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腐真菌

白腐真菌

前言

白腐真菌(white rot fungi)为丝状真菌,系木腐真菌(wood—degrading fungi)的一种,绝大多数为担子菌纲,少数为子囊菌纲,着生在木材上,因其能降解木材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使木材呈现特征性的白色腐朽状而得名。日前研究最多的有: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ete chrysosporium)[1]、彩绒草盖菌(Coridusversicolor)、变色栓菌(Thametes versicolor)、射脉菌(Phlebia radiata)、风尾菇(Pleurotus pul—mononanus)等。其中黄孢原毛平革菌是其典型种,也是研究木质素降解的模式菌。白腐真菌是已知的唯一能在纯系培养中有效地将木质素降解为CO2和H2O 的一类微生物。木质素是由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一碳键连接而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高分子芳香族类聚合物。组成单元的结构及其连接键复杂而稳定,使得木质素很难降解[2]。木质素结构的异质性和不规则性,决定了对其生物降解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白腐真菌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相应的适应性特性:白腐真菌能分泌氧化酶到胞外,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形成自由基,进而攻击木质素结构,此过程不需要特异的电子供体,因此其作用具有非特异性[3]。1983年Kirk和Gold两个研究小组发现能够利用白腐真菌的上述生物学特性降解染料[4,5]。此后,白腐真菌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并在将白腐真菌应用于降解诸如染料、三硝基甲苯(TNT)等许多难降解有机物方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6],在木质素降解酶的生理生化过程以及基因调控方面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以下就酶系统基因结构,催化机制,应用及新发展几方面进行介绍。木质素降解酶系统

白腐真菌依赖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实现对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这一过程殊为复杂,其中的关键酶系为木质素降解酶系。木质素降解酶主要包括了3 种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lignin peroxidase,LiP) 、锰过氧化物酶( mangnase peroxidase,MnP) 、漆酶( laccase,Lac) 这3 种木质素降解酶均能单独降解木质素,也能两两联合,或者3 种酶一起作用对木质素进行降解。

1、木质素降解酶的比较

1.1 LiP、MnP 和Lac 三种酶的结构及组成特点

LiP 和MnP 都属于以H2O2为电子受体的过氧化物酶类,化学本质都是含血红素的糖蛋白。LiP 有多种同工酶,分子量约为41 -44 kD,由10 条长的蛋白质单链和 1 条短的蛋白质单链组成[7,8]。酶的活动中心由包埋在蛋白质内的血红素构成,并由4个二硫键和2 个Ca2 + 来维持其活性部位的结构。MnP 也有多种同工酶,分子量约在40 -70 kD 之间,同样由10 条长的蛋白质单链和1 条短的蛋白质单链组成[8,9]。MnP 的催化活性中心不仅含有血红素,还含有1个Mn2 + ; LiP 的同工酶大多数发生了磷酸化,但MnP 同工酶都没有发生磷酸化; LiP 的C 端在血红素的两个丙氨酸根之间,MnP 的C 端与血红素基是分开的[11]。

Lac 与LiP 和MnP 分属于不同的酶类,是一种含多铜的多酚氧化酶,其化学本质也是一种糖蛋白。因为Lac 基因具有多样性,且Lac 基因的表达调控在不同的真菌中有较大差异,所以Lac 的同工酶具有多样性。Lac 的分子量约在38 -150 kD 之间,其分子由520 -550 个氨基酸的单一多肽组成[8,10]。典型铜蛋白结构的Lac 的活性中心含有4 个Cu2 +,2个Cu2 + 之间通过水桥( -OH-) 联接

1.2 三种酶的分布情况

三种木质素降解酶的分布范围不相同,Lac 最早是日本学者Yoshida 从漆树渗出物中分离得到的,后来证实在细菌、真菌及高等植物,甚至是某些昆虫中都存在,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范围最为广泛; LiP 最先在黄孢原毛平革菌(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中被发现的,是白腐菌中最早被发现的木质素降解酶,普遍存在于白腐菌中,并且在某些放线菌、藻类中也有发现,MnP 最初也是在黄孢原毛平革菌( P.chrysosporium)中发现的,后经证实广泛存在于白腐菌中的担子菌纲中

1.3三种木质素降解酶分泌的时间

白腐菌在培养基营养丰富时会优先利用易降解的碳源,因此白腐菌对木质素的降解一般发生在次生代谢阶段。Lac 并不是严格限氮的次级代谢产物,而LiP 和MnP 是严格的次级代谢产物,一般在限氮或限碳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从分泌时间上看,三种酶也并非同时分泌。

2、三种木质素降解酶的催化作用及催化循环过程

LiP 能催化各种非酚型木质素模式化合物及芳烃类污染物的氧化,在木质素的降解过程中,LiP 催化的反应主要有: 苄醇的氧化、C-C 键断裂( 包括侧链断裂和开环) 、羟基化、脱甲氧基、脱甲基、氧化性脱氯及酚二聚化或聚合等; MnP 能催化木质素模式化合物、木质素以及各类酚类化合物等的氧化。在木质素的降解过程中,MnP 催化的反应主要有: Cα-Cβ键断裂、C-O 键断裂、芳基-芳基断裂及甲氧基断裂等; Lac 也能催化多种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其催化的反应主要有: Cα-Cβ键断裂、Cα-O 键断裂、脱甲基、氧化性脱氯、苄醇氧化、氧化性聚合和解聚等。

LiP 的催化氧化与其他过氧化物酶一样,需要H2O2首先对其进行氧化,使其氧化为酶的中间体compoundⅠ( LiPⅠ) ( H2O2使血红素发生2 个电子的氧化后,LiP 的酶活性中心的血红素被夺取了2个电子,天然状态被改变,其血红素中的Fe3 + 氧化成Fe4 + ,同时血红素成为一种阳离子自由基,此时即为LiPⅠ状态) 。LiPⅠ是一种不稳定状态,能夺取底物分子的1 个电子,使底物氧化成阳离子自由基,同时自身还原成另一种中间体compoundⅡ( LiPⅡ) ( LiPⅡ的血红素中含有不稳定的高价态Fe离子) ,LiPⅡ再通过夺取底物分子的1 个电子,使血红素中的Fe4 + 还原成Fe3 + ,LiPⅡ恢复成天然状态的LiP。在此循环过程中产生的阳离子自由基再去进攻其他底物,进而引发一系列自由基反应( 图1) [11,12]

图1 Lip的催化循环

MnP 的催化循环也需要H2O2启动催化循环,同时在催化反应过程中都有酶的中间体产生,中间体同样是由于血红素中的Fe3 + 变化而产生的,但MnP 在催化反应过程需要通过Mn2 + 对电子进行传递。在催化循环初始阶段,首先是H2O2将MnP 氧化成compoundⅠ( MnPⅠ) ( MnPⅠ的形成过程同LipⅠ的形成过程) ,MnPⅠ可以通过夺取MnⅡ( Mn2 + ) 中的1 个电子,自身还原成compoundⅡ

( MnPⅡ) ,同时Mn2 + 被氧化成MnⅢ( Mn3 + ) ; MnPⅠ也可以通过直接夺取底物中的1 个电子形成Mn2 + ,此时底物直接被氧化成阳离子自由基。此过程中形成的MnPⅡ再夺取Mn2 + 中的1 个电子,使其自身恢复成天然状态的MnP,同时Mn2 + 被氧化成Mn3 +。MnP 催化循环过程中产生的Mn3 + 是一种强氧化剂,被有机酸( 如草酸) 螯合后,离开MnP 的活性中心,可以将底物氧化成阳离子自由基,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自由基反应( 图2) [11,12]。

图2 MnP催化循环

Lac 催化循环其分子结构不存在血红素结构,Lac 的催化循环不需要H2O2启动,就能直接进行。Lac 的活动中心由4 个Cu2 + 组成,Lac 的催化反应是通过在这4 个Cu2 + 之间进行电子传递实现的。通常Lac 偏好夺取酚类化合物的电子,将其氧化为苯氧自由基,苯氧自由基再促发一系列的自由基反应( 图3) ,同时夺取的电子先与Ⅰ型Cu2 + 结合,再通过Cys-His 途径将电子传递到三核铜簇,随后三核铜簇把电子传递给O2,使之还原成H2O[13]。

图3 Lac的催化循环

4、三种木质素降解酶在木质素降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在自然界中,除灰盖鬼伞( Coprinus cinereus) 、原毛平革菌属的Phanerochaete sordida 和朱红栓菌( Trametes cinnabarina) 等少数白腐菌只能分泌一种木质素降解酶外[14],绝大多数白腐菌能够同时分泌2 种或3 种木质素降解酶。因此,在自然界白腐菌降解木质素时,通常也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木质素降解酶共同降解木质素。

4.1 MnP 与LiP 的相互作用

LiP 和MnP 共同降解木质素时,二者可以相互作用,共同降解木质素。H2O2是MnP 和LiP 催化循环的共底物,通常情况下,白腐菌通过产H2O2酶系提供H2O2,但MnP 也在Mn2 + 和O2的参与下,使氧化谷胱甘肽( GSH) 或还原性辅酶Ⅱ( NADPH) 产生H2O2。因此,在木质素降解过程中MnP 可以为LiP 的降解反应提供H2O2Mn2 + 对于MnP 的催化循环是不可缺少的递电子体,而当反应体系中存在LiP 的底物时,LiP 同样会将Mn2 + 氧化成Mn3 + ,从而使Mn2 + 成为能够参与MnP 和LiP 催化循环的共底物。

4.2 Lac 与LiP、MnP 的相互作用

Lac 同时具有催化解聚和聚合木质素的作用,理论上Lac 单独存在时不能很好地降解木质素,只有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MnP、LiP、GOD 和CDH 等其他酶,以避免降解木质素重新聚合时,才能较好地降解木质素[15,16]。因此Lac 对木质素的降解在一定程度上依赖MnP、LiP 和GOD 等酶对木质素的降解。另一方面,在木质素降解过程中,LiP 和MnP 的催化循环都需要H2O2的启动,因此在自然状态下,LiP 和MnP 对木质素的降解都依赖产H2O2酶系提供H2O2而Lac 能够催化酚型二聚体模型物的β-1和β-O-4 等结构,或者催化氧化单体木质素模型物产生甲氧基取代的醌,而醌正是产H2O2酶系所需O2的来源,由此3种木质素降解酶就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可以相互作用,共同降解木质素[10]。

5、白腐真菌降解机理

细胞学定位表明白腐真菌对木质素的降解发生在细胞外,这种细胞外降解系统为众多不可水解的、异质的、结构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提供更易被处置的调节环境。白腐真菌能以自由基为基础的链式反应过程对木质素进行降解。先是木质素解聚,形成许多有高度活性的自由基中间体,继而以链式反应方式产生许多不同的自由基,导致各种连接键断裂,使木质素解聚成各种低分子量片段,其中小于l kf的

占多数.再经完全彻底氧化直到降解为C02。这种自由基反应是高度非特异性和无立体选择性的,正好对应于木质素结构的多变性,方能完成这种异质大分子高聚物的瓦解。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以低浓度H2O2为氧化剂,经历1个双电子氧化步骤和2个单电子还原步骤,使1非酚型芳香族底物形成阳离子自由基,后者再进行一系列非酶催化的反应从而导致芳香环裂解。当H2O2和二羧酸螯合剂(如内二酸盐和草酸盐)存在时,锰过氧化物酶(Mnp)能氧化Mn2+成为Mn3+,后者再进一步氧化各类酚型化合物。在许多真菌中,Mnp是木质素起始降解的关键酶。因为Mnp可产生强氧化态的Mn3+。Mn3+又可作为可扩散的氧化还原介质再进一步裂解木质素聚合物中的芳香环部分.然后在其他酶的协同作用下,最终导致大分子的断裂。

6、木质素降解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6.1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

P.chrysosporium lip的基因组成已基本明确。其LiP家族由至少10个结构上紧密关联的基因编码,它们分别被命名为lipA~lipJ,定位于4个连锁群,每个基因还有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1999年Stewart等完成了lipG和lipJ的测序工作,在此基础上,stewart等按基因的内含子和外显子的结构,将P.chrysosporium lip的lip基因分为5个可明显区分的亚家族,其中lipA,lipB,lipE,lipG,lipH,lipJ 同属一个亚家族,另外4个lip基因分别为单独的亚家族。Stewart等还建立了lip 基因的物理图谱,4个基因lipA、lipB、lipC、lipE定位于一个35 kb的区域,lipG、lipH、lipJ、lipI定位于一个15 kb的区域,lipD和lipF不与其他的基因相连;lipA 与lipB、lipG与lipJ、lipH与lipJ分别以相反的转录方向成对位于染色体上

6.2 锰过氧化物酶基因

从P.chrysosporium的胞外液中分离出至少6种Mnp的同工酶,均由多基因编码。Mnp基因含有6个或7个内含子,50—72 bp.6个内含子的位置是保守的。mRNA位点也同样是保守的.遵循GA—TG法则。Mnp基因5’端上游序列在启动子保守盒(TATA和CAAT盒),翻译位点高度保守(GCAATGG),具有一些保守顺式凋控元件,如AP2、热激应答元件(HRH)、金属离子应答元件(MRE)。在基因表达方面.Mnp的产生明显依赖Mn2+浓度、培养基、热休克、C和N源变化。且调节是在转录水平上[17]。

6.3 漆酶基因

漆酶是由一个结构相近的基因家族编码,许多真菌的漆酶基因已被克隆和测序。Eduardo karahanian等从Coprnus cinerens中克隆出了3个漆酶基因Lacl、Lac2和Lac3,其中,lacl含7个内含子,大小为54—70hp,成熟蛋白约521个氨基酸,有3个潜在的N一连接糖基化位点,C端有23个氨基酸的延伸序列,富含Arg和Lys,其酶蛋白成熟至少需剔除信号肽、前体肽和C端延伸区。Lac2和Lac3均有13个内含子.表达出的成熟蛋白氨基酸同源性80%。Lac3和Lacl的氨基酸同源性58%,Lac2和Lacl的氨基酸同源性59%,而Lac3与Aspergillus nidulan漆酶的氨基酸问源性只有18%。因此.真菌漆酶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较低,但在铜结合区具有较高保守型[18]。

7、白腐真菌的应用

7.1农作物秸秆的饲料化。

白腐真菌不仅可以将秸秆等农副产品中动物难以利用的木质素进行降解。还可以把秸秆中的低质非蛋白氮(NPN)转化为较高质量的菌体蛋白。经白腐真菌处理后的秸秆不仅营养成分有了极大提高。而且有水果香味,并且秸秆质地柔软,适口性明显改善[19]。用白腐真菌处理秸秆饲料时。秸秆饲料不需要进行化学或物理预处理,对底物没有选择性[20]。

7.2造纸工业。

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广泛应用于造纸工业中的生物机械制浆、生物漂白及废水处理等过程[21]。生物机械制浆是指在机械制浆之前,利用自腐真菌对木片进行预处理,降低磨浆能耗及提高产品质量。

7.3食品工业。

在食品工业中,由于啤酒、果汁等饮料中含有酚或芳胺类物质。因而在生产以及储存期间常常出现浑浊或沉淀。可以利用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中的漆酶氧化饮料中的多酚物质。达到净化饮料的目的[22]。

7.4生物堆肥。

生物堆肥是指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秸秆等有机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的1种资源化方法。由于白腐真菌在生长活动中分泌木素降解酶、纤维素降解酶以及半纤维素降解酶。将自腐真菌应用到堆肥中,可以有效地降解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

再将木质纤维素转化为腐殖质[23].在堆肥中接种白腐真菌菌剂,可加速堆肥过程,使堆肥中木质素降解更为彻底。

7.5降解染料类化合物

很多染料对微生物有毒性,且需氧条件下难以降解而厌氧条件下容易产生有毒物质,因此传统生物处理受到了限制。白腐真菌可通过其分泌降解酶系将各种人工合成的染料彻底降解为CO2和H20,且对脱色具有良好的作用。

7.6造纸废水

造纸废水中主要的污染成分是木质素及其衍生物。木质素对微生物攻击有极大抗性。白腐菌能将漂白废水中的有机氯化物转变成无机氯和CO2。白腐真菌因其降解木质素和其相关化合物的潜力倍受关注。

7.7对芳香污染物的降解

近年来,白腐真菌对芳香性污染化合物降解的研究成了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这种处理不但降解程度较高,且能达到相当程度的矿物化效果。

7.8降解火炸药生产废水

进来年来,白腐真菌的生物降解能力被用来处理火炸药生产废水,为火炸药废水的高效处理和不断规模化带来了曙光。白腐真菌生物降解与其他技术,如电化学技术、物理技术、物理化学技术等结合的方法来处理火炸药废水中的TNT、RDx、硝基苯等难降解有机物已经初具规模,并在不断更新壮大。

总结

白腐真菌以其独特的生理生化机制和强大的降解代谢能力而成为木质素降解研究的模式菌株。在对白腐真菌降解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的今天,三种木质素降解酶在木质素降解中的具体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具体协同机制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白腐真菌作为降解木质素最有效的真菌,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的机理以及产酶机理有了较多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菌株合成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周期长、产酶量低、抗杂菌能力差等问题,制约了白腐真菌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加强农业、生物、化工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发出产高效低能耗的木质素分解菌种以及能在饲料上迅速生长,且与杂菌在生长竞争中处于生物量的绝对优势的优良菌种,并探索影响酶合成和活性的各种因子的作用规律,以满足工业化生

产需要。

参考文献

[1] Singh D,Chen S L. The white-rot fungis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gnin-degradingenzymes[J]. Applied Microbiology Biotechnology,2008,81

[2] 蒋挺大.木质素[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70.

[3]Kirk T K and Cullen D.Environmentalli Friendly technologhies for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M].New York:John Wiley &Son.Tnc,1998.273~300

[4]Glenn JK and Gold M H. Decolorization of several polymeric dyes by the lignin-degrading basidiomycete chrysosporium[J] Appl Envion Microbiol ,1983,45:1741~1747

[5]Tien M and Kirk T K.lignin-degrading enzyme from the hymenomycete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Burds[J].Science,1983,221:661~663

[6]Reddy C A.The potential for white-rot-fungi K,et al Demonstration of Laccase in the white rot basidiomycete phanerrochaete chrysosporium BKM-F1767[J],Apple Envir Microbiol ,1995,61:4274~4277

[7]]Rothschild N,NovotnyC,Sasek P,et al Ligninolytic enzymes of the fungis Irpex lacteus( Polyporus tulipiferae) :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of lignin peroxidase.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02,31( 5) : 627-633

[8]许宁,陶秀祥,吕则鹏,等.白腐真菌及其对异生物质的降解机制.化学工程师,2

007,5: 29-32.

[9] de la Rubia T,Linares A,Pérez J,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manganese-dependent peroxidase isoenzymes from the ligninolytic fungusPhanerochaete flavido-alba.Research in Microbiology,2002,153( 8) : 547-554.

[10]Levin L,Melignani E,Ramos AM.Effect of nitrogen sources and vitamins on ligninolytic enzyme production by some white-rot fungi.Dye decolorization by selected culture filtrates.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0,101( 12) : 4554-4563.

[11] Jing D.Improving the simultaneous production of laccase and lignin peroxidase from Streptomyces lavendulae by medium optimization.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0,101( 19) : 7592-7597.

[12] 江凌,吴海珍,韦朝海,等.白腐菌降解木质素酶系的特征及其应用.化工进展,2007,26( 2) : 198-203.

[13] 刘浩,付时雨,刘梦茹,等.白腐菌胞外酶降解木素的机制及其协同作用.中国造纸学报,2007,4( 22) : 96-101.

[14]冯晓静,谢益民,洪卫.白腐菌木素降解酶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漂白废水处理的应用.浙江造纸,2: 007,435-39.

[15]Matera I,Gullotto A,Tilli S,et al.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blue multicopperoxidase from the white-rot fungus Trametes trogii complexedwith p-toluate.Inorganica Chimica Acta,2008,361:4129-4137.

[16]Kaal EEJ,Field JA,Joyce TW.Ncreasing ligninilytic enzyme activitiesin several white-rot basidiomycetes by nitrogensufficient media.Bioresource Technology,1995,53( 2) : 133-139.

[17]Baldrian P, najdr J.Production of ligninolytic enzymes by litter-decomposingfungi and their ability to decolorize synthetic dyes.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06,39( 5) : 1023-1029.

[18]Niole M,Chamberland H,GeigerJ Pet a1.Immunoeytoehemi-cal loeaization of laccase LI in wood decayed by Rigidoponusgnosus[J].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2(58):1727一1739

[19]KirK.FarreU R L.Enzymatic“combustion”:the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lignin[J].A nnu Rev Microbiol,l 987:465-505.

[20]王海磊,李宗义.三种重要木质素降解酶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03,20(5):9-12.

[21]王凤娥,王洪春.自腐真菌研究与秸秆利用[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8(3):29—30.

[22]朱洪龙,王办生,蔡海莹,等.两种白腐菌降解油菜秸秆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8):33-35.

[23]江陵,吴海珍,伟朝海,等.自腐菌降解木质素酶系的特征及其应用[J].化工进展,2007,26(2):198-202.

白腐真菌

白腐真菌 前言 白腐真菌(white rot fungi)为丝状真菌,系木腐真菌(wood—degrading fungi)的一种,绝大多数为担子菌纲,少数为子囊菌纲,着生在木材上,因其能降解木材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使木材呈现特征性的白色腐朽状而得名。日前研究最多的有: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ete chrysosporium)[1]、彩绒草盖菌(Coridusversicolor)、变色栓菌(Thametes versicolor)、射脉菌(Phlebia radiata)、风尾菇(Pleurotus pul—mononanus)等。其中黄孢原毛平革菌是其典型种,也是研究木质素降解的模式菌。白腐真菌是已知的唯一能在纯系培养中有效地将木质素降解为CO2和H2O 的一类微生物。木质素是由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一碳键连接而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高分子芳香族类聚合物。组成单元的结构及其连接键复杂而稳定,使得木质素很难降解[2]。木质素结构的异质性和不规则性,决定了对其生物降解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白腐真菌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相应的适应性特性:白腐真菌能分泌氧化酶到胞外,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形成自由基,进而攻击木质素结构,此过程不需要特异的电子供体,因此其作用具有非特异性[3]。1983年Kirk和Gold两个研究小组发现能够利用白腐真菌的上述生物学特性降解染料[4,5]。此后,白腐真菌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并在将白腐真菌应用于降解诸如染料、三硝基甲苯(TNT)等许多难降解有机物方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6],在木质素降解酶的生理生化过程以及基因调控方面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以下就酶系统基因结构,催化机制,应用及新发展几方面进行介绍。木质素降解酶系统 白腐真菌依赖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实现对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这一过程殊为复杂,其中的关键酶系为木质素降解酶系。木质素降解酶主要包括了3 种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lignin peroxidase,LiP) 、锰过氧化物酶( mangnase peroxidase,MnP) 、漆酶( laccase,Lac) 这3 种木质素降解酶均能单独降解木质素,也能两两联合,或者3 种酶一起作用对木质素进行降解。 1、木质素降解酶的比较 1.1 LiP、MnP 和Lac 三种酶的结构及组成特点

真菌培养基

真菌培养基 一、沙保罗琼脂培养基 [用途] 供真菌及酵母样真菌的分离培养用。 [配法] 麦芽糖40g,蛋白胨10g,琼脂20g,蒸馏水1L。 将上述成分溶于水,加热溶解,调pH至6.0±0.2,分装三角瓶或试管中,118℃灭菌15mi n,倾注平板或置斜面,无菌试验后备用。 [用法] 将标本接种培养基,如系血液标本,则采取1~2ml,与冷却至45℃左右沙保琼脂混合,倾注接种平板。分别置35℃和25℃恒温箱内同时培养。35℃培养48h,25℃需连续培养5天,逐日观察结果。发现真菌及酵母样可疑菌落,转种沙保菌斜面,获得纯培养后进行鉴定。 [质量控制] 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生长良好。 注: ⑴本培养基如不加入琼脂,即为沙保罗液体培养基,供真菌及念珠菌的增菌培养用。 ⑵增加氯霉素0.05~0.125mg/ml或放线菌酮0.5mg/ml,可抑制细菌和污染的霉菌及隐球菌生长。此二种药均耐热,可直接加入培养基内高压灭菌。 ⑶添加酵母浸膏5mg/ml,可促进皮肤癣菌生长。增加维生素B 0.1mg/ml,可促进紫色癣菌和断发癣菌生长。 ⑷将麦芽糖减少到20g/L,为沙保罗20g/L麦芽糖琼脂培养基,可供诱导真菌产生孢子用。 ⑸该培养基呈酸性,应提高20%的琼脂用量。 二、玉米粉琼脂培养基 [用途]

鉴定酵母样真菌用。白色念珠菌在该培养基上25℃24h培养可长出假菌丝,顶端有典型的厚壁孢子,可与其它念珠菌鉴别。 [配法] 玉米粉4g,琼脂粉8g,蒸馏水1L (pH6.0±0.2)。 将细米粉加水浸泡数分钟,扎紧瓶口,浸入60℃水浴4h,取出后用沙布过滤,除去粗渣,补足水分。无须调整pH。加入琼脂,煮沸溶解,有沉淀物再过滤1次,分装试管,121℃灭菌15min备用。 用玻璃片法点种后,置平皿内,保持一定湿度,置23~26℃下培养24~48h。取出玻片培养物,用高倍镜观察真假菌丝和有无厚壁孢子。 [质量控制] 白色念珠菌(ATCC 26790)厚膜孢子阳性;新型隐球菌(ATCC 9763)厚膜孢子阴性。注: ⑴玉米粉可用糯米粉或可溶性淀粉代替,效果相同。 ⑵该培养基加入10ml/L Tween-80,制成玉米粉Tween-80琼脂,用途相同,效果更好。

细菌真菌放线菌培养基配方

。 细菌培养基: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广泛用于培养细菌的一. 培养基,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 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药品比例: 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5~20g,水1000mL, PH7.4~7.6 2.实验器材: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可溶性淀粉、葡

萄糖、孟加拉红、链霉素、 1mol/L NaOH、lmol/L HCl、KNO、NaCl、K HPO·3HO、MgSO·7HO、222434 FeSO·7HO、4.5mL 无菌水6 管,10%酚液,49.5mL 无菌水( 带玻璃珠)124 瓶。土壤样品、试管、培养皿、移液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天平、称量纸、牛角匙、pH试纸、棉花、报纸、记号笔、线绳、纱布、酒清灯。电炉、高压蒸气灭菌锅、超净工作台 . 3.配置方法 (1)称药品: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各种药品放入大烧杯中。牛肉膏可放在小烧杯中称量,用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

所需量。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己溶解的药品中, 再加热融化,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 足所失的水分。 (3)调pH:检测培养基的pH,若pH 偏酸,可滴加l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 范围。若偏碱,则用lmol/L HCl 进行调节。pH 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应注意 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4)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 层纱 布趁热过滤,以利培养的观察。但是供一般

白腐真菌对秸秆的降解效果及影响因素

饲料研究FEED RESEARCH NO .5,2011 15 综述 白腐真菌对秸秆的降解效果及影响因素 张爱武1 董 斌2 康 伟11.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2.沈阳鑫育隆饲料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10 - 12 - 21 基金项目:吉林省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09YJ21)通信作者:张爱武 农作物秸秆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农业生产副产品之一。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道,世界上种植的农作物每年可提供各类秸秆约20亿t。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秸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主要的秸秆约20种,而且数量巨大。目前秸秆的利用仍以原始利用为主,且利用方式单一,其中玉米秸秆分布广且数量多,利用潜力最大。由于目前用作饲料的数量还不到秸秆总量的10 %,秸秆还田和副业加工利用等不到5 %,大部分被浪费掉。麦秸和稻草等用作饲料的就更少。农作物秸秆由于营养品质低下,适口性差等原因,在饲料方面的利用率很低。饲喂反刍动物时,需对秸秆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基于我国国情,虽然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对秸秆品质均有较大改善,但是由于实际生产中成本、操作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原因,推广使用范围较小。一系列的实验室研究和饲养试验表明:利用微生物降解方法处理秸秆具有广阔的前景。 利用微生物可转化秸秆,因为微生物能利用和分解多种畜禽不能利用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合成含有丰富蛋白质和脂肪的菌体细胞,这些分解产物和菌体可用于饲料。微生物在秸秆转化中有用途多、营养价值高、周期短和可再生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重视。国内研究使用较多的是以乳酸菌-纤维分解菌-丙酸菌为主的微生物活菌制剂。自7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致力于白腐真菌的研究。白腐真菌是一类丝状真菌,因腐生在树木或木材上,引起木质白色腐烂而得此名。它依靠降解木质纤维材料的能力穿入木质,侵入木 质细胞腔内,释放降解木质素和其他木质组分的酶,导致木质腐烂成为淡色的海绵状团块——白腐。分类学上,白腐真菌属于真菌门,绝大多数为担子菌纲,少数为子囊菌纲。白腐真菌分布十分广泛,无论高山或平原,凡是有树木生长、存放或使用木材的地方都有分布。各地区白腐真菌种类的变化常随树木种类与气候诸多条件而改变。 1 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效果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比较重视对白腐真菌的研究。我国近来利用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研究已有所进展。白腐真菌通过次生代谢物包括,各种胞外酶、过氧化物酶、二价锰过氧化物酶及漆酶的催化作用有效降解木质素。王连稹报道,白腐菌处理秸秆主要是由于其在生长活动过程中能分泌多种酶,这些降解酶主要是木质素降解酶,其次是纤维素降解酶及半纤维素降解酶,以降解细胞壁物质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已知的白腐真菌包括,栓菌属、平革菌属、侧耳菌属、半胶菌属和黑管菌属等;常见的包括,长绒毛栓菌、云芝、黄孢原毛平革菌、糙皮侧耳菌、紫半胶菌、黑管菌和裂褶菌等,国际上很多研究者发现,有降解能力的是黄孢原毛平革菌,属非褶菌目、伏革科和显革菌属。Zadrazil 等(1984) 对包括桦多孔菌、漏斗状侧耳、云芝深褐色次革菌、辐射卧孔菌、粉状侧孢霉和拟革盖菌等200个品系进行筛选后发现,有几十种白腐真菌能显著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木质素的降解率,大幅度提高秸秆的瘤胃干物质消化率,从而使秸秆成为反刍动物的一种含较高营养价值的廉价能量饲料。 有关香菇菌的研究报道,香菇和平菇等木腐类真菌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能力较强,这类食用菌

真菌漆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真菌漆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作者:周雪婷, 张跃华, 罗志文, 潘亭如, 缪天琳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刊名: 农业与技术 英文刊名:Agricultur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12,32(9) 参考文献(33条) 1.王光辉;季立才中国漆树漆酶的底物专一性 1989 2.Nina H;Laura-Leena K Crystal structure of a laccase from Melanocarpus albomyces with an intact trinuclear coper site 2002(08) 3.雷福厚;蓝虹云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的异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生漆 2003(01) 4.李慧蓉白腐真菌生物学和生物技术 2005 5.Harald Claus Laccases:structure.reactions,distrihution 2004(35) 6.张丽白腐真菌产漆酶对染料废水降解的研究 2004 7.张敏;肖亚中;龚为民真菌漆酶的结构与功能[期刊论文]-生物学杂志 2003(20) 8.Gimifreda L;Xu F;Bollag J-M Laccases:a useful group of oxido reductive enzymes 1999(03) 9.Xu F;Kulys J J;Duke K Redox Chemistry in Laccase-Catalyzed Oxidation of N-Hydroxy Compounds 2000(66) 10.堵国成;赵政;陈坚真菌漆酶的酶活测定及其在织物染料生物脱色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11.缪静;姜竹茂漆酶的最新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7) 12.刘尚旭;赖寒木质素降解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1(14) 13.何为;詹怀宇;王习文;伍红一种改进的漆酶酶活检测方法[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1) 14.季立才;胡培植漆酶结构,功能及应用 1996(18) 15.侯红漫白腐菌Pleurotus ostreatus漆酶及对蒽醌染料和碱木素脱色的研究 2004 16.Huang Z Y;Huang H P;CaiR X Organic solvent enhanced spectrofluorin etric method for determition of laccase activity 1998(01) 17.Badiani M;Felici M;Luna M Laccase assay by means of highperfo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1983(02) 18.Wood D.A Production,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Extracelluar laccase of Agaricus bisporus 1980(17) 19.林俊芳;刘志明;陈晓阳真菌漆酶的酶活测定方法评价[期刊论文]-生物加工过程 2009(04) 20.望天志;李卫莲;万洪文微量热法测定漆酶的活性[期刊论文]-自然杂志 1997(06) 21.Kirk T K;Farrell R L Enzymatic "combustion":The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lignin 1987(10) 22.张爱萍;秦梦华;徐清华漆酶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造纸学报 2004(02) 23.Reid I D Biological pulping in paper manufacture 1991(08) 24.Bergbauer M;Eggert C;Kraepelin G Degradation of chlorinated lignin compounds in a bleach plant effluent by the white-rot fungus Trametes Versicolor 1991(35) 25.林建城酶在食品工业,轻工业和环境保护上的应用分析[期刊论文]-莆田学院学报 2005(02) 26.林鹿;陈嘉翔白腐菌对纸浆CEH漂白废水的脱色、消除毒性和芳香化合物的降解 1996(11) 27.E Rodriguez;MA.Pickard;R Vazquez-Duhalt Industial dye decolorization by laccases from ligninolytic fungi 1999(38) 28.Bollag J M;Myers C Detoxification of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sites through binding of pollutants to humic substances 1992(117-118) 29.Majcherczy A Oxidation of plo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 by laccase of Trametes versicolor 1998(22) 30.刘涛;曹瑞饪漆酶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期刊论文]-云南环境科学 2005(03) 31.Collins P J;Kotterman M J J;Field J A;Dobson A Oxidation of Anthracene and Benzo[a]pyrene by Laccase from Trametes versicolor[外文期刊] 1996(12)

真菌漆酶的研究进展

真菌漆酶的研究进展 宋瑞(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230039) 【摘要】漆酶是一种蓝色多铜氧化酶,和植物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哺乳动物的血浆铜蓝蛋白属同族,能够催化多种有机底物和无机底物的氧化[1,2],同时伴随分子氧还原成水。漆酶广泛分布于真菌、高等植物、少量细菌和昆虫中,尤其在白腐真菌中普遍存在。漆酶特有的结构性质和作用机理使其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就真菌漆酶结构,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应用作简单介绍。 【关键词】真菌漆酶三维结构功能应用 1真菌漆酶结构特征 1.1 漆酶的组成 漆酶是一种糖蛋白,肽链一般约由500个氨基酸组成[3],糖基含量差异较大,占整个分子质量的10%—80%[4],据相关报道,漆酶的热稳定性可能与其糖基化有关。糖组成包括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岩藻糖、氨基己糖和阿拉伯糖等。Mayer[5]认为漆酶并不均一,它由多条5000~7000分子量的糖肽链基本结构单元组成。由于结构单元之间的缔合度不同,造成了各种漆酶分子量的不同。另外,分子中的糖基的差异,也会引起漆酶的分子量随来源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从59—390ku不等。真菌漆酶约含19种氨基酸,绝大部分为单体酶,但也有例外,如双孢蘑菇和长绒毛栓菌漆酶由两个亚基组成[6],而柄孢壳漆酶I由四个亚基组成。漆酶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真菌产生的漆酶种类不同,即使同一种真菌在不同环境下也产生不同种漆酶。

1.2漆酶的晶体结构 由于漆酶是含糖蛋白质,且糖质量分数较高,一直以来很难获得X-衍射分析所用的单晶体,因此阻碍了关于漆酶结构的研究进展。1998年第一个漆酶晶体是Ducros V[7]制备的来自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usv)T1Cu缺失型漆酶晶体,并分析了其结构。至今为止,Bacillus subtilis(CoA)[8];Melanocarpus albomyces(MaL)[9];Rigidoporus lignosus(RiL)[10];Pycnoporus cinnabaricus(PcL)[11];Coprinus cinereus(CcL)[12]和Trametes versicolor(TvL)[13]漆酶的三维结构已相继被报道。 漆酶分子整体由3个杯状结构域所组成,分别称作结构域A、B、C,每个结构域主要由β-折叠桶,α-螺旋,loop结构所组成。三者紧密结合形成球状结构。这是铜蓝蛋白家族所共有的结构形式[7,9]。分子当中含有二硫键,漆酶种类不同,二硫键数目也不一样,MaL 漆酶分子由3个二硫键,分别是位于结构域A Cys4~Cys12、结构域A和C界面上Cys114~Cys540、结构域C Cys298~Cys332,而CcL,RiL漆酶中则含有两个二硫键。在CcL漆酶分子中,由结构域A的Cys85和结构域B的Cys487形成一个二硫键,另一个二硫键存在于结构域A和结构域B(Cys117—Cys204)之间。一个伸展的loop(氨基酸284—327)连接结构域B和结构域C。Asn343上有N连接的N—乙酰葡萄胺。 1.3 漆酶的催化中心 真菌漆酶分子中一般都含有4个Cu原子,根据磁学和光谱学性

常用细菌培养基配方

常用抗生素 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100mg/ml) 溶解1g氨苄青霉素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50mg/ml) 溶解0.5g羧苄青霉素二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甲氧西林(methicillin)(100mg/ml) 溶解1g甲氧西林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37.5ug/ml终浓度与100ug/ml氨苄青霉素一起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卡那霉素(kanamycin)(10mg/ml) 溶解100mg卡那霉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25mg/ml) 溶解250mg氯霉素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2.5ug/ml~2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链霉素(streptomycin)(50mg/ml) 溶解0.5g链霉素硫酸盐于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萘啶酮酸(nalidixic acid)(5mg/ml) 溶解50mg萘啶酮酸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四环素(tetracyyline)(10mg/ml) 溶解100mg四环素盐酸盐于足量的水中,或者将无碱的四环素溶于无水乙醇,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用铝箔包裹装液管以免溶液见光,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常用培养基 LB培养基 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 蛋白胨10g 酵母提取物5g 氯化钠10g 如果需要用1N NaOH(~1ml)调整pH至7.0,再补足水至1L。注:琼脂平板需添加琼脂粉12g/L,上层琼脂平板添加琼脂粉7g/L。(实验室一般都不调PH) SOB培养基 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 蛋白胨20g 酵母提取物5g 氯化钠0.5g 1 mol/L 氯化钾2.5ml

白腐菌

野生白腐菌分离与纯化的初步试验 前言 白腐真菌是一类使木材呈白色腐朽的真菌,能够分泌胞外氧化酶降解木质素,且降解木质素的能力优于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些酶可以促使木质腐烂成为淡色的海绵状团块——白腐,故称为白腐真菌 白腐菌: white rot fungi 定义: 属担子菌纲丝状真菌,因腐朽木材呈白色而得名。代表菌株为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在污染土壤修复中常有应用。 白腐菌是属于担子菌亚门的真菌,因腐朽木材呈白色而得名,是能够降解木材主要成分的微生物之一。木材在白腐过程中大部分纤维仍保持完整,且纤维素结晶度变化不大。由此设想利用对降解木质素选择性好的白腐菌进行生物制浆,能开辟制浆方法的新途径。白腐菌除了能降解木质素用于预理、生物漂白、生物制浆外,对其它有机异生物质也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因而在废水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降低制浆能源消耗,可在制浆之前依靠白腐菌对木质素进行分解和改性,用选择过的微生物培养基对原料进行预处理。通过白腐菌对原料的预处理,可降低后阶段制浆能耗的50%,并且纤维强度性能也得到改进。 白腐菌预处理制浆不仅在木质材料制浆当中应用研究较多,在非木质制浆原料(如芦苇、蔗渣、剑麻、黄麻等)预处理制浆中的应用研究同样广泛。 可以看出,白腐菌预处理在硫酸盐法、碱法、机械法和烧碱-蒽醌法等制浆方法中都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制浆成本、提高纸张质量。但是菌种筛选困难和预处理周期较长是制约白腐菌应用的最大障碍,大规模应用于制浆预处理还需要相关方面技术的突破。 利用白腐菌可以降解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特性,白腐菌在制浆造纸各个环节的应用都得到了很广泛的研究,但是利用白腐菌直接制浆却鲜见报道。筛选对纤维素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选择性极高的白腐菌种直接处理原料制浆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神户制钢所应用白腐菌在常温常压下分解木材成功制出优质纸浆。选定适宜温度,可以分解出80%的木质素,比一般化学制浆法成本降低了50%。这种白腐菌对木质素的脱除分解率极高,而对纸浆纤维中的纤维素分解极少,这样可使纸浆得率高达60%,超过化学法得浆率的50%。据此计算,木材的消耗量可节约1/9。此种制浆方法将是传统制浆方法的巨大挑战。同样,制浆周期长、白腐菌筛选困难是大规模生产的最大障碍。 在造纸工业中,为了使最终产品的白度既高又稳定,必须把浆中残余木质素所造成的棕黑色通过漂白来除去。用生物方法脱除浆中的残余木质素是现阶段人们研究最多的一种方法,普遍认为白腐菌是最有效的菌种。

146种细菌-真菌-酵母培养基配方

146种培养基配方 ——2009年2月1日星期日by尛森蟲1. Acetobacter Medium (醋酸菌培养基) Glucose (葡萄糖) 100g Yeasst extract (酵母膏) 10g CaCO3 20g Agar (琼脂) 15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l Adjust (调) pH to 6.8 适用范围:恶臭醋酸杆菌混浊变种 2. Nutrient Agar (营养肉汁琼脂) Pepton (蛋白胨) 5g Beef extract (牛肉膏) 30g NaCl 5g Agar (琼脂) 15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Adjust (调) pH to 7.0-7.2 [Note]:When cultivation of Bacillus,5mg of to MnSO4.H2O may be added . It is favorable to promote spore formation . 适用范围:产气气杆菌、粪产碱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蕈状变种、地衣形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尘埃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深黑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青虫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戈尔斯德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猝倒亚种、产氨短杆菌、黄色短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北京棒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凸形假单胞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弯曲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假单胞杆菌、藤黄八叠球菌、亚黄八叠球菌、尿素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运动发酵单孢菌 3. Azotobacter Medium (固氮菌培养基) KH2PO4 0.2g K2HPO4 0.8g MgSO4.7H2O 0.2g CaSO4.2H2O0.1g Na2MoO4.2H2O Trace(微量) Yeast axtract(酵母膏) 0.5g Mannitol(甘露醇) 20g FeCl3 Tract(微量)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l Agar (琼脂) 15g Adjust (调) pH to 7.2 适用范围: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 4. Corn Meal Medium (玉米粉培养基) Maize flour (玉米粉) 5g Peptone (蛋白胨) 0.1g Glucose (葡萄糖) 1g Tap water (自来水) 1000ml [Note]:Boil the mixture in autoclave at 121℃for 1 hr. distribute the medium into 18ⅹ18 mm tubes , each contains 10 ml of the li quid , then autoclave at 121℃for 1 hr . again (15磅蒸煮1小时,分装入18ⅹ18毫米试管,每管深度达6厘米。15磅再次灭菌15小时。) 5. Lactic-bacteria Medium I (乳酸菌培养基I ) Yeast extract (酵母膏) 7.5g Peptone (蛋白胨) 7.5g Glucose (葡萄糖) 10g KH2PO4 2g Tomato juice (西红柿汁) 100ml Tween (吐温) 80 0.5ml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900ml pH 7.0 适用范围:植物乳杆菌(胚芽乳杆菌)、嗜热乳酸链球菌 6. Lactic-bacteria Midium Ⅱ(乳酸菌培养基Ⅱ) Lacto-casein peptone (乳酪蛋白胨) 10g Beef extract (蛋白胨) 10g Yeast extract (酵母膏) 5g Glucose (葡萄糖) 5g Tween (吐温) 80 1g K2HPO4 2g Na-acetate (醋酸钠) 5g Diamine citrate (柠檬酸二胺) 2g MgSO4.7H2O 0.2g MnSO4.H2O 0.05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 pH 6.5-6.8 适用范围:植物乳杆菌(胚芽乳杆菌) 7. Peotone Glucose Yeast extract Medium PGY (蛋白胨、酵母膏、葡萄糖培养基)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习题整理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一、选择题 1.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2. 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C.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3. 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A. 构成细胞物质 B. 提供能量 C. A,B 两者 4. 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70%-90% 以上的细胞组分是:() A. 碳素物质 B. 氮素物质 C. 水 5. 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 A. 酵母菌 B. 蓝细菌 C. 苏云金杆菌 6. 大肠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A. 光能无机自养 B. 光能有机异养 C. 化能无机自养 D. 化能有机异养 7.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A. 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 所需碳源不同 C. 所需氮源不同 8. 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 A. 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 B. 需要消耗能量 C. 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 9. 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A. 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 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C. 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 10.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生长因素)是:() A. 微量元素 B. 氨基酸和碱基 C. 维生素 D. B,C二者 11.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 A. 生长因素 B. C 源 C. N 源 12.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 A. 单纯扩散 B. 促进扩散 C. 主动运输 D. 基团转位 13. 微生物细胞中的C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 A. 10% B. 30% C. 50% D.70%

真菌漆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_周雪婷

真菌漆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周雪婷,张跃华* ,罗志文,潘亭如,缪天琳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 要:漆酶生产菌株多为白腐真菌,常用的漆酶活性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ABTS 法、微量热法等,其降解工业“三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被认为是一种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且最有前途的方法,其对环境保护的研究以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漆酶的性质、活性中心、结构特点以及其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关键词:漆酶;结构;活性中心;环境修复 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521573) *为本文通讯作者 漆酶最早由Yoshi 从日本紫胶漆树(Rhus vernicifera )漆液 中发现。19世纪末,G .Betranel 首次将能够使生漆固化的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命名为“Laccuse ”,即漆酶。漆酶属蓝色多铜氧化酶家族[1,2],与抗坏血酸氧化酶和哺乳动物血浆中铜蛋白同源。人们将自然界中得到的漆酶分为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其中真菌漆酶极具研究价值。漆酶在生物制浆、污水处理、防腐剂、杀虫剂等化工产品的降解效果显著,用于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等领域,在食品工业等方面也有应用[3],已逐渐成为自然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漆酶催化氧化不同种类型的底物已达200余种,广泛用于食品、废水处理、造纸等领域。 国内外真菌漆酶研究主要是以担子菌、子囊菌、脉孢霉、柄孢壳菌和曲霉等真菌来研究漆酶的生物学活性,细菌和放线菌的研究较少,现已在细菌生脂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lipofer -um )中发现了漆酶的存在。而高等担子菌中的研究对象包括白腐真菌、杂色云芝、平菇、变色栓菌,其中白腐真菌所产的漆酶为胞外酶,可作为主要的产酶者和研究对象。1 漆酶的性质1.1 理化性质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不同来源的漆酶铜含量也有所不同,多含有4个铜原子[4]。漆酶多为1条多肽链组成的单聚体,由500~550个氨基酸分子所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50~80kD ,其碳水化合物约占15%~20%,等电点pI 为3~6,反应温度为30~60℃,pH 低的环境,漆酶的生物活性较高[5-7]。1.2 活性中心 漆酶催化中心根据其光谱性质,存在3种不同的功能:1.2.1 Ⅰ型铜 含铜的蓝色蛋白质,Ⅰ型铜与2个组氨酸和1个半胱氨酸配位,紫外可见光谱λ=600nm 时出现峰值,在EPR (电子顺磁共振)谱上有1个平行超精细耦合结构,Ⅰ型铜参与分子内的电子传递,将电子从底物传递到其它铜原子上。1.2.2 Ⅱ型铜 II 型铜与2个组氨酸和1个水分子配位,形成T 型几何结构,没有明显的可见吸收光谱,但有EPR (电子顺磁共振)信号。1.2.3 Ⅲ型铜 与漆酶的催化作用密切相关,经实验研究其为活性中心, 由2个铜原子通过1个-OH 桥配位连接起来组成四面扭曲的四方立体双核铜区结构,铜原子之间具有抗磁性,其距离是0.38n m 。在紫外可见光谱λ=33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在EPR 上无谱带[8~14];为了测定漆酶活性中心,将其经过抑制剂处理后,Ⅲ型铜在EPR 上出现有裂分峰,表明外源性配体与Ⅲ型铜发生了配位,1个Ⅱ型铜和2个Ⅲ型铜形成三核铜簇,双氧还原的反应位置在三核铜簇,此时Ⅲ型铜已结合5个配体,使其氧化性降低,限制了还原,同时也抑制O 进入三核中心区。 另有实验表明,将漆酶晶型结构被完全还原,Ⅰ和Ⅱ型铜的配位环境不变,Ⅲ型铜的-OH 桥配体则在反应中消耗,2个Ⅲ型铜之间距离亦增加[15]。1.3 检测方法 检测漆酶活性方法有分光光度法[16]、ABTS 法、微量热法、测O 2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7]、极谱法[18]等。AB TS 法测定漆酶,常用醋酸钠溶液作为缓冲溶液,反应体系内ABTS 的浓度为0.5mmol /L 。漆酶对不同种底物的亲和力也有显著地差异,但其对ABTS 的亲和力和催化能力普遍很高,测得的酶活性值也高,此方法反应条件不高,使用安全,常温下性质稳定,测定的OD 值相对稳定而准确[19]。微量热法测定漆酶的活性,利用LKB -2107Batch 型微量热系统,将其温度调至298K ,pH 调至7.4,此方法漆酶的提取物样品用量较少,可直接对酶的悬浮液进行测定,其对反应体系没有任何限制或干扰,适合研究酶促反应中的酶活。分光光度法测定漆酶酶活的基本原理是选定某种漆酶作用的底物,底物在漆酶催化作用下首先形成底物自由基,底物自由基浓度与吸光值成正相关,其在一定的光波波长下存在吸光系数的最大值,依据吸光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计算出酶活。分光光度法因其操作简单、快速、较准确、无需配备昂贵仪器设备等特点,得以在漆酶测定实验中广泛应用[20]。 2 漆酶的应用2.1 工业污水治理 真菌降解木质素目前主要集中于生物制浆方面。传统的氯法漂白,在去除纤维原料中木质素的过程中,仍有3%~12%的残留。在漂白废水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 农业与技术 第32卷 第9期 2012年9月 2 AG RIC ULTURE AND LTECHNOLOG Y

真菌的培养及形态观察

题目:真菌的培养及形态观察 动物科学1204班聂孝明 20121546 指导教师:邹玲 摘要: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特征及在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还有真菌的分离培养方法和载片培养,学习真菌水浸片的制备及形态观察。本实验通过真菌的固体培养,酵母菌水浸片旳制备观察及划线分离培养的方法进行形态观察。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到A菌落成绿色比较光滑、有分生孢子、菌丝有横隔为青霉。D菌落有大量直立菌丝并且顶部发黑、有孢子囊、菌丝无横隔为根霉。B菌落大而光滑、显微镜下菌体较大、有假菌丝并且出芽生殖的为酵母菌。 关键词:酵母菌霉菌形态观察分离培养 引言: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酵母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有明显的分化,个体直径比细菌大10倍左右,多为圆形或卵圆形,无性繁殖为出芽生殖,可以形成假菌丝,有性繁殖是通过结合产生子囊孢子。用美蓝染色液制成水浸片可以观察期外形和区分细菌的死活。霉菌的营养体是分支的丝状体,较大,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不同的霉菌的繁殖菌丝可以形成不同的孢子,细胞易收缩变形,孢子容易分散。利用培养在玻璃纸上的霉菌作为观察材料,可以得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形态。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种:酵母菌,青霉,根霉的斜面培养菌种 1.1.2试剂:沙堡培养基、美蓝染色液、70%酒精、无菌水等 1.1.3其他:解剖针、玻片、盖玻片、接种环、显微镜等 1.2方法 1.2..1真菌的划线分离培养 培养基:将沙堡琼脂培养基融化后,冷却至45摄氏度,注入无菌平皿中,每皿15~20ml,做成平板备用。 接种:取待分离的材料少许,投入无菌水试管中,振荡,使分离菌悬浮于水中,将接种环火焰灭菌后冷却,取上述悬液,进行平板划线分离。 培养与观察:划线完毕后,置于28摄氏度温箱培养2~5天,待形成子实器官后,取单个菌落部分,制片镜检。若只有一种菌,既得纯培养物。如有杂菌可取培养物少许制成悬液,用作划线分离,有时反复多次可获得纯种。也可在放大镜下观察,用无菌镊子夹取一段分离的真菌菌丝,在平板上分离培养,即可得到真菌的纯培养物。 1.2.2真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 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油脂状或蜡质状,表面光滑、湿润、粘稠,有的表面呈现粉粒状,粗糙或褶皱,菌落边缘整齐、缺损或带丝状。菌落颜色有乳白色、黄色、红色等。将不同的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5d,可见霉菌有绒毛状、絮状、绳索状等。大小依霉菌种类而异,很多霉菌的孢子和菌丝能产生色素,致使菌落表面、背面甚至培养基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黄色、绿色、黑色、橙色等。 1.2.3真菌的形态观察 1.2.3.1酵母菌水浸片的制备:将美蓝染色液或蒸馏水滴于干净的载玻片中央,用接种环以无菌及操作取培养48h的酵母菌少许,均匀涂于液滴中,染色2~3min后加盖玻片。注意切勿产生气泡,然后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其细胞形态、芽殖方式,注意酵母菌的形态、大小和芽体,同时可以根据是否染上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1.2.3.2挑取真菌孢子接入盛有灭菌水的试管中,震荡试管制成孢子悬液,用灭菌滴管吸取

白腐真菌在环境保护中研究与应用进展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白腐真菌在环境保护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在多种工业废水处理、垃圾堆肥及其渗滤液处理、煤炭脱硫、作物秸秆发酵、土壤生物修复等方面的应用。关键词 白腐真菌 环境保护 应用 中图分类号 X703.1TQ085+.413 白腐真菌在环境保护中研究与应用进展 吴林林 阮宇鹰 武琳慧黄民生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 200062) 环境保护 0前言 环境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日积月累并持久存在 的结果已严重危害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污染物产生于各种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活动中,除难以降解外它们还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危害性,是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白腐真菌通过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等关键酶催化自由基链式反应,对环境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效、广谱的降解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应用白腐真菌进行环境治理与修复的实验和应用研究。本文对白腐真菌在多种工业废水处理、垃圾及其渗滤液处理、煤炭脱硫、作物秸秆发酵、土壤生物修复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1 白腐真菌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1.1 造纸废水处理 吴涓等研究了不同白腐真菌对灰法造纸黑液废 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黑液废水浓度和碳氮源添加量对黑液脱色及CODCr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色栓菌(Trametesverscolor)对黑液废水的 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4.25%和47.31%, 在添加0.2%纤维二糖和0.02%天冬酰胺的情况下应用自行分离、筛选的白腐真菌(AH28-2)处理黑液废水时CODCr去除率也达到了60%以上。该研究还发现,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酶活相对比值对造纸黑液的CODCr去除率有明显影响,MnP/LiP酶活比值越高时CODCr去除率也越高,说明在该降解系统中MnP起到主要作用[1]。 Marwaha等分别采用黄麻绳、棉花和小麦作为黄孢 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简称PC菌,下同)生长、挂膜载体在厌氧条件下对造纸黑液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以黄麻绳为载体时废水的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最高,相应的运行参数为温度40℃、pH5.5、 菌丝体负荷340mg、外加葡萄糖浓度1%(m/v)、 停留时间72h。Joyce等应用PC菌构建新型生物转盘(MyCoR反应器,即真菌生物转盘反应器)来处理纸厂漂白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生物转盘能够有效降低白水的CODCr和BOD5并使氯化木质素脱氯。秦文娟等[2]将几种不同的白腐真菌菌丝悬浮液与海藻酸钠、氯化钙混合后凝固成球状,用于造纸E段氯漂废水的脱色处理,结果发现Polystic- tusversicolor和Phlebiaradiate两种PC菌对废水的 脱色效果最好(24h内废水色度下降50%左右)。王双飞等在8%PVA、0.5%海藻酸钠、3%细胞浓度的条件下制备固定化PC菌间歇式处理造纸E段氯漂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连续运行1个月内,处理效果稳定,废水的脱色率保持50%左右,TOC去除率分别保持50%~58%,比游离态PC菌间歇式连续处理分别高出17%和12%。 1.2染料及印染废水处理 张朝晖等应用PC菌生物膜反应器进行酸性染 料卡布龙红和弱酸大红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限碳培养条件下挂膜培养5d后,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达到最高,此时分别加入酸性染料卡布龙红和弱酸大红,质量浓度分别为25、50、100mg/L和12.5、 25、50mg/L,48h后培养液基本脱色,较高浓度下菌膜上有少量吸附的残余染料,5d后染料质量降解 率分别为100%、88%、92%和58%、65%、38%[3]。 李慧第一作者简介:吴林林男1981年生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与生物修复研究 Vol.31No.1Jan.2006 上海化工 ShanghaiChemicalIndustry 8??

真菌培养常用培养基

[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沙堡弱培养基,SDA] (一)组成 葡萄糖40.0g 蛋白胨10.0g 琼脂12.0~15.0g 蒸馏水1000ml (二)制法 上述混合后加入200mg氯霉素,121摄氏度10分钟灭菌后备用。(三)目的 是常用的分离或保存菌种的培养基。 [沙氏液基,SDB] (一)组成 葡萄糖40.0g 蛋白胨10.0g 蒸馏水1000ml (二)制法 上述混合后加入200mg氯霉素,121摄氏度10分钟灭菌后备用。[加抗生素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基,SDA with antibiotic] (一)组成 葡萄糖40.0g 蛋白胨10.0g 琼脂12.0~15.0g

蒸馏水1000ml (二)制法 上述混合后加入200mg氯霉素。250mg放线菌酮,121摄氏度10分钟灭菌后备用。[改良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基,modified SDA] (一)组成 葡萄糖20.0g 蛋白胨10.0g 琼脂12.0~15.0g 蒸馏水1000ml (二)制法 上述混合后121摄氏度10分钟灭菌后备用。 (三)目的 保存菌种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 (一)组成 马铃薯200.0g 葡萄糖20.0g 琼脂12.0~15.0g 蒸馏水1000ml (二)制法 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片,加水180ml,煮沸30分钟后过滤,再加葡萄糖、琼脂,将过滤

液补足到1000ml,121摄氏度灭菌后备用。 (三)用途 此培养基是培养真菌较好的培养基,同时也是鉴定真菌较好的培养基之一。鉴定皮肤癣菌一般不用此培养基。 [玉米吐温80琼脂,CMA with T w80] (一)组成 玉米粉40.0g 琼脂15.0g 蒸馏水1000ml 吐温80 10ml (二)制法 先将玉米粉混于水中,65摄氏度水浴一小时,过滤,再补足水量,然后加入琼脂和吐温80,121摄氏度10分钟灭菌后备用。 (三)用途 用于观察白念珠菌厚壁孢子及假菌丝;红色毛癣菌在此培养基产色素较好。 [米饭培养基rice grain medium] (一)组成 大米300.0g 蒸馏水1000ml (二)制法 将3g大米放入试管中,加入10ml蒸馏水,高压121摄氏度10分钟灭菌后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