间隙不变D.水结成冰——微粒静止不动 4.同素异形现象是物质表现的形式之一,其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A、冰和水B、金刚石和石墨 C、氧气和液氧 D、镁粉和镁条 5.饮用含适量硒(Se)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有一种硒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 3 ,其中Se的化合价是() A.+6 B.+4 C.+2 D.-6 6.下列物质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类别完全对应的是() A.硫酸铜、胆矾、CuSO 4·5H 2 O、混合物 B.碳酸钠、纯碱、NaCO 3 、盐 C.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 2 、碱D.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碱7.下列物质中,属于最简单的有机物的是() A、碳 B、碳酸 C、甲烷 D、水 8.现有一杯20℃的某溶质的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A.加入一定量的溶质 B.增大压强 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水9.右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反应前反应后B.原子间也存在一定的间隙 C D.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10.水分子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 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 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 11. 符合科学常识的做法是() A.将白磷保存在冷水中,可降低其着火点B.用肥皂水检验室内燃气管道的泄漏点

2020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

1、过氧化氢溶液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测定一瓶100 g 30%的过氧化氢溶液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7.2 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⑴久置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最后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烧杯 ② 烧 杯 ③ 烧杯 ④ 烧杯 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1)表中X的值为;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现有7.5g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友情提示: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发生反应) m CO2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将石灰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容器内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溶液质量是多少?

4、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取用20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相应数据见下表: 第次加入稀盐酸的体积 /mL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40 16 2 40 12 3 40 8 4 40 8 求:(1)20g此样品中Cu的质量 (2)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 (3)用氢气充分还原5g此样品可得到固体多少克? 5、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O2质量(g) 3 4 6 SO2质量(g) 6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⑴请从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钠、盐酸、硫酸、氢氧化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②参与光合作用的氧化物_____ ③一种不易挥发的无机酸_____④常用于食品调味的盐_____ ⑵铁缺乏被认为是全球三大“隐性饥饿”之首(微量营养元素缺乏),全球约有1/5的人患缺铁性贫血。食物铁强化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经济、有效和可持续的给人群补铁的方法。中国疾控中心研制的新型铁强化剂(EDTA钠铁)在人体内的铁吸收、利用率高于其他铁剂,是传统补铁剂硫酸亚铁的2倍至3倍。它在酱油中的溶解性较好,不影响食品口感,不改变酱油的原有口味。此外,EDTA钠铁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性质稳定,它在酱油中可稳定保持两年以上。研究表明,应用铁强化酱油补铁效果显著。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 C10H12FeN2NaO8,它是一种淡土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pH在3.5~5.5之间。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EDTA钠铁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或“氧化物”之一) ②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EDTA钠铁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元素。 ④EDTA钠铁的化学性质有_____(至少答一条)。 ⑤若经常使用铁锅炒菜做饭,也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胃液中含有盐酸)_____。 【答案】O2 CO2 H2SO4 NaCl 有机物 5:4 H 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显酸性 Fe+2HCl=FeCl+H 22

(完整版)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推荐文档

主要成分: NaCl 、 H 2O 体积:500mL 含量:0.9% 密度: 1g/cm 3 2015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一、解答题(共 30 小题) 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 H 2SO 4、BaCl 2、CuSO 4、Na 2CO 3、KCl 、HCl 、MgCl 2 等七种化 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 pH 试纸测试,溶液的 pH 为 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 、 、 . 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 2O ═2NaOH+H 2↑,若把 4.6g 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 40g ,请计算: (1) 生成 NaOH 的质量. (2) 反应后所得 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 (1) 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 (2) 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 0.1%); (3) 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 g . 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 H 2SO 4 加入到盛有 NaOH 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 Na 2SO 4 猜想二:有 Na 2SO 4 和 H 2SO 4 猜想三:有 Na 2SO 4 和 NaOH 猜想四:有 Na 2SO 4、H 2SO 4 和 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CuSO 4 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 pH 试纸、铜片、BaC12 溶液、Na 2CO 3 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 pH 滴加 Na 2CO 3 溶液 滴加 BaCl 2 溶液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 气”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 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 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g。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 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 (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SO42﹣,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 ②电解后,管A中生成的微粒有_____(填微粒符号)。 (4)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和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 术。550℃时,测得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所示。 注:δ(分布分数)表示某物质分子数占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的比例。 如δ(CO) CO分子数 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 图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 【答案】H2 3Fe+4H2O 高温 Fe3O4+4H2 8 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增重 ac O2和H+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先氧化成CO,CO再氧化成CO2【解析】

【初中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人教版经典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 确定结构② 分离提纯③ 人工合成 (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______。 (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_。 (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 B.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C.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 【答案】(1)②①③ (2)温度(多答溶剂不扣分)(3)15:22:5(4)溶液变为黄色(5)B 【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之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备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丙>甲>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金属乙反应的氢气质量最先达到最大值,其次是金属甲,最后是金属丙,即金属乙最先反应完,其次是金属甲,金属丙最后反应完,因此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的关系为丙>甲>乙,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如图所示曲线平行于x轴时,生成的氢气质量达到最大值,三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甲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即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题意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若金属元素的符号为M,与稀硫酸反应的通式为 2442 M+H SO=MSO+H↑,设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金属的质量为m金属,生 成氢气的质量为m氢气,根据方程式可知 m = 2m x 金属 氢气 ,则有 2m = m x金属 氢气 ,已知甲、乙、丙三 种金属的质量相等,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x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成反比,如图所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为甲<乙<丙,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题意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若金属元素的符号为M,与稀硫酸反应的通式为 2442 M+H SO=MSO+H↑,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硫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生成的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的硫酸质量越大,如图所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镁、铝、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之间的反应规律及图象正确的是()

初中化学中考易错题精选[1]

潍坊五中2011中考复习之易错题精选 1.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曝光:河南生猪主产区采用违禁药品瘦肉精,有毒猪肉流向双汇分公司。“瘦肉精“的化学式C12H19Cl3N2O,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C.每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药品硫酸铝,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 A.盐酸、硫酸B、氯化钠、碳酸钾 C.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D.氢氧化铝、氢氧化钠 3.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4.下列各项不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物质的溶解度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D.酸溶液的pH 5.现有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违背客观事实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固体溶解,并使溶液温度下降 B、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变小 C.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硫酸铜溶解度不变,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放入一根铁丝后,铁丝表面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6.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除去氢氧化钠中 少量的碳酸钠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鉴别氯化钠 溶液和稀盐酸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1 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 方案2 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7.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B.向pH=2的盐酸 中滴加过量的氢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 D.向pH=12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酸反应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 8.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10 2 8 +8 2 6 2 8 8 +18 2 8 2 +12 +2 2 +9 2 7 2 8 1 +11 +2 2 A. 和 B. 和 C.和 D. 和 9.小明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1 方案2 A.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水溶解加稀硫酸 B.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加稀盐酸用水洗涤 C、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锌粒加石蕊试液 D.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点燃通入澄清石灰水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 、CuSO4、H2SO4B、NaCl、Na2SO4、Na2CO3 C.NaCl、Ba(NO3)2、HCl D.NH4NO3、NaOH、Na2SO4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NaCl和H2SO4B.NaOH和HCl C.Na2CO3和H2SO4D.AgNO3和NaCl 12.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使用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 A.Cu(Fe2O3)加入稀硫酸,过滤 B.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C.NaOH溶液(Na2CO3)加入石灰水,过滤 D、CaO(CaCO3)加入稀盐酸,过滤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B)

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 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 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______。 (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Mg(OH)2②BaSO4③BaCO3④Mg(OH)2、BaSO4⑤BaSO4、BaCO3 ⑥Mg(OH)2、BaCO3⑦Mg(OH)2、BaSO4、BaCO3 (实验探究二)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答案】硫酸铜氢氧化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需排除其干扰③⑥⑥ 2NaOH+MgCl2=Mg(OH)2↓+2NaCl 氯化钾 【解析】 【分析】 题干中提到的几种物质的重要性质:1.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 Mg(NO3)2和KCl均溶于水;2.Cu2+为蓝色;3.Ba2+和SO42-或CO32-反应生成BaSO4、BaCO3白色沉淀,Mg2+和OH-反应生成Mg(OH)2的白色沉淀,其中BaSO4既不溶于也不溶

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集

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集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此科学家提出:制定措施限制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利用过多的二氧化碳。具体做法有:将二氧化碳捕获并使之隔离于地下或海底;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资源,研究人员借助氧化铜纳米棒和阳光,将水溶液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4O)和氧气,这项技术减少了二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同时获得了燃料。 除二氧化碳外,还有一些气体也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下面是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照表。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如新西兰从2004年开始征收牛、羊和鹿等的“放屁税”。某研究发现,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是因为它的胃里有一种特别的细菌。若把这种细菌移植到能释放大量甲烷的动物体内,可以减少甲烷的排放。 总之,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CH4O)属于(填字母序号,下同)。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2)新西兰地区收取“放屁税”,针对的温室气体是。 (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最大”的主要原因 是。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C.二氧化碳的温室强度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4)请你提出一条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措施:。 【答案】(1)C (2)甲烷(3)B (4)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等 【解析】 试题分析:(1)甲醇是由C、H、O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根据资料“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即牛、羊和鹿等动物中放出的是甲烷; (3)由表格信息可知二氧化碳的浓度远远比其他温室效应的气体更高; (4)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故要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既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考点:二氧化碳,环境保护 2.可燃冰是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其组成可表示为CH4·nH2O,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开采困难重重,原因之一是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进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___g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 A 可燃冰的开采不存在任何困难 B 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燃料 C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等气体 (3)某种可燃冰的组成为CH4·nH2O,其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中 n=__。 (4)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5 88 BC 8 CH4+CO2一定条件 2CO+2H2 【解析】 【分析】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为清洁燃料,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 【详解】 (1)甲烷的化学式为4 CH,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 设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中考化学压轴题(附解析)

中考化学压轴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铁 3.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KClO3 C.NaCl D.H2SO4 4.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5.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 B.木炭 C.甲烷 D.铁丝 6.以下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牛奶 C.白糖 D.植物油 7.以下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A B C D 8.碳、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9.以下气体中,有毒的是 A.N2 B.O2 C.CO D.CO2 10.以下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2 C.H+ D.H2O 1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B.原子质量 C.物质种类 D.元素种类 12.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A.倾倒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称量固体 13.以下化学用语中,正确的选项是 A.2个氧分子:2O B.一氧化碳:Co

C.3个钠离子:3Na+ D.氧化钠:NaO 14.以下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15.以下事故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6.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以下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17.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固体受热分解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能是 A.SO2 B.NH3 C.NO2 D.N2 18.以下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碳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B.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于火箭发射 C.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用于食品防腐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成各种灯具 19.以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图1 图2 图3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