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二次备课的优秀教案

教师二次备课的优秀教案

二次备课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一个优秀的教案不仅能够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还能够提供学生的学习路径和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教师二次备课中优秀教案的特点和要点。

首先,一个优秀的教案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明确的教学步骤。教学目标

必须是具体而明确的,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他们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步骤上,教师应该按照逻辑顺序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一个优秀的教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应该了解学

生的背景知识、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制定教学策略。通过设置适当的课堂活动和任务,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参与和思考。

此外,一个优秀的教案应该包含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

多媒体资料、实物展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提供多样的学习体验。通过巧妙运用教学资源和手段,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一个优秀的教案应该有灵活性和变通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

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增删改。因此,教案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教案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明确的教学步骤,充分

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并包含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此外,教案还应该有灵活性和变通性,以适应实际的教学需求。只有教师制定和使用优秀的教案,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二次备课的优秀教案

教师二次备课的优秀教案 二次备课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一个优秀的教案不仅能够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还能够提供学生的学习路径和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教师二次备课中优秀教案的特点和要点。 首先,一个优秀的教案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明确的教学步骤。教学目标 必须是具体而明确的,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他们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步骤上,教师应该按照逻辑顺序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一个优秀的教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应该了解学 生的背景知识、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制定教学策略。通过设置适当的课堂活动和任务,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参与和思考。 此外,一个优秀的教案应该包含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 多媒体资料、实物展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提供多样的学习体验。通过巧妙运用教学资源和手段,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一个优秀的教案应该有灵活性和变通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 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增删改。因此,教案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教案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明确的教学步骤,充分 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并包含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此外,教案还应该有灵活性和变通性,以适应实际的教学需求。只有教师制定和使用优秀的教案,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二次备课优秀教案范文

教师二次备课优秀教案范文 教案标题: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优秀教案范文 教案目标: 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旨、细节和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和归纳总结。 3.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案步骤: 1. 导入(5分钟) - 引入本课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话题,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 预习(10分钟) - 分发课文或阅读材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 -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标记和批注的方式记录重要信息和疑问。 -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思考。 3. 阅读理解(15分钟) - 学生进行第一次阅读,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 学生回答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检查他们对文章细节的理解程度。 - 引导学生使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和归纳总结,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4. 合作学习(15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和解决阅读理解问题。 - 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答案,并相互补充和纠正。

- 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监督者,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5. 独立练习(10分钟) - 学生个别完成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6. 总结(5分钟) -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进步和亮点。 -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案评价: 该教案通过引入话题、预习、阅读理解、合作学习和独立练习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次函数数学教案(优秀6篇)

二次函数数学教案(优秀6篇) 二次函数超级经典课件教案篇一 1.使学生掌握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ax2+bx+c的图象。 2.使学生掌握用图象或通过配方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让学生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以及性质的过程,理解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案篇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表达式y=Asin(ωx+φ),掌握A、φ、ωx+φ的含义;(2)熟练掌握由的图象得到函数的图象的方法;(3)会由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讨论其性质;(4)能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例题和学生练习,使学生能正确作出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并根据图像求解关系性质的问题;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缜密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 难点:各种性质的应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问题,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因为,函数y=Asin(ωx+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模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习题1-7第4,5,6题。 课后小结 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课后习题 作业:习题1-7第4,5,6题。 板书 次函数的教学设计篇三

二次备课教案范例数学

二次备课教案范例:数学 引言 备课是教师为了教授一堂课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好的备课教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分享一个二次备课教案的范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数学课程。 1. 教学目标 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及应用,能够进行坐标运算和比较。 2.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 坐标的表示及应用 - 坐标的运算与比较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坐标的运算与比较。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坐标的运算和比较的意义。 4.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 讲解法:通过清晰的语言和示例,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坐标运算的方法。 -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坐标运算和比较的练习,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引入本节课的内容,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实际生活中应用直角坐标系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并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 步骤二:概念讲解 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以及坐标轴的方向等内容。通过示意图和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步骤三:坐标运算与比较 讲解坐标的表示方法,包括点的坐标表示和坐标运算的方法。带领学生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坐标的加减法运算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 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坐标运算和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步骤五:归纳总结 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检查他们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6. 教学资源 本节课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包括: - 平面直角坐标系示意图 - 讲解课件或手写板 - 练习题及答案 7. 课堂评价 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口头回答问题:提问学生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坐标运算的问题,让学生逐个回答。 - 练习题评价:检查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完成的准确性和答题时间。 - 小组讨论评价:观察小组讨论的情况,评价学生合作讨论的能力和思维活跃程度。 8. 教学延伸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可以进行教学延伸,包括: - 更复杂的坐标运算和比较问题 - 直角坐标系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中的应用 - 多维坐标系的概念和应用等 结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坐标运算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备课教案的规范编写和教学实践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环节。

美术六册电子教案二次备课-生动的表情

教学内容生动的表情课时第 1 节共 1 节 授课时间 课程标准【造型表现】 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目标1.了解粉印版画的艺术特点,掌握粉印版画的制作方式和技巧。 2.观察人物的表情和动态造型,尝试用粉印版画的形式来表现,感受纸版画的艺术魅力。 3.培养认真、细致的创作习惯,体验粉印版画的创作乐趣。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生动的表情特征,用粉印版画的形式大胆表现。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生动的表情特征,用粉印版画的形式大胆表现。 教学准备(学生)粉印画工具材料。(水粉颜料、吹塑纸、泥工刀、夹子) (教师)各种表情图片、课件。粉印画工具材料。(水粉颜料、吹塑纸、泥工刀、夹子)初步教学活动设计练习设计意图二次备课 一、导入。 (1)欣赏教科书第14页粉印版画作品《大西瓜,真好吃》,思考:这是什么绘画形式? (2)教师简单介绍粉印版画的相关知识和创作工具。(3)出示一组生动有趣的儿童生活照。 (4)教师提问: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你觉得有哪些有趣的特点? (5)说一说 说说自己经历过的有趣的事,用表情和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6)揭示课题;《生动的表情》。 二、探究。 (1)说说自己经历过的有趣的事,用表情和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2)学习教科书第15页人物粉印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感受粉印版画的魅力。 (3)观察比较,说一说小作者们是如何刻画生动的表情的。感受新的绘 画形式,激发 探究欲望。 欣赏多幅个 性鲜明、富有 童趣的人物 纸版画作品, 帮助学生理 解粉印版画 的创作手法 与特点,增强 对人物粉印 版画的感受。 直观性示范, 引导学生发 现粉印版画 制作过程中 要注意的问 题,解决教学 难点。 欣赏教科 书第14页 优秀的版 画人物作 品《沉思》、 《玩耍中 的孩子》 (局部)。

五年级书法教案(包括二次备课及反思)

五年级写字教学计划 一、五年级写字课的教学目标: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五年级写字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能比较热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2、练习用毛笔临摹,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掌握独体字的结体规则,写好独体字. 4、掌握上下结构合体字的结体规则和书写方法,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5、掌握笔画之间合理搭配的基本规律,把汉字写得美观大方。 6、初步掌握在横格中写字的方法。 7、培养写字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书法艺术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钢笔写字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 难点: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语文教师要不折不扣上好写字课,要认真作写字方面的指导。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不少于25分钟。 3、关注学生的作业习惯、书写习惯,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提笔即是写字时"的意识. 4、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5、教师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 6、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再提笔写字,提笔就要写好、写对的习惯. 7、展开竞赛.以班为单位举行竞赛,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概念。也可以抽签的形式举行级的写字比赛. 四、写字进度安排表: (一)钢笔字 结构练习6课时综合练习3课时(二)毛笔字 常识教学2课时 笔画练习6课时 第一课左右结构

教案二次备课范文

教案二次备课范文 《教案二次备课范文》 一、教案二次备课的定义和重要性 教案二次备课是指在教师完成初次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情况,对教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优化。教案二次备课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教案二次备课的步骤和方法 1. 收集反馈:教师需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二次备课的依据。 2. 分析问题:教师需要对收集到的反馈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明确二次备课的重点和方向。 3. 制定方案:根据分析结果,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案二次备课的方案,包括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资源的补充等。 4. 实践检验:教师需要对制定的二次备课方案进行实践检验,观察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三、教案二次备课范文 以下是一份教案二次备课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原教案】 课题:数学课本第X章第X节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X的公式,能够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通过提问之前的知识,引入新公式。 2. 讲解新公式:详细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用法。 3. 练习:让学生做几道练习题,巩固新公式。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5.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 【二次备课】 通过上次的课堂观察和学生的反馈,我发现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过程不够理解,导致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我对教案进行了如下优化: 【优化后的教案】 课题:数学课本第X章第X节(优化后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应用新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通过提问之前的知识,引入新公式,强调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讲解新公式:简略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重点强调公式的应用范围和用法。 3. 实例讲解:通过几个实际例子,讲解如何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4. 练习:让学生做几道有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新公式,并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方法。

幼儿园二次备课教案范例

幼儿园二次备课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幼儿能够: 1.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并能正确说出它们的 名称; 2.学会正确区分左右手; 3.掌握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挥手、摇头等;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二、教学重点 1.认识身体的不同部位; 2.正确区分左右手。 三、教学准备 1.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身体的不同部位; 2.挥手、摇头等动作的示范视频或图片; 3.卡片,上面标有不同身体部位的名称。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身体的不同部位,与幼儿进行互动,鼓励他们说出身体 部位的名称,如头、手、脚等。同时,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和周围同伴的身体部位。 2. 学习身体部位的名称(10分钟) 将标有不同身体部位名称的卡片发给幼儿,请他们分组合作,尝试将卡片贴在 正确的身体部位上。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引导幼儿正确贴卡。 3. 巩固身体部位的名称(10分钟) 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身体部位名称的记忆。教师呼唤出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 幼儿们要快速做出对应的动作,例如:教师呼唤“摇头”,幼儿们要摇头。这个环节 可以多次重复,让幼儿们更好地掌握身体部位和动作的对应关系。 4. 区分左右手(15分钟) 教师示范将左右手分别伸直,然后让幼儿们观察老师的动作,培养他们区分左 右手的能力。随后,请幼儿们分别伸直左右手,并自己确认左右手的区别。

5. 动作复习与串联(10分钟) 结合前面学习的身体部位和动作,教师示范一系列动作,例如:挥手、摇头、点头等,鼓励幼儿们跟随示范一起完成动作。这样的动作串联可以让幼儿们巩固对身体部位和动作的记忆,并培养他们协调运动能力。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问幼儿们学到了哪些身体部位和动作,并与他们分享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幼儿们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所学的身体部位和动作,以及如何继续加强对这些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延伸 1.播放有关身体部位和动作的音乐,让幼儿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表演 自己喜欢的动作,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2.给幼儿们分发纸张,让他们用画笔或彩色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动 作和身体部位,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互动、锻炼和游戏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们学习并掌握身体部位的基本知识。教学过程中,幼儿们参与积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通过不断重复和巩固,幼儿们的学习效果较好。对于巩固学习成果和拓展幼儿的兴趣,还可以进一步采用更多的游戏和音乐元素,提供更多的艺术表现和创造的机会。

教师备课教案二次修改模板

教师备课教案二次修改模板 教师备课教案二次修改模板 教案标题:探索植物的生长条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线、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能够提出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建议。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 掌握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 2. 观察和描述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提出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建议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植物生长条件的图片、不同生长条件下植物生长情况的图片、植物生长所需条件的实验材料等。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1. 引入植物生长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列举一些植物的生长条件,让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

Step 2:知识讲解 1. 通过教学课件展示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光线、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 2. 结合图片和实例,讲解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Step 3:观察实验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实验。 2. 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指导,观察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Step 4:结果分析 1. 学生小组展示观察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生长情况的原因,并让学生提出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建议。 Step 5:知识总结 1. 教师总结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并强调它们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将重点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中。 Step 6:拓展延伸 1. 带领学生探究其他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如土壤质量、肥料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家庭或学校中改善植物生长环境。 Step 7:课堂小结 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植物的生长环境。 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语文二次备课教案范例

语文二次备课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 •理解课文内容,提取重要信息;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及其意义; •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提取重要信息;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 •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课件、教学录音、学生笔记本; 2.学生准备:复习课文、准备阅读相关材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通过提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思考相关话题。2. 预习(15分钟) •学生展示预习笔记,教师点评批改; •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激活学生对话题的思考。3. 阅读理解(30分钟) •学生阅读课文,重点把握关键词汇;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解答问题,梳理课文中的重点信息; •教师进行课堂点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思考与表达(25分钟) •学生个人思考,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展示各个角度的思考。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学生提出对课文的进一步思考和拓展话题; •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和思考。 六、课后作业 •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思考的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鼓励学生对于课文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写作。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学生在小组 协作中互相学习和交流,培养了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和系统。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理解较好,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关于课文的进一步问题,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八、教学延伸 本次教学重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另外,通过选取更多的文学作品和实际生活材料作为阅读素材,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广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政治二次备课教案模板

高中政治二次备课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高中政治二次备课教案模板 教案概述: 本教案模板旨在为高中政治教师提供一种规范化的教案撰写方式,以便更好地备课和教学。该模板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调整。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 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和重要概念。 2.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 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点; -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1.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 - 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演变; - 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的分析。 2. 本次备课的具体内容为: - 单元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单元二: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 - 单元三: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演变 - 单元四: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的分析 教学方法: 1.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的政治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1. 教材: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用于展示教学资源和辅助教学。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发言质量和合作态度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应的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考试评价:设计合理的考试形式,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整体掌握情况。

美术二次备课教案范例

美术二次备课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能够: 1.掌握素描基本技巧和构图原理。 2.熟悉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4.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素描基础 •素描的定义和作用。 •线条的种类和运用。 •灰度的概念和运用。 •透视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2. 色彩基础 •色彩的基本分类。 •调色盘和色彩搭配。 •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 3. 观察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视觉观察的重要性。 •视觉记忆和形象提取。 •模仿与创作的结合。 4. 艺术作品鉴赏 •名画欣赏。 •艺术评论和评价。 三、教学步骤 1.课程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并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审美感。 2.知识讲解(20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和黑板,详细讲解素描基础和色彩基础的知识点,包括定义、原理和基本技巧。 –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素描和色彩运用技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3.学生实践(4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小练习,练习素描和色彩运用。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提供个别指导。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素材和技巧,激发创意和表现力。 4.艺术作品鉴赏(1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幅名画,重点讲解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发表自己的艺术评论,提高鉴赏能力。 5.总结和展望(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四、教学评估 •学生的练习成果和作品展示。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学生对名画的评论和分析。 五、教学资源 •课件。 •黑板、白板。 •素描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名画图片。 以上为美术二次备课教案范例。通过这个教案,学生们将能够在掌握素描和色 彩基础技巧的基础上,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并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次备课教案范例

二次备课教案范例 导言 备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通过备课可以使教师更加有序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以某高中物理课程为例,演示一份二次备课教案的范例,旨在帮助教师理解备课过程并提高备课效率。 课程信息 •学科: 物理 •所属年级:高中一年级 •课时:第二课时 •课时时长:40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掌握国际单位制和物理学中常用的量的符号表示方法•能力目标: –完成物理实验报告的编写 –运用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掌握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熟练掌握国际单位制和物理学中常用的量的符号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教学准备 •教材:高中物理教材 •备课资料:物理学定义和研究内容的相关知识介绍 •实验器材:测量尺、秒表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简要介绍物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2. 学习新知(15分钟) •分析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3. 实践探究(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物理学知识的实验活动,如通过测量尺测量教室的长度、用秒表测量实验中小球下落的时间等。 4. 归纳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总结物理学中涉及的常用量的符号表示方法和国际单位制。 5.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份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等。 教学扩展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和最新研究成果,拓宽视野。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的批改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备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时总结并改进教学效果。 结语 本次教学范例是一份二次备课教案,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安排,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应该灵活运用备课中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二次备课教案

幼儿园二次备课教案 【篇一:小班第二周教案】 胡庄幼儿园小班第 2 周语言领域教案 胡庄幼儿园小班第 2 周艺术领域教案 胡庄幼儿园小班第 2 周艺术领域教案 【篇二:小班教案备课】 2013学年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表 12 【篇三:幼儿园教案范本】 乐乐幼儿园半日教案范本 一、晨间活动 0:00-0:00 1、开窗通风;整理教室,准备好当天幼儿饮用水。 2、接待幼儿并对幼儿进行二次晨检 3 早上入园能主动有礼貌和老师问好。 4不带细小危险的物品 5……。 6、游戏:《xxxx》 二、早操 0:00-0:00 1、老师精神饱满带领幼儿做好早操准备。 2、鼓励幼儿主动跟着老师做操。 三、教育活动0:00-0:00 例如: 活动名称: 《我长大了》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观察比较的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的成长。 2 分辨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外貌变化。 活动准备: 1.婴儿图片若干。 2.幼儿小时候照片和近期照片各一张。 3.婴幼儿用品若干。 4.请一名妈妈带着宝宝来做客。

活动过程: 一.谈谈小时候的我 `1.请幼儿观看婴儿图片 2.让幼儿根据自己带来的物品,谈谈自己小时候的事。 二、看看现在的我 1.请一位母亲带她的婴儿来班上作客,让幼儿与婴儿比比小手、 小脚、小脸和身高,发现自己现在的变化。 2.请几个幼儿上前试试婴儿的小衣服、小鞋子、小手套、小帽子,进一步体会到自己长大了。3.想想现在我们除了身体上有变化, 还有别的什么变化没有?(会自己吃饭、睡觉、走路、穿衣、会说话,还会帮妈妈做事等等。) 小结:现在的我不仅长高长大了,而且还懂事多了,能干多了。 三游戏《时光隧道》 1. 将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贴在上方,排一列“以前的我”,将现在的我 照片贴在下方,排一列“现在的我”。 找一找、用手指连连看,哪一个是好朋友小时候的照片。 课后反思:。。。。。。。。。。。。。。。。。。。。。。。。。。。。。。。。 四、生活活动 0:00-0:00 生活活动:入厕、洗手、喝水 1.能自己整理衣裤,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爱护厕所卫生。 2.有正确洗手的方法,有手脏时自觉洗手的习惯。 3.自主取、放口杯,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4.提醒幼儿随时喝水 五、户外游戏(区角游戏)0:00-0:00 游戏活动:民间游戏贴烧 饼 活动目标: 1、练习快跑和躲闪跑,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和协调性。 2、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平整一块空场地,画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做厨师操:送菜(跑),切菜(上肢运动),炒菜(上肢运动),翻饼(下蹲配合手腕运动)。 2、游戏:贴烧饼。

教师二次备课优秀教案设计

教师二次备课优秀教案设计 教案标题:教师二次备课优秀教案设计 教案目标: 1. 帮助教师在二次备课中设计出优秀的教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2. 提供指导,使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和 要求的教案。 3. 鼓励教师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教案结构: I. 教学背景和目标 A. 确定教学主题和目标 B. 分析学生的背景和需求 C. 设定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 II. 教学内容和步骤 A.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B. 教学步骤的设计和安排 C. 教学资源和材料的准备 III. 教学方法和策略 A.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B. 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活动 C. 提供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的学生的支持 IV. 教学评估和反馈 A. 设计有效的评估工具和方法

B.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C.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V. 教学扩展和巩固 A. 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B.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C. 总结教学内容和反思教学过程 教案撰写要点: 1. 教学背景和目标部分应该明确教学的主题和目标,并分析学生的背景和需求,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教学内容和步骤部分应该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并设计清晰的教学步骤 和安排,以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3. 教学方法和策略部分应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4. 教学评估和反馈部分应该设计有效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 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成果。 5. 教学扩展和巩固部分应该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 合作学习,以加深和巩固他们的学习。 教案撰写注意事项: 1. 教案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2. 教案的设计应该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同时考虑学生的需求和能力。 3. 教案的每个部分应该有明确的标题和内容,便于教师查找和使用。 4. 教案的撰写应该注重细节和逻辑性,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二次备课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二次备课 这是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二次备课,是优秀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二次备课第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2.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说出自己了解的大人们童年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表现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为基础,做到把内容讲清楚,讲具体。 4.在学生精彩的交流中,进行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所说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反映大人们童年难忘生活的片断,讲述大人们的童年故事,使学生感到童年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难点 把故事讲述清楚,讲具体,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童年,一首欢乐的歌,一个美好的梦,让人亲身经历,永不忘记。那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童年的趣事、乐事又给你留下哪些印象呢?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3.谈话揭题:人不知不觉就长大了,童年的记忆却伴随着人的一生。让我们走进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学生齐读课题。 二、明确交际要求。

(一)阅读课本,了解交际要求。 1. 读教材13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小组长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整理。)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交际要求:(1)根据提问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2)认真倾听,在交流时能边听边记录。 3.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交际要求 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谁的童年,如祖父母、父母、邻居,在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问之前,先列一个提纲,把提问对象和问题写下来。下面的表格仅供参考。 提问对象 问题一 问题二 …… 邻居阿姨 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那几篇课文? 干过什么傻事?说过什么傻话? 爸爸 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下课后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 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可以从这些方面提问:他们小时候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难忘的事情……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二次备课教案(共5课时)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简析: 学生认识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人们分东西或进行除法计算时,如果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可以使用分数。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形成分数概念比较困难。分数概念十分重要,如果对分数概念掌握不好,进行分数计算和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小学数学分两段教学分数的概念,第一段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段是五年级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还把“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成两次教学,第一次是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二次是三年级下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主要认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教学本单元应该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及其要求,不要给出抽象的定义或具有概括性的法则,不要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以免加重教、学双方不必要的负担。分数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传统教学十分重视分数教学,新课程也很重视分数的教学。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分数。。 2.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分数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简单推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引导学生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难点:根据给出的没有均分的图形,估计各部分大约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单元课时安排: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1课时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1课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课时练习十一 1课时多彩的分数条 1课时单元测验 2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支持二次备课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正方形、长 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进行教学,为以 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老师拿出积木,要求学生分组搭建积木。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在学生活动后,制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应的让其他学生找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引导认识长方形。 1.摸一摸 摸一摸长方形积木,观察。 2.画一画 动手绘画长方形。 3.比一比 学生分组比较各自所画的长方形并相互评价。老师拿出各式各样的长方形,并总结长方形的特点。 三、自主认识正方形 1.谈话启发方法。 请学生们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的方法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2.学生活动,教师在一旁观察指导 3.交流后概括正方形的特点。 四、放手认识圆形 要求学生们遵循以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方法认识圆形,认识后每一小组排除代表来向同学们介绍圆形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平成下面的图形吗?(教师出

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让学生们自己试着照样子去拼,拼出三角形和长方形时要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拼成平行四边形,由教师介绍名称。 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主要是在学生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象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与形状相关的图形) 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流程一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二次备课)(1)

第一单元 本单元围绕主题“质朴纯真”编排,展现古今中外对这一美好品质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学后如沐春风,令人清新抒怀。从故事情节中把握,从人物形象中感受,从浸透着情感的关键词句中体会,应是本单元阅读教学的关键。“能说会写”栏目要求围绕单元主题真情表达、真诚倾吐,指导学生树立“吐真言,表真情”的写作态度,从课文中汲取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语文七色光”栏目安排有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积累、扩展、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教学中应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导练、导学相结合。 1 最后的常春藤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2.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理解中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2.学习小说构思技巧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3.体会破折号的不同作用,积累喜欢的词句。 4.能够独立认识“艾、琼、珊”等6个生字,会写“艾、珊、联、筹”等7个生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起去感受用生命铸就生命的动人故事。(板书: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师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按要求学习。 2.检查多音字读音: 3.概括段意 4.默读课文,思考问题:最后的常春藤叶与文中的人物有着怎样的关系? 5.谁是文章的主人色呢? 6. 文章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对他进行描写,而我们以前学习的文章都对主人公进行了细致地描写,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三、梳理情节,分析人物 1.最后的常春藤叶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关系到她的生死)?相机解释“肺炎”。 2.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出来的?用笔画出来。 这悲凉的景物描写与琼珊有什么关系? 3.带着悲凉的情感朗读句子。 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贝尔曼的句子。 (1)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关心、同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