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

卫生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卫生经济学(2014.11.20) 一、选择题 1、卫生资源计划配置方式: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 2、区域卫生规划应优先发展和保证的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目前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问题主要有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卫生技术人才缺乏,医疗服务水平低;农民缺乏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运行机制缺乏活力。 4、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益评价指标: 1)卫生费用评价指标(5个):卫生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人均卫生费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费用比例;门诊与住院之间资源配置比例;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之间的资源配置比例。 2)其它评价指标(3个):卫生资源配置总量指标;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指标;卫生资源利用的效率指标。 5、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单元有(成本构成要素):人力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费、材料成本、公务业务费、药品、其他费用。 6、以竞争为定价中心的定价方法:随行就市定价法、竞争价格定价法、投标竞争法、直觉定价法、组合定价策略。 7、医疗卫生服务中属于医院直接成本的:临床和医疗技术科室的成本,如医疗器械。 8、医院总成本包括: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 9、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福利性和公益性。 10、卫生服务的主体有各类医疗、卫生、保健和康复机构。 11、卫生总费用的来源:政府卫生投入、医疗保健制度投入、居民个人支付的医疗卫生保健费用、国际贷款及援助。 12、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健康权益;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效率与公平兼顾;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预防为主;坚持按投入产出原则配置资源。 13、(卫生服务市场)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具有不一致性;政府限制垄断的困难;公共决策的失误;政府机构的低效率。 14、卫生服务供给者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服务价格。 15、公共产品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6、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实际操作原则需要考虑的因素:供需平衡。 17、影响卫生服务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卫生服务的价值;医疗需求因素;医院的供给;政府所提供的政策环境;医疗保障制度。 18、医疗卫生服务价格的制定原则:分级定价原则、差别定价原则、比价合理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体现技术劳务价值原则。 19、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首先,许多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行为的目标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次,医生的职业资格对职业许可设置了一个障碍,减少了医生的竞争;最后,对许多医疗服务,消费者缺乏价格和技术方面的信息。 20、如何推进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建立规划的组织保障,推进区域卫生规划顺利实施;强化行业管理;规划卫生资源总量,调整资源布局和结构;完善规划实施的有关配套政策。

医学免疫学人卫版第七版重点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亦称为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Lymphocyte homing 2.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 3.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有利于传递免疫信息,动员各种免疫细胞迁移至病灶。 第三章~ 第八章 1.Antigen 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 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一般具有免疫原形和抗原性两个重要特性。 2.Epitope 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又称为抗原决定 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可分为顺序表位和构象表位。 3.Cross-reaction 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 应,称为~。 4.Superantigen(SAg) 超抗原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主要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化学性质主要为细菌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等。 5.Adjuvant 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 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称为~。如卡介苗。 6.Mitogen 丝裂原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 细胞和有丝分裂,激活一类淋巴细胞全部克隆,被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广泛应用于体外集体免疫功能检测。 7.Antibody 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 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8.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 攻膜复合物由C5b6789n组成的复合物,可插入细胞 膜,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9.Interferon(IFN) 干扰素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的功能。可分 为Ⅰ型(包括INF-α,INF-β等)和Ⅱ型(INF-γ)。 10.CD分子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 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 11.cell adhension molecules(CAM) 细胞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识别,细胞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可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和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 12.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其主要功能是以其产物提呈抗原肽进而激活T淋巴细胞, 在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结构十分复杂,显示多基因性和多态性,传统上分为Ⅰ、Ⅱ、Ⅲ类。Ⅰ、Ⅱ类主要参与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Ⅲ类主要参与调控固有免疫应答。 13.linkage disequilibrium 连锁不平衡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

卫生经济学 重点整理

卫生经济学引论 一、经济学与卫生经济学 经济学的两个最基本假设:理性人与资源的稀缺性 欲望是无限的(needs are unlimited) 是指人们的需要,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欲望指在无成本(如果价格为零)的条件下我们希望拥有的产品和服务。 资源是有限的(resources are scarce) 资源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稀缺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稀缺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二、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选择的必要性:由于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因此产生了如何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取得更高经济效率的问题-机会成本 选择: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如何通过选择来确定社会稀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科学 卫生资源的稀缺性、消费欲望的无限性 经济学适用于卫生领域吗? 观点一:医疗卫生具有高度技术性、专业性,最好由医疗专家决定 观点二:卫生资源也具有稀缺性,同样适用经济学理论 三、卫生经济学是什么? 卫生经济学(HealthEconomics)是经济学领域一个分支科学,研究卫生服务系统中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其规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卫生经济研究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政府是否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卫生服务领域? 投入到卫生领域的资源,应该如何分配,该向哪些群体倾斜? 在确定了配置原则后,找到一个在人群中有效分配资源的方法或方法体系。 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就是卫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四、为什么研究卫生经济学 背景1:卫生经济的规模背景2:“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背景3:卫生资源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背景4:治疗方案的选择:药品 五、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1、卫生经济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在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着提供什么样的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问题其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这是卫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 描述分析:说明“是什么”解释分析:说明“为什么” 评价分析:说明“孰优孰劣”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完整版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 卫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 1.卫生经济学的定义 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一般为:实证经济学研究, 规范经济学研究 (二)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 3.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 卫生服务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就是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 4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 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5.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定义:卫生服务的供给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作为供给应具备两个条件:(1)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2)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

卫生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卫生经济学 定义: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目的是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为什么经济学会出现?稀缺、社会拥有资源有限资源稀缺欲望无限 稀缺性与经济学:1.稀缺性产生了选择 2.人的无限需要有轻重缓急之分 3.稀缺与短缺 第一节卫生领域中面临的经济问题 选择包括了三个问题:1.生产什么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卫生服务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也存在着提供什么样的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的问题。(卫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卫生服务的性质: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两类:实证经济分析(是如何解决)、规范经济分析(“应该是什么”的 问题或实际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卫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1.卫生费用的不断上涨 2.卫生保健制度 3.市场理论 4.健康效益的衡量 5.基本理论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第一节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 需求:经济学将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称为需求。 需求形成两个必要条件:消费者的购买愿望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卫生服务的需求:当消费者存在健康问题时,就有可能产生利用卫生服务的愿望,如果消费者同时具有支付能力,就构成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的收入水平(预算约束)、卫生服务的效果和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好。 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卫生服务需要:指从消费者的健康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或变得更健康所应获得卫生服务量。 需要: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政策意义:降低不合理利用、提高满足程度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第二节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版题库

精心整理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 D 2 A C 3 A 4 A 5 A 6 A C 7 A C 8 A C 9.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0.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1.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2.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NK细胞 D、上皮细胞 13.属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NK细胞 D、T、B淋巴细胞 二、填空题 1.最早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2.免疫系统由、和组成。 3 4 5 6 7 免疫 1 2 1 A C 2.T A C 3 A、肝脏 B、扁桃体 C、肠系膜淋巴结 D、脾脏 4.既可来源于髓样干细胞,又可来源于淋巴样干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NK细胞 D、树突状细胞5.淋巴结的胸腺依赖区是····················································() A、皮质区 B、髓质区 C、浅皮质区 D、深皮质区 6.脾脏的胸腺依赖区是······················································() A、红髓 B、白髓 C、脾小结 D、PALS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的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揭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最优地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外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卫生总费用研究、健康保险制度研究、卫生服务内部市场研究、卫生服务投入与产出研究、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卫生服务领域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研究任务是揭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以便最优地筹集、开发、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达到提高卫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概念: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6.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层性7.卫生服务的刚性需求 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指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熟悉: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 卫生服务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 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种类:①E大于1为富有弹性,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奢侈品②E小于1为缺乏弹性,生活必需品③E=1为单一弹性,现实中极端情况④E=0为完全无弹性,现实中罕见情况,棺材、火葬、特效药⑤E无穷大为完全弾性,罕见的极端情况。 卫生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将引起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变动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收入弹性为负值的产品为低档产品或劣质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在0-1之间的产品为正常品,大于1的为高档品。 卫生服务需求的交叉弹性:许多服务的需求量会受到相关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需求交叉弹性反映一种物品的需求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值为正值说明两种服务具有替代功能,负值说明具有互补功能,为零说明互不相关。 了解: 卫生服务需求的应用:卫生经济学理论研究、政府和卫生机构决策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8版题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 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 2.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利也有害 D、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3.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4.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5.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成分耐受,清除衰老、损伤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6.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7.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非特异性 8.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非特异性 9.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0.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1.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2.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案例版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 1.卫生经济学的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一般为:实证经济学研究, 规范经济学研究 (二)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 3.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 卫生服务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就是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 4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 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5.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定义:卫生服务的供给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作为供给应具备两个条件:(1)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2)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 特点:1、即时性 2、不确定性3、专业性和技术性4、垄断性5、准确性与高质量性 6、供给者的主导性7、外部经济效应8、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服务供给的短缺性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卫生服务价格(3)卫生服务成本(4)卫生服务需求水平(5)卫生资源6.卫生服务产品的总类和特点 (1)准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有一定外部效应 (2)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3)个人物品:1。必须消费品:价格弹性比较小,成本-效益好2。特需消费品:需求价格弹性大,成本-效益差7.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1)卫生服务产品的特性(服务形态,公共性,产出的特殊性)(2)卫生服务市场的主体特征(三方存在)(3)医疗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重点第一章卫生经济学定义: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目的是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为什么经济学会出现?稀缺、社会拥有资源有限资源稀缺欲望无限稀缺性与经济学:1. 稀缺性产生了选择2. 人的无限需要有轻重缓急之分3. 稀缺与短缺第一节卫生领域中面临的经济问题选择包括了三个问题:1. 生产什么2. 如何生产3. 为谁生产卫生服务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也存在着提供什么样的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的问题。(卫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卫生服务的性质:政府 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两类:实证经济分析(是如何解

决)、规范经济分析(“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实际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卫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1. 卫生费用的不断上涨2. 卫生保健制度3. 市场理论4. 健康效益的衡量 5. 基本理论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第一节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需求:经济学将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称为需求。 需求形成两个必要条件:消费者的购买愿望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卫生服务的需求:当消费者存在健康问题时,就有可能产生利用卫生服务的愿望,如果消费者同时具有支付能力,就构成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的收入水平(预算约束)、卫生服务的效果和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 好。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41-80

第四章抗体31 解,产生不同的水解片段(见水解片段部分)。不同类或亚类的Ab絞链区不尽相同,例如IgGl、IgG2、 IgG4和IgA的絞链区较短,而IgG3和IgD的絞链区较长。IgM和IgE无皎链区。 二、抗体的辅助成分 除上述基本结构外,某些类别的Ab还含有其他辅助成分,如J链和分泌片。 (—)J 链 J链(joining chain)是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糖蛋白(图4-3),分子量约15kD, 由浆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将单体Ab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多聚体。2个IgA单体由J链连接形成二 聚体,5个IgM单体由二硫键相互连接,并通过二硫键与J链连接形成五聚体。IgGJgD和IgE常为单 体,无J链。 IgM 分泌型IgA 图4-3抗体分子的J链和分泌片 分泌型IgA(SIgA)二聚体和IgM五聚体均由J链将其单体Ab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五聚体。分泌片(SP,图中橙色球 组成的肽链)为一含糖肽链,是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lgR)的胞外段,其作用是辅助SIgA由黏膜固有层,经黏膜上 皮细胞转运,分泌到黏膜表面,并保护S I g A皎链区免遭蛋白水解酶降解 (二)分泌片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SP)又称分泌成分(secretory component, SC )(图4-3),是分泌型IgA 分 子上的辅助成分,分子量约为75kD,为含糖的肽链,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并结合于IgA二聚 体上,使其成为分泌型IgA(SIgA)。分泌片具有保护SIgA.的饺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的作用,并 介导SIgA二聚体从黏膜下通过黏膜上皮细胞转运到黏膜表面。 三、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在一定条件下,抗体分子肽链的某些部分易被蛋白酶水解为各种片段(图 4.4)。木瓜蛋白酶(papain)和胃蛋白酶(pepsin)是最常用的两种蛋白水解酶,借此可研究Ab的结构和功能,分离和纯 化特定的Ab多肽片段。 (一)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从钗链区的近N端,将Ab水解为2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ab)和1 个可结晶片段(fragment crystallizable,Fc)(图4-4)。Fab 由V L^C L和V H^C H 1 结构域 组成,只与单个抗原表位结合(单价)o Fc由一对C/和C H3结构域组成,无抗原结合活性,是Ab与 效应分子或细胞表面Fc受体相互作用的部位。 (二)胃蛋白酶水解片段 胃蛋白酶在絞链区的近C端将Ab水解为1个F(ab>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图4-4)o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考试习题完整版

1、怎么理解免疫的现代概念? 识别和清除异物抗原、耐受/发生免疫应答、有利,也可能有害 2、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中枢,外周),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模型,分泌型) 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为什么说免疫是一把双刃剑? 4、比较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1.解释名词 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半抗原: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由B细胞表位(半抗原)和T细胞表位(载体)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由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可分为TI-1Ag和TI-2Ag。 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交叉反应:由共同表位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以上的抗原结合发生反应。存在于不同抗原物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称为共同表位。 交叉抗原(共同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 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有哪些?

*抗原的异物性 *理化性状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机体方面的因素 3.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有何不同? 特点TD-Ag TI-Ag Th 细胞+ - 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 - 回忆应答+ - 产生抗体类型IgG为主IgM 举例细菌病毒等脂多糖,荚膜多糖等 蛋白质抗原 4.异嗜性抗原有何临床意义。 5.如何理解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名词解释: 补体: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中及细胞膜上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成分,称为补体系统。补体的固有成分,调节蛋白,补体受体 MAC(攻膜复合体):c5b与c6 c7 c8 c9 结合形成的c5b6789n 免疫黏附:C3b与免疫复合物(IC)共价结合并与红细胞、血小板表面CR1结合, IC被运送至肝、脾清除的作用。 1、试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

卫生经济学复习重点

绪论 卫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经济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卫生经济学有两部分内容,包括健康经济学和卫生服务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 1.从宏观经济角度,研究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应当生产多少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生产多少非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 2.在卫生资源确定的条件下,研究各类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的数量 3.研究如何生产和提供上述医疗卫生服务产品和服务 4.研究谁应当接受这些产品和服务。 这四个基本问题中,前两个属于配置效率,第三个属于生产效率,第四个属于分配公平 Kenneth Arrow于1963年发表的“不确定性和医疗服务福利经济学”Mark Pauly于1968年发表“道德损害经济学:评论” 卫生经济分析工具研究:经济学分析工具,统计学分析工具 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 1.微观经济学方法 2.卫生计量经济学 3.卫生经济评价 4.效果评价 卫生总费用 卫生资源:是指社会在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 卫生总费用: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消耗卫生资源总和的货币表现形式 卫生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 1.通过卫生总费用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卫生资源配置状况,为合理分配卫

生资源提供依据。 2.可以使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卫生资源优化效率配置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性 卫生总费用与宏观经济 1.经济发展是卫生资源投入的基础 2.卫生资源投入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卫生总费用与卫生筹资: 卫生总费用研究是从全社会的角度反映卫生资金运动的全部过程,分析与评价卫生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效果,卫生费用的测算与分析结果,不仅可以为卫生筹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是评价社会对人群健康的重视程度,分析卫生保健体制公平和效率的重要依据 卫生总费用常用指标包括: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 卫生总费用分析方式:卫生总费用筹资分析和卫生总费用流向分析 卫生筹资:狭义上是指卫生资金的筹集,广义上不仅包括卫生资金的筹集,还包括卫生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卫生总费用流向分析:是卫生资金从进入卫生系统到流出卫生系统过程中的资金分配和使用方向的分析 一、卫生总费用筹资分析: 1.卫生筹资水平分析 2.卫生筹资结构分析 (1)政府卫生支出分析 (2)社会卫生支出分析 (3)个人卫生支出分析 二、卫生总费用流向分析 1.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费用流向分析 2.医疗机构卫生费用流向分析 3.不同卫生机构间药品费用流向分析 三、卫生总费用相关政策问题分析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一.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得理论与方法研究医疗卫生领域中投入与产出得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得学科,研究资源如何向卫生行业分配以及卫生行业内得资源配置。 二.卫生经济学得特征: 1)?不确定性存在及其程度:需求、供给 2)?保险得显著作用:改变价格杠杄 3)?信息问题 4)?非营利机构得巨大作用 5)?对竞争得限制 6)?公平不需要得作用 7)?政府补劣不公共提供 三.卫生经济学得研究内容: a、卫生服务市场; b、卫生服务体系; c、卫生筹资; d、卫生利用与费用控制; e、卫生资源配置及利用评价; f、医疗保障制度; g、卫生机构得经济管理;h。卫生经济学评价;i、卫生经济研究与卫生改革。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稀缺:一种商品或服务无论何时都有非零得机会成本,称之为稀缺。 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得资源去获得某项收益(货币得与非货币得),所放弃得以同样得资源从事其她而获得得相应得收益。 1.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系列不同得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得数量。 2.卫生服务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系列不同得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卫生服务得数量。 3.卫生服务需要:指从消费者得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得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或变得更健康所应获得得卫生服务量。 4.需要与需求得区别及联系: ⑴、过度需求:及没有需要得需求,如保健品、整形美容、抗生素等。 ⑵、有需要得需求: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医生从专业得角度也认为有必要提供得卫生服务量。 ⑶、潜在需求:个体没有认识到就不会去利用得服务或认识到得需要,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转化为需求。(计划经济缺陷:消费不足,激励不够) 5.卫生服务需求与卫生服务需要得政策意义: ⑴.根据需要为基础得分配倾向于以公平为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对市场分配结果地肯定。 ⑵.根据需求为基础得分配倾向于市场得手段配置,提高了资源得利用率,但导致卫生服务公平性得降低。 6.卫生服务需求得特点: ⑴.消费信息缺乏。 ⑵.卫生服务需求得被动性。 ⑶.卫生服务利用得效益外在性。 ⑷.卫生服务需求得不确定性。 ⑸.卫生服务费用支付得多源性。 7.卫生服务需求曲线及函数(P12) 8.卫生服务需求曲线得特征 一般商品得需求曲线就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得曲线,斜率为负。这表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

卫生经济学考试重点

卫生经济学复习资料 1.卫生经济学的定义 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一般为:实证经济学研究, 规范经济学研究 (二)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 3.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 卫生服务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就是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 & 4.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 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5.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定义:卫生服务的供给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作为供给应具备两个条件:(1)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2)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 特点:1、即时性2、不确定性3、专业性和技术性4、垄断性5、准确性与高质量性6、供给者的主导性7、外部经济效应8、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服务供给的短缺性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卫生服务价格(3)卫生服务成本(4)卫生服务需求水平(5)卫生资源 6.卫生服务产品的总类和特点 (1)准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有一定外部效应 | (2)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3)个人物品:1。必须消费品:价格弹性比较小,成本-效益好2。特需消费品:需求价格弹性大,成本-效益差 7.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1)卫生服务产品的特性(服务形态,公共性,产出的特殊性)(2)卫生服务市场的主体特征(三方存在)(3)医疗需求与供给的不确定性(4)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5)在卫生服务市场中存在垄断和诱导需求(6)医疗服务需求弹性小(7)医疗服务价格不是经充分竞争形成的(8)提供者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8.卫生服务市场的失灵表现在那些方面 (1)信息的不对称影响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2)效益的外在性影响市场调节对资源最优配置的效力(3)垄断带来低效率和技术进步受限(4)市场调节带来不公平的问题(5)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总量的平衡问题(6)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卫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卫生经济学复习重点

《现代卫生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1.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的理解及其在卫生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卫生工作经济问题的能力。 2.考核方式 期末开卷、笔试、60分钟考试。 3.适用范围、教材 考试命题的教科书为由邱鸿钟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卫生经济学》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卫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在卫生工作中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10%)、选择(40%)、简答(30%)、计算(20%) 二、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卫生经济学概论 一、重点掌握 1.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一般掌握 1.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一、重点掌握 1.需求价格弹性。 二、一般掌握 1.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及特点。 2.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需求曲线。 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 一、重要名词 卫生服务供给供给弹性 二、重点掌握 1.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影响因素。 2.供给弹性的计算、影响因素。 三、一般掌握 1.供给曲线。 2.卫生服务的供给弹性。 3.成本理论,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分析。 第四章卫生服务价格

一、重要名词 均衡价格 二、重点掌握 1.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因素,市场机制下的价格,政府管制价格,价格政策。 三、一般掌握 1.价格的功能与作用。 第八章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一、重要名词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二、重点掌握 1.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 2.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的测量。 第十章疾病经济负担分析与健康投资分析 一、重点掌握 1.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计算,影响病人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因素。 二、一般掌握 1.疾病经济负担的概念与类型。 2.间接疾病经济负担计算使用指标,计算间接疾病经济负担需考虑的因素。 2.研究疾病经济负担的意义。 三、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卫生服务个人需求卫生服务需要医生诱导需求理论 卫生服务市场供给消费可能线等产量线卫生费用个人卫生筹资卫生资源卫生资源配置卫生人力资源间接疾病经济负担疾病经济负担医疗服务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 二、选择正确答案: 1.需求价格弹性等于2时,表示(A)。 A.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化率B.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的变化率 C.量的变化率等于价格的变化率D.价格的变化将引起需求量的无限变化2.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B )。 A.价格下降,供给者的收入上升B.价格下降,供给者的收入下降 C.价格上升,供给者的收入不变D.价格上升,供给者的收入下降3.关于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B )。 A.卫生服务需求者信息缺乏B.专业性和垄断性 C.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的外在性D.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4.关于卫生服务供给的弹性,下列陈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影响卫生服务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时间,产品调整难易程度,需求弹性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161-200

第十八章超敏反应151促IgE类别转换、嗜酸性粒细胞存活和肥大细胞增殖的基因群,包括编码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其中编码IL.4 启动子区的基因变异,使IL?4分泌增多,导致IgE大量产生。②位于11Q12-13的编码高亲和性Fc.R ip亚单 位的基因,其多态性同哮喘和湿疹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环境因素 特应性个体易于发生哮喘和湿疹等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但实际发生频率仅为特应性个体的10% -30% o易 感性因素分析表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危险中各占50%。增加超敏反应概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儿童早期接触病原体、暴露于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及建立肠道正常菌群不足。因此卫生假说(hygiene hypothesis)认 为:儿童早期接触相对卫生较差的环境,特别是易于引起感染的环境,有助于防止变态反应性哮喘的发生。其机 制主要是由于儿童早期接触微生物,易于激活Thl应答及Thl细胞因子的产生,同时诱导Treg的产生抑制H12 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阻断IgE抗体的产生。 四、临床常见疾病 (―)全身过敏性反应 1.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最为常见,头抱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青霉素 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嚏哩醛酸或青霉烯酸,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 IgE,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青霉嚏哩醛酸或青霉烯酸蛋白可通过交联结 合靶细胞表面IgE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青霉素制剂在弱碱性溶液中易形成青霉 烯酸,因此使用青霉素时应临用前配制,放置2小时后不宜使用。临床发现少数人在初次注射青霉素时也可发 生过敏性休克,这可能与其曾经使用过被青霉素污染的医疗器械或吸入空气中青霉菌砲子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 态有关。 2.血清过敏性休克临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有些患 者可因曾经注射过相同血清制剂已被致敏而发生过敏性休克,重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局部过敏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因吸入花粉、尘瞒、真菌和毛屑等变应原或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临床常见过 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有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两种类型,以局部岀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浸润的炎症反应为特征。 2.消化道过敏反应少数人进食鱼、虾、蟹、蛋、奶等食物后可发生过敏性胃肠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 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天然免疫耐受被打破、胃肠道黏膜表面 分泌型IgA含量明显减少和蛋白水解酶缺乏与消化道过敏反应发生有关。 3.皮肤过敏反应主要包括尊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可由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 或冷热刺激等引起。口服青霉素对已被青霉素致敏的患者也可引发湿疹。临床上可见一种慢性尊麻疹,是由体 内产生的抗F CE RI a链的IgG类抗体引起,为II型超敏反应。 五、防治原则 (-)查明变应原,避免接触 通过询问过敏史和皮肤试验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I型超敏反应的最有效方法。皮肤试验通常 是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生物制品或其他变应原稀释后,在受试者前臂内侧做皮内注射,15?20分钟后观 察结果。若局部皮肤出现风团直径>lcm为皮试阳性,提示为过敏原。 (-)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特异性的免疫防治方法。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者,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 注射抗毒素血清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其机制是小剂量多次注射抗毒素血清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分批脱敏, 以致最终全部解除致敏状态。再次大剂量注射抗毒素血清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此种脱敏是暂时的,经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