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中理解和记忆历史时间方法

历史课中理解和记忆历史时间方法
历史课中理解和记忆历史时间方法

历史课中理解和记忆历史时间的方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如果我们抽出时间因素,便无从考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无从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可见,讲清历史时间的教学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必须。下面我就历史课中讲授历史时间的方法作个肤浅的小结:

一、注意形成学生的时间观念,尽可能把历史时间讲“活”

在历史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历史年代、时代和王朝等。学生在学习中记忆枯燥的数字年代经过一段时间又忘了,要不就是相似相近的历史事件张冠李戴混为一谈。讲好这些年代和时代是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个重要的历史年代都联系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生动的历史概念。例如,1941年12月7日这个历史年代,它既是日本军队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的日子;又是美日太平洋战争导火线引爆的日子;它还有是一个星期日,美军休息、不做战争准备的特点。把这三点和这个特定的历史时间的联系建立起来了,这个历史概念就形成了。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挖掘历史事件的内涵、引导学生发现能够加深理解和记忆这个事件的因素,无论是讲述的过程还是写板书的时候,都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把历史年代讲“活”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作为教师要博学多闻了解更多更丰富的史学知识,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历史知识_历史记忆与民族创伤_读柯文Spe_省略_wentieth_Centur

书评与文评 历史知识、历史记忆与民族创伤 读柯文Speaking toH istory :The Story of K i ng G ouJian in Tw entieth Century Chi na *邓京力 20世纪70 80年代,伴随着新文化史的兴起,西方历史研究中出现了所谓 记忆的转向 。 大批史学家开始重新审视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并逐步将普通民众对历史的记忆纳入史学研究,对其加以记述、分析和解释。这种趋向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关于历史创伤问题的讨论中,其焦点是大屠 杀、世界大战、大灾难等所造成的社会或集体性的创伤记忆。 1988年,法国年鉴派代表学者雅克 勒高夫还专门出版了 历史与记忆 一书,在反思西方史学思想史上的古今之争中探讨历史与 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此学术转向的背景下,美国当代中国研究学者柯文推出了一部力作 历史的言说:越王勾践故事在20世纪的中国 ,书中以一种跨文化视角对中国家喻户晓的越王勾践故事进行了一番颇 20世纪中国社会的流播,将其与现代中国所经历的重,反映出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民族与政治的通用性,以及广泛的文化寓意与现实功能。该书表达出既往历史在社会现实中的被讲述、发掘、演绎,以致产生民族共鸣,形成社会与文化认同的流转过程。这可能为我们反思历史与记忆的分分合合,及史学专业化与历史知识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提供某些启示。 139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历史学对后现代主义挑战的回应与分析 (09YJ A77004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相关研究,可参见王晴佳 新史学讲演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七讲,第84 95页。由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大学编、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的 历史与记忆 (H ist ory and M e m ory )专业期刊,登载了大量大屠杀与创伤记忆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国内学界对此专题的有关介绍,可参见陈恒、耿相新主编 新史学 第8辑 纳粹屠犹:历史与记忆 (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美国后现代主义学者拉卡普拉(Do m i n i ck La C apra)也有多部关于历史记忆与创伤研究的理论性著作,如Represe n ti ng t he H olocau st :H istory ,Theory ,T rauma (Ithaca :CornellUn ivers i ty Pres s ,1994),H istory and M e mory afte r Au schw itz (It haca :CornellUn ivers i ty Press ,1998),W riti ng H ist ory ,W riti ng Traum a (Ba l ti m ore :Th e Johns and H opk i ns Un i vers i ty Press ,2001)等。 法 雅克 勒高夫著,方仁杰、倪复生译: 历史与记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Pau lA.Coh en ,Speaki ng toH ist ory:The S t ory of K i ng GouJ i an i n Tw e n tiet h Cen t ury C hina (Berkel ey :Un i versit y of Califor n ia Press ,2009).

如何快速记忆历史时间和事件

快速记忆历史时间和事件 1、公式记忆 1.事件=时间+地点+经过+后果+影响 2.人物=时代(国名)+职务+作为+评价 3.作品=时间+作者+内容+意义 4.会议=时间+地点+人员+内容+作用 5.条约=时间+地点+签订双方+内容+影响 6.改革=时间+改革人+内容+意义 7.战役=时间+作战双方+经过+后果 2、加减记忆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可记为: 经过=四次突然袭击(突然袭击波兰、丹麦和挪威、苏联和珍珠港)+六次主要战役(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攻克柏林、不列颠空战、中途岛海战)+四次重要会议(开罗、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三次登陆(北非、西西里、诺曼底)+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国反法西斯斗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部历史事件。 3、尽量少记 例如:东汉的统治? 1.王莽改制a公元8年,改国号为新。b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 2.光武中兴a公元25年,刘秀,定都洛阳。 3.外戚和宦官专权 a外戚梁冀 b宦官"五侯" 4.党锢之祸 a太学生3万多人 b名士范滂 5.黄巾起义 a公元184年,张角,太平道。黄巾军。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4、变远为近,变死为活,变假为真,变浅为深 5、浓缩代替记忆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还(桓)乡(襄)问(文)木(穆)桩(庄)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长河新,安西大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 请方保募农 6、歌诀替代记忆 我国的《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7、谐音记忆 三国建立? 曹丕--魏--洛阳--220年 曹丕喂洛羊一天二两饼 刘备--蜀--成都--221年 刘备数沉珠数了二天二夜 孙权--吴--建业--229年 孙权无建业喝了二两酒 李渊建唐哪一年? 李渊建唐618年。

适合用奇特联想记忆法记忆的古诗文利用联想记忆法记忆初中历史知识

适合用奇特联想记忆法记忆的古诗文利用联想记 忆法记忆初中历史知识 心理学把因时间相关的联想叫作接近联想。根据它,可以将年代作支点,通过某一史事的时间,联想到有关的历史事件。这种方法,大别之有三种: ①同时联想法:这是一种把发生在同一年代的史事结合起来联想的方法。通过“历史大事年代”,可以看到许多这类史事。如由 1689年彼得一世开始独掌大权,就可联想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和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史事。其作用,可对史事作横向比较, 以发现不同地区的发展动向。 ②近时联想法:这是一种把时间相近的史事连接起来联想的方法。如义和团运动的年代,可先复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再联想四年 后的戊戌变法,然后又联想到“两年后”。 ③时距联想法:这是一种利用史事发生时间距离相等的偶合来进行联想的方法。如1689年英国制订《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 民攻占巴士底狱、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是百年为距的例子。这种 方法,能够提高历史知识的熟记程度。 把空间上有关联的现象连接起来回忆。这类联想,因支点不同,也可分为三种: ①同地联想法:它以同一地点为基础,联想不同时代发生的史事。如北京,联想的史事,包括郭守敬开凿通惠河、元朝大都繁荣景象、明初营建北京、李自成攻占北京等等。这样联想,既可掌握有关的 历史知识,又能了解该地的历史发展概况。 ②类似地点联想法:它以同类地点为基础,以联想相关的历史事件。如三国时期的都城,提及魏都洛阳,就联想到蜀都成都,以及 吴都建业。又如两宋都城,在说到南宋临安时,就可能联想到北宋 的东京。这样联想,可以将同类历史现象展示出来。

③空间移进联想法:它以史事发生地点的移动变化为基础,联想相关史事的发展过程。如红巾军起义的主要过程,可以将颍州起义、毫州建宋和汴梁定都提出来联想,以揭示其发展趋势。这种方法, 可结合历史地图复习时使用,有助于相关史实内在联系的展现。 按照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可以将这类联想分为两种: ①人物活动归类联想法:一个历史人物,如教材记述其史迹较多,就可依托其人归类联想其事。一生活动性质一贯的如李大钊,他参 加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筹建共产党和第一次国共合作,这些史事就可以他为基点进行联想。有些历史人物功过并存,这就 需要分类进行联想,以便给以正确评价;如左宗棠,他镇压过太平天 国和捻军,但又参与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就应用这种方法联想。 ②人物活动类比联想法:不同的历史人物,可能活动相同或类似,可能作用一样或相反,于是就有连接起来进行类比联想的可能。如 通过玻利瓦尔活动的作用,也就可以联想到圣马丁的事迹。再如辛 亥革命准备时期的孙中山和康有为,他们的活动是沿着不同轨迹行 进的,回忆时自然应当采用对比联想的方法。 从史事内容着眼联想,有类似定律、对比定律,以及因果关系为基础的因果定律。现分述如下: ①类似事件联想法:这是一种以某事引起对与之相同、相似或相近史事进行联想的方法。如纳西比战役、萨拉托加战役、瓦尔密战 役和阿亚库巧战役之间的联想,就是以其各自所处的关键地位所决 定的。这样联想,有助于对历史事件共同特征的认识。 ②对比事件联想法:这是一种将相反或相异史事连接起来回忆的联想方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的联想是相反史事之例,对比的结果可以摆明因阶级属性不同而产生的特征。中国戊戌 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联想可以看作同中有异史事之例,对比以后 可以找到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③因果事件联想法:这是一种从史事因果关系入手的联想方法。史事之间,存在着因此之故与紧密相承的关系,务必要同在此之后

初中历史快速记忆口诀

初中,历史,快速,记忆,口诀,初中,历史,快速,初中历史快速记忆口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八、九、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 (二)古人观天很注意,日食月食书中记,夏朝历法叫“夏历”,战国二十四节气。

常用的历史知识记忆技巧

常用的历史知识记忆技巧 记忆技巧一、记数记忆法: 就是通过记住数字,运用联想,从而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这里所谓的数字并非书本中的数字,而是经过学习和归纳后发现的数字,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运用得法,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难度。 【例1】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十五点:四个方面分别有3、4、5、3个要点。 其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可这样记忆: “三局”: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设置××局。 “两算”: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一奖”:奖励创造发明。 【例2】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三次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一个中国的命运: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这“五、四、三、二、一”就基本上概括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 【例3】抗日战争初期抗日的情况: 两个不同的党派:国民党和共产党。 两个不同的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两条不同的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两种不同的结果:国民党溃败,丢失大片国土;共产党开辟大片抗日根据地,威胁着敌人后方。 【例4】关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况,可以这样记忆:五个年头:1789~1794年。 四个资产阶级派别: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 三个阶段:1789~1792年;1792~1793年;1793~1794年。 记忆技巧二、顺序记忆: 这种记忆是最普通的记忆方法,它是指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就可以这样记:1、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第一次大陆会议召开。2、1776

速记历史: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

速记历史: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一、顺序记忆法: 就是按照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这种记忆法最为普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马恩河战役。 2.1915年,意大利参战。 3.1916年,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4.1917年,美中参战;俄国革命。 5.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1.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3.建国: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6.和约: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如记忆“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 可实行记忆三步走: 第一步,掌握起义的背景; 第二步,掌握起义的经过;

第三步,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把握,综合记忆。 二、归纳记忆法 一方面,可以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进行归纳。如:近代前期西方列强连续发动的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5次事变、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4次重大远航、二战中同盟国首脑召开的4次国际会议、中国工农红军5次反“围剿”、中国共产党召开的15次代表大会,等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如: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大钊被害、“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广州起义。 三、规律记忆法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来记忆。如: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英国、法国、美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反动的政治统治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起来推翻反动的政治统治。而三国的革命,又都有导火线、爆发标志、主要领导人、文件的颁布等。在发展资本主义方式上,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完成的,意大利和德意志则是通过完成国家统一来进行的。 四、比较记忆法 将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加深印象。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德、意统一的相同与不同的比较。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规模、影响等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如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你可联想到《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这三个条约的共性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其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第一个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个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第三个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家国家。 如在复习“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两部分内容时,在比较的基础上,你就会发现这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其相同点是: ①原因相同,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知识点记忆顺口溜

历史知识点记忆顺口溜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 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 “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 “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 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 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 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 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 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 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 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

利用联想记忆法记忆初中历史知识

利用联想记忆法记忆初中历史知识 方法一、依据时代的联想 心理学把因时间相关的联想叫作接近联想。根据它,可以将年代作支点,通过某一史事的时间,联想到有关的历史事件。这种方法,大别之有三种: ①同时联想法:这是一种把发生在同一年代的史事结合起来联想的方法。通过“历史大事年代”,可以看到许多这类史事。如由1689 年彼得一世开始独掌大权,就可联想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史事。其作用,可对史事作横向比较,以发现不同地区的发展动向。 ②近时联想法:这是一种把时间相近的史事连接起来联想的方法。如义和团运动的年代,可先复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再联想四年后的戊戌变法,然后又联想到“两年后”。 ③时距联想法:这是一种利用史事发生时间距离相等的偶合来进行联想的方法。如1689 年英国制订《权利法案》1789 年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889 年第二国际成立,是百年为距的例子。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历史知识的熟记程度。 方法二、依据地点的联想把空间上有关联的现象连接起来回忆。这类联想,因支点不同,也可分为三种: ①同地联想法:它以同一地点为基础,联想不同时代发生的史事。如北京,联想的史事,包括郭守敬开凿通惠河、元朝大都繁荣景象、明初营建北京、李自成攻占北京等等。这样联想,既可掌

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又能了解该地的历史发展概况。 ②类似地点联想法:它以同类地点为基础,以联想相关的历史事件。如三国时期的都城,提及魏都洛阳,就联想到蜀都成都,以及吴都建业。又如两宋都城,在说到南宋临安时,就可能联想到北宋的东京。这样联想,可以将同类历史现象展示出来。 ③空间移进联想法:它以史事发生地点的移动变化为基础,联想相关史事的发展过程。如红巾军起义的主要过程,可以将颍州起义、毫州建宋和汴梁定都提出来联想,以揭示其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可结合历史地图复习时使用,有助于相关史实内在联系的展现。 方法三、依据人物的联想 按照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可以将这类联想分为两种: ①人物活动归类联想法:一个历史人物,如教材记述其史迹较多,就可依托其人归类联想其事。一生活动性质一贯的如李大钊,他参加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筹建共产党和第一次国共合作,这些史事就可以他为基点进行联想。有些历史人物功过并存,这就需要分类进行联想,以便给以正确评价; 如左宗棠,他镇压过太平天国和捻军,但又参与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就应用这种方法联想。 ②人物活动类比联想法:不同的历史人物,可能活动相同或类似,可能作用一样或相反,于是就有连接起来进行类比联想的可

中国城市建设史(快速记忆版)

一、原始时代 城市形成:1城市需具有一定的规模 2、有永久性大型建筑3、有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4、一定城市基础设施5、密集的居民居址 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起源: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二、周代 城与廓: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 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 《周礼.考工记》 背景:《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有关工艺技术的著作,春秋时代营国制度的总结 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大意:建筑师营建都城,呈方形,每边长九里,各开三门,城中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也可能是有三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的主要干道,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道路组成; 道路宽度为车轨的九倍,城中间为王宫,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后面为商业市场,市与朝各占地一百亩。 背景:1、社会伦理2、是儒家学说的基石3、礼乐关系的建立为政治制度而服务。 影响: 1、等级思想贯穿其中2、城市规划的独特艺术观:礼乐思想观念的建立。3、祭祀观念影响城市规划,促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意义:体现的营国制度是较早成形的制度,体现了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小结(1)城市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偏小(2)形成三级城邑网。 (3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4)城市建设有了一定规制。 三、春秋 《管子》; 制度:选择城址强调了城市的给排水、防洪,要求因地制宜。 影响和意义:是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打破单一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理性思维和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 城市规划思想:(1)城市分布密度问题 2)提出城池选址的原则 3)提倡因地制宜4)创立较全面的功能分区5)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的协调6)城郭之制 春秋战国城市建设特点:(1)城市形制多不规整。(2)城市规模庞大(3)城廓分功明确4)城市分区有显著变化。 四、西汉长安 建设阶段:(1)汉武帝时,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西面建未央宫,又在两宫之间建武库。2)汉惠帝时筑长安城墙,建东西二市。(3)汉武帝时,在长乐宫的北面建明光宫,在未央宫的北面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建建章宫。 规划特点:1)总体采用前朝后市2)城内有官署、市场、居民区3)闾里制 意义:1、城内有官署、市场、居民区2、从总的形制和布局与“面朝后市”相符3、在规划建设上,宫殿占地面积大4、闾里制5、人口规模增大6、为加强集权,管理贵族富豪,形成了城市带。 五、东汉洛阳 总体规划特点①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奠定了礼制基调。②南北轴线的出现③沿袭营国制度④旧城改建类型。 六、曹魏邺城 影响:1)功能分区明确,中轴线对称应用于城市。2)以宫为中心,遵循礼制呈上启下3)功能区分布灵活创新

快速记忆地理知识点的妙招

快速记忆地理知识点的妙招 记忆地理知识点的妙招 1.一近快,七远慢。 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特别注意夏至日在远日点附近,而非远日点;冬至日在近日点附近,而非近日点。由此可以分析出北半球夏半年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极昼时间比南极极昼长。 2.左焦左倾左冬,右焦右倾右冬。 在地球绕日公转示意中,如果太阳在左焦点,地轴向左倾斜,左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如果太阳在右焦点,地轴向右倾斜,右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冬至位置确定了,其余三个分至点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3.点北北昼长,点南南昼长。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北昼越长;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南昼越长。 4.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在等值线图上,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低值;等值线向低值凸出,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高值。这种方法对所有等值线都适用。 5.凹坡通视,凸坡不通视。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由高向低,等高线由密变疏为凹坡可通视;等高线由疏变密为凸坡不能通视。 6.河流向凹,洋流向凸。 在等高线图上,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即向凹;在等温线图上,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相同的,即等温线往哪个方向凸,洋流就往哪个方向流。 7.凹岸冲刷坡度陡,凸岸堆积坡度缓。 较弯曲的河流,由于河水运动的惯性,河流对凹岸冲刷严重,凹岸坡度较陡;凸岸流速慢,泥沙堆积,坡度较缓。特别注意曲流处不能用地转偏向力。另外,凹凸岸的判断必须站在河中来看。 8.北逆南顺,冬逆夏顺。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南极看为顺时针;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冬季呈逆时针方向。 9.低反高同。 ①受洋流影响,在中低纬度海区,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在中高纬度海区,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凸出方向相同。②中低纬度海区,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数值变化趋势相反;在中高纬度海区,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数值变化趋势相同。③中低纬度洋流呈现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中高纬度洋流呈现气旋型洋流。

初中学科之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初中学科之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中国历史七年级记忆歌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记忆歌诀 学习历史有诀窍,掌握方法最重要, 认真读书不可少,联系实际多思考。 历史脉络要理清,人时地事记分明, 前因后果多分析,情景实践加创新。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八、九、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 (二) 古人观天很注意,日食月食书中记,

高考历史时间记忆六法

高考历史时间记忆六法 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可以这么说,离开历史时间也就不存在历史,更谈不上历史思维以及历史教学了。唯其如此,历史时间的教学就有了不可低估的价值。然而,实际教学中历史时间的教学往往疏于指导和设计,学生的死记硬背即发此一端。 2010高考历史备考: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 高考备考:世界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2010高三备考名师手记:历史识记顺口溜 1、揭示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先后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秩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 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入手探明历史本质。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为什么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原因使其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3、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发展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发展表现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回的趋势。在历史教学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教学手段。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1919─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1937─1 945年抗日战争、1945─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四个阶段,在对四个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可见,只有分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才能对历史进行较为周详的学习,进而总结历史深层的内容。

高考历史时间六大记忆法

考历史时间六大记忆法 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可以这么说,离开历史时间也就不存在历史,更谈不上历史思维以及历史教学了。唯其如此,历史时间的教学就有了不可低估的价值。然而,实际教学中历史时间的教学往往疏于指导和设计,学生的死记硬背即发此一端。 1、揭示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先后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秩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 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入手探明历史本质。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为什么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原因使其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3、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发展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发展表现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回的趋势。在历史教学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教学手段。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1919─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1937─1945年抗日战争、1945─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四个阶段,在对四个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可见,只有分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才能对历史进行较为周详的学习,进而总结历史深层的内容。4、培养同期性时间观念 同一历史活动的不同侧面或不同历史事物处于同一时期,这便是历史的同期性特征,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1919年的历史事件有“五四”运动、朝鲜“三一”运动,巴黎和会召开、共产国际成立等,历史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不足(同期性内容排出先后次序或教师的疏忽。学生心理上习惯性障碍(在时间经验上人们更多地习惯于顺序性推演,影响时空观念的形成,应引以重视。 5、时间运算 具体来说: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用下列算式推导:(1919─1840一 (1949─1919=50年。

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

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 学习历史知识是一定要背诵知识点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历史知识的背诵口诀吗?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一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 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 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 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 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 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二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

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二) 古人观天很注意,日食月食书中记, 夏朝历法叫“夏历”,战国二十四节气。(三) 最早名医是扁鹊,针刺汤药和按摩, “望闻问切”诊疾病,中医沿用真不错。(四) 楚国诗人叫屈原,上了世界名人篇, 抒情长诗有《离骚》,思想艺术传千年。 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三“秦王扫六合”(一) 前230 ; 221(年),秦灭六国大统一, 始皇咸阳来登基,至高无上大权集。(二) 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 全国统一度量衡,还有货币和文字, 为了思想大控制,“焚书坑儒”有得失。(三) 抵御匈奴筑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 开疆拓土好疆域,世界大国了不起。 初一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四“伐无道诛暴秦”

(一) 秦朝暴政民愤激,戍卒大泽揭竿起,势如破竹建政权,陈吴败后项刘继。 (二) 项羽领兵创奇迹,巨鹿大败秦主力,刘邦率兵逼咸阳,短命秦朝就灭亡,楚汉之争又四年,刘邦长安建政权

记忆历史时间的技巧

记忆历史时间的技巧 技巧1.揭示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先后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 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秩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技巧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 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入手探明历史本质。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19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为什么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原因使其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技巧3.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发展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发展表现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回的趋势。在历史教学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教学手段。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

1919─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1937─1945年抗日战争、1945─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四个阶段,在对四个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可见,只有分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才能对历史进行较为周详的学习,进而总结历史深层的内容。 技巧4.培养同期性时间观念 同一历史活动的不同侧面或不同历史事物处于同一时期,这便是历史的同期性特征,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919年的历史事件有“五四”运动、朝鲜“三一”运动,巴黎和会召开、共产国际成立等,历史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不足(同期性内容排出先后次序)或教师的疏忽。学生心理上习惯性障碍(在时间经验上人们更多地习惯于顺序性推演),影响时空观念的形成,应引以重视。 技巧5.时间运算算 具体来说: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用下列算式推导:(1919─1840)一(1949─1919)=50年。 (2)比较、体会距今时间远近。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多少年;公元前594年和公元前359年哪个年代距今较近等。 (3)进行时间转换。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同纪年方法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记人名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记人名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记人名记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来加强记忆。如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 记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谐音法,用这两种方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谐音法就是将外国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汉字去理解,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成为有意义的名词或词组,便于记忆。有些人名不妨给它取个雅号,使用谐音法(雅号)记人名尽量要能顺口、生动,防止低级和粗俗。对历史人物不仅要记住读音,还要书写正确,若写错别字,则前功尽弃。如把齐桓公的“桓”写成“恒”,把“赢政”写成“嬴政”等等。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记地名历史学习中常常要记许多地名,尤其是古今异名和外国地名,更使初学者感到头痛,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如何记住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学习有关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如学习《中国古代对外经济交流》一章,要记的地名较多,一定要对着书本或图册,弄清它的位置,才能记住;学《隋朝大运河》,只有看着地图册,才能记住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点(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四个段(自北而南),否则就会把方向搞错。对于中外史上有关军事的地名更应借助于图册和其中的各种标记,才能记住。

其次,要记住地名还要仔细看课本中历史地图下列的古今地名对照表,才不会将古今名称相同其实并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错。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课本注明“应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这里的“应天”则是在江苏南京。两个“应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课本注释或图册,就误认为是一个地方了。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记年代时间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中外历史绵延几千年(若从原始人群算起则有两三百万年),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年代也有一两百个,牢记这些重要年代既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最使初学者感到困难的一个方面。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公式记忆法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经过=准备+发生+结果。意义=作用+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比较记忆法人类历史遵循着一定规律向前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其具有各自的

趣味记忆历史年份

?趣味记忆历史年份 ?据专家测试,清晨与晚上6点到8点是记忆的最佳时间,此时头脑清醒,记忆不受其它干扰。另外,还要掌握分散记忆法,又叫间隔记忆。即:背几遍书后,可以做几道数学题,过三、四天再背一遍,这样就可由短期记忆变为永久记忆了。 其实学习历史也是有诀窍的哦!下面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一、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例如: 1、用联想法记忆历史年代: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通过淝可联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是两个耳朵。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2.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 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起义。前两次发生在西汉,后一次发生在东汉。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 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枫叶春夏时绿,秋天变红,冬天变黄。 3.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可用联想法记作:“前鸭子下蛋后鸭子看,刘邦定都于长安”。这是因为2像鸭子0像蛋。 4.用联想法记忆魏、蜀、吴三国建国年代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需记的内容有:“220”、“曹丕”、“建魏”、“洛阳” 等项,可用联想加串联法记作:“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同理可记:“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 因为刘备建蜀时已风烛残年,故一天二两药;而孙权的吴国在长江边上,故与养鸭联系。 5.用联想法记忆晋灭吴的时间 公元280年,晋灭吴,从而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吴灭了,就等于吴被拆散了,消失了,而吴字可以拆成“二、八、口”三个字,正好与280相合。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例如: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 (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3)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