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识别本公司产品、项目中的风险和机遇,并确定管理措施,提高管理绩效。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风险和机会管理活动。

3. 术语(定义)

4. 职责

4.1各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参加项目会议,用以评审风险、机会及可能采取的措施,并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效果。

4.2公司各相关部门负责在本职责范围内进行风险和机会控制管理。

5. 控制程序

5.1 风险和机会的识别

5.1.1风险和机会识别的时机

a) 新产品、项目时;

b) 招投标活动中;

c) 制定企业计划时;

d) 选择新的外包方、供应商时;

e) 产能分析时;

f) 项目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活动评审识别风险时;

g) 项目、制造过程、产品、活动和服务进行重大变更时;

h) 日常监督检查或内审中识别到风险时。

5.1.2公司对上述日常管理和项目活动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机会,应记录并描述风险和机会发生的可能性和结果。

5.2风险和机会分类

5.2.1组织风险:发生在组织实体及活动层面,实体层面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是内部存在的;活动层面对个人和部门发生影响,如输入信息和材料时的疏漏,收发货记录遗失。5.2.2战略风险:指因执行一项不成功的商业计划或战略计划而发生的损失。

5.2.3合规风险:与法律法规要求有关的风险。

5.2.4运营风险,包括:

a)管理体系风险:比如重度依赖外包的供应链;违反安全和环保法规;

b)顾客满意风险:顾客沟通、送货、产品本身、设计、维修以及对顾客反馈的回应方式;

c)供应链风险:独家供应商、送货时间、库存管理;

d)收入确认风险对利润的影响:收入确认受到诸如应付款、应收款、交货前货值记录、现金报价错误、计算表错误以及价格信息不完整的影响;

e)信息安全风险:病毒、未加防范的文件、信息检索错误;

f)物流风险:运输中的货损失、途中延误造成的无法交货;

g)质量方面的风险:来源于产品/服务过程中影响这些特性的人、机、料、法、环,当这些因素不能控制时,必然影响产品/服务的特性,也就不能达到组织经营预期的增值目的;

h)自然灾害风险。

5.2.5其他涉及生产作业类风险见《危险源(风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的要求。

5.3 风险和机会评估

5.3.1评估的方法

5.3.1.1公司副总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在制定企业计划或项目方案时对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

5.3.1.2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评估项目执行的有关风险。

5.3.1.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部门体系日常运行过程中识别的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

5.3.2评估的原则

5.3.2.1企业中长期和年度规划的愿景和展望;

5.3.2.2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进展;

5.3.2.3顾客的要求;

5.3.2.4竞争对手与合作的机会;

5.3.2.5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3.2.6对安全、环保的影响;

5.3.2.7对公司日常经营的影响。

5.2.3.8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关注成为重大风险:

1)违反法律、法规或其它要求的;

2)相关方的合理投诉或高度关注的;

3)影响的范围较大和对人身健康有明显影响的;

4)资源、能源较大消耗;

5)产生重大影响的。

5.4 风险和机会等级

5.4.1对识别到的风险和机会,分析其可能的严重/重要程度和发生机率,在《风险和机会登记表》中进行记录,依据《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进行评价,评价出重要风险和机会,将风险较高的类型(重要风险、巨大风险)列入《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5.4.2各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评审组对重要机会和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和评审风险预防计划,并实施减轻/规避措施。并研究管理措施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记录于《风险/事件记录表》和《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5.5 风险预防计划和减轻/规避措施

通过事先分析确定风险预防的措施,可分为以下:

a)规避:消除风险的起因,避免风险事件发生。

b)转移:采用事先预防的措施将风险转移为其它可接受的方式,如:保险、对冲交易、签订战略性/框架协议等)。

c)减轻:通过控制和部分消除风险的起因来降低或消除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d)接受:预先准备在无法采取上述措施时,以可接受的方式容忍风险发生的影响,例:如利润的降低、项目被迫延期。

5.6 风险的沟通

所识别的风险及拟采取的措施应当在组织内部适当范围进行沟通,适当时与顾客进行沟通。

5.7风险的监控

5.7.1相关责任人/部门应当对识别到的风险和机会进行监控,检查重要的风险事项发生的可能性。

5.7.2在项目各阶段,有关部门/责任人应对本部门风险执行预防/应急措施并定期检查,以监控每项风险及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直至风险消除。

5.7.3检查与控制结果应在各阶段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顾客进行必要的沟通,以便采取联合行动和协调一致。

5.7.4日常监督检查及内审等活动过程中应对各部门风险及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5.8 当公司企业计划、产品/项目、活动进行变更时,由评审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变动的情况和范围,按以上条款重新进行识别和评价,并更新《风险/事件记录表》、《风险和机会登记表》和《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由公司经理/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确认批准。5.9 风险事项的关闭

5.9.1当识别到风险事件消除时,相关负责人应再次组织对风险进行评审,以确认是否可以关闭风险事项,关闭的条件如下:

a)风险已发生,形成危害事件且影响已经结束;

b)风险已转移,影响已经消除;

c)风险已减轻,影响可以控制;

d)风险未发生,并且影响期已过;

5.9.2确认风险/事件消除时,相关负责人可以关闭事项,停止跟踪监控,填写《风险事件记录表》。

5.10风险控制活动中形成的有效的规避、减轻、转移风险的计划、措施应文件化,作为知识管理的输入,并作为成功经验在相关范围内进行沟通/培训和推广,以便日后同类风险出现时提前预防、降低影响和损失。

5.11风险机遇的评估及监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记录的保存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5.12风险和机遇的更新

当各相关部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进行更新:

1)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变化;

2)新、改、扩建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

3)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

4)相关方提出的合理要求。

6.支持性文件

6.1《记录控制程序》

7.附件

7.1 风险/事件记录表

7.2 风险和机会登记表

7.3 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7.4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JHA评价R≥15分为重大风险

风险(R)=可能性(L)×后果(S)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编制/日期:批准/日期: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一目的 1.1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 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接受和风险转移在内的 操作要求; 1.2建立全面的环境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确 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预防和减少非预期的影响, 从而实现持续改进; 1.3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 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二范围 适用于在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及相关方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 三定义 3.1风险 不确定性的影响 注1:影响是指偏离预期,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 注2: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及其后果或可能性的信息缺失或 了解片面的的状态。 注3:通常用潜在事件和后果,或者两者的组合来表现风险 的特性。 注4:通常用事件后果(包括情形的变化)和相应事件发生

可能性的组合来表示风险。 注5:“风险”一词有时仅在有负面结果的可能性时使用。 3.2风险评估 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3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 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3.4风险降低 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依据 3.5风险接收 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收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 权责: 3.1. 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3.3. 技术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 定义: 4.1. 环境因素: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4.2. 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5. 工作流程: 5.1. 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 5.1.1. 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5.1.2.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5.1.3. 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5.1.4.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5.1.5.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 5.2. 风险与机遇识别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5.3. 风险与机遇的类型: 5.3.1. 质量风险与机遇: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

风险和机遇的确定及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版本/状态A/0 生效日期 页码第1页共3页 风险和机遇确定及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 更改记录 更改日期更改状态更改单号更改人更改内容摘要 编制:日期: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程序文件文件编号 版本/状态A/0 风险和机遇确定及控制程序生效日期 页码第2页共3页1.0 目的 确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并策划应对的措施,以确保能够实现公司既 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及预期结果,增强有利影响,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质量体系的不断 改进。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风险和机遇的确定及控制。 3.0 职责 3.1 总经理及最高管理层成员负责确定公司层面的风险和机遇及其控制措施。 3.2 各部门主管负责确定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及其控制措施。 4.0 工作程序 4.1 风险和机遇的确定 4.1.1 质量方面的风险来源于活动/服务过程中影响这些特性的人、机、料、法、环,当这些 因素不能控制时,必然影响产品/服务的特性,也就不能达到公司经营预期的增值目的,这就 是风险。 4.1.2 总经理及其最高管理层成员、各部门主管应根据ISO9001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 要求,结合本公司/本部门所涉及的活动/服务,并考虑内部和外部环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对所涉及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识别确定,必要时,可组织相关人员讨论,以确保确定的风险和机 遇适宜和充分。 4.1.3 确定风险和机遇时还应考虑可能存在的组织风险、战略风险、合规风险、运营风险(包括顾客满意风险、供应链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物流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 4.1.4 确定风险和机遇时还应考虑以下可能涉及的方面: 三种时态,即“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即“正常”、“异常”、“紧急”; 五个方面:即:人、机、料、法、环。 4.1.5 各部门将识别确定的风险和机遇登记在《风险和机遇及其应对措施一览表》内。 4.2 分析评价 4.2.1各部门可通过讨论、比较的方法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对质量体系具有 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大风险),以便进行适当的控制。 4.2.2 对风险进行分析时,可采用“风险分析矩阵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等方法,必要时可对负责风险分析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识别本公司产品、项目中的风险和机遇,并确定管理措施,提高管理绩效。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风险和机会管理活动。 3. 术语(定义) 无 4. 职责 4.1各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参加项目会议,用以评审风险、机会及可能采取的措施,并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效果。 4.2公司各相关部门负责在本职责范围内进行风险和机会控制管理。 5. 控制程序 5.1 风险和机会的识别 5.1.1风险和机会识别的时机 a) 新产品、项目时; b) 招投标活动中; c) 制定企业计划时; d) 选择新的外包方、供应商时; e) 产能分析时; f) 项目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活动评审识别风险时; g) 项目、制造过程、产品、活动和服务进行重大变更时; h) 日常监督检查或内审中识别到风险时。 5.1.2公司对上述日常管理和项目活动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机会,应记录并描述风险和机会发生的可能性和结果。 5.2风险和机会分类 5.2.1组织风险:发生在组织实体及活动层面,实体层面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是内部存在的;活动层面对个人和部门发生影响,如输入信息和材料时的疏漏,收发货记录遗失。5.2.2战略风险:指因执行一项不成功的商业计划或战略计划而发生的损失。 5.2.3合规风险:与法律法规要求有关的风险。

5.2.4运营风险,包括: a)管理体系风险:比如重度依赖外包的供应链;违反安全和环保法规; b)顾客满意风险:顾客沟通、送货、产品本身、设计、维修以及对顾客反馈的回应方式; c)供应链风险:独家供应商、送货时间、库存管理; d)收入确认风险对利润的影响:收入确认受到诸如应付款、应收款、交货前货值记录、现金报价错误、计算表错误以及价格信息不完整的影响; e)信息安全风险:病毒、未加防范的文件、信息检索错误; f)物流风险:运输中的货损失、途中延误造成的无法交货; g)质量方面的风险:来源于产品/服务过程中影响这些特性的人、机、料、法、环,当这些因素不能控制时,必然影响产品/服务的特性,也就不能达到组织经营预期的增值目的; h)自然灾害风险。 5.2.5其他涉及生产作业类风险见《危险源(风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的要求。 5.3 风险和机会评估 5.3.1评估的方法 5.3.1.1公司副总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在制定企业计划或项目方案时对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 5.3.1.2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评估项目执行的有关风险。 5.3.1.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部门体系日常运行过程中识别的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 5.3.2评估的原则 5.3.2.1企业中长期和年度规划的愿景和展望; 5.3.2.2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进展; 5.3.2.3顾客的要求; 5.3.2.4竞争对手与合作的机会; 5.3.2.5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3.2.6对安全、环保的影响; 5.3.2.7对公司日常经营的影响。 5.2.3.8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关注成为重大风险: 1)违反法律、法规或其它要求的; 2)相关方的合理投诉或高度关注的;

2018风险和机遇管理计划书.doc

2017 风险与风险管理计划 一.综述 在起草这个项目的策划书之前,我们对本项目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风险管理,我们对面对的各种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归类,整理,分析,并评估。在项目创立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原材料,和环境都是按照相关企业的标准及相关政策进行安排,让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符合要求。 在此,我们对此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策划,将确定风险的可接收准则,通过对项目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及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及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项目实施和实施后整个过程的风险都进行了安排与预测,以便对该项目的风险进行邮箱的管理。 二.风险的识别 为了进行风险的管理,我们对自己的公司在这个项目上所潜在的风险进行了分类识别。识别风险很重要,一个企业或公司只有很好的对未知的风险做好认识,才能有效的确保公司及项目的持续发展。首先明确风险的等级,如下表: 1.由于有众多的风险的存在,于是我们公司就从市场,竞争,技术等各个方面综合性的考虑,将潜在的风险分类,以应对未来之变化。其类型如下: (1)按公司整体状况而言,分为内在风险和外在风险。 A.内在风险:

a.战略风险 b.财务风险 c.经营风险 d.人事风险 e.公关风险 f.成本 估算风险 g.体制风险等; B.外在风险: a.市场风险 b.政策风险 c.自然灾害风险 d.人身安全隐患风险等;(2)按性质分: a.物质风险因素 b.道德风险因素 c.心理风险因素;(过失、疏忽无意)(3)按其他分: a.管理变革的风险 b.需求风险 c.客户风险 d.延误时间风险 e.专业人员流失和变化的风险 f.设计和实现风险 g.过程风险 h.经费预算的风险等; 只有先明确这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对公司项目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才能让企业长久发展。 三.风险分析与估计 在风险的识别的基础上,得到了风险的来源,接着便是根据掌握的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确定风险的特征和强度等级。根据定性定量的结论分析风险,下面列出风险可接收准则表之一 概率的分类和定义(半定量6级) 1、各个风险的有效信息及解决方案如下:

危险源辨识、风险和机遇评价控制程序DXJ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和机遇评价控制程 序

1.目的 识别公司生产活动、产品、服务或环境条件中的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和机遇,并确定更新重大危险源,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2.适用范围 公司生产服务活动、产品、服务与环境条件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和机遇的评价、更新与管理。 3.定义 危害来源:可能导致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来源。 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与工作相关的危险事件或暴露发生的可能性与由危险事件或暴露而导致的伤害和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职业健康安全机遇:一种或多种可能导致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改进的情形。 4.职责 4.0.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危险源清单的批准。 4.1.H SE部负责组织对危险源的评审活动,进行风险和机遇的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制订对危险源控制措施。 4.2.生产部负责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辨识并参与评价工作。 4.3.行政人事部负责行政、采购、后勤等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活动。 4.4.各相关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的危险源,确定危险源特征。 5.工作程序 5.1初始状态评审 在体系建立之前,公司应进行初始状态评审,以了解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现状。 评审的主要内容有: a)获取与识别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公司的符合性进行评价; b)识别公司生产活动、产品、服务与环境条件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进行评价,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 c)对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惯例、制度的调查,评估其与体系标准的符合性和风险控制的适宜性; d)对以往事件、事故和紧急状态调查的资料进行评估。 初始状态评审要形成《初始评审报告》,作为体系策划的基础。 5.2危险源识别的范围和内容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章节名称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控制程序共 8 页;第 1 页 明确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的操作要求,建立风险和机遇管理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提供指导。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活动中风险识别,及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方法及要求控制。 3 职责 3.1公司总裁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的确定,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主持实施风险和机遇实施的评审。 3.2行政财务中心负责对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的管理,监督并跟进风险和机遇措施的实施情况。 3.3其它部门负责部门风险和机遇评估,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 工作程序 4.1 流程图

4.2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 4.2.1 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风险和际遇的方法,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辨识及应对措施》。 4.2.2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考虑以下方面的风险: a)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 b)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c)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 d)产品售后的风险; e)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失效风险(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失效风险可参考DFMEA 设计失效模式分析和PFMEA 过程失效模式,分析的方法对设计和生产过程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若选用其结果应按要求得到控制。); f)过程失效的风险; g)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活动的风险。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 Q/- CX-15-2017 1 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综合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环境安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 工作程序 4.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 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 4.2建立风险/机遇 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的。各部门的职责: a.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

b. 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 综合部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管理者代表对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审核,审核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情况。 4.3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4.3.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 在对风险进行严重程度判定时,推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层面,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部分消除风险乃至完全消除的目的。 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 a. 非常严重 b.严重 c.较严重 d. 一般 e. 轻微 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 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4.3.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 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

质量管理体系风险和机遇管控制度

2016版质量管理体系风险和机遇管控制度 编制:XX 审核:XXX 批准:XX 风险和机遇管控制度 文件编号: 实施日期: 2016年6月1日受控状态:受控分发号: 1.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增强预防能力,特发布本制度。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本制度提出的规范性要求。 本制度可用于员工培训、体系运行策划、日常工作检查,并与公司消安管理等制度相融合。本制度推行的重点在于预防风险。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a. 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b. 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c. 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d. 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e. 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f. 设备、模具、工装夹具等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g.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h. 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i. 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3.职责 3.1厂部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行政科: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管控制度,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定期向管理者代表汇报。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岗位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3.4经营科: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定义 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

应对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含表格)

应对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GB/T24001-2016 idt ISO14001-2015) 1.0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2.1组织内外部环境管理过程存在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2相关方的需求和愿望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3环境因素控制过程产生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4合规性义务管理过程产生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5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管理过程产生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6环保设施管理过程产生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7纠正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8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9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3.0职责

3.1行政部: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品质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业务部:负责收集客户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3.4各单位: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0定义 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4.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文件

风险与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3.3质量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定义: 4.1环境因素: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4.2 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5、工作流程:

5.1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 5.1.1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5.1.2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5.1.3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5.1.4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5.1.5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 5.2风险与机遇识别时机: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5.3风险与机遇的类型: 5.3.1质量风险与机遇: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1)直接质量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大量投诉、召回等风险。(2)间接质量风险:产品使用过程,损坏了顾客的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5.3.2环境风险与机遇:主要有自然、人文、政治、经济以及其他。 (1)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2)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消费习惯不同。(3)政策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地方的相关政策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4)经济环境:利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

IATF16949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1 目的 针对公司所处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相关方的要求进行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机遇。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内、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相关方要求的识别与评价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相关方要求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 行政管理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相关方要求带来的经营及过程风险及机遇进行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相关部门实施。 3.3. 各相关部门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以及相关方要求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4 程序 4.1 定义 4.1.1 风险: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 件。包括了企业经营风险及过程基本风险。 4.1.2 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 及能够解决公司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4.2 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以及相关方要求的获取应考虑: 4.2.1 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4.2.2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及要求; 4.2.3 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4.2.4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4.2.5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 4.3 风险与机遇识别时机:包括: 4.3.1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 4.3.2公司中长期及年度经营计划的制定时; 4.3.3公司发展宗旨和战略目标发生变化时; 4.3.4公司及其内外部背景环境变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发生变化等。 4.4 风险与机遇的类型: 4.4.1 质量风险与机遇: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 4.4.2 环境风险与机遇:主要有自然、人文、政治、经济以及其他; 4.4.3 经营风险与机遇:主要有原材料、员工、设备、供销链、技术、管理、产品、法律、环境污染、 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专利及产权等; 4.4.4 市场风险与机遇:包括市场容量、竞争力、价格、促销;

风险与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识别本公司管理体系各过程、产品和服务中的风险和机会,并确定管理措施,以降低和控制风险。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体系过程、产品和服务各过程中的风险和机会管理活动。 3.定义 3.1风险:所有可能危害项目的因素都称为风险。一种可能发生,并具有潜在负面 结果的非期望的情形和状况。 3.2 PFMEA:指Process 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过程失效模式和后果 分析)的英文简称。 3.3 3.4 严重度(S):指潜在失效模式对客户的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3.5 频度(O):指具体的失效起因/机理发生的频率。 3.6 探测度(D):指在零部件离开制造工序或装配之前,利用现行过程控制方法找 出失效起因/机理过程缺陷或后序发生的失效模式的可能性的评价 指标。 3.7 风险优先数(RPN):指严重度数(S)和频度数(O)及探测度数(D)三项数字之乘 积。 4.职责 4.1 风险识别小组组长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参加会议,用以识别、分析、评价风险 和机会。 4.1.1公司各相关部门负责在本部门运营过程中进行风险和机会控制措施的制定。 4.1.2总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在制定体系策划时对风险和机会进行审核确认。 4.1.3体系推进小组对风险的管控措施进行跟监测和评审其有效性。 5.作业程序 风险管控分为体系风险管控、项目风险管控及制造过程风险管控 5.1针对体系风险管控按如下要求执行 5.1.1 风险和机会的识别 5.1.1.1风险和机会识别的考虑一下内容: 1) 结合公司的目前情况及公司所处于的内外部环境,识别风险和机会; 2) 充分理解影响管理体系绩效的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风险和机会; 3) 从体系所需的过程策划中,识别风险和机会; 4) 在工艺设计开发的输入时,识别有关产品的失效风险;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一、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 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1)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3)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4)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5)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6)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7)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8)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9)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三、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部门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企管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风险和机遇应对处理表》。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四、定义 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五、作业内容 5.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 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1)对质量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 2)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

IATF16949风险和机遇评估及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围 适用于在公司汽车产品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1)商务活动、市场业务开发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供应商开发及管理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3)监视和测量资源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4)设施、设备和工装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5)生产过程控制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6)发生各类变更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7)不合格品的处理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等。注: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开发及的变更控制的风险分析评估法执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FMEA)。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力资源、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针的确定,并按制度的评审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

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制《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3.4销售部:负责收集产品交付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定义 4.1 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通常指负面的影响。 4.2 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3 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评测某一事件或者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4.4 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面。 4.5 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4.6 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XXXXXX有限公司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版本/修订次:C/0 页码:1/71 目的制定风险和机遇控制措施,确保能够识别公司在生产和经营过程的风险和机遇,考虑外部.内部环境,以及利益相关方对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达成其目标的影响,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智决策延缓风险。通过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 3 职责3.1 总经理: a.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 b.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的确定; c.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 3.2行政部: a.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 b.负责按本程序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 c.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

d.负责本部门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各部门: a.负责收集与本部门负责的过程有关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 b.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c.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的评估。X XXXXX有限公司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版本/修订次:C/0 页码:2/74 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5 内容5.1风险和机遇管理的策划1)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业务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2)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行政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地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 a.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的风险; b.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c.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 d.产品交付后服务的风险; e.采购原料的风险; f.其他过程失效的风险。 5.2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1目的 本中心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1)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设计和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3)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4)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5)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6)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7)不合格品的处理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8)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9)当使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 指南。 3术语和定义 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期限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 确定性事件。 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3.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 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者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 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3.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 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3.6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 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3.7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 管理风险、经验风险等。 3.8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 务风险等。 3.9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3.10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3.11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 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频度。 4职责 4.1质量负责人 4.1.1负责本中心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实施工作; 4.1.2负责建立安全评价小组,审批重大的风险清单; 4.2体系工程师: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 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

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1)与客户有关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3)外部供方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4)生产过程控制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5)产品监视测量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6)监视测量设备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7)资源支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8)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3.职责 3.1品质部负责此程序的归口管理,负责风险应对措施实施的监督工作; 3.2品质部按照本程序要求,对检验试验、外包试验、计量过程及计量外包过程的风险评估和控 制; 3.3生产部按照本程序要求,对生产过程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3.4研发中心按照本程序要求,对设计和开发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3.5市场部按照本程序要求,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和交付后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3.6商务部按照本程序要求,对采购和外包过程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3.7工程技术部及设备管理部按照本程序要求,对设备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3.8总经理统筹策划并批准风险与机遇的识别和应对措施。 4.定义 4.1 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期限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 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3 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

风险与机遇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风险与机遇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定与本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相关方需求与期望以及所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及评价,以及应对风险和机遇措施的策划、实施及有效性评审。 3 职责 3.1 技术质量部负责协助公司领导和管理者代表进行风险和机遇管理的策划以及内外部环境的机遇与风险、相关方要求与期望的分析与评价。 3.2 技术质量部负责监督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的实施,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审。 3.3 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与机遇的分析。 3.7 各部门负责实施风险与机遇应对措施。 3.8 本程序由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制、审核和修订。 4 工作程序 4.1 相关方 4.1.1公司的主要相关方包括: 客户(经销商、终端顾客)、供方、投资者、股东、集团公司、管理者、员工、工业园区、政府及相关行政机构、法律法规发布机构等; 4.1.2 相关方需求的识别 相关方的要求会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 a) 顾客对本公司提供产品的一般性要求,如质量、价格,有效性、安全性、交期、运输方式、包装方式、培训及售后服务等; b) 已与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达成的合同; c) 行业规范及标准许可,执照或其它授权形式; e) 条约,公约及草案; f) 和公共机构及顾客的协议; g) 组织契约合同的承担义务;

4.1.3 公司通过进行以下活动,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a) 头脑风暴; b) 游说和网络; c) 水平对比; d) 主动调查监视顾客需求、期望及满意度。 4.1.4 公司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在每年进行风险和机遇评估前对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进行识别,填写在《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监测表》上。 4.2 风险和机遇 4.2.1 对风险与机遇及相关方要求的识别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经营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4.2.2 需考虑的风险有: 4.2.2.1 环境风险 a)时间环境: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考虑库存。 b) 人文及地域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土壤条件、不同种植习惯的人产品使用习惯不同。 c)政策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各地方的相关政策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d)经济环境:利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同伙膨胀或通货紧缩等。 d)自然灾害:暴雨、雷暴、大雪等极端天气。 4.2.2.2市场风险 a) 市场容量:对市场容量的调查所采用的方法不合适,没有准确的弄清市场对象对产品的用量,使得产品的产量大于实际需求,而增加公司的投资风险。 b) 市场竞争力:对竞争对手的错误分析可能导致对我们的产品市场的竞争力高估或低估,引发期望值风险。 c) 价格风险:产品的价格风险受产品的成本、质量和声誉、顾客消费等的影响。 d) 促销风险:促销风险包括促销活动的成本的控制、效果预测失误以及对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