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并购:情况、原因和若干政策建议

国有企业并购:情况、原因和若干政策建议
国有企业并购:情况、原因和若干政策建议

国有企业并购:情况、原因和若干政策建议

内容摘要:近年国有企业并购日趋活跃,既有政府推动下的国企并购,也有国企自主推动的并购,这些并购对于改善国有经济布局、提高企业竞争力作用重要,但部分并购也存在盲目、捏和或封闭操作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关政策应做出适当调整。

关键词:国有企业,并购,政策

近年,国有企业的并购日趋活跃,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之间、央企与地方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地方国企)或上市公司之间、地方国企之间、地方国企与民营企业(以下简称民企)之间的并购越来越多。本文拟梳理国企并购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国企并购的基本情况

(一)央企之间的并购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推动

2003年以来,央企之间的并购逐年稳步推进,央企数量也因而从196家减少到目前的143家(截止2008年11月15日),共发生并购52起,各年并购发生数量基本相当,见表1。表1 2003年以来各年央企并购数量

注:减少的53家企业中,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已调整为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不再是国资委监管的企业,因此发生实际重组的有52项。

按照并购方式划分,央企并购可分为收购和新设合并两类。收购主要是指一家企业被另一家企业收购,成为收购方的子公司,这类央企并购达47起,占绝对比例,包括2003年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2007年华润集团收购三九集团等。新设合并是指两家企业合并为一家企业,并设立新的母公司,这类央企并购仅发生5起,包括:2004年中国蓝星与中国昊华合并组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2005年中国港湾建设与中国路桥合并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等、2008年中航一和中航二合并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这些企业的并购方式之所以是合并,主要原因是合并双方的规模相当、业务相近。各类企业并购数量见表2。

按照重组目的划分,央企并购还可划分为主业相近型、业务互补型、减少管理幅度型和处臵问题企业型并购四类。

本文根据并购双方企业的主业情况逐个对49起央企并购的性质作了判断,认为四类并购的数量分别为22、15、13和2起。

主业相近型并购主要是指双方业务相同或相近或者有相同或相近业务。比如2003年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并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两家公司业务都涉及铁路工程施工业务,再如2006年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并入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主业都是粮油经营。

业务互补型并购是指并购双方业务要么是属于上下游关系,如生产型企业和研究院所的并购或者生产型企业和贸易型企业的并购,要么是属于业务优势可互补的关系。比如2005年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收购医疗卫生器材进出口公司,是属于生产环节和贸易环节的供应链整合;再如2005年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并入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是属于研发和生产的互补。

减少管理幅度型并购主要是指并购双方的业务不相关,主要是由于被并购企业规模小,不再适宜直接由国资委管理。如2004年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收购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以及2003年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收购复兴浆纸有限公司。

处臵问题企业型的并购主要指某个企业出了问题,有重大治理缺陷并造成巨大亏损。如2006年中国诚通控股集团

对中国寰岛(集团)公司的先托管后收购,以及2007年华润集团对三九集团的收购,都是对问题企业的处臵。

央企之间的并购有两个特点: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推动,并购双方均是由国资委行使出资人权利的央企,出资人有权主导企业并购重组,并通过企业并购重组实现政策目标。而且并购涉及企业的人事、业务和战略等方面的安排或调整,尽管部分企业主动性较强,却非国资委主导不可。现实情况也均是由国资委甚至国务院发文批准并购的。二是并购方案决定和推行比较快。由于推行并购有很强的政策目标,而且并购双方都是国资委行使出资人权利的企业,除特殊情况外,企业资产状况都比较清楚,不需要经过繁杂的尽职调查,并购涉及的人事、业务和战略的调整在国资委的主导下均可以较快完成。因此并购方案的决定和推行都很快。

(二)央企并购地方国企或上市公司主要由企业自主推动

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央企并购地方国企或上市公司的情况,主要出现在钢铁业、有色金属业、煤炭业、化工、电力等行业,见表3。

央企并购地方国企或上市公司有四个特点:一是由企业主导。通过收购企业,收购方央企增加了企业规模、业务能力和市场话语权,尽管在收购时涉及到央企与地方国资委等地方国企主管部门的谈判,但中央国资委基本不具体介入。二是基本都是优势央企对同行业地方国企的并购。这些央企的资本、业务和市场实力很强。三是并购类型多样。有业务规模扩张型的收购,即收购和被收购企业的业务基本类同,收购导致规模扩大和市场扩展。如宝钢兼并广钢和韶钢;也有业务范围拓展型收购,即收购方原本没有某项业务或即使有也规模很小,收购某类企业使该项业务成为收购方的主业之一。如中铝集团收购云南铜业;还有资源占有型收购。收购企业的主要目的是占有该企业拥有的资源。如中煤能源集团对东坡煤矿的收购。四是部分并购行为与地方政府贯彻国

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有关。比如在国家钢铁业和煤炭业扶大限小、淘汰落后的政策导向下,规模小的企业不仅存在技术落后、产能不足、资金短缺、市场压力大等问题,还将面临政策不扶持的问题,与有管理、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央企结合是最佳之选。

(三)地方国企并购有的由地方政府推动,有的由企业自主推动

近年来,出现了多起同一省内同行业国企之间合并的重组案例,这些并购都是地方政府推动下进行的。比如:钢铁行业有2008年3月莱钢和济钢合并组建山东钢铁集团公司,6月唐钢和邯钢合并成为河北钢铁集团公司,见附录1;煤炭行业有2008年6月河北金能集团和峰峰集团合并为冀中能源集团公司,12月河南省将省内7家大型煤炭化工企业重组合并为两大煤化集团,即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公司、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公司,等等。地方国企之间并购的主要特点是:并购双方都是同一省内的国有企业;并购双方都是同行业内的企业;推动方都是当地的地方政府。与此同时,在地方政府推动下,也出现了一些国企收购民企、民企收购国企的并购案例,地方政府对这类并购也发挥着直接推动的作用。如2008年在山东省政府推动下,山东钢铁集团公司开始收购民企日照钢铁;民企复星集团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2008年6月通过注资38亿元获得地方国企天津钢铁48%

的股权,此前复星还曾收购了地方国企南钢联和海南钢铁;2008年11月民企浙江天马提出拟整体收购地方国企洛轴集团。

一些地方国企为了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近年通过不断收购,扩大了企业规模和实力,企业对这类并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如云天化集团从1999年开始,通过收购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先后收购了云南盐化、博源实业、富瑞化工、马龙产业、云峰化学、云南化学工业、云南磷化、三环化工、天宁矿业、天泰矿业、天裕矿业等国企和民企,从而构建了盐和盐化工业务平台、磷复肥产业、磷化工产业和磷矿资源产业平台,成为跨行业、跨区域、融合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综合性产业集团。沈阳机床集团于2004年起,先后收购了德国希斯公司、云南机床厂、交大昆机科技、昆明机床等企业,增强了企业经济和技术实力。

二、国企并购的原因分析

(一)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之间并购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

央企之间的并购是国务院国资委为实现若干政策目标而推动的。这些政策目标主要有:改进国资布局和管理,落实公共政策和产业政策,实现企业发展,等等。

1.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十五大明确国有经济布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方针之后,国有经济布局如何进行调整就

一直是涉及国有资产管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改组的重要课题。国务院国资委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要通过多种措施解决“国有经济分布过宽;不少企业利润微薄或亏损,缺乏竞争力;一些企业业务庞杂、包袱及层级多、管理不善,导致资产流失”等国有经济布局的主要问题,并购重组是其中的重要措施。2006年12月国办转发的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明确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加快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等目标,并提出到2010年,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中央企业)调整和重组至80~100家。

2.改进国有资产管理。通过企业并购重组可减少国资委监管企业的数量,结合向企业董事会授权,一方面使国资委从过于具体和过于繁杂的监管事项中脱身出来,另一方面可使国资委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到出资人真正应该履行的重大事项上,从而提高股权行使的效率和质量。

3.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比如2008年移动、铁通、电信、联通、网通五大运营商的并购重组,就是为了解决电信业“一家独大”的结构问题、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体制、推进产业技术升级等的公共政策目标。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第二集团公司合并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就是为了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实现推动航空工业自主创新、提

高航空工业竞争力的公共政策目标。

4.增强企业竞争力。尽管央企近年整体效益较好,一些企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有一些企业存在规模小、主业不突出、效益差、发展慢的问题。如国资委披露2005年国有资本排名前80位的央企的利润总额、国有资本和销售收入,分别占全部央企的99%、98%和92%。通过强强联合来迅速扩大企业业务规模,既可以产生更强的规模经济效应也可以增强企业市场话语权;部分并购双方企业可实现优势互补或产业链延伸,如生产企业可通过获得相关研发能力、销售渠道或相关矿产资源,来提高竞争力。见附录2。

国务院国资委主导的并购有法律依据,因为国务院国资委作为国家出资人代表,有权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规划方案,以股东的身份推进其控股的企业的并购,亦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尽快探索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利于实现政府的公共政策目标,有利于通过减少国资委管理幅度来改善国资管理,通过发挥优势互补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国企并购,主要是为了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国企之间、以及地方国企与民企之间并购的原因是,落实国家出台相关产业政策、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本省企业实力较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采取本省内同行业国企之间合并的方式,而

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属于应关停并转的,采取出售给央企、外省市国企或有实力的民企。

近年来,为提高一些高能耗、环境压力大行业的增长质量,改变过度和低水平竞争、提高产业集中度,我国先后出台了钢铁业、煤炭业等产业政策,这些产业政策均提出建设产业内特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减少企业数量和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如2005年国家发布的钢铁产业政策提出,到2010年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若干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再如2008年国家发改委发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通过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解决煤炭产业集中度低导致的开发秩序混乱、小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差、行业内部过度竞争、造成国家宏观调控难度大等问题,通过采用市场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等多种方式,到2010年底全国年产量1亿吨以上、5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分别达到6~8个、8~10个(目前分别是3个和2个)。

地方有关省份也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纷纷制订本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或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如山东省2008年1月制订的《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使山东钢铁集团公司成为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管理水平高、能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济钢与莱钢合并为山东钢铁集团公司、河

南省7家企业合并组建两大煤炭化工集团、以及唐钢与邯钢的合并都是在国家产业政策、地方产业政策的推动下进行的。

(三)企业自主推动并购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更快发展

对于央企并购地方国企和上市公司、以及有实力的地方国企并购其他国企或民企,其目的都是为了做强做大企业、实现更快发展。

1.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在国企的重组整合中争取主动。国资委2005年开始逐渐明确了不能进入行业前3名的企业将要被重组的政策,同时一些地方也纷纷开始对地方国企开始重组。为了避免被重组或者增强企业在重组中的话语权,一些资金实力强的企业纷纷通过并购手段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相关行业的国企、上市公司和民企就成为并购的主要对象。

2.把握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机会。对于一些地方,由于本省企业实力弱,经过重组仍难以获得发展的,只能向外省、特别是有实力的央企靠拢,这就为这些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创造了机会。宝钢兼并重组韶钢和广钢、武钢重组柳钢就是优势央企对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并购机会加以把握的案例,见附录3。

3.获取资源。由于近年来经济增长快速,有色金属、铁矿石、煤炭等资源产品出现供不应求、价格快速上涨的局面,

对生产企业的形成很大的成本压力,通过控制上游资源来稳定供应和降低成本压力成为生产型企业的重要战略举措,一些企业通过收购其他国企或民企来实现对上游资源的控制或影响。

4.强化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持续获得融资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些企业通过将优质资产上市获得良好的融资平台,也有些企业通过收购地方国企进行重组整合,打造出一个大的融资平台,如中国铝业收购整合多家地方铝业企业后上市。也有的企业通过收购多家上市公司而拥有多个融资平台,如中化集团收购8家上市公司,见表4。

企业主导型并购的积极意义在于企业自主性强,并购对象选择与企业战略比较吻合,尽职调查也基本按市场规律来运作,双方意愿相合有利于双方业务、治理组织和文化的整合,缩短并购整合的时间。

三、国企并购中的若干问题及有关政策建议

(一)国企并购中的若干问题

对于政府推动型的并购,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国企并购主要是同一国资委管理下的国企之间进行的,跨区域和跨所有制企业的参与很少。(2)部分国企并购有利于快速实现政策目标,但缺乏对企业发展的全面深入评估,特别是政府推动的由好企业兼并亏损或频临破产企业,可能会出现不仅难以解决亏损企业的问题,反而将好企业拖垮的问题。(3)政府推动下的部分并购双方缺乏良好沟通,积极性低,使企业并购后在业务体系、组织治理、管理和文化方面的整合耗时费力,有的并购数年后仍然在业务体系、组织治理和文化方面表现为“两张皮”,不仅难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对于企业自主推动的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在择优扶强的产业政策下,部分并购是企业通过并购扩大规模来避免成为被重组对象,因此并购对象选择上规模而非价值成为重要的考查指标,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可能会影响并购效果和企业发展。(2)部分企业收购了大量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导致管理链条加长、管理难度大大增加、面对的财务和法律风险也更大,客观上要求企业加强治理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加强母子公司治理和管理的能力建设,但目前看,这一问题并未被充分重视。

(二)若干政策建议

1.应评估国企并购和非国企发展的关系问题。有必要明确国有经济须保持控制力的领域。目前关于国有经济布局的领域还没有系统的、能够指导具体工作的规划和政策,仅在若干文件中给国有经济覆盖范围的原则性说明和框架性描述(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国资监管条例》中给出国有经济覆盖范围的原则性说明,2006年《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所覆盖的范围,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缺乏具体政策使得国有经济“进”“退”的领域、模式和条件不明确,实践也缺乏有效的指导,过去曾导致一些地方国企“退”得过快、过猛,产生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后来在国有资产流失大讨论后,对国有经济“退”的问题转而比较保守。为改善国有企业并购方式和效果,有必要明确国有经济布局的具体规划和政策,包括国有经济须占控制性地位的具体领域和条件、国有经济在须控制领域的控制方式、国有经济退出政策条件等。

应研究国企并购如何与发展非国有企业相协调结合。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善国资管理和发展非国有企业都是我国重要经济政策,两者有较强的关联度,如何使国企并购和非国企发展相协调值得进一步研究。比如国企并购中是否应吸

引其他所有制企业参与的问题、涉及非国企并购时的公共目标和利益安排的问题、合法合规与实现政策目标的关系问题,等等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近期出现的某些地方政府力推地方国企并购民企,其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具体方案的设计和推行都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评估。

上海在吸引各方企业参与国企并购方面先行一步,其经验值得借鉴。2008年9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要推行“开放式重组”,就是上海国企的改革将吸引中央企业、全国地方企业及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各方的参与。

我们认为,除非需要国有经济控制的特殊领域,国企并购重组应鼓励各方企业在合法合规和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参与,对所涉及到的公共目标或公共利益问题,可通过在设计并购重组方案时明确并购重组方的责任和义务来解决,采用如招标、签订公共服务合同、明确承担有关改制成本的承诺等办法。

2.具体方案设计中,应研究和解决若干重要问题。应评估并购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否有助于提升公共利益。包括并购是否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结构绩效,对产业竞争和利益相关者有何影响等。比如目前就有对科研院所并入企业集团可能会影响科研院所作为行业研发平台所承担的公益职能的担忧。

应评估并购是否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提升。包括提升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和财务能力,可采用EVA等经济价值指标来考量。由于部分并购存在缺乏详细评估和盲目推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强调具体方案设计应研究和解决一些重要问题:

应评估并购方案的合理性,避免方案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对本地国企的并购,只鼓励本地国企参与,不支持民企和外省市国企参与,就不尽合理。再如一些并购方案在并购对象的确定上存在捏合之嫌,缺乏对公共利益和企业价值方面的评估。这些问题在具体并购方案的设计中应加以避免。

在并购整合中,国资委和并购双方还应重视加强企业的治理和管控能力,以切实提高并购效率,发挥并购对企业价值提升的效果。

3.应在合法合规和市场原则基础上开展并购。即使企业并购重组的目的是实现有关经济布局调整、贯彻产业政策等政策目标,在具体设计方案和操作中,也要讲规则,要合法合规。特别是对于涉及到有关利益方时,应尊重当事人的相关利益和诉求。

并购方案设计和推行也需强调遵循市场原则。比如并购中涉及的企业或资产的价格问题,应按照符合市场原则的模型和方式来计算。再如政府推动的并购,也有必要发挥并购

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双方在战略、业务、管理和人事方面实现充分的沟通,提高并购整合的效率。

附录

附录1 地方国企之间并购的若干案例

案例一:济钢与莱钢合并

2008年3月26日,济钢与莱钢组建的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注册资本100亿元,其出资人为公司最终控制人山东省国资委。这是山东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资产重组。根据2007年济钢和莱钢的钢产量,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2382万吨的钢产量,跃居国内钢铁企业第三名。

案例二:唐钢与邯钢合并

2008年6月30日,唐钢与邯钢整合而成的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其出资人为公司最终控制人河北省国资委。新组建的河北钢铁集团产能将达到3175万吨,规模超过宝钢,成为全国第一大钢铁企业集团。

案例三:河南煤炭行业合并重组

2007年,河南省国资委发布了《河南省管煤炭企业战略重组意见》,推动永煤集团、义煤集团及河南省燃气集团联合组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相互重组,郑煤集团单独做强做大,并引进战略投资者,鹤煤集团和中

原大化集团加快实施联合重组。

在试运行一年多后,在2008年12月最终确定由7家企业合并组建两大煤炭化工集团。即由同为中国500强的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合并为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公司,由永煤、鹤煤等5家企业合并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两家集团将力争分别在1~2年内形成原煤产量5000万吨左右的规模,实现营业收入接近或超过1000亿元的目标。

附录2 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并入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的并购案例

中国药材集团公司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的并购早在2002年8月就开始沟通,最初由中国药材集团公司主动提出合并,考虑的原因是:整合销售渠道资源;通过中国医药集团出口优势,可加快中药走向国际化。经过数月的酝酿,国资委于2003年4月正式下文批准中国药材集团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并购后中国医药集团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很多专家认为两家企业并购可产生较强的互补和规模效应:一是产品门类齐全,几乎覆盖了中西药以及医疗器械的制造、销售、出口等所有医药领域;二是销售领域互补;三是资产和规模大大增强。从而有利于企业和国外医药巨头的竞争。

附录3 宝钢兼并重组韶钢和广钢、武钢

兼并重组柳钢的并购案例

为调整钢铁工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跨地区钢铁企业重组、实施城市钢厂环保搬迁、提升钢铁企业竞争力,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3月下文同意广西与武钢、广东与宝钢开展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和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的前期工作。

宝钢对韶钢和广钢的兼并重组,将使两个企业全部进入宝钢集团,由宝钢控股成立一家新公司,总部注册在广州。广钢淘汰全部炼铁、炼钢和轧钢生产能力;韶钢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高炉和小转炉,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武钢也加快了对柳钢的联合重组。国家发改委要求,广西和武钢要淘汰落后炼铁能力541万吨、炼钢能力910万吨,加快武钢与柳钢的联合重组,制定重组方案,明确投资主体,通过防城港钢铁项目的建设,实现武钢与柳钢的实质性重组。

关于国有企业重组整合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重组整合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区国资国企经过十年的改革发展,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依然存在制约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学习中央、北京市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精神,研究央企、市企重组整合的趋势和经验做法,思考区国企重组整合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认识国有企业重组整合的发展趋势 1、国有企业重组整合的发展历程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旋律主要是国企、央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同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的兼并重组。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不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企通过重组踏上新的征途,翻开了新的篇章。但是,重

组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国企兼并重组也经过了一个逐渐理性的探索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2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 ?经营责任制、承包、租赁等 ?资产重组的主要方式是与外商合资,出售和破产 ?1985年之后进行过股份制试点等探索,开始涉及国有产权的重组 第二阶段:1992-1995 十四届三中全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国有企业的改组多属企业内部和少数企业之间的重组,试图通过制度建设搞好每个国有企业 ?1993年出台《公司法》 第三阶段:1995-2003 十五大 ?着眼于从整体搞好国有经济,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抓大放小 ?国有企业的大规模、深层次的重组展开 ?主辅分离资产重组 ?推动石油石化、电信、电力、煤炭、电子等行业国有大企业重组上市 ?对国有企业进行债务重组:2000年底,国务院批准580家债转股企业 ?银行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银行债务重组 ?中央企业对516家分属各企业的房产公司进行重组

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操作

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操作 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是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式之一。国家尚没有出台关于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统一规定,地方国资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对于央企对外投资的规定对于地方国有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般而言,如果拟投资的国有企业为一级国有企业(即股东为国资委),对外投资应当根据经国资管理部门审核的本年度投资计划进行投资。如投资项目在年度投资计划内,不需要另行审批。如投资项目不在年度投资计划内,则拟投资的国有企业应向国资管理部门单项报批。 如果拟投资的国有企业为二级以下国有企业(即股东为国有企业),其对外投资的计划一般须经过其上级公司的核准。 从审核的内容看,其主要内容包括:收购交易是否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是否符合企业布局、结构调整方向以及发展战略与规划;交易是否能够突出企业主业、是否会对主业造成不利影响等。 定价是交易的关键问题。根据国务院国资委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有企业收购非国有资产,必须对非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经国资管理部门核准或者备案。非国有资产评估的结果是确定收购价格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非国有资产的转让价格不得高于其评估价格。 对于那些可能被国有企业收购的民营企业,其定价方式将会造成一定的风险。由于国内目前资产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净资产,对企业成长性重视不足,对于被收购企业,评估价值可能无法体现企业的实际价值。根据评估价值确定的交易价格可能过低,从而损害民营企业原股东的利益。如果定价较高,则收购交易则将面临较大的审批风险。 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交易应当在产权交易所完成。其流程包括对目标企业净资产进行审计、对目标企业整体资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报国资部门核准或备案后再进行交易。不过,交易无须公开挂牌进行。 1/ 1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案列分析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 一、引言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所有业务,包括门户网站、雅虎搜索、即时通讯、拍卖业务,以及3721网络实名服务等。根据协议,雅虎将拥有阿里巴巴35%的投票权和40%的经济获益权,同时向阿里巴巴支付10亿美元,雅虎因此成为阿里巴巴最大的战略投资者。 二、并购双方简介 (一)阿里巴巴简介 阿里巴巴()是全球企业间( B2B )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2003年5月,阿里巴巴投资 1 亿人民币推出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 2004年7月,又追加投资亿人民币。截至 2005 年7月10日,淘宝网在线商品数量超过 800万件、网页日浏览量突破 9000 万、注册会员数突破760万、2005 年二季度成交额达亿人民币,遥遥领跑中国个人电子商务市场。2003 年10月,阿里巴巴创建独立的网上交易安全支付产品支付宝(),目前,支付宝已经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以及国际的VISA 国际组织等各大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二)雅虎简介 雅虎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其网络每月为全球超过一亿八千万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上服务。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不论在浏览量、网上广告、家庭或商业用户接触面上,雅虎都居于领导地位,也是最为人熟悉及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品牌之一,在全球消费者品牌排名中位居第 38 位。雅虎还在网站上提供各种商务及企业服务,以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及网络使用率,其中包括广受欢迎的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网站解决方案的雅虎企业内部网;影音播放、商店网站存储和管理;以及其他网站工具及服务等。雅虎在全球共有24个网站,其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克拉克市,在欧洲、亚太区、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国均设有办事处。 三、并购背景及其动因 (一)并购背景 1.雅虎: 雅虎中国当时已经进入了一个很严重的瓶颈期,在本地化的道路上步履艰难,因此作为投资一方的软银公司本着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考虑,自然希望能够将其优化整合。从雅虎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处理不了的中国业务盘出去,正好有利于集中精力在其他市场竞争。 2.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本身在国内的B2B领域是无可非议的老大,在业务上与雅虎无大冲突,同时雅虎强大的搜索功能与国际背景还将对阿里巴巴的发展大有益处,因此进行内部处理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3.国际背景: 百度在美国上市,股票表现抢眼之极,中国概念在纳股再度成为助推力,而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下一个极具潜力的网络企业,不应忽略,在合并案中,雅虎只是以业务并入和现金入股的方式进入,并不影响阿里巴巴原有董事会的结构与权利分配。 (二)并购动因 一般而言,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二是实现企业特定的发展战略,三是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就阿里巴巴而言,我们认为,其收购雅虎中国的动因有两方面。 1.站在集团战略发展角度,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大国,使其在国内网络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收购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将拓展到除了无线、游戏外的所有互联网领域。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阿里巴巴的B2B、C2C已经成为市场领导者,即时通讯工具有雅虎通和淘宝网,搜索是第2名,这时,挤进四大门户的行列也非难事;同时,以阿里巴巴积累的商务用户为基础,加上淘宝网用户群和雅虎中国以白领为主的受众群,若要发展广告业务,其竞争力已与很多门户网站不相上下;另外,有了流量基础,定位可以不再局限于电子商务。

某企业并购重组文件范本

XXXX有限公司重组计划 并购文件范本2004年6月21日

目录 公司简况 (2) 公司员工安置计划 (3) 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 (4) 股权转让合同 (5) 关于成立外商独营企业-**********有限公司的申请报告.9可行性报告 (10) 章程 (17)

公司简况 (参考格式,请按此另行充实、完善和打印) 1.公司成立 公司成立于****年**月,是一家从事*************的****企业, 主要*********[经营范围]。 2.公司发展 经过数年发展,**************** 三、公司优势 四、市场背景 五、人力资源 六、公司计划 **********有限公司 2004年**月**日

公司员工安置计划 (参考格式,请按此另行充实、完善和打印) 根据《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和《**********股权收购合同》的有关规定,经与*****有限公司协商后,同意原在**********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全部转入外商独资企业**********有限公司,外商独资企业公司员工安置计划实施后,各部门的工作照年度计划进行。 **********有限公司 2004年**月**日

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 会议时间: 2004年**月**日 会议地点:本公司会议室 出席会议股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外商独资企业的有关规定,本次会议所议的下列事项已经公司全体股东一致通过: 一、根据**********有限公司截止****年**月**日的财务报告,经****资 产评估事务所出具的***评报字(2004)第**号资产评估报告书,以 公司净资产****万元为依据,一致同意将内资公司股东****所持[*]% 股份、****所持[*]%股份、*****所持[*]%股份一同转让给***控股有 限公司,总价[****]万元,以现金收购。 二、完成公司股权转让后,公司变更为外商独资企业,公司名称变更 **********有限公司。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外商独资经营法的修改公司章程,并 向工商局申办变更登记。 股东签署: 2004年**月**日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一、并购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主并公司为获得其他公司的经营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企业并购是一种典型的产权交易行为,即以产权转让为内容,以获取资本控制权为目的的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是一种产权大改组。 是否进行并购决策首先决定于并购的成本与效益。关于并购的成本有广义和侠义的两种解释。本文下面的论述主要采用狭义的并购成本概念。 并购收益是指并购后新公司的价值超过并购前各公司价值之和的差额。例 如,A公司并购B公司,并购前A公司的价值为V a ,B公司的价值为V b ,并购形成的 新公司的价值为V ab ,则并购收益(S)为: S=V ab -(V a +V b ) 如果S>0,表示并购在财务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并购方将以高于被并购方价值的价格P b 作为交易价,以促 使被并购方股东出售其股票,P=P b -V b 称为并购溢价。并购溢价反映了获得对目 标公司控制权的价值,并取决于被并购企业前景、股市走势和并购双方讨价还价的情况。 对于并购方来说,并购净收益(NS)等于并购收益减去并购完成成本、实施并购前并购方公司价值的差额。 设F表示并购费用,则: NS=S-P-F=V ab -P b -F-V a 例如,A公司的市场价值为5亿元,拟收购B公司,B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亿元。A公司估计合并后新公司价值达到7亿元。B公司股东要求以亿元价格成交。并购交易费用为亿元。由此得到: 并购收益S=7-(5+1)=1(亿元) 并购完成成本=+=(亿元) 并购溢价P==(亿元) 并购净收益NS=S-P-F=亿元) =V ab -V a -P b -F=7-5-1. =(亿元) 上述并购使A公司股东获得净收益亿元。可以说这一并购活动对A、B两个公司都有利。这是并购活动能够进行的基本条件。 二、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所谓价值评估,指买卖双方对标的(股权或资产)作出的价值判断。 对目标企业估价一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国有企业并购:情况、原因和若干政策建议

国有企业并购:情况、原因和若干政策建议 内容摘要:近年国有企业并购日趋活跃,既有政府推动下的国企并购,也有国企自主推动的并购,这些并购对于改善国有经济布局、提高企业竞争力作用重要,但部分并购也存在盲目、捏和或封闭操作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关政策应做出适当调整。 关键词:国有企业,并购,政策 近年,国有企业的并购日趋活跃,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之间、央企与地方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地方国企)或上市公司之间、地方国企之间、地方国企与民营企业(以下简称民企)之间的并购越来越多。本文拟梳理国企并购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国企并购的基本情况 (一)央企之间的并购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推动 2003年以来,央企之间的并购逐年稳步推进,央企数量也因而从196家减少到目前的143家(截止2008年11月15日),共发生并购52起,各年并购发生数量基本相当,见表1。表1 2003年以来各年央企并购数量

注:减少的53家企业中,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已调整为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不再是国资委监管的企业,因此发生实际重组的有52项。 按照并购方式划分,央企并购可分为收购和新设合并两类。收购主要是指一家企业被另一家企业收购,成为收购方的子公司,这类央企并购达47起,占绝对比例,包括2003年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2007年华润集团收购三九集团等。新设合并是指两家企业合并为一家企业,并设立新的母公司,这类央企并购仅发生5起,包括:2004年中国蓝星与中国昊华合并组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2005年中国港湾建设与中国路桥合并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等、2008年中航一和中航二合并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这些企业的并购方式之所以是合并,主要原因是合并双方的规模相当、业务相近。各类企业并购数量见表2。 按照重组目的划分,央企并购还可划分为主业相近型、业务互补型、减少管理幅度型和处臵问题企业型并购四类。

2-2 国有企业并购之一般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流程梳理

国有企业并购之一般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流程梳理 一、内部决策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第一步是做好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并形成书面决议。 国有独资企业的产权转让,应当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国有独资公司的产权转让,应当由董事会审议;没有设立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应当听取转让标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对职工安置等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可行性硏究 可行性研究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析通过转让国有产权所能达到的目的;二是分析具体的转让策略;三是确定对受让方的要求。 企业应分析希望通过转让国有产权达到的目的,一般来说是引入投资者的市场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品牌资源等,引入新的经营机制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实现国有资本的退出,并取得企业国有产权的最优化价格。 企业需要分析拟转让的标的大小,确定整体转让或者部分转让的策略及具体的份额,以及是否考虑转让控股权。 企业需要确定对受让方的要求。根据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国有企业改制要从企业实际出发,着眼于企业的发展。要建立竞争机制,充分考虑投资者搞好企业的能力,选择合格的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引入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资源增量,推动企业制度创新、机制转换、盘活资产,扭亏脱困和增加就业,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二)制定转让方案 经过可行性研究论证,企业应当形成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在决定或批准国有企业产权转让行为时,应审査转让方案。 企业转让方案的内容一般应包括:转让标的企业国有产权的基本情况;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有关论证情况;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经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的职工安置方案;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债权、债务包括拖欠职工

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混合所有制背景下

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混合所有制背景下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混合所有制背景下 黄晓冰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2、广东光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 0030) 摘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大背景下,国内逐渐掀起了一股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入股国有企业的热潮。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时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注入了新的内容,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还进一步明确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使之成为深化国企改革新的有效载体、新的动力。在这种背景下,国内逐渐掀起了一股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入股国有企业的热潮。 一、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的动因 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除了是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种基本方式和手段外,通常还具有以下动因: l、获取战略机会,即通过并购民营企业,直接利用目标企业的资源和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或做大做强某一个特定的行业。 2、进行资本经营,即通过并购一些自己看好的、被低估的民营企业或资产,并对目标公司进行包装整合,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活动,实现低买高卖。 3、实现企业增值,即在完成对民营企业的并购后,通过拓展市场、提升技术、注入资金、控制成本、加强管理等手段,实现目标企业的保值增值。 4、获得特殊资产,即通过并购获取民营企业所拥有的土地、岸线、码头等稀缺资源,以及专有技术、销售网络、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 5、满足考核需要,即通过并购民营企业,使自身收入和利润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以满足国资管理部门对其的年度业绩考核需要。

企业并购重组协议

企业并购重组协议 本协议由以下各方于20 年月日在签署: 转让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转让方: 地址: 鉴于: (一)、某某责任公司(即“目标公司”)是一家依据中国法律注册成立并有效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和*** 系目标公司的投资股东,合计持有目标公司股权(其中持有,持有)。 (二)、有限公司(即“受让方”)是一家依据中国法律注册成立并有效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经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为***企业兼并重组主体企业。 (三)、目标公司拥有位于的“煤矿”及其采矿权,采矿许可证号为。 根据人民政府关于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文件精神,双方遵循收购、控股、参股、联合的重组方式,积极开展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为此双方达成如下协议条款: 一、并购重组方式

双方同意本次并购重组以股权转让方式完成。即转让方将其持有的目标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受让方,受让方根据本协议之约定享有该等转让股权之权利和义务。 本次并购重组后,目标公司的名称根据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变更。拟变更名称为“有限责任公司”。 本次并购重组后,受让方持有目标公司股权,转让方合计持有目标公司股权。 经双方协商一致,本次股权转让价款为人民币元(大写: 元整)。 二、股权交割与移交 股权交割 双方根据自治区政府有关要求完成该转让股权的工商变更登记,工商变更登记之日为该转让股权的交割日。 股权变更材料与手续的准备 本协议签订生效后三日内,双方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签署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所需的公司章程、授权委托等所有材料与手续,并向目标公司注册机构提交,按照本协议的约定进行目标公司的股权变更。 三、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 交割日后的目标公司设置股东会,由转让方、受让方组成。 交割日后的目标公司改组董事会。 交割日后的目标公司设置监事会。 其他与股权变更相关事宜,由双方在公司章程等文件中另行约定。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作者:————————————————————————————————日期: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一、并购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主并公司为获得其他公司的经营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企业并购是一种典型的产权交易行为,即以产权转让为内容,以获取资本控制权为目的的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是一种产权大改组。 是否进行并购决策首先决定于并购的成本与效益。关于并购的成本有广义和侠义的两种解释。本文下面的论述主要采用狭义的并购成本概念。 并购收益是指并购后新公司的价值超过并购前各公司价值之和的差额。例如,A公司并购B公司,并购前A公司的价值为V a,B公司的价值为V b,并购形成的新公司的价值为V ab,则并购收益(S)为: S=V ab-(V a+V b) 如果S>0,表示并购在财务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并购方将以高于被并购方价值的价格P b作为交易价,以促使被并购方股东出售其股票,P=P b-V b称为并购溢价。并购溢价反映了获得对目标公司控制权的价值,并取决于被并购企业前景、股市走势和并购双方讨价还价的情况。 对于并购方来说,并购净收益(NS)等于并购收益减去并购完成成本、实施并购前并购方公司价值的差额。 设F表示并购费用,则: NS=S-P-F=V ab-P b-F-V a 例如,A公司的市场价值为5亿元,拟收购B公司,B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亿元。A公司估计合并后新公司价值达到7亿元。B公司股东要求以1.5亿元价格成交。并购交易费用为0.2亿元。由此得到: 并购收益S=7-(5+1)=1(亿元) 并购完成成本=1.5+0.2=1.7(亿元) 并购溢价P=1.5-1=0.5(亿元) 并购净收益NS=S-P-F=1-0.5-0.2=0.3(亿元) =V ab-V a-P b-F=7-5-1.5-0.2 =0.3(亿元) 上述并购使A公司股东获得净收益0.3亿元。可以说这一并购活动对A、B两个公司都有利。这是并购活动能够进行的基本条件。 二、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所谓价值评估,指买卖双方对标的(股权或资产)作出的价值判断。 对目标企业估价一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资产价值基础法 资产价值基础法指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来评估其价值的方法。确定目标企业资产的价值,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

(并购重组)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处理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

浅析资产重组中的财务处理 [摘要] 文章由国企改革谈起,从财务的角度分析了资产重组的内涵,针对当前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见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过去国有经济布局覆盖过宽、分布过广,现在则按市场方向有进有退,使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作用的地区和领域逐步退出,并集中于更有利于发挥作用的领域。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是说,现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即是一场深刻的体制革命,也是国有经济结构重大调整过程,作为这一改革的重要实现形式,就是国有企业的大规模重组。本文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对资产重组这一课题作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一、资产重组的含义 (一)概念 资产重组是指通过不同法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所有权及债权人债权进行符合资本最大增值目的的相互调整与改变,对实业资本、金融资本、产权资本和无形资本的重新组合。重组是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即获取利润及股东投资回报率最大化,充分使用管理和资源以及对付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重组会引起资产或资本以及管理策略的改变。 (二)分类 资产重组通常涉及:资产注入,资产或业务的出售,资产重新的整合,债务、资本比率的改变,新形式的资本、债务形式,借款期的改变等。

重组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包括:资产注入、兼并、股份化、破产、出售、建立核心子公司等。既然资产重组可以为不同企业提供较多可选择模式,也就是我们在采用重组形式中有了更多的回旋余地。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所有权换位的资产重组,即资产的所有权在不同的的产权主体之间发生转换或实现重新组合。如注入新资产、兼并、合并、收购。许多西方国家的公司就是通过收购取得对企业的所有权来扩大实力。这种重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被我国的上市公司所采用。 2.非所有权换位的资产重组,即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不变,仅仅是资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让渡权在不同的资产主体之间发生转换或实现重新组合。 3.根据市场法则进行的资产重组,即遵循市场经济法则,通过市场的公平交易将资产的所有权在不同的产权主体之间实现重新组合,如资产拍卖、证券市场的合法收购等。 4.非市场型资产重组,即利用行政及法律等超经济力,可不按市场经济法则,通过强制力将资产的所有权在不同的产权主体之间实现转化或重新组合。 综上所述,我国现在所要进行的资产重组属于非所有权、非市场型资产重组。也就是说这种资产重组是通过国家强制力量实现的,而非市场运作,带有很浓重的行政色彩。 (三)原则 根据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在企业资产重组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2.合理经营资产,健全生产经营体系。首先是要通过必要的企业资产重组,使经营资产重新组合,集中原企业或企业集团中最有竞争力的主要业务,体现专业化经营水平。 其次,要通过资产重组使公司自身形成健全的生产经营体系。

浅谈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后的文化融合

浅谈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后的文化融合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有企业因旧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的开始走下跛路,有的甚至资不抵债。政府为摆脱财政危机、搞活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改革。并购重组已成为国企改革的一种战略目标。目前,一些机制灵活、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已经参与到国企改革中,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民企并购国企过程中,不但要考虑经营资金、员工安置等问题,重点还要考虑企业文化的融合,融合的好坏关系到重组的成败,并对企业日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后如何进行文化融合进行了阐述,希望为正在走改革道路的国企提供有利的帮助。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企业改革;文化融合 诺贝尔奖获得者施蒂格勒在考察美国企业成长时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形式的兼并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 由此看出,并购是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一种战略,同时,并购打破了原有企业文化模式,进行两种企业文化的融合,形成新的企业文化模式。 一般来讲,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完成并购重组需要两年左右时间,进行财务、人事、组织、文化等的整合需要花费五年左右的时间,而通常文化整合是一项伴随企业长期发展的过程。 下面来谈谈企业重组后如何进行文化融合。 1.文化融合的含义 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后,两个存在文化差异和特质的企业共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中,需要经过整合,形成新的理念和思维,最终构建出新的企业文化体系。这种以原有企业文化为基础,经过冲突、认同、再造和重塑,形成符合企业变化和发展的新文化过程,就是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尽管看不见、摸不到却能对企业并购重组的成败产生巨大影响,要想成功实现并购重组,关键是练好文化融合这把尚方宝剑。 2.如何进行文化融合 2.1文化融合内容 (1)精神文化的整合。构筑共同愿景、明确企业新的使命、塑造新的核心价值观。

公司重组整合实施方案

公司重组整合实施方案 部门: 策划人: 日期: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实施方案 **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电气)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电气)重组整合框架各方股东(**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鸿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自然人股东方代表)协议于20**年10月21日在中国**总公司正式签订。根据中国**总公司对**电气、**电气重组整合报告的批复意见及《整合重组框架协议》的有关精神,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重组整合双方基本情况 (一)**电气基本情况 **电气注册资本2000万元,系**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下设武汉分公司和成都分公司。 其主要业务为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制造,主导产品有水轮机调速器、励磁控制设备、监控系统及保护装置、中、低压配电系统等。 经天健华证中洲(北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截至20**年12月31日,**电气资产总额11025万元,负债总额8152万元,所有者权益为2873万元,资产负债率为73.94%。20**年,**电气营业收入9406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9148万元,其他业务收入258万元。利润总额287万元,净利润为310万元。20**年末,**电气从业人数合计132人(截止20**年10月31日实际从业人数160人)。 (二)**电气基本情况 **电气注册资本为3750万元,股本总额为3750万股(每股面

值1元),其中:湖北鸿兴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915万股,占24.4%;**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持有750万股,占20%;其他55位自然人股东持有2085万股,占55.6%。下设控股子公司武汉**电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占有67%股权)。 其主要业务为水电厂辅机控制系统和综合自动化设备的研发与生产,主导产品有调速器、监控及保护装置、低压配电系统、高压电器设备的成套销售、风电控制设备的研发等。 经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截至20**年12月31日,**电气合并资产总额19135万元,合并负债总额1282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6315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7%。20**年,**电气合并主营业务收入18283万元,合并利润总额183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549万元(含非经常性损益)。20**年末,**电气从业人数合计190人(其中控股子公司**电力87人)。 二、重组整合的内容 **电气、**电气均为**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投公司)的出资企业,同属电力自动控制设备的研发制造及服务的产品提供商,在同一市场上存在竞争关系。两企业重组以后,将整合双方的市场与技术,实现两企业优势互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国有资产及两个企业股东权益的增值,实现各股东方的多赢,将公司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电力综合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制造商,并力争在运营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后在创业板上市。 **电气向长投公司定向增发1250万股,长投公司以**电气的100%股权作为出资(以**电气截止至20**年12月31日的评估价值确定)认购**电气本次增发的1250万股股份,所产生的价值差额由

企业并购案例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是一个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个企业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取得其控制权的行为。 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目标企业选择错误,支付过多及整合不利,其中并购目标选择错误是最主要的原因。 为了确保并购交易的成功,并购方必须对潜在的多个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尤其是财务状况的审查。通过对其会计资料真实性调查,了解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发现其财务方面的缺陷以及可能存在的财务陷阱,进一步确认各个潜在的目标企业出售的动机,这不仅便于并购方依据事先确定的财务标准和要求进行动态的取舍,筛选出与之相匹配的目标企业,而且可降低并购风险和成本。 一、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 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揭示主要是通过分析其财务报告进行的。财务报告分析的原始信息来自各个潜在目标企业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期业绩报告等。并购方通过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报告的审查,确认潜在的目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以便正确估算潜在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出于保护其自身利益的角度,着重分析各潜在的目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重大问题,通过运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对潜在的目标企业在资本结构合理性、盈利能力、未来发展潜力、偿债能力、资金利用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价。 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与评价,确认目标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营业务、经营风险程度;从行业相关性分析是否与并购方匹配,即能否实现经营协同效应;通过对其资产负债表右边的分析,确认其股权结构、负债权益比率、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之间比率,计算其资本成本的高低和财务风险程度的大小,倘若

并购发生,能否使资金成本降低或通过风险冲抵实现财务协同效应;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的资产结构分析,其是否存在独特的资源,如商誉、专有技术等,而这项独特的资源正好是并购方所缺少的;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计算以前年度的自由现金流量,与其自身的投资机会所需的现金需求量相比较,看目标企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若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的话,分析其股价是高估了还是被低估。 二、潜在目标企业让售的动机分析 1. 潜在的目标企业出于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潜在的目标企业可能势单力薄,因财务实力不强或较弱的市场竞争力,销售和盈利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为此,潜在的目标企业选择与一家公司联合,以联合的财务和资源优势,加速企业盈利增长,使企业在生存中求得发展。 2.潜在的目标企业大股东以出售股权换取现金,用于更好的外部投资机会。这种情况下,可能并非潜在的目标企业经营不善,而是股东从投资战略目标出发,优化投资组合,通过减持潜在的目标企业股权所换取的现金,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以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并购方抓住潜在的目标企业股东急于出手的心理,可以压低并购价格。 3.潜在的目标企业旨在控制经营风险,实施多角化经营战略。当企业通过混合并购将经营领域扩展到原经营领域相关性较小的行业,意味着整个企业在若干不同的领域内经营。这样当其中某个领域或行业经营失败时,可通过其他领域内成功经营而得到补偿,从而使整个企业的收益率得到保证。 4.潜在的目标企业获利能力低下,财务状况不佳,发展后劲不足。研究表明,恶意并购中目标公司具有如下的财务特征:在并购发生前的年份内,股东报酬率低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控制-2019年文档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控制 、国有企业的作用及当前经济形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 高,一批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先进、资本雄厚的国外企业不断涌入我国经济市场,且民营企业也不断壮大,种种因素加剧了我国市场经济竞争的激烈程度。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求生存,一大批国有企业纷纷通过并购与资产重组等渠道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希望以此来巩固原有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化危机为转机。 以海尔集团为例,它是我国成功并购重组的典型,从一个亏损 147 万元濒临倒闭处境的小厂,通过兼并的方式循序渐进成为走向海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家电产业界巨头。然而,重组改制存有一定的风险,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在重组改制后实现盈利增效,完成自身蜕变。在20 世纪90 年代,亏损达2 000 多万元的渡口钢铁厂被我国攀枝花钢铁公司兼并,采取诸多措施后渡口钢铁厂的效益仍没有起色,亏损局面无法挽回,不得不全面停产以降低损失,为此攀枝花钢铁厂也受到拖累,承担了更重的经济负担。类似攀枝花钢铁厂这种并购重组失败的案例随处可见。 些失败案例为我们敲响了企业理性并购重组的警钟。因此,并购 重组应该是国有企业经过深思熟虑后而进行的谨慎选 国有企择。 业应不盲目不盲从地加入重组改制的浪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

订方案,规避企业并购资产重组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对国家对企业对员工负责。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无论是出于寻找 新的利润增长点,还是调整产品结构,优 化资源配置的诉求抑或是巩固原有市场份额开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购重组都源自于自身发展的利益需要、是企业增强实力不二选择。国有企业在重组改制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双重风险。 1.国家政策风险国家政策对于企业具有强制性约束力, 企业行为必须在国 家政策的规范下进行。在涉及到战略资源、电力、铁路等涉及到人民生活及国家稳定的行业,国家政策的影响举足轻重。只有在 不触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进行市场资源的竞争、整合,才能提高企业重组改制的成功机率。在近些年的企业发 由于政展中,策的变动调整而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案例不在 少数。国有企业应多角度多方面对重组改制进行评估。 2.法律风险企业的并购重组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 条款要求,无 论是事前评估准备还是并购协议签署履行责任都需依法进行。规范的并购流程一方面会导致并购企业承担目标企业潜在的债务负担,使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会降低企业并购协议的法律效应,致使企业出现合同失效、法律纠纷不

台州市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台州市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市五届一次、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积极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和并购重组,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平台功能,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我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为谱写“两个高水平”台州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目标。 经过3年(2018—2020年)努力,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市在资本市场上的先进地位,做大做强资本市场“台州板块”,全力打造民营经济“证券强市”。 1. 资本市场主体数量倍增。至2020年末,争取全市上市公司和重点拟上市企业达到1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00 家;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800家;股份公司达到1200家。 2. 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高。至2020年末,全市从资本市场融资累计达到1500亿元以上;股权与债权融资均衡发展,融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直接融资占比35% 以上;获得资本市场服务的企业占全市规上企业数的12%以上。 3. 并购重组主导企业裂变。至2020年末,全市上市公司总市值与GDP的比率超过120%;力争培育3家市值50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

司。并购重组活跃度持续提升,70%以上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年均并购重组金额达到80 亿元以上。并购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并购基金和并购贷款等融资保障年均达到40 亿元。 4. 产业发展引领作用显著。至2020年末,上市公司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集聚发展方面发挥龙头示范;全市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比例达到70%以上;各县(市、区)至少打造一个以上市公司为龙头的现代产业集群(小镇、园区),三区和三市力争产值规模超300亿元,北三县力争产值规模超150亿元。 (三)基本原则。 1.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和强化企业主体意识,让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判断、自主决策、自主经营。 2. 注重政府引导。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在方向引导、政策保障、资源调配、问题破解等方面积极有为、主动服务,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3. 突出科技先导。发挥台州制造业为主的优势,以科技新长征为引领,加大科技创新,培育优质企业资源,夯实对接资本市场的基础。 4. 优化中介辅导。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大力引进、培育和发展各类优质中介资源,多渠道搭建交流平台,精准对接、为我所用。 二、主要任务

企业并购案例财务分析【最新版】

企业并购案例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是一个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个企业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取得其控制权的行为。 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目标企业选择错误,支付过多及整合不利,其中并购目标选择错误是最主要的原因。 为了确保并购交易的成功,并购方必须对潜在的多个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尤其是财务状况的审查。通过对其会计资料真实性调查,了解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发现其财务方面的缺陷以及可能存在的财务陷阱,进一步确认各个潜在的目标企业出售的动机,这不仅便于并购方依据事先确定的财务标准和要求进行动态的取舍,筛选出与之相匹配的目标企业,而且可降低并购风险和成本。 一、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 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揭示主要是通过分析其财务报告进行的。财务报告分析的原始信息来自各个潜在目标企业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期业绩报告等。并购方通过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报告的审查,确认潜在的目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及可

靠性,以便正确估算潜在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出于保护其自身利益的角度,着重分析各潜在的目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重大问题,通过运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对潜在的目标企业在资本结构合理性、盈利能力、未来发展潜力、偿债能力、资金利用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价。 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与评价,确认目标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营业务、经营风险程度; 从行业相关性分析是否与并购方匹配,即能否实现经营协同效应; 通过对其资产负债表右边的分析,确认其股权结构、负债权益比率、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之间比率,计算其资本成本的高低和财务风险程度的大小,倘若并购发生,能否使资金成本降低或通过风险冲抵实现财务协同效应; 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的资产结构分析,其是否存在独特的资源,如商誉、专有技术等,而这项独特的资源正好是并购方所缺少的; 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计算以前年度的自由现金流量,与其自

国有企业并购法律实务-王冠.

国有企业并购法律实务 主讲人:王冠 引言: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王冠,是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前段时间也参加了点睛网的培训,上次主要讲的是再融资、尽职调查方面的法律实务,这次本来安排我讲上市公司收购方面的法律业务,但因临时安排,刘老师安排我来做一个国有产权并购这方面的法律实务。 大家在以前的讲座中,老师把并购重组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可能已经和大家讲解,今天我主要强调对国有产权的并购法律实务。 今天讲的内容有六部分: 1.国有产权并购的主要政策、法规。这块除了一般公司法、证券法一般规定之外,我会重点讲国务院、国资委以及财政部所发的一些文件,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这些文件也是我们在执行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依据,我把一些文件做了罗列,基本上在国有产权并购的业务过程中要遵循、依照这些法律实行法律行为。 2.国有产权并购立法规范的核心问题。有很多政策法规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预防国有资产流失,通过分析法律法规的主要规定来看它是怎么样预防国有资产流失的,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单独提出来讲?其实在国有资产并购过程中,一般的产业并购主要区别在于国有程序、法规。 3.国有产权并购的一般操作流程。 4.国有产权并购的主要环节。这一块有5项内容,我会重点来讲这5项内容,这也是我们在律师执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最主要的法律问题。 5.国有独资公司并购与国有产权无偿划转。这块内容比较简单。 6.管理层收购(MBO)问题。 一、国有产权并购的主要政策、法规 90年代中期国有资产产权并购这些法规不健全,在90年代初期国有资产管理局仅仅有关于国有资产评估方面的规定,关于国有资产评估主要认定国有资产价值,最后交易的依据是什么,具体对于国有资产、国有产权怎么进行交易,程序是怎么的,都没有做详细规定,在2003年,国务院以及国资委、财政部集中出了一些法规,其中国务院有个《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这是国务院发的一个条例,在这个条例基础上国资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等三个指导性文件,在这3个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在2003年12月国资委和财政部共同发了一个《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这个暂行办法比较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