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期外源ABA处理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王贵元

着色期外源ABA处理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王贵元
着色期外源ABA处理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王贵元

王贵元,夏仁学,曾祥国,等.着色期外源ABA 处理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变化的影响[J ]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63-164.着色期外源ABA 处理对红肉脐橙

果肉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王贵元1,2,夏仁学2,曾祥国2,吴强盛

1,2

(1.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2.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以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 )为试验材料,于着色期喷布10、50、100mg /L 外源ABA ,以喷布清水

为对照,研究外源ABA 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红肉脐橙果实糖含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10mg /L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红肉脐橙果实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总糖含量;50mg /L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蔗

糖和总糖含量,

但显著降低了葡萄糖含量;100mg /L ABA 处理显著降低了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2)从提高总糖含量角度,

以50mg /L ABA 处理的效果最好,但与10mg /L ABA 处理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3)综合考虑,着色期较低浓度的ABA 处理(10或50mg /L )可以促进红肉脐橙总糖或某几种单糖含量的提高。

关键词:红肉脐橙;ABA ;葡萄糖;果糖;蔗糖;总糖

中图分类号:S666.4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01-0163-02

收稿日期:2012-06-1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编号:2004EP090017);长江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编号:0354)。作者简介:王贵元(1978—),男,湖北荆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果实品质生理研究。E -mail :guiyuanwang@163.com 。

糖含量和构成对柑橘果实的风味、色泽和其他营养成分

有重要影响,

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是柑橘果实中主要的可溶性糖,其含量对果实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柑橘种类与品

种的果实糖分积累类型是不同的。如温州蜜柑、“本地早”品种以积累蔗糖为主[1]

;而

“甜来檬”“香柠檬”则以积累己糖为主[2];甜橙果实也以积累蔗糖为主[3]。

前人已经对柑橘果实糖分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大量研

究,但对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 ]果实糖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研究着色期喷布外源ABA 对红肉脐橙果

实糖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红肉脐橙果实的糖含量提供理论参考。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红肉脐橙于1999年春季高接于以枳[Poncitrus trifoliate

(L.)Raf.]为基砧的13年生罗伯逊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Robertson )成年树上,2000年始果,2001年进入盛果期。选取生长健壮、树体无不良表现、长势一致的试验树若干作为试材。常规方法管理。1.2试验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于2004年10月25日(果实着色

期)对红肉脐橙树体喷布外源ABA ,设3个处理水平(10、

50、100mg /L ),均为3株/小区,3次重复,清水对照。分别于10月25日、

11月10日、11月25日、12月25日对处理和对照果实取样。所有样果均取自树冠中部外围,每处理取大小基本一致的果实2 5个,将果肉切分混合后放入液氮中速冻,带

回实验室,贮存于-40?冰箱中备用。

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提取和测定参照王贵元等的方法

[4]

,总糖含量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之和计算。应用SAS 软件中的ANOVA 过程作处理差异显著性测定,并用LSD 法作多重比较分析。2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ABA 对果实葡萄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从图1-A 可以看出,10月25日用ABA 处理后,对照组

和2个处理组果实的葡萄糖含量变化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

势。11月10日,

对照组和10、50mg /L ABA 处理组的葡萄糖含量下降到最低值,但100mg /L ABA 处理组的葡萄糖含量只有略微下降;此后对照和10、

50mg /L 的ABA 处理组的葡萄糖含量一直上升,

而100mg /L 的ABA 处理组的葡萄糖含量继续迅速下降,

于11月25日降到最低值,只有12.08mg /g ;果实成熟时(12月25日),

10mg /L ABA 处理组的葡萄糖含量最高,其次分别是对照、50、100mg /L 的ABA 处理组,且分别达到了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较低浓度的ABA 处理组(10mg /L )可

以显著提高红肉脐橙果实的葡萄糖含量。2.2

外源ABA 对果实果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图1-B 显示,10月25日用ABA 处理后,对照组和处理

组果实的果糖含量均迅速上升,其中100mg /L 处理组的

ABA 处理上升最快;此后,10、50mg /L ABA 处理组的果糖含量继续上升,

100mg /L ABA 处理组的果糖含量迅速下降,对照组的果糖含量略微上升;果实成熟时,

10mg /L ABA 处理组的果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而100mg /L ABA

处理组的果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对照和50mg /L ABA 处理组的果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异。2.3

外源ABA 对果实蔗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从图1-C 可以看出,

50mg /LABA 处理组的蔗糖含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并于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值;10mg /LABA

处理组的蔗糖含量于11月25日之前上升较快,成熟期(11

361—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1期

促进葡萄果实着色的九个措施

促进葡萄果实着色的九个措施 颜色是衡量葡萄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市场接受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费者喜欢将果实颜色与果实成熟度、口感、风味等联系起来,因此颜色鲜艳的葡萄品种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在生产中,由于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常造成葡萄果实着色不良,果实品质下降,影响葡萄的商品价值。前人已经对此问题提出许多措施来促进葡萄果实着色,本文主要依据相关文献对促进着色的技术方法作以归纳总结。 颜色鲜艳的葡萄果实

着色不良的葡萄果实 茉莉酸酯类物质可促进果皮花色苷的合成,提高果实着色率,改善果实品质。二氢茉莉酸丙酯(Prohydrojasmon,PDJ)是人工合成的茉莉酸类衍生物,化学稳定性好,生理效应持续时间长,易被植物吸收。PDJ作为茉莉酸酯衍生物,稳定性高于其他茉莉酸酯类物质。在巨玫瑰葡萄转色初期,用1000 毫克/升的PDJ (Wako,日本)溶液涂抹穗轴,可明显促进葡萄果实着色,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糖酸比,改善葡萄果实品质。在圣诞玫瑰葡萄果实转色期和转色期后7天,以50 毫克/升的PDJ均匀喷淋果穗,可显著提高果实着色程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进果实品质。在巨峰葡萄转色初期和转色中期,用10 毫克/升的PDJ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有效促进果实着色,增大果穗质量,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壳寡糖处理改善果实品质 壳寡糖是壳聚糖经特殊生物酶技术降解得到的一种聚合度在2~20之间的寡糖产品,分子质量≤3200 Da,水溶性好,生物活性高。有研究表明,小分子壳寡糖(分子质量<1000 Da)1000倍液于巨峰葡萄花前7天、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进行叶面喷雾,可明显促进果实着色,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果实品质。在夏黑葡萄生产中,小分子壳寡糖(分子质量<1000 Da)500倍液于花前7天、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进行根部浇灌的效果最佳,可以明显改善果实着色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增进葡萄的综合品质。 3 ALA促进葡萄果实着色 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是卟啉化合物(叶绿素、光敏色素)的重要前体物质,是植物天然存在、代谢活跃的生理活性物质。ALA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视为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火焰无核和克瑞森葡萄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用100 毫克/升的ALA喷施果穗处理,能够明显提高葡萄果实着色程度,改善果实色泽,提高果实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改善果实风味。此外,在克瑞森葡萄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用pH5.5的ALA溶液喷施果穗和叶片,也可以促进葡萄果实提早着色,增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葡萄果实的综合品质。 4 ABA提高果实着色率

脐橙栽培管理技术

脐橙栽培管理技术(幼树) 三月份(惊蛰—春分)物候期:春梢发芽、抽梢期 病虫害防治对象:红蜘蛛、蝽象、蚜虫、金龟子、象鼻虫、花蕾蛆、溃疡、炭疽、黑星病等。作物管理: 1.控制春梢,适当疏抹新梢,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尽量保持老叶与新叶接近1:1.5左右。 2.芽长1粒米长时喷施1:1:100波尔多液(硫酸铜1斤+生石灰1斤+水100斤)防春梢 溃疡、炭疽病的发生。幼树应及时疏抹除净花蕾,以保证春梢正常生长所需的养份。3.春梢停止生长后,应及时补充营养,可用二氢钾+尿素+硼肥喷施1-2次,可加速春梢转 绿,促进夏梢萌发。 四月份(清明—谷雨)物候期:春梢老熟期 病虫害防治对象:红蜘蛛、蚜虫、天牛、粉虱、蝽象、卷叶蛾、潜叶蛾、溃疡、炭疽、黑星病等。 五月份(立夏—小满)物候期:夏梢萌发期 病虫害防治对象:红蜘蛛、蚧壳虫、卷叶蛾、潜叶蛾、粉虱、蚜虫、天牛、炭疽、黑星病等。作物管理:春梢老熟后,放开剪口,抽放夏梢,并及时追施上25:5:15复合肥。 六月份(芒种—夏至)物候期:夏梢生长期 病虫防治对象:蚜虫、粉虱、凤蝶、尺护、潜叶蛾、蚧壳虫、溃疡、炭疽等。 作物管理:夏梢大量萌发,及时疏抹除无效枝,保证去弱留强,去病留好的枝条为原则,并及时摘心,以保证夏梢尽快老熟。 七月份(小暑—大暑)物候期:放迟夏梢或早秋梢 病虫防治对象:粉虱、凤蝶、尺护、潜叶蛾、象鼻虫、蝽象、溃疡、炭疽。 作物管理:夏梢老熟后,及时放出芽口,晚夏梢出来后及时疏抹,并在晚夏梢达到15厘米长后及时摘心,以保证晚夏梢尽快老熟并萌芽。 八月份(立秋—处暑)物候期:秋梢期 病虫害与七月份相同。 作物管理:在中下旬,晚夏梢老熟后,及时追肥,用15:15:15复合肥0.8斤+尿素0.3斤,保证肥水充足。 九月份(白露—秋分)物候期:秋梢大量萌发期—转绿期 病虫害防治对象:粉虱、蚜虫、凤蝶、尺护、潜叶蛾、红蜘蛛开始爆发。病害为溃疡、炭疽、

着色期外源ABA处理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王贵元

王贵元,夏仁学,曾祥国,等.着色期外源ABA 处理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变化的影响[J ]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63-164.着色期外源ABA 处理对红肉脐橙 果肉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王贵元1,2,夏仁学2,曾祥国2,吴强盛 1,2 (1.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2.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以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 )为试验材料,于着色期喷布10、50、100mg /L 外源ABA ,以喷布清水 为对照,研究外源ABA 对红肉脐橙果肉糖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红肉脐橙果实糖含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10mg /L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红肉脐橙果实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总糖含量;50mg /L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蔗 糖和总糖含量, 但显著降低了葡萄糖含量;100mg /L ABA 处理显著降低了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2)从提高总糖含量角度, 以50mg /L ABA 处理的效果最好,但与10mg /L ABA 处理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3)综合考虑,着色期较低浓度的ABA 处理(10或50mg /L )可以促进红肉脐橙总糖或某几种单糖含量的提高。 关键词:红肉脐橙;ABA ;葡萄糖;果糖;蔗糖;总糖 中图分类号:S666.4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01-0163-02 收稿日期:2012-06-1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编号:2004EP090017);长江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编号:0354)。作者简介:王贵元(1978—),男,湖北荆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果实品质生理研究。E -mail :guiyuanwang@163.com 。 糖含量和构成对柑橘果实的风味、色泽和其他营养成分 有重要影响, 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是柑橘果实中主要的可溶性糖,其含量对果实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柑橘种类与品 种的果实糖分积累类型是不同的。如温州蜜柑、“本地早”品种以积累蔗糖为主[1] ;而 “甜来檬”“香柠檬”则以积累己糖为主[2];甜橙果实也以积累蔗糖为主[3]。 前人已经对柑橘果实糖分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大量研 究,但对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 ]果实糖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研究着色期喷布外源ABA 对红肉脐橙果 实糖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红肉脐橙果实的糖含量提供理论参考。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红肉脐橙于1999年春季高接于以枳[Poncitrus trifoliate (L.)Raf.]为基砧的13年生罗伯逊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Robertson )成年树上,2000年始果,2001年进入盛果期。选取生长健壮、树体无不良表现、长势一致的试验树若干作为试材。常规方法管理。1.2试验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于2004年10月25日(果实着色 期)对红肉脐橙树体喷布外源ABA ,设3个处理水平(10、 50、100mg /L ),均为3株/小区,3次重复,清水对照。分别于10月25日、 11月10日、11月25日、12月25日对处理和对照果实取样。所有样果均取自树冠中部外围,每处理取大小基本一致的果实2 5个,将果肉切分混合后放入液氮中速冻,带 回实验室,贮存于-40?冰箱中备用。 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提取和测定参照王贵元等的方法 [4] ,总糖含量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之和计算。应用SAS 软件中的ANOVA 过程作处理差异显著性测定,并用LSD 法作多重比较分析。2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ABA 对果实葡萄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从图1-A 可以看出,10月25日用ABA 处理后,对照组 和2个处理组果实的葡萄糖含量变化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 势。11月10日, 对照组和10、50mg /L ABA 处理组的葡萄糖含量下降到最低值,但100mg /L ABA 处理组的葡萄糖含量只有略微下降;此后对照和10、 50mg /L 的ABA 处理组的葡萄糖含量一直上升, 而100mg /L 的ABA 处理组的葡萄糖含量继续迅速下降, 于11月25日降到最低值,只有12.08mg /g ;果实成熟时(12月25日), 10mg /L ABA 处理组的葡萄糖含量最高,其次分别是对照、50、100mg /L 的ABA 处理组,且分别达到了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较低浓度的ABA 处理组(10mg /L )可 以显著提高红肉脐橙果实的葡萄糖含量。2.2 外源ABA 对果实果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图1-B 显示,10月25日用ABA 处理后,对照组和处理 组果实的果糖含量均迅速上升,其中100mg /L 处理组的 ABA 处理上升最快;此后,10、50mg /L ABA 处理组的果糖含量继续上升, 100mg /L ABA 处理组的果糖含量迅速下降,对照组的果糖含量略微上升;果实成熟时, 10mg /L ABA 处理组的果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而100mg /L ABA 处理组的果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对照和50mg /L ABA 处理组的果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异。2.3 外源ABA 对果实蔗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从图1-C 可以看出, 50mg /LABA 处理组的蔗糖含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并于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值;10mg /LABA 处理组的蔗糖含量于11月25日之前上升较快,成熟期(11 — 361—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1期

梨果实糖代谢及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2013, 49 (8): 709~714709 收稿 2013-04-22 修定 2013-06-20 资助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重庆梨综合试验项目(nycytx-29-34)。 * 通讯作者(E-mail: 348925761@https://www.360docs.net/doc/0c5584643.html,; Tel: 023-********)。 梨果实糖代谢及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 黄艳花1,2, 曾明1,* 1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重庆400716; 2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716 摘要: 在木本蔷薇科果树中, 叶片光合产物向果实运输的主要形态为山梨醇。糖从质外体空间跨膜运入共质体的过程由糖运输蛋白介导, 而糖的代谢过程包括山梨醇代谢、蔗糖代谢和己糖代谢3种途径。本文综述了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的种类和积累类型, 光合产物的运输形态、糖运输蛋白、糖代谢过程中的主要酶类与糖积累的关系以及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的调控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梨果实; 山梨醇; 运输蛋白; 糖代谢; 调控因子 Research Advances in Sugar Metabolism and Regulatory Factors in Pear Fruits HUANG Yan-Hua 1,2, ZENG Ming 1,*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for Southern Mountainous Region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716, China Abstract: Photosynthates transported into fruits are mainly in the form of sorbitol in woody Rosaceae plants. The transport of sugars across the plasma membrane from apoplastic space into cells is mediated by sugar trans-porters. The metabolism pathways of sugar involve sorbitol metabolism, sucrose metabolism and hexose me-tabolism. In this article, w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ugar kinds and accumulation type of sugar in developing fruits of pear, transport form of photosynthetic products, sugar transport protei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some related enzyme’s activity with sugar accumulation, the role of sugar transport protein, and the reg-ulation of sugar metabolism in fruits. Key words: pear fruits; sorbitol; transporter; sugar metabolism; regulatory factor 糖是植物生命活动包括果实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 其种类和含量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糖不仅可影响果实的甜度, 还是类胡萝卜素、酸、芳香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合成的基础原料(Xu 等2012)。同时糖作为一种信号分子, 可与氮、激素等信号联络, 协同调控植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Leon 和Sheen 2003; Wind 等2010; Hanson 和Smeekens 2009), 并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机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与基因表达(杨彩菊等2006; Rolland 等2002)。梨属(Pyrus )果实发育早中期将输入的光合产物通过韧皮部运输进入果实, 并转化为淀粉积累, 至果实发育后期转化为糖。本文着重介绍梨果实糖在韧皮部运输后的糖积累、糖运输蛋白与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及栽培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1 梨果实中糖的种类 成熟期梨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 果糖和葡萄糖通称为 己糖。在各类与风味品质有关的糖中, 果糖甜度最大, 为1.03~1.50; 蔗糖次之, 为1; 葡萄糖再次, 为0.49, 但葡萄糖的风味最好(王忠2006)。 糖的含量水平及比例对果实品质起决定作用。梨不同栽培种果实中糖的含量不同, 见图1。姚改芳等(2010)对98份梨种质的糖分组成和含量进行了研究, 发现果实中果糖含量最高, 占总糖比例的42.22%~57.02%。不同品种之间, 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相对稳定, 而山梨醇和蔗糖含量变化较大, 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与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各种糖成分的含量不同, 如‘鲜黄梨’果实发育早中期以积累淀粉和山梨醇为主, 后期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含量逐渐增多, 其

苹果果实着色的制约因素与促进着色的措施

葛世康(陕西省果树研究所西安710065)色泽是苹果的一项重要的商品指标。苹果着色,一般是指果实表面色泽为红色的着色。红色素是由花青素的形成而表现的,苹果表皮中花青素的形成,是由遗传决定的,花青素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红色素形成的因素有光、温度、水和矿质元素等。 1 制约红色素形成的因素 1.1 光光是影响苹果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太阳光能,促进果树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糖类等有机物质,并更多地流向果实,为进一步合成花青素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阳光的紫外线能诱发产生乙烯,乙烯能增加细胞膜透性,提高糖的积累,为戊糖代谢提供糖苯丙氨酸源,同时能诱导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促使生化反应向着合成花青素的方向进行。如果果园郁闭,光照不足,树冠内膛结的果,果实品质和着色必然受到影响。多数品种苹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若缺乏足够的直射光照,不仅品质下降,而且着色不佳。在果实生长后期,月平均日照不足150 小时的地方,则影响苹果着色。说明苹果着色受光的制约。 1.2 气温气温也制约苹果表皮红色的形成。适当的气温可以制约果实的呼吸强度,减少糖的消耗,提高花青素的积累,促进红色素的发育。据有关研究资料报道,当昼夜温差大于10℃时,果实着色明显加快;陆秋农著作中指出,果实成熟前30~50 天,夜间气温超过17℃,则使苹果果实着色不良。 1.3 水分苹果着色期,适当控制给果树浇水,可使不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糖,增加合成花青素的物质,有利红色发育。土壤水分过高,则制约红色素形成。如富士苹果在果实着色期,调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65%,有利着色。说明果树的供水也与果实着色有关。 1.4 施肥在苹果初上色期施氮肥,不利红色素发育,因为施氮肥形成氨与苯丙酮酸结合,形成苯丙氨酸,使蛋白质的合成增多,细胞内原生质挤压液泡,使糖的积累下降,花青素合成量随之减少,则对红色发育不利。钾肥有利可溶性糖的形成,为进一步合成花青素提供物质条件,有利果实着色,但果实中氮钾比过高,会导致着色变差。说明矿质元素也制约苹果红色的形成。 2 促进果实着色的措施为了减少对影响苹果红色素形成因素的制约,促进果实着色,栽培管理上要采取如下措施: 2.1 改善树体的透光度,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果园中果树群体和果树个体的透光度均须达到30%,方能有70%以上的果实能接受70%的全日照,才能获得全红的苹果。为此,对已经有主枝、侧枝结果的树,要少留主枝,尽量不留侧枝。新栽的苹果树、幼龄苹果树,树形最好采用中心干上只留分生侧枝的纺锤形树形,要解决单株树树冠郁闭光照不良和全果园光照恶化的问题。 2.2 促进苹果着色要注意氮肥的施用在年生长周期内树的生长后期,土壤中如含高氮,则不利果实着色。报道资料表明,土壤含氮量为0.07%~0.10%,叶片含氮量为2.2%~2.4%时,果实红色发育好,当7 月份叶片含氮量在2%左右时,果实上色好。5、6 月份施氮肥过多,后期果实着色差,果实成熟采果前一段时间内,要控制施氮肥;夏季以后要施用较多的钾肥,能够磷肥与钾肥配合施用更好。对红富士苹果在6—7 月间,增施1~2 次磷肥、钾肥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3 次;在果实生长后期,喷50 倍的草木灰浸出液,均有显著增色效果。 2.3 合理供水苹果树新梢徒长,过量消耗有机营养物质,影响果实增糖,不利着色。因此,不要对果树大水浇灌,并应及时排除果园积水。采收前如遇天气干旱,要给果树多次灌水,但每次灌水量要少;高温天气,在下午3时以后给挂果的树灌水,合理供水能够促进果实着色,减轻裂果。此外,使用促进果实着色剂、树下铺反光膜、摘叶、转果、套袋、保护树的浅层根系等,都是促进果实着色的有效措施,有条件时,也都可以应用。

脐橙的种植技术

脐橙的种植技术 1、定植 (1)苗木 首先要选择品种纯正,无病毒,够标准的嫁接苗。才能保证将来丰产稳产质优。(2)合理密植 为了达到早期丰产,要实行合理密植。一般可采用株行距2×3米,亩栽110株,定植后第二年开始试花投产。随着树冠的扩大压缩临时植株,最后待封行之前移栽或淘汰。 (3)定植时间 我市一般以秋栽为主。在9月下旬—11月上旬定植为宜。也可进行春栽。即在雨水节前后2月下旬—3月初进行为好。 (4)定植方法 首先挖好定植穴,施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将苗木放入穴内根系舒展,扶正苗木后用细表土填埋压紧,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合,不要埋住嫁接口,然后浇足定根水,若叶片萎蔫,可适当剪去部分嫩叶,以保证苗木成活率。 2、肥水管理 (1)科学施肥 A、幼树的施肥期及施肥量 未试花结果的幼树为营养生长时期,新梢生长量大,停止生长晚,促进新梢多次生长,多生健壮侧枝,加速分级,尽快形成多枝多叶的树冠是幼树施肥和管理的主要内容。施肥上要掌握勤施薄施的原则,以速效性的氮、磷肥为主,一般2月底至3月初施春梢肥,5月上、中旬施晚秋肥。平时结合病虫防治和灌水进行根外追肥。一般定植一年的树全年施入人畜粪水50公斤,尿素0.15公斤;第二年每株施入人畜粪50公斤、尿素0.2公斤;第三年每株施人畜粪100公斤,尿素0.15公斤,复合肥0.25公斤;第四年施人畜粪100公斤,尿素0.2公斤,复合肥0.4公斤。 B、生长结果树的施肥期及施肥量生长结果树是从营养生长占优势,逐渐转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趋于平衡的一个过渡阶段。前期既要使骨干枝继续形成,不断扩大树冠和根系,还要逐年提高产量,施肥要从保持营养生长和不断增加结果并重来考虑。据研究试花投产的树结果母枝早秋梢占70—80%,春梢占20—30%。因此,必须重施春、秋肥,促发质量好的春、秋梢。一般全年施四次肥,第一次在2月底至3月初进行,第二次在5月上中旬进行,以稳果为目的。这次肥料要控制速效性氮肥的用量。第三次7月中旬施入,以促发早秋梢和壮果之用。第四次在11月上中旬进行以恢复树势,提高花芽质量,保证树体越冬所需养分。施肥量应根据生长结果的情况来确定。一般全年每株施入人畜粪100公斤,复合肥1.1公斤,尿素0.3公斤,同时施入大量的厩肥、绿肥等有机肥。据我们调查双石果园成年树每株全年施碳铵0.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尿素0.25公斤,加拿大钾肥0.15公斤、复混肥0.25公斤,饼肥0.75公斤,猪粪水75公斤。(2)抗旱及排涝 抗旱的具体措施是,在旱季到来之前,中耕疏松表土,中耕要掌握夏秋浅挖以免挖伤表面根系;在旱季和高温季节用杂草、稿秆对树盘进行覆盖。这对于保水保肥,降温有良好作用;当土壤缺水时及时进行灌水以保证果树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排涝的主要办法是,在多雨的季节要挖好果园内的排水沟及时排除园内积水,降

伦晚脐橙种植技术

伦晚脐橙种植技术果品,栽培管理 一、伦晚脐橙品种特性 1.形态特征:树势强健,树姿较开张,萌芽力中等,成枝力较强,一年抽梢3~4次,新梢有不明显的短刺;叶片卵圆形,叶尖钝圆,叶色浓绿;成花能力较强,一般为单花,花萼深裂,柱头微凹,雄性不育,少数花为伞形花序。 2.物候期:芽萌动期3月上旬,春梢生长期3月中旬至4月上旬,夏梢生长期5月初至7月上旬,秋梢生长期7月下旬至9月初;现蕾期3月初至4月初,盛花期4月下旬前后;第一次生理落果期4月中下旬,第二次生理落果期5月中旬至6月上中旬;果实12月底至翌年1月份开始着色,2月底成熟,挂树至3~4月份品质更佳。 3.结果习性:一般以春梢和早秋梢为结果母枝。 果实性状:伦晚脐橙果实椭圆形,无子,果顶微凸出,果皮光滑,橙黄色,脐黄色,闭脐,单果质量250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4%,果实有香味,果肉细嫩,化渣程度高,风味较浓。 4.主要优点 大多数脐橙品种的成熟期都集中在11~12月,而伦晚脐橙在4月上市,正值水果淡季,市场优势明显。 伦晚果实生长期长,营养物质累积充分,口感香甜、化渣好、香气浓郁。 5.一些不足 伦晚脐橙晚熟,需挂树越冬,对栽培区冬季温度要求比较高。

伦晚脐橙花量大,但是花质差,坐果率低,如果保果措施不力,容易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果径80毫米以上的大果果渣多,不化渣,还容易枯水,此外裂果现象也比较严重。 二、伦晚脐橙种植技术 1.建园要求 伦晚脐橙对肥、水、温度及光照条件要求较高,一般应在北纬24.5以南、海拔高度300m以下丘陵山地建园,如三峡库区、赣南、桂中南等柑橘产区。 果园应建在山地中部,坐北朝南,尽量减轻冻害的发生。以疏松、深厚、肥沃和微酸性的土壤条件为佳。 2.定植管理 用枳作砧木,用露地育苗方式时,苗木假植4~6个月后,采取大苗带土定植。栽植时间可选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 高接植株要选择树龄20年以下,树体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与换接品种亲和力强的树。时间选择春、秋季,春接在3~4月进行,秋接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 3.肥水管理 幼树施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一次催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在生长季节新梢生长高峰期进行追肥,以氮肥和钾肥为主薄肥勤施,梢前淋海精灵生物刺激剂;高温干旱季节少施或不施,以防烧根;最后一次追肥控制在9月中旬以前施入,以防抽发

果实着色期用这个配方喷2遍

果实着色期用这个配方喷2遍 眼下很多水果都已经开始着色了,据陕西的果农朋友说,过10来天桃子就可以 上市了,已经摘袋完成,由于桃子套袋了,怕风味不足,准备再补一遍叶面肥,促着色增甜,防桃子软果,提高耐储运性。 这个果农的做法很聪明,果实在着色期喷施钙、硼等叶面肥,能够显著促进着色,有效减缓采后果实的生理变化,保持果实硬度,减少乙烯释放,增加果实的耐贮性。尤其对于一些热带亚热带水果而言,如柑橘、木瓜、菠萝蜜、龙眼、杨桃、红毛丹、芒果、番荔枝、荔枝等,能够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糖类和维生素C的含量,减少软果和口感风味变差,延长保鲜期。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小配方,自己在家就能配,而且不含调节剂,安全可靠,在采收前,着色期喷施1-2次,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品质和耐储运性,着色率达95%,糖度提高9%。 这个配方就是:钙肥+硼肥+葡萄糖粉末,一起看看怎么配制和使用。 一、配方简介 1、钙肥——流体钙镁: 给果树补充钙肥,一般是在根系旺长期土壤补钙,以及幼果期、膨果期、采收前叶面补充螯合钙。钙在果实着色期喷施,能够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的糖酸比,改善口感。 此外,钙通过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维持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调节与衰老有关的激素合成而延缓果实衰老;果实组织中高的钙水平可以抑制果实在贮藏期间VC、可溶性固形物、糖类等物质的降解,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降低呼吸速率,抑制乙烯产生,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冷害发生,从而延长果实贮藏寿命。 另外钙与果实中游离果胶酸结合,能够增加果胶钙含量,减小果实膜的透性,避免果胶分解,防止果实软化,增强果实的抗腐能力和贮藏性。 由于果实着色期,果梗草酸钙沉淀渐增,填塞维管组织,从而阻止果实发育中后 期钙的输入。建议选择有机螯合钙如流体钙镁,含钙量>170克/升,含镁和氮, 具有绿叶,增强光合,促膨大的效果;中性分子,活性高,穿过叶片角质层的速度比无机离子快,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强,可以克服常规钙肥只能在木质部运输的障碍,吸收快,利用率高;

脐橙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脐橙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在众多脐橙品种中,纽荷尔属于比较著名的一种,有着品质优良、果肉细嫩化渣、风味甜浓、无籽、早熟且耐贮运等优点,现将广州省梅州市脐橙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如下,以供种植户参考。 1 标准建园 脐橙种植适宜年降雨量 1600 mm 左右、年平均气温 18~22 ℃、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 -5.0 ℃、 1 月平均气温不低于7.0 ℃、≥10 ℃年均有效积温 5 500~6 500 ℃、空气相对湿度70%~80% 、年日照时数 1 800 h 左右、全年无霜期 280 d 以上、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在 10 ℃以上的环境条件。 1.1 平地建园 以符合适宜环境条件要求,且排灌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的平地或沙滩地种植脐橙为宜,位处最大洪水水位之上的地方可种植。易受冻和风害的地方,需在果园外围种植 3~5 行防护林带。 1.2 山地、丘陵建园 以符合适宜环境条件要求,且背风向阳、排灌条件好、交通便利、坡度不超过 25°的山地、丘陵适合种植。坡度大的山地、丘陵宜筑梯田,根据设计行距,按 0.2%~0.3% 比例测出等高线,然后修成等高梯田,梯面外高内低,内梯壁下挖竹节沟,以利蓄水、排水。易受冻害和风害的地方,在果园外围种植 3~5 行防护林带。

2 挖穴定植 2.1 挖穴 拉线定穴,定植密度为 600~750 株 /hm 2 ,株行距以 3.5~4.0 m×4.0 m 为宜,其疏密程度以方便农事活动为原则。提前挖好种植穴(长、宽、深各 80 cm ),深埋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分层施入,覆*时底层填入杂草及*杂肥,中上层填入表*和农家肥混匀,离地面30 cm 内保持净*。并整成高出地面 30 cm 的树盘,待植。 2.2 定植 一般在 2 — 3 月春梢萌芽前或 10 — 11 月秋梢老熟后栽植,成活率较高。栽植时,选用无病毒脐橙苗木,将营养桶撕开,保持根系完好,放入定植穴中央,边填*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壤密接。定植后淋足定根水,在树苗周围做直径 1 m 的树盘。脐橙苗种植后的 1 个月内,根据天气情况, 3~4 d 淋 1 次水;并用杂草或稻草等覆盖树盘,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壤疏松,保持*壤温度,促发新根,提高成活率。 3 *壤管理 在果树行间间种绿肥或豆科作物,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壤条件、肥效高且不妨碍幼树生长的绿肥品种或豆科作物为宜。人工挖穴种植的在定植 1 年后扩穴改*,机械挖壕种植的在定植 3 年后进行扩穴改*,于树冠外围滴水线处挖宽 40~50 cm 、深 60~80 cm 的条沟,压埋绿肥、稻秆30~50 kg/ 株、磷肥 0.5~1.0 kg/ 株,*壤 pH 值≤5.5 的果园加施石灰 0.5

脐橙的种植技术

脐橙的主要种植种类有哪些_脐橙的种植技术 又名美国脐橙,抱子桔,无核橙,花旗蜜桔。原产南美巴西,主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在中国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栽培较多,南方各省均有少量种植。其主要特点:树冠半圆形;果大,重约180~200克,果顶部常突出呈圆锥状,有脐,闭合或开张;果皮橙黄色,厚薄不均,果顶部较薄,油胞大,较稀疏,突出,囊瓣肾形,10~12瓣,中心柱大,半充实;汁胞脆嫩,汁多,风味浓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11%~15%,糖含量8克~12克/100毫升,酸含量0.9~1.0克/100毫升,品质上乘,鲜食极佳,无核。11月中、下旬成熟,不甚耐贮藏。华脐果大美观,品质优良,较耐寒。但因雄蕊不育,花粉极少,落花落果严重。一般产量极低。因此,可考虑在气温较低,气候较干燥的地区发展,并加强栽培管理,尚可提高产量。 华盛顿脐橙的芽变白海宁哈脐橙(Bahianinhanavelorange)树冠圆头形,树势较强。果实圆球形或椭圆形,比华盛顿脐橙稍小,单果重170~180克,多闭脐。果色橙红,果皮薄,果肉脆嫩,化渣,汁多,品质佳。白海宁哈脐橙系巴西主栽的脐橙品种。因适宜鲜果销售而发展迅速。 由华盛顿脐橙的珠心系选育而成的奥伯霍尔策脐橙(Oberholzernavelorange)系南非,树冠圆头形,树势开张,果实圆球形。脐不明显,单果重180克以上,果色橙黄,肉质脆嫩,味清甜,果实较耐贮藏。10月中下旬成熟,结果早,丰产,适宜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纽荷尔”脐橙投入产出期较短,一般定植后第三年就能挂果生产,四年以上成年果树,一般亩产可达2500~3000公斤,寿命可长达40~50年,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赣南脐橙栽培技术规范

. 赣南脐橙栽培技术规 1、主要容与适用围 本规规定了赣南脐橙建园、土壤管理、施肥、水分管理、保花保果、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有关技术要求。 本规适用于赣南脐橙大田生产栽培。 2、建园 2.1 园地选择 2.1.1 园地位置:脐橙园应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大气、土壤和灌溉水都不能有污染的地方建园。 2.1.2 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8—19℃,极端低温为-5℃以上;1月份平均温度≥8℃,≥10℃的年活动积温在5600-6500℃之间,年降雨量150O毫米左右,年日照在16O0 小时左右的地区均适宜栽培。 2.1.3 土壤条件: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PH值5.5一6.5;地下水位1米以下的土壤或砂壤上为佳。PH值低于5.5的红壤粘土通过改良也适宜种植。 2.1.4 地形地势:以平地和缓坡地最为适宜,丘陵坡地坡度一般控制在25度以下。 2.2 园地规划 2.2.1 道路设置: 按果园面积大小,设置干道、支道和操作道。干道宽6米,与交通干道连接,贯穿全园;支道宽4米,连接干道;通向各小区;操作道宽1一2米,与干道、支道和每块梯田相连,是垂直于坡面的纵向便道。 2.2.2 小区划分:

小区是种植脐橙的地块地段,赣南在丘陵、山地建园,地面崎岖不平,小区面文档Word . 积依地形而定,大则15—30亩,小则5—10亩均可。 2.2.3 水土保持体系的设计 水土保持是赣南丘陵、山地建园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是保持果园生态平衡的先决条件,是山、林、水、果、路综合治理的一个体系,它包括涵养林、等高截流沟、等高梯田、竹节沟等。 2.2.3.1 涵养林:涵养林是在果园最高处,保留植被,就是常说的“山顶戴 帽”。它兼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小气候诸多 作用。一般坡度在15度以上的山地要求留涵养林。涵养林围应占坡长的 1/5-1/3。 2.2.3.2 等高截洪沟:在涵养林下方挖宽、深各一米的等高环截洪沟。挖起的土堆在沟的下方作成小堤,环山截洪沟每隔15—20米留一土埂,土埂比沟面低20一30厘米,以拦截并分段储蓄山顶迳流,防止山洪冲刷梯田。截洪沟与总排水沟相接处,用石块砌堤挡或种草皮,防治冲刷。 2.2.3.3 修筑等高梯田: 等高梯田是将陡坡变成带状平地,可以防止雨水侵蚀冲刷,使耕作、管理等得到大大的改善。目前在赣南盛行修筑的是反坡梯田。即在同一等高水平线上, 把梯田面修成低外高(里外高差20cm左右),成一倾斜面,并在梯壁下挖一条 蓄水‘竹节沟”,能有效地缓解径流保水保土。 2.2.4 排灌系统的规划 2.2.4.1挖等高截洪沟:在涵养林(山顶戴帽)下方挖一条宽、深各一米的等 高环山截洪沟。拦截山水,将径流山水拦截入蓄水池,大雨将池满后的余水排走,保护园地免冲刷。 2.2.4.2 排(蓄)水沟:纵向与横向排(蓄)水沟结合设置。纵向(主)排 水沟多文档Word .

影响苹果果实着色的因素

影响苹果果实着色的因素 苹果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在我国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因此现在苹果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在种植苹果的时候,想要提高苹果的商品价值的话,则一定要注意果实着色。那么影响苹果果实着色的因素都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影响苹果果实着色的因素,一起来看看吧! 1、温度因素 苹果是一种喜欢生长在冷凉环境下的水果,因此温度是影响苹果果实着色的主要原因。在苹果采收前半个月左右的时候,温度的变化会与花青素形成一个负相关的,较低的温度环境能够促进花青素的合成。因此在苹果果实着色期的时候,将均温保持在较低的阶段,适当扩大昼夜温差对苹果果实的着色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中晚熟品种的果实,温差应保持在10度左右。

2、树体营养 苹果树树体内的营养积累同样也会影响到苹果果实的着色,尤其是糖分等营养物质的积累。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果实内的可溶性固形物。经过专业数据调查显示,苹果果实着色率如果低于40%的话。那么果实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会超过12%。而如果着色率达到了80%的话,那么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则可达到15%左右。因此可以看出,苹果果实的着色率与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是呈正比的。

3、营养比例 苹果在生长中对营养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并且也比较全面。不同的矿物质种类对苹果果实的着色会有着直接影响。例如如果是富士苹果的话,那么在7月的时候,如果树体内氮元素比例不足2.5%的话,叶柄仍为绿色,导致糖分积累不足而造成果实着色不良。因此我们要根据苹果果树的营养比例情况进行对应施肥,例如如果果树缺钾的话,那么适当提高钾肥比例可促进果实着色。而果实不缺钾的话,则不用再施钾肥,否则对果实的着色时非常不利的。

赣南脐橙栽培技术规范

赣南脐橙栽培技术规范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赣南脐橙建园、土壤管理、施肥、水分管理、保花保果、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有关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赣南脐橙大田生产栽培。 2、建园 2.1 园地选择 2.1.1 园地位置:脐橙园应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大气、土壤和灌溉水都不能有污染的地方建园。 2.1.2 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8—19℃,极端低温为-5℃以上;1月份平均温度≥8℃,≥10℃的年活动积温在5600-6500℃之间,年降雨量150O毫米左右,年日照在16O0 小时左右的地区均适宜栽培。 2.1.3 土壤条件: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PH值5.5一6.5;地下水位1米以下的土壤或砂壤上为佳。PH值低于5.5的红壤粘土通过改良也适宜种植。2.1.4 地形地势:以平地和缓坡地最为适宜,丘陵坡地坡度一般控制在25度以下。2.2 园地规划 2.2.1 道路设置: 按果园面积大小,设置干道、支道和操作道。干道宽6米,与交通干道连接,贯穿全园;支道宽4米,连接干道;通向各小区;操作道宽1一2米,与干道、支道和每块梯田相连,是垂直于坡面的纵向便道。 2.2.2 小区划分: 小区是种植脐橙的地块地段,赣南在丘陵、山地建园,地面崎岖不平,小区面积依地形而定,大则15—30亩,小则5—10亩均可。 2.2.3 水土保持体系的设计 水土保持是赣南丘陵、山地建园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是保持果园生态平衡的先决条件,是山、林、水、果、路综合治理的一个体系,它包括涵养林、等高截流沟、等高梯田、竹节沟等。 2.2.3.1 涵养林:涵养林是在果园最高处,保留植被,就是常说的“山顶戴帽”。它兼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小气候诸多作用。一般坡度在15度以上的山地要求留涵养林。涵养林范围应占坡长的1/5-1/3。2.2.3.2 等高截洪沟:在涵养林下方挖宽、深各一米的等高环截洪沟。挖起的土堆在沟的下方作成小堤,环山截洪沟内每隔15—20米留一土埂,土埂比沟面低20一30厘米,以拦截并分段储蓄山顶迳流,防止山洪冲刷梯田。截洪沟与总排水沟相接处,用石块砌堤挡或种草皮,防治冲刷。 2.2.3.3 修筑等高梯田: 等高梯田是将陡坡变成带状平地,可以防止雨水侵蚀冲刷,使耕作、管理等得到大大的改善。目前在赣南盛行修筑的是反坡梯田。即在同一等高水平线上,把梯田面修成内低外高(里外高差20cm左右),成一倾斜面,并在梯壁下挖一条蓄水‘竹节沟”,能有效地缓解径流保水保土。 2.2.4 排灌系统的规划 2.2.4.1挖等高截洪沟:在涵养林(山顶戴帽)下方挖一条宽、深各一米的等高环山截洪沟。拦截山水,将径流山水拦截入蓄水池,大雨将池满后的余水排走,保护园地免冲刷。

果瑞水果着色创业计划书

果瑞水果着色创业计划 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果瑞水果着色创业计划书 第一章摘要 一、商业模式 我公司处于筹建阶段,公司采取有限责任制。 二、公司地址 公司位于南京市江宁区。 三、产品介绍 果瑞系列是利用植物内源素GNT(大豆异黄酮)作为主要原料研制的主要用于水果着色的新产品,该产品无论是针对树上果实还是离体果实,均能促进果实花青素的积累。在不影响果实品质的前提下促进果实着色,研究还证明果瑞系列还具有改善果实品质的作用。 四、产品品种 果瑞系列1号——苹果专用 果瑞系列2号——桃子专用 果瑞系列3号——葡萄专用 五、产品优势 如何改善果品外观品质,特别是促进红色品种“绿色”着色一直是国内外果树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促进红色品种着色的传统办法有:合理修剪、疏花疏果、套袋、转果、摘叶、铺反光膜等。

传统办法的缺点:采用以上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确实能够促进苹果增色,但是这些技术方法花工多,成本高,而且套袋后往往会降低果实内含物含量,使水果质量有所降低。所以,国外已经不提倡苹果套袋栽培技术。 果瑞系列产品的优势:果瑞系列产品以植物内源素(所谓植物内源素是指植物体内的天然产物,农田中使用不会引起污染或产品安全问题。)GNT作为主要原料,解决了传统着色办法的缺点,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经济、使用方便、不影响果实其它品质等优点。 六、价值评估 果瑞系列产品本身特点,决定其在我国这样一个水果生产大国,市场前景极为广阔。同时,由于其是以植物体内产生的天然物质作为主要成分的绿色产品,对于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产品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七、市场定位 我们的产品主要面向全国以种植水果为主的大型果场及果农,它们主要以生产苹果、桃子、葡萄为主。 八、市场分析 各水果厂商及果农要想提高水果的经济效益,在同等水果质量的前提下,必须从果实的外观入手,而水果颜色在果实外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往的着色技术具有技术方法花工多,成本高,而且套袋后往往会降低果实内含物含量等缺点,这就为环保、高效、经济、安全、使用方便的果瑞系列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脐橙栽培新技术

二、脐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脐橙为无患子目芸香科柑橘属甜橙变异种。十五世纪葡萄牙人将中国甜橙带到美洲,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在巴西的巴伊亚州一个修道院内种植的甜橙中发现了无籽果实有脐的变异种树,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传入美国嫁接成功,目前世界上栽培的脐橙品系几乎都是来自华脐芽变或珠心系变异。由于脐橙的品质优异,具有特殊的经济价值,世界各柑橘生产国均有栽培,成为著名的柑橘品种。我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就有引进栽培脐橙的历史。

一、栽培品种 1、华盛顿脐橙 华脐芽变系,原产巴西,美国引种成功后称为华盛顿脐橙。我国最早于1919 年从日本引入。树势强,开张,枝叶披散,基本无刺或刺不发达。叶较大,翼叶明显。果实较大,近圆球形,基部较窄,顶部常膨大而使果实呈圆锥形。果面光滑,深橙至橙红色。果皮厚薄不均,基部厚,顶部薄。汁胞脆嫩多汁,化渣。风味酸甜适口,富香气。果实12 月中、下旬成熟 2、纽荷尔脐橙

华脐芽变系,美国加州主栽品种。1978 年引入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栽培。生长势强,稍开张,枝梢粗壮。叶片较大,长卵园形,叶色浓绿。具很强的早结丰产、稳产性。果实较大,长椭圆形,纵径明显大于横径。果面光滑,深橙红色。脐孔较小,多闭脐,脐黄、裂果较轻。肉质脆嫩化渣,汁多,风味浓甜,品质优良。果实11 月中、下旬成熟,是赣南脐橙产区的主栽品种。 3、朋娜脐橙 华脐芽变系,美国加州主栽品种,1978 年引入我国,各柑橘产区广有栽培。长势中庸,枝条短而密,具小刺,多年生枝上有瘤状突起。叶片较小,卵圆形。抗逆性强,具早结丰产、稳产性。肉质较大,圆球形。脐孔大,开脐较多,易发生脐黄、裂果,果皮深橙黄色。肉质脆嫩化渣,较致密,风味较浓,甜酸适口。果实11 月上、中旬成熟。 4、纳维林娜脐橙 华脐芽变系,原产美国加州,西班牙、意大利等地中海国家主栽品种。1979 年引入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栽培。生长势强,枝梢粗壮开张,具小刺。叶片长卵圆形,叶色浓绿,物候期与纽荷尔相近,具有早期丰产性。果实长椭圆形,两端稍突出似柠檬。果皮

赣南脐橙种植技术

赣南脐橙五项技术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整形修剪 1、修剪的主要时期 冬季修剪:指采果后至翌年春芽萌发前的修剪。为防止冻害应尽量多留老叶过冬,一般在“立春”前后进行。 夏季修剪:指生长季节的修剪 2、脐橙各年龄时期整形与修剪 (1)幼年树的整形与修剪 树形:生产上常采用开心自然圆形。即通过人工整形,形成一个主干,3—4个主枝,9—12个副主枝树形结构。主枝分布均匀,并与水平成30—45度角。 (2)幼树整形方法 第一年: ①选留主枝:定干抽梢后,在离地面30一50厘米范围内选留生长势较强,着生角度合理,分布均匀,相互有间隔(5—10cm)的新梢3一4个,注意摘心,作为主枝培养。其它除少量留5—8片叶摘心作辅养枝外,全部抹除。采用拉枝或立支柱扶缚主枝使主枝分枝角呈30一45度角。 第二年: ①春季萌芽前,所留主枝适当短截细弱部分。 ②春梢萌发后,在先端选一生长强的枝作为主枝延长枝,其余作为侧枝,辅养枝。 第三年:继续培养生枝延长枝和选留第二、三副主枝和配臵侧枝。 春季萌芽前,对主枝延长枝和第一副主枝适当短截细弱部分,春梢萌发后,在其先端选留一生长强的枝继续作主枝和副主枝的延长枝,夏、秋梢萌发后,分别留一个强夏、秋梢作为主枝和副主技的延长枝。 (3)幼树修剪 整个幼树时期的修剪,除短截主枝、副主枝的延长枝外,应尽量轻剪,同时,除对过密枝群作适当疏删外,尽量以摘心、抹芽放梢等手段来代替短截与疏剪。 (4)初结果树修剪 初结果树的修剪,主要是短截各级骨干枝(主枝、副主枝)的延长枝,抹除夏梢,促发健壮秋梢。对过长的营养枝留8—10片叶及时摘心,回缩或短截结果后的枝组。抽生较多夏、秋梢营养枝时,可采取“三三制”处理:即短截1/3生长势较强的枝,疏去1/3较弱枝,保留1/3的中庸枝。 通常采取“两促(促春梢和早秋梢),两控(控夏梢和晚秋梢)”技术。 (5)盛果期大树修剪 盛果期大树的修剪,主要是回缩结果枝组,落花落果枝组和衰退枝组,剪除枯枝、病虫枝,及时更新侧枝、枝组和小枝。对较拥挤的骨干枝适当疏剪开“天窗”,使树冠通风透光。对当年抽生的秋梢实行“三三制”处理(即短强、留中、去弱),保持抽梢和结果的相对平衡,防止大小年结果。 (6)衰老树更新修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