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知道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

事先布置学生搜集与本节有关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字、表格或音像资料,设计展板。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多种想法,及时给予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尊重科学,尊重知识,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要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2003感动中国颁奖词: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提问:这段颁奖词给的是哪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在神五飞天之后,中国在太空探索中又取得哪些成就?指出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建国以来重大的科技成就。

讲授新课:

学生阅读课文,多媒体展示课文的主体结构。指出本课涉及到的科技领域主要有:核科学、火箭导弹技术、卫星技术、航天技术、农业科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学生在阅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

首先要明确的是,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即: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提问: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作出“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学生回答后,老师整理: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了;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中国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2、“两弹一星”计划的重大成果。

学生填写知识结构图表,应包括: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1964,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实验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1992年,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1999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和“神舟”5号飞天的巨大成就。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多媒体展示湘绣作品“禾下乘凉梦”。这位世界级科学家,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梦,他是这样描述的:“我梦见我们的超高产杂交稻,植株长得比高粱要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好高兴!我走过去,太阳有那么晒,坐在那个稻穗下遮荫乘凉。于是我就把这个梦取了个名字,叫做“禾下乘凉梦”。我但愿这个梦能够早日实现。”

提问:袁隆平这个梦实现了吗?怎样实现的?对人类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为此,他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多媒体展示材料,加深学生对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的重要性的理解。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三、“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

这部分内容很单薄,有何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视课堂实际情况选择讲述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加州问世,ENIAC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它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大,运算速度却只有每秒300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耗资100万美元以上。尽管ENIAC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毕竟是计算机的始祖,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从1965年到1970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却包含了几千个晶体管元件。

材料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中国曾经在早期计算工具的发明创造方面写过光辉的一页。远在商代,中国就创造了十进制记数方法,领先于世界千余年。到了周代,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这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珠算盘是中国的又一独创,也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项重大发明。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计算技术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着手创建中国计算机制造业。1958年和1959年,中国先后制成第一台小型和大型电子管计算机。60年代中期,中国研制成功一批晶体管计算机,并配制了ALGOL等语言的编译程序和其他系统软件。6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研究集成电路计算机。70年代,中国已批量生产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重点研制微型计算机系统并推广应用;在大型计算机、特别是巨型计算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计算机服务业,逐步健全了计算机产业结构。

2、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也是新中国成就科技的重要标志,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1965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蛋白质的全合成。20世纪有三项科学工程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们是“曼哈顿计划”(原子弹)“阿波罗计划”(登月)和“人类基因组计划”,这项计划由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国家的优秀科学家参与,中国是其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家在基因工程研究的成就,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小结

教师返回到本课“知识结构”,给学生一点时间回顾本课的教学内容。然后依照知识结构将课文要点背记下来。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知道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 事先布置学生搜集与本节有关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字、表格或音像资料,设计展板。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多种想法,及时给予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尊重科学,尊重知识,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要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2003感动中国颁奖词: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提问:这段颁奖词给的是哪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在神五飞天之后,中国在太空探索中又取得哪些成就?指出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建国以来重大的科技成就。 讲授新课: 学生阅读课文,多媒体展示课文的主体结构。指出本课涉及到的科技领域主要有:核科学、火箭导弹技术、卫星技术、航天技术、农业科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学生在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知识点

第19课《牧场之国》知识点 一、多音字 chù(牲畜)xù(畜牧) quān(圆圈)juàn(羊圈) 二、近义词 专注——专心仪态——仪表端庄——庄重 无垠——无边安闲——悠闲欣赏——观赏 悠悠自得——怡然自然 三、反义词 端庄——随便微弱——强烈恢复——继续 四、理解词语 镶嵌:将一物体嵌在另一物体中。本课指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遮掩:掩蔽;覆盖。本课指深草覆盖住了运河。 舒缓:缓慢。本课指船只行驶得很缓慢。 仪态端庄: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本课用来形容牛犊。膘肥体壮:形容牲畜肥壮结实。本课形容马的身体肥壮结实。 绵延:连续不断。本课指天山的野花很多,像织不完的锦缎连续不断。

五彩斑斓:形容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本课形容野花颜色繁多。 斑斑点点:形容物体的表面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 成群结队:一群群人或动物集合在一起。本课指成群的长毛山羊集合在一起。 默默无言:不声不响,闭口无言。本课指挤奶的人保持安静不说话。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述荷兰是牧场之国。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白天牧场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夜晚牧场的景象。 六、句子解析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这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因为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下面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家畜家禽。

建国以来科技成就回顾

建国以来科技 成就回顾 [ 2004-06-27 10:45 ] 一、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1)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 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 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 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 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 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 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5) 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 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 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 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 国际先进水平。 (7)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 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 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二、农业技术 (8) 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 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

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1)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13) 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三、工业技术 (14)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5) 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6)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17) 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四、通信技术 ——大型计算机 (19) 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银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明清小说

第19课明清小说 、教学设想 明清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我国文学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伴随着现代学生视野的开拓,许多学生对明清时期的四部古典小说的内容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对于明清四部古典小说基础知识的掌握可引导学生从作品名称、作者、所处时期以及作品的特点等来列表归纳,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由于现在关于四大名著方面的影视作品非常多,在教学中可穿插相应的录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明清四大古典小说的作者、时代以及主要内容。 (2)了解四大小说反映的时代特点。 (3)要求学生将四大小说的相关知识点制成表格,培养归纳、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明清四大古典小说现均以被搬上荧屏,学生比较熟悉。剪辑某部小说中的一段精彩内容播放,以激发学生兴趣。 ⑵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小说自由发表意见,并绘制表格进行比较,掌握小说的思想内涵,分析其反映的时代特点。 ⑶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期,这些小说多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思想,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我们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清古典小说 难点: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这时期的文化特点。 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生自主学习与分组协作学习法相结合。

3.师生一起搜寻邮票、报刊上的有关资料或历史信息,并相互交流、介绍。 教学资源 1.录像资料:《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领略了明朝建筑、科技成就,我请同学介绍一下。 师: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明清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师:我先放几段录像片段,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哪部小说中的片断?同时你能否介绍一下这里面塑造的人物?你最喜欢里面哪一部?为什么? 师:我们能否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这四部小说的内容呢?(给学生的提示:这部小说是谁在何时写的?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可请学生举几个熟悉的故事(如三顾茅庐、赤壁大战、桃园三结义、逼上梁山等)。生:看录像,把看到的人物记在书上或笔记本上,然后介绍给同学,各抒己见。 介绍人物时,了解“自由阅读卡”小常识:名、字、号、三者的区别。 生:可结合课文的介绍来概述。可由四位同学作中心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说明(介绍略)。复习上一课内容,导入新课,使同学能对明清文化总体认识。 由于以上这几部小说为题材的影视剧很多,所以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他们会被电视剧中生动的场景、人物感染,兴趣大增。 从同学喜欢的画面入手,到让他们自己介绍喜欢的人物角色,再介绍小说的主要内容提要,再提示小说的思想性,欣赏它的文学性,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大发挥。 师:在学生讲到《三国演义》时,请同学看书上“动脑筋”──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师:所以,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记载或民间传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或重新虚构而成的小说,我们不能误认为是历史,强调以后假如写历史论文,不可用历史小说中的史实来证明你的观点。 师:请同学继续介绍《水浒传》主要写的什么? 师:导言框中有一则《水浒传》的故事,看谁能把这个故事给讲一讲。 师:《西游记》大概是同学们最喜欢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了,书中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去天竺(古印度)取经,不畏艰难,克服重重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取回佛经,你最喜欢里

[精]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知识要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知识要点+图文讲解 课文知识点 一、多音字 chù(牲畜)xù(畜牧) quān(圆圈)juàn(羊圈) 二、近义词 专注——专心仪态——仪表端庄——庄重 无垠——无边安闲——悠闲欣赏——观赏 悠悠自得——怡然自然 三、反义词 端庄——随便微弱——强烈恢复——继续 四、理解词语

镶嵌:将一物体嵌在另一物体中。本课指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遮掩:掩蔽;覆盖。本课指深草覆盖住了运河。 舒缓:缓慢。本课指船只行驶得很缓慢。 仪态端庄: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本课用来形容牛犊。 膘肥体壮:形容牲畜肥壮结实。本课形容马的身体肥壮结实。 绵延:连续不断。本课指天山的野花很多,像织不完的锦缎连续不断。 五彩斑斓:形容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本课形容野花颜色繁多。 斑斑点点:形容物体的表面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 成群结队:一群群人或动物集合在一起。本课指成群的长毛山羊集合在一起。默默无言:不声不响,闭口无言。本课指挤奶的人保持安静不说话。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述荷兰是牧场之国。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白天牧场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夜晚牧场的景象。

六、句子解析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这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因为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下面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家畜家禽。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专注”指专心注意,这一拟人写法让人感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时都像一个人那样深沉含蓄,不时地琢磨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回味着草原的无边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个低地是何等的安静祥和,外界对牛没有一点干扰。 3、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这一句是对前面具体地描写了牛群活动的场面总括,句中“全是”让人想象到如同丝绒般柔软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着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色彩明丽,于是作者发出了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九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19课 明清小说习题精选五十三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19课 明清小说习题精选五十三 第1题【单选题】 某部小说有如下描写: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猪八戒,絮絮叨叨,心中抱怨;沙和尚,囊囊突突,意下踌躇;孙行者,笑嘻嘻,要施手段。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明清时期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的是( ) A、《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徐霞客游记》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某世界文化遗产评价说:“她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她以园林景观和……9000多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该世界文化遗产指的是( ) A、都江堰 B、颐和园 C、长城 D、故宫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清朝时期,由曹雪芹创作的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成就斐然,以下著作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史记》——司马迁 B、《齐民要术》——贾思勰 C、《资治通鉴》——郦道元 D、《天工开物》——宋应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某部小说有如下描写: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猪八戒,絮絮叨叨,心中抱怨;沙和尚,囊囊突突,意下踌躇;孙行者,笑唏唏,耍施手段。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红楼梦》 【答案】: 【解析】:

第19课 明清小说

第19课明清小说 知识要点 1. 明代“三大奇书” ①《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卷头词 的作者是明朝四川人杨慎。 ②《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③《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2. 明代世情小说的代表是“三言”(冯梦龙)和“二拍”(凌濛初)。 3. 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随堂练习 1. 小说在明代繁荣起来的原因。 2. 明代“三大奇书”的名称、作者、创作背景和小说类别。 名称作者创作背景小说类别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清朝时,_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全书以____________ 为主线,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 4.()古典小说在我国哪一个朝代开始繁荣起来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 明朝 ()明朝文学的主流是 A.散文 B.杂剧 C.诗词 D.古典小说 ()下列哪一部不属于明代“三大奇书”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 《红楼梦》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曹雪芹

()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孙悟空是下列哪部小说中塑造的形象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牡丹亭》 D.《红楼梦》 5.()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西游记》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曹雪芹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他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①他曾为布衣,躬耕南阳②他智慧过人,曾七擒盂获③他赏罚分明,曾挥泪斩马谡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施耐庵创作了《西游记》 B.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 C.明朝文学的主流是诗词 D.《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专著 6. 罗贯中《红楼梦》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曹雪芹《水浒传》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施耐庵《西游记》长篇历史小说 吴承恩《三国演义》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7.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转引他人的话说:街巷中,人们听三国故事,听到刘备败了,大家就不断地皱眉头,有的还流出眼泪。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具有一种什么倾向?这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何影响? 答:尊刘贬曹的倾向。这种普遍的社会性心理制约着作者的创作,创作也表现出尊刘贬曹的倾向。 ——————————————————————————————————————————— 答: 8. 明代的“三大奇书”是指哪三部著作? 9. 《红楼梦》第一回的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创作于何时?研究这本著作的学问称为什么?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1.中国科学院的成立;科技发展远景 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邓小平关于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科 技体制改革和“863计划”、星火 计划、火炬计划;“科教兴国”战 略及成就。 2.“两弹一星”决策的背景;“两弹 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天航空 技术的新成果;“神舟”5号载人 航天工程。 3.袁隆平和南优2号;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稻对人类的贡献。 理解:1.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运用: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历史比较、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分析图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 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 3.尊重科学,尊重知识。 教学重点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炼地讲述本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1949年11月,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了中国科学院,郭沫若出任院长。随后组织了一批专家,制定了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

机等高科技为重点,计划用几十年时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此,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板书: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科技战略的发展 教师讲述:“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的科研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十年动乱之后,科研事业呼唤春天的到来。 多媒体展示: 1978年3月18~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在有6000人参加的开幕会上,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号召“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方毅副总理作了有关发展科学技术的规划和措施的报告,大会宣读了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会上先进集体和先进科技工作者受到了表彰。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邓小

明清小说教学设计

第19课明清小说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记住明清重要小说的名称及作者,了解其内容;理解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明清小说繁荣原因和四大名著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仔细看图,找出体现时代特征的细节以解读插图,学习从插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壮大使小说繁荣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道理;通过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学习,培养学生惩戒邪恶,伸张正义的情感;通过四大名著在世界上的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四大名著 难点:1、为什么商品经济的发展会推动小说的繁荣; 2、四大名著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诸葛亮、武松、孙悟空、贾宝玉等人物你们知道吗?你们从何处知道的?引导学生阅读“导言”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自由发言。 (二)、新课讲授 1、明朝小说 (1)、你们可知道小说为什么会在明朝时代兴起吗?回答后归纳 (2)、明代三大奇书是指哪三部书?分别来说说明代的三大奇书。 生:阅读、思考、积极发言。 (3)、《三国演义》:请一生来介绍《三国演义》,然后落实知识点:作者、长篇历史小说。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及插图。 介绍其书的影响:传到日本后,掀起热潮、成为经商宝典;兵书战例;今天《水煮三国》…

(4)、《水浒传》:请一生来介绍《水浒传》,然后落实知识点:作者、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英雄传奇小说。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及插图。 介绍其书的影响:传到日本后,掀起热潮、有诸多仿写的;今天《水煮水浒》、《黑话水浒》… (5)、《西游记》:请一生来介绍《西游记》,然后落实知识点:作者、以唐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故事演绎而成的长篇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及插图。介绍其书的影响: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今天《水煮西游》、《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生:根据感悟积极发言 2、清朝小说 (1)、《红楼梦》:请一生来介绍《红楼梦》 然后落实知识点:作者、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及插图。 (2)、介绍其书的影响:在当时,“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现存,“红学会”… (3)、指导学生“读读”,谈含义。 生:阅读、积极发言、感悟。 师:介绍红楼梦里的人名研究 3、小结与巩固:P114-115学习测评。 四、教学反思:略

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课型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执笔人总第课时 相关标准陈述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2.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 大化改新的时间、基本内容和影响;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及其创立时间;伊斯兰教在统一阿拉伯半岛中的作用。;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他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 评价活动方案1.知识性问题采用口头提问和板演形式。 2.技能性只是采用纸、笔形式。 教学活动方案随记 【创设情景】 中日两国友好往来,唐文化对日本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近代日本野蛮侵略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我们重新来认识日本这个民族。穆罕默德是用宗教信仰为纽带,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共同体,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 【确立目标】 学生复述目标。 【自主学习】 一、善于模仿的民族(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0—101内容,思考并完 成下面表格) 原 因 内容政 治 中央 地方 经济 意义

二、大漠中的帝国(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0—103内容,思考并完成 下面问题) 1.伊斯兰教的创立 公元世纪,在阿拉伯半岛的城郊,(谁) 在、 和的基础上,创立了,其经典 是。 2.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1)帝国建立的纽带: (2)帝国建立的时间: (3)帝国的扩张: 【合作交流】 1.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长期以来是世界第二经 济大国(2010年被中国赶超,屈居第三)。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的这段 历史,你有何启示? 2.穆罕默德和他的后继者们是怎样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由此你怎 样理解宗教的作用? 教学活动方案随记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新人教版必修3

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导与练 【重点讲解】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发展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科技成果主要有:1961年制造出1.2万吨水压机,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4年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1983年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1亿次的计算机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1984年我国首次发射定点卫星同步实验通信卫星成功,1985年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1988年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2003年我国“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 从“两弹一星”成功到载人航天事业所经历的成功历程,反映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载录了一个在历史大跨越中自信与豪迈,印证了一个伟大正在实现伟大腾飞的光辉历程。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二是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三是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化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它带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民族独立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发展是民族独立和国际地位提高的有力保障;科技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环境、国家政策关系密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难点分析】 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认识科技进步的重大作用:一是从经济常识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财政的巨大作用。经济发展靠科学,科学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这些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当今国际经济的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二是从哲学常识看,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家尊重了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他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认识深化发展的观点。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人类基因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情况等事实,都是认识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三是从政治常识看,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明清小说 (3)

第19课明清小说 课标要求:以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 记住四大名著的作者,了解这些作品的内容。 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明清小说繁荣原因和对四大名著艺术特色、主题思想的分析,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学作品,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开展“走进四大名著”的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四大名著。 2、通过对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壮大使小说繁荣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道理;通过对四大名著在世界上的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四大名著 难点: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四大名著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内涵。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定位:初一学生与知识视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易中天图片,导:易中天当今中国的文化名人,有人称之为“文化超男”,说他比“超女”还火,他作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的“品三国”,掀起了了解三国历史,再读《三国演义》的热潮,今天,我们也一起来了解《三国演义》,了解包括《三国演义》在内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进而进一步探讨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明清小说。 一、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板书) 1、让学生列举出四大名著的名称。 2、师问: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了解一部著作?(作者、作品类别、简要内容等)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理出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要点,并板书。

4、处理“学习测评”的第1题。 二、活动:“走进四大名著”(课件) 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四个环节层层相扣且能力要求是层层递进。第一、二环节为小说的基本要素;第三、四环节是回归历史,提升主题。 第一环节人物填充 1、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中,被人们称为“三绝”的是:“智绝”()、“奸绝”()、“义绝”()。 2、《水浒传》中108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绰号,如:智多星()、黑旋风()、豹子头()、及时雨()、母夜叉()。 3、根据《西游记》填空:阳光灿烂()、白边猴头()、憨厚老成()、阿弥陀佛是(),慢慢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 4、《红楼梦》里塑造的421个人物中,封建叛逆者是(),多愁善感者是( ),端庄贤淑者是(),嘴甜心苦者是()。 第二环节事件连线(详见课件)教师出示八个事件和八张图片,让学生将相应的事件与图片连起来。 第三环节音乐赏析 1、教师播放四节音乐,然后提出下面要求: (1)每段歌曲的名称是什么?分别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 (2)根据课本介绍、结合音乐,说出每部作品表达的主题。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第四主题学习探究 1、《三国志》的作者是谁?是一部什么书?与《三国演义》有何区别? (1)教师举一些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二者的区别。 (2)通过对曹操形象的分析,联系“学习测评”的第2题,分析《三国演义》的“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2、哪几部书被称为“明代三大奇书”?“奇”在何处? 第二问难度较大,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主题思想、作品地位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明清小说? 三、小结: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材整理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目的 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2.重大成果

[深度点拨] 正确理解“两弹一星”的含义 “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指原子弹和氢弹。“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教材整理2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就 (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 (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3)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评价 (1)地位: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2)影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误区警示]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科技成就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我们可以否定十年“文化大革命”,但不能否定十年历史。这十年来我国科技领域内取得的一些成就是科学家和人民群众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而不是“文化大革命”促进的。 教材整理3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 (1)成就 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计算机。 ②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银河-Ⅰ号”。 ③1993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10亿次的“银河-Ⅱ号”巨型计算机。 (2)地位: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3)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2.生物技术 (1)成就 ①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②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 ③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意义: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为提高国民生活和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明清小说导学案

第19课明清小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记住明清重要小说的名称、成书时间、作者名字、作品题材和类型特点 ?了解这些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理解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初识四大名著: 二、共同探究,走进四大名著 1、请在一分钟内写出你所知道的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谈谈你喜欢的角色。 2、你知道四大名著中的哪些经典情节或者故事。 3、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归纳每部作品的题材内容及反映的主题思想。 4、四大名著是中国的不朽之作,也赢得了世界声誉,请找出四大名著的影响并进行标注和勾划。 三、小组交流: 我知道的明清小说 四、共同探究: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五、学完本课你有何收获? 六、课堂测评: 1、连线题 罗贯中《红楼梦》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刘备

曹雪芹《水浒传》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唐僧 施耐庵《西游记》长篇历史小说武松 吴承恩《三国演义》长篇英雄传奇小说贾宝玉 2、选择题 (1)“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反映了哪个时期一群传奇英雄的故事?() A、三国时期 B、唐朝时期 C、宋朝时期 D、清朝时期 (2)明代的“三大奇书”不包括()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明清时期的一部小说中有这样一些插图:《三顾茅庐》《隆重对策》《火烧赤壁》。这部著作应该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4)神魔小说《西游记》取材于下列哪一史实?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玄奘西行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转引他人的话说:街巷中,人们听三国故事,听到刘备败了,大家就不断地皱眉头,有的还流出眼泪。 请回答: 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具有一种什么倾向?这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何影响? 六、课后活动: 找自己感兴趣的四大名著之一认真品读鉴赏,品味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对比原著与影视作品,找找其不同。

2015-2019高考历史五年真题分类必修3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选择题 2019年题组(无) 2018年题组 (2018·江苏单科·13)《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内容都属于我国独立自主研发取得的成就的科技成就,但其中属于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成就是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B项正确。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于1970年;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由此可知A、C、D三项内容都属于改革开放前的成就,排除。 【答案】B 2017年题组(备注:无) 2016年题组 1.(2016·浙江文综·19)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A.20 世纪40 年代B.20 世纪50 年代 C.20 世纪60年代D.20 世纪70 年代 【考点】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解析】1949年新中国建立,振兴科技的艰难历程才开始,除地质学、生物学和气象

学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故A项错误;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迈入原子能时代,故B项正确;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1967年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我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这已经不是“开始”了,故C 项错误;如上,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迈入原子能时代,即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不是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5年题组(备注:无) 2014年题组 1.(2014·浙江文综·1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王安石变法;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解析】由①中的“选举”“新军”可知应为辛亥革命前后,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和临时约法确立选举原则的史实,故应为民国时期的浙江地方志;由②中的“禁军”即可知此应为宋朝的浙江地方志;由③中的“本路蒙古学”即可知此应为元朝的浙江地方志; 由④的目录可知此时的政府注重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应为当代浙江的地方志,选择B项符合题意。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教案北师大版

第19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知道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了解伊斯兰教产生与传播。 2.能力目标:能理解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是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的史实,懂得善于学习和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他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 二、教学重点: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和穆罕默德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了解大化改新等内容的基础上,如何培养在逆境和危机中学习他人长处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方式、方法:讨论法、阅读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提出问题引入新 1.回顾思考,带着问题预习新课。 内容。 2.认真看图片并积极结合自己收集的图片和了 2.利用多媒体展示唐朝时唐日友好交往解的知识进行对比区别,说出日本大化改新 的有关图片,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提的内容和主要影响。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课文和和老师的讲课明白宗教产生的原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穆罕默德因,并讨论从穆罕默德创教的过程中所得到 从而用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宗教。拉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4. 利用多媒体展示阿拉伯帝国形势图,指 4.讨论老师所提出的确良问题,认清伊斯兰教在 出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发展中的地位,阿拉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5.作加强记忆训练,引导学生巩固新知识。5.积极参与,自己动手,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融入生动的 活动中,领会并掌握历史知识。 一、导入环节

教案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1)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 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3)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 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 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5) 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 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7)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二、农业技术 (8) 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10)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1)概念:“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合作探究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为什么能成功? ①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原因):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b.60年代中苏 关系也急剧恶化;c.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d.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 ②“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主要原因:国家重视支持,坚持统一领导;自主创新,艰苦奋斗; 全国人民协作,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等。 (2)原子弹的研制与和平利用: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②1991年和1994年,我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并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 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3)导弹的研制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10月, 我国发射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4)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迈入航天 时代。 2、载人航天的发展: (1)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的战略决略;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神舟”一号飞船:“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神舟”二号飞船:“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 “神舟”四号飞船:“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3)2003年起,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神舟六号飞船:2005年10月9日,40岁的费俊龙和41岁的聂海胜搭载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 神舟七号飞船: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获得成功。9月27日,翟志刚成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中国人,中国由此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 功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