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课程设计报告

接触网课程设计报告
接触网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接触场平面设计

设计题目:站场平面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铁道电气化

年级: 2011级

姓名:浩

学号: 20116687 指导教师:王老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5年 1月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电气化姓名浩学号 20116687

开题日期: 2014年月日完成日期: 2015 年月日题目接触场平面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接触场平面设计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熟悉有关平面设计图纸的使用;基本掌握站场平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元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的容及要求

1.负载计算。2.最大跨距计算。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力增量曲线决定。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 (签章)

年月日

接触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1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0、9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1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6、7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8、9的结构高度为1.7米。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Tcm=1500kg;接触线CT110,Tjm=1000kg。

e=4m

4.土壤特性:

(1)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挖方地段。

(2)男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填方地段。

二、设计容

1.负载计算

2.最大跨距计算

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力增量曲线决定

5.平面设计

(1)基本要求

(2)支柱布置

(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

(4)锚段关节

(5)咽喉区放大图

(6)接触网分段

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

支柱编号、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验算部分

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

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四、使用图纸

按学号最后两位相加之和的末位数使用站场0---站场9的图纸

五、课程设计于任务书下达后六周交老师,延期交以不及格论处,特殊情况申请延期除外。

第一章 负载计算

1.1 计算的条件 1.1.1 气象条件的确定

第Ⅶ典型气象区,查表可知:

最高温度:max 40t C =+? 最低温度:min 40t C =-? 覆冰温度:5b t C =-? 最大风速时的温度:5v t C =-? 最大风速:max 30V m s = 覆冰时的风速:15b V m s = 覆冰厚度:10b mm = 覆冰密度:

3900/b kg m γ=

1.1.2技术条件的确定

70JT -:10.5c d mm =,0.599g kg m =,S=65.81 2mm

正线:CT110:12.34A mm =,12.34B mm =,0.992g kg m =, S=1112mm 站线:CT85:A=10.8mm ,B=10.76mm ,g=0.769kg/m 吊弦:30.510/d g KN m -=?

风速不均匀系数a ,最大风速时:0.85a =;覆冰时: 1.00a = 风负载体型系数k ,链形悬挂: 1.25k =

1.2负载计算 1.

2.1自重负载

1、承力索JT —70的自重负载:330.5999.8110 5.8810/c g KN m --=??=?

2、

接触线CT110的自重负载:331100.9929.81109.7310/j g kN m

--=??=?

3、接触线CT85的自重负载:33850.7699.81107.5410/j g kN m

--=??=?

4、吊弦及线夹的自重负载:30.510/d g kN m -=?

1.2.2 冰负载

1、承力索的覆冰重力负载:

9

09

3

()103.1490010(10.510)9.8110 5.6810/cb b H g b b d g kN m

πγ---=??+??=???+??=?

2、接触线的覆冰重力负载:

9

11093()10222101012.3412.34

3.14900()9.8110 2.40410/222jb b H b b A B

g g kN m

πγ---+=??+??+=??+??=? 9

8593()10222

101010.8010.76

3.14900()9.8110 2.18710/222jb b H b b A B

g g kN m

πγ---+=??+??+=??+??=?

1.2.3 风负载

1、最大风速时承力索单位长度的风负载:

2

6

max 263

0.615100.6150.85 1.253010.510 6.1710/cv c p a K v d kN m

---=?????=?????=?

2、最大风速时接触线单位长度的风负载:

26

110max 2-6-30.615A 10=0.6150.85 1.253012.3410=7.2610kN/m j v p a K v -=???????????

26

85max 2-6-30.615A 10=0.6150.85 1.253010.8510=6.38110kN/m j v p a K v -=??????????? 3、覆冰时承力索单位长度的风负载:

2626

263

0.615100.615(2)100.6151 1.2510(10.5210)10 2.3410/cbv b cb b c p a K v d a K v d b kN m

----=?????=????+?=????+??=?

4、覆冰时接触线单位长度的风负载:

2

6

1102-6-30.615(A+b)10=0.6151 1.2510(12.3410)10=1.71710kN/m j bv b p a K v -=?????????+??

26

852-6-30.615(A+b)10=0.6151 1.2510(10.8010)10=1.59910kN/m j bv b p a K v -=?????????+??

1.2.4 合成负载

在计算链形悬挂的合成负载时(是对承力索而言的),其接触线上所承受的水平风负载,被认为是传给了定位器而予以忽略不计。 1、无冰、无风时的自重合成负载:

正线: 3

30110(5.889.730.5)1016.1110/c j d q g g g kN m

--=++=++?=?

站线:

33085(5.887.540.5)1013.9210/c j d q g g g kN m

--=++=++?=?

2、最大风速时的合成负载:

正线:

33max 1017.5210/v q kN m

--===?

站线:

33max 1015.2310/v q kN m

--===?

3、覆冰时的合成负载:

正线:

331024.3110/b q kN m --====? 站线:

331021.9110/b q kN m --====?

4、合成负载对铅垂线间的夹角:

正线:

003

33

arctan

arctan

()()

2.3410

arctan

5.521

6.1110(5.68 2.404)10cb cb

b c j d cbo jb p p g g g g g g g ?---==+++++?==?

?++?

站线:

003

33

arctan

arctan

()()

2.3410

arctan

6.1313.9210(5.68 2.187)10

cb cb

b c j d cbo jb p p g g g g g g g ?---==+++++?==??++?

第二章 最大跨距计算

2.1 计算的条件

1、直线区段“之”字值a =300mm

曲线区段拉出值选用表 表2.1

2、接触线力:100010/10j jm T T g kg N kg KN ==?=

链形悬挂接触线当量系数m 取0.9

接触线单位长度上的风负载:31107.2610/j p kN m

-=?

385 6.38110/j p kN m

-=?

接触线的最大风偏移值:直线区段:max 500j b mm = 曲线区段: max 450j b mm = 支柱在接触线水平面受风时的位移(扰度):50j mm γ=

2.2 最大跨距的计算

1、在直线区段上:

正线:

max

269.34l m ===

站线:

max

273.96l m ===

故对于直线区段,最大跨距取max 65l m =

第三章 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3.1(站线)半补偿链型悬挂有载承力索的安装曲线

3.1.1 计算条件

承力索JT-70:max 1500c T kg =,即承力索最大允许力:max 15c T KN =;承力索计算截面积:265.81S mm =;承力索弹性系数105c E GPa =;线胀系数

611710c K α--=?;承力索自重负载3c 5.8810g kN m -=?

接触线CT-85:1000jm T kg =,即接触线最大允许力:10j T KN =;接触线计算截面积:

286mm S =;接触线弹性系数120j E GPa =;线胀系数61

1710j K α--=?

η—经验系数,与材质特性有关,铜承力索为0.75

由悬挂点到最近的简单支柱吊弦间的距离(m )4e m =

无冰无风时的合成负载:m kN g g g q d j c /1092.1330-?=++=

max 40t C =+? min 40t C =-? 5b t C =-? max min

010102t t t C +=

-=-?

当量跨距m l D 60=

?=2

2

(2)D D l e l -=0.751 3.1.2 计算与绘制步骤

1、 半补偿链型悬挂临界负载:

2min 2

min 2

max 00

)(24t D

b c j

lj W l t t Z T T q q +-?+-=α? 其中 j c T T Z ?+=max max 0

0min c j

t T T q q W ?+= 由于0c T 还是未知数,对于铜承力

索,用下式近似算出:kN T T c c 25.111575.0max 0=?==η 故kN T T Z j c 51.2210751.015max max =?+=+=?

m kN T T q q W c j

t /1021.2325

.1110

751.01092.131092.133330

0min ---?=??

?+?=+=?

2min 2

min 2

max 00

)(24t D

b c j

lj W l t t Z T T q q +-?+-=α? 2

32

263

)1021.23(60

)

405(51.2210172425.1110751.01092.13---?++-????+???-=m kN /1019.413-?=

由于:3

3

41.1910/21.9110/lj b q kN m q kN m --=?>=?,所以取最低温度时条件

为计算的起始条件。

又315.2310/v q KN m -=?

初始条件:1min 40t t ==-℃,10q q ==313.9210K -?N/m

co T 的计算:320co

co co T AT BT C +++=

22101max 2

max ()11.079524()

D c c j q l ES

A aES t t T T T ?=-+-=-+ 2

102

max 5.95346612()

j D c j q q T l ES

B T T ??=

=+

()

2222

02

max [1]178.48524j D c j T q l ES

C T

T ??=-=-+ 则利用MATLAB 可算出:kN T c 85.110=

3

22.7410/j x x c T W q q KN m T -?=+=? 3110

22.7410/j c T W q q KN m T -?=+=?

(7.51)x cx j cx Z T T T KN =+?=+ 1max 22.51c j Z T T KN =+?= 2、有载承力索力~温度曲线计算公式:

ES Z Z l W ES Z Z l W t t x x D

x c D x αααα-+?????

?+-=2

221212

2112424 将数据代入上式得: 23

(7.51)4562.714

142.62(7.51)117.4710cx x cx T t T -+=+-+?

得到cx T t -数据列表如下:

由此利用matlab 绘出cx T t -曲线如下:

有载承力索力~温度曲线

3、有载承力索弛度~温度曲线计算公式:

2

8x i x x

W l F Z 由上式可得x F ~x t 列表:

x t (℃)

x F (m)

-40

-30

-20

-10

10

20

30

40

由列表绘出的x F ~x t 曲线如下:

4、接触线弛度曲线可由下式得:()()x x co f t F F =?-

x F ——待求条件下承力索弛度

co F ——接触线无弛度时的承力

250

2

001068.148i c i c l T l g F -?==

由上式可得x F ~x t 列表:

由列表绘出的x F ~x t 曲线如下:

5、触线在定位点附近,第一吊弦围的高度变化曲线

接触线在定位点附近,第一吊弦围的高度变化由0(1)()x x c h F F ??=--决定,曲线为

3.2(站线)半补偿链型悬挂无载承力索的安装曲线

3.2.1、计算条件

0t =max min 102

t t +-=-10℃ 3c

5.8810g kN -=? E c =105Gpa

S c =65.81mm 2 611710c K α--=? m l D 60=

0c T =11.85KN m kN g g g q d j c /1092.1330-?=++= cw 0T —在0t 温度时,无接触线时的承力索力 cwx T —无接触线时的承力索力 cw 0T 由下式得:

2222c 0cw0c022

cw0c0

g T T 24T 24T D c c D c c

l E S q l E S -=-

解得

cw0

T=11.945KN

无载承力索力计算由下式可得:

2222

022

()

2424

c c

cw cwx

D D

x

c c c c c c

c c cwx

cw

T

g l g l T

t t

E S E S

T T

=-++-

αα

αα

得到

cwx

T t-列表

t(℃)-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Tcwx

(kN)

15.369

9

14.220

7

13.078

4

11.94

53

10.825

2

9.7238

8.6491 7.613

6

6.6347

无载承力索力~温度曲线

无载承力索各实际跨距的弛度曲线可由下式得:

28c i wx

cwx

g l F T =

无载承力索弛度~温度曲线wx F t -数据列表:

无载承力索弛度~温度曲线wx F t -曲线:

第四章 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力增量曲线确定

4.1 计算条件

①承力索JT-70:承力索计算截面积:281.65mm S =;承力索弹性系数

GPa E c 105=;线胀系数161017--?=K c α

②接触线CT-85:接触线计算截面积:286mm S =;接触线弹性系数

120j E GPa =;线胀系数61

1710j K α--=?

③C t ?+=40max C t ?-=40min 吊弦及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C t t t d ?=+=

02

min

max ,

温差C t t t d ?=-=?40max ,C t t t d ο40min -=-=?;

④结构高度m h 6.1= , kN T c 85.110= ⑤悬挂的自重合成负载:

m kN g g g q d

j

c

/1092.1330

-?=++=

接触线的单位自重负载: m

kN g

j /1054.7385

-?=

⑥接触线无弛度时,承力索的弛度22

0000

88i i c c W l q l F Z T == 吊弦的平均长度0

32F h C -=

站线承力索弛度及吊弦平均长度

4.2 半补偿链形悬挂力增量及锚段长度的计算

1、吊弦造成的力增量

c

t g l L L T j jd 2)

()(?-+=

?αε

式中:jd T ?—只考虑温度变化时,吊弦所引起的力增量(kN ) j g —接触线单位长度自重负载(kN/m )

L —由中心锚结至补偿器间的距离(m )(半锚段长度)

接触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接触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八月

目录 1.1一般规定 (1) 1.2基础及构支架 (2) 1.3埋入件安装 (2) 1.4支柱及(软)硬横跨装配 (3) 2.1线索调整 (6) 3.1补偿装置安装及调整 (9) 4.1车梯作业 (10) 5.1梯子作业 (10) 6.1接触网作业车 (13) 7.1设备安装 (13) 8.1接触网绝缘导通测试 (13) 9.1接触网冷滑试验 (14) 10.1送电开通及接触网热滑试验 (16) 11.1接触网停电作业 (17)

接触网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1一般规定 1.1.1接近营业线施工的机械设备,应设专人监护,防止侵限刮碰列车。 1.1.2施工时不得侵入未封锁的邻近线路建筑限界。 1.1.3施工完成后,应清理施工料具,确认不影响行车后方可撤离施工现场。如果是既有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结束后马上送电开通的,必须等首列电力机车通过后方可撤离。 1.1.4接触网作业车的使用除应符合《铁路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有关轨行车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非作业运行时,作业平台上不得有人。 2作业架升、降时不得上下人。 3当邻线未封锁时,作业车任何部位不得侵入邻线建筑限界。 4作业人员在作业平台上安装作业时,不得升、降、旋转作业平台。 5作业车的作业平台应降到安全高度后方可运行。 6作业平台的控制,必须专人控制。 1.1.5车梯的使用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应指定车梯负责人,每辆车梯推扶人员不得少于4人,车梯上的作业人员不得超过2人。 2在铁路上使用车梯作业时,材料、工机具等不得放置在工作平台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附件一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系、部)2015 ~ 2016 学年第2 学期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指导教师杨伟丰职称教授 学生姓名顾宏亮专业班级软件1403 学号14408300328 题目复杂模型机的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2016 年 6 月20日~2016 年6月21 日 目录清单

附件二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 —2016 学年第2 学期 计通 学院(系、部)软件专业1403 班级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设计题目:复杂模型机的设计 完成期限:自2016 年 6 月20 日至2016 年6 月21 日共 1 周 内容及任务1.根据复杂模型机的指令系统,编写实验程序 2.按图连接实验线路,仔细检查线路无误后接通电源。 3.写程序 4.运行程序 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2016.6.20-2016.6.21连接线路进行实验 主 要 参 考 资 料 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附件三

设计说明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 复杂模型机的设计 起止日期:2016 年6月20 日至2016 年 6 月21 日 学生姓名顾宏亮 班级软件1403 学号14408300328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部) 2016年7月1日 设计题目:复杂模型机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较为完整的模型计算机。 二、设计内容 根据复杂模型机的指令系统,编写实验程序,并运行程序,观察和记录运行结果。 三、预备知识 1、数据格式 8位,其格式如下: 1≤X<1。 2、指令格式 模型机设计四大类指令共十六条,其中包括算术逻辑指令、I/O指令、访问存储器、转移指令和停机指令。 (1)算术逻辑指令 (2)访存指令及转移指令 模型机设计2条访存指令,即存数(STA)、取数(LD),2条转移指令,即无条件转移(JMP)、结果 ,M (3)I/O指令 OUT指令中,addr=10时,表示选中“OUTPUT UNIT”中的数码块作为输出设备。 (4)停机指令

接触网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接触场平面设计 设计题目:站场平面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铁道电气化 年级: 2011级 姓名:浩 学号: 20116687 指导教师:王老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5年 1月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电气化姓名浩学号 20116687 开题日期: 2014年月日完成日期: 2015 年月日题目接触场平面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接触场平面设计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熟悉有关平面设计图纸的使用;基本掌握站场平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元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的容及要求 1.负载计算。2.最大跨距计算。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力增量曲线决定。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 (签章)

年月日 接触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1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0、9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1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6、7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8、9的结构高度为1.7米。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Tcm=1500kg;接触线CT110,Tjm=1000kg。 e=4m 4.土壤特性: (1)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挖方地段。 (2)男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填方地段。 二、设计容 1.负载计算 2.最大跨距计算 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力增量曲线决定 5.平面设计 (1)基本要求 (2)支柱布置 (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 (4)锚段关节 (5)咽喉区放大图 (6)接触网分段 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 支柱编号、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验算部分 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 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四、使用图纸 按学号最后两位相加之和的末位数使用站场0---站场9的图纸 五、课程设计于任务书下达后六周交老师,延期交以不及格论处,特殊情况申请延期除外。

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课程设计 题目:数字温度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班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13 学号:6100311096 学生姓名:李超红 起讫日期:6月19日——7月2日 指导教师:郑朝丹职称:讲师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内容摘要: 目前,单片机已经在测控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除了可以测量电信以外,还可以用于温度、湿度等非电信号的测量,能独立工作的单片机温度检测、温度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很多领域。 单片机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它是在一块半导体的芯片上集成了CPU,存储器,RAM,ROM,及输入与输出接口电路,这种芯片称为:单片机。由于单片机的集成度高,功能强,通用性好,特别是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价格便宜,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和使用方便的优点,使它迅速的得到了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测量控制系统中的优选机种和新电子产品中的关键部件。单片机已不仅仅局限于小系统的概念,现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机电产品,办公自动化用品,机器人,儿童玩具,航天器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控制,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STC89C52单片机和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测温 系统,并用LED数码管显示温度值,易于读数。系统电路简单、操作简便,能 任意设定报警温度并可查询最近的10个温度值,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功耗小等优点。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计

计组课设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 实 验 报 告 课题:两个16位二进制数加法计算 班级: 成员: 完成日期:2013年10月11日

一:课程设计步骤 1.确定设计目标 综合考虑实验条件及自身能力水平,以及设计功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我们小组决定将设计目标定为“两个16位二进制数相加”。分两次分别输入两个加数的低八位和高八位,输出两个16位二进制数相加的结果。 2.确定指令系统 (1)数据格式 模型机规定数据采用定点整数补码表示,字长为8位,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符号尾数 (2)指令格式 模型机设计四大类指令共16条,其中包括算术逻辑指令、I/O指令、访问及转移指令和停机指令。 ①算术逻辑指令 设计九条算术逻辑指令并用单字节表示,寻址方式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OP-CODE RS RD 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S为源寄存器,RD为目的寄存器,并规定: RS或RD 选定的寄存器 00 01 10 R0 R1 R2 ②I/O指令 输入(1N)和输入(OUT)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OP-CODE addr RD 其中,addr=01时,选中“INPUT DEVICE”中的开关组作为输入设备,addr=10时,选中“INPUT DEVICE”中的数码块作为输入设备。 ③访问指令及转移指令 模型机设计两条访问指令,即存数(STA)、取数(LDA),两条颛臾指令,即无条件转移(JMP)、结果为零或有进位转移(BZC),指令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00 M OP-CODE RD D 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d为目的寄存器地址(LDA、STA指令使用)。D为位移量(正负均可),M为寻址模式,其定义如下: 寻址模式有效地址E 说明 00 E=D 直接寻址

接触网课程设计---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分析与研究

接触网课程设计---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分析与研究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2009 指导教师: 平时报告修改总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2 年 7月 13日 1 基本题目 1.1 题目 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分析与研究。 1.2 题目分析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做的是滑轮式、Re200c非并联棘轮式、YB液压型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分析和研究。 张力自动补偿装置,又称张力自动补偿器,它是装在锚段的两端,并且串接在接触线和承力索内,它的作用是补偿线索内的张力变化,使张力保持恒定。对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要求有两点,其一,补偿装置应灵活,在线索内的张力发生缓慢变化时,应能及时补偿,传送效率要高;其二,具有快速制动作用,一旦发生断线事故或其他异常情况,线索内的张力迅速变化时,补偿装置还应有一种制动功能。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分类有:滑轮式、棘轮式、鼓轮式、液压式及弹簧式等。 2 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分析与研究 2.1 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概念 张力自动补偿装置,又称张力自动补偿器,它是装在锚段的两端,并且串接在接触线和承力索内,它的作用是补偿线索内的张力变化,使张力保持恒定。因为在大气温度发生变化时,接触线或承力索也会发生伸长或缩短,从而使线索内的张力发生变化,这时就会影响到接触线或承力索的驰度也会发生变化,因而使受流条件恶化。为改变这种情况,一般在一个锚段的两端,在接触线及承力索内串接张力自动补偿装置后,再进行下锚。 对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要求有两点,其一,补偿装置应灵活,在线索内的张力发生缓慢变化时,应能及时补偿,传送效率要高;其二,具有快速制动作用,一旦发生断线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 计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计算机组成原理》大作业报告 题目名称: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部):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最终评定成绩: 湖南工业大计算机学院 目录 摘要 交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这点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

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S52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扩展性强。本设计就是采用单片机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各种状态显示以及倒计时时间。 本设计系统由单片机I/O口扩展系统、交通灯状态显示系统、LED数码显示系统、复位电路等几大部分组成。系统除基本的交通灯功能外,还具有倒计时等功能,较好的模拟实现了十字路口可能出现的状况。 软件上采用C51编程,主要编写了主程序,LED数码管显示程序,中断程序延时程序等。经过整机调试,实现了对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 1. 引言 当今,红绿灯安装在各个道口上,已经成为疏导交通车辆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但这一技术在19世纪就已出现了。 1858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它由红绿两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注意”。1869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 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19xx年始安装于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红灯亮表示“停止”,绿灯亮表示“通行”。 19xx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 4 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xx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七气象区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电气化姓名学号 开题日期:2012年 3 月 5 日完成日期:2012 年 4 月日题目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熟悉有关平面设计图纸的使用;基本掌握站场平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元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负载计算。2.最大跨距计算。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拉杆及腕臂/定位管及定位器、安装参考图号。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接触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1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0、9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1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6、7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8、9的结构高度为1.7米。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Tcm=1500kg;接触线CT110,Tjm=1000kg。 e=4m 4.土壤特性: (1)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挖方地段。 (2)男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填方地段。 二、设计内容 1.负载计算 2.最大跨距计算 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 5.平面设计 (1)基本要求 (2)支柱布置 (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 (4)锚段关节 (5)咽喉区放大图 (6)接触网分段 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 支柱编号、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验算部分 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 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四、使用图纸 按学号最后两位相加之和的末位数使用站场0---站场9的图纸 五、课程设计于任务书下达后六周内交老师,延期交以不及格论处,特殊情况申请延期除外。

数字逻辑数字频率计的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滁州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系别:网络与通信工程系 专业:网络工程(无线传感器网络方向)组别:第七组 起止日期:2012年5月28日~2012年6 月18日指导教师:姚光顺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二○一二年制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绪论 (1) 1.1设计背景 (1) 1.2主要工作和方法 (1) 1.3本文结构 (1) 2相关知识 (1) 2.1数字频率计概念...................................................................................................................... .. (1) 2.2数字频率计组成 (1) 3系统设计 (2) 4系统实现 (2) 4.1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2) 4.2控制电路 (3) 5系统测试与数据分析 (5) 6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8) 6.1设计总结 (8) 6.2设计体会 (8)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致谢 (12)

1绪论 1.1设计背景 数字频率计是一种基础测量仪器,到目前为止已有 30 多年的发展史。早期,设计师们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扩展测量范围,再加上提高测量精度、稳定度等,这些也是人们衡量数字频率计的技术水平,决定数字频率计价格高低的主要依据。目前这些基本技术日臻完善,成熟。应用现代技术可以轻松地将数字频率计的测频上限扩展到微频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数字频率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低档产品要求使用操作方便,量程(足够)宽,可靠性高,价格低。而对于中高档产品,则要求有高分辨率,高精度,高稳定度,高测量速率;除通常通用频率计所具有的功能外,还要有数据处理功能,统计分析功能,时域分析功能等等,或者包含电压测量等其他功能。这些要求有的已经实现或者部分实现,但要真正完美的实现这些目标,对于生产厂家来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不是表面看来似乎发展到头了。 随着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计数法原理制成的数字式频率测量仪器具有精度高、测量范围宽、便于实现测量过程自动化等一系列的突出特点。 1.2主要工作和方法 设计一个数字频率计。要求频率测量范围为1Hz-10kHz。数字显示位数为四位静态十进制计数显示被测信号。先确定好数字频率计的组成部分,然后分部分设计,最后组成电路。 1.3本文结构 本文第1部分前言主要说明频率计的用处和广泛性。第2部分简要说明了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第3部分概要设计大致的勾画出本次设计的原理框架图和电路的工作流程图。第4部分简要说明4位二进制计数器74160的原理和搭建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原理,同时分析控制电路的功能,形成控制电路图,及搭建显示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组合原理图。第5部分调试与操作说明,介绍相关的操作和输入不同频率是电路的显示情况。 2相关知识 2.1数字频率计介绍 2.1.1数字频率计概念 数字频率计是一种直接用十进制数字现设被测信号频率的一种测量装置,它不仅可以测量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信号的频率,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被测信号的周期。经过改装,在电路中增加传感器,还可以做成数字脉搏计、电子称、计价器等。因此,数字频率计在测量物理量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2.1.2数字频率计组成 数字频率计由振荡器、分频器、放大整形电路、控制电路、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等部分组成。其中的控制脉冲采用时钟信号源替代,待测信号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数字频结构原理框图如图3.1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常规型微程序控制器组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时序产生器的组成原理。 (2)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 (3)掌握微指令格式的化简和归并 二、实验电路 1.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的时序电路如下图所示。电路采用2片GAL22V10(U6、U7),可产生两级等间隔时序信号T1-T4和W1-W4,其中一个W由一轮T1-T4循环组成,它相当于一个微指令周期或硬布线控制器的一拍,而一轮W1—W4循环可供硬布线控制器执行一条机器指令。 2.微指令格式 根据给定的12条机器指令功能和数据通路总体图的控制信号,采用的微指令格式见下图。微指令字长共35位。其中顺序控制部分10位:后继微地址6位,判别字段4位,操作控制字段25位,各位进行直接控制。微指令格式中,信号名带有后缀“#”的信号为低有效信号,不带有后缀“#”的信号为高有效信号。

3.微程序控制器电路 对应微指令格式,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见下图。控制存储器采用5片EEPROM 28C64(U8、U9、U10、U11、U12) 三、实验设备 (1)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台 (2)双踪示波器一台 (2)直流万用表一只 (3)逻辑测试笔一支 四、实验任务 (1)按实验要求连接实验台的数码开关K0—K15、按钮开关、时钟信号源和微程序控制器。 注意:本次实验只做微程序控制器本身的实验,故微程序控制器输出的微命令信号与执行部件(数据通路)的连线暂不连接。连线完成后应仔细检查一遍,然后才可加上电源。 (2)观察时序信号。 用双踪示波器观测时序产生器的输入输出信号:MF,W1—W4,T1—T4。比较相位关系,画出其波形,并标注测量所得的脉冲宽度。观察时须将TJ1接低电平,DB、DZ、DP开关均置为0状态,然后按QD按钮,则连续产生T1、

接触网课程设计孙吉汇总

. . 题目:《接触网》课程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 2003级 姓名:吉 指导教师:万友松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07年4月20日

第1章接触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1.1 接触网的基本要求: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中主要供电装置之一,其功用是通过它与受电弓的直接接触,而将电能传送给电力机车。随着电压的提高、运输量的增大、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人身安全的严格要求等,使接触网的结构逐渐发展成为目前广泛采用的架空式接触网。接触网是一种无备用的户外供电装置,经常受冰、风等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一旦损坏将中断行车,会给运输工作带来损失。所以,一个好的接触网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接触悬挂应弹性均匀、高度一致,在高速行车和恶劣气象条件下,能保 证正常取流。 ?接触网结构应力求简单,并保证在施工和运营检修方面具有充分的可靠 性和灵活性。 ?接触网的寿命应尽量长,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抵抗腐蚀的能力。 ?接触网的建设应注意节约有色金属及其它贵重材料,以降低成本。 1.2 接触网的组成及分类 由馈电线、接触网、轨道回路及回流线组成的供电网络,称为牵引网。不言而喻,接触网是牵引网中的重要环节,按其结构可分为架空式和接触轨式。架空式接触网分为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种基本类型,接触轨式接触网可分为上磨式和下磨式两种。简单示意如图1-1: 一般简单接触悬挂 简单接触悬挂 弹性简单接触悬挂

架空式接触网 简单链形接触悬挂 链形接触悬挂 弹性链形接触悬挂 图1—1 架空式接触网的分类结构 1.3 接触网的基本概念 简单悬挂即是由一根或几根互相平行的直接固定到支持装置上的接触线所组成的悬挂。这种悬挂尺度较大,受电弓离线情况严重,一般允许运行速度30~50km/h。 承力索用多股铜、铁或高强度合金线绞制成的缆索,用以承受接触悬挂重量,使接触导线减小弛度。 接触导线接触网中直接与受电弓滑行接触的一种特殊形状的导线,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足够的机械强度及耐磨性,多用青铜、镉铜或其它铜合金制成。 接触轨沿铁道走行轨一侧架设的作为接触导线的一条附加钢轨,多用于净空受限的地下铁道。 集电靴为地下铁道电动车组与第三轨接触的集电装置,为了保证良好取流,集电靴与第三轨之间的接触压力应保持在100~200N的围。 加强导线在繁忙的电力牵引区段,当接触导线和承力索的总面积不能满足输电要求时,为了扩大导电总面积而架设的一条平行输电导线。 回流线电力机车从接触导线取流后,专供牵引电流流回到变电所的架空地线,一般与接触网同杆架设,其回归电流与电力机车取流方向相反,所形成的磁场互相抵消,可减轻对沿线通信线路的干扰影响。

计网课程设计报告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题目: 中小型企业网络解决方案 专业班级: 姓名: _______ _ 学号: __ ___ 指导老师: 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____________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取第一手信息,如何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如何有效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已经越来越被中小型企业所认识。中小型企业迫切需要提高公司竞争力,需要实现公司信息化,而网络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手段。企业网络化能够为企业提高办公效率,加速企业内部员工间的沟通,满足移动办公的需要。另外,互联网可以作为实现企业对外宣传、信息发布平台,跨越空间和时间的界限,快速实现客户信息反馈和客户跟踪。 二、概要设计 网络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采用高性能、全交换的方案,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网络管理简单;用户采用广局域网连接方式;采用带宽压缩技术,有效降低广域网链路流量;所有网络设备均可在升级原有网络后使用,有效实现投资保护;系统安全,保密性高。

soho级企业网soho是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简称,这类网络用户数量较少且相对集中,网络布线采用双绞线即可。一般而言,soho级企业对网络的要求不高,基本实现以下功能即可:实现企业内资源共享,无纸办公,提供管理应用系统,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能够接入internet ,收发e-mail,共享internet资源。该网络的拓扑图如图1所示。 图1 soho级网络拓扑 在图1中,通过tcl r3105路由器,用户以adsl或cable方式接入internet,未开通adsl 的地方可采用isdn方式,将r3105换成r3007。此方案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内部局域网可以采用全交换方式,实现百兆交换到桌面。另外也可以采用集线器组网。 园区级企业网园区级企业网指的是企业的部门较多,部门位置相对分散,但相互间的距离不是太远。园区级企业对网络的需求是:实现企业内资源共享,提供管理应用系统,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建立企业e-mail系统,建立企业的对外网站,提供一个对外宣传的信息平台,接入internet,共享网络资源。园区级企业网络拓扑图如图2所示。 图2 园区级企业网络拓扑 在该方案中,企业各部门通过千兆光纤连接在一起,为避免带宽的浪费,局域网内部划分出不同的vlan,网络中心采用三层交换机解决vlan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江苏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名称:网络工程 班级学号:3130610031 学生姓名:张杰 指导教师:胡广亮 设计时间:2013年6月24日—2013年7月2日

第一天:熟悉微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一、设计目标 1、掌握微程序的设计方法 2、熟悉利用调试软件运行、调试微程序的方法 二、操作提示 1、连接实验设备 注意:请在断电状态下连接调试电缆。 2、下载FPGA配置数据 从课程网站下载CPU.sof等文件,使用Quartus II Programmer 软件将CPU.sof下载到FPGA。 3、输入微程序 利用调试软件将微程序写入控存,微程序如下。 取指令微程序 取源操作数为立即数的微程序 取目的操作数为寄存器寻址的微程序

MOV指令的微程序(目的数寄存器寻址) 4、输入调机程序 今天的将调机程序就是一条指令:“ MOV #0001H, R1”。首先将指令翻译成机器码,根 据指令的编码规则,该指令的编码是:0761 0001。然后利用调试软件将指令码写入主存,地址从主存的0030H开始。 5、调试微程序。 利用调试软件“Step”按钮控制微指令单步执行,执行结果如图 2.3所示 2.3 例2.1 MOV指令的单步运行跟踪数据 6、分析微程序的执行结果,一般方法如下: 首先分析微程序执行流程是否正确,根据前面指令微流程的设计,理论上该指令微程序 的执行顺序应该是001→002→003→004→00B→00F→016→006→018→007→031→02D→02E→000,通过调试软件的执行结果图 2.3可以看出,该指令微程序的微指令次序是正确的。 如果执行的微指令次序不正确,那就要分析原因,检查BM和NC设置是否正确、检查uAR 的各个输入信号的值是否正确,如IR、NA等。 然后分析指令的运行结果。理论上本条测试指令执行完后,R1的值应该是0001。通过 调试软件的执行结果图 2.3可以看出,指令执行结果是正确的。如果结果不对,就需要进一 步分析每一条微指令。分析的方法是针对微指令的每一条微命令,查看相应微操作前后相关模块的数据变化是否与指令微流程一致。下面举个例子说明如何分析每条微指令的。 图 2.3的微地址为000B(uAR=000B)的控存单元所对应的内容为2008000F,即微指 令为2008000F,所代表的微操作是:PCoe,ARce,即PC的内容送IB、IB的内容送AR,理论上的正确结果应该是IB=0031, AR=0031;通过图 2.3的000B单元微指令的执行结果可 以看出,IB 的数据由上一条微指令的结果0000→0031, AR 的数据由上一条微指令的结果0030→0031,说明本条微指令执行结果是正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检查运行结果是否正确,关键是要清楚理论上正确的结果 是什么。这就要求实验者对指令的微程序流程非常清楚,从而达到了理解计算机内部信息流动过程、掌握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目的。所以实验者应重视实验数据的分析工作,否则就失去

接触网课程设计孙吉汇总

题目:《接触网》课程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2003级 姓名:孙吉 指导教师:万友松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07年4月20日

第1章接触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1.1 接触网的基本要求: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中主要供电装置之一,其功用是通过它与受电弓的直接接触,而将电能传送给电力机车。随着电压的提高、运输量的增大、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人身安全的严格要求等,使接触网的结构逐渐发展成为目前广泛采用的架空式接触网。接触网是一种无备用的户外供电装置,经常受冰、风等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一旦损坏将中断行车,会给运输工作带来损失。所以,一个好的接触网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接触悬挂应弹性均匀、高度一致,在高速行车和恶劣气象条件下,能保 证正常取流。 ?接触网结构应力求简单,并保证在施工和运营检修方面具有充分的可靠 性和灵活性。 ?接触网的寿命应尽量长,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抵抗腐蚀的能力。 ?接触网的建设应注意节约有色金属及其它贵重材料,以降低成本。 1.2 接触网的组成及分类 由馈电线、接触网、轨道回路及回流线组成的供电网络,称为牵引网。不言而喻,接触网是牵引网中的重要环节,按其结构可分为架空式和接触轨式。架空式接触网分为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种基本类型,接触轨式接触网可分为上磨式和下磨式两种。简单示意如图1-1: 一般简单接触悬挂 简单接触悬挂 弹性简单接触悬挂 架空式接触网 简单链形接触悬挂 链形接触悬挂 弹性链形接触悬挂 图1—1 架空式接触网的分类结构 1.3 接触网的基本概念 简单悬挂即是由一根或几根互相平行的直接固定到支持装置上的接触线所组成的悬挂。这种悬挂尺度较大,受电弓离线情况严重,一般允许运行速度30~50km/h。 承力索用多股铜、铁或高强度合金线绞制成的缆索,用以承受接触悬挂重量,使接触导线减小弛度。 接触导线接触网中直接与受电弓滑行接触的一种特殊形状的导线,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足够的机械强度及耐磨性,多用青铜、镉铜或其它铜合金制成。 接触轨沿铁道走行轨一侧架设的作为接触导线的一条附加钢轨,多用

计网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__ 仓库管理系统 __ 学生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学号 3109005981 学生姓名黄卫平 指导教师明俊峰 2012 年 6 月 25日成绩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1.1项目背景----------------------------------------------------------------------------------------------1 1.2设计目标、内容、思路----------------------------------------------------------------------------1 第二章相关技术----------------------------------------------------------------------------------------------1 2.1 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工具简介-----------------------------------------------------------------1 2.2 SQL Server 2008 介绍------------------------------------------------------------------------------2 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3 3.1 数据字典--------------------------------------------------------------------------------------------3 3.1.1 数据项---------------------------------------------------------------------------------------3 3.1.2 数据结构------------------------------------------------------------------------------------4 3.1.3 数据流---------------------------------------------------------------------------------------4 3.1.4 数据存储------------------------------------------------------------------------------------5 3.1.5 数据处理------------------------------------------------------------------------------------5 3.2 数据流图--------------------------------------------------------------------------------------------6 3.2.1 总数据流图---------------------------------------------------------------------------------6 3.2.2 设备管理数据流图------------------------------------------------------------------------6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 学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2011年 6月 29 日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1年 6月 29 日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目录 1系统分析 (1) 1.1 设计背景 (1) 1.2 设计的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模型机的逻辑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2指令系统及其指令格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指令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指令的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3微程序的设计及其实现的方法 .. (6) 3.1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7) 3.2微指令格式的设计 (8) 3.3后续微地址的产生方法 (8) 3.3程序执行流程 (9) 4程序的实现 (10) 4.1源程序,程序的指令代码及微程序 (10) 4.2 程序的指令代码 (10) 4.3 微程序 (10) 4.4 程序调试 (11)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接触网绝缘配合

接触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班 级: 电气 082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任丽苗 2012 年 2 月 24 日

1基本题目 1.1 题目 接触网绝缘配合。本次课程设计本人主要负责在技术上正确处理各种电压、各种限压措施(如装设避雷器)和接触网绝缘耐受能力三者之间的配合关系,并在经济上协调接触网建设投资费、运营维护费和事故损失费三者之间的关系。 1.2题目分析 接触网的绝缘配合,就是根据接触网所在的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所可能施加于接触网的各种电压,包括正常工作电压、操作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并考虑保护装置的特性和接触网的绝缘特性,来确定接触网对所加电压的必要的耐受强度,以便把作用于接触网上的各种电压所引致的接触网绝缘损坏和影响接触网不间断正常供电的概率,降低到在经济上和铁路运营上所能接受的水平。良好的绝缘配合,就是要在技术上正确处理各种电压、各种限压措施(如装设避雷器)和接触网绝缘耐受能力三者之间的配合关系,并在经济上协调接触网建设投资费、运营维护费和事故损失费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对接触网的绝缘配合进行分析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接触网绝缘配合的分析与研究 2.1接触网的绝缘部件 (1)绝缘子是接触网带电体与支柱设备或其他接地体保持电气绝缘的重要部件。接触网用的绝缘子多为悬式绝缘子和棒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主要用来悬吊或支撑接触悬挂,电气化铁路供电的额定电压是25kV,选用的绝缘子形式一般是由三片组成的绝缘子串,轻污染区采用三片普通型悬式绝缘子组成,重污染区采用四片均为防污型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棒式绝缘子是根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工作条件而专门设计的一种瓷质的整体式绝缘子,根据使用环境及条件可分为普通型﹑防污型及双重绝缘三种类型。绝缘子的性能好坏,对接触网能否正常供电影响很大。 (2)绝缘子的机械性能 绝缘子在接触网中不仅起绝缘作用,而且还承受着机械负荷,特别是软横跨的承力索及下锚用的绝缘子承受着线索的全部张力,所以对绝缘子的电气及机械性能的要求都是极为严格的。 (3)绝缘子的电气强度 绝缘子在工作中要受到各种大气环境的影响,并可能受到工频电压、内部过电压和外部过电压的作用。因而,要求绝缘子在这三种电压作用及相应的环境之下能够正常工作或保持一定绝缘水平。绝缘子的电气性能,用干闪络电压﹑湿闪络电压和击穿电压表示。

接触网锚段关节设计课程设计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1 设计原始题目 1.1 具体题目 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设计。 1.2 要完成的内容 对各类锚段关节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应用锚段关节实现电分相的条件,对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进行设计,在传统的器件式电分相方面的改进。 2 设计课题的计算与分析 2.1 题目分析与设计 在我国早期的电气化铁路中,多采用器件式电分相,但是随着车速的提高,器件式电分相难以消除的硬点使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的使用成为必要的发展趋势。锚段关节可分为绝缘与非绝缘两种类型,按照跨距的不同,常见的锚段关节有四跨、五跨以及可用作电分相的七跨、八跨、九跨绝缘锚段关节。在锚段关节处,两锚段的接触悬挂是并排架设的。对它的基本要求是当机车通过时,应保证受电弓能平滑地由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对常见的这些电分相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讨论锚段关节式电分相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 锚段关节的比较 2.2.1 四跨绝缘锚段关节 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如图1,它组成由两根锚柱、两根转换柱和一根中心支柱形成四个跨距。电力机车受电弓在中心支柱处实现两锚段的转换和过渡,两锚段靠安装在转换支柱上的隔离开关实现电气连接。 四跨绝缘锚段关节除了进行机械分段外,主要用于电分段,多用于站场和区间的衔接处。这种锚段关节的特点是相邻两锚段的两组悬挂,其承力索之间、接触线之间在垂直方向和水平都彼此相距500mm,以保证其电气方面的绝缘。在中心支柱处,两接触线等高,并保证受电弓在由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时,过渡较平稳。

图1四跨绝缘锚段关节 2.2.2 五跨绝缘锚段关节 由于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存在中心柱处接触线弹性差和接触线坡度大的缺点所以不适合高速电气化铁道要求,进而产生了五跨绝缘锚段关节。五跨绝缘锚段关节是锚段关节中含有五个跨距,主要在高速电气化铁路中应用。因为四跨锚段关节在受电弓由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时,是在中心柱处转换的。 在此处,虽然可以控制并实现两支接触线等高,但在定位点处,由于有两个定位器,其弹性性能明显变差,在此不仅会加大接触线的磨损,而且影响受流。五跨绝缘锚段关节受电弓接触两接触线是在两等高导线处,接触压力小,克服了四跨接触压力大和出现硬点的不足,使受电弓受流质量良好,且弹性性能好,过渡平稳,延长接触线使用寿命。五跨绝缘锚段关节如图2所示。 图2 五跨绝缘锚段关节 2.3 电分相式锚段关节 对于高速电气化铁路,其电分相已不能用常规带有绝缘滑条式的电分相装置,因为常规式电分相装置动态性能差,在实际应用中会在电分相处形成一连串的硬点,不仅会造成接触线磨耗加剧,而且严重时,会形成火花甚至拉弧,烧损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