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元素周期表练习及答案

高中元素周期表练习及答案
高中元素周期表练习及答案

元素周期表练习

一、选择题

1. 对于第二周期从左到右的主族兀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C .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 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氡 (需Rn ),这是一种放射性很强的原子,会对人体产生伤

害,因此,家庭装修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天然产的花岗岩材料。已知氡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 .该原子与同周期I A 、n A 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B .该原子最外层有 8个电子

C .该原子中子数是 86

D .该原子核外有 5个电子层

3. 2011年3月17日,因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放射碘可能被附近居民吸 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我国香港和内地出现抢购碘盐的疯狂热潮,用于防护核 辐射,医疗专家提醒:由于碘盐中碘含量相对较低,根本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不 可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否则可能诱发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技能减退、甲状腺肿等疾病。

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碘1311原子核所含中子数是 78

B .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

C .碘1271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1311属于同位素

D .碘1271原子和碘1311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C. R 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

若1 mol RO 3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 mo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

7: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①? ⑩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F —

,其核外电子数相(C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5.

某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

4,

形成的化合物是(A )

A . K S

B . MgO

C . MgS

D .①③④

该元素的离子与跟其核外电子排列相同的离子 D . NaF

6. 在一定条件下, RO 3与 R —

可发生反应: 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元素R 位于周期表中第V A 族 RO 3 + 5R —

+ 6H +

===3R 2+ 3H 2O ,下列关于 R B. R03中的R 只能被还原

请回答:(以下用相应的元素符号回答问题)

⑴在表里填写①?⑩元素符号.,写出元素符号①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⑧________ 。

(2) 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3) 在②、③、④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4) 元素①、②、⑤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_______ (填元素符号),原因

素⑥的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该氢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 __________ (填或“ =”)7。

(6)元素②与元素⑧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电子式是__________ ,

答案(1)H Mg Cl (2)He (3)NaOH

(4) K > Na > H 处于同一主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5) NH 3 > NH3+ H2O NH3H2O

⑹NaCI Na+[:Cl :「

8 )X、Y、Z、E、F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 +只含有一个质子;Y

的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在同族元素中其氢化物最稳定;Z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Y的

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F与Z同主族;E与X同主族。试推断

(1) 下列元素分别是:Y _________ 、Z ___________ 、F 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2) X、Z、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它属于_________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1)C O S ( 2) NaOH 离子

9: A、B、C是短周期元素中的三种相邻元素,A、B为同周期元素,B、C为同主族元素,

A、B、C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3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A、B、C的元素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由B元素组成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 ,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完美版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 1、元素周期表共有横行,个周期。其中短周期为、、。所含元素种类为、、。长周期包括、、。所含元素种类为、、。 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如果排满的话有种元素。 2元素周期表有个纵行个族。包括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第Ⅷ族(包括个纵行)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把16个族排列 。过度元素共包括个纵行(第纵行到第纵行)。包括哪些族。过渡元素全为元素。又称为。 3、写出七个主族和0族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ⅠA族 ⅡA族 ⅢA族 ⅣA族 ⅤA族 ⅥA族 ⅦA族 0族 4.同一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若元素位于第二、三周期,第ⅡA族的原子序数为a,则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为 若元素位于第四、五周期,第ⅡA族的原子序数为a,则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为 若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ⅡA族的原子序数为a,则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为 5、同一主族上下相邻两个周期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若A在B的上一周期,设A的原子序数为a ⑴若A、B位于第ⅠA族或ⅡA族(过度元素的左边)则B的原子序数为。 ⑵若A、B位于第ⅢA族——ⅦA族(过度元素的右边)则B的原子序数为。 。 6、微粒半径大小判断的方法 。 。 。 7 与H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简单离子。 与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简单离子。 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简单离子。 阳离子与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阴离子与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8、阴上阳下规律 9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判断的方法 ⑴、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氧化性——元素的非金属性——阴离子的还原性——单

质与氢气化和的能力——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⑵、另外可以通过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判断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如Cl2+Na2S=2NaCl+S得电子能力ClS 10、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判断的方法 ⑴、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还原性——元素的金属性——阳离子的氧化性——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能力——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⑵、另外可以通过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判断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如Fe+CuSO4=FeSO4+Cu失电子能力FeCu 11、同一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同主族元素具有的化学性质。从上到下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原了半径逐渐;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对应阳粒子的氧化性逐渐,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能力逐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逐渐,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能力逐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12、同一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原子半径逐渐(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对应阳粒子的氧化性逐渐,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能力逐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 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逐渐,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能力逐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1.位、构、性的关系 根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及相关条件可推算原子序数,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 2.周期表中数字与性质的关系 (1)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只要记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就可以确定主族元素的位置。 He:2、Ne:10、Ar:18、Kr:36、Xe:54、Rn:86 ①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多1或2,则应处在下一周期的ⅠA或ⅡA,如88号元素,88-86=2,则应在第7周期第ⅡA。 ②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少1~5时,则应在第ⅦA~ⅢA,如84号元素在第6周

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周期表结构 横行——周期:共七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不完全。 各周期分别有2,8,8,18,18,32,26种元素。前三个周期为短周期,第四至第六这三个周期为长周期,第七周期还没有排满,为不完全周期。 纵行——族:七主七副一零一VIII,共16族,18列。要记住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以便迅速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名称。 周期:一二三四五六七 元素种类:28818183226 零族:2He10Ne 18Ar 36Kr54Xe86Rn 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电子层数= 周期数 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序数= 最高正化合价 由上述关系,就可以由原子结构找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可以由位置确定原子结构。 2、规律性

由此可见,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左下角即Cs(Fr具有放射性,不考虑),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右上角即F。对角线附近的元素不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或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3、元素周期表中之最 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H原子 质量最轻的元素:H元素;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s(不考虑Fr)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HClO4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CsOH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C元素 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ⅢB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元素,其次是Si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元素,其次是Fe元素 含H质量分数最高的气态氢化物:CH4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元素:Cs元素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F元素 常温下为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Br2,金属单质是Hg …… 4、特殊性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 )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 )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n 是第五周期第ⅢA 族元素 B.11549In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原子半径:In>Al D.碱性:()3In OH >RbOH 2.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 、X 、Y 、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Z 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Y 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3.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 、X 、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 与X 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常温常压下,Y 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

2020高考化学元素周期表测试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讲元素周期表 复习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复习难点: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把电子层数目相同各种元素, 按排成横行;再排成纵行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周期:(1)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共个周期(、、短周期;、、 长周期;不完全周期)。填表: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长周期 不完全周期 (2) 总称镧系元素。,总称锕系元素。在锕系元素中以后的各种元素,多数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元素,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 2.族:(1)由构成的族,叫做主族;构成的族,叫做副族。(2)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族到族10个纵行,包括了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六十多种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因为这些元素都是,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3)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周期表共18个纵行(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三个纵行))。 二、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元素名称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 碱 金 属 元 素 个。单质密度逐渐,熔沸点逐渐。

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钾的保存及取用方法: 。 (1)与氧气反应差异性: Li+O 2_(_色、氧化锂);_Na+O 2__(_色、过氧化钠);_K+O 2_(_色,_氧化钾);_Rb+_O 2 _(棕色、_氧化铷);_C S +_O 2 _(_色、_氧化铯)。 (2)与水反应差异性:(填反应现象) 2Li+2H 2O=2LiOH+H 2↑(__);2Na+2H 2O=2NaOH+H 2↑(剧烈);2K+2H 2O=2KOH+H 2↑(____、__);2Rb+2H 2O=2RbOH+H 2↑(更猛烈、燃烧、爆炸)。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钾与CO 2: ;超氧化钾与水、CO 2: 、 ; 氧化锂与水、CO 2 : 、 。 (二)卤族元素 1、卤素原子结构(1)示意图:F Cl Br I 。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 ,非金属性 。 2、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1)颜色:__色~__色~___色~__色 (颜色逐渐加深 ) (2)状态: _态~_态~_态(3)熔沸点:逐渐__ (4)密度: 逐渐__ (5)水溶解性:逐渐__。 3、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名称 反应条件 方程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F 2 _____ H 2+F 2====2HF HF 很稳定 Cl 2 _____ H 2+Cl 2=====2HCl HCl 稳定 Br 2 _____ H 2+Br 2======2HBr HBr 较不稳定 I 2 _____ H 2+I 2======2HI HI ___稳定 2氯化钠水溶液反应:____________。 疑难点拨 一、元素周期表终点之迷 1869年2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列成元素周期表,并留下一些空格,预示着这些元素的性质。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人们“按因索骥”找出了这些元素。 元素种类到底是否有限? 周期表有否终点? 这是科学家们,也是诸位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本世纪30~40年代,人们发现了92号元素,就有人提出92号是否是周期表的最后一种元素。然后从1937年起,人们用人工合成法在近50年时间又合成近20种元素,元素周期尾巴越长了。这时又有人预言,105号元素该是周期表的尽头了,其理由是核电荷越来越大,核内质子数世越来越大,质子间的排斥力 将远远超过核子间作用力,导致它发生蜕变,然而不久,又陆续合成了106~109号元素。这些元素存在的时间很短,如107号元素半衰期只有2微秒,照此计算是否周期表到尽头了? 1969年起,理论物理学家从理论上探索“超重元素”存在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具有2,光 500℃

-2019历年高考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题目教学内容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近4年高考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 (2019.1)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2019.2)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2017.3)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氢化物沸点:WW C化合物熔点:Y2X3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总结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一、原子半径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二、主要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最低负化合价递增(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故从ⅣA族开始。元素最高价的绝对值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的和为8 三、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四、单质及简单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元素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就越强。 五、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酸性减弱)。 元素的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就越强;最高价氢氧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就越强。 六、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难。 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此外还有一些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可以作为元素周期律的补充: 随同一族元素中,由于周期越高,价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因此排在下面的元素一般比上面的元素更具有金属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 以上规律不适用于稀有气体。 八、位置规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九、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三看: 一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原子序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反而越小 三看最外层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原子序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书越多半径越小 r(Na)>r(Mg)>r(Al)>r(S)>r(Cl)、r(Na+ ) >r(Mg2+ )>r(Al3+ )、r(O2- ) >r(F-) r(S2—)>r(Cl—)>r(Ar) >r(K+)>r(Ca2+)、r(O2—)> r(F—)> r(Na+)> r(Mg2+)> r(Al3+) r(Na+ )r(Cl)

高中元素周期表练习及答案

元素周期表练习 一、选择题 1. 对于第二周期从左到右的主族兀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C .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 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氡 (需Rn ),这是一种放射性很强的原子,会对人体产生伤 害,因此,家庭装修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天然产的花岗岩材料。已知氡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 .该原子与同周期I A 、n A 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B .该原子最外层有 8个电子 C .该原子中子数是 86 D .该原子核外有 5个电子层 3. 2011年3月17日,因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放射碘可能被附近居民吸 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我国香港和内地出现抢购碘盐的疯狂热潮,用于防护核 辐射,医疗专家提醒:由于碘盐中碘含量相对较低,根本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不 可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否则可能诱发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技能减退、甲状腺肿等疾病。 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碘1311原子核所含中子数是 78 B .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 C .碘1271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1311属于同位素 D .碘1271原子和碘1311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C. R 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 若1 mol RO 3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 mo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 7: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①? ⑩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F — ,其核外电子数相(C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5. 某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 4, 形成的化合物是(A ) A . K S B . MgO C . MgS D .①③④ 该元素的离子与跟其核外电子排列相同的离子 D . NaF 6. 在一定条件下, RO 3与 R — 可发生反应: 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元素R 位于周期表中第V A 族 RO 3 + 5R — + 6H + ===3R 2+ 3H 2O ,下列关于 R B. R03中的R 只能被还原

元素周期表45分钟测试

元素周期表45分钟测试 每题有一项或两项正确 1.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OH-、H2O、F-B.NH3、NH4+、NH2- C.H3O+、NH4+、NH2-D.HCl、F2、H2S 2.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且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3.下列金属中,按照金属性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铝、镁、钠、钾B.镁、铝、钾、钠 C.钙、钾、铷、铯D.钙、钾、钠、锂 4.元素周期表中某Ⅰ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则同一周期的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不可能为A.x+25 B.x+2 C.x+12 D.x+26 5.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 g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 g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B.第二周期C.第ⅣA主族D.第ⅤA主族 6.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A.钾的密度比钠小 B.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 C.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 7.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对其性质的预言中,错误的是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8.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是 A.砹的非金属性在卤素中是最弱的,At-易被氧化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C.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 D.砹在常温下是白色固体 9.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4倍的是( ) 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 10.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该元素可能是非金屑元素 C该元素可能是第ⅡA族元素D.该元素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11.按Li、Na、K、Rb、Cs顺序递增的性质是…………………………………………( ) A.单质的还原性B.阳离子的氧化性C.原子半径D.单质的熔点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碱金属元素中,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由于钠、钾的密度都小于1,所以,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都小于1 C.金属锂不能保存于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于煤油中 D.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钾含量太少,故需施用钾肥 13、(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 单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C 镭比钙的金属性弱 D 碳酸镭难溶于水 14.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7周期IV A 族,称为类铅。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 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B.它的金属性比铅强 C.它具有+2、+3、+4价 D.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5.在IIA族中,Be是惟一可以生成含氧酸根(铍酸根离子:BeO)的元素,与铍的性质相似的短周期元素是()A.Na B.Mg C.Al D.Si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元素性质与它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在哲学、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1)在哲学方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引起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事实,有力地论证了事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元素周期表是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把元素纳入一个系统内,反映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打破了曾经认为元素是互相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 (2)在自然科学方面,周期表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周期表为发展过渡元素结构、镧系和锕系结构理论、甚至为指导新元素的合成、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都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首先是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都是重要的工具。 (3)在生产上的某些应用 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似,这就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 ①农药多数是含Cl、P、S、N、As等元素的化合物。 ②半导体材料都是周期表里金属与非金属接界处的元素,如Ge、Si、Ga、Se等。 ③催化剂的选择: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发现过渡元素对许多化学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元素的催化性能跟它们原子的d轨道没有充满有密切关系。于是,人们努力在过渡元素(包括稀土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催化剂。例如,目前人们已能用铁、镍熔剂作催化剂,使石墨在高温和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石油化工方面,如石油的催化裂化、重整等反应,广泛采用过渡元素作催化剂,特别是近年来发现少量稀土元素能大大改善催化剂的性能。 ④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种合金材料的制取:在周期表里从ⅢB到ⅥB的过渡元素,如钛、钽、钼、钨、铬,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它们是制作特种合金的优良材料,是制造火箭、导弹、宇宙飞船、飞机、坦克等的不可缺少的金属。 ⑤矿物的寻找:地球上化学元素的分布跟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实验发现如下规律: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多,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少;偶数原子序的元素较多,奇数原子序的元素较少。处于地球表面的元素多数呈现高价,处于岩石深处的元素多数呈现低价;碱金属一般是强烈的亲石元素,主要富集于岩石圈的最上部;熔点、离子半径、电负性大小相近的元素往往共生在一起,同处于一种矿石中。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电负性小的、离子半径较小的、熔点较高的元素和化合物往往首先析出,进入晶格,分布在地壳的外表面。 有的科学家把周期表中性质相似的元素分为十个区域,并认为同一区域的元素往往是伴生矿,这对探矿具有指导意义。

元素周期表中元性质递变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元性质递变规律

————————————————————————————————作者:————————————————————————————————日期:

专题一主要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 电子层排布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递增 电子层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 →+7) 非金属负价 == ―(8―族 序数) 最高正价 == 族序数 非金属负价 == ―(8―族序 数) 最高氧化物的 酸性 酸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 对应水化物的 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形成难易、稳定性形成由难→易 稳定性逐渐增强 形成由易→难 稳定性逐渐减弱

2. 3.几个规律: ①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难易; 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 M(OH)n的碱性; 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原电池中正负极判断,金属腐蚀难易; 非金属性强弱:与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难易; 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 n RO m)的酸性强弱; 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②半径比较三规律: 阴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相同;阳离子与上周期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相同。 (1)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3)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③元素化合价规律 主族最高正价 == 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的负化合价 == 最外层电子数-8,最高正价数和负化合价绝对值之和为8;其代数和分别为:0、2、4、6。 化合物氟元素、氧元素只有负价(-1、-2),但HFO中0为+1价;金属元素只有正价; ④熔沸点高低的比较:详细见《导学》P24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⑤1-20号元素符号、名称、原子结构、特殊化学性质。 ⑥电子式的书写 原子的电子式 离子的电子式: 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电子式 离子化合价电子式,

元素周期表练习题附答案

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量大小排列而成的 B.从第一周期到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价电子数和族数是一致的 C.主族元素中(氢除外)族序数越小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D.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 ]2.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3.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的一组元素是 A.2、4、6 B.19、20、21 C.1、3、5 D.8、16、18 [ ]4.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 A.原子量和核外电子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 ]6.下列关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性质从左到右变化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 ]7.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按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A.HI、HBr、HCl、HF B.HCl、H2S、PH3、SiH4 C.H2O、H2S、HCl、HBr D.HF、H2O、NH3、CH4 [ ]8.下列各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渐弱,酸性渐强的是 A.NaOH、Mg(OH)2、H3PO4、H2SO4 B.KOH、NaOH、H2SO4、HClO4 C.Be(OH)2、Ca(OH)2、HBrO4、HClO4 D.Mg(OH)2、Ba(OH)2、H3PO4、H2SO4 [ ]9.同主族3种元素X、Y、Z,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XO4>HYO4>H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X<HY<HZ C.非金属性X>Y>Z D.气态氢化物还原性HX>HY>HZ [ ]10.R元素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对R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R元素处于3周期ⅥA族 B.R元素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共有14个电子 D.元素最低化合价为-2价 [ ]11.某元素Y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 g该元素的单质与氧气充分反应,可得化合物YO2,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A.第三周期 B.第二周期 C.第ⅣA族 D.第Ⅴ族 [ ]12.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X和Y,X的原子序数大于Y,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Y的二价阴离子和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关于X和Y形成的化合物Z的说法正确的是 A.Z是酸性氧化物 B.Z的水化物是碱 C.Z的化学式为X2Y D.Z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硫酸 [ ]13.A、B、C 3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数都比氩原子少,若A和C处于同一主族,A和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5,B原子的M电子层比L电子层少2个电子,则A、B、C 3种元素分别为 A.Li、Na、S B.Na、S、Li

元素周期表测试题

第四节元素周期表 Ⅰ学习重点 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掌握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学会运用周期表,掌握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位置三者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两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概念. 5.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展史,理解周期表的意义. Ⅱ学习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结构、性质、位置的相互关系. 3.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一、选择题 1.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ⅣA族 D.ⅤA族 2.具有下列特征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 A.原子序数为86 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C.次外层排满18个电子 D.最外层有4个电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B.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稀有气体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D.主族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Y、Z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X、Y同主族,Y和Z同周期,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则这三种元素可能是( ) 、K、Ca 、P、S 、Cl、S 、S、Cl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周期表是按原子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是同一族 C.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6.与第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是( ) + ++ 7.短周期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2Y3,若已知Y的原子序数为m,则X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5 +6 8.某元素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单质与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3g化合物RO,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ⅤA族 D.ⅡA族 9.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处于:①第五周期;②第六周期;③ⅣA族;④ⅤA族;⑤ⅡB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10.除一、二、三周期外,主族元素的次外层上( ) A.都是8个电子 B.都是18个电子 C.有的是8个电子,有的是18个电子 D.可以有8至18个电子 11.ⅠA、ⅡA、ⅢA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组卷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练习题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VIA族B.第二周期VA族 C.第三周期VIA族D.第三周期VA族 2.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ⅠA ⅡA ⅢA ⅣA Q X Y A.非金属性:W>Z B.原子半径:X>Y>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D.氢化物稳定性:Q>W 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第四周期元素中,锰原子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B.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依次减小 C.卤素氢化物中,HCl的沸点最低的原因是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最小 D.价层电子对相斥理论中,π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4.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X<Z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ClO4>H2SO4>H3PO4 B.氢氧化钙比氢氧化镁碱性强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 D.最外层电子数X>Y,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 6.已知Cl、S、P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PH3 B.非金属活泼性:S<Cl<P C.原子半径:Cl>S>P D.原子序数:S<P<Cl 二.填空题(共3小题)

元素周期表测试题

第四节元素周期表 I学习重点 1.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 掌握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 学会运用周期表,掌握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位置三者间的关系 4. 初步掌握两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概念. 5. 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展史,理解周期表的意义 n学习难点 1.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 结构、性质、位置的相互关系. 3.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一、选择题 1. 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A. 第二周期 B. 第三周期 C. IV A族 D. V A族 2. 具有下列特征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A. 原子序数为86 B. 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C.次外层排满18个电子 D.最外层有4个电子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B. 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稀有气体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D. 主族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4. X、Y、Z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X、Y同主族,Y和Z同周期,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则这三种元素可能是() A. Na、K、Ca B.N 、P、S C.F 、Cl、S D.O 、S、Cl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周期表是按原子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是同一族 C. 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 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6. 与第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是() A. S2- B.NH 4+ C.Al3+ D.K+ 7. 短周期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zW,若已知Y的原子序数为m则X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 m+5 B.m-13 C.m+6 D.m-3 8. 某元素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单质7.8g与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3g 化合物RO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A. 第二周期 B. 第三周期 C. V A族 D. n A族 9. 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处于:①第五周期;②第六周期;③V A族;④V A族;⑤n B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⑤ 10. 除一、二、三周期外,主族元素的次外层上() A. 都是8个电子 B. 都是18个电子

【化学】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化学】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 答案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南京理工教授制出了一种新的全氮阴离子盐—AgN5,目前已经合成出钠、锰、铁、钴、镍、镁等几种金属的全氮阴离子盐。 (1)基态M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银与铜位于同一族,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区。 (2)[Mg(H2O)6]2+[(N5)2(H2O)4]2-的晶体的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 N、O、Mg元素的前3级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元素I1/kJ?mol-1I2/kJ?mol-1I3/kJ?mol-1 X737.71450.77732.7 Y1313.93388.35300.5 Z1402.32856.04578.1 ①X、Y、Z中为N元素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②从作用力类型看,Mg2+与H2O之间是________、N5与H2O之间是________。 ③N5-为平面正五边形,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科学家预测将来还会制出含N4-、N6- 表示,其中m代表等平面环状结构离子的盐,这一类离子中都存在大π键,可用符号πn m 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则N4-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 (3)AgN5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Ag+周围距离最近的Ag+有_______个。若晶体中紧邻的N5-与Ag+的平均距离为a nm,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AgN5的密度可表示为 _____g?cm-3(用含a、N 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3d5 ds Z X最外层为2个电子,X为镁;N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

元素周期表测试题

元素周期表测试题 1.核电荷数大于10的某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最外电子层所含有的电子数是次外层所含有的 电子数的一半,有关该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在第三周期第W A族 B ?该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不易与水反应 C.该元素的氧化物不与酸反应,可与强碱的水溶液反应 D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大,居所有元素的第二位 2.通过14C标记的C60进行跟踪研究,医学界发现了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艾滋病病毒。有关C60和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12C60与14C60互为同位素 B.14C转变为12C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12C与叱的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 3 : 4 D .金刚石与C60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3?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等的磷酸盐)中, 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试判断116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的() A .第六周期第W A族 B .第七周期第W A族 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C.第七周期第四A族 D .第八周期第W A族 4.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 的位置相符的是( 5.某种元素A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的单质 得6 g化合物AO2,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8 g跟氧气充分反应,可 A .第二周期n A族 B .第三周期W A族 C.第二周期W A族 D .第三周期V A族 6.有X、Y两种元素,原子 序数小于等于20, X的原子半径小于 且X、Y原子的最外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H n XO 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 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丫2 )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总结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1、元素周期律实质: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其本质原因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律变化。 2、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最外层电子数:同一周期,从左至有依次增加;同一主族,不变。 (2)电子层数:同一周期,不变;同一主族,从左至有依次增加。 (3)原子半径: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一主族,从上至小至有依次增大。 (4)失电子能力: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至小至有依次减弱。 (5)得电子能力: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逐渐减弱;同一主族,从上至小至有依次递增。 (6)主要化合价:同一周期,最该正价=族序数(O、F外);同一主族,最该正价=族序数(O、F外) (7)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的酸碱性: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同一主族,从上至下,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 (8)气态氢化物: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形成难度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形成难度最近增大,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二、元素周期表的及其用 1、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的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族:在周期表中,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做一个族。 2、元素周期表结构 (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其分类如下: 短周期(3个):包括第一、二、三周期,分别含有2、8、8种元素 周期(7个)长周期(3个):包括第四、五、六周期,分别含有18、18、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共26种元素(1999年又发现了114、116、118号三种元素) (2)第六周期中的57号元素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第七周期中的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 3、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族的关系 (1)最外层电子数为(1-2)的元素:IA族、II族、副族、0族(He) (2)最外层电子数(3-7)之间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3)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0族(除He外) 4、元素周期表的构成规律 (1)同构规律:稀有气体原子与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下周期金属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域。 (2)同主族序数差规律 ①I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2、8、8、18、18、32 ②IIA、0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8、18、18、32 ③IIIA-VII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18、18、32 (3)对角线关系 对角线元素存在相似性:如Li与Mg、Be与Al,这个性质只适用于第二、三周期,这是由于两者原子半径相近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