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分级诊疗及医联体的建设方案

骨质疏松的分级诊疗及医联体的建设方案
骨质疏松的分级诊疗及医联体的建设方案

骨质疏松防治专科医联体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市**区**医院、**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防治基地)的平台作用,有效利用**省医疗行业协会对骨质疏松防治技术指导的优势,经过**医院的前期探索,**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积极响应,创新性地构建“政府鼓励、学会指导、基地诊治、社区防治、家庭参与、个人重视”的骨质疏松防治专科医联体,以提高对全区广大群众骨质疏松的干预能力和健康服务水平。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主要目标

(一)通过**省医疗行业协会的指导,在**医院建立**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防治基地(以下简称“防治基地”),由其作为牵头单位,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成员单位,构成骨质疏松防治专科联盟,建立有利于提升各成员单位对骨质疏松诊治水平的工作制度,加强对各成员单位的业务指导和帮扶,提高各成员单位对骨质疏松专科防治的工作水平,大力改变广大群众的传统就医习惯。

(二)规范各成员单位对骨质疏松的诊疗秩序,建立标准化的诊治流程,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严控医疗费用。对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做好双向转诊、定期随访等服务,建立分级有序的就医和服务秩序。

(三)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做好骨质疏松的预防,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减少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提高其对健康的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促进广大群众的家庭幸福。

二、组织架构

(一)联盟专委会。成立**区骨质疏松防治专科医联体工作的联盟专委会,由防治基地负责人担任专委会主任委员,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委员,其他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担任专委会常委,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委派2名业务骨干担任委员,统筹协调专科医联体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办公室。联盟专委会下设办公室在防治基地,根据工作实际设置主任1名、副主任2名,配备2名工作人员,协助联盟专委会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开展日常业务工作的运行管理,衔接各防治站对口业务部门,起中枢纽带作用。

(三)专家组。由**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管理委员会委员、骨质疏松防治基地专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质疏松防治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会诊、规范化治疗培训、教学查房、带教、指导研究优化运行机制、医联体成员单位专题讲座及业务开展指导等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构建联盟。

以**医院骨质疏松防治基地为核心,全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并加挂“**区骨质疏松防治站”牌子(以下简称“防治站”),形成**区骨质疏松防治专科医联体,由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管理委员会组织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定期和不定期地到来指导防治基地和联盟成员单位开展骨质疏松防治技术指导、服务提升等工作。本专科医联体之间没有统一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各方力求友好合作,在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帮助下,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科研合作、工作制度完善和服务创新探索,不断推进全区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资源共享。

防治基地和防治站紧密合作,实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治疗设备共享,通力合作做好骨质疏松疾病筛查、预约诊疗、康复跟踪、健康指导等服务。积极探索研究做好病人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服务,逐步增加医务人员可柔性流动、对口支援、教学查房等内容,实行学科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健康的水平。

(三)加强培训。

充分发挥省医疗行业协会专家技术力量支持作用,一是定期和不定期到防治基地、防治站进行专科学术讲座、规范化治疗培训、治疗方案制定、教学查房、手术示范等;二是

设立进修点,优先接受各防治站人员参加进修,提高其专科医疗水平。三是加强防治基地、各防治站医护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

(四)积极干预。

1. 发挥核心作用,规范诊治制度。一是防治基地牵头制定骨质疏松的规范化诊治制度,对患者进行规范化诊治,有效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二是配齐配好骨质疏松防治所需诊断、治疗设备及治疗药物,提供必要的检验检查条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三是加强对防治站医师的专科知识培训,提高其对骨质疏松的诊治水平,更好地干预广大群众骨质疏松疾病的发生。四是做好双向转诊,防治基地优先诊治防治站转诊的患者,对出院患者及其身体状况及时通报给防治站,让防治站做好后续的跟踪服务管理工作。五是统筹加强骨质疏松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骨质疏松防治重要性的认识。

2.抓好基础服务,提高干预能力。一是各防治站配备基础治疗的药物、筛查工具、康复设备。二是做好骨质疏松患者的筛查和首诊,在为骨质疏松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参照慢性病管理的方式方法加强对骨质疏松患者的跟踪服务管理,做好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三是对经诊断符合转诊条件的患者,尊重其自由选择到专科医联体内的防治站就诊,由社区医生接诊后确认有需要转诊至防治基地

的,在患者自愿情况下帮助其及时联系防治基地的指定客服人员进行转诊登记,让其享受检查、治疗等相关便捷服务;防治站收到防治基地转回的康复期患者后,做好后续的跟踪服务管理,提高广大群众健康对服务的满意度。

5.加强宣传引导,提高防预意识。一是防治基地和各防治站大力开展骨质疏松防治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主动关注个人的健康。二是防治站的家庭医生团队加大对老年人的健康服务管理,指导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做好相关防范措施,如装厕所把手、墙边、走廊加装扶手,防止老年人跌倒造成骨折或再次受伤。三是积极开展下沉服务,防治基地、防治站定期和不定期或联合到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义诊、健康宣教,提高广大群众对骨质疏松防治的认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四是各防治站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骨质疏松防治的健康讲座,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规范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或通过建立村(社区)骨质疏松预防分享健康小组等形式,指导群众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自觉接受骨质疏松的规范化治疗,提高群众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和水平,增进其自身和家庭的幸福感。

(五)联动促进。

1.医联体内加强工作联动,积极组织开展专家门诊、现场查房、多种形式会诊、学术讲座、村居义诊及健康宣教等活动,并加强技术支持、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科研教学等

联动,通过协同联动服务的开展,有效提高成员单位的专科诊治水平和骨质疏松的干预能力。

2.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骨质疏松患者专科档案,保障患者在不同成员单位间享受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便捷性,有利于促进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提高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3.由防治基地牵头或防治站提请,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防治站召开医联体工作会议,分析工作运行存在问题和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改进工作不足,不断优化服务制度和流程,必要时邀请区卫计局相关领导和科室人员参加会议,适时对专科医联体推进建设进行指导,为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有效促进专科医联体工作的健康发展,使专科医联体更好地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

环环相扣的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到底是什么样的

环环相扣的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到底是什么样的?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健全分级诊疗”的建议。从那之后分级诊疗就一直成为医改热门词汇。虽然政府文件没有最终下发,但很多地方都开始试点分级诊疗,希望对医改做出一些贡献。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有特别成功的案例。那么,在没有成功案例的时候,或许国外的情况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美国是一个分级诊疗系统非常成功的国家。但其分级诊疗并非仅仅通过单纯的引导来改变患者及家庭的就医习惯这么简单。为了将患者引导如社区医院就诊,美国的保险业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保险引导患者就诊习惯最主要的办法之一就是价格差。价格差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医生和医院是否在保险覆盖的网络中;第二,患者是否通过自己家庭医生的转诊。 在加入一个保险计划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会为受益者提供一份医院和医生的列表。列表中把医生和医院分为三类:“核心网络资源”,“推荐网络资源”以及“非推荐网络资源”。三个类别的医生和医院对于患者来讲费用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除了资源不同,价格不同以外,患者要想看专科医生,必须通过本人“家庭医生”的转诊,否则保险公司将不给报销费用,也就是说患者这次诊疗要全部自费。事实上美国的专科医生收费相当昂贵,如果没有医保对普通人而言还是一笔难以承受的费用。虽然有些医院会给全自费患者打一些折扣,但是专科医生单次15分钟大约300美金以上的咨询费用对于普通百姓来讲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除了保险业的支持,社区医生的水平绝对是一等一的。他们会对每一个患者负责,他们会为了开一张转诊报告而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进行初步的确诊。家庭社区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初步诊疗,并根据需要转诊到专科医生以外,还负责每年1~2次对受益人的体检。通过定期的体检和详细的记录,家庭医生可以掌握受益人和家庭的健康情况。在需要转诊的时候,也可以及时让专科医生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 在分级诊疗的摸索上,很多国内的省市都尝试了医联体模式,但也都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美国也有医联体,但是其医联体与国内的不同。美国大型学术中心与社区合作建立医联体包括两种主要的模式。哈佛大学贝斯以色列医院通过和社区内的医生和医院合作建立联盟,把管理、临床、科研、教学和医生的培训进行全面的整合,提高社区内医生的医疗水平,达到双赢的目的。耶鲁大学附属纽黑文医院则利用和社区内医生共同投资的模式进行合作,将大型学术中心优质的资源引进到社区内。患者需要进行住院或者转诊的时候,则可顺利的转诊到耶鲁纽黑文医院。利用这种方式,让大型学术中心的服务深入到社区中。 系统地建立医联体和分级诊疗、转诊制度并非可以一朝一夕完成。其中除了分级诊疗的政策、保险制度、转诊的模式和方法以外,还有许多必要因素,例如家庭医生的培养、转诊诊疗规范等等需要完善。相信在专家们结合了各国经验与中国特色以后,一定会找到最适合中国的方法,加快分级诊疗制度,让医疗体系更加完善。

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

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规范医联体建设与管理,完善医联体运行管理机制,助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联体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或者称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 第三条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应当坚持政府主导,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实施网格化管理。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以依托学(协)会等行业组织或医疗卫生机构自主组建为主,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进行指导。医联体建设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办医参与的积极性。 第四条医联体建设应当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按原渠道足额安排对医联体各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资金,切

实维护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有效提升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体现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 第五条医联体建设应当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引导医联体内建立完善分工协作与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医疗联合体持续健康发展。 第六条医联体建设应当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优化资源结构布局,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疾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 第七条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医联体建设相关政策制定与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实施、管理与监督本辖区医联体建设工作。 第二章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 第八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加强中西医协同,科学规划、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主要发挥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均含中医医院,下同)以及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医院的牵头作用。原则上,委局属(管)医院、高校附属医院、省直属医院应当与城市医疗集团形成高层次合作关系,不牵头管理城市医疗集团网格。 鼓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在城市医疗集

骨质疏松的分级诊疗及医联体的建设方案

骨质疏松防治专科医联体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市**区**医院、**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防治基地)的平台作用,有效利用**省医疗行业协会对骨质疏松防治技术指导的优势,经过**医院的前期探索,**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积极响应,创新性地构建“政府鼓励、学会指导、基地诊治、社区防治、家庭参与、个人重视”的骨质疏松防治专科医联体,以提高对全区广大群众骨质疏松的干预能力和健康服务水平。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主要目标 (一)通过**省医疗行业协会的指导,在**医院建立**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防治基地(以下简称“防治基地”),由其作为牵头单位,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成员单位,构成骨质疏松防治专科联盟,建立有利于提升各成员单位对骨质疏松诊治水平的工作制度,加强对各成员单位的业务指导和帮扶,提高各成员单位对骨质疏松专科防治的工作水平,大力改变广大群众的传统就医习惯。 (二)规范各成员单位对骨质疏松的诊疗秩序,建立标准化的诊治流程,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严控医疗费用。对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做好双向转诊、定期随访等服务,建立分级有序的就医和服务秩序。

(三)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做好骨质疏松的预防,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减少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提高其对健康的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促进广大群众的家庭幸福。 二、组织架构 (一)联盟专委会。成立**区骨质疏松防治专科医联体工作的联盟专委会,由防治基地负责人担任专委会主任委员,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委员,其他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担任专委会常委,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委派2名业务骨干担任委员,统筹协调专科医联体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办公室。联盟专委会下设办公室在防治基地,根据工作实际设置主任1名、副主任2名,配备2名工作人员,协助联盟专委会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开展日常业务工作的运行管理,衔接各防治站对口业务部门,起中枢纽带作用。 (三)专家组。由**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管理委员会委员、骨质疏松防治基地专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质疏松防治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会诊、规范化治疗培训、教学查房、带教、指导研究优化运行机制、医联体成员单位专题讲座及业务开展指导等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构建联盟。

分级诊疗解决方案讲课讲稿

分级诊疗解决方案

分级诊疗解决方案 背景 与门可罗雀的基层医疗机构相比,大医院长期处于“人潮涌动”,医务人员经常保持高负荷的劳动状态。为扭转这一格局,实现疑难杂症、急危重症去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去基层医院,减少医生和病人的医疗成本,分级诊疗已被确立为本轮医改第一要务和重中之重。8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市等4个直辖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266个地级市进行分级诊疗试点,我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分级诊疗痛点 现在医疗领域存在的一系列的弊端,其根源之一就是就医格局不合理。当然,导致就医格局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问题、机制问题、资源配置结构和布局的问题,也有供方的问题、需方的理念问题,所以,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一,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低、宣传力度小。在我国,基层医院与大医院相比,无论是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还是人员配置都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也从根本上造成很多病人不愿意去基层医院就医。从卫计委今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2016年1-3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8.9亿人次,同比提高3.1%。其中:医院7.6亿人次,同比提高8.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6亿人次,同比降低0.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亿人次,同比提高1.4%;乡镇卫生院2.5亿人次,同比提高5.4%;村卫生室诊疗人次4.7亿人次。虽然基层医疗机构接待病人的总量大,但是同比却降低了,而大医院的同比却大幅提高,说明病人倾向大医院看病的热情没有退却,这也加大了分级诊疗的难度。 第二,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基层首诊的难点在于基层医院对区域患者基本信息不了解,区域患者对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不知情、不信任。作为需方的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自己的病情并不了解,他们为了早日康复,将会对供方即医生和医院言听计从。基层医院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痛点,利用移动医疗系统,建立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

医联体系统

医联体系统:分级诊疗的良方如果生病了,你会怎么办?是不是不管大病小病,都要上大医院找专家看?从现实情况看,大多数患者确实存在“凡病必去大医院”的就诊习惯。不过,理想的就医秩序,却应当是个正三角形,即70%的常见疾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20%多的急症和重病症在二级、三级医院诊治,只有不到10%的疑难病症才会到顶尖的医院诊治。 如何构建合理的就医秩序,有序分流病人,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已成为新一轮医改亟需破解的难题。如今,在西安,大医院与基层机构组成的医疗联合体正在兴起,这被视为推进分级诊疗的试水之举。近日,记者对我市医联体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采访。 市级首个医联体:成立25天,门诊和住院人次各增30%、120% 家住西安高新区响塘村的钱阿姨患有冠心病。近日,她来到市人民医院高新区第二分院,挂了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科专家张金伟的号。“听说张医生每周二来分院坐诊,我就赶来了。结果,挂号、检查、诊疗,全程没有排队。”钱阿姨说,专家来到家门口,今后看病再也不用往大医院跑了。 8月28日,作为首个市级医疗联合体,市人民医院西安高新区分院在响塘村卫生院挂牌成立。 根据医联体组建要求,市人民医院对响塘村卫生院的人、财、物和各项医疗业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并派遣相关职能科室、业务临床骨干入驻卫生院,负责医院管理、学科组建发展、医疗技术提升和科研教学等工作。 医联体组建,直接的好处是“大手牵小手”,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响塘村及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有序转诊机制,分流部分病人,缓解市人民医院住院难问题。

医联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作用评价

医联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作用评价 发表时间:2019-12-26T15:55:00.1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3期作者:乔法斌田炜宁宋天文闫德宁宇文慧鞠光亚 [导读] 宁夏第五人民医院集团为宁夏北部区域医疗中心,由宁夏煤炭各企业医院组合而成。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评价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建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基于医联体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利用人才、技术、管理优势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的做法进行调研。结果: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能够整合资源,发挥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优势,畅通上下转诊通道。结论:医联体建设有利于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医联体;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3-0231-02 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至 2017年建立初具规模的分级诊疗体系,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目标[1]。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和各自优势,畅通上下转诊通道,有利于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门诊大病、慢病病人管理下沉。使“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成为现实,使医疗机构逐步由“疾病诊疗中心”向“健康管理中心”功能转变[2], 1.一般资料 宁夏第五人民医院集团为宁夏北部区域医疗中心,由宁夏煤炭各企业医院组合而成,所属5个分院和11个社区服务中心(站),管辖40个街道居委会,服务社区居民137829 人。由于历史原因,各机构相对独立,管理松散,总院与下属机构责权关系不清,管理体制机质模糊,监管越位与缺位并存在现象严重,上下级医院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行政业务管理运行机制,未建立有效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2016年,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医联体以总医院为龙头,3个二级医院为主导,11个社区服务中心(站)为基础,组建了拥有25家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联体。涵盖了石嘴山市两区一县,包括公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医联体具有体量大、结构复杂、覆盖面广的特点。 2.结果 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前的2015年到2017年,医联体医院总诊疗人次呈整体稳定趋势,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呈明显上升趋势。2017年,医联体总收入较2016年减亏839万元,但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医疗收入提高94%的历史突破;总医院住院人次、手术台次、病床使用率分别增长了7.7%、3.1%、2.4 %,外科三、四级手术占比提高了10.51% 住院均次费用5971.37元,同比下降4.37%,居民就医成本下降;病人平均满意度提高4.6 %,医联体社区医疗机构共完成家庭医生签约53167人,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标,见表1。 2016年来,按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要求,选拔总院科室主任、护士长、业务骨干分别担任医联体所属医院业务院长、科室主任和护理部主任、职能科长;选派总医院234名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及部分首席专家到医联体城市社区卫生中心、卫生院开展 坐诊、查房、带教培训、开设专科门诊等,协助基层医院制定专业发展方向,优化专业规划,逐步由大综合小专科向小综合大专科转变。组织医联体成员医院业务骨干及管理人员接受轮训、专题培训和参加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鼓励医联体医院内部、科室间开展科研协作,联合申报科研项目。 医联体制定了“行政统一领导,业务归口管理”的分级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行财务科长委派制,负责基层成员单位的财务预算、支出审批、财务运行及审计等监管。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人、财、物“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实施《医联体大型医疗设备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在为患者提供便捷、优惠的服务的同时,弥补基层医院设备不足的短板,解决了医联体内部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弊端。利用后勤“一站式服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最新)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综合医改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构建科学有序就诊秩序、缓解看病就医矛盾,根据《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x〔x〕70号)、《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意见》(x〔x〕180号)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成立x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的意见等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配套文件的通知》(x〔x〕2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根据x、市、区党委、政府推进综合医改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安排,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群众自愿原则,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网络,创新运行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我区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二)基本原则。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将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各项措施鼓励和引导患者自愿有序分级诊疗;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级诊疗制度与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财政和医疗保障能力相适应;坚持统筹协调,将完善分级诊疗模式与各项医改任务统筹安排。

(三)目标任务。x年,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强部门协调,完善配套政策,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规范医疗联合体,科学实施急慢分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明显提升。到x年,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率达到100%,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70%以上,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量占应诊疗病种目录总量的90%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1.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城市三级综合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同时要结合重点专科建设,组建区域诊疗中心。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提供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向上级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和疑难重症病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属地化管理责任,强化区域内统筹保障,通过政府举办或购买服务方式,科学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划分服务区域。在城市区建设以社

医院医联体合作协议(完整版)

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建设**区中心区域医疗联合体,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应用,为辖区内群众提供连续、优质、方便的服务,甲乙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1、甲乙双方需建立长期有效沟通与协调机制,制定专门部门负责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协调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确保达到相互间密切合作的目标。 2、甲方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综合优势,在已开展诊疗项目、诊疗技术范围内向乙方提供其尚未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服务,优先满足预约及检查,实现资源共享。 3、甲方定期派出相关专业的专家到乙方相应专科查房,指导临床医疗工作,协助乙方基础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并持续改进和提高。 4、甲方及时向乙方公布技术服务方案中的各种实施计划,乙方医护人员可免费参加有关讲座、培训及学术活动。 5、建立并完善医联体内分级诊疗、会诊、双向转诊机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国家政策分级体系建设要求,甲方负责复杂疑难危重病例救治工作,乙方负责常见病、多发病、急病救治以及危重病例恢复期康复工作。

(2)乙方患者需要转诊转院时,由乙方与甲方医疗管理办公室联系后,甲方就根据实际情况优先安排收治工作。通过实际操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会诊、双向转诊机制。 (3)需要转院治疗的患者,原则上由乙方负责派出120急救车及医护人员进行护送,并提前告知甲方做好相应的接收准备,特殊情况下可通过协商确定最佳转运方式。 (4)乙方对转出的患者应提供完整的转院记录及必要的检查检验结果,以便甲方较全面的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和实施进一步的医疗方案。 (5)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甲方应将居住地属乙方地域范围内的患者转往乙方继续治疗,并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6)在甲方就医的患者,如有需要到乙方继续输液治疗的,乙方应核对病历及药物无误后,可给予相应治疗。 6、对符合进修条件的医护人员,甲方优先接收其医务人员进修,并减免进修费用。 7、甲乙双方应自觉维护双方的权益与声誉,遵守双方义务,双方通过互利、友好协商的方式对合作期间遇到的问题给与沟通和解决。 8、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友好协商解决。 9、本协议自签约之日起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满后,双方均有权决定是否终止合作,如双方对协议内容无异议,本协议自然延续不再另行签署。 10. 本协议一式二份,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本合同经双方签章审查鉴定后生效,并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应严格履行。如有违约,违约方愿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费用。

医联体实施方法

********医院 医联体实施方案 根据************的工作要求,在医联体内医院管理、诊疗服务、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协作、资源共享及信息化一体化建设,市医联体内实现“三通”即人通、财通、医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逐步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结合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方案 (一)成立组织机构:医院成立*********医疗联合体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人负责的组织机构—医联体工作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干事一名,负责医联体的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实施、医联体工作的规划与实施方案的制订、对科室与个人医联体工作的考核考评、医联体内外的工作协调、工作档案的建立与保存等。 (二)明确院领导分工:院长全面负责医联体政策的制订与工作的推进;一名副院长负责管理医联体试点工作办公室及医联体具体工作;其他院级领导每个负责医联体内一个乡镇卫生院医联体具体工作。制订工作目标,每季度医院组织考核考评一次,与院领导职务津贴、月奖金挂钩。(三)实施职能科室、临床科室下派指导责任制。对*************医院,职能科室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至卫生院现场指导、教学,其中主要科室为医务质管部、护理部、院感部、预保部、科教部、设备物资部、运营部、财务部、后保部、门诊部骨干或负责人。每三天保证一名医疗、医技、护理医务人员到卫生院现场指导、教学查房,其中主要成员为内科、外科、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药剂科、护理专业骨干或中级以上职称

专业人员。 医院定期或不定期根据乡镇卫生院工作需要,下派医务人员、行政后勤管理人员至乡镇卫生院驻点工作,一般工作时间半年,实行人员轮转。医院制订《下派人员至医联体工作管理制度》,对下派人员认真管理。 每年在卫生院至少开展新技术项目2项。在每个卫生院开展的临床路径≧5个。 (四)实施与上述卫生院建立大科室联通工作系统,主要有以下系统。1、急诊科急救联合系统;在*个乡镇卫生院建立基本符合标准的急诊科与院前急救系统,县医院急诊科统一指挥,协同工作,大大缩短救治路径,提高急救水平,使病员满意,医联体各成员单位满意,政府满意。 2、放射诊治信息贯通系统:为解决乡镇医院缺少放射医师的难题,提高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放射诊治水平。乡镇卫生院诊断困难、病情复杂、危重症病人的放射检查,通过信息传输,县医院负责及时会诊、及时出具报告,并将报告快速回传。*****医院放射科对诊断困难、病情复杂和其它需要会诊的放射检查、磁共振检查,通过信息上传牵头医院放射科,牵头医院放射科负责会诊与指导,并及时出具会诊报告下传我院放射科。费用分摊由县卫计局主导下各成员单位协商,形成统一的标准。医院信息部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 3、消毒供应融合系统;目前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建设滞后,消毒供应室不达标,而县医院供应室建设标准高,符合外包标准,医联体内部统一在县医院进行消毒供应,减少医疗风险,降低医院感染率,减低成本,避免重复建设。消毒费用原则为医院收取成本价,其具体标准由县卫计局主导下各成员单位协商确定。 4、检验、病理检查一体化系统;目前检验、病理检查各自采取方法不一,

医联体为慢性病分级诊疗

医联体为慢性病分级诊疗 日前,朝阳区卫计委公布了朝阳医院医联体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五种慢性病,建立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双向转诊通道,引导慢性病患者回归社区。 这是朝阳医院从2012年11月开始尝试医联体模式以来的新突破,意味着慢性病患者的基础医疗在社区医院就可以解决。 医联体建设持续热 所谓医联体,指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医联体的建立的目的在于让三级医院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来救治更多的疑难重症患者,也可以让发烧感冒的患者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而是在小医院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释放更多有效资源,缓解大医院一号难求,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看病难题。 通过对医联体的建立可以提高医疗效率和资源的利用,同时也有助于改进服务质量和增进病人的满意度。 仅有医联体还不够 然而,医联体的建设是否一定能破解看病难题?相关专家均对此没有给予绝对肯定的答复,他们多表示医联体的构

建是一个很好地模式,但还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 此次朝阳医院在医联体的基础上再建慢性病管理团队 可谓是对原有机制的一种创新。朝阳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医联体的基础上成立慢病管理团队,是希望尝试建立在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之间形成一种更加顺畅的工作机制,让双方充分协调和配合,使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真正“落地”。 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建立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的有效对接,从而提升慢性病治疗水平。百姓对“全科+专科”的医 疗服务模式认可之后,有望形成更加科学的就医理念。 “专全团队”为分诊提供新模式 据悉,此次慢性病医联体团队由1名团队长、2-3名全 科医生和4-6名健康管理师组成。团队长由二、三级医院的 专科医生担任,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师则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基本慢性病诊疗外,“专全团队”还将开展以医联 体为特色的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负责管理五种慢性病患者。全科医生与居民签约后,签约人每次就诊时,系统会将其自动分配给责任医生,方便医生连续性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专病门诊,由相应专业团队医生出诊,为签约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改善医疗资源配置与利用状况,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x〔x〕7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深入推进x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x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贯彻落实省x次党代会和省委x次全会部署,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遵循医学科学规律,坚持居民自愿、基层首诊、政策引导、创新机制,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要手段,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完善服务网络、服务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形成科学合理就医新秩序。 (二)工作目标。到x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和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到x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我省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1.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城市三级中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提供城市患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大病的诊疗服务,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健康管理等服务,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中西医治疗、康复、护理服务。(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负责) 2.大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到x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达到95%以上。提升乡镇卫生院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筛查、儿科等医疗服务能力。鼓励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心卫生院申报二级医

分级诊疗医联体合作协议书正式版

XX区医联体合作协议书甲方:XXX医院乙方:XXX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就医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运行效率,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甲乙双方组建成立医疗联合体,按照医联体内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 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治疗下转到乙方。 2.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设专人负责。乙方转诊住院患者直接入住病房,转诊就诊、检查患者以预约形式优先就诊。3.甲方接乙方通知安排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将接诊科室名称、院内位置、注意事项等电话反馈乙方。

4.甲方接诊科室人员优先安排以上转入患者,进行检查或办理住院,并保存双向转诊(转出)单。 5.患者转回由主管医师开具双向转诊单(回转)单报甲方责任科室办理转回手续,责任科室通知乙方做好接诊准备, 并将回转信息转给乙方。 6.甲方接诊科室继续跟踪回转乙方患者的后续治疗,与乙方人员充分沟通,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二) 技术指导 1.甲方在已发展成熟的医疗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开展的诊疗项目,指导乙方实施并推广。 2.甲方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乙方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甲方根据乙方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等,帮助乙方确定并开展特色专业,对专业的发展进行指导。 4.甲方筛选适宜的科研项目,邀请乙方参与共同开展。(三)人才培养 1.甲方为乙方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机会。 2.甲方举办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对乙方人员进行免费轮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四)资源共享

医院医联体工作总结

医疗服务联合体半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自x年x月x日联合体工作正式启动,xxx医院第一批专家xxx正式入驻我院。x 月x日市xxx第二批专家xxx入驻我院,为期半年,承担我院工作日的门诊工作、病区查房、 会诊等工作,参与住院的脑梗死、眩晕综合症以及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诊疗方案的指导,同时 对我院临床医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诊治以及头颅ct等影 响学读片等。 (二)依托xxx医院神经内科的先进技术,我院脑病科于正式成立,设立脑病病区和脑 病门诊,是医院的重点发展学科。 (三)医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选派科室业务骨干赴xxx医院神经内科进行系统性培训, 现在我院脑病科除能开展神经内科常见病外,还能开展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脑出血的微 创血肿清除术,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突显中医特色优势,全方位 开展脑病治疗。 二、宣传工作 我院在xxx电视台、xxx报等媒体和医院大厅展板上做了大量的宣传,大大的提升了群 众及病患对医疗联合体这一新的医疗政策的知晓率,同时也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了我院的脑血 管病(脑病)的专科特色优势,使得咨询和就诊患者络绎不绝。 三、下一步工作 (一)继续派出专业技术骨干赴市中心医院学习进修; (二)进一步与上级医院建立完善的双向转诊、会诊查房机制。 xxx医院 x年x月x日篇二:医疗联合体2014年工作总结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医疗联合体工作总结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经过5个多月的筹备,于2014年10月30日在省卫计 委领导的见证下正式成立了。医疗联合体的成立对于我院对口支援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为探索对口支援新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下面将医联体近期工作做一总结: 一、组织策划 二、调研分析 在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与支持下,2014 年6月我院开始牵头组建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院领导亲自带队前往方山 县、和顺县和岚县等中医院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与当地政府和县级中医院协商、沟通,共 同分析当地县级中医院的资源需求及发展前景,经过5个月紧锣密鼓的工作,最终确定了方 山县中医院、繁峙县中医院、和顺县中医院、壶关县中医院、岚县中医院、平定县中医院、 平鲁区中医院、太谷县中医院等8家县级中医院作为合作单位与我们一起组建山西中医学院 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结合和顺县中医院的实际情况,8月份与和顺县卫生局达成了托管意 向。 三、具体实施 在确立了以我院为核心医院,8家县级中医院为合作医院后,于9月27日召开了第一次 医疗联合体预备会议,通过征求意见,充分讨论后,本着“强化职责、落实功能、统筹协调、 服务优先”的基本原则,以管理为纽带,以技术输入、人才培养、专科建设等方面为切入点, 制定了《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实施方案(草案)》,起草了《医疗联合体成员单 位合作协议书》。为了使医疗联合体的工作形成完整体系,督导医联体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于 10月29日召开了理事会会议,进行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理事会的提议,并通 过了以李廷荃院长为理事长、各合作医院的院长为副理事长,各合作医院的分管副院长为常

医院分级诊疗大数据云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医院分级诊疗大数据云平台 规 划 设 计 方 案

目录 1业务流程设计 (4) 1.1分级诊疗 (4) 1.1.1下级转出、上级转入 (4) 1.1.2上级转出、下级转入 (5) 1.2远程会诊 (6) 2双向转诊 (7) 2.1系统设计 (7) 2.2系统功能 (8) 3协同门诊 (9) 3.1系统设计 (9) 3.2系统功能 (9) 3.3系统终端接入 (11) 3.3.1患者APP (11) 3.3.2基层医生APP (11) 3.3.3上级医生APP (12) 3.3.4上级医生Web (13) 3.3.5转诊Web (13) 3.3.6机构管理Web (13) 3.4建设效果 (15) 4远程会诊 (15) 4.1系统设计 (15) 4.2系统功能 (16) 4.3建设效果 (17) 5家庭医生签约 (17) 5.1系统设计 (17) 5.2系统功能 (18) 5.3建设效果 (19)

6患者端全流程服务建设 (20) 6.1患者注册 (20) 6.2医院信息 (20) 6.3医院导航 (20) 6.4预约挂号 (21) 6.5扫码报到 (22) 6.6排队候诊 (22) 6.7服务单查询 (22) 6.8查报告单 (22) 6.9满意度评价 (23) 7医院端医疗办公协助系统建设 (24) 7.1医生助手 (24) 7.2院长日报 (25) 8综合支付管理平台建设 (27) 8.1平台架构 (27) 8.2统一平台 (28) 8.3支付网关 (29) 8.4财务对账 (30) 8.5支付安全管理 (30)

1业务流程设计 1.1分级诊疗 1.1.1下级转出、上级转入 场景:患者在下级医院就诊,并且需要转入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流程1:下级提出转诊需求,填写电子转诊单,选取转入的医院、科室(医生)后提交,并打印一份纸质的预约单给患者,作为到转入医院进行治疗的依据。 流程2:转入医院查看对应转入的转诊单,管理此项业务的人员需要接受、拒绝对应的转诊单;如果接受转入申请,

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

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工作,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有序就医新格局,逐步实现全市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7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及省深化医改总体部署,立足我市实际,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 (二)基本原则 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坚持因地制宜,分级诊疗制度与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政策导向,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效能;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促进中西医协调发展。 (三)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X年,在X区、X县开展试点,其他县区结合自身

实际探索开展;X—X年,完善政策措施,全市所有县区全面开展分级诊疗;X年,基本建立符合市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分级诊疗。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合理调控医疗资源配置。各县(区)要依据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并组织实施本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宜、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分级分工、运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各县(区)要至少建好一所公立综合医院、一所公立中医医院、一所保健院。按照有序发展增量、合理调整存量的原则,统筹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增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并为亚急性患者和术后恢复期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服务。大力发展儿童、精神、传染和中西医结合等资源紧缺的专科医疗机构。完善接续性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慢性病长期照护机构,鼓励部分一、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转型为慢性病长期照护机构,为慢性病、老年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接续性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与二级以上医院、慢性病长期照护机构等协同服务,为慢性病、老年病等患者提供各类护理和家庭病床等服务。

医联体建设管理制度

医联体建设管理制度 一、为全面加强医联体建设,推进区域内分级诊疗,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保障医疗联合体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二、医院实行由医联体领导小组组成的医联体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三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定小组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开展工作,对医联体建设工作事项进行协调、研判、推动。 三、医联体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联体内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决策层,负责全面分诊诊疗的管理工作。依据国家、省、市医联体建设有关精神,市、区医联体建设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质量标准、质量管理要求、规定、办法、措施等,制定医院医联体管理新模式。院长是医联体质量管理委员会管理第一责任人,其他院领导参与制定、监控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四、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科室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层,全面负责分级诊疗质量与安全的控制工作,落实医联体工作目标,依据分级诊疗标

准、要求,实施各个环节质量的指导、检查、考核、评价、监督、点评、总结及反馈。组织上级医院专家来院坐诊、查房、讲座等,负责规范业务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组织本院医务人员积极参加上级医院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激励员工学习积极性。科长、主任是管理控制层第一责任人,履行环节质量与持续改进的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责。 五、各临床科室对应医联体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科室医联体管理小组。科室医联体管理小组是医联体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执行层,全面负责科室分级诊疗质量与安全的执行工作,根据上下转诊标准、规范和流程,制定科室管理控制目标,落实首诊负责制,做好转诊病人的接待、指引、交接工作,完善记录,开展质量与安全监控、持续改进。科主任是科室医联体质理管理小组第一责任人,履行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执行、监控、持续改进职责。 2016.4.16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为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实现全市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70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X政办〔X〕53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立足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 (二)基本原则 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坚持因地制宜,分级诊疗制度与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政策导向,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促进中西医协调发展。 (三)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最终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X年,各县(市)要以常见病、老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启动分级诊疗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各自的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特别是作为全省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县的X县,要按全省安排和要求,做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X年,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要取得明显进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增加,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分级诊疗病种逐步扩展;X年,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扩大分级诊疗开展区域,我市不少于50%的县(市、区)要开展分级诊疗;X年,基本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分级诊疗。 二、工作任务 (一)统筹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合理调控医疗资源配置。编制完成《X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X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布局规划(X—X)》和《X市区域卫生发展规划(X—X年),按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确定医疗机构的功能、数量、规模、结构和布局。市区要均衡老城与新区医疗资源,重点保障市X区、X区等医疗薄弱区域的资源需求。各县(市)政府至少建好一所公立综合医院、一所公立中医院,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宜、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分级分工、运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