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地球化学习题集答案

勘查地球化学习题集答案
勘查地球化学习题集答案

地球化学找矿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地球化学找矿具有对象的微观化,分析测试技术是基础,擅于寻找隐伏矿体和准确率高、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

2.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物质主要是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气体和生物。

3.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化学指标(或物质组成)。

4.应用地球化学解决地球表层系统物质与人类生存关系。

5.应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现场采样调查评价研究与实验研究。

6.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7.克拉克值在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其单位通常是ppm(或

10-6)。

8.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影响地壳各部分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富集而形成矿床。

9.戈尔德施密特根据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将元素分为亲铁元素、亲硫(亲铜)元素、亲氧(亲石)元素、亲气元素和亲生物元素。

10.元素迁移的方式主要有化学-物理化学迁移、机械迁移和生物-生物化学迁移。

11.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成晕元素主要呈液相迁移,迁移方式主要有渗透迁移和扩散迁移两种。

12.影响元素沉淀的原因主要有PH变化、Eh变化、胶体吸附、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

13.地壳中天然矿物按阴离子分类,常见有含氧化合物、硫化物、卤化物和自然元素。

14.地球化学异常包括异常现象、异常范围、异常值三层含义。

15.地球化学省实质是以全球地壳为背景的规模巨大的一级地球化学异常。

16.地壳元素的丰度是指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又称为克拉克值。

17.地壳中元素的非矿物赋存形式包括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类质同象结构混入物、胶体或离子吸附和与有机质结合。

18.风化作用的类型包括化学风化、物理风化和生物风化。

19.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气候、地形、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

20.岩石及矿石风化后,主要呈三种形式存在残余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和可溶性物质。

21.土壤形成归结为二个过程是矿物质的转化过程和有机物的转化过程。

2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母岩性质、气候、生物活动、地形和成壤时间。

23.完整的地球化学调查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样品的加工与样品分析和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

24.指示元素就是天然物质中能够提供找矿线索和成因指示的化学元素。

25. 根据异常的赋存的介质特征,地球化学异常可以分为内生异常、表生异常、原生异常、次生异常、同生异常和后生异常。

26.形成热液矿床原生晕的影响因素有元素的性质、含矿溶液的性质、构造裂隙、围岩的性质

27. 原生晕中元素赋存形式主要为独立矿物、类质同象混入物、被吸附离子、胶体。

28.次生晕与矿体的空间关系受矿体产状、地形条件、残坡积层厚度等控制。

29.土壤异常可以分为两类,即同生碎屑异常和土壤后生异常。

30.形成分散流主要动力是水的机械冲刷搬运力和化学溶解力。

31.水化学异常微量组分采用mg/L、μg/L单位,常量组分采用mol/L。

32.根据测量对象和采样方法的不同,气体地球化学找矿分为土壤气体测量、近地面气体测量、航空气体测量。

33.异常解释即对异常是地质作用或非地质作用引起进行分析判断。

34.异常评价是对异常源的矿化类型、工业规模、矿体埋深、工业远景、进行评估。

35.异常评价的主要依据有异常所处的地质条件、异常所在的地表覆盖物情况、当地的气候地形景观条件、其他找矿方法的异常、化探异常本身的特征。

36.建立地球化学模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大量实际材料的概括,另一种是通过理论计算或实验模拟。

37.第一环境问题是自然灾害和自然演化引起;第二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引起。

38.碘缺乏或过剩都会导致人体甲状腺肿大。

39.大气污染物可以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两大类。

40.在土壤剖面中A层是淋溶层,B层是淀积层,C层是母质层。

41.异常的分带性包括浓度分带、组分分带两方。

二、选择题

1.区域化探的工作目的是()发现成矿远景区

2.普查化探的工作比例尺是()1/5万

3.详查化探工作面积是()几十平方千米以内

4.勘查地球化学的主要目的任务是()发现与圈定各类地球化学异常

5.勘查地球化学的特点是()准确率高、速度快、成本低

6.常量元素是地幔、地壳的各种岩石的主要构成元素,各种岩石的性质由它们决定,所以称这些元素为“造岩元素”,下列属于常量元素的组合是()Na、K、Mg、H

7.微量元素由于丰度低,其在地壳以及各种地质体中,一般以()来表示10-6

8.在戈尔德施密特元素分类中,属于亲硫(亲铜)元素组的是()Ag、Zn、Pb、Sb

9.元素在迁移过程中,因环境发生突变,使元素在短距离内发生沉淀浓集,这种环境突变称为()地球化学障

10.根据矿物的共生组合,可以推断其形成时所处的氧化一还原环境,下列属于强氧化环境的矿物组合是()褐铁矿、硫酸盐、针铁矿

11.岩石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影响成晕元素的迁移,有益于铅锌矿原生晕形成的围岩条件是()碳酸盐岩

12. 矿体及其原生晕都是同一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与成晕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二者的区别仅在于()元素含量的高低

13.原生晕与围岩蚀变是同一成矿过程中的产物,他们在成因上可以有密切的联系,在空间上可以紧密伴随,其规模是()。原生晕具有比围岩蚀变更大的范围

14. 岩石、土壤地球化学找矿采样点布置的方式有()

A.规则测网

B.不规则测网

C.系统剖面

D. 以上三者均有可能

15.岩石、土壤地球化学找矿,要求在采样点周围()范围内多点采样。1/3点距

16. 对于钨、锡、铬、钛、金等矿床,()是形成次生晕的主要作用。机械分散

17.次生晕的含量与同一矿床相应的原生晕相比,有些相对贫化,另一些则相对富集,而出现富集的典型元素是()W、Sn、Cr、Ni

18.次生异常的峰值与下伏原生矿体在地表的投影之间的距离称为中心位移,位移距离取决于()。

A. 矿体产状

B. 残坡积层厚度

C.地形坡度

D. 以上三者均是

19. 水系沉积物采样时,为了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应在采样点沿水系上下20—30 m 范围内进行多点取样,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样品,采样的位置通常选择在河床的底部,采样物质以()为主。淤泥和粉砂

20.样品干燥后,按设计规定的粒度在野外驻地进行过筛。过筛处理后的样品应采用对角线折叠法混均,然后放人塑料瓶或纸袋中,其重量应不小于120g。如果需要测定金或被测元素较多时,重量应不小于()150g

21.为确保化探工作的高质量,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健全野外三级质量检查制度,不属于野外三级质量检查的是()外检

22.重复样采集应为同点不同时不同组人员实施,重复样作为衡量采样误差而设计,重复采样数为总采样数的2-3%,每个测区应不低于()。重复样点应均匀分布在工作区内。30件

23.元素比值是同一样品中指示元素对之间的含量比,其作用是()判断矿体的剥蚀程度

24.累加或累乘值是将同一样品中的一组指示元素(2—4个)的含量以某种方式组合为一个地球化学指标,其作用是()。“削高填低”,抑制随机事件

25.累加或累乘比值是同一样品中前缘元素的累加或累乘值与尾部元素的累加或累乘值的比值,其作用是()。预测盲矿体

26.指示元素是天然物质中能反映矿体存在及其特点的化学元素,而指示元素的选择依据是()。

A.指示效果

B.分析测试费用

C.矿种类型

D.以上三者均是

27.准确度(RE)是测定结果与样品中元素真实含量的接近程度,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用()进行考核。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28.精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决定于(),表示测量结果的重现性。偶然误差

29.重点异常检查的目的应首先是()肯定异常是否存在

30.地球化学找矿是通过发现异常、解释评价异常的过程来进行的,在下列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中,以()比较成熟,在生产中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土壤地球化学找矿

31.在化探样品中,指示元素之间的含量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即共消长或互消长的关系,当相关系数为()可视为高度相关。D.-1

32.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背景上限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长剖面法、图解法和计算法等,当样品中混入有异常含量的样品时,如用计算法求取地球化学背景值时,需对特高品位进行剔除,剔除的标准是大于()。6倍平均值

33.在实际工作中,确定异常上下限的公式为Ca=C

±kS,k的取值一般为()2

34.确定异常上下限的公式为Ca=C

±kS,当k的取值为1.96时,正确的概率为()。95.4

35.报出率( P )是指实验室能报出元素含量数据的样品数( N )占送样总数(M )的百分数,当报出率( P )大于()时才能被我们所接受。80%

36. 精密度是用重份分析样的基本分析值C

1和抽样分析值C

2

之间的相对偏

差(RE%)进行控制,样品中某元素含量>3倍检出限时,相对偏差()才能判定为合格。≤66.6%

37.为使于对比研究,元素含量一律取对数。其组距可采用0.1lgμg/g或ng/g;组端值规定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为()(对数负值为3),这样使所有数值均可落在组段之内。7

38.一个地区出现地球化学异常原因可能是()。

A. 由成矿地质作用或矿体引起

B. 由地质体引起

C. 人为原因引起

D. 由表生作用引起

E.以上均有可能

三、判断题

1.背景区就是没有受到人为污染的地区(×)

2.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异常形态是线状的(×)

3.元素平均含量相同的两个地质体具有同源性(×)

4.原生晕就是赋存于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异常(√)

5.按勒斯特水系分级规划,一个二级水系与两个一级水系合并后属三级水系(×)

6.成矿作用可以造成比矿体大得多的原生晕(√)

7.矿体穿越潜水面时会表现季节性的水化学异常(×)

8.轴向分带是原生晕空间分带的重要类型之一(×)

9.灰岩风化壳具有良好的ABC分层现象(×)

10.原生晕呈现同心圆状围绕着矿体分布(×)

11.叠加晕和多建造晕具有相同的成晕成矿过程(×)

12.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是区域化探的首选方法(×)

13.B层是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最好取样层位(×)

14.碱性障多发育于强蒸发的沙漠地区(√)

15.C层是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最好取样层位(√)

16.矿体位于潜水面之上时会表现季节性的水化学异常(√)

17.在实际工作中,可用平均值、众数、中位数替代背景值,因此这三者的数值大小是一致的(√)

18.准确度是测定结果与样品中元素真实含量的接近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我们无法知道真实的含量(√)

19.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20.地球化学指标是指能够用来找矿或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地球化学标志,

最常用的是特定的物理化学参数(×)

21.指示元素就是在化探工作中能够用来指示矿体的存在或能够指出找矿方向的化学元素,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选用几个元素,比如As,作为通用指示元素来寻找不同的矿种(√)

23.元素的存在形式发生变化,而空间位置不变,说明元素未发生迁移(×)

24.分散流是矿体及其原生晕、次生晕遭到破坏,在水系沉积物中形成的次生异常地带,沿水系呈线状延伸,由上游向下游,不断有相应元素的加入,含量逐渐增高(×)

25.除矿体外原生晕也是成矿作用的产物,区别仅在于元素组分的不同(×)

26.近矿围岩蚀变与原生晕,在成因上有密切的联系,在空间上紧密伴生,分布范围也基本一致(√)

27.各种类型的矿床都存在着原生晕,但目前应用和研究较多的还是与热液矿床有关的原生晕(×)

28.元素的渗透迁移是以裂隙和空隙的发育为重要条件,所形成的原生晕具有沿裂隙带和岩层延伸的特点,成晕规模小(√)

29.在地球化学背景范围内元素的含量是波动起伏的,其平均值称为背景值,其最大值称为背景上限,是区分背景和异常的界限值(×)

30.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含量呈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是直方图解法、概率格纸图解法确定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的基础,而计算法则无需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

31. 原始数据图是一种反映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中采样位置和有关元素含量数据之间关系的原始图件,包括采样点位图和元素分析数据图二种(√)。

32.地球化学图是反映元素在空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的图件,因此它的制作应尽量以客观的方式反映各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化(×)。

33. 地球化学图是反映元素在空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的图件,它是制图者根据某种意图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加工与取舍而得出的图件(√)。

34.解释推断图是制图者根据某种意图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加工与取舍而得出的图件,因而它可以突出显示制图者的某种认识或观点()。

四、名词解释

1.分布:元素在各种宇宙或地质体中整体的总含量(分布量)

2.分配:元素在各个宇宙体或地质体内部各部分或各段中的含量。

3.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合性:地球化学上把阳离子有选择地与阴离子结合的倾向性,称为元素的亲合性。

4.勘查地球化学:系统地测量和研究各类天然物质中与矿产资源有关的地球化学指标,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或预测的方法。

5.元素地球化学迁移:在地质和地球化学作用中,元素由一种赋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赋存状态,并常伴随元素组合和分布特征变化、以及空间位移的作用。

6.地球化学背景:在无矿地区未受矿化影响的地区内天然物质中的元素含量

地球化学异常:某些地段的天然物质中,某些地球化学指标(元素含量)明显偏离正常值的现象。

7. 原生晕:分布于矿体围岩中的某些元素含量增高的地段。

次生晕:在表生作用下,由于矿床或其原生晕的表生破坏导致元素迁移,在矿体及其原生晕附近的疏松覆盖物中形成的次生地球化学异常地段。

8. 面金属量:在异常范围内,各异常点的元素剩余含量(各点异常含量减去背景含量)与某点控制面积的乘积之和。

线金属量:在一个异常剖面上,各异常点元素剩余含量(异常含量减去背景含量)与某点所控制的距离的乘积之和。

9.表生环境:是一个在太阳能和重力能的驱使下,以内生过程提供的岩石、矿石为物质原料,固相、液相、气相共同存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综合进行的多组分的巨大动力学体系。内生环境:内生环境则与表生环境相反是一种高温、高压、还原的环境流体活动受限

10. 地壳元素丰度(克拉克值):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值。

11.浓度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某一局部地段或某一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与地壳丰度之比。

12.浓集系数:元素最低可采品位与该元素的克拉克值的比值。

13.异常强度:异常区内异常含量的平均值。

14.指示元素:天然物质中能够提供找矿线索和成因指示的化学元素

15. 分散流:由于矿体、原生晕的表生破坏,在矿体附近水系沉积物中形成的,

成矿有关的元素含量增高的地段

16.地球化学障:元素在迁移过程中,因环境发生突变,使元素在短距离内发生沉淀浓集。

17.检出限:一种分析方法在合理的置信度(可信度)下,能检测出与空白值相区别的最小浓度值。

18.灵敏度:某一分析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能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含量。

19.准确度:测定结果与样品中元素真实含量的接近程度。

20.标准参考物质:国家标准局或高级实验研究机构联合研制发行的,化学组成经过多家研究机构实验室,多种方法,多次精密测定,化学组成均匀,稳定的一组样品。

21.随机误差:它是采样,制样,分析过程和仪器工作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22.系统误差:它是有规律因素造成的误差,包括正向和负向偏离,它是不同实验室的工作条件的差别,不同分析方法,不同分析人员间及同一台仪器不同时间的差异所造成的误差。

五、简答题

1.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有哪些?

(1)岩石地球化学找矿;

(2)土壤地球化学找矿;

(3)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

(4)水地球化学找矿;

(5)气体地球化学找矿;

(6)生物地球化学找矿。

2.什么是元素的克拉克值?克拉克值在地球化学找矿中有何作用?

地壳元素丰度(克拉克值):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只有了解元素各地质体中丰度及其规律后,才能探讨各种地质作用中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及演化规律。

3.研究元素丰度有何意义?

①.主要反映了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即反映各种地球化学过程总背景,影响地球化学行为,也提供了衡量元素集中、分散及其程度的标尺;为找矿分析测试方法的灵敏度提供了总的标准。

②.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地球化学行为。

③.为阐明地球化学省的特征提供一种标准。

4.元素结合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1)高价阳离子与高价阴离子结合,低价与低价结合;

2)离子半径大的阳离子与离子半径大的阴离子结合,小的与小的结合;

3)电负性较大的阴离子与电负性较小的阳离子结合,阴离子中电负性较小元素的与阳离子中电负性较大元素的结合;

4)F于亲石元素相结合,Cl与亲石元素、某些亲硫元素相结合;

5)Li、Be、Nb、Ta等稀有金属元素常形成氟的络合物迁移。

5.类质同象有何地球化学意义?

类质同象是指性质相近的原子、离子、配离子在晶体中以可变量彼此替换的现象。类质同象是微量元素重要存在形式,许多微量元素(Ga,In,Ge,Cd,Se,Rb等)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矿物中,有些微量元素虽能形成独立矿物,但主要还是呈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其他矿物中。

6.元素为什么会迁移?迁移的实质是什么?

元素按自身发展规律不断演化,元素演化打破了原平衡,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又力求保持相对平衡。元素就开始迁移。

实质是元素结合与分离、集中与分散的重新分配的过程。

7.简述戈尔的斯密特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

亲石元素、亲铜元素、亲铁元素、亲气元素和亲生物元素。

8.影响元素迁移成晕的因素

(1)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

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如离子半径,极化性质,电负性,化合物,能量性质等影响元素在热液中的活动性。

(2)含矿热液性质

含矿热液对元素迁移成晕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热液的温度,压力和浓度等方面。

(3)构造裂隙

构造裂隙对成晕元素的迁移影响较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构造裂隙为含矿溶液迁移提供了通道;二是构造裂隙的变化,影响了溶液的压力,破坏了原来的平衡,使成矿元素析出沉淀。

9.什么是地球化学背景?如何确定背景值?地球化学背景有哪些种类?

地球化学背景:在一定区域内或一定地质体内,一些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含量处于正常状态,这些区域地质体则称为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区。

为求得某一地区或某一地质体内某一元素的背景值,取样应该避开矿区或矿化带。在统计计算时,必须将那些过高含量或过低含量值剔去,然后再求其平均值。

地球化学背景和背景值随研究范围的不同,有全球性的、地球化学省的、区域性的和局部性的。

10.什么是地球化学异常?如何确定异常上、下限?地球化学异常如何分类?

地球化学异常是指某些地质体或天然岩石、土壤、水、生物、气体中,一些元素的含量明显地偏离正常含量或某些化学性质明显地发生变化的现象。

当异常高于背景时,则背景上限为异常界限值,背景上限又称异常下限。

根据异常值与背景值相对大小划分:1)正异常、2)负异常

依异常规模大小划分:地球化学省、区域异常、局部异常

根据异常与矿的关系划分:1)矿异常:【①矿体(矿床)异常;②矿化异常】2)非矿异常

根据地球化学异常成因及赋存介质划分:1)原生异常、2)次生异常:

根据次生异常赋存介质的不同又可分为: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②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④生物地球化学异常⑤气体地球化学异常

11.地球化学背景与地球化学异常的关系?

在一定区域内或一定地质体内,一些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含量处于正常状态,这些区域地质体则称为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区。地球化学异常是指某些地质体或天然

岩石、土壤、水、生物、气体中,一些元素的含量明显地偏离正常含量或某些化学性质明显地发生变化的现象。地球化学异常是通过与地球化学背景的比较来确定的。

12.简述背景值在勘查地球化学中的研究意义及常用计算方法。

背景值的概念及研究意义:1.判断特殊地球化学过程、2.衡量研究区化学元素富集或贫化的程度、3.作为选择分析方法灵敏度的依据、4.作为矿产资源评价预测的依据

在化探中常用剔除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异常值后求得的均值加减两倍方差的计算法,也有直观经验的作图法,如概率格纸法等。

13.岩石地球化学找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在查明岩石中元素分布基础上,总结元素分散集中规律,研究其与成岩成矿作用的联系,通过发现异常和解释评价异常来进行找矿。岩石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对象是岩石中的原生异常。

14.简述原生晕及次生晕的含义及特征。原生晕的分带性有哪几类?

原生晕:与矿体同时形成,为基岩中与矿体有关元素含量增高地段。

次生晕:已生成矿(化)体及原生晕经风化作用后,与成矿有关的元素在矿体上方或附近的土壤中聚集形成高含量地段。

热液矿床原生晕特征分为形态特征和组分特征。

形态特征:以指示元素的异常界限值为界,在三维空间上所圈出的范围。

据原生晕空间延伸及与矿体相对位置,将原生晕划分为前缘晕、尾部晕、侧向晕、上盘晕、下盘晕。

组分特征:①成矿元素、②伴生元素、③运矿元素、④控矿元素

原生晕的分带性划分为轴向分带、横向分带和纵向分带三种类型。

15.请简述原生晕分带特征及找矿意义。

(1)浓度分带:内、中、外带,浓度分带不仅指示了找矿方向,而且有五浓度的分带,还是区别矿异常和非矿异常的标志。

(2)组分分带:是原生晕中不同的指示元素在空间分布上规律变化的现象。

a.前缘—沿含矿溶液的运动方向上位于矿体上方(或前方)的异常地段,也称“头晕”

b.尾晕—沿含矿溶液的运动方向上位于矿体下方(或尾部以下)的异常地段,也称“后尾晕”

c.横向晕—沿矿体厚度方向上的异常地段,可分为“上盘晕”和“下盘晕”

d.纵祥晕—沿矿体走向方向上,由矿体向外的异常地段,也称“侧向晕”

原生晕找矿法采的样品并不限于岩石,也可以是其他天然物质(如残积土),因为矿床的原生晕有时可以很好地反映在其他天然物质中。

16.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如何确定?

直观经验对比法:元素在剖面上的浓集中心及开口方向来确定

分带性衬度系数法:利用上截面与最下截面线金属量的比值大小来确定

分带指数法:同一中段的线金属量标准化后得到分带指数;对于两种情形要引入分带指数变异性指数及变异性指数梯度差来进一步确定。

浓集中心法:对同一元素的线金属量标准化后得到浓集系数;对于两种情形要引入浓集系数变异指数及变异性指数差来进一步确定。

17.影响原生晕规模的因素

(1)矿化强度

矿体或矿床的规模不同,晕的规模也不同。大型矿床的原生晕大,反之小。

(2)构造裂隙

构造裂隙发育,有利于成晕元素以渗透方式迁移,形成规模较大的晕。

(3)围岩性质

围岩性质不同,可影响成晕元素的迁移,从而也影响原生晕的规模,围岩的化学性质活泼,异常规模较小。围岩的脆性大,空隙发育,空隙之间的连通性好,则形成规模较大的晕

(4)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不同,所形成的原生晕规模也不同,活动性强的元素可形成规模较大的原生晕

(5)异常的剥蚀程度

异常的剥蚀程度不同,更确切的讲,异常相对于矿体的位置不同,我们所观察到的异场规模也不同。

18.岩石地球化学勘查的应用条件

主要应用于金属矿产的勘查,目前已经成为寻找盲矿体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岩石地球化学勘查能寻找多种矿产。此外,岩石地球化学勘查还可以用于研究其他地质问题。

岩石地球化学勘查可用于矿产勘查的各个阶段,但主要用于矿床勘探,矿床开采,详查,普查评价等阶段

应用岩石地球化学勘查的自然条件,最基本的是有基岩出露,或被覆盖的地段有工程揭露,以便能够观察和采集样品。

19.阐述岩石地球化学找矿的野外工作方法。

1.采样工作的布局

为全面反映原生晕异常,采样点按一定规格布置。首先选择样品分布形式,同时考虑样品间距离。样品分布形式:规则测网、不规则测网和系统剖面。

2.样品的采集与加工

为保证样品具代表性,采样时要求以连续拣块或梅花点式采若干小岩块(

一般5~7块,直径2~4cm)组合成一个样品,每个样品原始质量为100—200g。

取样时记录采样点附近地质特征(如岩性、构造、矿化和蚀变等)、组成样品的物质及风化程度等。

20.阐述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的野外工作方法。

(1)采样工作的布局:有规则测网和不规则测网两种。

(2)样品采集与加工

1)样品采集:注意其代表性与有效性。

2)样品加工:使样品组成和粉碎程度符合测试要求。原始样品需干燥、分选与研磨才可送样分析。

21.简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

1)元素含量从上至下变化在分析误差范围之内;

2)由地表向下元素含量越来越高,这代表强烈淋滤和淋失的情况。

3)地表发生了残余富集,是由生物积聚或盐渍化作用造成。

4)高含量出现在某一层位上,在发育完好的土壤剖面上,经常可以看到白色

5)复杂的情况,表示有几种作用共同存在。

22.影响次生晕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原生矿物、矿体规模与品位、PH值、Eh值、胶体、生物、气候与地形。

23.阐述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野外工作方法。

(1)采样工作布局:有三种形式:

①按流域盆地布置

②沿测区水系纵向

③沿水系纵向、结合河谷横向布置采样线。

(2)样品的采集

水系沉积物样品主要由淤泥或细砂组成。采样时应采集淤泥和粘土物质。当沉积物是砂质时,应采集细砂或粉砂物质或泥砂混合物。

24.水系沉积物异常发育的有利条件及该方法的主要技术要点。

有利条件:1、地形有一定切割;2、水系发育。影响因素主要有矿体位置与水系的空间关系、采样季节、地点、采样粒度等会影响到异常的发育。因此,该方法尽管简单,也应进行粒度试验、采样时间、采样距离、选择标示元素等相关测试工作,并尽可能回避人为活动的干扰。

25.除常规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各有何特点?

1)、气体地球化学找矿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气体地球化学找矿不仅可用于寻找金属矿产和可燃性矿产,而且在查明隐伏构造和地热方面也有一定效果。且在区域普查和矿床评价阶段都可应用。

2)、水文地球化学找矿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应用水文地球化学填图,可以评价隐伏内生矿化远景及查明断裂构造。同时在环境保护、地震预报、温泉热水及水质评价等方面也具一定作用。

3)、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用生物地球化学找矿,须了解植物中指示元素分布情况,根据试验结果采样,采样时要注意采集种类、部位、植物年龄基本一致。样品采集应在秋、冬季或春暖前较短时间内完成。样品采集后经干燥、破碎,再送样、灰化、过筛后进行分析。

26.阐述岩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三类方法的异同点。

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是查明岩石中元素分布的基础上,总结元素分散集中规律,研究其与成矿成岩作用的联系,通过发现异常和解释评价异常来进行找矿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的系统地测量土壤中元素分布的基础上,研究其分散、集中规律及其与矿床表生破坏的联系,通过发现异常,解释评价异常来进行找矿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是应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查明水系沉积物中化学元素的分布、研究其分散、集中规律、发现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来进行找矿的。

27.地球化学找矿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目的任务、工作依据、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施工安排、预计提交资料、报告的性质,主要成果图及比例尺

28.采样布局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据工作任务性质(区域性、普查、详查)、地球化学异常的规模和形状、取样物质的自然分布、取样工作的技术装备等条件综合考虑,选定在当地条件下完成预定任务的最经济的方案。布置采样时,应至少保证有一个测点落在异常内。

29.野外采样土壤测量与水系沉积物测量有什么不同?

水系:在采样点上下游5~10m内或垂直于流向取2~3个质量相等样品组合成1个样,要求取最新的表层物质。当表层受到人为污染时,则取较深层位。

土壤:1)残坡积层一般取B层土,不在A层取样;2)外来物覆盖区,应穿透外来物取样;3)在炎热多雨、化学风化强烈、元素在地表发生强烈淋溶时则应考虑加大取样深度;4)水田区应穿过耕作层在残坡积层取样。

30.如何防止样品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①矿样和地球化学找矿样品分开加工;

②每加工完一个样品机器必须进行清洁;

③加工样品按测线上测点顺序进行,即使相邻样品有污染也不致造成假异常;

④不能随便更改加工方案,对疏松物样品第一次过筛前不要碾磨,以保存原始粒度;

⑤不能用金属铜筛,只能用尼龙筛进行筛分;

⑥细磨时只能采用陶瓷磨盘而不能采用合金磨盘。

31.地球化学找矿的分析方法有何要求?对样品加工有何要求?

对化探样品测试方法提出较高要求,其通用的标准是:是否具有合乎规范要求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检出限: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精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准确度指测定结果与样品中真实含量的接近程度。

样品加工的要求:

①矿样和地球化学找矿样品分开加工;

②每加工完一个样品机器必须进行清洁;

③加工样品按测线上测点顺序进行,即使相邻样品有污染也不致造成假异常;

④不能随便更改加工方案,对疏松物样品第一次过筛前不要碾磨,以保存原始粒度;

⑤不能用金属铜筛,只能用尼龙筛进行筛分;

⑥细磨时只能采用陶瓷磨盘而不能采用合金磨盘。

32.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比色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ES)、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荧光分析、极谱分析、离子选择性电极

比色分析的优点:简便、快速且灵敏度较高,一般可检出0.1—0.0lμg/ml。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是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最常用的多元素测定方法,一次装样可测定近20种元素。

缺点:①测定速度上稍慢;②干扰较多且不易掌握。

原子吸收光谱方法的特点:灵敏度高(10-6)、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分析速度快、分析范围广,可测定70多种元素。

荧光分析法特点:谱线简单,易识别,干扰较小,可用于微量组分测定及高含量组分测定,具相当高的准确度。该方法不损坏样品,同一试样可重复分析。

极谱分析方法灵敏度达1μg/l~1mg/l。新的极谱技术可提高3~4数量级,甚至达6个数量级,相对误差2%~5%,一份试液可同时测定几个元素,

离子选择性电极方法灵敏度高,有的达到l0-9级,设备较简单,测定速度快。

33.选择分析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实验室质量控制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

措施:(1)矿样和化探样品分开加工(2)每加工完一个样品必须进行机器清洁(3)加工样品最好按侧线上测点的顺序进行,即使相临样品有污染也不致造成假异常(4)不能随便改加工方案,对疏松物样品每一次过筛前不要研磨,以保存原始粒度(5)不能用金属铜筛,只能用尼龙筛进行筛分

34.地球化学找矿的意义是什么?

在地质工作薄弱的地方,可以利用化探的方法迅速查明资源远景。从而达到“迅速掌握全局,逐步缩小靶区”的目的。根据具体情况,在详细分析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和其他方法技术手段紧密的结合起来,发挥各种方法的特长,同时通过揭露原生地化异常,达到寻找岩石埋藏中不太深的盲矿和寻找第四纪覆盖层下面的隐伏矿体。

35.对化探异常进行评价时,需要评价哪些内容?

①确定异常的性质,即区分矿致异常和非矿致异常、矿体异常和矿化异常;

②判断引起异常的矿产种类和矿床类型;

③判定引起异常的矿体位置;

④推断引起异常矿体形状、产状、规模和剥蚀程度等。

36.异常评价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1)地质依据:矿床和地化异常有着紧密的空间、时间及成因的联系。一般情况下,矿异常的分布与矿床的分布所受的地质控制因素有许多方面是一致的,包括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水文和第四纪地貌等因素。因此,工区的地质因素是异常评价的先决条件,可以作为异常评价的重要依据。

(2)化探依据:异常区指示元素的组合关系(包括分带性)、异常强度、异常点的集中程度、异常形态和规模大小等特点是化探对比分类的依据。一般来说,多种元素组合并且组合有一异常强度高、异常点密集、规模较大、形态规则异常,最有远景,应首先选择布置详查或验证工作。但这种情况有时也有例外现象,因此,必须紧密配合地质、物探进行综合评价。

37.如何判断矿体的赋存位置?

在异常评价过程中判断矿体赋存位置的方法是从研究异常与矿体的空间关系和引起异常矿体的剥蚀程度等入手。用次生异常只能确定矿体大致赋存部位,用原生异常才能较准确地判断矿体赋存位置。

39.根据成矿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距离的不同,指示元素可以划分为哪几类?

A、近程指示元素:W、Mo、Sn、Be、Co、Ni

B、中程指示元素:Cu、Pb、Zn、Ag

C、远程指示元素:Sb、Hg、Ba、As、I、Br

六、综合分析与计算题

1.地球化学找矿有何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一下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勘查地球化学是以研究与成矿有关的物质成分作为找矿的基础,它所观测的不单是一些地质现象,或者是地质体(包括矿体)的若干物性参数。

化探观测的是化学元素和其他地化参数,有些指示元素本身就是成矿元素或者为伴生元素,因此,可以说化探是一种直观的找矿方法。

(2)勘查地球化学可以通过揭露原(同)生地化异常和次生地化异常,达到寻找岩石中埋藏不太深的盲矿和寻找第四纪覆盖层下面的隐伏矿体;目前发展的航空气测方法对于森林地带和草原覆盖地区的普查找矿具有十分广泛的前景。

(3)勘查地球化学工作的野外设备较为简单轻便,采样速度快、随着样品分析方法的改进(如直读光谱、中子活化、原子吸收光谱和现场分析的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采用,化探已成为一种直接、快速、的找矿方法。

对象的微观化、分析测试技术是基础、利于寻找隐伏矿床准确率高、速度快、成本低

相互渗透、结合: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大地构造、古生物、地史学、地层学、古气候学、灾害学、环境与农业地质、工业

2.根据国内外地球化学找矿的发展史,谈谈你对地球化学找矿的看法。

地球化学找矿做为独立的一门学科,是源于20世纪30年代,在近代分析测试方法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在与地球化学密切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1941年前苏联,世界上第一本系统阐述地球化学勘查理论与方法的著作——《地球化学探矿法》出版。

1948年美国地质调查所成立了地球化学探矿研究中心,广泛开展了野外及室内研究工作,并开始研制各种快速现场比色方法。

2).20世纪50年代,各发达国家纷纷成立地球化学研究机构。

3).60年代,勘查地球化学迅速发展,已为许多找矿公司所采用。原子吸收方法已广泛取代比色法。

4).勘查地球化学在7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

5).80年代,勘查地球化学在找金矿上开始取得重大突破。西方学者研制了堆浸分析技术。

6).90年代的进展使勘查地球化学以全新的面貌进入了21世纪,

地球化学找矿总体发展趋势:

地球化学找矿正向环境领域扩展

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

气体地球化学测量方法

偏提取技术、相对研究元素总量而言

同位素地球化学探测技术

多源信息的融合、与物探、遥感技术融合

野外现场测试手段的开发、X射线荧光测量

3.随着找矿难度的加大,深部的隐伏矿、盲矿相关的勘探技术正受到更多的重视。请列出化探中寻找深部的隐伏矿、盲矿相关的勘探技术及技术要点。

1)、在基岩出露区或人工出露良好时用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热液矿床在形成过程中除形成矿体外,在围岩留下比矿体大得多的原生晕。原生晕一般在矿体及围岩中具有良好的分带性,尤其是轴向分带,这些分带性使得我们确定矿体的类型、指导勘探工作,预测深部矿体等。原生晕最完整地保留了成矿的相关信息,也是构成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的基础。

2)、在覆盖区,深部隐伏矿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到达地表,形成各种异常,如土壤球化学异常、水化学异常、气体地球化学异常、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及地气异常;

主要化探主法:

A、常规方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全量+冷提取

B、非常规方法:水文地球化学测量:气体地球化学测量:生物地球化学测量:地气测量: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岩石在地表风化后形成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可分为同生碎屑异常及后生异常。后生异常中的上移水成异常可反映出深部矿体的信息。实践中采用活动态金属测量等办法进行。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作为化区域化探的首选方法,可分为机械分散流和化学分散流。对区圈定大的成矿带是一种较好的化探方法。

水文地球化学测量:热液矿床多为金属硫化物矿床,其在地表发生氧化反应、电化学溶解、生物作用等均可形成水文地球化学异常。这些异常多来自深部矿体,故也是深部矿体的可选方法之一。

气体地球化学测量:以汞气、He气、Rn气、含硫气体测量为主,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由于气体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对探测深部矿体非常有利。

4. 试述勘查地球化学中找矿思路(或依据)及工作程序。

对地球化学声场的系统调查来建立地化异常与矿的相互关系来找矿的思路。工作程序如下:工作设计,样品布局,样品采集,加工、测试、解释和评价报告编写等。另外,从工作性质及范围可分为区域化探,普查、详查等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可选不同的化探方法来实施。

5.在进行地球化学找矿时,依据什么原则来选择指示元素?如何选择?

(1)所选元素能够指示矿床存在的大致空间位置,或能指示找矿方向;

勘查地球化学习题集答案

地球化学找矿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地球化学找矿具有对象的微观化,分析测试技术是基础,擅于寻找隐伏矿体和准确率高、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 2.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物质主要是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气体和生物。 3.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化学指标(或物质组成)。 4.应用地球化学解决地球表层系统物质与人类生存关系。 5.应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现场采样调查评价研究与实验研究。 6.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7.克拉克值在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其单位通常是ppm(或 10-6)。 8.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影响地壳各部分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富集而形成矿床。 9.戈尔德施密特根据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将元素分为亲铁元素、亲硫(亲铜)元素、亲氧(亲石)元素、亲气元素和亲生物元素。 10.元素迁移的方式主要有化学-物理化学迁移、机械迁移和生物-生物化学迁移。 11.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成晕元素主要呈液相迁移,迁移方式主要有渗透迁移和扩散迁移两种。 12.影响元素沉淀的原因主要有PH变化、Eh变化、胶体吸附、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 13.地壳中天然矿物按阴离子分类,常见有含氧化合物、硫化物、卤化物和自然元素。 14.地球化学异常包括异常现象、异常范围、异常值三层含义。 15.地球化学省实质是以全球地壳为背景的规模巨大的一级地球化学异常。 16.地壳元素的丰度是指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又称为克拉克值。 17.地壳中元素的非矿物赋存形式包括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类质同象结构混入物、胶体或离子吸附和与有机质结合。 18.风化作用的类型包括化学风化、物理风化和生物风化。

地球化学勘查(专升本)阶段性作业

地球化学勘查(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总分:100分得分:0分 一、单选题 1. 勘查地球化学最初起源于_____(5分) (A) 美国 (B) 德国、 (C) 中国 (D) 前苏联 参考答案:D 2.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元素在天然介质中的分布特征,其主要目的是_____(5分) (A) 发现地球化异常 (B) 找到矿产资源 (C) 元素的分布规律 (D) 治理污染 参考答案:B 3. 影响元素在矿物中分配形式的主要因素是_____(5分) (A) 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 (B) 元素的含量、 (C) 同位素组成 (D) 其它元素 参考答案:B 4. 贵金属的含量单位常用_____(5分) (A) % (B) ‰ (C) g/t (D) 10-6 参考答案:C 5. 从元素的戈尔特施密特分类来看,Au属于_____(5分) (A) 亲硫元素 (B) 亲铁元素 (C) 亲生物元素 (D) 亲气元素 参考答案:B 二、多选题 1. 影响元素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有_____(5分) (A) 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 (B) 元素的含量、 (C) 降雨 (D) 生物作用 参考答案:A,C,D 2. 影响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5分) (A) 植物根系 (B) 气候、 (C) 地形 (D) 温度 参考答案:B,C,D

(A) Si (B) Al、 (C) Zn (D) Cu 参考答案:C,D 4. 灰岩风化后原地留下的土壤剖面发育哪些层_____(5分) (A) A层 (B) B层、 (C) C层 (D) D层 参考答案:A,B,D 5. 灰岩风化后原地留下的土壤剖面发育哪些层_____(5分) (A) A层 (B) B层、 (C) C层 (D) D层 参考答案:A,B,D 三、判断题 1. 降水是影响元素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5分)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2. 松散堆积物就是残坡积物_____(5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3. 高异常区下面就能找到矿_____(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4. 土壤测量是化探中适用性最好的方法_____(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5. Mg在岩石中通常是微量元素_____(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6. 稀土元素是亲硫元素_____(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7. LILE是亲石元素(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指南_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

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 24种主、次元素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 射线荧光光谱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地球化学勘查试样中Al 2O 3、CaO 、Fe 2O 3、K 2O 、 MgO 、Na 2O 、SiO 2、Ce 、Cr 、Ga 、La 、Mn 、Nb 、P 、Pb 、Rb 、Sc 、Sr 、Th 、Ti 、V 、Y 、Zn 、Zr 等24种元素及氧化物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水系沉积物及土壤试样中以上各元素及氧化物量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见表1。 表1 元素检出限 计量单位(μg/g ) 方法检出限按下式计算: L D = T I m 2 3B 式中: L D ——检出限; m ——1μg/g 元素含量的计数率; I B ——背景的计数率; T ——峰值和背景的总计数时间。 本方法测定范围:见表2。 表2 测定范围 计量单位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下列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T 20001.4 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14505 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GB 6379 测试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GB/T 14496—93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3 方法提要 样品经粉碎后,采用粉末压片法制样。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直接进行测量。各分析元素采用经验系数法与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元素间的基体效应。 4 试剂 4.1 微晶纤维素:在105℃烘2h~4h。 5 仪器及材料 5.1 压力机:压力不低于12.5MPa。 5.2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端窗铑靶X射线管(功率不低于3kW),仪器必须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定规程(JJG810—93)》检定合格。 5.3 氩甲烷(Ar/CH4)混合气体,混合比为9∶1。 5.4 低压聚乙烯塑料环,壁厚5 mm,环高 5 mm,内径φ30 mm, 外径φ40mm。 6 分析步骤 6.1 试料 6.1.1 试料粒径应小于0.074mm。 6.1.2 试料应在105℃烘6 h~8h,冷却后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6.2 试料片制备 称取试料(6.1)4g,均匀放入低压聚乙烯塑料环中(5.4),置于压力机(5.1)上,缓缓升压至10MPa,停留5s,减压取出。试料片表面应光滑,无裂纹。若试料不易成型,应用微晶纤维素(4.1)衬底,按上述步骤重新压制,直至达到要求为止,也可以使用微晶纤维素衬底和镶边的方法制备成试料片。

勘查地球化学新进展

1999年第1期 矿产与地质第13卷1999年2月M I N ERAL R ESOU RCES AND GEOLO GY总第69期 勘查地球化学新进展 (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林 春) 1998年9月21日至25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了第六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有地矿、有色、冶金、黄金、石油、核工业、中科院和院校等系统的代表,共121人。大会收到科技论文110余篇,其中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99篇,能源矿产地球化学勘查14篇,环境与农业地球化学9篇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反映了自五届会议(1993年)以来,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所取得的成果,积累的工作经验,反映了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科学技术水平。 1 勘查地球化学工作成果 国土资源部地调局牟绪赞副总工程师报告了地矿部自“六五”以来,完成区域化探扫面575万km2,发现各类元素异常4.3万处,异常检查发现工业矿床580处。有色物化探管理中心李幸凡教授介绍了有色地质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在30个重点成矿区带上完成1 5万水系地球化学普查65万km2,7千km2土壤加密和5千km2详查地球化学,发现大型、特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21处,小型矿床100余处。武警黄金部队地质处郭瑞栋高级工程师回顾了武警黄金部队地球化学找金工作,1992年以来,重视区域化探和矿区异常评价工作,共完成区带化探20万km2,获得5千个金或金为主的异常,发现30个矿产地,找到大中小型矿床16个。 2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经验 (1)区带普查与重点评价结合,优选异常与地物化、遥感综合查证结合的工作方法。 (2)有色系统以“有色地质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技术规定”指导研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物探成果,划分不同级次地球化学区,选定找矿靶区进行验证的工作方法。 (3)统计我国63个典型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总结了金矿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成矿成晕规律,建立金矿原生晕理想分带序列,建立金矿成矿成晕的多期多阶段叠加成晕模式和用于“反分带”的盲矿预测准则的工作经验。 (4)研究地壳物质垂直迁移规律,即地壳内存在纳米级物质的垂向迁移,形成与深部矿化相对应的地气异常,应用于发现和查明深部或隐伏矿化地段、查明隐伏含矿构造等。 3 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施俊法副研究员从区域性矿产勘查、隐伏区的化探新方法、环境地球化学三个方面论述90年代以来国际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 (1)在区域农业规划、地方病防治、区域环境背景评价等应用进行十分缓慢。 (2)取样代表性、重现性、时间序列等问题仍是地球化学填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3)地球化学工程学的环境技术和环境调查:衰变、分解或中和、富集或分散、隔离作用等。 (4)转变以往研究评价单个地化异常特征的方法,应研究区域地球化学场来揭示矿床周围的地球化学环境及探矿的地质因素。 (5)研制和开发具有较大深度的地球化学方法,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活动态金属离子法 (I M M)、酶浸析法、地电化学法(CH I M)、地气法、元素分子形式法(M FE)和离子晕法等。 5

地球化学勘查教学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地球化学勘查课程教学大纲学习层次:专升本 一、课程说明 勘查地球化学(Exploration Geochemistry)是地球化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也是地质学和资源勘查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由通论和各论两部分组成。通论介绍原生环境及元素的原生分布、次生环境及元素的次生分布、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地球化学资料处理,是地球化学的通用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其核心是应用地球化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各论分别讲授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人类需求的矿产资源和生存环境等的地球化学勘查、油气地球化学勘查、环境地球化学评价、农业地球化学及国土规划等内容,以及勘查地球化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本门课程适用于地质、地球化学、矿产资源及环境、农业及国土等有关本、专科专业。(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多目标)而开展不同景观、不同介质、不同精度和规模的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工作成果资料的整理、成图、异常的解释评价,以及调查总结报告的编写。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将能适应在矿产勘查、环境调查评价、国土规划、生态农业等领域进行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工作。 (三)教学时数及学分:64学时,4学分。 (四)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基本理论部分占30%,各论中主要化探方法部分占40%,综合分析能力(包括工作设计与数据处理)占30%。 (五)使用教材 《应用地球化学》,蒋敬业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六)主要参考书目 [1]阮天健朱有光地球化学找矿,地质出版社,1984 [2] 韩吟文马振东主编,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2003 [3] 勘查地球化学手册(二、三册)G.J.戈维特,1986,1988,冶金工业出版社 [4] 环境地球化学,A.A别乌斯,1982,科学出版社 [5] 热液矿床岩石测量(原生量法)找矿,1997,地质出版社 (七)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远程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对基本理论、主要化探方法、综合分析能力(包括工作设计与数据处理)等主要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并结合典型的、成功找矿工作实例进行生动讲授。在串讲内容的引导下,鼓励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并可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课程教学的中后期,组织教师答疑。学习中心在此时安排1-2次的面授辅导,在面授辅导时以实际找矿案例讲解、参观化探实验室、设计并实施野外化探工作等环节,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勘查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教材绪论、第一章至第三章) 以下是各章节教学的重点内容与要求: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基本术语 一、地球化学勘查(geochemical exploration) 对自然界各种物质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它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全过程。习称化探 1、地球化学探矿(简称化探)-geochemical prospecting 系统测量天然物质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他特征,研究其分布规律,发现地球化学异常,从而进行找矿的工作。 2、地球化学填图(geochemical mapping) 系统采集天然物质,进行多元素分析,并将元素含量(或其他地球化学参数)的空间分布,以某种标准方法编绘成基础图件,提供各个领域应用的工作。 3、环境地球化学调查(exploration geochemistry investigation) 系统研究地球化学勘查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二、勘查地球化学(exploration geochemistry) 系统研究地球化学勘查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1、矿产勘查地球化学(geochemistry in mineral exploration) 研究找矿的地球化学勘查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2、区域勘查地球化学(regional geochemistry in exploration) 系统研究大面积内天然物质(如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湖积物、天然水等)中化学元素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矿产、地质、环境、农牧业、医学等之间关系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三、地球化学勘查原理 1、地球化学场(geochemical field) 由地质-地球化学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球化学指标的特征变化空间。 2、地球化学景观(geochemical landscape) 据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和自然景观条件所划分的区域带。 3、地球化学障(geochemical barrier) 元素迁移过程中由于介质的物理环境骤然改变,促使元素(从溶液或气态)大量析出的场所或环境。根据造成元素析出聚集的主要因素或作用,分别为沉积障、吸附障、还原障、氧化障、生物障、酸性障、碱性障等。 4、地球化学指标(geochemical indicator) 反映研究对象的各种地球化学指示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及其他地球化学特征的统称。 5、地球化学背景(geochemical background) 在特定的范围内,相同介质中广泛存在的地球化学环境特征。 6、背景值(background value) 反映地球化学背景的量值。 7、异常下限(threshold) 同义词异常阈 根据背景值按一定置信度所确定的异常起始值。是分辨地球化学背景和异常的一个量值界限。

勘查地球化学复习题

《勘查地球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对解释与异同比较 1、变异系数与衬度系数 变异系数:地球化学指标的均方差相对于均值的变化程度,即C V=S/X*100%。 衬度系数:异常清晰度的度量,目前有多种表示方法:异常均值相对异常下限或背景值的百分比、异常峰值与异常下限的比值等三种。 前者反映了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该值较大时也可表现出较大的衬度系数。 2、表生环境与内生环境 表生环境指氧、二氧化碳、水等充分且能自由参与、常温恒压、开放的体系,并有生物作用参与的地表或近地表环境,包括岩石圈表层、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等环境。 内生环境则与之相反,是一种高温、高压、还原、流体活动受限的环境。 3、同生碎屑异常与后生异常 同生碎屑异常:岩石在地表以物理风化为主时,其风化后形成的土壤中碎屑矿物与岩石的化学组成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所形成的异常。 后生异常可以发育在任何介质中。形成异常的物质通常已经在活动相(水溶液、气体、植物体及大气搬运的质点)中迁移了或远或近的距离,而在异常地点沉积下来。 4、上移水成异常与侧移水成异常 上移水成异常:土壤中的呈溶解态的离子在毛细管作用下,由深部向地表迁移,在土壤中形成的次生异常。 金属元素被地下水溶解并随着迁移很远的距离,在某种沉淀障上析出,这就形成了侧移的水成异常。 5、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 地球化学背景指未受矿化影响或无明显的人为污染的地区为背景区,在背景区内某个地球化学指标的数值特征即为背景值。与背景相对存在就是异常区,空间上如矿化地区及受到明显人为污染地区,我们常把高于背景上限的或低于背景上限的范围称为异常。 6、机械分散流与盐分散流 前者以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流为主;后者为岩屑在水介质搬运过程中溶解形成的可溶性的离子或分子为盐分散流。 7、原生晕与次生晕 前者的赋存介质主要为岩石,而后者的赋存介质为岩石的次生产物,如土壤、水系沉积物、水中可溶性物质及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等。 8、非屏障植物与屏障植物 非屏障植物指植物中某元素的含量与下伏土壤中该元素的含量(可溶解吸收部分)呈线性相关,具有该元素的极大的富集能力(大于300倍)的植物。其对矿产勘查来说是最优选择的种属。 9、空间分带与成因分带 这是原生晕的两种分类方式,前者以现代方位来观察原生晕的形态,分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后者考虑热液成矿过程及地质体产状等,具有成因意义,分轴向、纵向及横向分带等三种。 10、相容元素与不相容元素 总分配系数大于1的元素为相容元素,而其小于1为不相容元素,即元素在固液两相间倾向于后期流

勘查地球化学复习题

勘查地球化学复习题 一、概念 1、勘查地球化学与地球化学 2、地球化学指标 3、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 4、地球化学障 5、表生环境与内生环境 6、原生晕、次生晕与分散流 7、采样单元 8、检出限、灵敏度、精确度、准确度 9、地球化学标样 10、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11、地球化学省与地球化学场 12、异常下限 13、异常强度、衬度、线金属量 14、指示元素 15、扩散作用与渗滤作用 16、前缘晕、后尾晕 17、轴、横、纵向分带 18、多建造晕 19、同生碎屑异常与后生异常 20、土壤分层

21、上移水成异常与侧移水成异常 22、一级水系 23、丰度(克拉克值) 24、类质同象与同质多象 25、主量与微量元素 26、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 27、元素地球化学亲合性 28、分配系数 二、简答与论述 1.简述克拉克值及其地质意义 2.类质同象及其地质意义 3.地壳中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 4.地壳中元素的基本分布和结合规律 5.元素含量在地质体中分布型式的规律 6.地球化学找矿有何特点? 7.简述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分类 8.地球化学异常分类(根据赋存介质)? 9.阐述岩石地球化学找矿的野外工作方法。 10.阐述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的野外工作方法。 11.阐述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野外工作方法。 12.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的特点与要求 13.简述背景值在勘查地球化学中的研究意义及常用计算方法。

14.影响岩石地球化学形成的主要因素 15.轴向分带及其意义 16.次生晕与分散流的形成特点? 17.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中,如何区分矿致异常和非矿致异常? 18.简述勘查地球化学中找矿思路(或依据)及工作程序。 19.结合所学知识试述岩石、土壤及水系沉积物采样特点与注意事项 20.运用所学知识,论述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常规化探方法,并简要说 明各自的运用条件。 三、计算与作图 1.异常下限计算方法:直方图解法与计算法 2.分带指数法与浓集系数法确定原生晕轴向分带

勘探地球化学复习资料

化探复习 1、勘查地球化学的概念; 在地质与地球化学的理论指导下,在各种介质(包括岩石、土壤、水、水系沉积物、生物、气体等)中系统地在不同比例尺与规模上采集地球化学样品,经测试分析与数据处理,发现地球化学异常与其它地球化学指标,据此作为找矿的线索与依据,进而寻找矿床;同时用以解决一些地质等其它问题。 2、勘查地球化学的分类; 丰度(Abundance):泛指元素在一定的自然体系中的平均含量,也叫克拉克值。 浓集系数:它就是某元素在矿体中的含量(通常以最低可采平均品位作标准)与其地壳丰度的比值。 浓集系数反映了元素在地壳中局部集中(成矿)的能力。 浓集系数较大的元素在矿体周围呈现的地球化学异常强度较大。 对于某些伴生的微量元素,如果其浓集系数较主要成矿元素明显地大,则这些伴生元素便就是寻找该矿床的良好指示元素。Hg、Sb、Bi、As成为金矿床的指示元素便就是这个原因。浓度克拉克值:即地质体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浓度克拉克值>1,说明元素富集,反之则分散。 化学元素在不同成分岩浆岩中的丰度变化,反映了岩浆成因与物质来源的差异,以及结晶分异与地球化学演化过程中元素的分配;同时也体现出造岩元素对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制约作用。 研究岩浆岩中化学元素的丰度变化具有重大找矿意义。 2、化学元素在各类沉积岩中的分布 (1)碱金属元素(2)碱土金属(3)亲氧元素 元素在地质体内的分布形态一般有五种情况:

①结合在多种矿物中的元素一般服从正态分布; ②集中在一、二种矿物内的元素呈对数正态分布; ③多次地化作用迭加形成的含量呈正态分布;单一作用呈正态分布。 ④扩散作用形成的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对流混匀作用呈正态分布。 ⑤两次不同地质作用,可引起两种类型相同而参数不同的分布形式。 研究分布类型的目的就是:正确选择背景值、背景上限以及各种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对分布形式检验直接得到某些地化信息。 地壳中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元素的迁移 地球化学环境就是使元素所在的地球化学系统得以保持平衡的各种物理化学条件的总合 原生环境,就是指从天然降水循环面以下直到能够形成正常岩石的最深水平的环境; 次生环境,就是地表天然水、大气所能够影响范围的环境 丰度研究的意义 1.判断特殊地球化学过程 2.衡量研究区化学元素富集或贫化的程度 3.作为选择分析方法灵敏度的依据 4.作为矿产资源评价预测的依据 地球化学系统中元素的总量称为地球化学储量。 在地球化学储量中,能被人类开采利用的部分叫作资源,资源中被探明的部分叫作矿产储量。资源量占地球化学储量的百分比叫作矿化度。 短吨= 907、18474 公斤=0、91吨 岩石的酸度,就是指岩石中含有SiO2 的重量百分数。 岩石的碱度即指岩石中碱的饱与程度 通常把Na2O+K2O的重量百分比之与,称为全碱含量 各岩类的标型元素组合为: 1、超基性岩元素,典型代表就是Cr、Ni、Co、Mg及Pt族。 2、基性岩元素,Cu、Fe、V、Ti、P、Mn、Ca、Sc、Sb等。 3、亲中性岩元素,Al、Ga、Zr、Sr等。 4、亲酸性岩元素,种类最多,以Li、Be、Ta、U、Th、K、Rb、Cs、F、B为代表。 5、碱性岩以富含Nb、Ta、Be及REE(稀土元素)为特征。 沉积岩可以分为碎屑岩、泥质岩与化学沉积岩三个类型 二、元素的赋存形式 1、矿物形式:独立矿物(主要造岩矿物)、副矿物、主矿物中的机械包裹体、固熔体分解物、液相包裹体中的子矿物; 2、非矿物形式:类质同象混入物,元素呈离子、分子、胶体被矿物表面吸附,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有机结合物。 三、元素迁移 元素迁移的方式 1、化学及物理化学迁移 2、机械迁移 3、生物及生物地球化学迁移 地球化学异常:就是指某些天然物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生物等)中某一特征元素的含量偏离正常含量或某些化学性质明显的发生变化的现象。 地球化学背景及背景区: 在化探中将无矿或未受矿化影响的天然物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生物等)中某一特征元素的正常含量(一般含量)称为背景。 而将那些具有正常含量的地区称为背景区或正常区。

勘查地球化学新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探讨

勘查地球化学新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探讨 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属于一种先进的矿产勘查法与获得矿产资源信息的重要手段,如今,已经逐渐在我国矿产勘查工作中获得了普遍推广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对近些年来在我国应势而起的矿产勘查手段的现状与应用水平展开探讨,研究显示,无论是哪一种勘探办法都拥有其独特的适用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更应当结合具体的地质环境,让勘查地球化学新方法发挥更好的作用。 标签:勘查地球化学矿产勘查新方法 0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资源形势日益严峻,在我国工业、制造业等需要应用四十五种常用矿产中,已有一半以上出现的储量消耗程度超过储备资源创造的速度。并且,随着当前我国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日益加强,使得勘查矿产的难度也呈现出明显加大。对此,强化我国矿产资源的勘查能力,从而实现勘查的重大突破,是目前提升我国矿产资源保障水平的主要措施。 1勘查地球化学新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找矿效果 勘查地球学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人类所发现,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早已从最初庞杂的“个人经验”与“技能”衍生成为了一门地学科学理论。如今,除去传统意义上的水地球化学测量法、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法、以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法以外,还发展出了热释汞法、电地球化学法、地气法、金属活动态测量法等新型方法。 1.1金属活动态测量法 早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的一些学者就在归纳前人研究的背景下,提出了金属元素活动态测量法的概念。自从该办法问世至今,早已在我国的西藏措勤、日喀则、新疆布尔津及哈巴河、轮台县迪那河一带、四川甘孜州石渠地区上展开了行之有效的实验,而结果显示,金属活动态测量法具备高强度的敏感性、其勘查深入大、抗信号干扰水平高、找矿效果显著等诸多优势特点。 金属活动态测量法的发现主要的根据金属(尤其是金)主要呈现超微细粒,而并非出于离子状态存在的概念下完成的。超微细粒离子会在一定的地质营力的影响之下向地表进行转移。对于厚层运积物覆盖区域及之后的沉积岩,地气的搬运也许会出现主导的功能。这些超微细粒离子在抵达地表以后,进一步被许多天然物质给抓获,且于原介质元素含量的背景下生成活动态含量。该测量法对采集而来的土壤样品主要进行两方面的流程提炼:一方面是通过诸多弱溶剂让活动态金属和其可能依附上的物体实施脱离;另一方面,通过强溶剂对胶体进行破坏,让活动态金属可以逃离胶体的吸引从而能够进入溶液,利用离子质谱等措施检测

勘查地球化学习题

课程习题集 绪论 1.地球化学勘查的研究对象? 2.地球化学勘查的分类? 3.地球化学勘查的作用? 4.地球化学勘查的特点? 5.勘查地球化学的概念? 6.勘查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化学背景; 2.地球化学异常; 3.原生分散晕; 4.次生分散晕 二、简答题 1.地化异常的分类? 2.分散晕与异常的异同? 3.研究克拉克值的地球化学找矿意义? 4.化学元素在各类岩浆岩中的分配特征? 5.化学元素在各类沉积岩中的分配特征? 6.地壳中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7.元素迁移的方式有哪些? 8.元素迁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一、名词解释 1.渗滤作用; 2.扩散作用; 3.指示元素; 4.线金属量; 5.面金属量; 6.浓度分带; 7.组分分带; 8.轴向分带; 9.纵向分带;10.横向分带;11.同生异常;12.后生异常; 二、简答题 1.指示元素的分类? 2.化探工作对指示元素的要求有哪些? 3.简述热液矿床岩石地化异常的形成机理? 4.成晕元素迁移的方式有哪些? 5.成晕元素的赋存形式有哪些? 6.简述渗滤作用与扩散作用的区别? 7. 异常组分的沉淀受哪些因素控制? 8.影响热液矿床原生晕发育的地质控制因素有哪些? 9.举例说明卤族元素在成矿成晕中的作用? 10.热液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11.原生晕外部形态的分类? 12.岩浆矿床原生晕的特征? 三、论述题 1.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应用? 第三章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1.微量元素在土壤剖面中的分配特征有哪些? 2.成矿元素的次生分散有哪些? 3.土壤中指示元素的存在形式如何? 4.简述残积物中同生碎屑异常的特征? 5.简述上移水成异常的特征? 6.简述侧移水成异常的特征? 7.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应用有哪些方面? 第四章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 一、名词解释 1.分散流; 2.分散流流长; 3.一级水系; 4.碎屑分散流; 5.化学分散流 二、简答题 1.分散流的形成? 2.碎屑分散流在水系中的哪些部位容易沉淀? 3.水系沉积物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有哪些? 第五章水文地球化学测量

勘察地球化学

绪论作业: 一.问答题 1.戈尔德施密特的贡献有哪些? 2.勘查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根据所研究天然介质中元素的异常不同可将地球化学异常分为哪些? 4.勘查地球化学最主要的工作方法有哪些? 5.查阅资料了解及掌握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和现今的研究进展。 5※<第一章> 第一章勘查地球化学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 1.丰度 2.元素丰度 3.风化作用 4.扩散作用 5.渗滤作用 6.背景区 7.地球化 学背景值 8.地球化学指标 9.背景上限 10.背景下限 11.背景值 12.地球化学异常 13.正异常 14.负异常 15.原生异常 16.次生异常 17.地球化学晕 18.原生晕 19.次生晕 20.指示元素 二.填空题 1.戈尔德施密特分类是根据元素的电子构型,元素与氧的亲和力以及元素在自然界中实际的分布情况来化分的。 2.戈尔德施密特分类将元素分为亲石元素,亲铜元素,亲铁元素和亲气元素。 3.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4.发育良好的风化壳划分为四个带,分别是氧化作用带,水解作用带,淋滤作用带和水合作用带。 5.主要的地球化学作用有:有水介质的地球化学作用,扩散和渗滤作用和有机物作用。 6.地球化学异常具有相对性和地域性。 7.次生异常按异常规模的大小分为:地球化学省,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 8.按对矿床所起的指示作用,指示元素可分为:直接指示元素和间接指示元素。 三.简答题 1.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有哪些? 2.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有哪几种? 3.风化和沉积作用的异同点? 4.地球化学异常的主要参数值有哪些? 5.简述异常浓度分带性? 5※<第二章> 第二章岩石地球化学找矿: 一.名词解释 1.渗透迁移 2.扩散迁移 3.气相迁移 4.原生晕的分带性 5.浓度分带 6.组分分带 7.轴向分带 8.横向分带 9.纵向分带 10.沉淀分带 11脉动分带 二.填空题

勘查地球化学考试及答案

《勘查地球化学》考试A卷答案 一、名词对解释与异同比较(30分,任选6个) 变异系数与衬度系数 变异系数:地球化学指标的均方差相对于均值的变化程度,即CV=S/X*100%;后者是异常清晰度的度量,目前有多种表示方法:异常均值相对异常下限或背景值的百分比;异常峰值与异常下限的比值等三种。前者反映了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该值较大时也可表现出较大的衬度系数。 表生环境与内生环境 表生环境:指有充分的氧、二氧化碳、水等能自由参与、常温恒压、开放体系,并有生物作用参与的地表或近地表环境,包括岩石圈表层、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等环境;内生环境则与之相反是一种高温、高压、还原的环境,流体活动受限。 同生碎屑异常与后生异常 同生碎屑异常:岩石在地表以物理风化为主时,其风化后形成的土壤中碎屑矿物与岩石的化学组成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所形成的异常;后生异常可以发育在任何介质中。形成异常的物质通常已经在活动相(水溶液、气体、植物体及大气搬运的质点)中迁移了或远或近的距离,而在异常地点沉积下来。 上移水成异常与侧移水成异常 上移水成异常:土壤中的呈溶解态的离子在毛细管作用下,由深部向地表迁移,在土壤中形成的次生异常;金属元素被地下水溶解并随着迁移很远的距离,在某种沉淀障上析出,这就形成了侧移的水成异常。 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 地球化学背景;指未受矿化影响或无明显的人为污染的地区为背景区,在背景区内某个地球化学指标的数值特征即为背景值。与背景相对存在就是异常区,空间上如矿化地区及受到明显人为污染地区,我们常把高于背景上限的或低于背景上限的范围为异常。 机械分散流与盐分散流 前者以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流为主,后者为岩屑在水介质中搬运过程溶解形成的可溶性的离子或分子为盐分散流 原生晕与次生晕:前者的赋存介质主要为岩石,而后者的赋存介质为岩石的次生产物如土壤、水系沉积物、水中可溶性物质及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等。 非屏障植物与屏障植物 非屏障植物:指植物中某元素的含量与下伏土壤中该元素的含量(可溶解吸收部分)呈线性相关,具有该元素的极大的富集能力(大于300倍)的植物。对矿产勘查来说是最优选择的种属。 二、是非判断(对-√,错-×,不一定-O)(10分) 1、背景区就是没有受到人为污染的地区(O ) 2、屏障植物是地植物异常中指示较好的指示植物(×); 3、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异常形态是线状的(O ) 4、元素平均含量相同的两个地质体具有同源性(O ) 5、原生晕就是赋存于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异常(√) 6、叠加晕和多建造晕具有相同的成晕成矿过程(×) 7、按勒斯特水系分级规划,一个二级水系与两个一级水系合并后属三级水系(×) 8、成矿作用可以造成比矿体大得多的原生晕(O )

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勘查地球化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勘查地球化学( ) 2、地球化学勘查( ) 3、地球化学分散模式( ) 4、地球化学背景( ) 5、地球化学异常(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6、原生异常() 7、次生异常() 8、局部异常() 9、区域异常() 10、地球化学省() 11、地球化学域() 12、套合的地球化学模式谱系()

13、地球化学块体() 14、同生异常() 15、后生异常() 16、出露异常() 17、埋藏异常() 18、正异常() 19、负异常() 20、矿致异常()

21、非矿异常() 22、分散矿化异常() 23、分散晕() 24、原生晕() 25、次生晕() 26、水晕() 27、气晕()

28、残留晕() 29、上置晕() 30、简单晕() 31、复杂晕() 32、单一晕() 33、复合晕() 34、盲晕()

35、同心晕() 36、偏心晕() 37、离心晕() 38、渗滤晕() 39、扩散晕() 40、蚀变晕() 41、尾晕() 42、前缘晕()

勘查地球化学

成矿元素在岩浆岩中的富集倾向: (1)在超基性岩中富集的元素有:Cr、Ni、Co、Pt族元素。(2)在基性岩中富集的元素有:Cu、Mn、V、Ti、Sc等。(3)在酸性岩中富集的元素有:Li、Be、Rb、Cs、Tl、Sr、Ba、Y、TR、U、Th、Ta、W、Sn、Pb。 (4)富集倾向不明的元素有:Au、As、Ge、Sb。 显然,寻找与岩浆岩有关的矿产时,需要考虑上述成矿专属性。 ★勘查地球化学的应用范围: 1、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法: (1)解决地质问题,如地表和深部的地球化学填图。 (2)岩体含矿性评价、构造含矿性评价矽卡岩含矿性评价。(3)研究矿床原生地化异常的组合和分带特点,确定找矿指标。(4)评价次生地化异常以解决深部盲矿的找矿问题。 2、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法:从大面积普查到小范围找矿评价都广泛使用。3、水系沉积物地化找矿法: 在大面积普查或初步勘探工作应用,主要用于确定找矿靶区。4、气体地球化学找矿:用于苔原覆盖层、森林地区的航空气体找矿和进行矿区构造填图,划定有利矿化富集的断裂交错点,寻找深部盲矿体和圈出已知矿化带的延伸地段。5、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找矿法:目前处于初步实验阶段,用于圈定铅锌矿区的矿化范围指出找矿方向。 6、水化学找矿法主要应用于地形切割水系发育的地区,寻找多金属硫化矿床和某些稀有金属矿床等。 7、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法:研究程度和找矿效果较其它方法为差,应用还不普遍。 ★热液矿床原生晕的基本特征: 热液矿床原生晕随元素迁移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元素的渗透迁移是以裂隙和孔隙的发育为重要条件,所形成的原生晕具有沿裂隙带和渗透性岩层延伸的特点,成晕规模较大。由于岩石中裂隙和孔隙分布不均匀,成晕元素的含量呈跳跃式的变化。扩散迁移成晕的特点是成晕元素含量沿扩散方向下降很快,自中心高浓度处(或矿体)向四周呈几何级数下降。成晕规模较小。在原生晕的形成过程中,经常是这两种方式同在,但因地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一般是沿构造线方向以渗透迁移为主,在矿体两侧致密岩石中以扩散迁移为主,初期含矿溶液上升以渗透为主,后期含矿溶液流动停滞,则以扩散为主。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主要应用领域: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目前主要应用于矿产的普查评价阶段。对有矿化、蚀变或物探、化探异常的找矿远景地段,进行岩石地球化学找矿工作,可寻找盲矿体,并对矿化蚀变带或物化探异常区的找矿远景作出评价。在普查找矿阶段,岩石地球化学找矿可用以评价地质体(岩体、地层、断裂带、蚀变岩等)的含矿性。 (一)评价矿化带寻找盲矿体 1、研究成矿成晕过程,建立评价指标,指导盲矿寻找。 2、研究晕的分带性,确定剥蚀程度,指导找盲矿。3、研究矿石及原生晕组份特征,预测矿石类型。 4、研究原生晕的形成机理,预测深部矿化规模。(二)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和评价地质体的含矿性。 1、评价地层的含矿性2、评价侵入体的含矿性3、评价断裂构造的含矿性4、评价蚀变岩石的含矿性 三)用于区域地质研究 1、地层的划分与对比2、沉积环境的分析3、侵入体的划分,对比和成因分析4、变质岩原岩类别的判断 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是通过分析土壤中元素的分布,总结元素的分散与集中的规律,研究其与基岩中矿体的联系,通过发现土壤中的异常与解释评价异常来进行找矿的。这里所指土壤,主要是残破积的地表疏松覆盖物,同时也包括塌积的、冰积的、湖成的、风成的以及有机成因的地表疏松覆盖物。 石的氧化、溶解,迁移及析出。这种作用和过程对硫化矿石来说最为典型。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应用: 土壤地球化学找矿在区域普查找矿、矿区及其外围找矿,都有重要作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地球化学勘查技术 班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01班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

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勘查地球化学

关于“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理论研究随着地质工作程度的提高,地表依靠宏观标志直接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勘查球化学方法是一种利用“显微标志”进行矿产勘查的方法,扩大了找矿标志,特别是在寻找盲矿、隐伏矿、隐矿物矿(如微细浸染型金矿)和覆盖区和一些找矿新区,是其它找矿方法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勘查球化学方法在未来的矿产勘查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 我国尚处于经济起步腾飞前奏,对矿产的需求不可能主要依靠进口来解决,发展自己的矿业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当然,我们也要汲取世界其他各国发展中的教训,真正发挥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的作用和意义,重视矿产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科学、均衡的利用资源。从而达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勘查地球化学这门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实际工作方法。现将自己的理解结合作业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特点和意义 勘查地球化学是以研究与成矿有关的物质成分作为找矿的基础,它所观测的不单是一些地质现象,或者是地质体(包括矿体)的物性。它观测的直接是化学元素和其他地化参数,有些指示元素本身就是成矿元素或者为伴生元素。因此,勘查地球化学是一种直观的找矿方法。 勘查地球化学可以通过揭露原生地化异常,达到寻找岩石埋藏中不太深的盲矿和寻找第四纪覆盖层下面的隐伏矿体。 勘查地球化学工作的野外设备较为简便,采样速度快,随着样品分析方法的改进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采用,化探已成为一种多、快、好、生的找矿方法。尤其是在地质工作薄弱的地方,可以利用化探的方法迅速查明资源远景。从而达到“迅速掌握全局,逐步缩小靶区”的目的。 当然,地球化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应用一方面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并不是任何地区都能顺利的受到效果,应用勘查地球化技术的最好环境是位于温带气候其地形平缓的地区。另一方面受到分析技术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的限制,不是任何矿种都能够发现,这一点可以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提高。 此外,化探并不能解决空间几何属性的问题,如矿体的形状、产状、埋深、倾向、倾角、厚度、延伸等。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在详细分析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和其他方法技术手段紧密的结合起来,发挥各种方法的特长,避免各种方法的短处,互相配合,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