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负迁移现象研究定稿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负迁移现象研究定稿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负迁移现象研究定稿

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探究

摘要:语言迁移现象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或技能对目标语言知识或技能所产生的自动的潜意识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强调母语对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而忽视了母语的正迁移。本文试图在语言迁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文化方面描述外语学习中母语和目标语间存在的多层次的正、负迁移,并建设性地提出在外语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共性,从而促进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

关键词:语言迁移;普遍语法理论;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论;语言标记理论;二语习得

一、前言

多年来,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从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迁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不同时期不同研究领域的语言学家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Odlin将其定义为母语对目标语影响和母语向目标语的借用,也就是目标语和其它任何已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Schachter则从认知心理学和生成语法角度,把语言迁移看做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制约,即学习者先前所获得的知识都有可能对之后的二语习得产生某种制约,这种制约既是迁移。Faerch和Kasper则重视语言迁移的心理层面,他们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中介语的被激活而最终掌握目的语。

尽管语言迁移的研究是跨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但多数研究还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或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此语言迁移常被语言学界解释为“母语迁移”。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即为母语和目标语之间有利于目标语言学习的迁移;反之,由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某种形式和规则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干扰”被称为负迁移。任何学习外语的人都易于把母语中的表达运用到目标语学习中来,因此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在外语教学中极为常见。

二、语言迁移的理论依据

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假说理论以及近期的语言标记性理论为依据,先后经历了早期的行为主义母语习惯迁移论、中期的心灵主义最低影响度立场论以及近期的认知学迁移制约论。其具体研究理论依据如下:

1、普遍语法理论

普遍语法理论由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提出,该理论使语言学研究的重点由对语言的描写转向对语言本质的探究。普遍语法理论强调先天的语言机制及语言共同的规律性对语言习得的作用。Chomsky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智能要素的语言能力的认知结构是天赋的,人类天生就继承了一套通用的语言参数和原理,控制着人类语言的形成,这就是人类所共享的基本的语言规则(即核心语法)。20世纪90年代关于母语迁移研究的三个理论----最小树理论、弱迁移理论和全迁移理论均都承认了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所产生影响。最小树理论认为从第一语言到二语习得的语言迁移局限在词汇范畴和词汇的线性扩展,初始状态的迁移只包括词汇迁移,不包括任何功能范畴的迁移。弱迁移假设认为词汇和功能范畴及两者的线性扩展都会迁移到二语习得,但与功能范畴相关的,包括屈折变化在内的一些功能作用不能迁移。全迁移假设认为第一语言的全部语法(不包括语音,词汇和词性)是二语习得的初始状态。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就普遍语法理论与母语迁移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

究,其中White(1983)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的迁移现象是在语言普遍规律基础上的迁移,将第一语言中的语言规律与特性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联系起来去解释习得现象,强调第二语言的获得是一种建立语言参数值的过程。Flynn(1981,1987,1989)用中心词指向参数设置模型解释二语习得。她认为成年学习者能够把第一语言习得中分离出的句法结构的原则用于构建第二语言的语法,但迁移是语言某个深层结构的表现,需要通过普通原则而不是具体原则来说明迁移。总之,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任何一个二语习得理论如果没有描写母语迁移都是不完整的(Ellis,1994:341)。

2、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始,语言学习和教学一直受行为主义理论影响。该派理论家沿用通过观察人们对某个刺激所作的反应来解释行为。其代表人物Skinner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当母语对目的语不断地产生刺激时,“习惯”就形成了,这就是学习者对语言刺激的自动反应。刺激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时消极的,不同的刺激对同一个人所产生反应可以是任意的,也可能是有规律的。一个人所掌握的母语知识对第二语言习得时所产生的刺激也会有正负迁移之说。然而从语言教学实践来看,母语负迁移在二语在行为主义的第二语言学习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干扰的来源是所谓的“先行抑制”,也就是说旧习惯妨碍新习惯。因此,行为主义刺激论把学习的主要障碍归结于母语干扰,即当母语与目的语结构不同,旧的语言习惯对新的语言习惯所造成的干扰。此时,学习者需要先“化解”,即淡化旧习惯,然后才能形成新习惯。母语作用的方式决定于它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性:当两者相同时,母语将通过正迁移促进二语学习;当两者相异时,学习困难将产生,母语形式的负迁移就会导致学习者错误的产生,从而阻碍正确的目的语习惯地形成。

3、对比分析假说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应用语言学家Fries和Lado等人就开始系统地研究错误,并由此产生了有关错误的早期对比分析理论。对比分析以结构语言学为基础,把语言看作是通过一系列结构上的因素给语言意义进行的编码,这些因素包括音素、词素、语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对比分析假说理论将母语的迁移作用和第二语言习得相结合,人们可以把两种语言在语音系统上、语素系统上、句法结构上和文化差异上进行共时对比。当两种语言在因素对比上相似时,就会对二语学习有促进作用,即产生正迁移;反之,即发生负迁移。关于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Gass and Selinker(2001:72-73)曾指出“学习中的困难和简单分别由两种语言的差别和相似决定,差别越大,越容易出错”。由此可见,在对比分析理论背景下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有着直接的影响,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差异。

4、语言标记性理论

“标记性”这个概念最早见于布拉格学派的音位理论,最先从标记性理论角度研究语言迁移现象的是Eckman和Zobl等人。关于标记性在二语习得中对迁移的影响,一般认为,当相应的目的语内容是有标记的时,母语无标记内容会发生迁移。Zobl(1983)的研究发现学习者在二语规则模糊不清时,往往求助于母语而导致迁移。Eckman认为当母语参数设置是无标记的而目的语的参数设置是有标记的时,迁移现象最明显。为了解释标记性对母语迁移的作用方式,他提出了所谓“标记差异假说”。该假说主要内容是:(1)二语难学的部分是那些既不同于母语,标记性又比母语强的地方;(2)二语标记性比母语强的地方,其相对难度与标记的相对程度一致;(3)二语与母语不同的地方但标记性不比母语强的学起来不会很难。标记性差异假说说明了标记性差异与语言差异互动、共同决定母语迁移何时发生、何时不发生。该假说为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困难提出了判断依据。

三、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负迁移

1.语音迁移

用母语的语音规律代替目的语的语音规律,是母语迁移的最直接表现。语音迁移是由于母语的发音和感知习惯被迁移到目的语中造成的,因为学习者创造的目的语的语音体系会受到其发音习惯的影响。汉字的读音与英语单词的读音都是通过音节组成。拼音分成生母和韵母,韵母有单韵母和双韵母。英语音标分为元音和辅音,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汉语中的声母就相当于英语处于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就相当于英语音节中的元音。汉语拼音的声母和英语音标的辅音在发音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绝大多数中国人在发下列音素时无太大的障碍,如/p/、/b/、/t/、/d/、/k/、/g/和/f/,因为在汉语中也能找到相应的发音。但汉语语音和英语语音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中几乎没有发音完全一样的音素,有些音素虽类似,但其发音部位却有细微差别,这也容易导致负迁移。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英语语音中有着汉语中所不具有的语音,并且学习者已经适应了汉语发音,因此他们总会用一些类似的汉语发音来代替英语发音,如/θ/容易被读成/s/,很多初学者也往往用一些汉字或拼音来代替某个单词的发音,这对外语学习都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另外,英语是语调语言,靠语调来辨义,而汉语是声调语言,靠声调辨义。英语中有重音和次重音,句子也分为升降调,因此初学者往往在英语时无升降调之分,很难读出地道的英语语调,这样也就失去了英语的韵味。

2.词汇迁移

汉语中有很多有意义的偏旁,如银、铜、锡都与金属有关,因此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汉字,这点与英语中词汇的前、后缀相似,所以在记单词时学习者可以把这些表意的前后缀联系起来,如pre- (before), vice- (deputy),-less(without)等,这种方法有助于中国学生记忆外语单词。但很多学习者往往只看到了英语词汇的基本含义,而不注意其外延及联想意义,这样在表达上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错误。另外,某些学习者认为英语单词和汉语词汇是绝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语义场不吻合应采用相应的词汇,这样也会出现滥用误用等形式,这也是词汇负迁移常出现的表现形式。在语言类型上,汉语属分析性语言,而英语是曲折语。汉语构词和构形与英语构词和构形完全不同。汉语无词形变化,而英语却会随着时态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有的学生会漏掉英文构形词缀,出现语法错误。常见的词汇负迁移有以下几种:近义词的混用,动词与介词搭配上的错误,动词构型上的误用等。

3.句法迁移

句法研究的是各个词如何构成短语和句子以及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基本的句法功能包括词序,词的功能和句子结构等。语言是相通的,英语和汉语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都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等,因此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汉语语法的熟练掌握对英语学习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但由于汉语与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语法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也是比较突出的。汉语属于典型的孤立语或分析语,汉语的语法关系通常是由词序来表示或采用独立的语法助词,而不是通过增加词缀或通过单词本身的变化来表示。主要体现在时态和语序方面,如汉语中的疑问句不需要借助助动词,而英语中的疑问句却因时态的不同而产生复杂的变化,这就使得很多初学者在语法掌握上容易出现错误。另外汉语动词没有形态上的变化,没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汉语的时间意义是通过时间副词(如曾经、已经、了、将要等)表现出来,而英语则是通过动词的时态或各种非谓语形式表示出来。汉语被动的表达往往不用“被”字,而是用主动表达,如“这座桥建于1990年。”而英语的表的却是被动句。以上这些用法是汉语与英语差异之处,学习者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以避免出现生搬硬套。

4.文化迁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文化,但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不同,一切文化都具有其独特性。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总是倾向于用自己

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别人的言行和思想,并用自己的母语习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忽略了第二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因此出现交际失误。汉语对英语习得的影响还体现在将汉语习俗迁移到英语中来,文化的交际功能带有普遍性,但不同文化表达的交际功能的方式和态度不同。如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对于接受他人赞美、表扬时谦辞和敬辞不尽相同。

四、总结

综上所述,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同时存在。因此,在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既不能忽视母语的正面积极作用,也不能夸大母语的消极负面作用。作为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帮助学习者克服心理上形成的母语思维定势,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语言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和文化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握迁移的规律,尽量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参考文献:

1.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2.杨连瑞张德禄等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董艳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4.黄瑞红语言的标记性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关系研究 [J] 洛阳理工学院

学报社科版 2010.1

母语负迁移

由于高中学生已经养成了母语语言行为的习惯,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势必会受到旧的语言习惯的影响,即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迁移规律的约束。一般认为,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一致时,容易产生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亦称干扰(interference),则往往产生于母语与目的语的结构差异,差异越大,干扰也越大。笔者在承认母语对外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的同时,认为学生能够在无意识状态下利用母语迁移的积极作用来促进外语学习,同时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负迁移上,以期能够唤起教师与学生的注意力,使高中学生在二语习得中把负迁移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一、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分类及表现 (一)语言负迁移 在英语学习中,无论学生讲多么流利的英语,都有一点Chinese accent,不可能像本族语使用者那样讲得纯正地道。究其原因,一旦学习者错过学外语的关键期(一般在十二岁以前),学习外语就不可能像学习母语那样能轻松自然。 首先,从发音学角度看,英语是由肺部气流压缩往外送音,感觉比较浑厚;而汉语则一般从口腔发音,感觉比较柔和。所以,中国人讲英语与外国人比,给人一种软绵绵的感觉,从而带上异国口音的标记。这是一种常见的中介语发音特征的僵化现象,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 其次,从语音的语言系统看,英语是一种主要依靠语调来区别字义的“语调语言”(intonationlanguage),而汉语则属于以声调区别字义的“声调语 言”(tonelan guage),这两种语言在音素的数量及其组合方式上相差甚大。第一,英语既有以元音结尾的开音节词,也有以辅音结尾的闭音节词,而汉语的字基本以元音结尾。而学生往往在英语辅音后再加一个元音,于是,work被读成了worker,bet被读成了better。第二,有些英语音素在汉语中根本没有,所以,thank,sing,shy常被读成[senk][sin][sai],特别是方言很重的学生。再者,英语中的辅音簇汉语中没有,汉语辅音之间总会隔着一个元音,因此,在读英语辅音簇时,学生倾向于在中间加一个元音。第三,英语中的失去爆破、辅音浊化、连读、重音等,也往往会令学生犯难,容易导致语音方面的迁移。

第二语言习得中关于母语迁移的探究

第二语言习得中关于母语迁移的探究 母语迁移是指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将影响其方方面面。本文旨在从理论角度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母语正迁移和负迁移对习得的影响,并指出在教学中正确对待母语迁移,合理利用正迁移,减少和避免负迁移,从而更好地提高二语习得的效率。 标签:第二语言习得;母语迁移;正迁移;负迁移 1.母语迁移理论 “母语迁移” 中的“迁移” 是来自学习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名词。但是,现在“迁移”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它早已经成为一种跨语言学的现象,是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重要研究课题。心理学家将其定义为“学习者之前的语言习得对后来的外语学习和外语行为的影响”。 最早提出“语言迁移”一词的是Robert Lado,他在《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提出,学习者在主动学习外语或者被动接受外语的时候,他们会倾向于将第一语言及其文化中的形式、意义及它们的分布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去。而现在普遍为语言学家们所接受的关于语言迁移的定义是Od1in(1987 :27)给出的:语言迁移是由目的语和学习者已经习得的或者还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导致产生的。事实上,母语迁移就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的语言系统构建中,以母语为起点,通过对比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些异同点,将母语中的一些形式、规则迁移到第二语言中,从而或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第二语言习得。 2.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母语迁移有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之分。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是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是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1)正迁移的影响。母语正迁移的影响是指由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诸如语言习惯、规则和模式等的相似性或共同性,这些相似性或共同性有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 首先,母语和目的语之间语音的相似性可以产生正迁移,而这些相似性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发音的时候更快更好地掌握发音要领,提高目的语的学习效率。 其次,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相似性或共同性,也能使母语产生正迁移的影响,而这些方面的正迁移,更有利第二语言系统的构建。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负迁移现象研究定稿

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探究 摘要:语言迁移现象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或技能对目标语言知识或技能所产生的自动的潜意识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强调母语对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而忽视了母语的正迁移。本文试图在语言迁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文化方面描述外语学习中母语和目标语间存在的多层次的正、负迁移,并建设性地提出在外语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共性,从而促进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 关键词:语言迁移;普遍语法理论;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论;语言标记理论;二语习得 一、前言 多年来,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从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迁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不同时期不同研究领域的语言学家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Odlin将其定义为母语对目标语影响和母语向目标语的借用,也就是目标语和其它任何已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Schachter则从认知心理学和生成语法角度,把语言迁移看做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制约,即学习者先前所获得的知识都有可能对之后的二语习得产生某种制约,这种制约既是迁移。Faerch和Kasper则重视语言迁移的心理层面,他们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中介语的被激活而最终掌握目的语。 尽管语言迁移的研究是跨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但多数研究还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或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此语言迁移常被语言学界解释为“母语迁移”。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即为母语和目标语之间有利于目标语言学习的迁移;反之,由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某种形式和规则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干扰”被称为负迁移。任何学习外语的人都易于把母语中的表达运用到目标语学习中来,因此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在外语教学中极为常见。 二、语言迁移的理论依据 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假说理论以及近期的语言标记性理论为依据,先后经历了早期的行为主义母语习惯迁移论、中期的心灵主义最低影响度立场论以及近期的认知学迁移制约论。其具体研究理论依据如下: 1、普遍语法理论 普遍语法理论由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提出,该理论使语言学研究的重点由对语言的描写转向对语言本质的探究。普遍语法理论强调先天的语言机制及语言共同的规律性对语言习得的作用。Chomsky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智能要素的语言能力的认知结构是天赋的,人类天生就继承了一套通用的语言参数和原理,控制着人类语言的形成,这就是人类所共享的基本的语言规则(即核心语法)。20世纪90年代关于母语迁移研究的三个理论----最小树理论、弱迁移理论和全迁移理论均都承认了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所产生影响。最小树理论认为从第一语言到二语习得的语言迁移局限在词汇范畴和词汇的线性扩展,初始状态的迁移只包括词汇迁移,不包括任何功能范畴的迁移。弱迁移假设认为词汇和功能范畴及两者的线性扩展都会迁移到二语习得,但与功能范畴相关的,包括屈折变化在内的一些功能作用不能迁移。全迁移假设认为第一语言的全部语法(不包括语音,词汇和词性)是二语习得的初始状态。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就普遍语法理论与母语迁移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

母语迁移现象的标记性阐释

母语迁移现象的标记性阐释 摘要:随着母语迁移研究的发展,母语迁移的理论也从最初的行为主义理论发展到认知心理学框架。标记理论运用了新的研究思路来阐释母语迁移现象,能够较好地解释二语习得中的困难并作出相应的预测。 关键词:母语迁移标记理论标记性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L1 transfer, the related theories have transformed from behaviorist theory to cognitive theory. Markedness theory explains L1 transfer from a new perspective within cognitive framework. It has strong explanatory power for the difficulti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can help in forecasting the difficulties. Key words: L1 transfer markedness theory markedness 母语迁移是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与目标语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对母语迁移的研究一直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同时期母语迁移的研究受到多种不同学科理论的影响,研究范畴得到了很大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也更趋理性,不再单纯地将母语迁移视为二语习得的巨大障碍,而认为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学习策略。近些年来母语迁移的研究发生了认知学的转向,认知学范畴的标记理论对母语迁移的解释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同。 一.母语迁移理论回顾 母语迁移理论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理论,到偏误分析理论,普遍语法理论等,各自都对母语迁移问题有自己的解释,并试图解决母语迁移造成的语言习得中的问题。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当母语与目的语的作用方式相同或相似时,母语会产生正迁移,会促进二语的习得;当二者作用方式不同时,母语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发生错误,从而产生学习困难。要形成目的语习惯,学习者必须淡化旧的语言习惯,在一种合适的环境中,才能习得新的语言习惯。该理论夸大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力,后来的研究证实了语间差异不一定导致二语学习困难,语间相似也可能引起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而且事实表明,学习者并不需要淡化旧的语言习惯才能学好二语。对比分析理论主要通过比较和分析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来预测二语习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困难。这种理论认为语间差异越大,则学习困难越大,错误越多,即语际差异直接导致外语学习困难,且难度与差异度成正比。由于其过于夸大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并且局限于对语言本身的分析来解释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而忽略了语言、认知、情感、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因而它无法解释或解决外语学习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偏误分析理论则认为,研究者应该将重点放在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上,而不是语言本身,该理论认为通过对外语学习者的偏误进行研究就能够找到隐藏在错误后面的学习过程和策略,而忽略了错误产生的社会、认知、文化等因素,在分析方法和研究范畴上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普遍语法理论则从一开始全盘否定母语迁移的作用,又逐渐过渡到研究普遍语法与母语迁移的关系,形成了关于迁移问题的几个假设。但是普遍语法理论立足于

母语迁移的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母语迁移一直都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母语迁移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对其的研究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理论的影响,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逐渐深化,对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机制更加了解。母语迁移的理论也越来越受到多学科、多层次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母语迁移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受到不同时期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影响,研究范畴得到了很大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和客观。本文将对母语迁移研究的理论变迁作一回顾并分析其对母语迁移的理论解读的发展衍变。 一.母语迁移的定义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通常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根据广为接受的Odlin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1]母语迁移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二.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的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各个学科领域理论的影响,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探讨母语迁移的作用和制约因素。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来被应用在语言学习上,主张语言学习是目的语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对语言刺激的自动反应。母语迁移的产生是母语,即旧的语言“习惯”在目的语中的延续。因此,要形成目的语习惯,学习者必须淡化旧的语言习惯,在一种合适的环境中,才能习得新的语言习惯。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当母语与目的语的作用方式相同或相似时,母语会产生正迁移,即会促进二语的习得;当二者作用方式不同时,母语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发生错误,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概念,对语言迁移的早期研究做出了很大

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直接影响及应对策略

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直接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要】根据中国当前英语使用及学习的现状,文章从母语迁移着手,探讨“中国式英语”现象,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式英语产生的直接影响,进一步提出了纠正中国式英语的策略。 【关键词】母语迁移母语负迁移中国式英语策略 一、母语负迁移 迁移是心理学家应用的一个术语,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根据Rod Ellis(1997)的观点,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语言(母语)知识影响二语(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的现象。Odlin 强调语言迁移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源于母语和学习者已习得或未习得的目标语间的异同,即将母语的语言特征无条件地运用于要建立的目标语语言系统中。用来解释过去的学习常会影响现在学习的一种方式。迁移存在于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同样也存在于语言学习中。如果这种迁移来自母语,那就是母语的迁移。母语迁移可分为两种(Gass & Selinker,2001),即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正迁移是指在外语的语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借用母语的某些形式,刚好这种借用符合外语的习惯,结果是正确的。而负迁移刚好相反,借用的母语形式不符合外语的习惯,或者不被该语言的本族人所接受。负迁移会造成语言错误及学习困难。负迁移为干扰因素,给学习者带来困难,是造成语言偏误的根源之一。因为学习者不由自主地将母语的特性和结构转接到外语上,出现语言错误。也可以说,习得中的语言错误主要源于母语,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异越大,负迁移现象越多,学习的困难越大。 二、中国式英语 李文中认为“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英语规则和习惯, 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往往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葛老在《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中首次提出了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 与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 或Chinglish)的概念。这种英语往往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如把“你的身体很健康”译成Your body is very healthy,在英语交际中套用汉语交际习惯使用Teacher Zhang (张老师)作为称呼语,Have you eaten up(你吃过了吗)作为打招呼用语。这种句式虽没有语法错误,却不合英语文化习惯,也可纳入中国式英语之列,统称之为Chinglish。 首先,中国式英语是一个不规范的语言体系,是一种病态的语言现象。其次,是由对英语了解不够的中国人望文生义地用英语单词硬套汉语语法习惯,而主观编造出来的,不合英语语法或有悖于英语文化习惯的英语。第三,中国式英语最常出现在口头交际中。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中国式英语的一些特点:“语法和用词方面表面上不能算错”;受到了汉语思维的影响;英语母语者不这么说或用。正如Sol Alder 所言,中国式英语不是语法的问题,是更为微妙的问题。中西方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正是“微妙”产生的原因之一,而人的思维则是受其耳濡目染的文化影响,从中国式英语的表现形式中体现了一些中英文化差异。 三、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直接影响 (一)语音的负迁移影响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几乎没有发音完全一样的音素,容易对英语学习者的发音造成负迁移和干扰。许多英语学习者受汉语发音习惯的影响,[i:]、[i]不分,[u:]、[u]不分。另外,由于受母语的干扰,有些中国学习者对英语某些音的发音感觉特别困难,于是就会用汉语中某些音代替英语某些音[θ]、[e]、[v]、[w]。由于汉字的拼音,除了少数以鼻辅音n、η结尾的外,多数都是以元音结尾的,所以,学习者在读以辅音结尾的英语单词时,总是习惯性地在后面添加一个元音。英语中有辅音连缀,而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都是单独出现在音节之前或之后的,因此,学习者常常在辅音连缀之间加进元音,如把place 读成pelace。江苏南京的学生由于母语方言中声母没有n 音,连普通话里的n 音全部都用l 代替,这种习惯迁移到英语习得中,结果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比如,on Sundaynight 读成了on Sunday light;no tables 读成了lowtables。Rod Ellis(1997)指出“语音迁移是最活跃和最固化的”,过了关键期(puberty)之后,任何人学习外语几乎没有能不带口音地说出“地道”(nativelike)的外语。这些都是因为母语负迁移的干扰结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1]

[收稿日期]2000-06-12 [作者简介]庞继贤(1953-)男,浙江宁波市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二语习得、语言学方法论和语言理解的认知理论研究;王敏(1972-)女,陕西安康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 庞继贤,王 敏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 要]在国外,应用语言学研究开始越来越注意到定性研究的重要性,改变了定量研究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我国,定性研究也开始逐步得到应用语言学界的重视。本文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的基础上,从哲学基 础、过程、特点等方面对定性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指出定性研究方法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手段。 [关键词]定性研究;二语习得;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42X (2001)02-0138-06 Q ualitative R esearch Method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a Critical R evie w PANGJi 2xian ,W ANG Min (School o 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China ) Abstract :In the W est ,there is a gradual shift of em phasis from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n ap 2 plied linguistics.The near dominance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has thus begun to change.The field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China has als o recognized the im portance of this research paradigm.Based on a com 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tw o methods ,the present paper ex 2 amines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research tradition from a philos ophical basis.It is our contention that qualitative method 2 ology offers an im portant tool in the realm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K ey w ord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近十年来,二语习得研究已逐渐由简单粗糙的印象型、感觉型的经验总结或主观的思辨性研究转向有数据、有统计、有分析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实证研究。但是,在一片定量的欢呼声中,另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我国应用语言学界更是如此。据统计,在1988-1997年国内四种核心外语期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属定性研究的仅占2%[1]。许多人对定性研究方法存在种种误解,有人甚至将定性研究方法等同为“非定量研究”,是与定量研究相对立的非科学的方法。事实上,定性研究是指那些以访谈、观察等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材料性研究(em pirical studies ),同定量研究一样,是一种具有科学精神和坚实的理论支撑的科学探究方法。本文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的基础上,从步骤、研究过程及其在外语或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探析定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 一、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完全不同。定量研究强调世界万物的因果关系,认为一切事 第31卷第2期 2001年3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 niversity(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 ol.31,N o.2M ar.2001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 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将影响到对第二语言的音位、词汇、词法、句法和语篇等各个子系统的学习。本文将回顾语言迁移的研究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并联系具体的中国学生写作中的问题为例,分析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所起的作用。通过上诉问题提出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所应采取的策略及方法。对今后的外语教学能够正确的认识语言迁移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利用正迁移并尽量避免负迁移,使得外语学习能够提高效率,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母语迁移外语教学 一、引言 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处在母语为汉语的情况下来进行第二外语的学习,大部分都是继掌握了母语之后进行的,那么两种语言之间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相似之处及差异。“迁移”一词原为教育心理学术语, 指已获得的知识, 技能, 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新知识, 新技能习得和解决新问题的处理所产生的影响。Odlin(1989)总结了多年来此领域的研究现象后,对“语言迁移”的定义做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总结:“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语言迁移理论提出于50 年代, 它是指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 学习者在用目的语交际时, 由于不熟悉目的语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已知的知识、经验对于学者正在习得的知识产生正面影响,它就是正迁移;反过来,如果我们已知的知识、经验对于学者正在习得的知识产生消极影响,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interference)。二、语言迁移的理论背景 语言迁移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50和60 年代,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联系在一起,成为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二阶段,从60 年代末到70

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母语迁移一直都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母语迁移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对其的研究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理论的影响,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逐渐深化,对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机制更加了解。母语迁移的理论也越来越受到多学科、多层次理论的影响。 母语迁移理论变迁母语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母语迁移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受到不同时期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影响,研究范畴得到了很大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和客观。本文将对母语迁移研究的理论变迁作一回顾并分析其对母语迁移的理论解读的发展衍变。 一、母语迁移的定义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通常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根据广为接受的Odlin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母语迁移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二、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的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各个学科领域理论的影响,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探讨母语迁移的作用和制约因素。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来被应用在语言学习上,主张语言学习是目的语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对语言刺激的自动反应。母语迁移的产生是母语,即旧的语言“习惯”在目的语中的延续。因此,要形成目的语习惯,学习者必须淡化旧的语言习惯,在一种合适的环境中,才能习得新的语言习惯。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当母语与目的语的作用方式相同或相似时,母语会产生正迁移,即会促进二语的习得;当二者作用方式不同时,母语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发生错误,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概念,对语言迁移的早期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至今仍然被广泛用于语言研究中。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行为主义理论将人与动物等同,都遵循“刺激-反应”的规律,而忽视了人类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该理论夸大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力,后来的研究证实了语间差异不一定导致二语学习困难,语间相似也可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文化负迁移现象。“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习得和解决新问题的处理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不同,语言表达也就存在一定差异。中国大学生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受到中文的影响,他们依赖于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对目的语的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进行推测, 判断和认同。当母语与第二语言的文化相距甚远时, 会产生来自母语的负向迁移,导致误解和交际失误。因此, 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增强文化差异意识, 克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外语习得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在外语学习的研究中, 从第一语言过渡到第二语言时往往会发生迁移现象。本文试从文化方面探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1.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有些比喻修辞的喻意相同, 但喻体完全不一样. 某些词汇或习语的字面意思非常相近,然而, 它们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却差异极大, 一方可能具有褒义, 而在另一方却可能含贬义。如果学习者望文生义, 以母语知识去理解目的语的内容,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例如,在描写过去10年中, 许多电脑商店像“雨后春笋”般的

涌现出来时, 学生按汉语的喻体写成“like bamboo shoots”.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 在英国没有这种喻体。在表达同样意思时,英国人用“ like mushrooms”。这是因为英国的气候十分适宜蘑菇的生长, 春雨过后, 蘑菇长得遍地都是.。又如, 中国人将身强力壮者比作“牛” , 而英国人却比作“马”(as strong as horse), 这是因为牛在英国的主要用途是食用, 传统上把马作为耕田、运输的工具. 2.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往往会从语言中体现出来 中国文化比较突出群体意识, 自古以来倡导团队精神, 它的思 维模式是以群体为中心。个人主义被视为这种精神的对立面而被赋予贬义。然而, 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体意识, “个人主义”是美国化的中心。无论在家庭里或在一个团体里, 个人需求总是摆在第一位。因此, 对他们来说, “个人主义”的精神绝无汉语中的贬义。 例如, 中国学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Individualism among some people is harmful. (一些年轻人中的个人主义是有害的)。中国的英语教师觉得顺理成章, 但外籍教师就会迷惑不解。这就是价值观念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 3.中西方文化在礼貌准则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人的“谦虚”是做人的一种优秀品质, 而英语中的“谦虚”只是减少自夸的一种策略。在交往中, 中国人遵循“自卑

国内第二语言习得母语正迁移研究成果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a13189855.html, 国内第二语言习得母语正迁移研究成果综述作者:张湘波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1期 摘要: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母语正迁移是值得语言教学者加以利用的资源。本文对国内学者近年来母语正迁移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研究的语种情况和研究手段,从母语正迁移产生的原因、发生的层面以及教学过程中对母语正迁移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以便更好地指导第二语言教学者利用母语正迁移进行教学。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母语正迁移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171-02 根据母语迁移对语言学习进度的影响效果,母语迁移可分为两种,即母语的正迁移和母语的负迁移。在传统的语言学思想中,母语的消极干扰将持续伴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的展开,整个干扰过程体现了母语的负迁移作用。但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的时候,就会提高语言学习的速度和精度,我们称之为母语正迁移。母语正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这些积极的影响涉及第二语言习得的各个层面。研究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灵活运用母语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一种有益的第二语言教学调节机制,将母语中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第二语言知识和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第二语言习得母语正迁移研究概况 (一)研究的语种情况 国内以第二语言习得母语正迁移为重点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多,通过中国知网搜索,一共有119篇。其研究的语种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汉语母语者学习第二语言;2,非汉语母语者学习汉语;3,非汉语母语者学习汉语以外的第二语言;4,不以某一特定语种情况的综合研究。 由表可见,国内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中国学生,研究内容集中在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影响。其他语种情况的研究凤毛麟角,例如:汉语母语者学习英语以外的第二语言、国内少数民族学习第二语言、非汉语母语者学习汉语等,因此,除了汉语母语者学习英文的语种情况外,国内第二语言习得的母语正迁移研究还有很大的待研究领域。 (二)研究手段 通过分析中国知网搜索结果中的119篇文献,其研究手段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具体统计情况如表2:

Language transfer 语言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anguage transfer theory, it is assumed that the learner’s mother tongue will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affect one’s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Whe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one’s mother tongue and target language, the mother tongue tends to interfere with the learning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give a brief analysis of negative transfer in students’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grammar and culture learning. It also discusses what pedagogical concerns the existence of negative transfer warrants and what learners can do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transfer. Key words: Native language, Negative transfer, pedagogical implication 1. Introduction Language transfer ha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When language learners have been using their native language for many years, they are very likely to transfer those roles in their mother tongue into the foreign language that they are learning. That’s what we call negative transfer. Therefo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ative language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find out what difficulties might be.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s as well as learners should come up with solutions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transfer. 2. Defining negative transfer Language transfer refers to speakers or writers applying knowledge from their native language to a second language. When the relevant unit or structure of both languages is the same, linguistic interference can result in correct language production called positive transfer. However, that language interference is most often discussed as a source of errors known as negative transfer. Negative transfer occurs when speakers and writers transfer items and structures that are not the same in both languages. Within the theory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 great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the more negative transfer can be expected.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浅析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摘要]中介语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中介语的形成与母语的负迁移有很大的关系。就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而言,汉语的语音、语调、用词和语法结构与英语的不同会产生负迁移,对学习者产生影响。只有把握好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作用,才能趋利弊害,更好的掌握目的语。 关键字:汉语母语英语中介语目的语负迁移 中介语(Interlanguage)又称过渡语,其概念最早是由塞林格提出的,该词一直以来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中介语既不是母语也不是目的语,而是一种过渡语,是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时创造性使用的一种语言,它是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内姆塞尔(William Nemser)把中介语这一独特的语言系统称为“近似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s)或“学习者的语言”(learner’s language)等。 迁移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意思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学习方法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而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用母语规则将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对目的语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如果这一迁移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那么即是积极的影响,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如果这一迁移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干扰、消极的影响,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在国内,我们学生处在汉语的大环境下,几乎时时处处被汉语的声音和文字包围,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口中说出的、甚至脑中思维的都是汉语,即使在学习英语,那也是用汉语的表达方式,用汉语思维。多数英语学习者都是在通过母语条件下所获得的整个知识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来学习英语,而母语学习所固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是根深蒂固的,不可避免地影响英语学习。随着改革开放越向纵深发展,英语的社会功能和意义越为人所认识,学生们通过书籍、电视、电影等渠道接触英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并不可能改变汉语大环境的影响。由于母语和目的之间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且学习者缺乏充足的模仿条件,导致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现象

母语正迁移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母语正迁移 参考文献 [1]Butzkamm,W.(1993).Psycholinguistic Des Fremds Prachenun Terrichts . Tubingen : Francke. [2]Ellis,H,C,(1965). The transfer of learning . New York : Macrnillan(3). [3]何伟玲(2000), 知识迁移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管见,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 [4]王大为(2006),马克思恩格斯论语言和思维,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5]习纪田(2001),浅析母语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负的效用,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 [6]余可佳(1996),《高考英语典型错误例析》。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母语迁移的有关概念及其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迁移是心理学概念,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从而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伴随产生的现象。从媒介语的角度看,语言迁移通常指的是母语迁移现象。H. Ellis(1965)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 的学习的一种假设。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母语和目标语存在语言共性时,母语就会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即正迁移;而当母语和目标语存在差异时,母语就会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即负迁移。小学阶段是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初级阶段,在这个学习阶段中,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母语基础,形成了一定的母语思维习惯和语言知识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另一门语言总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方面知识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曾说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王大为,2006)。即使在英语课堂上不讲中文,学生仍会自然而然地运用母语思维习惯进行理解外语。德国教授Butzkamm(1993)说到:“母语并不是一件走进外语课堂就可以随意脱掉的外套。此与其强行将母语置于英语课堂之外,还不如保留而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进行。 三.母语正迁移对英语教学的作用。 学生在英语教学课堂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影响,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语言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这种影响被语言学家称为“迁移”,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影响的被称为“正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消极影响的被称为“负迁移”。语言学家为了研究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迁移现象,采用了对比分析法、错误分析法、以及中介语分析法。分析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关系,探索第二语言学习规律,对于改进我们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外语教学者,有必要深入研究“语言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从而为我们教学服务。 关键词:母语;第二语言习得;正迁移;负迁移;对比分析法;错误分析法;中介语分析法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因为第二语言的习得,都是在学习者已经掌握了母语的条件下进行的。事实证明,两种语言,即使像英、德这样两种及其相似的语言,在形式、语义和语法结构上也会有很大不同。这是典型的知识负迁移作用。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即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浯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迥异时,学习者若在语言习得时运用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正迁移有利于外语的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的学习。 一、语言迁移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启示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根据心理学语言学派,“迁移”的定义如下: It is a term that was used extensively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refers to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whereby prior learning is carried over into a new learning situation. 心理学派认为“迁移”是指人所具有的先前知识移用到新知识环境时的一个心理过程,他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迁移”的内涵。其实,人不仅在心理上存在旧知识对新知识的迁移作用,从物理学角度考虑,如果一个人会打网球,那么当他第一次打乒乓球时,他便会在打乒乓球时,运用到打网球的知识和技能,因为两种球类打法相似。所以说,旧知识或技能可以迁移到新的知识中去。Slight (1911)在一次关于语言学习的迁移实验中发现,有背诵诗歌的“先前经历”(Prior experience)的学习者背诵散文便很容易。 与外语学习有关的“语言迁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指的是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有关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作用的探讨,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学习中所出现的错误主要源于母语语言系统的干扰。对比分析的目标就是通过对比母语和目的语的体系,一方面找出其相同的部分,为学习者更顺利、更成功地实现正迁移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找出其相异的部分,防患于未然,阻止或减少负迁移干扰的发生,使学习者能够自觉地避免或少犯语言错误。到了60年代,随着错误分析的深入,学习者所犯的错误被看作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并非语言迁移的作用。赞同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点的则否认语言迁移现象的存在。时至今日,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并已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