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镇痛药

镇痛药

Opioid Analgesics & Antagonists

概述

疼痛是多种原因引起、使患者感受痛苦的一种症状。

一疼痛的性质:

(1)快痛(锐痛:外伤,骨折,急性心梗)

尖锐,定位清楚,快、短;

(2)慢痛(钝痛:头痛、牙痛、月经痛、关节痛)

烧灼痛,定位模糊,慢、长;

概述

二缓解疼痛的药物分类:

(1)镇痛药(analgesics)

(2)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3)局麻药 local anesthetics,全麻药 anesthetics

(4)三环抗抑郁药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5)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antiepileptic

概述

三镇痛药的特点;

1.镇痛作用强;

2.对呼吸有抑制作用;

3.反复应用易成瘾

四镇痛药的分类:

1.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2.人工合成镇痛药;

3.具有镇痛作用的其他药

第一节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阿片(opium)

又名鸦片

阿片的研究历史

1)公元前16世纪埃及的草纸文对鸦片已有记载,可能是鸦片的最早文字记载。

2)公元前130~63年,“theriaca”中含有阿片。

3)公元1世纪,罗马学者的《百科全书》中记载阿片为止痛剂。

4)10~11世纪,阿拉伯医学家了解了阿片的麻醉用途(镇痛镇静)。

5)16世纪,阿片在欧洲已被人们广泛应用,“鸦片酊”即为当时用于治疗腹泻的阿片

制剂。

6)18世纪以后,“复方樟脑酊”、“棕色合剂”在临床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用于止泻止

咳同时,吸鸦片开始在东方流行。

7)19世纪开始,对阿片的主要成分进行开发。

阿片的化学成分

20多种生物碱分两大类:

阿片类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

【阿片类的作用机制研究历史】

一、作用机制的研究历史

①1915年:烯丙基去甲可待因可防止或消除吗啡或海洛英引起的呼吸

抑制;

②1940年:烯丙吗啡有较强的对抗吗啡作用,可促进阿片成瘾者的戒

断症状;

③1940年以后:环丁甲二氢吗喃、布普林诺啡、镇痛新等进入临床;

④1963年:我国发现morphine的镇痛部位在第三脑室周围;

⑤1967年,设想脑内有阿片受体

⑥1973年:证明脑内、脊髓内存在阿片受体;

⑦1975年:从猪脑中分离出两种脑啡肽,其在脑内的分布与阿片受体

一致;

⑧1993年:阿片受体分子克隆成功;

阿片受体的分布

①与痛觉整合及感受有关的部位: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

灰质区的阿片受体;

②情绪及精神活动(新快、成瘾的作用部位):边缘系统及蓝斑核阿片受体;

③咳嗽反射、呼吸中枢和交感中枢:延髓的孤束核;

④缩瞳有关部位:中脑盖前核;

⑤胃肠活动(恶心、呕吐反射):脑干极后区、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

⑥肠肌也存在阿片受体。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3种亚型,即μ、κ、δ(σ)。

吗啡的主要药理效应如镇痛、镇静、呼吸抑制、缩瞳、欣快以及依赖性等主要由μ受体介导。

【药理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

①作用强,最有效;

②选择性高,在镇痛的同时意识清楚,听觉、视觉及触觉等不受影响;

③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④有欣快感;

【药理作用】

2.镇静

3.嗜睡、精神朦胧、理智障碍等;

4.环境安静情况下易入睡,但容易唤醒。

5.呼吸抑制

6.治疗量的morphine就有呼吸抑制作用;

7.表现为呼吸频率下降,潮气量下降,每分通气量下降;

8.呼吸抑制是morphine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药理作用】

4.镇咳

特点:镇咳作用强,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咳嗽都有效。

5.其他:缩瞳(针尖样瞳孔);恶心、呕吐

【药理作用】

二.平滑肌兴奋

【药理作用】

三.心血管

特点:

①治疗量对心率、心律和心收缩力无影响,但可抑制血管平滑肌,对某些个体

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②较大剂量静脉注射使卧位病人的血压下降;

③更大剂量可出现心动过速,由于morphine可引起组胺释放和抑制血管运动

中枢所致;

④升高颅内压,由于呼吸抑制,CO2潴留,脑血管扩张。

【临床应用】

1.镇痛:

①主要用于其它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如严重创伤、烧伤、癌症等;

②心肌梗塞引起的剧痛,血压正常者可用,机理是:镇静和扩血管。

③严重绞痛(肾绞痛、胆绞痛)需要合用阿托品类解痉药。

2 心源性哮喘*(配合强心苷、呋塞米、氨茶碱)

1止泻:常用阿片酊或复方樟脑酊。

【不良反应】

1.治疗量时发生的一般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胆绞痛、便秘、排尿困难、

嗜睡、眩晕及呼吸抑制;

2.耐受性和成瘾:

●耐受性

●成瘾

●戒断症状:烦躁,失眠,打呵欠,流泪流涕,肌肉震颤,呕吐,腹

痛,虚脱甚至休克。

【成瘾的治疗】

药物替代疗法

❿美沙酮

❿二氢唉托啡

❿美沙酮和二氢唉托啡联合治疗或序贯交替使用。

❿可乐定

【急性中毒】

❿表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紫绀、尿少、体温下降,死于呼吸麻痹。

❿治疗:人工呼吸、给氧、注射纳洛酮

【禁忌症】

❿禁用于分娩止痛和哺乳妇女止痛;

❿禁用于支气管哮喘及肺心病患者;

❿禁用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可待因(codeine)

❿可待因的镇痛作用仅吗啡的1/12;镇咳作用为其1/4;

❿生物利用度高,持续时间与吗啡相似;

❿镇静作用不明显;

❿欣快感及成瘾性弱于吗啡;

❿在镇静剂量下,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较轻;

❿无明显的便秘、尿潴留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副作用;

❿可待因为典型的中枢镇咳药;

第二节人工合成镇痛药

哌替啶(pethidine),又名度冷丁(dolandine)、麦啶(meperidine)

特点:

❿镇痛效力弱于吗啡;取代吗啡用于各种疼痛;

❿维持作用时间短,仅2~4小时;

❿抑制呼吸的作用较弱;

❿对咳嗽中枢抑制较轻,无缩瞳作用;

❿一般不引起便秘,无止泻作用,但能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提高胆道压力;

❿成瘾性发生较慢,戒断症状持续时间较短;

❿其代谢产物对中枢有兴奋作用;

❿其镇静作用可消除患者术前紧张、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用量;

阿法罗定(alphaprodine),又名(anadol)

特点:

短效,主要用于短时止痛

可与阿托品合用,以解除胃肠道、泌尿道、平滑肌痉挛性的疼痛

呼吸抑制作用与成瘾性均较轻

芬太尼(fentanyl)

特点:

❿镇痛作用较吗啡强100倍,用于各种剧痛;

❿维持时间1~2小时;

❿与氟哌利多合用,“神经安定镇痛”;

❿成瘾性较小;

美沙酮(methadone)

特点:

口服与注射同样有效,作用性质和维持时间与吗啡相似;

耐受性与成瘾性发生较慢,戒断症状略轻,且易于治疗;

适用于各种剧痛,也用于吗啡成瘾的替代疗法

喷他佐新(pentazocine,镇痛新)

主要激动κ、δ受体,可拮抗μ受体,成瘾性很小;

镇痛效力为吗啡的1/3,抑制呼吸作用约为吗啡的1/2;

可减弱吗啡的镇痛作用,并可促进吗啡的成瘾者戒断症状的产生;

大剂量时可产生精神症状,有时可引起焦虑、恶梦、幻觉等;

对胆道的兴奋作用较弱;

心血管作用不同于吗啡,大剂量可增快心率,升高血压;

二氢唉托啡(dihydroetorphine)

镇痛效力为吗啡的12000倍,维持2小时左右;

小剂量间断用药不易产生耐受性,故用于镇痛或吗啡类成瘾者的戒毒治疗;

第三节其他镇痛药

曲马朵(tramadol)

特点:

镇痛作用强度与喷他佐新相似;

不抑制呼吸,不影响心血管功能、不产生便秘等副作用;运用于中等程度及

重度,急、慢性疼痛和外科手术,分娩,晚期肿瘤疼痛;

长期应用也会成瘾,不宜用于轻度疼痛;

布桂嗪(bucinnazine)又名强痛定(fortanodyn, AP-273)

多用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炎症性及外伤性疼痛、关节痛等;

有成瘾性的可能,宜慎用;

延胡索乙素及罗通定

特点:

❿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无关,无成瘾性;

❿对慢性持续性钝痛效果较好,用于治疗胃肠及肝胆等内科疾病引起的钝痛、一般性头痛等;

❿也可用于分娩止痛和痛经,对产妇和胎儿均无不良影响;

第四节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与纳曲酮

纳洛酮(naloxone)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对4型阿片受体都有拮抗作用;

2.本身无明显的药理效应及毒性;

3.对吗啡成瘾者可加速诱发戒断症状;可用于吸毒成瘾者的诊断;

4.对吗啡中毒者,小剂量就能迅速翻转吗啡的作用和消除其呼吸抑制现象;适

用于吗啡类镇痛药的急性中毒;

5.镇痛药的理论研究中为工具药。

纳曲酮(naltrexone)

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作用维持时间较长;

本章要求

掌握:阿片碱类镇痛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熟悉:可待因的作用特点及用途;度冷丁的药理作用、成瘾性、注意事项;

了解:镇痛药的分类、作用特点、禁忌症及应用注意事项;

思考题

试述吗啡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制?

慢性疼痛患者通常伴随有心理和情绪问题,而抑郁是慢性疼痛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

一。据统计,在慢性疼痛患者中高达67%的患者有心理异常,其中人格障碍占31%~59%。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镇痛”作用是通过以下机制实现:①抑制5-HT、多巴胺、去甲肾

上腺素在突触部位的回收,这些神经递质对内源性的阿片系统产生作用,提高疼痛

的國值,并能阻止受损神经发放神经冲动。②改善抑郁情绪,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应对。③对前列腺合成酶的轻微抑制作用。④对色氨酸代谢的正性作用。⑤其抗胆

碱能及抗组胺作用。⑥此外,还有一些潜在的作用,包括钠钾通道的阻断,对GABAβ

的作用及对腺苷的作用等。

临床研究证实,三环类抗抑郁药的镇痛作用与抗抑郁作用是相互独立的,在剂量明

显低于发挥抗抑郁疗效所需剂量时即可产生镇痛作用。即用于某些慢性疼痛时,镇

痛效应快于抗抑郁效应,无抑郁者疼痛也可改善。由于它们可以阻滞钠离子通道,具有长效局麻药的作用,有作为长效局麻药用于麻醉及镇痛的应用前景,比如三环

类的阿米替林等,虽然由于其毒性作用和组织损伤,自2004年以来这方面的研究

逐渐减少了,但是其作为一种局麻辅助药物仍有一定的研究前景。它们对带状疱

疹后神经痛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常作为一线药物使用。此外,对纤维肌痛和慢性下腰背痛也有良好的疗效。

抗抑郁药的镇痛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当前,FDA没有许可抗抑郁药作为镇痛药物应

用,抗抑郁药仍然是慢性疼痛治疗中的辅助药物。为减少用药的副作用,一般建议先从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渐增量到有效剂量后开始维持服用,一旦症状改善可缓慢减量。现镇痛疗效肯定的抗抑郁药有:二环类的曲唑酮治疗慢性腰背部疼痛。三环类的阿米替林治疗肌纤维痛、面部疼痛、偏头痛及中枢性疼痛,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的苯乙肼治疗面部疼痛,以及四环类的米安舍林治疗慢性腹痛等。其中三环类抗抑郁剂对头痛、中枢性疼痛和神经病性疼痛疗效显著。抗抑郁药的副反应主要与其抗胆碱作用有关。一般来说,对5-HT受体选择性高的药物,其副作用也小。

药理学—— 镇痛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镇痛药知识点归纳 镇痛药——是一类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减轻或消除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但不影响意识及其他感觉的药物。 因多数药物反复应用可成瘾,又称麻醉性镇痛药或成瘾性镇痛药。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如吗啡和可待因等; 二、人工合成镇痛药:如哌替啶、曲马多和芬太尼等; 三、其他镇痛药:如罗通定、奈福泮等。 一、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是罂粟果浆汁的干燥物,含20多种生物碱,分为: 菲类(吗啡、可待因等) 异喹啉类(罂粟碱等) (一)吗啡 【药动学】 1.吸收:口服易吸收,但首关效应显著,生物利用度低,故常注射给药。 2.分布:1/3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型吗啡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极少量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发挥作用。 3.代谢:60%~70%在肝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10%脱甲基生成去甲吗啡。 4.排泄:代谢物及原形主要经肾排泄,少量经胆汁排泄和乳汁排泄,t1/2约2.5~3h。也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故临产前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吗啡。 【镇痛机制】 ◇吗啡 + 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的类型:μ(产生成瘾性) κ δ σ 【药理作用】 1.中枢作用 镇痛、镇静、致欣快 抑制呼吸 镇咳 缩瞳

催吐 2.外周作用 心血管:血管扩张 平滑肌:兴奋 镇痛、镇静、致欣快 特点: 作用强、选择性高、意识清楚。 慢性钝痛>急性锐痛; 镇静和致欣快作用可消除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抑制呼吸 机制: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并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特点: 治疗量——呼吸频率减慢; 急性中毒——呼吸频率3-4次/分,应给予中枢兴奋药解救。 ——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镇咳 机制: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消失。 特点:镇咳作用强,但易成瘾。 ——临床常用可待因代替。 缩瞳 机制:作用于中脑盖前核阿片受体,兴奋动眼神经缩瞳核,引起瞳孔缩小。 特点:针尖样瞳孔常作为诊断吗啡过量中毒的重要依据之一。 ——有机磷中毒、吗啡中毒,都有针尖样瞳孔。 催吐 机制: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引起恶心和呕吐。 特点:连续用药可消失。 ——中枢性催吐药:阿扑吗啡(去水吗啡)用于急性中毒不能洗胃时。 平滑肌:兴奋 (1)消化系统(平滑肌张力升高) ①便秘: 胃窦张力增加——胃排空速度减慢; 小肠、结肠张力增加——推进性蠕动减慢或消失; 中枢抑制——便意迟钝; ②兴奋胆道Oddi括约肌: 胆道和胆囊内压增加——可诱发胆绞痛; ③抑制胆汁、胰液和肠液的分泌。 (2)其它 ①治疗量吗啡增强子宫平滑肌张力:延长产程,影响分娩。 ②增强膀胱括约肌张力:导致尿潴留 ③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量吗啡可诱发哮喘:禁用 心血管:血管扩张 ①全身血管扩张→直立性低血压 ②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增高 ——颅外伤和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肿瘤)者禁用。

药理学讲稿之第十七章 镇痛药

第十七章镇痛药 疼痛是多种疾病的症状,机体局部物理(刀、枪、烫伤)、化学性(酸、碱)——释放致痛物质(PG、5-HT、缓激肽)——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痛觉中枢——痛觉。 要辨证地看待疼痛,疼痛的性质和部位往往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例如阑尾炎的痛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心绞痛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并且放射到左肩、背部,在疾病未诊断清楚之前,不要轻易见痛止痛,以免延误诊断但是非常强烈的疼痛(心梗、外伤)可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的紊乱,肌肉紧张、出汗升高,甚至休克和死亡,要用镇痛药。镇痛药按药理作用现机理分为两类: 1、中枢性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痛觉,消除或缓解疼痛,而对其他感觉无影响,并保持意识清醒的药物——阿片类生物碱及人工合成代用品——剧痛——久用成瘾性——成瘾性镇痛药或麻醉性镇痛药; 2、外周镇痛药:这些药物除镇痛作用外,有的还有发热、抗炎、抗风湿的作用——解热镇痛药——风湿痛、钝痛。 第一节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阿片:为罂粟未成熟蒴果浆汁的干燥物,内含20多种生物碱(占25%): 菲类:吗啡占19%,可待因占0.5%——镇痛,镇咳作用. 异喹啉类:罂粟碱占1%——松弛平滑肌作用. 一、吗啡: (一)化学结构: CH3 N 1、主体结构是保留四个双键的氢化菲核(环A、B、C) 2、与B环稠合的是N-甲基哌啶环; 3、连接A环与C环有一氧桥; 4、环A上有酚羟基和环C上有醇羟基,如果酚羟基上的氢被-CH3取代,镇痛作用减弱,如可待因;如哌啶环上N位甲基被烯丙基取代,则从激动剂变成拮抗剂,如纳酪酮。(二)药动学特点: 1、口服给药易吸收但利用率低——首过效应明显——注射给药——im、SC 2、分布广泛,小剂量 (1)BBB——CNS; (2)胎盘屏障——胎儿体内抑制呼吸——不能用作分娩止痛; (3)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不能用;

药理学—镇痛药

镇痛药 Opioid Analgesics & Antagonists 概述 疼痛是多种原因引起、使患者感受痛苦的一种症状。 一疼痛的性质: (1)快痛(锐痛:外伤,骨折,急性心梗) 尖锐,定位清楚,快、短; (2)慢痛(钝痛:头痛、牙痛、月经痛、关节痛) 烧灼痛,定位模糊,慢、长; 概述 二缓解疼痛的药物分类: (1)镇痛药(analgesics) (2)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3)局麻药 local anesthetics,全麻药 anesthetics (4)三环抗抑郁药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5)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antiepileptic 概述 三镇痛药的特点; 1.镇痛作用强; 2.对呼吸有抑制作用; 3.反复应用易成瘾 四镇痛药的分类: 1.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2.人工合成镇痛药; 3.具有镇痛作用的其他药 第一节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阿片(opium) 又名鸦片 阿片的研究历史 1)公元前16世纪埃及的草纸文对鸦片已有记载,可能是鸦片的最早文字记载。 2)公元前130~63年,“theriaca”中含有阿片。 3)公元1世纪,罗马学者的《百科全书》中记载阿片为止痛剂。 4)10~11世纪,阿拉伯医学家了解了阿片的麻醉用途(镇痛镇静)。 5)16世纪,阿片在欧洲已被人们广泛应用,“鸦片酊”即为当时用于治疗腹泻的阿片 制剂。 6)18世纪以后,“复方樟脑酊”、“棕色合剂”在临床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用于止泻止 咳同时,吸鸦片开始在东方流行。 7)19世纪开始,对阿片的主要成分进行开发。 阿片的化学成分 20多种生物碱分两大类: 阿片类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 【阿片类的作用机制研究历史】 一、作用机制的研究历史

药理学镇痛药

药理学镇痛药 一、A1 1、哌替啶禁用于 A、人工冬眠 B、产前止痛 C、手术止痛 D、麻醉前给药 E、心源性哮喘 2、吗啡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缩瞳作用 B、止吐作用 C、欣快作用 D、呼吸抑制作用 E、镇静作用 3、镇痛作用效价强度最高的药物是 A、吗啡 B、哌替啶 C、芬太尼 D、喷他佐辛 E、美沙酮 4、哌替啶不引起 A、恶心呕吐 B、便秘 C、镇静 D、体位性低血压 E、呼吸抑制 5、常用于吗啡或海洛因成瘾者脱毒治疗的药物是 A、哌替啶 B、可待因 C、罗通定 D、喷他佐辛 E、美沙酮 6、下列关于镇痛药吗啡的镇痛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镇痛作用强大,对各种疼痛均有效 B、对持续性钝痛强于间断性锐痛 C、镇痛同时伴有镇静,可消除紧张情绪 D、对间断性锐痛强于持续性钝痛 E、伴有欣快感

7、吗啡引起胆绞痛是由于 A、胃窦部、十二指肠张力提高 B、抑制消化液分泌 C、胆道平滑肌痉挛,括约肌收缩 D、食物消化延缓 E、胃排空延迟 8、因吗啡具有扩张血管、镇静和抑制呼吸等作用,故可用于治疗 A、心源性哮喘 B、支气管哮喘 C、肺源性心脏病 D、颅脑损伤致颅内压升高 E、分娩镇痛 9、下列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痛,吗啡不适用于 A、心肌梗死性心前区剧痛 B、癌症引起的剧痛 C、大面积烧伤引起的剧痛 D、严重创伤引起的剧痛 E、颅脑外伤引起的剧痛 10、可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的药物是 A、阿片酊 B、美沙酮 C、阿法罗定 D、阿司匹林 E、哌替啶 11、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A、镇痛、镇静、催眠、呼吸抑制、止吐 B、镇痛、镇静、镇咳、缩瞳、催吐 C、镇痛、镇静、镇咳、呼吸兴奋 D、镇痛、镇静、止吐、呼吸抑制 E、镇痛、镇静、扩瞳、呼吸抑制 12、吗啡中毒最主要的体征是 A、瞳孔缩小 B、循环衰竭 C、恶心、呕吐 D、中枢兴奋 E、血压降低 13、吗啡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心源性哮喘 B、瞳孔缩小 C、呼吸肌麻痹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药理学-镇痛药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药理学-镇痛药 [单选题]1.哌替啶禁用于 A.人工冬眠 B.产前止痛 C.手术止痛 D.麻醉前给药 E.心源性哮喘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哌替啶禁用于哺乳期妇(江南博哥)女止痛、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颅脑损伤致颅内压增高、肝功能严重减退、新生儿和婴儿。哌替啶适用于分娩止痛,但产前4小时内不能使用,以免抑制娩出新生儿的呼吸。掌握“镇痛药”知识点。 [单选题]2.吗啡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缩瞳作用 B.止吐作用 C.欣快作用 D.呼吸抑制作用 E.镇静作用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吗啡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引起恶心、呕吐,连续用药可消失。掌握“镇痛药”知识点。 [单选题]3.镇痛作用效价强度最高的药物是 A.吗啡 B.哌替啶 C.芬太尼 D.喷他佐辛 E.美沙酮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芬太尼:镇痛效力为吗啡的80-100倍,可用于各种剧痛、麻醉辅助用药、静脉复合麻醉、与氟哌利多合用于“神经安定镇痛术”。掌握“镇痛药”知识点。 [单选题]4.哌替啶不引起 A.恶心呕吐 B.便秘 C.镇静 D.体位性低血压 E.呼吸抑制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哌替啶可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但作用弱、持续时间短,故一般不引起便秘,也不止泻。掌握“镇痛药”知识点。 [单选题]5.常用于吗啡或海洛因成瘾者脱毒治疗的药物是 A.哌替啶 B.可待因 C.罗通定 D.喷他佐辛 E.美沙酮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美沙酮耐受性和依赖性发生较慢,戒断症状较轻且易于治疗,广泛用于吗啡或海洛因成瘾者的脱毒治疗。掌握“镇痛药”知识点。 [单选题]6.镇痛药的作用是 A.作用于中枢,丧失意识和其他感觉 B.作用于外周,不丧失意识和其他感觉 C.作用于中枢,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 D.作用于外周,丧失意识和其他感觉 E.作用于中枢,不影响意识而影响其他感觉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掌握“镇痛药”知识点。 [单选题]7.下列关于镇痛药吗啡的镇痛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镇痛作用强大,对各种疼痛均有效 B.对持续性钝痛强于间断性锐痛 C.镇痛同时伴有镇静,可消除紧张情绪 D.对间断性锐痛强于持续性钝痛 E.伴有欣快感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吗啡镇痛作用强大,对各种疼痛均有效,其中对慢性持续性钝痛的效果优于急性间断性锐痛,且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掌握“镇痛药”知识点。 [单选题]8.吗啡引起胆绞痛是由于 A.胃窦部、十二指肠张力提高 B.抑制消化液分泌 C.胆道平滑肌痉挛,括约肌收缩 D.食物消化延缓 E.胃排空延迟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治疗量吗啡可引起胆道平滑肌和括约肌收缩,胆道和胆囊内压增高,引起上腹部不适,严重者引起胆绞痛。掌握“镇痛药”知识点。

南方医科大学 药理学镇痛药重点解析

第十九章镇痛药 第一节 根据痛觉冲动的发生部位,疼痛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和神经性痛三种类型。 广义镇痛药包括麻醉性镇痛药和非麻醉性镇痛药。本章镇痛药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的阿片受体。而产生阵痛作用,并同时缓解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的药物。 其阵痛作用与激动阿片受体有关,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或成瘾性,易导致药物滥用及停药戒断综合症。 第二节 机体内主要由μδκ三类阿片受体介导阿片类药物的药理效应,吗啡的主要药理效应如镇痛、镇静、呼吸抑制、缩瞳、欣快及依赖性等主要由μ受体介导。 阿片受体主要存在于下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蓝斑核和脊髓背角区。 根据药理作用机制,阿片类镇痛药可分为三类:a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及其同系物)b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和激动—拮抗药(喷他佐新,丁丙诺啡,纳布啡)c其他镇痛药(曲马朵,布桂嗪,延胡索乙素及罗通定)。 第三节: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 吗啡 药理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作用: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绝大多数急性痛和慢性痛的镇痛效果良好,对 持续性慢性钝痛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对神经性疼痛的效果较差。 2.镇静、致欣快作用:能改善由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产生镇静作 用,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还可引起欣快感,表现为满足感和飘然欲仙。对正处于疼痛折磨的患者作用明显。改变情绪的作用可能与激活边缘系统和蓝斑核的阿片受体有感。 3.抑制呼吸: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每分钟通气量减少。作用机制为a降低脑干 呼吸中枢对CO2张力的敏感性,b抑制脑桥呼吸调节中枢。呼吸抑制是吗啡记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4.镇咳: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产生镇咳作用。 5.缩瞳: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引起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针尖样瞳孔是 其中毒特征 6.其他中枢作用:改变体温调节点,引起恶心和呕吐,降低ACTH、LH、FSH的浓度。 ●平滑肌 1.胃肠道平滑肌:减慢胃蠕动,提高胃窦部及十二指肠上部的张力,提高小肠及大肠平滑 肌张力,提高回盲瓣及肛门括约肌张力。 2.胆道平滑肌:治疗量吗啡引起胆总管压以及胆囊内压升高,致上腹部不适甚至胆绞痛。 阿托品可部分缓解 3.其他平滑肌:降低子宫张力、收缩频率和收缩幅度,延长产妇分娩过程;大剂量可引起 支气管收缩,诱发或加重哮喘。 ●心血管系统 1.能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还可促进组胺释放。 2.对脑循环影响很小,但抑制呼吸使体内CO2蓄积,引起脑血管扩张和阻力降低,导致 脑血流增加和颅内压增高。 ●免疫系统 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还可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

药理学课堂笔记 复习资料:镇痛药

镇痛药 1.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是机体受到伤害刺激后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病理生理意义:具有保护作用(局限性),但带给病人极大痛苦。 临床意义: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具有诊断意义 2.疼痛的分类 2.1 持续时间 急性疼痛 • 短期存在,<2个月; • 躯体损伤,如手术、创伤后等; • 有保护作用。 慢性疼痛 • ≥3个月; • 多数与以往的损伤有关,还受其它的因素影响(心理、社会、经济等); • 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 2.2 性质 锐痛 • 痛觉和痛反应均比较强烈; • 持续时间较短; • 如刺痛、绞痛、跳痛、灼痛、切割痛、撕裂样痛、触电样痛等; 钝痛 • 痛觉和痛反应均比较轻; • 持续时间较长; • 如胀痛、酸痛、隐痛、闷痛等。 2.3 发生部位 躯体痛 • 定位明确; • 刀割样、针刺样疼痛; • 常见骨痛和软组织疼痛。 内脏痛 • 定位不准确; • 钝性、绞榨样疼痛。 神经痛 • 神经损伤或兴奋性增高; • 糖尿病性神经痛(DNP)、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2.5 产生原因 生理性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 • 外周伤害性刺激引起; • 持续时间短; • 保护作用; 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 • 自发的;

• 痛觉过敏或超敏; • 持续时间长、范围大。 3.疼痛与痛觉传导通路 刺激(伤害性刺激)→ 外周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 神经冲动(伤害性信息)→ 感觉传入神经(伤害性传入通路)→ 中枢神经系统→ 各级中枢整合后产生疼痛感觉和疼痛反应 伤害性感受器: 外周游离的神经末梢; 广泛分布于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组织; 直接接受伤害性刺激或者间接为致痛物质所激活。 4.伤害性信息的传入 一般认为传导伤害性信息的纤维是较细的Aδ和C两类纤维; Aδ纤维(有髓鞘):传导速度快; C纤维(无髓鞘):传导速度较慢。 5.痛觉的上行传导通路 经脊髓、脑干、间脑中继后到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 通过各级中枢整合后产生疼痛感觉和疼痛反应。 6.痛觉调制的机制 6.1. 痛觉调制的外周机制 伤害性刺激引起外周组织释放和生成多种化学和细胞因子,参与激活和调制伤害性感受器;创伤和炎症反应产生的这些介质直接激活伤害性感受器,使高阈值痛觉感受器转化为低阈值痛觉感受器,产生痛觉致敏。 外周组织释放和生成多种化学和细胞因子:(1)组织损伤产物:缓激肽、前列腺素、5-羟色胺、组胺、乙酰胆碱、腺苷三磷酸、H+和K+等;(2)感觉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P物质、钙降素基因相关肽、甘丙肽、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一氧化氮等;(3)交感神经释放:神经肽Y、去甲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等;(4)免疫细胞产物:白细胞介素、阿片肽、激肽类等;(5)神经营养因子;(6)血管因子:一氧化氮、激肽类、胺类等。 6.2. 痛觉调制的中枢机制 闸门控制学说(20世纪60年代) 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20世纪70年代) 可塑性改变或者中枢敏感化-痛觉调制的分子机制(20世纪80年代至今) 止痛药 脏器平滑肌绞痛-抗胆碱药(颠茄); 血管痉挛引起的心绞痛-扩张血管药(硝酸甘油);

药理学第十六节镇痛药A

药理学第十六节镇痛药A1 哌替啶禁用于 A、人工冬眠 B、分娩止痛 C、颅脑外伤 D、麻醉前给药 E、心源性哮喘 答案: C 解析: 哌替啶禁用于分娩止痛、哺乳期妇女止痛、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颅脑损伤致颅内压增高、肝功能严重减退、新生儿和婴儿。 关于吗啡药理作用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镇痛作用 B、有食欲抑制作用 C、有镇咳作用 D、有呼吸抑制作用 E、有止泻作用 答案: B 吗啡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缩瞳作用 B、止吐作用 C、欣快作用 D、呼吸抑制作用 E、镇静作用 答案: B 解析: 吗啡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引起恶心、呕吐,连续用药可消失。 镇痛作用效价强度最高的药物是 A、吗啡 B、哌替啶 C、芬太尼 D、喷他佐辛 E、美沙酮 答案: C 解析: 芬太尼:镇痛效力为吗啡的80-100倍,可用于各种剧痛、麻醉辅助用药、静脉复合麻醉、与氟哌利多合用于“神经安定镇痛术”。

哌替啶不引起

A、恶心呕吐 B、便秘 C、镇静 D、体位性低血压 E、呼吸抑制 答案: B 解析: 哌替啶可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但作用弱、持续时间短,故一般不引起便秘,也不止泻。 常用于吗啡或海洛因成瘾者脱毒治疗的药物是 A、哌替啶 B、可待因 C、罗通定 D、喷他佐辛 E、美沙酮 答案: E 解析: 美沙酮耐受性和依赖性发生较慢,戒断症状较轻且易于治疗,广泛用于吗啡或海洛因成瘾者的脱毒治疗。 镇痛药的作用是 A、作用于中枢,丧失意识和其他感觉 B、作用于外周,不丧失意识和其他感觉 C、作用于中枢,不丧失意识和其他感觉 D、作用于外周,丧失意识和其他感觉 E、作用于中枢,不影响意识而影响其他感觉 答案: C 下列关于镇痛药吗啡的镇痛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镇痛作用强大,对各种疼痛均有效 B、对持续性钝痛强于间断性锐痛 C、镇痛同时伴有镇静,可消除紧张情绪 D、对间断性锐痛强于持续性钝痛 E、伴有欣快感 答案: D 吗啡引起胆绞痛是由于 A、胃窦部、十二指肠张力提高

药理学6 药物的镇痛作用

药物的镇痛作用(热板法) 【目的】 1.熟悉镇痛药的筛选方法。 2.观察中枢性镇痛药哌替啶的镇痛作用。 【原理】 1.致痛模型:热刺激、机械刺激和电刺激致痛模型均适用于筛选麻醉性镇痛药,而扭体法属于化学刺激致痛模型,适用于筛选解热镇痛抗炎药。 本次试验用热板法进行热刺激致痛试验,考察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将小鼠置于55±0.5 ℃的金属热板上,其“舔后足”现象可作为疼痛反应的指标。通过考察疼痛反应出现时间(痛阈),可反映镇痛药的疗效。 2. 哌替啶的镇痛机理:作用机制同吗啡,通过激动丘脑内侧、第三脑室、中脑 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胶质区的阿片受体,增强体内的抗痛系统的抗痛作用。【材料】 1.器材:电热板、注射器、电子秤; 2.药品:0.1%哌替啶溶液、生理盐水、苦味酸; 3.动物:小鼠12只,20 g左右,雌性。 【试验步骤】 1.小鼠标记,称重; 2.筛选并测定给药前痛觉反应时间(T前):将小鼠置于温度为55±0.5 ℃的金属 板上,测定其痛觉反应(“舔后足”)现象出现的时间。筛选出痛觉反应时间 。 在10-30 s内的合格小鼠,此时间也为T 前 3.分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哌替啶组和生理盐水组。若筛选出的小鼠数量 为奇数,则平均分;若为偶数,则哌替啶组多一只。 4.给药:两组动物分别腹腔注射哌替啶和生理盐水,给药体积为0.2 ml/10 g。 记录给药时间。 5.测定给药后痛觉反应时间(T后):给药30 min后,用热板法测定其痛觉反应 (“舔后足”)现象出现的时间。 6.计算痛阈提高率。痛阈提高率(%)=(T后- T前)/ T前×100%。

7.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平均值,标准偏差,Student T-Test得到P值。 【结果】 表1哌替啶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 表2 哌替啶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mean±SD,n=6) 组别痛阈提高率(%)P值 哌替啶 生理盐水 【注意】 1.试验选用小鼠均为雌性,因为雄性小鼠阴囊下垂,阴囊皮肤可接触热板,并对疼痛较为敏感,可能影响试验结果; 2. 腹腔注射注意正确的操作,防止将将药物注入皮下。 3. 测定疼痛反应出现时间时,若小鼠置于热板上60 s内仍未出现疼痛反应,则均视为60 s。

药理学习题十(镇痛药 )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十九章镇痛药练习题库及参考 答案 一、填空题: ⒈吗啡急性中毒时应用呼吸兴奋药 ___________或阿片受体拮抗药 __________进行解救。 尼可刹米纳洛酮 ⒉吗啡属于 ___________药,其作用机理是与 ___________结合,临床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镇痛阿片受体镇痛心源性哮喘 ⒊吗啡的禁忌症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肺源性心脏病临产前与哺乳期妇女支气管哮喘颅内压升高的患者肝功能严重损伤 ⒋ ___________可用于伴有胸痛的干咳,连用可产生 ___________,应控制使用。 可待因成瘾性 ⒌具有镇痛作用,中毒时可散瞳的药物是 _________,可缩瞳的药物是 ___________。阿托品吗啡 ⒍镇痛作用比吗啡强100倍,但成瘾性比吗啡轻的药物是 __________;镇痛作用为 吗啡的1/10,但较吗啡多用的药物是 __________;镇痛作用比吗啡弱,成瘾性极 少,已列入非麻醉药品的药物是 __________;镇痛作用及副作用均小于吗啡,主 要用于干咳的药物是 __________;具有阿片受体拮抗作用的药物是 __________。 芬太尼度冷丁镇痛新可待因纳洛酮 ⒎吗啡可用于 ___________哮喘,而禁用于___________哮喘。 心源性支气管 8.哌替啶镇痛作用虽比吗啡弱,但比吗啡常用,因为 ___________也比吗啡弱。 成瘾性 9.治疗胆绞痛、肾绞痛、宜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合用。 解痉药阿托品;度冷丁 10.人工冬眠合剂由异丙嗪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组成。

药理学——镇痛药

药理学——镇痛药 镇痛药——是一类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减轻或消除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但不影响意识及其他感觉的药物。 因多数药物反复应用可成瘾,又称麻醉性镇痛药或成瘾性镇痛药。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如吗啡和可待因等; 二、人工合成镇痛药:如哌替啶、曲马多和芬太尼等; 三、其他镇痛药:如罗通定、奈福泮等。 一、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是罂粟果浆汁的干燥物,含20多种生物碱,分为: 菲类(吗啡、可待因等) 异喹啉类(罂粟碱等) (一)吗啡 【药动学】 1.吸收:口服易吸收,但首关效应显著,生物利用度低,故常注射给药。 2.分布:1/3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型吗啡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极少量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发挥作用。 3.代谢:60%~70%在肝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10%脱甲基生成去甲吗啡。 4.排泄:代谢物及原形主要经肾排泄,少量经胆汁排泄和乳汁排泄,t1/2约2.5~3h。也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故临产前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吗啡。 【镇痛机制】 ◇吗啡 + 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的类型:μ(产生成瘾性) κ δ σ 【药理作用】 1.中枢作用 镇痛、镇静、致欣快 抑制呼吸 镇咳 缩瞳

催吐 2.外周作用 心血管:血管扩张 平滑肌:兴奋 镇痛、镇静、致欣快 特点: 作用强、选择性高、意识清楚。 慢性钝痛>急性锐痛; 镇静和致欣快作用可消除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抑制呼吸 机制: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并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特点: 治疗量——呼吸频率减慢; 急性中毒——呼吸频率3-4次/分,应给予中枢兴奋药解救。 ——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镇咳 机制: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消失。 特点:镇咳作用强,但易成瘾。 ——临床常用可待因代替。 缩瞳 机制:作用于中脑盖前核阿片受体,兴奋动眼神经缩瞳核,引起瞳孔缩小。 特点:针尖样瞳孔常作为诊断吗啡过量中毒的重要依据之一。 ——有机磷中毒、吗啡中毒,都有针尖样瞳孔。 催吐 机制: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引起恶心和呕吐。 特点:连续用药可消失。 ——中枢性催吐药:阿扑吗啡(去水吗啡)用于急性中毒不能洗胃时。 平滑肌:兴奋 (1)消化系统(平滑肌张力升高) ①便秘: 胃窦张力增加——胃排空速度减慢; 小肠、结肠张力增加——推进性蠕动减慢或消失; 中枢抑制——便意迟钝; ②兴奋胆道Oddi括约肌: 胆道和胆囊内压增加——可诱发胆绞痛; ③抑制胆汁、胰液和肠液的分泌。 (2)其它 ①治疗量吗啡增强子宫平滑肌张力:延长产程,影响分娩。 ②增强膀胱括约肌张力:导致尿潴留 ③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量吗啡可诱发哮喘:禁用 心血管:血管扩张 ①全身血管扩张→直立性低血压 ②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增高 ——颅外伤和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肿瘤)者禁用。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讲义-药理学——第十六节 镇痛药

药理学——第十六节镇痛药 考情分析 镇痛药——是一类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减轻或消除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但不影响意识及其他感觉的药物。 因多数药物反复应用可成瘾,又称麻醉性镇痛药或成瘾性镇痛药。 一、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是罂粟果浆汁的干燥物,含20多种生物碱,分为: 菲类(吗啡、可待因等) 异喹啉类(罂粟碱等) 1.吗啡 【药动学】 1.吸收:口服易吸收,但首关效应显著,生物利用度低,故常注射给药。 2.分布:1/3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型吗啡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极少量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发挥作用。 3.代谢:60%~70%在肝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10%脱甲基生成去甲吗啡。 4.排泄: 代谢物及原形主要经肾排泄; 少量经胆汁排泄和乳汁排泄; t1/2约2.5~3h; 也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临产前给予吗啡可抑制新生儿的呼吸。 故:“临产前”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吗啡。 【镇痛机制】 ◇吗啡 + 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的类型:μ(产生成瘾性) κ

δ σ 【药理作用】 1.中枢作用 镇痛、镇静、致欣快 抑制呼吸 镇咳 缩瞳 催吐 2.外周作用 心血管:血管扩张 平滑肌:兴奋 镇痛、镇静、致欣快 特点: 作用强、选择性高、意识清楚。 慢性钝痛>急性锐痛; 镇静和致欣快作用可消除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抑制呼吸 机制: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并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特点: 治疗量——呼吸频率减慢; 急性中毒——呼吸频率3-4次/分,应给予中枢兴奋药解救。 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的主要致死原因。 镇咳 机制: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消失。 特点:镇咳作用强,但易成瘾。 ——临床常用可待因代替。 缩瞳 机制:作用于中脑盖前核阿片受体,兴奋动眼神经缩瞳核,引起瞳孔缩小。 特点:针尖样瞳孔常作为诊断吗啡过量中毒的重要依据之一。 ---针尖样瞳孔--- 有机磷中毒 吗啡中毒 催吐 机制: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引起恶心和呕吐。 特点:连续用药可消失。 ——中枢性催吐药:阿扑吗啡(去水吗啡)用于急性口服中毒不能洗胃时。 平滑肌:兴奋 (1)消化系统(平滑肌张力升高) ①便秘: 胃窦张力增加——胃排空速度减慢; 小肠、结肠张力增加——推进性蠕动减慢或消失; 中枢抑制——便意迟钝; ②兴奋胆道Oddi括约肌:

药理学练习题-镇痛药

第十九章鎮痛藥 一. 學習要點 鎮痛藥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選擇性地消除或緩解痛覺,減輕由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緒如恐懼、緊張、焦慮和不安等。 鎮痛藥可分為以下3種。 1.阿片受體激動藥:嗎啡、可待因等。 2.阿片受體部分激動藥:噴他佐辛、布托啡諾。 3.其他鎮痛藥:曲馬多、布桂嗪等。 (一) 嗎啡 藥理作用 1.中樞作用: ①鎮痛作用,作用強,選擇性高,能明顯減輕或消除多種銳痛及鈍痛; ②鎮靜、致欣快作用,消除由於疼痛引起的焦慮、緊張、恐懼等,提高對疼痛的耐受力,還可引起欣快感,為其鎮痛效果良好的重要原因; ③呼吸抑制作用; ④鎮咳作用,直接抑制咳嗽中樞,抑制咳嗽反射; ⑤其他中樞作用,興奮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經,使瞳孔縮小;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改變調節定點。 2.平滑肌興奮作用:升高胃腸道平滑肌張力,減少蠕動:對膽道平滑肌,可收縮奧狄括約肌,使膽道排空受阻:對其他平滑肌,可降低子宮平滑肌張力,延長

產程;還可提高輸尿管及膀胱括約肌的張力。 3.心血管系統:能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4.其他:對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 作用機制 嗎啡的鎮痛作用機制是通過激動脊髓膠質區、丘腦內側、腦室及導水管周圍灰質阿片受體,主要是μ受體,模擬內源性阿片肽對痛覺的調製功能而產生鎮痛作用。激動中腦邊緣系統、藍斑核的阿片受體,緩解疼痛引起的焦慮、不快等情緒,並引起欣快感。 臨床用途 1.急性銳痛:如嚴重創傷、燒傷、心肌梗死等引起的劇痛。 2.心源性哮喘:緩解氣促,窒息感等。 3.止瀉:急性腹瀉。 不良反應 1.呼吸抑制、便秘、排尿困難等。 2.耐受性及依賴性。 3.急性中毒: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極度縮小。 禁忌證 分娩止痛、支氣管哮喘、肺心病、顱內壓增高等. (二) 呱替啶 呱替啶為人工合成鎮痛藥,主要激動μ受體。①鎮痛作用比嗎啡弱,鎮靜、欣快、呼吸抑制與嗎啡相當;②提高平滑肌及括約肌張力的作用較弱;③用於鎮痛、心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二十一章镇痛药习题及答案

第二十一章镇痛药 一、A 1、关于哌替啶的不良反应,下列错误的是 A、轻微的阿托品样作用 B、反复用易产生成瘾性 C、偶可引起肌肉痉挛 D、可致心率加快 E、过量不引起呼吸抑制 2、吗啡的下述药理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A、镇痛作用 B、食欲抑制作用 C、促血中ACTH水平升高 D、呼吸抑制作用 E、止泻作用 3、下列对哌替啶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等效镇痛剂量较吗啡大 B、镇痛的同时可出现欣快感 C、镇痛持续时间比吗啡长 D、激动中枢阿片受体而镇痛 E、等效镇痛剂量时其呼吸抑制程度与吗啡相等 4、哌替啶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A、镇痛、镇静 B、欣快感 C、止咳 D、恶心、呕吐 E、抑制呼吸 5、下列对吗啡药理作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抑制呼吸 B、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 C、兴奋胃肠道平滑肌 D、收缩外周血管平滑肌 E、镇痛、镇静 6、下列关于吗啡抑制呼吸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呼吸频率减慢 B、潮气量降低 C、降低呼吸中枢对CO 2敏感性 D、呼吸频率增加 E、抑制脑桥呼吸调节中枢 7、下述吗啡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A、扩张容量及阻力血管 B、降压作用是由于中枢交感张力降低,外周小动脉扩张 C、降压作用部分与吗啡促进组胺释放有关 D、可致脑血管扩张使颅内压升高 E、可直接兴奋心脏引起心率加快 8、下列吗啡镇痛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A、对各种疼痛都有效 B、对慢性钝痛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 C、镇痛同时引起欣快感 D、对间断性锐痛作用大于慢性钝痛 E、能消除因疼痛所致焦虑、紧张、恐惧等 9、下列对阿片类药物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镇痛的同时意识丧失 B、镇痛作用强大C反复多次应用易成瘾D又称麻醉性镇痛药E、镇痛作用与激动阿片受体有关 10、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及哺乳妇女止痛的原因是 A、促进组胺释放 B、激动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C、呼吸抑制、血管扩张和延长产程 D、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活动 E、以上都不是 11、作用持续时间最短的镇痛药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