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植物化学保护试验指导

(完整版)植物化学保护试验指导
(完整版)植物化学保护试验指导

农 药 学

植物化学保护

实验指导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

二○○三年十一月

编 者 骆焱平 杨 叶

前言

本实验指导是在九七年编写的《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指导》的基础上,根据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二OO二年制定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修订的。该书在原实验指导的基础上,经过增加实验项目、补充并修改部分内容后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农药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农药的配制方法和鉴别方法;第二部分介绍农药的室内生物测定技术,即利用有害生物(或称靶标生物),如昆虫、螨类、病菌、线虫、杂草、鼠类等对农药的反应来测定农药的毒力和药效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本书以《农药学》、《植物化学保护》为理论基础,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实用性强的技术课程。通过实验,可验证、巩固和充实理论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病虫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便在生产和科研上合理利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开发新农药,新剂型,新的施药方法。

本书可作为《农药学》、《植物化学保护》、《农药生物测定技术》、《农药剂型与加工》等课程的实验指导。因此更名为《农药实验指导》。本实验指导的任务是:

1、采取实验教学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掌握实验中的一般技术。

2、注意与有关学科的配合,如昆虫学、病理学、生物学、化学、统计学等学科的衔接。

3、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尽管我们付出了许多汗水,但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难免会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逐步完善。

化保教研组

二○○三年十一月

目录

实验须知 (1)

第一部分农药的基本知识……………………………………………………

实验一波尔多液的配制 (2)

实验二石硫合剂的配制 (3)

第二部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技术……………………………………………………

实验三孢子萌发试验法 (4)

实验四抑制菌圈法 (6)

实验五生长速率测定法 (8)

实验六抑制菌丝产生孢子囊及释放游动孢子试验 (10)

实验七杀菌剂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测定(离体叶片法) (10)

实验八新杀菌剂防治橡胶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13)

实验九杀虫剂触杀作用毒力测定………………………………………………

16

实验十杀虫剂熏蒸作用的测定 (17)

实验十一杀虫剂胃毒作用毒力测定 (18)

实验十二杀虫剂内吸作用的测定………………………………………………

21

实验十三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 (22)

实验十四杀虫剂对螨类的毒力测定 (25)

实验十五杀虫剂对植物的药害试验(植株施药法) (26)

实验十六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28)

实验十七几种有机农药的鉴定方法 (28)

第三部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参考文献………………………………………………………………………………

附录………………………………………………………………………………

实验须知

本实验课程是以化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杂草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为基础,以昆虫、病菌、杂草、农药等为研究对象,是一门试验性很强的课程。本书主要以《农药学》、《植物化学保护》为理论基础,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在实验中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掌握基本操作技术,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

凡参加实验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则:

1、凡参加实验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生实验手册》。

2、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书及相关专业教材,了解每次实验的原理、实验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

3、学生在实验时应该独立思考,认真操作,不许大声喧哗。

4、要爱护仪器,节省药品、试剂等。

5、损坏仪器设备,必须登记,并按照情节轻重酌情赔偿。

6、实验室内不准放置食物、吃东西或吸烟。

7、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农药对高等动物均有毒性,许多试剂也有—定的毒性。且未经允许不准任意携出实验室外,用过的废物一律倒入指定的缸内,不准随便乱丢。实验中,如发现药物中毒现象席报告教师,以便急救。

8、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完成后,按教师要求48或72小时来检查结果,按时交实验报告,实验成绩以5分制计。

实验四常见农药质量的简易鉴别

[实验目的]:掌握常见农药质量的简易鉴别方法。

[实验器材]:量筒、烧杯、移液管、滴管、药勺。

[实验药品]:敌敌畏EC、乐果EC、马拉硫磷EC、功夫EC、保得EC、乙草胺EC、百菌清WP、多菌灵WP、硫磺粉、特克多悬浮剂等

[鉴别方法]:

一、粉剂的鉴别

1、外观粉剂的外观应为疏松的细粉、无团块。凡是流动性差,结成快状物,或手捏成团,不易散开,说明这些粉剂大多是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造成减效或者失效。

2、吸湿性取药粉前,先查看粉剂包装袋外面有没有潮湿的情况,如果有,是吸湿性大的表现。然后从袋里取出一点药粉倒在一张白纸上,拿起白纸,用拇指和食指在纸外面捏一下,如果粘成一片,表明这种药粉已吸潮;如果仍旧是松散的细粉,表明是好的喷粉药剂。

3、悬浮法取1g农药加入到100ml水中,搅拌10min 后,静置片刻,然后慢慢倒去上层90%左右的溶液,将剩下的溶液用已知重量的滤纸过滤,再将纸和沉淀物晒干或烘干,称其重量,求出悬浮率。

悬浮率(%)=(样品重-沉淀物重)/样品重*100

悬浮率在30%以上为良好,证明可以使用。

二、可湿性粉剂的鉴别

1、外观可湿性粉剂应为很细的疏松粉末,无团块。

2、湿润法称取被检验的农药样品1g,轻轻撒在200ml水面上,如果在1min内农药能够全部分散进入水中,即为有效农药。如果长时间不能润湿而漂浮在水面上,则证明农药已经失效。

3、悬浮法取清水1杯,加入1g被检验的农药样品,充分摇匀,静置20-30min,观察药品悬浮情况。未变质农药,粉粒极细,沉淀慢而少,整个药液浊而不清;如果杯中少部分水清澈,大部分浑浊,则还可使用;如果样品沉

淀快,而杯中大部分药液呈现半透明状,则不能使用。4、沉淀法取5g药剂,倒入杯中,加入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水搅拌,未变质的农药粉粒细,悬浮性好,沉淀慢而少,已变质农药悬浮性不好,沉淀快而多。

三、乳油的鉴别

1、振荡法首先看清瓶子内有无分层现象,如有分层现象,说明乳化性能已经降低,可用力振荡均匀,静置一小时,如果仍然分层,说明农药已经变质。

2、兑水法取清水200ml放在玻璃瓶中,轻轻加入1ml 待检验的乳油农药,乳化性能好的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静置后,水面无浮油,水底无沉淀,呈乳白色液体,且均匀一致,则为正常乳油。如果表面有乳油或瓶底有沉淀,则说明药剂已变质。

3、加热法先把有沉淀的乳剂农药,连瓶放在50-55℃的热水中,水浴1h后,沉淀能慢慢溶解,溶液均匀一致,药效一般不减,表明农药可以使用;如果农药的沉淀物不溶解,则表明农药已经变质失效。

四、悬浮剂的鉴别

悬浮剂应为略带粘稠的、可流动的悬浮液,其粘度非常小,均匀。若因长时间存放出现分层,经手摇动可恢复均匀状态的,仍可视为合格产品。如果不能重新变成均匀的悬浮液,底部沉淀物摇不起来,悬浮性能就不好。

上述各种方法可简便地鉴别各农药剂型是否变质失效,如要进一步了解各农药制剂的真实含量(有效成份)则需将样品送到农药专门研究机构或农药检测机构进行分析鉴定。

此外,用上述简易法鉴别农药的时候,千万注意农药的毒性,不要把农药弄到手上,如果弄到手上或皮肤上,要立即用水冲洗,对于粉剂农药,先用水冲洗后,再用肥皂洗净,对于乳油农药要特别小心,赶快用清水冲洗,再用碱水洗,最后用肥皂洗净。如果碰到农药,不久后感觉恶心,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检查。盛过农药的器具要妥善处理,不要再做其他用途。

五、实验作业

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农药鉴别任务,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的现象。判断哪些剂型是合格的。

第二部分杀虫剂生物测定实验六杀虫剂触杀作用(contact

action)毒力测定

基本原理是将一定浓度(或剂量)的杀虫剂施于虫体的全部或局部(合适部位),使其虫体充分接触药剂而发挥触杀作用。根据试虫及药剂剂特点,已被公认而普通应用的方法有:(1)喷雾法及喷粉法;(2)点滴法;(3)浸渍法;(4)药膜法等。

一、喷粉及喷雾法

测试方法:将盛

有目标昆虫的

喷射盒,喷射笼

或垫有湿滤纸

的培养皿,置于

液体喷布器底

部或喷粉罩底

盘上,定量的药液或粉剂均匀地直接喷撒到目标昆虫体上,待药液稍干或虫体粘粉较稳定后,将喷过药的目标昆虫移入干净的容器内或培养皿内,用通气盖盖好,置于适合于目标昆虫生育的温湿度及通气良好的环境中恢复,1-2h后,放入无药的新鲜饲料,在规定时间内(12、24、48h),观察目标昆虫中毒和死亡情况。常见装置有Potter喷雾器,真空喷粉器等。

二、点滴法:

[基本原理]:将一定量的药液点滴到供试目标昆虫体壁的一定部位,来测定杀虫剂穿透表皮而引起昆虫中毒致死的触

杀毒力。每个试虫的某一部位都接受相同容积的药液,因而同一处理的每个试虫实际接受的剂量相同。此法是杀虫剂触杀毒力测定中最准确的方法。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测试技术。

[试虫范围]:除了螨类等小型昆虫外,可应用于大多数目标昆虫的触杀毒力测定,如蚜虫、叶蜂、二化螟、玉米螟、菜青虫、粘虫等。

[实验材料]:微量注射1支、培养皿15cm6个、剪刀1把、棉花、蜡笔等、无水乙醚

[供试药剂];95%敌百虫结晶

[使用浓度]:10;2.5;0.625;0.156;0.039ug/μl丙酮液

[供试方法]:荔枝蝽蟓成虫,24头

[实验方法]:用无水乙醇将试虫麻醉4min,使试虫处于麻醉状态,每头虫称重,并放在培养皿中编号(培养皿用厚纸皮十字交叉格开,每皿放4头),然后用微量注射器吸丙酮药液点滴于试虫触角上,5微升/头虫,(从低→高,对照用丙酮),4头虫/浓度,自然干燥后,经1小时10min,观察每头的死活情况(用真实死亡表示)或正常饲养24小时后观察实际死亡情况。

结果的计算:先按ug/g体重大小顺序排列(5个小组合并计算)然后区分:

A=

()

中间组活虫总数

中间组活虫剂量

B=

()

中间组活中总数

中间组死活虫剂量

LD50=(A+B)/2(单位:mg/g体重或ug/g体重)

三、浸渍法(immersion methord)

浸渍法是一种测定杀虫药剂触杀毒力的室内测试技术。因方法简单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常用于有效化合物的筛选试验,被联合国食农组织(FAO)推荐为蚜虫抗药性的标准测定方法。

基本原理:用浸沾方法直接将供试杀虫剂施于昆虫体表,测定药液穿透表皮引起昆虫中毒致死的触杀毒力。

测试方法:①将试虫(如粘虫、家蚕)直接浸入药液中,或将试虫放在钢纱笼中,再浸渍;②将试虫(如蚜虫)放入附有铜网底的指形管中(直径2.5cm,长3cm)然后浸入药液中;③蚜虫、红蜘蛛以及介壳虫等,可以连同植物寄主一起浸入药液。红蜘蛛有吐丝成球现象,药液不易均匀沾湿体表影响结果。可先将带有红蜘蛛的叶片置于豆苗(3-5 cm高)上,待叶片枯萎时,红蜘蛛自行迁移至豆叶片,然后进行浸液。浸液一定时间后取出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去多余药液,再移入干净器皿中(大型昆虫,如粘虫、家蚕等需放入新鲜饲料),置于合适的温湿度及通气良好的环境中,隔一定时间(12h,24h、48h)观察记载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或校正死亡率)求得致死中浓度。幼虫,对杀虫剂较敏感,常用此法进行大量化合物初筛,或用来进行杀虫剂残留量的生物分析。

四、药膜法:

基本原理:将一定量的杀虫药剂,采用浸沾、点滴、喷洒等方法施于物体表面上,形成一个均匀的药膜,然后放入一定量的供试目标昆虫,让其爬行接触一定时间后,再移至正常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观察试虫的中毒死亡反应,计算击倒率或死亡率。亦可让试虫和药膜长时间接触而观察试虫的击倒时间、直到全部试虫被击倒,求出击倒率,比较毒力。还可将形成的药膜,放置不同时间,经受光照、雨淋等处理,然后再让试虫接触,这样可测得残效结果。制做药膜的方法有蜡膜法,滤纸药膜法及玻璃药膜法。

4.1、蜡纸药膜法:

实验材料:

药剂:6%六六六粉,用滑石粉稀释成所需浓度。

试虫:赤拟谷盗或粘虫幼虫

用具:培养皿9cm15个,蜡纸φcm30片

方法:将6%六六六粉剂用滑石粉稀释成3%,1.5%,0.7%,0.38%六六六粉,各称取100mg倒在蜡纸正面中央,两手执边使药粉在中间移动数次,均匀分布在蜡纸上,然后将多

余药粉倒回原处,再轻轻地弹动背面2~3下,即成蜡纸药膜,对照用滑石粉制药膜,每处理重复三次,取试虫20~30头同时放在药膜上,用培养皿盖好,(培养皿盖也放一张蜡纸药膜),待虫爬行一定时间(30~60min)后,观察击倒数,计算平均击倒率。

4.2、滤纸药膜法:

实验材料:

药剂:50%杀螟松乳油用丙酮稀释成800;400;200;100;50ppm

试虫:凤凰木夜蛾

用具:培养皿9cm18个,量筒、移液管、三角瓶、大头针、滤纸(φ9cm)

方法:取1张直径9cm的滤纸,插在报纸上的三支大头针上,不使其接触物体平面,吸取1ml丙酮药液,围绕滤纸外围逐渐向内滴加。使其丙酮药液均匀分布于滤纸上,同法由低至高浓度制成不同浓度的滤纸药膜,对照用丙酮。每浓度6张,凉干后放在培养皿底和盖各1张,使药膜相对,随即放入试虫30~50头任其爬行出30~60min后,记录名浓度药膜击倒的虫数,每处理重复三次,计算平均击倒率。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精选范文

绪论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6试述化防与IPM的关系。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农药2毒力与药效3持效期与残效期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 5 LD50与LC50 6 ED50与EC50 7农药毒性与毒力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 9迟发性神经毒性 二、填空题 1.农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等三个历史阶段。 世纪后在民间使用多年的、和等三种主要杀虫植物先后被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3.按防治对象可将农药分为、、、、、、。 4.按作用方式,杀虫剂可分为、、、、、等。 5.按防治原理,可将杀菌剂分为、、。 6.按使用范围,可将除草剂分为、。按使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 7.常用的农药毒力表示方法有、、、等。 8.常用的药效表示方法有、、、等。 9.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三种。 10.根据我国暂用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将我国现有农药分为、、。 11.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或表示。 12.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等症状。 13.农药的毒性分______ 、______ 、______。 三、选择题(S为单选,M为多选)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 A B )中,A 表示( )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 供测药剂的用量 C 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 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 3.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 A LD 50 B LC 50 C EC 50 D ED 50 4. LD 50 值是( ) A.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B.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C.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D.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四、问答题 1.简述农药的特点。 2.简述农药的发展史。 3.简述药害产生的原因。 4.试述农药科学使用的基本原则。 5.试述农药对作物的影响。 第二章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分散度 2.农药助剂和表面活性剂 3种衣剂 4悬浮性和润湿性 5农药剂型与农药制剂 二、填空题 1.农药混用后可能会产生的结果有 、 、 等。 2.写出对应中文:WP 、EC 、SP 、DP 、GR 。 三、选择题 1. 常见的以水为基质的农药剂型有( )。 A 乳油 B 悬浮剂 C 微乳剂 D 粉剂 E 水乳剂 2.下列农药剂型中,不用外界热源,而是靠自身的挥发、气化、升华放出有效成分而发 挥药效的是() A 烟剂 B 热雾剂 C 气雾剂 D 熏蒸剂 E 乳油 3.运用常规喷雾法喷雾时,每公顷施药量一般为( ) A 600升以上 B 200-600升 C 50-200升 D 5-50升 E 40升 4.昆虫对于有毒气体有时会产生一种关闭气门的自卫反应,而( )则具有促进气门 开启的作用,把熏蒸剂与之混用可提高熏蒸剂效果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指导书(完整版)

实验1 流程程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程序分析符号、记录并绘制某产品(或零件、服务)的流程程序图。 2、学会用“5W1H”分析(完成了什么?何处做?何时做?由谁做?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技术发掘问题,用“ECRS”原则来改进程序。 二、实验说明 1、流程程序分析是以产品或零件的加工全过程为对象,运用程序分析技巧对整个流程程序中的操作、搬运、贮存、检验、暂存五个方面加以记录和考查、分析。流程程序分析是对生产现场的宏观分析,但它比工艺流程更具体、内容更详细,用途更广泛。 2、运用“5W1H”提问技术,对“操作”、“搬运”、“贮存”、“检验”、“暂存”五个方面进行考查、逐项提问,从而达到考查、分析、发掘问题的目的。 3、在发掘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四大原则来建立新的程序。 三、实验器材 电子天平、电子秒表、计算器、胶带台、胶带、胶水、记录板、A4纸、包装纸、物流箱等。 四、实验分组 5~6人一组,1人模拟顾客,1人模拟邮局业务员,1人使用记录板记录,1人使用电子秒表测时,其他人认真观察,做些辅助工作。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模拟邮局邮包发送流程,可参考下列流程进行: (1)顾客到达。(流程分析起点); (2)询问业务; (3)等待顾客填单; (4)从顾客手中接邮包和填好的包裹单;

(5)包装邮寄物; (6)称重; (7)使用计算器计算邮资;(2元起价,含200克,200克以上按1分/克计算邮资) (8)向顾客收取邮资; (9)登帐(实为计算机操作,这里用手工记账代替); (10)贴包裹单; (11)贴邮票; (12)将包裹放入邮件暂存箱; (13)把包裹单第二联交顾客; (14)顾客离开,服务结束。 实验时,先模拟1~2遍,然后负责记录的同学使用流程图符号记录“邮局业务员”的实际工作流程,绘制流程程序分析简图。同时记录时间和移动距离等参考数据。 六、实验报告要求 使用实习报告纸或课程设计纸书写。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分组;(4)实验内容与步骤; (5)5W1H分析过程;(6)ECRS改善过程;(7)规范的以为人主的流程程序图(含现行方法和改善方法)。(8)对分析改善进行总结。

2020年本科插班生《植物化学保护学》考试大纲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 1.农药含义与农药分类; 2.毒力与药效概念及区别,影响药效的因素,毒力与药效的计算与表示单位; 3.农药对被保护作物的影响,产生药害后的补救措施; 4.农药的毒性及分级。 第二章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 1.农药原药、制剂、加工等基本概念; 2.农药助剂; 3.农药主要剂型(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微乳剂、缓释剂,等); 4.农药的施用方法(喷雾法、喷粉法、撒施、毒土、烟雾法、涂抹法等)。 第三章杀虫剂及杀螨剂 1.杀虫剂进入虫体的途径; 2.常用杀虫剂,包括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特异性杀虫剂理化性质、作用特点、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3.常用杀螨剂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杀菌剂 1.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策略与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原理; 2.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2.杀菌剂的杀菌使用方法; 3.常用杀菌剂,包括无机杀菌剂、有机硫杀菌剂、芳烃类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抗菌素和杀线虫剂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五章除草剂 1.除草剂的分类、吸收和传导; 2.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形态选择、生理选择、生化选择、人为选择及使用安全剂; 3.除草剂的作用机制与使用方法(土壤处理、茎叶处理); 4.常用除草剂:包括各类除草剂的作用特点、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六章其他类型农药 1.杀鼠剂的特点及种类; 2.杀线剂的种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杀软体动物剂的种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七章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生长调节剂概念及种类;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 3.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特点。 第八章有害生物抗药性及治理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0103 学科门类:农学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道德情操和科学 素养,掌握植物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 能力,能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相关企业等从事植物保护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生产、管 理及推广服务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有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并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 写的基础; 5.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掌握植物保护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掌握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识别、监测和控制的方法和实践技能; 8.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 势,熟悉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9.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 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10. 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熟悉科研创 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能力和试验设计能力。 三、培养目标(标准)、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关系表 毕业要求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课程体系是达成毕业要求的支撑,通过毕业要求的逐级分解, 将相关要求落实于每一课程(模块、环节等)。本专业培养目标(标准)、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关 系见表1。

植物化学保护期末复习试卷

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10×2分) 1、农药:防治危害农作物、林业及其产品、环境卫生的有害生物(害虫、植食螨、病菌、杂草、线虫和鼠类等)和有目的地调节植物及昆虫生长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天然活性物质以及为提高这些物质药效的助剂和增效剂等。 2、触杀剂:通过体壁进入体内起毒杀作用的药剂; 3、保护剂:病害将发生时施药,防止病害入侵。 4、毒力: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体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或药剂对有害生物的内在致死能力。 5、致死中量(LD50):杀死种群50%个体所需的药剂剂量。 6、位差选择性:利用杂草与作物在土壤中或空间中位置的差异而获得选择性。 7、昆虫抗药性:昆虫具有耐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8、适度治理策略:限制药剂使用,降低选择压力,减低抗性基因频率阻止延缓抗性发展。 9、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的能力。 10、植物毒素:植物产生的对有害生物具有毒杀作的次生代谢产物。 二、填空题(20×1分) 1、按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农药的毒性可分为高毒、中毒、低毒 2、农药制剂的名称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名称;加工制剂类型。 3、杀鼠剂按作用速度可分为:急性、慢型两类。 4、农药的“三致性”是指: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5、影响除草剂被植物叶面吸收的因素:除草剂结构、植物的形态、叶的老嫩和外界环境条件、助剂等。 6、农药分散体系通过原药经加工制成一定机型、制剂通过喷施手段两种途径实现。 7、农药混用优缺点:增效;扩大防治谱;降低成本;降低毒性和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延缓或克服抗药性。 三、选择题(10×1分) 1、抑制AChE活性的药剂为(A) A.敌敌畏B.杀虫双C.六六六D.阿维菌素 2、抑制轴状突神经传递的药剂为(C) A.异丙威B.吡虫啉C.氯氰菊酯D.氯虫双酰胺(康宽) 3、按作用方式分,下列属物理性毒剂的品种为(B) A.敌百虫B.矿物油C.灭幼脲D.溴甲烷 4、下列属灭生性除草剂的品种为(A) A.草甘膦B.敌稗C.苄磺隆D.乙草胺 5、抑制呼吸作用的药剂为(B) A.敌敌畏B.鱼藤酮C.六六六D.阿维菌素 6、常用的熏蒸剂为(C) A.吡虫啉B.吡虫清C.磷化铝D.乙磷铝 7、灭生性触杀型茎叶处理剂为(D) A.二氯喹啉酸B.乙草胺C.草甘膦D.百草枯 8、下列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品种为(B) A.腐霉利B.乙烯利C.万利得D.乙烯菌核利

植物化学保护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成果总结

农业昆虫学课程建设2006年年度总结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昆虫学课程组) 农业昆虫学课程是植物保护本科专业的骨干课,2004年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昆虫学学科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现将2006年课程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资队伍梯队合理、水平高 本课程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实验师1人。7名教师中55岁以上的1 人,45~54岁2人,45岁以下4人,年龄结构合理。通过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承担科研任务,师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7名任课教师全部为高级职称,其中5人具有博士学位,学历层次高。通过组织观摩教学,参加科学研究,教学水平大大提高,刘勇教授2006年获山东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二等奖,墨铁路副教授获教学质量三等奖。骨干教师都投入课程的各教学环节中,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课程建设,帮助查阅资料、制作课件、指导本科生实验和实习。 二、教学内容及时补充、更新 因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新修订的全国统编教材,教材的编写质量高,系统性强,但随着种植制度、有害生物的外来入侵,害虫优势种变化较快。在教学工作中,及时将新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删减部分过时的内容,使学生在奠定扎实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 三、建立精品课程网站 网站内容丰富,学生通过网站不仅可全面了解学科领域、师资队伍、科研水平,还可让学生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辅助学习,利用电子邮件使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录制了4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提供给全校教师观摩交流。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多提出问题,增加一些讨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因材施教、注重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有许多来自城市的学生学习农业昆虫学时,往往有不着边际之感,而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又要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年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6试述化防与IPM 的关系。 1农药 5 LD50与91.2.17 3.4.5.6. 7.8.9.10.11.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 或 表示。 12.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 、 、 、 、 等症状。 13. 农药的毒性分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选择题(S 为单选,M 为多选)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 A B )中,A 表示( )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 供测药剂的用量 C 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 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

3.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 A LD50 B LC50 C EC50 D ED50 4. LD 50 值是() A.杀死昆虫种群5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B.杀死昆虫种群5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C.杀死昆虫种群9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D.杀死昆虫种群9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四、问答题 1.简述农药的特点。 2.简述农药的发展史。 3.简述药害产生的原因。 4. 5. 1.分散度 1. 2. 1. A乳油 2.() A 3. A 600 4. 熏蒸剂与之混用可提高熏蒸剂效果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氯仿D甲醛 E 乙醚 5. 可兑水喷雾使用的农药剂型有()。 A WP B DP C EC D SC E SP 四、问答题 1.常用农药剂型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点(粒剂、乳油、悬浮剂、水分散性粒剂、缓释剂)。 2.简述农药混用的原则。 3 试述常用农药施用方法的特点。 第三章杀虫剂

(完整版)离散数学实验指导书及其答案

实验一命题逻辑公式化简 【实验目的】加深对五个基本联结词(否定、合取、析取、条件、双条件)的理解、掌握利用基本等价公式化简公式的方法。 【实验内容】用化简命题逻辑公式的方法设计一个表决开关电路。 实验用例:用化简命题逻辑公式的方法设计一个 5 人表决开关电路,要求 3 人以上(含 3 人)同意则表决通过(表决开关亮)。 【实验原理和方法】 (1)写出5人表决开关电路真值表,从真值表得出5 人表决开关电路的主合取公式(或主析取公式),将公式化简成尽可能含五个基本联结词最少的等价公式。 (2)上面公式中的每一个联结词是一个开关元件,将它们定义成 C 语言中的函数。 (3)输入5人表决值(0或1),调用上面定义的函数,将5人表决开关电路真值表的等价公式写成一个函数表达式。 (4)输出函数表达式的结果,如果是1,则表明表决通过,否则表决不通过。 参考代码: #include int vote(int a,int b,int c,int d,int e) { // 五人中任取三人的不同的取法有10种。 i f( a&&b&&c || a&&b&&d || a&&b&&e || a&&c&&d || a&&c&&e || a&&d&&e || b&&c&&d || b&&c&&e || b&&d&&e || c&&d&&e)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void main() { i nt a,b,c,d,e; printf(" 请输入第五个人的表决值(0 或1,空格分开):"); scanf ("%d%d%d%d%d",&a,&b,&c,&d,&e); i f(vote(a,b,c,d,e)) printf(" 很好,表决通过!\n"); else printf(" 遗憾,表决没有通过!\n"); } // 注:联结词不定义成函数,否则太繁 实验二命题逻辑推理 【实验目的】加深对命题逻辑推理方法的理解。【实验内容】用命题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逻辑

(完整版)植物化学保护试验指导

农 药 学 植物化学保护 实验指导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 院 二○○三年十一月 编 者 骆焱平 杨 叶

前言 本实验指导是在九七年编写的《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指导》的基础上,根据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二OO二年制定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修订的。该书在原实验指导的基础上,经过增加实验项目、补充并修改部分内容后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农药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农药的配制方法和鉴别方法;第二部分介绍农药的室内生物测定技术,即利用有害生物(或称靶标生物),如昆虫、螨类、病菌、线虫、杂草、鼠类等对农药的反应来测定农药的毒力和药效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本书以《农药学》、《植物化学保护》为理论基础,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实用性强的技术课程。通过实验,可验证、巩固和充实理论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病虫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便在生产和科研上合理利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开发新农药,新剂型,新的施药方法。 本书可作为《农药学》、《植物化学保护》、《农药生物测定技术》、《农药剂型与加工》等课程的实验指导。因此更名为《农药实验指导》。本实验指导的任务是: 1、采取实验教学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掌握实验中的一般技术。

2、注意与有关学科的配合,如昆虫学、病理学、生物学、化学、统计学等学科的衔接。 3、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尽管我们付出了许多汗水,但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难免会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逐步完善。 化保教研组 二○○三年十一月

植物保护习题辩析

植物化学保护题库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内容提要 1.农药、毒力、药效、毒性的概念。 2.农药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按用途分类、按作用方式分类。 3.农药的毒力、药效、毒性。影响药害的农药因素、植物因素、环境因素。 4.农药中毒的急救办法。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无机农药( C )。 A 乐果 B 氯菊酯 C 硫磺 D 西维因 2.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有机农药( D )。 A 石灰 B 波尔多液 C 磷化铝 D 敌敌畏 3. 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按照( A )来分类。 A 原料的来源 B 成分 C 用途 D 机理 4. 下列哪种不属于植物性农药( C )。 A 除虫菊素 B 烟草 C 鱼藤酮 D 苏云金杆菌 5.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 A 乐果 B 大隆 C 百菌清 D 2.4-滴 6.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除草剂()。 A 草甘膦 B 功夫 C 硫磺 D 克百威 7.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菌剂()。 A 敌敌畏 B 功夫 C 代森锰锌 D 呋喃丹 8. 低毒农药的LD50值()mg/ml。 A 小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0 D大于500 9. 下列哪类农药属于负温度系数的农药()。 A 有机磷 B 氨基甲酸酯 C 拟除虫菊酯 D 苯氧羧酸 10. 害虫()对农药敏感。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使用胃毒剂效果好()。 2. 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使用内吸剂效果好()。 3. 高温天气使用农药容易产生药害()。 4. 天敌生物、转基因生物属于农药管理的范畴()。 5. 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物质属于农药,性引诱剂则不属于农药()。 6. 安全性指数K值越大,说明农药对作物越安全()。

农药生产实践总结

农药学实习总结 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专业:植物保护 班级:学号:姓名: 农药学实习总结 一、实习目的: 依据农药理论基础以和课程教学实验和一些与农药学相关的最 新研究进展,参考一些相关的课程内容,结合农药的生产实际、研究、经营、管理和应用的实际,深入拓展学习农药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习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经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进一步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4月22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农药学的课程实习,老师先介绍了农药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然后让我们自己查阅相关的农药学的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的农药学的基础知识。 4月23日,我们学习了农药的施药方法,并实际操作了农药机械械的使用实习。上午我们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学习了力弥雾机的相关原理及其操作技术,下午又对烟雾机的一些使用方法和相关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4月24日,我们回到学校,进行实验设计,并且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4月25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赴河南远见农药科技有限公司去参观实习。从生产线上了解农药的生产过程,去了解农药的发展前景。 4月26日,我们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学习了农药的制备和药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的学习。 三、实习收获: 在以前上理论课的时候,有时会感觉很枯燥,可通过本次实习, 我知道了一切都不是那么的简单和随便,我也明白了,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敷衍了事,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去认真对待,在这次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从来没有学到过的东西,而且我也发现了自己在知识学习上的不足。 通过本次实习,我能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到实习中来,学会认识农药,了解农药生产,掌握实验仪器操作等,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习也使我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会到了在课堂上我所接触不到的知识。篇二:农药学实习报告最终版超经典 河南农业大学 农药学实习报告 学期: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09级植物保护3班学号:姓名:袁向东 2012年4月 目录 第一章农药学实习报告 (3) 第二章防治棉花棉铃虫农药使用方法的设计 (5) 第三章防除玉米田杂草农药使用方法的设计 (8)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粉锈宁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11苯璜隆防治林地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14农药实习感想 (16) 第一章农药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2015年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6试述化防与IPM 的关系。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农药 2毒力与药效 3持效期与残效期 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 5 LD50与LC50 6 ED50与EC50 7农药毒性与毒力 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 9迟发性神经毒性 二、填空题 1.农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 、 、 等三个历史阶段。 2.17世纪后在民间使用多年的 、 和 等三种主要杀虫植物先后被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3.按防治对象可将农药分为 、 、 、 、 、 、 。 4.按作用方式,杀虫剂可分为 、 、 、 、 、 等。 5.按防治原理,可将杀菌剂分为 、 、 。 6.按使用范围,可将除草剂分为 、 。按使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 、 、 。 7.常用的农药毒力表示方法有 、 、 、 等。 8.常用的药效表示方法有 、 、 、 等。 9.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 、 、 三种。 10.根据我国暂用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将我国现有农药分为 、 、 。 11.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 或 表示。 12.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 、 、 、 、 等症状。 13. 农药的毒性分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选择题(S 为单选,M 为多选)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 A B )中,A 表示( )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 供测药剂的用量 C 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 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

优化设计实验指导书(完整版)

优化设计实验指导书 潍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2008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黄金分割法 (2) 实验二二次插值法 (5) 实验三 Powell法 (8) 实验四复合形法 (12) 实验五惩罚函数法 (19)

实验一黄金分割法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黄金分割法的基本理论和算法框图及步骤的理解。 2、培养学生独立编制、调试黄金分割法C语言程序的能力。 3、掌握常用优化方法程序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优化设计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编制调试黄金分割法C语言程序。 2、利用调试好的C语言程序进行实例计算。 3、根据实验结果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1、设备简介 装有Windows系统及C语言系统程序的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2、黄金分割法(0.618法)原理 0.618法适用于区间上任何单峰函数求极小点的问题。对函数除“单峰”外不作 其它要求,甚至可以不连续。因此此法适用面相当广。 0.618法采用了区间消去法的基本原理,在搜索区间内适当插入两点和,它们把 分为三段,通过比较和点处的函数值,就可以消去最左段或最右段,即完成一次迭代。 然后再在保留下来的区间上作同样处理,反复迭代,可将极小点所在区间无限缩小。 现在的问题是:在每次迭代中如何设置插入点的位置,才能保证简捷而迅速地找到极小点。 在0.618法中,每次迭代后留下区间内包含一个插入点,该点函数值已计算过,因此以后的每次迭代只需插入一个新点,计算出新点的函数值就可以进行比较。 设初始区间[a,b]的长为L。为了迅速缩短区间,应考虑下述两个原则:(1)等比收缩原理——使区间每一项的缩小率不变,用表示(0<λ<1)。 (2)对称原理——使两插入点x1和x2,在[a,b]中位置对称,即消去任何一边区间[a,x1]或[x2,b],都剩下等长区间。 即有 ax1=x2b 如图4-7所示,这里用ax1表示区间的长,余类同。若第一次收缩,如消去[x2,b]区间,则有:λ=(ax2)/(ab)=λL/L 若第二次收缩,插入新点x3,如消去区间[x1,x2],则有λ=(ax1)/(ax2)=(1-λ)L/λL

植物化学保护学基本概念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学的基本概念 植物化学保护学:应用农药来防治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的一门科学。 化学保护或化学防治:应用农药防治农林作物及其产品的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的方法。化学防治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有害生物防治方法一样,都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措施。 化学防治的优点:高效(用量低,每亩有效成分用量可低于1克);防效高(杀虫剂一般高于90%,杀菌剂高于70%);速效(杀虫剂药后几小时即可见效);使用方便、适应性广;节省劳动力(特别是除草剂);经济效益高(投入产出比1:5 ~10)。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Borlang说:“我们优先要考虑的是吃饱并保持健康,为此必须有农药,没有农药,全世界一半人口将挨饿”。 化学农药引起的问题:农药是人类有意识地投放到环境中的一类有毒物质。因此,必须对其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高度重视。1962年,美国海洋科学家卡尔逊(R.Carson)在她的著作“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中首次报道了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寂静的春天》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是环境保护的开端。由于它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被列为“改变美国的书”之一。“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戈尔-美国副总统)。在《寂静的春天》中,作者主要是关注农药对人类和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以及农药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1996年,美国科学家Colbor在“Our Stolen Future”(痛失未来)一书中,将农药归为“环境激素”。环境激素是指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对人体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的物质。环境激素的危害与其他化学毒物不同,痕量的环境激素就可产生巨大的破坏力。这就是环境激素为什么更可怕的原因所在。 1、“3R”问题:1)有害生物的抗药性(resistance)。所有生物都存在着对农药产生抗性的潜在能力。抗药性可导致防治效果下降,用药量增加,缩短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加重农药对环境的破坏作用等;2)害虫的再猖獗发生(resurgence)。农药大量杀伤害虫的天敌,导致害虫失去自然的天敌控制作用,引起主要害虫发生为害更加严重,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3)农药残留(residue) 。农药使用后残留于农产品和环境中的农药,影响农产品安全和环境生态。 2、“三致”问题:指农药对高等动物的致突变、致癌、致畸作用。由于加强了农药的毒理安全性评价研究,目前使用的农药品种基本上不存在“三致”的风险。 3、“急性中毒”问题:我国每年有10多万人农药中毒,死亡人数近万人。生产、运输过程、使用过程(缺乏保护措施、环境条件)、农产品中的残留(高毒品种、不按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使用)、误服(农药产品包装越来越像食品包装)、自杀(有机磷、百草枯)。 4、药害问题: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对农作物的伤害,导致农作物生长受抑制、落花落果等,甚至绝收。除草剂的药害问题最为突出。 农药的定义与分类: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 第一,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林、牧、渔业中种植业的有害生物; 第二,防治仓储有害生物的;第三,调节植物生长的; 第四,用于农业、林业产品防腐或者保鲜的(如水果保鲜剂);

植物保护专业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6月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gram for Plant Protection 学院农学院专业名称学制植物保护 四年授予学位 一、培养目标 农学学士面向现代农业、立足现代社会和区域发展对植保专业人才的需求,按照学校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分类培养、强化基础、突出创新”的教育原则,着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备现代植物保护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具备在植物保护及相关领域继续深造的能力,能从事植物保护领域的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适应未来植保发展方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怀、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军事等基本知识; 3.了解农林业生产及与植物保护相关的行业方针、政策和法规; 4.掌握生物学和农学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 5.掌握植物保护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和实践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6.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具备运用一种外语阅读专业文献和进行一般学术交流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组织能力; 9.具有探索及创新的科学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及国际理解能力。 三、主干学科 植物保护学、生物学、作物学。 四、主要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 五、主要集中性实践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 六、毕业学分要求

(完整版)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精)

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 李国政编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2006年2月

前言 汽车整车拆装实训课是汽车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它与课堂讲授课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通过实训课,使同学们建立汽车整车构造的实物概念,进一步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更深入的了解汽车各总成部件构造细节及名称,熟悉汽车部件的拆装及操作工艺,为后继专业课程及专业性实习打下基础。 实训课的目的是配合课堂教学、结合实物系统的分解观察掌握汽车主要零部件的功能、组成、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实训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实物讲授和拆装观察分析两部分。 实物讲授是由于有些内容受条件限制,在课堂上难以讲清,故安排在实验课中结合实物进行讲授。 拆装观察是对完整的实物或重要总成分解成零件,然后分析观察零件的形状,安装定位基准,各部件的关系,调整方法和装配工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 为使实训课顺利进行,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实训前要全面复习课堂讲授的有关内容,记住其主要内容。 2.实训中听从教师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安全。 3.爱护实训教具及设备,与实验课无关的设备不要乱动。 4.在实训中要认真观察分析各零部件,要勤学多问,总结实训收获,认真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地点:车辆实验室

实训一汽车及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一、目的 1.通过实训对汽车的组成、总布置型式以及各总成有一个初步认识; 2.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用及在结构上的相互联系; 3.初步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的结构特征。 二、基础知识 1.汽车总体构造 汽车由许多不同的装置和部件组成,其结构型式和安装位置多种多样。汽车所用的动力装置不同时,其总体构造差异很大。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部分组成。小轿车还装有空调和其他附属设备。 (1)发动机 使供入其中的燃油燃烧产生动力,是汽车行驶的动力源泉。 (2)底盘 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正常行驶。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 行驶系—安装部件、支承全车并保证行驶。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组成。 转向系—保证汽车按驾驶员选定的方向行驶。由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制动系—使汽车能减速行驶以至停车,并保证汽车能可靠停驻。 (3)车身 用以安置驾驶员、乘客或货物。客车和轿车是整体车身;普通货车 车身由驾驶室和货箱组成。 (4) 电气设备 由电源和用电设备组成,包括发电机、蓄电池、起动系、点火系以及汽车的照明、信号装置和仪表等。此外,在现代汽车上愈来愈多装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微处理机、中央计算机系统及各种人工智能装置(自诊、防盗、巡航、防抱死、车身高度自调等),显著地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性能。 三、实训内容 1.长安6331A型微型客车及日本五十铃的总体结构。 2.北内109发动机、天津夏利轿车发动机及日本皇冠3.0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3.CA1091及桑塔纳汽车模型及部件模型的观察。 四、实训报告 汽车的布置型式通常有几种,各有何优点?实验中各车采取何种布置型式?试述原因。

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指导

实验七杀虫剂胃毒作用毒力测定 基本原理:昆虫在取食正常食物的同时将药剂摄入消化道,经肠壁细胞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作用部位而使昆虫中毒。它利用昆虫的贪食性,因此要尽量避免药剂与昆虫体壁接触而产生其它毒杀作用。测定方法有(1)液滴饲喂法;(2)口腔注射法;(3)叶片夹毒法。 一、叶片夹毒法 基本原理:在两叶片中间均匀地夹入一定量的杀虫剂,饲喂目标昆虫,药剂随叶片被昆虫取食,然后由被吞食的叶片面积,计算出吞食的药量。优点是可以减少目标昆虫与杀虫剂的接触,避免发生触杀作用,操作方便,结果比较精确。叶片夹毒法只适用于植食性的,取食量大的咀嚼口器目标昆虫,如粘虫、蝗虫.玉米螟等。 l、实验材料: 药剂:90%敌百虫 溶剂:丙酮 试虫:菜青虫或斜纹夜娥幼虫:30~50头 用具:培养皿30~50个,木塞钻(口径2cm),微量注射器10微升1支,浆糊或明胶 生物材料:甘蓝叶、蓖麻叶等。 2、实验方法: 用木塞钻制成直径2cm的圆心叶片60片,把圆叶片放在湿润的培养皿中待用。 夹毒叶的制备:用丙酮将敌百虫稀释成有效成分为0.1%的药液,用微量注射器吸敌百虫丙酮液10微升,均匀滴在叶片上,计算出每张圆叶片药量(mg/厘米2)。用浆糊(或明胶)涂在无药的圆叶片上,两相对合,即成夹毒叶片,同时制备不夹毒叶片2~4片作对照。每培养皿中放一片,另放一团湿棉花或湿水草纸一小块保湿,然后编号。 采回的试虫先饥饿数小时,每头虫称重,每培养皿放一头虫,饲喂夹毒叶片。 3、结果观察及计算: 观察试虫取食情况,控制食叶量一部份虫食叶片1/3,一部分虫食叶片1/2,一部分食叶片3/4或全部叶片。然后取出剩余的夹毒叶片,饲喂新鲜叶片,经3-24小时后,检查死亡率。

(完整版)植物化学保护试题1

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20分) 1. 毒力: 2. 农药残留: 3. 致死中量: 4. 湿润性和展着性: 5. 除草剂位差选择: 6. 生物浓缩: 7. 表面活性剂: 8. 种衣剂: 9. 喷雾剂: 10.常量喷雾: 二、填空题(20分) 1. 农药的分散度通常用_______和_______来表示。提高农药分散度的手段: _______和_______。 2. 农药固态剂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 3.最早使用的有机合成杀虫剂是:。 4.有机磷化合物作为杀虫剂是从开始的。 5. 杀菌剂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 6. 除草剂按其除草方式分为、。 7. 衡量可湿性粉剂好坏的指标是、。 8. 农药的命名是。 9.常用的农药施药方法有(举出三种) 、、。 10.常量喷雾的药剂利用率在 ,而小容量喷雾在。 三、选择题(10分)

1. 下列农药为仿生合成农药的是() A.氯菊酯 B.杀虫双 C.吡虫啉 D.嘧菌酯 E.氟铃 2. 慢性毒性的测定方法为() A.大白鼠口服LD B.三致试验 C.Ames试验 D.迟发性 50 神经毒性试验 3.下列药剂为保护剂的为() A.百菌清 B.波尔多液 C.多菌灵 D.甲霜灵 4. 下列杀菌剂中,属甾醇抑制剂的有() A.三唑酮 B.多菌灵 C.咪鲜安 D.烯酰吗啉 E.甲霜灵 5. 退菌特的有效成分包括() A.福美甲砷 B.福美锌 C.代森锰锌 D.福美双 6. 粉锈宁(三唑酮)可用于防治() A.白粉病 B.赤霉病 C.锈病 D.黑穗病 7. 下面哪一种是农药润湿剂 A. 茶枯 B. 陶土 C. 甲苯 D. 明胶 8. 田间施用绿磺隆后() A.避免下茬栽种玉米 B.避免下茬栽种小麦 C.避免下茬栽种亚麻 D.避免下茬栽种大豆 9.DDT和其它有机氯杀虫剂被禁用的主要原因是() A. 药效太低 B.持久残留 C. 三致性 10.下面哪一种是农药润湿剂( ) A. 茶枯 B. 陶土 C. 甲苯 D. 明胶 四、简述题(30分) 1. 什么叫农药?可以将农药分成哪几类? 2.甾醇抑制剂有什么特点(防什么病?有什么内吸特点?作用于病原菌的什么靶标位点)? 3. 什么是表面活性剂?它的种类有哪些? 4. 什么是农药的生物富集和最大残留允许量?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科学、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具备开展与农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及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创造和敬业精神的农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农作物生产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作物遗传特性与性状分析、作物与环境互作、作物栽培与耕作、现代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作物生长发育、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试验设计、研究与分析方法及实验技能; 3.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命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到方面的知识,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农业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4.熟悉农业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与农学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产业等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作物学、生物学 主要课程: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生物化学、农业生态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种子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及实践、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植物保护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植物生物技术实验、作物学实验(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实验)。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突出区域农业的特色;突出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特色;突出发挥种子科学、生物技术及其它相关学科的优势和特色。 专业方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五、修业年限:一般为四年 六、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要求的总学分176.5学分,其中课程教学为136.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为 40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