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

2020年(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
2020年(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

(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

第一章绪论6-19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6-7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概况7-17

1.3 IE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17-17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17-18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18-19

第二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基本理论研究19-32

2.1 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涵义19-19

2.2 IEBOK的理论基础19-32

第三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结构32-45

3.1 工业工程知识体系框架的建立32-33

3.2 IEBOK战略层33-36

3.3 IEBOK方法论层36-36

3.4 IEBOK知识层36-44

3.5 IEBOK 应用层44-45

第四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应用45-70

4.1 IE项目的实施策略45-46

4.2 IE项目管理模式46-57

4.3 IE的组织机构57-61

4.4 IE项目中人的因素分析61-64

4.5 案例IE在A钢铁企业的推广应用64-70 第五章结束语70-71

参考文献71-72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72-73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 引入我国已有十几年,社会上对于IE 的认识程度也有了很大提高。1994年对湖南省的企业调查[1]显示,懂IE 技术的比例为4.76%,知道有IE 学科的比例为14.28%,根本不知道IE 的比例为80.96%,而应用了IE 技术的企业数为零;1997 年对天津市的企业调查[2]显示,了解IE 技术的比例为11.2%,知道有IE 的比例为30.4%,不了解IE 的比例为52.1%;2000 年初对全国110 家企业调查显示,很了解IE 技术的比例为8%,了解一些的比例为52%,听说但不了解的比例为37%,从未听说过的比例为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上百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工业工程,其中机电行业推行工作研究效果显著。除去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大专院校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外,近年来对IE 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另外,调查结果仍显示,IE 推广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人们普遍认为开展IE 应用的最大障碍,一为缺乏外在的压力,二为企业内部积极性不高。而当下认为没必要应用IE 的企业已经很少,制约IE 推广应用的因素中,缺少IE 人才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相当多的企业仍不了解IE 的作用,企业不知怎样应用IE 因素排在第三位。基于这样的国情,我们认为:(1)当前,IE 知识普及和宣传的重点应该从对IE 基本概念的理解转向对IE 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的认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既有助于IE 学科发展,又面向应用的IE 知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之一。

(2)IE 知识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体系,应该既包括战略层面的需求分析

等,又应该包括对IE 知识本身的归纳总结,仍应该包括战术层面的IE 方法论和IE 实施策略等。

(3)IE 已经在一些行业和企业得到了应用,但由于我国工业整体水平的落后和发展的不平衡,怎样寻找一条适合于我国(或企业)实际情况的IE 实施途径成为我们面临的又一课题。

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工程知识体系将有助于回答上述问题。

所以,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

(1)为我国IE 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这俩年,IE 学科在我国发展很快,很多高校都设置了IE 专业,但如何进行IE 专业课程设置上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IEBOK 不仅对IE 学科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且且将为什么应用IE、如何应用IE 的知识也纳入其中,强调了以应用为导向,有助于IE 专业的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为在实践中应用IE 提供指导。在企业中开展IE 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战略层面、方法论层面、知识层面和实施层面具备相应的知识才能完成。IEBOK 正是系统总结了IE 这四个层面上的理论和知识,为实施IE 项目提供指导。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概况

1.2.1 知识体系概念方面

所谓知识体系[3],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所获得的互相联系的认识的整体。其最初定义为关于自然的知识体系,即科学。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概念由本来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演变为反映客观世界即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本质联系的知识体系。而所谓学科知识体系是指学科概念、规律及研究方法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一些新兴学科如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等在发展过程中就用了知识体系的概念。

1.项目管理知识体系[4]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简称:PMBOK)的概念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简称PMI)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项目管理经过长期地发展,已初步形成为一门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1981 年,PMI 正式批准一个项目来研究项目管理专业所必须的概念和过程,

该项目研究的目标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作为一个实践性专业的明显特征(规范);

(2)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内容和结构(标准);

(3)项目管理专业的有关资质认证(认证)。

其中的标准研究就是知识体系的研究。俩年后,上述项目的研究结果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发表在1983 年8 月的《项目管理杂志》上,标志着文件化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问世。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这一专业术语是指在项目管理领域中知识的总体,但且不是简单的知识堆集,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所综合运用的若干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分类、组合、分析、探索,从而归纳总结的一套用以指导项目实践的知识的有机整体。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和项目相关的专业技术领域密不可分,项目管理专业领域所涉及的知识极为广泛。目前国际项目管理界普遍认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知识范畴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项目管理所特有的知识、一般管理的知识及项目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如图1-1 所示。

项目管理

知识体系

从图1-1 可见到,项目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其它学科的知识体系在内容上有所交叉,这也符合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通常,一个学科和专业的知识体系可能包括一些已被其它的学科和专业所包含但仍为本专业人员普遍接受的知识领域。可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一个独立的专业,必须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既不是另一专业知识体系的翻版,也不是一些其它专业知识体系内容的简单组合。现实的情况应该是,一个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其它专业知识体系在内容上有所重叠,但它必须拥有和本专业领域相关的独特的知识内容。显然,项目管理所特有的知识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核心。就概念而言,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应包括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相关的全部知识。但由于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交叉学科,又涉及到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各具特色的项目,加之学科和专业本身不断发展的特性,要建立一个完全的PMBOK 文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各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研究和开发,其核心是解决好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为什么要建立PMBOK 文件?

(2)哪些知识应包括在PMBOK 文件中?

(3)如何将这些知识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

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实质是在明确建立PMBOK 的目的的基础上,解决好知识体系的范畴和结构问题。

从目前已问世的不同版本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文件来见,虽然不同版本的知识体系文件在目的、范畴和结构上有所差别[4],但它们存在共同的基础: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界定了作为一个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所必须掌握的知识领域,同时也是对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进行职业资质认证时专业知识测试的基础。

2.IEEE 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5]

IEEE 的计算机协会(Computer Society)在构建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oftware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 简称SWEBOK)时指出:(1)知识体系是学科和职业资质认证发展的核心,对于软件工程知识体系的内容取得一致认识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全球当下有数以万计的软件工作者,但软件工程仍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的工程学科,也没有形成公认的职业。所以,如果的职业资质认证,也无法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

所以,IEEE 认为他们建立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要达到以下五个目标:

①刻画软件工程学科的内容;

②为软件工程学习者提供进入软件工程知识体系的途径;

③促进全球范围内关于软件工程学科内容达成一致认识;

④界定软件工程的学科范畴,以区别于计算机科学、项目管理、计算机工

程、数学等学科;

⑤为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和职业资质认证提供基础。

(2)SWEBOK 使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将软件工程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划分为十个知识领域(KnowledgeArea),分别是:软件构架管理、软件结构、软件设计、软件工程基础结构、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流程、软件升级和维护、软件质量分析、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测试。

每个知识领域又分解为一系列的主题(Topics)。主题的分类方法是根据Walter Vincenti 提出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分类法。他将工程设计知识分为六类:基本设计概念、标准和规范、理论方法、数据、实践因素、问题解决方法。俩个或三个层次的分解,能够让使用者很容易得找到需要的主题。

这些知识领域以及每个知识领域中的主题构成软件工程的核心知识。软件工程师也应该

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些相关学科包括认知科学和人因工程、计算机工程、管理科学、数学、项目管理、系统工程等。

(3)SWEBOK 着重研究普遍接受的知识(GenerallyAccepted Knowledge)“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这意味着SWEBOK 包含了软件工程职业范围内的所有知识。一般说来,不可能将一个新兴学科的所有知识总结到一个文件中。一个学科的知识由普遍接受的知识、研究前沿的知识和应用于特定行业的专业化知识,如图1-2 所示。普遍接受的知识是区别于后俩者而言的,是指在软件工程项目中通用的、得到普遍认可的、不存在争议的知识。能够见出,SWEBOK 在“哪些知识应该包括在知识体系中”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和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是一致的。

另外,分解(breakdown)方法仍应该具有前瞻性,即不仅包括当下的普遍接受的知识仍应该考虑未来俩三年内即将成为“普遍接受的知识”的知识。

四、SWEBOK 的建立且不是提出了新的关于软件工程的知识,而是关于知识范畴及其结构的统一定义。SWEBOK 的目标是取得关于软件工程学科的各核心知识集合的一致认识。

五、IEEE 的SWEBOK 框架如图1-3 所示。(各个知识领域中的知识主题属于专业范畴,在这里不详细列出。)

1.2.2 工业工程理论研究方面

目前,无论理论研究方面仍是应用研究方面,仍没有提出“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概念,可是一些专家和学者从学科范畴、学科体系、技术体系等角度进行了讨论,为本论文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另外,一些企业中的工业工程推广者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讨论了工业工程学科

发展和工业工程在企业中实施的关系。

1.国外研究情况概述

关于IE 学科范畴,比较规范的是美国国家标准ANSI-Z94,从学科角度把IE知识领域划分为17 个分支[6],即:生物力学、成本管理、数据处理和系统设计、销售和市场、工程经济、设施规划(含工厂设计、物料搬运等)、材料加工(含工地研究、工具设计、自动化…)应用数学(含OR、统计质及控制…),组织规划和理论、生产计划和控制、应用心理学、作业测定和方法、人的因素、工资管理、人体测量、安全、职业卫生和医学等。日本从应用的角度把IE 技术分为20 类113 种[7],包括: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质量管理、标准化、工厂设计、能力开发等。

美国G·萨尔文迪主编的《工业工程手册》[8]根据哈里斯(N eville Harris)对英国667 公司应用IE 的实际情况调查统计,常用的方法和技术为以下32种:

表1-1 IE 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1、方法研究

2、作业测定(直接劳动)

3、奖励

4、工厂布置

5、表格设计

6、物料搬运

7、信息系统开发

8、成本和利润分析

9、组织研究

10、作业测定(间接劳动)

11、物料搬运设备选用

12、职务评估

13、办公设备选择

14、管理的发展

15、系统分析

16、库存控制和分析

17、计算机编程

18、办公室工作测定

19、项目网络技术

20、动作研究的经济效果

21、计划网络技术

22、目标管理

23、价值分析

24、资源分配网络技术

25、工效学

26、成络技术(GT)

27、事故和可操作性分析

28、模拟技术

29、影片摄制

30、线性规划

31、排队论

32、投资风险分析

台湾近几十年经济快速成长已使工业由劳力密集转变为技术密集的形态,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管理技术体系,从预测、计划、生产、管制、改善、综合协调和整合相对有限的资源作合理和优化的分配以获得最大的整体利益。根据国科会工业工程学科1983 年度规划报告[9]将工业工程学科分为运筹学、信息系统、人因工程、生产系统、科技管理和服务等五大子学科,学科之间彼此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如图1-4 所示。

2.国内研究情况概述

汪应洛[10]指出工业工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综合体,包括各类专门的方法和技术。每类专门的技术方法又有其特定的具体分析和设计方法。要真正形成工业工程的综合效能,且使各类、各种专门的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必须要确立工业工程的方法论,明确工业工程在实践一应遵从的基本思想和原则,着重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及技术体系。系统工程是指导各类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应用的方法论。参照系统工程中的霍尔(A.D.Hall)三维结构,可将IE 方法论的形式体系归结如图1-5 所示。

按照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和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要求,工业工程在实践中应遵从以下十条思想和原则,即问题导向、着眼整体、组织先行、全员参和、苦练内功、规范管理、思变求新、特色取胜、方法集成、系统推进。齐二石、汪应洛[11]提出了中国工业工程(CIE)理论及技术体系的概念,且从CIE 的概念、CIE 的理论基础、CIE 的技术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赵涛、齐二石[12]按照IE 各种技术特点和功能,将工业工程的支撑技术分为三类:

1.设计、改善类,包括:

·工作研究(含时间研究、方法和动作研究)也称基础IE。

·设施设计和物流系统技术,也可称物流工程。主要是解决生产和管理过程空间组织和物料的过程控制和改善。

·人机工程,也称人类工效学,解决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和改善。

·组织设计,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过程设计和改善。

2.分析和决策类,包括:

·工程经济,用于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投资分析和决策等。

·可靠性工程,用于企业质量系统和生产系统可靠性分析。

·市场预测,用统计学等方法研究市场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解决人力资源的使用和考核等。

3.控制类,包括:

·生产计划和控制,用于生产过程的数量计划和过程控制。

·质量控制,指全过程管理的质量控制技术等。

·成本控制,指全过程成本在现场生产、管理和供应的控制技术。

·信息控制,指为实现设计系统运行而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控制等。

由于当前先进制造技术,如MRPⅡ/ERP、CAD/CAM、CAPP、FMS、CIMS等都是工业工程技术在信息时代和其它技术和管理结合的模式,不作为单项技术来列出。在此基础上,IE 的学科体系[31]如图1-6 所示。

范中志、张树武、孙义敏[13]等指出IE 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IE 的本质需要通过IE 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来回答。IE 的综合性集中的表当下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上。通常,人们习惯于把技术称作硬件,把管理称为软件,由于俩者的性质和功能不同,容易形成分离的情

况。IE 从提高生产率的目标出发,不仅要研究和发展硬件部分,即制造技术、工具和程序,而且要提高软件水平,即改善各种管理和控制,使人和其它各种要素(技术、机器、信息等)有机地协调,使硬件部分发挥出最佳效用。仍有人[14]把IE 学科体系比拟为如图1-7 所示的一条连续“光谱”:中间部分是工业专门知识,该部分既反映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也表示IE 所要研究和处理的一些实际问题;左侧是IE 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右侧是表示IE 的工艺。

粟滋、陈煦、王仁康[15]认为比较完备的学术体系由SE 的方法论、OR 的数理分析、IE 的传统技术和工业专门知识有机地组成。这样,IE 既可对小至一个劳动岗位进行分析,也可对整个生产线、整个企业、大至整个工业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正像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完整体系的学科一样,既能够设计一个小零件,也能够设计一整套机器系统。但这些分析和设计都要在一定的整体系统思想指导下进行。

张树武[16]认为要系统、普遍、深入、持久的应用和发展IE,必须加强IE 学科建设,这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确立IE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职业;建立IE 专业教育体系;制定IE 定义和术语标准。要形成完善的IE 知识体系,首先要确立IE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职业。在制订学科标准时,考虑到IE 学科特点和我国实际情况,应先以传统IE 为主来确定IE 的范畴且对各分支的涵义做出统一解释。另外,应允许IE 和相关学科有所交叉,如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可列出,这样容易为各方面人们接受和运用,不致造成不利于IE 推行的矛盾。

1.2.3 工业工程实践方面

钱省三[17]分析了境外IE 发展的历史过程,认为社会对IE 的需求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步发展的。一般来说,IE 先应用于制造业,从改进工作出发,由工业工程师在

工厂中研究工作方法以及工人和机器、工具的关系;以后又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IE 扩展到致力于整个系统的研究;现代IE 已用越了制造业的范围,扩展到服务业方面,进人到医疗、银行、公用事业及政府交通运输等事业。鉴于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尚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特别是机械工业企业的水平更低。因此,比较难以激起工业企业对IE 应用的需求感,他建议我国的IE 应用能够先从政府部门和服务部门开始,前者对IE 的了解比基层多,容易贯彻;后者(特别是银行、医疗及公用事业单位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制造业,经济效益也比较好.

袁治平[17]提出要在实践中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IE 系统推进模式,认为推进IE 实施要以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为指导,按照IE 的内容体系和我国工业界的现实需要,他指出在我国研究和应用IE 应该系统认识和正确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1.推广IE 和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关系。推进IE 的研究和应用有望对以下问题的解决发挥重要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加入WTO 使我国工业企业面临的国际挑战。

2.IE 的方法和方法论的关系。系统工程是符合IE 的需要,指导IE 方法和技术的方法论。IE 方法和方法论的关系,就体当下IE 和系统工程的关系中。

3.IE 的效率目标和效益目标的关系。在我国现阶段IE 的系统化开发和推进过程中,注意防止在确定目标和模式、选择和推进过程中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倾向,要努力实现整个生产系统总目标的最优化。

4.IE 的规划、设计功能和评价、创新功能的关系。从我国当前企业生产和工业经济的实际出发,应立足和已有企业的改造和提高,着重在实现IE 的评价和创新功能上下功夫,尤其应重视和组织好对现有企业生产过程的系统诊断和综合治理。

5.IE 中的物质要素和人的要素的关系。在我国推进应用IE 且选择和实施各种设计或

改造方案种,应注意到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各利益主体及各类人员对新方案所持的态度,尽可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6.IE 中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的关系。要从我国组织生产系统和工业经济系统总体的低水平和发展中的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出发,即不片面循规于IE 的传统方法,又不一味追求IE 的现代技术,选择适宜的IE 技术方法解决问题。

李先正[32]认为目前,IE 普遍分为经典IE 和现代IE 的提法在学术上是对的,可是根据我国企业目前管理的实际情况,其宣传效果且不好,这种提法容易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传统IE 太简单己经过时了。但由于我国企业的基础工作本来就很薄弱,无法满足现代IE 技术方法和先进的制造技术的要求,忽视经典IE 的做法使得现代IE 技术方法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

就我国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实施任何一项先进的IE 技术的必要条件是:掌握IE 精髓,从实践做起,先进行经典IE,从基础工作做起。基础IE 体系如表1-2 所示。

黎小平、胡家齐[18]认为企业IE 的实施模式包括俩方面的内容:一是IE 的组织机构;二是IE 的实施策略。

由于IE 在我国应用时间不长,IE 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仍比较陌生,实施时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为企业推行IE 做好长远规划、制定出具体目标,且统一领导各项具体的实施工作。同时要有计划地进行IE 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为实施创造条件。因此成立一个IE 的专职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IE 的实施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高级阶段。另外仍要处理好IE 实施中的几个问题:研究和推广应用之间的关系、重视IE 知识普及和培训工作、要增强成功实施IE 的信心。

1.3 IE 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1.当下关于IE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技术、方法的上,而较少系统的论述IE 的学科体系或知识体系。即使已有的IE 学科体系或技术体系等,都是进行学术或理论上的讨论,而不是面向应用的,在实际中缺乏可操作性。

2.目前,IE 学科的发展很快,涌现出了很多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所以有必要界定IE 的知识范围,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得IE 的发展不背离IE 的本质,以利于IE 学科的发展。

3.近年来,随着项目管理研究和应用的深入,企业在许多方面采用项目管理思想,组织、管理企业资源完成既定目标。另一方面,目前IE 在企业中的实施也主要是以项目的形式开展,所以将项目管理的思想和原理引入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用以指导IE 项目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当下仍很少。

4.IE 的学科特点所决定了IE 的理论、技术在内容上包罗万象,但这也造成了企业在应用IE 时无法弄清IE 的本质,不知从何处下手。另外,IE 的理论、技术在层次上既包括微观范畴的技术,如对单个劳动岗位的分析;又包括宏观范畴的技术,如对整个生产线、整个企业乃至整个工业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这就需要在IE 实施过程中有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本文采用系统研究和比较研究、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工业工程、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等最新研究成果,从诸学科的交叉视野出发,通过整理归纳中外文献资料,研究了工业工程的知识体系,为IE 学科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

在调查研究国内外IE 理论和实践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简称IEBOK)的基本理论:给出了IEBOK 的定义,提出将项目管理理论引入IEBOK,认为IE 理论和技术体系、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等是IEBOK 的理论基础。从战略层、方法论层、知识

层、应用层等层面构建了工业工程知识体系,且对各个层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IE 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在我国的应用需求;对IE 学科知识进行了层次上的划分,界定了作为工业工程人员所必须掌握的知识领域,从而为IE 学科的发展和课程设置提供了借鉴;提出了基于项目管理的IE 项目实施模式,为企业实施IE 项目提供了指导,起到了方法论的作用。最后,结合案例阐述了IE 项目管理模式在企业种的应用。

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主要介绍了一些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以及国内外IE 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进行了工业工程知识体系(IEBOK)基本理论的研究,给出了IEBOK的定义,提出将项目管理理论引入IEBOK,对IE 理论和技术体系、系统工

程、项目管理等IEBOK 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

第三章提出了IEBOK 框架,详细阐述了框架体系中的各个层面。

第四章研究了IEBOK 的应用情况,主要从实施策略、IE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以及人的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讨论,最后以一个案例论证了IE 项目管理模式

的正确性。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

1.基于IE 的新发展,从战略层、方法论层、知识层、应用层等层面系统地构建了工业工程知识体系框架,

2.对IE 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一个新的学科知识框架结构,且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引入IE,认为项目管理是IE 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从而为IE

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3.研究了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认为IE 项目管理也属于项目管理的范畴,应采取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E 项目管理的模式,为企业应用IE、实施IE 项目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第二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基本理论研究

2.1 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涵义

工业工程知识体系(Chines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简称

IEBOK)是指工业工程领域中知识的总体,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工业工程学科及应用中所涉及到的不同层次的知识进行分类、组合、分析、探索,从而归纳总结的一套用以指导我国工业工程学科发展和工业工程实践的知识的有机整体。IEBOK 中的知识不仅包括IE 作为一门学科所形成的概念、原理、方法及工具,仍包括人们在应用这些概念、原理、方法及工具的过程中所总结的各种原则、模式等。另外,IEBOK 仍应该包括被其它的学科和专业所包含但仍为IE 人员普遍接受的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中的知识等。所以这里的“知识”不是指IE 学科的知识这个狭义的概念,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2.2 IEBOK 的理论基础

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已有的IE 理论,结合IE 的新发展,探讨了IEBOK 的理论基础。

2.2.1 IE 理论的发展历程

IE 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知识、原理和方法产生和应用的历史。通过对IE 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一方面能够了解IE 的技术方法体系的内容和形成过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IEBOK 体系结构产生和形成的基础。IE 的发展历程可用图2-1 所示的IE 发展年表概括表示。该图横坐标表示IE发展历程中原理和方法产生的时间,这个时间只表示时间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1.科学管理年代

从18 世纪初期,蒸汽机开始促进机械化生产起至20 世纪30 年代中期的这段时期,被称为科学管理年代,是IE 的前身。

在这段时期中发生了俩件大事:一是第一次产业革命;二是泰勒的科学管理运动(1900 年前后)。产业革命促进了大批的技术革新项目,制造企业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大幅度增大了。这时在英国兴起的零件可互换性和劳动专业化分工,被认为是促使大量生产成为可能的俩个重要的IE 观念。

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这个学期我们上了有关工业工程的学科前沿讲座,这相当于是我们与工业工程这门专业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在老师的讲解与带领下,我们对工业工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比如知道了工业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工业工程的定义、目标以及职能、工业工程的学科属性与特点、工业工程的应用等内容。同时也使我们对工业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使我们增强了对工业工程这门学科的信心和投身于工业工程事业的决心。正如Wayne C. Turner 在《工业工程与系统工程概论》中所说的那样,“工业工程正成为少数几个有巨大魅力的、用于解决未来高科技社会中复杂问题的行业之一。社会对于工业工程师的需求是强烈的,并且在逐年增长。实际上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严重供不应求,这种供求不平衡明显高于其他工程和学科领域,并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会长期存在。”下面我就从以上几个方面简要谈谈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工业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工业工程的起源 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的产物。各种工程学科早期阶段都是从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开始的,实际工作者从自己或前人成功的经验中得出解决某个问题的办法,并经过不断实践后加以归纳总结,才逐步形成某种理论。工业工程的发展也是从经验开始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并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弗雷德里克 .温斯格.泰勒是工业工程之父。1873年,美国出现了金融危机,企业竞相引进新技术、开展合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求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泰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的企业管理的科学研究的。他认为当时的管理没有采用科学方法,工人缺乏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大大影响了效率。他致力于工作研究并系统地研究工厂作业和衡量方法且创立了“时间研究“。他通过改进操作方法,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采用标准化而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他于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被公认为是工业工程的开端。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是另一位工业工程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动作研究”,即对人在从事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动作进行分解,确定基本的动作要素,进行科学分

工业工程认识实习报告5000字

工业工程认识实习报告5000字 一、实习目的:理解实习是在学完相关基础知识后,实行专业课学习 之前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 主要目的有:(1)提升对大自然和工艺品的认知水平,培养和提升美 的修养和感觉,增强创作、造型水平,活跃构思,为以后的专业课的 学习做好铺垫。(2)了解工业产品设计公司的操作模式,产品设计流程,以及工业设计师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明确工业设计专 业的学习方向。 二、实习内容: 1、参观易造设计公司 易造,是中国一个比较知名的设计公司,其分公司遍布温州、苏州、 广东、广州、上海等中国十几个城市,并延伸到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可见其影响之长远。易造设计公司,曾为多家国内知名公司设计 过产品,例如:联想,承载着各种产品的设计,但其总部——北京易 造设计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 走进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易造公司标识,其极具设计情趣 的标识符,让我们即刻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设计感。其次是设计师 们面带微笑的照片,充分显示出设计师张扬的个性。随后,易造公司 接待员将我们带入了公司内部,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设计师的工作环境。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设计师讨论间,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个舒适安静 且极具自然风格的环境。接待员告诉我们,设计师们一般都是在这里 讨论各自的构想方案,相互沟通,以达到统一。除此之外,客户与设 计师的交流互动也是在这里实行的。 绕过两侧铺满了各式各样装饰的走廊,我们就真真正正地走进了设计 师的天地。接待员给我们一一介绍易造设计公司的部门分配,并让我 们真切感受了当今世界的一些新材料、新物质、新工艺,并向我们讲

述了这些东西对于一个设计师的重要性。对于一个设计公司来说,其 最引以为豪的应该是该公司的所获荣誉。就在公司的会议室门口,我 们见到了各种各样具有世界水平的奖杯、证书,像红星奖、红点奖, 令人可敬可叹。在会议室里,接待员为我们讲述了公司的设计理念、 设计方向和设计成果,并将公司的失败设计与成功设计拿出来作对比,让我们懂得了设计的内涵以及设计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好的设计 能兴盛一个企业,坏的设计亦能搞垮一个企业。此外,接待员还向我 们展示了易造公司最新的产品设计——稀土音箱,此产品使用稀土这 种特殊材料,通过材质的震动发声,对于不同的材质,其音质也会有 所改变,或浑厚或圆润,或清脆悦耳或委婉低沉,让我第一次感受到 了科技与创新的结合。会后,我们提出了一个个关于设计领域的问题,接待员也一一做了精彩的讲解。我们畅所欲言,我们用心道出了我们 对工业设计的困惑,她亦用心回答我们,给了我们真正的心灵感悟。 在谈话中接待员多次谈到“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是灵魂,设计没了 创新就没了生命。她的一番话语不但仅给了我们答案,还教我们如何 走向设计,毕竟我们还没进入设计的大门,仅仅因为我们的专业,仅 仅因为老师的几句话,我们认为我们是在搞设计,但是,跟设计师们 谈了之后我们发现我们该学的还有很多,也正是跟他们的交谈才使我 们了解了工业设计专业的各种特点,理清了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知道了工业设计的专业前景和从事工业设计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使我们对设计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设计需要创新,创意是设计的前提,一个好的设计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适合未来设计产业 的发展;工业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现代专业,需要全方位的综合水平。 2、参观北京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 北京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简称DRC,是中国首批被上级批准作为 工业设计发展的基地之一,承担着中国工业设计奖项(红点奖)的审 批和颁发。 (1)、北京工业设计促动中心

2020年(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

(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

第一章绪论6-19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6-7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概况7-17 1.3 IE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17-17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17-18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18-19 第二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基本理论研究19-32 2.1 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涵义19-19 2.2 IEBOK的理论基础19-32 第三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结构32-45 3.1 工业工程知识体系框架的建立32-33 3.2 IEBOK战略层33-36 3.3 IEBOK方法论层36-36 3.4 IEBOK知识层36-44 3.5 IEBOK 应用层44-45 第四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应用45-70 4.1 IE项目的实施策略45-46 4.2 IE项目管理模式46-57 4.3 IE的组织机构57-61 4.4 IE项目中人的因素分析61-64 4.5 案例IE在A钢铁企业的推广应用64-70 第五章结束语70-71 参考文献71-72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72-73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 引入我国已有十几年,社会上对于IE 的认识程度也有了很大提高。1994年对湖南省的企业调查[1]显示,懂IE 技术的比例为4.76%,知道有IE 学科的比例为14.28%,根本不知道IE 的比例为80.96%,而应用了IE 技术的企业数为零;1997 年对天津市的企业调查[2]显示,了解IE 技术的比例为11.2%,知道有IE 的比例为30.4%,不了解IE 的比例为52.1%;2000 年初对全国110 家企业调查显示,很了解IE 技术的比例为8%,了解一些的比例为52%,听说但不了解的比例为37%,从未听说过的比例为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上百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工业工程,其中机电行业推行工作研究效果显著。除去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大专院校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外,近年来对IE 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另外,调查结果仍显示,IE 推广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人们普遍认为开展IE 应用的最大障碍,一为缺乏外在的压力,二为企业内部积极性不高。而当下认为没必要应用IE 的企业已经很少,制约IE 推广应用的因素中,缺少IE 人才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相当多的企业仍不了解IE 的作用,企业不知怎样应用IE 因素排在第三位。基于这样的国情,我们认为:(1)当前,IE 知识普及和宣传的重点应该从对IE 基本概念的理解转向对IE 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的认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既有助于IE 学科发展,又面向应用的IE 知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之一。 (2)IE 知识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体系,应该既包括战略层面的需求分析

工业工程专业面试常考专业知识

工业工程专业面试常考专业知识 一、工业工程八大浪费: 1.过量生产的浪费 2.库存的浪费 3.等待的浪费 4.搬运的浪费 5.加工的浪费 6.动作的浪费 7.产品缺陷的浪费 8.管理的浪费。 二、什么是5W2H: What:工作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 Why:做某项工作的原因Who:参加某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 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 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 How:用什么方法进行 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 三、IE七大手法: 1.作业分析 2.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 3.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 4.时间分析 5.嫁动分析 6.布置搬动分析 7.生产线平衡。 四、价值工程的公式及公式中每个字母代表的意思:V=F/C V:价值 F:功能C:成本。 五、工业工程的定义: 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的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及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六、工业工程(IE)的主要范围 现阶段的IE(工业工程)的主要工作范围大致是:工程分析、工作标准、动作研究、时间研究、时间标准、时间价值、价值分析(V.A)、工厂布置、搬运设计等。 七、工业工程专业词汇(英汉): 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全局设备效率) 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人类工效学: Ergonomics 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物流:Logistics LP:Lean Production (精益生产)LB:Line Balancing(生产线平衡)CT:Cycle Time

基础工业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1.什么是工业工程?是简明地表述IE的定义。 答: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2.如何理解工业工程的内涵? 答: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提高质量是提高生产率的前提和基础,提高生产率是IE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联系起来综合研究,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是反映IE内涵的重要特点。 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IE是一个包括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庞大体系,实际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科学。 应用注重人的因素。生产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和不确定性大的因素。 是系统优化技术。 3.试述经典IE与现代IE的关系。如何理解经典IE是现代IE的基础和主要部分? 答:经典IE重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不知道) 4.如何理解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 答: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有着共同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直接途径,即工业工程师生产率工程的基础; 工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生产率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改善,而生产率改善方法的创新、发展将促进生产率的发展; 生产率工程的发展将丰富工业工程技术、方法,推动工业工程的发展。 学科的性质如何,怎样理解这一性质? 答:IE是一门工程学科;为使生产系统有效运行,IE技术人员要不断对其加以改善,因而必须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进行模拟、实验、分析研究。选择最好的改进方案。所以,IE是一门工程学科。 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么? 答:与管理。IE与管理的目的一致,只是做法不同 与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现代IE的技术基础和方法学。 的学科范畴包括哪些主要知识领域?企业应用的主要领域是哪些? 答:生物力学;成本管理;数据处理与系统设计;销售与市场;工程经济;设施规划(含工厂设计、维修保养、物料搬运等);材料加工;应用数学;组织规划与理论;实用心理学;人的因素;工资管理;人体测量;安全;职业卫生与医学。 IE的学科范畴:管理科学、系统工程、运筹学、工效学。应用领域:制造业建

工业工程面试基本的知识点

一、工业工程:用系统工程学及管理学的思想方法对组织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界面进行分析、设计、优化以解决用低成本与高质量的实现矛盾问题。 二、IE八大应用范围:工程分析、价值分析、动作研究、工作标准、时间研究、时间标准、工厂布置、搬运设计 三、工业工程八大目标:可获利性(Profitability)、有效性(Effectiveness)、高效(Efficiency)、适应性(Adaptability)、响应性(Responsiveness)、高质量(High Quality)、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经济可承受行(Economic Affordability)。 四、工业工程八大意识:1、以人为中心意识2、问题改革意识3、全局意识4、简化意识5、成本效益意识6、快速响应意识7、持续改进意识8、创新意识。 七、标准工时=实测时间×评核系数×(1+宽放率) 八、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最长工序时间*人数) (其中:最长工作时间(pitch time)=生产线循环周期(cycle time)简称:CT) 十三、6S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十四、现场管理七大理论与方法:约束理论(TOC)、准时制生产(JIT)、协同商务(CC)、并行理论(CE)、柔性制造(FMS)、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 十六、动改法ECRS原则:必要性原则(Eliminate)、可行性原则(Combine)、重新排列原则(Rerange)、化简原则(Simple) 二十、JIT四个成功实施原则:消除浪费、员工参予决策、供应商参予、全面质量管理 工业工程专业面试常考专业知识 一.工业工程八大浪费:1、过量生产的浪费;2、库存的浪费;3、等待的浪费;4、搬送的浪费;5、加工的浪费;6、动作的浪费;7、产品缺陷的浪费;8、管理的浪费。 二、什么是5W2H:What:工作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Why:做某项工作的原因Who:参加某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How:用什么方法进行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 三、工业工程七大手法:1、作业分析;2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3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4时间分析;5稼动分析;6布置搬动分析;7生产线平衡 五、工业工程的定义: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的定义是: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六、工业工程(IE)的主要范围:现阶段的IE(工业工程)的主要工作范围大致是:工程分析、工作标准、动作研究、时间研究、时间标准、时间价值、价值分析(V.A)、工厂布置、搬运设计等。 八、生产线的平衡计算公式: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人数*CT))*100=(∑ti/(人数*CT))*100 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

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

《基础工业工程》课后习题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1、企业的生产运作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一)离散型制造企业:(1)车间任务型生产:①每项生产任务仅使用整个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②生产设备一般按机群方式布置。(2)流水线型生产:①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按产品或加工对象组织生产②生产按节拍进行,各个工序同期进行作业,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③各道工序的单件作用时间与相应工序的工作地(或设备)数比值相等④工艺过程是封闭的。 (二)流程型制造企业:流程型制造是指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形状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形状或新材料的生产方式。 (三)重入离散型制造企业:重入型制造是指产品或零件在制造过程中被某些机器(至少一台)重复加工两次以上。 (四)服务型企业:必须以为人们提供服务,以社会服务为中心组织生产,努力使顾客满意。 2、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浪费严重,无效劳动普遍存在,现场环境较差。 3、生产率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什么? 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4、生产率测评的意义是什么? ①定期或快速评价各种投入资源或生产要素的转换效率及系统效能,确定与调整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适宜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和经营管理方针,保证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②合理确定综合生产率目标水平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调控系统,制定有效提高现有生产率水平、不断实现目标要求的策略,以确保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较好或满意的产出。③为企业或组织的诊断分析建立现实可行的“检查点”,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出系统绩效的“瓶颈”和发展的障碍,确定需优先改进的领域和方向。④有助于比较某一特定产业部门或地区、国家层次中不同微观组织的生产率水平及发展状况,通过规范而详细的比较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提高与发展方案和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竞争力,求得新的发展。⑤有助于决定微观组织内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相对绩效,实现系统内各部分、各行为主体间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和工作的协同有序,从而保证集体努力的有效性。 5、生产率测评的种类与方法有哪些? (一)按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范围分类: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设备生产率,能源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成本生产率。(二)按生产系统的运作结果分类:狭义生产率,广义生产率。(三)按生产率测评层次和对象分类:国民经济生产率等。(四)按生产率测评的方式分类:静态生产率,动态生成率指数。 6、提高生产率的方法有哪些? 外部:①全社会管理者和职工对提高生产率的态度;②提高生产率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要素。内部:①工厂布置、机器和设备②成本会计和降低成本的技术③生产的组织、计划和控制④人事策略

浅淡对工业工程导论的认识

浅淡对工业工程导论的认识 通过一段时间对工业工程导论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工业工程这门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虽然这门课对我们来说是一门选修课,但通过对这门的学习和认识,使我了解了工业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建立了对工业工程学科的总体概念,认识了工业工程学科的特点和目标,树立了工业工程意识,掌握了方法研究、作业测定、现场管理优化的知识、技术及技能,学会了综合应用这些技能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程序,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业工程(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工业工程(IE)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工程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首先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它是将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系统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工业等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与创新,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专门化的综合技术,且内容日益广泛。 在人类从事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的时代里,人们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去管理生产。到20世纪初,工业开始进入“科学管理时代”。 二战期间和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工作研究(包括时间研究与方法研究)、质量控制、人事评价与选择、工厂布置、生产计划等都已正式成为工业工程的内容。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费希(J.Fish)开创了工程经济分析的研究领域;由于战争的需要,运筹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战后由于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使得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结合起来,并为工业工程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基础,工业工程的技术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工业工程的发展及应用的实践表明,这门工程与管理有机结合的综合技术对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生产系统综合效率及效益,提高系统综合素质,对增强企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知识经济环境中的综合创新能力,对赢得各类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工业工程(IE)的特点: 1、IE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配合科学管理的技巧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2、IE最终目的是经由管理的运作,使企业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故与成本或经济效益有关,包括制度、作业方法、机器、模具、夹具均应予掌握并加以改善; 3、IE是一门应用科学,其操作理论均要能符合实际的需要,是故IE工程师均应具备身体力行的能力,而使理论与实务相得益彰,保证管理效果; 4、IE是运用重点管理的技巧,在所面临的问题上做重点突破。 工业工程(IE)的研究目的: IE是针对以生产现场为中心的作业进行

基础工业工程读书心得

《基础工业工程》读书心得 工业工程(IE)诞生于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其不同于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工程,它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程学科,并且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要学习工业工程,《基础工业工程》则是工业工程的入门级书籍,此外还应学习《运筹学》、《人因工程学》、《物流工程》等书籍。 1.定义 对于工业工程,美国工业工程学会对其的定义表述如下:“工业工程(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而日本IE协会对其定义为:“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从美国的工业工程定义当中,读者或许可获知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即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分析和改善,使之达到最佳的生产或服务目的。而日本所做的定义则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不仅清楚地说明了IE的性质、目的和方法,而且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出了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之处。 2.知识结构 工业工程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而工作研究则是其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研究的主要技术则分为两大部分,即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方法研究(又称基础IE) 方法研究是以提高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以作业系统为对象,研究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并确定标准作业时间的一种技术。其特点包含求新意识、整体优化的意识、寻求最佳的作业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分为

工业工程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报告 专业:商学院认识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实习概况: 参观地点: 参观对象: 实习过程: 实习收获: 学习了一年的工业工程课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实践,我就根本无法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精髓。因此,我十分感谢学院提供给我的这个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实习过程,加深了我对社会的认识,锻炼了自身的各方面能力,也使我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更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2011年暑假,我回到我的家乡,开始了我的认识实习。在学校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工程质量是根本,低质量的工程根本就是豆腐渣工程,綦江虹桥,98年由劣质水泥构筑的长江大堤等,给了我们太多的血的教训。新疆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是第一家以高标号特种水泥为主导产品的自治区中型企业,由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静县希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自治区建材研究所共同发起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资产达3.3亿元,新疆和静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地处天山山脉南侧,焉耆盆地北缘,位于和静县城西北13公里处,是南疆第一家

以高标号特种水泥为主导产品的自治区中型企业。是由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静县希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自治区建材研究所三家共同发起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2.86亿元。 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我国以企业为基础和主体的工业及产业经济系统面临着资源利用率低、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等综合结构不合理、环境适应性较差、国际竞争力及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以及战略管理和内部管理弱化、技术与管理脱节、特色化缺乏、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企业与市场和政府及其他企业间关系欠规范、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和困境。现代工业工程是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摆脱困境、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武器。 而工业工程是进行作业标准·时间设定的工具。如果没有这种作业标准·时间设定,那么不仅工厂的生产计划无法制定,甚至是否有剩余产能或是产能不足都不得而知。所以标准作业·时间设定是近代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东西。 其次,工业工程是工程分析的改善工具。工业工程就是将工厂细分化,然后逐步的改善。 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培养以下能力: 1.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术; 3.具有某一工程学科(如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 4.熟悉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完整版)工业工程基本知识点汇总

1, 简述什么叫生产线平衡? 依照流动生产线的工程顺序,从生产目标算出作业周期时间,将作业分割或结合,使各个工位的工作负荷达到均匀,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法叫生产线平衡; 2,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现场改善? 1), 生产系统发生变更时; 2), 因技术的进步变化时; 3), 设计变更时; 4), 现状的工场布置效率低时; 5), 生产量常有增减时; 6), 现场必须移动时; 7), 新产品投入时 5,请说说作为一名IE工程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问题的创造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抽象化能力,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经济性价值判断能力,理解人际关系能力,表现能力,推销自己的能力等; 6.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宽放时间组成; 7.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和方法 8.生产效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生产的合格品数量与标准产能的比值; 9.作业周期指的是加工对象从投入至产出所需要的总时间 10.通常作业的基本动作有:伸手,搬运\,抓取,放手,拆卸,安置,旋转,加压等 11.影响生产质量的因素有: 人员,机器,设备,方法,环境及材料等 12.通常产品投放流水线时主要依据工程作业流程图文件进行排拉作业; 13. ‘5S’管理中,5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4, ○--- (加工) ◇----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 (储存) 15.质量改善循环‘PDCA’指的是计划,执行,检查,矫正 16. ‘PTS’指的是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17,ISO是(国际化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 18, ISO-2000版体系文件包括: 质量手册/QM,程序文件/QP,作业指导书/OP,窗体/WI四阶文件; 19.ERP (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它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20.MRPⅡ(制造资源计划)是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目的是合理配置企业的制造资源,包括财、物、产、供、销等因素,以使之充分

工业工程认识实习报告字数5000字

工业工程认识实习报告字数5000字 一、实习目的:认识实习是在学完有关基础知识后,进行专业课学习之前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 主要目的有:(1)提高对大自然和工艺品的认知水平,培养和提高美的修养和感觉,增强创作、造型能力,活跃构思,为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了解工业产品设计公司的操作模式,产品设计流程,以及工业设计师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明确工业设计专业的学习方向。 二、实习内容: 1、参观易造设计公司 易造,是中国一个比较知名的设计公司,其分公司遍布温州、苏州、广东、广州、上海等中国十几个城市,并延伸到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可见其影响之深远。易造设计公司,曾为多家国内知名公司设计过产品,例如:联想,承载着各种产品的设计,但其总部——北京易造设计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 走进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易造公司标识,其极具设计情趣的标识符,让我们即刻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设计感。其次是设计师们面带微笑的照片,充分显示出设计师张扬的个性。随后,易造公司接待员将我们带入了公司内部,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设计师的工作环境。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设计师讨论间,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个舒适安静且极具自然风格的环境。接待员告诉我们,设计师们一般都是在这里讨论各自的构想方案,相互沟通,以达到统一。除此之外,客户与设计师的交流互动也是在这里进行的。 绕过两侧铺满了各式各样装饰的走廊,我们就真真正正地走进了设计师的天地。接待员给我们一一介绍易造设计公司的部门分配,并让我们真切感受了当今世界的一些新材料、新物质、新工艺,并向我们讲述了这些东西对于一个设计师的重要性。对于一个设计公司而言,其最引以为豪的应该是该公司的所获荣誉。就在公司的会议室门口,我们见到了各种各样具有世界水平的奖杯、证书,像红星奖、红点奖,令人可敬可叹。在会议室里,接待员为我们讲述了公司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向和设计成果,并将公司的失败设计与成功设计拿出来作对比,让我们懂得了设计的内涵以及设计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好的设计能兴盛一个企业,坏的设计亦能搞垮一个企业。此外,接待员还向我们展示了易造公司最新的产品设计——稀土音箱,此产品运用稀土这种特殊材料,通过材质的震动发声,对于不同的材质,其音质也会有所改变,或浑厚或圆润,或清脆悦耳或委婉低沉,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科技与创新的结合。会后,我们提出了一个个关于设计领域的问题,接待员也一一做了精彩的讲解。我们畅所欲言,我们用心道出了我们对工业设计的困惑,她亦用心回答我们,给了我们真正的心灵感悟。在谈话中接待员多次谈到“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是灵魂,设计没了创新就没了生命。她的一番话语不仅仅给了我们答案,还教我们如何走向设计,毕竟我们还没进入设计的大门,仅仅因为我们的专业,仅仅因为老师

系统工程与工业工程重点

1、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建立的一门学科。它综合应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能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2、(1)工业工程的典型对象是生产系统,生产系统是由人员、物料、设备、技术、信息和能源等各种要素组成的集成系统,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及综合性(或整体性)。 (2)工业工程的基本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质量。工业工程的目标是使投入的人员、物料、设备、技术、信息和能源等所有要素都得到有效利用,从而获取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改善生产环境、保证人员安全和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但最常提及的、公认的目标是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和保证质量。 (3)工业工程的基本任务是将人员、物料、设备、技术、信息和能源等要素进行最佳组合,从而将其设计和建立成一个富有生产力的集成系统,并不断改善。 (4)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是规划、设计、评价与创新。 规划是指明确建立新系统的必要性和目的、确定新系统的需求和制约条件、制订新系统开发计划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设计是指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而建立具体系统的活动。 评价是审查现有的各种系统、各种规划和设计方案以及组织或个人的业绩等是否符合既定目标或标准的活动。 创新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创造是新构想、新观念的产生,革新是新观念、新构想的运用;创造是革新的前导,革新是创造的后续。创新是对系统整体及其组成部分进行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改进的活动。 (5)工业工程所依赖的知识是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学中的特定知识,尤其是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6)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 3、工业工程的几大特点:(1)工业工程的核心是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 (2)工业工程注重人的因素 (3)工业工程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 (4)工业工程追求系统的整体优化 (5)工业工程是一门与管理有着密切关系的工程学科 (6)工业工程知识体系涉及面广 (7)工业工程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4、生产是把投入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有效用的产品和(或)服务的活动过程,而生产系统就是把各种生产要素转换为有用产品的系统。 生产系统功能确定的最根本根据是用户需求、企业竞争战略及生产系统需生产的产品,而这些根据表明生产系统具有生产功能、按期交货功能和创新功能。 生产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生产系统的建立、运行、更新和终止四个过程。 生产系统的结构化要素含义:指构成生产系统实体框架结构的要素,主要由生产系统的硬件及其组合关系构成。组成:生产设施、生产技术、生产能力、生产系统的集成生产系统的非结构化要素含义:指生产系统中支持和控制系统运行的软件性要素。组成:人员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库存、质量管理 5、产品生产过程:企业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起到本企业把该产品生产出来为止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工艺过程:直接改变劳动对象的性质、形状、大小等的过程。 检验过程:对劳动对象(包括毛坯、零件、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的过程。 运输过程:劳动对象在各生产单位之间(如工序之间、车间之间)的搬运过程。

对工业工程的认知和理解

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工业工程1001 刘秀 2502100107) 大三我们慢慢接触和学习工业工程相关专业的科目。在老师的讲解与带领下,我们对工业工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对工业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使我们增强了对工业工程这门学科的信心和投身于工业工程事业的决心。正如Wayne C. Turner 在《工业工程与系统工程概论》中所说的那样,“工业工程正成为少数几个有巨大魅力的、用于解决未来高科技社会中复杂问题的行业之一。社会对于工业工程师的需求是强烈的,并且在逐年增长。实际上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严重供不应求,这种供求不平衡明显高于其他工程和学科领域,并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会长期存在。”下面我就从工业工程的几个相关方面简要谈谈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一、工业工程的起源、发展动机与发展历程 从20世纪初期蒸汽机开始促进机械化生产起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被称为科学管理年代,是工业工程产生的历史大背景。虽然再说这之前,英国兴起的零件的可互换性和劳动分工等认为是促进大量化生产成为可能的重要概念,对工业工程的产生起到一定作用。大多数人,特别是美国人把工业工程的开端归功于20世纪初期的泰勒,奉泰勒为工业工程之父。泰勒的工作与研究成果,特别是他创立的“时间研究”,对工业工程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位对工业工程有重要影响的人是吉尔布雷斯,他和其夫人创立的“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是工业工程基础的“工作研究”。 20 世纪初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就必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这正是工业工程的基本目标,因此需求动因是工业工程得以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的动因。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出倒40年代末,成为工业工程的祭奠期。1908年,首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1917年,美国成立工业工程师协会;1948年,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正式成立。

信息技术对工业工程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于工业工程的影响 摘要:工业工程( IE)作为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它的显着特征。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提高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工业工程所涉及的诸多内容体系中, 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普遍性和关键作用,现代工业工程已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 关键词:工业工程信息技术生产力应用 1关于工业工程 1.1工业工程的概念 工业工程(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它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工业工程是以规模化工业生产及工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优化生产系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为追求目标,在生产制造技术、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等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 1.2工业工程的分类 工业工程分传统IE和现代IE。传统IE是通过时间研究与动作研究,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生产计划和日程安排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IE以运筹学和系统工程作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作为先进手段,兼容并蓄了诸多新学科和高新技术。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 2信息技术对于工业工程的影响 2.1工业工程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近几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种类日渐多样化,促使了产品品种的不断更新和产品寿命周期日益缩短。这种生产经营环境迫使企业从过去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始终保持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中普遍采用通

工业工程程序分析

工业工程程序分析 课程名称: 工业工程 班级:机械工程13-1 姓名:张泰然 指导老师:王巍 2016.10

摘要:本文利用工业工程相关理论对整个车轮工艺程序、流程以及布置径路进行了分析,分析过程包括:(1)运用程序分析的方法,(2)运用流程程序分析以及布置和经路分析理论(3)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 1程序分析的概念 所谓程序分析是依据现有的流程程序,准确掌握工艺过程的整体状态,对 每一个作业地点从头到尾的分析。分析要细致全面,并找出哪一个搬运是多余的,哪一个作业是重复的,哪一个程序是不合理的,搬运是否过多,等待时间是否过长,了解工艺流程的顺序,明确工序的总体关系。通过对整个工作过程的分析,来改进以前的作业方法,和工厂的布置来等提高生产效率。也就是说程序分析是通过调查和分析现行的工作流程,改进流程中不经济,不合理,不均衡,不合理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研究方法。 2工艺程序图的概念 工艺程序图是对生全过程的概略描述,其地位相当于机械制造中的装配图。主要反映生产系统全面的概况以及各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利用图表研究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可以分开的工序、工步的组合和安排步骤的图示方法。用它对工艺流程进行检查和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获得一个较优的产品生产程序。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最好在一项产品投入生产之前,就设计出最好的工艺程序和车间(现场)布置,达到最少的装卸、最少的运输、最少的操作次数和费用、最少的废料、最好的控制、最少的库存等,避免投入生产后再作变动所能引起的问题。这种方法强调采用标准分析的方法设计标准程序。工序划分根据不同要求可多可少。 3结语 工艺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三者联系不是太紧密,总有一种分离的感觉,而且同一个项目用三者同时进行优化会有一些重复。 程序分析未来会将这三者联系的更加紧密,或者说三种方法合成同一种方法,一次性的对项目进行优化,省掉了很多麻烦和不必要的工作。通过软件的发展,程序分析会更加简单,只要输入所有参数就能直接出很多解,经过人来挑出最优的。或者直接由电脑得到最优解。

工业工程专业知识介绍(doc 17页)

工业工程专业知识介绍(doc 17页)

工业工程专业介绍 首先我代表工业工程的全体老师对来自祖国各地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轻工学院,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工业工程,说到工业工程,同学们可能还比较陌生,下面我就从不同的角度和大家说说工业工程。 一、什么叫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的发展已经一个世纪了,不同时期对于工业工程的概念是不同的,只有清楚的把握了工业工程的概念,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工业工程,在美国伯克利大学工业工程系的主页上有一段话,描述什么是工业工程:“当你看到一个静止的物体的时候,那就是土木工程;当你看到一个物体在运动的时候,那就是机械工程;当你闻到味道的时候,那就是化学工程;当你看不到东西的时候,那就是电子工程;当你想都不能想象的时候那就是工业工程。”的确,如果我们仅把工业工程的定义拿来用,你就会发现这个定义非常的复杂。但当你真正理解其内含时,你就会发现工业工程有你永远也做不完的事。 最具有权威性的解释是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提出的,即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环境和信息等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对工业等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与创新。日本对工业工程的定义为: “工业工程是一门通过对人、原材料、机器设备组成的系统的设计和改进,从而提高生产率并降低成本的技术”。 二、工业工程研究的内容 为了更好的理解工业工程,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什么是工业工程,从近百年历史发展中了解工业工程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工业工程的产生是同工业革命的产生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大规模生产这种模式就没有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产生的背景是当时管理的手段已经不能很好的管理这种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另外一方面就是从工业工程在产业中的应用角度来看什么是工业工程,特别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美国把工业工程说成是效率工程,说工业工程就是杜绝各种浪费,有效的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把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边缘学科。而对未来工厂设计是具有挑战性的复杂任务,也是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工业工程是以系统的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学科,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研究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为了更好的理解工业工程,再来看一下工业工程的方法,主要从制造业的角度。 工业工程的方法可以考虑下面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意识;当你学工业工程的时候,你要用工业工程思维方法去想问题,有时候,很多事物别人看没什么问题,而你学了工业工程就能发现问题,意识很重要。第二个领域是方法,这里包括很多理论,工业工程有很多种理论,这些理论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第三个领域是实践,工业工程是管理和工程相结合的学科。其特点就是实践,不是听了就会,必须在企业中去做才能理解这个方法具体是怎样用的,怎样才能有用。意识、方法和实践是工业工程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其中意识最重要,实践是最终的归宿,最终工业工程是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很多人试图去划分工业工程的界限,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工业工程不是一个专门学科,而是多边领域。很多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员即使不知道工业工程、没有受过工业工程训练,也在使用工业工程的技术和方法。 (一)工业工程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