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基本知识

皮肤的基本知识
皮肤的基本知识

一、皮肤的构造

皮肤的表面图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就像一张把我们身体中各器官包藏起来的一块膜

*皮肤的厚度因身体各部位不同而不一样,表皮为0.07—0.2毫米,真皮大约是表皮的10倍左右

*皮肤表面有许多凹凸纹理,凸出的称为皮丘,凹的深处称为皮沟

*皮沟之间交叉处的小孔被称为毛孔,皮丘的中心即是汗孔

*表皮角蛋白生长因子生成的表皮性脂质、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从毛孔中排出、汗腺分泌的汗液从汗孔中流出、这三者混在一起形成一层弱酸性的皮脂膜、皮脂膜成薄膜状(厚度为0.5um )覆盖在皮肤表面

二:皮肤的组织

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1、表皮:表皮全部都是由细

胞构成,由内而外一共四

层:基底层、有棘层、颗粒

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①基底层(基底母细胞)

*基底层是表皮的最下层,

与真皮相连,相连之处为

波浪状,上面排列基底母细胞

*基底母细胞吸收真皮层里毛细血管中输送来的营养、氧气后不停分裂

细胞,细胞不断递新生和增殖

*黑色素细胞也在基底层母细胞之间

②有棘层:这一层的细胞没有纤维,细胞与细胞之间就像有棘突一样,相

互连接,形成淋巴液的流动,营养的分配全靠它

*是表皮中最后的一层,由下往上4—8层由圆形变成椭圆形的有棘细胞

③颗粒层:是由2—3层含有反射紫外线的透明颗粒形成的薄层

*细胞的形状比较扁平、类似锥形、显碱性在皮肤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④透明层:只存在于手掌和脚掌

⑤角质层:在身体的最外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对保护皮肤起着重要的作

用,角质层大约是由14层死去的细胞重叠组成,并从表面开始脱落

*角质层是死细胞,没有细胞核,且细胞膜比较厚,能承受一些物理及化

学性刺激,不但能抵抗有害物质伤害,还能防止有害物质向内部侵入。 *角质层是由一种叫角蛋白的蛋白质构成,不仅对酸碱等化学物质承受能力强,还能承受一定的寒冷、高温等外部刺激,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三:新陈代谢

*一般说,新陈代谢的周期为28天,其中基底母细胞分裂子细胞并推移到角质层需要14天,死亡细胞在角质层停留14天,共28天为一个周期。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老化,皮肤新陈代谢的周期不是永远都是28天,18岁以后皮肤新陈代谢的周期大约为自己的年龄加上10天左右,

所以年纪越大代谢周期越常。

真皮

真皮占皮肤的大部分,保持皮肤的张力及弹性。主要是由纤维芽母细胞、

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等构成。真皮层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汗

腺、皮脂腺、毛囊神经组织也分布在真皮层。

真皮又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乳头层:分布着神经末梢,我们能做出各种表情,就是这一层的作用。

网状层:是由结缔组织构成,主要是胶原纤维与弹力纤维等蛋白质,给予皮肤张力、

弹性、缓和外界刺激、起保护作用。

皮下组织

是皮肤中最深、最后的一层,主要是由脂肪和细胞组成,是血管及神经

由内部至真皮层的通路,脂肪细胞起到保护垫的作用,还给予皮肤张力。

皮下组织的发育状态在某种程度上课判断出身体的营养状态。

四:皮肤的八大功能

皮肤的健康取决于皮肤的功能是否健全,和水油平衡。身体的健康取决

于你的酸碱平衡!

保护:防止紫外线的照射来达到保护皮肤,是通过分泌黑色来进行保护,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弱酸性的保护膜起的作用,保护皮肤水分不流失不被蒸

发是角质层的作用,因为角质层里有大量的保湿因子,增加角质层的厚度。

问题:缺水、敏感、干燥、长斑、敏感

吸收:毛孔、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间隙、皮脂腺与汗腺是皮肤吸收营养的三大途径。

问题:痤疮、油性、毛孔堵塞、缺水、所擦得保养品浮在上面

排泄:皮脂腺所分泌的油溶性的污垢、汗腺所分泌的水溶性污垢同时能排出毒素。皮肤能帮助淋巴排毒。

问题:堵塞、皮肤暗黄

呼吸:皮肤呼吸占我们整个身体呼吸的20%只有正常皮肤呼吸的人,皮肤才会通透有光泽。

问题:暗黄无光泽

新陈代谢:新旧细胞更新代谢的一个过程,细胞的新陈代谢是28天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周期会加长,我们要尽量保护皮肤,使其恢复到正常的代谢周期。

问题:皮肤老化、暗黄、细胞干瘪老化、斑、受过损伤的皮肤长痘

感觉:受外界各种物质刺激如冷、热、痛等等各种感觉

调节体温:夏天毛孔打开冬天毛孔闭合可调节体温,当皮肤受损皮肤皮肤调节体温的作用就会加到血管上去,血管会通过一张一缩进行调温,长期的冷热刺激血管变的脆弱无弹性血液渗出形成红血色,治疗红血丝就要增加皮肤的厚度。

免疫功能:皮肤是我们重要的免疫器官,可以通过一些信号来提示你的皮肤问题,这就是免疫信号。比如:过敏就是免疫反应,表现为红、肿、痒、痛、

小红疹子

五:皮肤的分类:

1油性皮肤:以年轻人居多,这类皮肤皮脂分泌旺盛,特别是T字区。

皮肤特点:易出油、有光泽、毛孔大、纹理粗、易长粉刺痤疮,皮肤弹性好,不易长皱纹,化妆后易脱妆

形成原因: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缺乏维生素B

2干性皮肤:这类皮肤皮脂分泌少

皮肤特点:皮肤没有光泽缺乏弹性,容易产生皱纹,遇到风吹日晒常有刺痛感、骚痒等不适的感觉。

形成原因:皮脂腺分泌功能失调,无法产生足够的油脂所致,缺乏维生素A,过度疲劳,血液循环不良

3中性皮肤:这类皮肤是健康的皮肤,介于油性和干性之间,一般是在

18周岁以前的皮肤。

4混合性皮肤:T字区皮肤为油性,眼周和脸颊部位为干性,25-35岁80%

的人是混合性皮肤。

六:紫外线

UVA:长波长,一年四季都存在,室内也有,只要有光就存在UVA,是光老化的元凶UVB:中波长,春、夏、秋在太阳直射的状态下比较多,过多接触会晒伤,长斑UVC:短波长,被臭氧层阻隔在地球外面,接触到一定量的UVC会得皮肤癌症

皮肤基础知识的详解

皮肤基础学课程大纲 ?认识皮肤 ?皮肤基本结构与功能 ?皮肤的生理功能 ?皮肤类型的划分 ?问题皮肤类型的划分 第一部分:认识皮肤 一、皮肤的重要性 皮肤是青春的标志 皮肤是最牢固耐磨的外套(保护膜) 皮肤是最美丽的衣裳 皮肤是每个人的“财富” 二、皮肤的成分 含有50%—70%的水分 少量无机盐 25%的蛋白质 3%脂肪酸 三、皮肤基本知识

皮肤的面积—2平方米左右 皮肤厚度—4毫米(不包括皮下组织) 全身皮肤中手脚掌皮肤最厚,眼睑最薄 皮肤的重量约占体重8%—15% 皮肤的色素有三种:黑色、黄色、红色第二部分:皮肤基本结构与功能 一、皮肤构造与附属器官 结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附属器官:毛发、指甲、汗腺、皮脂腺二、与美容密切有关的是表皮和真皮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有棘层 基底层 乳突层 弹力纤维 胶原纤维 纤维母细胞 脂肪 表 皮 真 皮 皮 下

(一)表皮层 表皮厚度是—2毫米,她有不断再生的能力,她分5层: 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表皮—角质层 角质层:是死表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会自行脱落、厚薄影响皮肤外观、含10%—20%水分。 角质层是皮肤的最外层,由4-8层的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皮肤表层的的角化细胞到一定的时间会自行脱落,同时会有新的角化细胞来补充.角质层是皮肤的第一道防线,其厚度也不一样如手掌,脚掌处最厚,眼睑处最薄 表皮—透明层 透明层位于角质层下,仅见于手掌、脚掌 2-3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透过,故称透明层可防止体内、外的水、电解质与化学物质透过,起屏障作用 表皮—颗粒层 颗粒层:表皮的“保镖”、防营养流失、与清洁密切有关、能折射紫外线

皮肤的基本知识

一、皮肤的构造 皮肤的表面图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就像一张把我们身体中各器官包藏起来的一块膜 *皮肤的厚度因身体各部位不同而不一样,表皮为0.07—0.2毫米,真皮大约是表皮的10倍左右 *皮肤表面有许多凹凸纹理,凸出的称为皮丘,凹的深处称为皮沟 *皮沟之间交叉处的小孔被称为毛孔,皮丘的中心即是汗孔 *表皮角蛋白生长因子生成的表皮性脂质、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从毛孔中排出、汗腺分泌的汗液从汗孔中流出、这三者混在一起形成一层弱酸性的皮脂膜、皮脂膜成薄膜状(厚度为0.5um )覆盖在皮肤表面

二:皮肤的组织 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1、表皮:表皮全部都是由细 胞构成,由内而外一共四 层:基底层、有棘层、颗粒 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①基底层(基底母细胞) *基底层是表皮的最下层, 与真皮相连,相连之处为 波浪状,上面排列基底母细胞 *基底母细胞吸收真皮层里毛细血管中输送来的营养、氧气后不停分裂 细胞,细胞不断递新生和增殖 *黑色素细胞也在基底层母细胞之间 ②有棘层:这一层的细胞没有纤维,细胞与细胞之间就像有棘突一样,相 互连接,形成淋巴液的流动,营养的分配全靠它 *是表皮中最后的一层,由下往上4—8层由圆形变成椭圆形的有棘细胞 ③颗粒层:是由2—3层含有反射紫外线的透明颗粒形成的薄层 *细胞的形状比较扁平、类似锥形、显碱性在皮肤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④透明层:只存在于手掌和脚掌 ⑤角质层:在身体的最外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对保护皮肤起着重要的作 用,角质层大约是由14层死去的细胞重叠组成,并从表面开始脱落 *角质层是死细胞,没有细胞核,且细胞膜比较厚,能承受一些物理及化

美容课程皮肤基础理论知识

美容课程皮肤基础理论知识 1.皮肤的定义 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全身每一个部位,能执行维护健康与美观所必须的重要功能。 它主要依靠血液和淋巴液来供给营养。 健康的皮肤是微含水分、柔软、易弯曲、呈微酸性且没有瑕疵及疾病。 厚度为0.212-0.508公分(眼部最薄,手脚掌最厚) 2.皮肤学的定义 是专门研究皮肤的性质、构造、功能、疾病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 呼吸 分泌 排泄 知觉 调节体温 保护 吸收 三.皮肤的生理结构 表皮简单表皮:没有角质层的内壁上层。 复杂表皮: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状层 基底层 结构图 四.皮肤生理结构 真皮皮肤的内层,属结缔组织高敏感的脉管层。分表层和较深层。 表层:内含丰富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决定了皮肤的韧性和弹性。并富含毛细血管、神经末梢。表层也含有一些黑色素 较深层:含脂肪细胞、汗腺、血管、毛囊、淋巴管、竖毛肌、皮脂腺。 五.皮肤的生理结构 皮下组织 含大量的脂肪细胞,可作为能源来供给人体消耗。脂纺组织因人的年龄、性别及健康情形的不同在厚度上也有所不同, 六.皮肤的类型及护理重点 干性: 皮脂腺分泌不旺盛,毛孔细小,不易长暗疮,保水功能差、易衷老。主要缺V A。PH为5.5-6.0 干性缺水:干燥、脱屑。易敏感。 干性缺油:晦暗无光。 护理重点:多吃含V A的食物,如胡罗卜、动物肝脏。 使用滋润性营养成份高的化妆品。尽量 减少外在刺激。一定要用柔肤水和眼霜。 七.皮肤的类型与护理重点 油性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孔粗大,易长暗疮,角质层较厚。不易衰老,主要缺VB族。

PH为4.5-5.0 护理重点:少吃煎炸油腻辛辣的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常做深层清洁,并使用去污力较强但很温和的清洁品。一定使用爽肤水。 皮肤类型与护理重点 中性 皮脂腺分泌适中,毛孔分布不明显,保水功能好,不易衰老,皮肤表面光滑、细嫩、红润。是皮肤中最理想的肤质,但通常在幼儿期或青春发育前期会出现,成年人很少会有此类皮肤。PH为5.0-5.5 护理重点:只需注意清洁和补充适当的营养即可,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情愉悦。皮肤类型与护理重点 混合性 T字部位偏油,V字部位偏干性或中性相结合皮肤。此类皮肤夏天会呈偏油性,冬天呈偏干性,护理时根据实情而异。 护理重点:利用干性和油性相结合的方法护理 T字部位要常做深层清洁。 八.皮肤类型与护理重点 敏感性皮肤表皮较薄,微细血管显而易见。皮肤遇外部刺激出现微痒、红痕、脱屑的现象。此类皮肤一般都缺水。 体质敏感:身体缺乏某种抗敏元引起的过敏。 肤质敏感:使用不适合的化妆品或其他原因。 护理重点:选用不含色料、酒精、香料的化妆品。避免外界的刺激。 九.化妆品的功效 洗面奶 清除面部污垢,使毛孔畅通 软化角质,使老化的角质更易脱落 化妆品的功效 爽肤水 进一步深层清洁 收缩毛孔 柔软皮肤 充分补水 调节皮肤的酸碱度 化妆品的功效 角质霜 软化老化的角质,使之脱落,达到深层清洁 促进血液循环 使皮肤光洁、柔嫩富有弹性,更易吸收营养 又称磨砂膏,去死皮膏等。 严重的敏感或暗疮性皮肤慎用 化妆品的功效 面霜 补充皮肤所需营养,使皮肤更富有弹性,光滑 给皮肤形成一层保护膜 日霜具有一定的防晒功能

皮肤基础知识皮肤构造

人体皮肤构造 一、什么样的皮肤才算健康完美? 每个人都想拥有完美无瑕、吹弹可破的健康肌肤,到底什么样的皮肤才算完美呢? a.完美的皮肤是弱酸性的,PH值4.5-5.5之间; b.肤色方面:白里透红、亮泽明晰; c.触感方面:持续微润、柔软、嫩滑、细腻、紧实、指按有弹性; d.免疫方面:不易损伤、过敏、自然修复快,具备抵抗外界损伤、侵害、疾病的免疫能力。 二、皮肤的三大组成部分: 认识皮肤的组成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皮肤问题出现时,到底是哪个部分有异常,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皮肤分为三大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表皮:Ⅰ、角质层——保护作用,抵抗摩擦、阻止体液外渗、抵御化学物质侵害。由20-30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呈鳞片状。角化过程需28天,水分含量为15% -25%,低于10%以下,皮肤会干燥长细纹、皱纹。 Ⅱ、透明层——保护、折谢光线,防止水分、化学物质及电解质等通过。有2-3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只有手掌、脚掌 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 Ⅲ、颗粒层——由3-5层梭形或菱形扁平活细胞构成。角质层过度层,可以 吸收外部营养物质,防止水渗透屏障作用,故可以存水分,对化妆品的有效性起 着重要的作用。 Ⅳ、棘细胞层——由8-12层细胞紧密结合在一起,细胞大且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为表皮层中最厚一层。其主要功能:吸收淋巴液的营养成分,供给基底层养分, 协助基底层细胞分裂。 Ⅴ、基底层——由单层的立方形至圆柱形细胞构成。是表皮层最下层,与真皮层呈

波浪式相接。由黑色素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基底细胞有分裂繁殖能力,故又称 生长层。每10个细胞中有一个黑色素细胞,可以吸收阻挡紫外线保护作用,黑 色素细胞过度分裂,沉积,形成各种斑点,堆积在肌肤表层。 真皮层:Ⅰ、乳头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有球状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与表皮的营养供给及体温的调节有很大关系。脸部呈红或白,依部分血液量的多少而定,几所有 的炎症,均与乳头层有关。 Ⅱ、网状层——由较厚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结缔组织纤维排列不规则,纵横交错 成密网状,使皮肤富有弹性和韧性。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组成,占 真皮层95%。 皮下组织:厚度为真皮层的5倍,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形成,含有动脉、静脉、汗腺、神经及深部毛囊,是人体脂肪存放之地,所以亦称为皮下脂肪组织。 三、皮肤有哪些缺一不可的生理功能? 皮肤的每一种功能都有维持皮肤健康美丽的作用,任何一种功能的残缺都会使皮肤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需要及时调整。 Ⅰ、保护功能Ⅱ、调节体温功能Ⅲ、分泌和排泄功能Ⅳ、吸收功能Ⅴ、感觉功能Ⅵ、呼吸功能Ⅶ、免疫功能Ⅷ、反应身体健康状况Ⅸ、储存血液功能

最新转 美容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转美容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皮肤的构造 一、皮肤基础知识 1、生理:皮肤是全身最大器官之一,健康的皮肤应该是柔软润滑、富有弹性的,占人体表面积的1.5-2.0平方公尺,平均厚度2.0-2.2毫米,眼部最薄1.4毫米。皮肤的PH值:正常皮肤PH值为4.5-5.5,女性为5.5-6.5。 2、皮肤功能:保护,感觉,调节体温,排泄,分泌,吸收,制造维生素D 3、影响皮肤改变的因素 ①遗传②环境③心理④年龄⑤季节⑥内分泌⑦饮食⑧护理。 二、皮肤的构造 皮肤可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大部分。 (一)表皮—为皮肤最外一层,包括血管、神经、淋巴管、毛囊、腺体。大部分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还有网状纤维组织组成。皮下组织由脂肪构成,并依年龄、性别厚度不同。 ①角质层:主要作用是保护功能,维持皮肤25%水份,特点易老化。 ②透明层:仅由数层透明细胞组成,可防止水分的被吸收和丧失。 ③颗粒层:胶质颗粒含量高,防晒性强。作用:保护、散射阳光紫外线,储存水份。 ④棘细胞层:作用:供给皮肤氧份,消除皮肤疲劳,连接颗粒层和基底层同时排泄废物,也是皮肤最厚一层。特点:较松散,易断裂(不注意保养使纤维组织塌陷失去弹性,形成皱纹) ⑤基底层:位于表皮最底一层,与真皮接触,从血管中获得营养,是表皮细胞的生命起源。特点:具有繁殖力和生命力。作用:产生分裂新细胞。,

★角化过程及作用:基底层产生新细胞逐渐向外推,到达角质层时,细胞则失去生命力,脱落。此种过程为角化过程。角化过程需28天,基底层细胞到角质层需14天。 (二)真皮—真皮可分为两层(网状层和乳头层),真皮是有血管、神经、淋巴管、毛囊、腺体组成。输送营养和水份。 (三)皮下组织—主要由脂肪构成,皮下组织随年龄、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功能:1、防止体温散发;2、缓和外界刺激;3、储存能量;4、线条美。 第二节皮肤的分类及各类型特点 一、皮肤的分类 人的皮肤按皮脂腺分泌状况,一般可分为五类: 1、中性皮肤. 中性皮肤为标准肤型,是一种能很快调整变化的皮肤。表面柔软、稳定,组织滑而幼细,没有粗大的毛孔或太油腻的部位,脸色红润,不会出现脉管。外观感觉光滑、新鲜、清洁,不厚不薄,有健康感。皮肤上面偶见斑点,但总的来看比较白净。 2、干性皮肤. 干性皮肤的皮脂分泌率降低,皮肤紧绷,呈透明状。由于干燥,如同纸张出现条纹,一些弯曲部位与重复活动的地方特别容易出现皱纹。有些部位较敏感,毛细血管明显,缺少滋润会出现皮肤脱屑现象,,眼部和颈部出现松弛。这种皮肤要经常保持滋润,护肤要格外细心,动作要轻,以免损伤毛细血管。 3、油性皮肤. 油性皮肤皮脂分泌过多,皮脂腺管与毛囊增厚变成黑头,毛孔粗大,有斑点。皮肤比较粗糙,厚而呈现不平衡组织,有油质感。这种皮肤的好处是皱纹不明显,使人显得年青。但它容易被灰尘和化妆品的残渣污染,出现皮疹感染,应着重注意面部的清洁,

关于皮肤基础知识的详细讲解

皮肤基础学课程大纲 认识皮肤 皮肤基本结构与功能 皮肤的生理功能 皮肤类型的划分 问题皮肤类型的划分 第一部分:认识皮肤 一、皮肤的重要性 皮肤是青春的标志 皮肤是最牢固耐磨的外套(保护膜) 皮肤是最美丽的衣裳 皮肤是每个人的“财富” 二、皮肤的成分 含有50%—70%的水分 少量无机盐 25%的蛋白质 3%脂肪酸 三、皮肤基本知识

皮肤的面积1.5—2平方米左右 皮肤厚度0.5—4毫米(不包括皮下组织) 全身皮肤中手脚掌皮肤最厚,眼睑最薄 皮肤的重量约占体重8%—15% 皮肤的色素有三种:黑色、黄色、红色第二部分:皮肤基本结构与功能 一、皮肤构造与附属器官 结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附属器官:毛发、指甲、汗腺、皮脂腺二、与美容密切有关的是表皮和真皮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有棘层 基底层 乳突层 弹力纤维 胶原纤维 纤维母细胞 脂肪 表 皮 真 皮 皮 下

(一)表皮层 表皮厚度是0.07—2毫米,她有不断再生的能力,她分5层: 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表皮—角质层 角质层:是死表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会自行脱落、厚薄影响皮肤外观、含10%—20%水分。 角质层是皮肤的最外层,由4-8层的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皮肤表层的的角化细胞到一定的时间会自行脱落,同时会有新的角化细胞来补充.角质层是皮肤的第一道防线,其厚度也不一样如手掌,脚掌处最厚,眼睑处最薄 表皮—透明层 透明层位于角质层下,仅见于手掌、脚掌 2-3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透过,故称透明层可防止体内、外的水、电解质与化学物质透过,起屏障作用 表皮—颗粒层 颗粒层:表皮的“保镖”、防营养流失、与清洁密切有关、能折射紫外线

关于健康的基本知识

1、什么叫健康? 健康就是保持人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2、健康的10项标准是什么?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起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大事小事都乐于做,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各种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虫牙”(龋齿),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3、健康的四大基石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四大基石是:合理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4、健康生活方式有哪些? 不吸烟,少饮酒,平衡膳食,定时定量,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

炼等。 5、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1)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吸烟、酗酒、吸毒、饮食习惯、风俗、运动、精神紧张、劳动与交通行为等。 (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生长发育、衰老。 (4)卫生服务因系:指社会有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系统,有必要的药物供应,有健全的疫苗供应与冷链系统等。 二、健康基本知识 (一)合理膳食及营养 6、什么叫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它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水等六大类。不同的营养素在机体代谢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食物中的营养素经过人体消化、吸收等一系列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后,可以被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所利用,用以维持生命活动,促进生长发育,调节生理功能,保证人体的健康。 7、什么是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是指膳食的质和量均能适应人们的生理、生活和劳动对营养的需要,即为平衡膳食。也就是说,合理营养就是要使我们通过膳食得到必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不同的食品里含量也不一样,因此并不是说只有鸡、鸭、鱼、肉、蛋、奶、水果才有营养,而粗粮蔬菜就没有营养。在平时的膳食中,应该做到粗粮与细粮搭配,

-美容基础知识

美容基础知识 1.什么是皮肤 皮肤是人体最外层的器官,覆盖在人体表面,保护人体免受外界各种(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刺激和各种微生物(细菌、病毒)的侵袭,是肌肤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健康的皮肤是反映机体内部健康的一面镜子。正确的皮肤保养需要对皮肤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2.皮肤的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皮肤附件构成,并与其下的组织相连。 表皮:属上皮组织,位于皮肤最外层,是日常与外界接触的门户,又是化妆品的使用部位。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为5个层次: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真皮:属结缔组织,位于表皮下方,与表皮犬牙交错相接,真皮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它们对皮肤弹性的大小及有无光泽等起决定作用。 皮下组织:又称皮下脂肪层,其厚薄与人的营养状态、性别、年龄及部位有关系,人的胖与瘦主要取决于皮下脂肪的多少。 皮肤的附属器官 汗腺:一种是小汗腺,排泄汗液,滋润皮肤,不使皮肤干裂;一种是大汗腺,其分泌物较浓稠,分泌物本身无气味,经细菌分解后有臭味,俗称狐臭。 皮脂腺:皮脂腺分泌皮脂,润滑皮肤和毛发,但在某些部位分泌过多,易导致痤疮、皮炎和脂溢性脱发等。 毛发:人体表面除手掌、足底等处外,均有毛发生长;毛发由角化的表皮细胞构成,分为毛杆和毛根两部分;毛发的横断面可分为三层,由外而内依次为表皮层、毛皮层和毛髓质;毛表皮由透明的角化细胞似鱼鳞般排列而成,也叫毛护膜,能使毛发产生光泽;皮质和髓质的细胞中都含有色素颗粒,毛发的颜色决定于色素颗粒的含量。 3.皮肤的基本功能 屏障功能、感觉功能、调温功能、吸收功能、排泄功能以及参与呼吸运动的功能。

4.皮肤的基本类型 生活美容学将肌肤分为中性皮肤、干性皮肤、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敏感性皮肤、问题性皮肤。 5.皮肤护养的基本原则 人的衰老是必然的,但延缓衰老、挽留青春是可能的。平常注意保持乐观情趣、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学会放松自己等等,都是延缓皮肤衰老的要决。 维护皮肤的美丽,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然非常重要,但是合理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重点介绍皮肤护理的基本原则: ⑴保持皮肤清洁这是护理皮肤的基础,通常可选用合适的清洁用品如清洁霜和洗面奶清洗,但一定注意用正确的方法洁面。 ⑵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日常生活中可采用对面部进行按摩的方法,给皮肤输送足够的养分和水分,来促进整个面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按摩还能使皮肤肌肉中的一些闭塞的毛细血管张开,增加肌肉的弹性和张力。 ⑶增强皮肤的抵抗能力,保护皮肤免受各种因素的伤害皮脂膜是保护皮肤的天然屏障,要经常维持皮脂膜的正常状态,是护理皮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日常使用的化妆品乳液是要选择模仿皮脂膜作用而制作的,这样的乳液被认为是皮脂膜的补充品,可以补充皮脂膜的不足,增强皮肤的抵抗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清洁面部的清洁用品其PH值必须和皮脂膜相适应,否则会对皮脂膜造成破坏。 6.皮肤健美的标准是什么? 健美的皮肤能给机体增加美感,尤其是面部皮肤的健美,更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那么,怎样的皮肤才称得上健美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判断: (1)皮肤的健康。健康的皮肤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肤色正常。黄种人应是微红稍黄色。二是无皮肤病。皮肤不敏感、不油腻、不干燥、无痤疮、酒渣鼻等皮肤病。三是具有生命力。正常肤色红润、有光泽则富有生命活力,若青紫、蜡黄、苍白则缺少生命活力。 (2)皮肤的清洁。皮肤表面无污垢、无斑点、无异常凹凸不平。 (3)皮肤的弹性。可通过皮肤弹性试验来判断:提起皮肤,然后放开,若立即展平则皮肤弹性好。皮肤有弹性则表面光滑、柔软、不皱缩、不粗糙。一般来说,青年人新陈代谢旺盛,真皮结缔组织基质多,含水量充足,各种纤维功能正常,皮下脂肪丰富,使皮肤显得光滑平整,富有弹性。老年人或有疾患的人皮肤则缺少弹性。

皮肤的基础知识

一、 皮肤的构造 (一)皮肤的表面(图1)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器官。 皮肤就像一张把我们身体中各器官包藏起来的一块膜。 皮肤的厚度因身体各部位不同而不一样,表皮为0.07-0.2毫米,真皮大约是表皮 的10倍左右。 皮肤表面有许多凹凸纹理,凸出的称为皮丘,凹的深处称为皮沟。 皮肤中间交叉的小孔被称为毛孔,皮丘的中心即是汗孔 表皮角蛋白生长因子生成的表皮性脂质、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从毛孔中排出、汗腺分 泌的汗液从汗孔中流出、这三者混在一起形成一层弱酸性的皮脂膜,皮脂膜呈薄膜 状(厚度为0.5μm )覆盖在皮肤表面。 (二)皮肤的组织(图2) (1)表皮全都是由细 胞构成,由内而外一共有四 层:基底层、有棘层、颗粒 层和角质层。 ○1基底层(基底母细胞) 基底层是表皮最下层,与真皮相连。 相连之处为波浪状,上面排列着基底细胞(母细胞) 基底母细胞吸收真皮层里毛细血管中输送来的营养、氧气后,不停分 裂子细胞,细胞不断地新生、增殖。 产生黑色素的色素形成细胞也在基底层上的基底母细胞之间。 皮肤从外到里,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构成。

○2有棘层 这一层的细胞没有纤细的纤维,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像有棘一样,相互 连接,形成淋巴液的流动,营养分配全靠它。 是表中最厚的一层,由下往上排列着4-8列由圆形至椭圆形的有棘细 胞 ○3颗粒层 是由2-3列含有反射紫外线的透明颗粒形的薄层。 细胞的形状比较扁平,类似纺锤形,显碱性,在皮肤中起着重要的保 护作用。 ○4透明层 一般认为是角质层的一部分,见于手掌和足底部位。 ○5角质层 这一层在身体的最外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对保护皮肤起着重要作用。 角质层是由大约14层死去的细胞重叠,并从表面开始脱落。 角质细胞是死细胞,没有细胞核,且细胞膜比较厚,能承受一些物理 及化学性刺激,不但能抵抗有害物质伤害,还能防止其向内部入侵。 另外,角质层是由一种叫角蛋白的蛋白质构成,不仅对酸、碱性等化 学药物参受能为较强,还能承受一定的寒冷、高温等外部刺激,起到 保护皮肤的作用。 正确认识角质层 角质层是皮肤最为重要的保护层。角质层太厚,皮肤就会变得粗糙、暗哑

皮肤基础知识与基本皮肤护理

皮肤基础知识与基本皮肤护理 皮肤的定义与主要功能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人体表面一层柔软、均匀且以延伸的保护膜,面积约1.5~2m2,厚度0.4~4 m m,重量约占体重的7%。它分为三部分,由外而内分别是:表皮、真皮、皮下组织。?隔离保护(缓冲外力冲击、阻挡紫外线、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或体外水分渗入、抑菌)?调节体温(通过血管调节体温;通过汗腺蒸发调节体温) ?分泌排泄(分泌汗液、皮脂;通过汗腺排泄尿酸、尿素) ?感觉功能(感觉神经末梢) ?呼吸和吸收(有选择的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通过汗孔、毛孔进行呼吸) ?新陈代谢(皮肤细胞有分裂繁殖,更新代谢的能力,晚上10点至凌晨2点之间最活跃)皮肤的结构: 1、皮脂膜是由从皮脂腺里分泌出来的皮脂、角质细胞产生的脂质及从汗腺里分泌出来的汗组合而成。皮脂膜PH值应维持在4.5-6.5呈弱酸性的状态,它有抑菌抗感染、保湿屏障、滋润滑肤的作用 ?表皮层(角质层、颗粒层、透明层、有棘层、基底层) ?真皮层(胶原纤维、弹力纤维) ?皮下组织 表皮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其结构似一堵砖墙,砖与砖之间的水泥,是一层凝胶状的物质,当其所含的脂类与水份无法平衡时,皮肤外观就会显得干涩、粗糙。它更是外来物质进入皮肤的通道。 角质层:成板状的角质蛋白,死细胞(28天+),“坚强的护肤卫士” 保护与屏障功能(长期的压迫和摩擦可以引起角质层增厚形成胼胝)、双向防水作用、保湿性透明层:细胞为一层透明老化无核细胞。透明层可以阻当外界的纯水被皮肤吸收,所以水在脸上会流下来,是重要的身体防护层,掌部的特别厚。可以反射阳光,决定皮肤的光泽与亮度。 颗粒层:位于棘细胞层的浅层,由2—3层细胞组成。其厚度随角化层的厚薄而变化。在角化层薄的部位常无颗粒层。从这层开始,细胞变得透明并且变硬,保护皮肤免受到伤害。它还可以阻止表皮水份向角质层渗透,使角质层细胞的水份显著减少,成为角质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它还有折射光线作用,可减少紫外线侵入体内。 有棘层:棘细胞层一般由4-8层多角形的、有棘突的细胞组成。棘细胞中有溶酶体及吞噬体,可以进行重要的代谢活动及吞噬和消化表皮损伤后的细胞碎片及皮肤黑色素颗粒等。 基底层: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成为生发层。基底层中,有黑素细胞,黑色素细胞+多巴昆酶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形成斑。一些因素可促进基底细胞的增生,如:外伤,肿瘤,求偶素,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单磷酸环鸟苷酸(GMP)。另一些因素如:表皮抑素及单磷酸环腺苷酸可抑制细胞分裂。正常皮肤须维持其适合的增生和抑制的比例。 2、真皮层(胶原纤维、弹力纤维) 主要由纤维母细胞及其产生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及基质组成。 皮肤代谢物质交换的途径 参与皮肤的防御和免疫反应 (老年及长期过度日晒,使皮肤发生皱纹,弹性松弛,是胶原及弹力纤维变性或断裂的结果。)影响皮肤的因素 ?空气污染造成过敏、干燥,污物会嵌入皮肤中,老化角质,堵塞毛孔。 ?食物影响太过刺激的食物。 ?药物影响安眠药、避孕药,易长斑。 ?按摩过度使皮肤红肿过敏。 ?老化的因素皮肤保养不当,工作繁忙。

皮肤的基础知识

一、皮肤的构造 (一)皮肤的表面(图1)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器官。 皮肤就像一张把我们身体中各器官包藏起来的一块膜。 皮肤的厚度因身体各部位不同而不一样,表皮为0.07-0.2毫米,真皮大约是表皮的10倍左右。 皮肤表面有许多凹凸纹理,凸出的称为皮丘,凹的深处称为皮沟。 皮肤中间交叉的小孔被称为毛孔,皮丘的中心即是汗孔 表皮角蛋白生长因子生成的表皮性脂质、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从毛孔中排出、汗腺分泌的汗液从汗孔中流出、这三者混在一起形成一层弱酸性的皮脂膜,皮脂膜呈薄膜状(厚度为0.5μm)覆盖在皮肤表面。 (二)皮肤的组织(图2) (1)表皮全都是由细胞构成,由内而外一共有皮肤从外到里,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构成。 四层:基底层、有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 ○1基底层(基底母细胞) ●基底层是表皮最下层,与真皮相连。 ●相连之处为波浪状,上面排列着基底细胞(母细胞) ●基底母细胞吸收真皮层里毛细血管中输送来的营养、氧气后,不停分裂子细胞,细胞不断地新生、增殖。 ●产生黑色素的色素形成细胞也在基底层上的基底母细胞之间。 ○2有棘层 ●这一层的细胞没有纤细的纤维,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像有棘一样,相互连接,形成淋巴液的流动,营养分配全靠它。 ●是表中最厚的一层,由下往上排列着4-8列由圆形至椭圆形的有棘细胞 ○3颗粒层 ●是由2-3列含有反射紫外线的透明颗粒形的薄层。 ●细胞的形状比较扁平,类似纺锤形,显碱性,在皮肤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4透明层 ●一般认为是角质层的一部分,见于手掌和足底部位。 ○5角质层 ●这一层在身体的最外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对保护皮肤起着重要作用。 ●角质层是由大约14层死去的细胞重叠,并从表面开始脱落。 ●角质细胞是死细胞,没有细胞核,且细胞膜比较厚,能承受一些物理及化学性刺激,不但能抵抗有害物质伤害, 还能防止其向内部入侵。另外,角质层是由一种叫角蛋白的蛋白质构成,不仅对酸、碱性等化学药物参受能为较 强,还能承受一定的寒冷、高温等外部刺激,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正确认识角质层 角质层是皮肤最为重要的保护层。角质层太厚,皮肤就会变得粗糙、暗哑无光;角质层太薄又会使皮肤无法承受外界 的刺激,造成皮肤的敏感。正常的角质层结构是扁平无核,死亡的角质细胞一层一层紧密的排列,角质细胞之间由皮 肤的组织液—细胞间脂质粘接,形成结实饱满的层状结构是维持皮肤健康的必要条件。 皮脂膜 表皮角蛋白生长因子生成的表皮性脂质、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从毛孔中排出、汗腺分泌的汗液从汗孔中流出,这三者混在 一起形成一层酸性的皮脂膜。皮脂膜呈薄膜状(厚度为0.5μm)覆盖在皮肤表面,防止角质层的水分流失。虽然肉眼看 不见,但却是守护皮肤的卫士,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有锁水、保湿、隔离外界刺激及一定的杀菌作用。由于人的 手掌、脚掌没有毛孔,无法分泌油脂,所以人的全身只有手掌与脚掌没有皮脂膜。 新陈代谢 基底母细胞吸收营养后,分裂子细胞,并层层向上推移,不断改变其形状和性质,最后到达角质层,形成扁平无核的死 亡细胞,自然脱落的过程,被称为新陈代谢。 代谢周期 一般来说,新陈代谢的周期为28天,基中基底母细胞分裂子细胞并推移到角质层需要14天,死亡细胞在角质层停留14天,

皮肤学基础知识

皮肤学基础知识 一、人体的构造七、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 二、皮肤概论八、皮肤的分类 三、皮肤的外观九、常见异常皮肤 四、皮肤的结构十、肤质变化的原因 五、皮肤的生理功能十一、季节与肌肤的关系 六、皮肤的PH值 一、人体的构造 ?人体最基本的单位:细胞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 二、皮肤概论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包裹在身体外面的一层保护膜 ?面积:1.5-2.0平方米 ?重量:占体重的15% ?厚度:0.5-4.5豪米,手掌、足底处皮肤最厚约1-3毫米,眼睑处皮肤最薄约0.5毫米。 ?皮肤会随着年龄、季节、性别、部位不同而异。 三、皮肤的外观 ?皮沟:皮肤上纵横交错的纹理线。(是由真皮中纤维束的排列和牵拉所引起的)?皮丘:被皮沟包围伏突起来的菱形部分。 ?毛孔:皮沟交汇处有很小的孔穴,毛发由此处延伸出来. ?汗孔:于皮丘中点的一个个小孔。 ?皮嵴:皮沟将皮肤划分为细长、较平行、略隆起的部分(指纹即由皮沟和皮嵴所组成) ?人体皮肤解剖构造(图示) 四、皮肤的结构 ?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 表皮组织 真皮组织 皮下组织 (一)表皮组织(上皮组织) ?是皮肤的最外层,平均厚度为0.07-2.0毫米,表皮内无血管,划伤表皮后不会出血,但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

?表皮与真皮之间以波浪结构连接,表皮伸入真皮中的部分称表皮突,真皮伸入表皮中的部分称真皮乳头。 表皮分五层(图示)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有棘层 ?基底层 脸部及身体各处除手掌、足底外无透明层表皮的各层实际是由处于角化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 1、角质层 ?是表皮的最外层 ?由20-30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呈鱗片狀 ?主要成份:角质蛋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通常含水量保持在15%-20%之间,使皮肤柔软,不发生干燥、皲裂现象。角质层是表皮层最重要的屏障,能耐受一定的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伤害,并能吸收一定量的紫外线,对内部组织起保护作用。皮肤第一道防护层. 2、透明层 ?數层融化成一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狀,光线可以透过。?主要成份是:晶样角母素-折射光线 ?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有汗腺无皮脂腺. 3、颗粒层 ?由3-5层棱形状有核活细胞组成。 ?主要成份: 晶样角质-折射光线,含有一种称为透明角质的颗粒得名,其透明颗粒为人体抵抗光线的主要物质。皮肤第一道紫外线防护层. 4、有棘层 ?由8-12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多边形细胞组成,为表皮层中的最厚一层,细胞间隙中有淋巴液相通,其主要功能: ?吸收淋巴液中的营养成分 ?供给基底层养分。 ?协助基底层细胞分裂。 5、基底层 ?为表皮的最内一层,是圆柱形细胞。 ?是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波浪式相接。 ?由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构成。基底细胞具有分裂繁殖能力,是表皮各层细胞的生化之源,故又称生发层,当皮肤受外伤时,如果基底细胞未遭破坏,经一段

皮肤基础知识完整版

皮肤基础知识 (一)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人体每一部分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皮肤各层也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 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三部分构成的。 1、细胞膜——包裹在细胞表面半透明膜,具保护作用,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泄都通过它进 行,使细胞得以完整。 2、细胞核——繁殖细胞,细胞的中心。 3、细胞质——为细胞提供营养、运动、修复细胞所需营养。 (二)皮肤的基本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1、表皮——根据细胞的生长状态分为五层。 A、角质层(死亡期):最表面的一层,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组成,起保护皮肤的作用;太厚会影响吸收及代谢功能。 B、透明层(俗称茧):只长在手、脚掌上,呈无色透明状。 C、颗粒层(老化期):有防止皮肤内水分丧失的作用。折射紫外线的作用,可减少紫外线进入体内。 D、有棘层(中年期):最厚的一层,有丰富的组织液、淋巴液,为细胞提供营养,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知外界的刺激。 E、基底层(幼年期):细胞出生层,含有基底细胞、黑色素细胞。每10细胞中含1个黑色素细胞。 2、真皮——包含结缔组织、基质两部分,真皮层含有无数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的结构。 1、结缔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功能在不断下降。由三种纤维构成。 A、胶原纤维:有一定伸缩性,起抗牵拉作用,决定皮肤的韧性。 B、弹力纤维:由很强的修复作用,使被牵拉的胶原纤维恢复原状,决定皮肤的弹性。 C、幼稚型的胶原纤维,当胶原纤维受到损坏时,网状纤维马上加以补充。 ——三种纤维是相互交织成网状的。 3、基质:是一种胶状物质。 增强结缔组织的粘合力。 是整个皮肤新陈代谢的场所。 含水量占整个皮肤的60%,决定皮肤的湿润度。 4、皮下组织:为真皮下的一层脂肪组织,具有保护层皮肤,缓冲外力的作用。 5、皮肤的附属结构:与皮肤有关的汗腺、皮脂腺。 1)汗腺:开口于皮肤,分泌汗液和废物,,与汗腺有关的皮肤疾病有痱子、腋臭等 2)皮脂腺:开口于毛孔,分泌油脂,与皮脂有关的皮肤疾病有黑头、白头、粉刺和暗疮。

皮肤基础知识总结

JE一个好的销售不仅需要销售技巧,更需要专业的知识。 皮肤基础知识 一:皮肤的几大生理功能: 1:保护性2:感知3:吸收4:分泌5:排泄6:调节体温7:呼吸 8:新陈代谢 二:皮肤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作为一名护肤品代理,我们主要了解的是表皮的组织结构以及作用) 表皮厚度是0.07mm~2mm 在这一层没有血管,但是却有许多末梢神经。 表皮层分为五层:分别是: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1、角质层:主要成分为角蛋白,是由无核的死细胞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而形成,含NMF吸收水分,避免水分蒸发过度。可防止外界的灰尘、细菌等进入体内。同时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具保护作用。(当皮肤缺水时就会容易产生红血丝、晒斑、过敏等) 2、透明层:只存在于掌跖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颗粒层:有核的或细胞组成,可以中和酸性物质,其中兰格罕细胞能够分泌免疫物质。含有晶样角素,晶样角素可以曲折阳光,减弱紫外线的伤害,但其极易被盐、碱所破坏。 4、棘细胞层:呈弱酸性是有核的活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起到基底层与表皮外层之间的桥梁作用。

5、基底层:呈圆柱状,为表皮各层细胞的再生层,细胞分裂能力佳,是修复受损表皮细胞的大功臣,基底层有色素母细胞是制造黑色素的大本营,透过黑色素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防止紫外线过分渗入体内。具有分裂增生的功能,新细胞从基底层到达角质层需要14天,在角质层停留14天。 三:皮肤分类: 1:中性皮肤2:油性皮肤3:干性皮肤4:混合肌肤5:敏感肌肤6:老化肌肤; 四:影响皮肤的因素: 1:年龄2:环境3:饮食4:精神因素(女性压力大时,大脑的脑垂体分泌失调,严重的会导致癌症。所以对自己也好,对客户也好都要实行阳光疏导)5:日常习惯6:用药膏7:化妆品使用不当8:睡眠不足 五:斑的形成 1:不爱运动,人体毒素没办法排泄出去2:不爱做护肤,防晒3:长期反复起痘起痘,炎症下到了基底层后反噬形成色素4:过度的美白产品5:角质层这保护层破坏以后,没有了保护功能,此时皮肤就很敏感,对于外界的太阳直晒和摩擦很容易形成色素6:失调性7:遗传性8:偏爱浓妆9:爱食用色素的饮料 六:斑的种类 1:雀斑/晒斑2:黄褐斑(肝斑也是失调斑)3:咖啡斑4:太田痣5:褐青色痣6:老年斑 激光治疗或者唤肤治疗都是利用一种药物破坏皮肤的保护层直至最底层,分解表面的色素,但是到了1~2年之后,必定会复发!

皮 肤 基 础 知 识

皮肤基础知识 一、皮肤的构造 1、皮肤的表面 ·皮肤就像一张把我们身体中各器官藏起来的一块膜。 ·皮肤的表面有许多凹凸纹理,凸出的称为皮丘,凹的深处称为皮沟。 ·皮沟之间交差之处的小孔便是毛孔,皮丘的中心即是汗孔。也就是说,皮脂是从皮沟的毛孔中分泌出来,汗水是从皮丘的顶点流下。 ·皮肤的厚度因身体各部分的不同而不一样,表皮为0.07—0.2毫米,真皮大约是表皮的10倍左右。 ·皮肤的表面图 ·皮肤的剖面图 2、皮肤的组织 皮肤从外到里,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构成。 ·皮肤的生理图 由外至内依次为: ①基底层(基底母细胞): A. 基底层是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相连。 B. 相连之处显波浪状,上面排列着基底细胞。 C. 基底母细胞吸收真皮层里毛细管中输送来的营养液后,不停分裂子细胞,细胞不断的新生、增殖,才是肌肤美的必要条件。

D. 产生黑色素的色素形成细胞也在基底层上的基地母细胞之间。(每十个基底母细胞旁边就有一个黑色素形成细胞)。 ②有棘层: A. 这一层的细胞没有纤细的纤维,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像有棘突一样,相互连接。此层各细胞间存有的是淋巴液循环和物质交换的场所。其内含内许多感觉神经末梢,有感知外界各种刺激的作用,并为细胞提供营养,所以作用为形成淋巴液的流动,营养的分配。 B. 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由下往上排列着想4-8列由圆形至椭圆的有棘细胞。 ③颗粒层: A. 是由2-3列含有反射紫外线的透明颗粒形成的薄层。 B. 细胞的形状比较扁平或纺锤形,显碱性,在皮肤中引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④透明层 多认为是角质层的一部分,见于掌、足等部位。 ⑤角质层: A.这一层位于身体的最外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在保护皮肤上引起重要的作用。 B.角质层是由十四层死去的细胞重叠,并从表面开始脱落。 C.角质层的特征为角质细胞是死细胞,没有细胞核,且细胞膜较厚,对一些物理性刺激,例如,能抵抗有害物质伤害,同时防止其向内部入侵。另外,是由称为角蛋白的一种蛋白质构成,不仅对酸、碱性等化学药物承受能力较强,还能承受一定的寒冷、高温等外部刺激,起到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3、真皮层 A.真皮层占皮肤的大部分,保持皮肤的张力和弹力。主要是由纤维芽母细胞、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等构成。 B.另外还有汗腺、皮脂腺、毛细血管、淋巴管、神经组织、毛囊等,真皮又分为乳层与网状层。 ①乳头层:表皮与真皮相连之处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细小圆锥状突出物,称为乳突,且毛细血管的分布亦至深处,将营养提供给表皮,滋润皮肤,同时,末稍神经的尖端也分布在此处。 ②网状层:是由结合组织构成,邻接皮下组织,约占真皮面积的80%,也是真皮中最紧密的纤维丛,主要为胶原纤维,但也混合些许网状纤维与弹力纤维等蛋白质,给予皮肤张力、弹性,缓和外界的刺激起保护作用。

皮肤基础知识完整版资料

皮肤基础知识完整版

皮肤基础知识 (一)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人体每一部分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皮肤各层也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 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三部分构成的。 1、细胞膜——包裹在细胞表面半透明膜,具保护作用,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 泄都通过它进行,使细胞得以完整。 2、细胞核——繁殖细胞,细胞的中心。 3、细胞质——为细胞提供营养、运动、修复细胞所需营养。 (二)皮肤的基本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1、表皮——根据细胞的生长状态分为五层。 A、角质层(死亡期):最表面的一层,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组成,起保护皮肤的作用;太厚会影响吸收及代谢功能。 B、透明层(俗称茧):只长在手、脚掌上,呈无色透明状。 C、颗粒层(老化期):有防止皮肤内水分丧失的作用。折射紫外线的作用,可减少紫外线进入体内。 D、有棘层(中年期):最厚的一层,有丰富的组织液、淋巴液,为细胞提供营养,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知外界的刺激。 E、基底层(幼年期):细胞出生层,含有基底细胞、黑色素细胞。每10细胞中含1个黑色素细胞。

2、真皮——包含结缔组织、基质两部分,真皮层含有无数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的结构。 1、结缔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功能在不断下降。由三种纤维构成。 A、胶原纤维:有一定伸缩性,起抗牵拉作用,决定皮肤的韧性。 B、弹力纤维:由很强的修复作用,使被牵拉的胶原纤维恢复原状,决定皮肤的弹性。 C、幼稚型的胶原纤维,当胶原纤维受到损坏时,网状纤维马上加以补充。——三种纤维是相互交织成网状的。 3、基质:是一种胶状物质。 增强结缔组织的粘合力。 是整个皮肤新陈代谢的场所。 含水量占整个皮肤的60%,决定皮肤的湿润度。 4、皮下组织:为真皮下的一层脂肪组织,具有保护层皮肤,缓冲外力的作用。 5、皮肤的附属结构:与皮肤有关的汗腺、皮脂腺。 1)汗腺:开口于皮肤,分泌汗液和废物,,与汗腺有关的皮肤疾病有痱子、腋臭等 2)皮脂腺:开口于毛孔,分泌油脂,与皮脂有关的皮肤疾病有黑头、白头、粉刺和暗疮。 皮肤类型的划分及问题肌肤的成因

皮肤基础知识完整版

皮肤基础知识 (一)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人体每一部分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皮肤各层也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 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三部分构成的。 1、细胞膜——包裹在细胞表面半透明膜,具保护作用,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泄都通过它 进行,使细胞得以完整。 2、细胞核——繁殖细胞,细胞的中心。 3、细胞质——为细胞提供营养、运动、修复细胞所需营养。 (二)皮肤的基本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1、表皮——根据细胞的生长状态分为五层。 A、角质层(死亡期):最表面的一层,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组成,起保护皮肤的作用;太厚会影响吸收及代谢功能。 B、透明层(俗称茧):只长在手、脚掌上,呈无色透明状。 C、颗粒层(老化期):有防止皮肤内水分丧失的作用。折射紫外线的作用,可减少紫外线进入体内。 D、有棘层(中年期):最厚的一层,有丰富的组织液、淋巴液,为细胞提供营养,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知外界的刺激。 E、基底层(幼年期):细胞出生层,含有基底细胞、黑色素细胞。每10细胞中含1个黑色素细胞。 2、真皮——包含结缔组织、基质两部分,真皮层含有无数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的结构。 1、结缔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功能在不断下降。由三种纤维构成。 A、胶原纤维:有一定伸缩性,起抗牵拉作用,决定皮肤的韧性。 B、弹力纤维:由很强的修复作用,使被牵拉的胶原纤维恢复原状,决定皮肤的弹性。 C、幼稚型的胶原纤维,当胶原纤维受到损坏时,网状纤维马上加以补充。 ——三种纤维是相互交织成网状的。 3、基质:是一种胶状物质。 增强结缔组织的粘合力。 是整个皮肤新陈代谢的场所。 含水量占整个皮肤的60%,决定皮肤的湿润度。 4、皮下组织:为真皮下的一层脂肪组织,具有保护层皮肤,缓冲外力的作用。 5、皮肤的附属结构:与皮肤有关的汗腺、皮脂腺。 1)汗腺:开口于皮肤,分泌汗液和废物,,与汗腺有关的皮肤疾病有痱子、腋臭等 2)皮脂腺:开口于毛孔,分泌油脂,与皮脂有关的皮肤疾病有黑头、白头、粉刺和暗疮。

皮肤基础知识(皮肤类型).

售前美容师教材—皮肤基础知识 第二节健康皮肤的基本要素及皮肤分类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健康皮肤的五大要素 根据五大要素准确判断皮肤性质 总结各类型皮肤的特点及对应护肤产品 一、皮肤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体重的16%成人皮肤的表面积为1.5 —2平米。(12—20平方英尺) 皮肤的化学组成:70%水分,25%蛋白质,5%微量元素、核酸、葡萄糖等。 角质层:皮肤的最外层,排列紧密,保护功能,死细胞层 透明层:透明死Call提供营养,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 表皮颗粒层:接近死亡,有折射作用呈棱形,减少紫外线对皮肤 的损伤 棘层:最厚一层,为call提供营养,有许多的感觉神经末梢 基底层:与真皮波浪式相接,由基底细胞与黑色素构成有分裂细胞功能 真皮:含丰富血管,神经腺体,立毛肌。三种纤维结缔组织,胶原弹力网 状纤维,伤愈后会留疤痕。真皮由密织的结缔组织构成90% 以上是教员纤维,其次是弹力纤维,网状纤维,真皮曾的厚度是表皮的10 倍,由大量的血管和淋巴管神经腺体等,给皮肤提供应营养。 皮下组织:位于皮肤的最深层,厚度真皮的层的5倍,主要是有脂肪和疏松的结 缔组织构成,并含有大量的血管,神经汗腺和大量脂肪组织,丰富血管神经, 缓冲外力。 、皮肤的生理功能: 1防御功能。2、呼吸功能。3、吸收功能。4、分泌功能。5、调节功能。6、代谢功能。7免疫功能。

三、健康皮肤的基本要素及皮肤分类 1健康皮肤的五大要素: 细腻、光泽、有弹性,湿润,皮脂膜健全 2皮肤的五大基础类型 1、干性皮肤 毛孔不明显,皮脂腺分泌较少,因而比较干燥,但却显得清洁、细嫩。这种皮肤经不起外界刺激,易老化起皱折。夏天易患日照性皮炎,冬天遇冷容易干裂。因此干性皮肤最需要美容保养。 2、油性皮肤 油性皮肤比较我粗厚,毛孔粗大,皮脂腺分泌较多,因而皮肤油腻、易污,这种皮肤虽不十分美观,却更能经受风吹日晒,也不易老化,面部皱纹也比干性皮肤出现得晚一些。但是,由于较多皮脂,容易阻塞皮脂腺分泌的出口而使细菌繁殖,所以,易生座疮导致化脓性感染。 3、中性皮肤 中性皮肤组织紧密,厚薄适中,光滑柔软,富于弹性,这是最理想的皮肤类型,但在成年人中并不多见,仅在发育期的少女中可见。 4、混合型皮肤 这是黄色人种中常见的皮肤类型,一般是指干性和油性两种性质的皮肤混合存在的皮肤类型。常见的混合型皮肤又进一步细分为三类: ①A型混合皮肤;②T型混合皮肤;③0型混合皮肤。以下详细介绍: ①A型混合皮肤:只有整个鼻部为油性,其它部位为干性皮肤。 ②T型混合皮肤:只有鼻部和额部为油性,其它部位为干性皮肤。 ③0型混合性皮肤:鼻部、额部和颧骨部位均为油性,只有腮部为干性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