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质控自查与改进记录内容

超声质控自查与改进记录内容

一、超声质控自查与改进记录内容

1、超声质控自查

(1)超声科室质量控制管理

1)每月进行质控检查,确保设备及诊断工作符合科室质控要求; 2)检查超声仪器、放射学仪器及其他设备的有效性,以及仪器操作者的技能;

3)定期复核超声影像和诊断结果,以及其他影像设备中的检查结果;

4)实施定期设备维护,如灭菌保养、仪器校验、功能检测、技术升级等;

5)确保超声科室的有效运行,提升超声诊断质量;

6)定期审核技术文献,更新超声诊断技术。

(2)超声操作者质量控制

1)认真学习超声诊断理论,熟悉超声操作和解读;

2)定期参加超声科室的培训,更新超声诊断技术;

3)定期参加技术会议,提高技术水平;

4)熟悉和使用超声报告软件,改善报告质量。

2、超声质控改进

(1)改进诊断标准

1)每年定期对超声诊断标准进行评估,及时修改;

2)加强国内外科学技术交流,引进优质的超声诊断标准;

3)定期审核技术文献,更新超声诊断技术。

(2)改进诊断设备

1)定期检查和校准超声诊断设备;

2)定期更新设备,以提高诊断质量;

3)引进先进的超声诊断设备,以满足国家新的技术要求。

(3)改进临床实践

1)鼓励临床医生及时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超声诊断技术; 2)定期审核报告,及时反馈,及时修正;

3)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保持超声诊断质量可持续改进。

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

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超声科的质量控制流程和相关记录,以确保提供准确、可靠的医学影像诊断服务。 2. 质量管理体系 2.1 目标与原则 - 提高图像质量:通过合理设置设备参数和操作技术,优化图像品质。 - 确保安全性:遵守辐射防护规定,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及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 - 持续改进:建立反馈机制并进行周期性评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方法。 2.2 组织结构与职责分配 在该部门内指派专业团队来执行以下任务: a) 设备校验和日常巡检; b) 图像采集过程监督;

c) 影响因素调查及纠正预案编写; 3. 设备校验与日常巡检 3.1 核心设施验证 对核心仪器(如B型超声扫描仪)进行初始验证,并按照厂商要求对其功能进行定期测试。 3 .2日常巡视 定期巡视设备,检查其外观、电源线连接情况以及附件的完整性。确保无异常现象。 4. 图像采集过程监督 4 .1 操作规范 制定操作手册,并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4.2参数设置与校准 系统管理员负责确保超声仪器参数正确设置并经常校准,包括但不限于增益、深度等。 5. 影响因素调查与纠正预案编写 在出现影响图像质量或安全性的问题时,立即展开调查,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 相关附件 - 设备验证报告; - 工作人员培训记录; - 质量评估结果汇总表; 7. 法律名词及注释 a) 辐射防护规定:指国家有关辐射防护管理部门发布并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8.结论 本文档详细描述了超声科在日常工作中所需执行的各项任务和流程。通过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操作, 我们将能够提供高品质、可靠而安全地医学影像诊断服务。 附件: 1. 设备验证报告 2. 工作人员培训记录 3. 质量评估结果汇总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超声乳腺质控自查与改进记录内容

超声乳腺质控自查与改进记录内容超声乳腺质控自查与改进记录内容「篇一」 超声室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措施 1自查:日常工作中,根据指控活动的八项指标约束自己的诊疗过程,结合工作实际,发现自身不足,及时改正。2 互查平时我们科一个检查室都是两位医师,一个做检查,另一个打报告,打报告的医师在完成正常工作之于就可以对做检查的医师进行督查尤其是着重自己或他人曾经犯错的环节,予以重点观察,对不足之处及时提醒,同事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报告前发前曾设一道关卡,防患于未然.3 质控员查:质控员按照质控方案定期开展质控活动,注意资料整理。科主任查:定期指控至少30%质控员指控过的报告;不定期抽查任意医师、任意报告、任意环节,发现问题根据是否为质控员曾经发现的问题给予不同方式的处理。 超声乳腺质控自查与改进记录内容「篇二」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超声质量控制的范围 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检查及检查报告。 4、病例追踪随访。 5、质控会议。 二、质量控制具体内容 1、人员管理与素质

(1)、成立以科主任及高年资医师为主体,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管理科室日常诊疗工作管理及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量。每月一次组织科内治疗自查。 (2)、加强业务学习及继续教育力度,利用本地区及医院资源,提高本科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上岗资格证考试通过率。 (3)、加强服务意识及人文教育,增强行风作风建设,减低因工作态度问题所引起的投诉及纠纷。 2、仪器设备使用及维护 (1)、严格按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检查操作,熟悉各仪器性能指标,熟记各项检查适应症与禁忌症,避免重大仪器故障及医疗事故发生。 (2)、加强与保养维修厂家的联系,定时告知仪器使用情况,了解日常保养及使用知识,学会排除机器简单故障,对重大机器故障要及时上报医院相关科室及维修部门。 (3)、仪器使用后清洁探头,并及时关机,关闭电源,避免长时开机,每天下班后关闭仪器总电源,防范事故发生。 3、操作检查及检查报告 (1)、严格按操作规程对不同脏器进行扫查,质控小组成员要不定时观察科室人员检查时操作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检查手法,并加以解释说明。 (2)、对发现有特殊及疑难病例时,要请教上级医师及高年资医师,初步达成科内讨论统一意见后作出较合理的超声诊断。 (3)、质控小组每月定期抽查定量检查报告,规范报告内容,制定相对统一标准,对于出现明显医疗差错的要及时作好登记。 (4)、对医院质控部门反馈情况要及时调查处理,并作登记,依照医院相关规定及科室制度作处罚处理。 4、病例追踪随访

超声科质量控制工作记录

超声科质量控制工作记录 超声科质量控制工作记录 超声科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影像科室,承担着诊断、检查和监 测等重要任务。为了确保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在日常工 作中注重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我们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水平。下面是我 们的质量控制工作记录。 第一条,定期校准和维护设备。我们每隔一定时间对超声检查设 备进行校准,并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设 备的精确性对于超声检查结果的正确性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对设备的 管理保持高度的重视。 第二条,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超声科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员工培训,确保每位技术人员都熟练掌握操作要领。我们要求 每次超声检查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随意操作和疏忽大意,以保 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三条,定期开展质量评审。我们周期性地开展质量评审,对过 去一段时间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各项指标的合格率、误诊率和临床满意度等。根据评审结果,我们制定改进措施,以 进一步提高检查质量和满意度。 第四条,开展内部质量控制。超声科建立了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 体系,包括日常自检、相互对气、质控仪器等环节。技术人员每日对

设备进行自检,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我们进行定期的相互对气,检查同类设备之间的差异;此外,我们还定期使用质控仪器,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五条,不断学习和提高。超声科技术发展迅速,新的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以提高诊断能力和工作水平。我们组织定期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使技术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超声技术和临床应用。 通过以上的质量控制工作,我们的超声科在提高超声检查的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我们相信,持续的质量控制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准确的诊断和更好的治疗效果。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医疗机构的需要。

超声科质量控制检查记录

超声科质量控制检查记录 超声科质量控制检查记录 一、引言 超声科质量控制检查是为了确保超声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临床诊断准确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报告详细记录了超声 科质量控制检查的各项指标和项目。 二、设备质量控制检查 1、设备基本信息记录: - 设备生产厂商及型号: - 设备安装日期: -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2、设备维护保养检查: - 设备外观检查: - 设备探头检查: - 设备灯光检查: - 设备电源检查: - 设备功能检查:

3、设备校准检查: - 设备水平刻度校准: - 设备深度刻度校准: - 设备增益校准: - 设备时基校准: - 设备激励电压校准: 4、设备图像质量评估: - 图像分辨率评估: - 图像灰阶评估: - 图像信噪比评估: - 图像深度评估: 三、操作者质量控制检查 1、操作者资质记录: - 操作员姓名: - 操作员从业资格证书编号: - 操作员培训、考核记录: 2、操作者技术操作检查:

- 操作者超声探头握持姿势检查: - 操作者超声扫描速度检查: - 操作者超声探头方向检查: - 操作者超声探头压迫力检查: - 操作者超声图像获取质量检查: 3、操作者术者智商检查: - 操作者对超声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 - 操作者对超声临床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 - 操作者对超声仪器操作技巧的掌握情况检查: 四、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1、设备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 设备故障及时维修保养: - 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制定: - 设备升级及时跟进: 2、操作者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 操作者培训计划制定: - 操作者技术操作规范制定:

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模板

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模板 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模板 引言: 质量控制在医疗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超声科这一高度技术化的领域。为了确保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模板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将探讨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模板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它来提高超声检查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模板的作用 1. 提供统一标准: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模板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确保每次超声检查的操作步骤和记录方式一致。这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提高超声检查的可比性和可重复性。 2. 监控技术操作: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模板允许医务人员详细记录超声检查的技术参数和操作细节。通过对记录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监控不同操作者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和纠正一些技术操作上的问题,提高超声检查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质量评估和反馈: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模板的使用使得质量评估和反馈更加直观和有效。通过对记录的综合分析,可以评估不同超声检

查的质量,并及时向操作者提供反馈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技术 水平和工作方法。 二、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模板的内容 1. 患者信息: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尊称、性别、芳龄等。这些 信息有助于确保每个患者的检查记录都能准确地与其关联。 2. 技术参数:记录超声检查的技术参数,包括超声探头的型号和频率、增益、深度、图像模式等。这些参数对于不同类型的超声检查有着重 要的影响,记录它们有助于标准化操作流程,并提高超声检查的一致 性和可比性。 3. 操作步骤:详细记录超声检查的操作步骤,包括超声探头的放置位置、扫描方向、操作者手法等。这些记录有助于减少操作者因素对结 果的影响,并提高超声检查的可重复性。 4. 影像质量评估:对超声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分辨率、噪声、 伪影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对质量评估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及时发 现和解决影像质量方面的问题,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 超声科质量控制记录模板的使用对于提高超声检查的质量和可靠性具 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操作流程,还能够监

超声报告单自查与整改

超声报告单自查与整改 超声报告单是医生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编写的一份重要文档,它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医生繁忙或疏忽等原因,有时候超声报告单中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或缺漏。为了保证超声报告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医生和技师应该进行自查与整改,确保报告单的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超声报告单的自查与整改。 超声报告单的自查应从报告单的格式和基本信息开始。医生和技师需要仔细检查报告单的标题、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等基本信息是否正确无误。同时,还应检查报告单中的医院名称、科室名称等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如果发现错误或不一致,应及时进行修改,避免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困扰。 超声报告单的自查还应关注报告单中的检查所见和结论。医生和技师应仔细查看报告单中的超声图像和文字描述,确保其准确传达了检查结果。在文字描述方面,应注意使用准确的医学术语,避免使用模糊或不规范的词汇。同时,还应注意描述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遗漏关键信息或出现矛盾之处。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三,超声报告单的自查还应关注报告单的解读和建议。医生和技师应仔细阅读报告单中的解读部分,确保其准确传达了超声检查结

果的意义和临床价值。在建议方面,应注意提出具体、明确的治疗建议,避免模棱两可或含糊其辞。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主治医生讨论,得出正确的解读和建议。 超声报告单的自查还应关注报告单的细节和规范性。医生和技师应注意报告单的书写规范,避免出现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或格式混乱等问题。同时,还应注意报告单的排版和版面设计,使其整体美观、易读。在报告单的附注部分,应注意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补充说明,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单。 超声报告单的自查与整改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医生和技师应定期进行自查,总结经验,及时修正错误和不足。同时,还应关注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通过不断的自查与整改,可以提高超声报告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超声报告单的自查与整改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确保报告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医生和技师应从报告单的格式、基本信息、检查所见和结论、解读和建议以及细节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自查与整改,确保报告单的质量。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可以提高超声报告单的质量,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有效的支持。

超声质控总结

超声质控总结 超声质控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对超声检查的质量进行 监控和改进,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超声诊断中,质 控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水平,提高患者检查的满 意度,减少误诊率,保障医疗安全。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超声质控的 相关内容。 首先,在超声质控中,设备校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超声设备应 定期进行校准和调试,以保证机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设备进行定 期的质控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设备的问题,提高其性能和精度。此外,操作人员也要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规范和技巧,以 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在超声图像的获取和解读过程中,质控是非常重要的。正 确的超声图像获取对于诊断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操作人员应 该注意仪器的设置、患者的姿势、探头的方向和角度等因素,以获得 清晰、准确的图像。同时,对于图像的解读也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 行质控,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医生应该熟悉常见疾病的超声特点,提高其诊断能力,并及时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更新自己的 知识水平。 此外,超声质控还需要注意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文件记录。质量管 理包括对超声诊断的全面管理,包括设备的维护、操作人员的管理、

图像的管理等方面。文件记录包括超声检查的相关信息,如患者的个 人信息、超声图像、诊断结果等,以备日后查阅和参考。 最后,超声质控还需要加强与其他科室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和交流。通过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可以共同探讨疑难病例,分享经验和技术, 提高诊断水平。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可以共享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 升整体的医疗水平。 总结起来,超声质控是超声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设备校准、操作规范、图像获取和解读的质控,可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同时,质量管理和文件记录的完善也是不可忽视的。加强 与其他科室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可以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希 望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能够不断提高超声诊断的质量,为患者的健 康保驾护航。

医院影像及超声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自查及改进记录

医院影像及超声科医学影像质量安全管理 工作自查及改进记录 为加强影像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医疗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就医安全,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和科室的具体情况,就今年医疗质量控制分析总结如下: 1.工作量 放射:10080人次 彩超:12775人次 2.阳性率 彩超:79% 放射:78% 3.与临床诊断符合率 放射:84% 彩超:85% 4.工作人员无违规、违纪现象,无接待、投诉,出勤率:100% 5.机器运行、维护:彩超运行正常,X光机、CT机运行正常。 6.工作人员紧张,排班困难 7.我科医疗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或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业务的深入开展。 8.防护设施及标识仍然没到位。 9.治疗室的相关问題仍然存在 10.科室成员不能完全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其原因医院所发核

心制度内容大部分与我科情况不符)。 11.在实际工作中核心疗制度执行不够好,如诊断报告书写不规范(无统标准),描述术语与诊断结果混为一谈;技术操作不规范(设备老化、陈旧) 12.工作积极性不高(设备条件差,人员紧张,患者量大,个人收入不高) 改进措施: 1.以此次创等级医院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活动,强化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 2.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学习,定期抽查,要做到有制度,就得掌握,并落实到位。 3切实健全完整的报告书写规范,认真落实报告审核制度,定期审核评估与奖金挂钩。 4加强政治、医德医风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5.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6.加强人文知识和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增强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 7.科室存在的具体客观问題(设备、人员和业务学习等),及时

超声科自查报告

超声科自查报告 尊敬的领导: 我院超声科自查报告如下: 一、工作概况 超声科是我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超声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常 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常规检查项目。科室人员结构合理,拥有 一批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生和技术人员,为病患提供高 质量的超声检查服务。 二、设备设施 我科拥有国内先进的超声影像设备和配套设施,设备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临床检查需求。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我科设有专门负责 设备维护和日常检修的技术人员,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三、工作流程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我科建立了科学完善的工作流程。具 体流程如下: 1. 病患登记:接待前来超声检查的病患,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和病情 描述。 2. 检查准备: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准备相应的超声探头和耦合剂 等设备。

3. 检查操作:医生按照规范操作流程,完成超声检查,保证影像质量和准确度。 4. 检查解读:医生根据超声影像,结合病史资料进行检查解读,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5. 报告撰写:医生编写超声检查报告,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并及时进行审核与签字。 6. 报告发放:将审核后的报告及时打印或电子发送给相关科室或患者,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 四、质量管理 为保障超声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我们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和不断改进工作。具体措施包括: 1.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超声科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标准,明确各岗位职责和要求。 2. 内部质控: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生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3. 外部质控:积极参与相关学会组织的质控活动,与其他医院进行对比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4. 严格检查报告审核:对每份报告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告准确无误,符合医疗规范。 五、继续改进

超声科自查表

超声科自查表 超声科自查表填报日期: 年月日标准自查要点自查方法自查评价 a b c d 一、科室管理(100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有一名执业的医师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发现一起执业医师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不符合人事科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6、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为零。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

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药事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 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酌情扣分。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一条扣1分。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化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 每月随机抽查医护人员一至两名,不熟悉相关制度者,酌情扣分。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发现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能遵循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的,酌情扣分。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无相应预案不得分。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超声科自查自纠报告

超声科自查自纠报告 本次超声科自查自纠报告旨在对科室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超声科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在自查自纠的过程中,我们按照医院制定的自查自纠工作方案,认真梳理科室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检视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提升。 一、质控管理 在质控管理方面,我们重点关注工作流程、质量评估、设备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对这些方面进行的自查自纠总结。 1. 工作流程:我们对超声科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全面审视,并发现了以下问题: a. 部分医生的工作流程不够规范,存在操作程序混乱、流程不清晰的情况。因此,我们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流程标准,并进行了科内培训和交流,以确保每位医生都能规范操作。 b. 部分检查申请单填写不完整、不准确,缺乏必要的临床信息。为此,我们与其他临床科室加强了沟通,共同制定规范的填写标准,并对医生进行了培训,以提高申请单填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质量评估:我们发现部分医生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存在诊断错误、报告书写不规范等问题:

a.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定期组织学习讨 论会,分享病例经验,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 报告书写的要求,确保每份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设备维护:我们重视超声设备的维护工作,发现了以下问题: a. 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不够及时,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较多。为此,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并加强了相关人员的培训, 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二、医疗安全管理 在医疗安全管理方面,我们注重对医疗操作规范、消毒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 1. 医疗操作规范:我们发现部分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感 染防控标准,存在穿戴不规范及操作不标准的情况。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确保医疗操作规范的执行: a. 强化培训:加强医生的培训,提高其对感染防控知识和操作技 能的掌握程度。 b. 加强监督:增加对医生操作的监督和检查频次,及时纠正不规 范操作。 2. 消毒防护措施:我们发现部分人员在消毒防护措施方面存在问题,表现在使用消毒液不当、操作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超声科质量控制中常见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超声科质量控制中常见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超声科质量控制是确保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在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设备故障、操作误差、图像质量不佳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设备故障是超声科质量控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设备故障可能导 致图像质量较差、信号丢失等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定期维 护和检查设备,包括更新软件、检查探头、清洁设备等。同时,建立 设备故障报告系统,及时上报设备故障情况,以便进行维修和更换。 操作误差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不同,可能会出现操作不当、标记错误等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可 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进。首先,提供系统化和持续的培训,包括设 备操作培训、解剖学和疾病知识培训等,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其次,制定操作规范和流程,明确每个步骤和注意事项,降低操作误 差的发生。 图像质量不佳是质量控制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图像质量不佳可 能会导致诊断困难和误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

施。首先,操作人员应掌握合适的超声成像技巧,包括探头的角度、压力和位置的调整等。其次,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此外,要注意维护良好的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以确保图像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中还需要关注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和质量指标,对每个超声检查进行评估。其次,加强与其他科室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了解他们对超声检查结果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结果。 此外,超声科质量控制中要重视数据的质量和管理。为了确保数据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建立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估。其次,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备份和恢复等,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超声科质量控制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设备故障、操作误差、图像质量不佳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持续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并加强与其他科室的交流

超声科自查报告及整改意见

超声科自查报告及整改意见 篇一:超声科自查表 超声科自查表 填报日期:年月日 总分: 科室负责人: 篇二:医疗质量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陇西县红十字眼科医院 XX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根据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整顿活动的要求,我院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现就自查结果及整改意见、措施和具体整改责任落实汇报如下: 一、我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基本情况回顾: (一)我院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我们制定了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方案与考核标准,健全完善了各项医疗管理制度职责。医疗质量管理按照管理方案和考核标准的要求,定期深入科室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核心制度的落实,检查结果以质量分的形式与医院绩效考核方案挂钩,有效地促进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二)加强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我们通过安全大会的形式,对全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并与各科室有关人员签定安全责任书。加强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举办了“医疗质量安全”等培训。安全检查检查结束后,院质量控制科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纠纷隐患,找出核心问题和整改措施,然后召开科长、护士长、业务骨干会议进行质量讲评,有效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与考核,按照年初三基培训考核计划,各科室每季度必须考核一次,医务科、护理部每半年必须举办一次全 院性的三基考核,参考率、合格率务必达95%以上。 (三)健全了防范医疗事故纠纷、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预案,建立了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机制。 (四)护理管理方面 (1)护理管理组织 能够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组织护士长及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了《护士条例》,确保做到知法、守法、依法执业。

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活动记录本模板

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活动记录本模板 目录 1、科室质控小组名单 (1) 2、科室质控小组职责 (2) 3、科室质控小组工作制度 (3) 4、1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4) 5、2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6) 6、3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8) 7、4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10) 8、5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12) 9、6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15) 10、上半年质控小组活动总结 (17) 11、上半年科室主要质量和效率指标统计 (19) 12、7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21) 13、8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23) 14、9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25) 15、10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27) 16、11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30) 17、12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32) 18、下半年质控小组活动总结 (34) 19、下半年科室主要质量和效率指标统计 (36) 20、全年质控小组活动总结 (38)

21、全年科室主要质量和效率指标统计 (40)

科室质控小组名单

科室质控小组职责 1、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质控医师或技师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操作诊疗常规、报告书写规范并组织实施;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科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内操作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医院感染控制、医疗安全等; 4、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不良事件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 5、每月对科室主要质量和效率指标统计,进行质控总结,完成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